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幫學校賺5.8億元!清大校務基金操盤超猛!12檔績優股即將長線抱到2025年?
2024/12/12 00:17:17
經濟日報 玩股網文/玩股小博士10年幫學校賺5.8億元!清大校務基金操盤超猛!12檔績優股即將長線抱到2025年? | 個人理財 | 理財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OSkwl5
說了這麼多投資原則,最後還是要從投資操盤的實況來觀察,先拉掉未上市的股票,因為那種股票風險更高,公開資訊也不夠多,再加上有一些都是捐贈為主,也跟我們比較沒關聯性,主要先聚焦在上市公司...
說到國內大學營運,教育部在1996年引進校務基金制度,第一個當然是為了學術自由,學校有能自己靠投資獲利,就不用受限於政府或財團。再來是參考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的校務基金投資歷史悠久,每年基金不只操盤成功,規模亦不斷提高,目前哈佛大學校務基金已經是500億等級的規模,耶魯大學校產基金規模則在400多億美元,每年投資回饋給學校的收益也越來越猛,大家都知道大學經營相當燒錢,加上少子化影響學費收入,因此投資獲利更為重要
校務基金制度至今數十年,多數學校也只是將錢存入定存而已,完全沒有投資,利息不僅因為通膨縮水,也錯過市場大多頭,這時就不能不提到國內校務基金操盤最成功的清華大學,目前永續基金規模接近33億元,股票、股票型ETF和現金約各佔三成,在2014年至2023年的十年之間,年化報酬率有6.8%,幫學校累積賺到5.8億元的收入。我先在此呼籲,請政府找清大操盤手協助國安基金、退撫基金的代操,這樣也不用搞到大家每年都要年改了吧?
直接來看看清大的操盤近況
根據最新揭露的資料顯示,2023年清大永續基金投資收益賺了1.61億元,以本金規模計算是5.4%,從現金流角度算是相當不錯,另外有一個重點是,學校都沒有投資任何債券產品,這不就跟我在「抄底債券被收割三年還是學不乖?想讓自己更窮就從買債券開始!」說明的一樣嗎?以比例而言,目前永續基金規模接近33億元,股票、股票型ETF和現金約各佔三成,三大資產都是十億規模以上,現金就是定存收息,ETF就是投資大盤,而股票則是長期領股息。
更有趣的是,由於校務基金太出名,連投信都紛紛跑來請教,投信本業就是操盤,不斷推出基金及ETF讓大家買,也等於是多數人的投資命脈。因此清大為了投信需求,也曾經在2020年舉辦了一場研討會,專門剖析校務基金操盤模式,這個視野格局跟韭菜可不同,韭菜想的是學費好貴,投信思考的是操盤影響好幾兆的資金更重要。
清大永續基金投資操盤原則
投資ETF及定存就不用廢話了,買ETF也不叫做「投資股市」,那個只是在買基金而已,現金存款大家從小都知道,但會被通膨吃掉,所以我們要特別關心目前持股的狀態。
關於投資股票,換股對於校務基金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通常只進不出,買到地雷股想停損,動輒就需要一到兩個月的時間,因為行政流程很麻煩,國立學校花的資金及股票都是國有財產,出場必須要先轉為非國有財產,再經過校內投資小組討論及決議通過,再呈報給教育部跟財政部,所以想炒短線就不用玩了,等你瞎掰一個新聞面的理由進場,都還沒進場,光是開會到一半就結束了,決議通過搞不好就跌停了。
換句話來說,如果你是韭菜或者搞短線的,甚至涉及內線交易,通通都沒得玩,投資必須要有深厚的研究功力,才能確保投入的每一筆長期投資「不會死」。再來是配合ESG永續概念,基金不能買一些破壞環境、影響道德觀或內部治理不佳的企業,所以市場一票景氣循環股就被刷掉了,不過這邊要小小吐槽一下,開個玩笑,永續基金買市值型ETF或股票型基金,裡面就包含一堆鋼鐵、水泥產業,這屬於高破壞ESG的族群而違反原則性(笑),但反過來說,有時候這些被ESG踢除的公司,不代表不會上漲及賺錢,所以永續基金還是不會錯過市場漲幅。
而選股原則,當然是以基本面及產業面出發,畢竟技術面或籌碼面已經打死不能使用,這要從公司體質、市值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等財報標準來挑選,再從上市櫃股票裡面找出100檔的選股池,定期更新投資尋找績優企業
清大最新持股現況及2025年投資展望
從公開資訊來看,清大選原則如下:
一、beta值小於1:這當然是希望股價波動穩定,年平均beta值小於1,遇到崩盤也不會造成重傷害。
二、重視現金流:長期投資當然要有穩定的股利收入,不然賣股變現也很麻煩,又變得短線投機,因此現金殖利率必須3%。
三、高盈餘指標:除了要求財報獲利都要漂亮之外,也設定夏普指數要高於20%,這主要是想避免投資價跌的風險,拉高更穩健的績效。
說了這麼多投資原則,最後還是要從投資操盤的實況來觀察,先拉掉未上市的股票,因為那種股票風險更高,公開資訊也不夠多,再加上有一些都是捐贈為主,也跟我們比較沒關聯性,主要先聚焦在上市公司。
根據114年清大預計的持股清單裡來看,一共有12檔,我們先按照市值來排序,已經買超過億元以上的,分別是台達電6.16億元(2024年認列股息1,769萬元)、台積電4.21億元(2024年認列股息710萬元)、鴻海2.3億元(2024年認列股息1,166萬元)、國泰金2.03億元(2024年認列股息44.5萬元)、中華電1.2億元(2024年認列股息470萬元),這些都是大型權值股。
再來是千萬等級持股,分別是台灣大6,902萬元(2024年認列股息301萬元)、中信金3,402萬元(2024年認列股息120萬元)、玉山金2,790萬元(2024年認列股息21.6萬元)。
最後一個是出清部位,富邦金、凱基金、兆豐金、台新金在前一年度都有股息認列,但2024年股息歸零,這代表基金已把壽險金控都獲利出場,顯然應該是研判總經面之後所為之。
以投資產業架構而言,清大持股台達電的市值大於台積電,當然是因為殖利率贏過台積電不少,再來是避險震盪族群包含中華電、台灣大,接著都是金融股,這也是長期穩定配息的好公司,即將進入2025年,投資人如果還沒有投資方向,或許清大操盤手配置個股留倉的計劃,可以當作一個參考。10年幫學校賺5.8億元!清大校務基金操盤超猛!12檔績優股即將長線抱到2025年? | 個人理財 | 理財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OSkwl5

幫學校賺5.8億元清華大學永續基金規模接近33億元,股票、股幫學校賺5.8億元清華大學永續基金規模接近33億元,股票、股幫學校賺5.8億元清華大學永續基金規模接近33億元,股票、股幫學校賺5.8億元清華大學永續基金規模接近33億元,股票、股


幫學校賺5.8億元清華大學永續基金規模接近33億元,股票、股

豪捐60億自願退場 中華大學董事長:與清華併校,像女兒嫁了好歸宿
私立大學受少子化衝擊陸續退場,但有別於一般私校董事會苦尋新出路,財務健全的中華大學竟主動選擇提早退場,捐出校產與清大整併。他們為何如此佛心?
中華大學-清華大學-董事會-楊勝翔-劉維琪-大學退場-公私併-併校
中華大學董事長楊勝翔(左)與校長劉維琪(右)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文 蕭歆諺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4-12-12
豪捐60億自願退場 中華大學董事長:與清大併校,像女兒嫁了好歸宿|天下雜誌 https://bit.ly/4ghE7aA
11日,清華大學下午召開校務會議,以全票之姿通過與中華大學的整併案,雙華攜手打造「清華²科技園區」,預計在明年4月報請教育部核准。由於教育部普遍鼓勵公私併,若無意外,兩校合併勢在必行。
這是我國繼台科大與華夏科大後的第二例大學公私併,引起外界關注。
然而,中華大學財務健全,2023學年註冊率雖低於被視為生存關鍵的六成淹水線,約49%,仍贏過4所大學,並非教育部認列的專案輔導學校。董事會為何會捐出價值超過60億元的校產,同意提早退場?
主動接觸清華,繼承創校董事精神
中華大學的校徽上的15顆星星,代表的是林政則、王榮昌、蔡兆章等15位創校董事,這群新竹地方士紳為了作育英才,捐資興學,在1990年草創中華工學院。
目前董事會成員多是創校董事與其二代,中華大學董事長楊勝翔說,大家在意的是為國育才,不拘泥形式,與清華整併因此成為選項。
選擇提早退場,最大關鍵是不想拖到一刻。他指出,學校10多年前即預見少子女化趨勢,主動裁併科系,持續摸索學校永續發展的方向。近年生源加速減少,董事會的確考慮過繼續拚戰或退場後轉作其他事業,但評估後都認為難以長久,最後受台科大與華夏公私併啟發而走這條路。
「白話說,我們不允許自己甩鍋跟擺爛,」他強調,如果拖到最後一刻才退場,交給政府處理,實在愧對創校董事,因此決定在學校狀況還算好時盡快整併,甚至主動出擊聯繫清華。
私校董事會普遍將學校「攬牢牢」,認定校產是「自己的」,和清大整併,形同放棄法院登記現值約55億元的土地等校產,難道不會心痛嗎?「辦學校本來就是為了公益,有什麼好痛?」原本不苟言笑的楊勝翔突然露出笑容。
董事會火速全數贊成,從會中第一次提到整併案,一路到最後拍板通過花不到兩個月時間。會中花最多時間討論是如何保障教職員工的權益。
「這感覺很像嫁女兒,我們相信清華是好歸宿,」楊勝翔是新竹在地重要建商昌禾建設公司總經理,擔任董事前,常跟著父親、前董事楊玉輝到學校走走,對學校的感情不在話下。
選擇清華,一來是因為較早與清華接觸,二來是董事會中有清華校友。最終成案關鍵,則是10月21日林本堅親自率隊到董事會分享未來規劃,被他們想為國育才的誠意所感動。
管理大師獻策,提早退場創造多贏
兩校整併案能成,扮演軍師角色的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功不可沒。劉維琪表示,過去他曾多次到董事會分享高教趨勢,介紹華夏未來可能的轉型方向,並報告公私併的方案後獲採納。
他認為兩校整併能創造多贏,清華有更多校地與空間育才,中華教師能確保工作,學生則能原校畢業,領中華的畢業證書之餘,還能修到清華教授開的課。
回顧整併案成案關鍵,他再三強調董事會扮演重要角色。但他對董事會的無私決定並不意外,因為與董事會互動的經驗,他能充分感受到董事會動機單純,一心想作育英才。
因為有別於他校董事會多是單一家族主掌,中華15席董事平起平坐,輪流做董事長,且董事會從未干預校務、插手人事與會計。
「我跟中華沒什麼淵源,接下校長是被董事會感動,」回首2013年接下校長的契機,他提到,當時在前校長張家祝推薦下,與數位中華大學前後任董事長一同在台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吃飯,回憶歷歷在目。
時光荏苒,劉維琪在中華當了9年校長,走在校園裡幾乎每位同學看到他都會打招呼。曾擔任中山大學校長的他,從研究型大學到中華大學的確花了些時間適應。
如今他最自豪的,是中華大學學生「CP值」很高。這是他們自己設下的評估標準,意為學生雖然入學成績不高,但半數科系畢業生領取的平均薪資高於全國私立大學平均,代表學校能充分為學生加值,就業具競爭力。
中華大學34年來培育6萬名學生,都是社會中堅份子,劉維琪強調,許多畢業生就近到竹科上班,諸多政壇人士也來自中華,未來整併後,雖然形式轉變,相信仍會繼續培育國家所需人才。
「很期待能跟中華合作,」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說,清華校務會議通過中華大學整併意向案是重要一步,未來會參酌兩校師生建議穩健前行。
未來兩校攜手成立科技園區,配合國發會「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期待能仿效史丹佛大學或聖地牙哥加州大學一樣,吸引更多產業與新創進駐,提升當地的經濟發展與全球競爭力。
第二例公私併能否成功仍有待觀察,但中華大學董事會的決定,無疑為校徽上15顆星星添亮,或可為其他私校參考效法。
豪捐60億自願退場 中華大學董事長:與清大併校,像女兒嫁了好歸宿|天下雜誌 https://bit.ly/4ghE7a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