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上海貧困家庭食無糧,只能靠啃陽澄湖大閘蟹「艱難度日」。這種好康為什麼不是發生在現代?
這張照片是美國大兵 Walter Arrufat 1945年在上海拍攝的,照片被解讀成「貧童大啃當時沒什麼人想吃的大閘蟹」,讓人有時人暴殄天物之慨。但這應該不是事實。
中國食蟹文化淵遠流長,好蟹甚至成為皇室貢品,絕非簞瓢屢空、饔飧不繼之家唾手可得的吃食。隋唐宋明的螃蟹大多來自青州(山東)的海蟹,吃法以糖蟹最知名,著名饕客有李白、蘇軾、陸游、黃庭堅等人。湖蟹的流行可能始於清代,江南大閘蟹在整個清代都是文人雅士嗜嚐的珍饌美食,最有名的饕客是戲劇家李漁,他每年都會攢一筆預算買大閘蟹,稱之為「買命錢」,他則被戲稱為「蟹仙」。

李漁居家生活最關鍵的吃,他有24字真經:重蔬食,崇儉約,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膩,講潔美,慎殺生,求食益,很像現在的「輕食主義」。
李漁尤為喜愛大閘蟹,號稱「蟹仙」。每到吃蟹的季節,籃子載而歸。幾乎把家裡七七四九個大缸全都裝滿了蟹,每天都要抓出來吃。他說:“獨於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
大陸報載,今年大閘蟹已從剛上市的每隻30多元人民幣(母蟹),跌至歷史最低價的7元人民幣,這價格有可能是遼寧、山東、浙江蟹,若陽澄湖大閘蟹也這樣跌,那的確是窮人福音。老照片交流道 | 趣味老照片一幀 | Facebook https://bit.ly/46pUTOQ

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
--------------------------------

以李漁刻在一座名為「且停亭」涼亭的對聯來結尾:名乎利道路奔波休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

李漁還潛心研究女孩子的化妝,提出「三分人才、七分妝飾」。琢磨了女孩子如何修練「態」。“態”,就是氣質。

李漁的經典著作《閒情偶寄》,對戲曲、歌舞、服飾、修容、園林、建築、花卉、器玩、頤養、飲食之美,做了事無鉅細的描述,林語堂稱之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

李漁,中國第一個職業作家、職業編劇家,居家辦公三十年,人們稱李漁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東方莎士比亞」。

李漁交友有道,深明“君子朋而不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膠如漆”等古訓。他在《交友箴》中寫道:“飲酒須飲醇,結交須結真。飲醇代藥石,交真類松筠。”還寫道:“交道戒紛紜,交情忌稠密。神交千里通,面交九嶷隔。寧寡無濫觴,寧淡無膠漆。”當時有個潘一成,和他一樣也是“府癢生”,明亡以後,也不再應試。此人恣情遊覽,到處題詠而不署名,李漁神交已久。一次,李漁在南昌東湖酒肆中,認出他的題句,經過訪問,知他是湖南東安人。1668年,李漁游桂林,特地繞道去東安訪潘一成。遍尋不著,一日偶泊林樹下,見一蓬門草屋,門上有副對聯,李漁笑道:“此有塵外之致,定是他的住處了。”進門相見,果然是他,兩人意氣相投,言談融洽,留敘二日方才依依道別。
在與他交往的、有文字記載的800餘人中,上至位高權重的宰相、尚書、大學士,下至三教九流、手工藝人,遍及十七個省,二百餘州縣,可以說,他是中國古代文化人中交友最多、結交面最廣的文人。眾多的朋友,使李漁能自由往來於朝野文人之間,也使他增加了不少知識,懂得了許多人情世故,更為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生動的文學素材。

《無聲戲》《奈何天》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
李漁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VzTfG
李漁(1611年9月13日—1680年2月12日)[1]:32、90,原名仙侶,號天徒,字謫凡,約於1646年給自己取名漁,取號笠翁,字笠鴻,又號笠道人、隨庵主人、湖上笠翁、覺世稗官、覺道人、十郎等,浙江蘭溪人[1]:1、32。李漁多才多藝,富於創業精神,集學者、作家、出版商於一身[1]:導言1。他出身於醫術世家,年輕時曾考中秀才,入清後退隱不仕,放棄科舉考試,先後居於杭州和南京,與高官顯要交往密切,以寫作謀生,著作甚豐。他撰有戲曲十齣,都是南方傳奇傳統的崑曲形式,情節佈局、人物性格塑造和賓白技巧上突過前人,通俗而平易明瞭,意在娛樂,當中以《風箏誤》一部最膾炙人口。小說方面,他撰有短篇小說集《無聲戲》及《十二樓》,措辭優雅準確,故事結構明晰,敘事方式富有創意,以幽默諷刺與豐富想像力見長,代表作有《夏宜樓》、《拂雲樓》,世傳又撰有色情小說《肉蒲團》。李漁文集《閑情偶寄》立意新穎富有個性,討論生活情趣,範圍廣泛。李漁又是戲劇批評家,詳論戲曲的寫法直至實際表演之事,其戲曲之論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內行之論。李漁在生時作品甚為流行,婦孺皆知,其後其多部著作被清朝列為禁書,逐漸為國人淡忘,20世紀初新文學運動中李漁被重新發現,其戲曲方面的成就受學術界一致好評。
生平
童年至壯年
李漁生於江蘇如皋,李家在當地經營藥品買賣,開有藥鋪,世代行醫,父親李如松、伯父李如椿均在如皋行醫。李漁從小就背誦詩歌,聰慧出眾,成為李家族人中舉出仕的希望。李漁一家後來搬返故鄉蘭溪,1629年父親李如松過世[1]:32-33,但家境並未變壞。1635年,李漁赴婺州(金華)應童子試,即中生員(秀才),受到主考官許豸特別拔舉,試卷被印出來,在當地文人流傳。對許豸的賞識,後來李漁一直心懷感激。李漁考中之後便在他家宗祠所在的伊山買地,在小丘上修建居所,起名「伊園」。他在1636年及1639年參加鄉試,但都沒有考取,落榜使他頗受打擊[1]:34-35。其後三年李漁在鄉間隱居,生活快樂暇逸,無憂無慮。1642年,李漁赴省城考試,在蘭溪東北途中因軍事警戒而被迫返回。同年母親逝世,李漁開始要獨立自主,為家庭負責[1]:36-38。這時家境趨於窘困,李漁只好辭去僕人,遣散親戚。1643年,李漁遷到金華府治婺州,因為要參加舉人考試,生員每年尚須通過一次考試,住在婺州大大方便了年考。1644年初,金華府爆發許都之亂,在造反者佔領婺州之前,李漁逃避到附近山間。不久官軍收復婺州,許都被殺,李漁遂搬回婺州[1]:39、42、44。
1644年5月清兵入關,翌年6月進入南京,南明朝廷倒台。明朝敗軍由方國安率領,襲擊婺州[1]:44,李漁又再逃離府城,之後方國安在明魯王朱以海命令下撤軍,李漁才回到婺州,發現房子已被燒燬,書籍、手稿、財產都付諸一炬,變成無家可歸。這時金華府同知許檄彩收納李漁入幕下,李漁得以在官署逃難,得到善待,還獲贈曹氏為妾。1646年,清軍進入浙東[1]:46,攻陷和洗劫金華城,李漁事先逃入山中,因金華城已毀於戰火,事後他回到故鄉蘭溪,1647年剃髮以示臣服滿清。戰亂和旱災下,李漁難以養家餬口,遂賣去蘭溪伊園土地,移居杭州[1]:47、49。李漁不肯為清朝服務,不積極參政,決定放棄清朝科舉考試,不求官職,做個隱逸文人[1]:94、56、58。從1648至1657年,李漁居住杭州十年,變為職業作家,靠寫作維生,寫成多篇小說和六部戲劇,其戲曲很受歡迎,得到好評,結交了不少當地名流顯要。短篇白話小說於1654年和1658年分別結集出版,題為《無聲戲一集》和《無聲戲二集》,都是由浙江布政使張縉彥印行[1]:50-51。李漁在杭州也寫了12篇中短篇小說合集《十二樓》。在杭州最後幾年,李漁開始鑽研吏治,收集有關經世文論,編成《資治新書》[1]:52、55。
中年及老年
1657年,李漁離開杭州遷居南京,原因據說是他的著作被蘇杭的書商盜版,故移居南京要求當局制止盜版行為。李漁在南京建立自己的印書館,出版書籍,開辦書店,盡力償還債務。除了賣書,他還設計了一些箋簡出售[1]:62-63。從1657至1677年,李漁居住南京約20年,期間成為一位能幹的商人,生活豐足,交遊廣闊,有自己的出版社「芥子園」來印刷、宣傳和發行他本人的作品,成為成功的職業作家[1]:64、導言3。他最終完成小說集《十二樓》,還寫了四部傳奇。他出版了有關政府管理的文集《資治新書》15卷,共收入652篇文章,包括李漁自己所作有關司法的六篇長文。李漁有些朋友和資助人擔任高官,如龔鼎孳、索額圖,范承謨、陳啟泰、張勇、賈漢復、劉斗等,他們欣賞李漁的多才多藝,十分尊重他,出手慷慨。李漁在他們的邀請下得以多次旅行,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1]:65、69。1669年,他在南京建造庭園「芥子園」,坐落在正陽門附近的小山上,他的印書館也命名為芥子園。李漁曾為賈漢復在北京設計庭園「半畝園」,並出遊四方尋找資助人,在1666和1673年兩次到京城,1666到1667年,他到過山西、陝西和甘肅,1668年到廣東,1670年到福建,1672年到湖北[1]:72-73。
李漁的另一收入來自他的家庭戲班,他常帶他家的戲班到其他城市演出,戲班主要成員有他的兩位愛妾:喬復生與王再來[1]:72、74。 1674年,李漁探訪杭州,次年準備搬回杭州。1675年,他帶十五歲的長子李將舒和十四歲的次子李將開回到故鄉浙江參加科舉童試。他對於兒子參加科舉一事深感矛盾和羞愧。1676年,他買下西湖東南岸雲居山東一塊土地,建造住宅,名之為「層園」,在南京賣掉他的書店和芥子園等,償還債務。1677年李家離開南京搬到杭州[1]:82、85。1679年,李漁修訂和重編陳百峰《女史》,完成《千古奇文》,這是女子模範行為故事集。同年女婿沈心友給李漁看一本由王概所編,帶有插圖的畫傳,李漁對此書愛不釋手,將其出版,即《芥子園畫傳》第一部[1]:86-87,並叫沈心友準備出版續集。1680年2月12日李漁逝世於層園,享年七十[1]:88、90。
家庭
李漁家庭生活幸福和諧,他和妻子徐氏關係十分融洽。徐氏充滿愛心,善解人意,為李漁盛讚。在戰亂期間,徐氏與妾侍曹氏忍受苦難,並無怨言,互相憐愛,十分愛慕李漁[1]:39、50。晚年時李漁有一妻數妾,七兒三女,兩個女婿,兩個兒媳和五個孫子孫女。此外,李家有十餘個僕人。李漁要養活一家的人口總共約有40個。愛妾之一喬復生,是李漁從朋友獲贈的禮物,她是天生的歌唱能手,正因為有了她李漁才組織戲班。李漁十分欣賞她的表演天才,僱用一位老優教她歌曲,歌藝突飛猛進,並能教導李漁其他妾侍唱曲。1667年,李漁又獲贈王再來,她也學習唱歌,善於扮演男角。李漁單獨出行時,也有買女僕做伴的習慣[1]:74-75。1660年,長子李將舒出世,次年二子李將開出世,1662年三子、四子相繼出世,使李漁感到大家庭的經濟負擔。李漁長女李淑昭和女婿沈心友是李漁生意上的好幫手,李漁出門時,經營生意和安排家務就由他們承擔。李漁跟長女李淑昭與二女李淑慧關係親密,教她們讀書識字,一起填詞,李漁尤其喜愛長女,她做事盡心盡力,並無怨言。女婿沈心友為李漁採購、經商[1]:77,有時隨他出行。1672年,喬復生死於肺病,李漁十分痛心。1674年初,王再來亦因病去世,二人都尚不滿十九歲。她們在生時與家人相處融洽,尊老愛幼,善待僕人。1677年,李漁妻子逝世[1]:78-79、86。
文學
戲曲
李漁戲曲《奈何天》書影
李漁著有10部戲曲,稱《笠翁十種曲》,分別為《憐香伴》、《意中緣》、《蜃中樓》、《風箏誤》、《玉搔頭》、《奈何天》、《比目魚》、《慎鸞交》、《凰求鳳》、《巧團圓》[2]:245,前六齣先後在杭州寫成。其戲曲都是南方傳奇傳統的崑曲形式[1]:51,部份為家庭戲班搬演的腳本[2]:245。十齣戲中有四齣改編自他自己的小說:《巧團圓》出自《生我樓》、《比目魚》出自《譚楚玉戲裏傳情》、《凰求鳳》來自《寡婦設計贅新郎》、《奈何天》來自《醜郎君怕嬌偏得艷》[1]:183。李漁通過角色之口說出作者的評論,部份戲劇情節顛覆社會陳規或習俗,例如《憐香伴》強調女人彼此之間的愛情[3]:136、138,《凰求鳳》顛覆了傳統的求愛模式:三個女子為了得到英俊而有才華的年輕男子,展開惡意競爭[3]:139-140。戲劇中,讀書人和低層人物都追求自身利益,而讀書人講道德,不傷害別人,而低層人物則經常不講道德[3]:148。李漁善於描繪婦女形象[4]:239,作品中的女人是自己命運的主人,她們積極求愛,大膽而堅定,冷靜籌劃而足智多謀,超越其他劇作家所創造的人物。如《憐香伴》中,崔小姐的丈夫消極被動,她則大膽策動計劃;《意中緣》中,兩個女畫家設法下藥,最終淹死威脅她們的惡棍和尚[3]:148;《凰求鳳》中,三位女性全是有膽色魄力的,男子呂哉生則很少做事,僅是她們鬥爭的戰利品[3]:149-150。
李漁創作的目的單求娛樂,曲詞不如湯顯祖那樣富於詩意與想像崇高,但在情節佈局、人物性格塑造和賓白技巧上則突過前人。他不屑襲用歷史與文學中的舊題材,而是從日常生活中構思獨創的劇情,喜歡讓角色從難堪可笑的處境中脫身出來[4]:239。其喜劇情節曲折複雜,情境緊張,《風箏誤》、《凰求鳳》、《慎鸞交》、《比目魚》、《奈何天》等都是愛情喜劇,故事情節有趣,舞台效果良好,語言情節富娛樂性[4]:238,場面新奇突出而有趣,出乎意料,劇情富於變化[5]:53,構思新穎而不落俗套,獨具新意。李漁戲劇詞曲賓白通俗而平易明瞭,意在娛樂,並不崇尚高雅[5]:56、52,所作多為輕佻的滑稽劇,被譏為膚淺[2]:245;內容相當滑稽,有猥褻言語與粗俗的幽默。如《憐香伴》中,「淨」角周公夢科場作弊,把範文捲起塞進肛門帶入試場,範文卻因放屁而被噴出來。《意中緣》中,主要醜角是黃天監,他既自負又愚蠢,是供人娛樂和諷刺的對象[3]:152-153。
《奈何天》為李漁第一傑作[2]:247,是他最成功的戲劇,結合幽默、嘲諷、哀婉與奇想等元素,情節結構精密,節奏明快[4]:238,富於奇想與諷刺,情節前後照應,引人入勝而頗具巧思,但曲辭對白有露骨鄙猥之語[2]:248-249。《奈何天》屬戲劇史上首次由「醜」(滑稽角色)擔當主角[3]:20,主角書生闕素封慷慨富有卻奇醜,新婚之夜,新娘對他極具厭惡[4]:238,索性躲進書房,剃髮為尼,割斷婚姻關係。第二個新娘則以醉酒來嚴拒行房,後來也躲到書房遁入空門。第三次婚姻以未婚妻自殺而告終。第四個妻子也威脅要自殺,闕素封唯有允許她出家為尼。三個女子在庵堂掛上題為「奈何天」的匾額,把不幸命運歸結為天意安排。這時官軍與叛軍發生戰爭,闕素封給官軍送上大量糧食,使官軍反敗為勝。闕素封立功受皇帝褒封,當他洗沐一番準備受勳時,忽然由於神恩而變成俊男,三個女子於是還俗,開始為丈夫和家中地位而爭風[4]:239。
李漁十種戲中以《風箏誤》最膾炙人口,民國時尚有上演,其他已不再流行[2]:245。《風箏誤》情節錯綜複雜[5]:54,講述詹承武大女愛娟醜陋才劣,二女淑娟貌美而多才。鄰居韓世勳因取回斷線風箏一事,知道淑娟貌美而有才學,再放斷線風箏到詹家,但這次風箏為愛娟所獲,透過乳母夜間私會韓世勳,韓世勳一見愛娟貌醜,狼狽逃歸。不久韓世勳高中,到討伐外族之詹武承幕下做事,建立大功。另一方面,愛娟承父母之命嫁與韓世勳同窗戚施,戚施得知愛娟曾與男人私會,大怒,要求蓄妾,愛娟欲牽合其夫與淑娟[2]:246,安排二人單獨共處,戚施乘機調戲淑娟,但淑娟手執利劍抗拒。韓世勳回到故里,奉恩人戚施父親之命,與淑娟結婚,但他因上次私會而誤會淑娟是醜女,不肯圓房,後見到淑娟相貌才驚覺娘子是美人,遂夫妻二人生活美滿。青木正兒批評此劇主意兒戲,低級趣味,曲辭有露骨穢褻之語,有損雅意[2]:247。《蜃中樓》則取材於文學作品,融合了元人尚仲賢《柳毅傳書》與李好古《張生煮海》兩部雜劇的素材,而《柳毅傳書》又以唐傳奇《柳毅傳》為基礎[3]:19,劇情講述龍女與人類的戀愛,情節以柳毅為主,張羽為副,巧為融合二事,頗見機智[2]:249。
《意中緣》講述晚明藝術家董其昌與陳繼儒二人,因收到大量創作書畫的請求而深感煩惱,正在尋找能僱來摹擬其風格的畫家。正巧楊雲友及林天素兩位女畫家正分別倣製董其昌與陳繼儒二人的畫作,藉以維生。歷經許多變遷,兩位女子終於各自與董其昌與陳繼儒結合[3]:19。《玉搔頭》取材自明武宗與太原歌伎劉倩倩之間的私情。明武宗將政權託付太監和高官,微服尋訪美貌多才的女子,與劉倩倩立下誓言,卻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回京途中弄丟了她給自己的定情信物玉搔頭,玉搔頭給一個外貌很像劉倩倩的姑娘拾獲。經過一連串的假裝、欺騙、誤會、巧合之後,皇帝終於迎娶了劉倩倩與外貌相似的姑娘[3]:20。《比目魚》講述一對婚姻不遂,投河自盡的一對情侶,為河神所救,變成一對比目魚,後來獲救上岸,恢復人形,白首偕老[4]:238。《巧團圓》是李漁最後一部戲劇,劇情以主角反覆夢見其童年時的房間開始,以其回到此屋並認出那就是夢中情境作結[3]:22,講述明末國變後家庭團圓的故事,比起小說《生我樓》,劇中曹小姐更敢作敢為,處處表明並暢論,女子欲在亂世中生存自潔,則不能依常軌行事[6]:232-233。李漁也改編過一些著名的戲劇,包括《琵琶記》、《明珠記》、《南西廂記》、《玉簪記》及《幽閨記》等[3]:22。
小說
中短篇小說
李漁小說集《無聲戲》插圖
1650年代,李漁先後出版白話小說集《無聲戲》及《無聲戲二集》,前者包含12個故事,後者包含6篇中篇小說;第三部小說集《十二樓》則有12篇故事[3]:24、26。文言小說李漁只寫過一篇《秦淮健兒傳》,故事以晚明宋懋澄《劉東山》為基礎[3]:27。李漁小說措辭優雅準確,故事結構明晰,敘事方式富有創意,觀點新穎,超脫世俗,以幽默諷刺與豐富想像力見長,其輕鬆語調,有時是黑暗背景的反襯[7]:212-213。小說製作精心,思想新奇,令人驚奇與震撼。故事充滿對話與獨白,並且即使在恐怖的瞬間,都是喜劇場面,敘事詼諧簡潔,對話流暢,為了達致滑稽效果,有時濫用引語和老生常談。小說開場白時常採取小品文的形式,有時也包含個人軼事,就像是隨筆[3]:81-82。故事邏輯緊謹,結局不會不了了之。敘事有時集中在主人公身上,使這一人物控制了自始至終的情節發展,更常見的是,故事圍繞一個中心主題展開,如妒忌、卜算之不可信、賭博或吝嗇[7]:215。他筆下的藝術家總是拮據,充滿才華,代表人性美好的一面;反面人物則是庸俗商人和官吏,而藝術家終將戰勝粗俗卑鄙的商人,如《三與樓》中,以貧窮的藝術家勝過無知的富人而告終。李漁融合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手法,並不否認藝術家的窘境和悲愴,同時也美化艱難的時世,描繪出理想的圖畫[7]:216。
李漁以開放的態度處理有關性的話題,如閹割、月經、沒有陰道的女人、同性戀等,會用浪漫幽默的譬喻將美少年的屁股大書特書。其小說開創同性戀這一主題的新天地,一面描寫他們遭受歧視和侮辱,一面將傳統價值觀顛倒過來[7]:216-217。《男孟母教合三遷》是男同性戀的故事,講述許秀才與男童龍瑞郎相愛,龍瑞郎自閹以確保二人的「婚姻」可以恆久圓滿,但其自閹惹來官非,有人誣蔑許秀才應對此負責,許秀才被刑杖至死,龍瑞郎立刻冒充作女人,照顧許秀才的兒子,像孟母三遷一樣遷居到其他城市以教導孩兒,使他長大後考取功名[3]:100-101。《萃雅樓》寫的是嚴世藩暴政時三個同性戀者的故事,這三人在京城開古董店,嚴世藩得知三人中最年輕的那位年少貌美,想霸佔為自己的孌童,卻被青年所拒絕。嚴世藩恨極,假手太監把青年騙來權醉後閹割了,終於霸佔到手。青年切齒痛恨,力圖報仇,最後向皇帝參奏嚴世藩的罪行,使嚴世藩伏法[8]:185。
《無聲戲》故事特徵之一,是結語冗長。例如在《醜郎君怕嬌偏得艷》,最後作者詳細忠告「美妻配醜夫例是理之常,才子配佳人反是理之變」的道理[3]:96-97。《無聲戲》中最優秀的浪漫喜劇,是《譚楚玉戲裏傳情》,講述主人公譚楚玉加入戲班,迷戀上一位女旦,但限於戲班內男女不能有私情的禁令,他只能在戲台上假戲真做對她宣示愛意。一次他們二人先到達要演出酬神的寺廟,得到交歡的機會,並許下愛的誓言。女旦的母親卻因貪財,答應在第二年把女兒嫁給一名富翁作妾。女旦反對這頭親事無效,翌年臨出嫁前再次酬神演戲時,女旦在演出中自殺投江,譚楚玉也同樣投河殉情。二人為廟神所救,被漁夫網起,成親並回到譚楚玉的故鄉。譚楚玉刻苦力學,後來高中科舉,在戲班回到寺廟再次酬神演出時,女旦與母親相認,原恕了母親。譚楚玉夫婦二人在為官一任後,就退隱山林[3]:91-93。《美男子避惑反生疑》則寫了一件錯判案,那判案的是清官,對自己盲目自信。作者說出了自己的反論,認為清官不受責難,這正是害事的地方,表現了才能高於道德的看法[8]:171。在《女陳平計生七出》中,一個文盲農婦有其聰明才智,在叛軍突擊村莊,搶走所有女人後,她不但使計保住了貞潔,還設法獲取了部份叛軍的戰利品;她和丈夫後來購置了自己的土地,錢財來源卻一直保密[3]:106。
《十二樓》又名《覺世明言》[1]:52,小說是多章回的,最長的達六回,可以處理比較複雜的情節[8]:175。其情節富有創意,主題新穎出奇,語言簡練嫻熟,其成書表明李漁在情節、人物、主題和敘述方式等小說創作藝術方面都臻成熟[1]:9、52。《十二樓》追求喜劇效果,貫之以吊詭修辭,貌似道貌岸然,同時卻機趣橫生,施之以嘲諷揶揄[9]:33。各篇小說的共同特徵是,情節的開展猶如起承轉合,常常是無事生非,波瀾突起,又千轉百回,驚喜不已。《生我樓》中尹小樓尋妻與義父失散,《萃雅樓》中權汝修被騙而遭閹割,這些情節都在正文鋪陳之後如異峰突起[10]:81。相比《無聲戲》,《十二樓》有更多關於士人的故事,稍過正式而稍欠生動[3]:82。《夏宜樓》也許是李漁最成功的一篇小說,故事充滿靈感與活力[7]:220,觀念新奇,結構精巧,有性感的描寫[3]:83,是個私訂終生的戀愛故事,男女主角瞿吉人和詹嫻嫻串通一氣,唬弄欺瞞了家長而終成眷屬。促成好事的是一隻望遠鏡。瞿吉人買來一西洋望遠鏡,從中看到詹嫻嫻的家居生活及所作詩[9]:30、34,遂附上和詩托媒上門求親。詹公要求求親者高中,結果瞿吉人與兩位同鄉都高中同榜,詹公要女兒抽籤決定,結果抽中的不是瞿吉人,詹嫻嫻卻謊稱亡母曾託夢於她,只嫁姓瞿。瞿吉人從望遠鏡看到詹公為亡妻所寫的疏文,及時將內容報知嫻嫻,使她能背出疏文,裝神弄鬼,詹公遂相信其說,准許二人成親[9]:36。
《合影樓》既諷刺道學先生也諷刺風流才子,一面袒護青年男女對愛情自由的追求[10]:78。《拂雲樓》是浪漫喜劇,敘事生動活潑[3]:86、90。女主角侍女能紅由《西廂記》中紅娘的角色衍生,對待男主角頤使氣指,顛覆了男女尊卑秩序,其婢女形象具開創意義[10]:80。她使計精心撮合裴七郎與自己的小姐,並在婚前向裴七郎提出要求,小姐嫁入後自己也要做「二夫人」,不是婢女。新婚洞房之夜,裴七郎先與能紅交歡而撇下新娘子,之後能紅與裴七郎弄計使小姐同意夫君娶第二房妻子,能紅得以名正言順嫁入裴家[3]:87、89。《歸正樓》講述一個騙子有時會劫富濟貧,是個雙性變的酒色之徒,玩弄過最好的妓女和孌童;後來他得遇一個被丈夫賣出的妓女,她表示有意出家為尼,騙子替她贖身後,自己也退休不幹,決定改做道士[3]:105。《三與樓》和《聞過樓》最富於作者的傳記成份,尤其是《三與樓》中的虞素臣,「絕意功名,寄情詩酒」,「只喜歡構造園亭」,簡直是李漁的自我寫照[10]:85。
長篇小說
《肉蒲團》1894年版木刻插圖
《肉蒲團》世傳為李漁所作[6]:230,馬漢茂[1]:181、莫宜佳[7]:213、司馬濤(Thomas Zimmer)[11]:339、李惠儀[6]:235、《清代名人傳略》[12]:291、陳建華[10]:80、韓南都相信為李漁所撰,約於1657年問世[3]:27,而柳無忌[4]:238、張春樹則認為並非李漁所作[1]:178。《肉蒲團》描寫性慾寫得新奇、直率、幽默與充滿想像,語言樸素,對話豐富,突出因果報應的主題[3]:113、125,情節從淫縱到報應悟道,是明清小說的熟套[6]:236。主人公未央生娶了道學先生鐵扇道人的女兒玉香,用春宮圖和色情小說調教她,使她懂得享受性愛。未央生對岳父鐵扇道人的管教感到惱火,決心外出獵艷,卻被神偷賽昆侖直斥其陽具太小,無法誘惑女性[3]:118。未央生得到術士的幫助,將狗的生殖器移植到自己身上,陽具達到能勾引婦女的大小。他先與賣絲綢的艷芳通姦和私奔,不久她懷孕了,未央生改而與三個美麗的表姊妹,以及她們寡居的姑媽通姦,一起雜交。另一方面,艷芳的丈夫權老實為了報復,作為傭人混入未央生的家,誘奸未央生的妻子玉香。玉香懷孕後,與權老實私奔,卻被賣進了妓院,成為京城的名妓。未央生不知其事,反而因鐵扇道人的瞞騙而以為妻子病死了。他上京尋訪名妓,玉香首先看到他[3]:119,畏罪而自盡,未央生由此而明白因果報應:被他戴綠帽的權老實回敬他以綠帽,三個表姊妹的丈夫亦碰巧跟玉香睡了。未央生向和尚孤峰長老請求指點迷津,發過一場與表姊妹及其姑媽交歡的春夢後,自我閹割[3]:120。《肉蒲團》渲染主人公無窮的性能力,描繪其以精精湛房中術駕馭性伴侶,誇張描寫陽具粗大,抽動次數成千上百,床上姿勢變化多端[11]:340。
1679年終,李漁得見毛綸、毛宗崗父子新編的《三國志演義》, 1680年初李漁為《三國志演義》寫了長序,將它列為四大奇書之首。李漁欣賞毛宗崗本的評語,但不滿意毛氏對羅貫中本的改寫[1]:88-89,遂編訂《李笠翁批閱三國志》,以李卓吾評本《三國志演義》為底本,偶爾參考毛宗崗本修訂而成的[13]:147、155。而李漁本中的批語,一部份是來自毛宗崗本的批語,一部份是李漁自己創作的[13]:157。李漁指出《三國志演義》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才子書,想用他的新版本與毛宗崗本競爭,但李漁本終歸被埋沒,毛本成為《三國志演義》的範本[1]:89-90。
散文
李漁博學多才,除了小說戲曲,還寫有專文談論建築、家居和家具、飲食、衛生、娛樂、園藝、舞台表演,理財等等[1]:26。文集《閑情偶寄》於1671年出版,全書以八大主題編排: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膳、種植、頤養,風格生動而富有個性[3]:34,立意新穎富有情趣,討論範圍廣泛,反映李漁觀察入徵,重視生活的藝術[1]:67。文章討論生活情趣,表面上類似晚明的隨筆,但筆調比較舒緩、風趣、自嘲[6]:236,精粹在表達詼諧,觀點新奇,常常顛覆傳統,思想新穎。李漁受到晚明袁宏道思想和小品文運動的影響,相比於表現自我感情,李漁更關心創造與分析能力[3]:42、176,小品文具有清晰的邏輯結構,語言簡潔,生動幽默[3]:59、176,結構美妙而手法熟練,辯論迂迴曲折而妙語如珠。李漁散文有時採用辯論或致詞的方式,《回煞辯》是青年李漁與風水先生的一場辯論,《瘞犬文》反駁訪客,其斷言李漁對家犬之死過度悲傷。《賣山券》包含李漁對其伊山別業買家的預言,《逐貓文》則是對母貓和小貓的講話[3]:48-49,訓示貓必須抓老鼠,文筆幽默。《行樂》一文悲嘆「造物」罕有讓人活過百歲,即使年過百歲,在憂傷困苦以外,剩餘時間已極其短暫[3]:181、66。
李漁散文清晰簡潔而又充滿文采,關於花草園藝,他列舉了71種花草樹木,有關短文共64篇,可算是他最精彩最有新意的散文[1]:222。《金錢》一文有多個隱喻,將一年中連續盛開的鮮花比作「天工一部全稿」[3]:75。李漁談論美味可口的鱉肉,述說死裏逃生的三次經歷,談述將鮮花放到床帳裏的主意,暢談其喜歡吃的螃蟹,有滋有味地記錄在異地遇到的奇異食物與水果[3]:38-40,描述寫作與想像的樂趣:「我欲作人間才子,即為杜甫、李白之後身」。在「聲容」章節,他論述如何選擇、訓練和對待妾侍;與妻子不一樣,妾侍是丈夫自己所選擇的[3]:42、187。李漁細致地寫下庭園建築的理論和經驗[1]:72,關注自然與人工如何湊合。《閑情偶寄》描寫娛己娛人的湖舫「便面」,窗戶取形扇子,於是舟外湖光山色、往來遊人攝入舟中,變成天然國畫;舟中人物見於窗外,也備往來遊人玩賞,李漁名之為「取景在借」[6]:236。李漁散文的論據,往往訴諸個人經驗。《沐浴》一文先指出,一些道教養生家反對沐浴,認為有損元氣,然後提出反對論據:根據類推,雨露對植物有益,沐浴對人不會有害;其次,李漁自己已經測試其效果[3]:179。
文學批評
李漁文集《閑情偶寄》書影
李漁的文學思想可分為四項原則。首先,他相信文學不應墨守成規、摹倣抄襲,重視創作和破舊立新。其次,他相信每一時期的文學都有自己的流行風格和獨特品質,例如漢史、唐詩、宋詞、元曲,都是正統文學[1]:133、136。第三,小說戲曲的語言應顯淺易懂,通俗流暢,須引起共鳴,使讀者能產生同情之心[1]:137-138;戲曲應回到元曲的顯淺傳統,明代戲曲的書本氣是不可取的。第四,李漁著重現實主義,作家應寫其耳聞睹之事,取材於日常生活經歷[1]:139-140。李漁被譽為「中國首屈一指的戲劇批評家」[4]:238,《閑情偶寄》中有「詞曲」和「演習」二部,詳論戲曲的寫法直至實際表演之事,這樣的著作在清代只有這一部。其戲曲之論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內行之論[14]:224。李漁批評當時的新戲劇本製作馬虎,隨便掇拾拼湊,僅人物角色名字是新的[5]:57,內容缺乏創意,無甚娛樂價值。他主張戲劇要使觀眾感到新奇,「想不到,猜不著」,反對常人所謂在文學和藝術中舊主題已被用盡的說法[3]:53、57。
李漁認為作家猶如裁縫和建築工匠,下筆前先要詳盡構思,劇作家應設身處地將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才能妙筆生花[3]:61、64。戲劇結構方面,他提出創作戲劇的三個原則:立主腦、減頭緒、密針線。立主腦是指戲刻應以主角或主題為中心,貫穿始終[7]:215,使枝節皆從屬於它,例如《西廂記》中「白馬解圍」、《琵琶記》中「重婚牛府」,皆為主腦[14]:224。減頭緒是指其他次要主題應服務於「主腦」的需要。密針線是指各細節場景應緊密地環環相扣[7]:215,事件前後應嚴密聯繫和照應,李漁批評《琵琶記》的「剪髮」情節,即貞女趙五娘為籌措埋葬舅姑費用而剪髮的一場戲,張太公仗義疏財而坐視不理,並不合理[14]:224-225。李漁又提出「審虛實」,論述素材中事實與虛構的處理方法,主張「虛則虛到底」,而「實則實到底」,不可捏造人物或事件[14]:225-226。
李漁主張戲劇語言要淺近易懂[3]:59,避免用典,少用方言,主張顯淺,但並不意味容許粗俗,否則不成其為「文人之筆」[8]:167。戲曲須「雅俗同歡,智愚共賞」,當忌「書本氣」,應以元人雜劇作為範本。戲曲曲詞應「重機趣」[14]:226,文脈必須一貫,力戒刻板和迂闊陳腐。他指出歷來戲曲輕視賓白之誤,強調對白的重要性[14]:227-228,尤其是新戲,觀眾不熟悉劇情,以賓白交代情節更為重要。他又指出賓白應慎防前後矛盾,如《玉簪記》的陳妙常是道姑而非尼姑,對白卻有「姑娘在禪堂打坐」的疏漏。李漁認為插科打諢也很重要,可使人聚精會神看戲[14]:229,使觀眾保持清醒[3]:49-50。科諢應隨機應變地脫口而出,不宜太著跡[14]:230。李漁自己寫作優雅的崑曲,討厭當時流行的弋陽、四平等腔[3]:68。他抨擊李日華改《西廂記》為南曲《南西廂記》,認為其破壞音律[14]:227。李漁雖常談元曲,卻似乎沒有認真看過《元曲選》之類,混同了「正名」和「楔子」兩事[14]:230-231。
思想
李漁對女性有較開放的觀點,承認才女的平等地位,相信教育應當普及。他懷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認為女子應當「習技」,學習讀書習字、文學、書法繪畫、音樂歌舞,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實用藝術[1]:62、59。不過,李漁仍主張一夫多妻制,認為男人可以有一個正室和多個妾侍,女人間不應心存妒忌。女人在智力上專業上可以和男人不相上下,但夫妻關係則是不平等的,女人得忍受和忠於丈夫[1]:60-61。李漁的生活哲學是不要存有太高期待,應居安思危,不指望上天眷顧。一個人若想到其他還要糟的境況,他自己的痛苦就可減少。「我以為貧,更有貧於我者;我以為賤,更有賤於我者」,這樣想就能心態平衡[1]:221、223。如要過健康愉快的生活,必須承認人性的需要,不應受到自待或道德觀念的束縛,也不應盲目使用藥物[1]:224。生活上李漁是享樂主義者,寫文章詳述世俗的快樂和美食[3]:69、71。
李漁宣稱自己是儒家,反對佛教、道教與儒家並列。李漁拒絕道士養生家的藥石和導引,亦不接受沉思冥想法,原因是他太懶散,不願服從道士的清規戒律[3]:57、67。他對民間迷信持批判態度,顯示其理性思維。他批評在做媒時靠八字推算,也質疑家鄉當地「回煞」的習俗,人死了,活人要從住宅搬出,讓死者鬼魂回來一趟後再永久離開。他也批評百姓設祭敬神的習俗[1]:217-218,認為設宴、演戲等慶祝活動過於浪費。超自然或神靈的力量是心理作用,實際上是人創造出來的[1]:219-220。李漁思想開放,懷有理性主義與實證主義帶著懸念去衡量人類的知識、直覺與宗教[1]:225。李漁賞識西方傳教士帶到中國的發明,其《夏宜樓》中說明了望遠鏡和顯微鏡。他相信現代產品優於古代,現代道德也並不比古代的差[3]:53、55。對李漁影響最大的,是晚明李贄開創,為袁宏道繼承的美學原則。《閑情偶寄》強調簡樸節儉的生活,樸素指品味上的雅淡,李漁認為文人在壁間掛滿書畫是庸俗的;在建築和家具方面,他崇尚節儉而忌諱奢靡,選擇樸素而捐棄浮華[1]:40、79。
史學
1664年,李漁完成《論古》一書,含有133則歷史故事,按年代順序,截至元朝初期,故事大多選自朱熹《資治通鑑綱目》,隨後是李漁的道德上的闡釋[3]:31。書中李漁讚賞文天祥是忠臣義士的典範,也欣賞忽必烈豁達大度善待文天祥的態度[1]:252。他敬重文天祥之死,但認為這等同自殺,因為忽必烈實際上已赦免了他。李漁懷疑古文獻的記載,認為當中許多人物都是虛構的[3]:33、55。李漁又編纂了一部通史《古今史略》,從盤古講起,終至明亡清兵入京,結構嚴謹,夾入生動軼事與故事,評注均在文中,但用小字雙行。其文體遵循當時流行的「綱鑑」體裁,書中很多章節就是對《史論》作事實說明[1]:66。韓南則認為《古今史略》是假冒之作[3]:31。
評價與地位
清代
李漁生前就婦孺皆曉,大受歡迎。在17世紀下半葉,李漁的小說、戲曲和雜文筆記受廣泛閱讀或搬上舞台,十分流行[1]:導言3-4。他是當時最受歡迎的劇作家和小說家,也受到錢謙益、賈漢復、吳偉業、尤侗、宋琬、施閏章等名士的賞識。錢謙益把李漁的小說戲曲的地位,與《水滸傳》、《金瓶梅》及湯顯祖的傳奇相提並論[1]:5,讚揚李漁革新戲曲[3]:23。清初高弈認為李漁戲曲具有創意,劉中柱把李漁列為清初偉大的戲曲家,李調元稱讚其戲曲的出色韻律和音樂感,梁廷枏推崇其戲曲語言流暢嫻熟,楊恩壽讚揚李漁的戲曲創作和劇評[1]:22。李漁朋友把他比作擅長諷諫的東方朔和打破舊習的李贄[3]:43。李漁做事標新立異,與儒家正統觀念大相徑庭,在當時的道學家眼中是個放蕩才子、淫穢作家、戲子,對他有根深蒂固的偏見。清初董含說李漁有傷風化[1]:2-4;世傳李漁寫出色情小說《肉蒲團》,反映他本人道德低下而放縱[1]:24。
李漁很快被人遺忘,在隨後的清代文學界沒有得到尊重[1]:導言3。清代中期,隨著儒家正統思想進一步強化,對李漁戲曲的褒獎有所保留,其小說則被斥為公開散毒,以致被禁止[1]:6。乾隆時(1736—1796),李漁《一家言》和《閑情偶寄》受命被全部銷毀,《十種曲》和《古今史略》列為禁書;《十二樓》則在同治年間(1862—1874)被列為禁書[1]:257、247。李漁及其作品都漸漸被人遺忘,直至20世紀在新文學運動中被人重新發現[7]:213。
現代中國 
二十世紀中國學術界對李漁褒中帶貶,或謂他敏捷調侃而流於輕薄,或責其白描色慾而不免淫褻,或惋惜他對時勢動蕩關注太少[6]:230。新文學運動後,李漁被重新發現,逐漸得到承認,被視為傑出文學家[1]:15-16。其戲曲批評和戲曲作品在1920年代末期都得到肯定,其白話小說也得到大部份學者的讚賞,但亦有部份學者指責李漁的小說「有毒」。現代學者承認李漁戲曲文言造詣精湛,口語運用嫻熟,舞台藝術真實生動[1]:1、22,對他在戲曲及戲劇評論的貢獻大致予以肯定;對李漁小說的評價則褒貶不一。朱東潤強調李漁是中國最偉大的戲劇評論家,因為他有作為舞台編導和戲班製作人的親身經驗,這是其他如金聖歎等劇評家所不具備的[1]:16-17。周貽白提出李漁是清代最卓越的劇作家,這觀點大致受後來的中國學者所接受。小說創作方面,鄭振鐸、范煙橋、孫楷第都對李漁加以肯定,但許多學者仍對李漁存有傳統偏見,並不提及李漁小說的成就[1]:18-19,偶爾提到李漁的小說,也是被批判為「反革命」和「淫書」。1980年代,李漁在小說創作的貢獻一度受到重視,而批評則仍集中在道德方面[1]:21。
域外
李漁的小說戲曲在日本和歐洲獲得重視,受高度讚賞[1]:7。李漁戲曲流入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8)談到中國戲曲,無不提到李漁[2]:245,其戲曲家的大名為人熟知[14]:223。在元祿時期(1688—1704),李漁的小說戲曲在日本都銷路甚佳。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佔有特殊地位[1]:9-10。學者笹川種郎讚賞李漁的戲劇和小說《十二樓》的情節、主題,以及其通俗流暢、明晰生動的語言,認為李漁是清代最有成就的四大名士之士,與曹雪芹、金聖歎、孔尚任並列齊名。鹽谷溫讚揚李漁的戲曲藝術,將《十二樓》列為清朝最受歡迎的七部小說之一[1]:7-8。李漁的文學也受歐洲學者重視和青睞,在19世紀,《十二樓》許多篇小說都譯為歐洲語言[1]:13-14。莫宜佳認為「李漁是與蒲松齡並駕齊驅的重要清代小說家」[7]:212;張春樹讚賞李漁是17世紀最出色的白話文作家之一,也是清代最有創造力的白話小說家
李漁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VzTfG


「菊花詩」與「螃蟹詠」潑醋擂姜-潑醋擂姜,吮指留香/頓首和稽首是有區別的。頓首是跪拜在地,然後引頭至地,就立即舉起。因為頭觸地的時間很短,只略作停頓,所以叫頓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本書主要收入著者一九九七年以來考辨戲曲家李漁生平與著述的論文。書中文獻資料的挖掘頗有收穫,共輯出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漁全集》所收者以外的李漁書信九通,詞一首,考辨李漁交遊二十六人,拈出他人寫給李漁或述及其遊蹤的詩詞文十二首,友朋致李漁尺牘六通,涉及李漁的研究資料七則。各篇的考辨結論大多可以成立,有其研究價值。例如:確認李漁的詩文以其第二次入都的康熙十二年夏為界,分載於《初集》與《二集》之中,使得李漁大量詩文的寫作年限有了一個最基本的參照;以確鑿的證據澄清了李漁與蒲松齡交往的傳說;對《顏氏家藏尺牘》中保存的彌足珍貴的李漁自列書目進行考辨,梳理出其所包含的已知李漁撰著的豐富資訊,並主張其乃判定李漁撰著真偽的主要依據,證實李漁自言傳奇「前後八種」是指曾將八種中的「前四種」與「後四種」分別匯刻行世,所謂《笠翁新傳奇三種》、《續刻笠翁傳奇五種》並非李漁撰著。本書可供李漁研究者和李漁文化愛好者參考。
博客來-李漁考論 https://bit.ly/3ReCfoD
----------------------------
本文以《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為題。以《閒情偶寄》及《笠翁傳奇十種》為主要探討對象,希冀以「創作真實」這一理念,討論李漁戲曲學的理論體系。擬完成以下五項目標: 一、整理近四百年來李漁研究成果:在李漁著作及前賢的研究成果,發現少有對其版本進行考證者,另一方面台灣學人的研究成果不容忽視,為此作回顧整理。 《閒情偶寄》對於劇本創作與劇場實踐,開啟中國古典戲劇理論的整體性論述。本文針對劇作者、劇本、導演創作、演員創作、觀者(讀者與觀眾)、評論者、劇場演出,這七者對於戲劇創作真實層面分別進行研究。 二、李漁的劇本創作與其理論的生成:就「劇本創作真實」探討李漁劇作及編劇理論之間的關係,並討論其劇本結構的形式要求。 三、李漁對導演、演員、劇場實踐與理論的建立:針對李漁導演的創作技法、演出修改本的實踐、家班演員培訓,以及劇場演出進行論述。 四、李漁對觀者(讀者與觀眾)到評論者的探討:從劇場演出的觀者「觀看意識」概念以及李漁提出教育觀眾之法,形成評論真實。 五、李漁劇本創作與劇場實踐的整體概念及理論體系:在劇本(文學)及劇場(演出)的系統研究中,詮釋上述七者的本質及其彼此關係的場域建立,將其關係構成圖譜,並據此說明李漁如何完成劇本與劇場創作。 透過筆者所創的圖譜,認為李漁的創作體系,涵蓋劇本系統與劇場系統,其中劇作者創作的劇本、導演創作、演員創作、觀者(讀者與觀眾)、評論者這五者間對於戲劇創作真實的層面,是有其全面性、體系化的成立,實屬開創中國戲曲史上的第一人。
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 = The Research of the Drama Scripts and Theories of Li Yu|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 https://bit.ly/3sI7UFR
---------------------------------
說到李漁,可能大部分人對這個名字都是較為陌生的,但是對於喜歡古代戲曲的人而言,李漁應該是他們所熟知的人物,他在中國古代戲曲史上,絕對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李漁,原名仙情侶,字諭凡,號天徒,後改名為漁,字笠鴻,號笠翁,金華蘭溪人。是明末清初時期的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
明末清初戲劇家李漁,他的一生是怎樣的?
  李漁出生於市井之家,他的父親與伯父都是中草藥商人。李漁自幼聰明伶俐,過目不忘,賦詩作文更是隨手拈來。母親將希望都寄託在了他身上,為了讓他能安心讀書,便效仿“孟母三遷”,最終安排在李堡鎮上的一座“老鸛樓”內學習。
  李漁十九歲時,家中的支柱父親不幸病逝,全家都陷入了困頓中。為了改變這種的境況,李漁更加發憤圖強,渴望考取功名。在童子試中,李漁不負眾望成為五經童子。然而志在必得的李漁卻在鄉試中名落孫山,原本穩操勝券的他大受打擊。好不容易重整旗鼓,想在明朝舉行的最後一次鄉試中再次挑戰,不料社會格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清軍攻入江南,考取功名成為了黃粱一夢。
  在不斷的打擊之下,李漁放棄入仕,決定學唐代詩人王維,在自己構築的樂園-伊山別業(伊甸園)隱居終生,老死於此。在伊甸園歸隱期間,他為村上的公益事業做出了許多貢獻。李漁在村口的大道旁建造了一座涼亭,取名為“且停亭”,後來被列入了“中國十大過路涼亭”之一。他提倡建造的水利-石坪壩,在當時改善了村田的水利,至今仍發揮作用,後人也譽之為「李漁壩」。後來因為介入一場詞訟之中,他便賣去了伊甸園,舉家遷移至杭州,想在杭州發展自己的事業。這一年,李漁四十歲
明末清初戲劇家李漁,他的一生是怎樣的?
  初到杭州時,李漁的處境並不好,舉日維艱。他不斷行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戲館書鋪,透過不斷的探索與觀察,發現在杭州不管是達官貴人、富商巨賈,還是市井小民、販夫走卒,都對戲劇、戲文有著濃厚的興趣。編寫戲文、小說在當時是被傳統文人、學者視為「賤業」的行當,但是對李漁來說卻是他的謀生之路。
  創作對李漁而言並不是難事,他居住在杭州期間,連續不斷有作品問世,他隨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文壇新人。李漁的作品,素材都來自市井,簡單易懂且貼近百姓生活,符合大眾美學,相當暢銷,甚至一度脫銷。他的作品以驚人的速度向各地流傳,許多不發商販為了牟利印發盜版書籍,不僅侵犯了他的著作權也影響了他的聲譽以及經濟收入。為了版權,李漁到處奔波保護自己的權益,後來還舉家搬離杭州遷往金陵。
明末清初戲劇家李漁,他的一生是怎樣的?
  李漁在金陵購買了一處小院,取名為芥子園。在金陵居住期間,善於交際的李漁廣交好友,上至位高權重的宰相士大夫,下至三教九流和手工藝人,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文友與戲友,這些人都為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且生動的文學素材。李漁在結識權貴官吏以尋得庇佑的同時,也遊覽了許多奇山秀水,他每到一處都會對當地的風土人情進行詳細的調查,收集大量創作素材。
李漁簡介(明末清初戲劇家李漁,他的一生是怎樣的?) | 人物集 https://bit.ly/3SSZSVd
  晚年時期的李漁因為思鄉心切,便回到了故裡蘭溪。後來為了方便兒子回原籍科考,又遷徙去了杭州,此時的李漁六十七歲。在當地官員、好友的資助下,李漁修建了“層園”,並在此安享晚年。七十歲時,李漁病逝。


李漁(清代文學家、戲劇家):人物生平,貧寒家世,三遷有教,鄉試落第,歸隱伊園,公益_中文百科全書 https://bit.ly/40RVOGF
說起李漁,一開始幾乎是幾個男人之間的談資,稍稍有點隱私,關於如何挑選女人、關於《金瓶梅》的版本,諸如此類,以為都是秘不示人的。可是後來發現,喜歡李漁的人越來越多,不僅男人喜歡,連女人也很欣賞。是不是可以這么說,喜歡李漁,幾乎出於男人的本能。因為李漁是一個熱愛生活,並且生活得很藝術的人。而且他能夠把生活的經驗又很藝術地寫成書,這也是他高出許多風流才子的地方。林語堂在談到《閒情偶寄》這本書時說:“李笠翁的著作中,又一個重要部分,時專門研究生活樂趣,時中國人生活藝術的袖珍指南,從住室與庭院、室內裝飾、界壁分隔到婦女梳妝、美容、烹調的藝術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窮人尋求樂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悶的途徑、性生活的節制、疾病的防治……”
李漁的戲曲論著存《閒情偶寄》詞曲部,以結構、詞采、音律、賓白、科譯、格局六方面論戲曲文學,以選劇、變調、授曲、教自、脫套五方面論戲曲表演,對我國古代戲曲理論有較大的豐富和發展。《閒情偶寄》除戲曲理論外,還有飲食、營造、園藝等方面的內容。李漁在給禮部尚書龔芝麓的信中說:“廟堂智慮,百無一能;泉石經綸,則綽有餘裕。……托之空言,稍舒蓄積。”可見此書足能反映他的文藝修養和生活情趣。
貧寒家世
夏李村(下李村)距金華蘭溪縣城約五十華里,有四五百戶人家全部姓李,其始祖唐時由福建長汀徙居浙江壽昌,南宋時遷移到蘭溪夏李。相傳,李漁家世貧寒,住在夏李伊山頭的一間破舊祠堂里。父親李如松長年在江蘇如皋做藥材生意,難得回來,母親則在村里做“燒鑊娘(女幫工)”。明萬曆三十八年(1611年),李漁母親懷胎到了11個月上,肚子痛了三天三夜,還是沒有分娩。到了農曆八月初七這一天,有個白髮長老路過此地,他看了看產婦,又繞著房子轉了一圈說,肚裡的胎兒是“星宿降地”,住的這間小祠堂屋宇陰暗,按風水相學上說,地盤太輕,是載不住“星宿”的。經長老建議,大家把產婦抬到夏李村的總祠堂里,才得以順產。長老說,這孩子不是凡胎,是“仙之侶,天之徒”,於是就取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李漁是中年以後改的名字。幾世貧寒的李家從此就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李漁
李漁
三遷有教
夏李村人多地薄,“流寓於外者幾三分之二”,其族中不少人在江蘇如皋古城經營藥材,有“冠帶醫生”頭銜的李漁伯父李如椿在如皋城內的藥鋪也開得紅紅火火。李漁父親李如松在李漁出生後不久,便舉家遷往如皋居住,以助其兄照顧生意。自幼聰穎的李漁,襁褓識字,“四書”、“五經”過目不忘,總角之年便能賦詩作文,下筆千言。他每年在自家後院的梧桐樹上刻詩一首,以警戒自己不要虛度年華。15歲時在梧桐樹上刻的詩是:“小時種梧桐,桐本細如艾。針尖刻小詩,字瘦皮不壞。剎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許,人長亦奚怪。好將感嘆詞,刻向前詩外。新字日相催,舊字不相待。顧此新舊痕,而為悠忽戒。”
《李漁全集》
《李漁全集》
為了讓兒子能靜心攻讀,光宗耀祖,李漁母親學孟母“三遷教子”,將李漁安置到李堡鎮上的一座“老鸛樓”里讀書。但正當李漁在書山學海中奮讀攻研、學有所成的時候,他父親因病不幸去世,家庭突然失去頂樑柱,全家人頓陷困境。
迫於生計,也因自己要回原籍浙江參加科舉考試,李漁決計扶柩回鄉,回到故鄉蘭溪夏李村,這年,李漁十九歲。同年,娶了距夏李村約十華里的生塘徐村(今屬水亭鄉)徐氏女為妻,並白頭偕老。李漁多次出遊,都靠她主持家政有方,得無後顧之憂。李漁在其作品中親切地叫她“山妻”。
鄉試落第
父親的去世更堅定了李漁謀取功名的決心,崇禎八年(1635年),李漁去金華參加童子試,一舉成為名噪一時的五經童子。首戰告捷,使李漁嘗到了讀書成名的甜頭,他信心更足,讀書也更加刻苦。崇禎十二年(1639年),29歲的李漁穩操勝券赴省城杭州參加鄉試,他萬萬沒有料到,自己竟名落孫山。科場失利的沉重打擊,他滿腹牢騷,在寄給同試落榜友人的信中寫道:“才亦猶人命不遭,詞場還我舊時豪。攜琴野外投知已,走馬街前讓俊髦。酒少更宜賒痛飲,憤多姑緩讀《離騷》。姓名千古劉蕡在,比擬登科似覺高。”次年元日作《鳳凰台上憶吹簫》嘆功名不就:“昨夜今朝,只爭時刻,便將老幼中分。問年華幾許?正滿三旬。昨歲未離雙十,便餘九、還算青春。嘆今日雖難稱老,少亦難雲。閨人,也添一歲,但神前祝我,早上青雲。待花封心急,忘卻生辰。聽我持杯嘆息,屈纖指、不覺眉顰。封侯事,且休提起,共醉斜曛。”
夏李宗譜
夏李宗譜
崇禎十五年(1642年),明王朝舉行最後一次鄉試,李漁再赴杭州應試,由於局勢動盪,李漁途中聞警返回蘭溪。不久,社會局勢發生了根本變化,清朝的鐵騎橫掃江南,明王朝已成風雨飄搖之勢。國難當頭,自己求取功名之路化為泡影,此時的李漁心灰意冷,惆悵不已。這年的清明節,他在祭掃先慈墓時,百感交集,內心愧疚,長歌當哭:“三遷有教親何愧,一命無榮子不才。人淚桃花都是血,紙錢心事共成灰。”
不久,受新任婺州司馬許檄彩之盛請,做了幕客。後又結識新任知府朱梅溪,兩人志趣相投,來往甚為密切。一次,朱梅溪盛邀李漁去城東南隅的八詠樓賞景,並要他為此樓題聯,以彌補該樓有詩無聯的缺憾。八詠樓原名元暢樓,因齊梁時沈約的一首《元暢樓詠》而得名,唐代後改名,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詠之盛地。南宋李清照曾登臨此樓,並作《題八詠樓》。因為有了前人的名篇,後人便不敢輕易吟詩撰聯。李漁當即作了“沈郎去後難為句,婺女當頭莫摘星”一聯,令人拍案叫絕。朱梅溪命人制匾後懸於樓柱上。三年後,清兵攻入金華,樓遭災,聯遭毀,李漁也被迫離開金華回到了蘭溪。
歸隱伊園
清順治三年(1646)8月,清軍攻占金華,“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頭如雨落”。功名不遂、身經戰亂的李漁歸隱故鄉,回夏李居住。清廷頒布了剃髮令,所到之處,“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李漁對這一傷害民族自尊心的暴行雖強烈不滿,但為了保命,還是剃了,並自稱為“狂奴”,奮筆寫道:“髡盡狂奴發,來耕墓上田。屋留兵燹後,身活戰場邊。幾處烽煙熄,誰家骨肉全?借人聊慰己,且過太平年。”
李漁(清代文學家、戲劇家)
李漁自譽為“識字農”,在伊山頭的“先人墟墓邊”,“新開一草堂”,構築了自己的樂園-伊山別業(即伊園)。伊園是李漁展示其園林技藝的最初傑作,園內經他獨具匠心的設計和安排,構築有廊、軒、橋、亭等諸景,自譽可與杭州西湖相比,“只少樓台載歌舞,風光原不甚相殊。”並寫下《伊園十便》、《伊園十二宜》等詩篇詠之。“此身不作王摩詰,身後還須葬輞川”,他決定學唐代詩人王維,在伊山別業隱居終生,老死於此。在這之前,他還寫過《歸故鄉賦》,裡面寫道:“至乃雞犬歡迎,山川相識。農輟鋤以來歡,漁投竿而相揖。騷朋韻執,索佳句於奚囊;逸叟閒夫,訪新聞於異國。家無主而常扉,草齊腰而沒膝。燕遷舊壘之巢,鵲喜新歸之客。蟲網厚兮如繭,蝸跡紛兮如織。書破蠹肥,花稀棘密。妻顏減紅,親發增白。幸猶歸之及今,悔長征之自昔。”“男子生兮,弧矢四方。世莫予宗兮,盍歸父母之邦。采蘭紉佩兮,觀瀔引觴。與鼎食而為萍為梗兮,寧啜菽而為梓為桑者也。”深感行邁之艱,字裡行間表露出了歸隱之意。
公益事業
漁非常關心村上的公益事業,以他為首在村口的大道旁倡建了一座涼亭,取名為“且停亭”,並題聯曰:“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此亭此聯一直為後人傳頌,被列為“中國十大過路涼亭”之一。他還倡修水利,積極為首興建石坪壩等四處堰壩,挖掘伊坑等溝渠六華里,使易旱的黃土丘陵地帶形成“自流灌溉”,改善了農田水利,村民至今受益。據《龍門李氏宗譜》載:“伊山後石坪,順治年間笠翁重完固。彼時笠翁構居伊山之麓,適有李芝芳任金華府刑訂廳之職,與笠翁公交好,求出牌曉諭,從石坪處田疏鑿起,將田內開鑿堰坑一條,直至且停亭,復欲轉灣伊山腳宅前繞過。公意欲令田禾使有蔭注,更欲乘興駕舟為適情計也。”石坪壩後人譽為“李漁壩”。
浙江蘭溪李漁壩(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順治八年(1651)李漁被推為宗祠總理,手訂下李氏宗祠《祠約十三則》,又主持修了《龍門李氏宗譜》,深受村民敬重。這一年,李漁在一次興修水利過程中介入了與生塘胡村的一場詞訟之中,後因“胡姓刁詐,事不如願,結訟中止”。此事使李漁萌發了到杭州發展自己事業的念頭。於是他寫下《賣山券》,賣去自己悉心營造、終日遊樂其間的伊園,舉家移往杭州,去尋找新的創業之路。
萍寄武林
李漁為其在杭州的寓所題名為“武林小築”,並在此暫居下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雖美麗如畫、勝似天堂,但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儘管有朋友的接濟,但仍然舉日維艱,窮途欲哭,處境十分尷尬。然而,李漁並沒有氣餒,他知道,偌大的杭城,定有他的謀生之道。一段時期,在杭城的大街小巷、戲館書鋪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和身影,他在不斷接觸、不斷觀察、不斷了解中發現,在這座繁華的都市裡,從豪紳士大夫到一般市民,對戲劇、小說都有著濃厚的興趣,而自己正好有這方面的專長,“賣賦以糊其口”,一方面可以解決一家人生計,另外一方面還可使自己在杭城立住腳跟,隱逸於市井間。主意一定,他毅然選擇了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被時人視為“賤業”的“賣文字”之路,開始了他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賣賦餬口”專業作家的創作生涯。
《風箏誤》戲照
《風箏誤》戲照
他以旺盛的創作力,數年間連續寫出了《憐香伴》、《風箏誤》、《意中緣》、《玉搔頭》等六部傳奇及《無聲戲》、《十二樓》兩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這些通俗文學作品雖在當時被正統文人所不齒,視為末技,但由於通俗易懂,貼近市民生活,寓教於樂,適合觀眾、讀者的欣賞情趣,所以,作品一問世,便暢銷於市場,被爭購一空。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說集,更是受到讀者的歡迎,成為搶手貨。
李漁稱自己的作品是“新耳目之書”,一意求新,不依傍他人,也不重複自己。他努力發現“前人未見之事”,“摹寫未盡之情,描畫不全之態”,故事新鮮,情節奇特,布局巧妙,語言生動。他的小說重在勸善懲惡,同情貧窮的下層人物,歌頌男女青年戀愛婚姻自主,譴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批判假道學為主題,具有一定反封建的進步意義。後人在評論他的小說成就時,稱他的《無聲戲》、《十二樓》兩個短篇小說集是繼馮夢龍、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之後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是清代白話短篇小說中的上乘之作。
詞壇樹幟
關於李漁的戲劇創作,據他本人和同時代人郭傳芳說,有“前後八種”、“內外八種”共十六種,但編寫時可以肯定的卻只有十種。李漁寫作傳奇是他生平最大的“癖嗜”,自稱是“曲中之老奴”、“歌中之黠婢”。他從明代劇作家遠離舞台使劇本成為案頭之作中發現弊病,開始注重聯繫觀眾和舞台效果,重視研究戲曲的演習工作。因此,李漁在戲曲的藝術形式和演唱技巧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和創新。獨樹一幟的戲劇風格使他在當時詞壇上一舉成名,“北里南曲之中,無不知李十郎者”。李漁的作品因為雅俗共賞,通俗易懂,故遍行於坊間,不少作品還被翻譯後流入日本及歐洲國家。從1651至1668年,李漁在流寓杭州、南京等地期間創作了《憐香伴》《風箏誤》《比目魚》《凰求鳳》等大量劇本。他把《風箏誤》等十個劇本合稱《笠翁十種曲》出版發行,此書一經問世,便洛陽紙貴,搶購一空,並被當時的戲劇界推為“所制詞曲,為本朝(清朝)第一”。
李漁畫像
李漁畫像
《十種曲》的問世,扭轉了在李漁之前戲曲創作上重“曲”輕“劇”,重填詞輕賓白的風氣。為了加強舞台演出效果,李漁十分重視賓白創作和運用,他是中國戲曲史上第一個重視賓白的劇作家,也是賓白創作成就最高的劇作家。他主張“填詞之設,專為登場”,“傳奇不比文章,文章做與讀書人看,故不怪其深,戲文做與讀書人與不讀書人看,又與不讀書之婦女小兒同看,故貴淺不貴深”。《十種曲》的題材全是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而且喜劇色彩十分濃郁,這是李漁傳奇最突出的地方。他說:“傳奇原為消愁設,費盡枝頭歌一闕;何事將錢買哭聲,反會變喜成悲咽。唯我填詞不賣愁,一夫不笑是吾憂;舉世盡成彌勒佛,度人禿筆始堪投。” 李漁是中國戲劇史上第一個、也是惟一專門從事喜劇創作的作家,被後人推為“世界喜劇大師”。
維權抗爭
李漁在杭州居住數年之後,隨著作品的不斷問世,“湖上笠翁”成了家喻戶曉的文壇新人。他的作品以驚人的速度向各地流傳,杭州、蘇州、南京等地的一些不法書商千方百計進行私刻翻印以牟取暴利,在缺少交通工具的當時,數日之內,三千里外的地方也能見到笠翁新作。有的就乾脆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作者的作品,掛上“湖上笠翁”的名進行發行,矇騙讀者。不法書商不擇手段牟取暴利的行徑,不僅侵犯了他的著作權,還極大地影響到他的聲譽和經濟收入。為捍衛著作權,他勇敢地站出來與之進行了不懈的鬥爭。他一邊請求官府為他主持公道,傳札布告;一邊與女婿沈心友四處奔走,上門交涉。他曾在《閒情偶寄》里說道:“至於倚富恃強,翻刻湖上笠翁之書者,六合以內,不知凡幾。我耕彼食,情何以堪?誓當決一死戰,布告當事,即以是集為先聲。總之天地生人,各賦以心,即宜各生其智,我未嘗塞彼心胸,使之勿生智巧,彼焉能奪吾生計,使不得自食其力哉!”
《玉蒲團》
《玉蒲團》
可以說,李漁是中國最早具有著作權意識的出版家,也是最早捍衛自己著作權的作家。然而由於當時社會沒有形成對智慧財產權的法律保護,盜版現象仍防不勝防,屢屢發生,使李漁忙於交涉,興嘆不已。而其中以金陵(今南京)的盜版者為最多,為了便於交涉,李漁索性在1662年左右離開了杭州,舉家遷往金陵。
五十得子
清順治十七年(1660),李漁五十歲,親朋好友欲為他舉行五十歲壽辰,被他謝絕了。李漁聯想到自己已年過半百,仍無子無成,頓生感嘆。他在《五十初度答賀客》中寫道:“盡日為農曲水邊,偶因客至罷耘田。窮愁豈復言初度,衰病空窮祝大年。艾不服官今已矣,歲當知命卻茫然。紛紛燕賀皆辭絕,止受心交一字憐。”
此事過後一個月,側室紀氏為他產下一子,這是他盼望已久的事。晚年得子,為他寥落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李漁為他取名將舒,大擺宴席以示慶賀,並作七絕《五十生男自題小像誌喜》:“年逾四十便蕭條,人說愁多面色凋。歡喜若能回老態,十年霜鬢黑今霄。”七律《庚子舉第一男,時予五十初度》:“五十生男命不孤,重臨水鏡照頭顱。壯懷已冷因人熱,白髮催爺待子呼。”
李漁造像
李漁造像
李漁給第一子取名“將舒”,從他所寫《名諸子說》中的 “天下事莫妙於將,而莫不妙於既”一句中可以理解其用意,他說:“將者,將然未然之詞也。既,則令人觀止矣。”又說:“吾欲諸子顧名思義,人各用將,凡事皆然,不獨功名富貴。富而不將,則以滿致溢;貴而不將,則由高得險。戒之哉。”
自從李漁五十歲添第一子後,次年,紀氏又生一子取名將開;五十二歲時,紀氏再生一子取名將榮,過了一個月,側室汪氏也得一子取名將華;後來又得將芬、將芳、將蟠三子,共七子,將榮、將芬早殤,實存五子。
寓居金陵
大約1662年前後,李漁告別了風景如畫的西子湖,來到文人薈萃、虎踞龍盤的六朝古都南京,開始了他文化事業上的全新時期。李漁先在金陵閘暫居了一段日子,後來在孝侯(指晉人周處)台邊購得一屋,因“地止一丘”,故取名為芥子園,取“芥子雖小,能納須彌”之意。小小園庭經他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倒也別有情趣,有棲雲谷、月榭、歌台、浮白軒等諸景,並都題有楹聯。如書室聯:“雨觀瀑布晴觀月;朝聽鳴琴夜聽歌。”月榭聯:“有月即登台,無論春秋冬夏;是風皆入座,不分南北西東。”等。
時,李漁一家連同奴僕少說也有幾十口人,為了維持一家人的衣食需求,他不得不與官吏打交道,常常外出“打抽豐”,以尋求保護與饋贈。 “打抽豐”是明清時代風行的一種社會現象,就是一些未曾做官的文人,憑文藝上的某些特長,出入士大夫之門,以求得到饋贈;士大夫也借這班人來獲取美名。“我以這才換那財,兩廂情願無不該”,於是李漁常與達官貴人打交道,交朋友,為他們賦詩撰聯,談文說藝,度曲演戲,設計園亭,把他們的書信、文案等選編出版等。出眾的才華,加上善於交遊,他不但能“混跡公卿大夫間,日食五侯之鯖,夜宴公卿之府”,還經常獲得豐厚的饋贈,為他的文化活動提供支持與幫助。
芥子園
芥子園
當時有的正統文人看不起李漁,說他是“有文無行”。面對世俗偏見和世人的不理解,他無由辯白,信誓旦旦地認定:“是非者,千古之定評,豈人之所能倒”,“生前榮辱誰爭得,死後方明過與功”,他相信歷史將會對自己作出公正的評判。當然,李漁“打抽豐”也是有自己的原則的,絕不折節自辱。一次,有同學來信說,有個大官要他去見見面,他回信說:“弟雖貧甚賤甚,然枉尺直尋之事,斷不敢為。……且此公之欲見貧士,豈以能折節事貴人乎?有緣無緣,聽之而已。”
交朋結友
李漁居金陵期間,結交了很多文友,他們中有雅慕李漁之才者,有自己喜愛舞文弄墨而與李漁相往來者,而當地官吏結交李漁者也不在少數,但絕大部分不過故作風雅,借李漁之名以飾門面的達官貴人為多。居金陵二十年,李漁以文會友,以戲會友,與整個社會有著廣泛而頻繁的接觸,交遊面極廣。他曾經為時任江寧織造、《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曾祖曹璽撰贈過對聯,與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成為忘年交與《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互贈詩詞(當時蒲31歲,李61歲);在蘇州百花巷、金陵芥子園內,經常可以看李漁與他的文友、戲友一起觀劇切磋技藝。清初的吳偉業、錢謙益、龔鼎孳等“江左三大家”, 王士祺、施閏章、宋荔裳、周亮工、嚴灝亭、尤侗、杜濬、余懷等“海內八大家”以及“燕台七子”、“西泠十子”中的多數都與他有過交往。
蒲松齡
蒲松齡
李漁交友有道,深明“君子朋而不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膠如漆”等古訓。他在《交友箴》中寫道:“飲酒須飲醇,結交須結真。飲醇代藥石,交真類松筠。”還寫道:“交道戒紛紜,交情忌稠密。神交千里通,面交九嶷隔。寧寡無濫觴,寧淡無膠漆。”當時有個潘一成,和他一樣也是“府癢生”,明亡以後,也不再應試。此人恣情遊覽,到處題詠而不署名,李漁神交已久。一次,李漁在南昌東湖酒肆中,認出他的題句,經過訪問,知他是湖南東安人。1668年,李漁游桂林,特地繞道去東安訪潘一成。遍尋不著,一日偶泊林樹下,見一蓬門草屋,門上有副對聯,李漁笑道:“此有塵外之致,定是他的住處了。”進門相見,果然是他,兩人意氣相投,言談融洽,留敘二日方才依依道別。
在與他交往的、有文字記載的800餘人中,上至位高權重的宰相、尚書、大學士,下至三教九流、手工藝人,遍及十七個省,二百餘州縣,可以說,他是中國古代文化人中交友最多、結交面最廣的文人。眾多的朋友,使李漁能自由往來於朝野文人之間,也使他增加了不少知識,懂得了許多人情世故,更為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生動的文學素材。
遊歷四方
為豐富知識,陶冶性情,向大自然汲取營養,李漁與古代許多文人一樣,不僅讀萬卷書,而且行萬里路。居金陵期間,他一方面為了生計,不得不四處奔走,交結官吏友人,以取得他們的饋贈和資助;另一方面,他每到一地,都要遊覽山水勝地。“生平錮疾,注在煙霞竹石間”,他把大自然稱為“古今第一才人”。他說:“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還說:“不受行路之苦,不知居家之樂。”在古代交通條件十分落後的情況下,他攜帶家班遠途跋涉,走遍了燕、秦、閩、楚、豫、廣、陝等省區,“三分天下幾遍其二”,“名山大川、十經六七”,“四海歷其三,三江五河則俱未嘗遺一”,中華大地的奇山秀水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李漁“過一地即覽一地之人情,經一方則睹一方之勝概。且食所未食,嘗所未嘗。”在長期的漫遊中,他對大自然作了深入的觀察研究,對各地風土人情作了詳細的調查,不僅進一步孕育了自己對各方面藝術的情趣,而且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創作素材,經過他精煉細微的藝術加工,從而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曲、賦,既有寫實的、抒情的,也有聯想的、議論的,語言精煉,韻律優美,深得世人稱頌。他還將這些從遊歷四方獲得的素材移植到小說、戲曲創作和造園藝術中去,為後人留下了一批豐富而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芥子園
芥子園
老居層園
晚年的李漁思鄉之情日切。60歲的時候他有一次經富春江逆流而上,回到蘭溪故里。在經過桐廬縣嚴子陵釣台時李漁寫下一首詞《多麗·過子陵釣台》,深刻地剖析了自己的一生。詞曰:
過嚴陵。釣台咫尺難登。為舟師,計程遙發,不容先輩留行。仰高山,形容自愧;俯流水,面目堪憎。同執綸竿,共披蓑笠,君名何重我何輕!不自量,將身高比,才識敬先生。相去遠:君辭厚祿,我釣虛名。
再批評。一生友道,高卑已隔千層。君全交,未攀袞冕;我累友,不恕簪纓。終日抽風,只愁載月,司天誰奏客為星?羨爾足加帝腹,太史受虛驚。知他日,再過此地,有目羞瞠。
李漁回到蘭溪故里,物是人非,感慨萬千,寫下了《二十年不返故鄉重歸志感》:“不到故鄉久,歸來喬木刪。故人多白冢,後輩也蒼顏。俗以貧歸朴,農由荒得閒。喜聽惟澗水,仍是舊潺湲。”當時的蘭溪縣令趙滾十分敬重李漁的德與才,聞訊後,送去“才名震世”牌匾,並懸掛於夏李村李氏宗祠。
為了便於兒子回原籍應試,康熙十六年(1677) 67歲的李漁遷回杭州。在當地官員的資助下,李漁買下了吳山東北麓張侍衛的舊宅,開始營建“層園”。由於搬家的勞累,一次失足從樓梯上滾下,傷了筋骨,從此李漁貧病交加,甚至正在修訂的《笠翁一家言》也難以繼續了。他為此向京師老友寫了一封公開信《上都門故人述舊狀書》,要求援助,其所述景況,所興感慨,無不讓人痛心憐憫。許是這封公開信起了作用,李漁在朋友、官員們的資助下,次年層園修成。此園緣山而築,坐臥之間都可飽賞湖山美景。“繁冗驅人,舊業盡拋塵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畫圖中。”李漁貧中尋樂,準備安享晚年了。
可好景不長,由於長期奔波的勞累,李漁再次病倒。康熙十九年(1680)農曆正月十三,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凌晨,這位奮鬥一生、立志創新的老人與世長辭了。李漁死後,被安葬在杭州方家峪九曜山上,錢塘縣令梁允植為他題碣:“湖上笠翁之墓”。
人物軼事
芥子書鋪
李漁不僅是高產多能的作家,還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出版家。早在居杭期間,他就編輯出版過自己創作的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作品。寓居金陵後,為了防止別人私自翻刻他的著作,成立了芥子園書鋪,他的編輯出版事業由此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他寫的大部分書都是在這裡印行的。書鋪同時還印行、銷售他自己精心設計的各種箋帖,以及其它文化用品。
作為出版商李漁,他那靈活的經營策略與經營理念,使他能牢牢把握住商機,左右開弓,把芥子園書鋪經營得紅紅火火。他根據讀者的心理和需要,除了出版自己創作的作品,還編輯出版了大量的通俗文學作品,如被他稱之為“四大奇書”的《三國志演義》《水滸全傳》《西遊記》《金瓶梅》等;編輯出版了諸如《古今史略》《尺牘初征》《資治新書》《千古奇聞》等一大批讀者想看而買不到的書;由他倡編並親自作序、女婿沈因伯蒐集整理、在中國美術界影響頗廣、一直被譽為中國畫臨摹範本的《芥子園畫傳(譜)》也是在芥子園印行的。由於芥子園印行的出版物工精價廉,重信譽,加之廣告意識強,多年來市場銷路好,受到人們的歡迎。
後來李漁遷回杭州,芥子園屢換主人,但一直保持李漁優良的經營作風,成為清代著名的百年老店之一。書以人傳,店以人名,隨著歲月流逝,芥子園雖數易其主,但芥子園書鋪仍然在不斷營運,有資料表明,直至清鹹豐七年(1857)年,芥子園還刊印過《情夢柝》等小說。可以說,芥子園書鋪不僅是清代為數極少的具有二百多年歷史的老店,也是中國出版史上為數不多的歷史悠久的“百年書鋪”。
李氏家班
李漁心懷兩個願望,一是早生兒子,二是創辦家班。五十得子使他滿足了前一願望,而後一願望仍然沒有影子,直到康熙五年(1666)才有了機會。這一年,56歲的他應朋友之邀,由北京前往陝西、甘肅遊歷,先後在臨汾、蘭州得到頗具藝術天賦的喬、王二姬。獨具藝韻的二姬的到來,再配以其他諸姬,一個初具規模的李氏家班就組建起來了對戲曲一直情有獨鐘的李漁,他自任家班的教習和導演,上演自己創作和改編的劇本。他以芥子園為根據地,帶領家班四出遊歷、演劇,“全國九州,歷其六七”,不辭辛勞,赴全國各地巡迴演出。由於有喬、王二姬的出色演員以及李漁這樣的好編劇、好導演,李氏家班紅遍了大江南北,影響波及大半箇中國。李漁每到一處,都以戲會友,備受戲曲名流們的歡迎。金陵芥子園、蘇州百花巷的李漁寓所,都曾是當時戲曲名流交流藝術的場所。李漁曾在芥子園戲台上題有楹聯曰:“休縈俗事催霜鬢;且制新歌付雪兒。”雪兒便是喬姬的愛稱。每逢年節生辰喜日,賞花玩月之時,或賓朋興會之際,必在園中演劇為樂,有時還請不太俗陋的鄰人前來觀看。康熙十年(1671)端午節前後,李漁兩次帶家班在百花巷演出經他改編的《明珠記·煎茶》等劇,並與著名戲劇家尤侗、著名詩人余懷等一同觀演,共同切磋。往往是夜間上演,曲未終而東方已白,興致昂然,意猶未盡。李漁有詩記載:“更衣正待演無雙,報導新曦映綠窗。佳興未闌憎夜短,教人飲恨撲殘缸。”
李漁
李漁
家班作為李漁自己的實驗劇團,使他在戲曲創作、導演、演出等實踐活動中如魚得水,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家班不僅成為李漁謀生手段之一,而且在普及戲曲文化,推動崑曲發展上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可就在李氏家班聲譽鵲起、蜚聲海內的時候,一場變故發生了,康熙十二年(1672),年方19歲的家班台柱喬姬因積勞成疾而英年早逝。禍不單行,第二年,家班的另一台柱,也是正19歲的王姬又因病撒手西歸。這對李漁的戲曲活動事業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家班從此一蹶不振,漸次瓦解。
喬王二姬
李漁56歲時應邀遠遊西北,得平陽(今山西臨汾)地方官贈予他喬姬,雖年僅13歲,但聰慧過人,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天份,經教唱演習,成為李氏家班的有名的旦角。喬姬學唱,記憶驚人,領悟極快,師授三遍,便能自歌。老師說是他授曲三十年從未見過如此聰敏之人。僅一月余,喬姬便學會了老師的所有,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每有客來訪,喬姬隔屏清唱,客人聽得食肉忘味。幾個月後,李漁途經甘肅蘭州,得貴人贈予王姬,也是13歲。王姬的長相在女伴中雖不出眾,一旦易妝換服,卻與美少年無異,令人驚嘆。李漁便讓喬姬教她學戲,扮演生角。從此李漁建起了自己的家班,而且喬、王二姬的舞態歌容超群脫俗,能體貼文心,只需李漁略加指點,便能心領神會,觸類旁通,創造性地表演劇本內容,常常是“朝脫稿,暮登場”,效率很高。所以家班創辦不多久,便紅遍了大半箇中國。
由關錦鵬策劃的李漁經典之作《憐香伴》
由關錦鵬策劃的李漁經典之作《憐香伴》
李漁是個風流才人,他有一妻數妾,還有客中買來的幾個婢姬,然而李漁又是一個非常重情的才人,“予,情士也”,他認為“男女相交,全在一個‘情’字”。喬、王二姬原本是秦、晉民女,歸李漁後,經李漁調教便很快脫穎而出,成為一代藝術天才。她們不僅聰敏穎悟,演技卓絕,扮生演旦,珠聯璧合,令李漁嘆為曠代奇觀,而且對李漁體貼入微,曲盡婦道。她們跟隨李漁常年在外巡迴演出,朝夕相處,其相互之間早已忘記了年齡上的差距,而將友情、藝情、愛情融合在了一起。
但喬、王二姬由於長年在外演出,勞累成疾,僅歷七年便先後早逝。李漁老淚縱橫,悲慟欲絕,寫下了《斷腸詩二十首哭亡姬喬氏》《重過江州,悼亡姬,呈江念鞠太守》《自喬姬亡後,不忍聽歌者半載。舟中無事,侍兒清理舊曲,頗有肖其聲者,撫今追昔,不覺泫然,遂成四首》《後斷腸詩十首》等詩作哭悼喬、王二姬,揮淚為二人寫了一篇《喬復生王再來二姬合傳》,希望二姬能復生、再來,情深綿綿,催人淚下。李漁之悲痛,不僅因為二姬在家班裡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更因為在生活上是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形影不離的伴侶,在藝術上是最能領悟李漁文心並可以與之促膝交流、切磋的紅顏知己。
主要成就
李漁在六十歲前後,開始系統地總吉他的經驗,使其上升為理論。康熙十年(1671),《笠翁秘書第一種》即《閒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問世,這是李漁一生藝術、生活經驗的結晶。《閒情偶寄》分為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部,共有234個小題,堪稱生活藝術大全、休閒百科全書,是中國第一部倡導休閒文化的專著。
其中,《詞曲部》談論戲劇的結構、詞采、音律、賓白、科諢、格局;《演習部》談論選劇、變調、授曲、教白、脫套;《聲容部》中的《習技》詳述教女子讀書、寫詩、學習歌舞和演奏樂器的方法,都和戲劇有關。後人曾把《詞曲》《演習》兩部抽出來,獨立印成一書,名《李笠翁曲話》。其中從創作、導演、表演、教習,直到語言、音樂、服裝,都一一作了論述。
李漁在汲取前人(如王驥德《曲律》)的理論成果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經驗,對中國古代戲曲理論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從而形成了一套內容豐富、自成體系、具有民族特色的戲劇理論體系,它比法國著名文學家狄德羅的戲劇理論體系早出一百年;他的《閒情偶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的戲劇理論著作,是中國古典戲劇理論集大成之作,是中國戲劇美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中關於導演的論述,更比蘇聯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早出兩個世紀,是世界戲劇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導演學著作。
《閒情偶寄》的後六部主要談娛樂養生之道和美化生活,內容豐富,切合實用,同時也為我們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紀中國人們日常生活和世俗風情的圖像:從亭台樓閣、池沼門窗的布局,界壁的分隔,到花草蟲魚,鼎鐺玉石的擺設;從婦女的妝閣、修容、首飾、脂粉點染到窮人與富人的頤養之方,等等,無不涉獵,表現了作者廣泛的藝術領悟力和無限的生活情趣。這六部的寫法,和一般生活知識讀物不同,往往結合抒情和說理。他希望人們讀了他的書對美化生活有新的認識,能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他還希望通過草木蟲魚、攝生養性知識的論述,旁引曲譬,有助於規正風俗,警惕人心。
據說此書新出,一位友人借去看,此人對戲劇理論不感興趣,翻了十來頁都是這些東西,便覺乏味,把書退回。李漁得知寫了一首詩回贈:“讀書不得法,開卷意先闌。此物同甘蔗,如何不倒餐?”甘蔗根部最甜,《閒情偶寄》對一般讀者來說,也是最後面這六部更能引起一般讀者的興趣。這位友人如果跳過前兩部去閱讀,就不會感到乏味了。
主要作品
李漁所著的戲曲,流傳下來的有《奈何天》《比目魚》《蜃中樓》《美人香》《風箏誤》《慎騖交》《凰求鳳》《巧團圓》《意中緣》《玉搔頭》(以上十種合刻稱《笠翁十種曲》)《萬年歡》《偷甲記》《四元記》、《雙錘記》《魚籃記》《萬全記》《十錯記》《補大記》及《雙瑞記》等19種。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風箏誤》一劇。此外,有白話短篇小說集《無聲戲》(又名《連城璧》)《十二樓》、長篇小說《合錦回文傳》《肉蒲團》以及雜著《閒情偶寄》等
李漁全集
李漁全集
《閒情偶寄》是他主要的對自己的生活所得所聞見的事物的總結性的書。包含有對戲曲的看法,批評。從舞台的實際出發,注重戲曲的結構、中心事件的選擇安排等,是中國戲曲批評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還涉及到生活中的如飲食、作臥等方面的審美感受。
李漁(清代文學家、戲劇家):人物生平,貧寒家世,三遷有教,鄉試落第,歸隱伊園,公益_中文百科全書 https://bit.ly/40RVOGF


李漁:名乎利道路奔波休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
李漁:名乎利道路奔波休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今日頭條 https://bit.ly/40R7f1r
他少小成名,沒有入仕當官,一身才華,卻投身塵世、暢遊山水,從詞曲、音律到服飾、器玩,從園林、居室到飲食、養生……無所不通。
他是明末清初的文化奇才、中國戲劇理論始祖──李漁。
放在今天看,李漁是一個集寫作、編劇、導演於一身的自由作家,他創辦清代知名出版社“芥子園”,他倡導的《芥子園畫譜》被齊白石、潘天壽視為經典範本,所寫的《閒情偶寄》也是生活美學的經典。
生不逢時,李漁卻執著於過精緻生活,他寫書、做出版、排戲、造園、設計家具、烹飪美食,把自己的深情傾注於大千世界的每個細節。
1
外界紛亂不如歸隱
李漁是明末清初人,祖上是江蘇的如皋,但他的籍貫要算浙江金華。
快出生時,母親懷胎了11個月都沒生產。有個白髮長者認為這可能是星宿下凡,要到祠堂才順利出生。
1611年,李漁出生,父母為其取名仙情侶,字諦凡,號天徒。
在明朝覆亡之前,李漁曾三度進入考場。
24 歲,他前往金華參加童試,一舉成名。
29 歲,他來到杭州參加鄉試,名落孫山。
31 歲,風雨飄搖的明朝舉行最後一次鄉試,他再赴杭州應試,由於局勢動盪,只得中途返回金華。
不久,清朝的鐵騎橫掃江南,明代終結。
仕途不順,心灰意冷的李漁返回蘭溪後,一度過著歸隱山林,寄情山水的田園生活。
有一天,李仙情侶看到水中自由自在的魚兒,忽然想明白了,人的一生做好自己,快樂豐足不就夠了嗎?於是改名李漁。
為何一定要到繁華的市井,一定要去杭州這種大都市當差呢?還有什麼比在家裡更自由的。
31歲的李漁歸隱山林,「家庭是第一樂地」的說法,起源於李漁。
2
居家辦公絕對不會放鬆
1651年,李漁因為在村子裡興修水利輸了官司,心情低落。
仕途無望,田園生活也充滿了苟且,不甘心就這樣過完一生的李漁賣掉了自己的園子,舉家遷往杭州。
這一年的李漁40歲。
李漁透過觀察發現,在杭州城裡,各階層的人對戲劇和小說很有興趣。
於是開始在家創作,編劇本,寫小說。
他深知,在家工作無人監督,最大的問題是很容易自我頹廢,因此辦公必須認真精緻,每個方面都不能含糊。
工作時,李漁板板正正,絕不穿睡衣,辦公環境力求乾淨整齊,辦公裝置和用品也必須盡量改善。
在椅子上讀書的時候要隨手做筆記,於是他改造了專用的讀書椅,上放筆墨,下面是抽屜,抽屜裡放入木炭,還能加入香薰,優化辦公環境。
為了夏天太熱時能專心讀書,李漁改造了杌子。
先把杌子上挖一個平面的洞,再刷好漆讓它不漏,然後放入涼水,上蓋瓦片,坐上去涼颮颼。瓦片熱了就換,叫做「涼杌」。
為了辦好公,在還陸續發明了組合抽屜、組合書櫃、專業的書桌用茶壺、閱讀用燈芯剪等,日本人把這些學去,成為後來的收納學。
李漁一直認為,“休咎不在物在人”,居家的最大敵人就是自己。
細節,是最考驗人的,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不斷改善,就是對人性弱點和惰性的最大糾偏,不然一路放縱,無事可做。
3
精緻生活指南
李漁認為,「造物生人一場,為時不滿百歲」。生命過得粗糙,是最大的浪費。
居家生活最關鍵的吃,他有24字真經:重蔬食,崇儉約,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膩,講潔美,慎殺生,求食益,很像現在的「輕食主義」。
李漁尤為喜愛大閘蟹,號稱「蟹仙」。每到吃蟹的季節,籃子載而歸。幾乎把家裡七七四九個大缸全都裝滿了蟹,每天都要抓出來吃。他說:“獨於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
李漁雖好美食,但不主張大吃大喝,他推崇的是「止崇儉吝嗇,不導奢靡」的飲食觀。
李漁認為肉不如菜,而菜中最好的是筍。做筍「素宜白水,蕎用肥豬」。
筍如果是吃鮮味的,白水煮熟,加點醬油即可,萬不能放佐料。
很多人愛吃肉,做筍就不能用雞鴨魚肉,得用豬肉,還得是肥豬肉。
肥豬肉要和筍放一起用山泉水合煮,不要肥肉的膩,只留甘,快煮熟時,肥肉都要去掉,湯也只留下一半,再加上清湯,等到甘味被筍吸入,而後感覺不到這種甘,只覺得鮮到了極點,喝完齒頰留香。
即使簡單吃個面,李漁也有觀點,他認為:「南人食切面,其油鹽醬醋等作料,皆下於麵湯之中,湯有味而面無味」。
南方的面,只重視澆頭和麵湯是不對的,要“調和諸物,盡歸於面”,面得味道豐富,湯要清亮。
李漁的經典著作《閒情偶寄》,對戲曲、歌舞、服飾、修容、園林、建築、花卉、器玩、頤養、飲食之美,做了事無鉅細的描述,林語堂稱之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
李漁嗜花如命,曾將四季中的水仙、蓮花、秋海棠、冬臘梅比作自己的四條命: 「予有四命,各司一時: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花為命,秋以秋海棠為命,冬以蠟梅為命。”
有年春天,李漁沒有富餘錢財過年,等到水仙花開的時候,家人說他要自己克制,一年不看水仙花也沒什麼的。
李漁卻說:難道你們是要奪去我性命麼?我寧可少掉一年的壽命,也不想一個季節沒有花的陪伴。況且我從他鄉冒大雪回到南京,就是為了看這水仙花。如果看不到,豈不是不如不回來南京,就待在他鄉過年算了?
家人勸不過他,就給了他玉飾去點換水仙花了。
李漁不僅愛花,也精細地研究各種花卉竹木的種植美學。在《閒情偶寄》中他這樣論柳:
柳貴乎垂,不垂則可無柳,柳條貴長,不長則無裊娜之姿,徒長無無益也。此樹應為納蟬之所,諸鳥亦集,長夏不寂寞,得時間鼓吹者,是樹皆有功,而高柳為最。總之,種樹非止娛目,兼為悅耳。
李漁還潛心研究女孩子的化妝,提出「三分人才、七分妝飾」。琢磨了女孩子如何修練「態」。“態”,就是氣質。
4
從暢銷書作家到出版家
李漁居家創作,主要寫劇本和小說。他對自己的作品有嚴格要求:
首先是勤奮,往往十幾天便成一劇,有時甚至邊寫邊交付戲班排演。
更關鍵的是質量,他認為文藝的寫作語言要淺、對白要乾淨,得雅俗共賞。
儘管居家寫作,他卻能放眼天下,體察民情,寫到百姓的心裡。
他的小說寫得通俗易懂,多寫男女愛情,貼近生活,符合大眾美學,一經面世,不是暢銷,而是脫銷。《鳳凰》《風箏誤》《無聲戲》《十二樓》等深受人們的喜愛。
李漁的小說和戲劇很快就火遍全國,許多出版商排隊在李漁家門口等著新作,最後乃至盜版猖獗。
他只好告別西子湖,搬家到六朝古都南京。
他先是購得一處小院,名曰芥子園,取「芥子雖小,能納須彌」之意。
防止別人私自翻刻自己的著作,後來又成立了“芥子園書鋪”,他大部分著作都在這裡印刷發行,其中就包括流傳至今的《閒情偶寄》。
他看到了出版業的巨大商機,不僅出版自己的作品,也出版其他作者的暢銷書。例如《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
由於李漁經營有方,又注重聲譽,「芥子園書鋪」變成了清朝兩百年間最具影響力書局之一。
他將《風箏誤》等十部小說改編成的合集《笠翁十種曲》,成了清朝戲劇界的聖經一般的必讀科目。
此外,李漁特別重視戲曲的舞台效果,說學做唱、唱念作打,每一個細節都不含糊,他是中國第一代導演。
我們今天聽到的崑曲、評彈、乃至後來的越劇京劇黃梅戲,都有著濃重的李漁烙印。
5
生活美學家
李漁成為暢銷作家後,在南京待了二十年,著書、賣書之外,還組織了一個家庭戲班。
後來,李漁的學生、愛妾、也是他的戲班搭檔喬姬、王姬先後過世,真性情的李漁悲痛萬分,重回杭州。
康熙十九年的正月,李漁在杭州去世,安葬在杭州的西湖附近,當時的錢塘縣令梁允植為他題了「湖上笠翁之墓」的墓碑。
這就是李漁,中國第一個職業作家、職業編劇家,居家辦公三十年,人們稱李漁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東方莎士比亞」。
他為後人留下了無窮的精神財富,齊白石、潘天壽看李漁的畫譜起家,周作人看了李漁的《閒情偶寄》之後,覺得「做正人君子太沒意思了」。
把生活過得活色生香,鮮衣怒馬一輩子,執著地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份執著,源自於他對生命的真誠熱愛,對美的孜孜以求。
李漁是成功的生活美學家,他懂情趣,懂生活。
最後,以李漁刻在一座名為「且停亭」涼亭的對聯來結尾:名乎利道路奔波休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
李漁:名乎利道路奔波休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今日頭條 https://bit.ly/40R7f1r

李漁:名乎利道路奔波休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今日頭條

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

且停亭中且停停_于丹趣品人生-愛下電子書 https://bit.ly/3sWFFD9
且停亭中且停停
為什麼想和朋友們談一談生活方式呢?為什麼想在當下說一說中國人的閑情雅緻呢?
不是為了讓我們拿出大把時光去浪擲,不是為了讓我們?棄理想和責任,而是希望大家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不要丟失自己。人生長路漫漫,如何用中國人的方式,從容踏上旅程?悠閑是一種生活姿態,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值得去嘗試。
大家在路上行走,在公園裏散步,會看到很多亭子。「亭」子旁邊要加個「人」才是「停」,漫漫路途中,歇歇腳,落落汗,看看山景再出發,亭子就是讓身體休息、心靈放鬆的空間所在。
清代著名戲曲家、大文人李漁,在家鄉浙江蘭溪建了一座亭子,取名曰「且停亭」。這個名字的來由很有趣。
傳說當年李漁在家鄉修建亭子時,得到了許多人的贊助,出錢最多的是當地財主李富貴。財主贊助了資金,就定要給亭子取名,叫富貴亭。
李漁覺得太惡俗,就阻攔說:「且停停。」意思是說,你暫且停一下。
財主說:「我給亭子取了名,你不同意,那你說該叫什麼?你不是也沒取出更好的名字來嗎?」
李漁笑着說:「我已說出名字了——且停亭。」
財主還想辯解,李漁說道:「且自在這裏停一停,歇歇腳,怎麼不能叫且停亭呢?這個亭子就叫且停亭了。」
後來,李漁還為這個亭子擬了一副對聯——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
人在名利道路上奔忙,到了這溪山清靜中,不妨停一停。這種「停一停」能讓我們充充電,讓我們歇歇腳,讓我們靜靜心,讓我們回頭看一看出發的起點在哪兒,讓我們向前望一望最終目的又是什麼。在亭子裏喝一盞茶,養一會兒神,回味一下起點與目的之間,過程本身也是意義,這一路上每一步,真實都是風景。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許那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地方,甚至不是具體的一段光陰,一盞茶、一杯酒、一段琴曲、一片山水意境,都可以走進去,體會生命中的一種從容。
為了上路時走得更輕鬆,且自停一停腳步,不要丟了趕路的自己。
痞客邦部落格後台 https://bit.ly/47Q4ZJX


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

追趕財富的腳步。
有人說,我們走得太快,已至於我們的靈魂都跟不上了。是啊,因為我們的節奏太快,不只人生路上的風景來不及欣賞,來不及品味。就是我們的身體和靈魂也該在這喧囂的塵世中清靜清靜,歇息歇息了。也該對我們已走過的路,所做過的事,以及今後的路如何走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了。
清代著名的戲曲家李漁在他的家鄉修建了一座亭子,名曰:且停亭,並在亭子上撰寫了一副對聯,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亭。他的意思是告訴來來往往的人們,在名利奔波的路上,到了這溪山清靜的亭子,不妨停下你的腳步休息一會兒。其實人生的路上有許多這樣的亭子,你可以坐下來喝杯茶,大家說說笑話,講講故事,也可以領略周圍美麗山水,也可以低頭沉思或閉目養神,真正體會人生的一種從容。
現代人腳步太快,已至於享受不到生活的本真和美好,心中總有種失落和不痛快。我們一日千里,哪能領略沿途的風景,山河的壯觀;我們狼吞虎咽,哪能品佳餚在味蕾上的感覺;我們心浮氣躁,面對名著,哪能逐字逐句體會書中的千般含意,萬種風情呢?……
我們何不放慢自己的腳步,更何況「慢」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呢。我們或駐足花前仔細觀賞感受花的艷麗芬芳,或飲一杯香茗,細細品味他的濃鬱或清香,或捧一本名著,和作者來一次心的交流,或流連溪水,傾聽潺潺流水的音韻,或慢步廣闊的田野,感受和風輕拂臉上的愜意…
請放慢我們的腳步吧,讓我們的身心得到休息吧!唯有如此,我們的人生才是從容的
請放慢你的腳步- 知乎 https://bit.ly/3GilJ0K

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李漁被日本學者看作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清代最有成就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