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895年)起,前後花了15年的時間,改善全臺市場,使市場成為公共事業。公設消費市場的出現與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公共衛生論息息相關,同時在治理臺灣時,企圖從臺灣的市場公共化開始,漸漸以公設市場的公共性介入地域社會
彰化原員林街消費市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4cF3Qrj
照片拍攝於2017年(民國106年)12月23日,員林街消費市場(第一市場)位於今彰化縣員林市中正路346號。日治時期配合「市區改正」計畫,市場納入都市公共設施建設與管理體系,1935年(昭和10年)起位於員林大通(今中正路)上角地的員林街消費市場開始進行改建計畫。
本館主體為紅磚建築,入口正立面為芒形的拱形直立窗,洗石子,建築平面呈「回」方形,中央有天井,屋頂以鋼桁架搭建,並以洋式切妻屋頂形式作為屋頂表現,而通風設備則裝置於屋根上並以等距設置吸氣筒,此外員林街市場在四個轉角處的出入口玄關空間上方也設置了吸氣筒,除了通風外,還有效地調節了室內市場內各種食物的氣味。市場內大約可分為「獸肉、生魚」、「飲食」、「日用雜貨」及「蔬菜」等四類賣店,除了透過管理規則重視衛生外,還強調市場內的通風、採光。昭和後期,受到店舖住宅興起的影響,傳統販售日常生活食料品之功能已不敷消費者需求,商店街的新型態漸漸地取代過往唯一可同時購買到多樣民生物品之市場。
戰後,改稱為第一市場(一市仔),1960年(民國49年)又擴建側(今中正路)外圍店鋪,隨著第一市場的擴建,原本的紅磚市場建物因此被覆蓋在裡面。
照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位於彰化縣員林市中正路346號。員林街廣寧宮三山國王廟與打石巷一帶,清領時期即形成簡易市集,1902年(明治35年)設員林市場,1910年(明治43年)廣寧宮前成立公有「員林魚菜市場」。1935年(昭和10年)於現址建立員林街消費市集本館與北面(今民生路)店鋪,回字型紅磚市場,主要有一高聳的山形牆,下方包覆壹三分的圓拱圈窗。市場共有五個出入門,包括正門與東西南北四側門。1960年(民國49年)中正路側原「魚菜市場」位址擴建店鋪28間,因而紅磚門建物被包覆在內部,形成天井小廣場。
依據邱美都《林仔街老故事—南門大腳印》記載,員林第一市場,地方慣稱一市仔,內部有獸肉區、蔬果區、民生物品百貨區,市場北(臨民生路段)13間二樓洗石店鋪,有理髮、木屐、茶葉、百貨、新娘物品、豬飼料、百貨衣物、裁縫、電器等。市場內部攤販多半經營早市,市場外圍店家,多數上午外租流動攤販叫賣貨物,傍晚與夜間多半外租小吃與傳統美食攤販,早晚人車絡繹不絕,員林第一市場入口十字路口一帶,成為員林街高地價路段。
2020年(民國109年)8月「原員林街消費市場」登錄為歷史建築,市場內山頭門,地方慣稱虎頭門,柱、牆、窗、台度等均保留原貌,回字形空間配置,正立面仿洋式作法,造型包括清水磚、洗石子與十三溝面磚,是員林街深具代表性之市場建築,為員林常民生活發展歷史見證。
公告資料 原員林街消費市場|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4d5KWtP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市場
臺灣早期的市場,大多為進行簡單交易的商品交易中心,由於交易物品種類不同,大致上分為兩種:即「普通市場」買賣魚菜和日用雜貨的、以及交易牛隻的「牛墟」;而普通市場又可分為「攤販市場」與「店舖市場」,這些市場大多利用交通頻繁的街衢、城門以及寺廟等附近的空地經營,部分寺廟亦有向市場商人收取經費、香油費者。
日本治臺以後,從明治28年(西元1895年)起,前後花了15年的時間,改善全臺市場,使市場成為公共事業。公設消費市場的出現與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公共衛生論息息相關,同時在治理臺灣時,企圖從臺灣的市場公共化開始,漸漸以公設市場的公共性介入地域社會。後續經過明治37年(西元1904年)9月16日府令第65號的「公共ノ事業ニ屬スル公園墓地市場屠畜場及其他ノ營造物管理ニ關スル件」、明治44年(西元1911年)1月17日府令第2號公告的「臺灣市場取締規則」、大正11年(西元1922年)10月21日制定訓令第187號「市場規則施行細則準則」,臺灣市場的整合最後在昭和11年(西元1936年)發佈了「臺灣都市計畫令」之後,市場便納入都市公共設施建設與管理體系之內,市場透過官方經營與管理,成為更能夠達到區域性提供民生物品的都市設施,從而亦內化為臺人的生活衛生習慣。
在此背景下,日治時期的燕霧下堡員林街於明治35年(西元1902年)11月25日設員林市場,由於當時總督府財源尚未穩定,然因基於環境衛生改良,急於設置排水系統與整治街道衛生,遂將清代就已存在之露天式擔販市集集中,選擇廣寧宮鄰近空屋或方便取得之用地,由地方人士紳集資建造簡易構造家屋形式之市場。後在明治43年(西元1910年)10月因市場建物老舊而開始就舊址擴充改建,由玉田氏包辦重建工程,翌年完成。
大正10年(西元1921年)日人又公佈「消費市場使用條例」,實施市場營業許可制,由各地之街庄長管轄並設立市場管理員,而政府經由管理層面開始干涉傳統零售市場,並把消費市場列為公共設施。之後員林因隨著地方產業發展、人口成長,舊有市場為木造建築,經十數年來已老朽並有白蟻危害,故昭和10年(西元1935年)起開始進行改築計畫。
昭和10年(西元1935年)興建本館及北側外圍店鋪後,至昭和後期時,傳統販售日常生活食料品之功能已不敷消費者使用,顯現商店街的新型態漸漸地取代過往唯一可同時購買到多樣民生物品之市場,為能夠吸引消費者回流至公設市場,市場開始擴大其市場用地,將公設市場販賣物品與消費場域提昇至如百貨公司之雛形,產生經濟的發展與人口的集中。
戰後,人們將過去的員林街消費市場稱為第一市場(一市仔),民國49年(西元1960年)又擴建側(今中正路)外圍店鋪,計有店舖28間,攤位195位。隨著第一市場的擴建,遂將原本的紅磚市場建物因此被覆蓋在裡面。本案於民國110年(西元2021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公告
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21-02-03府授文資字第1100035113B號
公告公文原員林街消費市場1100203.pdf
評定基準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3.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登錄理由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見證日治時期員林街市街改正之歷史背景,整體平面呈對稱配置之「回」字形。
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正立面為仿西洋歷史型式作法,造型元素包括砌築精緻之清水磚、洗石子以及十三溝面磚,材料及工法充分表現日治時期之建築工藝。
3.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配合空間及通風、採光環境機能需求,採偶柱式大跨度木屋架;原構法仍完整保存,為現存員林市日治時期大型公共建築物,全臺類似之日治時期市場建築已不多。
法令依據<<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所屬主管機關彰化縣政府
現況地址
縣市行政區地址
彰化縣
員林市
民生里中正路346號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彰化縣文化局
聯絡單位: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04-7250057
聯絡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地籍資料原員林街消費市場-地籍圖(109).pdf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彰化縣 - 員林市 - 員林段 - 87彰化縣 - 員林市 - 員林段 - 87-70彰化縣 - 員林市 - 員林段 - 87-71彰化縣 - 員林市 - 員林段 - 87-72彰化縣 - 員林市 - 員林段 - 87-82顯示更多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彰化縣員林市員林段87、87-70、87-71、87-72、87-82、96-3、97地號等7筆地號之部分土地,「原員林街消費市場」以屋頂及雨遮之垂直投影線為界,面積約1771平方公尺。
所有權屬
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土地所有人公有
彰化縣員林市公所
土地所有人私有
黃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管理人/使用人
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員林市公所
外觀特徵員林第一市場正立面為芒形的拱形直立窗,洗石子。西元1920年年代流行的國防色的(十三)溝面磚,是一種陶磚,柱、牆、窗、台度等大致保持原貌,是員林市現存日治時期大型的公有建築及罕見之公有零售市場,迄今已逾85年之久。
空間格局,外觀特徵目前所有立面都隱藏於市場攤販招牌以及雨遮下。由總督府公文檔案内的圖片紀錄記載,西北角主入門廊口正立面山牆面,由四根附壁方柱分為三分,每一分牆面開有一半圓拱。左右外圓兩根附壁柱,柱頭突出山牆面;居中兩根附壁柱柱頭沒有突出山牆面,但是山牆上之水平橫帶,於居中兩根附壁柱上緣作成階梯形。牆面以清水紅磚面為主,於水平橫樑以及柱頭柱基部分則由洗石子面收邊條。西北角主入口門廊山牆面,居中牆面之半圓拱,下半部為兩扇大門,上半部則為圓拱形高窗。左右兩側半圓拱下半部為長條窗,上半部則為圓拱窗,窗扇下方設有小透氣窗。面對外圍之牆體,主要由同樣比例之長方形開口所組成,以一根附壁柱、一扇門、一根附壁枉、兩扇窗一根附壁柱之方式重複韻律組構而成。兩扇窗與窗之間的牆面上方開有一圓洞窗。牆面主體為清水紅磚面。
南面主入口處山牆面做法較不同於其他三個,其量體沒有外突於主體建築,由二突出牆面方形附壁方柱,以及左右兩根較細小之附壁柱分為三分,居中之牆面,上開有一平拱方形門洞,門洞上方為兩個半圓拱形之高拱窗,左右兩側牆面開有一半圓拱窗,窗台下設有一小氣窗。左右外緣兩根附壁柱柱頭位於山牆水平橫帶下;居中兩根附壁枉柱頭沒有突出山牆面,但是山牆上之水平橫帶,於居中兩根附壁柱上緣作成階梯形。牆面以清水紅磚面為主,於水平橫樑以及柱頭柱基部分則由洗石子面收邊。
室內特徵員林街消費市場時期的市場本館主體為紅磚建築,屋架採木架結構,內部空間挑高,為採光及通風需求,四周開有大量長方形上下推拉疊窗,主入口立面採西方古典風格設計,以厚重的半圓形洗石子窗框裝飾。內部屋頂木結構仍然保存完好,九二一地震後另以鋼架補強。
整體呈回字形,中央有天井,四周各有一個出入口,西北為正面出入口,入口處可見山頭為星芒狀,東北出口為民生路,東南出口為惠來東街,西南出口為中正路。市場有東、西、南、北四翼,每一翼中有中央走廊,左右兩側為攤位,市場內部早期並規劃獸肉區、蔬果區、民生物品百貨區,目前大致上亦維持北翼為蔬果區、東翼為民生百貨區、西翼與南翼則為生鮮肉類區。
使用情形目前供作市場使用,民眾可前往購買生鮮雜貨。
現 狀建築保存良好,結構完整。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1.內部因為市場用途,建議管理單位應定期檢測、汰換用電設備及電線。
2.市場內部潮濕應定期檢視蟲蟻防治,外部RC聚鋼筋裸露情事,建議管理單位日常巡檢應定期觀察紀錄。
是否開放是
參觀類型完全開放參觀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是否收費否
原員林街消費市場|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4d5KWtP
---------------------------------------------------------
彰化員林第一公有市場的周圍一直以來是Ann和榜哥懷念的區域,以前在傳統產業公司上班時,拜訪客戶的空檔就常常來這吃吃喝喝填飽我們的五臟六腑,這一次就帶著玉米姐姐來員林第一公有市場的周圍吃吃喝喝啦!
彰化員林第一公有市場鄰近員林公園、員林市公所、火車站等,開車前來的朋友,火車站旁有付費停車場或是可將愛車停至市公所前的付費停車場、鄰近周圍的路邊停車格等;而搭乘火車來的朋友,從火車站出來後步行約莫10分鐘即可到達。既然交通問題解決了,當然就要開始吃喝,這次就直接分享了10間平價小吃給你們參考囉!
-------------------------------------
《員林市場》終於進入彰化文資會,要求彰化縣政府儘速完成請指定登錄文化資產,有法定身分有保障、管理維護才心安。
員林市場創設於明治 35 年(1902年)11 月 25 日,現今磚木造建築也完竣逾80年,是彰化地區保存完整持續使用至今的日治時期老市場。由於珍貴的歷史價值與見證日治時期公共設施的建築工藝,2016年7月由民眾提報文化資產審議,2018年彰化縣政府完成文化資產價值評估,2018年3月文資審議決議持續列冊追蹤未指定登錄文化資產,又經過兩年多時間,彰化縣文化局終於提送文資會審議,期待這次審議會順利完成指定古蹟。
#員林 #市場
彰化縣文化局
------------------------------------------------------------------
第1屆「彰化縣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建築群、紀念建築、史蹟、文化景觀文化資產審議會」2020年度第3次會議
https://www.bocach.gov.tw/ch/16news/01view.asp?sn=10358
一、會議時間:2020年8月28日(星期五)上午9時
二、會議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4樓會議室(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三、聯絡電話:(04)7250057分機2430 黃小姐
四、審議案:
(一) 黃義故居(俗稱黃三元故居)指定古蹟審議案
(二) 黃義故居(俗稱黃三元故居)登錄歷史建築或紀念建築審議案
(三) 員林市公所出水巷12號列冊追蹤審議案
(四) 北斗鎮公所地政二巷33號宿舍列冊追蹤審議案
(五) 溪州鄉三條國小日式宿舍列冊追蹤審議案
(六) 歷史建築二水公會堂登錄理由變更審議案
(七) 歷史建築二水分駐所(所長宿舍及升旗台)登錄理由變更審議案
(八) 員林第一市場指定古蹟審議案
(九) 員林第一市場登錄歷史建築審議案
五、審查案:
縣定古蹟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再利用計畫審查案
彰化縣文化局
員林第一市場 文化資產價值報告
http://www.bocach.gov.tw/subject/main/index.asp......
員林於明治 35 年(1902)11 月 25 日設員林市場,由於當時總督府財源尚未穩定,然因基於環境衛生改良,急於設置排水系統與整治街道衛生,遂將清代就已存在之露天式擔販市集集中,選擇廣寧宮鄰近空屋或方便取得之用地,由地方人士紳集資建造簡易構造家屋形式之市場。
一、現存員林市日治時期大型的公有建築及罕見之公有零售市場,迄今已逾 80年之久,為員林市街歷史悠久之市場建築,為員林市發展紋理之見證,深具歷史文化價值。
二、主體為紅磚建造,屋架採用木架結構,尚維持舊觀,整體平面對稱為「回」字形,建築四個角落為出入口,正立面為芒狀山牆,深具建築美學價值。同 時,建物之木構屋架、紅磚、具有建築史及技術史價值。
三、與員林市民常民生活關係密切,同時能見證員林近代公設市場發展歷程、以及員林市街發展歷史
鬼門關!北斗菜市場「普肉山」 豬戴面具、三牲插假人頭(民眾提供) - YouTube
拜姜太公釣魚 鬼門關!北斗菜市場「普肉山」 豬戴面具、三牲插假人頭(民眾提供) - YouTube
拜姜太公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