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5393ecd0d34cff857338c16a3714a9 (1)sdpf020 - 2023-08-06T162407.3380 - 2023-08-06T162355.7780 - 2023-08-06T162352.9550 - 2023-08-06T162351.8372023-08-06_163003a712b8ba1a9d47678bc3e4b04c4e301fb5b4d15805df4ac1b5df860fd1f152cc1fd4331656b940a2803924f98d4b168b

同安節孝坊,位於漳(州)泉(州)驛道上,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為紀念明代金門人蔡宗德之妾楊氏而立。該石坊為兩柱單間式,規模比其他節孝坊小。
同安節孝坊- 快懂百科 https://bit.ly/3OnbbRy
“節孝”坊位於漳(州)泉(州)驛道上,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為紀念明代金門人蔡宗德之妾楊氏而立。該石坊為兩柱單間式,規模比其他節孝坊小。
蔡宗德是明代金門人,光祿李少卿蔡獻臣的祖父,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中舉人。
他為人寬大仁厚,在廣州、台州任職時,曾經放走、救活一些被倭寇擄掠的福建人。他的妾楊氏是金門楊禮室之女,少通經史,18歲嫁給蔡宗德,23歲守寡,因自己沒有子嗣,先後三次自縊殉節,但都被正室洪氏救活。後楊氏守節協助洪氏撫養洪氏所生四子一女成人。
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楊氏逝世,享年61歲。蔡獻臣上疏為庶祖母旌表,但因是側室身份未準。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蔡獻臣再呈《祖妾孤貞難泯微臣遵例直陳乞賜旌表以裨風化疏》,其中說到“妻之事夫,猶臣之事君。臣之盡忠,既無分於大小;妻之立節,又何閒於嫡庶”,結果獲准,破例為其庶祖母楊氏旌表。
該石坊為兩柱單間,規模比其他節孝坊小,雖然還有“嫡庶之分”,但開啟了封建時代為妾樹坊的先例
同安節孝坊- 快懂百科 https://bit.ly/3OnbbRy
---------------------
廈門老牌坊:被遺忘的古代貞節牌坊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rZmCr6
現存最早的貞節牌坊:
 「蔡宗德妾楊氏貞節坊」
 今日同安區大同街道碧岳社區這一片區域,歷史上是福州、泉州通往同安的官道(閩粵官道)途經之處,文物薈萃,有葉氏郡馬府、鳳山文筆塔(鳳山古塔)、蘇頌故里碑、甘露亭、銘恩亭、鳳山鍾秀坊、天興寺等古代文物或文物遺址。這些地方正好連成一線,遊覽起來非常方便。
 從同安區大同街道南門橋邊的鋪前街進入,街邊小巷口,首先看到的,就是位於鋪前里6號旁的牌坊「蔡宗德妾楊氏貞節坊」,當地人俗稱「小妾坊」。由於路面墊高的緣故,牌坊看起來有點矮,上面醒目地掛著「限高2米」的交通標誌牌。牌坊上的小額坊和花板上的文字表明,這座牌坊建成於1610年(明代萬曆38年),為蔡宗德小妾楊氏立。
 蔡宗德是明代一位舉人,官當得不大,為六品的通判。但他官聲不錯,而且他的子孫們很爭氣。蔡宗德的兒子蔡貴易,中進士,官至浙江按察使(約等於今天的副省長)。蔡貴易的墓,在翔安區新店鎮呂塘社區董水裡,其墓道坊「望洋阡」,則在董水前里,均至今猶存。蔡宗德的孫子蔡獻臣,也是進士,是同安歷史文化名人。
 楊氏本人,沒有留下名字。從她孫子蔡獻臣留下的詩文和顏立水先生等人的考證中可以知道,楊氏15歲嫁給蔡宗德為妾,23歲守寡,親生兒子早歿。在蔡宗德妻洪氏過世後,她撐起整個家,撫育嫡子蔡貴易及蔡貴易的兒子蔡獻臣成才。蔡獻臣跟這位庶祖母的感情很好,曾賦詩懷念:「吾生恩育德,臨諱獨潸然」。1604年(明代萬曆32年),蔡獻臣專門上疏,為庶祖母請旌表,稱「妻之事夫,猶臣之事君。臣之盡忠,既無分於大小;妻之立節,又何問於嫡庶?」結果,朝廷特別恩准,為楊氏立坊。
 這座牌坊,是廈門現存最早的貞節牌坊,也是廈門現存唯一的貞節坊。《同安古牌坊》一書中說,它還是全國「為妾立坊第一例」。
 廈門老牌坊:被遺忘的古代貞節牌坊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rZmCr6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6aek5ym.html
---------------------------------
中國首座為妾豎立的石坊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中國首座為妾豎立的石坊 https://bit.ly/45faEI5
──同安鋪前明蔡宗德妾楊氏節孝坊
  明代金門瓊林蔡宗德妾楊氏節孝坊,位於現在的廈門市同安區大同街道碧岳社區居委會鋪前村漳(州)泉(州)古驛道中,是中國首座旌表媵妾守節的石牌坊。
 蔡宗德字懋修,金門瓊林蔡氏十四世,是明代同安蔡氏望族。他的兒子貴易(進士,浙江按察使)、孫子獻臣(進士,光祿寺少卿)、曾孫甘光、孚光(貢生)、玄孫、大壯,一門五代皆有功名,被譽「祖孫父子兄弟伯侄登科」。蔡宗德嫡室洪氏是南京國子監助教洪敏孫女,累贈淑人,育有四子一女。男即貴成、貴守、貴易,貴邁(早逝);獨生女坤娘適同安西湖塘「南亭」王氏九世王三錫(誥封朝議大夫雲南布政參議)。生二男一女,長王道顯(一五五○─一六一六),萬曆十一年(一五八三年)進士,累官湖廣按察使;次王道照,得娶金門陽翟、德慶州知州陳榮祖(三郡知府陳健孫)之女;女適廣東按察副使陳基虞(浯陽信房二十世)。王道顯三子王軒(一五九○─一六二八)字鳴衡,分支金門何厝,為「何厝王」一世祖。
 蔡宗德於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年),與許大來、王臣、黃源、呂文緯、許以明、許贄為同榜舉人(七人全為金門籍)。蔡宗德為人寬大仁厚,不炫聲譽。任廣州通判時,釋放一百多位因通番船而被羈押的漳(州)泉(州)船員;在浙江台州任職時,也放走了一批被倭寇擄掠準備販賣的莆田人。後來調往廣西任梧州府通判(州之佐官,正六品)。不久歿於京,葬金門戴洋山,刑部左侍郎署尚書事洪朝選(翔風柏埔人)為作墓志銘。
 蔡宗德妾楊氏(一五二六─一五八四)是同安縣楊禮室之女,幼小而孤,隨母改嫁張門。她從小勤學紡織,也頗通經史,十八歲嫁與宗德為妾。二十三歲守寡,雖育有一子,可惜早歿,故二度投環殉節,但均被正室洪氏救活,兩人祇好以母女之情相依為命。洪淑人逝世後,楊氏獨操家計,辛勞撫育貴易、獻臣父子成材。故獻臣對這位庶祖母沒齒不忘,在她諱日時,賦詩感恩:「十五承巾櫛,艱辛半百年。孤貞明皦日,完節報重泉。旌表絲綸重,坊題里巷傳。吾生恩育德,臨諱獨潸然。」
 楊氏卒於萬曆十二年(一五八四年),按照封建禮制,媵妾守節不予旌表。嫡孫蔡獻臣認為她守節完貞,勞苦功高,上疏請求旌表,邑人柯鳳翔(兩浙都轉運使)、陳榮弼等人也竭力推荐,院、道、府、縣各級也勘結明白,但仍因側室身分未能獲准。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蔡施臣陞任常鎮兵備大參(其墓碑作「嘗鎮兵備」,因避光宗皇帝常洛之故),再呈《祖妾孤貞難泯微臣遵例直陳乞賜旌表以裨風化疏》,言「妻之事夫,猶臣之君。臣之盡忠,既無分於大小;妻之立節,又何閒於嫡庶」。結果獲准,啟開了為妾立坊旌表之先河。清代康熙四十二年(一七○三年)二月初九日,金門珠浦許元洛妾黃阿招下田採番薯時,遭悍兵強姦,不從被殺,越年有司於後浦渡頭立坊旌表,額枋鐫刻「康熙申申旌表同安縣民許彭側室黃氏招娘貞」字樣,距離楊氏獲准立坊的時間恰好是一百年。
 民國版《同安縣志》卷七載:「節孝坊(石坊匾額鐫為「貞節」)在鋪前街,為明通判蔡宗德妾楊氏立。楊氏於萬曆三十二年獲准旌表,御史方元彥表門貞節,直到三十八年(一六一○年)才由泉州府同知張仲孝、同安知縣李春開(廣昌舉人)主持建坊。石坊坐西向東,單間重檐,高約七米,寬三‧四五米,方形石柱邊長○‧四四米,下端以「凸」字形夾捍石加固,頂蓋魚尾脊中置葫蘆。輝綠巖封匾陰刻直豎楷書「聖旨」二字,「貞節」坊名石兩側分鐫立坊時間和立坊者具銜題名。橫樑上匾額由三塊輝綠巖連成,高○‧四八米,長二米,正反兩面鐫文敘事。正面銘文從右至左連讀為:明鄉進士梧州府通判誥贈貴州(背面為「湖廣」)布政使司左參政蔡宗德妾楊氏。字為楷體,刻工精細,是現存明代書法石雕珍品。楊氏節孝坊與洪敏「鳳山鍾秀」坊、傅士淵妻吳氏貞壽坊,施琅「績光銅柱」坊同在漳泉古道中,是研究同安明清時期社會風尚、建築藝術以及「無金不成銀」由來的實物資料。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中國首座為妾豎立的石坊 https://bit.ly/45faEI5
-----------------------------
同安鋪前楊氏貞節坊:旌表絲綸重,坊題里巷傳!
 從宋至清,同安縣邑坊表多矣。據民國版的《同安縣誌》記載,縣境內(金廈二島不計)有各類坊表84座,其中旌表婦女名節的節孝坊、貞節坊和貞壽坊達30座之多。鋪前街的楊氏牌坊位列節孝諸坊之首,曰:「節孝坊,在鋪前街,為明通判蔡宗德妾楊氏立。」
 其實,鋪前楊氏的牌坊依其坊額所題「貞節」字樣,應屬「貞節坊」。不知縣誌因何而誤。這座石砌的牌坊,佇立在同安古驛道起點上,與孔廟隔溪相望。其建築,《同安文物大觀》曰:
 位於廈門市同安區大同街道碧岳鋪前里6號,鋪前街與溪邊路交匯處附近。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泉州府同知張仲孝、同安知縣李春開為蔡宗德妾楊氏立。牌坊坐東朝西,橫跨鋪前街(原漳泉古驛道),雙柱單間三層樓式,面闊4.36米,坊底被混凝土路面墊高,余高約5.5米,方形坊柱粗大,邊長0.45米,兩側立平首倭角夾柱石。頂層嵌「聖旨」題匾;二層嵌「貞節」坊額及立方具銜題名小字;底層平板橫匾正、背分別鐫刻:「明鄉進士梧州府通判誥贈貴州布政司左參政蔡宗德妾楊氏」和「明鄉進士梧州府通判累誥贈湖廣布政使司左參政蔡宗德妾楊氏」。
 蔡宗德,金門平林人氏,嘉靖10年(1531年)的舉人。史傳稱其「寬大仁厚,不炫聲譽」。其先後在廣州、台州等地任通判。在廣州,蔡曾釋放一百多位因通番船而被羈押的漳泉商民;在浙江,緝捕強盜,又救出了一批被倭寇擄掠準備販賣的莆田人。在台州過於執著公事,得罪上下一批人,而遭詆毀攻擊,從富庶繁華的浙江平調到了邊遠偏僻的廣西,到梧州府依舊任通判。不過,未就任便病歿京城。
 蔡宗德妾楊氏,「性淑慧,幼即下捷習紡績,不妄隨鄰舍女嘻笑。既侍王父,頗通小學、勸世諸文」。十八歲時嫁入蔡家,善事公婆,「曲得其歡」,「以孝謹稱」。蔡宗德歿時,楊氏方二十三歲,聞訊,「哭泣悲哀,屏水漿,紉周身衣裳,誓必死,殉兩次,闔門自縊」。皆被嫡室洪氏救下。洪氏「慰藉百端,乃強起佐,拮据相依」,於是兩人「兵火間如母子」。蔡家貧,「嘉靖之末復遭兵火」,楊氏「間關萬苦,以紡績佐嫡」,並勸諭、督促蔡家子弟,「蔡貴易是以克有成立」。洪氏死後,「楊操家甚肅,終身茹荼衣枲不厭」。
 蔡宗德有四子一女。長子蔡貴易,其父喪時才十五歲,在母親嚴厲監督下「刻志憤發,弱冠學成」。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歷官江都令、浙江崇德縣令、南京戶部陝西司主事、寧波知府、貴州按察副使、布政司參政,終浙江按察使。蔡貴易一生不善奉迎,「精敏吏治,恬退寡援,挺立獨行」,「居家不蓄媵妾,不混官府,敦宗親和鄉里」。崇德地處浙西孔道,其「悉罷諸供應之擾民者,過賓至,束脯授餐如禮,往往罄私橐以具。然至貴顯人亦無所加腆」。遷戶部時,崇德有徽商感念其不擾民,集款四百金贈之而遭堅拒,縣民為其立「四知亭」,用的是東漢清官楊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典故。任貴州布政使時,彝人首領安國亨曾派人投牒,欲有所饋,蔡貴易「叱牒還之」。安國亨從此「俯首受約束」,曰:「畏使君清耳。」病危將死時,「囊蓄蕭然」,喪葬用物都是借來的或臨時置辦的,「可謂以清德終焉」。御史蘇浚為其堂題「清白」,其子蔡獻臣也以「清白堂」為其文集命名。
 蔡獻臣,字體國,號虛台。其一生可謂備極其榮。二度科舉,連捷連第。萬曆十六年(1588年)鄉試時,金門考生八人中舉,有「八鯉渡江」之稱;次年京城會試,又有五名金門同鄉高中進士,人稱「五桂聯芳」。如此父子同登進士榜,在同邑歷史上也僅只三家。祖父蔡宗德先因其子蔡貴易故,獲贈「貴州左參政」;再以孫蔡獻臣故,加贈「湖廣右參政」,也算盡享哀榮。其故里平林,也因閩撫鄒維璉以蔡獻臣「學問純正」入奏,被天啟皇帝賜名「瓊林」。蔡獻臣歷官刑部主事、禮部主客郎中、湖廣按察使、浙江巡海道、南京光祿寺少卿等。其為官「清介亮直」,在宦海之中,難免被謗、被貶,削籍歸邑。最後也能得其善果,以七十九高齡卒,追贈少司寇。蔡獻臣的妻弟池顯方有詩讚之:
 三世冰官輔六朝,看君勁節更凌霄。
 貯書何止萬千卷,封奏猶存數十條。
 團氣接人春滿面,裹糧來學雪齊腰。
 自從得遂歸田請,種盡黃精已長苗。
 蔡獻臣畢竟是禮教中人,仕途通達之時,仍不忘楊氏哺養之恩。其有言道:「獻臣父子獲有今日者,楊有力焉。」其父蔡貴易早有為楊氏請求朝廷旌表之志,但未就而歿。同邑同榜進士柯鳳翔等人也力請朝廷旌表。「然以妾故,難為題請」。萬曆32年(1604年)蔡獻臣升任備兵常鎮。離京前,上呈《祖妾孤貞難泯,微臣遵例直陳,乞賜旌表以禆風化疏》,報告楊氏「獨身執節,至苦至難」之事跡,以「夫婦之節,猶臣之忠也。忠無間於崇卑,節何分於嫡庶」為由,懇請藉助旌表楊氏,能使「楊氏已歿之幽貞不至泯泯溝瀆」,並能「以此風勵天下」。疏上,獲准。萬曆38年(1610年)泉州府同知張仲孝、同安知縣李春開建造此坊。明清時代為媵妾立坊表之例,由此開啟。
  圖2:鋪前楊氏牌坊(東面)
 言及此事,蔡獻臣有詩曰:
 十五承中櫛,艱辛半百年。
 孤貞明曒日,完節報重泉。
 旌表絲綸重,坊題里巷傳。
 吾生恩育意,臨諱獨潸然。
 「絲綸」者,皇帝詔書也。有聖旨在,出生媵妾的楊氏也因此能奉祀於縣邑節孝祠中。嘉慶年的縣誌,其名亦列於「列女傳」中明代眾節婦孝婦之首。志曰:
 楊氏:通判蔡宗德妾,少通書史。年二十三,宗德卒於京。氏無子,投繯者再,嫡洪氏救之。後遭倭亂,佐嫡間關拮据,克立厥家。卒年六十一。初,氏少孤,母改適張姓,氏心非之。母死,張已窆(埋葬),氏竟捐簪珥別葬之。萬曆甲辰旌表(坊在鋪前)。
  圖3:《嘉慶同安縣誌》節
 同安乃朱子過化之區,其「為禮義之邦,節烈最多,或從容就義,或撫孤完貞,且有百折不回、慷慨殉身,其立志皎然,與士之見危授命者無異」(嘉慶《同安縣誌》)。民國版的縣誌中,記有明清兩代節孝女1261人,節烈女150人,貞節女33人,孝婦10人,貞壽女18人。其中多有孤苦守節、殺身殉夫、剖肝救親者。而得朝廷立坊旌表者34人。其餘,用蔡獻臣的話說,「窮鄉下邑抱幽貞而不耀者,可勝數哉?」(萬曆《同安縣誌》人物誌)
  圖4:貞節坊坊額
 在楊氏節孝坊左近,岳口一帶曾有「義娘井」、「義娘墓」、「義娘廟」,祭奉清初廈門烈女「義娘」。其事跡縣誌、府志和省志中皆有記載。義娘,失其姓名。或說姓王,或說姓侯。也有說姓曾,為廈門曾厝垵人。清初時廈島遭兵燹,義娘陷入亂軍之手,在被縛前往同安岳口途中投井自盡。其貞烈為時人矚目。因而也引出許多傳說。其中以清人鈕琇《觚剩續編》中「義娘」最詳,然卻多有志怪傳奇色彩:
 泉州府同安之廈門順治初為海寇鄭錦所據。壬辰我師進剿鄭寇,大掠子女而還。有騎士挾一婦人於馬上,過同安東關。婦見道旁有井,紿騎士下馬小遺,即躍入井。騎士窺井大怒,連發三矢,中婦肩而去。越十日,有村民薛姓者由村入城。行至半途,天甫向曉,忽於煙霧中一婦人,韶年麗容,身衣碧色短襦,腰系淡黃裙,雙趾纖細,文履高屐,迎前泣告曰:「妾乃廈門難婦王氏,夫死於兵,而妾被掠,矢志不辱,投身東關道傍之井。聞君夙有高義,幸出我於井,拔劍斂屍,埋棺井側。妾當隨事默祐,以報君德。」薛應曰:「諾。」婦忽不見。是日,薛適有事於縣,如意而出,因於東關求井,婦宛然在焉。偶遇博場,薛欲驗婦言,遂入場下采,復獲大勝,囊錢還家,與子弟語其事,即以錢買棺,約子弟同至井所。出婦屍,顏貌如生,為之拔箭整衣履,殯而埋之。其地去井丈余,前臨大道。又月余,薛夢婦拜謝而言曰:「妾荷君之義,幸獲安葬。妾身雖朽,而妾心之感君者不朽也。陰府憫妾之節,香火於此,君若為妾立尺五之廟,則妾之報君當不止曩昔矣。惟君終始之。」薛覺而驚異。次日舁運磚土,築成小廟,並以瓣香酬賽。自後舉家安順,事事獲濟,遠近競相傳說。不數年,紳士商民各致錢鏹,大啟神宇,丹碧輪煥,而肖像於中,題其額曰:「王義娘廟」。入廟莊誠,有禱輒應。遇衣冠不潔,或出穢褻語者,立致譴責。以是土人及往來之客,益加敬畏,焚叩駢集,至今不衰。
 義娘廟多有靈驗。《嘉慶同安縣誌》在「災祥」卷中言及:
 (乾隆)十一年三月,黑蟲食麥,岳口一帶蔓延十餘里。邑令張荃督民捕之,計數給賞。三日內獲蟲三十餘石。終未能盡,乃偕同城各官禱於義娘廟。是日,天大雷雨以風。夜半,大雨如注,達旦蟲無遺種。是歲麥大熟。
 而義娘溺沒之井,「有病者,得井水飲之即愈」。因而「道路之人,多以竹筒盛水而去。」(嘉慶志)後人詠「義娘井」:
 凜此皭然操,行人皆起興。
 長留一井水,猶貯玉壺冰。
 亦有詠其墓的:
 風塵陌路委花鈿,埋玉沉珠事可憐。
 眢井轆轤心是水,其人冰雪冽於泉。
 空林鳥鵲寒雲外,古道麒麟夕照邊。
 杯酒郵亭澆墓草,廟門香火起秋煙。
 此事傳入廈門,碧山岩寺前也有了曾烈女祠。清末詩人林鶴年有七言長詩,其中詠道:
 千秋獄廟傍香塋,不種棠梨種女貞。
 閭里至今傳義俠,幾聞巾幗請長纓。
 菊薦寒泉井不波,自囊花骨痤香羅
 ……
 海荒兩島效孤忠,倒挽狂瀾獨障東。
 一代延平表忠錄,可憐兒女亦英雄。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z6y4bl.html
--------------------------------------
福建廈門同安蔡宗德小妾楊氏節孝石雕牌坊
  同安位於福建廈門北部,始建縣於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石雕牌坊眾多是同安的一個特色,據史料記載,在古同安(包括現在的金門、廈門、龍海角美等)地區,明清時期建造的牌坊有120多座,而且品種繁多,有科舉坊、德政坊、節孝坊、忠義坊、樂善好施坊、急公尚義坊、墓道坊等,最早的建於明嘉靖年間,最晚的建於清咸豐年間。而據《同安縣志》記載,明清時期同安的貞孝節烈婦女多達1 521人,因此,在明清時期建造的牌坊中節孝坊為數最多。而在這些節孝坊中,有一座特別值得一提,那就是為廣西梧州府通判蔡宗德的小妾楊氏所立的節孝坊。
石雕牌坊
“蔡宗德之妾楊氐節孝坊”位於同安南門外漳(州)泉(州)古驛道通泉州的舖前街上, 建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蔡宗德係明代金門人,是光祿寺少卿蔡獻臣的祖父,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考中舉人。他為人寬大仁厚,不炫聲譽,在任廣州通判時,曾救下漳泉一帶通番船的船員一百多人,後調任廣西梧州府通判,不久在京逝世。蔡宗德之妾揚氐是金門楊禮室之女,少通經史,知書達理,18歲時嫁給蔡宗德為妾,蔡宗德去世時她剛23歲。因自己沒有子嗣,蔡宗德去世後,楊氏曾三次自縊殉節,但都被正室洪氏救活。此後,楊氏就守節協助洪氏所生四子一女成人。萬曆十二年(1584年)楊氏去世,享年61歲。蔡獻臣上疏請求為庶祖母旌表,但是按照明代定例,小妾守節是不予立坊旌表的,因此朝廷未予批准。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蔡獻臣再呈《祖妾孤貞難泯微臣遵例直陳乞賜旌表以裨風疏》,提出:“妻之事夫,猶臣之事君。臣之盡忠,既無分於大小,妻之立節,又何間於嫡庶? ”蔡獻臣的這一建議獲得了朝廷的採納,於是朝廷更改定例,為其庶祖母立坊旌表。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地方官奉旨為楊氏建立了牌坊。牌坊為二柱一間,規模比其他節孝坊小,雖然還有“嫡庶之分”,但楊氏畢竟是小妾立節孝石雕牌坊的第一人,開啟了封建時代為妾立坊的先例。福建廈門同安蔡宗德小妾楊氏節孝石雕牌坊-石牌坊_石牌坊價格_石雕壁畫_石欄杆價格_石牌樓_石雕牌坊廠家—山東嘉旭石雕 https://bit.ly/3qdLBXl
--------------------------
蔡宗德妾楊氏貞節坊
   牌坊舊照↑
 該牌坊位於同安區大同街道南門橋邊
 聽名字就知道是為蔡宗德妾楊氏而立
 蔡宗德是明代一位舉人
 官至六品通判
   而楊氏具體叫什麼不得而知
 15歲嫁人23歲守寡親生兒子早歿
 在蔡宗德妻洪氏過世後撐起整個家
 將嫡子蔡貴易及蔡貴易兒子蔡獻臣
 都培養成進士
   蔡貴易官至浙江按察使
 (相當於如今的副省長)
 蔡獻臣是同安歷史文化名人
   蔡貴易墓位于翔安區新店鎮呂塘社區董水里,至今猶存,已被列為“廈門涉台文物古蹟”。
   蔡貴易墓道坊“望洋阡”上的花板,上面落有建成日期“萬曆三十九年辛亥(1611年)十一月初二日”,並有蔡貴易兒子蔡獻臣的落款。
 “吾生恩育德,臨諱獨潸然”
 蔡獻臣曾賦詩懷念庶祖母
 也是因他的專門上疏
 朝廷才恩准為楊氏立坊
 成為“為妾立坊第一例”
     這座牌坊
 是廈門現存最早的貞節牌坊
   牌坊舊照↑
     ↑地址:從同安區大同街道南門橋邊的舖前裡6號旁
 同安區大同街道碧岳社區這片區域,歷史上是福州、泉州通往同安、漳州的官道(閩粵官道)途經之處,文物薈萃。到這裡還可以遊覽葉氏郡馬府、鳳山文筆塔(鳳山古塔)、蘇頌故里碑、甘露亭、銘恩亭、鳳山鍾秀坊、天興寺等文化古蹟。
15歲嫁人,23歲守寡,培養出兩進士! 廈門現存最早的貞節牌坊為她而立_蔡貴易 https://bit.ly/45ivbvk


同安節孝坊「為妾立坊第一例」1610年為紀念明代金門人蔡宗德之妾楊氏而立-妾楊氏是金門楊禮室之女,少通經史,18歲嫁給蔡宗德,23歲守寡,因自己沒有子嗣,先後三次自縊殉節,但都被正室洪氏救活。後楊氏守節協助洪氏撫養洪氏所生四子一女成人-蔡獻臣上疏為庶祖母旌表,但因是側室身份未準。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蔡獻臣再呈說到“妻之事夫,猶臣之事君。臣之盡忠,既無分於大小;妻之立節,又何閒於嫡庶”獲准/蔡宗德是明代一位舉人,官當得不大,為六品的通判。蔡宗德的兒子蔡貴易,中進士-蔡宗德的孫子蔡獻臣,也是進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YqHDHo
-------------------------------
台北西門街通--衡陽路54、56、58號--急公好義 石坊街+請把北埔急公好義坊豎起來!─從聖旨石找到談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2ZNLEHO
------------------------------------
急公好義+北埔姜家與台北洪家+粵、福,客、閩+洪騰雲於是陸續捐出數公頃土地興建城牆、官署、官邸,也將洪家祖宅附近的空地捐建北部第一間科舉考棚土地捐贈者後代洪家向本報反映,指祖先捐地是「急公好義」滿足社會需求,不滿政府惡搞讓財團開發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5EvPUY
---------------------------
北埔鄉急公好義坊-呈請 新竹縣政府文化單位應立即籌畫重建國家古蹟歷史建物-北埔鄉急公好義坊/古蹟重建+半倒全倒或消失都有可能重建+新北投車站消失後異地重建成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9Y4Y9T
---------------------------
女性傳奇人物-姜胡氏(姜朝鳳宗族)+『急公好義』牌坊是新竹縣客家人的唯一牌坊,全台灣第一座急公好義牌坊(全國只有兩座與洪騰雲同時核准建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a2xbMz
----------------------------------
急公好義+北埔姜家與台北洪家+粵、福,客、閩+洪騰雲於是陸續捐出數公頃土地興建城牆、官署、官邸,也將洪家祖宅附近的空地捐建北部第一間科舉考棚土地捐贈者後代洪家向本報反映,指祖先捐地是「急公好義」滿足社會需求,不滿政府惡搞讓財團開發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5EvPUY
------------------------------------------
 洪啟宗醫師-洪騰雲(急公好義+北埔姜家與台北洪家)曾是台北城第三富商,清朝時台灣只有台南一座考棚(科舉考場),考生都要辛苦走到台南應考,洪騰雲就捐一大片地蓋考棚,在中山南路忠孝西路一帶,朝廷還頒給他「急公好義」牌坊,牌坊在二二八公園/林占梅古琴「萬壑松」/北市議會舊址土地賤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bZLEKW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