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危機快炸開?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達358兆、26兆瀕臨違約
2024/07/15 15:11
債務危機快炸開?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達358兆、26兆瀕臨違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2Jxgw
中國地方政府背負龐大隱性債務,儼然是中國經濟的不定時炸彈。(美聯社)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地方政府長期仰賴售地做為主要財源,在房地產開發商接二連三爆發財務危機及房市低迷衝擊下,許多地方政府財務吃緊,成為中國經濟不定時炸彈。尤其,許多地方政府的債務屬於隱性債務,金額高達7兆至11兆美元(約台幣228兆至358兆),大約是中國中央政府債務規模的兩倍,其中 8000 億美元(約台幣26兆)的債務瀕臨違約,恐造成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破產,導致金融業蒙受重大損失,進而削弱經濟成長。
《華爾街日報》報導,多年來,廣西柳州和中國其他數十個城市為經濟發展項目累積數兆美元的隱性債務,不透明的融資一度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助力。如今,到處是雜草叢生的建築工地、人煙稀少的高速公路和廢棄的旅遊景點,這些景象讓債務驅動的中國經濟成長變得虛幻,也表明中國的未來充滿不確定。
報導提及,柳州之前籌集了數十億美元建設新工業區的基設,一家中國國有金融集團在那裡購買了土地並開設了酒店和遊樂園,其他大片被徵用的土地已經閒置,許多地區的街道荒蕪,還有一座爛尾的大樓。一位柳州居民直言,政府已經破產了。
報導稱,過去三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惡化,地方政府無法再依賴向房地產開發商出售土地做為財源。經濟學家估計,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高達 7 兆至 11 兆美元,大約是中國中央政府債務規模的兩倍。銀行家和經濟學家說,融資過程不透明導致債務膨脹,實際負債數據難以而知,甚至連北京也可能無法完全清楚。
經濟學家表示,在龐大的債務中,有高達 8000 億美元的債務面臨很高的違約風險。如果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無法履行其義務,北京可能會金援,但這可能會鼓勵不健全的借貸而造成更大的問題,或者可能導致資不抵債的融資平台破產,使得中國的銀行面臨嚴重損失,並引發信貸緊縮,進一步削弱經濟成長。
債務危機快炸開?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達358兆、26兆瀕臨違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2Jxgw
好慘 ! 南韓中產每5戶就有1戶是「赤字」 韓媒曝原因
2024/05/30 13:41
好慘 ! 南韓中產每5戶就有1戶是「赤字」 韓媒曝原因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VJHse
南韓經濟停滯,人民面臨「2高1低」的困境。(歐新社)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年來,南韓痛苦指數創新高,今年第1季中產階層家庭中,每5戶中就有1戶過著支出大於收入的「赤字生活」。韓媒指出,這令人憂郁的原因,是高物價、高利息和低增長的薪資,這個「2高1低」的因素造成。
南韓統計廳家庭動向調查顯示,收入前20%至40%的家庭赤字比率高達18.2%,比前1季度上升3.4個百分點。而收入排名前40%至60%的家庭,未能擺脫赤字的比率也高達17.1%。
這意味著,南韓長期的經濟停滯,不僅束縛著低收入層,還束縛著南韓社會的中流砥柱「中產階層」。韓媒指出,南韓經濟難以擺脫負增長,是因為高物價、高利息導致要花的錢大幅增加,但收入卻沒有增加所致。
2024年第1季月均家庭支出同比增加2.5%,但同期家庭收入僅增加1.4%。如果考慮到3%左右的物價上漲率,實際收入是反而減少了1.6%。因此,南韓第1季家庭實際收入,呈現7年來最大幅度的減勢。
南韓食品、非酒類飲料價格在1年內上漲了7.2%;高利率時代下,每月的利息費用也比1年前增加了11.2%。儘管南韓人民的收入沒有成長,開源節流效果因此有限好慘 ! 南韓中產每5戶就有1戶是「赤字」 韓媒曝原因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VJHse
《唐書》於卷末總評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天地否閉,反逆亂常,祿山犯闕,朱泚稱皇,賊巢陵突,群豎披攘,徵其所以,存乎慢藏。」這段話的重點在最後「慢、藏」二字,慢、藏是公部門最難擺脫的文化,自1991年國富調查迄今已逾三十年,三十年間台灣無資產負債的分配面統計,這豈不是「慢」?當主計處欲編算此一分配面統計而洽詢金融、土地、財稅等主管部門,各主管部門總是以資料敏感為由不予提供,然而何謂敏感,誰說了算,這豈不是「藏」?莫小看「慢、藏」這兩個習以為常的官場文化,它可以讓唐朝貞觀、開元盛世化為烏有,執政當局若不提醒自己,任憑「慢、藏」之風行之於各部會,非僅家庭部門債務分配統計永遠出不來,隨著家庭負債問題病入膏肓,台灣經濟奇蹟也將化為塵埃。
通膨創14年新高 南韓家庭負債為GDP104.3%蟬聯世界第一
通膨創14年新高 南韓家庭負債為GDP104.3%蟬聯世界第一 https://bit.ly/3zJp479
邱立玲通膨創14年新高 南韓家庭負債為GDP104.3%蟬聯世界第一 | 信傳媒 https://bit.ly/3MBn8QN
2022年6月9日 週四 上午7:29通膨創14年新高 南韓家庭負債為GDP104.3%蟬聯世界第一 https://bit.ly/3mvaFDF
南韓5月份CPI上漲5.4%,創14年新高,石油產品價格5月份年比上漲34.8%。(圖片來源/flickr)
美國通膨登上40年新高,通膨怪獸也盤據亞洲上空,無論是通膨還是家庭負債比重,房價都創歷史新高的台灣跟南韓似乎是同病相憐。
台灣5月份CPI續創9年半新高,南韓創14年新高,更慘的是,南韓今年第1季家庭負債超過GDP(國內生產毛額),成為世界36個主要國家(及地區)當中唯一有此現象的國家。
2020年台灣家庭負債為GDP的91.9%
主計總處5月末出爐的數據顯示,因房價上漲,房貸負擔加重,使得台灣家庭部門負債於2020年升至18.2兆,占GDP比重達到91.9%,均改寫最高,遠高於2003年底的6.3兆元台幣、占GDP比重僅57.7%,如今,負債比超過9成,引起專家呼籲重視這個警訊,今年台灣房價創歷史新高,負債比應該會衝更高。
比起台灣,南韓家庭負債更快衝破100%的GDP,從2021年第2季(4~6月)開始,家庭負債比率一直位居第一,今年第一季雖下滑,仍是全球第一。
6月6日,國際金融協會(IIF)甫發表的《世界負債報告書》顯示,2022年第一季南韓的家庭負債占GDP的比率爲104.3%,其次是黎巴嫩的97.8%,香港為95.3%,泰國為89.7%,英國為83.9%,但中國和日本的家庭債務比重都遠低於南韓,中國為62.1%,日本為59.7%。
南韓家庭貸款約為41.2兆元台幣
根據南韓央行統計的數據,截至3月底,南韓未償還的家庭貸款為1,752.7兆韓元(41.2兆元台幣),比12月底減少1.5兆韓元。
由於利率上調,全球各國的家庭負債佔GDP的比重持續下降。IIF數據顯示,南韓家庭負債比從去年同期的105%下降0.7個百分點。但是南韓的降幅遠低於英國的下降7.2%、美國的下降4.7%、日本的4.6%和歐盟的下降2.9%。
南韓企業的負債增加速度在36個國家中位居第二。有人擔心,去年年底,民間負債(家庭負債+企業負債)突破4500兆韓元(106兆元台幣),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將成爲威脅南韓經濟的「炸彈」。
與GDP相比,南韓的企業負債(金融企業除外)爲GDP的116.8%,比一年前增加5.5個百分點,增速僅次於越南(10.9個百分點)。
南韓的企業負債爲GDP的116.8%
企業利息負擔上升,投資將萎縮,最近南韓央行也警示,利率上升,可能會導致現有一些家庭貸款變成不良貸款,對消費支出造成壓力。
鑒於全球原物料和食品成本飆升,導致物價上漲,南韓家庭負債太高,促使南韓央行今年已3次升息。央行5月份才將指標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1.75%,這是自去年8月以來的第5次升息,以抑制通膨並家庭債務。
分析師預計下次將於7月再次升息,澳盛銀行研究中心(ANZ Research)經濟學家Krystal Tan預計,到明年第一季底,南韓利率將升至2.5%。
南韓近日公布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上漲5.4%,創14年新高,超過市場預期的5.1%。創2008年8月以來最快增速,而4月份CPI上漲4.8%。
南韓央行5月升息1碼至1.75%
通膨加劇,歸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中國封城導致供應鏈中斷。由於能源成本高企,南韓石油產品價格5月份年比上漲34.8%,高於4月份34.4%的漲幅。南韓基準杜拜原油5月均價為每桶108.16美元,年比上漲63%,曾在3月9日創下每桶127.86美元的年度高點,南韓主要依靠進口來滿足其能源需求。
家庭和企業債務沉重,也為南韓央行繼續升息,提供充分理由。南韓央行總裁李昌鏞4月底發表就職演說表示,央行的優先事項是讓本國債務水準軟著陸,「我們必須尋求經濟軟著陸,因為我們從過去經驗得知,不斷增長的債務可能會破壞一切。」
韓國央行表示,6月和7月通膨率可能會保持在5%以上,行長李昌鏞表示,央行將優先應對通膨,而不是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管理通膨預期比什麼都重要」。
台灣5月CPI續創9年半新高
南韓央行將價格上漲歸咎於國際石油和食品價格上漲,以及防疫限制進一步放寬,服務需求升高,預計通膨壓力將增加。央行並將南韓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從2 月份的3%下調至 2.7%。
台灣主計總處6月7日公布,5月CPI年增率3.39%,連續3個月破3%,續創9年半新高。
5月扣除蔬果、能源後的的核心CPI漲幅超過4月,歸咎外食費持續上漲,肉類與蛋類的飼料成本漲幅擴大,油料費用居高不下等因素
通膨創14年新高 南韓家庭負債為GDP104.3%蟬聯世界第一 https://bit.ly/3zJp479
從沒這麼有錢過!美國家庭資產飆新高 被通膨吃掉?
---------------------------
正視家庭負債占GDP逾九成的警訊
社論
2022.05.31
主計總處研判,家庭部門債務快速成長主要是來自房貸,房價飆漲推升房貸,同步推升家庭債務。圖/本報資料照片
正視家庭負債占GDP逾九成的警訊 - 名家評論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xbh5MU
依據政府甫完成的國富統計,2020年底我國家庭部門的負債已升至18.2兆,同年GDP為19.8兆,兩者已非常接近。兩者相除,家庭負債占GDP已逾九成,不論對總體經濟、金融穩定、或社會安定而言,如此巨額的負債都是一項警訊。
總體數據適當與否,經常以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來衡量,例如儲蓄率、投資率、貿易依存度、政府赤字、政府債務上限等等,目的就是觀察這些經濟活動是否適當,例如儲蓄率太高,反應消費低迷,貿易依存度太高,反應內需太弱,政府債務占GDP過高,反應償債壓力升高。
同樣的,家庭負債占GDP升破九成,這就是提示我們近年家庭部門債務增加的太快,其增加的速度甚至已超過GDP的成長速度,如同政府債務過高一樣,我們也得擔心家庭部門日後是否有足夠的償債能力,是否會影響金融的穩定,社會的安定。
根據統計,家庭部門的負債於2003年底只有6.3兆元,占GDP不及六成,2020年底升至18.2兆,占GDP已逾九成,若非十七年來家庭負債成長速度超過GDP成長速度,這個比值不會由六成升逾九成,這說明我國家庭部門的債務成長太快了。
我們來對比一下同期間政府債務,2003年中央政府債務3.1兆,占GDP比重28.6%,2020年底升至5.5兆,占GDP比重為28.0%,十七年來債務比值沒太大變化。再觀察各級政府債務,十七年來由3.5兆升至6.4兆,占GDP比值由32.1%微升號至32.3%,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由此可知,十七年來家庭部門的債務成長速度遠遠在政府債務之上,若說政府債務值得憂心,那麼家庭部門債務豈不更危險?若說政府債務有債留子孫之憂,家庭債務不用等到子孫就已危機四伏了。再者,政府在償債這件事上還是有優勢地位的,當國庫空虛,預算吃緊,政府可以發行公債、擴大稅基、調升稅率來融通,但是家庭部門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一旦負荷不了,還不了債息,非僅日子難過,個人信用也將為之破產,若轉而向地下錢莊借錢,那麼未來的人生將更加悲慘,又如果家庭負債升高不是少數人的特例,而是中產家庭普遍的處境,那麼終將要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定,以及社會的安全了。
執政當局應該還記得發生在2006年的卡債風暴,那段時間台灣社會動盪不安,由於收入不足以支應生活,使得許多人以信用卡、現金卡借錢過日子,當還不起債息時,再辦一張卡借錢來還債,最後陷入以債養債的循環,而釀成卡債風暴。依官方估計,有50萬人成為卡債族,當年輿論皆以卡奴稱之,其情況之嚴重可見一斑。有鑑於事態嚴重,經建會協調各部會成立「關懷卡債族社會扶助工作小組」,在各部會亡羊補牢下,這一波風暴雖於一年後平息,但對金融機構的衝擊,對台灣社會的烙印,於今猶存,家庭債務傷害之大,於此可知。
我們的家庭部門債務實在成長的太快了,2020年就比2019年增加了1.3兆,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依主計總處研判,這些債務主要是來自房貸,這些年房價飆漲推升了房貸,同步推升了家庭債務。當然,如果這些債務是落在有錢的家庭,也許還應付得了,但如果是落在中產家庭、低所得家庭,那問題就大了。
我們從目前的資料只能看到總體的債務變化,看不到債務在貧富家庭裡的分配,也許真實的情況比平均數好~若多數債務為有錢人承擔,但也許來得更糟~若多數債務落在中產階級身上。要了解這個情況,須有分配面的統計,遺憾的是,我們除了1991年曾辦理過「國富調查~家庭部門資產報告」而有一年分配面的資料,此後三十年並無一份財富分配資料可供檢視,以致如今家庭債務急升至18兆,卻沒有足夠的資訊來協助政策判斷。
《唐書》於卷末總評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天地否閉,反逆亂常,祿山犯闕,朱泚稱皇,賊巢陵突,群豎披攘,徵其所以,存乎慢藏。」這段話的重點在最後「慢、藏」二字,慢、藏是公部門最難擺脫的文化,自1991年國富調查迄今已逾三十年,三十年間台灣無資產負債的分配面統計,這豈不是「慢」?當主計處欲編算此一分配面統計而洽詢金融、土地、財稅等主管部門,各主管部門總是以資料敏感為由不予提供,然而何謂敏感,誰說了算,這豈不是「藏」?莫小看「慢、藏」這兩個習以為常的官場文化,它可以讓唐朝貞觀、開元盛世化為烏有,執政當局若不提醒自己,任憑「慢、藏」之風行之於各部會,非僅家庭部門債務分配統計永遠出不來,隨著家庭負債問題病入膏肓,台灣經濟奇蹟也將化為塵埃。
正視家庭負債占GDP逾九成的警訊 - 名家評論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xbh5MU
--------------------------------
家庭負債三級跳
家庭負債三級跳 - 名家評論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my9Vxn
2022.02.13
家庭負債三級跳 圖╱本報資料照片
文/于國欽
十多年來家庭負債之所以急速升高,一方面是家庭收入成長太慢,另一方面則是房價漲得太凶。
這些年政府常常舉債,就連去年五倍券也是借錢發的,政府負債太多是危險的,因為歷來過度舉債的國家總會召來通膨、恐慌、蕭條等不幸的事,古典經濟學家說得好:「國家不消滅公債,公債必消滅國家。」
然而,相較於政府負債連年上升,我國家庭負債增加的速度更快,根據最新統計,2019年各級政府債務餘額6.2兆,而同年家庭負債已達17兆,幾乎是政府債務的三倍。十多年來公債膨脹備受關注,家庭負債三級跳卻無人聞問,何以如此?這是因為家庭負債每年只公布一次,每次公布時又隱於茫茫數海裡,尤有甚者所公布的數字又落後兩年之久,缺乏時效性,如此而乏人問津,理之必然也。
家庭負債占比飆升
今天已是2022年了,但有關家庭負債的數字仍停留在2019年,統計時間落後過久,必須加以改善才行。雖然如此,長期觀察這項統計仍會發現,十多年來台灣家庭負債變化極大,2003年家庭負債6.3兆,占GDP比重不到六成,2019年升至17兆,占GDP比重已達九成,以這個速度估計,再過幾年家庭負債就可以和GDP並駕齊驅了,這麼高的負債規模是個嚴重警訊,不僅家庭部門擔負了更沉重的壓力,總體經濟也將有不測之憂。
十多年來家庭負債之所以急速升高,一方面是家庭收入成長太慢,另一方面則是房價漲得太凶,細看家庭借貸的原因會發現,逾八成是用在貸款購屋,由此可知,房價飆漲自然是造成家庭負債升高的主因,依據內政部統計,2003~2019年台灣地區的房價所得比由4.6倍升至9.2倍,換言之,以前四年多不吃不喝所存的錢就可以買到房子,如今要九年不吃不喝才行,家庭負債自然是日趨沉重。
健全房市方案收效甚微
長期以來,台灣房價過高一直是民怨之首,尤其自2000年以來人們的薪資成長有限,而房價卻以倍數上漲,買不起的人有怨,貸款買房的人怨更大,每月薪水有四成要拿去繳房貸,賸餘的錢才能拿來過日子,生活品質大降。過去這一年國內房價持續上漲,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於立法院答詢時也承認:「房價的上漲確實有部分原因來自炒作。」各部會去年底赴立法院專案報告如何遏止炒房時,也承認近期房價飆漲不合理,但承認歸承認,政府隨後所採取的健全房市方案收效甚微,依此研判,家庭負債很快得會再登上新高峰,超越GDP為期不遠了。
平心而論,若一國的所得長期穩定成長,債務適度增加於經濟非但無損反而有益,因為不論舉債建設,或舉債消費都可以促進總體經濟的活絡,又因為有穩定的收入為奧援,日後償付貸息也不成問題,不致影響金融的穩定,如此自然是一個「善的循環」。然而,如今的台灣所得成長如此之緩,二十年來實質總薪資成長不到一成,近七成上班族連平均薪資都領不到,善的循環無由而生,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房價持續上漲,家庭負債繼續升高,欲求無危,不可得也。
▎我國的國富統計報告會公布我國企業、家庭、政府及非營利團體各部門的資產淨值,例如2019年家庭部門133.9兆,政府部門54.7兆,企業部門16.8兆,非營利團體8.7兆,整體國富淨值214兆,在家庭部門裡,又有資產與負債的統計。
▎主計總處去年底公布2020年薪資中位數,2020年我國薪資中位數微增0.48%,非僅低於平均薪資增幅,也創四年來最低,在811萬名上班族裡,領不到平均薪資的比率達68%。實質總薪資於2001~2021年由4.9萬升至5.3萬,二十年成長不到一成。
家庭負債三級跳 - 名家評論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my9Vxn
家庭負債三級跳
04:102022/02/13 工商時報 于國欽
家庭負債三級跳 - 專題周報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aFOhVl
我國的國富統計報告會公布我國企業、家庭、政府及非營利團體各部門的資產淨值,例如2019年家庭部門133.9兆,政府部門54.7兆,企業部門16.8兆,非營利團體8.7兆,整體國富淨值214兆,在家庭部門裡,又有資產與負債的統計。
■主計總處去年底公布2020年薪資中位數,2020年我國薪資中位數微增0.48%,非僅低於平均薪資增幅,也創四年來最低,在811萬名上班族裡,領不到平均薪資的比率達68%。實質總薪資於2001~2021年由4.9萬升至5.3萬,二十年成長不到一成。
這些年政府常常舉債,就連去年五倍券也是借錢發的,政府負債太多是危險的,因為歷來過度舉債的國家總會召來通膨、恐慌、蕭條等不幸的事,古典經濟學家說得好:「國家不消滅公債,公債必消滅國家。」
然而,相較於政府負債連年上升,我國家庭負債增加的速度更快,根據最新統計,2019年各級政府債務餘額6.2兆,而同年家庭負債已達17兆,幾乎是政府債務的三倍。十多年來公債膨脹備受關注,家庭負債三級跳卻無人聞問,何以如此?這是因為家庭負債每年只公布一次,每次公布時又隱於茫茫數海裡,尤有甚者所公布的數字又落後兩年之久,缺乏時效性,如此而乏人問津,理之必然也。
家庭負債占比飆升
今天已是2022年了,但有關家庭負債的數字仍停留在2019年,統計時間落後過久,必須加以改善才行。雖然如此,長期觀察這項統計仍會發現,十多年來台灣家庭負債變化極大,2003年家庭負債6.3兆,占GDP比重不到六成,2019年升至17兆,占GDP比重已達九成,以這個速度估計,再過幾年家庭負債就可以和GDP並駕齊驅了,這麼高的負債規模是個嚴重警訊,不僅家庭部門擔負了更沉重的壓力,總體經濟也將有不測之憂。
十多年來家庭負債之所以急速升高,一方面是家庭收入成長太慢,另一方面則是房價漲得太凶,細看家庭借貸的原因會發現,逾八成是用在貸款購屋,由此可知,房價飆漲自然是造成家庭負債升高的主因,依據內政部統計,2003~2019年台灣地區的房價所得比由4.6倍升至9.2倍,換言之,以前四年多不吃不喝所存的錢就可以買到房子,如今要九年不吃不喝才行,家庭負債自然是日趨沉重。
健全房市方案收效甚微
長期以來,台灣房價過高一直是民怨之首,尤其自2000年以來人們的薪資成長有限,而房價卻以倍數上漲,買不起的人有怨,貸款買房的人怨更大,每月薪水有四成要拿去繳房貸,賸餘的錢才能拿來過日子,生活品質大降。過去這一年國內房價持續上漲,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於立法院答詢時也承認:「房價的上漲確實有部分原因來自炒作。」各部會去年底赴立法院專案報告如何遏止炒房時,也承認近期房價飆漲不合理,但承認歸承認,政府隨後所採取的健全房市方案收效甚微,依此研判,家庭負債很快得會再登上新高峰,超越GDP為期不遠了。
平心而論,若一國的所得長期穩定成長,債務適度增加於經濟非但無損反而有益,因為不論舉債建設,或舉債消費都可以促進總體經濟的活絡,又因為有穩定的收入為奧援,日後償付貸息也不成問題,不致影響金融的穩定,如此自然是一個「善的循環」。然而,如今的台灣所得成長如此之緩,二十年來實質總薪資成長不到一成,近七成上班族連平均薪資都領不到,善的循環無由而生,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房價持續上漲,家庭負債繼續升高,欲求無危,不可得也。家庭負債三級跳 - 專題周報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aFOhVl
傅清源觀點:家庭負債表攀高,小心不動產豔陽高照下的陰影-風傳媒
傅清源觀點:家庭負債表攀高,小心不動產豔陽高照下的陰影-風傳媒
陸家庭債務 疫下暴增
工商時報 楊晴安 2020.12.23
陸家庭債務 疫下暴增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Nydakm
2020年上半年大陸家庭債務暴增約3,800億美元。圖/中新社
陸家庭債務 疫下暴增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Nydakm
大陸經濟在全球嚴峻背景下穩步恢復的同時也傳出隱憂,國際清算銀行(BIS)報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大陸家庭債務暴增約3,800億美元,與第二名的美國相比,增加幅度幾乎為四倍。
家庭債務占GDP比例更達歷史新高59.1%,成為疫情對大陸經濟帶來的後遺症。
BIS公布數據指出,2020年前6個月大陸家庭總債務占GDP比增加3.9個百分點達59.1%,數字高於德國與日本等已開發經濟體,也超過日韓在相當發展階段的比例。
路透援引國際金融協會(IIF)日前發表的報告指出,2020年第三季大陸債務占比升至335%,預計2020年全球債務占比將達到365%,外界擔憂債務問題將為未來經濟留下隱患。
大陸政府為了因應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擴大基礎建設的支出,間接拉抬房地產投資的熱潮,許多家庭為了買房背負龐大債務,導致家庭債務激增。陸媒報導,大陸在過去17年中,有16年房地產投資的增幅超過GDP增幅,2020年恐出現相同現象。
大陸財政部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副主任薛虓乾分析,房價上漲影響國民消費能力與增長潛力。當社會消費能力不足,將更加依賴政府投資,發展為循環效應。
對政府投資的依賴也為傳統過剩的低端產業部門帶來挑戰,當出現資產價格上漲的情形,將會影響收入分配和國民消費,甚至帶來通縮壓力。
此外,薛虓乾提醒,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在2020年底將達到26兆人民幣(下同),債務率接近警戒區間的下限,若維持發債速度,2021年將可能進入警戒區間。
陸地方債供給壓力 趨緩
大陸經濟面對疫情衝擊逆流而上,卻對債市帶來規模性的變化,引發關注。天風證券固收團隊研究報告估計,2021年利率債淨融資規模將會較2020年同期回落,總體及第一季利率債供給壓力也會較2020年趨緩。
天風證券固收團隊成員孫彬彬估計,2021年大陸全年利率債發行規模將達人民幣(下同)18.4兆元,淨融資為9兆元。第一季發行規模占其中4.3兆元,淨融資約為1.65兆元。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債提前下達額度尚未公布,整體進度和節奏較為緩慢,再加上2021年穩增長訴求減弱,且財政部要求發行節奏均衡,推估2021年第一季或一月提前批地方債額度發行的規模,將較2020年同期更低。
2020年大陸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3.75兆元,較2019年增加1.6兆,投入基礎建設領域,支持經貿發展策略,同時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兆元,用以抗疫相關支出。截至11月,累計發行地方債已達6.2兆元。
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地方債發行規模上限為7.3兆元,淨融資規模約4.93兆元。其中,第一季發行上限估計為1.85兆元,淨融資為1.5兆。陸媒報導,同期回落的走勢使地方債發行節奏延後,因此2021年初地方債供給壓力預估較2020年減輕,進而使債市的影響趨緩。
另一方面,大陸財政部16日公布將於23日招標續發500億元2年期記帳式附息國債,且該國債為計畫外發行,臨時增發的國債造成市場擾動。對此,報告指出,計畫外發行規模循往例並不大,如2019年曾發行632億元,且本次增發應受儲蓄型國債少發影響。
陸家庭債務 疫下暴增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Nydakm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2024/03/02 06:54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通知 ,稱自5月1日起民眾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等各式債券。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試圖用老百姓的錢堵窟窿。(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低迷,外資持續流出,長期累積的政府負債已接近失控狀態,為了籌措財源,北京當局把腦筋動到老百姓身上,準備開放民眾臨櫃投資各式債券。但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綜合《香港電台》、《新華社》等中港媒體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關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櫃檯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自5月1日起,投資人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金融債、公司信用債等銀行間債券品種,聲稱目前中國居民直接持有的政府債券規模較小,與成熟債券市場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透過臨櫃投資債券市場,可以將儲蓄轉化為債券投資,增加居民收入。
但有分析指出,在這番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後,就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根據《彭博》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又名城投債)餘額至少68兆人民幣(下同,約299兆台幣),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1兆,中央政府債務餘額39兆,債務合計達148兆,相當於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17%。
若中國GDP維持在每年5%的速度的成長,10年後GDP將達到200兆規模;而債務及財政赤字每年維持11.2%的成長,10年後將達到430兆規模,為GDP總量的210%。這個假設是建立在中國GDP成長率是真實的基礎上。國際投資銀行及研究機構判斷,中國2023年實際的GDP成長率很可能只有0至2.5%。
「財經資料庫」分析指出,人口14億的中國,2034年前後政府債務規模將佔GDP的250%以上,日本歷經失落的30年後,2022年的政府債務佔GDP比重達263.9%,換句話說,中國用10年時間走就完日本30年的路,堪稱人類奇觀。
如今中國土地財政崩潰,地方政府沒有收稅工具,最後不得不透過發新債還舊債來維持政府運作,但這些債都是無法償還的,未來即使不違約,也可能引發惡性通膨,近來中國國內的金價飆升,顯示中國民眾並不笨。
資深財經人士老蠻2月29日在X平台發文分析指出,根據Wind的數據,1月發行的城投債規模達4763億,創近半年來最高,達到了3年前城投債最旺盛時期的發行水準。然而,這其中的4693億都用來償還舊債,借新還舊率達到了98.5%,跟3年前只有5成左右的借新還舊率,無法相提並論。
老蠻寫道,也就是說,1年前中國地方政府發行的那些短期城投債,現在紛紛到期,必須借新債償還,債務滾雪球模式,在這樣的數據之下,已經走到尾聲了,因為中國整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以支撐新債的發行。文章總結,未來北京當局可能打破「以債為錨」的印鈔機制,無錨印鈔,政府發債借錢不用還。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太陽花」10年 我出口屢創新高
太陽花學運屆滿十週年,台灣對中國經貿依存度劇降,出口總值屢創新高。(資料照)
「太陽花」10年 我出口屢創新高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EWvB2
2024/03/18 05:30
對中國經貿依存度劇降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太陽花學運屆滿十週年,台灣對中國經貿依存度劇降,但經濟表現卻脫胎換骨,二○二一年經濟成長率高達六.六二%、創十一年新高,出口總值首度飆破四千億美元,二○二二年出口總值更達四七九四億美元、續創史上新高,當年台灣人均GDP超車南韓,為暌違廿年首見。
前年人均GDP超車南韓 暌違20年首見
根據統計,台商對中國投資占海外投資比率,二○一○年飆至八十三.八%的高峰,二○一四年也有五十八.五%,但二○二三年降至十一.四%、創卅年新低。此外,過去我國對中港出口比重逾四成,二○二二年跌破四成,今年一至二月更降至卅一.二%、創廿二年最低,對美國出口占比則攀升至廿二.六%、創廿四年新高,對東協出口占比十九.五%、創歷年新高。
不論從投資或貿易來看,台灣對中國經貿依存度均明顯降低,與此同時,我國逐漸擺脫「悶經濟」,二○二○年疫情肆虐,主要國家紛紛陷入經濟衰退,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三.三九%、居全球前卅大經濟體之冠;二○二二年GDP成長六.六二%、創十一年新高,當年出口高達四四六四億美元,二○二二年攀升至四七九四億美元,二○二三年也有四三二四億美元,過去三年出口包辦史上前三名。
台商大量回流 去年失業率創23年新低
另,由於台商大量回流投資,國內就業市場明顯改善,二○二三年失業率降至三.四八%、創廿三年新低。過去八年名目及實質薪資增幅也翻倍。
「太陽花」10年 我出口屢創新高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EWvB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