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

革命失敗被捕的烈士,右二為林覺民。

與妻訣別書
作者:林覺民 清 
清宣統三年辛亥年三月廿六
1911年4月24日        
與妻訣別書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s://bit.ly/3se78vn
本篇是作者於辛亥三月廿六夜四鼓,廣州起義前夕寫給妻子陳意映(1886-1913)的遺書。原件存中國革命博物館。
意映卿卿如晤:
廣州近代史博物館展示的《與妻訣別書》複製品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捨汝而死也,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膻,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汝其勿悲!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其使我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辭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挽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又回憶六、七年間,吾之逃家複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遠行,必以見告,我願隨君行。」吾亦既許汝矣。前十餘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嗟夫!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時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汙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無時無地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重圓?則較死為苦也。
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吾今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日後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傍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思。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能獨善其身!嗟夫!紙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類比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一慟!
辛末[1]三月念六[2]夜四鼓,意洞手書。
家中諸母皆通文,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當盡吾意為幸。
與妻訣別書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s://bit.ly/3se78vn

678px-與妻訣別書_廣州近代史博物館_20120922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

百年前的情書:被收入語文課本,并作為一級文物珍藏于省博60多年


林覺民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膻,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林覺民〈與妻訣別書〉
我很怕讀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因為字字血淚,又會讓我泫然欲泣,痛徹心扉!
然而,今天是林覺民的冥誕,我既然寫此【燦爛的星辰】專欄,就不能不再淚讀他的〈與妻訣別書〉。
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國福建福州人。1902年考入福州全閩大學堂文科; 18歲與陳意映結婚,林覺民字「意洞」。「意洞」與「意映」可謂同心一意!
1907年林覺民赴日本進入慶應義塾大學(今慶應大學)文科攻讀哲學,參加同盟會,1911年回中國參加黃花崗起義,與方聲洞領先襲擊總督轅門,受傷被捕,於4月27日被斬首就義!得年24歲。他就是所謂「黄花崗72烈士」(其實不只72人)之中的一人
他在參加革命之前,留下一封寫給妻子意映的信,就是這篇至情至性的至文〈與妻訣別書〉。
他告訴意映「...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傍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淒惻感人。
林覺民在當時能留學日本,讀的是頂尖的慶應,是何等不易,他只要獨善其身,不管天下蒼生,當可安享福份。然而林覺民不能容忍「遍地腥膻,滿街狼犬」,因此慨然投身革命!
一些泛藍人士的刻板印象可能會認為像我這種台獨份子一定不喜歡(或不清楚)像林覺民這樣的早期國民黨的革命先烈。其實錯了!清朝末年的許多中國革命人士,像林覺民、陸皓東、方聲洞、秋瑾、黃興、宋教仁…都是我很欣賞景仰的人物。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基於正義感,起來抗爭不義、反抗強權的革命烈士,都讓我景仰感動!因為「勇士當為義鬥爭」、「願同弱少鬪強權」的人格特質,不分國籍、種族,都是偉大的人格。
再說,像當年林覺民這種嫉惡如仇的人格特質,與後來殺人無數、侵占國產、貪污腐敗、專制極權...的國民黨人相較,簡直天壤之別。如果林覺民在天有知,發現國民黨(當時叫同盟會)的人,已經從林覺民墮落成林益世了!他一定會和我們站在一起,起來反抗!
〔圖片說明〕革命失敗被捕的烈士,右二為林覺民。
Facebook https://bit.ly/3CJmixD


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

林覺民(1887年8月11日-1911年4月27日),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福建福州閩侯縣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為「黃花福州十傑」之一。」
林覺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FGJn2
1902年考入福州全閩大學堂文科;1905年,18歲的林覺民返鄉與陳元凱(字陶庵,光緒己丑科——1889年舉人,獲花翎四品銜,廣東候補知縣,未及出缺即爆發辛亥革命)之女陳意映成婚。兩人育有長子林依新(又名伯新,9歲夭折)、次子林仲新,後由祖父林孝穎撫養。另為安慰年輕喪夫的陳意映,林家安排林覺民胞兄林元麐lín(1881年-1956年11月)次女林暖蘇(1908年11月-2001年12月)過繼為女。[1][2][3][4][5][6][7][8]
1907年畢業,考入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文科攻讀哲學;後參加同盟會;1911年得到黃興、趙聲通知,回國參加同盟會黃花崗起義,4月27日與方聲洞等領先襲擊總督轅門,受傷被捕,從容就義。遺體後被安葬在廣州黃花崗,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他在參加起義之前,給妻子陳意映留下一封著名的《與妻訣別書》[9]。中國大陸、香港,以及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皆將《與妻書》收錄為中學課文,以及李建復的歌曲《意映卿卿》齊豫的歌曲《覺(遙寄林覺民)》[10]。惟林妻因夫就義,早產生下遺腹子,兩年後抑鬱而終[3]。
軼事
林覺民的故居位於福州南后街楊橋路口,現為福州市辛亥革命紀念館。
著名書法家、政治家林長民是林覺民堂兄,林覺民也是中國著名建築師林徽因的堂叔。弟林君顏是國民黨少將、族弟林尹民亦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臺灣高雄市三民區有多條以紀念革命烈士為名的道路,其中一條「覺民路」即是為紀念林覺民。(其他另有「堅如路」紀念史堅如、「黃興路」紀念黃興、「皓東路」紀念陸皓東)等。)
馬來西亞吉打州居林市的華文中學和小學便以「覺民」命名,其中包括覺民華文中學、覺民華文小學A校和B校。
家庭
養父:林孝穎
生父:林孝凱(林孝穎之兄,因弟弟未有子女予其收養)
妻: 陳意映(1891年-1913年):又名芳佩,福州女子初級師範學堂畢業
子:
長子林依新(又名伯新,9歲夭折)
次子林仲新(1911年5月19日-1983年):遺腹子,前妻於抗戰期間亡故,再婚劉文業,育有一子二女林天立、林蘭及林婷
堂哥:林長民
侄女:林徽因
林覺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FGJn2


林覺民(中國革命烈士) - 搜狗百科 - 搜狗百科


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

林徽因叔叔林覺民,黃花崗起義被俘,依然赴死 - 飛飛歷史網

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

林徽因叔叔林覺民,黃花崗起義被俘,依然赴死 - 飛飛歷史網


冰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本名謝婉瑩,女,福建長樂人,中國現代作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冰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CNzv8O
生平
1926年,冰心和吳文藻結婚,主持人司徒雷登。
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於福州三坊七巷謝家大宅(今福州市鼓樓區楊橋東路17號)的一個基督教家庭[1][2],該宅院也是林覺民故居,是冰心祖父謝鑾恩從林覺民家屬購得。
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師範學校預科學習。
1913年隨父遷居北京,住在鐵獅子胡同中剪子巷,其父謝葆璋前來北京出任民國政府海軍部軍學司長。1914年就讀於北京教會學校貝滿女中(美國公理會創辦)。1918年入讀協和女子大學理科,開始嚮往成為醫生,後受「五四」影響,轉文學系學習,曾被選為學生會文書,投身學生運動,此期間著有小說《斯人獨憔悴》、詩集《繁星》、《春水》,短篇小說《超人》。
1921年參加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的文學研究會,努力實踐「為人生」的藝術宗旨,出版了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等。 1922年出版了詩集《春水》。
1923年由燕京大學(由協和女子大學等教會學校合併而成)畢業後,到美國波士頓的威爾斯利學院(宋美齡也畢業於該校)攻讀英國文學,專事文學研究。曾把旅途和異邦的見聞寫成散文寄回國內發表,結集為《寄小讀者》,是中國早期的兒童文學作品。1926年獲碩士學位後回國,冰心相繼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任教。
1929年至1933年寫有《分》、《南歸》、《冬兒姑娘》等。還翻譯了黎巴嫩作家紀伯倫·哈利勒·紀伯倫的《先知》。1933年末寫就《我們太太的客廳》,內容被疑影射林徽因,成為文壇公案。
抗戰期間,在重慶用「男士」筆名寫了《關於女人》。抗戰勝利後到日本,1949年至1951年曾在東京大學新中國文學系執教,講授中國新文學史。
1951年,辦公時的冰心。
1951年回國後,除繼續致力於創作外,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更有《冰心小說散文選》、《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讚》等作品出版。
文化大革命時,冰心深受衝擊,被抄家,並被打進「牛棚」,於烈日下接受造反派批鬥。1970年初,年屆70的冰心,被下放到湖北咸寧的五七幹校接受勞動改造,直至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前,冰心與吳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黨和政府交給的有關翻譯任務。這時她與吳文藻、費孝通等合作翻譯《世界史綱》、《世界史》等著作,她曾在《世紀印象》一文中寫到:「九十年來……我的一顆愛祖國,愛人民的心,永遠是堅如金石的」
1994年9月因心功能衰弱需入住北京醫院;雖住院卻仍一直關心社會:1998年水災時她聞訊後捐出二千元,及後知道災情嚴重,再捐出一萬元稿酬到災區;冰心的病情至1999年2月13日忽然惡化,心跳加速血壓偏低並有發燒,翌日下午女兒吳冰帶同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親來醫院探望,至同年2月28日晚上九點於北京醫院病逝,享年98歲
冰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CNzv8O

冰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


義民故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出生在1887年,是中


臺灣版「與妻訣別書」牙醫師黃溫恭判15年徒刑,遭蔣介石大筆一揮改為死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