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畏賞與罰/為將者十卒而殺其三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 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賞賜知其所施,則勇士知其所死;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君主的原則,以靜退為貴。不親自操持事務而知道臣下辦事的拙和巧,不親自考慮事情而知道臣下謀事的福和禍。因此君主不多說話而臣下就要很好地謀事,不作規定而臣下就要很好地辦事臣下已經提出主張,君主就拿來作為憑證;。臣下已經作出事情,君主就拿來作為憑證拿了憑證進行驗核,就是賞罰產生的根據所以群臣陳述他們的主張,君主根據他們的主張授予他們職事,依照職事責求他們的功效功效符合職事,職事符合主張,就賞;功效不符合職事,職事不符合主張,就罰明君的原則,要求臣下不能說話不算數因此明君行賞,像及時雨那麼溫潤,百姓都能受到他的恩惠;。君主行罰,像雷霞那麼可怕,就是神聖也不能解脫所以明君不隨便賞賜,不赦免懲罰賞賜隨便了,功臣就懈怠他的事業;懲罰赦免了,奸臣就容易於壞事因確實有功,即使疏遠卑賤的人也一定賞賜;確實有罪,即使親近喜愛的人也一定懲罰疏賤必賞,近愛必罰,那麼疏遠卑賤的人就不會懈怠,而親近喜愛的人就不會驕橫了。
-----------------------------
李靖的「十卒殺三」與斯大林的內部大清洗
2015-09-18 由 華杉 發表于歷史
《孫子兵法》原文:「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如果只知厚待而不能指使,一味溺愛而不能命令,違法亂紀也不能治理,那士兵就成了驕子,沒法使用了。
《陰符》說:「害生於恩。」我們往往對一個人太好,結果卻害人害己,把他害了,把自己也害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味只有恩,只有愛,卻沒有規矩,沒有法,他習慣了、驕縱了、墮落了。你這時候想把關係調整過來,也不可逆,調不了了。你就只好放棄他了。你放棄他,他機會沒了。你呢,也白培養人了。
一旦已經習慣了的恩情沒了,就成了仇人。其實有什麼仇呢?並沒有任何傷害,只是停止了恩情而已。但對你來說,是停止了給予;對他來說,卻是被奪走了既得利益。
所以恩怨、恩仇,沒有恩,就沒有怨,沒有恩,就沒有仇。曾經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就有多大仇。
吳起說:「鼓鼙金鐸,所以威耳,旌旗麾章,所以威目,禁令刑罰,所以威心。耳威以聲,不得不清;目威以容,不得不明;心威以刑,不得不嚴。三者不立,必敗於敵。故曰,將之所麾,莫不從移;將之所指,莫不前死。」
吳起提出威耳、威目、威心。要經常訓練,要有操練,要有儀式,強化指揮系統的權威,養成令行禁止的習慣,這樣才能做到不怕犧牲,指哪打哪。旌旗一指,戰鼓一敲,馬上就沖,因為不沖的後果很嚴重!
李靖說:「畏我者不畏敵,畏敵者不畏我。」怕將領的,不怕敵人;怕敵人的,不怕將領。所以將領一定要比敵人更可怕。衝鋒陷陣的,不一定會死;吹了衝鋒號不沖的,馬上正法。
李靖後面說得更恐怖:「古之為將者,必能十卒而殺其三,次者十殺其一。十殺其三,威震於敵國。十殺其一,令行於三軍。」
什麼意思呢,先殺自己人。差的殺十分之一,厲害的殺十分之三。殺十分之三,威震敵國;殺十分之一,三軍聽令。
以古代出軍前要殺人祭旗,不是殺敵國人質。殺敵國人質,比如康熙殺吳三桂的兒子,那只是表示決裂,並不能立威。殺自己內部不聽令的,才是立軍威、立軍法,讓三軍聽令。什麼樣的人是最好的斬殺對象呢,最好是跟皇上有點關係的寵臣。他以為沒人敢動他,吊兒郎當,殺了他,三軍將士就都明白人人可殺。先斬後奏,跟皇上匯報,皇上也覺得殺得合適。
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孫子跟吳王談兵,吳王把自己的妃子們交給他,讓他演練看看,說你要能把這群女子訓練成一支鐵軍我就信你。妃子們嘻嘻哈哈不聽號令,孫子馬上把領頭的兩個吳王最寵的妃子斬了,娘子軍即刻練成。
田穰苴斬莊賈,也是最典型的案例。
晉國、燕國都攻打齊國,齊國大敗。齊景公聽了晏嬰推薦,啟用田穰苴為大將。田穰苴打好主意,跟齊景公說:「我出身卑微,您把我從平民直接提拔我大將,大家不熟悉我,也不會服我,我壓不住陣。請您派一個您最親信的重臣來做監軍。」齊景公就派了莊賈。
田穰苴跟莊賈約定第二天正午出發。第二天,軍隊集結好了,莊賈卻和送行的大臣們喝到太陽落山才來。田穰苴叫來軍法官,按軍法,出征遲到,斬首!即刻把他斬了。齊景公接到要斬莊賈的報告,急忙派使臣來救。田穰苴又治了使臣在軍營中鞭馬疾馳的死罪。念是君王使臣,免死,斬了車夫和左邊一匹馬。
這一斬,先是威震敵國,晉國軍隊聽說來了這麼個狠角色,沒等交戰,嚇得立馬撤軍跑了。燕軍也撤退,田穰苴乘勝追擊,收復全部實地。
大軍凱旋,齊景公率百官郊迎,哪還記得莊賈!封田穰苴為大司馬,田穰苴就成了著名的司馬穰苴。
司馬穰苴的套路,在歷史上被不斷地抄襲拷貝,但每次都有不讀書不曉事的,把自己的人頭送上門去。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項梁項羽也起兵了,他們都攻佔了一些郡縣,玩得風生水起。天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個個都蠢蠢欲動。彭越的一些小兄弟找到他,說你帶我們起兵吧,他們行,我們也一定行。彭越不同意,說現在兩虎相爭,形勢如何發展都不清楚,我不想參與你們的事。
年輕人們不依不饒,糾集了一百多人,一定要跟彭大哥打天下。彭越被纏得沒辦法,說好吧,既然大家要干,就明天日出的時候開第一次軍事會議。既然要成軍,就要立軍法,遲到的斬首!
第二天中午彭越等著,小伙子們稀稀拉拉地來了,遲到了十幾個人。彭越說,軍法是遲到者斬首,可是遲到的太多了,也不能把你們都斬了,就斬最後一個到的吧!大家嘻嘻哈哈地說有必要嗎,下次知道了。彭越不說話,一步上前,親自斬了最後一位。眾人嚇得發抖,都不敢抬眼看他。彭越就立土壇,以那人頭祭奠,成為一方豪傑,後投靠劉邦,成為西漢開國功臣。
這三個案例,算是「十殺其一」,有「十殺其三」的嗎?古代的不知道,近現代史可是大有特有,就是斯大林的大清洗。
據蘇共第20次黨代會前蘇聯內政部的統計數目,僅在1937年至1938年一年中,斯大林本人就簽署了681692人的處決命令。但是被害人的總數至今不明。有人說斯大林把紅軍能打仗的將領都殺完了,以至於希特拉打進來時紅軍都沒有能指揮的將領。這個說法不對,斯大林並沒有輸掉第二次世界大戰,恰恰相反,他是二戰的大贏家。
內部清洗,在理論上就是保持組織強大的手段,因為這能讓「士畏我而不畏敵」。所以如果沒有選舉機制,就必然過一段時間就要清洗一回。
今天講反腐,有所謂「不反腐要亡國,反腐要亡黨」的說法,那是不想反腐的人說的。不反腐才會亡黨。把貪官都抓完了,黨不會沒有官用的,只會更加強大和更有生命力。
張預註解說:「恩不可以專用,罰不可以獨行。專用恩,則卒如驕子而不能使。獨行罰,則士不親附而不可用。王者之兵,亦德刑參任而恩威並行矣。」只有恩,兵就成了驕子,沒法用。只有罰,士卒不親附你,也不可用。
《尉繚子》說:「不愛悅其心者,不我用也。不嚴畏其心者,不我舉也。」所以有愛,才樂於效命,有畏,才不敢不出死力。
將馭之道,就是愛與畏,賞與罰。
畏的本質,在於將領比敵人更可怕「畏我者不畏敵,畏敵者不畏我。」怕將軍的,他就不怕敵人不怕死。不怕將軍的,就一定怕敵人怕死。所以畏的標準,就是將軍要比敵人更可怕。將領比敵人更可怕
(摘自超級暢銷書《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98a9bj.html
------------------------
​原文: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
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賞賜知其所施,則勇士知其所死;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故賞不可虛施,罰不可妄加,賞虛施則勞臣怨,罰妄加則直士恨,是以羊羹有不均之害,楚王有信讒之敗。
夫將專持生殺之威:必生可殺,必殺可生,忿怒不詳,賞罰不明,教令不常,以私為公,此國之五危也。
賞罰不明,教令有不從;必殺可生,眾奸不禁;必生可殺,士卒散亡;忿怒不詳,威武不行;
賞罰不明,下不勸功;政教不當,法令不從;以私為公,人有二心。故眾奸不禁,則不可久;士卒散亡,其眾必寡;威武不行,見敵不起;下不勸功,上無強輔;法令不從,事亂不理;人有二心,其國危殆。故防奸以政,救奢以儉;忠直可使理獄,廉平可使賞罰。
賞罰不曲,則人死服。路有飢人,廄有肥馬,可謂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故人君先募而後賞,先令而後誅,則人親附,畏而愛之,不令而行。
賞罰不正,則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起於非功。賞賜不避怨讎,則齊桓得管仲之力;誅罰不避親戚,則周公有殺弟之名。《書》云:「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此之謂也。
解讀:
為政者應確立賞罰制度,獎善懲惡,藉以鼓勵百姓立功,並杜絕罪惡。使部屬都確知賞罰的標準,那麼他們的行為就有分寸,不至於犯法。但是,賞罰要公平,不可以厚此薄彼,徇私偏袒,無功之人,不受祿;無過之人,也不應受罰,若任意獎賞或懲罰,將使部屬不服。
春秋戰國時,中山國國王只因一杯羊肉羹而亡國;楚平王因聽信讒言而迫害賢良,禍及子孫,都是賞罰不當的例子,值得後人警誡。   
將領把持了屬下的生殺大權,若是誤殺好人,縱容惡人,喜怒無常,賞罰不明;常假公濟私,政令朝令夕改,使部屬不知所從。凡是犯有以上的過失的將領,都是國家的禍害。
若賞罰不明,其所下的命令,無人願意遵守;若縱容惡人,各種敗壞道德的事都會出現;若枉殺無辜,眾人必懷恨在心;若喜怒無常,那就很難樹立威嚴;
若賞罰不公,百姓便不會爭相報國立功;若正教實施不當,法令自然也無法施用;若假公濟私,人人必有貳心。所以說眾惡不止,國祚必不能長久,士卒離心離德,再龐大的軍隊,終必潰敗;將領毫無威嚴,軍隊就會軟弱;屬下無心作戰,將領就無從激勵士氣;法令不彰,事物就沒有條理;人人有貳心,國家就將面臨崩解的命運了。   因此要杜絕罪惡,須先使政治清明;要阻絕奢侈,須崇尚節儉,令忠直之士,審理訟獄,令清廉之士,執行賞法,賞罰嚴明了,則人人致力效忠。   路旁還有饑民,官吏的馬就中卻有肥馬,這可謂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太不懂得體恤百姓了。   人君必先訂立賞罰條例,而後才實施刑賞,令百姓既敬且畏,不須命令,即能服從。   
賞罰不公,則忠臣盡死於冤屈,而奸臣皆因不實的戰功,而受重用。賞罰應不受恩怨情仇的影響,齊桓公就因不計前嫌而重用管仲,得以成就霸業;周公大義滅親,而能樹立威信,所以書經上說:「無所偏私,無所袒護,則王道可以施行無阻了。」
管理之道:諸葛亮便宜十六策之《賞罰》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amocuI
------------------------------------
孫子兵法 https://bit.ly/3ajzeki
孫子兵法 https://bit.ly/3bLb5DC
----------------------------------------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86x63yl.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