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祭典-上十方懺儀-農田水利署與大甲鎮瀾宮合辦請出二媽和神農大帝與三太子等神尊-大甲鎮瀾宮廟方表示,祭典依循古制製作祈雨布幡,書寫信徒訴求、司雨神祉聖號,並糊製祈雨令「商羊」鳥形象,以祈天降甘霖,利農田灌溉、民生使用,參與的人員要穿白襯衫,以示莊重。由於大甲媽祖每年出巡、遶境都會下雨,在民間有「雨水媽」之稱,鎮瀾宮至今也已舉辦過3次祈雨法會,時間為清朝年間、日治時期和民國52年,民國52年時由於久旱無雨,台中縣長何金生及大甲、大安、外埔、后里4鄉鎮及縣議員、鄉鎮民代表/1929年台中仕紳張麗俊受地方委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屏東加蚋埔馬卡道「祈雨祭」 放生一對雞與一對青蛙 傳承南島民族「祀鳥」崇拜文化 重現平埔族人「雨王」古老儀式
馬卡道祈雨祭 雨王傳達願望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2MUFSSq
高樹加蚋埔昨天重現10多年未辦的祈雨祭,祭司主持「雨王」開光儀式。(記者邱芷柔攝)
屏東加蚋埔馬卡道「祈雨祭」 放生一對雞與一對青蛙 傳承南島民族「祀鳥」崇拜文化 重現平埔族人「雨王」古老儀式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2015/12/26
高樹加蚋埔昨天重現十多年未辦的祈雨祭,祈雨祭壇上的「雨王」是加蚋埔獨特祭器,馬卡道族人以鷹鷺等鳥類羽毛編成扇子狀,用來向雨神傳達願望,珍貴祭器現身也讓現場快門聲起此彼落,拍下難得的畫面。
昨天上午馬卡道族人在公廨集合後,前往三地門口社溪上游舉辦祈雨祭典,族人先在地上擺設祈雨祭壇,包括「雨王」、老祖矸與各式祭品,祭司主持「雨王」開光儀式,請神儀式後族人圍唱祈雨祭歌、在水源地跳戲,祈求感動天地降雨,儀式中還放生了一對雞與一對青蛙。
高樹加蚋埔昨天重現10多年未辦的祈雨祭。(記者邱芷柔攝)
族人們表示,放生是仿效「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典故,公雞與祀鳥崇拜有關,而青蛙的蛙鳴則能聚集濕氣。
屏縣文化處長吳錦發表示,祈雨祭典反映了平埔原住民維護生態平衡的生存智慧與思想,隨著現代水利工程興建,族人不再為缺水所苦,加上青年外流、農業人口減少,祈雨儀式在地方已經十多年未辦。
文化處表示,今年除了重現祈雨祭典,並提報為屏東縣的無形文化資產,祭典中也邀請了泰山國小、高泰國中等師生參與,加深青年對在地文化的認識。
平埔族人古老儀式 加蚋埔祈雨祭重現
文/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2015年12月25日  
高樹加蚋埔重現十多年未辦的馬卡道祈雨祭及擴大夜祭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推動的馬卡道文化復振系列活動,繼協助內埔老埤恢復中斷半世紀的走鏢夜祭後,12月25日(農曆11月15日)高樹加蚋埔重現十多年未辦的祈雨祭,以及擴大夜祭。
文化處吳錦發處長表示祈雨式是馬卡道族流傳已久的儀式,尤其在久旱不雨或者春耕需用水之際,族人便會舉辦,對於以農業為主體的族人來說有相當的重要意義,也反映平埔原住民維護生態平衡的生存智慧與進步思想。但隨著現代水利工程興建而不再苦於缺水,以及社區青年外流,農業人口減少,祈雨式已經十多年未辦,年輕一代也逐漸對於這項傳統儀式感到陌生。馬卡道族人為了文化傳承,特別於今年重現,屏東縣文資所邀請學者專家參與,提報為屏東縣的無形文化資產。
12月25日上午7點族人先在公廨集合,由部落長老、背著「雨王」的「好命公」與族人至鄰近的三地門口社溪上游。9點至11點舉辦祈雨祭典,族人先隆重地於地上擺設祈雨祭壇,上面有「雨王」、老祖矸與各式祭品,祭司先主持「雨王」開光儀式,舉辦請神儀式,族人圍唱祈雨祭歌、在水源地跳戲,祈求感動天地降雨。
好命公」背著「雨王」前去祈雨
祈雨儀式中並放生一對雞與一對青蛙,效法上蒼有好生之德,公雞則與南島民族的祀鳥崇拜有關,而青蛙的蛙鳴能聚集濕氣,感應大自然降雨。儀式結束後族人於口社溪口午餐,社區的泰山國小師生也來口社溪現場戶外教學,傳承祖先文化。
祈雨儀式的「雨王」十分特殊且珍貴,馬卡道族人用鷹鷺等百種鳥類羽毛編成扇子狀,兩邊綴有鈴錯,中間有眼、鼻、嘴等造型,向雨神傳達願望,獲得甘霖
12月25日晚上則是祖靈「阿姆」的祭典,當天下午族人陸續於公廨廣場擺設祭品,包括豬肉、米買(音Mai)、粄、芋頭、地瓜、檳榔、粟粥等。晚上6點之後陸續進行各祭典禮儀,依序為敬祖先桌→狗靈祭→土牛祭→開曲向→趒戲→點獻豬→開水向→敬天公→轉豬→敬祖趒戲等。第二天12月26日上午則舉辦走鏢,中午為平安午宴,以及擲杯選出下屆頭家爐主。
高樹加蚋埔保存臺灣最完整的馬卡道族傳統祭儀,歷經百年不輟,顯示族人擁有強烈的族群意識以及體認自身文化的重要性。近年來透過鄉土教學讓社區的泰山國小與高泰國中傳承文化,也藉由活動的辦理與其他地區的族親交流分享,不僅增進外界對於馬卡道族的認識,也對於促進臺灣社會各族群的互尊互重貢獻一份心力。馬卡道祈雨祭 雨王傳達願望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2MUFSSq

2021-03-08_1102202021-03-08_1114592021-03-08_1103462021-03-08_1103402021-03-08_1103312021-03-08_110324

馬卡道祈雨祭 雨王傳達願望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旱魃為虐,禱告龍宮,朝夕誦經,謂之『祈雨』

2021-05-04_0845572021-05-04_0846332021-05-04_084619Vg73gFQnJSkpTq2TM_yZMi54CUnDjRZd5i6jr-Yuo68
旱魃(或稱魃),是中國神話中的妖怪,更是一種傳說中的生物。
屬性
這是一類不明生物的總稱,其形象描述多見於中國古籍記述,以及鄉間民眾的口口相傳。其形態與民間傳說的殭屍相類似。[1]
能力
在傳說中旱魃一旦出現,必定伴隨著大旱。 旱魃是極為罕見的高階殭屍,其能力僅次於被觀音菩薩降服,最高階的「犼」。
形象
關於旱魃的形象在《神異經》中記載:「長三四尺,袒身,兩目頂上,行走如風,名曰魃」。
來歷
關於旱魃的來歷有多種說法:
最早的《詩經》就有「旱魃為虐,如惔如焚」的描述。《山海經》有女魃導致旱災的記載[2][3]。而漢代以後,關於旱魃的傳說越來越多,其形象也各不相同,《神異經》「長二三尺,裸形,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中旱魃乃死者的骨骸而成,宋人朱彧在《萍州可談》中把旱魃說成是婦女生出的妖怪。明清時期,旱魃為殭屍的說法被廣泛接受[4][5],「打旱骨樁」、「焚旱魃」等求雨習俗也流行開來。不少地方的人們覺得旱魃是死屍所變,一旦發生大旱,就要趕緊去查看新墳,如果墳上有火光、挖開之後死屍遍體白毛,就是旱魃,摧毀它才能消解旱情。但遍生白毛的死屍應該僅為白殭(白凶),旱魃不懼陽光,已無必要在白天躲回墳中。
埋陰霾旱魃­­《道法會元》卷七八:「天地之間有旱魃陰霾二鬼,為旱澇之害。旱魃頭如人形。蛇身有翼,凡祈雨則埋其頭於坎地。陰霾頭如女人狀,狐身,有翼,凡祈晴則埋其頭離方之地。俱用罡煞炁以禁之。
日語中的旱魃
在日語中旱魃一詞代表著乾旱。
旱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ifD94
-------------------------------
由於2020年沒有颱風造訪台灣,導致中南部降雨量不足,面臨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台農田水利署台中管理處協請,有「雨水媽」之稱的台中大甲鎮瀾宮媽祖舉辦祈雨法會,祈盼媽祖能為中南部帶來雨水。在現代社會舉辦古老的祈雨祭典,也讓現代人感受到商周以來的中華文化傳承。
台中大甲鎮瀾宮睽違58年再度舉行祈雨祭典,參加民眾皆著白衣出席。(Facebook@大甲鎮瀾宮)
台中大甲鎮瀾宮睽違58年再度舉行祈雨祭典,參加民眾皆著白衣出席。(Facebook@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在舉行祈雨祭典時,布幡上寫着「大亢旱魃禾豐潤」,即送走旱魃之意。旱魃,自商周以來在祈雨祭典中佔有重要一角,被人們視為旱神、旱災的象徵。說到旱魃,多數對中國古代精怪稍有研究的人,腦海中或許會浮現殭屍、醜陋的鬼怪樣貌,不過「她」的外表形象其實經歷過很大的變化。
旱魃與祈雨祭典的關係
商周時期雖然已是農業社會,但由於生產技術、水利設施等各方面還不夠發達,旱災、水災帶來的影響比今日更為明顯。從上古神話后羿射九日、大禹治水,可以感受到先民在面對乾旱、淹水等天災時的無能為力。傳世的甲骨卜辭內容,也多圍繞着祈雨、盼水患平息等相關文獻記錄,這些都成為後世祭典儀式的源頭。
旱魃最早可見《詩經.大雅.雲漢》:「旱既大甚、滌滌山川。旱魃為虐、如惔如焚」。這是周宣王(?-公元前782年)為求雨而寫的祈神詩,由於連年大旱導致饑荒,周宣王便親自祝禱,盼上天垂憐儘快終止災情。詩中將旱災歸咎於「旱魃為虐」,關於旱魃的身分,以及與旱災的關連,可見《山海經.海經.大荒北經》。
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妭(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下天女曰妭,雨止,遂殺蚩尤。妭不得覆上,所居不雨。叔均(周代姬姓先祖之一,帝嚳的孫子)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妭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山海經.海經.大荒北經》
旱魃本為止風停雨的天女,下凡助黃帝戰勝蚩尤,卻因失去神力無法回到天上,留在人間卻成為乾旱的元兇。叔均向黃帝說明女魃的情況後,便把她安排在赤水以北的地方。不過女魃有時會離開,便會給其他地方帶來旱象,人們便會驅逐她。
旱魃與巫女的關係
驅逐旱魃的行為,成為商周祈雨儀式的核心。先秦時的祈雨祭典可粗分為兩種:一個是通過巫女歌曲樂舞娛神的方式,祈求降雨;另一種則是通過人祭,驅逐旱魃即屬此類。
旱魃本是天女,奈何與蚩尤一戰後,神力盡失無法回到天上。圖為後人描繪《山海經》裏的女魃。(百度百科)
旱魃本是天女,奈何與蚩尤一戰後,神力盡失無法回到天上。圖為後人描繪《山海經》裏的女魃。(百度百科)
雖然表面上看是把旱災當作旱魃驅逐,但實際上是把未成功祈雨、釀旱災的巫女(被視為旱魃的替身)驅離。由於鬼字於卜辭的本義即巫覡,而巫字則為祭名;但隨着用字習慣改變,巫成了巫覡,原指巫覡的鬼字則專稱鬼魂。因此旱魃的魃字,有很高的可能性就是巫者。
《山海經》神話概念動物襟章 本地設計師望推廣保育意識
【歷史探秘】高雄要打造「山海經樂園」?先秦古籍中的海洋神話
【怪獸2】戲中水怪激似一隻聖獸? 《山海經》10大戰獸排名榜 
先秦祈雨祭典:烄祭
但隨着持續地乾旱,即便驅離旱魃的替身(巫女),也無法讓天下雨。於是便發展出烄(音角,燃木祭天)祭、燎祭,通過火燒的方式,讓旱魃的肉體與靈魂得以回到天上、解除旱象,便能天降甘霖。因為對古人來說,火、煙是能夠上達天聽的管道(此觀念延續至今,如燒香、燒金銀紙),滯留在人間的旱魃,當然也可以通過焚燒「回家」。
烄字從甲骨文來看,是一個人站在火上。此祭典主要通過燒死活人,來向老天求雨。已故學者陳夢家(1911-1966年)研究,烄字於卜辭皆為求雨之詞,絕無例外。《甲骨文合集》載:「甲申卜,賓貞:烄女羍?」、「貞:今丙戌烄女才,有從雨?」、「戊辰卜,烄嬕(音侍,古女子名)於尊?」。
因旱魃為女身,所找的祭品自然都是女性,前述占卜中出現的女羍、女才、嬕,都是女子名。雖然巫女最有可能成為祈雨祭品,但女性的身份學者有不同觀點,有女奴、女俘虜、巫女等各種說法。
旱魃形象於春秋戰國以後的變化
由於活活燒死人實在太過血腥,到春秋戰國時期烄祭的祭品開始有了變化。《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有載:「夏,大旱,公欲焚巫尪(音汪,骨骼彎曲的疾病)」,魏晉文人杜預(222-285年)作註解釋:「巫尪,女巫也,主祈禱請雨者。或以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謂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
人們選擇找患有奇病的人(尪)作為祭品,認為她們面目朝天,因病得到上天哀憫,使老天不願下雨,這些病人也被看做導致旱災的原因之一。這樣的轉變,也讓旱魃的形象發生變化,從本來的青衣天女,變成禿髮、樣貌醜陋的女性。從此負面形象再也離不開旱魃,而她也從帶來晴朗、烈日的自然神,一路降為災神、妖物。
隨着人們對於旱災的厭惡、恐懼,以及祈雨儀式中改用患有奇病的人擔任祭品。旱魃的形象從青衣天女,變為醜陋的妖魔鬼怪。(百度百科)
隨着人們對於旱災的厭惡、恐懼,以及祈雨儀式中改用患有奇病的人擔任祭品。旱魃的形象從青衣天女,變為醜陋的妖魔鬼怪。(百度百科)
到明清時,旱魃已與殭屍畫上等號(屍體成為受焚巫女的替代品),焚燒殭屍驅離旱魃的習俗更在民間廣為流傳。旱魃形象更分成獸形的獸魃,與屍骨未化的鬼魃,成為能施展幻術、蠱惑男性的鬼物。
古代因民智未開,對於不瞭解的自然現象,總會用各種想象來解釋。對於生命中遭受的威脅,如旱災、饑荒等,歸於某種未知的存在所導致,並將其形象化。再通過犧牲的方式,選出替身(祭品)承受所有人的痛苦與哀傷。萬幸隨着科技進步,教育普及,在現代社會下所舉行的祈雨祭典已不需要人祭,只需誠心祈求上天降雨就好。
燒死活人全為驅逐「旱魃」 古代求雨失敗巫女由祭司淪祭品|香港01|藝文中國 https://bit.ly/2PRm7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