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年,康熙排除朝廷中反對意見,決定攻台,命福建總督姚啟聖「統轄福建全省兵馬,同提督施琅,進取澎湖、臺灣」,授萬正色為步兵提督領軍12萬進駐福建,接應水師提督大將軍施琅,俱受姚啟聖節制。
1683年六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在澎湖海戰中大勝明鄭水師,迫使鄭克塽率臣民降清。
施琅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7mgXv1
----------------------------------
1721年派了1700清兵往台灣救援。覺羅滿保於5月12日進抵泉州府,隨後調集兵糧而於6月1日,偕同南澳總兵官藍廷珍,率水陸軍由廈門出海,於澎湖會同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後,率領18000名士兵向臺灣進發
朱一貴事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7yocQg
--------------------------------
1786年清廷又派陝甘總督大學士福康安、參贊大臣海蘭察共率綠營八千人於12月10日(陰曆11月2日)自泉州人控制的鹿港登臺,上岸後再招團練六千,總兵力一萬四千,與林爽文三萬兵力對峙,雙方戰於八卦山。
林爽文事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k5eyz
---------------------------------
(1864年)末,清軍林文察、丁曰健等官員率主力赴臺-戴潮春事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OmdPX
(1863年)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鎮壓戴萬生事件,並迫使戴萬生投降並斬殺。丁曰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R1XrhH
戴潮春事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Omd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