日本生產「愛國者飛彈」首次出口美國 不會轉供第三國 - 自由軍武頻道
"以色列準備撤回駐加薩部隊 歐盟稱停火協議為重大突破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205715
"(1757) 簽了!以色列與哈瑪斯達首階段停火協議 川普:所有人質將獲釋|TVBS新聞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5bgItEFGfo
"加沙戰爭: 以色列哈馬斯接受第一階段和平計劃,72小時內釋放全部在世以方人質 - BBC News 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d9y335nd04o/trad
"加薩戰火將熄?以色列哈瑪斯初步達和平協議重點一次看 | 國際 | 中央社 CNA"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0090226.aspx
"為停火協議歡呼:加薩邁入和平第一階段,但創傷與重建仍是沉重而遙遠的難題 | 過去24小時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9059996
"以哈達成第一階段停火協議 全球領袖樂見中東和平露曙光 | 國際 | 中央社 CNA"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0090262.aspx
和平降臨?川普宣布以哈達成協議 哈瑪斯將釋放所有人質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然而,儘管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巴勒斯坦仍然不具備聯合國成員國資格。
9月9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一項支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方案的決議:142個國家投了贊成票,10個國家投了反對票,12個國家投了棄權票。
這次投票是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宣布「永遠不會」有巴勒斯坦國後不到24小時進行的。
9月21日,英國、加拿大、澳洲和葡萄牙宣布承認巴勒斯坦為一個國家。
法國、盧森堡和馬耳他也宣布計劃於本月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為一個國家。比利時則表示,將在某些條件下承認巴勒斯坦。
最近這些發展顯示西方國家對巴勒斯坦國的態度轉變。這讓以色列方面不滿。內塔尼亞胡及其政府成員一直批評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舉動,並經常表示此舉會助長恐怖主義。
此外,儘管世界多數國家已經承認巴勒斯坦地區的國家地位,但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大國的反對聲音仍然響亮。
巴勒斯坦目前在聯合國擁有非會員觀察員的地位,但其正式聯合國成員資格只能由聯合國安理會決定。
2024年4月,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的美國阻止了一項建議給予巴勒斯坦正式成員資格的決議草案。
愛爾蘭、挪威和西班牙於2024年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理由是以色列在衝突中的行為。
2025年,法國成為第一個宣布有意承認巴勒斯坦國的七國集團國家。此後,加拿大、馬耳他、澳洲和葡萄牙也跟進。
根據《朝日新聞》9月17日報道,日本已表示,暫時不會承認巴勒斯坦國,此舉旨在維護與美國的關係,同時避免與以色列的關係進一步緊張。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中東問題專家洛瓦特(Hugh Lovatt)在2025年7月對DW表示,作為歐盟中最堅定的以色列支持者之一,在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問題上,德國不太可能改變其立場。
哪些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 – DW – 2025年9月22日 https://bit.ly/3Khc6oj
在近日掀起的巴勒斯坦承認潮中,已有近140個國家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今(22)日於社群媒體分享承認國地圖,其中台灣亦被標示在內,疑似因「一中原則」與中國並列而遭誤列。對此,我國外交部表示,巴勒斯坦逕自將台灣納入中國,顯示對台灣主權的不尊重;政府現階段暫無承認巴勒斯坦的規畫。
巴勒斯坦承認潮擴大,台灣被誤列為承認國?
《The Guardian》指出,以色列的盟友近期掀起一股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浪潮,包括英國、加拿大、澳洲、葡萄牙等國相繼宣布承認,未來預計全球將有超過140國承認巴勒斯坦主權,使美國、日本、南韓、緬甸等未承認國家成為少數。
英國首相施凱爾表示,承認的目的在於「維持和平與兩國方案的可能性」。葡萄牙外交部長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則澄清,承認並非「獎勵哈瑪斯」,而是寄望透過「先承認、再施壓」的方式,推動一個經改革、民主選舉產生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取代哈瑪斯。部分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則是為避免被視為無條件支持以色列對加薩的軍事行動。
在這股承認潮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今(22)日於社群媒體分享承認國地圖,其中台灣亦被標示在內,疑似因「一中原則」與中國並列而遭誤列。
外交部:無承認規劃,巴勒斯坦基於「一中原則」將台灣劃入承認國缺乏尊重
根據《中央社》報導,外交部回應指出,巴勒斯坦與中國早在1988年建交,並於2023年6月簽署《中巴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其中重申堅持「一中原則」,視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並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此次圖表將台灣納入承認國名單,正是基於此立場所致,顯示對台灣主權的不尊重。
外交部強調,政府現階段暫無承認巴勒斯坦的規畫,惟將持續關注國際情勢發展,並呼籲巴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能與台灣進行友好接觸。
外交部表示,台灣自以哈衝突以來,一貫呼籲各方保持克制、保障平民安全,並透過對話推動永久停火;同時也呼籲國際社會合作釋放人質、共同防制恐怖主義,以促進區域與全球和平。在人道援助方面,台灣已捐款50萬美元予「美慈組織」巴勒斯坦分部,協助加薩居民取得糧食、飲水、衣物與帳篷,並將持續參與後續計畫。
外交部最後強調,台灣長期對全球發展作出貢獻,卻因中國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而遭排除於聯合國體系之外。政府呼籲國際社會支持台灣應有的國際地位與角色+被列為巴勒斯坦承認國,外交部澄清:逕自將台灣納入中國有失尊重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46xeYoB
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 芬蘭內部意見分歧 | 國際 | 中央社 CNA
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 芬蘭內部意見分歧
2025/8/13 21:49
(中央社記者辜泳秝斯德哥爾摩13日專電)法國7月表示有意在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後,許多西方國家紛紛加入支持行列,芬蘭總統也隨即表示芬蘭願意加入承認巴勒斯坦國,然而芬蘭總理在9日時對媒體表示,政府不打算承認巴勒斯坦國,對此議題芬蘭內部意見分歧。
法國在7月提出有意在9月聯合國大會承認巴勒斯坦國,以此透過「兩國方案」解決以巴衝突與加薩人道危機之後,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對媒體表示,他準備好承認巴勒斯坦國。
芬蘭憲法規定,承認一個國家,要透過政府內閣提案,總統同意正式通過。
芬蘭總統史塔布表示,若政府提出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提案,他已經準備好同意。他說,從2023年政府就一直討論這個議題,他認為現在是芬蘭做出決定的時候了。
他表示,若現在錯過與各國聯合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時機,也許就會錯過兩國方案的可能性了。
同是國家聯合黨的芬蘭外交部長瓦爾通寧(Elina Valtonen)也曾在7月公開表示對法國提議的支持。
然而,史塔布的表態卻沒有得到芬蘭國會執政集團的支持。
根據芬蘭國家廣播公司(YLE)7月份的調查,芬蘭國會中多數政黨支持承認巴勒斯坦國。然而,執政集團中的基督民主黨(Christian Democrats,基民黨)與極右翼芬蘭人黨(Finns Party)則表示反對,並且打算透過拖延戰術杯葛。
芬蘭人黨的國會小組主席麥卡拉(Jani Makela)表示,這個區域目前還沒有條件進行「兩國方案」,因為恐怖主義尚未停止。
基民黨則表示,承認巴勒斯坦國將會鼓勵恐怖主義,要承認巴勒斯坦國之前,人質應該先獲得釋放,且應長期的停火。
國會第1大黨國家聯合黨(National Coalition Party)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態度是盡量保持平衡,他們支持兩國方案,也支持承認巴勒斯坦國,但是需要等待更好的時機。
國家聯合黨的芬蘭總理歐爾波(Petteri Orpo)在9日表示,政府不準備承認巴勒斯坦國。他表示,其政黨的態度不變,承認巴勒斯坦國應該在對的時刻。他說,承認一個國家只能一次,不能重來,因此需要謹慎考慮。
他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幫助加薩地區的平民,對芬蘭來說最重要的是即刻提供援助,人質必須獲得釋放,且該區域必須達成停火。
他也強烈呼籲以色列重新考慮全面掌控加薩地區的計畫。
在野黨反對的聲音表示,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問題應該提到國會中做正式報告。對此,芬蘭國會發言人哈拉霍(Jussi Halla-aho)表示,外交政策由總統主導,國會應該扮演跟政府合作的角色,而不是在國會中提案決定外交政策走向。
哈拉霍表示,芬蘭總統掌握國家的外交與國家安全主導權,國會不應該干涉,對於政府執政方針以外的提議,內閣應該要有一致的共識。
"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 芬蘭內部意見分歧 | 國際 | 中央社 CNA"
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 芬蘭內部意見分歧 | 國際 | 中央社 CNA
以色列空軍於9月9日對卡達首都杜哈發動了一次令人震驚的襲擊,目標是哈瑪斯高層領導人。此次襲擊使用了15架F-15戰機,跨越近2000公里,精準摧毀了哈瑪斯位於杜哈的總部,據稱擊斃了包括哈利勒哈亞在內的多名關鍵人物。儘管卡達擁有先進的軍事裝備,包括陣風、颱風和F-15戰機,以及愛國者防空系統,但其空軍和防空部隊在襲擊中卻毫無反應。以色列軍方表示,此次行動旨在清除領導恐怖組織的哈瑪斯高層,並對10月7日的襲擊負責。然而,此次襲擊引發了外交上的嚴重後果,可能導致加沙停火談判永久中斷,卡達也已退出調停。此舉也讓美國處於尷尬境地,因為卡達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和軍事基地所在地。儘管軍事上成功,但從長遠來看,此次襲擊可能弊大於利,損害了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關係的正常化進程,並可能影響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
以色列此次空襲卡達的長遠戰略目標是徹底消滅哈瑪斯高層組織,以阻止其持續策劃對以色列的戰爭及恐怖襲擊。然而,此行動伴隨著顯著的潛在風險。外交上,此舉可能導致加沙停火談判永久終結,卡達已退出調停角色,並可能使「亞伯拉罕協議」的推動更加困難。此外,此行動損害了美國與卡達及其他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關係,因為卡達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並設有美軍最大的基地。儘管軍事上成功,但從長遠來看,此次襲擊可能弊大於利,不利於以色列尋求的持久和平。
此次空襲造成了哈馬斯辦公室主任、多名保鏢以及一名卡塔爾安全官員喪生。哈馬斯表示,其最高領導人在襲擊中倖存,但遇難者包括哈馬斯高級領導人哈利勒哈亞的兒子。具體傷亡情況仍有待雙方確認,但襲擊目標明確,旨在清除哈馬斯高層領導人。
軍事行動分析
襲擊目標與過程
以色列空軍能力
卡達軍事反應
情報與網絡安全
外交與戰略影響
對加沙談判的影響
美以卡關係
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關係
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
卡達百億防空網竟成「紙老虎」!外媒揭密以色列如何神鬼潛入杜哈
2025/09/10 15:43
卡達空軍所採購的美製F-15QA「Ababil」戰鬥機。(圖:卡達空軍)
卡達空軍所採購的美製F-15QA「Ababil」戰鬥機。(圖:卡達空軍)
羅添斌/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在以色列9日史無前例地對卡達首都杜哈發動攻擊後,其如入無人之境的突防能力,震驚全球防衛圈。「亞洲國防安全」(Defence Security Asia)網站深度分析指出,這次攻擊,對卡達耗資數百億美元、號稱中東最先進之一的防空系統,構成了一次不折不扣的「戰略性羞辱」。
卡達空軍的歐規「颱風」戰鬥機(Eurofighter Typhoon)機隊。(圖:卡達空軍)
卡達空軍的歐規「颱風」戰鬥機(Eurofighter Typhoon)機隊。(圖:卡達空軍)
分析指出,卡達空軍的機隊堪稱海灣地區最現代化勁旅之一,擁有法製的飆風(Rafale)、歐洲聯合研製的颱風戰機(Eurofighter Typhoon),以及美製的F-15QA「Ababil」等頂尖戰機,並輔以美製的愛國者三型(Patriot PAC-3)與挪威製的NASAMS等中、長程防空飛彈系統。然而,在9日的攻擊中,這些昂貴的軍備竟集體「睡著了」——沒有一架戰機緊急升空,也沒有任何攔截飛彈發射。
神鬼潛入的三大可能劇本
以色列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專家推測有三種可能劇本。第一,
匿蹤戰機突防
: 以色列特有的F-35I「Adir」匿蹤戰機,憑藉其極低的雷達截面積,可能已神不知鬼不覺地滲透了卡達領空,執行完「外科手術式」打擊後揚長而去。第二,
視距外打擊
: 以軍可能根本未進入卡達領空,而是從數百公里外,發射了如「黛利拉」(Delilah)等具備巡航能力的匿蹤飛彈,或是SPICE導引炸彈。第三,
電戰與網戰
: 以色列強大的電戰與網戰能力,可能在攻擊前,就已透過精準的網路入侵或電子干擾,癱瘓或「致盲」了卡達的雷達與指管系統。
更讓卡達難堪的是,其首都杜哈附近的烏代德(Al-Udeid)空軍基地,正是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的前進總部所在地,有超過1萬名美軍人員駐紮,並部署了監控整個中東地區的聯合空中作戰中心(CAOC)。在此等嚴密的監控下,以色列仍能發動攻擊,引發了外界對於「美國是否默許」,乃至「整個美規防空系統信譽」的深刻質疑。卡達百億防空網竟成「紙老虎」!外媒揭密以色列如何神鬼潛入杜哈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3IfMcR3



奔襲卡達斬首成功?以媒:飛彈命中時「哈瑪斯4巨頭」正開會
以色列媒體報導,在9日針對哈瑪斯杜哈總部的攻擊中,多名高層領導人當時正齊聚一堂。圖由左至右,分別為據信在攻擊目標之列的哈瑪斯西岸首腦賈巴林、協商會議主席達爾維什,以及海外領導人馬夏爾。(法新社資料照)
2025/09/10 06:44
"奔襲卡達斬首成功?以媒:飛彈命中時「哈瑪斯4巨頭」正開會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172738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在以色列9日攻擊哈瑪斯(Hamas)位於卡達首都杜哈的政治總部後,《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引述阿拉伯媒體報導,驚爆此次攻擊目標,可能不僅是單一高層,而是哈瑪斯整個流亡的領導團隊。報導指,攻擊發生時,包含了加薩地區首領、西岸地區首腦在內的4名最高等級領導人,「全都身處」同一棟被擊中的建築物內。
根據該報導,據信在攻擊當下,正齊聚於哈瑪斯杜哈總部的領導人,包括:哈瑪斯在加薩的領導人兼首席談判代表哈亞(Khalil al-Hayya)、哈瑪斯在約旦河西岸的領導人賈巴林(Zaher Jabarin)、哈瑪斯協商會議(Shura Council)主席達爾維什(Muhammad Darwish),以及哈瑪斯海外領導人、資深大老馬夏爾(Khaled Mashaal)。
此一情資顯示,以色列此次的攻擊,可能是一次旨在將哈瑪斯流亡領導層「一網打盡」的、精心策劃的斬首行動。
生死狀況不明 尚待官方證實
馬夏爾是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的長期目標,曾在1997年於約旦遭下毒暗殺,但最終暗殺行動失敗。
然而,《以色列時報》也謹慎地指出,儘管阿拉伯媒體的報導甚囂塵上,但截至目前,關於哈瑪斯高層齊聚一堂並遭攻擊的說法,尚未獲得任何官方證實,這四名領導人的具體生死狀況也仍然不明。
"奔襲卡達斬首成功?以媒:飛彈命中時「哈瑪斯4巨頭」正開會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17273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