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北頭文化館
老屋修復的特色:
1. 是北頭漁村僅存的三合院.
2. 護龍有穿斗式的建築結構.
3. 有清代的樓拱(閣樓)及天窗.
4. 有日本特殊的外牆扶壁.
5. 屋頂結構有竹管及甘蔗板.
6. “通風巷”路窄不通.
7. 傳統老舊的欄杆及六角地磚.
8. 仿巴洛克風格的泥塑古典花窗.
9. 破損的老舊家具修復:紅眠床.梳妝台.衣櫥.五斗櫃..
10. 神明桌.嫁妝.家具.北漂後再落葉歸根.
11. 展示鹿港的文人書法.
12. 展示珍貴的老舊照片.
13. 保留歷史生活的痕跡.及討海用具.
14. 郭厝-郭姓穆斯林後裔的探索.
15. 鹽工後代以曬鹽.開蚵.捕撈.種田.靠海為生的記憶.
北頭漁村-是鹿港最早的開發區域.住民以討海為生!
位置在鹿港東北沿海.包含:郭厝.東石.後寮仔!
明朝以前是大肚王國馬芝遴社巴布薩平埔族的領地.是中國沿海漁民到鹿港搭寮捕撈烏魚及海盜休憩.補給.掠奪的地方!
北頭的巷弄建築-縱橫交錯曲折.防盜防風.低矮的房舍.前廳及後門穿過鄰居的屋內進出.外地人到北頭很容易迷路!
北頭的沒落-因清代港口淤積及現代化的道路拓寬.破壞了老漁村的原始風貌!
如今北頭郭厝人口外移.建築仍舊破爛.等待整體規劃再造.!
(5) 臺灣世族的社會責任與文化 Cl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 Culture in Taiwan | 文化資產人人有責 | Facebook https://bit.ly/3ek7Y3v
鹿港郭厝巷50號北頭文化館啟用 公私協力歷史老屋活化 | PeoPo 公民新聞 https://bit.ly/3GXqKKu
〔記者林明佑/鹿港鎮報導〕為保存鹿港鎮歷史老屋空間,形塑地方文化特色景觀,彰化縣政府積極爭取文化部經費挹注,辦理「彰化縣鹿港鎮歷史老屋活化再利用補助計畫」,其中郭厝巷50號屋主蔡槐澤申請修繕活化的「北頭文化館」於今(2)日下午辦理揭牌儀式,彰化縣長王惠美特別蒞臨祝賀,當日展出家族歷史老照片,分享老屋修繕的成果與珍貴的地方家族史及影像記憶。蔡槐澤說,老屋修復是為了使北頭在地文化復甦,進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加鹿港地區的活動空間。
王惠美說,鹿港之所以優異於大都市是因為鹿港現存有許多歷史建築人文等,促使鹿港每年吸引眾多觀光客前來,感謝蔡槐澤長期以來對於老屋修繕的用心,蔡槐澤先生也將過往的老照片收集成冊,這裡會變成一個文化館,除了老照片、家族史料、紅眠床等傳統古物之外,更將在地傳統的人文藝術融入在內,使現在的小孩了解過去的阿公阿祖就是這樣的生活。
王惠美指出, 雖然縣府僅補助60萬元,但是蔡先生自籌超過60餘萬元的經費,修繕後為我們留下此歷史老屋,公私協力一起讓歷史老屋活化,縣府也積極進行點線面的整理成輕旅行,連結地方更多文化歷史,不僅止於鹿港推行,於南彰化地區也透過公所、農會、社區村里長等,進行老屋修繕的點線面串聯,相信未來可成為休閒觀光的主流。並且,文化局目前已核定補助33棟老屋,總經費達1900餘萬元的補助款,使具有歷史文化的老屋可以活化再利用。
文化局表示,「北頭文化館」位於鹿港鎮郭厝巷50號,位處鹿港天后宮右邊的北頭漁村聚落內,鄰近角頭廟忠義廟及保安宮,保安宮為北頭郭厝郭姓的宗族廟,最早的保安宮的前身清真寺,申請人蔡槐澤表示曾祖母及祖母系也皆為郭氏後代,蔡槐澤5歲與家人遷居外地,從事金融商業相關事業,離鄉近65年後 ,深感祖先早年歷史逐漸消逝,為保留家族與聚落的歷史記憶、讓後代了解先人早年生活與文化,提案申請修繕老屋,除了完成老屋修復工程,將由私宅轉型作為「北頭文化館」。
「北頭文化館」是蔡槐澤先生家族的老屋,約建造於1885年前後,尚保留福州衫樑木及穿斗式構造牆面等建築特色,計畫總經費為新臺幣120萬元,文化局補助比例50%,計新臺幣60萬元,申請人自籌新臺幣60萬元。工項包含外牆泥塑修復、門窗修復及樓板等木作工程、紅磚地板修復、水電工程及除蟲作業等。屋主更是自己自籌修繕第二進的屋頂、地板等空間,才有今天我們看到的「北頭文化館」。
文化局指出,這次以展示家族的老照片為起點,未來計畫搜集、展示北頭漁村傳統聚落生活器具及文物等,保存該聚落傳統的生活樣貌,館內空間並規劃開放辦理相關講座、供社區居民會議使用,以作為北頭聚落公共化的第一步,也讓更多人看見關於老屋的故事與北頭漁村的歷史,文化局也將持續與民間共同努力,以打造「美好彰化,希望城市」的縣政願景,讓老屋活化重生,為彰化的文化扎根
鹿港郭厝巷50號北頭文化館啟用 公私協力歷史老屋活化 | PeoPo 公民新聞 https://bit.ly/3GXqKKu
--------------------------------
81年前的鋼板刻字喜帖! 看見鹿港北頭漁村風華
「北漂」超過一甲子的蔡槐澤,返回鹿港三合院老家,致力保存老屋,成立北頭文化館。(記者劉曉欣攝)
81年前的鋼板刻字喜帖! 看見鹿港北頭漁村風華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nmdLy
2021/03/30 20:47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一張81年前的鋼板刻字喜帖,隨著鹿港小鎮北頭文化館即將啟用而曝光了,也讓漁村聚落風華重新讓世人看見!
鹿港小鎮北頭漁村因為鄰近港口,開發得早,成為繁盛一時的漁村聚落,後來因為港口淤積,加上道路拓寬,讓蜿蜒曲巷的北頭漁村風華不再,只剩狹道窄巷的殘破老房子。
而北頭文化館是鹿港小鎮北頭漁村首見的老屋修繕案,也是當地難得一見保存完整的漁村三合院,「北漂」超過一甲子的蔡槐澤,重回鹿港老家,因為老屋漏水嚴重,他決定申請公部門補助來修繕老屋,打造成北頭文化館,挖出老家的紅眠床、衣櫃,重新整修後展出。
蔡槐澤表示,北頭文化館將會展出家族珍貴的老照片與收藏文物,其中,就有父親蔡棟的結婚喜帖,這是阿公蔡起所親手刻出的鋼板字,因為婚禮是在日本昭和年間,喜帖書寫就是用日文,距離今年足足有81年,當年父母親結婚還有穿白紗、拿捧花,還特地到相館拍照,都是家族最珍貴的回憶。
蔡槐澤說,蔡家三合院位於鹿港郭厝巷,歷史超過百年,北頭聚落以郭姓為多,當年蔡家先祖靠著曬鹽、討海等工作打拚,才能買下三合院定居在此,而蔡家二代均與郭家結姻緣,與北頭具有深厚關係,希望透過老屋保存,讓後代子孫能夠看到鹿港早年漁村聚落的風貌。
負責北頭文化館整修的台灣小鎮文化協會理事長許書基表示,北頭漁村聚落比鹿港老街、中山路商店大街都來得早,許多鹿港人的記憶,就是來到北頭聚落就好像是一座迷宮,因為彎彎曲曲的巷弄太多,保存北頭漁村老屋,才能讓鹿港開墾移民史頁更加完整。
蔡槐澤家族珍藏的日治年間的喜帖,距今81年,當初是用刻鋼板來印刷的喜帖,蔡父還有拍婚紗照。(記者劉曉欣攝)
蔡槐澤從老家閣樓找出紅眠床、衣櫃,在老屋展示供人參觀。(記者劉曉欣攝)
81年前的鋼板刻字喜帖! 看見鹿港北頭漁村風華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nmdLy
鹿港北頭文化館是百年三合院進行修繕,屋頂可見原始的竹管與甘蔗板。(記者劉曉欣攝)
----------------------------------
是北投還是北頭?跟著石老師走讀鹿港北頭漁村|重點筆記 (上篇)
是北投還是北頭?跟著石老師走讀鹿港北頭漁村|重點筆記 (上篇) https://bit.ly/3FoS9EP
Lukang, 北頭漁村, 富美宮, 施姓宗祠, 樂觀園, 臨水宮, 走讀北頭漁村, 鹿港, 鹿港媽祖廟, 鹿港導覽
在鹿港熱鬧的媽祖廟口旁,是否曾經注意過那裡原來是個漁村聚落,走進去才發現處處都是紅瓦磚牆的古厝殘骸,不經意的發現Y字路(岔路)一邊是新闢的馬路、一邊是舊路,角頭的廟宇裡頭有著挖不完的驚喜,牆上的匾額、門柱等,這回我們跟著石錦明老師還有在地文史工作者李宗學的腳步一同去探索北頭漁村。
從房子的殘骸可見現在的馬路原是房子的所在地
地理位置簡述
北頭漁村位在鹿港天后宮右邊,涵蓋了東石、後寮仔、郭厝三個漁村聚落(現在的東石里、郭厝里、玉順里),這天的走讀活動從北區遊客中心出發終點是奉天宮。
鹿港配置圖(北頭宮後)-清末鹿港街鎮結構(林會承著)
北頭漁村前哨站
路線|北區遊客中心出發→鹿港尋常小學校
遊客中心前的復興路以前是載鹽的輕便車從顏厝到彰鹿路五分車站所走的路,曾是鹿港最寬的道路,後成為彰濱工業區開發時對外重要的聯絡道路。
跨過復興路到了現在老人安養文康中心,這邊以前是日本小學校,小學校一開始因人口數少所以附屬在公學校內,戰後則改建成兵營 。
鹿港尋常小學校p154-台中州教育年鑑-19320218
路邊處處有兵馬
路線|鹿港尋常小學校→臨水宮
對面矮房的牆邊立著兩支竹符,聚落(角頭)的交界處也許是水溝或是道路,而竹符是鹿港街仔內角頭廟展現角頭範圍的方式,在角頭的東西南北界線上釘下竹符,派兵馬鎮守護境祐民。
走進巷子來到臨水宮及富美宮,臨水宮供奉陳夫人媽,兩間宮廟是宮后施姓家族性質的家族廟,主要信眾為附近施姓家族,目前委託對面民宅居民管理,下次遇到在地耆老,有機會可以問到非正史的鄉野奇聞。
臨水宮
鹿港宮后施一半
路線|臨水宮→富美宮
過了親民路,沿著宮後巷繼續往天后宮方向前進,宮後巷顧名思義就是在天后宮的後面,拐個彎,回到復興路上,早期施姓位居鹿港三大姓施、黃、許之首,有句俗話:「鹿港施一半」,而全台最大的施姓宗祠便在此,為讚美施家祖先功勞而建的,不對外開放。旁邊還有一間的富美宮,這間富美宮則是整個宮后的角頭廟宮后的共同信仰,從門口的香條張貼處可得知這間宮廟有與其他的宮廟進行交流,宮內還可以看到知名書法家-施招澤先生書寫的匾額。
富美宮
曾經的戲院
路線|富美宮→樂觀園
往前走來到復興路和鹿草路口,現在的停車場從前是戲院-樂觀園的所在位置,這個可以容納1200人的戲院與興南亞洲戲院是不少鹿港居民看戲的共同回憶,可惜的是在1990年代已全數拆除。 一旁的「鹿草路」為鹿港到草港的聯絡道路,老師也提到,路名若是以地名命名者多半都是由地方政府闢建的,如:彰鹿路(彰化-鹿港)、員鹿路(員林-鹿港)等,現在鹿草路旁的住宅區是都市計畫後才新建的本是水池(不經聯想民俗文物館前以前也是大水池),過了這個路口也正式的進入北頭聚落。
樂觀園空拍照(於照片左上方) – 出處《 鹿港懷古 I》
石老師正在介紹樂觀園
樂觀園 – 出處《 鹿港懷古 II 》
是北投還是北頭?跟著石老師走讀鹿港北頭漁村|重點筆記 (上篇) https://bit.ly/3FoS9EP
-------------------------
迷路的開始,走進北頭!跟著石老師走讀鹿港北頭漁村|重點筆記 (下篇)
迷路的開始,走進北頭!跟著石老師走讀鹿港北頭漁村|重點筆記 (下篇) https://bit.ly/3mpVf3G
Lukang, 三條巷, 保安宮, 北頭漁村, 吳家夫人媽, 奉天宮, 張順白三位夫人媽, 忠義廟, 水上口, 海浴路, 清德宮, 船仔頭, 蘇府王爺, 辜顯榮, 鹿港, 鹿港導覽, 鹿港清真寺
閱讀上一篇|是北投還是北頭?|跟著石老師走讀鹿港北頭漁村|重點筆記 (上篇)
走進北頭漁村,迷路時莫慌莫緊張
跨過鹿草路就算正式的踏入北頭漁村,雖然裡面已經不像以前那麼的蜿蜒複雜,但還是得幫想探險的旅人們做個貼心小叮嚀。
進入漁村小叮嚀
北頭漁村以前相較是個較封閉的社區,為抵擋入秋後的東北季風,巷道都是彎彎曲曲類似八卦型的小路,外人進到村落很容易迷路,所以小偷常常偷了東西還沒跑出村落就被抓個正著,雖然現今因都市計畫已開闢了幾條大馬路,但是在蜿蜒的巷弄間穿梭時常會搞丟方向,因此要記得每個路口的特徵,下次再經過一樣的地方時就會知道,啊!這裡我走過了。(PS老師特別交代走在小巷內要小心看門口狗,各各都是相當忠誠的)
當天走讀範圍約為紅框所示
鹿港也有清真寺?
保安宮-郭姓宗親廟
保安宮位在郭厝,由地名可見當地居民早期以郭姓居多,保安宮主祀廣澤尊王、忠武王-郭子儀,原址在忠義廟的旁邊(見下圖)後因開闢新道路於1993年遷到現址,宮前的六根柱子分別代表著郭姓後代的六房子孫,保安宮的前身是清真寺吸引不少國內外學者前來研究,據歷史考證郭姓家族為阿拉伯人的後代,至今仍保有一些伊斯蘭教的習俗,例:祭祖時不用豬肉、服喪期間不食用豬肉、也會祭拜可蘭經等。
郭厝配置圖-清末鹿港街鎮結構(林會承著)
中間有兩個小圓點分別是忠義廟(左)、保安宮(右)
忠義廟
忠義廟主要是供奉關帝爺(關公),關公本身就是武將所以廟裡自然也不用門神了,廟前的左右兩邊各有一條巷子,從廟到巷子的距離就是廟埕的大小,右邊的巷子口曾經還有一口井;廟裡「峻德于天」的匾額為出生北頭的鹿港商人-辜顯榮所捐贈的,以讚頌關公的德性跟天一樣大。另一亮點是有著近百年歷史的供桌,上頭的年份是「大正十四年」也就是西元1925年。
忠義廟
左青龍右白虎的傳統建築
到廟裡參拜時,時常會聽見「左青龍右白虎」,告訴信徒從哪個方向進出,而傳統的建築亦有這種規則,雖然巷弄中多數的紅磚建築早已廢墟,但仍可清楚的分辨茅坑都蓋在虎邊,因為「龍驚臭」;也因早期並沒有種稻所以可發現這邊的三合院比起外地的小巧許多。
巷弄內的百年夫人媽
吳家夫人媽
吳家的古厝內供奉著祖先從泉州移民來台時就帶著的張順白三位夫人媽,其中還有一尊是罕見的軟身夫人媽,雖然古厝內已沒有住人,但是吳家的後代仍會每天回來上香,周邊的鄰居也會幫忙看頭看尾;門口有一古井,是左鄰右舍合資共同開鑿使用的,早期鑿井是花費相當重的工程,而大器一點的有錢人家則會將家中的井一半分享給大眾使用,就像鹿港知名的景點「半邊井」。
(吳家夫人媽為私人住宅,未經同意,請勿擅自闖入)
倒退五公里之外的海岸線
辜顯榮先生出生地
往清德宮的路上,經過四維路跟永東街交叉路口,轉角的空地貌似是古厝的遺跡,事實上這裡是辜顯榮先生出生時的老家,即便是現在,若空地上有髒亂周邊居民都還會告知民俗文物館派員前來整理。
水上口派出所
水上口派出所 外觀
水上口派出所
photo by石錦明,2010
走到海浴路與永豐路/崇文路交會處上有塊正在整理的空地,老師翻出照片也把大家的記憶翻了出來,原來這裡以前是水上口派出所,負責北頭居民及鹽埕的安全,在幾年前已拆除蔚為可惜;而以前這邊有個海水浴場故名為「海浴路」。
鹿港海水浴場的老照片,有人一個人坐在椅子上
鹿港海水浴場 – 出處《鹿港懷古 I 》
鹿港鹽田一度是台灣最大的鹽田,後因設備落後地理環境因素等影響,最終仍停產,轉為農地
鹽田 – 出處《鹿港懷古 I 》
鹿港鹽田一度是台灣最大的鹽田,後因設備落後地理環境因素等影響,最終仍停產,轉為農地。
三條巷清德宮
三條巷的巷口原有一座小燈塔,足以說明當時海岸線約略在此。清德宮主祀地藏王菩薩,這說的也奇怪,地藏王菩薩的法器通常是拿在右手,但是清德宮的地藏王菩薩是拿在左手,大家都好奇「為什麼?」,至今還是無人能解。虎邊的石堵上寫著「台北 蘇一仲 敬猷」,講名字大家可能很陌生,但是說到大金空調廣告中的歐吉桑就不陌生了吧,蘇一仲是出生於鹿港北頭船仔頭三條巷的企業家,詳情可見鹿港學哥粉絲頁。
清德宮
住在路衝跟北頭福德祠做鄰居的蘇府王爺
王爺尊姓由來
蔡公去祭忠臣廟
曾子回家日落西
此去金科脫了斗
馬到長安留四蹄
相傳鹿港有位鄭姓漁夫在海上捕魚時看到一塊會發光的木頭,便將這塊木頭帶回家,到了晚上仍光芒四射,後有神跡顯靈,指示將這塊木頭雕塑成三位王爺,早些年因王爺指示不可建廟,故由北頭居民輪流供奉三位王爺,當年爐主需為王爺擇地新建房屋為王爺行台(俗稱王爺壇),不論建材為土、磚、竹、石只要是清新新屋即可,後因人口日益增加新建王爺壇漸發生困難,1962年請示王爺終獲得神意允諾於現址開工新建廟宇「奉天宮」。(資料參考:鹿港奉天宮簡介)
廟裡面集結了鹿港各方匠師的作品,例:粧佛師施禮、施志輝父子、雕刻師李煥美、李松林兄弟等,可謂處處充滿驚喜;驚喜的不只這些,放詩籤的架子也是充滿歷史,上頭刻著「同治辛末年梅月榖旦」也就是西元1871年至今約有148年歷史。
而這天的走讀活動便在三條巷畫下完美的句點,感謝石錦明老師及學哥帶領。
鹿港奉天宮
迷路的開始,走進北頭!跟著石老師走讀鹿港北頭漁村|重點筆記 (下篇) https://bit.ly/3mpVf3G
---------------------------
北頭文化館啟用!讓鹿港漁村老屋再現新風華。(李河錫翻攝)鹿港北頭文化館啟用 漁村老屋再現新風華 - 中廣新聞網 https://bit.ly/3Fs7Uuz
彰化縣政府為保存具有歷史人文價值的老屋,向文化部積極爭取「歷史老屋活化再利用」補助計畫,其中鹿港「北頭文化館」整建完成,啟用後同步展出家族歷史老照片、傳統古文物、分享老屋修繕成果和珍貴家族史,成為老屋活化再利用最佳典範!(李河錫報導)
「北頭文化館」,位在鹿港鎮郭厝巷,在台灣開發早期,是位處天后宮右邊「北頭漁村」的傳統聚落,鄰近的保安宮是北頭「郭姓宗族廟」;申請人蔡槐澤表示,曾祖母和祖母都是郭氏後代,在5歲和家人遷居外地,從事金融業,離鄉65年後,深感祖先早年歷史逐漸消逝,為保留家族和聚落歷史記憶、讓後代了解早年生活與文化,提案申請修繕老屋,並轉型成為「北頭文化館」;建造於1885年前後,保留福州衫樑木和穿斗式構造牆面等建築特色。
縣長王惠美表示,鹿港擁有許多歷史建築和人文,感謝蔡先生用心收集老照片,還把老屋變成文化館,還同步展出家族史料、紅眠床等傳統古物,還把傳統人文藝術融入,讓後代子孫深刻體會先民的生活史。
鹿港漁村再現風華
鹿港漁村「北頭文化館」啟用!地方各界熱鬧歡慶。(李河錫翻攝)
縣府文化局長張雀芬表示,目前文化部已核定補助33棟老屋,總經費高達1900多萬,可讓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老屋活化再利用;未來將從點線面進行整合,連結更多文化歷史,將可成為休閒觀光輕旅行的新主流。
鹿港北頭文化館啟用 漁村老屋再現新風華 - 中廣新聞網 https://bit.ly/3Fs7Uuz
-------------------------------
鹿港「北頭文化館」揭牌。(照片蔡槐澤提供)
鹿港「北頭文化館」揭牌。(照片蔡槐澤提供) - 台灣華報 https://bit.ly/3J8oO3P
〔記者周為政員林報導〕彰化縣府保存鹿港歷史老屋空間,形塑地方文化特色景觀,向文化部爭取經費辦理「歷史老屋活化再利用補助計畫」,其中之1的「北頭文化館」,今日由縣長王惠美揭牌,展出家族歷史老照片,分享老屋修繕成果和珍貴家族史。
王縣長說,鹿港有許多歷史建築人文,感謝蔡槐澤對老屋修繕用心,蔡先生將過往老照片收集成冊,將老屋變成文化館,除老照片、家族史料、紅眠床等傳統古物外,還將傳統人文藝術融入,了解過去阿公阿祖的生活。
文化局重視老屋修繕,雖然縣府只補助60萬元,但蔡先生自籌超過60餘萬元經費修繕,留下歷史老屋,活化老屋。
王縣長表示,縣府將點線面整理成輕旅行,連結更多文化歷史,不僅鹿港,南彰化也透過公所、農會、社區村里長進行老屋修繕,未來可成為休閒觀光主流。
文化局已核定補助33棟老屋,總經費1900餘萬元,讓具歷史文化老屋活化再利用。
蔡槐澤說,老屋修復係為了讓北頭在地文化復甦,進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加鹿港活動空間。
文化局表示,「北頭文化館」位於鹿港郭厝巷50號,位處天后宮右邊北頭漁村聚落內,鄰近的保安宮為北頭郭厝郭姓宗族廟,保安宮前身清真寺,申請人蔡槐澤說,曾祖母和祖母皆為郭氏後代,蔡槐澤5歲與家人遷居外地,從事金融商業事業,離鄉65年後,深感祖先早年歷史逐漸消逝,為保留家族和聚落歷史記憶、讓後代了解先人早年生活與文化,提案申請修繕老屋,完成老屋修復工程,由私宅轉型為「北頭文化館」。
「北頭文化館」是蔡槐澤家族老屋,建造於1885年前後,尚保留福州衫樑木和穿斗式構造牆面等建築特色,總經費120萬元,文化局補助50%60萬元,申請人自籌60萬元,工項包含外牆泥塑修復、門窗修復和樓板等木作工程、紅磚地板修復、水電工程和除蟲作業。屋主自籌修繕第二進屋頂、地板等空間才有今天的「北頭文化館」。
本次以展示家族老照片為起點,未來計畫搜集、展示北頭漁村傳統聚落生活器具和文物,保存聚落傳統生活樣貌,館內空間規劃開放辦理講座和會議,作為北頭聚落公共化第一步,也讓更多人看見老屋故事和北頭漁村歷史,文化局將持續與民間努力,打造「美好彰化,希望城市」縣政願景,讓老屋活化重生,為彰化文化扎根。
鹿港「北頭文化館」揭牌。(照片蔡槐澤提供) - 台灣華報 https://bit.ly/3J8oO3P
-----------------------------------------
鹿港北頭文化館啟用 漁村老屋再現新風華
2021年12月6日·1 分鐘 (閱讀時間)鹿港北頭文化館啟用 漁村老屋再現新風華 https://bit.ly/3Fmw1ut
彰化縣政府為保存具有歷史人文價值的老屋,向文化部積極爭取「歷史老屋活化再利用」補助計畫,其中鹿港「北頭文化館」整建完成,啟用後同步展出家族歷史老照片、傳統古文物、分享老屋修繕成果和珍貴家族史,成為老屋活化再利用最佳典範!(李河錫報導)
「北頭文化館」,位在鹿港鎮郭厝巷,在台灣開發早期,是位處天后宮右邊「北頭漁村」的傳統聚落,鄰近的保安宮是北頭「郭姓宗族廟」;申請人蔡槐澤表示,曾祖母和祖母都是郭氏後代,在5歲和家人遷居外地,從事金融業,離鄉65年後,深感祖先早年歷史逐漸消逝,為保留家族和聚落歷史記憶、讓後代了解早年生活與文化,提案申請修繕老屋,並轉型成為「北頭文化館」;建造於1885年前後,保留福州衫樑木和穿斗式構造牆面等建築特色。
縣長王惠美表示,鹿港擁有許多歷史建築和人文,感謝蔡先生用心收集老照片,還把老屋變成文化館,還同步展出家族史料、紅眠床等傳統古物,還把傳統人文藝術融入,讓後代子孫深刻體會先民的生活史。
縣府文化局長張雀芬表示,目前文化部已核定補助33棟老屋,總經費高達1900多萬,可讓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老屋活化再利用;未來將從點線面進行整合,連結更多文化歷史,將可成為休閒觀光輕旅行的新主流
------------
鹿港郭厝巷50號屋主蔡槐澤申請老屋活化再利用,私宅還轉型作為「北頭文化館」,2日揭牌。(吳敏菁攝)
彰化縣鹿港鎮北頭聚落薈萃許多歷史發源的特色,還有保有最早的清真寺舊跡,彰化縣政府辦理歷史老屋活化再利用補助,郭厝巷50號屋主蔡槐澤申請修繕活化的「北頭文化館」2日揭牌,展出家族歷史老照片,分享老屋修繕和地方家族史及影像記憶,讓人看到更多老屋的歷史。
北頭漁村宛如是時光膠囊,道路交織如迷宮,仍保留許多傳奇,保安宮就位在郭厝,前身還是清真寺,吸引不少國內外學者研究,甚至指出,郭姓家族為阿拉伯人後代,保有特殊習俗,祭祖、服喪時期都不用豬肉,還會祭拜可蘭經等。
「北頭文化館」位在保安宮附近,是蔡槐澤家族的老宅,約建造於1885年前後,保留福州衫梁木及穿斗式構造牆面等建築特色,屋主申請老屋修繕,文化局補助60萬元、屋主自籌60萬元,傳承生活的軌跡。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居民自發保留老房子,豐富了鹿港的老歷史,館內空間並規畫開放辦理相關講座、供社區居民會議使用,以作為北頭聚落公共化的第一步,也讓更多人看見關於老屋的故事與北頭漁村的歷史。
蔡槐澤表示,曾祖母及祖母系都是郭氏後代,5歲與家人遷居外地,離鄉近65年後,深感祖先早年歷史逐漸消逝,為保留家族與聚落的歷史記憶,提案申請修繕老屋,除了完成老屋修復工程,私宅也轉型作為「北頭文化館」。
彰化縣文化局長張雀芬表示,北頭文化館以展示家族的老照片為起點,未來計畫搜集、展示北頭漁村傳統聚落的生活器具及文物等,保存該聚落傳統的生活樣貌
鹿港老屋修繕 化身北頭文化館 - 地方新聞 - 中國時報 https://bit.ly/3H630nv
---------------------
北頭文化館
彰化縣鹿港鎮郭厝巷50號
鹿港北頭漁村,位在鹿港的北方,主要是由後寮仔、郭厝、東石所組成,當地的居民自古多以討海為生,故名為北頭漁村,因為臨近港口,開發較早,曾是繁盛一時的聚落,然在1990年道路拓寬拆除了許多紅磚老屋,聚落也逐漸隱匿沒落。 北頭文化館位在郭厝巷50號,為蔡槐澤家族蔡式的老宅,也是當地難得一見保存完善的漁村三合院,建造年份約在1885年,至今約有130幾年,紅土磚的屋子外觀立面窗口的泥塑作品充滿異國風情,屋頂正脊上還保存著馬約利卡磁磚和紅磚花窗。 在外地北飄65年,蔡槐澤決定重回老家,為了重拾家族與聚落記憶,申請了公部門補助計畫來修繕老屋,並將整理後的私宅做為歷史保存的共同空間。 老屋的正廳屋樑仍保有福州衫樑木及穿斗式的構造, 側邊的木架上,擺放的物品都是經過蔡槐澤細心的揀選與整理,將這些具歲月溫度的生活器具魚貫排列展現。 廳後房展示早期臥房擺設,紅眠床、梳妝桌衣櫃,透過這些老物件,讓參觀者能夠了解到更多老屋的空間樣貌。 除了老物件,蔡槐澤也收藏家族舊時的史料書籍,從這些保存良好的文獻史料上可以清晰地看見筆觸洋灑的手寫字體及印刷墨跡,不禁令人讚嘆起早期印刷的發達進步以及保存者的用心。 北頭漁村的歷史背景含括傳統聚落的生活樣貌、以及回教的信仰特色,北頭文化館將展示舊聚落時期的生活器具,並舉辦相關文化講座,重新賦予這棟建築全新的風貌,不只珍藏了這裡的記憶,也是北頭聚落空間公共化的一個里程碑。
老屋點灯 > 我要留言 > 北頭文化館 https://bit.ly/3eg1q6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