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兩廣會館位於臺灣府城龍王廟街,建於清朝光緒三年(1877年)+是臺灣曾經存在過的最大的粵式建築,同時是台灣第1個公共博物館+會館是標準的「廣東式」廟宇,香港的廟也是這一型的。廣東式的廟在台灣很少見,全台灣正廣東式的廟大概不超過三座;台灣傳統廟宇以閩式為主,戰後新廟則受中國北方宮殿影響。1945年,兩廣會館遭受盟軍的轟炸,付之一炬。光復後原址改建為市場,台南市潮汕同鄉會曾落腳於此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二戰期間因防空襲,台灣新建的官署建築喜用褐色、綠色面磚,建造顏色對比較低調的建築立面,此面磚俗稱「國防色面磚」;或將屋瓦改成紅色,讓敵軍誤以為是閩式建築,而不會隨意轟炸(因日式建築多使用黑瓦與水泥瓦)

2021年10月台南州會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棟札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

在修復過程中,發現「棟札」,是長約98公分、厚約1.5公分、寬約24公分的木板,紀年為昭和10年(1935年)12月24日,記載了當時上棟祭執行者為臺南神社官司松本賴光,工事負責人為蟹川宇三郎等建築資訊;已於2020年3月13日進行復位儀式,正式將棟札復位到建築主樑[

原臺南州會空中廊道外觀夜晚的原臺南州會_01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

原臺南州會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日治時期臺南州的議會,二戰後作為臺南市議會使用,亦經過增建,直至民國88年(1999年)位於安平五期重劃區新建的臺南市議會(今永華議事廳)落成為止,建築曾一度閒置,後來曾改為臺南市攝影文化會館及臺南市議政史料館[1]。原臺南州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H9TSPF
民國107年(2018年)6月18日本建築開始進行修復工程,拆除建築前方增建部分,並將外牆恢復為原本的褐黃色,已於民國110年(2021年)9月14日修復完成,將作為中西區圖書館與二二八紀念館,預定民國111年(2022年)4月啟用[2][3]。
原臺南州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H9TSPF
沿革 1936年臺灣州會議員選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正路立面增建前的樣貌,攝於1950年代。
在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的行政區劃有多次更改,直到大正9年(1920年)公布州制後才穩定下來[1]。最初州設置州協議會作為州知事的諮詢機關,而協議員則為官選[1]。後來到了昭和10年(1935年)時改設州會,其議員官派民選各半,並於該年11月舉行臺南市市會議員選舉,昭和11年(1936年)舉行第一屆臺南州州會議員選舉[1]。州會的建築則是在昭和10年(1935年)6月10日因為州廳會議室空間不足,州政府便於州廳西側與庶民組合之間的腹地,進行3層樓的「州廳舍會議室新築工事」[4],而該建築基地據黃丙丁口述在過去是州廳的停車場[5]:36。
二次大戰結束進入民國時期後,該建築先是在民國35年(1946)4月設置參議會,民國39年(1950)時改設立臺南市議會[1][4]。而後原臺南州會在民國54年(1965年)進行大規模的增改建,於民國73年(1985年)因使用機能不符,建物老舊等因素而研議遷建新市政中心[4]。民國87年(1998年)市議會搬遷到安平區後,於民國92年(2003年)借給「台南市歷屆市議員協進會」作為台南市議政史料館,借用期五年,但此團體期滿後未歸還使用權而引發爭議,直至建築修復前才落幕,民國93年(2004年)3月17日公告為市定古蹟[4]。
臺南二二八罹難者家屬與在地文史界呼籲作為「二二八紀念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修復完成後,原與文資處使用同棟建築的中西區圖書館將搬遷到二至三樓,至於二二八紀念館則將設在一樓。
建築特色
該建築鋼筋混擬土造的三層樓建築,所占平面空間略呈三角形,而其現在面向中正路的立面為民國55年(1966)所增建[1],外牆原色為黃褐色。該建築與臺南州廳間建有天橋,以便身兼州會議長的州知事在兩棟建築間來回[1]穿梭。 1936年臺灣州會議員選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修復過程中,發現「棟札」,是長約98公分、厚約1.5公分、寬約24公分的木板,紀年為昭和10年(1935年)12月24日,記載了當時上棟祭執行者為臺南神社官司松本賴光,工事負責人為蟹川宇三郎等建築資訊;已於2020年3月13日進行復位儀式,正式將棟札復位到建築主樑[6]。原臺南州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H9TSPF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EVUia8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體制多次歷經變更。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頒布州制;同年10月,總督府為順應時局以及臺人實況,宣布「地方自治」,改革地方制。標榜分權主義,制定州、市、街庄制度。州各置「州知事」掌管州務,設「州協議會」為知事的諮詢機關,並官選協議員,但因架構制度的不全,乃成為徒具形式所謂的民意代表爾爾。日昭和10年(西元1935年)4月,總督府正式發布地方制度改革的相關法令。明定州、市、街庄為法人及其公共事務的範圍;廢州協議會、市協議會等議決機關,改設州會、市會作議決。日昭和10年(西元1935年)6月10日,鑒於州署(廳)會議室過於狹隘,州政府於其廳署西側與庶民組合之間的腹地,展開3層樓「州廳舍會議室新築工事」,此棟建物的名稱乃第一次正式見於官方文件紀錄中。日昭和年間,臺南州之辦公廳舍長期處於整修與擴張狀態,此會議室的新築工事,實為當時相當重要的公共建設。二戰結束初期,民國35年(西元1946年)4月以此作為臺南市參議會會址,民國39年(西元1950年)實施地方自治,第一屆市議會成立,該建築轉供議會使用。民國54年(西元1965年)曾進行大規模的增改建,直至民國73年(西元1985年)因使用機能不符,建物老舊等問題研議遷建新市政中心,並於民國87年(西元1998年)完成搬遷。之後閒置一段時間,亦曾考量設置「228紀念會館」,現今2樓空間供「臺南市攝影文化會館」使用,1樓局部作為「臺南市文化古蹟導覽解說發展協會」使用,另有部分空間閒置。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04-03-17南市文維第09318503850號
公告公文106原台南州會公告及定著土地範圍圖.pdf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指定理由1.日治時期重要建築物,為近百年來民主政治的具體見證。2.渡橋(空橋、空中走廊、聯絡議會與州廳),極具府會和諧特色。3.日治時期R.C造,與州廳同時保存,歷史意義非凡。
法令依據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布)第27條暨本市第2屆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第8次定期會會議決議。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臺南市
中西區
永華里中正路3號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聯絡單位:有形文化資產組
聯絡電話:(06)2213569
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 中正路5巷1號3樓
地籍資料原臺南州會地籍圖.jpg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臺南市 - 中西區 - 孔廟段 - 一小段248地號公有臺南市 - 中西區 - 孔廟段 - 一小段251地號公有臺南市 - 中西區 - 孔廟段 - 一小段252地號公有臺南市 - 中西區 - 孔廟段 - 一小段253地號公有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中西區孔廟段一小段248、251、252、253地號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中華民國土地所有人公有台南市政府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姓名/名稱
管理人臺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
外觀特徵「原臺南州州會」之原始平面呈倒梯形,主體屬鋼筋混凝土構造,議事大廳之屋頂則為鋼構造屋架上覆瓦作。目前依其量體可明顯分為3區:第1區面臨中正路,為平面L形高五層樓之平頂建築體(含屋頂突出物則為6層),完成於民國55年,屬增建部份。第2區夾於其他2區中間,為長方形平面之3層樓斜屋頂建築體。第3區位處南側,是五邊形平面高2樓的平屋頂建築。另建築以天橋與東側之原臺南州廳(今臺灣文學館)連結。全棟建築皆採用鋼筋混凝土造,其建築外部之表面裝修則以洗石子為主。
室內特徵主要內部空間為2樓之會議室(現為展示室),其空間形式為2層樓挑空高約7米之長方體,屋架為西式鐵製桁架,斜屋頂。會議室西側於高處設有旁聽席,周圍皆為其附屬空間。
使用情形現今2、3樓空間多供「臺南市攝影文化會館」使用,一樓局部則作為「臺南市文化古蹟導覽解說發展協會」使用。
現  狀從外部觀察,外伸之水平簷版局部損壞,西向立面開口部加裝浪板封口,以防日曬,沿外牆設置塑膠排水明管,整體保存情況尚可,結構及內部空間則尚待進一步調查。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油漆脫落、白蟻防禦、屋頂防水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EVUia8


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

我們的城市樣貌與記憶:南都天光——台南州會修復案
顏瑞霆 09 Nov, 2021 我們的城市樣貌與記憶:南都天光——台南州會修復案 | 顏瑞霆 | 鳴人堂 https://bit.ly/3n2CjIY
原日治時期大正公園(民生綠園圓環、湯德章紀念公園)。
 圖/作者拍攝
原日治時期大正公園(民生綠園圓環、湯德章紀念公園)。 圖/作者拍攝
近年來,文化部與地方政府大多會在9月份舉辦「古蹟日」,廣邀民眾參觀地方文化資產與舉辦藝文活動。今年有幸本土疫情趨緩,台南市才能如期舉辦「2021台南市文化資產月—南都天光」,比起以往的「古蹟日」更擴增成了「文資月」。
今年主要活動場地是利用近期剛修復完成的「台南州會」,舉辦開幕活動與傳統工藝市集。活動期間亦開放內部空間,讓民眾可一睹州會修復成果,往後將再封館整修,打造成中西區圖書館與二二八紀念館。
如今,台南大正公園圓環(民生綠園圓環、湯德章紀念公園)周遭街區樣貌逐漸恢復往日風華。在現今都市更新盛行的環境中,許多文化資產成為了犧牲品,因此擁有這樣的歷史街區實屬難得。
不過「往日風華」在每個人心中定義不盡相同,有人嚮往日治時期的洋風老街;有人嚮往戰後民國時代的生活記憶。筆者在走訪台北、台南雙城時,發現有趣的比較案例可以作說明。
州會建築的前世今生
台南州會建於昭和十年(1935)年後,為日治時期的台南州議會,而戰後同樣成為國民政府在台南的參議會、市議會。民國54年進行大規模增建與改建,即是州會修復前的樣貌。
民國87年市議會搬遷到安平區後,民國92年借給「台南市歷屆市議員協進會」作為台南市議政史料館,借用期限五年,但此團體期滿後未歸還使用權而引發爭議,直至建築修復前才落幕,並在民國93年公告為市定古蹟(日治時期建體)。
原日治時期台南州會。 圖/作者拍攝
原日治時期台南州會。 圖/作者拍攝
許多篇報導指說台南州會修復後,恢復了日治時期的原始樣貌,實則不然。與舊照片相比可以發現,「牛眼窗」上似乎多了一層,應是民國54年增建加高所致,可能是為了空間需求與媒合前方大樓。另外,屋頂是鮮艷的紅色水泥瓦,這在日治時期應不太可能發生,原本應為原色水泥瓦(灰黑)。內部裝潢也大多保留著民國時期的工法。
有種說法,二戰期間因防空襲,台灣新建的官署建築喜用褐色、綠色面磚,建造顏色對比較低調的建築立面,此面磚俗稱「國防色面磚」;或將屋瓦改成紅色,讓敵軍誤以為是閩式建築,而不會隨意轟炸(因日式建築多使用黑瓦與水泥瓦)。以上言論,筆者認為此為後世詮釋居多,建築風格發展與戰爭情勢的直接關聯性還待考證(國防計畫與戰爭爆發也是兩回事)。
但如果上述部分說法屬實,那紅色屋瓦來自日本時代也說不定,將會是十分罕見的案例。目前僅能得知,在2003年《「原臺南州州會」歷史建築調查測繪與保存再利用規劃》報告中,有確認屋頂留有斑駁紅瓦的紀錄,其中對日治時期型制是註明「未詳」的。
修復中的台南州會,屋頂的紅瓦已更新。 圖/作者拍攝
修復中的台南州會,屋頂的紅瓦已更新。 圖/作者拍攝
左:日治時期台南州會樣貌;右:外觀修復完成的台南州會樣貌。
 圖/維基共享、作者拍攝
左:日治時期台南州會樣貌;右:外觀修復完成的台南州會樣貌。 圖/維基共享、作者拍攝
不同的歷史記憶
如今台南州會修復完成,建築師團隊的修復倫理設計是保留民國時代的建築增高,斑駁紅瓦則換回鮮豔紅瓦,並沒有推算日治時期可能的原始模樣。若是知道以上細節,那便能從外觀認清它在不同時代的經歷,並非一句「還原歷史風貌」那麼簡單,所謂風貌的歷史斷點應該在哪裡?恢復原樣又該恢復到何時?這些在修復倫理上都是複雜的議題。
同樣地,在地方居民心中的「歷史風貌」與「往日風華」印象也不盡相同。筆者就聽聞有居民認為現今的修復樣貌,反而不習慣。
在大多人數眼裡,戰後建築常被冠上「華國美學」。撇除掉政治因素,戰後初期的建築美學,多參考了西方「現代主義」,也常有日治末期的「歷史主義」、「折衷主義」遺風,許多建築基本上是客觀好看的。當時台灣也有許多知名建築師,留下來的現代建築至今成為「法定文資」,建築師王大閎就是經典例子。
只不過許多建築日後加裝毫無設計感的鐵窗、冷氣機、採光罩、鐵皮加蓋等,以及磚瓦建材的亂用,才造就現今我們對「華國美學」的負面印象。
不過,就民國時期加蓋的「台南市議會」大樓來看,其實也難看出醜的跡象,僅是一棟普通且樸實的大樓罷了,因此對一些長輩而言,這棟建築才是他們熟悉的歷史樣貌。如今拆除掉了,有些惋惜也是難免。
拆除前的台南市議政史料館。 圖/作者拍攝
拆除前的台南市議政史料館。 圖/作者拍攝
台北郵局修復案
現在的台北市定古蹟——台北郵局,為日治時期台北郵便局二代廳舍,落成於昭和五年(1930年)。不僅建築風格與年代和台南州會皆相近,連近代遭遇也十分相似。
民國58年,為了方便郵務車進出,將原本拱門造型的車寄(門廊)拆除,並於三樓頂樓增蓋第四層;雖於立面配色與裝飾依循舊有建築風格,但原有風味已略遭破壞。2019年中華郵政計畫將民國改建的門面拆除,還原日治時期的車寄樣貌,並於今年(2021年)完工。
動工前後的台北郵局。 圖/作者拍攝
動工前後的台北郵局。 圖/作者拍攝
小結
這兩棟年代相近、風格相近的官署建築,前者是拆掉民國增建的大樓進行修復;後者是拆掉民國改建的車寄進行修復,但卻都未恢復最初原始樣貌,留存了改建痕跡。兩者是個值得拿來對比的修復案例,作為——究竟我們「希望」和「應該」還原的建築原始程度,需要到什麼地步?以及習不習慣、歷史記憶的探討。
台北郵局修復案好似沒聽到反彈聲浪?筆者認為,應是車寄與大部分原始立面的衝突性甚高,面積也較小,並非說改建的建築風格不好看,而是違和感。例如,四樓增建,若非對比原始照片還真看不出是加蓋的,可看出當時的設計是別有用心。而在車寄建材與風格不同的情況下,還原後的統一性,反而觀感舒適許多。
至於台南州會修復案反倒聽到習慣民國建築加蓋模樣的聲音,畢竟台南州會是整體建築的變動,民國加蓋完全蓋住日治時期的立面,但也是因為原始立面被完全蓋住,大家就不曾習慣過原來的州會。
隨意加蓋不是現今文資保存該有的觀念,但也必須稱讚當初台北郵局加蓋樓層還能仿造風格,使其不那麼違和。這點在現今許多「都市細部計畫」都有運用到,筆者會在下篇作分享。
還原車寄後的台北郵局。 圖/作者拍攝
我們的城市樣貌與記憶:南都天光——台南州會修復案 | 顏瑞霆 | 鳴人堂 https://bit.ly/3n2CjIY
日治時期台北郵便局舊照。 圖/維基共享
--------------------------------
原台南州會拆除鷹架 重現牛眼窗
市定古蹟「原台南州會」鄰中正路的施工鷹架已拆除,被覆蓋半世紀的建築外觀重現。(記者劉婉君攝)
原台南州會拆除鷹架 重現牛眼窗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0iUsf
2021/06/30 05:30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市定古蹟「原台南州會」修復工程歷經3年施工,目前已接近尾聲,外牆鷹架上週拆除,被後期加蓋建物遮蔽約半世紀的外觀重現在世人眼前,預計9月完成驗收後,將移交給區公所等單位進行228紀念館及中西區圖書館等內部規劃,明年4月開幕。
歷經3年施工 預計9月驗收
原台南州會建於1935年,與緊鄰的台南州廳(今國立台灣文學館)之間有天橋相通,二次大戰後轉由台南市議會使用,1965年因辦公空間不足,在鄰今中正路一側增建,原建築風貌從此被覆蓋,1998年市議會遷移至安平區後,借給台南市歷屆市議員協進會做為台南市議政史料館,2004年指定為市定古蹟,2018年展開古蹟修復工程,拆除內外部的後期加蓋物,重現昔日建築風華。
遭加蓋建物遮蔽約半世紀
上週施工鷹架拆除後,被覆蓋半世紀的建築原貌重現,站在中正路上就可欣賞到牛眼窗、簡潔典雅的建築外觀。
而修復團隊在拆除內部的加蓋物時,也有驚豔的發現,包括2樓天花板移除後,看到原建築的菱格形天花板,還有日治時期昭和10年(1935年)房屋興建時安置在屋頂屋架上的「棟札」,木板上記載當時上棟祭執行者台南神社官司松本頼光、營繕係長住谷茂夫、工事負責人蟹川宇三郎等資訊,在相關修復完成後,已回復原位。
將規劃228紀念館及圖書館
原台南州會後續將活化成為1樓228紀念館、2樓以上中西區圖書館。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修復工程進度已近9成,剩下收尾的清理工作,原訂7月初完工,因疫情及近期降雨,鄰中正路的景觀鋪面與部分外牆改善無法施工,預計延至7月中旬完工,估計9月完成驗收後即可移交給區公所、文化研究科及圖書館等相關單位,展開後續規劃。
原台南州會拆除鷹架 重現牛眼窗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0iUsf
原台南州會古蹟修復工程已接近尾聲。(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
台南州會揭開神秘面紗 開放參觀
中華日報
更新於 09月19日05:01 •台南州會揭開神秘面紗 開放參觀 | 中華日報 | LINE TODAY https://bit.ly/3wuRr5g
原台南州會近期修復完畢,展現當年建築之美。(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直轄市定古蹟原台南州會歷經十二年,如今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即日起至九月底,將開放所有民眾入內參觀。原台南州會日後規劃為中西區圖書館及二二八紀念館,甫開放,許多人驚豔建築之美,然也建議應再詳細規劃,用途更符合建物歷史身分和大眾使用。
從市議會搬遷至安平後,歷經爭取、設計、修復,耗時十二年,修復經費五千兩百餘萬元,用途也幾經討論,包括傳統工藝中心、微型演出場所等,現規劃為中西區圖書館、二二八紀念館,並推出議政史料展等;文化局表示,州會是該區日治時期最後一棟完成修復者,今年逢台灣文協一百年,也因其催生,才有議會產生。
原台南州會規劃為中西區圖書館,各方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應讓古蹟空間成為城市博物館,或可成為旅遊服務中心、藝文展示空間等。中西區公所表示,因古蹟不能隨意更動,加上承重問題,書籍得另放置他處,正思考如何運用。
台南市議會舊大樓建於一九三五年,屬台南州廳(原台南市府、現台文館)附屬建築,兩邊設有天橋連結,設置州會後成為民意開會場所,光復後為台南市議會使用。這條空中廊道為當年市府官員至議會開會的重要路徑,當年州廳修復時封閉,昨日開放時,許多人都前往探訪,可惜另一側目前為台文館辦公室,各界企盼雙方能溝通,開啟這道「民主之門」。
州會空間一度改建擴大,修復時拆除,建物一度成為攝影文化會館、議政史料館,配合文資月,現正展出台灣文化協會微型展
台南州會揭開神秘面紗 開放參觀 | 中華日報 | LINE TODAY https://bit.ly/3wuRr5g
----------------------------------
深埋半世紀 日治台南州會亮相成舊城區地標
2021/9/18 13:22(10/11 13:51 更新)深埋半世紀 日治台南州會亮相成舊城區地標 | 文化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bX1Op6
日治台南州會二戰後遭增建覆蓋半世紀,經過2年整修,18日公開亮相,成為台南舊城區另一顯著地標。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0年9月18日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8日電)日治台南州會二戰後遭增建覆蓋半世紀,經過2年整修,今天公開亮相,成為台南舊城區另一顯著地標,吸引遊客駐足拍照。
被列為台南市定古蹟的日治台南州會,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毗鄰國立台灣文學館(日治台南州廳),對面就是日治台南合同廳舍及土地銀行,旁邊十字路口豎立著日治林百貨,是中正路上最重要的5座日治建築。
台南市政府民國108年6月開始執行日治台南州會二戰後外觀增建的拆除工作,舊貌開始浮現,年過半百的台南人,多沒見過這座建築的原始風貌,不少人呼朋引伴去看看。
經過2年整修,日治台南州會今天公開亮相,同時舉辦「2021台南市文化資產月-南都天光」活動,台南市長黃偉哲在場頒贈「卓越市民」匾額給2名台南文化獎得主,分別是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傅朝卿、「熱蘭遮城日誌」翻譯編纂者江樹生,感謝他們對文化傳承的貢獻。
日治台南州會建於昭和10年(1935年),建築外貌呈現日治後期的現代主義式樣,立面僅以垂直(窗框)水平線條(出檐雨庇)分割,3樓窗框上有開圓窗(俗稱牛眼窗),建築簡潔典雅。
國民政府主政後,這座日治建築成為台南市議會,1966年在外圍增建,擴充辦公廳舍,反而覆蓋原有外貌,台南市議會遷往安平區後,台南市政府將建築借給台南市歷屆市議員協進會,作為台南市議政史料館。
租借到期後,台南市政府打官司索回日治台南州會建築,107年8月由內而外展開修復工程,外觀增建的拆除,讓深埋53年的牛眼窗重見天日,南部豔陽終能透過牛眼窗照射到建築物內部。
日治台南州會整修總經費約新台幣4500萬元,工期2年,整修後將作為中西區圖書館。台南市文化局人員表示,日治台南州會內部將規劃台南二二八史料專區,成為圖書館的特色。(編輯:卞金峰)1100918
1950年的日治台南州會。深埋半世紀 日治台南州會亮相成舊城區地標 | 文化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bX1Op6
----------------------------------
原台南州會歷時3年修復完成 內部樣貌首曝光
原台南州會歷時3年修復完成 內部樣貌首曝光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0bFDZi
台南市市定古蹟原台南州會歷經3年修復完成,重現日治時期建築樣貌,內部將於9月18日台南文資月開幕當天,首度開放參觀。(記者劉婉君攝)
2021/09/14 19:21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定古蹟原台南州會古蹟修復工程,歷經3年時間完成,拆除1965年的增建物後,重現日治時期的建築原始風貌,不僅外觀相當吸睛,內部樣貌也有許多特色,9月18日「2021台南市文化資產月—南都天光」開幕活動中,將首度開放民眾參觀。
原台南州會修復後,緊鄰中正路的立面復原雨庇,重現牛眼窗,建築也恢復原本的顏色,鄰國定古蹟原台南州廳(今國立台灣文學館)的牆面,可看到新舊溝面磚並陳,原州會入口處旁的外牆則復原凹凸拉毛粉刷面。
室內保留部分1965年增建時使用的蛇紋石裝飾面,因蛇紋石目前已沒有生產,剩餘的部分則運用在未來中西區圖書館借還書櫃台區的地板,以及原州會入口處階梯。
昔日正副議長室除保留菱格天花及漆彩的牆面,6樓原議事廳可看到牛眼窗及貓道,還有1個小舞台,部分保留下來的台檜則再利用成為目前的窗扇。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表示,今年文資月將於9月18日至10月31日舉行,活動內容包括「蟠桃仙緣:府城醉八仙」實境解謎x「文化的海湧:文協在台南」微型展,開幕體驗市集以及文資小旅行、講座、第3屆文資小學堂xPaGamo線上電競賽等,配合9月18日上午在原台南州會舉行開幕活動,也將開放民眾參觀修復後的台南州會。
原台南州會歷時3年修復完成 內部樣貌首曝光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0bFDZi



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

(中央社記者顧荃台北15日電)行政院與總統府建築都是日治時期的古蹟,但相較總統府顯眼高塔跟紅色磚牆,政院興建時因日本政府手頭緊,僅採用對稱結構與低調「國防色」磚,意外在二戰時躲過轟炸,全身而退。低調國防色磚 古蹟行政院逃過二戰轟炸 | 中央通訊社 | LINE TODAY https://bit.ly/3wyeJHj
行政院所在的辦公大樓,原是日治時期的台北市役所(台北市政府),是日治時期後期,日本政府所蓋的最後一棟政府建築物,1998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負責行政院古蹟導覽的志工隊長林勝男說,台北市役所從1937年開始規劃興建,就在同一年,「七七事變」爆發,引發長達8年的中國抗日戰爭,日本政府為因應戰爭而經費拮据,加上日圓通貨膨脹、鋼筋漲價,不得不一再修改台北市役所的設計。
林勝男說,台北市役所最初設計時,也有採用與總統府相似的中央高塔結構,為節省經費,設計圖又經過多次修改,最後決定拿掉高塔,僅興建三到四層樓的辦公大樓。但即使如此,原本規劃120萬日圓的興建費用,開工時也暴漲到151萬日圓。
林勝男指出,相較於有著後文藝復興風格、外觀有許多裝飾的總統府,行政院則屬於重視功能性的後現代主義建築,一方面是也是為了省錢,外觀上比較沒有華麗的裝飾,整棟大樓為平屋頂,造型為簡潔的方塊體;外牆採用褐色二丁掛磁磚,在當時被稱為「國防色」磚,具有防空保護的作用。
他表示,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對日本統治下的台灣發動台北大空襲,以各政府機關和軍事設施為主要轟炸目標,首當其衝的就是當時作為日本總督府使用的總統府。
林勝男說,日本政府雖對總統府顯眼的建築特色和紅色磚牆,做了許多偽裝措施,仍遭到轟炸;反倒是行政院因外觀與顏色低調,最終在這波空襲中全身而退,幸運的逃過一劫,使建築物完整的保存至今。(編輯:蘇志宗/李淑華)1070215
低調國防色磚 古蹟行政院逃過二戰轟炸 | 中央通訊社 | LINE TODAY https://bit.ly/3wyeJHj


綠色產業、生活風格與健康論述:有機食品消費之社會文化分析 (ntu.edu.tw)

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

綠色產業、生活風格與健康論述:有機食品消費之社會文化分析 (ntu.edu.tw)


 

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原臺南州會牛眼窗及貓道、棟札、圓柱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9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