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銘正(Huang Ming-cheng,1970年—),台灣電影導演,出生於台灣嘉義市。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現為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畢業,後於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現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繼續進修,取得碩士學位。赴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村駐村擔任藝術家,曾擔任電視新聞及廣告製作公司製片,亦曾任大葉大學視傳系客座助理教授 。電影作品《野麻雀》曾獲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城市飛行》則獲得台北電影獎獨立創作類百萬首獎[1]。 一句話開啟5年探索旅程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集資計畫開跑 - 鏡週刊 Mirror Media
黃銘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8tJ7ED
作品 Facebook
導演 尋找湯德章(@thngtekchiong_2024film)• Instagram 相片與影片
1997:《野麻雀》 (2) ╭──────────────────╮   紀錄片《… - 尋找湯德章 In Search of a Mixed Identity | Facebook
民國86年度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短片輔導金補助
1997台北電影節非商業映演類劇情片首獎
1997第三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
1998第二十一屆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
1998溫哥華影展觀摩
1998倫敦影展觀摩
1999紐約同性戀影展
2003國民戲院「這個夏天颱『台』風影展」
1997:《嘉義阿公》 35min[2]
2000:《城市飛行》(16mm,56min)
民國88年度電影短片及紀錄長片輔導金補助
2000台北電影節獨立創作競賽首獎
2001第二十四屆金穗獎優等短片
2001南方影展[3]
2001第二屆純十六影展
2001第二屆韓國全州國際影展
2001第二十五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2001第二十屆加拿大溫哥華國際影展
2001第十四屆東京國際影展亞洲電影獎入圍
2003國民戲院「這個夏天颱『台』風影展」
2002:《黑金段》(50min 紀錄片)
2002南方影展[4]
2002:《藍色假期》(公視「人生劇展」)
2002:《紀錄者》(45min)[5]
2012:《第三個願望》(劇情片)
2015:《灣生回家》(紀錄片)[6]
2016:《傻瓜向錢衝》(劇情片)
黃銘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8tJ7ED 一句話開啟5年探索旅程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集資計畫開跑 - 鏡週刊 Mirror Media

尋找湯德章的粉專來了,敬請大家支持、分享🥰
⟪尋找湯德章⟫FB: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4728376047

⟪尋找湯德章⟫IG:https://www.instagram.com/thngtekchiong_2024film?igsh=MTA3cnhsbHR0emdjeQ%3D%3D&utm_source=qr

黃銘正⟪尋找湯德章⟫《野麻雀》《灣生回家》台灣電影導演,出生黃銘正⟪尋找湯德章⟫《野麻雀》《灣生回家》台灣電影導演,出生

黃銘正⟪尋找湯德章⟫《野麻雀》《灣生回家》台灣電影導演,出生黃銘正⟪尋找湯德章⟫《野麻雀》《灣生回家》台灣電影導演,出生

Facebook

假冒「灣生」後代的《灣生回家》監製陳宣儒(藝名田中實加)針對黃銘正提出7點提問,質疑他對《灣》片的參與度,揚言將訴諸法律[7]。

黃銘正⟪尋找湯德章⟫《野麻雀》《灣生回家》台灣電影導演,出生

嘖嘖 |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電影宣傳發行集資計畫|尋找台南銅像之謎,發現生活與歷史的重疊軌跡


田中實加認錯:我非灣生後代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蔻人心弦:紀錄片變紀錄騙! 田中實加為何要說謊?|評論|兩岸|on.cc東網

陳宣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銘正⟪尋找湯德章⟫《野麻雀》《灣生回家》台灣電影導演,出生

陳宣儒(1971年—),[3]臺灣高雄小港大林蒲人,舊名陳金燕,筆名田中實加,為紀錄片《灣生回家》監製,並出版同名書籍。父親為大林蒲人,母親是林園人。[4]肄業於高雄市小港區鳳林國民小學。[5]
生平陳宣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RUXeNB
陳宣儒曾在上澤社擔任出版總監及參與編修多本日文參考書。[6]
2014年10月,陳宣儒編寫的《灣生回家》由遠流出版發行;2015年9月出版「全新增訂版」。2015年10月16日,其擔任監製的《灣生回家》紀錄片在臺灣上映。
在2016年陳宣儒以田中櫻代的經歷出版成書,內容講述臺灣日治時期的花蓮移民村故事,並於《我在南方的家》書中加入她過去10年以來的灣生採訪紀錄。[7][8]然而陳宣儒承認身分造假後,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在Facebook表達,出版《灣生回家》沒有錯誤,不會收回該書,但可能不會再版[9];但2017年1月3日,遠流出版公司面對讀者對於《灣生回家》及《我在南方的家》所提出的書籍內容質疑,而表示可以退書或換購等值商品
假冒灣生後代
陳宣儒原本自稱是台日混血、灣生後代,日本名是「田中實加」[13][14] 2013年5月24日,前《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吉村剛史撰文指控陳宣儒並非日本人,當時他認為陳宣儒可能患了堅信自己虛構故事的精神疾病,在報導時特意以「M」隱其姓名(Mika Tanaka),並納悶對於一個早就被揭穿說謊的人,台灣媒體為何被騙[15];故在《台灣電影2016年》稱,陳宣儒並非如電影所述的日本人與灣生後代,而完全是臺灣人(「台湾人です。ごめんなさい」)[1][2]。2016年12月,陳宣儒表示她確實是灣生的後代[16]。陳宣儒在高雄市小港區大林蒲老家鄰居稱,陳宣儒父親是在地的大林蒲人,母親是林園區人,是在高雄長大[17]。2017年元旦,陳宣儒發表聲明稿承認身分造假,她是台灣人,本名為陳宣儒,其所稱外婆田中櫻代只是高中三年級時在高雄車站巧遇的路人[18]。吉村剛史認為於陳宣儒的聲明稿破綻連連。
冒用他人創作素材
2016年12月,陳宣儒原本以資助紀錄片為名「義賣」的畫作,被發現實際上是使用電腦將其他名家的作品加以影像處理略作修改而成;之後陳宣儒在其個人臉書頁面為「盜圖」行為致歉。陳芳明稱其利用人的善良進行欺騙,為最險惡的行為[19]。同時書籍與電影之間的關係也有爭議,紀錄片導演黃銘正於2016年12月24日表示,出資方陳宣儒並無參與拍攝工作,她只參加過日本高崎的清水奶奶葬禮,書中部分內容是來自影片拍攝後採訪人物的日文翻譯稿,且未經允許就使用了採訪照片[20]。
評論
楊渡:看到《灣生回家》作者田中實加被爆不是日本人,而遭到連串批判,甚至出版社也被批作假,我心中只想到一部拍攝於1981年的電影《假如我是真的》。……「回到田中實加吧,她只是一個悲哀的『假日本人』,一個想當日本人想瘋了的台灣人,這樣的人,在台灣社會還少嗎?這個國家和這個政府,如果核災食品都想進口,那面對田中實加的『變形記』,又有什麼可駭異的?它只是一個沒擺脫二等公民意識的殖民地社會的傷痕之再現而已。」
陳芳明在其臉書表示陳宣儒的假冒是對台灣史的巨大傷害。[21][22]
周韻采:「試想,如果沒有田中實加這樣虛構的日本望族,牽繫我們想望著照片中清麗脫俗的田中櫻代,灣生的酷難史實真能帶出《灣生回家》電影海報上絢麗而悽愴的文案,觸動台灣人的心,賺進大把的眼淚與文創收益嗎?在這台灣版的《神鬼交鋒》中,誰是詐騙者,誰又是受害者呢?如果有人願意剝開騙局表象背後的事實,寫成原著劇本,或許真能勇奪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畢竟假灣生比真灣生還要精采!」[23]
楊翠:「報導文學必須兼具文學的藝術性與真實性,陳宣儒(田中實加)將自身欺瞞的身世『報導』進故事裡,就不符合報導文學的理念。」[24]
張大春:「一個閱讀教養能夠充分展開,我認為這一類的事情,在第一時間應該就會有更多的聲音,更多檢驗的聲音。」[25][21]張大春也說社會不需獵巫陳宣儒個人,畢竟她以作品喚起大眾對灣生議題的關注
陳宣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RUXeNB

黃銘正⟪尋找湯德章⟫《野麻雀》《灣生回家》台灣電影導演,出生

蔻人心弦:紀錄片變紀錄騙! 田中實加為何要說謊?|評論|兩岸|on.cc東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