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下載 (9)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

15位博士、24位碩士、林懷民的舞林,都出自這座百年老宅「培桂堂」
林懷民老家培桂堂年初開放參觀,這個講究規矩,孕育15位博士、24位碩士的樸素屋子,曾讓他備感壓力。但一輩子想逃離的家族祖訓,卻又無形之間影響林懷民的為人處世及美學創作。
 林懷民-雲門-培桂堂-新港-嘉義
15位博士、24位碩士、林懷民的舞林,都出自這座百年老宅「培桂堂」|天下雜誌 https://bit.ly/3QkANBf
發布時間:2023-08-02
 整理舊房子的時候,林懷民才發現老家是有祕密的。
 老家位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所。2016年林家後代把宅第捐出作為嘉義縣定古蹟,花了兩年時間,耗資3700萬元整修。以林懷民曾祖父林維朝所題的「培桂堂」為號,今年初對外開放,讓大眾走進林家的故事,也走進台灣的歷史。
  【小檔案】培桂堂
落成/1933年,林懷民祖父林開泰的宅第與診所位址
經歷/2016年林氏家族把祖厝捐給嘉義縣政府,成為縣定古蹟
現況/2023年1月開放參觀,由新港文教基金會維護管理
建築特色/坐北朝南的三開三間建築,結合閩式,日式和西式元素,反映日治時期台灣建築潮流。前廊表層鋪上磨石子地坪,前緣一對洗石子廊柱,複合式的 柱礎,頂端是仿希臘式的多立克柱頭。所有房舍沒有任何裝飾,紅磚紅瓦,原木白牆,樸素淡雅。
大興路不長,短短300多公尺就有三棟古蹟,大興宮、奉天宮、培桂堂,全都跟林維朝有關。1904、1906年新港接連發生大地震,林維朝號召鄉民重修地震摧毀的奉天宮、大興宮,為地方上最具聲望的領導人物。
1931年,林維朝次子林開泰從中正路老家搬出去,自立門戶,建造了融合閩南、日式與西洋元素的宅第。前屋作為診所,後方三開三間的主建築,以及後廂房是家人起居的空間, 林開泰一脈三代43位成員,15位博士、24位碩士,以此開枝散葉,新港人又暱稱此地為「博士窩」。
  林氏家族2023年5月1日在培桂堂前廊合影。(李卉婕攝、新港文教基金會提供)
 仕紳家庭,家裡只擺書和字
整修前,林懷民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整理老宅的雜物,丟了三卡車的舊物,其中又以叔叔、姑姑們的考卷、手寫筆記最多,「每個人都寫了一手工整漂亮的字,」林懷民認為,這全傳承自熱愛詩文、書法的曾祖父和祖父。
培桂堂大廳兩側掛滿林維朝、林開泰的書法字。林維朝字體工整,林開泰擅寫草書,展現父子倆性格上的不同。可惜林宅曾遭竊,許多書法、字畫都不見,如今在培桂堂看到的書法字體,多半為臨摹或複製。
 老宅最不缺的就是書,還設有讀書間,日本書、馬來語初級課本、醫療書、土木工學、小說、辭典,在這可飽覽群書。
 「我們家小孩沒有人愛運動,沒有運動細胞,一天到晚都在讀書,」最後全都考上台大,政大畢業的林懷民笑說他是唯一的異類,「就我一個人犯規、害群之馬。」
 身為第四代長孫的他,初中考了第14名,「在這個房子裡面,那是個大事,」於是被父母「下放」回新港老家閉關念書。有一段時間,林懷民回老家就像被囚禁的小鳥,只能上家教、習課,但也因此接觸到叔叔、姑姑們的書籍,讀了魯迅《吶喊》和現代舞創始人《鄧肯自傳》,成了他日後舞蹈的啟蒙,激發寫小說的慾望。
 叔叔、姑姑們的書籍成為林懷民日後舞蹈創作的啟蒙。(邱劍英攝)
 發現祖母的祕密,「連叔叔姑姑都不知道」
不過這些都不是林懷民的新發現,清理老家物件,意外發現祖母林吳秀春的木箱底下,藏著一幅精緻的日本刺繡,「這些事情跟住在海外的叔叔姑姑們講,他們都不知道,」林懷民說話音調高昂,臉上還帶有第一次發現時的驚喜。
 林家雖為在地有名的仕紳家庭,然而宅邸卻簡樸至極,沒有官邸的氣派,也沒有富商豪門的華麗,僅以白牆、紅磚瓦搭建,配上木質家具、牆上掛著幾幅書法字,流露文人的清雅。
  林家的擺飾展現家風樸實。(邱劍英攝)
 「祖父再三地說家裡不要有顏色,不能有畫,孩子會奢侈,」林懷民推測這些刺繡畫應為祖母的嫁妝,只不過嫁到林家後,發現樸實的家風實在不太適合掛上有色彩的畫作,因而埋藏在木箱,直至這次老房整修,才有機會被掛上。
 林家重文勝過於財,雖為地方大戶人家,卻不像商人家族那般富有,這點從灶腳遺留下來的鍋碗瓢盆便能窺知一二。
 由於人口眾多,掌廚的林吳秀春用大鍋大灶做飯菜。先生娘不嬌貴,洗碗、打掃、做飯全都自己來。如今在培桂堂看到的爐灶跟林開泰在世時並無太大差別,「幾代用的火鍋、鐵皮熱水瓶就是一直用,沒有再買新的,」林懷民說。
 「林維朝的孫子」當競選口號,一票都沒跑
林家四代流傳著林維朝流傳的祖訓:「公爾忘私」,這四個字高掛在培桂堂,勉勵子孫忘卻個人得失,全心為眾人謀福利,忘卻私人利益。
 特別是林懷民從小就不斷聽聞長輩提起曾祖父臨終前的話,「我沒留什麼財產給你們,但你們可以用我『林維朝』三個字做你的本錢去打拚,」林懷民說,「他是那麼自豪。」林維朝的高風亮節,鄉里都知道。
林懷民父親、第三代長子林金生,1951年參選嘉義縣第一屆民選縣長,當時就真的只打出「林維朝的孫子」,「新港一張票都沒有跑掉,」林懷民說,每回家族提起此事,感動中也自我警覺。
 林家也從清末、日治、二戰、戒嚴到解嚴,每一代子孫都實踐著家訓,貢獻於地方,不是只靠林維朝一人撐起「公爾忘私」。
 第二代林開泰從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返鄉行醫,長年照顧鄉民健康。他因個人氣喘疾病,能體會病人的辛苦,遇有貧困患者常不收費,鄉里間稱他為「詩人良醫」或「聖人」。林懷民的二叔林新澤,接續父業,之後擔任WHO西太平洋防癆顧問隊長,常冒性命危險搭小飛機前往新幾內亞行醫。
到了第三代林金生,二戰後從日本東京帝大法學部畢業回台,曾擔任過內政、交通部長、總統府資政,「公爾忘私」成為他擔任公職數十年的精神指標。
 林金生後來還把林維朝寫的「公爾忘私」書法字刻成木質橫匾,送給兄弟和四個兒子。林懷民笑說,拿到匾額時沒什麼心情,「只想趕快get rid of it(擺脫它),」這四個字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心裡,於是把匾額送給新港文教基金會,鼓舞基金會成員和義工。
  流傳四代的祖訓「公爾忘私」高掛在培桂堂。(邱劍英攝)
 第四代林懷民從事的編舞,雖然和家族行醫、投入公職毫不相干,然而他創辦台灣第一個現代舞團「雲門」,影響了當代美學,從幕前到幕後繁衍出整座舞林。如今,他將家族祖厝捐出,變成公有,也讓眾人共享這棟承載清末至今的地方歷史記憶。
 「在地人都知道培桂堂,但很少人真正踏進來過,」在奉天宮前出生長大的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政鴻說,新港人對林家的事蹟不陌生,卻鮮少有人能說出培桂堂裡面長什麼樣,很高興有機會進去看。
 祖厝孕育複雜靈魂,化作《流浪者之歌》
雖然不在祖厝長大,但童年在新港度過的回憶,是林懷民重要的創作根源。他對稻米有情感,是因為新港老家隔幾條街道外就是嘉南平原,農忙插秧、耕田、收割、曬稻米的記憶,化成舞作《流浪者之歌》,呈現金黃色稻米之美。
 他很小就隱約知道二二八。堂叔在事件後就無故失蹤,30多歲的堂嬸一夜哭白了髮,哭壞身體,卻始終相信丈夫有一天會回來,累積日後他創作《家族合唱》,南管、客家八音、客家音樂,語言涵蓋達悟語、中文、台語、客語,從燒王船、水燈、乩童起乩等段落,因為祖厝生活就是如此。
 林家四代,林開泰出生那年,台灣割讓給日本,林家二、三代幾乎都是受日本教育長大,林家的教育強調要像日本人那樣有規矩,吃飯筷子沒拿好會被打,椅凳沒有靠背,吃飯時得坐得直挺挺。國民政府來台後,改接受漢文教育、說中文,林家時常是日文、中文、台語換著說。
 等到排行較小的叔叔、姑姑們到美國念哈佛,又給年幼的林懷民寄來《小飛象》、《小鹿斑比》等西洋童書,傳統的、東方的、西洋的,「這些東西都成了我的教養,」林懷民說,也因此「我從小就是複雜的。」
  林懷民在新港度過的童年回憶,成為《流浪者之歌》創作根源,他說,「我從小就是複雜的。」(邱劍英攝)
 蔣勳讀出題字背後永恆的美
夏日午後,跟著76歲林懷民穿過他4、5歲初次跳舞的前廊,再跨過門檻走進大廳,頭一抬,望見正中央林維朝題字的對聯,「培基固本貽謀遠,桂子蘭孫衍慶長」。
 廳堂兩側擺放請人入座的木椅,「這個地方可以想事情,可以感覺,可以坐很久,」林懷民說 。
 美學大師蔣勳解釋對聯的用意。上聯意味基礎要打好,「套用在蓋房子就是要把根基打好,才能流傳好幾代不會壞掉。」下聯則是期許後代子孫不一定要做大官或發大財,而是能像桂花、蘭花一樣,各自有獨特的生命芬芳,遠遠流長。
 蔣勳認為,在急躁的現代社會,似乎已經沒人去思考10年、20年以後的事,然而培桂堂這棟90年的老宅,歷經一次次的歲月洗禮,甚至經歷過好幾次的政權改變,「它讓我們看到有一個永恆的東西,也許是文化的力量,可以在民間天長地久的流傳。」
 往後這棟近百年的老房不再神祕,一磚一瓦、林懷民祖母過往的祕密,都是見證林家百年歷史的縮影。
 培桂堂參觀資訊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大興路19號
時間/週三至週日 9:30~17:00
電話/ (05)374-9992
價格/免費,採線上預約
導覽/提供華語版蔣勳、台語版林強、客語林生祥,三種語音導覽,每人100元
備註/星巴克位於培桂堂後院,二樓開放式露台可眺望三開三間建築


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


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

嘉義老屋修復再運用,在「培桂堂」看見時代故事,到近百年碾米廠閣樓獨享片刻時光
嘉義縣舊有建築活化再利用,引領旅人重新認識在地文化。拜訪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老家「培桂堂」,欣賞融合閩、日與西洋建築元素的宅邸;再到舊碾米廠修復的「成豐社區講堂」遙想過往榮景。舊有建築整修再運用,探索專屬於嘉義的在地美好。
 嘉義老屋修復再運用,在「培桂堂」看見時代故事,到近百年碾米廠閣樓獨享片刻時光
嘉義新港「培桂堂」的榻榻米間。
 2023-04-10嘉義老屋修復再運用,在「培桂堂」看見時代故事,到近百年碾米廠閣樓獨享片刻時光 - 嘉義異鄉人 - 微笑台灣 - 用深度旅遊體驗鄉鎮魅力 https://bit.ly/3YmGCjv
 經由政府機關保存活化、與民間團體創意經營的雙軌併行下,「舊有建築修復再運用」在全台各地形成豐富多元的城市新面貌,引領在地民眾與來往旅客,重新認識在地文化的平台媒介。
 今年(2023)一月初,位於新港的林懷民老家、林開泰診療所舊宅「培桂堂」修復開放;時至三月,六腳舊碾米廠修復為「成豐社區講堂」,同步規劃獨立書店、在地作家進駐、住宿等體驗模式。不妨跟著舊有建築修復轉身的文化平台,深入嘉義縣界不同鄉鎮區域,探索專屬於在地的美好。
   新港林懷民老家培桂堂修復開放
若聊到「新港印象」,每個人腦中可能浮現不同畫面:香火鼎盛的奉天宮、充滿麥芽糖與花生香的古早新港飴、廟前總是大排長龍的生炒鴨肉羹、活化舊穀倉為農創平台的「新農豆食堂」、及日漸多元的咖啡甜點品牌等,而今年一月初,歷時兩年修復的林懷民新港老家、林開泰診療所舊宅「培桂堂」正式對外開放,提供了在地民眾與外來旅客,多樣親近且認識新港的渠道。
   培桂堂。
  最靠外側街道的診療間。
 晚清秀才林維朝次子林開泰醫師,於日治昭和八年(1933),家族搬入這個鄰近奉天宮,融合閩式、日式(和室)、與西洋(正廳前長廊)建築元素的宅邸「培桂堂」,反映了日治時期的台灣建築潮流,最靠外側街道為看診間,後方則為起居住宅。因家族十一位兒女在不同領域、至國際上都有著重要影響,被暱稱為「博士窩」。
   林開泰醫師及其子女的介紹。
其中,長孫林懷民創辦了華人第一個現代舞團「雲門舞集」,根據現場介紹說明,林懷民小時常邀長輩們當觀眾,聽著他說故事、看著他跳舞演戲,這宅邸前廊可是其童年時期的舞台呢。(延伸閱讀:你去過「醫生街」嗎?從西醫館到中藥房,嘉義老醫院建築有故事)
 依循縝密且清晰的導覽動線,搭配現場租借語音導覽(華語版蔣勳、台語版林強、客語版林生祥),從入口處左側的「診療所」開始,接著穿過前廊步入「大廳」,再轉入「新娘房」、「榻榻米間」,穿過後廊則可見更生活的層面,包含「食飯間與灶腳」、「讀書間」等。
   大廳一景。
  穿過後廊則可見食飯間與灶腳。
入口處「診療所」完整呈現林開泰醫師當年的看診情境而「大廳」則掛滿林維朝與林開泰的書畫,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為「榻榻米間」。根據現場說明,「榻榻米間」為「男生宿舍」,是男孩子的床鋪、也是過年團聚時兒孫的大通鋪;九十多年歷史的風琴是開泰夫人的嫁妝,也為家族帶來音樂與歡愉;書櫃裡的藏書,也見證了思想的啟蒙;而和室中央上方「公爾忘私」四字,為維朝公題寫勉勵「忘卻個人得失,全心為眾人謀福利」,也成為後代的精神指標。
   榻榻米間。
  老屋仍保留著藏書。
再往古宅最裡側走則到達「星巴克新港門市」,不算太大的建築體,以深黑色鋼構搭建,陽光透過大片玻璃使整體空間顯得明亮通透,一樓櫃台以磚紅色系為主、上方以木質組合結構,與前方古宅氛圍相互輝映;而我特別喜歡順著階梯登上二樓平台,在有著大片藍天的嘉義陽光下,透過玻璃帷幕從高處俯視整體古宅,而一旁保留的大樹也帶來了綠意。
     六腳碾米廠轉身講堂書店民宿
曾經乘載區域糧食來源與經濟發展的碾米廠,可能因為勞動人力移轉、或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有的投資轉型為企業化經營,有的仍持續服務庄頭碾米需求,然而有的因需求不再、或主責者退休,透過碾米機具及建築物,遙想過往榮景。
    如今在台灣,有著諸多以碾米廠為基底改造的空間,注入創意形成多樣的經營模式,如:屏東竹田車站旁的「大和頓物所」,將荒廢多年的德興碾米廠改造為咖啡館,而台南官田「藝農號」、「菁寮義昌碾米廠」等,也提供民眾與在地人文風土相互對話的機會。
 而在嘉義縣六腳鄉,屋齡超過九十歲的「成豐碾米廠」,歷經三年整修轉身為蒜頭老街上的「成豐社區講堂」,透過修復建築與現場介紹說明,見證近百年的地方產業。
     整修後空間主要分為三種規劃:中央為產業文化展示廳,右側為「榻榻米和式」及「洋式房」的兩種住宿體驗空間,左側則為結合舊書、CD、咖啡的「春葵 書 咖啡」。觀看了店內藏書,好奇和現場負責人聊起,赫然發現原來是出身六腳的作家莊文松先生,而目前空間由後輩年輕女孩照顧著,然而關於在地作家進駐、及未來更多可能的各種串聯推廣,我心中有著各種想像與期待。(延伸閱讀:在嘉義轉角遇見美麗老屋,舊有木建築再造新靈魂,遙想往日地方街景)
   如果有機會到「春葵 書 咖啡」,我特別推薦一定要攀上小閣樓,在距離屋頂很近的空間裡,找個有陽光、靠近窗戶的位置,倚靠在榻榻米和式桌旁看書,享受專屬於自己的片刻時光。
    除了新港「培桂堂」及六腳「成豐社區講堂」,朴子牛挑灣歷史建築「吳杯初濟生病院」,亦將於今年五月完成修復,以在地社區文化館的方式,再次與大眾見面。而關於嘉義縣的舊有建築整修再運用,你還有甚麼樣的想像呢?
 *本文轉載自《嘉義異鄉人》,非經同意請勿轉載嘉義老屋修復再運用,在「培桂堂」看見時代故事,到近百年碾米廠閣樓獨享片刻時光 - 嘉義異鄉人 - 微笑台灣 - 用深度旅遊體驗鄉鎮魅力 https://bit.ly/3YmGCjv


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

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進駐林懷民老家培桂堂,溫暖調性延續林家舊宅文化
2023-02-14 20:00 沈佩臻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進駐林懷民老家培桂堂,溫暖調性延續林家舊宅文化 | 質感生活 | 500輯 https://bit.ly/3qfpI9S
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進駐嘉義縣定古蹟、林開泰診療所舊宅「培桂堂」,此地也是林開泰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老家,在閩式與和洋建築交融面貌下,星巴克加入極簡線條設計與大片玻璃,維持老宅原有樸實溫潤感受,與創造穿透感的空間視覺。為慶祝盛大開幕,門市結合在地產物新港花生,研發「花生可麗露」,並推出「嘉義新港馬克杯」與「嘉義新港隨行卡」。
 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進駐嘉義縣定古蹟「培桂堂」,並結合在地產物新港花生研發「花生可...
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進駐嘉義縣定古蹟「培桂堂」,並結合在地產物新港花生研發「花生可麗露」,推出限定版馬克杯與隨行卡」。 圖/星巴克提供
詩人良醫林開泰,與他的診療所
林開泰為新港鄉先賢、清朝秀才林維朝次子,不僅精通醫術,也擅長詩文創作,常為經濟弱勢鄉親免費義診,仁心仁術被譽為「詩人良醫」;加上林開泰十分重視教育,11位子女多學有所成,此宅第亦被稱為「博士窩」;林開泰是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祖父,林氏親族長輩秉持著祖父所傳家訓「公而忘私」,因此於民國105年決定捐贈舊宅給嘉義縣以修復、活化、再利用。
 林開泰診療所舊宅過往原貌,僅以白牆、木料裝飾的素樸風格。 圖/嘉義縣政府
 林開泰診療所舊宅過往原貌一隅。 圖/嘉義縣政府
林懷民曾提及,儘管自己出生時祖父已離世,未曾見過林開泰先生,但他對自己及家族的影響卻無所不在,診療所的舊宅僅以白牆、木料裝飾素樸的風格,都是林開泰所秉持的重要原則─勤儉持家。
 林開泰診療所舊宅過往原貌一隅。 圖/嘉義縣政府
 溫暖調性延續舊宅文化
「培桂堂」融合洋式、日式及閩式建築樣貌,積累了新港自清末至今的地方歷史記憶,也因此門市內設計以極簡建築線條,加上大片玻璃面積,如樓梯口處玻璃、天台上玻璃的欄杆扶手,以及半開放式窗戶和座位設計,讓視覺穿透感強化室內連結,隱含著尊重保留舊宅珍貴的傳統價值,並彰顯不同世代生活中,人與環境的鏈結與啟發。
 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加入極簡線條設計與大片玻璃,維持老宅原有樸實溫潤感受,創造穿透...
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加入極簡線條設計與大片玻璃,維持老宅原有樸實溫潤感受,創造穿透感空間。 圖/星巴克提供
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一樓戶外空間。 圖/星巴克提供
 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新開幕。 圖/星巴克提供
門市一共有41席座位,室內藉由溫暖木質與自然色調,映襯舊宅磚瓦牆上的青苔斑駁痕跡,簡約樸實地帶出老宅當時素樸淡雅的生活景致。值得一提的是,顧客能在11:00至17:00通往嘉義新港門市二樓「露天平台」,將林家古宅美景盡收眼底。
 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進駐古蹟「培桂堂」,打造日光穿透品飲生活空間。 圖/星巴克提供
 顧客能在11:00至17:00通往嘉義新港門市二樓「露天平台」。 圖/星巴克提供
 星巴克進駐嘉義縣定古蹟、林開泰診療所舊宅「培桂堂」,此地也是林開泰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老家。 圖/星巴克提供
門市限定商品登場
歡慶嘉義新港門市開幕,星巴克推出嘉義新港門市開發「花生可麗露」,以嘉義新港知名產物花生化為香濃內餡,灌入星巴克熱銷可麗露,將花生鹹香滋味,融合可麗露特有焦香與表皮微脆口感。
 於可麗露注入鹹香新港花生內餡。 圖/星巴克提供
 星巴克同步推出「嘉義新港馬克杯」與「嘉義新港隨行卡」,以正門迎接顧客的視角,飄出咖啡香,傳進古宅內,並飾以台式小磨石柱、交趾陶、木樑、還有閩式的水泥菱形紋飾,再點綴嘉義新港五寶之一洋桔梗、品牌咖啡葉與古宅龍眼樹,呈現老宅古樸溫潤感與咖啡香,即日起於嘉義新港門市販售。
 星巴克限定版嘉義新港馬克杯、嘉義新港隨行卡。 圖/星巴克提供
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大興路19號
 電話|05-3742630
 時間|週一至週日09:30-18:00(二樓平台開放時間 11:00-17:00)
星巴克嘉義新港門市:進駐林懷民老家培桂堂,溫暖調性延續林家舊宅文化 | 質感生活 | 500輯 https://bit.ly/3qfpI9S
------------------------------
閩、日、洋共構宅|嘉義新港培桂堂
 Posted on2023-06-29閩、日、洋共構宅|嘉義新港培桂堂 – nice拔拔旅遊趣 https://bit.ly/43SfFFG
老宅迷人的地方,顯現時空變化,欣賞它的構造與現代之差異,產生幽幽之情,讓心情沉澱再出發,明白自己心裡所想的是什麼。
1933年培桂堂由日治時期林開泰醫師興建,父親林維朝清朝秀才,本身對於子女教育就特別注重,除了學醫濟世外,在父親薰陶下,也是是台灣詩壇知名的詩人及書法家。
  建議可先了解其生長背景及宅第分布圖,同時可租借語音導覽 :蔣勳|華語、林強|台語、林生祥|客語,在逛宅第便能更具意義。
  面臨熱鬧的商店街就是診療間,裡面復原當年場景,喜歡懷舊風格不可錯過。
  培桂堂為坐北朝南三開間,為防潮以紅磚墊高,前廊表層鋪上磨石子地坪,前緣一對洗石子廊柱,頂端仿希臘式多立克柱頭,建築以閩、日、洋共構美學,或許這樣才能孕育出國際舞蹈大師林懷民老師這樣的後代。
 常常開玩笑說 : 出生往往比努力重要,如果沒有家財萬貫的父母,那一定要比別人更努力,如果努力沒有得到相對的報酬,但也不用太苛求,悠遊於想像世界,只要過得開心,其實任何事都可以不在乎,落得輕鬆。
  因此即使來到這裡,沒有羨慕,純粹欣賞,感受歷史留下庶民的記憶,也就能開心一整天。
 除了欣賞宅第的美,也可在古蹟後院悠閒坐下來喝一杯咖啡,享受小小幸福感,再到販賣部逛逛。
 看到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雖然祖父是醫師,但祖父同時也是詩文、書法聞名鄕里。 留學東京的父母親喜好文學藝術,家裡有許多中日文書籍、名家畫冊,與古典音樂唱片, 環境啟蒙了林懷民日後在藝術上的發展,或許每個小孩能力不一樣,但找到自己興趣也能發展不同的一片天。
閩、日、洋共構宅|嘉義新港培桂堂 – nice拔拔旅遊趣 https://bit.ly/43SfFFG


培桂堂

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


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

藝術家蔣勳即日起至明年2月在嘉義縣定古蹟培桂堂展以舊障子紙創作為COVID-19疫情逝者祈福的書畫,紙張來源是整修培桂堂發現兩卷糊貼門窗的障子紙,展覽因此以「還至本處」為名。
 蔣勳「還至本處」書畫展今天在培桂堂正式開幕,展出「關於衣缽的故事」及「歸來兮-貓咪」2個系列作品,包括書法與畫作,展期至明年2月25日,民眾可免費入館感受藝文氣息。
 蔣勳在開幕活動中,親自導覽掛在培桂堂新娘房、書房、灶腳等空間作品,嘉義縣長翁章梁、地方民代、藝文人士,把握難得的機會,隨著蔣勳的腳步聽他講述作品背後故事。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告訴中央社記者,培桂堂是林懷民祖父林開泰醫師1933年在新港修建的宅第,2016年林氏家族把祖厝捐給嘉義縣政府成為縣定古蹟,整修老屋時意外發現兩卷用於糊貼門窗的舊障子紙,林懷民將這兩卷障子紙給了蔣勳。
 「障子紙上面還標價200日圓。」蔣勳說,紙的價錢不貴,卻是舊時使用的日用品,留存至今近百年歷史讓他十分珍惜;喜愛紙張的習慣是受他父親的影響,縱使是寫過字的紙,父親都會保留下來,不輕易丟棄。
 蔣勳說,前幾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他住在台東池上龍仔尾讀金剛經,並在障子紙上寫下「心無罣礙」、「還至本處」、「慈悲」等字眼,為逝去生命祈福,也畫他在台東池上結交的貓;最後這兩卷紙真的「還至本處」,又回到培桂堂。
 其中「心無罣礙」作品,把製造商日本「中村製紙所」附在兩卷障子紙中的彩色廣告紙也裱在一起。蔣勳說,廣告紙文字指出這是融入了玻璃纖維製成的紙,貼在窗戶上經陽光照射可產生如鑽石般耀眼的光芒;「中村製紙所」這家公司目前還在,位於福岡八女市,或許可以邀請這家公司的人來看,他們一定會很感動百年前製的紙張還保存著。
 文觀局指出,蔣勳此次展出4幅水墨貓咪姿態各有風情,一隻慵懶躺在榻榻米房書櫃上;一隻嬌媚地橫臥先生娘房內古老的紅眠床;一隻四腳朝天出現在廚房大灶上,彷彿做壞事被逮到;最胖的一頭黑斑白貓四腳八叉睡在食飯間牆上,蔣勳在畫中幽默題字「貓咪晝寢,天下太平」。
 翁章梁表示,聽蔣勳說話就感到自在,他的修為與功力將障子紙化成作品,與培桂堂空間融合,來走一遭身心靈會漸漸沉澱。(編輯:謝雅竹)1120803林懷民嘉義故宅培桂堂 展蔣勳「還至本處」書畫 | 文化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47ikRoX


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培桂堂在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後方的大興路,那曾是他祖父林開泰的診

雲門創辦人林懷民與美學大師蔣勳在培桂堂同框。(廖素慧攝)蔣勳「還至本處」書墨展今開幕 嘉義縣定古蹟「培桂堂」登場 - 生活 - 中時 https://bit.ly/3DHU1ZT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家族捐出祖厝作為嘉義縣定古蹟「培桂堂」,美學大師蔣勳用古厝珍藏百年的「障子紙」寫經句,為眾生祈福,今天起在培桂堂舉辦「還至本處」作品展,吉縣長翁章梁、蔣勳共同揭幕,林懷民也現身觀展。
  美學大師蔣勳用「培桂堂」的百年障子紙書寫「還至本處」,現在培桂堂展出。(廖素慧攝)
「還至本處-蔣勳培桂堂障子紙書畫展」,在嘉義縣新港鄉培桂堂展至明年2月25日,有蔣勳「關於衣缽的故事」及「歸來兮-貓咪」2個系列作品,免費入館參觀。
 「培桂堂」是林懷民祖父林開泰醫師1933年修建的宅第,2016年林氏家族把祖厝捐給嘉義縣政府作為縣定古蹟,清理老宅時,意外發現兩卷早期日式房子糊貼門窗用的舊障子紙,上面還標價200日圓。
 蔣勳說,200日圓價格不貴,但留存至今近百年歷史痕跡,就無價了,因此他非常珍惜,疫情期間他在台東池上研讀金剛經,就用這2卷障子紙寫「心無罣礙」、「還至本處」、「慈悲」等經句,為眾生祈福,也用餘墨畫他的貓朋友,「還至本處」展讓這2卷障子紙又回到培桂堂。
 美學大師蔣勳畫「貓」作品展在灶台上,現在培桂堂展出。(廖素慧攝)
 美學大師蔣勳畫「貓咪晝寢,天下太平」作品,在培桂堂展出。(廖素慧攝)
4幅水墨貓咪各有態度,有慵懶躺在榻榻米房書櫃上,有愛嬌地橫臥在古早紅眠床,還有1隻小黑貓四腳朝天躺在灶腳灶台上,胖胖黑斑白貓四腳八叉睡在食飯間牆上,蔣勳題字「貓咪晝寢,天下太平」,令人會心莞爾。
 美學大師蔣勳為嘉義縣長翁章梁導覽「還至本處」展場及展品。(廖素慧攝)
美學大師蔣勳為嘉義縣長翁章梁導覽「還至本處」展場及展品。(廖素慧攝)
翁章梁說,很多人喜歡蔣勳老師,聽他說話感到生活更自在、更珍惜生命,他的修為與功力將障子紙化成作品,到「培桂堂」來蔣勳老師的展,身心會漸漸沉澱,沉浸在古宅悠緩的氛圍裡。蔣勳「還至本處」書墨展今開幕 嘉義縣定古蹟「培桂堂」登場 - 生活 - 中時 https://bit.ly/3DHU1ZT


大師加乘!蔣勳在林懷民祖厝培桂堂舉辦障子紙書畫展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DGNVZP
蔣勳畫中橫臥先生娘房內古老紅眠床的貓咪。(記者蔡宗勳攝)
 不同空間展出的四幅水墨貓咪姿態各異,一隻慵懶躺在榻榻米房的書櫃上;一隻橫臥先生娘房內古老的紅眠床,嬌媚地看著觀眾;一隻小黑貓漫畫似的四腳朝天,出現在廚房大灶上,彷彿做壞事,被逮到了;最胖的一頭黑斑白貓四腳八叉,睡在食飯間牆上;蔣勳則幽默題字:「貓咪晝寢,天下太平」令人莞爾。
  出自《心經》的〈心無罣礙〉。(記者蔡宗勳攝)
 參觀民眾可於場域中感受蔣勳創作意境的詮釋,在新娘房磚牆上的三幅作品,是蔣勳避疫於池上龍仔尾時,寫下的作品,其中出自《心經》的〈心無罣礙〉,把日本「中村製紙」的彩色包裝裱在一起,不只說明了它的出處,也在古蹟房舍裡帶出歲月的滄桑。
 蔣勳表示,我很珍惜這兩件障子紙,剛好疫情期間我在東部池上隔離期間,我讀金剛經,為所有我照顧不到的人、走掉的生命祈福,寫了很多金剛經的句子。這兩卷又回到培桂堂。 
 縣長翁章梁指出,蔣勳老師運用他的修為跟功力把障子紙弄成作品,再跟培桂堂結合,相信大家到這個空間會覺得很舒服,再看到老師的作品心會更靜下來更自在,喜歡蔣勳老師的可以到新港培桂堂,培桂堂也是林懷民老師的老家,台灣舞蹈大師的布展、台灣美學佛法大師,兩個巧妙地結合絕對會讓大家很喜歡。大師加乘!蔣勳在林懷民祖厝培桂堂舉辦障子紙書畫展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DGNVZ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