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尋夢】佛法與造像的黃金時代
【敦煌尋夢】佛法與造像的黃金時代 | 敦煌石窟 | 莫高窟 | 唐代 | 大紀元 https://bit.ly/3qFc6Q0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不見盛唐長安城,不知中華盛世之頂峰;不見唐朝繪塑藝術,不知敦煌石窟造像之精華。唐朝是中華古代最繁華昌盛的時代,敦煌的佛教藝術經過兩百多年的醞釀和積澱,也在這時大放異彩。
在敦煌最壯美的石窟群——莫高窟的中段,有一座朱紅色的九層樓閣最為醒目,它依山而建,飛檐凌空,形成了峭壁之上獨一無二的宏偉建築。這座修建於民國年間的「九層樓」,是敦煌石窟的標誌性建築,它被編號為第96窟,因為供奉著初唐時期修建的敦煌最大的佛像,因而又叫作「大像窟」
大像窟,最初是一座四層窟前殿堂,歸義軍時期增為五層,民國時期翻修為九層。窟中的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像,高三十多米,背山向東而坐,目光下視,右手上揚施「無畏印」,左手施「與願印」,雙腿自然下垂,整體造型豐盈圓潤。這是中國第三大佛,也是世界上室內雕刻的第一大佛像以及石胎泥塑的第一大佛像。
這不由讓人感佩,非唐人開拓進取之豪情,不能成就此非凡技藝;非大唐雄健宏闊之氣象,不能開創此空前奇觀。而莫高窟第96窟的壯麗,僅僅是盛唐造像藝術中頗為精美的一頁。
佛教盛傳
浩瀚的佛國世界,離不開佛法的洪傳;出神入化的造像背後,是大唐盛世帶來的佛教最繁榮的黃金時代。雖然歷經隋末戰亂,佛教一度出現佛寺煙滅、僧眾分散的衰落景象,然而崇信神佛的唐朝天子,從開國之初便大力扶植和復興佛教。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唐代第103窟的壁畫一隅,描繪唐僧師徒自天竺取經後,返回長安途中的情景。(公有領域)
唐高祖甫登帝位,便下詔立寺造像、設齋行道,如在長安、太原、華陰等大城市敕造佛寺,又為神通廣大或慈悲濟世的高僧建造寺院。他還專門在京城慈悲寺設立「十大德」統攝僧尼,管理佛教事務
太宗一朝,天子與佛教、高僧的淵源更為深厚。早年唐太宗平定王世充時少林寺武藝高強的十三位僧人輔助唐軍收復城池,並擒拿王世充之侄王仁則,立下護國大功。太宗論功行賞,致書告慰,並賞財務、賜田產、設營房,給予無上殊榮。少林寺也自此發揚光大
在即位第一年,太宗召集京城高僧入宮做法事,為國祈福,超度陣亡將士與無辜民眾。之後幾年,他屢次下詔,不僅在曾經打過仗的地方建立佛寺,還把太原舊宅改為寺院,表達對百姓的愛憐與對神明的敬奉。
太宗支持佛家正教,同時嚴禁各種亂法行為,對那些無德無行的偽僧、惡僧絕無寬宥。他希望天下的修行人,無論年齡長幼,務必精誠德業,保障佛門清淨與佛法純正。
隨著佛教的復興,太宗以大唐聖主和天可汗之尊,採取諸多舉措,進一步弘揚佛法。比如恢復隋朝在大興善寺的譯場,延請印度高僧與漢地沙門參與譯經;開示佛舍利,供數千人同時瞻仰,留下盲人復明的神蹟;詔請華嚴初祖杜順入宮,太宗下殿親迎,賜號「帝心」,禮敬如佛;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帶去大量佛經、佛像,助佛法遠播藏地。
此為敦煌榆林窟的元代第3窟的玄奘與孫悟空像。在懸崖深壑前,玄奘誠心向菩薩祈禱,悟空顯得苦惱急躁,師徒二人對比強烈。(公有領域)
這期間影響力最大的,便是玄奘西行求經的事蹟。玄奘就是《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他是初唐高僧,有感於南北方佛學差異以及譯注不善,發願回溯佛法的源頭,尋求原典。他一路西行,經涼州、高昌、碎葉,一直到達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每到一處,玄奘一邊學習佛法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跡,十餘年後,他帶著六百多部經書返回中土。
歸唐後,太宗對這位風塵僕僕的法師非常禮敬與尊崇,為他開設專門的譯經場,供他潛心譯經。玄奘還通過口述,和弟子一同完成了《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全面記載他遊學西域的見聞
終其一生,玄奘譯經七十餘部、一千餘卷,合計一千三百多萬字,占唐代譯經總數的一半以上。他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和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的三大佛教翻譯家之一。
從唐高宗至唐玄宗開元初年,歷代皇帝延續太宗的崇佛政策,大力扶持佛教的發展。與盛世繁華相應的,是僧徒日廣、佛寺日崇的全面大興景象。全國各地也興起了造像活動的風潮,就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敦煌石窟的營建成為一朝之盛,並達到藝術的頂峰。
統御西域
從隋末到唐初,敦煌雖然遠離中原紛爭,卻並非太平無事。就在大唐開國的武德元年(618年),盤據河西走廊的隋將李軌僭稱帝號。唐高祖本欲招撫,但李軌堅持不降,次年就兵敗被處斬。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五代第409窟的壁畫一隅,描繪的是回鶻王妃供養像。(公有領域)
敦煌郡(隋煬帝時罷瓜州,改為敦煌郡)歸屬唐朝後,依照全國改郡為州的通例,改回瓜州之名,後來又分為瓜州、西沙州。西沙州的治所在敦煌縣,領敦煌、壽昌兩縣,範圍大大縮小。經過幾次小型的叛亂,敦煌終於隨著唐朝的統一而步入太平年代。然而西域部族對河西的侵擾仍然接連不斷,初唐朝廷也確立了打通河西、經營西域的策略。
貞觀三年(629年),太宗發兵十萬分道西進,與東突厥展開大戰。懷著建功立業和揚名邊塞的豪情,唐軍很快取得大捷,擒獲頡利可汗。隨後,伊吾國歸唐,高昌王朝拜,開啟大唐與西域的交往。
曾是隋軍手下敗將的吐谷渾,趁隋末戰亂繼續為禍一方。貞觀九年,大將李靖領兵征討,徹底平定了敦煌的邊患。其後,太宗平高昌、破焉耆、克龜茲,唐軍威震西域,各部族紛紛歸附大唐。太宗以原高昌國屬地為西州,設立安西都護府,下設龜茲、于闐、焉耆、疏勒這「安西四鎮」,奠定了經營西域的基礎。
這時的絲綢之路,從河西走廊至敦煌,南路經由于闐越蔥嶺而西,中路出玉門關,經西州、龜茲、疏勒而西,在唐朝赫赫武功的護持下,更加暢通無阻。
高宗時期,西域形勢出現反覆,安西都護府不得不遷回西州,安西四鎮一度廢棄。直到顯慶初年,唐軍攻破西突厥,在其地設立濛池、昆陵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升為大都護府,並遷回龜茲,復置四鎮。
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五代壁畫中的于闐國王供養像。(公有領域)
唐朝在西域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西南的吐蕃國也在崛起之中,並不斷向西域擴張勢力,唐朝為此又被迫兩度廢置四鎮,直至武周時期,唐軍才重新掌控西域,將安西都護府遷回龜茲,第四次置四鎮。至此,整個西域完全在唐王朝的統御之下。
唐朝從太宗開始的經營西方的戰略,不僅遠揚國威,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繫,絲綢之路更進入了最忙碌、最繁榮的時期。京城長安匯集了西方各國的貴族、使節、客商、僧侶,成為舉世矚目的國際大都市;河西敦煌也因為控扼中原和西域的要道,成為西北的軍事、商業與文化重鎮。而且,敦煌與中原的來往,其密切與頻繁程度亦是前所未有。
隨著出征的軍隊、長途跋涉的商隊,中原最頂級的匠人、藝術家也踏上了敦煌的土地,帶去了精湛的技藝以及盛唐特有的藝術審美。敦煌,這個以造像藝術聞名中西的邊塞古城,也很快嗅到這種清新俊逸而有華麗宏大的時尚氣息,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鑿窟流程
徜徉在古老的石窟寺,盛唐時期,石窟藝術發展至頂峰,營建工程也最為成熟,現存的洞窟數量,大約占據敦煌石窟總數的一半。在欣賞豐富精采的唐朝石窟之前,或許有一個問題早已縈繞心頭:一座座神聖的洞窟,先人們是如何一點點開鑿出來的?又如何在封閉幽暗的空間裡完成令人歎為觀止的傑作?
此圖為莫高窟中段第96窟的「九層樓」建築。(慕尼黑啤酒/維基百科)
一個洞窟從規劃、施工到成形,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而精細的工作,需要木、泥、塑、繪等不同工種的匠人合作幾年甚至十幾年方能完成。首先是開鑿洞窟,包括打窟和製作地仗,即用於繪製壁畫的基底。
據敦煌文書記載,「打窟人」是開窟的第一批工匠,他們是專業的施工隊,負責選址、設計、開鑿及整修岩洞。這並不是僅靠賣苦力就能勝任的工作,需要根據洞窟的主題、形制、規模進行周密的設計。以莫高窟為例,鳴沙山經累世營建,洞窟遍布整個崖面,設計時不僅要學會「見縫插針」,還不能破壞整體結構,以保護其它洞窟。
打窟的具體流程,是先挖出甬道。之後,打窟人沿著崖壁上方及四周開鑿,挖出的石砂便從甬道排出,既安全又方便操作。窟頂成型後,再向下挖掘,直到整個洞窟的樣子被鑿出。有時,木匠還需修築與石窟結合的殿堂、窟簷、樓閣等建築。
像「九層樓」這樣的超級巨型石窟,就要採用特殊的方法了。鑿出窟頂後,一邊繼續向下挖,一邊在甬道下方挖第二條甬道,挖出的石砂便從下方的甬道排出。這樣依次向下開鑿下方甬道,直到鑿出想要的高度。這還需要精準計算甬道位置,以增加室內採光。
若石窟內設置了塔柱、佛壇和大型雕塑,打窟的過程中還需鑿出相應形狀的石胎。比如莫高窟第96窟的大佛像,就是工匠在鑿窟的同時利用主室的內壁,直接鑿出大致的立體形態。要完成這樣一座大石窟,需要花費幾十年的功夫。
接下來是壁畫製作地仗,即在岩壁上附著一層適合繪畫的泥層。泥匠就地取材,以黏土、棉麻等混合成泥,抹於石壁上,使其光滑如紙,再刷一層石灰漿覆於泥皮之上。之後的裝飾工序,便交給塑匠和畫匠。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隋代第390窟的塑像。(公有領域)
石窟的塑像,大多是敷彩泥塑,主要程序為骨架、製泥、塑形、敷彩四個階段。從一些殘破的彩塑上,可以發現塑匠從綁紮骨架到雕塑、上色的製作過程。製作骨架,分木胎、石胎、木架三種,其中木架最常見,工序也最複雜。塑匠以沙漠中的紅柳枝幹為原料,稍加斧鑿製成身軀、四肢造型,將其枝條烘烤彎曲,製作出手指、飄帶等細節造型。
製泥同樣重要,有經驗的塑匠按照最佳比例,將當地的細土混合水與黃沙、麥秸、棉麻等植物纖維,令其不收縮、不開裂,千百年後依然光潔穩固。塑型時,先用芨芨草或蘆葦捆紮出大體造型,再把特製的塑泥層層均勻地抹在骨架上。在著色環節,畫匠常常參與其中,創造出造型優美、色調細膩的完美塑像。
畫匠主要負責壁畫和部分塑像的彩繪工作。唐朝長安,名家雲集,以畫作的底稿——粉本是時興的風尚,也是全國畫匠臨摹的範本。畫匠們依照中原最流行的樣本,在岩壁上描線起稿,繪製出心中的佛國世界。之後,他們精選有色礦物,研磨成名貴的顏料,紅色的是硃砂、黃色的是雌黃、藍色的是青金石、白色的是雲母。
一般而言,由技藝最精湛的「都料級」畫匠起稿,其他人上色,共同完成一幅幅瑰麗燦爛的壁畫。繪畫的難度又在於,窟頂處手臂無依靠,凌空而畫;靠近地面處,又須側躺而畫。這不僅是藝術天分,更是體力與毅力的考驗。
就這樣,在邊塞苦寒的環境和寂寞清苦的生活中無名的巨匠們,一斧斧開鑿,一層層塗抹,一筆筆勾勒,歷經千年開鑿不輟,這才完成那千餘尊塑像與四萬五千平方米壁畫的曠世傑作。@*#
【敦煌尋夢】佛法與造像的黃金時代 | 敦煌石窟 | 莫高窟 | 唐代 | 大紀元 https://bit.ly/3qFc6Q0

Mogao-Caves-No103-Xuanzang-600x3692021-01-21_1032352021-01-21_1032292021-01-21_1032202021-01-21_1032032021-01-21_1031542021-01-21_1031472021-01-21_103140


真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bYnr9G
真諦(梵語:परमार्थ Paramārtha,499年-569年),音譯波羅瑪訶陀,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之一,其他三位是鳩摩羅什、玄奘和不空。
唐道宣《續高僧傳》卷一說他「景行澄明,器宇清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罔不厝懷。藝術異能,偏素諳練。雖遵融佛理,而以通道知名。……歷遊諸國,隨機利見。」
生平
西天竺優禪尼國人,出身婆羅門種姓。少時博訪眾師,學通內外,尤精於大乘之說。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傳人,主宗無相唯識學。
由於博覽群書,精通佛理,立志周遊諸國,弘闡佛法,不畏艱險,先至扶南(今柬埔寨),後由梁武帝禮請來到中國,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真諦三藏從西天竺(印度)抵達建業(南京),因遇侯景之亂,被迫逃難於蘇杭,後開始從事佛經翻譯事業,一生共翻譯76部315卷,其中以《攝大乘論》、《俱舍論》、《金七十論》等經最為著名。晚年(562年)因感慨「弘法非時,有阻來意」,於是坐船欲西返印度,但卻被風浪所阻,又漂回廣州。
受刺史歐陽頠竭誠供養,智愷等人亦來皈依,由此繼續其翻譯、弘法事業。真諦翻譯經典的特色,是一邊講學、一邊翻譯,譯述並進,並時常從事「義疏注記」。史載他「循環辯釋,反復鄭重,乃得相應。一章一句,備盡研覈,釋義若竟,方乃著文。」在他的影響下,成立了攝論宗、俱舍宗一派。 真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鳩摩羅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玄奘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不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真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唐朝佛教盛傳,相較前朝又有時代的特點。比如唐人崇信大乘佛教,宗派眾多,有淨土宗、密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等,其中以淨土宗最為流行。人們嚮往的,是佛經中描繪的極樂世界,那裡沒有戰爭、災害、貧窮、疾病諸般苦難,只有歡歌笑語的太平盛世。這種風潮同樣反映在石窟的變化上。
【敦煌尋夢】長安樣式 定格大唐氣象 | 敦煌石窟 | 唐代 | 莫高窟 | 大紀元 https://bit.ly/2MA9ZOn
大唐風華
從外觀上看,盛唐時期流行開鑿空間寬敞的大型殿堂窟,以適應大乘佛教的需要,聚集更多信眾進行講經和禮拜活動。由於唐朝的影響力,殿堂窟成為敦煌石窟最常見、延續時間最長的形制,也是唐代以後的基本石窟樣式。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唐代第220窟的迦葉像,一反舊式的苦行僧形象,被塑造成一位深諳佛理的長者形象。(公有領域)
繪塑題材也與大乘佛教教義相適應,捨棄了禪定、捨身等苦修方式的表達,而代之以歡樂、美好的佛國淨土的展現。廣闊的壁面上,早期的連環畫無法襯托恢宏偉岸的盛唐氣象,於是整壁繪畫的巨幅經變畫應運而生。幾乎佛經中所有的複雜內容,都被繪製在一幅畫作中,其中淨土變又是壁畫的主流。
彩塑方面,苦修形象也明顯減少,神佛的形象更加真實親切,富有生氣,同時群塑數量有所增加,最多達到二十八身,蔚為大觀。
唐朝強大的國力與開邊的武功打通了絲路,加強了漢地與西域的關係。從敦煌到長安,一千多公里的距離,並不妨礙敦煌世家大族、名流名匠與中原特別是長安的來往。得益於西北的交通,敦煌的造像藝術幾乎與中原同步,處處可見盛唐風韻以及大師的身影。
以壁畫為例,唐朝半數以上的畫家參與過壁畫創作,其中就包括閻立本、吳道子、周昉、韓幹這樣的美術大師。長安、洛陽的宮殿、寺院、府邸,隨處可見名家手筆。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作品大多損毀或散佚,敦煌石窟為後世保留了相對完整的唐代繪畫真跡。若要了解唐朝繪畫,敦煌石窟就一定不能錯過。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唐代第217窟北壁壁畫一隅,描繪的是模擬人間殿堂的佛國建築。(公有領域)
從風格來說,大唐作為泱泱大國,處處透露著宏大雄強的氣魄。在一千六百年的敦煌石窟營建史上,唐朝只有三百年,卻是開窟最多、留存數量最多的時代。而典型的殿堂窟,模擬漢地高大的殿堂建築,巨型壁畫又給人強烈的視覺震撼。而那擁有大佛像的莫高窟第96號石窟,又是屬於大唐的榮耀。工程之浩大、技藝之精純,至今仍教人讚歎不已。
唐朝的繁榮與強盛,與其所向披靡的軍事力量息息相關。初唐時期,唐太宗銳意進取,遠征西北,成為西域諸國敬服的天可汗。全國上下,瀰漫著建功立業的凌雲之志,文人墨客也紛紛出入邊塞,習武從軍,留下慷慨豪放的邊塞文學。
敦煌作為軍事重鎮,也在石窟藝術中透露出剛健勇武的時代特徵。在塑像中,天王和金剛力士的形象特別多,它們以現實的武將為原型,按照真人比例製作,身穿鎧甲,或者展示雄健的筋骨,呈現出陽剛之美與動感之力。
富庶的國家、安居樂業的百姓,又塑造出大唐雍容華貴、富有氣派的審美風格。尊像身上華美的飾物、供養人嬌豔的妝容、壁畫上的金銀貢器,無不彰顯了盛唐的財力與氣度。
淨土世界
貞觀十四年(640年),唐太宗調集大軍西征,平定高昌國。就在兩年後,莫高窟的第220窟開始營建。這是敦煌少數有明確紀年的石窟,也是初盛唐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之一。敦煌的工匠們在中原藝術的影響下,創造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洞窟,全方位展現了生機勃勃的大唐新氣象,把敦煌石窟藝術推向全盛的階段。
在建築形式上,第220窟捨去中心柱,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大型殿堂窟。正壁開龕,內現存五尊塑像,中間為釋迦牟尼佛,兩側分列迦葉、阿難兩弟子與兩尊脅侍菩薩。這些塑像大部分經後代重修,已經失去了唐朝風采,唯有迦葉像保留了初唐遺風,宛如一位老成持重的老僧。
這座石窟內最引人矚目的,是三幅整壁的大型經變畫。南壁繪無量壽經變,北壁繪藥師經變,東壁門兩側為對稱布局的維摩詰經變。南北相對的兩壁,分別表現西方和東方的淨土世界,這也是唐朝內地寺院典型的布局形式。這座寬敞的石窟內,淨土宗經變畫占據了主體位置,使室內形成了一個極其豐富又相對完整的佛國世界。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唐代第220窟的《無量壽經變》局部,描繪了一位供養菩薩。(公有領域)
西方極樂世界
《無量壽經》講述的是阿彌陀佛本生,一位國王放棄王位,出家修行,法號法藏比丘。他發下四十八個大願,欲成就一個無比美好的理想世界。經過數劫修行,他終於修成正果,成為西方淨土的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極樂世界,那裡四季如春、鳥語花香;珍寶遍地,仙樂飄揚;佛陀在世界中講法,眾生享有無盡歡樂。
南壁的無量壽經變,即「西方淨土變」,畫匠以鮮豔明快的色彩、流暢精湛的線條,勾勒出一個歌舞昇平、華麗燦爛的極樂世界。七寶水池中,阿彌陀佛趺坐於蓮花寶座上講經說法,兩側是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構成「西方三聖」的主題。他們周圍擁繞著眾多菩薩和天人,正在恭敬地聆聽佛法。天空中的飛天凌空飛翔,池中的化生童子遊戲其中,地上的舞伎姿態翩躚,象徵著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唐代第220窟的《藥師經變》局部,描繪了巨大的燈輪。(公有領域)
東方琉璃世界
佛經中說,藥師佛能拯救人間疾苦,使人解脫「九橫死」,藥師信仰也很快在唐朝流行開來。本窟的藥師經變,主要描繪了藥師佛以及琉璃世界種種祥和美妙的景象。在北壁中央,蓮池碧波蕩漾,池上琉璃寶台,七座華美的蓮台一字排開。七位莊嚴的佛陀分別立於一座蓮台之上,或持錫杖,或托藥缽,他們便是備受敬仰的「藥師七佛」。
藥師佛兩側,是寶冠天衣的脅侍菩薩,蓮台下方是供養的伎樂飛天。兩側還有演奏各色樂器的樂隊,中間是翩翩起舞的仙女,她們腳踩小圓毯,旋轉起舞,衣帶紛飛,彷彿在演繹長安城最受歡迎的胡旋舞。舞台中心,還繪有一座巨大的燈樹,有天人正在點燈,頗似中原人在上元夜賞燈的情景。
「帝宮三五戲春台,行雨流風莫妒來。西域燈輪千影合,東華金闕萬重開。」這一幕盛大繁複的樂舞盛宴,再現了唐詩中踏歌旋舞、燈火輝煌的意境。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唐代第103窟《維摩詰經變》的維摩詰像,具有吳家樣特徵。(公有領域)
維摩詰經變
東壁門繪製的「文殊問疾」的維摩詰經變,是隋唐以來常見的題材。而本窟的特色在於更為純熟的繪畫技法以及長安樣式。維摩詰居士坐於帳中,目光炯炯,身體前傾,似乎在侃侃而談;對面的文殊菩薩則神色安恬,形成鮮明對比。這幅畫的線描技法,具有「吳帶當風」的風致,再現了大唐繪畫藝術的高峰。
兩位神明下方,各有一幅聽法圖,維摩詰下方是穿著西域服式的眾生,反映出唐朝與西域各國往來的時代背景;文殊下方,則是別具一格的「帝王圖」,最受後世關注。這位皇帝張開雙臂,昂然前行,前方有二侍從手執障扇,身後有大臣隨駕。其特殊之處在於,帝王的形象與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如出一轍。在某一瞬間,或許會讓人幻想,這位繪畫大師會不會曾神祕地進入這座石窟,在牆壁上留下了神來之筆?
家窟文化
若要完整了解一座洞窟的前世今生,圖像之外的文字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貴資料。莫高窟第220窟的題記中,不僅有明確的紀年,在西龕西方還有一處不起眼的題字「翟家窟」,賦予了這座石窟新的名字,也引出了敦煌石窟的另一個身分。
在石窟的甬道處,留有五代時期翟奉達所寫的「檢家譜」,記錄了這個敦煌望族的一段家族史。翟家從北周時期遷至三危山,很早就有開窟造像的事蹟。而本窟在初唐貞觀年間首次營建,第一位窟主也就是出資人名叫翟通。當時,翟通經地方考試和重重選拔,在朝廷得到了正六品的朝議郎官職,這無疑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件。
於是第220窟作為紀念翟通的功德窟,開始漫漫營建之路。貞觀十六年時,東壁、北壁的壁畫已完成,但二十年後才正式竣工。而本窟最後一次重修,由五代的翟奉達主持,他是天文、地理學家,也是歸義軍節度使參謀,同樣是當地赫赫有名的人物。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唐代第220窟的翟氏供養像。(公有領域)
這裡要說明的是,敦煌石窟的開鑿大部分是民間組織的以家族為主的活動,當地的世家望族無疑是背後最重要的力量。敦煌的大族,以翟、李、曹、張、索、陰等為主,因賜封或貶謫等原因遷居此地,子孫繁衍發展成為世家,或者由於軍事原因在不同歷史時期崛起,成為一方貴族。
除信仰因素外,他們出於紀念個人功名、彰顯家族勢力、長葆家族富貴等原因,不惜斥巨資開鑿大型洞窟,這些石窟往往冠以「某家窟」之名,同時成為各個時代的經典之作。
世家的營建,最早可追溯到西魏,陰氏家族修建了莫高窟第285窟,而第96窟的「大像窟」,也是由陰氏家族開鑿的。開窟最多的是李氏家族,在莫高窟建造七窟,時間跨越整個唐朝。晚唐時期,擔任歸義軍節度使的張氏、曹氏興起,同樣在莫高窟、榆林窟等留下遺跡。
雖然敦煌的名窟由世家望族所建,但以數量計,由庶民出資建造的小型窟龕卻占了絕對優勢。由於庶民財力有限,他們往往加入社團或僧團參與集體營建,或者以個人身分參與大窟的修建。他們貢獻出僅有的積蓄,占得方寸之地,留下神佛的形象。他們也可能留下自己的形象,或者可能題上一句美好的祈願。
比如北周于義出資開鑿的莫高窟第428窟,供養人像多達一千多身。從題記可知,這些人來自河西各地,踴躍響應于義開窟的盛舉。這些石窟中看似微小的存在,卻見證了古代先民樸素虔誠的信仰,以及千年來全民崇佛的盛況。
【敦煌尋夢】長安樣式 定格大唐氣象 | 敦煌石窟 | 唐代 | 莫高窟 | 大紀元 https://bit.ly/2MA9ZOn

Mogao-Caves-No220-Supporters-600x303Mogao-Caves-No220-Jia-Ye-450x771Mogao-Caves-No103-Wujiayang-450x554Mogao-Caves-No220-Lantern-450x670Mogao-Caves-No220-Bodhisattva-450x675Mogao-Caves-No217-Building-600x4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