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像很流行討論地名?其實,台灣各地,都有和高雄(馬卡道族語的Takao,意思是竹林)一樣,來自平埔族群語源的地名哦!
快要下班了~不妨跟小編一起神遊一下:
➡ 台灣北部,曾是凱達格蘭族和噶瑪蘭族的領域。舊時台北最發達的艋舺(萬華),源自凱達格蘭語的 Banka(獨木舟);意指溫泉的 Pattsiran(八芝蓮林),就是現在的士林。宜蘭舊稱噶瑪蘭,則是來自 Kavalan 的音譯,意思是平原的人類。
➡ 桃竹苗地區,則有道卡斯族活躍,舊稱「貓貍」的苗栗,Bali是平原的意思;苑裡則是源自道卡斯族「苑裡社」(Wanrie),接近道卡斯語溪流之意;還有卓蘭舊稱「罩蘭」(Tarian),則是源自巴宰語美麗的田野。
➡ 台灣中部,以平埔各族語言命名的地名也不少哦!例如:台中的沙鹿,源於拍瀑拉族的「沙轆社」(Salach);舊稱「半線」的彰化,本是巴布薩族的「半線社」(Bobarien)。南投,得名於洪雅族「北投社」(Tausabata)的對稱,漢族移民將 Tausabata 的 bata 發音為北投,相對處於南邊的就被稱為南投社。
➡ 台灣南部,是西拉雅族、大武壠族、馬卡道族的領域,比如西拉雅族在台南一帶,麻豆的舊稱正是來自大名鼎鼎的「麻豆社」(Mattau);新化舊名「大穆降」,是 Tavocan 社的舊地,意指山林之地;玉井則是大武壠族語 Tapani,日語的音譯成為「玉井」(Tamai)。高雄這幾天討論超熱門,在此就不重複了。
神遊到此,還有很多沒有提到的,邀請大家一起補充好嗎?
以上平埔各族語言拼音,在此僅供參考,期待更多人投入族語復振,一起找回失落的語言,確認更多古地名的語源!平埔族群的歷史,真的值得我們好好認識!
資料來源:遠足文化出版的《台灣地名事典》,也謝謝平埔各族好朋友的指正~(1) 【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台灣歷史、海洋神話、平埔族群、原住民傳說、舊社考古遺址、傳統民俗文化、口傳史詩故事等 | Facebook https://bit.ly/3qTrcCZ
【熟番家族的秘密–潘環仔】 從來不曾消失的台灣平埔族群─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
Facebook https://bit.ly/318INhr
主要賜姓:潘
罕見 / 特殊姓氏:
臺、偕、階、閩、獨、振、龜、景、長、武、合、乳、邦、月、蚊、文、歪、歹、老、定、翼、力、同、念、東、弼、委、紅、茅、角、羗、湖、詩、透、銅、藩、蕃、爐、區、新、岩、楓、苑、鹿、曷、埕、利、買、嘪、賣、猴、標、雙、喜、詩、樟、雛、味、滿、陣、棹、振、掌、奚、詠、倚、竭、北、六、水、麗、崗、崑、桌、牙、陀、秘、烏、糠、長、萇、霜、干、永、車、鬆、來、池、机、機、兵、蘭、蒙、及、雞、姬、豹、松、宇、墜、乃、邜、卯、茆、貓、麻、熊、竹、墜、陣、角、示、出、世、玉、車、河、秦、敦、猴、漳、糠、蠻、巒、加、凍、冬、鄂、童、蒲、浦、樟、巧、叢、欉、盂、錢、衛、金、三、黎、日、豆、夏、風、斛、絲、岳、米、有、溫、段、程、向、駱、毛、宜、莫、雙、印、加、房、眉、哀、穆、萬、毒、都、秘、寧、孽、鬱、龔、大、蚋、落、璞、蟬、昂、蠟、佟、冬、英、尤、沋、樂、巫、妻、送、郎、丘、鄞、邵、郝、麥、望、韋、蟹、解、巖、茒、紫、雷、祿、闕、龐、壬、沅、俞、能、嘉、霄、雛、元、丹、阿、尪、哖、柑、塗、養、魯、巨、承、栗、木、牟、柏、憑、于、萇、棹、肖、螺、矯、蟾、賈、正、塘、德、闊、蘆、玲、登、陀、尹、凃、家、添、壠、佘、桂、侯、雲、枋、勤、昌、致、雨、露、結、為、生、麗、崑、岡、劒、號、珠、稱、朝、榖、垂、里、傼、朥、翼、潭、門、鱗、糯、筋、雀、獅、鳳、肖、塘、濶、全、仰、巴、左、平、任、安、朴、伯、步、成、貝、尚、居、宗、易、苗、禹、城、桑、商、梅、粘、陵、華、獨、全、遲、年、可、計、房、葛、籃、石、胡、白、歐、夏、鐘、鍾、田、賀、湯、伊、傅、戴、伍、邰、高、溪、候、油、應、刀、机、卓、巧、岳、几、丁、呂等。
常見姓氏:
汪、江、辜、陶、孔、包、陸、倪、韓、宋、袁、涂、鄧、梁、彭、章、朱、柯、袁、薛、古、簡、周、藍、賴、紀、沈、林、劉、吳、李、施、張、陳、康、黃、顏、嚴、游、馬、羅、姚、柳、余、方、唐、周、譚、蘇、莊、葉、翁、連、邱、楊、蕭、蔣、甘、盧、趙、阮、廖、徐、王、鄭、董、蔡、許、洪、曾、謝、郭、簡、曹、魏、杜、范、孫、何、彭、施等。
其他姓氏:
山貓、歐陽、金新、闕新、蔡新、道秘、埤弄、弟其力、目加、扶來、舊來、之机、仔蚋、合萬、羅皆、羅訖、池皆、加惹、呂貓落等。
(各位平埔族親,如有沒整理到的姓氏再請大家留言補上,謝謝!!)
台灣平埔族群:凱達格蘭(Ketagalan)─巴賽(Basay)、雷朗(Luilang)、龜崙(Kulon)、巴宰(Pazih)、噶哈巫(Kaxabu)、道卡斯(Taokas)、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安雅(Hoanya)─阿立昆(Arikun)、羅亞(Llo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Makattao)、大武壠(Taivoan)、哆羅美遠(Torobiawan)、猴猴(Qauqaut)、噶瑪蘭(Kavalan)族等。
【臺灣生熟番紀事─化番俚語】(與此文章對應深入探討。)
http://www.guoxue123.com/tw/02/051/006.htm
一、改社為莊,以示區別。查內地百姓所居之地,均稱某村、某莊,未有稱為社者。茲本軍門恩准爾等安居故土,其社名改名為莊。爾等將來置買田業、立契書券,一切皆照現改莊名辦理,以歸畫一。
一、分別姓氏,以成宗族。爾等從前父有父姓、子有子姓,數傳以後,就不知誰是祖宗、誰是子孫,血脈紊亂,實與野類相同。茲本軍門將爾等各莊分別姓氏,嗣後兒女須從父姓,一脈相傳,庶免錯亂宗支。
一、建立廟祠,以安神祖。爾番眾現已歸化,凡一村一莊、或幾村幾莊共建廟宇一座,安設關聖帝君、或天后聖母、或文昌帝君及各位正神身像,合眾虔誠供奉。又各莊各建祠宇一座,安設全莊祖宗牌位,每逢年節及每月初一日、十五日,眾備香燭虔心叩拜,必獲保佑人口平安、五穀豐熟,獲福無窮矣
Facebook https://bit.ly/318INhr
-------------------------------------
姓「味」姓「吾」考上中一中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bit.ly/317lvsi
台中一中新生味正豐(右)與吾政昕(左)因姓氏特殊,一報到就讓老師印象深刻。
【鄭敏玲╱台中報導】台中一中昨辦理新生報到,有趣的是今年有多名新生姓氏特殊,姓「吾」「味」「朝」「解」的都有,一報到就讓老師印象深刻。一中校長蔡炳坤笑稱:「台中一中是中部考生的第一志願,優秀人才齊聚一堂,當然新鮮事也特別多!」
吾政昕被叫「不正經」
依內政部2005年統計,全台姓「吾」有20人,姓「味」有147人。台中一中新生吾政昕說:「因名字諧音關係,我常被同學叫『不正經』。」他對自己姓氏很驕傲,表示從未遇過跟自己同姓的人。他爸爸吾國麟說,祖籍是山東汾陽,明朝遷至浙江,族譜記載家族有人當過「太子太保」,皇帝賜姓,將原本「吳」姓改為「吾」,目前全台姓吾者都是親戚或同村隨國軍遷台。
另一新生味正豐說:「家住南投埔里,應是漢人,從未聽長輩提起姓氏緣由。倒是從小到大老被叫『味味排骨麵』、『味味A』。」一中另有姓「朝」、姓「解」的新生,但不願受訪。
台灣各姓淵源研究協會前理事長林瑤琪說,「解」姓多是雲林一帶的平埔族人在國民政府來台初期所改的漢姓;「味」姓則是南投埔里一帶的泰雅族人居多;「吾」和「朝」姓應是國民政府來台後的外省姓。《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作者、環球科技大學共同暨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楊緒賢說,台灣稀有姓氏來源不一,若當事人無法提供詳細資料,很難找到源頭。姓「味」姓「吾」考上中一中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bit.ly/317lvsi
-------------------------------------------------
清朝治理下的台灣,從生活劃界到姓氏,對原住民族都有一套規範。
台灣原住民是怎麼失去名字的——漢人視角「賜姓」 – 芋傳媒 TaroNews https://bit.ly/3sIzekS
面對漢人勢力的入侵,原住民的生存頗受威脅,1727 年(雍正 5)巡台御史尹秦與淡水理番同知共同向朝廷請議,為保障熟番生存「宜令大社留給旱地五百甲,中社四百甲,小社三百甲,號為社田,以為社番耕種狩獵所」,確保平埔族的生存空間。此外,早在 1722 年(康熙 61)朱一貴事件後,浙江總督滿保主張遷民劃界,在藍鼎元力持之下,代之以「立石禁入番地」,防止漢人侵入番地,淸廷劃距番人居住地 10 至 2、30 里之地立石劃界,挑挖深溝,築土做堆,溝內之地為番所有,以區隔番漢,稱為「土牛溝」、「土牛」,自南向北陸續劃定,禁止漢人越界侵墾;至乾隆年間演變為劃分漢民、熟番、生番的界線。
自清康熙 61 年(1722 年)起,採漢番隔離政策,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為「原漢界碑」(如:臺北市石牌)。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番地」。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作者:Peellden
劃界之初曾使用紅筆在地圖上畫線標示番界經過之地,習慣上稱紅線以指稱地圖上無形番界,以土牛代表地表上有形的界線,二者合稱「土牛紅線」;但成果有限。此一淸廷為維護熟番生計,立石所形成的保留區,自乾隆中期以後,由於漢墾區的開發已經漸趨飽和,加上 1786 年(乾隆 51)林爽文事件後,出現為防範生番,在土牛溝邊設隘防守的隘制,且被部分漢人利用,以設隘防番之便,不斷逾越土牛溝,進入保留區內私墾。再者由於社番不斷被派撥前往生番出入要口守隘,致使無暇專事農耕;而由官方保留給原住民以軍事屯墾方式拓墾的養贍埔地,大多遠離屯丁所居住之社,往往無法前往耕作,加上歸附納餉的番餉(人頭稅)很重,使得族人生活陷入困境,迫使原住民紛紛違法以典、贌,或賣予漢佃耕作的方式謀生。
生擒林爽文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原住民族原本有其傳統的命名方式,包括親子連名制(父子連名或母子連名)、親從子名制,或在個人名字後附加氏族名稱的姓名制等,而漢人受到傳統以男性為中心的宗法制度、觀念影響,特重血緣的傳承,以姓氏作為該宗族「正血統」的標記,因此對於歸順淸廷的原住民,也以這套漢人的思維模式賜予漢姓,甚至作為區別,表示該番人已經「熟化」(漢化),脫離「生番」的行列。
高山族群,其範圍大概等同相於清朝時期所謂的「生番」,以及日本殖民當局所謂的「蕃人」、「高砂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作者:鳥居龍藏等
淸廷統治台灣西部後,於 1758 年(乾隆 23)下令歸順的平埔族人薙髮結辮以仿淸俗,同時也賜予仿漢的姓,包括潘、陳、劉、戴、李、王、錢、斛、蠻、林等。據說有漢人建議他們用「潘」字,因為拆開來看有水、有米、有田,既然漢化務農了,改潘姓最好。
事實上,「潘」字的右邊為「番」,是個相當容易辨視其熟番身分的姓氏;但這個原則必須在漢人當中沒有「潘」姓人家時才適用。
清代臺灣中部岸裡社因與官方合作,屢次助清軍平亂有功,逐漸崛起為中部勢力最強盛的原住民社群。這張圖是岸裡社第三任總土官潘敦仔的畫像。
圖片來源:截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賜姓的同時,也下令其改用漢名,不過當時有些只把原來的番名音譯為漢字,而且漢式的姓名往往只在與官方應對時使用,私底下仍大多稱呼其原有的番名。
1826 年(道光 6)南庄一帶拓墾土地,並設隘防守,鄰近的賽夏族人充當隘丁防禦內山的生番,當時其族人有用漢姓者。由於他們已有一定的家名(氏族名),因而有些以家名的「意譯漢字」為姓(例如樟、蟹、日、豆、風、絲,但也有例外者),此亦為賜姓之另一例子。1875 年(光緒元年)恆春設縣時,也曾對歸順的原住民賜姓(例如潘文杰);1886 年(光緒 12)當淸軍討伐東勢角方面的泰雅族人時,也曾對嚴守中立的頭目賜姓「白」。不過淸治時期改漢姓者大體以平埔族為主,這是因為官府長期實施山禁的緣故。
19 世紀臺灣南部平埔原住民照片。
圖片來源:截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隨著內地漢人大批移入,平埔族因改從漢姓不易區別,且為了戶口整理及處斷糾紛,同時杜絕番姓混冒,因此在 1886 年(光緒 12)淸廷再度施行賜姓政策,並特別諭示:一、已襲用漢姓,或以「潘」字為姓者,姓底下另外加上一個「新」字成為複姓;二、襲用漢姓者,如果加上字典中「金」、「玉」、「邑」三部首的字也無妨;三、沒有姓的人,取千字文中的美字,即「露結為霜」或「玉出崑岡」……等之一字為姓;四、姓以外也可以有堂號,以其所居住社名取字義平善者命名,而且最好加上「新」字。由於使用慣了,添加一字為複姓的政策並未被遵行。不過也出現了一些特殊的姓,像是偕、買(嘪)、毒、蒲、兵、味……等。
其中,偕姓非常特殊,並非得自於賜姓政策,而是由於噶瑪蘭族人感念基督教長老教會馬偕牧師傳教,及其對族人進行醫療,因而一些人改姓偕以資紀念。
馬偕。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本文摘自《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一書。
台灣原住民是怎麼失去名字的——漢人視角「賜姓」 – 芋傳媒 TaroNews https://bit.ly/3sIzekS
-----------------------------------
我是個〝平埔番仔〞!我是個〝平埔番仔〞! - 隨興自在過日子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z8ww9o
2007/11/08
小學時候老師在學籍資料上都要填寫祖籍,回家問爸爸總是叫我填上〝福建〞。但是每年清明掃墓時,看到阿公墓碑上刻文的堂號,卻不是一般林姓所應刻載的〝西河〞,也不是通常慣用唐山的縣城名號,而是〝金社〞。
在崙仔山阿公的墳前,爸爸一再的強調這〝金社〞的堂號只有我們家族專用的。從阿公上溯阿祖、太祖均是一脈單傳,所以整個崙仔山墓碑上刻載著 〝金社〞墳墓也只有幾座,都是我們家的祖墳。
學籍登記簿上的祖籍福建與祖墳上〝金社〞的堂號併存,並伴隨著我的成長。直到有一天有人對我說〝恁是平埔番仔〞!愕然地回答:那有可能?因為什麼是〝平埔番仔〞?當時真的不瞭解。番仔就番仔還叫平埔番仔,但是又不敢冒然地回家問爸媽,因為囝仔人有耳無嘴的俚諺,抑止了打破砂鍋問到底、還問破鍋在那裡的念頭。
小六那一年,爸爸登記參選鄉長,卻是無人競爭。祗見家中進出的地方士紳及耆老均稱:這裡本來就是恁的,還恁做頭人嘛是應當的!為什麼?當時真的不知道。及長其間陸續有人片斷地告訴我一些家族的佚事----
*以前從草山翻過七星山向著海望去,看得到的陸地包括野柳攏是恁家的。《官番、屯番封地》。爸爸也證實小時候曾隨曾祖母到野柳收租。祗是經過漢人入墾,巧取掠奪,日人入侵無償征收官用,加上子孫不善經營管理,致精華地段喪失殆盡,徒留一些不毛之地,每年除繳納一筆數額不少的地價稅外,真不知如何開發利用?
*先祖所居住的公館就建在至今仍名〝社寮〞的地方,外婆在世的時曾說過:在她小時候每當秋天稻穀收成的季節,公館就像當今的農會一樣,每天都排滿等候繳納大租的稻穀擔《收番大租》、好不熱鬧。
*又說:每逢秋收後的滿月之晚,恁公館外的莿桐樹《凱達格蘭族族樹》下隴有番仔聚集在那裡唱歌、跳舞《夜祭》。可惜公館早已傾倒廢棄,就連當年從唐山採購的奠基石材亦被變售一空,使我終無緣得見。
雖然有這一切佐證,但對自我的身分仍半信半疑,因為我與同年齡的小孩一樣,一起上山下海、摸魚抓蝦、上學玩樂,一點也不受影響。這些傳述我都沒有親眼見到,也沒有親身經歷,當然對自已的身分是何也從不置喙。和所有的人一樣參加聯考就學,一樣的就業,一樣的在職場上兢存。
2003年的某一天,家鄉好友來電稱其擔任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社區欲辦一文化活動,盼我能共襄勝舉,隨口答應後未料臨場始知那是尋訪凱達格蘭族人的系列活動。文史工作者由墓碑上所刻載的〝金社〞來尋訪其子孫~我。
先祖的無上智慧~為〝金包里社〞族人的身分避免漢化及皇民化侵擾而忘本,將〝金包里社〞簡稱〝金社〞,並誌為墓碑上的堂號(如上圖),以示後代子孫永誌不忘族人身分。並免除與實力明顯不符比例原則之侵略者相抗衡,免遭無謂的犧牲及滅族亡種之危機!
偉哉先祖!這與口口聲聲愛台灣,而所作所為都在害台灣的無恥政客相對照。~偉哉先祖!~後代子孫與有榮焉!~我不禁地大聲吶喊!
<我是個平埔番仔!>我是個〝平埔番仔〞! - 隨興自在過日子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z8ww9o
【平埔族群的主要姓氏】皇帝賜姓?屏東萬金、赤山80%姓「潘 」 叫聲「潘先生或潘小姐」半村人回應〔【平埔族群的主要姓氏】皇帝賜姓?屏東萬金、赤山80%姓「潘 」 叫聲「潘先生或潘小姐」半村人回應〔2014-12-19〕 https://bit.ly/3t7VZih
屏東遊客好奇萬金及赤山一帶大多數的村民都姓潘,相傳是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
【平埔族群的主要姓氏】皇帝賜姓?屏東萬金、赤山80%姓「潘 」 叫聲「潘先生或潘小姐」半村人回應
聯合報〔2014-12-19〕
如果到屏東萬金叫一聲潘先生,可能有半村以上的人都要回應。最近萬金聖誕季熱鬧非凡,許多遊客造訪萬金才發現,一路所遇都是潘先生與潘小姐,原來這裡有八成以上都姓潘,「潘先生們」說故事,反讓遊客津津樂道。
屏東縣知名的紀錄片導演邱才彥30年前就開始以鏡頭記錄萬金,最近他在臉書上提到,以前常去萬金教堂走走,拍拍照,不單有古老的影像吸引自己,還可以聽聽“潘先生們”說動人的故事,「潘先生們」的動人風采,經常吸引他按下快門。
他說,當年他經常到萬金拍照,幾乎所訪問到的耆老都姓「潘」,每一個「潘先生」的表情,迄今都讓他印象深刻,有的即成為他收藏的經典影像。
萬巒鄉萬金村有人口兩千多人,村長潘榮信就是棒球好手潘威倫的父親。他說,萬金、赤山一帶至少有七、八成村民都姓潘,在他之前的村長姓潘、下任村長也姓潘,大家都是潘先生。
「我也姓潘。」萬金聖母聖殿的解說員潘仁識就說,萬金、赤山一帶原為馬卡道平埔族人的聚落,據說在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使得這一帶成為「潘氏」聚落,潘姓村民之間未必有親戚關係,但「大家都是同姓一家親」。
萬金聖母聖殿的秘書潘世華也姓潘,他說,為何這一帶村民都姓潘?有一說是皇帝「賜姓」,也有一說是曾有潘姓人士在此地當大官,百姓「跟姓」,姓潘者就愈來愈多,他的母親家族原姓郭,但先人遷至萬金後,即改姓潘,後來更成了潘家人。
就以聖殿的工作人員來說,至少有半數以上皆姓潘,潘世華就特別打趣說,如果打電話只說要找「潘先生」或「潘小姐」,恐怕有一半的人要搶著接電話,在這裡,名字比姓更加重要。
屏東萬金、赤山滿村姓「潘」 相傳清康熙皇帝賜姓
東網〔2014-12-19〕
屏東萬金聖誕季熱鬧非凡,許多遊客造訪萬金發現赤山一帶至少有7、8成村民都姓潘,萬金聖母聖殿的解說員潘仁識說,萬金、赤山一帶原為馬卡道平埔族人的聚落,據說在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使得這一帶成為「潘氏」聚落,也有一說是曾有潘姓人士在此地當大官,百姓「跟姓」,姓潘者就愈來愈多,他的母親家族原姓郭,但先人遷至萬金後,即改姓潘,後來更成了潘家人。不過,潘姓村民之間未必有親戚關係,但「大家都是同姓一家親」。
萬巒鄉萬金村有人口2千多人,村長潘榮信就是棒球好手潘威倫的父親;屏東縣知名的紀錄片導演邱才彥30年前還曾以鏡頭記錄萬金,他提到,常去萬金教堂走走,拍拍照,「不單有古老的影像吸引我,還可以聽聽『潘先生們』說動人的故事」,「潘先生們」的動人風采。
關於萬金村與赤山村的馬卡道平埔族人
萬金村,位於屏東縣萬巒鄉東北方,人口超過兩千人,為萬巒第一大村。坐落於沿山地帶,以萬金聖母聖殿而聞名。居民多為平埔族馬卡道族,大多數是來自鳳山八社中的力力社及下淡水社的後裔,因著不同因素或直接或間接的從老埤遷移而來的。有七成左右的居民信奉天主教。一直到戰後還有馬卡道族趒戲傳統。潘姓為萬金第一大姓,該姓佔了全村六成的人口數。
據說萬金古名放索,而稱赤山古名「栗山」,每年五榖登豐,堆滿倉埕,遠望如萬頃金山,後名「萬金」。
關於萬金,最早的記載出現在《福建通志台灣府》:「萬巾庄隘轄力力社,為加泵生蕃出沒之所,乾隆間設防守。」乾隆時期推行的守隘政策與番屯制度,將馬卡道族力力社社民遷往沿山地帶,並設立萬巾隘口,抵禦生番。在林爽文事件(1787年)之後,在赤山萬金地方設立放索大屯,漸漸開墾成聚落。西元一八六三年,郭神父籌資建萬金聖母聖殿,當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土角厝,後今數次擴張改建,才有今日規模。約莫同時,赤山萬金地方的平埔族開始往恆春半島移動,在今日滿州地方、牡丹地區形成聚落。
後屬阿猴廳赤山庄,人口普查顯示為高屏地區最大之平埔族部落,1935年的統計顯示,萬金赤山兩地有逼近兩千人的熟番。戰後與赤山分家,劃歸萬巒鄉萬金村。今該地馬卡道族居民均操臺語,建築、風俗普遍受到客家文化影響。亦有為數不多的福佬人及客家人居住在此地。
赤山村,古名茄萣或粟山,位於屏東縣萬巒鄉東邊,北與萬金村接壤。居民以平埔族馬卡道族為主。潘姓為赤山第一大姓,該姓佔了全村六成的人口數。赤山本與萬金一體,日治時期同稱赤山庄,有千餘位的平埔原住民族居住,戰後分家,南方的聚落劃為赤山村。今仍有平埔馬卡道族祭典。
赤山在馬卡道族的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恆春半島的馬卡道族居民分布多是由萬金赤山遷移過去的,當地平埔原住民文化深受赤山村影響。二戰前,赤山與萬金、餉潭、箕湖等地正月十五會一起舉辦馬卡道族跳戲的活動。
【平埔族群的主要姓氏】皇帝賜姓?屏東萬金、赤山80%姓「潘 」 叫聲「潘先生或潘小姐」半村人回應〔2014-12-19〕 https://bit.ly/3t7VZih
何來美專欄/巴宰族與客家 過年交流作客
客 觀點 by 客 觀點 2022 年 9 月 2
何來美專欄/巴宰族與客家 過年交流作客 - 客新聞 HakkaNews https://bit.ly/3LeAxiJ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1897年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全台踏查,經現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哆囉嘓溪(景山溪)畔,有座群山圍繞的天然城廓,分上、下城,共27戶,132人,漢人稱它「番仔城」。家屋、衣著幾與漢人一樣,蕃人以蕃語交談,與漢人則講台灣話。這座「番仔城」即現鯉魚潭村巴宰族聚落。
1935年中部大地震震央在關刀山,上、下城幾被夷為平地,族人遷徙埔里,留下者移居山腳,即現住的「上山下」。舊山線鐵路從三義雙潭、勝興、龍騰到鯉魚潭形成區塊聚落,百餘年來客家與巴宰族早已水乳交融。
苗栗縣政府民政局副局長退休的潘大州,到他曾祖父潘定基(阿敦阿委)還任甲首,祖父潘阿四老生5女1男,有4女招贅,兒子潘定基任巡查捕,娶閩南籍產婆黃葉,生5女3男,次男即潘大州。潘大州從小聽長輩談原客故事,2004年退休後成立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投入巴宰文化的傳承與母語復育。
據潘大州調查,第二任通事潘敦仔與前任通事張達京1734年晉見雍正皇帝,歸順清廷,回台在神岡建了萬興宮,其子潘士萬也設神主牌祭祖,篤信道、佛。1761潘敦仔入墾鯉魚潭,建立番仔城;直到1871年馬雅各醫師、李庥牧師到鯉魚潭宣教,建了基督長老教會教堂,潘家從1873年起始改信基督教。
潘大州說,漢人未入墾前,台中盆地幾是族人土地,廣東大埔客家人張達京任總通事後,娶多位巴宰族妻,又廣招潮客入墾,使得族人土地大量流失。潘家原姓巴哈拉,1740年乾隆賜潘姓,有水有米又有田;客籍舉人吳子光辦私塾授徒,也加速族人漢化。
巴宰族人高壯,又是地主,生活條件優,女子招贅多,漢人也樂於入贅,潘大州姊夫李金尚也是。客家人長得瘦小,住山區謀生不易,易遭欺侮,致早年認巴宰族為義父者也多。
漢人過年農曆1月1日,巴宰族則是農曆11月15日。以前巴宰族過年,鄰近客家人來作客;到漢人過年時,換族人到客家庄作客。族人名菜是將生鮮魚蝦肉用鹽、酒及炒熟的米,醃製成『給』,如蝦虎給、螃蟹給;客家人則是封雞、封肉或四炆四炒。現族人過年已跟漢人同天,原客仍交流宴客,巴宰族大年初4先請,龍騰客庄則年19回請,交流仍然熱絡。
巴宰族人善於狩獵、捕魚及編製捕魚竹器,過年前幾天壯丁集結上山狩獵、涉溪捕魚,豐收凱歸時,婦女敲鑼跳「銅鑼舞」迎接。獵物、漁獲集中處理、醃製,到農曆11月15日天亮時,先在各家門口以「阿拉粿」祭祖,稱「送祖公」;接著敲鑼「走標」(類似馬拉松),到終點搶得頭旗者,當晚族人就到他家庭院「牽田」。
「牽田」時廣場升起火堆,族人手牽手跳舞,唱傳統「挨央」,女人圍內圍,男人圍外圍,後面堆滿豐富酒、肉食物,連續狂歡5畫夜。
潘大和著有《台灣開拓史上的功臣﹣巴宰族滄辛史》,他批評漢人割地換水、徵調台勇平太平天國之亂,加速族人土地與人口流失。85歲的潘大州也追隨大哥腳步,在縣府與台師大教授張素玢協助下,每年辦巴宰族文化活動,也保存上百件古文書供學界研究,他深知文化傳承與母語復育不易,但起碼要讓族人知道族群的歷史滄桑。
潘大州積極投入巴宰文化的傳承與母語復育,家裡設有巴宰族展覽室,內有上百件古文書。何來美攝
何來美專欄/巴宰族與客家 過年交流作客 - 客新聞 HakkaNews https://bit.ly/3LeAxiJ
(原轉會22族群代表共同聲明)中捷意外帶走原運鬥士!伍麗華曝交情 生前曾向習近平說過這番話!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HXEHuO
浦忠成(鄒族)、馬千里Mateli Sawawan(卑南族)、Magaitan.Lhkatafatu(邵族)、伍麗華Saidai Tarovecahe(魯凱族)、夏錦龍Obay.Ataw.Hayawan(賽夏族)、Eleng Tjaljimaraw(排灣族)、鴻義章Upay Kanasaw(阿美族)、曾華德 集福祿萬(排灣族)、林碧霞Afas Falah(阿美族)、帖喇.尤道Teyra Yudaw(太魯閣族)、伊斯坦大.貝雅夫.正福Istanda.Paingav.Cengfu(布農族)、伊央.撒耘Yiyang Sayion(撒奇萊雅族)、吳新光voe-uyongana(鄒族)、潘經偉(馬卡道族)、孔賢傑'Avia Kanpanena(卡那卡那富族)、Uma Talavan萬淑娟(西拉雅族)、潘杰Watan Teymu(賽德克族)、陳金萬(凱達格蘭族)、謝宗修Buya.Batu(噶瑪蘭族)、葛新雄(拉阿魯哇族)、蘇美琅Savi Takisvilainan(布農族)、吳雪月(阿美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