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聖嚴
本名
張保康
出生
1931年1月22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南通縣
圓寂
2009年2月3日(78歲)
臺灣臺北縣金山鄉(今新北市金山區)
國籍
中華民國
宗派
曹洞宗
臨濟宗
法鼓宗
頭銜
法鼓山創辦人
教育程度
靜安寺佛學院
陸軍通信學校軍官班
立正大學文學碩士
立正大學文學博士
駐錫於
農禪寺
師承
東初禪師
靈源老和尚
獲獎
總統文化獎
行政院文化獎
釋聖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uqnen
-----------------------------------------------
釋聖嚴法師(英語:Sheng-Yen,1931年1月22日-2009年2月3日[1][2]),俗名張保康,江蘇南通人,知名佛教比丘,佛學弘法師兼教育家,為禪門曹洞宗的五十一代傳人,臨濟宗的五十七代傳人。
聖嚴法師於少年出家為沙彌。1949年因戰亂還俗,加入中華民國陸軍,因佛法戒殺,擔任後勤的通信兵,隨軍抵臺。1960年以准尉軍階退伍,依止於東初禪師門下,再次剃髮出家,承繼臨濟宗與曹洞宗法脈。東初禪師圓寂後,他承繼為農禪寺住持,此外又接受靈源法師禪悟印可,承繼臨濟宗法脈。
1969年前往日本留學,1975年於立正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是漢傳佛教第一位赴日攻讀博士並順利完成所有學分的出家比丘[3]。1989年聖嚴法師創立法鼓山,是台灣佛教四大名山之一。1998年5月1日至3日和藏傳佛教領袖達賴十四世於美國紐約進行三日的文殊法會[4][5],堪稱是拉薩法諍後,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間重要佛法法義討論。2006年9月2日傳位果東法師。2009年因腎臟病圓寂[6]。
釋聖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uqnen
-------------------------------------
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王傳宏菩薩
2021-07-30 全部
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王傳宏菩薩 -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https://bit.ly/3EEo9r4
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
生命故事分享榮譽董事王傳宏菩薩
小滿後、芒種前一周。不平靜的台灣,疫情擾動,此時此刻,讓我們併肩攜手,護念彼此,心安平安!
莫非是前世今生
傳宏師兄回憶1988年在美國紐約留學時,當地華語電視節目非常少,只有在半夜三更,才有機會收看個把小時,但加減還是能療癒海外學子思鄉情懷!
師兄從小就喜歡看武俠小說,嚮往俠客習道,身體得以脫胎換骨,能為他人所不能為的諸多神奇妙事…。偶然機緣,看到《華視新聞雜誌》節目,內容詳實介紹禪坐功能與教學,「坐禪」,應該就是修行的入門捷徑吧﹖﹗
未幾,得自友人數本聖嚴師父撰寫的禪修書籍,立馬引起師兄強烈閱讀與學習興趣,無以名狀的好樂禪修之情,油然而生。
鐵皮屋時代的農禪寺
畢業回國,師兄就在位於大業路的某電腦公司上班。偶然經過,看到大業路某巷口佇立著的農禪寺看板,心想:「農禪寺有開班教授禪坐課程,我可以就近正式學習打坐了!」旋即報名參加初級禪訓班課程,記得當時是由果醒法師教授。此後,傳宏師兄持續維持天天打坐的定課,也幾乎全勤參加禪坐共修。
師兄回憶起第一次踏進農禪寺,觸目所及,就有很不一樣的感受,農禪寺建築,迥異於一般雕梁畫棟傳統寺院,樸實無華的大殿,沒有傳統焚香、燒金紙習慣,師兄頗感認同。
早在80年代,師兄即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隨緣參加過法鼓山社會菁英禪修營;更於2007年在總本山受菩薩戒。師兄曾經跟隨師父,連續上了三個晚上「心經講記」課程,日後因緣,不思議的將「法鼓全集」悉數閱畢!生命,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潛移默化、點滴改變而渾然不覺!
生命的其他可能
若干年前,身為家中長子,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師兄毅然離開鴻海大陸職場,開始過著半退休的生活。旋即發心在總本山景觀組當義工,認養藥師古佛到生命園區這一段步道出坡除草工作,也歡喜到天南寺禪訓班當輔導學長、或外護。
資訊產業任職30年,離開職場半退休的傳宏師兄,思考著餘生,除了照顧父親,是否還有其他可能?在法鼓山出坡時,看到法鼓文理學院佛學資訊組的招生海報,師兄決定報名攻讀碩士學位,方便日後運用資訊專業,弘揚佛法。
如何成佛道 菩提心為先
師兄過去在北美工作時,就注意到美國上班族通勤時間通常需1-1.5小時,大家習慣利用乘車時聽聞學習一些東西,傳宏師兄認真思考:如何將畢生所學電腦專業,充分利用語音弘傳佛法,隨即審慎與法師們商議研發法鼓山APP系統、108自在語「自在神童」動畫、「寬大-智慧學佛機」、法鼓山「網路雲端祈福」、「台北安和分院小寬慧」等等創新,並決定以義工身份,隨順因緣弘化佛法。
幾年前師兄與聖嚴教育基金會合作開發了寬大學佛機器人--「寬大-智慧學佛機」:內容有佛經、佛聖號、咒語、早晚課、禪修計時、師父講經、佛曲欣賞等,也可與Youtube連結,快速選項,不必再經搜尋,即可輕鬆聆聽,成為學佛機進階版。
另根據中國北京龍泉寺「賢二機器僧」的經驗,發想出智慧系統:「台北安和分院小寬慧」@LINE。將法鼓山安和分院相關資訊、「學佛群疑」、「正信佛教」以及大法鼓等與Youtube連結,隨時以聊天方式來提供大眾學佛問答。
何謂菩提心 利他為第一
回台後,師兄首先觀察到台灣每年進口的紙漿量,要砍2400萬棵樹來製造。每減少1公噸的用紙量,就可以搶救20棵高度8公尺、樹徑16公分的原木,每年可減少240公斤的二氧化碳,有助延緩地球暖化的速度。
菩薩利他行的使命感,師兄曾經想籌組「利他社企」,提供「免費雜誌轉APP服務」,以自行開發的電子雜誌平台,免費提供雜誌業者使用。為每本雜誌設計專屬APP,使用者只要下載APP,便可透過手機免費閱讀,可大量減少紙本雜誌印刷量,甚至不必再發行紙本雜誌,可大量減少大自然樹木的砍伐。
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
傳宏師兄特別分享:我以聖嚴師父「我的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的精神,做為自己的座右銘;奉行四弘誓願;發願以自身專精的科技,學佛護法、廣度眾生、種福田、結善緣!
也相信真心致力為別人創造生命價值時,將同時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
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王傳宏菩薩 -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https://bit.ly/3EEo9r4
-----------------------
法鼓雜誌-網路版315期 2016.03.01 出刊 https://bit.ly/3MuAWhj
走入聖嚴師父 實踐佛法的生命
在《聖嚴法師年譜》新書發表會中,
透過年譜的出版、「聖嚴數位典藏」網站發表,
將師父一生的行誼與思想,以更具深度與廣度的方式,立體地呈現在大眾面前。
和您一起分享這份留給後世的佛法寶藏,再次與師父實踐佛法的歷程,共願同行。
林其賢(《聖嚴法師年譜》編著者)
再聽師父說一座法
▲(李東陽 攝)
關於編著的過程與心得,我從以下幾個面向來分享:首先是編纂緣起。
二○○四年三月,聖嚴師父來電要我續寫年譜,當時心想:「前賢刊行年譜好像沒有每隔十年一修的,再修該是百年後的事,師父不會不知道吧?」等到《法鼓》雜誌刊出「預立遺囑」,才驚覺事情嚴重!
師父指定我續編,很大的原因可能是《七十年譜》已由我編著,認為其中資料蒐集詳盡、考據清晰,因此希望由我繼續完成年譜。
編纂過程中,感恩僧團提供「隨師日誌」,讓我得以據此展開資料蒐集與彙整,最遺憾的是一些重要人物來不及訪談,例如曾任法鼓山基金會祕書長的戚肩時將軍、專案祕書廖今榕女士等人。
師父的一生,主要歸納出四奇:一、既是童貞入道,亦復半路出家;二、學歷有限,留學日本獲博士學位;三、現代學者以禪師名;四、六十歲創建法鼓山。另外,漢傳僧侶從事世界和平、多病體弱事繁而享高壽,則可視為第五、六奇。
有人問我該如何讀年譜?建議從「你與師父相遇」的那個時間點開始,往前或往後閱讀,看見並學習師父的洞明世事、練達人情、通情達理、超越俗情,即太虛大師所謂的「人成即佛成」。
最後,很希望能夠推動《聖嚴法師年譜》讀書會,除了分享閱讀心得以外,更歡迎回饋任何錯誤疏漏之處,做為年譜再版時的重要參考。
杜正民(聖嚴法師數位典藏專案主持人)
開不完的無盡藏
▲(李東陽 攝)
閱讀《聖嚴法師年譜》,讓我很感動的是林其賢老師寫的「跋」,裡面提到一句話:「法師用盡力氣在與生命賽跑」,師父是如何與生命賽跑?
年譜將師父的一生分成六個時期,最後十年的記述遠遠超過前面七十年總和,林老師寫道:「法師生命之不斷超越躍昇,隨年歲增長愈見豐富厚重。當畫下句點時,也是一生最圓滿成熟的時候」。讀到年譜的最後一則「二○○九年二月三日年初九,下午四時,於返回法鼓山園區途中捨報示寂」,我的眼淚掉了下來。
我和師父的相遇,是從教育開始的,記錄在年譜第一冊的三百七十四頁。師父於一九七八年返臺,從大專佛學講座、帶領禪七、擔任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接著成立三學研修院、中華佛學研究所、僧伽大學、法鼓佛教研修學院等,是一個完整教育體系的建構。
這部年譜很特別的是譜後的紀錄,其中「二○一五年九月九日,法鼓文理學院舉辦新生營,正式開學。聖嚴法師一生繫念之『法鼓大學』階段性任務完成,法鼓山大學院教育展開新里程碑。」師父的一個悲願,成就了現在的法鼓山。
對我來說,數位典藏就是「開啟心中的無盡藏」,如同師父在開山紀念館所寫:「這個山是無盡藏,是一個開不完的寶山」,所以數位典藏不是只有專案小組要做,而是大家一同參與,因為我們都是師父大願的參與者,希望能將這個大願繼續推動下去。
果鏡法師(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
用生命拉拔僧團成長
▲(鄧博仁 攝)
看到法鼓文化出版的《聖嚴法師》年譜,以及林其賢、杜正民老師的分享,心中的感動難以言喻。看了年譜之後,感到很慚愧,很多事情雖然都有參與,但卻是因為年譜的紀錄,才終於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
在年譜所呈現聖嚴師父生命的長河中,我參與了僧團的建立。從一九八四年開始進入僧團,將僧團的人事、制度等建立起來,從無到有的過程,相當艱辛。可惜初期僧團對史料的觀念比較薄弱,因此在年譜中,不容易看到師父建僧的早期紀錄。
師父弘法的行程是三個月在美國、三個月在臺灣,在臺灣期間,師父相當忙碌,師徒之間能夠見面的時間,可說只有早齋的時候,因此,師父經常兩、三下就用完了飯,接著一開示就是一個多小時,除了關於僧眾威儀的細節、師兄弟相處之道、平日用功的方法等,當然也不乏當眾對弟子的嚴厲教誨。
我出家的時候很年輕,僧團師兄弟也一樣,不容易體會師父的用心,因此常常挨師父的訓斥。有一次我很不服氣,還跑去找師父申訴,師父看著我說:「我只罵能被罵的人。」從此我就了解師父的苦心,即使又被斥責,也不再起心動念了。儘管平時相處時間不長,師父對僧眾仍然相當用心調教,可說是用生命拉拔著僧團成長。我是被聖嚴師父感動而來出家,一直到現在,仍然覺得自己選擇出家是對的。這一路跟隨師父弘法建僧,不足的地方,是我的智慧、因緣不夠。未來,仍會以師父的願為願,繼續努力。
.............................................................................................................................................................................................
聖嚴數位典藏 網站成果發表
◎楊仁惠
▲計畫主持人之一的洪振洲老師,介紹師父文物史料數位典藏現況及網站建置成果。(李東陽攝)
每一篇聖嚴師父所留下的手稿、筆記與書信,背後都有一段故事。該用什麼樣的結構、透過新一代的數位科技,來保存與呈現聖嚴師父思想、教澤的全貌,是「聖嚴法師文物史料數位典藏與理念推廣研究計畫」努力的方向。在二月二十日《聖嚴法師年譜》分享會中,專案主持人之一的洪振洲,發表了「聖嚴數位典藏」網站的最新成果。
由於《聖嚴法師年譜》以時間軸的方式,提供了數位典藏最佳的呈現結構,因此,專案以年譜為骨幹,整合《法鼓全集》電子全文、影音、照片、文物影像、手稿數位檔等資料為內容,加上GIS地理資訊系統等數位科技,跨時空連結著作中相關的人、事、時、地、物,完整呈現聖嚴師父一生的學思歷程。
數位典藏網站內容,包括「生命故事」、「跨時空著作閱讀」、「文物典藏」、「影音說法」、「禪師身影」、「相關連結」等項目,洪振洲表示,年譜與數位典藏網站相輔相成,例如從年譜中閱讀到引用《法鼓全集》的段落,便可連結網站見到全文,還能以GIS地圖呈現地理位置、地名規範資料庫載入當時的周邊環境,甚至是影音開示,能夠更生動、立體地提供讀者更豐富、不同面向的資訊,更貼近與了解聖嚴師父思考的脈絡,以及整體時空背景。
聖嚴師父的一生,還有許多豐富的資源和寶藏,等待著後人挖掘、整理、呈現,洪振洲表示,數位典藏專案的未來發展,將會陸續補齊師父一生中的各項文物與史料,也可以結合其他歷史資料庫,讓聖嚴師父的思想理念,在數位的世界裡延續新生命,繼續啟發各界人士、社會大眾,流傳久遠。
◎聖嚴數位典藏網站:http://www.shengyen.org
.............................................................................................................................................................................................
展讀聖嚴師父的一生
◎林何臻
《聖嚴法師年譜》延續、增訂十五年前出版的聖嚴師父《七十年譜》內容,收錄了其人生最後十年的豐富事蹟,共分為四大冊,內容多達百萬字。第一冊以一九三○年師父誕生為起點,逐一回顧師父早年出家、軍旅十年、再次披剃、赴日留學、到美國教禪、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至一九八八年法鼓山創建的前一年。
在第二冊中,以一九八九年創建法鼓山為開端,至一九九九年揭櫫「心五四」運動。其中記錄了聖嚴師父「心靈環保」核心理念建立、推廣的過程,包括成立法鼓山基金會、出版《法鼓全集》、傳授菩薩戒等,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與各項議題,具體展現佛教入世與關懷社會的作為。第三冊的內容,刻畫了師父二○○○年至二○○四年的國際弘法足跡,例如參加世界和平高峰會、創辦僧伽大學,以及前往中東與俄羅斯等地,讓佛法得以跨越文化藩籬,在世界各地生根。
第四冊記錄了師父人生最後五年的事蹟,包括十八位法子傳承中華禪法鼓宗、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落成、提倡心六倫等。而在「譜後」中,增補了自師父圓寂後至二○一五年間,四眾弟子感念師恩,並發心傳承其弘法與教育大願,透過出版、學術研討、座談、法會、教育等方式,持續發揚漢傳佛教和師父思想。文末則收錄師父生平大事記、弘化一覽表、重要中外文著述和創辦住持機構列表,便於讀者查閱檢索。
閱讀這套年譜,透過聖嚴師父平易近人的自述,以及與弟子、信眾和其他社會人士的交流記錄,彷彿再次跟著師父的步伐,一同經歷實踐佛法時,所面對的困頓、考驗與突破。這份共願同行的感動,期能鼓勵更多的人,共同延續師父大願,耕耘人間淨土。法鼓雜誌-網路版315期 2016.03.01 出刊 https://bit.ly/3MuAWhj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Oct 13 Thu 2022 20:50
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以聖嚴師父「我的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的精神,做為自己的座右銘;奉行四弘誓願;發願以自身專精的科技,學佛護法、廣度眾生、種福田、結善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