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副貢出身,曾任福建詔安縣知縣乾隆29年(1764年)5月擔任台灣府諸羅縣知縣,乾隆31年(1766年)護理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次年升任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次年兼署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乾隆35年(1770年)調任漳州海防同知。

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

69 蘭井街 - Google 地圖

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

69 蘭井街 - Google 地圖

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

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0-形似日本「和洋折衷建築」 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獲登歷史建築-4_0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

嘉市百年老宅形似日本「和洋折衷建築」見證市街發展史

嘉市百年老宅形似日本「和洋折衷建築」見證市街發展史
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一樓是傳統民居「一條龍」型態,二樓則為洋風建築作法,形似日本「和洋折衷建築」。(嘉市府提供)
嘉市百年老宅形似日本「和洋折衷建築」見證市街發展史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W2ENsY
2024/04/20 14:12
〔記者丁偉杰/嘉義報導〕嘉義市舊城區的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一樓是傳統民居「一條龍」型態,二樓則為洋風建築作法,形似日本「和洋折衷建築」,見證一世紀的市街發展歷史,昨天(19日)經市府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後續將依文資法規定,進行相關修復作業程序。
市府文化局表示,蘭井街76號為兩層樓的編竹夾泥牆、紅磚建物,去年10月底獲報建物屋頂部分鐵皮被拆除,當時依據暫定古蹟條件及程序辦法規定,當場逕列為暫定古蹟,並於半年內啟動文資審議作業程序,協助所有權人進行文資保存作為,並委託專家學者進行基礎調查研究。
初步調查研究發現,在建築立面部分,一樓保留屬於漢式建築元素,包含鮮明的開間分割、中軸對稱、八卦窗等特色,周遭帶有「額緣」(有線腳的木框)的垂直拉窗、下見板(雨淋板),外腰牆有珍貴的馬約利卡磁磚(俗稱花磚),而頗具特色的是正門入口處上方、木造的山形洋風雨庇,為日式建築元素,其斜撐的曲線優雅,端部做卷螺紋,極為少見。
二樓則是洋風建築作法,此種一、二樓截然不同的建築式樣,展現「融合」特質,大膽地直接疊加的方式,與僅見於日本北海道函館的「上下和洋折衷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台灣現存日治時期街屋建築中所罕見,「漢洋折衷式樣」更為此一建物最獨特之處。
審議委員說,蘭井街76號的主體結構,為南方傳統漢人常見「穿鬪式」(穿斗式)木屋架,其軟水式穿鬪架扇,有別於台灣主流破口式作法,意即嘉義曾有「非主流」的匠派在此活動,代表本地匠派源流及匠藝的多樣性。
另為因應基地空間與屋主使用需求,該宅巧妙展現極其特殊的建築「變體」,如挑高5米大廳,便以供奉祖先和神明,同時又能滿足2樓臥室基本機能,使得空間格局具有農村傳統的「厝屋」,也具街坊「店面」(街屋)特性。
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昨天經市府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嘉市府提供)
嘉市百年老宅形似日本「和洋折衷建築」見證市街發展史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W2ENsY
-------------------
和洋折衷建築(日語:和洋折衷建築/わようせっちゅうけんちく Wayō secchū kenchiku */?)是近代日本折衷日式建築及西洋式建築要素的建物。也稱作和洋折衷樣式。
源自幕末的橫濱,明治維新後在日本各地興建,遍及日治時代的台灣等諸外地。特徵是混合象徵文明的洋風建築和傳統的和風建築雙方的要素。
代表的建築物有1872年興建的東京第一國立銀行本店、1876年興建的長野縣舊開智學校、1881年興建的札幌清華亭等。
和洋折衷建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9T4aRq


百年清朝諸羅知縣官邸拆屋頂 嘉市文化局急貼「暫定古蹟」搶救
2023-11-02 15:10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即時報導
嘉義市鬧區東市場蘭井街上,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改建逾百年老木屋,目前還沒有文資身分,文化局張貼「暫定古蹟」公告保護。記者魯永明/攝影
百年清朝諸羅知縣官邸拆屋頂 嘉市文化局急貼「暫定古蹟」搶救 | 雲嘉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Ua5DN4
嘉義市鬧區東市場蘭井街上,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改建逾百年老木屋,目前還沒有文資身分,日前有民眾發現屋頂正在拆除,通報市府文化局,副局長林金龍馬上帶人依文資法,張貼「暫定古蹟」公告,下令停工保護,將召開文資審議會鑑審文資身分,調查共有10名共同持有老屋的張所受後代子孫,將與共有人研商。
文化局10月31日下午2點接獲通報,蘭井街76號遭雇工拆除屋頂部分鐵皮,副局長林金龍會同文資科人員到場,依據暫定古蹟條件及程序辦法第4條第2項規定,當場逕列為暫定古蹟,在建築物外觀張貼通知。
文化局說,這棟老屋建築是清諸羅知縣張所受後代,1906年大地震後配合市區改正所建,初估超過百年歷史。據了解,張家與蘇友讓家族 (嘉義知名木材商人)有姻親關係。文化局已委託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屋頂進行緊急遮蔽,後續將向文資局申請緊急加固補助,避免建築遭受天然環境影響。
依據文資法規定,半年內必須啟動文資審議作業,未來將協助屋主進行文資保存作為。因狀況緊急,必須先啟動暫定程序,後續會積極跟所有權人溝通,必須先進行審議,才會知道是否能登錄文資。這棟百年老宅屋簷有老式工法建材。
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副貢出身,曾任福建詔安縣知縣乾隆29年(1764年)5月擔任台灣府諸羅縣知縣,乾隆31年(1766年)護理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次年升任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次年兼署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乾隆35年(1770年)調任漳州海防同知。
嘉義市鬧區東市場蘭井街上,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改建逾百年老木屋,目前還沒有文資身分,日前有民眾發現屋頂正在拆除,通報市府文化局,副局長林金龍馬上帶人依文資法,張貼「暫定古蹟」公告,下令停工保護。圖/文化局提供
百年清朝諸羅知縣官邸拆屋頂 嘉市文化局急貼「暫定古蹟」搶救 | 雲嘉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Ua5DN4


有珍貴花磚、日式破風百年老屋遭拆 嘉義市府急列暫定古蹟
嘉義市蘭井街76號建築有正門為日式「破風」造型。(記者林宜樟攝)
2023/11/02 18:29有珍貴花磚、日式破風百年老屋遭拆 嘉義市府急列暫定古蹟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xKE1GU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嘉義市蘭井街一處百年老屋,是由清代台灣府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所改建,牆上有珍貴花磚及日式建築特色的「破風」正門造型,但上月底開始拆除。嘉義市政府文化局10月31日接獲通報,立即前往處理,依照「暫定古蹟條件及程序辦法」規定列為暫定古蹟,由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由於屋頂已被拆除,將先以簡易工法處理,再向文化部申請經費設置鋼棚架保護。
嘉義市文化局初步瞭解,蘭井街76號建築是清代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所有,應為1906年大地震後市區改正所興建,估計有超過百年歷史,張家與嘉義知名木材商人蘇友讓家族有姻親關係,目前建築所有權人共有10人。
文史人士指出,蘭井街老屋為兩層建築,外牆有珍貴、精美的花磚,而最具特色是正門入口處為日式建築的「破風」造型,正門上方鑲有花紋的日式玻璃,而八角形窗戶則是中式特色,此建築形式在嘉義地區相當罕見,期盼能夠保存。
文化局說,接獲民眾通報,建物屋頂被拆除,因此依照「暫定古蹟條件及程序辦法」第4條規定列為暫定古蹟,不得繼續施工,違者可依「文化資產保存法」103條規定,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罰金。
暫定期間為今年10月31日起6個月,暫定古蹟於審議期間內視同古蹟,應予以管理維護,審議期間以6個月為限,必要時得延長一次,目前將對建物啟動調查研究。
尚未拆除屋頂的建築。(嘉義市文化局提供)
蘭井街76號建築有精美珍貴的花磚。(記者林宜樟攝)
蘭井街76號建築有日式玻璃。(讀者提供)
百年老屋的正門為日式「破風」造型,很有特色。(記者林宜樟攝)
嘉義市文化局緊急將百年老屋列為暫定古蹟。(記者林宜樟攝)
有珍貴花磚、日式破風百年老屋遭拆 嘉義市府急列暫定古蹟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xKE1GU


嘉義市東市場附近蘭井街76號張家百年老宅是前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擁有,去年開發商要拆屋頂之際,經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公告「暫定古蹟」暫時保住,19日通過文資審議,公告為歷史建築,後續文化局將依文資法規定,推動修復。
 嘉市府文化局指出,張家老宅19日經文資委員審議認為,主體結構是南方傳統漢人常見「穿鬥式(穿斗式)」木屋架,其軟水式穿鬥架扇,有別於台灣主流破口式作法,也就是「非主流」的,代表本地匠派源流及匠藝的多樣性。
 還有,張宅巧妙展現特殊的建築「變體」,如挑高5米大廳,用來供奉祖先和神明,2樓作為臥室,兼具農村傳統的「厝屋」及街坊「店面」(街屋)特性。
 建築立面,一樓保留屬於漢式建築元素,包括開間分割、中軸對稱、八卦窗等特色,周遭帶有「額緣」(有線腳的木框)的垂直拉窗、下見板(雨淋板),外腰牆有珍貴的馬約利卡磁磚(花磚),正門入口處上方、木造的山形洋風雨庇,為日式建築元素,其斜撐的曲線優雅,端部做卷螺紋,極為少見。
 2樓洋風建築作法,1、2樓截然不同的建築式樣,直接疊加的「融合」特質,與日本北海道函館的「上下和洋折衷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台灣現存日據時期街屋建築所罕見,其「漢洋折衷式樣」是此建物最獨特之處。
 此外,該建築除與周圍歷史建物共構蘭井街歷史場域,歷經1906年梅山大地震、兩期諸羅城內市區改正計畫、1945年美軍空襲,見證一世紀的市街發展歷史。
 嘉市文化局表示,張家老宅於去年10月31日遭雇工拆除屋頂部分鐵皮,該局即「暫定古蹟」,半年內啟動文資審議程序,獲文資審議通過,公告歷史建築,使得全市歷史建築增至33處。
嘉市蘭井街張家百年老宅公告歷史建築 推動修復 https://bit.ly/3JMgecB
----------------
百年清朝諸羅知縣官邸拆屋頂 嘉市文化局急貼「暫定古蹟」搶救
2023-11-02 15:10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即時報導
嘉義市鬧區東市場蘭井街上,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改建逾百年老木屋,目前還沒有文資身分,文化局張貼「暫定古蹟」公告保護。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鬧區東市場蘭井街上,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改建逾百年老木屋,目前還沒有文資身分,日前有民眾發現屋頂正在拆除,通報市府文化局,副局長林金龍馬上帶人依文資法,張貼「暫定古蹟」公告,下令停工保護,將召開文資審議會鑑審文資身分,調查共有10名共同持有老屋的張所受後代子孫,將與共有人研商。
文化局10月31日下午2點接獲通報,蘭井街76號遭雇工拆除屋頂部分鐵皮,副局長林金龍會同文資科人員到場,依據暫定古蹟條件及程序辦法第4條第2項規定,當場逕列為暫定古蹟,在建築物外觀張貼通知。
文化局說,這棟老屋建築是清諸羅知縣張所受後代,1906年大地震後配合市區改正所建,初估超過百年歷史。據了解,張家與蘇友讓家族 (嘉義知名木材商人)有姻親關係。文化局已委託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屋頂進行緊急遮蔽,後續將向文資局申請緊急加固補助,避免建築遭受天然環境影響。
依據文資法規定,半年內必須啟動文資審議作業,未來將協助屋主進行文資保存作為。因狀況緊急,必須先啟動暫定程序,後續會積極跟所有權人溝通,必須先進行審議,才會知道是否能登錄文資。這棟百年老宅屋簷有老式工法建材。
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副貢出身,曾任福建詔安縣知縣乾隆29年(1764年)5月擔任台灣府諸羅縣知縣,乾隆31年(1766年)護理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次年升任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次年兼署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乾隆35年(1770年)調任漳州海防同知。
嘉義市鬧區東市場蘭井街上,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改建逾百年老木屋,目前還沒有文資身分,日前有民眾發現屋頂正在拆除,通報市府文化局,副局長林金龍馬上帶人依文資法,張貼「暫定古蹟」公告,下令停工保護。圖/文化局提供
嘉義市鬧區東市場蘭井街上,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改建逾百年老木屋,目前還沒有文資身分,日前有民眾發現屋頂正在拆除,通報市府文化局,副局長林金龍馬上帶人依文資法,張貼「暫定古蹟」公告,下令停工保護。圖/文化局提供
嘉義市鬧區東市場蘭井街上,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改建逾百年老木屋,目前還沒有文資身分,日前有民眾發現屋頂正在拆除,通報市府文化局,副局長林金龍馬上帶人依文資法,張貼「暫定古蹟」公告,下令停工保護。圖/文化局提供
嘉義市鬧區東市場蘭井街上,清朝諸羅縣知縣張所受後代改建逾百年老木屋,目前還沒有文資身分,日前有民眾發現屋頂正在拆除,通報市府文化局,副局長林金龍馬上帶人依文資法,張貼「暫定古蹟」公告,下令停工保護。圖/文化局提供


劉 芳妃2024年4月20日 週六 下午1:45形似日本「和洋折衷建築」 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獲登歷史建築 https://bit.ly/44acAlO
【記者 劉芳妃/嘉義市 報導】文資保存刻不容緩!位於舊城區的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為兩層樓的編竹夾泥牆、紅磚建物。去年10月文化局獲報建物屋頂被拆除,隨即啟動暫定古蹟保存機制。其特殊「漢洋折衷」立面非常吸睛,一樓是傳統民居「一條龍」型態,二樓則為洋風建築作法,直接疊加兩種截然不同的建築式樣,與日本北海道函館的「上下和洋折衷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昨日經嘉義市政府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後續也將依文資法規定,進行相關修復作業程序。
黃敏惠市長指出,今年是嘉義市建城320年,這座小而美且精緻的城市人文薈萃,擁有豐富文化資產,尤其以舊城區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密度相對高,包括國定古蹟嘉義城隍廟、歷史建築紅毛井、東門派出所,以及百年東市場等,如今再添1處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形成有信仰、有商業、有警政的常民生活軌跡,處處充滿濃厚歷史氛圍與文化底蘊。
文化局盧怡君局長進一步提及,蘭井街76號所在位置不僅屬於舊城區範圍,同時也是文化局大力推動老屋卸妝、舊屋力等計畫的核心場域,像是忠孝路與蘭井街轉角的兩層樓日式街屋,在1920年代曾是共榮館(為旅社名稱),不僅提供旅客住宿,也有宴會席和後花園腹地,可以推想當時此區繁華熱鬧景象。
審議委員說明,蘭井街76號的主體結構,為南方傳統漢人常見「穿鬪式」(穿斗式)木屋架,其軟水式穿鬪架扇,有別於台灣主流破口式作法,意即嘉義曾有「非主流」的匠派在此活動,代表本地匠派源流及匠藝的多樣性。
另為因應基地空間與屋主使用需求,該宅巧妙展現極其特殊的建築「變體」,如挑高5米大廳,便以供奉祖先和神明,同時又能滿足2樓臥室基本機能,使得空間格局具有農村傳統的「厝屋」,也具街坊「店面」(街屋)特性。
初步調查研究發現,在建築立面部分,一樓保留屬於漢式建築元素,包含鮮明的開間分割、中軸對稱、八卦窗等特色,周遭帶有「額緣」(有線腳的木框)的垂直拉窗、下見板(雨淋板),外腰牆有珍貴的馬約利卡磁磚(俗稱花磚),而頗具特色的是正門入口處上方、木造的山形洋風雨庇,為日式建築元素,其斜撐的曲線優雅,端部做卷螺紋,極為少見;二樓則是洋風建築作法,此種一、二樓截然不同的建築式樣,展現「融合」特質,大膽地直接疊加的方式,與僅見於日本北海道函館的「上下和洋折衷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台灣現存日治時期街屋建築中所罕見,其「漢洋折衷式樣」更為此一建物最獨特之處。
該建築除與周圍歷史建物共構蘭井街歷史場域,也歷經1906年梅山大地震後,兩期諸羅城內市區改正計畫,甚至幸運躲過1945年美軍空襲,見證一世紀的市街發展歷史。
文化局表示,去年10月31日,蘭井街76號遭雇工拆除屋頂部分鐵皮,當時依據暫定古蹟條件及程序辦法第4條第2項規定,當場逕列為暫定古蹟,並於半年內啟動文資審議作業程序,協助所有權人進行文資保存作為,並委託專家學者進行基礎調查研究。目前本市歷史建築有32處,今再增添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總計33處。未來本局將善加運用新舊融合設計,為整體街區注入更多新活力。
圖:嘉義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形式「漢洋折衷式樣」,經嘉義市政府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照片文化局提供)
形似日本「和洋折衷建築」 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獲登歷史建築 https://bit.ly/44acAlO
-------------------------------
可以,這很日式 —— 風土再進化的臺灣日式建築財團法人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 https://bit.ly/3xRIqYu
臺灣的日式建築,廣義上指的是「日本統治時代(1895~1945)的 50 年裡興建的主要建築群」。但是狹義說來,應該是指「同時期興建的洋風、和風或是和洋折衷樣式等,在設計和技術上以日本為根源的近代建築群。」更進一步,戰後受日本教育的臺灣工匠領班繼續用日本式的建築和構造興建學校和住宅,我們也會視情況稱之為「日式建築」或「日式住宅」。
在建築用途上,可分為官方施建的建築(公所等官方辦公機關、學校、郵局、公會堂、軍事設施等)、公共基礎建設(鐵道、車站、港灣等鐵道系列基礎建設及水庫、水道等水道類基礎建設)、商業設施(銀行、店家、戲院、辦公事務處等)、宗教設施(神社、寺院、教會)以及住宅等。
說到「住宅」,在日本很容易想成「民間私人住宅」。但在日治臺灣的情況,多半是為了日本渡臺的判任官和高級職員興建的官舍、宿舍、職員宿舍等,反而「官方建築」的色彩比較強烈。而且大部分都是照章行事的設計。
那麼,建築式樣上又是如何呢?
源於希臘羅馬建築的「樣式建築」,屬於西歐正統派之流。忠實表現柱頭的柱式的臺中廳或是英國風鮮艷設計的總督府專賣局(兩案皆為 1913 /森山松之助)等大型官方建築多屬此類。山牆及壁帶等裝飾更提高其品味。
與此相對的則是「和風建築」。木造,和瓦(棧瓦)葺,多用雙扇拉門,內部的榻榻米和室多設置有「床之間」,這種住宅是最清楚易懂的。外壁用押緣雨淋板,還有一整面的開放緣側,不論誰看到都會頷首心領,「嗯,這很日式!」比較難懂的是像武德殿之類的大型和風建築或鋼筋混凝土建築,高度接近 10 米,乍看之下可能會有點違和感,讓人泛起「這也是和風嗎?」的疑問。不過入母屋的和瓦葺,再加上唐破風,也只能說這是和風建築無誤。
第三種可稱為「和洋混合風建築」,像「雖然是洋館,屋頂用的是和瓦」或是「雖是洋館,但有榻榻米的房間」這類城鎮裡的小小建築。鄉下的木造車站房舍或是村裡的警察官駐在所也多在此類。旅行中很容易遇到這種建築,為臺灣的都市增色不少,是重要的景觀元素。南京雨淋板、縱長方形窗、水泥噴塗牆、洗石子壁、牛眼窗等要素,傳達了大正到昭和初期的高端洋派氣氛。
臺灣日式建築的源流與特色(圖/渡邊義孝)
臺灣日式建築的源流與特色。譯名部分參考吳昱瑩《圖解臺灣日式住宅建築》。(圖/渡邉義孝)
1920 年代以後,排除了厚重繁複的裝飾,漸漸轉向簡潔設計的公共建築和住宅,像是臺北公會堂或臺南警察署的「折衷建築」。再進一步,敢於消除建築的陰影,興建更強調水平線,多用曲面的「初期現代建築」。像是臺北的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嘉義電信局、花蓮港埠頭合同廳舍等建築,都可以算在這個範疇裡吧。可以說,這些建築強烈受到以歐洲為中心的裝飾風藝術(Art Deco)、荷蘭風格派運動(De Stijl)和荷蘭表現主義甚至現代主義等興發中的近代建築運動的影響。
另一方面,在街屋建築中經常看到的仿巴洛克式騎樓,其實是「日本沒有的」建築。我第一次親眼見到臺北迪化街和湖口老街時受到了強烈衝擊,像是自由增殖的植物、穀類或鳥獸,栩栩如生般地裝飾騎樓立面,表現出和日本完全不同的品味。我一開始心想「這不能叫做日式建築」,不過這是大正時代的流行,也能說是廣義的日式。無論如何,仿巴洛克式騎樓,給了外國旅客強烈的印象,可說是臺灣建築的「門面」。
重要的是,不管哪一種日式建築,「根在歐洲,但通過了日本這個濾網」飄洋過海來到此處。而且「因為臺灣當地的風土,達成了再度的進化」。這裡,隱藏了建築史的趣味。
可以,這很日式 —— 風土再進化的臺灣日式建築財團法人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 https://bit.ly/3xRIqYu
---------------------
似「和洋折衷建築」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登錄歷史建築
2024-04-20 13:27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即時報導
「和洋折衷建築」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登錄歷史建築 | 雲嘉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49NbQob
嘉市舊城區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為兩層樓編竹夾泥牆、紅磚建物。昨天經嘉市府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圖/嘉市府提供
嘉市舊城區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為兩層樓編竹夾泥牆、紅磚建物。去年10月文化局獲報建物屋頂被拆,啟動暫定古蹟保存機制。其特殊「漢洋折衷」立面吸睛,一樓傳統民居「一條龍」型態,二樓洋風建築作法,直接疊加兩種不同建築式樣,與日本北海道函館「上下和洋折衷建築」異曲同工之妙。昨天經嘉市府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後續依文資法進行修復。
市長黃敏惠說,今年嘉市建城320年,小而美城市人文薈萃,擁有豐富文化資產,尤以舊城區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密度高,再添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形成有信仰、有商業、有警政常民生活軌跡,充滿濃厚歷史氛圍與文化底蘊。文化局長盧怡君指出,蘭井街76號屬舊城區範圍,是文化局推動老屋卸妝、舊屋力等計畫核心場域。
審議委員說,蘭井街76號主體結構為南方傳統漢人常見「穿鬪式」(穿斗式)木屋架,其軟水式穿鬪架扇,有別於台灣主流破口式作法,意即嘉義曾有「非主流」匠派在此活動,代表本地匠派源流及匠藝多樣性。另為因應基地空間與屋主使用需求,該宅巧妙展現極其特殊建築「變體」,如挑高5米大廳,供奉祖先神明,又能滿足2樓臥室基本機能,使得空間格局具農村傳統「厝屋」,也具街坊「店面」(街屋)特性。
調查發現建築立面部分,一樓保留屬漢式建築元素,含鮮明開間分割、中軸對稱、八卦窗等特色,周遭帶有「額緣」(有線腳木框)垂直拉窗、下見板(雨淋板),外腰牆有珍貴馬約利卡磁磚(俗稱花磚),頗具特色的是正門入口處上方、木造山形洋風雨庇,為日式建築元素,其斜撐曲線優雅,端部做卷螺紋,極為少見。
二樓洋風建築作法,此種一、二樓截然不同建築式樣,展現「融合」特質,大膽地直接疊加方式,與僅見於日本北海道函館「上下和洋折衷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台灣現存日治時期街屋建築罕見,其「漢洋折衷式樣」更為此一建物最獨特之處。
該建築除與周圍歷史建物共構蘭井街歷史場域,歷經1906年梅山大地震後,兩期諸羅城內市區改正計畫,甚至幸運躲過1945年美軍空襲,見證一世紀的市街發展歷史。目前歷史建築32處,再增添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總計33處。未來文化局將善加運用新舊融合設計,為整體街區注入更多新活力
似「和洋折衷建築」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登錄歷史建築 | 雲嘉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49NbQob
-----------------------
探訪和洋折衷式建築,度過悠閒午後 - TRENSSE https://bit.ly/3Uo8402
台灣文化兼容荷治、日治、清領時期留下的殘影,無論是物質、建築、語言、甚至生活習慣都能看見。漫步台灣街頭,彷彿踩在歷史的軌跡之上,品味從古至今文化交會出的獨特之美。
這些被稱作和洋折衷式的建築,經過近百年的歲月洗禮,部分有幸被保留下來,隱藏在都會之中為民間所用。除了那些我們熟悉的西門紅樓、迪化老街之外,全國各地還有著許多值得特地造訪的和洋折衷建築。在假期時刻,前往度過片刻悠閒午後,被穿越世紀的建材包圍,體驗彷彿搭乘時光機般的感受。
大正浪漫與蒸氣龐克/新濱.駅前
前身為日治時代的三和銀行,因此建築設計不若官邸式的華麗,沒有尖塔、石雕裝飾、拱門等特色,走的是現代折衷主義風格。內部裝潢除了還原銀行櫃檯結構外,亦參考大正時代的浪漫風格打造,維多利亞風格融合工業元素,並結合對未來的幻想引入蒸氣龐克品味的細節。你可以在這棟座落於高雄海濱的日治時代銀行裡,體驗大正浪漫下的咖啡與下午茶時光。
80年歲月旅社摩登重現/驛前大和咖啡館
座落於屏東火車站前,有著80年歷史的大和旅社,偏向和洋折衷與現代主義建築的融合,樸實的灰白色磚牆與整齊並列的規矩方窗,以古老建築與新時代共構概念重新整頓。在現代摩登的裝潢氛圍裡,刻意保留了斑駁感的懷舊痕跡,冰冷的工業結構與具有溫度的木質桌椅,互相交織出時髦感。過去為三層樓的旅社,計畫二、三樓還原成旅店營運,目前可以在一樓的咖啡空間裡享受閒暇片刻。
東方巴洛克風情/知事官邸生活館
建於1900年的臺南縣知事官邸,為日治時代縣知事之居所,參考英國式殖民地建築風格打造,兩側突出的八角形是其特色,並有著東方巴洛克風情的拱廊與拱柱結構,內部亦保留了當時的木造工藝。歷經十年的修繕後更名為「知事官邸」,配合展覽活動、選物店、書店、咖啡館、餐酒館營運的生活空間。
「台南銀座」/林百貨
由日本商人林方一於1932年成立,南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古典細節、現代主義融合和風的折衷建築,在30年代有著五層樓高、內置電梯等現代化設備,在當年的豪華程度,被譽為「台南銀座」。建物內被稱為「流籠」的古典電梯與頂樓設置的日式神社,都是必訪的建物歷史痕跡。林百貨目前由「高青時尚」重新經營,定位為文創百貨。
歌德復興風格教堂/濟南教會
1916年落成,原名幸町教會,由於其宗教用途,設計上充滿維多利亞時期色彩,屬於歌德復興式建築。以紅磚與唭哩岸石堆砌起的建物外牆,有著標準的尖塔與拱門線條,充滿特色的石雕百葉窗與魚鱗銅瓦屋頂,正門上方則安裝了華麗的大型彩色鑲嵌玻璃。濟南教會除了日常的基督教活動之外,也會不定期舉辦座談會與影展類型活動。
和洋折衷式建築,是時代變化下的過渡時期產物,亦是日本以外台灣獨有的特色建築,其所承載的文化氣息,在經過現在工程重新打造後,不再是僅止欣賞,還可以流連其中,將古典建築美學融入日常生活裡
探訪和洋折衷式建築,度過悠閒午後 - TRENSSE https://bit.ly/3Uo8402
------------------------
和洋折衷住宅
西化運動「明治維新」開始後,日本人開始接受西方文明洗禮,傳統的和式建築逐漸融入了洋式的生活空間。位在昭和町內的帝大教授家屋,大都是和洋折衷式住宅,建築保留傳統日式元素,再加入歐式建築的優點。
昭和初期來到臺灣的日本人,多從生活機能方便性及個人喜好著眼安排空間配置。昭和町內目前尚留存的和洋折衷住宅,在玄關旁加設洋式空間,同時保留日式傳統元素,再加入歐式建築的特色裝飾。基本上常見的空間有鋪設原木地板、使用椅子的洋式房間:客廳(應接室)、食堂、書齋、小孩房(子供室),以及鋪設榻榻米、席地而坐的和式房間:主人寢間 (座敷,也可當成接待重要客人的空間)、和式餐廳(茶之間)、寢間(次之間)、女傭房(女中室)等。除了區分接待外人的西式空間與自家人使用的和式空間外,為了適應臺灣炎熱潮濕的氣候,除了長廊(緣側)有助於通風涼爽外,加蓋陽臺、花台等遮陽設施,或是增高室內空間高度、多開窗,將日式浴室改為淋浴間,使用溫度絕緣材料阻隔室外高溫,都是這類和洋折衷式家屋來到臺灣後增加的轉變。
和洋折衷住宅 - 青田七六 https://bit.ly/4aIU5aT


青田房舍插圖_房子正面腳踏車_調色-1024x694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嘉市百年老宅蘭井街76號文資審議會通過為歷史建築-「漢洋折衷


臺灣清代文官職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