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82494_250070756844969_2333010480977749543_o162033584_250071670178211_5462734540299127553_n800px-DSC08243_櫻花鉤吻鮭的優游自在162072542_250071430178235_1588879651878657415_n

鮭魚之亂——
提到鮭魚一定要提到台灣的櫻花鈎吻鮭
最早由青木赳雄發現,後來由大島正滿命名為梨山鱒,後又改為台灣鱒。
出自昭和十年ASAHI GRAPH MAGAZINE (アサヒグラフ),由大島正滿發表。可看見當時泰雅族人射魚或捕魚的珍貴寫真。
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 鮭魚之亂—— | Facebook https://bit.ly/3s72O03


櫻花鉤吻鮭(學名: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其他俗名尚有台灣鮭魚、台灣鱒、梨山鱒、次高山鱒、台灣陸封型櫻鮭、本邦(泰雅語:bunban),是位於亞熱帶的台灣內唯一一種溫帶性魚類,也是只產於台灣的特有櫻鮭亞種。
由於櫻花鉤吻鮭相當稀有且瀕臨絕種,加上它的生活習性迥異於其他魚類,遂得「國寶魚」之美譽。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所發行的新臺幣2000圓券,背面印有櫻花鉤吻鮭。
櫻花鉤吻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cJoHfm
簡介
台灣櫻花鉤吻鮭成魚約莫30公分長。基本體色如深綠松石,腹部銀色。沿身體兩側有9個垂直橢圓形的深色斑點和11到13個較小的黑點。在交配季節,雄性的身體側面變成深紅色。嘴寬,延伸到眼睛下方,其狀如鉤。
鮭魚是冷水魚類,必須生長在水溫攝氏16度以下的溪流中。而處於亞熱帶的台灣溪流,只有在海面1500公尺以上的河川上游,才可能找到16度的平均溫,因此,理論上台灣應該不會有鮭魚才對。櫻花鉤吻鮭原來與一般生長在溫帶的鮭魚一樣,有洄游性,會從大海溯河而上回到牠出生的河流上游交配、產卵。雌魚產卵後不久就會死亡,雄魚則順河而下回到大海。魚卵在河流上游孵化後,稍長會再往下游出海,成熟後又回老家交配、產卵,如此循環不已。 大島正滿先生推論,冰河時期台灣溪流裡的鮭魚也是這樣來回溯河、生生不息。在大約1萬5千年前,冰河期接近尾聲,由於地殼的劇烈升降,台灣地形隆起、氣溫升高,平緩的河川變為陡峭、短急,櫻花鉤吻鮭無法生存,唯獨大甲溪上游相對上平坦的地形,保存了櫻花鉤吻鮭的生活環境,但該溪的中、下游水溫又過高,中游在今天的谷關到德基水庫中間又形成一個小斷層,阻止了櫻花鉤吻鮭洄游大海的機會,於是櫻花鉤吻鮭遂成為「陸封性鮭魚」,由於其在冰河時期來到台灣,因此被稱為「冰河孑遺生物」。另有一說由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所教授方力行及學生經13年田野調查研究認為,冰河時期櫻花鉤吻鮭是在蘭陽溪中洄游,經數次河川襲奪,少數魚群被陸封棲身在大甲溪上游。學界仍有爭議。
在分類學上,現存於七家灣溪之櫻花鉤吻鮭被分類為俗名「櫻鮭」的Oncorhynchus masu。Oncorhynchus masu家族主要分布在環日本海地區,包括日本全島、庫頁島、堪察加半島南部、東西伯利亞與韓國東部的溪流中與沿海。台灣則是唯一分布該種魚類的亞熱帶地區,也是鮭科魚類在東亞自然分布所及的最南端;與櫻花鉤吻鮭物種形成機制類似,同樣是冰川期來自北方、孑遺於東亞暖溫帶的另兩種鮭科魚類分別為川陝哲羅鮭和秦嶺細鱗鮭。[2]
發現與命名過程
1908年,日本人大島正滿在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到台灣來服務。起先他從事白蟻防治的工作,後來又轉攻淡水魚的研究。1917年,大島到美國史丹福大學跟隨魚類大師喬丹博士攻讀博士學位。同年,大島的助手青木赳雄在調查宜蘭一帶淡水魚類時,在叭哩沙(今三星鄉)遇到四季社駐在所的津崎友松警察,談到大甲溪上游比亞南鞍部附近的斯拉茂社(サラマオ社,今梨山),有一種類似日本國內之鱒魚的存在,津崎後來並送了一尾用鹽醃製的鮭魚標本給青木。青木當下即向正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的大島報告,但是大島當時並無法實際看到該標本,故無法鑑定其種類。
直到1918年大島回到台灣,繪製詳細的魚圖[永久失效連結],並敘述其形態特徵為魚身上有「red spots」寄給美國的魚類學大師喬丹博士,共同發表了這個模式標本報告。
1919年6月,大島以日文發表在當時的《台灣農事報》和《台灣博物學報[永久失效連結]》所記載的學名為Salmo saramao Jordan and Oshima,日文名即為「サラマオ鱒」(Saramao masu)意指是在日領期Saramao駐在所採得的鱒魚標本。而大島與喬丹博士1919年11月於美國發表時[1]( 模示標本報告[永久失效連結])學名卻為Salmo formosanus,1919年日文與英文兩報告內容與學名都有差異。
1962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動物系邊克教授等,比較手邊1960年代採自大甲溪上游的五條標本與1919年發表的模式標本(U23059)和其他的Oncorhynchus屬鮭魚而發表一篇學術研究報告[3]認為有關大甲溪上游鱒魚過去報告內容有描述「有牙齒(基鰓骨齒)」、「無牙齒」、「有紅點」、「無紅點」各種形態。因此,邊克教授等人提出研究報告,認為如果這四種不同性狀都屬於同一種魚,那就應歸類為台灣特有亞種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4];但該報告認為大甲溪上游不像只存有一種鱒魚,甚至有可能存在過三種不同的鱒魚[5]。
2007年,中央研究院執行「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二期計畫(2007年~), 在尋回散佚在海外的台灣魚類模式標本[永久失效連結]計畫內容中,已經把「台灣櫻花鉤吻鮭模式標本」的重新探討,列為計畫重點,希望釐清當年發現史及命名的疑點。
保育工作的展開
1938年的時候,台灣總督府發行刊物[6],隨於1941年將撒拉茂鱒指定公告為天然紀念物一員。二戰後,國內漁業界認為日本殖民時期天然紀念物指的是日本櫻鱒亞種。惟,2005年兩岸魚類研討會中,鍾榮峰先生研析《天然紀念物調查報告》內容而提出不同的論點,認為當時的天然紀念物撒拉茂鱒與虹鱒更相似[7]。
為了對珍貴而日益稀少的國寶魚進行復育的工作,林務局首先在1977年將台灣鮭魚的棲息地劃為「國有林自然保護區」。198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接辦自然生態保育工作,開始對台灣鮭魚實施人工復育及放流工作,以增加溪流中台灣鮭魚族群數量。1997年10月1日,該會更正式成立「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是當時台灣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以更制度化的方式進行對台灣鮭魚的保育工作。經過多年來的努力,目前台灣鮭魚已能在雪霸國家公園中的七家灣溪悠遊自在的生活。
雪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近年選定部分櫻花鉤吻鮭曾經存在的溪流(司界蘭溪、南湖溪、羅葉尾溪、伊卡丸溪、樂山溪)進行幼魚放流作業,目前已有一定成效[8][9]。
近年台灣引入虹鱒做為食用魚,因為部分養殖區域與櫻花鉤吻鮭重疊,且有部分個體已出現在野外,對櫻花鉤吻鮭生存可能造成威脅[10][11]。
櫻花鉤吻鮭小檔案
特徵:身體側扁呈紡錘狀,背部青綠色,腹部為銀白色,體側中央有橢圓形雲紋斑點,口部斜裂而廣至眼睛下方。
主食:昆蟲之水棲幼蟲。
分布:台灣大甲溪上游雪霸國家公園內的七家灣溪和雪山溪。
現存遷移危機:攔砂壩造成生存河段分割而使得鮭魚無法自由遷徙上溯,整個七家灣溪流域上原有十一座攔砂壩(1999~2001年已陸續拆除四座),這些攔砂壩擠在這短短七八公里的河段,將整個七家灣溪流域切割成一個個小河段,雖然台灣的櫻花鉤吻鮭已經不下海洄遊了,但是季節性的遷移,尋找合適的棲息地仍舊是必需的。同時,攔砂壩的存在,形成地勢的阻隔,讓他們無法越過,也造成臺灣鉤吻鮭近親交配,有基因窄化的問題。
繁殖時期,櫻花鉤吻鮭除了尋覓合適的棲地環境之外,更必須尋求合適的水溫環境。攔砂壩會造成上遊河段遭豪雨沖移到下游的鮭魚族群無法上溯回原本的棲息地。這樣的現象將造成上游族群逐漸萎縮,使得大多數族群集中在比較下游的河段,若下游族群自然更新不良,則對整個鮭魚族群將造成大危機。
櫻花鉤吻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cJoHf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