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禁地到保育類生態寶庫 漢生醫療人權園區可望年底開放
樂生療養院後山園區占地近30公頃,如今已成為生態寶庫。(樂生療養院提供)
2025/08/23 21:37
〔記者周敏鴻/桃園報導〕桃園市龜山區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1930年起收治漢生病患,當時因麻風分枝桿菌引起的疾病讓民眾避之唯恐不及。多年來,人跡罕至、占地近30公頃的樂生療養院園區後山意外成為生態寶庫,曾有二級保育類大冠鷲、松雀鷹現蹤,而植物種類更多達近400種,包括一度瀕危的台灣原生種蘭花「綬草」。
樂生療養院前身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樂生院」,1930年成為全國唯一漢生病防治醫院,因漢生病又稱「麻風」或「痲瘋」病,名稱聽著嚇人,因此成為「禁地」;多年下來,台灣總督府樂生院早改稱為樂生醫院或樂生療養院,院長王偉傑說,醫院已列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園區則因人跡罕至,成為生態寶庫。
2020年間,樂生療養院委外進行生態調查,發現植物種類達392種,特有種15種包括肖楠與香楠等、原生種262種包括青楓與羅氏鹽膚木等,甚至被列為瀕危物種的台灣原生種蘭花綬草,也已在園區生根。園區改建的施工監造團隊成員吳致德持續調查園區生態,他說,園區孕育了蛇、松鼠等野生動物,食物鏈完整,吸引更多動物造訪,包括台灣竹雞、五色鳥、台灣紫嘯鶇、繡眼畫眉、台灣藍鵲、黃綠澤蟹等都曾現蹤,園區上空也曾出現第二級保育類松雀鷹、大冠鷲等。
王偉傑說,醫院目前正施工修復各建築,盼年底前完工、打造「漢生醫療人權園區」,屆時研擬全面開放,讓更多民眾看到漢生病的醫療與人文故事,以及園區的豐富生態+從禁地到保育類生態寶庫 漢生醫療人權園區可望年底開放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5AoUOR

桃園市龜山區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1930年起收治漢生病患-漢桃園市龜山區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1930年起收治漢生病患-漢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 - Google 地圖

桃園市龜山區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1930年起收治漢生病患-漢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 - Google 地圖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