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九經圖
書體:篆,隸
釋文:修身,尊賢,親親,敬大臣,體群臣,子庶民,來百工,柔遠人,懷諸侯

304922711_5641407105923773_6514087268698503552_n (1)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凡是治理天下國家,有九種經常不變的法則,那就是修治自身、尊重賢人、親愛親族、禮敬大臣、體恤群臣、愛民如子、招徠各種技工、善待遠方的來人、安撫列國諸侯。能修治自身,正道就能確立;能尊重賢人,對於事理就不致疑惑;能親愛親族,伯叔兄弟就不會有怨恨;能禮敬大臣,臨事就不會迷亂;能體恤群臣,才智之士就會竭力報效;能愛民如子,百姓就會自相勸勉來效忠;能招徠各種工人,國家的財用就充足了;能善待遠方的人,四方的人都來歸附了;能安撫列國諸侯,天下人都自然畏服了。


淺談治國九經     中庸證釋第八章 @ 中庸 :: 隨意窩 Xuite日誌
WEB00 https://bit.ly/3Bcq2c0
  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修身:國家元首以至於庶人,一律皆以修身為本,身不修何以天下國家為?修身就是修誠仁公行中,人類共生共存共進化之道。忠以克己,恕以待人。正己正人,推己及人。親君子,遠小人,棄讒遠色,依法行政,則道立。
  尊賢:就是尊重國會職權,重視社會輿論,民意反應,明辨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則不惑。
  敬大臣:大臣就是政務官,慎選品德能力沒有瑕疵,提經國會通過後任命之。尊重政務官職權,俾發揮其長才,則不眩。
  體群臣:群臣就是事務官,尊重事務官專業職權,擇才適所,沒有冗員,待遇合理,升遷任免,考績獎懲,達獎優汰劣,公平公正,則事務官就能發揮專業廉能服務功能,遇事任事就不會迷失方向。
  子庶民: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孟子:「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愛民如子,就會使民眾更加勤奮努力。
  來百工:改良農業,改進商業,發展高科技工業,陸海空交通,觀光事業,教育文化,環境衛生,使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則財用足。
  柔遠人:政府配合民間力量,每年舉辦世界級或地區性、全國性展覽會,或運動會,或各種競技比賽、交流活動,以吸引外人前來觀光、經商,了解我國是民主法治國家,人民富而好禮,感受賓至如歸、樂而忘返,則四方歸之。
  懷諸侯:諸侯雷同今日邦交國元首,外交以仁義為指導方針,敦親睦鄰,不亢不卑,剛柔並用,互助合作,不干涉他國內政,則天下畏之。
(易玉麟)WEB00 https://bit.ly/3Bcq2c0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本段為《中庸》:第20章
【原文】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1],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2];來百工也[3];柔遠人也[4];懷諸侯也[5]。
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6];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7];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註釋】
[1]經:常規。
[2]子:動詞,即愛……如子。庶民:眾民,指一般的人民。
[3]來:招來,招集。百工:西周時對工奴的總稱,春秋時沿用此稱,並作為各種手工業工匠的總稱。
[4]柔:安撫,懷柔,引申為優待。遠人:這裡指遠方的來客,即外族人。
[5]懷:安撫。
[6]眩:眼花,引申為迷惑。
[7]報:報答。禮:這裡是敬意。重:深厚。
【譯文】
大凡治理天下國家有九條常規,那就是: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尊重賢人,愛護自己的親人,敬重大臣,體恤眾臣,像愛自己的兒子那樣去愛人民,招集各種工匠以資國用,優待遠方的來客,安撫四方的諸侯。
能夠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就能樹立一個良好的道德典範;能夠尊重賢人,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能夠愛自己的親人,就不會使叔伯、兄弟產生怨恨;能夠尊敬大臣,在處理事情時就不會感到迷惑不定;能夠體恤眾臣,那些為士的人就會重重報答恩德;能夠做到愛民如子,百姓們就會更加勤奮努力;能夠招集各種工匠,就可以使國家財務充足;能夠優待遠方的來客,四方的人都會歸順;能夠安撫各國諸侯,全天下的人都會自然敬畏。
【思想】
治國有九條法寶,第一條是修養自身。
【解讀】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孔子說:“君子不可以不修身。”這是孔子對君子的最重要要求,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提示與勸勉。修身,其內涵就是通過陶冶身心、涵養德性以提高素質、完善自我、實現理想人格,進而影響他人,奉獻社會。
誠然,知識很重要,但學會如何做人,卻比單純地獲取知識更重要。學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歷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卻是大家都認同的,那就是具有一定的人格修養,一顆對他人對世界的愛心。這是為人處世的基本要求,也是走向社會的關鍵品質,更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重要資本。
一個有修養的人,是指一個人的品質、道德、氣質都給人一種親和感、尊嚴感的人,一個對生命意義與人生價值有著比較透徹的領悟的人。一個有修養的人,不以地位、金錢、容貌來衡量,而僅僅只是一個真我的人、一個自律的人、一個守靜的人、一個敢於挑戰自己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懂得自省的人,是一個具有高遠氣度、嚴謹節操、淡泊情趣、高雅氣質的人。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裡,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社會裡,只有那些懂得如何修身自省的人才能夠安頓好自己的心靈,時刻保持著智慧與冷靜。人生雖有限,修養卻無限,一個人修養的過程其實就是人生不斷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過程。因此,我們要想提高自己,就應該學會修身養性,做一個有修養、有品性的人。
修身最重要的功用是能抑制人性中的惡,光大人性中的善。雖然古人對人性的認識說法不一,比如孔子認為“性相近”,而孟子則提出“性善論”,荀子又主張“性惡論”。然而,無論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們對人性的認識有著怎樣的差異,都無一例外強調後天修養的重要性,認為唯有修身才能抑惡揚善,成為世間最高貴的人。
孔子曰:“君子坦蕩盪,小人長戚戚。”君子之所以心地平坦寬廣,行事光明磊落,就是由於他注重平時的個人修為,而小人卻不同,由於沒有意識到修身的重要性,故而行事不正,常生煩惱。
《周易》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即是說,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輪迴生生不息,君子應如自然一樣,永遠不要停止前進的腳步;大地,胸懷闊大,兼容萬物,君子應如大地般心胸寬廣,增厚美德。
修身對內要達到的效果是“慎其獨”。《中庸》裡面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正因為君子重修身,注意培養理想的精神境界,因此便擁有了高貴的品格,讓人尊重和敬服。就像荀子所說的,“君子貧窮而誌廣,富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
修身需要自我努力,不斷超越,要腳踏實地地從小處做起。荀子說:“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對於我們個人而言,修身要持之以恆,永不放棄。就如《詩經》中所說,要有一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神,否則是不能夠成器的。要成為一名君子,也需要進行一番艱苦修煉的過程。只要經過持之以恆的陶冶修煉,人人皆可成為道德高尚之人,成為知恥向榮之人。
人無自修,行之不遠。一個人一旦不能自修自省,心靈的沃土就會被歲月風乾,就難以發現自己的缺點與錯誤。謙謙者總是反省自己,勇於自我發掘,自我修正,尋找不足,使自己進步;無道德之人卻以傷害別人而沾沾自喜,不思進取。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人的修養,其要求就是要修身為博愛之人,養性為博愛之心。憂人之所憂,急人之所急,以自己內心的體驗去試想別人的感受,這是一種大度,也是一種道德修養“浩然之氣”的追求。修養高者不會讓行事以感情的縈繞而旋轉,而是用清醒與理智去駕馭萬事萬物。“誠者,天之道也!”只有漫漫人生路上閃耀著道德的光環時,我們才能夠走得更好。“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中庸》原文註釋及翻譯 https://bit.ly/3QsHeid


成聖成佛

2022-09-03_1010062022-09-03_101223

成聖成佛


中庸講義

中庸證釋第八章 @ 中庸 :: 隨意窩 Xuite日誌

治國平天下的法則


讀歷史有什麼用?
經常會有人問我:「讀歷史有什麼用?」在一般情況下,我會直截了當地回答:「沒有用。」因為大部分人這樣問的言下之意是:讀歷史不能賺錢,不能填飽肚子,所以讀歷史沒有用。如此看來,不但讀歷史沒有用,讀任何人文學科都沒有用,只有職業導向的學科才有用。當然,讀歷史可以說是無用之用,實乃大用。有不少人認為,歷史是一種既繁復又冗長的東西,除了記載諸多人名地名,朝代更替外,別無其他意義。其實,這是對歷史的誤解,是大錯特錯的。
如果讀歷史只是記誦一些人名地名,朝代先後等資料,那確實沒有什麼用,如今科技發達,只要在網上查一下,這些資料唾手可得。如果死背這些資料,那是死讀書,如果讀完歷史反而令人越讀越守舊,那是讀書不得其法,叫食古不化。話又說回來,網上資料固然唾手可得,但在人人都可以發布資訊的時代,網上充斥著大量虛假失實,似是而非的資訊。若對歷史缺乏基礎知識,確實容易受到錯誤資訊的誤導。更何況,掌握真實的資料只是認識歷史的起點,只有對零碎的資料加以綜合分析,通過現象看本質,才能洞悉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形成較有系統的歷史觀。
其實,時代在變,環境在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但古往今來人性幾乎沒有多少變化,人類既有團結互助,捨己為人的高貴品質,也有好逸惡勞,趨利避害的自私基因。人性的善與惡,美與醜都是人類社會的永恒課題。人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是怎樣形成的?毫無疑問,是從社會實踐中得來的。類從不斷實踐中獲得經驗,繼而從經驗中吸取教訓,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形成理論,從而指導更偉大的實踐。歷史是甚麼?歷史就是人類實踐的紀錄,是人類行為的總和。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一個崇尚物質享受的商業社會里,人們往往會容易變得急功近利,對於人文精神的價值認識不足。
《禮記•學記》說︰「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人們之所以不喜歡讀歷史,是因為不明白歷史的功能,自然不會意識到學習歷史對他們有何好處,與他們的生活有何關系。其實,讀懂歷史,也就讀懂人性,讀懂人性,那辦起事來,就事半功倍了。中國人很早就意識到歷史的價值。中國的史籍之多,誠如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所說「二十四史,兩通鑑,九通,五紀事本末,乃至其他別史,雜史等,都計不下數萬卷,幼童習焉,白首而不能殫」,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中國人對修史是何等重視了。孔子作《春秋》,是為了褒善貶惡;司馬遷作《史記》,是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在過去,皇帝非常重視讀史,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們花了19年時間,不辭辛勞,苦心孤詣撰寫《資治通鑑》,就是希望此書能讓皇帝「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無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即借鑑前朝的興盛和衰落,考察當代政治的得失,嘉獎善事,懲處惡行,堅持真理,捨棄錯誤,如此就足以發揚古代的盛德,達到前所未有的治理水平,令四海的百姓都能享受幸福。宋神宗以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鑑》。可惜哲宗、徽宗和欽宗都未能做到以史為鑑,結果在《資治通鑑》面世42年之後,金兵南下,攻佔開封,徽、欽二帝淪為俘虜,北宋滅亡,「四海群生」不但未能享福,反而遭受深重的苦難。但《資治通鑑》並未因北宋滅亡而喪失其價值,反而越來越為後世執政者所重視。
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 Benedetto Croce)在其名著《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History:Its’ theory and Practice》)中說:「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Every true history is contemporary history.)過去的歷史並未死去,過去就活在現在裏面,歷史與生活息息相關。歷史是由一連串前因後果不斷積累所構成的,它是連續發展的有機體,要認識現實,就不能割斷歷史。英國歷史學家卡爾(Edward Hallett Carr)在《歷史是甚麼》(《What is history?》)一書中說:「歷史是歷史學家與歷史事實之間連續不斷的、互為作用的過程,就是現在與過去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My first answer therefore to the question,What is history?,It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istorian and his facts,an unending dialogue between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讀歷史能夠幫助人們透視過去,認識現在,展望未來,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即使在沒有皇帝的時代,中國旳政治領袖都在日理萬機之餘讀史。孫中山如此,蔣介石如此,毛澤東更是如此。毛不但通讀《二十四史》,而且讀了17次《資治通鑑》,可見讀歷史是很實用旳。因此,問「讀歷史有什麼用?」就如同問「獲得智慧有什麼用?」當我遇到類似的問題時,除了回答沒有用之外,也很難讓提問者明白智慧有什麼用,這叫夏蟲不可語冰。
起碼對我來說,讀歷史令我頭腦比較冷靜和清醒,不會人云亦云,不會將複雜的人和事簡化為非黑即白。在一個崇尚即食麵文化的時代,人們沒有耐性靜下心來多讀書,尤其多讀不同觀點,不同立場的書,往往習慣跳過用自己旳頭腦分析和思考的過程,直接得到答案。讀歷史的好處就是讓我們懂得換位思考,不會只從自己的角度觀察事物,從而使我們更有同里心,養成開放的胸禕禕襟與包容的精神。例如秦始皇是不是暴君?如果是暴君,那他的政策一定是糟糕透頂,乏善足陳的。但研究歷史的人就會想得全面一些。因為壞人也會做好事,即使他的動機是自私的,但其行事的結果可以是對大眾有益旳。如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其目的是為了強化君主集權專制,純為一姓之私,但郡縣制比封建制進步得多。地方官由中央量才委派,總比諸侯世襲的質素有保證,而且分封制容易造成諸侯割據,戰亂不休,生靈塗炭。因此,對老百姓來說,郡縣制比封建制好得多,誠如王夫之《讀通鑑論》所言:「於此數諸侯王哉?於是分國而為郡縣擇人以尹之。郡縣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滅者六國耳,非盡滅三代之所封也。則分之為郡,分之為縣,俾才可長民者皆居民上以盡其才,而治民之紀,亦何為而非天下之公乎?」「若夫國祚之不長,為一姓言也,非公義也。秦之所以獲罪於萬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孫以長存,又豈天下之大公哉!」
因此,若將統治者的施政得失純粹歸於其個人品質,即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是歷史學家的思維方式。我們處在一個訊息爆炸,風雲變幻,生活節奏急速的時代,讀歷史至少可以讓我們靜觀時局,處變不驚。誠如王家範教授所言:「假如說哲學使人聰明,文學催人產生激情,那麼史學則教人冷峻。什麼叫「歷史感」?歷史感就是一種大時間感。胸中有了大時間格局,就能像斯賓諾沙說的:「不笑,不悲,也不怨,只是為了理解。」歷史的時間單元不同於生理時間,它往往以百年、千年為一單元。且看世界上較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成就今天令人羨慕的績效,至少也花費了四五百年。一百年,只相當於一個百歲老人的生命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只算得上一小段。有了這種宏觀的大時間觀,盡可以坦蕩蕩地看待過去百年的跌宕起伏,一局大戲才演了一半,好戲正在後頭。社會變革是一種不隨意認同於主觀設計的自然創造物,它有它自己的軌道,重要的是不要中斷,更不能倒退。(1) Facebook https://bit.ly/3ef503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