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都會區平均月薪
苗栗很窮?林濁水曝全台薪資比較嘆:林智堅沒想推竹竹併前是個好市長 https://bit.ly/3FOf1xu
© 由 風傳媒 提供
民進黨力推大新竹合併升格,國民黨則提出「2026竹竹苗科技都」對案因應,部分民眾認為,若要考量縣市資源平均分配,應將苗栗與新竹縣市一起合併。對此,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今(30)在臉書貼出全台都會區平均月薪進行比較,直指苗栗所得其實超過台北市。
根據林濁水貼出的都會區平均薪資,新竹以4萬7444元位居榜首,接下是苗栗的4萬0489元、第三才是台北的4萬0096元,而後縣市依序為新北、桃園、台南、台中、高雄,均低於4萬以下。
「苗栗窮?」林濁水指出因太多人在竹科上班,所以苗栗薪資平均所得甚至超過台北市,也因此竹南、頭份人口超越苗栗市,銅鑼人口也逆勢成長,「就是因為這些地區和竹科在同一個生活圈中,竹科管理局除了新竹科學園區外還管竹南銅鑼2科學園區。」
林濁水說道,林智堅未動心起念新竹縣市合併前,是個好市長,但現在己活在和現實平行世界中了,「說竹苗不在一個生活圈中,竹南頭份銅(鑼)和新竹市比較一個生活圈,還是關西?」「用膝蓋想一想。」
苗栗很窮?林濁水曝全台薪資比較嘆:林智堅沒想推竹竹併前是個好市長 https://bit.ly/3FOf1xu

d5035349


舉日本「平成大合併」為例 矢板明夫:台灣遲早行政合併重組
舉日本「平成大合併」為例 矢板明夫:台灣遲早行政合併重組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2Jshos
矢板明夫認為,台灣未來行政合併重組是遲早的事情。(資料照)
2021/12/29 20:5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期大新竹合併議題引起政壇討論,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分享20年前日本各級地方政府合併的往事,並表示,台灣行政級別過於複雜,可能導致資源無法集中發展,未來行政合併重組是遲早的事情。
矢板明夫在臉書表示,20年前他在日本擔任地方記者,當時日本政府為提高行政效率,鼓勵各級地方政府(自治體)自主合併,目標是把全國3200多個地方政府減少到1000個左右,稱為「平成的大合併」。
當時的措施是,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合併,即給予獎勵,如果拒絕合併,人口達不到一定規模的話,就削減補助金,獎罰分明。矢板明夫回憶,於是各地的「合併協議會」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記者們也為了採訪疲於奔命,不過很多地方為了爭奪主導權或者保留自己的地名,時常前一天還談得好好的後一天就鬧翻。
矢板明夫指出,「平成的大合併」歷時15年,最後把地方政府減少到了1700個左右,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很多有歷史傳統的地名消失了,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醫院,因公務人員的減少不得不關閉,但是同時,很多地方政府因此而渡過了財政危機,行政效率提高了也是事實,可以說有利有弊。
矢板明夫認為,從長遠來看,隨著交通和電訊越來越發達,加上少子高齡化,追求行政效率的提升是個大趨勢,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日本可能還會有「令和的大合併」。
矢板明夫說,台灣的行政級別過於複雜,例如桃園市、新竹市、南投市,雖然都叫「市」,但級別不同,和日本地方政府交流時可能會引起困惑;另外,很多地方城市的捷運等公共建設發展緩慢,這可能和地方政府過多,沒辦法集中資源辦大事有關;還有,過多的縣市長和議員選舉,雖然可以即時反應民意,卻也消耗過多的社會資源。
矢板明夫認為,台灣行政合併重組,也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地方政府合併是件大事,牽扯到行政資源的重新劃分,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需要地方政府間的細膩談判和一定時間的磨合,更需要中央政府拿出一個整體的規劃,告訴民眾10年之後、20年之後,台灣的國家規劃要往哪一個方向發展
舉日本「平成大合併」為例 矢板明夫:台灣遲早行政合併重組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2Jshos
----------------------------------
最近新竹縣和新竹市合併的問題吵得很熱,不禁讓我想起二十年前在日本當地方記者時的一段往事。
當時日本中央政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節省資源,鼓勵全國的各級地方政府(日本稱為「自治體」)自主合併。目標是把全國共3200多個地方政府減少到1000個左右,稱之為「平成的大合併」。
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合併,即給予獎勵,如果拒絕合併,人口達不到一定規模的話,就削減補助金,獎罰分明。於是,各地的「合併協議會」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我們記者也為了採訪疲於奔命。
我當時一個人負責的區域,涵蓋了埼玉縣北部二十多個地方政府,大概有五六個「合併協議會」。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地方為了爭奪主導權或者保留自己的地名,吵得面紅耳赤。前一天還談得好好的,第二天就鬧翻,最後,大多是以有財力的地方政府吸收了周邊的城鎮而告終。
「平成的大合併」1995年立法、1999年開始、2010年完成。歷時15年,最後把地方政府減少到了1700個左右,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很多有歷史傳統的地名消失了。有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醫院,因公務人員的減少不得不關閉,但是同時,很多地方政府因此而渡過了財政危機,行政效率提高了也是事實,可以說有利有弊。
從長遠來看,隨著交通和電訊越來越發達,加上少子高齡化,追求行政效率的提升是個大趨勢。我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日本可能還會有「令和的大合併」。
作為一個住在台灣的外媒記者,我有時也覺得台灣的行政級別過於複雜。桃園市、新竹市、南投市,雖然都叫「市」,但級別不同,和日本地方政府交流時可能會引起困惑。
另外,很多地方城市的捷運等公共建設,和其他的先進國家比起來發展緩慢,可能和地方政府過多,沒辦法集中資源辦大事有關。還有,過多的縣市長和議員選舉,雖然可以即時反應民意,卻也消耗過多的社會資源。
我認為,台灣的行政合併重組也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地方政府合併是件大事,牽扯到行政資源的重新劃分,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需要地方政府間的細膩談判和一定時間的磨合,更需要中央政府拿出一個整體的規劃,告訴民眾10年之後、20年之後,台灣的國家規劃要往哪一個方向發展。
一點淺見希望有助於大家的理性討論。最近新竹縣和新竹市合併的問題吵得很熱,不禁讓我想起二十年前在日本當地方記者時的一段往事。
當時日本中央政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節省資源,鼓勵全國的各級地方政府(日本稱為「自治體」)自主合併。目標是把全國共3200多個地方政府減少到1000個左右,稱之為「平成的大合併」。
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合併,即給予獎勵,如果拒絕合併,人口達不到一定規模的話,就削減補助金,獎罰分明。於是,各地的「合併協議會」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我們記者也為了採訪疲於奔命。
我當時一個人負責的區域,涵蓋了埼玉縣北部二十多個地方政府,大概有五六個「合併協議會」。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地方為了爭奪主導權或者保留自己的地名,吵得面紅耳赤。前一天還談得好好的,第二天就鬧翻,最後,大多是以有財力的地方政府吸收了周邊的城鎮而告終。
「平成的大合併」1995年立法、1999年開始、2010年完成。歷時15年,最後把地方政府減少到了1700個左右,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很多有歷史傳統的地名消失了。有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醫院,因公務人員的減少不得不關閉,但是同時,很多地方政府因此而渡過了財政危機,行政效率提高了也是事實,可以說有利有弊。
從長遠來看,隨著交通和電訊越來越發達,加上少子高齡化,追求行政效率的提升是個大趨勢。我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日本可能還會有「令和的大合併」。
作為一個住在台灣的外媒記者,我有時也覺得台灣的行政級別過於複雜。桃園市、新竹市、南投市,雖然都叫「市」,但級別不同,和日本地方政府交流時可能會引起困惑。
另外,很多地方城市的捷運等公共建設,和其他的先進國家比起來發展緩慢,可能和地方政府過多,沒辦法集中資源辦大事有關。還有,過多的縣市長和議員選舉,雖然可以即時反應民意,卻也消耗過多的社會資源。
我認為,台灣的行政合併重組也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地方政府合併是件大事,牽扯到行政資源的重新劃分,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需要地方政府間的細膩談判和一定時間的磨合,更需要中央政府拿出一個整體的規劃,告訴民眾10年之後、20年之後,台灣的國家規劃要往哪一個方向發展。
一點淺見希望有助於大家的理性討論。最近新竹縣和新竹市合併的問題吵得很熱,不禁讓我想起二十年前在日本當地方記者時的一段往事。
當時日本中央政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節省資源,鼓勵全國的各級地方政府(日本稱為「自治體」)自主合併。目標是把全國共3200多個地方政府減少到1000個左右,稱之為「平成的大合併」。
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合併,即給予獎勵,如果拒絕合併,人口達不到一定規模的話,就削減補助金,獎罰分明。於是,各地的「合併協議會」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我們記者也為了採訪疲於奔命。
我當時一個人負責的區域,涵蓋了埼玉縣北部二十多個地方政府,大概有五六個「合併協議會」。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地方為了爭奪主導權或者保留自己的地名,吵得面紅耳赤。前一天還談得好好的,第二天就鬧翻,最後,大多是以有財力的地方政府吸收了周邊的城鎮而告終。
「平成的大合併」1995年立法、1999年開始、2010年完成。歷時15年,最後把地方政府減少到了1700個左右,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很多有歷史傳統的地名消失了。有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醫院,因公務人員的減少不得不關閉,但是同時,很多地方政府因此而渡過了財政危機,行政效率提高了也是事實,可以說有利有弊。
從長遠來看,隨著交通和電訊越來越發達,加上少子高齡化,追求行政效率的提升是個大趨勢。我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日本可能還會有「令和的大合併」。
作為一個住在台灣的外媒記者,我有時也覺得台灣的行政級別過於複雜。桃園市、新竹市、南投市,雖然都叫「市」,但級別不同,和日本地方政府交流時可能會引起困惑。
另外,很多地方城市的捷運等公共建設,和其他的先進國家比起來發展緩慢,可能和地方政府過多,沒辦法集中資源辦大事有關。還有,過多的縣市長和議員選舉,雖然可以即時反應民意,卻也消耗過多的社會資源。
我認為,台灣的行政合併重組也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地方政府合併是件大事,牽扯到行政資源的重新劃分,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需要地方政府間的細膩談判和一定時間的磨合,更需要中央政府拿出一個整體的規劃,告訴民眾10年之後、20年之後,台灣的國家規劃要往哪一個方向發展。
一點淺見希望有助於大家的理性討論。
(3) 矢板明夫俱樂部 Yaita Akio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sIaatZ


平成大合併(1999-2010)
平成大合併始於1999年(平成11年)。第一次高峰自2003年(平成15年)開始到2005年(平成17年)。執行至2010年3月底,日本市町村的數量從3,229降至1,727個 ,減併幅度將近五成。
目前最後一個合併案為2014年栃木縣的下都賀郡岩舟町併入栃木市。
平成大合併的目的
強化中央地方分權:2000年頒佈實施的《地方分權一覽法》中規定,各地方公共團體根據自主決定、自行承擔責任的原則,來建立各自行政體系。而地方公共團體若要發揮自主性參與區域間的競爭,並制定多樣化且具有特色的行政措施,就必須在權限、財源、人才等方面擁有一定的規模與能力。
少子高齡化日益嚴重:日本人口日益老化的趨勢,讓地方自治體面臨未來更少的稅收與更高的公共服務需求,所以為了確保服務水準,自治體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口密集度;同時為提供滿足新的服務需求,自治體政府也需要提升規模以強化專業程度。
人民生活圈的擴大:隨著交通發達、汽車社會的來臨,人民移動範圍擴大,日常生活圈也因而擴大,跨越了市町村的行政界線。因此區域行政不但需要整合以利規劃,自治體也必須轉型為更大規模的經營單位。
推動地方行政改革的需求:日本地方和中央政府一樣,面臨了嚴峻的財務狀況,中央與地方都必須建立一個精簡而高效率的行政體,也需要進一步消減人事與公共設施的支出負擔,避免浪費。
合併後人口跨過門檻,以升格為政令指定都市或中核市、特例市,獲得更多地方自治權限。
市町村合併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zXu5L
-------------------------
市町村合併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zXu5L
市町村合併(日語:日本の市町村の廃置分合/にほんのしちょうそんのはいちぶんごう Nihon no shichōson no haichi bunkō)包括了日本市町村的分割、分立、合併、編入等。地方自治法第7條對此的定義是「市町村的廢置分合與市町村邊界的更改」。日本基於強化市町村的效率與能量、擴大其治理規模,並因應財政困難,120年來持續推動市町村合併。自明治以後,市町村的數量就一直處於減少的趨勢,合併的情況壓倒性的多於分割的情況。而由於多次的政區調整,行政區之間有時也會出現飛地。
先後共有三次大規模的市町村合併,分別是明治大合併、昭和大合併、及平成大合併,各自有其不同的背景因素、政策目標與後續影響。觀其成果,確實使市町村的平均規模擴大,行政服務上也有所變革,並因此節省了部分開支;但自治體合併後必須面對許多內部的不協調,財政上更由於財政紀律的缺乏和中央補助的減少,仍存在相當的困難。
市町村合併的歷史
明治大合併(1888-1889)
明治大合併發生於1888至1889年間,是明治維新後日本政治現代化過程的一部份,其目標在於建立町村為現代化的地方行政體。在此之前,町村的規模極小,100戶以下的町村佔了總數的將近七成,以致無法執行戶政、土木、救助、徵稅、及國小義務教育的政策。大規模的合併展開後,之前屬於自然共同體的町村被轉換為行政體,從此奠定了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礎。
明治大合併的實施並沒有法令上的強制性,但中央主導性極強,整體方案是由町村上一級的縣政府來規劃和決策,而縣政府又聽命於中央內務省。當時企圖達到的目標規模,設定為每個町村300至500戶,合併後的町村數量因此從1888年的71,314,降為1889年的15,859,僅餘1/5;町村平均人口數也從550人提高到2,400人左右。
明治到戰前的合併(1889-1953)
市町村的合併並非只發生在所謂「大合併」的期間。自明治大合併後,日本的基層行政體持續進行合併,從15,859個減少到昭和大合併前的9,868個。這段期間的合併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因為實施了「一部事務組合」制度 ,導致許多町村因為業務連結而進一步合併為單一的行政體。第二類是由於都市發展而對外擴張導致的合併,包括東京、大阪、京都、名古屋與橫濱等都市。第三類是基於強化城市作為戰爭基地而進行的合併,主要是佐世保市、橫須賀市、德山市和舞鶴市等海軍軍港的所在地。
昭和大合併(1953-1961)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6年的日本新憲法和1947年的地方自治法,將市町村的角色強化,以使其有能力執行戰後新制中學的設置管理、創設市町村消防自治體警察制度、及市町村社會福利與保健衛生等事務,因此促成了1953年(昭和28年)開啟的昭和大合併。當時中央政府決定以8000人為市町村基本人口標準,做為足以有效經營國中義務教育的規模。
昭和大合併和明治大合併一樣,都不是法律上強制的,而是由縣政府的知事根據相關市町村的議會決議來規劃,以示對地方獨立性的尊重。但是中央政府不但提出「市町村合併促進計畫」,設定要減少市町村數量至1/3,而且與縣政府密切配合推動合併,因此昭和大合併也被認為是在中央強大的壓力之下完成的。
昭和大合併的成果,是將市町村數量從1953年的9,868,降至1961年的3,472,可說完全達成了所設定的減量目標。市町村的平均人口也從5,400人提高至11,500人,平均面積由35平方公里提高到97平方公里。
高度經濟成長期間的合併(1961-1999)
在昭和大合併後,日本的基層行政體持續合併,從3,472個微幅減少到平成大合併前的3,229個。這段期間的合併主要是由於日本經濟的快速成長,使得都市迅速發展並向外擴張,促成了與周邊町村的合併,以擴大發展規模並強化都會實力。相當多縣的首府所在都市,在此期間合併擴張。
平成大合併(1999-2010)
平成大合併始於1999年(平成11年)。第一次高峰自2003年(平成15年)開始到2005年(平成17年)。執行至2010年3月底,日本市町村的數量從3,229降至1,727個 ,減併幅度將近五成。
目前最後一個合併案為2014年栃木縣的下都賀郡岩舟町併入栃木市。
平成大合併的目的
強化中央地方分權:2000年頒佈實施的《地方分權一覽法》中規定,各地方公共團體根據自主決定、自行承擔責任的原則,來建立各自行政體系。而地方公共團體若要發揮自主性參與區域間的競爭,並制定多樣化且具有特色的行政措施,就必須在權限、財源、人才等方面擁有一定的規模與能力。
少子高齡化日益嚴重:日本人口日益老化的趨勢,讓地方自治體面臨未來更少的稅收與更高的公共服務需求,所以為了確保服務水準,自治體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口密集度;同時為提供滿足新的服務需求,自治體政府也需要提升規模以強化專業程度。
人民生活圈的擴大:隨著交通發達、汽車社會的來臨,人民移動範圍擴大,日常生活圈也因而擴大,跨越了市町村的行政界線。因此區域行政不但需要整合以利規劃,自治體也必須轉型為更大規模的經營單位。
動地方行政改革的需求:日本地方和中央政府一樣,面臨了嚴峻的財務狀況,中央與地方都必須建立一個精簡而高效率的行政體,也需要進一步消減人事與公共設施的支出負擔,避免浪費。
合併後人口跨過門檻,以升格為政令指定都市或中核市、特例市,獲得更多地方自治權限。
市町村合併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zXu5L

平成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年新竹縣、市分家/「大新竹合併」計畫-如果新竹縣市合併卻沒有升格為全國第七都或中央的財政收支劃分法沒有修正,合併沒有意義/一九八二年縣、市分家時財產處分不公允,導致新竹市內許多縣有地不斷被處分,無法優先提供公共及公益使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