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的精神內涵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笏」象徵著儒家禮法和尊貴的地位。《北史・李穆傳》:「其一門執像笏者百餘人。」就是說,一家有百餘人位居高位。有一段著名的歷史典故「滿床笏」,講的就是唐朝名將郭子儀六十大壽時,七子八婿前來祝壽,他們皆為朝廷顯官,祝壽時將手中笏板放滿床頭。這個典故流傳甚廣,還被編成戲劇,後世人嚮往如郭子儀一樣,一生立功行善換來晚年富貴壽考、子孫滿堂。
在許多文學作品中,「笏」又引申出更深層的含義,比如在《紅樓夢》中就寫道:「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它所傳達的就是昨是今非、名利成空,勸導人們早日修行的佛家文化。古代官員參加朝會 為何手拿著塊板子? 嚮往如郭子儀一樣,一生立功行善換來晚年富貴壽考、子孫滿堂。在許多文學作品中,笏又引申出更深層的文化意象,如《紅樓夢》: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阿波羅新聞網 https://bit.ly/3P9lgjQ


滿牀笏的典故你知道嗎,郭子儀的成就讓後世景仰了一千多年 - 雪花新闻

u91677284,1947519886fm173app25fJu2958286753,4232560596fm173app252022-07-08_092953

滿牀笏的典故你知道嗎,郭子儀的成就讓後世景仰了一千多年 - 雪花新闻


大富貴-明萬曆青花《滿床笏》紋圖像賞析_郭子儀

0f3acb2a52094eaca5e0fc6441925aa0.jfifa76388a02e984d688e4617b964ea335d.jfif24942118bacc402a98851e5eefd5ba38.jfifa25c0cd0293f4c0d9f15c9e517dcccf1.jfif4c90de214e254194b828f2e8ac16f347.jfif280b4ca78f954ac5a587886df037cb1a.jfifb9543d7835154d249ff3ccfb80d237c3.jfifde80f3ee01b84cbd81d1778c10258bd0.jfifc0d87d8e750e43f6a2530b00d7903005.jfif2022-07-08_092213guohome70be988e91b740a48f4e83adea1f0dfb.jfif215c3e0c20d74a6fafd2a919e550aa14.jfifc1a367d6c42b4c99afb83f9fb0fab146.jfifb92a750b40c148048b1163cfa479e2da.jfif672cc745f8264f21b6cbdaefecd1d06f.jfifcdad19393bd7402eba65c7c9dc809e19.jfif9bf7bbdea62340b2b8ecd9901c338b03.jfif22a22f71b6d04052afbc9deafe6623d2.jfif376dd86d559c4e71995d8d2896326162.jfif2b295000036619093b4d5.jfif

大富貴-明萬曆青花《滿床笏》紋圖像賞析_郭子儀


2022-07-08_090520201901190451573462019011904515794287df7cbc627f40fcac050590c7d94370images (26)7df24363e7914dcc942123cdcd27003e.jfif242a3e18f0ca4a87a5a50adb2eac0fdd.jfif5322b5100dca449d84ba4190bb0d8390.jfifaca48a7049a54a4ca7322a46f67208b9.jfif518d9bceda524ba9a72382c4a39e8877.jfife7da94f21d2648f9a2ee78b96dfd207b.jfif

賈母生日收到的“滿床笏”圍屏有什麼隱喻? -文字拾荒人的回答-頭條問答


形容一門多人為官,家族顯赫。典出唐崔神慶父子事跡。崔神慶,貝州武城(今山東武城)人,生卒年代不詳。則天時,累遷至萊州刺史。後因入朝奏事受到賞識,同時因其父義玄有翊贊則天為後的功勞,被擢拜為并州長史。長安年間,遷禮部侍郎,轉太子右庶子,賜爵魏縣子。神慶子琳、珪、瑤等俱有才幹,玄宗開元中皆位至高官,一門福祿昌盛。在東都洛陽的崔家門前,弟兄三人均列有儀仗棨戟,時號“三戟崔家”。每當全家團聚歡宴時,專用一床放置笏板,重疊堆壘於上


“滿牀笏”是一個典故,説的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六十大壽時,七子八婿皆來祝壽,由於他們都是朝廷裏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壽時把笏板放滿牀頭(一説放滿象牙牀,故事詳見《因話錄》)。後來這個主題被畫成畫,編成戲劇,寫入小説,在民間廣泛流傳。至明清兩代,《滿牀笏》成了從官場到民間的重頭戲。 《满床笏》\Couch Full of Scepters-姜健作品在线展厅-姜健官方网站
“滿牀笏”這一典故被用來借喻家門福祿昌盛、富貴壽考。舊時中國民間有錢人家,要把郭子儀的畫像懸掛中堂,稱作“天官圖”,以祈全福全壽。
“滿牀笏”事原出《舊唐書·崔義玄傳》:“開元中,神慶子琳等皆至大官,羣從數十人,趨奏省闥。每歲時家宴,組佩輝映,以一榻置笏,重疊於其上”。後來俗傳誤為郭子儀事。
笏,古時禮制君臣朝見時臣子拿的用以指畫或記事的板子。
據《明史·輿服三》:
文武官朝服:……一品至五品,笏俱象牙。……六品至九品,笏俱槐木。
笏是封建社會官員面聖時所持象牙或竹木片製作的板子,用來記事。“滿牀笏”指地位煊赫,家中權貴極多,上朝所持板子疊放滿滿一牀。唐朝汾陽王郭子儀出將入相,既富貴又壽考,七子八婿,皆為朝廷顯官。子儀公做壽那天,家人拜壽時把笏放在兩邊桌上,竟致堆滿。後人將此編為戲曲,劇目就叫《滿牀笏》。
郭子儀(697-781年),一生在唐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做官,是四朝元老的重臣。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叛亂,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擊敗史思明。肅宗即位,郭子儀任關內河東副元帥,配合回紇兵收復長安洛陽,因功升中書令,後進封汾陽郡王。代宗將昇平公主許配給子儀公六子郭曖為妻。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年八十五而終。德宗尊他為“尚父”,追封他為太師,賜諡“忠武”。其將佐致大官、為名臣者甚眾。汾陽王“滿牀笏”的故事成為許多文人志仕忠君報國的崇高理想。南宋詞人陳人傑《沁園春》有“象笏堆牀”詞句,已經化用此典。
演變 滿牀笏(典故)_百度百科
關於《滿牀笏》的演變,大致有兩種不同版本。
其一、《滿牀笏》為清代傳奇劇目,大致產生於康熙年間。王季烈《集成曲譜》振集八卷載《滿牀笏》十二出:
《郊射》、《龔壽》、《醉薦》、《納妾》、《跪門》、《求子》、
《參謁》、《後納》、《祭旗》、《卸甲》、《賜婚》、《笏圓》。
主要圍繞郭子儀決志報效大唐,經李白推薦功成名就而展開。子儀公功蓋天下,唐王親為其卸甲,並許配公主為三兒媳,子儀公六十大壽,戲終。《綴白裘》載《滿牀笏·卸甲》。
【點絳唇】醉裏……(小生)請了。今日新帝迴鑾,再安唐祚,特敕郭子儀歸朝進爵。中書令召百官遠迎長樂驛中,帝御望春樓以待。又奉旨着他戎服面君,聖上親為解甲;也是曠古希奇的事呢。……
《綴白裘》另載《滿牀笏·笏圓》:
(淨上)風俗今何厚?君王在穆清。行看探花曲,盡是賀昇平。自家汾陽王府中堂候官便是。今乃王爺六旬壽誕,又值孫子新中狀元,頒賜諭旨一道,汾陽王年邁不能迎送,一應公侯卿相文武官員,俱令子婿各位小老爺接待,着我承應前殿。只得在此伺候。(生上)……
《卸甲》、《笏圓》兩出,與王季烈《集成曲譜》相同。另外《集成曲譜》所載《賜婚》一出明確提到了兒女婚姻一事。郭子儀妻趙氏有表呈進,欲求陛見,因此皇后擇日召見。皇后問趙氏兒女幾人,親子排行與官否。趙氏答七子八婿,親子郭曖排行老三,年十三歲,拜太常主簿。皇后有意於兒女婚姻之事,因説道:
( 旦 )夫人親子年方一十三歲,我的昇平公主今年亦是十三歲了。再遲兩載,正好成婚。今日與夫人面定了罷。
皇后與趙氏將郭曖與與昇平公主婚事面定後,又問起着氏最愛哪個子女。
(老旦)臣妾視諸子如一,原無偏向,惟娘娘恩論。最幼者鄭姨之女雲姑,並呂姨之子郭暎二人,俱才十三歲。
( 旦 )中書令龔敬有女英姐、有子龔美今年已俱十歲,莫若與夫人兩下聯姻,誠為佳配。
在《賜婚》這一出,皇后與趙氏為郭曖、郭暎和雲姑定下親事。在《笏圓》一出中,郭子儀壽辰之日,丫鬟們來稟:
(貼)稟上王爺夫人,公主娘娘同六位夫人、八位姑娘、諸位小夫人、王孫、孫女、外甥、甥女齊聚後殿,特着我二人前來,請王爺夫人拜壽。
郭子儀壽辰之前,郭曖已與昇平公主完婚,所以在壽辰之日公主同家人一同前來拜壽。文武官員俱賀壽,尤其是中書令龔敬、學士李白和內監魚朝恩齎旨來賀。子儀公感嘆“竊得中書伴食方,朝罷回來笏滿牀”。全劇完。
其二、《滿牀笏》又名《十醋記》,是李漁閲定的八種傳奇之一。全劇三十六出,其中十出寫節度使龔敬懼內,其妻吃醋事。《古典戲曲存目會考》卷十一:
《今樂考證》著錄。清初刊本。《曲考》、《曲海目》、《曲錄》並見著錄,列入無名氏,與李漁十種曲並列。《曲考》雲:“即《滿牀笏》,龔司寇門客作。”《考證》列於四原居士六種,並按:或雲範希哲作。近得五種刻本,署曰四原居士。今刻本作李漁閲定。或謂範作。演唐郭子儀事。共三十六出,而出名有《醋表》、《醋義》、《醋成》、《醋感》、《醋授》、《醋功》、《醋錦》、《醋阻》、《醋致》、《醋慨》,適佔其十,故名《十醋記》。子儀進封汾陽王,八子七婿,奉觴上壽,堆笏滿牀,中間點出節度使龔敬懼內情形。據作者以龔鼎孳取秦淮名妓顧湄為繼室,作此於湄生日演之雲。近尚演者,有《納妾》、《跪門》、《卸甲》、《封王》諸出。
此考與《綴白裘》、《集成曲譜》大致類似,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龔敬“十醋”,所以又名《十醋記》。《曲海總目提要》記有劇情,卷四十記載為範希哲作品《滿牀笏》。另據焦循《劇説》:《滿牀笏》一名《十醋記》,乃合肥龔司寇門客作。《豎閣批評舊戲目》説:《十醋記》即範希哲的作品《滿牀笏》,乃取同姓同職,為取悦龔司寇之妻顧眉,並於所生日時演出。 以上諸本説法大同小異。
在曹雪芹《紅樓夢》中三次出現“滿牀笏”字眼,恰好代表了《滿牀笏》典故與傳奇兩種不同的流傳方式。《好了歌》解中出現“當年笏滿牀”,但只是作為鼎盛時期的過眼煙雲而已。《紅樓夢》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還禱福,多情女情重愈斟情”中:
“……第二本是《滿牀笏》。”賈母點頭道:“倒是第二本也還罷了。”
《滿牀笏》富貴壽考的故事正好迎合了賈母的心思。第七十一回中,賈母八十大壽,甄家送來一架大屏,只見“十二扇大紅緞刻絲《滿牀笏》”。曹雪芹生活的時代位於傳奇《滿牀笏》產生之後,權門豪貴搬演此戲,並用作日常裝飾,可見《滿牀笏》的影響巨大,人們依然視為報國治家的榜樣。
打金枝
汾陽王郭子儀七子八婿,俱是郭氏家族的精英門弟,多封公襲侯。其中,長子郭曜、三子郭曖、七子郭曙居汾陽。三子郭曖為唐王乘龍快婿,因與妻昇平公主琴瑟不調,引發了一場皇室姻親的家庭糾紛,見於唐趙璘《因話錄》卷一·宮部:
郭曖嘗與昇平公主琴瑟不調,曖罵公主:“倚乃父為天子耶我父嫌天子不作。” 公主恚啼,奔車奏之。上曰:“汝不知,他父實嫌天子不作。使不嫌,社稷豈汝家有也。”因泣下,但命公主還。尚父拘曖,自詣朝堂待罪。上召而慰之曰: “諺雲:‘不痴不聾,不作阿家阿翁。’小兒女子閨幃之言,大臣安用聽?”錫賚以遣之。尚父杖曖數十而已。
此事也見於各體史料中。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記載:甲午,以上女昇平公主嫁郭子儀子郭曖。卷二百二十四:
郭曖嘗與昇平公主爭言。曖曰:“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天下不為!”公主恚,奔車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誠如實,使彼欲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邪!”慰諭令歸。子儀聞之,囚曖,入待罪。上曰:“鄙諺有之:‘不痴不聾,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子儀歸,杖曖數十。
《隋唐演義》第九十九回:
其(郭子儀)子郭曖尚代宗皇帝子女昇平公主,嘗夫妻口角,郭曖道:“你恃父親為天子麼?我父薄天子而不為。”公主將言奏聞天子,子儀即囚其子待罪;天子知之,置之不問,又恐郭子儀心懷不安,乃論之曰:“不痴不聾,做不得阿家翁。兒女子閨閣中語,不必掛懷。”
這一頗具政治色彩的家庭紛爭被後人編成戲文,名為《打金枝》,堪稱經典的有《鬧宮》、《勸宮》等出。戲中郭曖與昇平公主的言語衝突被演義為郭曖嫌公主以人君自居不為子儀公拜壽,因而醉打金枝,公主哭訴,唐王明大理念舊功,皇后數説閨女勸女婿,最終圓滿平息此事。與《滿牀笏》中《笏圓》出對比,昇平公主並沒有《打金枝》中持貴不往拜壽之事,《打金枝》的“鬧宮”、“勸宮”等出不可能存在了,《打金枝》更不能續演於梨園之中了。
《打金枝》又名《男綁子》、《郭曖拜壽》、《打昇平》、《大拜壽》、《富貴壽考》、《福壽山》等,該劇為生、旦、淨、醜行當俱全的唱做並重戲,精彩跌宕。但由於花部戲曲多是無名氏作品,現在已經無法考證《打金枝》出於何人何地何時。《打金枝》在花部廣為流傳,盛演不衰,可以推知《打金枝》的問世比傳奇《滿牀笏》晚。《車王府曲本菁華》收有《打金枝全貫串》。整本戲不同版本現在可見於《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戲曲劇本選集》 、《戲曲選》 、《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山西省卷》 等選集中。《海上花列傳》第十九回“錯會深心兩情浹恰,強扶弱體病纏綿”中:
堂戲照例是《跳加官》開場,《跳加官》之後,系點的《滿牀笏》、《打金枝》兩出吉利戲。
明確提到他們是兩齣戲,只不過都是吉利戲罷了。從《滿牀笏》與《打金枝》產生和流變看,二者思想內容完全不同,戲曲側重點不同,劇本衝突不同,人物結構不同,即使出目也沒有相同之處,二者完全不相同。
花雅並雄
在花部產生之前,雅部崑曲稱雄梨園,《滿牀笏》因其獨特的思想性備受關注與推崇。清中葉花部興起後,《打金枝》在花部各劇種中廣為流傳,而《滿牀笏》僅僅存於雅部崑山腔等個別劇種中。以至於人們普遍將《滿牀笏》與《打金枝》等同,更有甚者認為《打金枝》是本戲《滿牀笏》中一出。
如今,《滿牀笏》作為大戲仍然被崑曲續演,但流佈與影響已經無法無《打金枝》相比較。幾乎與雅部衰落地同時,人們逐漸淡忘《滿牀笏》。與之截然不同的是,我國各大劇種基本都移植了《打金枝》這一劇目,如:京劇、漢劇、徽劇、黃梅戲、秦腔、豫劇、河北梆子、評劇、同州梆子、滇劇、湘劇、粵劇、晉劇等,湘劇更名為《福壽山》,粵劇更名為《醉打金枝》,均與《滿牀笏》沒有任何聯繫。《打金枝》以山西中路梆子——晉劇最為代表性。百餘年來,晉劇幾代藝人精心創造,盛演不衰。
晉劇《打金枝》於一九五二年受邀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受到高度讚譽。發展至今有三組經典組合,一組是1955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晉劇藝術片的電影《打金枝》。唐王由晉劇鬚生之王丁果仙(果子紅)扮演,沈後由著名錶演藝術家牛桂英扮演,郭曖由著名小生名家郭鳳英扮演,昇平公主由著名演員冀平扮演。丁果仙飾演唐王,盡顯王者風範,將皇帝與臣與家的關係刻畫地淋漓盡致。牛桂英扮演的沈後穩重賢良,所言之語,句句在理,將既是岳母又是母親的心態表現地細緻而耐心。郭鳳英作為晉劇第一小生,英武瀟灑,不帶一絲脂粉氣。第二個版本是由馬玉樓、王愛愛、郭彩萍、田桂蘭分別扮演唐王、沈後、郭曖、昇平公主。馬玉樓是丁果仙的弟子,舉手投足頗有丁派鬚生做派。王愛愛青衣唱腔自成一家,尤其唱工令人叫絕。郭彩萍是郭鳳英的弟子,得以單傳,深得郭派小生精髓。田桂蘭表演獨樹一幟,幾個動作將公主的驕橫、嬌氣和嬌慣表現地活靈活現。直到謝濤、陳轉英、崔建華和張智這一代,更為《打金枝》增添了新的時代光彩,使《打金枝》躍上了更高的藝術殿堂。一曲“頭戴上翡翠雙鳳齊”、“ 年輕人一時火性起”、“萬歲莫要動真氣”、“走上前來扯龍衣”、“汾陽王上殿請罪”、“咱君臣對坐把話提”、“我領了萬歲的旨意”、“數説閨女勸女婿”等傳唱百年,經久不衰。《戲曲的“人情味” 》這樣評價《打金枝》:
又如傳演甚廣的《打金枝》一劇,不但將一場頗具政治色彩的風波純粹作為一場家庭糾紛來處理,而且最後解決問題的並不是皇帝老倌的“聖諭”,而是後宮岳母娘(皇后)對女兒女婿講述家常情理的一番體己話。那一番話又成為全劇中最受觀眾歡迎的一個大唱段—當這位國母最後唱到“塵世上家家户户都是一樣的”一句時,兩手向觀眾一攤,觀眾們便立刻到自己家裏有有這麼一本‘難唸的經’,因而常常要為這位如此通情達理夫人老太太鼓掌起來。
滿牀笏(典故)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ReS0tL
----------------------------
滿床笏》又名《十醋記》,清初范希哲所作傳奇本,這次演出的版本復排自傳字輩老藝術家倪傳鉞親傳折子戲,由〈龔壽〉、〈納妾〉、〈跪門〉、〈求子〉、〈後納〉五折連成,演述保薦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副元帥的朔方節度使龔敬的家事,是《滿床笏》全劇的起首部分。演出保存繼承蘇州崑曲的傳統表演樣式,雅致細膩。
龔敬夫人師氏知書達禮、賢能練達,不但善治家政,就連國家大事,她也能獻計獻策,提調有方,龔敬對夫人又敬又愛,又有幾分畏懼。龔敬年過不惑,仍膝下無子,為了傳宗接代,他很想納個小妾,卻又難以向夫人啟齒。一日,中軍覓得因父親無力繳納官糧而自願賣身的貧家女子蕭氏,龔敬將其密藏於室,不料竟被師氏發現。師氏同情蕭氏際遇,乃贈她三百兩銀子,放她回家。龔敬從校場練兵回來,獲知蕭氏已被妻子放走,回到內室,師氏又拒不開門,情知理虧,跪門求饒,師氏這才開門接納。然而在儒家孝悌為先的社會大背景下,這位性格剛強、智慧果斷的夫人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竟又主動將蕭氏找了回來,親自為丈夫操持納妾。
---------------------------------------------------
滿床笏
笏(hù護):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製成。笏板擱置滿床。形容一門多人為官,家族顯赫。典出唐崔神慶父子事跡。崔神慶,貝州武城(今山東武城)人,生卒年代不詳。則天時,累遷至萊州刺史。後因入朝奏事受到賞識,同時因其父義玄有翊贊則天為後的功勞,被擢拜為并州長史。長安年間,遷禮部侍郎,轉太子右庶子,賜爵魏縣子。神慶子琳、珪、瑤等俱有才幹,玄宗開元中皆位至高官,一門福祿昌盛。在東都洛陽的崔家門前,弟兄三人均列有儀仗棨戟,時號“三戟崔家”。每當全家團聚歡宴時,專用一床放置笏板,重疊堆壘於上,其家族之貴顯亦由此可見。
【出典】:
《舊唐書》卷77《崔神慶傳》2691頁:“開元中,神慶子琳等皆至大官,群從數十人,趨奏省闥。每歲時家宴,組珮輝映,以一榻置笏,重疊於其上。”
【例句】:
宋·蘇軾《過於海舶得邁寄書酒》:“他年汝曹笏滿床,中夜起舞踏破瓮。” 宋·陸游《黃氏沖和堂》:“沖和堂中和氣襲,堆笏滿床民眾集。” 宋·辛棄疾《感皇恩·慶嬸母王恭人》:“須是榮華更長久,滿床靴笏,羅列兒孫新婦。”
滿床笏字典分解
文案:
皇太后陳琉璃這輩子順風順水,處處隨心所願,世人都說好命。
直到重活一世,琉璃才明白,哪裡有這許多“好命”,不過是有人默默暗中守護而已。
笏(hu)官員面聖時所持玉、象牙或竹片制的板子,用來記事。
文武官一品至五品,持象牙笏。六品以下持竹木笏。
“滿床笏”指地位煊赫,家中權貴極多,家門福祿昌盛、富貴壽考。


比賈府更富貴的家族,用一件價值不菲的壽禮,預示了賈府的結局 - iFuun

1000 (17).jfif1000 (16).jfif1000 (15).jfifu=2176156054,3082714108&fm=173&s=DA8629C48E5E2EDCD3B0C4480300D093&w=300&h=400&img.jfif7df24363e7914dcc942123cdcd27003e.jfif242a3e18f0ca4a87a5a50adb2eac0fdd.jfif


“滿床笏”與“滿榻笏”
滿床笏(音:戶)
“滿床笏”是一個典故,說的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六十大壽時,七子八婿皆來祝壽,由於他們都是朝廷裡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壽時把笏板放滿床頭(一說放滿象牙床,故事詳見《因話錄》)。後來這個主題被畫成畫,編成戲劇,寫入小說,在民間廣泛流傳。至明清兩代,《滿床笏》成了從官場到民間的重頭戲。
“滿床笏”這一典故被用來借喻家門福祿昌盛、富貴壽考。舊時中國民間有錢人家,要把郭子儀的畫像懸掛中堂,稱作“天官圖”,以祈全福全壽。
“滿床笏”事原出《舊唐書·崔義玄傳》:“開元中,神慶子琳等皆至大官,群從數十人,趨奏省闥。每歲時家宴,組佩輝映,以一榻置笏,重疊於其上”。後來俗傳誤為郭子儀事。
笏,古時禮制君臣朝見時臣子拿的用以指畫或記事的板子。
一般“床”翻譯於“以一榻置笏”。
“滿床笏” 的“床” 原文是“榻”。關於“榻”有如下幾種解釋。
① 床:供睡覺的用具。
② 牙床:指有像牙雕刻裝飾的床,也泛指製作精美的床,所以稱為牙床。
③ 床形坐具。
床的形態比較長且寬,一般主要用於臥具。一般情況都是在臥室內。
而榻的形態比較小且多數有靠背扶手,它不同於床,一般是用於廳堂的坐具。(請看下面的圖片)
通常情況,客人來了,主人會安排他們在廳堂就座,客人隨身攜帶物品也放置在廳堂的家具上。這時候,“榻”就是一個合適的放置處。
以上是關於“榻”的三種解釋
“满床笏与“满榻笏” - 全网搜 https://bit.ly/3bSqamZ


《白蛇記》《滿床笏》《南柯夢》,賈母看的不是戲,是賈家興亡史 - 每日頭條

2b295000036619093b4d5.jfif0 - 2022-07-08T092854.3420 - 2022-07-08T092851.6520 - 2022-07-08T092849.997brt008225002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