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05-09_1005582021-05-09_1002598o60488qp84p46q4o904no2pn4ps2s19

日本人從明治維新才開始公開吃牛肉。自七世紀以來,不但忌吃牛肉,就連四隻腳的羊馬豬、兩隻腳的雞,都在禁食之內,等於處在「半素食禁慾」狀態長達一千多年。
大和民族以神道立國,視米稻為神聖靈糧,自古即有「肉類即穢物」的思想。佛教在六世紀中葉東傳日本,畏怖地獄的觀念逐漸浸透貴族階層。再加上部分禽獸家畜化、工具化,繁衍有助農業生產。於是,神道穢物觀、佛教殺生戒與政經目的,三者一拍即合。西元六七五年,天武天皇下詔,除設限狩獵撈捕外,還禁止食用「牛馬犬羊雞」(豬鹿後來照禁不誤)。誰知這一禁,直到一千二百三十三年後的明治維新第五年,才告正式解除。 
觀看日本時代劇,戲中武士集團勇猛剽悍,卻絕無可能目睹他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場景畫面,緣由在此。
一六八七年,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綱吉,變本加厲,頒布「生類憐憫令」,嚴禁虐待、殺生所有一切牲畜,違者峻法伺候。從此江戶「食無肉」,提供啖食獸肉的黑市營生幾近絕跡。
不過,有人立法就有人犯禁,尤其在幕末,「偷吃步」者所在多有(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生父水戶藩主齊昭,是最有名的牛肉大饕客),但怕張揚,發明了黑話暗語,避人耳目。鹿肉叫「紅葉」、豬肉叫「牡丹」或「山鯨」;雞肉改稱「柏樹」、馬肉改稱「櫻花」。至於牛肉,須把它視為「藥膳」,才可以堂皇吃「補」。儘管如此,畢竟宗教戒律與法令規範長期銘刻人心,忌食獸肉早已在官方民間形成牢固的信仰價值和生活習慣。 
「小日本」的蔑稱,其來有自。江戶時代日本人的體型,比其祖先短矮太多了,竟然平均不到一六○公分。有人怪罪,全都是長期禁食獸肉的後遺症。 
一八五三年,西方帝國主義叩關日本。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培理,率黑船抵達神奈川縣浦賀港,曾要求幕府補給艦隊食物,其中包括「六十頭牛」。幕府官員大惑不解,問道:「要牛幹嘛,船上又不能耕作!」培理同樣大惑不解,衝著說:「牛是要宰來吃的!」千年不識獸肉滋味的幕府官員,聽了「蠻夷」這番狠話,才知原來「凶神惡煞」駕到,嚇得退避三舍……。
吃牛肉的美國人撞見不吃牛肉的日本人,同演一齣異民族「雞同鴨講」的近代悲喜劇。 
明治初期外務卿岩倉具視,於一八七一年(明治四年)覲謁剛滿二十歲的天皇。世面見多識廣的岩倉,目睹天皇容顏,驚愕連連。那時候,天皇依舊遵循古禮,臉面塗抹脂粉,高聳蠶眉,挽髮結髻,牙齒用鐵漿染成墨色。岩倉頓時憬悟,
明治維新要成功,文明開化要進展,憑藉今上天皇這樣一副東方古典女性陰柔形象,斷不可行。於是內閣重臣勉力改造弱冠天皇,敦勸飲食服飾向西方看齊。翌年正月,政府宣稱,天皇已經詔令宮內御廚將牛肉納入膳房食譜,並鼓勵國民多食牛肉──當成日常菜餚,而非養生補品。 
「天皇吃牛肉」的消息傳開後,震撼民間。隔月便有十位白衣裝束的山岳苦行僧,帶刀闖入東京皇居禁地,諫求收回成命,慘遭衛兵格斃四名、槍傷一名
社會騷動層出不窮,例如,老公吃牛肉老婆鬧離婚、鄰居開肉店街坊群抗議、社區闢建屠宰場引發住民暴動等等。
雖然千百年來根深柢固的禁忌不易破除,但明治政府舉國之力,全面推展肉食運動,將牛肉與「富國強兵」、「文明開化」等價齊觀,發動知識界、輿論界宣傳鼓吹。終於,隨著關西地區紛紛冒出 sukiyaki 食堂之後,關東地區亦如雨後春筍般,爭相開設和sukiyaki大同小異的「牛鍋」餐館。饞嘴食客大涮特涮、大嚼特嚼──既有口福實惠,又象徵思想進步,不亦樂乎快哉。 
當時的流行作家假名垣魯文,曾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諷刺頑固拒食牛肉的民眾,斥罵他們是「開化不進之奴」。抱持贊成肉食態度的福澤諭吉,呼應推廣洋食,幾度著文痛陳禁肉陋習,跟他的後輩作家、推崇和食的森鷗外立場大相逕庭。但福澤還是在他的自傳裡承認,自己嚐過牛肉的滋味,口感欠佳,「吃起來又臭又硬」。 
一九○四年,帝俄波羅的海艦隊士氣低落,終被東鄉平八郎殲滅;一九○五年,波坦金號戰艦叛變,響應革命反對沙皇。據傳該兩起影響深遠的戰事,都與軍糧牛肉罐頭腐壞,導致水手兵譁變有關。明治政府也許風聞聽信這樣的稗官野史,所以對於海軍牛肉罐頭非常專注研發,當時的海軍要塞吳港周邊區域,也因而食品加工業特別發達。 
近幾年,狂牛症時有所聞,日本的重農主義者(畜牧比耕作更耗損地力)與素食主義者,額手稱慶,乘機奮力宣揚「草本飲食」的好處。現今東瀛街肆,口腹之慾橫流,厭惡肉食者果真能夠力挽狂瀾,讓日本返歸古代「半素食禁慾」的時空?或許吧。大和民族做起事來執著徹底,擺盪正反兩極,動輒翻天覆地。過去千百年間,日本牛的造化大起大落,往後命運如何?還得觀察扶桑國度的人心動向,才見分解
日本人吃肉 @ Vrindavan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o119rB
--------------------------------------------------
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是不吃肉的,每代天皇都要頒布「肉食禁令」,誰吃了肉是要坐牢的,這段禁肉歷史長達1200年。
1200年不吃肉,窮人吃不起也就算了,為啥天皇和貴族也不吃?
禁肉令時期,日本人的主食主要是粗糧和鹹菜,日本2000年的歷史中,曾多次頒布禁肉令,幾乎每任天皇都頒布過「肉食禁令」和「殺生禁令」。
就連天皇都不吃肉?難道吃不起?
當時,唐朝時佛教傳入日本,天皇和貴族們認為,不吃肉是功德,逼別人不吃肉更是大功德,更有「吃肉會玷污身心,對神不敬,招來災禍」的說法,嚇得人們根本不敢吃
在這種大環境影響下,人們對吃肉沒有任何妄想,尤其是四腳家畜肉,牛肉更是一種禁忌。就連皇親國戚也要遵守此禁令。
據統計,在沒有肉食禁令之前,古代日本人男性平均身高約163公分,這已經是極限了,並不是我們有意黑。日本開始大規模的肉食禁令後,江戶時期日本男性身高只有155公分,遠低於中國人,因此「小日本兒」的稱呼不脛而走。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3yo8jxa.html


日本19世紀愛上牛肉火鍋 他考據史實後融入劇情設定
日本19世紀愛上牛肉火鍋 他考據史實後融入劇情設定 https://bit.ly/33tnsNe
三浦春馬在電影《天外者》(左)演出歷史人物五代友厚,五代友厚原先是一名武士,其後致力發展日本經濟。(翻攝自《天外者》官方Twitter)© Mirror Media 三浦春馬在電影《天外者》(左)演出歷史人物五代友厚,五代友厚原先是一名武士,其後致力發展日本經濟。(翻攝自《天外者》官方Twitter)
由三浦春馬主演的《天外者》故事主角為出生於薩摩藩(今鹿兒島縣)的五代友厚,電影以五代友厚對日本經濟所貢獻的事蹟為基礎,請到《海難1890》導演田中光敏搭檔《天地人》的編劇小松江里子打造故事。片中三浦春馬與3好友經常相聚吃牛肉火鍋,田中接受本刊專訪透露,雖這部分是虛構的設定,但其實是根據日本歷史做出的安排。
五代友厚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到明治中期的武士與企業家,對日本近代經濟發展極有貢獻。2013年,鹿兒島的民間人士發起「五代友厚專案」,希望能製作電影讓更多後代認識這位歷史人物,傳承其精神,促成了電影《天外者》的誕生。
田中光敏(中)確定執導《天外者》後,和團隊積極討論如何在史實和虛構故事間取得平衡,並發揚五代友厚的精神。(天馬行空提供)© Mirror Media 田中光敏(中)確定執導《天外者》後,和團隊積極討論如何在史實和虛構故事間取得平衡,並發揚五代友厚的精神。(天馬行空提供)
田中和團隊在思考故事架構時,發現五代友厚、坂本龍馬、伊藤博文、岩崎彌太郎4人在歷史上有6個月的空白期,但他們都曾和英國貿易商湯瑪斯哥拉巴(Thomas Glover)有接觸,大膽假設「他們極有可能聚集某處,為了改變日本,一起進行了某些討論。」
根據團隊的調查,湯瑪斯曾照顧坂本龍馬、岩崎彌太郎,伊藤博文也和他有見過面。他也曾幫助過五代友厚赴英國留學,更有一說是湯瑪斯日本妻子是由五代牽線認識,田中認為:「他們4人不可能沒見過,才會想說用這4人作為出發點。」
片中三浦春馬(右)與三浦翔平(左起)、西川貴教、森永悠希都懷抱著遠大理想,感情好的四人經常相聚一起吃牛肉火鍋。(翻攝自《天外者》官方Twitter)© Mirror Media 片中三浦春馬(右)與三浦翔平(左起)、西川貴教、森永悠希都懷抱著遠大理想,感情好的四人經常相聚一起吃牛肉火鍋。(翻攝自《天外者》官方Twitter)
片中4位年輕人經常圍爐吃「牛肉火鍋」,一起分享自己的理想。牛肉火鍋是類似壽喜燒的火鍋料理,田中說明:「他們一起吃鍋的時期,正好是日本人開始吃四足動物的時期,我們在建構故事時,也考量到要將這些日本的文化和歷史放進去。」
的確日本在江戶時代以前,受到佛教思想影響較少食用四足動物,但明治維新後,吃牛肉成了開發文明的一大象徵,1872年明治天皇吃牛肉一事被報導後,牛肉火鍋也更為普及
日本19世紀愛上牛肉火鍋 他考據史實後融入劇情設定 https://bit.ly/33tnsNe

2021-05-09_095729


2021-05-09_1001162021-05-09_1002592021-05-09_1002442021-05-09_100226

19世紀60年代,日本天皇推行明治維新,日本從一個彈丸小國,奇蹟般的成為了世界強國。見微知著,日本的「飲食維新」卻鮮為人知。
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歷代天皇都曾頒布過「肉食禁令」,日本人已經「禁肉」1200多年了,觸犯者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魏志倭人傳》曾記載:
其行來渡海詣中國,恆使一人,不梳頭,不去蟣虱,衣服垢污,不食肉,不近婦人,如喪人,名之為持衰。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六世紀中葉,在唐朝時期,佛教傳入日本,日本的天皇和很多民眾信奉佛教,他們開始倡導佛法,認為殺生、吃肉都是一種罪孽,死後會下阿鼻地獄。
後來,日本歷代天皇屢屢下達「肉食禁令」,歷經幾十年,日本民眾基本上已經養成不食肉的習慣了。
2、在日本古代,畜牧業並不發達,很少有人以養牛為業,農民主要以農耕為主,農作物很多都是從大唐傳來的。農民一家最多只養一頭牛,牛是用來耕地的,馬更是稀少。誰也不可能將家中唯一的耕牛屠宰吃肉。
日本實行「禁食肉」的這1200多年裡,日本人連蒼蠅、螞蚱肉都不敢吃。但他們也能補充少量的蛋白質,因為在日本人的眼中,海里的魚和蝦可以吃,海里的生物不算是肉食。
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如今的日本,蔬菜和水果特別貴,肉反倒很便宜。
本來日本民眾已經養成不吃肉的習慣了,明治天皇卻堅持廢除了「禁肉令」,改為帶頭吃牛排。這又是為何?
我個人分析,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開始大力的擴充和升級軍事裝備,然而近千年來從不吃肉的飲食習慣,導致日本人身體瘦弱,個子矮小。因為身材的原因,日本士兵給大炮上彈藥都很費勁。
當時天皇派人去西方考察,發現歐洲人個子高,身體壯。回國後,天皇問其原因,使臣們得出一個結論:差距主要與飲食有關,因為西方人頓頓都吃牛肉。
在古代,日本男人的身高確實很矮,比如在江戶時代,德川第五代大將軍德川綱吉的身高只有124厘米。
再比如江戶時代,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康身高只有159厘米。
日本明治時期教育之父福澤諭吉曾三度留洋,留洋前,他只吃素食。很不巧,他在美國因水土不服,患上嚴重的熱病,全身無力,臥床不起。在此期間,西醫建議他喝牛肉湯和牛奶補充營養。
經過半個月的調養,他身體才逐漸恢復健康。從此,他成為吃牛肉的倡導者,每天堅持吃一個牛排,並在回國後,向明治天皇大力的推薦牛肉,多吃牛肉可以讓身體更加的強壯,這正是日本士兵所需要的。
1854年,美國人佩里的黑船敲開了日本的大門,明治天皇帶頭品嘗了第一塊牛肉皇室貴族們也紛紛效仿,大家都以吃西餐為時尚。一時間,整個日本颳起了一股食用牛肉的風潮。各種西餐店在日本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福澤諭吉成為民眾食牛肉的推動者,他曾專門寫了一本關於介紹西方飲食的書,號召大家多吃牛肉,身體才能變得更加強壯有力。正因為福澤諭吉為日本做出很多的貢獻,日本一萬日元的紙幣,印上了福澤諭吉的頭像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pbebz2j.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