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名帖稱作「謁」是著眼於它的用於訪謁的功能,而稱「刺」則著眼於它的製作方式:那時還沒有紙張,所以當時的名帖是削竹木、刺刻文字而成。漢代以後,由於造紙術的發明,開始用紙作名帖了,名帖也相繼被叫作「名」、「名紙」等,但同時又沿用了「刺」、「名刺」的名稱。

投遞名帖。投刺,古代漢族禮節,通報姓名以求相見或表示祝賀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寧寺》:“或有人慕其高義,投刺在門, 元慎 稱疾高臥。” 唐 孟郊 《送李觀韓愈別兼獻張徐州》詩:“ 禰生 投刺游, 王粲 吟詩謁。”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 明 季士大夫投刺率稱某某拜,開國猶然,近人多易以‘頓首’二字。” 黃遠庸 《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蓋是日乃 中山君 不見客之日也,投刺而入,即蒙接見。”
留下名帖。表示解職告退。
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下》:“ 滂 覩時方艱難,知其志不行,乃投刺而去。”《后漢書·循吏傳·童恢》:“及 賜 被劾當免,掾屬悉投刺去, 恢 獨詣闕爭之。”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序:“先君體有不安,晝則輟食,夜則廢寢,方寸煩亂,容身無所,便投刺解職,以遵歸路。”
百科解釋:    
投刺,古代漢族禮節,通報姓名以求相見或表示祝賀。刺,指名刺或名帖,也就是現代的名片。典出《后漢書》卷八十下〈文苑列傳下·禰衡〉。禰衡為求進用,曾寫好了一封自薦書,打算毛遂自薦,但因為看不起任何人,結果自薦書裝在口袋里,字跡都磨損得看不清楚了,也沒派上用場。后遂以“投刺”指投遞名帖。后亦指留下名帖,表示解職告退
投刺
投遞名帖以求見。
《北齊書·卷三四·楊愔傳》:「既潛竄累載,屬神武至信都,遂投刺轅門。」
《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具名帖曰投刺,發書函曰開緘。」
似進謁
拋棄名帖。表示埋名退隱的心意。
南朝梁·武帝〈孝思賦·序〉:「容身無所,便投刺解職,以遵歸路。」
投遞名帖以求見。《北齊書.卷三四.楊愔傳》:「既潛竄累載,屬神武至信都,遂投刺轅門。」《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具名帖曰投刺,發書函曰開緘。」拋棄名帖。表示埋名退隱的心意。南朝梁.武帝〈孝思賦.序〉:「容身無所,便投刺解職,以遵歸路。」


賀年卡,中國古代稱為賀謁、拜年帖,日本稱為年賀狀(日語:年賀状/ねんがじょう nenga jō */?),是東亞文化圈在新春期間贈送親友的祝賀文書,屬於問候卡的一種。一般在賀年卡繪上傳統吉祥圖案或該年生肖的圖案、或新年相關的賀詞。
賀年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SjhWM
各地情形
漢語圈
中國送贈賀年卡的習俗可以追溯至宋代,但早於唐代已有後世賀年卡的雛形,稱為「投刺」,「刺」是指名刺。宋代時,人們過年會向上司或長輩年長登門拜年,到訪不遇時會留下一種稱為拜謁的卡片,上有賀年祝福語句,以表親自上門拜年之意。現有文獻中記載最早的一張賀年片,是北宋文學家秦觀寫的。其文曰:「觀 敬賀 子允學士尊兄 正旦高郵秦觀手狀」。到明代,人們多改用梅花箋紙製作賀年卡,稱為拜年帖。當時是賀年卡是各人親手製作。到近代才出現機器大量印製的賀年卡。
日本
日本的年賀狀,經過近代郵政制度的導入,已成為日本新年的象徵物品之一。其特色是使用設計過的明信片,並在明信片正面寫上「年賀」之類的簡短新年賀詞。
日本郵政處理年賀狀的寄送,在2003年達到史上最高的44億5936萬枚,但隨著網際網路、即時通訊平台等新型態通信方式的崛起,年賀狀的寄送量逐年下降,至2020年已降至23億5000萬枚
賀年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SjhWM

Novoročenka-2005446px-An_Instance_Of_New_Year_Card_In_Japan.jfifA_Happy_New_Year!_Greeting_Card_(6158187065)2022-01-07_091140


拜年也是相沿已久的習俗。「士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宋朝出現了一種比較有意思的拜年方式——送賀卡。
許多士大夫由於應酬太多,分身乏術,無法一一登門向友朋、親戚、同僚拜年,便委派家人手持自己的「名刺」(名片)前往拜賀:「節序交賀之禮,不能親至者,每以束刺簽名於上,使一僕遍投之,俗以為常」。
一些富貴人家,因為前來投刺賀年的人多了,便在大門口掛一個紅紙袋,上書「接福」二字,接收各方投刺,類似於信箱。
這些拜年帖,通常由梅花箋紙裁成,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著受賀人姓名、賀詞、落款。南宋文人張世南家中收藏有數張拜年帖,是北宋元佑年間秦觀、黃庭堅、晁補之向一位叫「子允」的朋友拜年所用的名刺:
「觀,敬賀子允學士尊兄。正旦。高郵秦觀手狀」——這是秦觀的拜年帖;「庭堅,奉謝子允學士同舍。正月×日,江南黃庭堅手狀」——這是黃庭堅的拜年帖;「補之,謹謁謝子允同舍尊兄。正月×日,昭德晁補之狀」——這是晁補之的拜年帖。
由於遣人投帖比親自登門拜年更為便捷,所以宋代士大夫群體很流行投帖拜年,「俗以為常」。當然也有人很不喜歡這種拜年方式,認為這樣拜年沒有誠意,比如司馬光就堅持不投拜年帖:「不誠之事,不可為也。」
這位生活嚴謹的老夫子給人拜年,必親自登門。但投帖拜年的習俗也流傳了下來,盛行於明清時期。今天許多人逢年過節會給朋友寄送賀卡,可從宋朝的拜年帖找到淵源。
生活在繁華的宋朝是怎樣的?當時的春節有多熱鬧? https://bit.ly/3zwk9nQ


2022-01-07_090500

日本賀年片的命運
作者 新井一二三
2022-01-06
當初要花錢委託印刷廠或者照相館印製,後來可以用家中的個人電腦和印表機了。如今大家寄來的賀年片,大多都是印刷好的。
日本賀年片的命運 | 新井一二三 / 東京!東京!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zwwjNk
我是大概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寫「年賀狀」,也就是賀年明信片。從小學到中學,每年都寫了幾十張;那些年也每年都收到了同樣張數的回信。
當初的賀年片,是從廚房拿顆番薯來,用美術課使用的雕刻刀,自己刻成圖章後,在白白的明信片上蓋出圖案。花樣是該年干支的動物。刻得不好時,總很想回廚房去再取一顆番薯來,但凡事節約的母親當然不允許那種浪費。結果,幾乎每年都得寄出自己不那麼滿意的作品,或者偷偷地處理掉給人丟臉的「芋版(薯章)」,拿彩色鉛筆來畫個花樣搪塞過去。總之,對能刻出「傑作」的同學真是羨慕不已。
在海外留學、工作時期,入鄉隨俗寄過幾年聖誕卡。千禧年前回日本,發現大家如今寄來的賀年片,大多都是印刷好的。當初要花錢委託印刷廠或者照相館印製,後來可以用家中的個人電腦和印表機了。印刷好的不僅是當年蓋「薯章」的一面,連收信人地址姓名都能夠列印出來,自己拿筆加寫一行字就了事。這樣子,準備50張賀年片所需要的時間,從薯章時代的兩三天,縮短為兩三個小時了。
網路時代的賀年片
我每年寄出賀年片的對象,有中學、大學時候的老師和老同學,過去和現在的長官和同事,還有親戚等。一部分人是平時常見面的,其他人是很多年沒見面的,一年復一年彼此都在賀年片上寫:今年一定找機會再見面聊吧。結果,又一年在忙碌中過去。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我也曾寄賀年片給他們朋友的家長,小兒科醫院的大夫等,帶孩子的日子裡時常需要請求幫忙的重要各位。
隨著世界深入網絡時代,工作上新認識的人,雖然知道電郵地址、手機號碼以及社交網路帳號,但是根本不知道家裡的地址和固定電話號碼,為寫賀年片而特地詢問,都覺得好像不太合適。所以,寄賀年卡的名單上,舊識佔的比率越來越高。 孩子都上了大學甚至出了社會,他們兒時朋友的家長,做父母的已經很多年都沒有見面,以後恐怕也沒有機會了。那麼,從名單上刪掉也可以嗎?一般來講,雙方的感覺是一致的,自己先停還是對方先停,事情過後並不重要。從前以為給老師寫賀年片是遵守禮法。可是,這些年也有個別老師主動提出:因為年紀大了,交換賀年片的事宜希望就到今年為止吧!
今年的賀年明信片,我準備了45張,實際寄出了35張,收到的有32張。我自己本來就想以後交換賀年片的範圍可以越來越小。長年沒有見面的人,不僅以後都大概不再有機會見到,而且彼此之間還算不算認識都很難說了。尤其在疫情之下,面對面的接觸不被鼓勵,上班、上課都搬到線上去,老師發課業資料、學生交作業都換成電子檔案形式。只有賀年片要保持上世紀留下來的實體形式,似乎不大合適了。
疫情下,老朋友是否安好?
不過,我估計有些較私人的,而且較負面的信息,即使賀年片上不會印出來,自己拿起筆來卻會向老朋友們報告的。今年,給我寄賀年片來的32人當中,過去一年裡退休的有3個人。其中一個老同學,大學一畢業就任職於新宿一家大飯店,前後工作了38年之久,去年的賀年片上已經說過工作上受疫情影響非常大,但是我萬萬沒想到她會在短短一年之內就離職。另外一個是中型出版社的編輯,也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將近30年,去年的賀年片都沒說什麼不尋常的,但是今年已變為自由接案者了。
儘管日本很多公司定退休年齡為60歲,過去幾年政府鼓勵各家企業讓員工工作到70歲,以減緩政府支付年金的負擔,可是,在長期持續的疫情下,顯然不少企業反而鼓勵員工「早點離開」。我另一位在去年退休的朋友,是在紐約受聘於日本大銀行的,她說在線上工作期間內,就被告知解雇了。三個退休的老同學,不謀而合都是女性。
工作經歷不短的朋友們,相信領到了滿額的退休金,暫時不必為生活發愁。但是,今天的60歲跟以前的40、50歲差不多,平均壽命還有30年。以後的日子到底怎麼過好呢? 這狀況讓我覺得,還是繼續寫賀年片給老同學們好,以便知道自己的同代人在社會上,正面對什麼樣的情況。日本賀年片的命運 | 新井一二三 / 東京!東京!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zwwjNk


把名帖稱作「謁」是著眼於它的用於訪謁的功能,而稱「刺」則著眼於它的製作方式:那時還沒有紙張,所以當時的名帖是削竹木、刺刻文字而成。漢代以後,由於造紙術的發明,開始用紙作名帖了,名帖也相繼被叫作「名」、「名紙」等,但同時又沿用了「刺」、「名刺」的名稱。
劉桂秋:古代的名帖 - 壹讀 https://bit.ly/3JObstx
六朝名刺(六朝博物館藏品:樂藝會藝術圖庫資料)
「刺」上面所書的內容,或者只是自己的鄉里、姓名,或者一併寫有自己的官爵,後者稱之為「爵里刺」。《釋名·釋書契》中,對這種「爵里刺」的不同名稱及書寫格式有很清楚的解釋:「下官刺曰長刺,長書中央一行而下之也。又曰爵里刺,書其官爵及郡縣鄉里也。」1974年3月,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永外正街出土了一座西晉時的夫妻合葬墓,其男性墓主姓吳名應,字子遠,豫章郡南昌縣都鄉吉陽里人,生前曾任「從事中郎」一類的官職。在墓中發現了木簡五件,即是吳應生前所用的名刺,其中三件內容相同,文曰:
弟子吳應再拜 問起居 南昌字子遠
這三件名刺的格式是:先書「弟子吳應再拜」,稍空後寫上「問起居」的問候語,再在木簡下端偏左外以稍小的字體寫上鄉里和字。第四件名刺和前三件內容格式基本相同,只是「弟子」二字換成了郡名「豫章」;第五件名刺文曰:
中郎豫章南昌都鄉吉陽里吳應年七十三字子遠
這一件與前四件有所不同,於鄉里姓名之外,又寫有官職年齡,而且是一行直書而下,與《釋名·釋書契》中的「爵里刺,書其官爵及郡縣鄉里」的記載正同。這幾件木簡的出土,為我們提供了當時所用名刺的實物資料。
南宋時期的張世南,在他的《遊宦紀聞》卷一說:
士大夫謁見刺字,古制莫詳。世南家藏石本元祐十六君子墨跡,其間有:「觀,敬賀子允學士尊兄。正旦。高郵秦觀手狀。」「庭堅奉謝子允學士同舍。正月、日,江南黃庭堅手狀。」「耒謹候謝子允學士兄。二月、日,著作郎兼國史院檢討張耒狀。」「補之謹謁謝子允同舍尊兄。正月、日,昭德晁補之狀。」「汝礪參候子允校書同舍。」以次凡十六人,皆元祐四年時。惟彭公為中書舍人,余皆館職也。刺字,或書官職,或書郡里,或稱姓名,或只稱名;既手書之,又稱主人字;且有同舍、尊兄之目。風流氣味,將之以誠。今人觀之,宜泚顙矣。
上面所錄,是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等人與一個叫常立(字子允)的人往來時所用的名帖,於此可見宋時名刺的體式內容。
唐宋時,又時行用一種叫做「門狀」的名帖,其式「繁於名紙」。據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一「門狀」條雲,用門狀本為「唐人都堂見宰相之禮」,唐人都堂見宰相,將門狀呈上後,必須由「宰相狀後判引,方許見。」南宋葉夢得在他的《石林燕語》一書里介紹這種門狀的體式說:
唐舊事:門狀,清要官見宰相,及交友同列往來,皆不書前銜,止曰「某謹祗候」,「某官謹狀」。其人親在,即曰「謹祗候」,「某官兼起居,謹狀」,祗候、起居不並稱,各有所施也……元豐以前,門狀尚帶「牒件狀如前」等語,蓋沿習之久,後雖去,而祗候、起居並稱,猶不改。今從官而上,於某官下稱「謹狀」,去「伏候裁旨」四字,略如唐制,而具前銜,謂之「小狀」。他官則前銜與前四字兼具,而不言「謹狀」,不知有「牒件狀如前,謹牒」七字,則「謹狀」字自不應重出。若既去此七字,則當稱「謹狀」。以為恭而反簡,自元豐以來失之矣。
據前引《夢溪筆談》,用門狀本為「唐人都堂見宰相之禮」;而據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二「門狀」條記,唐武宗時,李德裕貴盛,百官以舊刺禮輕,在踵門拜謁時亦用此狀。此後,私人之間拜謁,便開始通用這種門狀。
到了明清兩代,又有所謂「手本」。這是當時下屬見上司或門生見老師時所用的一種名帖,一般以棉紙六頁摺成,外加底殼。下官見上官所投手本,用青色底殼;門生初見座師,則以紅綾為底殼。
名帖本用以通姓名,然而到了一些阿諛之徒手裡,卻往往成了他們奉迎討好權貴們的工具。如前人筆記曾記:明代有拜謁嚴嵩者,以紅綾為名帖,以赤金絲為字。又有拜謁張居正者,以織錦為名帖,以大紅絨為字。更有在名帖上自稱為「門下小廝」、「渺渺小學生」之類,以降低自己來抬高對方的。
明代歷史傳奇劇《精忠旗》(寫岳飛抗金之事)第六折《奸黨商和》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奸黨何鑄、羅汝楫、万俟卨一起上門拜謁秦檜,共商與金兵議和之事,他們所投的門貼上一個寫著「晚生何鑄」,一個寫著「門下晚學生羅汝楫」,一個寫著「門下沐恩走犬万俟卨」。結果何鑄自嘆弗如道:「約定一樣寫官銜晚生,如何又加『門下晚學』、『沐恩走犬』字樣?這樣我又不濟了。」活畫出了這幾個拍馬溜須、趨炎附勢之徒的嘴臉。
象牙開光人物徽章紋名片盒(廣東省博物館藏品:樂藝會藝術圖庫資料)
前文提到,張世南《遊宦紀聞》卷一記錄了家藏的一些宋時的名帖,其中一件為 「觀敬賀子允學士尊兄。正旦,高郵秦觀手狀」,名帖中有「敬賀」的字樣,且所署時間為「正旦」即農曆大年初一,顯然,這是一件上門拜年賀歲時用的「賀帖」。
我們可以把這種「賀帖」看作是古代名帖中的一個特殊的類別;並且,由這件賀帖,可知至遲到北宋時,就已經開始有了以賀貼拜年賀節的習俗。明代文學家宗臣在他那篇著名的《報劉一丈書》中說:「……前所謂權門者,自歲時伏臘一刺之外,即經年不往也。」宗臣在此文中講自己不願奔走干謁,阿附權貴,但於「歲時伏臘」投一帖為賀,仍為禮俗之所必需。
我們不難想像,如果一個人朋友眾多,過年時親自去一戶戶人家中投帖賀歲,未免費時而麻煩。所以到後來,又有自己不登門而使僕從到親戚朋友家投帖為賀的。南宋周密在他的《癸辛雜識·前集》「送刺」條中說:「節序交賀之禮,不能親至者,每以束刺僉名於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為常。」接下來周密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余表舅吳四丈,性滑稽,適節日無仆可出,徘徊門首。恰友人沈子公僕送刺至,漫取視之,類皆親故。於是酌之以酒,陰以己刺盡易之。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皆吳刺也。異日合併,因出沈刺大束,相與一笑,鄉曲相傳以為笑談。
這段故事是說:「吳四丈」在節日裡想去給親友送賀帖,卻沒有僕人可遣,恰好友人沈子公派僕人來送賀帖。於是吳四丈一面「酌之以酒」,一面暗暗地把沈子公準備要送給別人的賀帖都替換成自己的,結果沈子公僕人再往他家投送的,都是吳四丈的賀帖。
精工清代名片盒子(樂藝會藝術圖庫資料)
叫僕人去投帖,對送帖者來說,固然是省事了;但如果是受帖者一方,一次次地開門接帖,仍有人嫌不方便。所以後來又有了更簡便的辦法。清佚名《燕京雜記》載:
凡正月初旬,拜者踵門,疾呼「接帖」,投一名刺,匆匆馳去,多不面晤主人。司閽者記其姓名於冊,多有不識者。倘無司閽者,客到,嫌於啟門,貼一紙囊於門外,外寫「請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於中,即去。
又清顧祿《清嘉錄》卷一「拜年」條云:
……或粘紅紙袋於門,以接帖,署曰「接福」,或曰「待僮」。
將一紙袋帖於門首,上面或寫「請留尊柬」、或書「接福」、「代僮」等字樣,送帖的僕人只要把賀帖塞進紙袋,就算完成任務了。如此帖來帖往,雙方互不見面,名之為「飛帖」。明代文徵明曾有《拜年》一詩詠此情景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之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劉桂秋:古代的名帖 - 壹讀 https://bit.ly/3JObstx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zPygMOm.html

2022-01-07_0928560 - 2022-01-07T092949.2540 - 2022-01-07T092946.9950 - 2022-01-07T092944.7150 - 2022-01-07T092943.0260 - 2022-01-07T092941.0350 - 2022-01-07T092939.3810 - 2022-01-07T092933.9560 - 2022-01-07T092934.9020 - 2022-01-07T092937.0562022-01-07_092910


賀卡的由來。
賀卡的起源是什麼?歷史上第一張賀卡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1、賀卡的起源
其實賀卡起源於唐太宗用賀卡給大臣拜年 每到新年和春節,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尋常百姓,都有向親朋好友寄送賀卡的習慣。賀卡這一特殊的祝福介質,究竟是何時誕生的,爲何會流傳至今,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化。
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強調“禮”,禮曾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禮節中的許多內容是靠形式來表達的,比如賀卡。在個人重大事情或公共節日前呈送賀卡,一來形式莊重,二來提早通報對方,與人與己均爲方便。故漢朝以來,賀卡作爲傳統形式一直延續保留,只是名稱有所變化而已。
賀卡的起源是什麼?歷史上第一張賀卡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第2張
2、文獻記載中的第一張賀卡
其實歷史文獻中第一次出現賀卡的的身影是在北宋時期,而且我相信這個跟賀卡有關的這個人大家也都很熟悉,他就是北宋文學家秦觀。離現在可已經有近前年曆史了。但是這張賀卡上面就簡簡單單的寫了十七個字“觀,敬賀子允
賀卡的起源是什麼?歷史上第一張賀卡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飛飛歷史網 https://bit.ly/3zFztOX
學士尊兄,正旦,高郵秦觀手狀。”其實啊在秦大文學家那個時代還不是叫做賀卡,真正的名字叫做“賀貼”。這句話開門見山,雖只有短短一句話,卻發自肺腑,讀之令人感佩。可見,宋朝時使用的名刺,就已經很花哨了。
這種賀卡,其實在古代還有另外一種稱呼,叫做“刺”。“刺”的使用方法就是在一塊東西上面刺上寫有自己的名字、官爵,有時候還會寫上自己的籍貫,在拜見陌生的長輩或高官時起到自我介紹的作用,相當於今天的名片。
賀卡的起源是什麼?歷史上第一張賀卡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第3張
4、古代的賀卡
在紙成爲主要的書寫材料後,刺的用材也從木片轉變成了紙片,改稱“名帖”。由於名帖具有方便易攜等特點,所以它的用途和使用範圍,也在以後的歷史中漸漸擴大。到了宋代,名帖被賦予了一種新的用途。每當新年來臨,人們就讓僕人或子弟代爲跑腿,給被祝賀人遞送“賀年名帖”。
明清時期,呈送賀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禮儀,按規定僕人不能親自用手呈送賀卡,故發明了拜匣,即拜見時僕人所持匣盒,呈長方形,大小正好容納賀卡名帖,見主人後,僕人不能直接用手持卡或帖,必須打開拜匣,讓主人取出。大戶人家會製作自用拜匣,我就藏有明清紫檀黃花梨拜匣多個,其中清代紅木製作的《福臻堂趙》的拜匣,製做精良,顯示了趙家主人不凡的身份。
明清之時的賀帖出現了一種獨立的樣式。清褚人獲在《堅瓠首集》卷一中有這麼一個記載:“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簡,有稱呼。康熙中則易紅單,書某人拜賀。素無往還、道路不揖者,而單亦及之。”紅單就是專用於年節而用紅紙製作以表示吉慶意味的賀帖,顯然不能在平日中作爲名紙使用。這紅單可說是中國古代出現的一種真正的賀年卡了。
賀卡的起源是什麼?歷史上第一張賀卡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第4張
3、現代的賀卡
近代意義上的賀卡首先發端於聖誕卡的印製,隨後不斷髮展,出現了各種節日賀卡,其中中國郵政推出的自創型賀卡以及相繼推出的植物賀卡,刺繡賀卡等都給傳統賀卡注入了新的內容。
到了二十世紀初,普遍風行,不論是不是基督信徒,以聖誕卡向親友祝福,和恭賀新年。並由此派生出比較非宗教化(或者說東方化)的“賀年卡”。由於傳統紙質卡片,其材料多爲高檔木漿紙,而生產這種紙消耗就是木材資源。在提倡低碳環保的今天,傳統的賀年卡在與現代的網絡技術融合後,又在虛擬的社會裏,創造了自己新的輝煌:電子賀卡。電子賀卡相當於是電子賀卡以其快速便捷,節約環保的特點,迅速成爲一種時尚。
賀卡的起源是什麼?歷史上第一張賀卡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第5張
總結:
小小的一個賀卡誰知道有這麼大的來頭,年齡都已經千歲了。雖然在現在互聯網發達的時代,發微信,發短信,視頻電話,微信電話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裏面,電子行業對傳統行業的賀卡產生了一定的衝擊,但是我個人認爲兩者是完全無法相互取代的。部分人認爲收到傳統賀卡時那種幸福、感動的感覺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傳統賀卡依然有着電子賀卡不能取代的優點。
賀卡的起源是什麼?歷史上第一張賀卡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飛飛歷史網 https://bit.ly/3zFztOX
---------------------------------
宋朝也有賀年片?解讀解讀從秦漢到唐宋的名刺發展簡史
2019-12-03 
名片是現代社會人際交往的重要工具,陌生人之間通過小小的名片,就能大致了解對方的聯繫方式、社會地位。名片的歷史在中國上存在了千年之久,東漢時就有了接近名片的稱呼"名刺",唐、宋時期名刺還在使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朝代的更迭,名刺的名稱也在不斷變化中。名刺這一稱呼在日語中還在沿用至今。名刺文化是中國禮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秦漢時期的謁、名刺
秦朝、西漢時期的名片叫"謁",東漢劉熙在《釋名 釋書契》解釋道"謁,詣也;詣,告也。書其姓名於上,以告所至詣者也。"謁與現代的名片功能近似,比名片簡單,上面只寫有本人的姓名
在《史記》《漢書》中有很多"謁"的史料記載。例如呂后父親呂公辦酒宴,蕭何負責操辦宴席,規定賀禮不滿千錢的人,在堂下坐。劉邦沒錢卻在謁上寫"賀錢萬",呂公因此看中了劉邦,把女兒呂雉嫁給了劉邦。
東平漢墓壁畫奉謁圖
酈食其用謁拜見劉邦,上面寫著:"高陽賤民酈食其,聽聞沛公舉兵反秦,希望沛公能夠接見我,我願意為沛公出謀劃策!"劉邦以為酈食其是儒生,不想見他。酈食其按著寶劍對著看門人發怒說"我是高陽酒鬼酈食其,不是儒生。""使者懼而失謁,跪拾謁",看門人因為害怕丟掉了"謁",再次通報,劉邦這才見酈食其。
漢文帝時袁盎在路上遇到丞相申屠嘉,袁盎下車向丞相行禮,丞相只在車上回禮。袁盎認為丞相沒有以禮相待,於是他到丞相家裡上謁,求見丞相。漢宣帝時的丞相丙吉患病,二千石以上俸祿的官員都上謁問候丞相病情。丙吉派僕人拜謝,大部分人接受拜謝後就離開了,只有陳萬念留下沒走,丙吉因此看重陳萬年,向漢宣帝推薦了陳萬年。
江蘇東海縣尹灣漢墓木謁
"謁"除了寫有本人姓名,還寫有拜見事由,也可用於送禮,類似今天的禮單。主人看到"謁"後可以決定是否接見此人。連雲港曾發掘了一座西漢太守墓,其中就有"謁","謁"的書寫方式是"東海太守寶再拜 謁 西郭子筆"。
至東漢時期出現了"刺",東漢劉熙在《釋名 釋書契》解釋刺的格式如下:在木簡的頂端寫上"再拜起居"幾個字,在木簡中央部分寫上本人的官爵以及籍貫。因此也叫"爵里刺"
《三國志 夏侯淵傳》記載,夏侯淵第五子夏侯榮是神童,七歲一天就能背誦一千多字,會寫文章過目不忘。"賓客百餘人,人一奏刺,悉書其鄉邑名氏,世所謂爵里刺也"曹丕讓夏侯榮看了幾百人的名刺,他能一個不差的背出來,受到曹丕的稱讚。
一般認為謁寫在寬木簡上,多用於莊重的禮儀活動,刺寫在細長的木簡上,使用場合更隨意一些。東漢、三國時期謁、與名刺並存,之後刺逐漸取代了謁。
南昌東吳高榮墓
唐朝的"名刺""門狀"
唐朝時紙張已經代替了竹簡、木簡,"名刺"開始使用紙張製作,也叫"名紙"。唐詩有很多投刺的詩句,如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寫道"投刺雖傷晚,酬恩豈在今。"賈島的《寄河中楊少尹》"非惟咎曩時,投刺詣門遲。悵望三秋後,參差萬里期。禹留疏鑿跡,舜在寂寥祠。此到杳難共,迴風逐所思。"
唐朝有了科舉制度,舉子們往往通過投名刺的方式結識達官貴人。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講述了他通過投刺結識成都長史蘇頲,"又前禮部尚書蘇公出為益州長史,白於路中投刺"蘇頲誇獎李白是天才,可以成為漢朝司馬相如一樣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則因為不喜歡投刺給高官們而苦惱,"欲事干謁,則患不能小書,困於投刺"
唐武宗時期又出現了"門狀",李匡乂在《資暇集》中記載,唐武宗時期李德裕權傾朝野,百官認為過去送刺的禮節太輕,改用價錢更高的紙張,把上朝時候見宰相的禮節,用在了李德裕家裡,他們在門狀上寫著本人的官銜,以及"候起居"幾個字問候李德裕。之後民間也開始流行用門狀。
敦煌遺書 五代門狀
敦煌遺書中有五代後唐時期的門狀"行首陳魯佾 右魯佾謹在 衙門隨例祗候賀, 伏聽處分。牒件狀如前, 謹牒。長興五年正月 一日 行首 陳魯佾牒" 從中可以看出名刺與門狀的區別在於,門狀比名刺字數更多,敬語用詞也更多,還寫有年月日。書寫格式用詞從名刺的"再拜起居"改為"右某謹祗候","伏聽處分""碟件狀如前 謹碟"
宋朝的"門狀""名刺"
宋朝前期士大夫往來仍採用唐朝的門狀格式,有"碟件狀如前 謹碟"的套話。例如《遊宦紀聞》記載了北宋治平四年的門狀"醫博士程防:右防謹祗候參節推狀元,伏聽裁旨,牒件如前,謹牒。治平四年九 月、日,醫博士程防牒"
宋神宗元豐年間改革官制,門狀的寫法也發生了改變,"碟件狀如前 謹碟"改為"碟件狀如前 謹狀"門狀根據使用對象分三種:用於高官的叫大狀,用於普通官員的叫平狀,用於平輩的叫手刺也叫手狀。大狀的格式是:"右某謹詣 門屏祇候 起居 某位伏聽處分謹狀
年月日具位姓 某 狀"平狀的格式是"右某祇候 起居 某位謹狀 月日 具位姓 某 狀"手刺的格式是"某爵【沒有爵位的寫官位】某里姓某 專謁 見 某位 月日 謹"
《遊宦紀聞》記載了元祐年間一些士大夫寫給常立的手刺"觀,敬賀子允學士尊兄。正旦,高郵秦觀手狀。" "庭堅奉謝子允學士同舍。正月、日,江南黃庭堅手狀。" 這種手刺也用於春節拜年,元佑年間春節,士大夫往派僕人持這種手刺拜年,類似於現代的賀年片。
南宋末年周密的表舅吳四丈很幽默,趕上節日他家沒有僕人能派出送手刺。正好有朋友派僕人給他送手刺,吳四丈用酒灌醉了僕人,換上了自己的手刺,結果親戚朋友收到的都是吳四丈的手刺,一時傳為笑談。
小小的名刺在古代人際交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名刺就像現代的簡歷一樣,是士大夫用於官場的敲門磚,士大夫用名刺向達官貴人自薦。名刺就是士大夫們的臉面,主人通過名刺就能看出此人的書法水平。宋朝名刺還有拜年的功能。通過名刺文化能看到古人注重禮儀的一面,中國禮儀之邦的說法名不虛傳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4b3pakq.html
-------------------------------
【春秋雜談】漫談賀年卡 https://bit.ly/3F4UBiJ
要過年了,文具店都擺出五彩繽紛,各式各樣的賀年卡,招徠顧客。一般人都在過年時選購一張喜愛的賀年卡,遞寄給不能當面賀年的親友,表達賀年的祝福和摯愛。
賀年習俗,起源很早,秦漢時代,就有「賀年之禮」。賀年卡則在漢唐絹帛紙張問世後,才有用紅箋絲絹製成的賀年卡。現有文獻發現,最早的賀年卡,是北宋文學家,秦觀所寫的,其文曰:「觀,敬賀,子允學士尊兄。正旦。高郵秦觀手狀。」秦觀生於公元一○四九年,距今已一千多年,可見在千年之前,就有送賀年卡的俗例。
從前資訊不發達。在商場和官場中,平日雖常往還,但到了過年的時候,還是望門投刺,送上一張賀年卡,才不被認為有失禮數。不然,會被人說:「過年了,賀年卡都不送一張來」
現在大家送賀年卡,都用郵寄。早年沒有郵差,除了親身投拜,大多是交由家中僮僕遞送,僮僕大多漫不經心,常錯誤百出,發生很多笑話。
宋周密《癸辛雜識》記載「吳四丈投遞賀年卡的趣事」:「余表舅吳四丈,性滑稽,適逢元日,欲投賀刺於親友,無僕可使,徘徊於門。恰奉沈家僕送其主人賀刺至,遂引其至堂,酒肉相歡。趁沈家僕滿足飯飽,乃將己欲投之賀刺置其懷中,沈僕並未知覺,抱刺一一投去,未覺有異。其所投皆吳四丈之刺也。鄉里傳為笑談。」
多數的僮僕奉命送遞賀年卡,都是送到門口呼叫一聲,丟下就走,所以當時的賀年帖,有個雅稱名叫「飛帖」,因為主人應聲開門,出來時,送賀帖的人已不知去向。故在雜劇中也有句台詞:「那送帖的人,跑得比兔子還快。」那個時代,很多人家,在過年時,在自家門口用紅布或紅幣做個袋子,掛在門口,上寫姓名,以接受這種「飛帖」。這種紅袋子,當時有個名稱叫「門薄」,又有叫「接福袋」,也有人叫「代僮」,就像現在大家門口的信箱。
賀年卡發展至今,已日趨實用化、趣味化、藝術化,講究的賀年卡簡直可以視為一件小小的精緻藝術品,內容包羅萬象,除了郵局發行簡易賀年明信片,也有人自己精心手繪,獨一無二的賀年卡。市面上賣的賀年卡,除了五彩繽紛美麗圖案,惹人喜愛之外,另外還有配有精密微型電子晶體的,隨手打開就可聽到悅耳的音樂和賀詞,讓人愛不釋手。
但是,由於資訊日益發達,在電子時代普遍流行的今天,大家都喜歡利用手機傳送個簡訊和影像,比使用賀年卡更方便,更實用多了。今後過年寄賀年卡的,一定會逐漸減少。
【春秋雜談】漫談賀年卡 https://bit.ly/3F4UBiJ

85ebec51ff887ac9ac9059c2b9b645f283728fb0d601221316ogsuknv44es16s4s0 - 2022-01-07T092949.2540 - 2022-01-07T101500.2222022-01-07_1015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