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4085_1372212562877279_6902496886625305354_na4bb55744128840944_3063683997065035_3217187968779721537_n336693402_1286369175245424_5882765033213938086_n

為學-修身(學問愈多愈佳),為道-修心(欲望、雜念愈少愈好)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知道老子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2019-08-28     吳公子燎
【聲明,本人在頭條所發文章,均為原創首發,不歡迎轉載,如果轉載,註明轉載出處和作者】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知道老子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為學日益,知識越學越多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個話在出土的帛書的本子裡是「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現今流行的本子刪去了「者」字。
 有沒有者字,角度有些不同,但是意思還是可以講的通。
 這個話,我們要把它理解成是個並列的關係(或者更深一層,遞進關係),但是不能理解成因果關係(帛書本有個者字,則不會有理解成因果關係的可能。)
 如果你把它理解成因果關係,進而解釋成---為學日益,則為道日損,學進一分,則道損一分。那這個理解就是錯的。
 那麼什麼是為學日益,聞道日損呢?
 我們先說為學日益。
 為學就是學習知識,為有求的意思,鑽研學問,開始學的時候,啥也不懂,學一點懂一點,學然後知不足,怎麼辦,就繼續學,最後,學的越來越多,所以說日益,就是每天學一點新知識,都有新發現。
 為學者日益,就是說追求學問的人,以每天學一點新的知識為目標。
 結果呢?就是感慨:「吾生有涯而學無涯」
 接下來,說為道日損。
 為道,就是求道,琢磨道,修道是一個清除偽飾的過程,偽飾是什麼呢?「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為道,就是去除禮,義,仁,德這些人為的東西,最後,回歸本源,自然無為,才能把道找回來,接近和達到道。
 所以,潛心修道的人,要日損,再損,追求簡單,損之又損,不斷的做減法,去偽飾,等到簡單的不能再簡單,身上人為加上去的偽飾也去除乾淨了,也就沒事可乾了,這個時候就連修道聞道也不需要,不動不說不想,自然而然,就到達「無為」的境界。按陶淵明的話說就是「欲辨已忘言」,到達這麼個境界。
 結果呢?就是:大道至簡,復歸其根。如嬰兒
 分析後,我們可以看出,為學是做加法,為道是做減法,但是他們是不是對立的呢?
 到底是為學還是為道呢?不為學,我靠什麼生存?不為道,我又怎麼能回歸本真,心靈安寧?真是難啊!
 其實不難,因為倆者不完全是對立的。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知道老子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修道之人,為道日損
   為學日益,本質上是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為道日損,本質上是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沒有學的很多東西,那損什麼呢?所以損其實是以學為前提的)很多人,知識越來越多,可是不能化繁為簡,一輩子也搞不出一條定理(牛頓,愛因斯坦,都是得道之人)。進的去,出不來,所以為學日益容易,只要肯努力就可以,為道日損難,因為進去了,又能出的來,把複雜的事情,想的明明白白,也說的明明白白,是最高境界。
 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禪師說過這樣一段話:"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孔子怎麼說:博學而約之,弗叛矣夫。約是什麼?就是損,所以孔子才能夠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殊途同歸,大道歸一。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知道老子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https://bit.ly/3FKqNv4
---------------------------------------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
手寫文|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近日從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所節錄的,意思是說:向外追求學問、知識,獲得技術能力,要求每天不斷地豐滿完善、才能做到精益求精,習有所成,本來是好事;但事實上,越有學識,有時卻越來越偏離道,只有向內心追求智慧,開啟潛意識,從物質到精神中的私心、雜念都要去除,求得人與自然的樸質交流、會合,實現藝術、人生的最佳狀態,開闢出廣闊的空間。
人類的發展歷史有不少實證說明,學問,知識的不斷增長,可使人在社會競爭中更具優勢,與人相處中遊刃有餘;若從事於道,要想道業有成,則需要放空內心,減少知見,直至於無,無為處事,倘若沒有無為心境,而非要用智謀的手段,處心積慮、極盡所能地去爭取天下,反而不可能達到目的,因為人類的科學技術、知識研究一天天增加,開發潛在智慧,相對在修煉心性、守德、自我的主觀思想、意識方面就會一直減少。
「道」指的是自然及世間的一切正法、學問,具無限性、難以把握,從古至今的修道人,得學會無為、守拙,拋棄功名利祿、怨恨情仇,堅持不懈的減少自身欲望、執著、行為,直至達成清淨且無所不為的高尚智慧、精神、境界,體會功成圓滿。書法同好 | Facebook https://bit.ly/3Z8Umxh
-----------
求學與求道不同,人世間的大覺者傳法與學校的教學也完全不一樣。學校教學的目的是教人獲得各種技能,傳授真道佛法的目的則是教人瞭解宇宙與人生的真相,並教人一套返本歸真的修煉方法。世間的技能必須廣學多聞才能見多識廣,佛法真道的修煉則都是專一修煉的不二法門,老子對這這兩者的關係理解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做學問自然是愈多愈好,如此才能增長見識;佛法修道,則必須放淡欲望、清淨無為,並且必須專一修煉,才能得道與開慧。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意思是說:追求學問,就要求天天都學有所得,習有所成。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儘量減少自己的欲望和行為。對自己的欲望和行為減之再減,堅持不懈地一直減下去,最後就可以達到無為的境界了達到了無為的境界之後就會發現,已經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實現了。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啊!
 人類的歷史已經證明,能夠得到天下的人,靠的就是無為處事。倘若沒有無為的心境,而非要用智謀的手段,處心積慮、極盡所能地去爭取天下,反而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中國歷史上的諸葛亮就是一個明證,儘管他上識天文,下識地理,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然而費盡心機最終也無法克復中原,恢復漢朝江山。
 「學」是指知識或技術,具有有限性、易把握性和易於傳授性。「道」是指自然、天之道,也指世間一切正法、大學問,具有無限性、難以把握性和難以傳授性。古今中外的修道之人都必須拋棄功名利祿、怨恨情仇,修去了各種欲望與執著心、達到了清淨無為的高尚精神境界之後,才能功成圓滿。
 「為學日益」是說向外追求學問,通過學習獲得科學技術知識,學習知識與技術要不斷地豐滿完善、才能做到精益求精。而「為道日損」是指向內追求智慧,通過默修開啟潛意識,從物質到精神過程中的私心雜念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人與自然的便捷溝通,與道會合,實現藝術與人生的最佳狀態。 損之又損、減之又減、簡而再簡、約而再約,「道」便顯露出來。在這個求「道」的過程中,就可以開闢出一塊廣闊的空間來。這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也是一個去雜念而存樸質的過程。
 不斷地學習研究外在的科學技術知識,人類的科學技術知識就會一天比一天增加。不停地修煉心性並守德,開發潛在的智慧,自私自我的主觀意識就會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再減少,直至自我的思想意識完全符合宇宙的真理,也就取得了無所不為的大智大慧。因此,無為與守拙是學道悟道的最高境界,一個人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也就是心靈修煉達到上乘的境界了。
【名句中的人生】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 道德經 | 大紀元 https://bit.ly/42AidZI
 -----------------------------------------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是這個意思,只是你難以相信、不敢相信
  在悟空問答里看到一個問題:「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究竟怎麼解釋?我斗膽說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己對人都有所裨益。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任繼愈《老子新譯》對這兩句話的白話翻譯很直白:「從事於學問,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從事於『道』,知識一天比一天減少。」從事於學問,知識的不斷增長可以使人在社會競爭中更有優勢,在與人相處中遊刃有餘;若從事於道,要想道業有成,就需要放空內心,不斷減少知見,直至於無。
  難道學知識長本領也有錯嗎?想想我們從幼兒園開始讀書一直讀到高中、大學,更有甚者還要繼續讀到博士。數學、語文、化學、物理、歷史等等,學科繁多、知識浩瀚。我們的腦子裡裝滿了各種信息和知識,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根據自己學到的理論和經驗對事物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形成自己的認知。這種認知受到自身好惡和所學知識的影響,每個人都會得出屬於自己的結論,但事物的真相卻不會有很多個。所以,知識也會成為一種束縛和瓶頸,成為你尋「道」路上 的絆腳石。
 那不學無術的人豈不是容易得道?非也。不學無術之人,科學人文知識少,但分別心、貪婪心、傲慢心、好噁心等影響我們客觀認識事物的因素可一樣也不少。他們因為知識所限,在認識事物上只會更加主觀和武斷。連人類自己的世界都糊塗著,怎麼可能看得清天地間的這個大世界?
 那麼得「道」到底依靠什麼?靠智慧。智慧從哪裡來?從書中來,從靜中來,從無中來。老子希望我們能恢復到嬰孩的狀態,可從來沒說嬰兒能得道,嬰兒有智慧之類的話語。既然受了這麼多年的世俗薰染,不讀一些能夠增長智慧的書怎麼能讓自己聰慧起來呢?即便如此,還是需要放下讀書而產生的認知和分別心,守住眼耳鼻舌身意,才能從「靜」「無」中開發出無上的智慧。這樣才可以做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從而達到「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的境界。
 老子是聖人,他的思想和境界遠非我們可比及,但通過學習,並按照他說的去做,也許可以向他的境界更進一步。自以為是地想為我所用,只是一些智巧而已,離道只會更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是這個意思,只是你難以相信、不敢相信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40vDSQV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53q48o2.html
 -------------------------------------
南懷瑾老師講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學問之道就是「絕學無憂」。修道成功,到達最高境界,任何名相、任何疑難都解決了、看透了,「絕學無憂」,無憂無慮,沒有什麼牽掛。這種心情,一般人很難感覺得到。一切都放棄,把所有的知識、所有的觀念等等都放下,丟得乾乾淨淨,進入無為之道的境界。
 理由就在這裡說得很清楚:「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這一種修養,可以做到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修道的人,光是能知天下事太不夠了,要超越一切形而下的境界,必須先要做到清淨無為。
 「為學日益」,什麼叫學問?學問是靠知識、讀書、經驗,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起來的。今天懂一點,明天再懂一點,後天又懂一點,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穫,這就是做學問。人為的學問是有為法,是有為之道,要慢慢累積增加起來,不是一「為道日損」,學道與做學問相反,是要丟掉,日損就是一天丟一點,明天再丟一點,什麼都要放下丟掉。修道的人,經常笑自己,一方面有慾望學道,一方面又不肯放棄讀書,愛讀書就是最大的慾望
 清朝有名的歷史學家,也是詩人的趙翼,講作詩作文章的道理,他說「窮而後工」,如果希望詩文做得好,必須是經歷過苦難倒楣。環境越窮,文章詩詞越好,千古的文人,好的文學家都是倒楣人。這並不是運氣的關係,而是人到了功名富貴沒有,人際關係也淡薄,複雜的事情就少了,坐在那裡也沒有別的事情做,專想那些辭句,詩文當然就會好。等到得志以後,一切情緒境界改變,文章也寫不出來了。就算偶爾有個意境來,剛提筆要寫,部屬又來請示,他喊了一聲報告,又把那個意境趕跑了。所以,文章學問,的確是「窮而後工」,這是中國千古的名言。
 總之,求學問是一點點累積起來的,愈加愈多,知識也愈加愈多;修道是把所有的知識學問,以及一切心中所有的,慢慢地減少。所以學問是加法,修道是減法;做學問是吃補藥,修道是瀉藥,什麼都要空掉,這兩者相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一切都空,空到了最後連空也把它空掉,空到一無所有;然後無所不有,一切皆知,一切皆有,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文字很簡單,意義也很簡單,一說就明白了。問題是,做起來很難!如何能夠把自己損之又損,放棄了又放棄,放到了一無所有之處,才能到達無所不知、無所不有的境界!
 一般學道的人,都是求有,自己實際上都在加。本來道理上知道是空,而在做工夫的方法上,自己都是在加。有的人學佛學道,有一個功利目的的思想;對世間的事情失意了,失敗了,或者看不慣了,或者自己不合適了,就跑來修道。心中想,也許這方面可以超越,學會了比別人好,學會了可以解脫生死,可以跑到太空去玩……這種思想都是功利主義的思想,是「為學日益」的思想和動機,與「為道日損」完全背道而馳,也就是修道不可能成功的。
 老子在這裡清楚地告訴我們,人生在世能夠學問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兩種能力:「提得起」是做學問要「為學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為道日損」,一切放下。但是普通一個人,能夠具備這兩種能力,兩種智慧,兩種勇氣,所謂智勇雙全,就太難了。
 普通的人,叫他做學問,才用功讀了一個禮拜的書,便覺得很累,就停下來去玩了,為學不能日益。去修道做工夫的話,放不下,剛打坐幾天,又覺得一天到晚坐著, 淡而無味,浪費時間,也要跑出去玩玩,所以「為道日損」也做不到。因此,一般人多半都在為學未益、為道未損的情況下,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就那樣過了 一生。這就是我們讀了《老子》以後,自己應該反省的地方。
  《老子他說》
 ==================================================
        我們在座的許多人只管修道、念佛或者打坐作功夫的,不喜歡聽理論。「這些理論與修道有什麼相干!」實際上,功夫做不好,就是這些佛學理念沒有搞清楚。所以到了某一階段,永遠停留在那裏上不去, 智力不夠。有時做功夫覺得:「這些理論東西幹什麼?討厭!」當研究這些理論的時候,又覺得「作功夫、打坐幹什麼?那麼麻煩。」好像是矛盾了。實際上是同一個,這中間很難,要慢慢去體會。所以講學,老子有兩句話:「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問是一天天累積起來的,今天懂一點,明天再懂一點,後天再懂一點,修道是要把習慣滅掉,今天丟一點,明天丟一點,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統統丟光,什麼都沒有了,合於道。這兩個看似矛盾。真正大智慧的人,這兩個矛盾是合一的,絕對合一。
 所以真正作功夫,想要如禪宗所說的大徹大悟,這些道理必須要通,不通的話,悟不了。坐在那裏,什麼都不想,又想無念、又想大徹大悟,你看多矛盾,對不對!一般學佛的,遇到第一個問題說:「我怎麼不大徹大悟?!」早「誤」了!可見無念不是悟!關鍵也在這個地方
 《宗鏡錄略講》
 ======================================================
          貪慾不只一種,貪男女、功名、富貴、睡、吃等都是,多得很。比如我喜歡看書又喜歡買書,對書比對什麼都愛惜,經過幾回戰亂,丟了好多書,所以曾經發願不再買書,這真是好大的願,唉!不到三個月又開始買書。覺得自己真可笑,這是習氣,也是貪慾。
 真學道這些都應該要丟下。「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什麼是學問?是妄想之所生,也都要丟掉。不過你們年輕人可不要抓住這句話,就不看書了。我甚至有時到了無書可讀的地步,手邊那麼多書全讀過了,這個時候,讀書的慾望來了也很痛苦。
 我對字畫也很喜歡,但是一件不留,因為我老太爺從小就教我,聰明人喜歡古董字畫,笨人才收藏古董字畫。我們學佛一定要檢查自己的諸種貪慾,如果這種地方檢查不出來,你儘管在學佛,也統統是病態。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什麼是學?普通的知識,一天天累積起來,每天知識累積增加起來就是學。為道呢?是損,要丟掉,到最後連「丟掉」都要丟掉;到了空靈自在的境界,這還不夠。連空靈自在都要丟掉。最後到了無,真正人性的本源就自然發現了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論語別裁》
南懷瑾老師講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 無常迅速, 輪迴路險, 老實念佛, 莫換題目。~印光大師慈訓~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TzNCXW
 -----------------------------------------------------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編輯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是一個漢語詞彙,後接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原文編輯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譯文編輯
“為學日益”,什麼叫學問?學問是靠知識、讀書、經驗,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起來的。今天懂一點,明天再懂一點,後天又懂一點,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穫,這就是做學問。人為的學問是有為法,是有為之道,要慢慢累積增加起來,不是一步登天。
“為道日損”,學道與做學問相反,是要丟掉,“日損”就是一天丟一點,明天再丟一點,什麼都要放下丟掉。修道的人,經常笑自己,一方面有慾望學道,一方面又不肯放棄讀書,愛讀書就是最大的慾望。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一切都空,空到了最後連空也把它空掉,空到一無所有;然後無所不有,一切皆知,一切皆有,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文字很簡單,意義也很簡單,一説就明白了。問題是,做起來很難!如何能夠把自己損之又損,放棄了又放棄,放到了一無所有之處,才能到達無所不知無所不有的境界!
老子在這裏清楚地告訴我們,人生在世能夠學問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兩種能力:“提得起”是做學問要“為學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為道日損”,一切放下。但是普通一個人,能夠具備這兩種能力,兩種智慧,兩種勇氣,所謂智勇雙全,就太難了。普通的人,叫他做學問,才用功讀了一個禮拜的書,便覺得很累,就停下來去玩了,為學不能日益。去修道做工夫的話,放不下,剛打坐幾天,又覺得一天到晚坐着,淡而無味,浪費時間,也要跑出去玩玩,所以“為道日損”也做不到。因此,一般人多半都在為學未益、為道未損的情況下,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就那樣過了一生。這就是我們讀了《老子》以後,自己應該反省的地方。
(以上註解參見南懷瑾《老子他説》)
義貫編輯
求學的人,其知識要逐漸的增加;而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漸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思維見解等。由於人的主觀意識和思維見解都有分別性侷限性,在尋求真理的路上會成為障礙。而大自然真理是無分別性的,所以我們求真理要逐漸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思維見解。
註解編輯
老子像
老子像
任繼愈先生認為:“老子承認求學問,天天積累知識,越積累,知識越豐富。至於要認識宇宙變化的總規律或是認識宇宙的最後的根源,就不能靠積累知識,而要靠‘玄覽’、‘靜觀’。他注重理性思維這一點是對的,指出認識總規律和認識個別的東西的方法應有所不同,也是對的。《老子的研究》(《老子哲學討論集》第23頁)張松如先生説:“‘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並不是老子的一種什麼神秘的、矇昧的反理性的主張,而是一定發展中的歷史現象在觀念形態上的客觀反映。”“本章正是從認識論和方法論上,概括了對‘禮’所作的探源與批判,而且是具有相當深刻性的。”“在這剖析過程中,由於受着不得突破的階級的和歷史的侷限,在所推導的結論中,還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主義色彩,顯示了骸骨迷戀的情緒,而不曾投射出向前看的目光。然而,這並不能掩蓋它有關‘學’與‘道’,有關‘日益’和‘日損’的辯證思維的光輝。“(《老子校讀》第281頁)“無為而無不為”是老子提出來的極富智慧的命題。事實上,在中國古代,主張“無為”的學者不止老子一人,例如孔子就曾説過“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不做什麼事情而使得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了,他做了什麼呢?他只是莊重端坐在他的王位上罷了。老子把“無為”的思想發揮到極高的程度,從哲學高度來論證“無為”的社會意義。“無為”表面看來,似乎是一種後退的手段,但真正的目的,則在於避開前進中所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從而佔據主動,以達到“無不為”的最終目的 [1]  。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為學日益①,為道日損②,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bit.ly/3yXgqQB
 ------------------------
為學日益①,為道日損②,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③,取④天下常以無事⑤;及其有事⑥,不足以取天下。
 譯文
求學的人,其情慾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慾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治理國家的人,要經常以不騷擾人民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以繁苛之政擾害民眾,那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注釋
1、為學日益:為學,是反映探求外物的知識。此處的“學”當指政教禮樂。日益:指增加人的知見智巧。
 2、為道日損:為道,是通過冥想或體驗的途徑,領悟事物未分化狀態的“道”。此處的“道”,指自然之道,無為之道。損,指情慾文飾日漸泯損。
 3、無為而無不為: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
 4、取:治、攝化之意。
 5、無事:即無擾攘之事。
 6、有事:繁苛政舉在騷擾民生。
 引語
本章講“為學”和“為道”的問題。他先講“為學”,是求外在的經驗知識,經驗知識愈積累愈多。老子輕視外在的經驗知識,認為這種知識掌握得越多,私慾妄見也就層出不窮。“為道”和“為學”就不同一。它是透過直觀體悟以把握事物未分化的狀態或內索自身虛靜的心境,它不斷地除去私慾妄見,使人日漸返樸歸真,最終可以達到“無為”的境地。這一章所講的“為學”是反映“政教禮樂之學”,老子認為它足以產生機智巧變。只有“清靜無為”,沒有私慾妄見的人才可以治理國家。因而,老子希望人們走“為道”的路子。
 評析
任繼愈先生認為:“老子承認求學問,天天積累知識,越積累,知識越豐富。至於要認識宇宙變化的總規律或是認識宇宙的最後的根源,就不能靠積累知識,而要靠‘玄覽’、‘靜觀’。他注重理性思維這一點是對的,指出認識總規律和認識個別的東西的方法應有所不同,也是對的。老子的錯誤在於把理性思維絕對化使他倒向了唯心主義,甚至陷於排斥感性知識的錯誤。”(《老子的研究》,《老子哲學討論集》第23頁)張松如先生說:“‘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並不是老子的一種什麼神秘的、蒙昧的反理性的主張,而是一定發展中的歷史現象在觀念形態上的客觀反映。”“本章正是從認識論和方法論上,概括了對‘禮’所作的探源與批判,而且是具有相當深刻性的。”“在這剖析過程中,由於受著不得突破的階級的和歷史的局限,在所推導的結論中,還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主義色彩,顯示了骸骨迷戀的情緒,而不曾投射出向前看的目光。然而,這並不能掩蓋它有關‘學’與‘道’,有關‘日益’和‘日損’的辯證思維的光輝。“(《老子校讀》第281頁)“無為而無不為”是老子提出來的極富智慧的命題。事實上,在中國古代,主張“無為”的學者不止老子一人,例如孔子就曾說過“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不做什麼事情而使得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了,他做了什麼呢?他只是莊重端坐在他的王位上罷了。老子把“無為”的思想發揮到極高的程度,從哲學高度來論證“無為”的社會意義。“無為”表面看來,似乎是一種後退的手段,但真正的目的,則在於避開前進中所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從而占據主動,以達到“無不為”的最終目的。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
為學日益,知識越學越多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個話在出土的帛書的本子裡是「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現今流行的本子刪去了「者」字。
 有沒有者字,角度有些不同,但是意思還是可以講的通。
 這個話,我們要把它理解成是個並列的關係(或者更深一層,遞進關係),但是不能理解成因果關係(帛書本有個者字,則不會有理解成因果關係的可能。)
 如果你把它理解成因果關係,進而解釋成---為學日益,則為道日損,學進一分,則道損一分。那這個理解就是錯的。
 那麼什麼是為學日益,聞道日損呢?
 我們先說為學日益。
 為學就是學習知識,為有求的意思,鑽研學問,開始學的時候,啥也不懂,學一點懂一點,學然後知不足,怎麼辦,就繼續學,最後,學的越來越多,所以說日益,就是每天學一點新知識,都有新發現。
 為學者日益,就是說追求學問的人,以每天學一點新的知識為目標。
 結果呢?就是感慨:「吾生有涯而學無涯」
 接下來,說為道日損。
 為道,就是求道,琢磨道,修道是一個清除偽飾的過程,偽飾是什麼呢?「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為道,就是去除禮,義,仁,德這些人為的東西,最後,回歸本源,自然無為,才能把道找回來,接近和達到道。
 所以,潛心修道的人,要日損,再損,追求簡單,損之又損,不斷的做減法,去偽飾,等到簡單的不能再簡單,身上人為加上去的偽飾也去除乾淨了,也就沒事可乾了,這個時候就連修道聞道也不需要,不動不說不想,自然而然,就到達「無為」的境界。按陶淵明的話說就是「欲辨已忘言」,到達這麼個境界。
 結果呢?就是:大道至簡,復歸其根。如嬰兒
 分析後,我們可以看出,為學是做加法,為道是做減法,但是他們是不是對立的呢?
 到底是為學還是為道呢?不為學,我靠什麼生存?不為道,我又怎麼能回歸本真,心靈安寧?真是難啊!
 其實不難,因為倆者不完全是對立的。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知道老子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修道之人,為道日損
   為學日益,本質上是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為道日損,本質上是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沒有學的很多東西,那損什麼呢?所以損其實是以學為前提的)很多人,知識越來越多,可是不能化繁為簡,一輩子也搞不出一條定理(牛頓,愛因斯坦,都是得道之人)。進的去,出不來,所以為學日益容易,只要肯努力就可以,為道日損難,因為進去了,又能出的來,把複雜的事情,想的明明白白,也說的明明白白,是最高境界。
 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禪師說過這樣一段話:"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孔子怎麼說:博學而約之,弗叛矣夫。約是什麼?就是損,所以孔子才能夠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殊途同歸,大道歸一。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知道老子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https://bit.ly/3FKqNv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