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祭儀:清明
清明幾處有新煙―澎湖的清明節
《澎湖紀略》記載:清明節,澎人俱於節之前後五日內拜墓祭祖,邀請親友,壼漿殽核絡繹於原野之間。祭畢,藉草而飲,相為勸酬,必薄暮而返。或人家有新娶子婦者,即同新婦往祭,諸女客陪焉。也因澎民貧苦節儉,逢年過節才得宴飲飽食,故除媽宮外,豬肉平日亦不得食,西嶼地區是「遇節方屠宰」,望安更是「青菜、豆腐、豬肉俱無出賣」。除了祭祀祖先,清明節也是清代澎湖官民懷柔厲鬼的節日:「每歲清明、中元、十月朔,凡三祭。先期三日,牒告城隍;至日,迎城隍位於壇上以主之.設無祀鬼神牌於下,左右排列祭物、果品、羹飯、香燭、褚帛、冥衣數百具以祭焉」。百餘年後,我們清明節的習俗略有變化,從前後五日內變為前後十日內,拜墓祭祖。《澎湖廳志》也增加了澎湖人食春餅的習俗:「其製以麵粉煎成薄片,如鍋蓋狀,而以魚肉雜菜臠切至細,實其中,參以芥醬裹之,亦名薄餅。蓋本金、廈之俗也。」除了春餅,《望安鄉志》也記載:東坪村添丁娶媳當年的掃墓習俗,則是必須煮油飯來墳上祭拜先人。從清晨到黃昏的忙碌,由自家、宗祠到郊外的祖墳的奔波,都是澎湖人崇功報德的虔誠之心。
一年掃祭祖墳一次,祭祀的時間點澎湖人也十分講究,有的選擇當日午時陽氣最旺的11點左右開始祭祀,期待家族能如日中天;有的選擇潮水上漲的時刻,象徵運勢蒸蒸日上。砍除銀合歡與雜草,將祖靈安歇之地清潔打掃一番;再沿著墓龜以小石子壓上墓紙,馨香一束、虔誠祝禱祈求祖先的庇佑,此刻是不同世代,不同世界的溝通與交流。雖然「清明時節雨紛紛」帶著感傷,也因春雨使得「青草池塘處處蛙」,小孩子跟隨大人四處掃墓祭祖,有得吃又有得玩,平日人煙稀少的荒涼墓塚,也在此時憑添熱鬧的氣氛。
澎湖的清明節,除了本地獨特的飲食文化與習俗,西嶼竹灣村、小門村、二崁村,在農曆三月初三日掃墓,則有其大歷史的脈絡,這與1885年法軍攻打澎湖的戰役(中法戰爭)密切相連。1992年8月竹灣吳祖籠先生參與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提及:「西嶼鄉竹灣村、小門村、二崁村,都在農曆三月初三日掃墓,至今已沿用一百多年,據曾祖母在五、六歲時,剛好是中法戰爭,法國海軍登陸澎湖,追擊清兵,就在清明日的前夕(4月3日),在竹灣海灘登陸,法軍追擊逃亡的清兵,放了幾槍,上岸後到處搶刧,在路上走的雞鴨豬都被搶走。當刧後餘生的百姓回來,已過了清明日,大家商量,再來就是農曆三月三日,於是決定在這一天掃墓,三月節就這樣延續下來,……」
依民俗而言,1885年4月4日為乙酉清明節(1885年農曆2月19日) 。法軍於3月31日進佔媽宮後,孤拔將軍乃派遣一個海軍步兵中隊佔領漁翁島及西嶼燈塔一帶。4月4日法軍更編組游擊隊巡視澎湖全島,並在各村莊張貼告示安撫人心,澎湖因此很快平靜下來。假設法軍來到竹灣等村掃蕩殘餘清軍,竹灣等地居民驚嚇之餘逃難後再回到家鄉,可能已過陽曆4月4日清明節,而下一個節日為國曆4月17日(農曆3月初3日)的三月節,竹灣村民乃改以此節日掃墓祭祀祖先,就時間推算與歷史記載而言極為吻合,可信度頗高。藉由傳說與歷史的推敲,外國的元素又增添澎湖人清明節的文化深度。
時間的輪轉不曾停止,掃墓的地點也從郊野一座一座的墓龜,轉變為一層一層的巨塔。然而,澎湖的子民切不可遺忘「大蛤包飯」的滋味與底蘊,請記得在清明時節為我們的先人獻上一束裊裊香煙,傳承澎湖人世代的意志。
資訊引用|許玉河老師
「清明節,澎人俱於節之前後五日內拜墓祭祖,邀請親友,壺漿殽核絡繹於原野之間。祭畢,藉草而飲,相為勸酬,必薄暮而返。或人家有新娶子婦者,即同新婦往祭,諸女客陪焉」。林豪不僅提及「清明節,澎人俱於節之前後十日內,拜墓祭祖」。並引《石蘭山館遺集》所載:「按澎人清明節,家家皆食春餅。其製以麵粉煎成薄片,如鍋蓋狀,而以魚肉雜菜臠切至細,實其中,參以芥醬裹之,亦名薄餅。蓋本金、廈之俗也」。
澎湖有一諺語「公婆儘看清明七月半」,其意為死去的祖先每年期待的是清明及中元節,因為此二節慶是過年之外要盛大祭祖的日子,當日也要祭拜地基主與門口公。清明節不僅要往墳地掃墓,也要在家中祭拜堂上的歷代祖先。雖然掃墓在清明前後十日均可,若非特別原因一般家庭都選在清明當日。白沙島的漳州裔居民以及西嶼的竹灣、小門二村則在陰曆的3月3日掃墓。
掃墓時每門祖墳須準備供品及紙錢各兩份,一祭祖先另一拜后土;子孫在墳前燒香行禮後,可分頭壓掛墓紙及清理墳旁的環境。墓紙係裁成條狀的白或黃紙,可檢取石塊壓放在墳堆、墓碑、墳垣等處。新喪之墳及家中娶媳婦、添男孫者3年之中掃墓須慎重地準備牲禮,並在墓碑頂上加壓一疊五色紙,墓紙中也須雜以若干紅紙條。
一如林豪所言,澎湖人在清明當日食「薄餅」,並以此祭祖;「薄餅」一詞係來自廈門,臺灣各地及金門大都稱「潤餅」。但是近半世紀來並未聞澎人的薄餅中有參以芥醬者,實際上薄餅的「內餡」除切成細絲的肉、蛋、蔬菜、海藻、紅蘿蔔等等之外,另一要項是將炒花生加糖粉碾碎,吃薄餅時先鋪一層花生粉在餅皮上,放上肉、菜等之後再灑上一層花生粉,利用花生粉吸收菜湯以免餅皮破裂。清明日中午祭拜祖先時,薄餅及上述做為內餡的諸物項當然是不可或缺的。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宗教志》
清明節約農曆三月,新曆四月四號或五號,為掃墓的節日。若家族中有新婚的夫婦,就由新人決定整個家族掃墓的時間,除了讓祖先認識家族的新成員,也是讓新人與家族更為熟稔,聯絡彼此間感情。掃墓的時間多為清晨天剛亮時,攜帶著牲禮、炸棗、菜繭前往祭拜。先整理墓地周圍環境,繼而壓「膏」仔錢,燒金紙拜土地公,燒銀紙祭祖。家族成員趁此機會至郊外走走,故也稱為「踏青」、「踏草青」。有的民眾會以白紙錢一排排掛在墳墓上(掛墓紙),意謂為替墳墓整新門面,所以掃墓又稱為「翻厝」。有的民眾會在祖墳上以石塊「壓墓紙」,表示有後嗣子孫來祭拜。清明節當天在家裡也要準備飯菜拜公媽。
資訊引用|《七美鄉志》
清明節約農曆三月,新曆四月四號或五號,為掃墓的節日。目前原先土葬墳墓已撿骨至第一納骨堂或祥源莊,101鄉公所也會舉行清明節祭拜儀式。
另在基督徒方面,七美教會在清明時節亦會舉辦「清明省墓禮拜」,讓基督徒們聚集在主恩堂,透過禮拜,緬懷與家人過去生活的點滴,並祈求上帝為返回天家的親人賜福,亦是十分應景且溫馨的在地習俗活動。
若家族中有新婚的夫婦,就由新人決定整個家族掃墓的時間,除了讓祖先認識家族的新成員,也是讓新人與家族更為熟稔,聯絡彼此間感情。掃墓的時間多為清晨天剛亮時,攜帶著牲禮、炸棗、菜繭前往祭拜。先整理墓地周圍環境,繼而壓「膏」仔錢,燒金紙拜土地公,燒銀紙祭祖。家族成員趁此機會至郊外走走,故也稱為「踏青」、「踏草青」。有的民眾會以白紙錢一排排掛在墳墓上(掛墓紙),意謂為替墳墓整新門面,所以掃墓又稱為「翻厝」。102有的民眾會在祖墳上以石塊「壓墓紙」,表示有後嗣子孫來祭拜。103清明節當天在家裡也要準備飯菜拜公媽。
春季的祭儀:清明 https://bit.ly/4cGLkzh
清明節習俗之三:慎終追遠、掃墓
想到清明節,讓人最直接聯想到的活動就是掃墓祭祖,每逢這個時節,全家人不論輩分都會一同參與。掃墓行程除了清掃環境、清除雜草、修墳墓補墓碑之外,最主要的用意是飲水思源、慎終追遠,並藉由難得團聚的時光,增進家人情誼。
先人若是安置在靈骨塔或有專人管理維護的墓園,則不用「掃墓」,僅需與家人聯絡好、確認會合時間,帶著鮮花、素果等供品,一起前往探望先人即可。
清明節習俗之四:插柳、戴柳
這項習俗主要源自寒食節,是晉文公紀念介之推的方式。
據傳聞,晉文公隔年回到介之推當時被火燒死的柳樹下時,發現原本枯萎的柳樹竟然生長出新的枝條、冒出了新芽,晉文公相當欣慰,便上前折下幾枝柳條,編織成圈戴在頭上,並將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後來人民也紛紛效仿,在這天掃墓祭祖、頭戴柳圈,並且在屋前插柳,表示對先人的懷念。
而現今清明節的插柳、戴柳,其意涵已轉變為祈福、避邪及驅蟲。
清明節習俗之五:放風箏
《曆書》記載中的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逢清明節正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春天,古時候的人們除了會外出踏青,也會趁好天氣放風箏。習俗的做法是將過去一年發生的厄運、災禍、疾病寫在風箏上,當風箏飛上天空的最高點時剪斷風箏線,讓風箏隨風飛逝,有去病除災、留下好運的象徵。
現在清明節放風箏,則是親子出遊的娛樂活動之一。
清明節習俗之六:盪鞦韆
盪鞦韆是深受古人喜愛的休閒娛樂之一,尤其適合春暖花開時從事的活動,在早期清明節家家戶戶中相當常見。古時候的人們也相信,透過鞦韆在空中擺來盪去,可以擺脫厄運、帶來好運、忘卻煩惱,擺盪得越高,象徵往後的日子越順利、越平安、越健康。
清明節習俗之七:踢皮球
古代的踢皮球遊戲稱作「蹴鞠」,在清明節十分盛行,且深受青年歡迎。唐朝詩人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詩中,就有一段是在描寫清明節青年玩樂的景象:「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裏。」意思是皮球被踢得很高、鞦韆在楊柳間飄蕩。
清明節習俗之八:拔河
拔河算是清明節的運動,這項活動可以溯源到春秋戰國時代,當時拔河稱作「牽鉤」,由一條粗麻繩向兩側分出許多小麻繩,兩支隊伍站於兩側拉繩,哪一方能將位在麻繩中央的旗幟拉過中線即為勝利。
起初的目的是為了軍事訓練,強健軍人體魄;後來到了唐朝才流傳到民間,甚至成為清明節的習俗活動之一。
清明節掃墓會做哪些事?
培墓
培墓是指整理墳墓及周邊環境,包含清理雜草、添土補壤、整修墳墓、加強描填墓碑上的刻字等。
但不是每次清明節掃墓都要培墓,依照傳統習俗,通常是新墳的前三年,或是家中有新婚娶媳、添子添孫、購置新居、升官升職、金榜題名等大喜之事時,清明節才會需要培墓。
掛紙
掛紙又稱作「壓墓紙」,清明節掃墓時會在墓碑、后土及墳墓四周圍放上以兩三張為一疊的黃紙或五色紙,並用石頭或土塊壓著;也有另一種做法是直接將「墓紙」撒在墳墓上。
這是一種做記號的方式,用意是表示這座墳墓已有後嗣來祭拜過,有保護的意味存在。
剝蛋殼
在完成掃墓、準備返程前,會再進行一項「剝蛋殼」儀式,也就是將帶殼的水煮蛋輕敲墓碑,剝下蛋殼後將其打碎,最後再把碎掉的蛋殼撒在墳墓上。蛋象徵「新生命」,剝蛋殼有「脫殼而出」、「出人頭地」、「重獲新生」等意涵,是為後代子孫祈福的儀式。
靈骨塔祭拜、現代化墓園祭拜
上述提供的清明節掃墓習俗,主要是針對「傳統墳墓」的祭祀,若先人是安置在靈骨塔位或新型態墓園,祭拜形式就相對簡單許多,且大多現代化經營的靈骨塔或墓園業者,會定期打掃、維護環境整潔,所以家人僅需攜帶一顆思念的心及適量供品即可前往祭拜,除了向先人分享生活近況,也能藉此與其他難得見面的家人聚聚。形式雖與傳統大不相同,但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心意沒有改變。
遠端祭拜、代客祭拜服務
清明節若能親自前往祭拜先人,當然是最具誠意的表現,但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不方便的時候,加上近年受疫情影響,政府鼓勵民眾線上祭拜,部分業者也推出代客祭拜服務,透過預約的方式,由業者準備供品代為祭拜,讓不便前往的家人也能傳達愛與思念。
代客祭拜服務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禁忌及注意事項?
水果供品禁忌
香蕉、李子、梨子、鳳梨,這四種水果依照順序合在一起以閩南語發音,有「招 (蕉)、你 (李)、來 (梨)、旺 (鳳)」的諧音,所以習俗上會避免選用這些水果,以防招來「好兄弟」跟隨。
成串水果,例如葡萄、荔枝、龍眼等,會讓人聯想到「把整串不祥之氣帶回家」的意涵。
多籽水果,例如芭樂、百香果、西瓜、石榴等,除了因為籽多不好被胃消化外,這類水果在供桌上也被視為「不潔」、「多心」、「兆頭不佳」的象徵。
空心水果,例如蓮霧,禮俗上被認為是「無心祭拜」的意思。
切勿踩踏他家墳墓
清明節掃墓時,鄰近處可能有其他家庭也正在祭拜,所以應避免嬉鬧、跑跳,維持莊重氛圍;行經別人家的墳墓時也切勿跨越、踩踏,以免打擾長眠中的先人。
樸素服儀
服裝建議以保守、素雅為主,顏色避免太過鮮豔,並且應保持服儀乾淨、整齊,以示對先人的敬重。
選在白天掃墓
掃墓最好選擇天色明亮的時候,建議在清晨至下午三點前完成祭拜,民俗上認為這個時段的陽氣較旺,可以避免沾染到晦氣;另一方面則是認為白天視線較佳,能清楚地循著路線找到先人墳墓,而且及早拜完可以及早返程,較有機會避開清明節容易塞車的高峰時段。
清明節的祭拜供品該如何準備?
傳統墳墓
后土:水果、三牲、茶或酒、鮮花。
先人:水果、三牲、六菜或十二菜、米飯、茶或酒、雞蛋或鴨蛋、豆乾、紅龜粿、草仔粿、發糕、米糕、鮮花。
靈骨塔或現代化墓園
神明:水果、鮮花。
土地公:水果、鮮花。
先人:水果、先人生前愛吃的食物、鮮花。
清明節祭拜以心意為重、誠意為上
以上彙整的傳統禮俗屬臺灣早期祭祀作法,資料僅供參考,清明節祭拜方式還是以各地方風俗民情及家庭文化信仰為主。
時代變遷,清明節掃墓形式隨之改變,不僅在習俗儀式上逐漸簡化,靈骨塔及墓園業者也推出如線上祭拜、代客祭拜等服務,為現代社會提供更多元的追思方式。無論作法如何變化,「慎終追遠」始終是清明節祭拜的核心精神,能夠表示心意與誠意即可,形式則不必過於拘泥。
清明節掃墓供品如何準備?有什麼禁忌?清明節為何要掃墓? https://bit.ly/4cFvqW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