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1640歐洲崛起
第五部 世界走向開放
從 1492 年到 1640 年:
歐洲的全面爆發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抗爭
通常認為,人類歷史出現過兩次重要變革:一次是農業的發明,因為農業是幾乎所有事物的基礎;另一次是工業革命,因為工業革命塑造了今天的世界。 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有些人認為,最近出現的數字技術和腦科學可以被視為第三次重要變革,但另一些人不同意這個觀點。 然而,如果農業和資本主義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大跨越」的話,那麼或許我們應該在兩者之間再增加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可以算是一個"小跨越",至少是人類向前邁出的堅實的一步。
這個階段就是全球貿易,大約出現於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在世界範圍內的分佈不均衡是全球貿易的重要推動力,它導致食糖、煙草、香料和資金在各個地區之間流動。 沒有全球貿易,就沒有資本主義;沒有資本主義,就沒有工業革命——至少工業革命會改頭換面。
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地方貿易可以發展成為規模龐大的遠途貿易,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阿拉伯水手打通了地中海和印度之間的航路,進而與遠東的海上貿易商取得了聯繫,這是一個例子。 穿越撒哈拉的商隊是第二個例子;維京人利用河流系統進行貿易,這種貿易導致俄羅斯的創建,這是第三個例子。 但直到西歐水手利用新式遠洋帆船,艱難地開闢洲際航路時,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貿易系統才開始逐漸形成。 西歐水手見證了技術的累積。 用繩子綁成的木桶、新式的龍骨和船舵、將帆裝上桅杆的新方法,這些新事物很快就催生出了一種大型帆船,這種大帆船配備了指南針和觀測星象的儀器,不久之後還加裝了火炮。 這種大帆船是由古代的單甲板帆船和舊式的海運貨船經過幾個世紀的改進逐漸發展而成的。
大帆船產生了令人震驚的影響。 儘管學者們對這一問題還存在著不同看法,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當這些新式船舶抵達美洲的時候,美洲大約有 7000 萬土著居民。 也就是說,當時美洲的人口與歐洲的人口大致相當。 這些土著民族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巴西、墨西哥、秘魯和密西西比河流域。 但不久之後,美洲人口開始急速下降。 在相對發達的中美洲和南美洲,來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強迫當地人為他們勞動,把他們變成奴隸,這導致了長達數個世紀的社會發展遲緩和政治停滯。 在相對空曠的北美地區,各種不同類型的殖民者最終在那裡定居。 他們學習了那裡的耕作技術,創建了一種民主文化。
這些變化對當今世界的均勢和繁榮產生了影響。 黃金和白銀先是流入歐洲,之後流入了中國,結果引發了這些地區的政治動蕩。 在歐洲,古老的宗教等級制度受到挑戰,歐洲大陸出現了根本性的分歧:從事環球貿易的商人催生了新的金融系統,這種金融系統也對今天的世界產生了影響。 歐洲人通過海路到達了東方,並在各處建立帝國。 像中國和日本這樣的國家正在努力尋找應對這種情況的方法。
本書這個部分要考察的是,歐洲人是在何時、用何種方式擴張到世界其他地區的。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歐洲人使用的技術還比較原始,而且部分技術還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 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性的一些關鍵因素開始逐漸發揮作用。 在過去,人們會用自我表揚的心態,將這段歷史理解為一個英雄史詩般的故事:探險家和征服者為土著民族帶去宗教和文明;歐洲的城市中出現了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物品;令人欽佩的農民自力更生地開墾處女地。 但現在看來,這更像是個殘忍的故事。 歐洲人蹂躪了這顆星球上的許多地區,他們的所作所為非常像《啟示錄》中所說的四騎士。 我們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世界上的這個地區要比其他地區更加富有,什麼因素在發揮作用? 什麼因素沒有發揮作用? 當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時,我們就會發現,1492 年到 1640 年是歐洲崛起的關鍵期。
我們同樣應該看到的是,這段歷史的真實情況非常古怪,不是任何一段簡述所能傳達的;它使歐洲普遍陷入對海盜的恐慌,也使歐洲尤其敬佩那些保家衛國者,如"穿刺者"弗拉德;俄羅斯的面積變得越來越大;英格蘭和日本出現了兩位主張禁煙的統治者。
樂土上的災難
如果說西班牙人在 15 世紀 90 年代「發現」了美洲,那麼就可以說拿破崙在 1812 年「發現」了俄羅斯。 事實上,我們應該說西班牙人"入侵"了美洲。 歐洲人入侵美洲時所使用的木帆船凝聚了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和火藥、穆斯林的導航數學,以及歐洲人在大西洋上的航海經驗,這些帆船在海上扮演的角色相當於馬和戰車在陸地上扮演的角色。 歐洲人及其現代美洲的兄弟姐妹之所以認為他們"發現"了美洲,僅僅是因為被入侵的民族在軍事上不堪一擊,以及他們很快就被疾病壓垮了。 同樣,在經過數個世紀的亂砍濫伐、瘋狂開採礦產資源、大規模狩獵和過度捕撈之後,歐洲的自然資源已經變得相當貧乏。 因此,對許多歐洲人來說,美洲是一片富饒而成熟的荒地,是另一片樂土。 傳教士、海員、實業家和作家聲稱,這片被發現的土地上有空蕩蕩的森林和友善的異教徒,他們正在等待適度耕作、財產權和福音的恩澤降臨。
大約2萬年前,亞洲人通過大陸橋進入了美洲。 他們在美洲的森林和草原從事狩獵活動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 美洲土著民族的歷史非常複雜。 這段歷史涉及許多不同的文明和一塊完整大陸,而這塊大陸並非無人居住。 事實上,與哥倫布時代的歐洲相比,這塊大陸能夠承載更多人口。 在 15 世紀 90 年代,北美地區大約生活著 700 萬至 800 萬"印第安人",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非常優秀的農民。 如果再加上人口稠密的墨西哥和南部地區,當時美洲的人口約為 7500 萬到 1 億,而同一時期歐洲的人口約為 7000 萬。 1
美洲土著民族的社會各式各樣:從因紐特獵人到居住在村莊中的居民,從複雜的農業文化和部落聯盟到帝國。 歐洲人對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野蠻人"的最初描述,以及那個流行的傳說(按照這個傳說,殘暴的土著獵人住在帳篷里,他們彼此之間進行著永無休止的戰爭)都只是一種宣傳。 事實上,大多數土著人都是農民,他們生活在村莊和小鎮裡,種植各種各樣的作物。 只不過,相當一部分美洲農業是以刀耕火種為基礎的,農民在一塊土地上耕種一段時間后,就會去耕種另一塊土地,以便讓之前的那塊土地恢復肥力——這種做法與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早期農業非常相似。 他們的部落制度以權力平衡為特徵。 這些制度包括幾位起領導作用的婦女——她們可以選擇男性首領——以及為了避免衝突而進行的種種複雜協定和聯盟。 最重要的是,美洲的社會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據估計,僅僅在北美地區就有 600 餘個不同的社會,有大約 12 個相互獨立的語族,這些語族之間的差異"有時比英語和漢語之間的差異還要大」。。 2
儘管歐洲人將「發現」美洲的榮譽歸於哥倫布,但維京人早就到達過北美洲的北大西洋海岸,並曾經短暫地在那裡定居;巴斯克水手也早就知道紐芬蘭附近有富饒的鱈魚漁場。 在哥倫布到達南美洲之後,第一波到達北美的是法國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之後是英國的毛皮商人。 隨後,北美出現了一些殖民地。 這些殖民者能倖存下來,唯一要感謝的就是美洲土著人,因為他們為早期移民提供了許多食物方面的援助。 但歐洲人的到來卻導致了一場全方位的大災難。 直到最近,人們才對這場災難有了一個比較恰當的認識。 據估算,從 16 世紀 20 年代——也就是他們初到美洲的時候——到 1900 年,美洲大約出現過 100 種疾病,這些疾病幾乎消滅了全部土著民族。 除了那些死於疾病的人之外,還有許多人死於饑餓,這主要是因為田地無人播種、無人照料的緣故。 歐洲殖民者聲稱,北美是一片"處女地",是一片空曠的樂土。 但事實上,從許多方面講,那裡都是個災難地帶。
當然,對土著民族構成威脅的不僅僅是疾病。 歐洲人非常希望得到毛皮,特別是能用來做帽子的海狸皮。 歐洲人對毛皮的需求導致了兩個後果:其一,使土著部落陷入紛爭,因為當地的動物幾乎已經被他們獵殺殆盡;其二,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 槍和酒的傳入也產生了相似的影響。 在更靠南的地區,西班牙人使馬重新出現在美洲。 美洲本來有馬,但這些馬已經被早期的美洲人獵殺殆盡。 到 18 世紀早期,逃脫的馬變成了野馬,未逃脫的馬要麼被用於交易,要麼就是被偷了。 馬的出現使"大平原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 過去,他們通常是徒步狩獵野牛。 但現在,騎在馬背上的"大平原印第安人"成了更有效率(和更好戰)的遊牧民族。
最後,殖民地的侵略活動摧毀了土著民族在中美洲建立起來的帝國和北美洲沿海地區的文化,並引發了一波波移民浪潮。 有人聲稱,美洲是"不受時間影響的"和"不可駕馭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美洲已經變成了一塊人口稠密的大陸。 從美洲土著居民的角度來看,歐洲人的到來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
迷失的哥倫布
克裡斯托弗·哥倫布,他的名字在英語里寫成 Christopher Columbus,在西班牙文裡寫成 Cristóbal Colón,在義大利語裡寫成 Cristoforo Colombo,有時又被寫成 Christofferus de Colombo 或 Colom,此外我們還可以為他找到其他名字。 但無論哪個名字,都是指那位紅臉膛、長著白髮的老水手。 哥倫布被看作一個偵察員,一個為歐洲人打前站的先驅。 在所有入侵中,都要有一些人衝在最前面,然後把收集到的資訊傳回後方。 這次,衝在前面的是三艘小船,船員們會用一些下流的俚語稱呼這幾條船。 哥倫布的旗艦是「聖瑪麗亞號」,船員們稱它為「骯髒的瑪麗」。 1492 年,船隊從西班牙的一個小港口起錨,這個港口其實就是個小漁村。 當時,船員們並不不怕從世界的盡頭掉下去。 他們希望發現遠東的國家,可能是日本,可能是印度,也可能是"大汗"統治下的中國(事實上,蒙古帝國在 100 多年前就已經瓦解了,但消息傳遞得很遲緩,他們尚不知情)。 哥倫布至死都相信他發現的是「東印度群島」,但他的行為卻表現出他的困惑:他宣佈,加勒比地區歸西班牙王室所有,如果他真的認為這個地區屬於強大的中國,那麼他就不可能這樣做。
哥倫布如何理解自己的發現,這始終是個謎。 在第一次航行的時候,他沒帶什麼可用於貿易的東西,船上只有一些華而不實的小玩意。 他沒帶士兵,沒帶傳教士,也沒人會用畫圖的形式記錄下他們發現的東西。 當然,他也不會意識到,這支小小的探險隊會成為先鋒。 在他們之後,會有大批歐洲船隻向西航行。 或者可以這樣說,他們只是暴風雨來臨前最初的幾點雨滴。 事後,他做出的解釋既五花八門,又自相矛盾。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並不完全知道他要尋找什麼,儘管他著迷於記錄與黃金有關的資訊。 哥倫布獲得了許多尊貴的頭銜,如"海軍上將"和總督。 而且,無論他發現了什麼,他都有權獲得十分之一的權益。 這些榮譽和特權都是西班牙君主斐迪南和伊莎貝拉授予的,他們剛剛摧毀了穆斯林在歐洲的最後一個據點——一個名叫格拉納達的小王國。
哥倫布是一位勇敢的水手,儘管他可能也是位信心滿滿的藝術家。 當然,他也應該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錯誤負責任。
或許,我們應該說哥倫布是位"自信的藝術家",因為他對命運抱有堅定的信念。 他一直在努力募集資金。 從本質上看,他要做的事屬於一種金融投機。 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在那個時代,地中海西部地區出現了激烈的競爭。 葡萄牙人——真正的具有開拓性的水手——已經到達非洲最南端,並隨時準備開通一條通往印度的可靠航路。 他們希望能到達非洲的採金區——這些採金區歸馬里帝國和桑海帝國所有,希望能從南面攻擊伊斯蘭世界。 西班牙人與法國冒險家和葡萄牙人展開了競爭,他們都試圖在散布於非洲沿海的群島上建立歐洲的第一塊大西洋殖民地。 在這些群島中,葡萄牙人獲得了馬德拉群島和佛得角群島;在1404年至1493年之間,西班牙佔領了加那利群島。
加那利群島上出現了小規模的殖民活動,成了美洲殖民活動的完美預演。 群島上的土著人很可能是柏柏爾人的後裔,他們身材高大,膚色並不十分黝黑。 他們都生活在部落群體中。 儘管抵抗了西班牙人的入侵,但他們缺乏西班牙人在馬匹和槍支上的優勢,他們對這二者一無所知。 他們對歐洲的疾病同樣缺乏免疫力。 許多人淪為奴隸,被帶到歐洲。 現在,他們的文化已經完全消失。 在他們的土地上,西班牙人建立了糖料種植園,並夢想得到不必遠跨重洋才能獲得的非洲黃金。
但是,從加那利群島再往西會是什麼地方呢? 除了哥倫布,還有許多人認為再往西就是日本和中國,而且認為只要經過 4 個星期的航行就能到達那裡。 當時,受過教育的歐洲人都已經接受了"地圓說"。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樣,基督教水手已經有了穆斯林的星盤、中國的指南針和比較原始的地圖。 很多人告訴哥倫布,中國是可以到達的,保羅·托斯卡內利就是其中之一。 托斯卡內利是佛羅倫薩的一位大學者,他認識萊昂納多·達·芬奇,可能也認識亞美利哥·韋斯普奇,後來亞美利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塊大陸。 3但另一方面,其他傑出的地理學家卻持不同觀點。 他們認為,這段航程的距離要遠遠超過哥倫布的預期。 他們相信,這段航程實在是太遠了,遠到當時的船舶無法承受的地步,因為這些船舶只能攜帶數量有限的淡水維持生命。 哥倫布的冒險沒有得到葡萄牙人的支持,因為葡萄牙國王手下的數學家不同意他計算的距離;開始的時候,哥倫布在西班牙也遇到過相同的麻煩。
然而,對摩爾人的軍事勝利使斐迪南和伊莎貝拉非常興奮。 最終,他們表示願意説明哥倫布。 他們的動機多種多樣,包括貪心、驕傲、虔誠和恐懼,所有這些因素都交織在一起。 他們渴望得到黃金,也渴望得到東方的香料。 在漫長的陸地商路沿線,東方的香料使許多商人和城市變得非常富有。 征服格拉納達王國是件光彩的事,但這場戰爭的花銷也很高昂。 儘管如此,這場戰爭在歐洲引起了強烈反響,人們將其視為基督教徒的偉大勝利,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為此深感自豪。 他們有一種清晰的感覺,認為哥倫布的冒險活動體現了上帝的意志。 與同時代的基督教徒一樣,他們相信耶穌基督將在不久后重返人間。 因此,他們要找到盡可能多的靈魂,將他們帶入基督教會。 更重要的是,他們害怕新發現落入他人手中會構成威脅。 哥倫布已經找過葡萄牙人。 他還委派一個兄弟前往英格蘭,尋求英格蘭國王的説明(但這位兄弟被耽擱了,後來被海盜俘獲)。 當西班牙人最終同意資助哥倫布的時候,他正在前往法國的路上,希望法國人能接受他的觀點。
哥倫布不是西班牙人,而是熱那亞人。 但是,西班牙的貴族、教會和商人願意資助他。 倘若哥倫布返航時能帶回一些土著奴隸、讓人感興趣的蔬菜和鸚鵡,以及一小盤黃金的話,他們願意再掏一筆錢。 實際上,他們是在賭博,要麼加註,要麼放棄。 哥倫布聲稱,從加那利群島啟航經過 4 個星期的航行就能到達日本。 他認為,這段航程大約是 2400 英里。 但葡萄牙的數學家們是對的,這段航程的實際距離是 1.2 萬英里。 如果不在中途靠岸補充淡水的話,當時的海船絕不可能航行那麼遠。
哥倫布或許知道自己是誇大其詞,但這種誇誇其談會使他駛向未知世界的勇氣更加引人矚目。 曾經至少有一支準備充足的探險船隊向西航行,從此銷聲匿跡。 但我們也不應該忘記,航海家在獲得新設備和大海船,以及展望他們將會航行多遠時所產生的興奮感。 斐迪南和伊莎貝拉許下了重賞:第一個發現新大陸的水手可以獲得每年 1 萬個銀幣的終身年金。 在那三條小船上的每一位水手大概都有這樣一種幻想:「這筆年金應該屬於我。 "從加那利群島出發後,這種貪念和樂觀情緒持續了數周之久。 船員們確實有許多"發現",但後來證明,這些"發現"都是假的,而且船隊的物資變得越來越少。 在這種情況下,之前的情緒發生了變化。
哥倫布——這位義大利船長——懇求和哄騙他的西班牙船員,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 一些水手認為,這個外國人一定是瘋了;他們還認為自己冒著生命危險,但最後只有船長會變得富有,這實在是太不合理了。 另一些水手提議,如果哥倫布堅持繼續航行的話,就把他從船上扔下去。 經過五個星期的海上漂泊後,哥倫布與另兩艘船——"平塔號"和"尼尼雅號"——的船長召開了一次會議,他們勉強同意繼續航行,但最多只能再往前走 4 天。 兩天之後,也就是 1492 年 10 月 12 日,一個名叫羅德里戈·德·特里亞納的水手終於在前方發現了一片陸地。 這片陸地是一條島鏈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將這條島鏈稱為巴哈馬群島。 如果特里亞納對餘生抱樂觀態度的話,那麼他就看錯了他的船長。 哥倫布宣稱自己已經看到了陸地,應該由自己拿年金。 歸國途中,那些失望的船員為什麼沒有把哥倫布扔到海裡? 這是另一個謎。 他們登陸后,哥倫布宣布這個島嶼歸西班牙王室所有。 這個島嶼被稱為聖薩爾瓦多島,土著人原本將其稱為瓜納哈尼島。
島上的居民與加勒比地區的泰諾人有關,泰諾人的死敵是被看作「食人族」的加勒比人。 當時,加勒比海地區的總人口不到 20 萬,他們會從事一些簡單的農業生產,會捕魚和編織。 他們非常喜歡抽煙——將晾乾的煙葉捲成卷抽。 在哥倫布的描述中,泰諾人——哥倫布將其稱為"印度人"——是愛好和平的,性情溫和。 他告訴斐迪南國王,西班牙人可以強迫他們工作、種地和修建房屋,也可以強迫他們穿上衣服。 隨後,哥倫布又宣佈一些更大的島嶼歸西班牙所有。 他還綁架了一些當地的土著人,把他們帶回歐洲,展示給西班牙人看。 1493 年,哥倫布進行了第二次航行,這次航行的距離比第一次還要長。 在西班牙殖民者初次到達美洲之後的18年內,99%的土著人都失去了生命,其中大部分人死於疾病。
在第一次航行途中,船队中最大的一艘船失事。因此,哥伦布不得不将 39 人留在当地,让他们建立一块殖民地。而且,他也不得不放弃一些在当地找到的黄金。但西班牙人对黄金非常贪心,尽管泰诺人进行了抵抗,但他们还是被西班牙人征服了。哥伦布返回时,这 39 个人都死了。但在他们之后,又出现了更多的殖民者,因此泰诺人和加勒比地区的其他土著民族难逃厄运。他们将梅毒传染给了哥伦布的水手,后来所有通奸的欧洲人都逐渐染上了这种疾病。但最后,他们还是消失在了历史中,只留下一些特殊的词语,如“吊床”“独木舟”和“烧烤”。4 在第二次航行的时候,哥伦布的船队大约有 1200 人,其中还包括一些妇女。与这些殖民者一同前往美洲的还有马,以及骑在马背上手持枪械的士兵。对于美洲土著人来说,骑兵一定是种可怕的“怪物”——这种“怪物”的上半身是人,下半身长着四条大长腿,而且还能喷火。第二次航行还将骡子、鸡和猪带到了美洲:就在这一刻,探险变成了征服。
当殖民者残忍地对待这些“印度人”的时候,他们会为自己的暴行进行辩解,污蔑这些土著人是“食人族”。事实上,美洲的土著居民已经成了新西班牙帝国的一种财产。土著人的土地成了西班牙帝国的土地。西班牙的天主教徒有这样一种倾向:他们将所有非天主教徒都视为异教徒。这些异教徒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信仰,要么就被烧死。这种宗教倾向是否是西班牙人忽视土著民族权利的主要原因呢?北方的新教徒也一样;宗教成了一个简单的借口。但无论如何,对于新生的西班牙王国来说,真正的威胁不是来自新世界,而是来自旧世界。
真正的威胁来自葡萄牙。在大西洋的各个地区,葡萄牙人都是西班牙人的竞争对手。1494 年,这两个国家达成了一项特别协议,这项协议经《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认可后生效。这项条约以一条经线为界,将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归西班牙所有,另一部分归葡萄牙所有。这条经线穿过了两极和佛得角群岛(已经被葡萄牙人占领)以西的地区,把哥伦布发现的古巴岛和伊斯帕尼奥拉岛划归西班牙。后来,双方又对最初的协议进行了调整,葡萄牙人获得了巴西的大部分地区;之后,伊比利亚人又开始瓜分世界的另一边。1529 年签订的《萨拉戈萨条约》又在远东地区划了一条线。
在第三次和第四次航行中,哥伦布登上了南美大陆,并发现了珍珠。此时,殖民者之间产生了矛盾,而且他们与忍气吞声的泰诺人之间也发生了冲突。斐迪南和伊莎贝拉降低了哥伦布过于优厚的待遇,并开始执行一项长期规划。按照这项规划,个人冒险所取得的成果将转化为由国家和教会支持的统治权。
基督教世界的边境
要理解哥伦布的所作所为和这两个国家划分世界的荒谬举动(这种荒谬举动还得到了教皇的认可),我们就要深入了解当时伊比利亚半岛的政治。如果说路途遥远而又花费不菲的丝绸之路切断了基督教欧洲与东方的联系,那么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孤立感一定会更加强烈。它们位于欧洲的边缘——刚刚驱逐了穆斯林——境内散布着许多堡垒、防线和军营。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就是欧洲边缘国家的君主,他们虔诚信仰天主教。西班牙人的经验是,要想获得安全感就需要不断前进,不断扩张领土。因此,这是一处动荡不安的边境,一处经常发生战争的边境,需要帆船维持治安。
在穆斯林占领伊比利亚半岛的几个世纪中,曾经有一度,只有位于西班牙北部山区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国还信奉基督教。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几个基督教王国利用穆斯林的分裂,慢慢向南扩张。发源于北非的穆拉比特王朝推行更严格的伊斯兰统治。在这个王朝的统治时期,犹太人和其他民族发现,那些相互争斗的基督教国家似乎更欢迎他们到来,很多人因此移居到北方。在伊莎贝拉和斐迪南继位前的若干个世纪里,基督教徒已经“收复”了大半个西班牙。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1212 年的纳瓦斯—德托洛萨战役是一场重要的胜利。是年,卡斯蒂尔、纳瓦尔、阿拉贡和葡萄牙的君主一改过去相互纷争的传统,将矛头一致指向南方的伊斯兰王国,成功地摧毁了穆瓦希德王朝。穆瓦希德王朝是一个柏柏尔人建立的王朝,它的军队来自各个地方,有一部分军队来自今天的北非地区,最远则来自非洲内陆,如塞内加尔。
到了 15 世纪 90 年代,只有弱小的格拉纳达王国尚未被肃清。尽管穆斯林军队进行了长期而英勇的抵抗,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投降。这一方面是因为格拉纳达王国受到了饥饿的威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基督教王国与他们签订了貌似优厚的条约,使他们非常动心。基督教徒承诺,每一个愿意投降的人都可以离开西班牙,返回非洲;而且,愿意留在西班牙的穆斯林还可以继续遵守伊斯兰律法。因此,数十万穆斯林选择留下来,在基督教徒的统治下生活。由于最初的条约很快被撕毁,有些人发现这种生活实在难以忍受,但也有许多穆斯林改宗基督教。当时,西班牙有 20 多万犹太人,他们也要被迫做出选择,要么改宗天主教,要么离开西班牙。根据现在的估算,只有大约 4 万人选择离开。最初,他们的主要目的地是葡萄牙。但后来,很多人去了阿姆斯特丹、君士坦丁堡、威尼斯,甚至罗马。5
那些坚持信仰的犹太人则被剥夺了财产,这确实有助于西班牙政府为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募集资金,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布尔戈斯主教就曾是一位犹太教的拉比;圣女大德兰——又被称为阿维拉的圣特蕾莎——这位反对宗教改革的神秘主义者来自改宗天主教的犹太人家庭;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可能也是如此,这位修士和历史学家揭露了西班牙在美洲殖民活动的黑暗面。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和人们印象中的一样残忍、冷酷,不断考验着马拉诺(指被迫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他们被怀疑还在秘密地信奉犹太教)的忠诚,有多达 4000 人因宗教忠诚问题遭到处决。但另一方面,犹太人和穆斯林也会处决叛教者。对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来说,宗教裁判所和在西班牙实现基督教化是他们的王国——卡斯蒂尔王国和阿拉贡王国——组建联盟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他们要在这块极端的意识形态基石之上建立具有同一性的新国家。
斐迪南和伊莎贝拉都是信仰天主教的君主,非常钦羡罗马,天生一对。伊莎贝拉是卡斯蒂尔王国的公主,但她的童年生活颇为坎坷。有一段时间,她的生活相当拮据,只能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相依为命。精神疾病可能源于家族遗传:伊莎贝拉的女儿就被称为“疯女胡安娜”。伊莎贝拉的父亲很有政治野心,利用女儿诱惑大半个欧洲王室成员抛来橄榄枝。对于求婚者,伊莎贝拉都冷眼相加,并且学会了躲避那些年长很多的贵族。有一次,她向上帝祈祷,恳求不要让她嫁给一个 43 岁的贵族。后来,这个男人因为阑尾破裂死在了求婚的路上(这或许可以解释伊莎贝拉虔信的原因)。1469 年,为了和阿拉贡王国的斐迪南王子结婚,伊莎贝拉私自逃出家门。显而易见,他们的婚姻不符合任何人的期望,因为他们的祖父有血缘关系。不过,他们的婚姻得到了教皇的祝福,而教皇的祝福是必不可少的。
从画像上看,斐迪南是个柔弱、忧郁的男子。但在控制了两个王国之后,他变成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统治者,永无休止地征战和签订各种条约。他是个工作狂。有时,为了使自己能集中精力,他会在脸上贴一条绷带。在处理与摩尔人、异教徒和犹太人相关的问题时,斐迪南比伊莎贝拉还要强硬。当军队厮杀之时,伊莎贝拉喜欢亲临现场观看。在费迪南心目中,妻子与他的地位是平等的(但除了妻子,他从不平等待人)。这对夫妇的座右铭是:“伊莎贝拉和斐迪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历史为我们提供的婚姻幸福的秘诀。斐迪南比伊莎贝拉多活了 12 年。对他们二人来说,这都是悲伤的事情。
所有這些都很重要,因為斐迪南和伊莎貝拉創建了西方最強大的王朝,或許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王朝。 "瘋女胡安娜"嫁給了"美男子腓力"。 腓力來自哈布斯堡家族,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兒子。 胡安娜和腓力的兒子是查理五世,西班牙的王權與奧地利的王權因此又扯上了關係。 除西班牙和奧地利外,查理五世還繼承了勃艮第、低地國家、德意志南部、那不勒斯、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的統治權。 1519 年,查理五世當選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能當選得益於這樣一個事實:他的兄弟統治著波希米亞和匈牙利)。 於是,他成為古典時代之後第一個有可能統一歐洲的人。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大量白銀正從剛剛建立的美洲帝國湧入查理五世的金庫。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美洲帝國。
對白銀的貪婪
這是有史以來最一邊倒,也是最重要的伏擊戰之一,但設伏的西班牙人可不這麼想。 他們正躲在白牆後面,等待敵人到來。 一個伏擊者坦言:「當時的情形太恐怖了,許多人尿了褲子都不知道。 "他們的首領名叫弗朗西斯科·皮薩羅。 皮薩羅是私生子,來自西班牙的一個貧窮小鎮,目不識丁,滿頭灰髮。 在美洲,他手下只有 168 個人,其中 62 個人配有馬匹。 1532 年 11 月 16 日(星期六)清晨,皮薩羅見到了印加帝國——我們將這個國家稱為秘魯——的統治者。 儘管印加帝國擁有大約 8 萬人的軍隊,但他們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使用火槍,而印加軍隊使用彈弓、弓箭、棍棒和木質的盔甲,這些武器更適合青銅時代的戰爭。 但西班牙人的火繩槍射速很慢,也不靈活。 而且,皮薩羅大約只有 10 支或 12 支火繩槍。
那些魯莽的侵略者的處境十分不利。 西班牙人邀請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到卡哈馬卡城的廣場上見面。 卡哈馬卡城位於層巒疊翠的秘魯高原,那裡有許多寺廟和軍事設施,這些建築都是由石頭拼砌而成的,看上去比任何一棟歐洲的石質建築都更精巧。 城市的中心有一座巨大的廣場,廣場周圍是一些低矮的房屋。 這些房屋是供朝拜者和旅行者居住的,設伏的西班牙人就躲藏在那裡。
但印加帝國的皇帝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圈套。 阿塔瓦爾帕剛剛在內戰中擊敗了同父異母的兄弟,在首都庫斯科加冕稱帝。 儘管西班牙人在北方橫行霸道了很多年,但他從來沒聽說過這些征服者。 使者將皮薩羅抵達沿海地區的消息報告給阿塔瓦爾帕。 與此同時,還傳來一些令人擔憂的消息——這些入侵者在當地大肆劫掠。 但與史詩般的印加內戰相比,這似乎只是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一位使者告訴阿塔瓦爾帕,這些人並不值得憂慮——這群人不好戰,而且組織混亂。 他們膚色蒼白,穿著閃閃發亮的金屬外衣,騎在巨大的美洲駝上。 那些"馬"也不足懼,因為它們不吃人。 在這些西班牙人中,有一個叫作比森特·德·巴爾韋德的修士。 用那位印加使者的話說,這個人的身上裝飾著"兩條橫豎交叉在一起的棍子"。 因此,阿塔瓦爾帕對這些入侵者僅僅是充滿好奇。 他後來告訴皮薩羅,他很想得到那些馬,因為他認為這些動物很有用處。 他將西班牙人視為怪人,希望他們能為自己守衛後宮。 阿塔瓦爾帕乘坐轎子進入卡哈馬卡,整座轎子裝飾著鸚鵡的羽毛、白銀和黃金。 轎夫共有 80 人,他們身穿翠藍色的衣服,個個都很有身份。 與皇帝一同進城的還有 6000 名精銳士兵,他們揚揚得意地跟在轎子旁邊,嘴裏還唱著歌曲。 此外,在皇帝的前面還有一支負責開路的先頭部隊。 大部分士兵都沒有武裝,他們身上穿的是禮服。
由於西班牙人的武器後來輕而易舉地擊潰了這支軍隊,因此有人會認為印加軍隊不堪一擊。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士兵都受過嚴格訓練,他們曾打敗遭遇的每一支敵軍。 他們都是優秀的戰士,能與敵人短兵相接,直到戰死疆場。 當印加人到達廣場時,那裡空無一人。 隨後,那位教士出現了。 他告訴印加皇帝,他是來指引他皈依基督教的。 比森特拿出一本《聖經》,阿塔瓦爾帕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件東西。 他接過《聖經》,努力翻看這本書。 比森特想上前幫忙,卻被阿塔瓦爾帕推到一邊。 打開《聖經》后,在仔細地閱讀了那些彎曲的黑線之後,皇帝失望地把書扔在了地上。 這次會面實在太無聊了,而這件禮物也沒有任何意義!
這種褻瀆上帝的行為激怒了比森特。 他開始召喚伏兵。 "來啊,來啊,基督徒們,"他叫喊著,"快來收拾這些可惡的敵人! "皮薩羅丟下了手裡拿著的衣服,這是事先安排好的暗號。 看到暗號后,西班牙人的 2 門小火炮開始射擊(他們總共帶了 4 門小火炮,但其中有 2 門啞火了)。 西班牙人忘記了恐懼,忘記了不舒適的濕靴子,或是騎馬,或是徒步,從埋伏地衝了出來。 槍炮的聲音和突然襲擊使印加軍隊陣腳大亂。 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槍炮,也沒有見過鐵質武器或馬匹。 印加人四散潰逃。 在太陽落山前的2個小時里,至少有7000名印加人被殺。 他們中的一些人試圖保護坐在轎子中身為太陽神後裔的皇帝,一些人則跨過圍牆,逃向曠野。 西班牙人大開殺戒,直到精疲力竭為止。 最後,騎兵撞翻了皇帝的轎子,皮薩羅活捉了阿塔瓦爾帕,把他拖進一間屋子。
驚魂未定的印加皇帝與皮薩羅做了一筆交易。 西班牙人已經從敵人手裡搶來了許多用黃金和白銀製成的盤子、壺、酒杯和首飾,這些東西讓他們驚詫不已。 但阿塔瓦爾帕告訴皮薩羅,他那裡還有更多黃金和白銀。 在印加,黃金和太陽聯繫在一起,因此也是和太陽神聯繫在一起的。 對印加人來說,這些金銀器的價值在於它們的工藝和優雅;但對西班牙人來說,它們的價值僅僅在於貴金屬本身,也就是這些貴金屬的商品價值。 很快,他們就開始熔化這些精巧的金銀器,將其製成金錠和銀錠。 阿塔瓦爾帕意識到了西班牙人對貴金屬的癡迷,於是提議,如果他們釋放他,他將把這座關押他的房子里裝滿黃金。 關押阿塔瓦爾帕的房子至今還保留著。 整座房屋有 22 英尺長、17 英尺寬,大約能裝 8 英尺高的物品。 之後,他又許諾,會以同樣的方式送給他們 2 倍的白銀,這些貴金屬都將在兩個月內備齊。 皮薩羅對這個條件非常驚訝,同意了阿塔瓦爾帕的提議,承諾釋放他回去。 但事實上,皮薩羅並不想遵守諾言。
事实上,寻找和收集贵金属的工作直到第二年 6 月才结束。印加工匠制造的最精美的金银器被熔化成 1.3 万磅金锭和 2.6 万磅银锭。
此时,西班牙人已经深入印加帝国,打击、欺骗和分化敌人。阿塔瓦尔帕自始至终都有利用价值,因为他对臣民有绝对权威,即便被俘也是一样。这使西班牙人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与此同时,印加人仍在努力救出皇帝,挽救帝国。
然而,事与愿违。阿塔瓦尔帕本想贿赂敌人以换取自由,但西班牙人只让他在两种死法中选择其一:被烧死,或皈依基督教后被绞死。印加人有通过制作干尸保存遗体的信仰。因此,阿塔瓦尔帕选择后者,但皮萨罗还是焚毁了他的尸体。
在早期,当邪恶的帝国主义者和高贵的土著居民发生冲突时,上述情况很常见,但这种印象并不正确:真正的帝国主义者是印加统治者。印加帝国发源于库斯科地区,随后向南发展,但在西班牙人到来 90 年之前才开始对外扩张。在皮萨罗到来 60 年之前,印加人控制了卡哈马卡城。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的 30 年时间里,印加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印加的工程师不但技术高超,而且十分好战,就像古罗马人一样。他们修建了大约 1 万英里的道路,综合运用军事进攻、金钱贿赂和精神恐吓等手段,征服了安第斯山区和西部沿海平原的各种文化。
印加没有车轮运输,没有文字系统,也几乎没有金属武器。印加人会用一种有颜色的绳结记事,这种奇特的记事方法被称为“奇普”。人们进行通信和行政管理主要依靠这种方法,信使会将绳结送往各地。但是,印加的王权非常强大。所有土地都是国有,人们以家族为单位被组织起来,为皇帝提供各种服务。而且,他们没有迁徙的自由。阿塔瓦尔帕不是圣人,他希望臣民像奴隶一样顺从自己的奇思怪想。他还喜欢滥施死刑,用敌人将领的颅骨饮酒。
除了没有马匹和枪炮,印加帝国还有一个弱点,就是极端的中央集权。这种制度帮了西班牙人的大忙。因为他们控制了阿塔瓦尔帕就控制住了印加帝国行政中枢。在杀害阿塔瓦尔帕之后,西班牙人将其兄弟尤潘基扶上皇位,通过新皇帝镇压印加人的反抗运动——印加人发动的反侵略战争持续了大约 40 年之久。这成为西班牙人的惯用伎俩。从 1519 年到 1521 年,在埃尔南多·科尔特斯的带领下,西班牙人击败了北方的阿兹特克帝国。这些入侵者发现,许多被这个崛起不久的帝国征服的民族都愿意和他们联手,共同反抗当地的暴君,但这些民族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在俘虏了阿兹特克的统治者蒙特祖玛之后,西班牙人又利用他残存的权威控制臣民,掠夺黄金。
在墨西哥和秘鲁站稳脚跟后,西班牙统治当局不但利用了当地的统治制度,而且还从西班牙引入了一些制度,其中最著名是就是“监护征赋制”。在“监护征赋制”下,土著居民几乎变成了西班牙人的奴隶。在西班牙,这种制度的最初对象是穆斯林。在秘鲁,印加帝国本来就有强迫劳动的传统,西班牙人直接继承了这种传统,使其为自己服务,特别是在波托西的银矿。尽管一种帝国制度取代了另外两种帝国制度,但农民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随后,这种情况也会在北美地区出现。
西班牙征服是美洲社会的新起点,但西班牙人根本就没考虑创建一个新世界。就其劫掠行径和对西班牙王室的忠诚而言,他们只是一群冒险者。美洲出现了许多建筑,如学校、医院、兵营和教堂,但马德里推动的改革进展十分缓慢,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改革。安东尼奥·德·门多萨侯爵曾任新西班牙行省的总督,这个重要人物曾经告诫他的继任者,要么不做任何事,要么就拖拖拉拉。在征服美洲几十年之后,许多关键的征服者都不愿老死他乡,其中就包括科尔特斯。
皮萨罗的追随者在著作中总是喋喋不休地谈论黄金和白银,而不是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他们实在太看重贵金属了!尽管可以建造美丽的建筑,演奏优雅的音乐,但新世界的西班牙人并没有证明自己的创造力,成为开明的帝国缔造者。西班牙人占领的是一个纷争不断的世界,他们的文化对欧亚大陆贡献很少。特诺奇提特兰是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除了君士坦丁堡,它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座城市拥有的水渠、宫殿和宗教艺术(更不用说对臣属民族的无情统治,以及对死亡和来世的痴迷了)使其与威尼斯非常相像。但是,由于阿兹特克人的宗教使欧洲人感到恐惧,其艺术价值被彻底忽略了。玛雅人生活在尤卡坦半岛,在被征服之前,他们曾进行了长期的抵抗。玛雅人的黄金时代早已逝去。在 16 世纪,他们繁复的建筑和神秘的占星术丝毫不能引起欧洲人的兴趣。
很快,北美其他欧洲殖民地吸引了另一批冒险家——宗教异见分子和吃苦耐劳的农民,他们希望在新世界开始新生活。尽管有人试图在弗吉尼亚和卡罗莱纳重建欧洲式的贵族制度,但谋求建立初级民主制度的意愿已不可遏制(至少欧洲的男性殖民者有这样的意愿)。
西班牙人将贵族、士兵和神职人员都带到了中美洲。但是,占地辽阔的教会、修道院和大庄园日益衰退;而契约奴和奴隶既不能创造新观念,也不能生产供出口的商品。这使中美洲不仅难以抵御北美殖民者的入侵,内部也受困于受启蒙运动影响的大起义。因此,当西班牙王室被拿破仑推翻、西属美洲统治当局分崩离析的时候,墨西哥宣布了独立。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创建一个更民主的新社会,而是为了维护地方贵族的利益,抵制西班牙出现的激进主义运动。6 阿根廷的何塞·德·圣马丁和委内瑞拉的西蒙·玻利瓦尔都发动了史诗般的独立运动,但他们都未能创建足以抗衡美国、英国或欧洲帝国的国家。
在征服美洲的早期,由于西班牙人随身携带的疾病和武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加之其英勇无畏的冒险精神,他们的军事进展极其迅速。在皮萨罗到达之前,西班牙人的细菌就已传到了印加首都库斯科。在安第斯山区和南美洲的其他地区,天花病毒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天花病毒杀死了印加皇帝,导致他的儿子们互相残杀。在皮萨罗登陆时,内战已经爆发。从墨西哥到太平洋岛屿,流行疾病都产生了同样的效应。
在大约 1.3 万年的时间里,美洲人从未接触过肆虐欧亚大陆的病菌。因此,一旦病菌传入美洲,它们产生的影响就是灾难性的,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美洲中部地区。据估算,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居住在那里的全部人口的 95% 都死于越洋而来的病菌——如麻疹、天花、疟疾、白喉、斑疹伤寒和肺结核。有人可能会怀疑死亡人口的准确比例,但无可怀疑的是,欧洲历史上的任何人口死亡灾难都无法与之相比。
那么,西班牙人和其他欧洲人得到了什么?除梅毒外,没有任何奇怪的疾病传入欧洲。而且,我们也无法确定梅毒是否是在中美洲感染的。西班牙人的主要收获是突然涌入的金属货币。随着印加帝国的崩溃,西班牙人患上了“黄金狂躁症”。皮萨罗的秘书佩德罗·桑乔自我辩解道:“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从库斯科获得的大量白银和黄金……”为阿塔瓦尔帕赎身的金块和银块仅仅是开始。在印加文化被剥皮削骨后,西班牙人在 20 年的时间里利用新的采矿技术和提炼技术对位于今天玻利维亚的波托西银矿进行了全面开发。据说,在波托西铸造的每一个比索都搭上了 10 条土著美洲人的性命。而在之后的一个半世纪,从美洲流入欧洲的 5 万吨白银中有三分之二出自波托西。
然而,劫掠财富不一定会导致繁荣。由西班牙大帆船运送到西班牙宫廷的黄金和白银最终却流落他乡。很多金钱被用于装饰教堂。为了维持哈布斯堡王朝对尼德兰的控制,查理五世还将大量金钱投入一场又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在意大利,为了与法国人一争高下,查理五世同样不惜血本。结果,弗兰德斯的粮食商人、德意志的武器商人及各路雇佣军赚得盆满钵满。此外,他还大肆举借债务用以偿还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债权人。后者则远渡重洋从中国购买丝绸和瓷器等奢侈品。在当时的中国,明朝取代了蒙元帝国,开创了另一个黄金时代。不过,由于从美洲经由西班牙和东地中海地区融入了太多黄金或白银(或者太贪恋白银),明帝国爆发了严重的货币危机。
如果上述印加贵金属的全球流通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考虑海盗的作用了。由于无法染指美洲的财富,法国人和英国人就利用海船打劫西班牙人的大帆船,把战利品运送回家。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对海盗行径视而不见。在来自德文郡的恶棍弗朗西斯·德雷克率领舰队环绕南美洲航行,进入秘鲁水域抢劫西班牙人的黄金和白银(这些财富都是从印加人那里掠夺的)后,伊丽莎白的分成足够她偿还英格兰的全部外债。7 海盗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故事素材,但他们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通过吸引法国人和英国人跨越重洋掠夺财富,海盗既改进了欧洲北部的航海技术,又在加勒比海地区建立了军事据点,为后世的帝国扩展提供了便利。
用经济史学家大卫·兰德斯的话说,西班牙征服者的故乡“之所以陷入贫困(或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金钱太多”。8 西班牙人从竞争对手那里买来了各种纺织品、食品和特产。他们对鸿运当头惊喜不已,因为不事生产也能尽情消费。这和 21 世纪初的情形很相似,西方社会都沉浸在由信贷消费带来的经济繁荣。当时有人就看到了这一点。兰德斯引用了摩洛哥驻马德里大使的话,他正处于肆意挥霍时期的尾声。1690 年,这位大使注意到:
……今天,在基督教诸国中,西班牙人财富最多、收入最高。但是对奢华的热衷和文明的舒适征服了他们。你很少发现西班牙人像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热那亚人那样为从事商业奔走海外。类似地,这个国家蔑视社会下层和普通民众从事的手工艺行业,它自视比其他基督教国家高出一等。在西班牙从事手工业的多是逃到西班牙寻找工作的法国人……(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就发了大财。
我们很难想象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能使国家彻底衰落。在新世界,由贵族、神职人员和大地主组成的帝国正在日趋没落,使其对手充满活力的现代性从未触动西班牙。阿塔瓦尔帕未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西班牙人也一样。
宗教改革
事物的外表和外在风格可以承载深远的意义。在宗教改革期间,由身着华美服饰、吟诵拉丁祭文的男性神职人员在富丽堂皇的教堂中主持的礼拜仪式遭到了另一种礼拜仪式的抨击。马丁·路德身处的德意志是一个黑与白的世界。在紧要关头,路德会有意识地将严肃的黑色布道文印制在雪白的纸张上。早期的印刷工匠会用煤灰和蛋液调制墨水,那些刺状的黑色字母就是用这种墨水印制的。经由这种途径,路德的声音化作成千上万份布道文传递到北欧民众的手中。对目不识丁的人来说,粗糙的黑白两色印刷品传达的正是改革者的消息——与之前五颜六色的祭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服饰都是质朴的白色、深色和黑色。他们的语言都是德意志地区的方言俚语。从早期的肖像画观察,他们面庞上都是严肃、冷峻的神情。
北德意志正在反抗南德意志。在南方,光耀夺目的教皇仪制,以及多姿多彩的教堂和镀金的圣母像代表了一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会传统。马丁·路德身材魁梧、个性固执,喜欢自吹自擂。他站在对抗教皇和皇帝的第一线,成为德意志英雄一点也不令人惊奇。正如他自己形容的那样,他站在了“贝希摩斯怪兽口中的巨齿之间”。在路德之前,德意志的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骑士、皇帝、主教和神话传说的历史。从很多方面观察,他都算是第一位现代德意志人。在那幅著名的肖像画中,路德双臂弯曲,面无惧色,凝视着我们。他为人质朴,但并不是农民。他的父亲在萨克森的煤矿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后来成了中产阶级,迎娶了一位漂亮的妻子,还拥有一座迷人的石砌房子。他把路德送入一间好学校接受教育,尽管那里的制度很严酷。和许多社会地位日益上升的父母一样,路德的父亲也希望儿子能成为一名律师。从很早的时候开始,马丁·路德就展现了善于质疑的个性,他对知识的渴求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我们必须设想这样一个世界:地狱真实存在,并且近在咫尺;魔鬼和巫师在森林和小路上作祟;唯有依靠耶稣的帮助才能逃离。在马丁·路德的时代,德意志并不是一个舒适、安全的地方。除了饱受瘟疫之苦,在坏年景忍饥挨饿之外,德意志的政治也软弱不堪。在东方,条顿骑士团已经屈服于波兰人。在北方,丹麦人占领了荷尔斯泰因。在西方,瑞士联邦赢得了独立地位。更重要的是,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军队正在威胁整个欧洲,这种威胁终马丁·路德一生都没能化解。因此,宗教改革的早期阶段与奥斯曼帝国的严峻威胁如影随形:1521 年,奥斯曼人攻陷了贝尔格莱德;1522 年,占领了罗德岛;1526 年,击溃了匈牙利人。三年后,奥斯曼人又将维也纳围得水泄不通。他们还深入波兰的腹地,跨越地中海进攻马耳他岛,与威尼斯人的战争一直呈胶着状态。尽管南方的天主教政权在 1571 年的勒班陀海战中最终击败了奥斯曼海军,马耳他和维也纳也化解了围攻之势,但很多基督教徒都相信他们正经历基督教王国的末世,注定是文明的最后一代人。
德意志是“宗教和伪古典神话的”9 神圣罗马帝国的一片领土和语言区,而不是作为一个国家存在。在公国、诸侯领地、主教辖区和自由城市之间,还有大约 300 个半自治的封邑,他们都有自己的法律、货币和家族封地。战争和瘟疫使德意志的人口锐减。一种可怕的新疾病梅毒更是在全欧洲肆虐,“幽灵村”随处可见。德意志的南部和西部爆发了一系列残酷的农民战争,尽管没有达到路德成年后那种造成至少 10 万人丧生的战争规模。
因此,路德的世界既动荡不安,又充满变数。每一棵树的背后都掩藏着死亡。马丁·路德告诉我们,1505 年的某个夏日,当他还是 21 岁的学生时,他在乡间的小路上突然遭遇了一场雷暴。在一个闪电劈将下来的时候,他向上帝祈祷,如果能幸免于难,他就会进修道院。之后,路德很快放弃了学业,进入了一家院规严格(但并不极端)的修道院。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马丁·路德都是一个模范的修士。他以超人的毅力勤奋学习,恪尽职守,遍览各种常见的天主教文献,几乎达到精神崩溃的地步。由于表现优异,修道院派遣马丁·路德出使罗马,尽管使命并未达成。随后,他被委派到新建的维滕贝格大学任教。
当时,德意志各地都在创办大学。这些大学可以使采邑和有野心的城镇出名,也可以吸引新式人才。当时的德意志约有 20 所大学,维滕贝格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这所大学以富有远见和实验精神闻名于世。维滕贝格是一座小镇,规模比带围墙的村庄大不了多少,其统治者是萨克森选帝侯“智者弗里德里希”。弗里德里希为人精明、开通,是德意志的七个“选帝侯”之一(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并非世袭,而是由“选帝侯”选举产生的),在北德意志很有政治影响力。后来,在他掀起宗教反叛期间,路德就曾受到弗里德里希的保护。
在维滕贝格,路德关于原罪和救赎的观点挑战了许多传统教义。学者们至今仍在不停讨论其神学观念究竟有多激进——它绝对不是独一无二的。问题的关键是:中世纪早期的学术观点认为,仁慈的上帝会依照律法,将有罪的人送入地狱。但是,这些律法实在太严格,太令人生畏,人们很难严格遵守。马丁·路德的观点是,人类罪孽深重,腐败堕落至极。因此,人们只依靠反复的祈祷和行善是不可能进天堂的。
那么,人怎样才能得救?在宗教氛围十分浓郁的世界里,这是一个急迫的问题。
路德给出这样的答案:对于拥有真正信仰的人,上帝会赦免他们的罪。这些人将会得救,成为上帝的选民。人类的原罪实在太过深重,单凭自身的行动已无法洗刷罪恶。神爱是一种奇迹,唯有神爱才能战胜人类的原罪。耶稣基督的牺牲是为人类赎罪,这意味着奇迹已通过这种方式显现。要想获得救赎,人类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耶稣基督的牺牲获得真正的信仰。路德的观点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暗示犯罪并不要紧。因为,用通常的方法根本不能战胜罪恶,只有信仰才能在救赎中发挥作用。针对上述质疑,路德的回答是:那些获得救赎的人会心存感恩,不会有再犯罪的念头。正如许多新教徒的后代认为的那样,这似乎太容易了。在《一个清白罪人的忏悔》一书中,苏格兰作家詹姆斯·霍格讽刺了赎罪的轻而易举。他认为,有了这个法子,那些伪君子就可以制作一个罪恶的蛋糕,然后张口吃掉。
路德的思想体现了一位基督教知识分子对理性、精致的古希腊思想的排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正是传统基督教神学的基础。在其得出有关原罪的结论后,路德的主要冲动是情感性和个人性的,是对释放和可以交流的喜乐的迫切渴望,与教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教仪式无关。他形容自己有“重生”的感觉,这种体验是现代福音派新教主义的核心。
这会导致像路德这样的人——身强体壮的梦想家——不断挑战教会权威。但是,是售卖赎罪券的行为最终把路德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步。什么是赎罪券?它是用耶稣基督和诸位圣徒累积的善行来赎其他人的罪,而获得赎罪券的人就可以减少在炼狱中受苦的日子。我们可以把炼狱看作今天机场昏暗的候机大厅,只是缺少了免税店。不过,人们通常把炼狱描写成充满火焰的地方。在进入天堂之前,人们要在炼狱接受惩罚,淬炼心灵,清除罪恶。赎罪券不仅使人免于炼狱的折磨,而且还能助人升入天堂。
如何获得赎罪券?祈祷和行善可以使你获得一张赎罪券,参观和触摸圣徒的遗物也能使你获得一张赎罪券——拥有圣徒遗物的教堂或城镇可以从中获利(维滕贝格拥有世界顶级的收藏品,如木头的碎屑、骨骸、荆棘和毛发)。除了祈祷、行善和圣物,人们还有一种更可靠的途径:花钱购买。长久以来,神职人员一直建议获得赎罪券的人能“慷慨解囊”,对教会表示感谢。最后,这就变成了赤裸裸的交易。作为耶稣基督在尘世的代理人,教皇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售赎罪券。赎罪券因此变成了他的货币,纸面上还标记出不同的面额。赎罪券不仅能帮助购买者缩短在炼狱受苦的日子,还能帮助他们去世的亲属尽早步入天堂。炼狱中的灵魂也许正在大声呼喊,要他们的子孙赶快掏钱。从意大利到荷兰,从法国到瑞士,有改革意识的教士都在抗议赎罪券的商业化,路德更是掀起了一场大风暴。
教皇职位为历史提供了许多反派角色,而且数量之多令人印象深刻,路德的对手利奥十世就是其中之一。利奥十世来自美第奇家族,其父是佛罗伦萨的著名统治者“伟大的洛伦佐”。他的成长伴随着战争、艺术表现欲和政治倾轧。他 13 岁时成为枢机主教,但他对宗教兴趣不大。当意大利政治将时年 27 岁的美第奇推上教皇宝座的时候,利奥十世曾表示,既然上帝将教皇职位交给他,“那就应该好好享受”。利奥十世很胖,爱出汗,为人热情,他使教廷的生活变成永无休止的嘉年华,戏剧、斗牛表演、舞蹈、宴会和运动会层出不穷。他花钱如流水,拿出大量黄金资助各种事业,满足个人的消费欲望。
利奥十世的最大花销是修建圣彼得大教堂。4 世纪 30 年代,圣君士坦丁在有可能是圣彼得埋骨处修建了一座教堂,就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前身。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由于这座教堂年久失修,当时的教皇决定在原址上修建一座宏伟的新教堂,希望这座新教堂的规模和华丽使世界产生敬畏。但到了 1517 年,工程遇到了经济困难,教堂变成了一个肮脏的建筑工地。巨大的花销日益削弱教皇的权威。利奥十世募集资金的方法是出售更多、更贵的赎罪券。在德意志地区,有一个野心极大的主教,除了充当利奥十世的代理人之外,还出于个人目的疯狂敛财。德意志人民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盘剥。
在路德生活的萨克森地区,以出售赎罪券闻名的约翰·特策尔是主要的盘剥者。从开始登台布道起,特策尔就是一个自吹自擂的福音传播者。他会跟随身着长袍、表情严肃的神职人员及其追随者步入城镇,手里举着教皇的标志和利奥十世的诏书(教皇的公告,挂有一块圆形印章,以表明是真迹)。人们会打开橡木或铁制成的收纳金钱的箱子,支起一座棚子。这时,特策尔就开始工作了。他发出的信息直截了当。如果你不想在炼狱中受苦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那么掏钱吧;如果你想让亲爱的母亲或父亲摆脱痛苦,那么掏钱吧;根据自己的财力和能力,能掏多少就掏多少。如果你觉得这几句听上去很像特策尔风格的讽刺诗,那么我告诉你,他那两句带有韵律的名言才能真正体现出“特策尔风格”:
随着银币落入盒子的铿锵一声
炼狱的灵魂就升天堂了
在路德看来,兜售赎罪券与其说是为了在意大利修建一座奢华的新教堂,还不如说是在掠夺诚实的德意志人。出售赎罪券就等于宣布,那些购买赎罪券的无辜之人应该受到地狱之火的煎熬。这是一项可怕的罪恶,因为这意味着,购买者将不会忏悔,或面对他们的罪行也不会去求耶稣基督的宽恕。关于信仰和惩罚最深奥的内容变成了现金交易。最终,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耗尽了路德的耐心。全世界都知道,1517 年 10 月 31 日,马丁·路德大步走向维滕贝格的城堡教堂,在教堂的橡木门上钉上了《九十五条论纲》,这份《论纲》阐述了他的观点——这是一种挑战教皇的行为。路德或许就是在挑战教皇。当时的木门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金属复制品。
路德不是一个谦逊的人,但他本人从未提过在大门钉上《论纲》这件事。这个故事可能是晚出的。在路德的时代,教堂的大门通常被当作信息板,人们在上面发布各种信息。因此,这位以学术见长的著名修士有可能将他的宗教观点钉在了门上,尽管他没有非这样做不可的理由。路德并不想发动一场革命,甚至也不想直接挑战教皇制度。这份措辞强烈的《论纲》用教会拉丁语写成,上面罗列了存在争议的观点。在此之前,维滕贝格大学的学生都听过路德阐述这些观点。路德仍然是天主教徒,他说的很多话也符合天主教的正统教义。
那么,路德的论点为何传播得如此之快?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将目光转向德意志西北部的一座小镇,即莱茵河畔的美因茨。在路德出生的 15 年之前,发明欧洲第一台印刷机的约翰内斯·古腾堡就葬在了这座城镇。早在公元 3 世纪,中国人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甚至是雕版印刷。在古腾堡发明印刷机之前很久,欧洲也已出现了木刻印版。古腾堡做的工作是将单个的金属活字排列在一起,组合成词,然后涂上墨水,把文字印到纸上或用动物皮制成的纸上。
我们对古腾堡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擅长金属加工和宝石切割。他是一位有抱负的实业家,希望借钱创办自己的事业。德意志城市地区有煤矿和铁矿石储备,也有制造铠甲、武器和钟表的长期传统,但那里并没有出现工业革命。尽管如此,德意志城市地区的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野心不断膨胀。他们会将自己的手艺代代相传。
古腾堡从意大利购买纸张,尝试用合金制成的活字和复合油墨进行印刷。他一共有 6 台印刷机,雇用了至少 18 位帮工。他打算印刷《圣经》,希望这些印刷《圣经》看上去和手抄本相近。这就如同早期的电视剧会模仿剧院里的戏剧,早期的博客会模仿网络上的报纸。古腾堡计划首先印刷 180 本《圣经》,每本共 1282 页。他这样做要冒很大风险。1454 年,他不得不到欧洲各处筹钱。古腾堡用了 6 个月时间铸造金属活字,又用了 2 年时间排版和印刷。之后,他又为《圣经》手工着色和绘制插图,以便使它们看上去更“真实”,接近同时代手抄本的效果。我们可以将其比作当时黑白混杂的布料或纺织品,所以我们有了“正文”(有编织的意思)这个词。整个印刷过程大约持续了 3 年,这和抄写员用手抄录一本《圣经》的时间大致相当。10 不同的是,在 3 年的时间里,抄写员只能抄录一本,而古腾堡可以印刷 180 本。
印刷术仿佛一夜之间流行起来。古腾堡的《圣经》在德意志、低地国家、意大利和西班牙大受欢迎。他的印刷机又接了其他的印刷工作,如学童使用的语法书、攻击土耳其人的小册子和各种日历。最重要的是,赎罪券也成了类似支票的印刷品,只有时间、日期和签名需要用手填写。
很快,德意志地区就出现了大量印刷品。在数以万计的小册子中,有一些内容是关于医学和科学的,而另一些则粗俗不堪。在就婚姻问题发表讲话时,路德曾经抱怨说,在书商沿街叫卖的小册子中,“除了妇女的堕落之外,就没有其他内容了”。
因此,路德的《论纲》——无论是否钉在了门上——也被很快印刷出来,广为流传。他将《论纲》中的观点融入了一篇布道文。在两年的时间里,这篇布道文重印了 25 次。与此同时,路德将他的笔名从“埃莱乌泰里乌斯”(这是一个希腊名字,意思是“解放者”)变成了“卢特尔”(在德意志地区,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之后又变成了“路德”。教士和世俗人士已经就赎罪券问题、正确的原罪观和教皇权威展开讨论,路德的论点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据估算,在高峰时期,路德平均每两个星期就能写出一本小册子。他的追随者们——如曾经当过鞋匠的作家“汉斯·萨克斯”——和天主教敌人们则贡献了更多小册子。过去,维滕贝格的统治者有收集圣徒遗骸的兴趣,这些收藏为小镇带来不少收入。现在,大量的印刷工作使维滕贝格成为一座繁荣的市镇。为什么那里会有这么多印刷工作?原因很简单,因为路德住在那里。11
路德的觀點很快傳到了羅馬,雙方開始了交鋒。 首先,路德與海德堡的奧古斯丁修會修士展開了較量——這場較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次,在奧格斯堡,他接受了一位樞機主教的挑戰,這個人是利奧十世手下最出色的樞機主教之一。 隨後,他又在萊比錫與一位聰明的神學家展開辯論。 在那裡,有人誘騙這位神學家支援捷克改革家揚·胡斯,後者因異端的罪名被燒死。 在一份教皇詔書中,路德被指責為異端,這意味著他立刻會被燒死在維滕貝格。 現在,他的鬥志佔了上風。 路德連續發表了三本攻擊性的著作:《關於教會特權製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信》是寫給貴族的,《論教會的巴比倫之囚》是寫給神職人員的,《論基督徒的自由》是寫給所有人的。 在這三本書中,路德駁倒了羅馬教廷的許多基本觀點。 這些觀點涉及神父的特殊職責、神職人員的組織,以及教皇至高無上的權力。
路德堅決而大膽地面對困難。 在兩年的時間里,上述三本書總共出了 36 版,而且被翻譯成荷蘭語、英語、西班牙文、捷克語和拉丁語。 如果沒有印刷機,這顯然是無法實現的。 全歐洲都吵得不可開交。 在遙遠的英格蘭,亨利八世要求他的主教想出批駁路德的理由。 1521 年 4 月,剛登基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年輕的查理五世——在沃爾姆斯召見路德。 當時,"帝國議會"正在那裡開會。 當著自己的書,路德被要求放棄自己的觀點,但他拒絕了。 他說:"這就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 "儘管這句話已經成為路德的名言,但沒有證據表明,他真的說過這句話。 直到路德死後,一位編者才將這句話寫入他的言論集。 但這句話實在是說得太好、太擲地有聲了,因此很難被刪除。 這種對抗具有潛在的危險性。 路德或許已經做好了被綁在火刑柱上受刑的準備了,但最後他還是平安地離開了沃爾姆斯。
離開沃爾姆斯后,出於保護路德的考慮,弗裡德里希迅速而神秘地將他帶走,安置在德意志的瓦特堡。 這個地方非常隱秘。 在瓦特堡,為掩蓋身份,路德留起了鬍子,並使用了假名。 在那裡,路德又做出驚人之舉,他開始將《聖經》翻譯成犀利、辛辣的通俗德語。 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完成了《新約》的翻譯。 之後,又用了幾年的時間完成了整部《聖經》的翻譯。 他曾吹噓說,他的語言風格不是來自拉丁語,而是來自街上:"如果有拿不準的地方,就問問家中的主婦、大街小巷裡的孩子,以及市場中的普通人,看他們會說些什麼。 "他創造了許多新詞,其中一部分新詞仍然保留在現代德語中,例如"Herzenslust"表示"心裡想的事","Morgenland"表示"東方"。 路德說,他想「讓摩西看上去非常像日耳曼人,以至於沒人會把他當成猶太人」。 人們稱他的翻譯為"德語演進過程中的核心文獻"。 12
在著名的萊比錫書展上,人們可以用低廉的價格買到路德翻譯的《聖經》,它的價格大致相當於一頭小牛的價格,或者一名教師兩個星期的工資。 據估算,到路德去世時,市面上大約有 50 萬本德語《聖經》流通。 翻譯成其他歐洲語言和方言的《聖經》也產生了巨大影響,英國國王詹姆斯欽定版的《聖經》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某些方面,路德對德語的影響要大於莎士比亞對英語的影響。 歷史學家韋奇伍德對此進行了精闢的闡述。 她表示,對路德來說,德語的表達實在太順暢了,"眼前閃現出許多日常生活中的景象,粗俗、樸實、形象...... 在我讀過的《聖經》譯本中,路德的譯本是最令人驚訝,最高度個人化的"。
可见,路德对民族的影响和他对宗教的影响一样大。慢慢地,德意志北部地区的贵族和自由城镇一个接一个地站到路德一边。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瑞士、荷兰和丹麦。在这些地区,其他宗教改革家也在忙碌着。路德的宗教改革和新教会的开创与社会挑战——甚至革命——密不可分,这一点很快就表现出来了。亲路德的民众开始破坏宗教艺术品。矿工和农民反抗征税的教士,与路德相似的观点成为他们这样做的依据。造反的教士带头嘲笑他们的老上司和旧秩序。路德——他受到一位贵族的保护,他本身也来自殷实的家庭——开始感到不安,因此强调世俗权力的重要性。
从 1524 年到 1525 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席卷了欧洲,从条顿骑士团的领地到匈牙利,从瑞士到德意志中部地区,都受到了冲击。这场可怕的起义为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建立了秩序。托马斯·闵采尔是这场极端运动的领袖,这位具有非凡魅力的教士曾是路德的早期追随者之一。他曾预言,根据一条即将成为现实的启示,尘世间的所有政权都将垮台。他和他的支持者曾在米卢斯建立了一个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上帝选民同盟”,但它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与其他起义一样,闵采尔起义最终被诸侯军队镇压了。在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手下有一支久经沙场的军队,这支军队刚刚在意大利挫败了法国人。回国后,他们不但粉碎了农民军,而且实施了可怕的报复。在这一过程中,路德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1525 年 4 月,他写了一本小册子,最初的名字是《对和平的忠告》(很显然,在德意志的报刊文章中,这是个最糟糕的标题)。路德在书中写道:“让每一个能够杀戮——无论是秘密地还是公开地——的人记住,没有什么比一场叛乱更恶毒、更有害、更邪恶。”13
如今,最早的“叛乱者”坚定地站在了德意志诸侯一边,这些诸侯转而拥护了路德教。萨克森、黑森、石勒苏益格、布伦瑞克和勃兰登堡纷纷改变信仰。德意志北部地区的大部分城镇和城市也开始拥护新教。尽管查理五世努力安抚,并想出各种方法使帝国重新团结在一起,但支持路德事业的统治者和有权势的军人实在太多了,上述努力都未能奏效。菲利普·梅兰希通是路德的盟友,也是他进行宗教改革的伙伴。路德曾经对他说:“在教义上达成一致是绝对不可能的,除非教皇退位。”路德的神学在社会影响方面变得越来越保守;他极力鼓吹夫权,仇视安逸的婚姻。路德对求婚者很反感,他写道:“如果我抚养一个女儿,我在她身上花费了太多的金钱和精力。我关心她,为她劳心费神,付出了努力和劳动。而且,在这么多年时间里,我将生命、身体和财富作为赌注全都押在她的身上。那么,与一只走进森林的母牛相比,我对女儿的保护难道不会更多一点吗?”此外,他还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反犹分子。
1531 年,信仰新教的諸侯組成了"施瑪律卡爾登同盟",這使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陷入了不可挽回的分裂。 在紛爭之餘,德意志也得到了一個寶貴的喘息之機。 1555 年簽訂的《奧格斯堡和約》使帝國獲得了一個重建和發展經濟的時期。 在這段時期里,德意志的文化走向了繁榮,大學也開始聞名於世。 其間,伊莉莎白時代英格蘭的戲劇和演員也會來到這裡博取名聲。 然而,路德帶來的大分裂毒害了歐洲的未來。 "三十年戰爭"正在一步步逼近。 這是一場由長矛和燧發槍推動的災難,充斥著暴行和饑荒,將德意志地區變成煉獄。 路德終其一生都害怕煉獄中的刑罰,那些快樂的僧侶們則以兜售贖罪券的方式來使人們避免在煉獄中受罰。 但現在,德意志已經變得和煉獄一樣可怕了。
異教徒和海盜
約翰·加爾文和其他宗教改革家——如蘇格蘭的約翰·諾克斯——擴大並強化了路德發起的革命。 這場革命爆發的部分原因在於人們有這樣一個共識,即世界將在短時間內終結。 人們相信,基督必定會再次降臨人世,這主要是因為基督教世界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即將控制世界許多地區的基督教歐洲感到自己已經被包圍、被分割,正在一步步後退。 如果我們不能理解當時的基督徒有多麼恐懼,我們就很難理解宗教改革家們在絕望的警告中所表達出的兇惡,也很難理解耶穌會士和宗教裁判所領導的"反宗教改革"為什麼會那麼偏激。 與基督教徒相比,奧斯曼帝國在地中海控制著更漫長的海岸線和更廣闊的水域。 對「土耳其人」的恐懼縈繞在基督教兒童的心頭。 在不好好睡覺的時候,大人就會用"土耳其人"來嚇唬這些孩子。
「摩爾人」或「土耳其人」攻陷了地中海上的島嶼,擊敗了基督教國家的艦隊,佔領了基督教徒的土地和帶有圍牆的城鎮,但他們的威脅並不僅限於此。 對基督教徒來說,海上旅行,甚至僅僅住在臨海的地方都已經十分危險。 土耳其人發動過幾次大規模的突襲。 1544 年,穆斯林海盜襲擊了那不勒斯灣,擄走了 7000 人,包括男人、婦女和兒童;10 年後,他們又從義大利的"腳趾"擄走了 6000 人;1566 年,從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納達擄走了 4000 人;之後,據說他們還在阿爾及爾擄走了"不可勝數的基督教徒"。 14大部分由基督教徒控制的地中海沿海地區的生活已越來越兇險。 在科西嘉島、撒丁島和義大利的許多地方,靠海的村莊遭到遺棄,人們在離海更遠的內陸地區重建了村莊。 在海上,基督教徒的船隻遭到敵人洗劫的概率高得驚人。 英國皇家海軍承認,從 1609 年到 1616 年,阿爾及利亞的海盜在短短幾年時間里一共搶走了 466 艘英格蘭和蘇格蘭船隻——儘管其中一部分船隻的體積比較小。 荷蘭、法國、德意志和西班牙的船舶也面臨相似的損失率。 這些肆無忌憚的劫掠都是為了滿足北非伊斯蘭統治者對奴隸的渴求。 他們讓男性奴隸充當工作力,讓女性奴隸充當僕人或妾氏。
隨著信仰基督教的村民撤離沿海地區,基督徒的船隻越來越謹慎,劫掠者只好前往更遠的地方。 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泰晤士河口,擄走剛剛離開艾塞克斯郡和肯特郡的英格蘭漁民。 揚·揚松是一名投敵的荷蘭水手,他改信了伊斯蘭教,並稱自己為穆拉特·賴斯。 1627 年,在揚松的説明下,海盜襲擊了冰島,燒毀了赫馬島上的教堂,擄走了 242 人。 除此之外,他們還在靠近雷克雅未克的內陸地區擄走了更多人。 1631年,海盜從愛爾蘭西科克郡的巴爾的摩村擄走了 327 人。 當時,揚松也在場。 後來,他被馬爾他騎士團俘虜,但隨後又逃脫,並活到很大年紀。 據說,他的後代包括約翰·甘迺迪、亨弗萊·鮑嘉,以及很多姓斯賓塞和邱吉爾的人。 這些後裔中的一位則是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侍女。
穆斯林在沿海地區擄掠奴隸的高潮時期是從 1530 年到 1640 年,但這種行為一直持續到 18 世紀 80 年代。 人們相信,在每一次大規模突襲的同時,還會伴隨無數次小規模的襲擊。 當海盜船突然出現在海灣時,村民們會逃離田地,海盜則盡其所能地擄掠人口。 據估算,總共有 125 萬名基督教徒淪為奴隸。 在同一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裡,白人也從非洲擄掠了大量黑奴,但黑奴的數量要遠遠少於基督教徒奴隸的數量。 北非的環境令人感到絕望。 在這種環境下,許多基督教徒因瘟疫或虐待而死。 有一部分人改變了信仰,還有一部分人被解救出來,或者被教士和富裕的家族贖回來。
上述這些都是歐洲人產生恐懼的主要原因,也是一系列故事情節的主要來源。 進入近代之後,我們仍然可以在耶誕節的童話劇和冬日閒談中找到這些故事的痕跡。 直到最近,穆斯林擄掠基督教徒的事實仍然沒有被寫入主流歷史。 部分原因在於,白人在進行大西洋奴隸貿易時犯下了更嚴重的罪行,其嚴重程度是 9 倍或 10 倍。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狀況反映出西方人觀念的進退維谷。 但對路德時代的歐洲人來說,穆斯林對沿海地區的襲擾引發了強烈的恐懼感和危機感。
但更嚴重的攻擊來自歐洲東部邊境。 在那裡,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正在進一步擴張。 穆罕默德二世是第一位被稱為"征服者"的蘇丹(他攻佔了君士坦丁堡)。 在他之後,繼任者們將伊斯蘭教傳播到了基督教王國的腹地。 但是,他們也遭到堅決的抵抗。 在 1389 年的科索沃戰役——人們又更詩意地稱其為「黑鳥平原戰役」——中,奧斯曼人對塞爾維亞人進行了大屠殺。 對後者來說,這場屠殺是災難性的。 但是,直到幾十年後,奧斯曼人才最終佔領了波士尼亞和塞爾維亞。 自稱「瓦迪斯瓦夫·德拉庫拉」的瓦拉幾亞大公得到了教皇和半個基督教王國的聲援,因為他於 1459 年和 1462 年擊敗了穆罕默德二世。 在年幼的時候,這位大公的父親曾經把他和弟弟送到奧斯曼帝國做人質。 因此,他在帝國的宮廷裡住過一段時間。 在此期間,他的弟弟皈依了伊斯蘭教,併為奧斯曼人工作;他學習了《古蘭經》和土耳其語,但卻一直敵視伊斯蘭教。
今天,我們通常會將他稱為"德拉庫拉""弗拉德·采佩什"或"穿刺者"弗拉德。 事實證明,弗拉德是一位令人生畏的遊擊戰戰士。 他將特蘭西瓦尼亞團結在一起,共同抵抗入侵者。 他曾經被囚禁在匈牙利,但僥倖活著離開了監牢。 1476 年,弗拉德在羅馬尼亞戰死。 他的愛好是將俘虜、罪犯和對手處以刺刑,但這種刑罰也破壞了他的名聲。 曾經有一度,在其首都周圍,大約有 2 萬名瀕臨死亡和已經死亡的敵人掛在削尖的木樁上,這些木樁從他們的後背刺入,一直刺穿他們的身體。 那些「波雅爾」(封建時代東歐一些國家僅次於"大公"的貴族頭銜)和地方諸侯開始意識到,由相對仁慈的穆斯林佔領或許比偏執、殘暴的基督教自由更好。
在這整個過程中,立陶宛—波蘭王國著名的亞蓋洛王朝是最大的輸家。
14 世紀末的立陶宛比今天要大得多。 的確,立陶宛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其領土一直延伸到今天的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部分地區。 擊敗條頓騎士團血腥入侵的立陶宛是個異教國家,信奉古代傳承的眾神。 這些神祇掌管著世間萬物,如火、月亮、命運、死亡和昏星。 尤其引人矚目的是,其中甚至還有一位美容之神。 這種泛神論信仰直到 1386 年才退出歷史舞臺。 那一年,立陶宛的統治者亞蓋洛迎娶波蘭的雅德維加女王為妻,皈依了基督教。 他的騎士和大臣迎風轉舵,紛紛在附近的河流受洗。
立陶宛和波蘭建立了聯盟,匈牙利很快也加入進來,亞蓋洛王朝因此成為歐洲最強大的王朝之一。 事實上,亞蓋洛王朝——它的南邊是哈布斯堡家族——成了基督教王國的守衛者。 它先是抵禦了東方人的衝擊,之後又抵抗了奧斯曼人的進攻。 莫哈奇戰役終結了亞蓋洛家族在匈牙利的統治。 直到今天,匈牙利仍然將這場戰役視為一場民族災難。 1541 年,奧斯曼人佔領了布達。 布達是匈牙利的首都,也是弗拉德被囚禁的地方。
說到這裡,我們眼前已經呈現出一幅簡單明瞭的畫面:一方面,咄咄逼人的穆斯林在進攻;另一方面,焦慮不安的基督教徒在防禦。 但歷史的真實畫面並非一目了然。 因為在歐洲中部地區有一位重要的天主教統治者,他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 對許多基督教徒——例如路德和其他宗教改革家的追隨者——來說,查理五世的威脅比奧斯曼人的威脅還要大。 在宗教寬容方面,他的所作所為遠遠不及伊斯蘭政權。 查理五世為這個走向復興的龐大帝國(家族權力是這個帝國的堅實基礎)制訂了宏偉的計劃,這使威尼斯人、荷蘭人、法國人感到恐懼,更甚於正在前進的奧斯曼近衛軍。 因此,以下事實或許不會使我們感到驚訝。 在君士坦丁堡陷落 25 年之後,威尼斯總督派遣真蒂萊·貝利尼來到這座城市,為所有基督教徒的痛苦根源——穆罕默德二世——畫了一幅肖像畫。 在他的肖像畫中,這是最著名的一幅,也是最好的一幅。 同樣不會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在15世紀60年代,佛羅倫薩人已經在加拉太有了一塊面積很大的殖民地,那裡經營的買賣高達50種。 加拉太位於金角灣近旁,與君士坦丁堡隔海相望,那裡有教堂(但教堂不能敲鐘,這是唯一被禁止的事,因為吵鬧的鐘聲會打擾穆斯林的清靜)、酒館客棧和四旬齋的狂歡節。
對於下面這些情況,我們也不應感到驚訝: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之濱,猶太人、法國新教徒、路德教的信徒和天主教徒在穆斯林的統治下和平相處;1525 年,為了對抗哈布斯堡家族,法國國王 弗朗索瓦一世向蘇萊曼大帝尋求説明;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與蘇丹穆拉德三世相互通信,商討英國與奧斯曼帝國的軍事條約;蘇萊曼提議出兵保護佛蘭德斯的路德教徒, 新教統治者和穆斯林蘇丹之間的對話從來就沒有中斷過。 許多新教徒和奧斯曼人認為,他們的祈禱儀式都很簡單,都不喜歡雕像和聖像,這些共同點使他們成為天生的盟友,共同反對天主教徒。 因此,不是基督教徒反對穆斯林,而是"有信仰的人"反對那些"偶像崇拜者"。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查理五世或教皇不能將「基督教王國」團結在一起,共同抵抗基督教的敵人。
伊凡、葉爾馬克與俄羅斯的形成
為什麼俄羅斯國土面積那麼遼闊? 為什麼其國土輪廓那麼特殊? 這些問題或許很幼稚。 然而,統治那片廣袤森林與西伯利亞苔原和山脈的人為什麼是來自西方、生活在河邊的斯拉夫人,而不是來自東方的中國人和蒙古人? 這個問題似乎就沒有明確的答案了。 展開成吉思汗之前的世界地圖,你會發現一個國土面積很小的俄羅斯。 但在今天,弗拉基米爾·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還有廣袤的內陸地區,並宣稱對北極擁有主權。 俄羅斯之所以能成為這樣一個國家,主要是因為它在16世紀80年代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和探險。
尤為重要的是,俄羅斯的領土面積能變得這麼大,要歸功於一個莫斯科沙皇的個人野心。 這個沙皇就是伊凡四世,史稱"伊凡雷帝"(但母語不是俄語的人會將這個稱呼轉化為"伊凡大帝")。
然而,在開始的時候,俄羅斯並沒有努力創建一個帝國,就像英國人並不曾有意創建加拿大或美國一樣。 在上述這些例子中,歐洲人都僅僅是利用微小的技術優勢來為自己贏得一些他們認為重要(或者確實很重要)的商品。 其中一些商品我們在本書中已經提到過,將來還會提到,例如鹽、木材、鐵,以及(塑膠誕生之前的)象牙。 還有一種商品是我們之前沒有提到過的,那就是毛皮。 在現代合成材料出現之前,穿著動物的毛皮是人類保暖的重要方式,特別是在氣候寒冷的時期。 這段氣候寒冷期被稱為「小冰河期」,它從大約 16 世紀 50 年代一直持續到 19 世紀早期。 其中,從17世紀50年代到18世紀晚期,氣候尤為寒冷。
在「小冰河期」,荷蘭出現了宜人的景象——運河結冰,農民狂歡;泰晤士河的冰面像鐵一樣堅硬,倫敦人在上面辦起了集市;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下了大雪。 有時,冰島發現自己已經完全被海冰阻斷了,北非、法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都遭遇了饑荒。 對於那些能買得起皮衣的人來說,熊皮、狐狸皮、松鼠皮、海狸皮、水貂貂和皮都是重要的防寒用品。 例如,在今天,法官、市長和一些協會官員會穿著用毛皮裝飾的禮袍,這些禮袍可以追溯到"小冰河期"。 在這一時期,有錢買皮衣的人都希望坐到法官席或議員席上讓自己暖和起來,或是前往他們認為毛皮很多的地方。 窮人只能用兔子皮或狐狸皮禦寒,但真正能夠保暖的厚毛皮主要來自一些生活在北方森林中的動物。 這些動物基本生活在兩個地區:一個方向是從阿拉斯加到紐芬蘭,另一個方向是從阿拉斯加到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在這一時期,捕獵者和煤礦工人一樣重要,繁榮的毛皮貿易使莫斯科逐漸成為一個富庶的貿易中心。 早在 1486 年,在莫斯科大公國工作的希臘外交官喬治·特拉漢尼奧特就記錄下當地的情況:「整個冬天,這座城市聚集了許多來自德意志和波蘭的商人。 他們唯一要買的東西就是毛皮——黑貂皮、狐狸皮、白貂皮、松鼠皮,有時還有狼皮。 儘管從出產這些毛皮的地方走到莫斯科需要花費好多天...... 但人們還是會將毛皮帶到這裡來出售,商人們也都會來這裏收購毛皮。 %15
位於莫斯科以北的諾夫哥羅德("諾夫哥羅德"的意思是"新城市")是由維京人創建的,這座城市是毛皮貿易的先驅,其影響力拓展到了東北方向的密林,並與屬於漢薩同盟的德意志貿易城市建立了聯繫。 通過這些城市,諾夫哥羅德又接觸到荷蘭人。 1136 年,諾夫哥羅德的市民罷免了大公。 在此後的大約三個世紀中,這座城市成為一個共和國,其政府比俄羅斯任何一個地方政權都更像威尼斯、佛羅倫薩或日後荷蘭的政府。 從理論上講,市民議會管理著諾夫哥羅德。 但實際上,富商或波雅爾家族,以及一系列大主教掌握了相當一部分權力。 當需要王公或軍人的時候,他們就會召喚這些人。 毛皮、蜂蜜、蠟和海象牙貿易使諾夫哥羅德成為一個幅員遼闊、不斷擴張的國家,它向烏拉爾山和白海擴展,向北到達波羅的海。 諾夫哥羅德位於絲綢之路的一端,但它的位置比較偏北,因此躲過了蒙古人的入侵。 儘管保持了獨立,但諾夫哥羅德的軍隊仍然要對付生活在森林中的土著民族、入侵的瑞典人,以及日爾曼的十字軍騎士。
諾夫哥羅德是著名的宗教中心和文化中心,但它卻被不斷崛起的莫斯科超越了。 莫斯科有獨裁者相互攻擊的陰暗傳統,這些獨裁者都是從家族爭鬥中脫穎而出的。 與羅馬共和國的後期相似,諾夫哥羅德出現了一個富有的統治階層,他們的揮霍無度惹惱了普通市民。 一位早期歷史學家描述了一位富翁的家居生活:「交談用日耳曼語,其間還會點綴幾個華麗的拉丁語辭藻,就像日後的俄羅斯貴族會講法語一樣。 珍貴的勃艮第紅酒從波希米亞產的玻璃瓶中倒入威尼斯產的酒杯,然後用酒把來自紐倫堡的薑餅送下肚子。 "16
我们在前面说过,基辅罗斯的大公皈依了东正教,但随后被蒙古人击败,第一个斯拉夫文明破灭。向蒙古人称臣纳贡的俄罗斯城市很多,莫斯科只是其中之一。在 14 世纪,莫斯科大公国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从 1433 年到 1445 年,为争夺莫斯科的权力,各方之间爆发了一场残酷的战争。之后,大公国的统治家族建立了一套单一而明确的“垂直继承”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权力的巩固。在大公们的领导下,莫斯科大公国已经做好了扩张的准备。然而,大公国既缺乏西欧国家那样丰产的农业(在莫斯科地区,作物的生长季节比较短,而且土壤也比较贫瘠),也没有显而易见的自然资源。因此,统治者将目光投向了北方和东方:北方有诺夫哥罗德控制的内河贸易网;东方有西伯利亚森林,森林里的动物可以提供取之不尽的毛皮。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扩张战争成为唯一的选择。尽管诺夫哥罗德曾向临近的立陶宛和波兰求援,但这两个国家并未施以援手,最终陷落。如果崛起的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和共和色彩的诺夫哥罗德,而不是专制的莫斯科,那么俄罗斯的政治史或许会变成另外一种样子:或许会变得更有趣、更积极。
截至此时,俄罗斯的捕猎者已经猎杀了莫斯科和诺夫哥罗德附近大量的野生动物,西伯利亚对他们特别有吸引力。然而,为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提供深入东方机会的是来自诺夫哥罗德的富商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财富主要来自盐业。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他们也会为莫斯科大公提供资助。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似,俄罗斯中部地区并不产盐,因此需要从西欧进口。现在,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在身边的森林和湖泊中发现了盐。这使他们与穆斯林军阀之间产生了冲突。据说,他们姓氏的意思是“剥肉”。在早期的时候,一名家族成员被剁成了碎块,这种令人生厌的惩罚方式使他们获得了这个名字(因此,俄国有一道名叫“斯特罗加诺夫牛肉”的菜)。
很显然,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并未被吓住,鱼、蜡、兽皮和木材也成为他们家族商业的经营范围。阿尼卡·斯特罗加诺夫是这个家族最有影响力的族长,他向南进入莫斯科,既为沙皇提供毛皮和其他奢侈品,又为他定期提供资金,因此颇受沙皇赏识。伊凡三世和伊凡四世将大片地产授予他们喜欢的贵族,但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希望前往更远的地方。1558 年,伊凡四世向私人企业主颁布特许状,允许他们在未经开发的广阔土地上统治 20 年。在这 20 年里,他们可以免税,可以不遵守法律,其他当权者也不得插手他们的统治。哈德逊湾公司能在加拿大做什么,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就能在俄罗斯做什么。
伊凡四世自称“全西伯利亚的君主”——以前的蒙古统治者也这样称呼自己,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征服了那片居住着土著民族的土地。伊凡四世有些与众不同。3 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8 岁的时候,母亲也离他而去(可能是中毒身亡)。1547 年,16 岁的伊凡成了第一个加冕为全俄罗斯“沙皇”的莫斯科大公。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一座拥有华美彩绘的教堂——举行了一场拜占庭式加冕仪式。从一开始,他就证明自己是一位危险的统治者。伊凡可能有躁郁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确实很躁狂。他的许多对手要么消失,要么死亡。在晚年,他在一次醉酒后的争执中意外地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这个儿子也是他的继承人。但伊凡四世也是一位精明的统治者,他比之前任何一位莫斯科大公都更有野心。他希望自己能娶一位有教养的外国妻子,于是他向西欧各国宫廷派去了使臣。伊凡四世欢迎英格兰商人,并希望与英格兰结成政治联盟。他甚至还想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他修建了一座大型图书馆,聘请了德意志的工匠;此外,他还建造了几座最华丽的教堂和宫殿,直到今天这些建筑仍然在为莫斯科增色。
与同时代的大多数统治者一样,伊凡四世的身边也有数不胜数的麻烦,如暴动、与周边强国的长期战争,以及各种各样的宫廷阴谋。尽管如此,他还是极大地扩展了莫斯科大公国的领土范围。16 世纪 50 年代,伊凡四世征服了信仰伊斯兰教的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在此之前,俄罗斯长期生活在蒙古金帐汗国的后代所投射的阴影中。但现在,这两场胜利使俄罗斯彻底走出了阴影。另一方面,尽管伊凡四世与丹麦人、瑞典人和波罗的海的日耳曼骑士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战争,但却很难向西扩张。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创建了一种早期的集权国家,一个被称为“沙皇特辖区”的个人领地。讽刺的是,沙皇特辖区包括了诺夫哥罗德的许多领地,而诺夫哥罗德以前实行共和制。伊凡四世又成立了一支私人部队,这就是亦军亦警的“特辖军”,他用这支特辖军疯狂地镇压各种叛乱。1570 年,特辖军洗劫了诺夫哥罗德,将这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可悲、低贱的鬼魂。诺夫哥罗德的领土已经跨过乌拉尔山,正在向西伯利亚发展。但现在,这些土地全归莫斯科大公国所有。
可见,伊凡四世是一位永不满足的统治者。他十分危险,而且野心勃勃。斯特罗加诺夫家族要求伊凡四世将乌拉尔山两侧的广袤土地划给他们,让他们建立自己的统治,并允许他们沿着河流修建要塞。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成了俄罗斯第一批寡头,他们在垄断的保护下开发自然资源,财富多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一方面,这个家族要依靠莫斯科的独裁统治者;另一方面,对于那位独裁者来说,他们也是很重要的。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拥有自己的要塞,以及一座远离莫斯科的宏伟的木质家族宫殿。此外,还有一大群商人和捕猎者为这个家族服务,这些人的活动范围到达了更远的地方。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成为历史上的新事物,它是巨大的资本主义企业和家族王朝的结合体。我们可以将这个家族与意大利的商人—贵族家族相提并论,如美第奇家族和博尔吉亚家族。所不同的是,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有扩张帝国的野心,而意大利人并没有这样的野心。
伊凡四世是个非常迷恋权力的人。为什么像他这样的人不但能够容忍,甚至鼓励在自己的王国中出现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潜在对手呢?这是因为,伊凡的俄罗斯——这个国家有着面积广阔、防御松懈的边境地区,周围都是敌人——需要财富,而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提供的毛皮、盐和木材,能为莫斯科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伊凡四世同样清楚,虽然他颁发了特许状,允许他人统治莫斯科人从未到达过的地区,但这些特许状是有时间限制的,而且可以被取消。因此,这不会带来太大变化。与政客相比,寡头和大企业家更依赖当政者——只要这些当政者做事果决。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捕猎者和探险家深入的地区并非无主之地,那里有许多土著部落。从青铜时代,甚至更早的时代开始,他们就在常绿针叶林——广袤的沼泽森林——里狩猎和捕鱼。从军事角度看,这些人并没有太大的威胁。但那个地区还有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汗王,他们是蒙古入侵者的后代,宣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非常强悍,经常与俄罗斯人发生冲突。其中最具威胁的是正在崛起的西伯利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位于托搏尔河与额尔齐斯河之间,其统治者是库楚姆汗。1571 年,库楚姆汗停止向莫斯科称臣纳贡。此时,伊凡四世正在与波兰人、立窝尼亚骑士团和斯堪的纳维亚人进行战争,而且来自高加索地区的鞑靼人也对他构成了威胁。因此,他很难再派出一支军队,帮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毛皮商制服库楚姆汗。在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开始求助于一个强盗,那就是哥萨克战士叶尔马克·齐莫菲叶维奇。
在俄罗斯文化中,叶尔马克的地位堪比丹尼尔·布恩,甚至罗宾汉——一位传奇般的英雄。在若干个世纪中,人们一直传诵他的英勇事迹,并不断添枝加叶。在西线,伊凡四世与久经沙场的立窝尼亚骑士团进行过多场战争,但均未取得胜利。叶尔马克可能参加过这些战争。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领袖,带领一支大约 500 人的雇佣军——其中包括哥萨克人、俄罗斯人、日耳曼人和瑞典人——进入西伯利亚汗国。但叶尔马克的手下没有后日称雄的哥萨克骑兵。一个原因是,当地有许多山脉和河流,马匹无法发挥作用。他们也没有携带火炮,只带了一些滑膛枪和火药。这支小部队乘筏渡河,步行前进。
按照传统说法,鞑靼人——叶尔马克的敌人——对火药一无所知,因此他们对枪的惊奇丝毫不亚于同时代的美洲土著人。但最近,历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鞑靼人与人类主流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17 但可以肯定的是,进攻一方的火器一定比防御一方的火器更强,那些抵抗入侵的穆斯林主要使用弓和箭。在 1581 年和 1582 年,叶尔马克进入了西伯利亚汗国的核心地区,不久之后占领了都城伊斯克尔。这是一场带有惩罚性和探索性的赌博,它给穆斯林上了一课。事实上,这是俄罗斯首次强行闯入一片辽阔的土地,并最终完全吞并了它。西伯利亚汗国的军队规模是入侵者的 5 至 10 倍,但这支哥萨克武装却设法击败了敌人,在西伯利亚地区驻守了 2 至 3 年。与此同时,他们向莫斯科发出了越来越绝望的求援信息,希望沙皇能派些增援部队。
在此之前,伊凡四世一直将叶尔马克视为强盗。但现在,他的行为却使这位沙皇深受感动。作为回应,伊凡四世送给他许多礼物和一句道歉。在沙皇的礼物中有一副铠甲。如果传说可信的话,那么这副铠甲就是一份会带来不幸的礼物。在缺少火药和人手的情况下,叶尔马克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最后,在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中,他死在了额尔齐斯河。在这场战斗中,他试图游到安全的地方,但沙皇的铠甲却使他沉入水底。无论这个传说是否真实,它都很好地隐喻了俄罗斯独裁政治代理人的命运:当这些人服务的国家逐渐发展壮大的时候,他们会以一种不幸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叶尔马克死后不久,俄罗斯人再次向东扩张。在两代人的时间里,他们已到达远方的海岸(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隔海相望)、鄂霍次克海,以及日本以北的地区。
如果说罗斯人是俄罗斯的奠基者,那么伊凡四世就是近代俄罗斯的真正创建者。伊凡四世死后,莫斯科大公国出现了权力纷争,国家进入了无序的“混乱时代”;但伊凡将俄罗斯的影响力扩展到南方、东方和北方,塑造了这个国家的基本轮廓,而且这个轮廓一直保持到今天。波兰人、日耳曼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继续从北方和西方包围着俄罗斯,但俄罗斯人发现,他们可以向东扩张,从东方获得一大片领土。击败了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的伊斯兰统治者之后,俄罗斯军队也开始向南推进。最终,在叶卡捷琳娜大帝执政时期,俄罗斯的势力到达黑海和里海。波将金公爵是叶卡捷琳娜手下的将领,也是她重要的情人之一。俄罗斯的远征军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地拍打着西伯利亚。他们不但带回了兽皮、盐和木材,而且为国家的敌人找到了一块流放地。
的确,开始的时候,俄罗斯人是想寻找兽皮,但结果却得到了一块大陆,其面积是美国面积的 1.5 倍。现代俄罗斯 80% 的石油储量和 90% 的天然气储量及煤炭储量都蕴藏在这一地区——巨大的资源储量成为俄罗斯财富和全球影响力的坚实基础。西伯利亚还蕴藏着丰富的铁、锡和金等金属,那里还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如果没有西伯利亚,我们印象中的俄罗斯恐怕就不复存在了。西伯利亚为莫斯科和俄罗斯西部地区提供了广阔的战略纵深。当拿破仑和希特勒发动入侵的时候,俄国可以先撤退到东部地区,然后再重新集结。西伯利亚是“冰箱和黄金国”的结合体,沙皇的许多敌人都在那里消失。此外,那里还有几座航天中心和神秘的军事基地。
没有西伯利亚的话,俄罗斯将成为一个辽阔但很普通的东欧国家。然而,如果伊凡四世应该为俄罗斯日后的强大而受到赞扬的话,那么他也应该为俄罗斯的政治权力传统而受到批评——这种个人化的政治权力传统通常是靠恐吓来维持的。叶尔马克或许是一个潇洒、浪漫的强盗,但他也是独裁政治的先锋军。
两位统治者,一个问题
1604 年,詹姆斯国王面临许多问题。但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他是哪一位詹姆斯?作为苏格兰国王,他被称为詹姆斯六世——“杰米·萨克斯特”——斯图亚特家族的新任国王。但现在,他正在英格兰的伦敦愁眉不展。在那里,他被称为詹姆斯一世。所以,他统治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王国?
詹姆斯提議使用"不列顛"這個名稱,但英格蘭人不願意。 他還想採用一種新國旗,這種旗子由許多眼花繚亂的線條和色帶組成。 從一開始,人們就不喜歡這面國旗。 他希望和英格蘭的宿敵——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和平相處。 與許多君主一樣,他的財政狀況也捉襟見肘。 然而,有一個社會問題使固執己見的詹姆斯感到特別惱火,而且這個社會問題正在他的新王國中瘋狂蔓延。 在他看來,這完全不能被接受。 於是,他拿起羽毛筆,筆耕不輟,最終寫成了一本摺頁冊,其標題很直白——強烈反對吸煙"。
在他的國家中,人們正在模仿"野蠻、卑賤、不信上帝的印第安人"那樣抽煙,"散發著惡臭的煙霧通過鼻子吸入體內,然後停留在麻木的腦袋中"。 這位國王特別痛恨那些讓煙霧籠罩在食物上的人。 "至於由這種骯髒習慣產生的虛榮,坐在餐桌前的人應該感到羞恥。 坐在餐桌旁晃動著煙袋,將煙噴向其他人,這是要讓骯髒的煙霧飄蕩在菜肴上嗎? "至此,這位長著紅鬍子的君主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在冊子的結尾部分,他情緒激動地寫道:吸煙"這種習慣,看見就讓人感到憎惡,聽到就讓人感到厭煩,它對大腦有危害,對肺構成威脅;這種散發著惡臭的黑色煙霧,最貼近瀰漫在無底深坑中的恐怖的'地獄之煙'"。 18
在世界的另一邊,有一個統治者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 煙草也傳入了日本,可能是由葡萄牙的耶穌會士將煙草帶入日本的。 從理論上說,天皇是日本的君主,但他只是個傀儡;幕府將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統治者,他對煙草的厭惡一點兒也不亞於詹姆斯。 他決心禁絕煙草。 在遙遠的英格蘭,抽煙被視為一種表現出海盜習氣和桀驁不馴的嗜好,它通常與聚集在酒館中的粗人和看戲的觀眾聯繫在一起。 在日本,"傾奇者"也接受了煙草。 他們是一群不守規矩的男性,聽起來有點像 17 世紀的"朋克族"。
"傾奇者"托生於街頭幫派,他們穿著奇裝異服,用女式和服做斗篷;他們留著古怪的髮型,在街上的行為非常具有攻擊性;他們會攻擊路人、摔跤、跳舞,炫耀長長的煙袋。 因此,日本幕府的做法比詹姆斯更進一步,分別於 1612 年和 1615 年頒布了禁煙令。 這引起了很大騷動。 1613 年 3 月 1 日,一位名叫威廉·伊頓的英格蘭商人坐在位於大阪的辦公室給一位同事寫信。 這名同事名叫理查·威克姆,當時正身處日本的首都江戶。 在信中,伊頓告訴威克姆,至少有 150 人被捕,"因為他們違反了天皇的禁令,出售或購買煙草。 他們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此外,他們聽說過的那家大煙草店也被焚毀了」。 19
在 17 世紀的大幕剛剛拉開的時候,除了新流行起來的毒品對社會構成威脅之外,英國和日本還有其他共同點。 這兩個國家都位於大陸旁邊的群島上,而且它們與大陸的關係都不好。 與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相似,日本人通過海峽從大陸引進宗教思想、技術和奢侈品,但他們卻設法與大陸保持一定距離。 與英國相似,直到 17 世紀,日本才被一個統治者統一起來。 1582 年,在長期戰亂之後,出身卑微的士兵豐臣秀吉掌握了政權。 近代早期歷史上出現過幾次引人注目的試驗。 在其中一次試驗里,英國和日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但在開始的時候,兩個國家卻驚人地相似。
在执政的若干年里,丰臣秀吉证明自己是个精力充沛的统治者;同样,英国的伊丽莎白也是个精力旺盛的人。与这位英国女王相似,丰臣秀吉本能地采取了宗教宽容政策。在一段时间里,他允许葡萄牙的耶稣会士为自愿皈依基督教的日本人施洗。在荷兰和法国,伊丽莎白的军队与受耶稣会影响的西班牙人作战,但并没有取得胜利。另一方面,丰臣秀吉想通过朝鲜这个跳板对中国发动攻击。在这次侵略战争中,日军损失惨重,铩羽而归。丰臣秀吉没有日本的莎士比亚可以吹嘘,但在他执政期间,日本出现了许多宏伟的城堡和杰出的画作。20 他下定决心恢复国家秩序。1588 年,也就是伊丽莎白迎战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时候,他发出了“刀狩令”。按照这条法令,除武士阶层外,所有人的匕首、刀、矛都要被没收。
在海上,日本的海盗相当于亚洲的德雷克、霍金斯和雷利。为得到黄金等奢侈品和(在霍金斯的例子中)奴隶,英国人正在劫掠西班牙的港口和船舶。一些著名的人物,如五峰船长也会将中国人送到日本。在日本,这些中国人受到同样非人的对待。对那些挡路的人,这两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绝不心慈手软。伊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人压迫着土生土长的爱尔兰人,而丰臣秀吉时代的日本人对生活在北方群岛的虾夷人也同样心狠手辣。用经济学术语来讲,英国和日本正在努力应对乱砍滥伐导致的后果和城市社会崛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伦敦和江户的气味差不多,空气中都弥漫着烧煤产生的烟雾。21
当然,这两个国家也存在许多差异,如政治结构、宗教和战争中的运气。朝鲜人有一种装配了火炮的战舰,他们用这种战舰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这支舰队对日本的打击要远远大于“无敌舰队”对英国的冲击。此外,两国人口也存在巨大差异。日本的人口约为 1800 万,是英国人口的三倍,能够自给自足。那位写信的英国商人是所谓“英格兰代理商行”(其实是个商栈)中的一员,这个商行位于九州岛的平户市,离长崎不远。日本商人并没有出现在西方;欧洲设立在日本的前哨站也很快就消失了。耶稣会士和荷兰人在日本待的时间最长。1613 年,英国人到达日本。但在 10 年内,他们就离开了这个国家,因为他们从贸易中赚不到多少钱。
这使詹姆斯国王感到困惑,他曾致信日本天皇,表达了“亲善和友谊”。他唯一的希望是,“建立商业交流,让两国臣民相互表达善意”。詹姆斯的第一封信没有得到回复,这使他感到有些苦恼。于是,詹姆斯准备降低姿态:“我们没有收到您的任何答复,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两国之间的距离太远了,而不是因为您的迟疑。”22 这是一个罕见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近代早期的欧洲人正试图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詹姆斯统治的英国和幕府将军统治的日本——现在执政的是德川家康——面对着同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在这个遍布大帝国的世界中,一个小岛国应该如何走向繁荣?
英国的答案是:走出去。英国人建立了许多舰队,散布在从美洲到远东的各个大洋。除了宗教热情外,谋求利益也是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走出去的重要推动力。英格兰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是 1555 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司,这家公司是个贸易辛迪加。1600 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伊丽莎白手中获得了特许状。7 年后,“伦敦公司”建立了弗吉尼亚殖民地。探险家成为公众眼中的英雄。人们通过戏剧、小册子和书籍了解世界其他地区,但这还远远不够,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欲是无限的。伊丽莎白时期的海军规模相对较小,但重新组建的海军部,加上具有工业规模的造船厂——最早位于德特福德,之后位于查塔姆和朴茨茅斯——英国在短时间内就造出了更多、更大的战舰。1637 年,也就是詹姆斯的儿子查理执政的时候,装配了 102 门火炮的“海上霸主号”下水。至此,英国已经拥有了当时最强大的战舰。
日本人本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达到同样的效果。从 16 世纪 80 年代开始,驾驶着武装“朱印船”的日本人就在泰国、越南和菲律宾从事贸易,其贸易活动非常成功。1600 年,一个名叫威廉·亚当斯的英国水手到达日本。亚当斯曾经为德雷克工作,并参加过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他乘坐的是一艘荷兰船只,一直漂泊在海上,饥饿曾令人感到绝望。最后,这艘船抛锚了。日本渔民救出亚当斯,把他送到当地官府,官府的长官就是未来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对葡萄牙人来说——他们正在日本传教,最后他们使 50 万日本人皈依了罗马天主教,这个数字让人感到相当惊讶——这位浑身湿透的英国异教徒并不受欢迎。于是,本着基督徒的真实想法,这些耶稣会士建议德川家康将亚当斯钉死在十字架上。
相反,这位开明的统治者向亚当斯询问了许多关于船舶、上帝和数学的问题,任命他为自己的顾问。德川家康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洋舰队。1605 年,在伊东的新造船厂,亚当斯督造了两艘非常好的欧式海船。威廉·亚当斯来自肯特郡吉灵厄姆镇,现在他有了一个日本名字——三浦按针。在日本,他是个非常受尊敬的人物,直到今天,人们也没有忘记他。亚当斯成为德川家康的得力助手,这位军事统帅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将日本捏合成一个国家,他在使国家统一方面的影响力与英国的詹姆斯不相上下。既然日本已经复制并改进了欧洲的滑膛枪和大炮,那么航海业发达且技术领先的日本就没有理由无法在短时间里建立起由大帆船所组成的舰队。
国家应该走上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个问题在日本引起了激烈争论。外国人带来了一些有趣的贸易品——日本人认为他们的火药非常好,但他们的布料却很糟糕——当然也带来了一些使人着迷的技术。但他们也是社会动荡的根源——相当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基督教传教士的迅速成功。据估算,在 17 世纪早期,他们使大约 50 万日本人皈依了基督教,这些人大部分生活在日本南部地区,包括普通农民、武士和地主。开始的时候,幕府将军采取了宽容政策。但后来,信仰基督教的日本人到处惹是生非,于是统治者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在 1614 年和 1615 年,德川家康围攻大阪府。这场史诗般的战役使德川家康最终成了全日本的统治者。但在城堡的围墙后面,城主身边有数以千计决心反抗到底的武士——其中很多人都是基督教徒,他们手里挥舞着基督教圣徒的旗帜。
多亏亚当斯,德川家康才能分清欧洲的新教徒和那些作乱的罗马天主教徒。他给詹姆斯写了一封友好的回信,甚至还送给他一副相当精美的武士盔甲。但在攻下大阪城后不久,德川家康就去世了,他可能是死于梅毒或癌症。之后,德川家康的儿子德川秀忠成了新一任幕府将军,他性情更加残暴。日本开始驱逐外国人。最初的时候,主要是清除耶稣会士;但到后来,幕府冻结了所有对欧洲的贸易。20 年之后的 1637 年,大约 3 万名农民在九州岛上发动起义,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徒。除宗教外,赋税和饥饿也是起义爆发的重要原因。经过另外一场史诗般的围城战,这次起义被幕府镇压了下去。在这场围城战中,农民和起义的武士将数倍于己的敌人挡在了城堡的外面。在一些欧洲船只的帮助下,德川幕府才最终攻下城堡,消灭了起义军。这些欧洲船只属于另一派基督教徒——信仰新教的荷兰人。
这一切都使人感到非常尴尬。但这也决定了日本人的认识,即在面对外国影响的时候,如何最好地平衡机遇与挑战。两年后,日本推行了令人瞩目的“锁国”政策。法律限制了日本船只的大小。只有到沿海地区捕鱼,日本人才能驾驶稍大一点的船只。远洋海船被拆毁。而且,建造远洋海船成了一项死罪。在颁布“锁国令”后,为了确保船只不能进行远洋航行,建造船舶时一定要在船身上留一个大洞。这样,如果航行到远海,汹涌澎湃的海浪就会对船只构成致命威胁——这种特殊设计是为了让船舶沉没,在世界造船史上,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子。日本人不得离开日本,违者以死论处;同样,外国人也不得进入日本。幕府宣布基督教非法,但许多日本基督教徒宁死都不肯放弃新信仰。
最终,外国人被逐出日本。1640 年,葡萄牙人返回日本进行抗议,但他们的使团被日本人消灭了。尽管日本还与朝鲜商人和荷兰商人保持非常有限的、受到严格限制的贸易往来,但这个国家确实是将自己有效地封闭起来了。这些锁国措施延续了两个多世纪。从政治角度看,这是一种典型的白痴行为。如果詹姆斯国王——威斯敏斯特宫的二手烟事件或许已经使他忍无可忍——下令摧毁英国的舰队,并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那么英国将会变成什么样呢?日本人没有发明出什么现代武器。因此,当美国海军(在推行“锁国”政策的时候,日本或许想象不到会有这么个机构)于 1853 年抵达日本的时候,面对大炮带来的赤裸裸的威胁,日本人几乎束手无策。
然而,这段历史还有另外一面。两个多世纪的闭关锁国使日本变得更有“日本特色”。日本有与众不同的建筑,独一无二的艺术传统和戏剧传统,以茶为基础的各种仪式,特殊的音乐、妓女和调味品,以及原始但却不同寻常的烹饪法。如果没有德川时期的“锁国”,这些东西或许就不会这么有特色了。甚至到了今天,与其他文化相比,日本文化也更加自我,更加有特色——肯定比融入世界文化的现代英国更有特色。由于全球性的传染病没有通过海路传入日本,而且日本国内享受着长期和平,因此日本人口得以快速增加。到了 18 世纪早期,江户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世界或许并不知道)。火器在日本几乎消失。国家统一促进了国内贸易的繁荣。
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甚至能够解决一些最急迫的环境问题。日本的建筑业严重依赖木材,其依赖程度一点都不亚于英格兰。在首都江户,绝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的。1657 年,这座城市有一半地区都毁在了“明历大火”中。9 年后,伦敦也发生了同样的大火灾。木材可以用来修建城堡、建造船舶,也可以作为燃料;此外,随着人口增加,人们也需要更多耕地。结果,日本出现了大规模的乱砍滥伐和土壤侵蚀。灾难正在悄悄地逼近。
的确,正如贾雷德·戴蒙德所说的那样,当时日本已经开始设法控制人口,并使国家进入了某种稳定状态。他们找到了其他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海产品。直到今天,海产品仍然在日本饮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他们开始重新造林。日本的森林能够得以恢复,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第一,日本有一种复杂的制度,规定哪一种木材应该被用作何种用途;第二,砍伐树木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第三,人们对林业的理解逐渐加深。木材是有价值的,行家里手们对此展开了辩论;富裕的农民认为,长期生长的树木对后世子孙是有用的;强势的中央政府将新规定强加到各个地方。英国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了破坏森林的情况,随后美洲的许多地区也出现了同样状况。与它们相比,日本至少是停了下来,思考哪个决定更加明智:是继续毁林,还是收敛一点?
然而,这仍然不是故事的全部内容。德川时期的日本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这是一个非常保守且等级森严的社会。在近代早期,西方出现了一种半民主和更加开放的文化,但日本从来就没有发展出这样的文化。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下文会有所涉及。保守和封闭大概是相伴相生的。当日本重返世界的时候,这个国家仍然由贵族阶层统治着,他们还保持着中世纪的眼光,日本的百姓被教育得有点太老实了,以至于有些墨守成规。这对理解 20 世纪的历史是有意义的。当然,日本仍然有“朋克族”;尽管日本政府于 1612 年颁布了禁烟令,但日本仍有大量烟民。
纽约概述
英国即将统治世界并没有预兆。英国未能打入日本市场,其他国家也一样。英国崛起为海军强国和贸易强国,在世界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当得知英国在一场最有利可图的竞争中彻底输给荷兰(在日本历史中,荷兰占有重要位置)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感到有些震惊。
很明显,欧洲的商业扩张史可以被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 15 世纪晚期开始,当时葡萄牙船只探索了非洲海岸。那时,葡萄牙人发现,向西驶入大西洋深处,就可以到达好望角。之后,乘着海风,他们可以抵达印度和远东。葡萄牙人的所作所为更像是暴力的垄断商人,而不是帝国的建立者,他们修筑防御工事保护自己的海上航路,击败了所有对手。西班牙人也想分一杯羹,但并没有真的把葡萄牙人赶出“他们的”航路。相反,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他们将注意力放在了美洲。当斐迪南·麦哲伦发现绕过合恩角的航路时,这位葡萄牙最伟大的航海家正在为西班牙人工作。但之后不久,麦哲伦就命丧黄泉。在麦哲伦的船队中,只有一艘船最终返回了西班牙,成为第一艘实现环球航行的船。
在第二个阶段,两个地理位置更靠北的民族——英格兰人和荷兰人——加入了探险。开始的时候,他们创建帝国的野心并不比葡萄牙人大,驱动他们的仍然是利益。长期以来,欧洲极度渴望得到香料,但这些香料只生长在东方。香料不但能使食物变得非常美味,而且人们认为它们有益于身体健康。出产香料的香料群岛位于婆罗洲和新几内亚之间的危险海域。穆斯林水手从岛民手里购买肉豆蔻、丁香、肉豆蔻干皮、胡椒和桂皮,然后将其带到印度;之后,这些香料经过伊斯兰世界进入君士坦丁堡,再通过威尼斯传入欧洲。香料贸易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利可图。因此,当这些带有香味的果实和种子到达巴黎或伦敦的时候,已经变成了非常昂贵的奢侈品。然而,在制冷技术出现之前,在将肉分成三六九等和食物乏善可陈的时代,人们对香料的贪得无厌一点都不亚于他们对毛皮的渴望。人们认为,大多数香料还可以用于治疗疾病:他们猜测,肉豆蔻干皮可以治疗梅毒,甚至是黑死病。
与此同时,葡萄牙水手找到了一条通往香料群岛的捷径。贩运香料的航行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而且其间可能会有三分之一的水手丧命,但来自欧洲的船只仍然会直奔香料而去。一趟航程下来,船主的利润会大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以前,贩卖香料的利润由半个地球的商人分享;但现在,这些利润全归船主一个人所有。贸易链突然被粗暴打断,阿拉伯商人和印度商人成为输家;伊斯坦布尔的市场变得越来越安静,在威尼斯大运河上来往穿梭、拥有豪华居所的贪婪商人怨声载道。下一个输家就是葡萄牙人,因为他们要面对拥有更好海船、更勇敢冒险的国家。在那个时期,这些冒险者主要来自欧洲北部的低地国家。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荷兰人,他们将航海技术和从意大利学来的商业艺术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方程式。
从某种程度来说,人类仍然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动物:我们喜欢新口味、长得漂亮的人、看上去闪闪发光的物品、皮肤触感十分柔软的东西、令人舒适愉快的气味,以及有趣的调味品。这些都是常态,但对于相对孤立了几个世纪的欧洲人来说,他们对这些尤为热衷。荷兰人能够垄断他们所说的“致富贸易”(真钦佩他们,能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不但包括香料,还包括丝绸和上好的日本瓷器。利润是巨大的,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风险。风暴、海盗和船只沉没都意味着许多投资人将变得血本无归。将风险分割、分配和出售,并为利润分配提供担保使荷兰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市场。
购买和出售股份并不是全新的事物。为募集对尼德兰作战的军费,查理五世创建了年金制度,年金是可以转让的,也是可以交易的。在安特卫普,人们买卖外国汇票的方法变得越来越复杂。1585 年,新教徒被逐出安特卫普后,他们在阿姆斯特丹继续从事这种交易。1609 年,阿姆斯特丹的威索尔银行——通常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创建,并为不同铸币的价值提供担保,客户只需为此支付一小笔费用。在一个铸币分量逐渐减轻且不断贬值的世界中,这种做法为商人提供了基本的安全保障。在此基础上,会出现风险性更高的贸易。23
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前、威索尔银行成立仅仅一年之后,这座城市的投机者就开始在“新桥”和附近的教堂里讨价还价和击掌相庆。证券交易所使贸易变得正规化,短暂的开放时间加上令人亢奋的氛围,使随后到来的商人感到非常熟悉。很快,成百上千种商品开始在那里交易。除了第一家中央银行外,第一家股份公司也成立于阿姆斯特丹。在很短的时间内,荷兰出现了安全、灵活的资金来源所应具备的所有要素,这是英格兰贵族、英国君主、西班牙王室和葡萄牙王室所无法比拟的。
“致富贸易”涉及令人难以想象的航海活动和冒险活动。相互竞争的欧洲人试图从北极冰层中开辟出一条航路,希望能够深入加拿大的荒野,并一直在寻找通往香料群岛的捷径。在伦敦,英国人想模仿荷兰人建立自己的东印度公司,但他们发现——不是最后一次发现——只要后人一步就很难进入新市场。荷兰人干劲十足,做事果决,而且非常残忍。在经过一系列残酷的战斗、极端的围城战、肮脏的交易和丧尽天良的背叛之后,他们最终占领了香料群岛。除此之外,远东的其余贸易也有相当一部分控制在他们手里。荷兰商人意识到,要想击退竞争对手,他们需要堡垒、受保护的仓库、安全的锚地,并与当地的统治者达成永久性的协议,他们的产品是荷兰人所需要的。这意味着,荷兰人——尽管他们是虔诚的共和主义者——正在将自己转变成帝国主义者。第三个阶段已经到来了。今天的印度尼西亚成为他们在远东的基地,这个国家的首都有一个荷兰式的名字——“巴达维亚”。
在枪炮、船舶和资本方面都相对落后的英国发现自己很难摆脱荷兰的束缚。纳撒尼尔·考托普是一位英国水手,他守住了一个产香料的小岛——岚岛,这个小岛也成了英国在亚洲的第一块殖民地。在当时的若干年里,他的英雄故事被写成了鼓舞人心的畅销书。多亏考托普的勇敢行为,英国才能用岚岛来交换另一个被荷兰人占据的小岛,当地的土著人将这个小岛称为“曼哈顿”。“新阿姆斯特丹”变成了“新约克”(即纽约),大英帝国的历史在北美拉开了序幕。在北美,英国已经建立了两个前哨站——弗吉尼亚和卡罗莱纳。
美洲的殖民化比发生在印度洋的任何一次竞争都重要,美洲殖民化的推动力不是香料或利润,而是对宗教自由的渴望。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已经强大到足以短暂地返回香料群岛,将有经济价值的作物挖出并栽入盆中,然后移植到其他殖民地(如格林纳达),从而打破了荷兰人的垄断。但在此之前的大约 200 年里,轻而易举获得的利润已经流入了尼德兰。而且,荷兰人利用他们的好运气,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稳定、消费力强的中产阶级。但在这一切成为现实之前,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那些来自欧洲北部地区理智、有商业意识、头脑冷静的人们已经有一半死在了冒险活动中。但令人惊讶的是,面对这些损失,他们却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一个非常现代的故事
一般来说,历史都是在家外创造的。在户外,将军骑上战马,水手拉紧缆绳。在工作场所,发明家敲敲打打,咬住嘴唇,在纸上任意涂写。在街上,讲道者高声叫喊,商人对新奇商品翘首以待。然而,直到在家中就能感受得到,历史才算真的发生过;只有在餐桌前或病榻前能感受到的变革才是大变革。有时,家在新大陆;有时,家被烧毁或遗弃。人类生活的大“间断”是指那些能够对大多数人的生活构成直接影响的事件,我们所说的“历史”就是这些“间断”的集合。总的来说,我们的生活是在家中度过的。
彼得·韦南茨是一位荷兰纺织商人,也生产亚麻布和棉线。他在哈勒姆有一座很不错的住宅。1637 年 2 月 1 日,他邀请一些朋友参加家庭午宴。这场宴会气氛不错,彬彬有礼、衣着朴素的客人围坐在桌边,仆人们将菜肴摆放到他们面前一块整洁的桌布上。通过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如伦勃朗、鲁本斯、德·霍赫和维梅尔,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个世界。这是一个安宁、丰裕的世界,人们腰板挺直、行为古怪,佩戴亮白色的“飞边”。然而,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幅图景:传染病横行,战争不断威胁人们的生活,宗教分歧严重,金融陷入疯狂。如果我们把当时的荷兰视为今天资产阶级社会或消费社会的雏形,那么这个社会就显得既不稳定,也不安宁。
在彼得·韦南茨的午宴上,餐桌边的客人彼此熟识。他们都是三四十岁的样子,正值壮年,生活富裕,是门诺派信仰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门诺派是个新教组织,其信徒都是和平主义者,反对国家干预宗教,反对为婴儿施洗。在参加午宴的人中,至少有三位妇女在最近爆发的黑死病中成为寡妇。在哈勒姆,这场瘟疫杀死了八分之一的人,那些适宜埋葬死者的地方都已被用光了。不过,这也使这些妇女继承了不少财产。她们应该如何使用这些钱?主人的弟弟亨德里克出了个好主意。他建议其中一位名叫海特勒伊特·斯科特的寡妇——她的丈夫曾经是位羊毛商人——购买一些瑞士郁金香的球根。瑞士郁金香是相对劣质的品种,与行家里手们渴望的珍品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但荷兰的郁金香热已经达到顶峰。就算是瑞士的郁金香,只要一转手,就可以卖到 1350 荷兰盾 1 磅。当时,1350 荷兰盾可以购买两所房子,或两艘装备齐全的船。24
我们从详细的法庭笔录中得知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件。这位寡妇对购买球根一事犹豫不决,但餐桌上一个叫雅各布·德·布洛克的男人表示,当她筹集资金的时候,他愿意为球根的销售提供 8 天担保。此时,斯科特改变了主意。午宴上弥漫着紧张、纷争的气氛,但这种气氛让位给这样一个事实:只要这位寡妇同意这笔交易,并马上出售这些球根,那么她将立刻赚到 100 荷兰盾。在雅各布的怂恿下,她拒绝了当时的价格,决定再观望一下,看能不能赚到更多的钱。但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与所有金融泡沫一样,郁金香泡沫马上也要破灭了。在几天的时间里,这些球根将变得一文不值。
人们把“郁金香热”视为金融疯狂的典型案例。之后,历史上又发生过多次类似的危机,如“南海泡沫事件”、1929 年的大萧条、从 1995 年到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以及最近由房地产泡沫所引发的银行破产。其中包含了许多真理。与之后许多投资者一样,参加韦南茨午宴的人也都是勤勉的百姓——门诺派教徒经常自称“平凡的人”——这些人自认为很了解市场。在当时的环境中,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很平常,有些人甚至还很“明智”。有了郁金香的球根,你就“不会输”;就如同有了互联网公司或对冲基金一样。尽管日后一位投资者的格言——“贪婪是一种美德”——会让他们感觉非常不适,但它已经悄悄影响了信仰新教的荷兰。
事實上,當時的"荷蘭"只是"聯省共和國"的一部分。 "聯省共和國"是一個更貼切的名字,因為歐洲大部分地區都是以"省"的形式存在。 在路德宗教改革的影響下,一些特殊的"省"聯合在了一起。 與北德意志的鄰邦一樣,大部分荷蘭人也都皈依了新教。 此時,由主宰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繼續統治歐洲北部沿海的農業區和漁業區已顯得不合時宜,宗教分歧最終將荷蘭人推到了獨立戰爭的邊緣。 在西班牙國王菲力浦決定進一步迫害"異教徒"之後,人們開始抗議重稅和駐軍。 隨後,抗議逐漸演變成一場大起義。
歐洲已經分裂為在宗教上相互敵視的幾個陣營,大量新教難民湧入了尼德蘭。 荷蘭人英勇地保衛萊頓市,擊退了西班牙人的第一波反撲。 西班牙人的恐怖政策使和解成為泡影。 於是,一場複雜的鬥爭又拉開了序幕,其中包括饑荒、迫害、陸戰和海戰。 儘管荷蘭人希望用尼德蘭的權力換取法國國王的支援,但 1609 年北方各省還是與信仰天主教、承認哈布斯堡家族統治權的南方各省分道揚鑣。 1628 年,西班牙軍隊再次大舉入侵。 而 9 年之後參加韋南茨家午宴的人或許並不知道,未來將不會有更多的戰爭;「鬱金香泡沫」破裂 10 年之後,荷蘭迎來了最後的和平。
此時,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荷蘭共和國已成為首屈一指的海洋強國。 起初,荷蘭人只在海上從事捕撈業,隨後他們又在北海和歐洲沿海從事貿易活動,逐漸形成航海的傳統。 荷蘭人的航海傳統不輸給任何國家,甚至是鄰國和新教競爭對手英格蘭人。 荷蘭商人的足跡遠及印度、中國和日本。 荷蘭沒有自然資源,也沒有肥沃的土地或礦藏。 但是,通過一張遍佈全球的商業網路,荷蘭人逐漸發家致富。 儘管一些創新舉措使荷蘭在經濟上超越了競爭對手,但這些創新舉措也蘊藏著風險。 股票買賣為曾經保守的社會帶來了由高風險投機引發的社會動蕩。 對那些沉迷博彩和賭博而聲名狼藉的人來說,"期貨"的觀念已司空見慣。 所謂"期貨",是指人們不是購買商品本身,而是商品未來的價格。 因此,買賣"期貨"純粹是一種投機行為。
"致富貿易"使巨額財富流入聯省共和國;投資貿易使大多數傑出的市民變得日益富有。 如果沒有這兩點,"鬱金香泡沫"或許永遠都不會出現。 如今,人們最需要的就是轉變心態。 絕大多數工匠、客棧老闆、小製造商和農民都需要轉變心態。 農民從來沒有錢去效仿富裕的中產階級。 一個小夥子可以夢想用一筆投資改變命運,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荷蘭人飽受嘲笑,因為他們的投機性繁榮建立在像球根這麼可笑的東西上。 以現代的眼光觀察,一株鬱金香與一所房子或一幅倫勃朗的畫等值,這顯然很荒謬。 它應該值這麼多錢嗎? 畢竟,我們會賦予一些物品不成比例的高價格,並讓其中的珍品(無論是天然的還是人工製造的)體現主人的地位。 在印象派走過全盛期之後,一幅莫内的畫要比一幅模仿者的佳作更好。 但到底是好 100 倍呢,還是好 1000 倍呢? 一個從大型商場裡買的包並不比一個香奈兒的包差,外行人未必能看出後者比前者好 100 倍。 白鯨的魚籽和圓鰭魚的魚籽存在價格差異,但這種差異能證明二者品質上的差異嗎?
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酒、鑽石、跑車和名牌服裝上。 事實恰恰相反,荷蘭人迷戀鬱金香比現代人迷戀上述東西都更理性。 最初,鬱金香只是一種野花,主要生長在中國和波斯之間的山區。 人們之所以珍視鬱金香,是因為這種花非常美麗,不但代表愛情,甚至還象徵上帝的完美。 奧斯曼人培育了鬱金香,非常欣賞這種花。 然後,它經由土耳其傳入歐洲。 鬱金香很難培育出不同的顏色和形狀,早期的植物學家對這種花非常著迷,園藝師將其作為禮物相互饋贈或交換,希望能培養出顏色特別鮮豔的品種。 毫無疑問,在法國北部、荷蘭和日耳曼地區的灰色天空下,鬱金香為人們帶來了不尋常的快樂。
"鬱金香熱"始於一些精通花卉的行家裡手,他們特別喜愛某一類球根,因為這類為數不多的球根能夠生長出形狀精美的鬱金香,有漩渦形狀的,也有水滴形狀的。 而且,花的顏色也多種多樣,有豔麗的紅色,有黃色,還有紫白相間的。 但事實上,這種鬱金香是被蚜蟲感染了一種病毒。 換句話說,它們都是生病的鬱金香。 今天,這樣的花幾乎已經絕跡。 但在 17 世紀 30 年代,人們給這些花取了一些很華麗的名字,如"永遠的奧古斯都"和"海軍上將艾克",只有非常富有的人家才能買得起這種花。 一個球根的價格大約是一名木匠年收入的 6 至 7 倍。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今天這個世界,富有的收藏者會為得到一些稀有的郵票而展開激烈競爭,他們也會變得非常瘋狂。 )
培育者、商人、宣傳者,以及由這種新商品催生出的公司組成了一張網路,這張網路使少部分人對鬱金香的熱情感染了整個荷蘭社會。 普通人買不起那些"超級球根",但他們可以買賣一些中低端品種的球根。 鬱金香每年只開放一次,它在春季開花,花期會持續數周。 因此,人們發現他們交易的是這樣一種商品:可以預測它的品質,但卻不能完全保證它的品質。 這意味著,人們要在花期到來之前,交易尚處於休眠狀態的鬱金香,或是鬱金香期貨。 走漏消息、兩面三刀、偷竊球根和單純的外行——例如,人們反覆講著這麼一個故事,一名水手誤把一顆價值連城的球根當成洋蔥給吃了——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淘金式的氛圍。
現在,客棧旅社中出現了一張買賣鬱金香的網路,儘管這張網路遍佈整個荷蘭共和國,但鬱金香交易在阿姆斯特丹和哈勒姆尤為活躍。 這些人想效仿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但他們的交易都是在充滿酒味和煙氣的混亂環境中進行的。 一位研究"鬱金香泡沫"的歷史學家指出,對泡酒館的人來說,就算他們設法攢一些錢,證券交易所和新成立的銀行仍然是遙不可及。 "17 世紀沒有建屋互助協會,沒有固定投資信託公司,沒有個人持股計劃,沒有低價股票,沒有減稅優惠,也沒有什麼避稅手段。" 25在酒館進行交易時,人們用粉筆將出價寫在板子上,然後買主和賣主之間會進行討價還價。 這種交易方式有助於提高商品的銷售量。 拒絕接受賣主最終開價的買主和違約的賣主都需要支付一筆罰金。 在充滿食物和音樂的環境中開懷暢飲,然後完成交易。
從 1633 年到 1637 年,「鬱金香熱」達到頂峰。 據估計,球根交易的票麵價值是荷屬東印度公司價值的 10 倍。 要知道,荷屬東印度公司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荷蘭的真正財富大部分都來自這家公司。 我們知道「鬱金香泡沫」破滅的準確時間。 1637 年 2 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在哈勒姆的一家酒館,1 磅瑞士鬱金香的價格達到 1250 荷蘭盾,但沒人願意購買。 拍賣人降低了價格,仍然沒人購買。 這幾分鐘一定令人毛骨悚然。 恐慌出現了,並進一步向外蔓延。 在 3 個月的時間里,鬱金香的價格下跌了 99%。 幾十萬人面臨破產,甚至要忍飢挨餓,至少從票麵價值看如此。 因為他們不僅用閒錢進行投資。 正如之後的繁榮一樣,為獲取未來的利益,他們背負了沉重的債務。 有些人已經抵押了房子、土地和貿易工具,但鬱金香卻跌到了白菜價。
真正有趣的是,大範圍的災難和荷蘭投機者大規模的破產並不是"鬱金香泡沫"的終點。 管理共和國的三級會議拒絕採取特別措施,並將問題拋回給各城市當局。 另一方面,許多城鎮拒絕處理或審理任何一件涉及鬱金香交易的訴訟案件,就只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讓賬面損失和賬面收益相互抵消。 如果說一夜暴富的夢想已經破滅,那麼就讓貧困的噩夢也趕快結束吧。
即便是這個時候,荷蘭人仍然為自己的常識感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感到驕傲。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荷蘭特色的解決方案,經濟繼續運轉。 栽培鬱金香的人遭到沉重的打擊,個人悲劇不斷上演,但共和國及其新財政體系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實際上,荷蘭人繼續培育鬱金香(荷蘭的沙質土壤非常適宜種植鬱金香,就像亞洲的沙質山地特別適宜鬱金香生長一樣),並將其作為一種普通的出口商品。 鬱金香作為一種價格適中的奢侈品出現在了布里斯托爾、杜塞爾多夫或里爾的桌子上。 今天,荷蘭人控制了全球花卉貿易,他們在 17 世紀設計的證券市場、期貨交易和國際貿易支配了世界經濟。 在哥倫布和皮薩羅的時代,西班牙人擁有巨額財富。 他們熔化大量黃金用以裝飾教堂和發動戰爭;他們將土地用於宗教用途。 而荷蘭人產生了一種更加合理的財富觀。 他們將大部分貧瘠的土地和金錢當作一種工具。 他們處理財富的方式非常現代,我們將其稱為"資本主義"。
第五部 世界走向开放 从 1492 年到 1640 年: 欧洲的全面爆发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抗争 https://bit.ly/3nlKqOm
-----------------
歐洲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萬5千年(甚至是一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居住遺蹟。在前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出現了定居點、農耕技術和馴養家畜。從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截至公元前1200年文明暫時倒退消失的時期稱為青銅時代,銅是當時製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屬材料。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稱為歐洲的史前時期。西元前3000年左右,希臘及愛琴海列島進入青銅時代,其中的代表是米諾斯文明與邁錫尼文明。
歐洲古典時期從前9世紀古希臘語再次出現開始。羅馬共和國於前509年建立。羅馬人將疆域拓展至整個義大利,隨後是整個地中海周邊和西歐。羅馬帝國的領土於公元117年到達最大。313年,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治下合法化。只是幾個世代後,基督教就成為帝國的國教。羅馬帝國的衰落,標誌著古典時代的終結和歐洲中世紀的開始。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隨即蠻族部落開始入侵西羅馬帝國。西哥特人是首先向南與向西越過羅馬國境線進入前羅馬帝國領土的部落之一,並於5世紀初,三度圍攻羅馬。418年,在原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西哥特王國。476年,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歐洲進入中世紀時期。
東南歐和地中海地區仍由東羅馬帝國控制,首都為君士坦丁堡。6世紀晚期開始被日耳曼人侵蝕。7世紀開始,中東和北非地區被阿拉伯帝國占領,並伊斯蘭化。在西歐,很多新國家仍保留了羅馬的習俗,使用拉丁語作為書面語言,並普遍信仰基督教。800年查理曼被教宗加冕為「羅馬皇帝」。歐洲受到斯堪地那維亞的維京人、北非的穆斯林和匈牙利的馬扎爾人的入侵。到10世紀中期,穆斯林和馬扎爾人對西歐的威脅消除了,但是維京人仍然是侵犯和威脅不列顛群島最久的。1054年東西教會分裂加劇,隨後十字軍東征開始削弱拜占庭帝國,教宗的權力此時也在西班牙、法國南部、立陶宛與其他的異教地區穩固下來。複雜的封建等級制度發展起來,新國家的大多數貴族由於通婚互相是近親。封建社會在蒙古入侵後開始解體。中世紀後期歐洲爆發了大饑荒和黑死病[1]。
15世紀,歐洲從中世紀甦醒過來。1492年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和哥倫布發現美洲,同時終結了十字軍東征,知識獲得尊重,開始挑戰傳統的科學和神學教條。新教改革開始,德國神父馬丁·路德挑戰教宗的權威。同時亨利八世使英國教會脫離教宗管制,也讓英格蘭在隨之而來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間的宗教戰爭中得以採取更靈活的結盟政策。但是,宗教戰爭一直持續到三十年戰爭[2],這場戰爭結束於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光榮革命確認這個協議。
18世紀後期,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機器時代[3],大英帝國在美洲的殖民地獨立,而歐洲大陸也爆發了法國大革命,直到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一系列武裝革命。最後的農奴制殘餘在1848年的奧匈帝國被廢除。俄國農奴制在1861年被廢除[4]。巴爾幹國家開始從鄂圖曼帝國重獲獨立。1870年普法戰爭後,義大利和德國完成統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俄國革命,1918年同盟國戰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統治崩潰。1933年納粹上台,之後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與軸心國戰敗。戰後美蘇為首的兩大戰勝國集團在歐洲與全世界範圍內展開冷戰。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歐洲簽訂馬斯垂克條約。至2016年為止,歐盟包括28個歐洲國家,超過5億人口。北約也擴大到包括俄羅斯的鄰國——這是歐洲自從一世紀羅馬帝國以來一體化最顯著與最具軍事優勢的時期。歐洲歷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HThIA
歐洲歷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HThIA
1492-1640歐洲崛起
第五部 世界走向開放
從 1492 年到 1640 年:
歐洲的全面爆發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抗爭
通常認為,人類歷史出現過兩次重要變革:一次是農業的發明,因為農業是幾乎所有事物的基礎;另一次是工業革命,因為工業革命塑造了今天的世界。 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有些人認為,最近出現的數字技術和腦科學可以被視為第三次重要變革,但另一些人不同意這個觀點。 然而,如果農業和資本主義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大跨越」的話,那麼或許我們應該在兩者之間再增加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可以算是一個"小跨越",至少是人類向前邁出的堅實的一步。
這個階段就是全球貿易,大約出現於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在世界範圍內的分佈不均衡是全球貿易的重要推動力,它導致食糖、煙草、香料和資金在各個地區之間流動。 沒有全球貿易,就沒有資本主義;沒有資本主義,就沒有工業革命——至少工業革命會改頭換面。
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地方貿易可以發展成為規模龐大的遠途貿易,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阿拉伯水手打通了地中海和印度之間的航路,進而與遠東的海上貿易商取得了聯繫,這是一個例子。 穿越撒哈拉的商隊是第二個例子;維京人利用河流系統進行貿易,這種貿易導致俄羅斯的創建,這是第三個例子。 但直到西歐水手利用新式遠洋帆船,艱難地開闢洲際航路時,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貿易系統才開始逐漸形成。 西歐水手見證了技術的累積。 用繩子綁成的木桶、新式的龍骨和船舵、將帆裝上桅杆的新方法,這些新事物很快就催生出了一種大型帆船,這種大帆船配備了指南針和觀測星象的儀器,不久之後還加裝了火炮。 這種大帆船是由古代的單甲板帆船和舊式的海運貨船經過幾個世紀的改進逐漸發展而成的。
大帆船產生了令人震驚的影響。 儘管學者們對這一問題還存在著不同看法,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當這些新式船舶抵達美洲的時候,美洲大約有 7000 萬土著居民。 也就是說,當時美洲的人口與歐洲的人口大致相當。 這些土著民族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巴西、墨西哥、秘魯和密西西比河流域。 但不久之後,美洲人口開始急速下降。 在相對發達的中美洲和南美洲,來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強迫當地人為他們勞動,把他們變成奴隸,這導致了長達數個世紀的社會發展遲緩和政治停滯。 在相對空曠的北美地區,各種不同類型的殖民者最終在那裡定居。 他們學習了那裡的耕作技術,創建了一種民主文化。
這些變化對當今世界的均勢和繁榮產生了影響。 黃金和白銀先是流入歐洲,之後流入了中國,結果引發了這些地區的政治動蕩。 在歐洲,古老的宗教等級制度受到挑戰,歐洲大陸出現了根本性的分歧:從事環球貿易的商人催生了新的金融系統,這種金融系統也對今天的世界產生了影響。 歐洲人通過海路到達了東方,並在各處建立帝國。 像中國和日本這樣的國家正在努力尋找應對這種情況的方法。
本書這個部分要考察的是,歐洲人是在何時、用何種方式擴張到世界其他地區的。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歐洲人使用的技術還比較原始,而且部分技術還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 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性的一些關鍵因素開始逐漸發揮作用。 在過去,人們會用自我表揚的心態,將這段歷史理解為一個英雄史詩般的故事:探險家和征服者為土著民族帶去宗教和文明;歐洲的城市中出現了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物品;令人欽佩的農民自力更生地開墾處女地。 但現在看來,這更像是個殘忍的故事。 歐洲人蹂躪了這顆星球上的許多地區,他們的所作所為非常像《啟示錄》中所說的四騎士。 我們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世界上的這個地區要比其他地區更加富有,什麼因素在發揮作用? 什麼因素沒有發揮作用? 當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時,我們就會發現,1492 年到 1640 年是歐洲崛起的關鍵期。
我們同樣應該看到的是,這段歷史的真實情況非常古怪,不是任何一段簡述所能傳達的;它使歐洲普遍陷入對海盜的恐慌,也使歐洲尤其敬佩那些保家衛國者,如"穿刺者"弗拉德;俄羅斯的面積變得越來越大;英格蘭和日本出現了兩位主張禁煙的統治者。
樂土上的災難
如果說西班牙人在 15 世紀 90 年代「發現」了美洲,那麼就可以說拿破崙在 1812 年「發現」了俄羅斯。 事實上,我們應該說西班牙人"入侵"了美洲。 歐洲人入侵美洲時所使用的木帆船凝聚了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和火藥、穆斯林的導航數學,以及歐洲人在大西洋上的航海經驗,這些帆船在海上扮演的角色相當於馬和戰車在陸地上扮演的角色。 歐洲人及其現代美洲的兄弟姐妹之所以認為他們"發現"了美洲,僅僅是因為被入侵的民族在軍事上不堪一擊,以及他們很快就被疾病壓垮了。 同樣,在經過數個世紀的亂砍濫伐、瘋狂開採礦產資源、大規模狩獵和過度捕撈之後,歐洲的自然資源已經變得相當貧乏。 因此,對許多歐洲人來說,美洲是一片富饒而成熟的荒地,是另一片樂土。 傳教士、海員、實業家和作家聲稱,這片被發現的土地上有空蕩蕩的森林和友善的異教徒,他們正在等待適度耕作、財產權和福音的恩澤降臨。
大約2萬年前,亞洲人通過大陸橋進入了美洲。 他們在美洲的森林和草原從事狩獵活動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 美洲土著民族的歷史非常複雜。 這段歷史涉及許多不同的文明和一塊完整大陸,而這塊大陸並非無人居住。 事實上,與哥倫布時代的歐洲相比,這塊大陸能夠承載更多人口。 在 15 世紀 90 年代,北美地區大約生活著 700 萬至 800 萬"印第安人",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非常優秀的農民。 如果再加上人口稠密的墨西哥和南部地區,當時美洲的人口約為 7500 萬到 1 億,而同一時期歐洲的人口約為 7000 萬。 1
美洲土著民族的社會各式各樣:從因紐特獵人到居住在村莊中的居民,從複雜的農業文化和部落聯盟到帝國。 歐洲人對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野蠻人"的最初描述,以及那個流行的傳說(按照這個傳說,殘暴的土著獵人住在帳篷里,他們彼此之間進行著永無休止的戰爭)都只是一種宣傳。 事實上,大多數土著人都是農民,他們生活在村莊和小鎮裡,種植各種各樣的作物。 只不過,相當一部分美洲農業是以刀耕火種為基礎的,農民在一塊土地上耕種一段時間后,就會去耕種另一塊土地,以便讓之前的那塊土地恢復肥力——這種做法與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早期農業非常相似。 他們的部落制度以權力平衡為特徵。 這些制度包括幾位起領導作用的婦女——她們可以選擇男性首領——以及為了避免衝突而進行的種種複雜協定和聯盟。 最重要的是,美洲的社會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據估計,僅僅在北美地區就有 600 餘個不同的社會,有大約 12 個相互獨立的語族,這些語族之間的差異"有時比英語和漢語之間的差異還要大」。。 2
儘管歐洲人將「發現」美洲的榮譽歸於哥倫布,但維京人早就到達過北美洲的北大西洋海岸,並曾經短暫地在那裡定居;巴斯克水手也早就知道紐芬蘭附近有富饒的鱈魚漁場。 在哥倫布到達南美洲之後,第一波到達北美的是法國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之後是英國的毛皮商人。 隨後,北美出現了一些殖民地。 這些殖民者能倖存下來,唯一要感謝的就是美洲土著人,因為他們為早期移民提供了許多食物方面的援助。 但歐洲人的到來卻導致了一場全方位的大災難。 直到最近,人們才對這場災難有了一個比較恰當的認識。 據估算,從 16 世紀 20 年代——也就是他們初到美洲的時候——到 1900 年,美洲大約出現過 100 種疾病,這些疾病幾乎消滅了全部土著民族。 除了那些死於疾病的人之外,還有許多人死於饑餓,這主要是因為田地無人播種、無人照料的緣故。 歐洲殖民者聲稱,北美是一片"處女地",是一片空曠的樂土。 但事實上,從許多方面講,那裡都是個災難地帶。
當然,對土著民族構成威脅的不僅僅是疾病。 歐洲人非常希望得到毛皮,特別是能用來做帽子的海狸皮。 歐洲人對毛皮的需求導致了兩個後果:其一,使土著部落陷入紛爭,因為當地的動物幾乎已經被他們獵殺殆盡;其二,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 槍和酒的傳入也產生了相似的影響。 在更靠南的地區,西班牙人使馬重新出現在美洲。 美洲本來有馬,但這些馬已經被早期的美洲人獵殺殆盡。 到 18 世紀早期,逃脫的馬變成了野馬,未逃脫的馬要麼被用於交易,要麼就是被偷了。 馬的出現使"大平原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 過去,他們通常是徒步狩獵野牛。 但現在,騎在馬背上的"大平原印第安人"成了更有效率(和更好戰)的遊牧民族。
最後,殖民地的侵略活動摧毀了土著民族在中美洲建立起來的帝國和北美洲沿海地區的文化,並引發了一波波移民浪潮。 有人聲稱,美洲是"不受時間影響的"和"不可駕馭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美洲已經變成了一塊人口稠密的大陸。 從美洲土著居民的角度來看,歐洲人的到來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
迷失的哥倫布
克裡斯托弗·哥倫布,他的名字在英語里寫成 Christopher Columbus,在西班牙文裡寫成 Cristóbal Colón,在義大利語裡寫成 Cristoforo Colombo,有時又被寫成 Christofferus de Colombo 或 Colom,此外我們還可以為他找到其他名字。 但無論哪個名字,都是指那位紅臉膛、長著白髮的老水手。 哥倫布被看作一個偵察員,一個為歐洲人打前站的先驅。 在所有入侵中,都要有一些人衝在最前面,然後把收集到的資訊傳回後方。 這次,衝在前面的是三艘小船,船員們會用一些下流的俚語稱呼這幾條船。 哥倫布的旗艦是「聖瑪麗亞號」,船員們稱它為「骯髒的瑪麗」。 1492 年,船隊從西班牙的一個小港口起錨,這個港口其實就是個小漁村。 當時,船員們並不不怕從世界的盡頭掉下去。 他們希望發現遠東的國家,可能是日本,可能是印度,也可能是"大汗"統治下的中國(事實上,蒙古帝國在 100 多年前就已經瓦解了,但消息傳遞得很遲緩,他們尚不知情)。 哥倫布至死都相信他發現的是「東印度群島」,但他的行為卻表現出他的困惑:他宣佈,加勒比地區歸西班牙王室所有,如果他真的認為這個地區屬於強大的中國,那麼他就不可能這樣做。
哥倫布如何理解自己的發現,這始終是個謎。 在第一次航行的時候,他沒帶什麼可用於貿易的東西,船上只有一些華而不實的小玩意。 他沒帶士兵,沒帶傳教士,也沒人會用畫圖的形式記錄下他們發現的東西。 當然,他也不會意識到,這支小小的探險隊會成為先鋒。 在他們之後,會有大批歐洲船隻向西航行。 或者可以這樣說,他們只是暴風雨來臨前最初的幾點雨滴。 事後,他做出的解釋既五花八門,又自相矛盾。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並不完全知道他要尋找什麼,儘管他著迷於記錄與黃金有關的資訊。 哥倫布獲得了許多尊貴的頭銜,如"海軍上將"和總督。 而且,無論他發現了什麼,他都有權獲得十分之一的權益。 這些榮譽和特權都是西班牙君主斐迪南和伊莎貝拉授予的,他們剛剛摧毀了穆斯林在歐洲的最後一個據點——一個名叫格拉納達的小王國。
哥倫布是一位勇敢的水手,儘管他可能也是位信心滿滿的藝術家。 當然,他也應該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錯誤負責任。
或許,我們應該說哥倫布是位"自信的藝術家",因為他對命運抱有堅定的信念。 他一直在努力募集資金。 從本質上看,他要做的事屬於一種金融投機。 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在那個時代,地中海西部地區出現了激烈的競爭。 葡萄牙人——真正的具有開拓性的水手——已經到達非洲最南端,並隨時準備開通一條通往印度的可靠航路。 他們希望能到達非洲的採金區——這些採金區歸馬里帝國和桑海帝國所有,希望能從南面攻擊伊斯蘭世界。 西班牙人與法國冒險家和葡萄牙人展開了競爭,他們都試圖在散布於非洲沿海的群島上建立歐洲的第一塊大西洋殖民地。 在這些群島中,葡萄牙人獲得了馬德拉群島和佛得角群島;在1404年至1493年之間,西班牙佔領了加那利群島。
加那利群島上出現了小規模的殖民活動,成了美洲殖民活動的完美預演。 群島上的土著人很可能是柏柏爾人的後裔,他們身材高大,膚色並不十分黝黑。 他們都生活在部落群體中。 儘管抵抗了西班牙人的入侵,但他們缺乏西班牙人在馬匹和槍支上的優勢,他們對這二者一無所知。 他們對歐洲的疾病同樣缺乏免疫力。 許多人淪為奴隸,被帶到歐洲。 現在,他們的文化已經完全消失。 在他們的土地上,西班牙人建立了糖料種植園,並夢想得到不必遠跨重洋才能獲得的非洲黃金。
但是,從加那利群島再往西會是什麼地方呢? 除了哥倫布,還有許多人認為再往西就是日本和中國,而且認為只要經過 4 個星期的航行就能到達那裡。 當時,受過教育的歐洲人都已經接受了"地圓說"。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樣,基督教水手已經有了穆斯林的星盤、中國的指南針和比較原始的地圖。 很多人告訴哥倫布,中國是可以到達的,保羅·托斯卡內利就是其中之一。 托斯卡內利是佛羅倫薩的一位大學者,他認識萊昂納多·達·芬奇,可能也認識亞美利哥·韋斯普奇,後來亞美利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塊大陸。 3但另一方面,其他傑出的地理學家卻持不同觀點。 他們認為,這段航程的距離要遠遠超過哥倫布的預期。 他們相信,這段航程實在是太遠了,遠到當時的船舶無法承受的地步,因為這些船舶只能攜帶數量有限的淡水維持生命。 哥倫布的冒險沒有得到葡萄牙人的支持,因為葡萄牙國王手下的數學家不同意他計算的距離;開始的時候,哥倫布在西班牙也遇到過相同的麻煩。
然而,對摩爾人的軍事勝利使斐迪南和伊莎貝拉非常興奮。 最終,他們表示願意説明哥倫布。 他們的動機多種多樣,包括貪心、驕傲、虔誠和恐懼,所有這些因素都交織在一起。 他們渴望得到黃金,也渴望得到東方的香料。 在漫長的陸地商路沿線,東方的香料使許多商人和城市變得非常富有。 征服格拉納達王國是件光彩的事,但這場戰爭的花銷也很高昂。 儘管如此,這場戰爭在歐洲引起了強烈反響,人們將其視為基督教徒的偉大勝利,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為此深感自豪。 他們有一種清晰的感覺,認為哥倫布的冒險活動體現了上帝的意志。 與同時代的基督教徒一樣,他們相信耶穌基督將在不久后重返人間。 因此,他們要找到盡可能多的靈魂,將他們帶入基督教會。 更重要的是,他們害怕新發現落入他人手中會構成威脅。 哥倫布已經找過葡萄牙人。 他還委派一個兄弟前往英格蘭,尋求英格蘭國王的説明(但這位兄弟被耽擱了,後來被海盜俘獲)。 當西班牙人最終同意資助哥倫布的時候,他正在前往法國的路上,希望法國人能接受他的觀點。
哥倫布不是西班牙人,而是熱那亞人。 但是,西班牙的貴族、教會和商人願意資助他。 倘若哥倫布返航時能帶回一些土著奴隸、讓人感興趣的蔬菜和鸚鵡,以及一小盤黃金的話,他們願意再掏一筆錢。 實際上,他們是在賭博,要麼加註,要麼放棄。 哥倫布聲稱,從加那利群島啟航經過 4 個星期的航行就能到達日本。 他認為,這段航程大約是 2400 英里。 但葡萄牙的數學家們是對的,這段航程的實際距離是 1.2 萬英里。 如果不在中途靠岸補充淡水的話,當時的海船絕不可能航行那麼遠。
哥倫布或許知道自己是誇大其詞,但這種誇誇其談會使他駛向未知世界的勇氣更加引人矚目。 曾經至少有一支準備充足的探險船隊向西航行,從此銷聲匿跡。 但我們也不應該忘記,航海家在獲得新設備和大海船,以及展望他們將會航行多遠時所產生的興奮感。 斐迪南和伊莎貝拉許下了重賞:第一個發現新大陸的水手可以獲得每年 1 萬個銀幣的終身年金。 在那三條小船上的每一位水手大概都有這樣一種幻想:「這筆年金應該屬於我。 "從加那利群島出發後,這種貪念和樂觀情緒持續了數周之久。 船員們確實有許多"發現",但後來證明,這些"發現"都是假的,而且船隊的物資變得越來越少。 在這種情況下,之前的情緒發生了變化。
哥倫布——這位義大利船長——懇求和哄騙他的西班牙船員,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 一些水手認為,這個外國人一定是瘋了;他們還認為自己冒著生命危險,但最後只有船長會變得富有,這實在是太不合理了。 另一些水手提議,如果哥倫布堅持繼續航行的話,就把他從船上扔下去。 經過五個星期的海上漂泊後,哥倫布與另兩艘船——"平塔號"和"尼尼雅號"——的船長召開了一次會議,他們勉強同意繼續航行,但最多只能再往前走 4 天。 兩天之後,也就是 1492 年 10 月 12 日,一個名叫羅德里戈·德·特里亞納的水手終於在前方發現了一片陸地。 這片陸地是一條島鏈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將這條島鏈稱為巴哈馬群島。 如果特里亞納對餘生抱樂觀態度的話,那麼他就看錯了他的船長。 哥倫布宣稱自己已經看到了陸地,應該由自己拿年金。 歸國途中,那些失望的船員為什麼沒有把哥倫布扔到海裡? 這是另一個謎。 他們登陸后,哥倫布宣布這個島嶼歸西班牙王室所有。 這個島嶼被稱為聖薩爾瓦多島,土著人原本將其稱為瓜納哈尼島。
島上的居民與加勒比地區的泰諾人有關,泰諾人的死敵是被看作「食人族」的加勒比人。 當時,加勒比海地區的總人口不到 20 萬,他們會從事一些簡單的農業生產,會捕魚和編織。 他們非常喜歡抽煙——將晾乾的煙葉捲成卷抽。 在哥倫布的描述中,泰諾人——哥倫布將其稱為"印度人"——是愛好和平的,性情溫和。 他告訴斐迪南國王,西班牙人可以強迫他們工作、種地和修建房屋,也可以強迫他們穿上衣服。 隨後,哥倫布又宣佈一些更大的島嶼歸西班牙所有。 他還綁架了一些當地的土著人,把他們帶回歐洲,展示給西班牙人看。 1493 年,哥倫布進行了第二次航行,這次航行的距離比第一次還要長。 在西班牙殖民者初次到達美洲之後的18年內,99%的土著人都失去了生命,其中大部分人死於疾病。
在第一次航行途中,船队中最大的一艘船失事。因此,哥伦布不得不将 39 人留在当地,让他们建立一块殖民地。而且,他也不得不放弃一些在当地找到的黄金。但西班牙人对黄金非常贪心,尽管泰诺人进行了抵抗,但他们还是被西班牙人征服了。哥伦布返回时,这 39 个人都死了。但在他们之后,又出现了更多的殖民者,因此泰诺人和加勒比地区的其他土著民族难逃厄运。他们将梅毒传染给了哥伦布的水手,后来所有通奸的欧洲人都逐渐染上了这种疾病。但最后,他们还是消失在了历史中,只留下一些特殊的词语,如“吊床”“独木舟”和“烧烤”。4 在第二次航行的时候,哥伦布的船队大约有 1200 人,其中还包括一些妇女。与这些殖民者一同前往美洲的还有马,以及骑在马背上手持枪械的士兵。对于美洲土著人来说,骑兵一定是种可怕的“怪物”——这种“怪物”的上半身是人,下半身长着四条大长腿,而且还能喷火。第二次航行还将骡子、鸡和猪带到了美洲:就在这一刻,探险变成了征服。
当殖民者残忍地对待这些“印度人”的时候,他们会为自己的暴行进行辩解,污蔑这些土著人是“食人族”。事实上,美洲的土著居民已经成了新西班牙帝国的一种财产。土著人的土地成了西班牙帝国的土地。西班牙的天主教徒有这样一种倾向:他们将所有非天主教徒都视为异教徒。这些异教徒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信仰,要么就被烧死。这种宗教倾向是否是西班牙人忽视土著民族权利的主要原因呢?北方的新教徒也一样;宗教成了一个简单的借口。但无论如何,对于新生的西班牙王国来说,真正的威胁不是来自新世界,而是来自旧世界。
真正的威胁来自葡萄牙。在大西洋的各个地区,葡萄牙人都是西班牙人的竞争对手。1494 年,这两个国家达成了一项特别协议,这项协议经《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认可后生效。这项条约以一条经线为界,将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归西班牙所有,另一部分归葡萄牙所有。这条经线穿过了两极和佛得角群岛(已经被葡萄牙人占领)以西的地区,把哥伦布发现的古巴岛和伊斯帕尼奥拉岛划归西班牙。后来,双方又对最初的协议进行了调整,葡萄牙人获得了巴西的大部分地区;之后,伊比利亚人又开始瓜分世界的另一边。1529 年签订的《萨拉戈萨条约》又在远东地区划了一条线。
在第三次和第四次航行中,哥伦布登上了南美大陆,并发现了珍珠。此时,殖民者之间产生了矛盾,而且他们与忍气吞声的泰诺人之间也发生了冲突。斐迪南和伊莎贝拉降低了哥伦布过于优厚的待遇,并开始执行一项长期规划。按照这项规划,个人冒险所取得的成果将转化为由国家和教会支持的统治权。
基督教世界的边境
要理解哥伦布的所作所为和这两个国家划分世界的荒谬举动(这种荒谬举动还得到了教皇的认可),我们就要深入了解当时伊比利亚半岛的政治。如果说路途遥远而又花费不菲的丝绸之路切断了基督教欧洲与东方的联系,那么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孤立感一定会更加强烈。它们位于欧洲的边缘——刚刚驱逐了穆斯林——境内散布着许多堡垒、防线和军营。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就是欧洲边缘国家的君主,他们虔诚信仰天主教。西班牙人的经验是,要想获得安全感就需要不断前进,不断扩张领土。因此,这是一处动荡不安的边境,一处经常发生战争的边境,需要帆船维持治安。
在穆斯林占领伊比利亚半岛的几个世纪中,曾经有一度,只有位于西班牙北部山区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国还信奉基督教。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几个基督教王国利用穆斯林的分裂,慢慢向南扩张。发源于北非的穆拉比特王朝推行更严格的伊斯兰统治。在这个王朝的统治时期,犹太人和其他民族发现,那些相互争斗的基督教国家似乎更欢迎他们到来,很多人因此移居到北方。在伊莎贝拉和斐迪南继位前的若干个世纪里,基督教徒已经“收复”了大半个西班牙。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1212 年的纳瓦斯—德托洛萨战役是一场重要的胜利。是年,卡斯蒂尔、纳瓦尔、阿拉贡和葡萄牙的君主一改过去相互纷争的传统,将矛头一致指向南方的伊斯兰王国,成功地摧毁了穆瓦希德王朝。穆瓦希德王朝是一个柏柏尔人建立的王朝,它的军队来自各个地方,有一部分军队来自今天的北非地区,最远则来自非洲内陆,如塞内加尔。
到了 15 世纪 90 年代,只有弱小的格拉纳达王国尚未被肃清。尽管穆斯林军队进行了长期而英勇的抵抗,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投降。这一方面是因为格拉纳达王国受到了饥饿的威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基督教王国与他们签订了貌似优厚的条约,使他们非常动心。基督教徒承诺,每一个愿意投降的人都可以离开西班牙,返回非洲;而且,愿意留在西班牙的穆斯林还可以继续遵守伊斯兰律法。因此,数十万穆斯林选择留下来,在基督教徒的统治下生活。由于最初的条约很快被撕毁,有些人发现这种生活实在难以忍受,但也有许多穆斯林改宗基督教。当时,西班牙有 20 多万犹太人,他们也要被迫做出选择,要么改宗天主教,要么离开西班牙。根据现在的估算,只有大约 4 万人选择离开。最初,他们的主要目的地是葡萄牙。但后来,很多人去了阿姆斯特丹、君士坦丁堡、威尼斯,甚至罗马。5
那些坚持信仰的犹太人则被剥夺了财产,这确实有助于西班牙政府为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募集资金,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布尔戈斯主教就曾是一位犹太教的拉比;圣女大德兰——又被称为阿维拉的圣特蕾莎——这位反对宗教改革的神秘主义者来自改宗天主教的犹太人家庭;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可能也是如此,这位修士和历史学家揭露了西班牙在美洲殖民活动的黑暗面。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和人们印象中的一样残忍、冷酷,不断考验着马拉诺(指被迫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他们被怀疑还在秘密地信奉犹太教)的忠诚,有多达 4000 人因宗教忠诚问题遭到处决。但另一方面,犹太人和穆斯林也会处决叛教者。对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来说,宗教裁判所和在西班牙实现基督教化是他们的王国——卡斯蒂尔王国和阿拉贡王国——组建联盟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他们要在这块极端的意识形态基石之上建立具有同一性的新国家。
斐迪南和伊莎贝拉都是信仰天主教的君主,非常钦羡罗马,天生一对。伊莎贝拉是卡斯蒂尔王国的公主,但她的童年生活颇为坎坷。有一段时间,她的生活相当拮据,只能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相依为命。精神疾病可能源于家族遗传:伊莎贝拉的女儿就被称为“疯女胡安娜”。伊莎贝拉的父亲很有政治野心,利用女儿诱惑大半个欧洲王室成员抛来橄榄枝。对于求婚者,伊莎贝拉都冷眼相加,并且学会了躲避那些年长很多的贵族。有一次,她向上帝祈祷,恳求不要让她嫁给一个 43 岁的贵族。后来,这个男人因为阑尾破裂死在了求婚的路上(这或许可以解释伊莎贝拉虔信的原因)。1469 年,为了和阿拉贡王国的斐迪南王子结婚,伊莎贝拉私自逃出家门。显而易见,他们的婚姻不符合任何人的期望,因为他们的祖父有血缘关系。不过,他们的婚姻得到了教皇的祝福,而教皇的祝福是必不可少的。
从画像上看,斐迪南是个柔弱、忧郁的男子。但在控制了两个王国之后,他变成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统治者,永无休止地征战和签订各种条约。他是个工作狂。有时,为了使自己能集中精力,他会在脸上贴一条绷带。在处理与摩尔人、异教徒和犹太人相关的问题时,斐迪南比伊莎贝拉还要强硬。当军队厮杀之时,伊莎贝拉喜欢亲临现场观看。在费迪南心目中,妻子与他的地位是平等的(但除了妻子,他从不平等待人)。这对夫妇的座右铭是:“伊莎贝拉和斐迪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历史为我们提供的婚姻幸福的秘诀。斐迪南比伊莎贝拉多活了 12 年。对他们二人来说,这都是悲伤的事情。
所有這些都很重要,因為斐迪南和伊莎貝拉創建了西方最強大的王朝,或許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王朝。 "瘋女胡安娜"嫁給了"美男子腓力"。 腓力來自哈布斯堡家族,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兒子。 胡安娜和腓力的兒子是查理五世,西班牙的王權與奧地利的王權因此又扯上了關係。 除西班牙和奧地利外,查理五世還繼承了勃艮第、低地國家、德意志南部、那不勒斯、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的統治權。 1519 年,查理五世當選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能當選得益於這樣一個事實:他的兄弟統治著波希米亞和匈牙利)。 於是,他成為古典時代之後第一個有可能統一歐洲的人。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大量白銀正從剛剛建立的美洲帝國湧入查理五世的金庫。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美洲帝國。
對白銀的貪婪
這是有史以來最一邊倒,也是最重要的伏擊戰之一,但設伏的西班牙人可不這麼想。 他們正躲在白牆後面,等待敵人到來。 一個伏擊者坦言:「當時的情形太恐怖了,許多人尿了褲子都不知道。 "他們的首領名叫弗朗西斯科·皮薩羅。 皮薩羅是私生子,來自西班牙的一個貧窮小鎮,目不識丁,滿頭灰髮。 在美洲,他手下只有 168 個人,其中 62 個人配有馬匹。 1532 年 11 月 16 日(星期六)清晨,皮薩羅見到了印加帝國——我們將這個國家稱為秘魯——的統治者。 儘管印加帝國擁有大約 8 萬人的軍隊,但他們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使用火槍,而印加軍隊使用彈弓、弓箭、棍棒和木質的盔甲,這些武器更適合青銅時代的戰爭。 但西班牙人的火繩槍射速很慢,也不靈活。 而且,皮薩羅大約只有 10 支或 12 支火繩槍。
那些魯莽的侵略者的處境十分不利。 西班牙人邀請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到卡哈馬卡城的廣場上見面。 卡哈馬卡城位於層巒疊翠的秘魯高原,那裡有許多寺廟和軍事設施,這些建築都是由石頭拼砌而成的,看上去比任何一棟歐洲的石質建築都更精巧。 城市的中心有一座巨大的廣場,廣場周圍是一些低矮的房屋。 這些房屋是供朝拜者和旅行者居住的,設伏的西班牙人就躲藏在那裡。
但印加帝國的皇帝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圈套。 阿塔瓦爾帕剛剛在內戰中擊敗了同父異母的兄弟,在首都庫斯科加冕稱帝。 儘管西班牙人在北方橫行霸道了很多年,但他從來沒聽說過這些征服者。 使者將皮薩羅抵達沿海地區的消息報告給阿塔瓦爾帕。 與此同時,還傳來一些令人擔憂的消息——這些入侵者在當地大肆劫掠。 但與史詩般的印加內戰相比,這似乎只是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一位使者告訴阿塔瓦爾帕,這些人並不值得憂慮——這群人不好戰,而且組織混亂。 他們膚色蒼白,穿著閃閃發亮的金屬外衣,騎在巨大的美洲駝上。 那些"馬"也不足懼,因為它們不吃人。 在這些西班牙人中,有一個叫作比森特·德·巴爾韋德的修士。 用那位印加使者的話說,這個人的身上裝飾著"兩條橫豎交叉在一起的棍子"。 因此,阿塔瓦爾帕對這些入侵者僅僅是充滿好奇。 他後來告訴皮薩羅,他很想得到那些馬,因為他認為這些動物很有用處。 他將西班牙人視為怪人,希望他們能為自己守衛後宮。 阿塔瓦爾帕乘坐轎子進入卡哈馬卡,整座轎子裝飾著鸚鵡的羽毛、白銀和黃金。 轎夫共有 80 人,他們身穿翠藍色的衣服,個個都很有身份。 與皇帝一同進城的還有 6000 名精銳士兵,他們揚揚得意地跟在轎子旁邊,嘴裏還唱著歌曲。 此外,在皇帝的前面還有一支負責開路的先頭部隊。 大部分士兵都沒有武裝,他們身上穿的是禮服。
由於西班牙人的武器後來輕而易舉地擊潰了這支軍隊,因此有人會認為印加軍隊不堪一擊。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士兵都受過嚴格訓練,他們曾打敗遭遇的每一支敵軍。 他們都是優秀的戰士,能與敵人短兵相接,直到戰死疆場。 當印加人到達廣場時,那裡空無一人。 隨後,那位教士出現了。 他告訴印加皇帝,他是來指引他皈依基督教的。 比森特拿出一本《聖經》,阿塔瓦爾帕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件東西。 他接過《聖經》,努力翻看這本書。 比森特想上前幫忙,卻被阿塔瓦爾帕推到一邊。 打開《聖經》后,在仔細地閱讀了那些彎曲的黑線之後,皇帝失望地把書扔在了地上。 這次會面實在太無聊了,而這件禮物也沒有任何意義!
這種褻瀆上帝的行為激怒了比森特。 他開始召喚伏兵。 "來啊,來啊,基督徒們,"他叫喊著,"快來收拾這些可惡的敵人! "皮薩羅丟下了手裡拿著的衣服,這是事先安排好的暗號。 看到暗號后,西班牙人的 2 門小火炮開始射擊(他們總共帶了 4 門小火炮,但其中有 2 門啞火了)。 西班牙人忘記了恐懼,忘記了不舒適的濕靴子,或是騎馬,或是徒步,從埋伏地衝了出來。 槍炮的聲音和突然襲擊使印加軍隊陣腳大亂。 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槍炮,也沒有見過鐵質武器或馬匹。 印加人四散潰逃。 在太陽落山前的2個小時里,至少有7000名印加人被殺。 他們中的一些人試圖保護坐在轎子中身為太陽神後裔的皇帝,一些人則跨過圍牆,逃向曠野。 西班牙人大開殺戒,直到精疲力竭為止。 最後,騎兵撞翻了皇帝的轎子,皮薩羅活捉了阿塔瓦爾帕,把他拖進一間屋子。
驚魂未定的印加皇帝與皮薩羅做了一筆交易。 西班牙人已經從敵人手裡搶來了許多用黃金和白銀製成的盤子、壺、酒杯和首飾,這些東西讓他們驚詫不已。 但阿塔瓦爾帕告訴皮薩羅,他那裡還有更多黃金和白銀。 在印加,黃金和太陽聯繫在一起,因此也是和太陽神聯繫在一起的。 對印加人來說,這些金銀器的價值在於它們的工藝和優雅;但對西班牙人來說,它們的價值僅僅在於貴金屬本身,也就是這些貴金屬的商品價值。 很快,他們就開始熔化這些精巧的金銀器,將其製成金錠和銀錠。 阿塔瓦爾帕意識到了西班牙人對貴金屬的癡迷,於是提議,如果他們釋放他,他將把這座關押他的房子里裝滿黃金。 關押阿塔瓦爾帕的房子至今還保留著。 整座房屋有 22 英尺長、17 英尺寬,大約能裝 8 英尺高的物品。 之後,他又許諾,會以同樣的方式送給他們 2 倍的白銀,這些貴金屬都將在兩個月內備齊。 皮薩羅對這個條件非常驚訝,同意了阿塔瓦爾帕的提議,承諾釋放他回去。 但事實上,皮薩羅並不想遵守諾言。
事实上,寻找和收集贵金属的工作直到第二年 6 月才结束。印加工匠制造的最精美的金银器被熔化成 1.3 万磅金锭和 2.6 万磅银锭。
此时,西班牙人已经深入印加帝国,打击、欺骗和分化敌人。阿塔瓦尔帕自始至终都有利用价值,因为他对臣民有绝对权威,即便被俘也是一样。这使西班牙人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与此同时,印加人仍在努力救出皇帝,挽救帝国。
然而,事与愿违。阿塔瓦尔帕本想贿赂敌人以换取自由,但西班牙人只让他在两种死法中选择其一:被烧死,或皈依基督教后被绞死。印加人有通过制作干尸保存遗体的信仰。因此,阿塔瓦尔帕选择后者,但皮萨罗还是焚毁了他的尸体。
在早期,当邪恶的帝国主义者和高贵的土著居民发生冲突时,上述情况很常见,但这种印象并不正确:真正的帝国主义者是印加统治者。印加帝国发源于库斯科地区,随后向南发展,但在西班牙人到来 90 年之前才开始对外扩张。在皮萨罗到来 60 年之前,印加人控制了卡哈马卡城。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的 30 年时间里,印加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印加的工程师不但技术高超,而且十分好战,就像古罗马人一样。他们修建了大约 1 万英里的道路,综合运用军事进攻、金钱贿赂和精神恐吓等手段,征服了安第斯山区和西部沿海平原的各种文化。
印加没有车轮运输,没有文字系统,也几乎没有金属武器。印加人会用一种有颜色的绳结记事,这种奇特的记事方法被称为“奇普”。人们进行通信和行政管理主要依靠这种方法,信使会将绳结送往各地。但是,印加的王权非常强大。所有土地都是国有,人们以家族为单位被组织起来,为皇帝提供各种服务。而且,他们没有迁徙的自由。阿塔瓦尔帕不是圣人,他希望臣民像奴隶一样顺从自己的奇思怪想。他还喜欢滥施死刑,用敌人将领的颅骨饮酒。
除了没有马匹和枪炮,印加帝国还有一个弱点,就是极端的中央集权。这种制度帮了西班牙人的大忙。因为他们控制了阿塔瓦尔帕就控制住了印加帝国行政中枢。在杀害阿塔瓦尔帕之后,西班牙人将其兄弟尤潘基扶上皇位,通过新皇帝镇压印加人的反抗运动——印加人发动的反侵略战争持续了大约 40 年之久。这成为西班牙人的惯用伎俩。从 1519 年到 1521 年,在埃尔南多·科尔特斯的带领下,西班牙人击败了北方的阿兹特克帝国。这些入侵者发现,许多被这个崛起不久的帝国征服的民族都愿意和他们联手,共同反抗当地的暴君,但这些民族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在俘虏了阿兹特克的统治者蒙特祖玛之后,西班牙人又利用他残存的权威控制臣民,掠夺黄金。
在墨西哥和秘鲁站稳脚跟后,西班牙统治当局不但利用了当地的统治制度,而且还从西班牙引入了一些制度,其中最著名是就是“监护征赋制”。在“监护征赋制”下,土著居民几乎变成了西班牙人的奴隶。在西班牙,这种制度的最初对象是穆斯林。在秘鲁,印加帝国本来就有强迫劳动的传统,西班牙人直接继承了这种传统,使其为自己服务,特别是在波托西的银矿。尽管一种帝国制度取代了另外两种帝国制度,但农民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随后,这种情况也会在北美地区出现。
西班牙征服是美洲社会的新起点,但西班牙人根本就没考虑创建一个新世界。就其劫掠行径和对西班牙王室的忠诚而言,他们只是一群冒险者。美洲出现了许多建筑,如学校、医院、兵营和教堂,但马德里推动的改革进展十分缓慢,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改革。安东尼奥·德·门多萨侯爵曾任新西班牙行省的总督,这个重要人物曾经告诫他的继任者,要么不做任何事,要么就拖拖拉拉。在征服美洲几十年之后,许多关键的征服者都不愿老死他乡,其中就包括科尔特斯。
皮萨罗的追随者在著作中总是喋喋不休地谈论黄金和白银,而不是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他们实在太看重贵金属了!尽管可以建造美丽的建筑,演奏优雅的音乐,但新世界的西班牙人并没有证明自己的创造力,成为开明的帝国缔造者。西班牙人占领的是一个纷争不断的世界,他们的文化对欧亚大陆贡献很少。特诺奇提特兰是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除了君士坦丁堡,它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座城市拥有的水渠、宫殿和宗教艺术(更不用说对臣属民族的无情统治,以及对死亡和来世的痴迷了)使其与威尼斯非常相像。但是,由于阿兹特克人的宗教使欧洲人感到恐惧,其艺术价值被彻底忽略了。玛雅人生活在尤卡坦半岛,在被征服之前,他们曾进行了长期的抵抗。玛雅人的黄金时代早已逝去。在 16 世纪,他们繁复的建筑和神秘的占星术丝毫不能引起欧洲人的兴趣。
很快,北美其他欧洲殖民地吸引了另一批冒险家——宗教异见分子和吃苦耐劳的农民,他们希望在新世界开始新生活。尽管有人试图在弗吉尼亚和卡罗莱纳重建欧洲式的贵族制度,但谋求建立初级民主制度的意愿已不可遏制(至少欧洲的男性殖民者有这样的意愿)。
西班牙人将贵族、士兵和神职人员都带到了中美洲。但是,占地辽阔的教会、修道院和大庄园日益衰退;而契约奴和奴隶既不能创造新观念,也不能生产供出口的商品。这使中美洲不仅难以抵御北美殖民者的入侵,内部也受困于受启蒙运动影响的大起义。因此,当西班牙王室被拿破仑推翻、西属美洲统治当局分崩离析的时候,墨西哥宣布了独立。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创建一个更民主的新社会,而是为了维护地方贵族的利益,抵制西班牙出现的激进主义运动。6 阿根廷的何塞·德·圣马丁和委内瑞拉的西蒙·玻利瓦尔都发动了史诗般的独立运动,但他们都未能创建足以抗衡美国、英国或欧洲帝国的国家。
在征服美洲的早期,由于西班牙人随身携带的疾病和武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加之其英勇无畏的冒险精神,他们的军事进展极其迅速。在皮萨罗到达之前,西班牙人的细菌就已传到了印加首都库斯科。在安第斯山区和南美洲的其他地区,天花病毒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天花病毒杀死了印加皇帝,导致他的儿子们互相残杀。在皮萨罗登陆时,内战已经爆发。从墨西哥到太平洋岛屿,流行疾病都产生了同样的效应。
在大约 1.3 万年的时间里,美洲人从未接触过肆虐欧亚大陆的病菌。因此,一旦病菌传入美洲,它们产生的影响就是灾难性的,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美洲中部地区。据估算,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居住在那里的全部人口的 95% 都死于越洋而来的病菌——如麻疹、天花、疟疾、白喉、斑疹伤寒和肺结核。有人可能会怀疑死亡人口的准确比例,但无可怀疑的是,欧洲历史上的任何人口死亡灾难都无法与之相比。
那么,西班牙人和其他欧洲人得到了什么?除梅毒外,没有任何奇怪的疾病传入欧洲。而且,我们也无法确定梅毒是否是在中美洲感染的。西班牙人的主要收获是突然涌入的金属货币。随着印加帝国的崩溃,西班牙人患上了“黄金狂躁症”。皮萨罗的秘书佩德罗·桑乔自我辩解道:“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从库斯科获得的大量白银和黄金……”为阿塔瓦尔帕赎身的金块和银块仅仅是开始。在印加文化被剥皮削骨后,西班牙人在 20 年的时间里利用新的采矿技术和提炼技术对位于今天玻利维亚的波托西银矿进行了全面开发。据说,在波托西铸造的每一个比索都搭上了 10 条土著美洲人的性命。而在之后的一个半世纪,从美洲流入欧洲的 5 万吨白银中有三分之二出自波托西。
然而,劫掠财富不一定会导致繁荣。由西班牙大帆船运送到西班牙宫廷的黄金和白银最终却流落他乡。很多金钱被用于装饰教堂。为了维持哈布斯堡王朝对尼德兰的控制,查理五世还将大量金钱投入一场又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在意大利,为了与法国人一争高下,查理五世同样不惜血本。结果,弗兰德斯的粮食商人、德意志的武器商人及各路雇佣军赚得盆满钵满。此外,他还大肆举借债务用以偿还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债权人。后者则远渡重洋从中国购买丝绸和瓷器等奢侈品。在当时的中国,明朝取代了蒙元帝国,开创了另一个黄金时代。不过,由于从美洲经由西班牙和东地中海地区融入了太多黄金或白银(或者太贪恋白银),明帝国爆发了严重的货币危机。
如果上述印加贵金属的全球流通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考虑海盗的作用了。由于无法染指美洲的财富,法国人和英国人就利用海船打劫西班牙人的大帆船,把战利品运送回家。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对海盗行径视而不见。在来自德文郡的恶棍弗朗西斯·德雷克率领舰队环绕南美洲航行,进入秘鲁水域抢劫西班牙人的黄金和白银(这些财富都是从印加人那里掠夺的)后,伊丽莎白的分成足够她偿还英格兰的全部外债。7 海盗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故事素材,但他们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通过吸引法国人和英国人跨越重洋掠夺财富,海盗既改进了欧洲北部的航海技术,又在加勒比海地区建立了军事据点,为后世的帝国扩展提供了便利。
用经济史学家大卫·兰德斯的话说,西班牙征服者的故乡“之所以陷入贫困(或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金钱太多”。8 西班牙人从竞争对手那里买来了各种纺织品、食品和特产。他们对鸿运当头惊喜不已,因为不事生产也能尽情消费。这和 21 世纪初的情形很相似,西方社会都沉浸在由信贷消费带来的经济繁荣。当时有人就看到了这一点。兰德斯引用了摩洛哥驻马德里大使的话,他正处于肆意挥霍时期的尾声。1690 年,这位大使注意到:
……今天,在基督教诸国中,西班牙人财富最多、收入最高。但是对奢华的热衷和文明的舒适征服了他们。你很少发现西班牙人像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热那亚人那样为从事商业奔走海外。类似地,这个国家蔑视社会下层和普通民众从事的手工艺行业,它自视比其他基督教国家高出一等。在西班牙从事手工业的多是逃到西班牙寻找工作的法国人……(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就发了大财。
我们很难想象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能使国家彻底衰落。在新世界,由贵族、神职人员和大地主组成的帝国正在日趋没落,使其对手充满活力的现代性从未触动西班牙。阿塔瓦尔帕未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西班牙人也一样。
宗教改革
事物的外表和外在风格可以承载深远的意义。在宗教改革期间,由身着华美服饰、吟诵拉丁祭文的男性神职人员在富丽堂皇的教堂中主持的礼拜仪式遭到了另一种礼拜仪式的抨击。马丁·路德身处的德意志是一个黑与白的世界。在紧要关头,路德会有意识地将严肃的黑色布道文印制在雪白的纸张上。早期的印刷工匠会用煤灰和蛋液调制墨水,那些刺状的黑色字母就是用这种墨水印制的。经由这种途径,路德的声音化作成千上万份布道文传递到北欧民众的手中。对目不识丁的人来说,粗糙的黑白两色印刷品传达的正是改革者的消息——与之前五颜六色的祭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服饰都是质朴的白色、深色和黑色。他们的语言都是德意志地区的方言俚语。从早期的肖像画观察,他们面庞上都是严肃、冷峻的神情。
北德意志正在反抗南德意志。在南方,光耀夺目的教皇仪制,以及多姿多彩的教堂和镀金的圣母像代表了一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会传统。马丁·路德身材魁梧、个性固执,喜欢自吹自擂。他站在对抗教皇和皇帝的第一线,成为德意志英雄一点也不令人惊奇。正如他自己形容的那样,他站在了“贝希摩斯怪兽口中的巨齿之间”。在路德之前,德意志的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骑士、皇帝、主教和神话传说的历史。从很多方面观察,他都算是第一位现代德意志人。在那幅著名的肖像画中,路德双臂弯曲,面无惧色,凝视着我们。他为人质朴,但并不是农民。他的父亲在萨克森的煤矿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后来成了中产阶级,迎娶了一位漂亮的妻子,还拥有一座迷人的石砌房子。他把路德送入一间好学校接受教育,尽管那里的制度很严酷。和许多社会地位日益上升的父母一样,路德的父亲也希望儿子能成为一名律师。从很早的时候开始,马丁·路德就展现了善于质疑的个性,他对知识的渴求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我们必须设想这样一个世界:地狱真实存在,并且近在咫尺;魔鬼和巫师在森林和小路上作祟;唯有依靠耶稣的帮助才能逃离。在马丁·路德的时代,德意志并不是一个舒适、安全的地方。除了饱受瘟疫之苦,在坏年景忍饥挨饿之外,德意志的政治也软弱不堪。在东方,条顿骑士团已经屈服于波兰人。在北方,丹麦人占领了荷尔斯泰因。在西方,瑞士联邦赢得了独立地位。更重要的是,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军队正在威胁整个欧洲,这种威胁终马丁·路德一生都没能化解。因此,宗教改革的早期阶段与奥斯曼帝国的严峻威胁如影随形:1521 年,奥斯曼人攻陷了贝尔格莱德;1522 年,占领了罗德岛;1526 年,击溃了匈牙利人。三年后,奥斯曼人又将维也纳围得水泄不通。他们还深入波兰的腹地,跨越地中海进攻马耳他岛,与威尼斯人的战争一直呈胶着状态。尽管南方的天主教政权在 1571 年的勒班陀海战中最终击败了奥斯曼海军,马耳他和维也纳也化解了围攻之势,但很多基督教徒都相信他们正经历基督教王国的末世,注定是文明的最后一代人。
德意志是“宗教和伪古典神话的”9 神圣罗马帝国的一片领土和语言区,而不是作为一个国家存在。在公国、诸侯领地、主教辖区和自由城市之间,还有大约 300 个半自治的封邑,他们都有自己的法律、货币和家族封地。战争和瘟疫使德意志的人口锐减。一种可怕的新疾病梅毒更是在全欧洲肆虐,“幽灵村”随处可见。德意志的南部和西部爆发了一系列残酷的农民战争,尽管没有达到路德成年后那种造成至少 10 万人丧生的战争规模。
因此,路德的世界既动荡不安,又充满变数。每一棵树的背后都掩藏着死亡。马丁·路德告诉我们,1505 年的某个夏日,当他还是 21 岁的学生时,他在乡间的小路上突然遭遇了一场雷暴。在一个闪电劈将下来的时候,他向上帝祈祷,如果能幸免于难,他就会进修道院。之后,路德很快放弃了学业,进入了一家院规严格(但并不极端)的修道院。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马丁·路德都是一个模范的修士。他以超人的毅力勤奋学习,恪尽职守,遍览各种常见的天主教文献,几乎达到精神崩溃的地步。由于表现优异,修道院派遣马丁·路德出使罗马,尽管使命并未达成。随后,他被委派到新建的维滕贝格大学任教。
当时,德意志各地都在创办大学。这些大学可以使采邑和有野心的城镇出名,也可以吸引新式人才。当时的德意志约有 20 所大学,维滕贝格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这所大学以富有远见和实验精神闻名于世。维滕贝格是一座小镇,规模比带围墙的村庄大不了多少,其统治者是萨克森选帝侯“智者弗里德里希”。弗里德里希为人精明、开通,是德意志的七个“选帝侯”之一(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并非世袭,而是由“选帝侯”选举产生的),在北德意志很有政治影响力。后来,在他掀起宗教反叛期间,路德就曾受到弗里德里希的保护。
在维滕贝格,路德关于原罪和救赎的观点挑战了许多传统教义。学者们至今仍在不停讨论其神学观念究竟有多激进——它绝对不是独一无二的。问题的关键是:中世纪早期的学术观点认为,仁慈的上帝会依照律法,将有罪的人送入地狱。但是,这些律法实在太严格,太令人生畏,人们很难严格遵守。马丁·路德的观点是,人类罪孽深重,腐败堕落至极。因此,人们只依靠反复的祈祷和行善是不可能进天堂的。
那么,人怎样才能得救?在宗教氛围十分浓郁的世界里,这是一个急迫的问题。
路德给出这样的答案:对于拥有真正信仰的人,上帝会赦免他们的罪。这些人将会得救,成为上帝的选民。人类的原罪实在太过深重,单凭自身的行动已无法洗刷罪恶。神爱是一种奇迹,唯有神爱才能战胜人类的原罪。耶稣基督的牺牲是为人类赎罪,这意味着奇迹已通过这种方式显现。要想获得救赎,人类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耶稣基督的牺牲获得真正的信仰。路德的观点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暗示犯罪并不要紧。因为,用通常的方法根本不能战胜罪恶,只有信仰才能在救赎中发挥作用。针对上述质疑,路德的回答是:那些获得救赎的人会心存感恩,不会有再犯罪的念头。正如许多新教徒的后代认为的那样,这似乎太容易了。在《一个清白罪人的忏悔》一书中,苏格兰作家詹姆斯·霍格讽刺了赎罪的轻而易举。他认为,有了这个法子,那些伪君子就可以制作一个罪恶的蛋糕,然后张口吃掉。
路德的思想体现了一位基督教知识分子对理性、精致的古希腊思想的排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正是传统基督教神学的基础。在其得出有关原罪的结论后,路德的主要冲动是情感性和个人性的,是对释放和可以交流的喜乐的迫切渴望,与教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教仪式无关。他形容自己有“重生”的感觉,这种体验是现代福音派新教主义的核心。
这会导致像路德这样的人——身强体壮的梦想家——不断挑战教会权威。但是,是售卖赎罪券的行为最终把路德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步。什么是赎罪券?它是用耶稣基督和诸位圣徒累积的善行来赎其他人的罪,而获得赎罪券的人就可以减少在炼狱中受苦的日子。我们可以把炼狱看作今天机场昏暗的候机大厅,只是缺少了免税店。不过,人们通常把炼狱描写成充满火焰的地方。在进入天堂之前,人们要在炼狱接受惩罚,淬炼心灵,清除罪恶。赎罪券不仅使人免于炼狱的折磨,而且还能助人升入天堂。
如何获得赎罪券?祈祷和行善可以使你获得一张赎罪券,参观和触摸圣徒的遗物也能使你获得一张赎罪券——拥有圣徒遗物的教堂或城镇可以从中获利(维滕贝格拥有世界顶级的收藏品,如木头的碎屑、骨骸、荆棘和毛发)。除了祈祷、行善和圣物,人们还有一种更可靠的途径:花钱购买。长久以来,神职人员一直建议获得赎罪券的人能“慷慨解囊”,对教会表示感谢。最后,这就变成了赤裸裸的交易。作为耶稣基督在尘世的代理人,教皇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售赎罪券。赎罪券因此变成了他的货币,纸面上还标记出不同的面额。赎罪券不仅能帮助购买者缩短在炼狱受苦的日子,还能帮助他们去世的亲属尽早步入天堂。炼狱中的灵魂也许正在大声呼喊,要他们的子孙赶快掏钱。从意大利到荷兰,从法国到瑞士,有改革意识的教士都在抗议赎罪券的商业化,路德更是掀起了一场大风暴。
教皇职位为历史提供了许多反派角色,而且数量之多令人印象深刻,路德的对手利奥十世就是其中之一。利奥十世来自美第奇家族,其父是佛罗伦萨的著名统治者“伟大的洛伦佐”。他的成长伴随着战争、艺术表现欲和政治倾轧。他 13 岁时成为枢机主教,但他对宗教兴趣不大。当意大利政治将时年 27 岁的美第奇推上教皇宝座的时候,利奥十世曾表示,既然上帝将教皇职位交给他,“那就应该好好享受”。利奥十世很胖,爱出汗,为人热情,他使教廷的生活变成永无休止的嘉年华,戏剧、斗牛表演、舞蹈、宴会和运动会层出不穷。他花钱如流水,拿出大量黄金资助各种事业,满足个人的消费欲望。
利奥十世的最大花销是修建圣彼得大教堂。4 世纪 30 年代,圣君士坦丁在有可能是圣彼得埋骨处修建了一座教堂,就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前身。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由于这座教堂年久失修,当时的教皇决定在原址上修建一座宏伟的新教堂,希望这座新教堂的规模和华丽使世界产生敬畏。但到了 1517 年,工程遇到了经济困难,教堂变成了一个肮脏的建筑工地。巨大的花销日益削弱教皇的权威。利奥十世募集资金的方法是出售更多、更贵的赎罪券。在德意志地区,有一个野心极大的主教,除了充当利奥十世的代理人之外,还出于个人目的疯狂敛财。德意志人民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盘剥。
在路德生活的萨克森地区,以出售赎罪券闻名的约翰·特策尔是主要的盘剥者。从开始登台布道起,特策尔就是一个自吹自擂的福音传播者。他会跟随身着长袍、表情严肃的神职人员及其追随者步入城镇,手里举着教皇的标志和利奥十世的诏书(教皇的公告,挂有一块圆形印章,以表明是真迹)。人们会打开橡木或铁制成的收纳金钱的箱子,支起一座棚子。这时,特策尔就开始工作了。他发出的信息直截了当。如果你不想在炼狱中受苦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那么掏钱吧;如果你想让亲爱的母亲或父亲摆脱痛苦,那么掏钱吧;根据自己的财力和能力,能掏多少就掏多少。如果你觉得这几句听上去很像特策尔风格的讽刺诗,那么我告诉你,他那两句带有韵律的名言才能真正体现出“特策尔风格”:
随着银币落入盒子的铿锵一声
炼狱的灵魂就升天堂了
在路德看来,兜售赎罪券与其说是为了在意大利修建一座奢华的新教堂,还不如说是在掠夺诚实的德意志人。出售赎罪券就等于宣布,那些购买赎罪券的无辜之人应该受到地狱之火的煎熬。这是一项可怕的罪恶,因为这意味着,购买者将不会忏悔,或面对他们的罪行也不会去求耶稣基督的宽恕。关于信仰和惩罚最深奥的内容变成了现金交易。最终,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耗尽了路德的耐心。全世界都知道,1517 年 10 月 31 日,马丁·路德大步走向维滕贝格的城堡教堂,在教堂的橡木门上钉上了《九十五条论纲》,这份《论纲》阐述了他的观点——这是一种挑战教皇的行为。路德或许就是在挑战教皇。当时的木门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金属复制品。
路德不是一个谦逊的人,但他本人从未提过在大门钉上《论纲》这件事。这个故事可能是晚出的。在路德的时代,教堂的大门通常被当作信息板,人们在上面发布各种信息。因此,这位以学术见长的著名修士有可能将他的宗教观点钉在了门上,尽管他没有非这样做不可的理由。路德并不想发动一场革命,甚至也不想直接挑战教皇制度。这份措辞强烈的《论纲》用教会拉丁语写成,上面罗列了存在争议的观点。在此之前,维滕贝格大学的学生都听过路德阐述这些观点。路德仍然是天主教徒,他说的很多话也符合天主教的正统教义。
那么,路德的论点为何传播得如此之快?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将目光转向德意志西北部的一座小镇,即莱茵河畔的美因茨。在路德出生的 15 年之前,发明欧洲第一台印刷机的约翰内斯·古腾堡就葬在了这座城镇。早在公元 3 世纪,中国人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甚至是雕版印刷。在古腾堡发明印刷机之前很久,欧洲也已出现了木刻印版。古腾堡做的工作是将单个的金属活字排列在一起,组合成词,然后涂上墨水,把文字印到纸上或用动物皮制成的纸上。
我们对古腾堡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擅长金属加工和宝石切割。他是一位有抱负的实业家,希望借钱创办自己的事业。德意志城市地区有煤矿和铁矿石储备,也有制造铠甲、武器和钟表的长期传统,但那里并没有出现工业革命。尽管如此,德意志城市地区的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野心不断膨胀。他们会将自己的手艺代代相传。
古腾堡从意大利购买纸张,尝试用合金制成的活字和复合油墨进行印刷。他一共有 6 台印刷机,雇用了至少 18 位帮工。他打算印刷《圣经》,希望这些印刷《圣经》看上去和手抄本相近。这就如同早期的电视剧会模仿剧院里的戏剧,早期的博客会模仿网络上的报纸。古腾堡计划首先印刷 180 本《圣经》,每本共 1282 页。他这样做要冒很大风险。1454 年,他不得不到欧洲各处筹钱。古腾堡用了 6 个月时间铸造金属活字,又用了 2 年时间排版和印刷。之后,他又为《圣经》手工着色和绘制插图,以便使它们看上去更“真实”,接近同时代手抄本的效果。我们可以将其比作当时黑白混杂的布料或纺织品,所以我们有了“正文”(有编织的意思)这个词。整个印刷过程大约持续了 3 年,这和抄写员用手抄录一本《圣经》的时间大致相当。10 不同的是,在 3 年的时间里,抄写员只能抄录一本,而古腾堡可以印刷 180 本。
印刷术仿佛一夜之间流行起来。古腾堡的《圣经》在德意志、低地国家、意大利和西班牙大受欢迎。他的印刷机又接了其他的印刷工作,如学童使用的语法书、攻击土耳其人的小册子和各种日历。最重要的是,赎罪券也成了类似支票的印刷品,只有时间、日期和签名需要用手填写。
很快,德意志地区就出现了大量印刷品。在数以万计的小册子中,有一些内容是关于医学和科学的,而另一些则粗俗不堪。在就婚姻问题发表讲话时,路德曾经抱怨说,在书商沿街叫卖的小册子中,“除了妇女的堕落之外,就没有其他内容了”。
因此,路德的《论纲》——无论是否钉在了门上——也被很快印刷出来,广为流传。他将《论纲》中的观点融入了一篇布道文。在两年的时间里,这篇布道文重印了 25 次。与此同时,路德将他的笔名从“埃莱乌泰里乌斯”(这是一个希腊名字,意思是“解放者”)变成了“卢特尔”(在德意志地区,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之后又变成了“路德”。教士和世俗人士已经就赎罪券问题、正确的原罪观和教皇权威展开讨论,路德的论点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据估算,在高峰时期,路德平均每两个星期就能写出一本小册子。他的追随者们——如曾经当过鞋匠的作家“汉斯·萨克斯”——和天主教敌人们则贡献了更多小册子。过去,维滕贝格的统治者有收集圣徒遗骸的兴趣,这些收藏为小镇带来不少收入。现在,大量的印刷工作使维滕贝格成为一座繁荣的市镇。为什么那里会有这么多印刷工作?原因很简单,因为路德住在那里。11
路德的觀點很快傳到了羅馬,雙方開始了交鋒。 首先,路德與海德堡的奧古斯丁修會修士展開了較量——這場較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次,在奧格斯堡,他接受了一位樞機主教的挑戰,這個人是利奧十世手下最出色的樞機主教之一。 隨後,他又在萊比錫與一位聰明的神學家展開辯論。 在那裡,有人誘騙這位神學家支援捷克改革家揚·胡斯,後者因異端的罪名被燒死。 在一份教皇詔書中,路德被指責為異端,這意味著他立刻會被燒死在維滕貝格。 現在,他的鬥志佔了上風。 路德連續發表了三本攻擊性的著作:《關於教會特權製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信》是寫給貴族的,《論教會的巴比倫之囚》是寫給神職人員的,《論基督徒的自由》是寫給所有人的。 在這三本書中,路德駁倒了羅馬教廷的許多基本觀點。 這些觀點涉及神父的特殊職責、神職人員的組織,以及教皇至高無上的權力。
路德堅決而大膽地面對困難。 在兩年的時間里,上述三本書總共出了 36 版,而且被翻譯成荷蘭語、英語、西班牙文、捷克語和拉丁語。 如果沒有印刷機,這顯然是無法實現的。 全歐洲都吵得不可開交。 在遙遠的英格蘭,亨利八世要求他的主教想出批駁路德的理由。 1521 年 4 月,剛登基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年輕的查理五世——在沃爾姆斯召見路德。 當時,"帝國議會"正在那裡開會。 當著自己的書,路德被要求放棄自己的觀點,但他拒絕了。 他說:"這就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 "儘管這句話已經成為路德的名言,但沒有證據表明,他真的說過這句話。 直到路德死後,一位編者才將這句話寫入他的言論集。 但這句話實在是說得太好、太擲地有聲了,因此很難被刪除。 這種對抗具有潛在的危險性。 路德或許已經做好了被綁在火刑柱上受刑的準備了,但最後他還是平安地離開了沃爾姆斯。
離開沃爾姆斯后,出於保護路德的考慮,弗裡德里希迅速而神秘地將他帶走,安置在德意志的瓦特堡。 這個地方非常隱秘。 在瓦特堡,為掩蓋身份,路德留起了鬍子,並使用了假名。 在那裡,路德又做出驚人之舉,他開始將《聖經》翻譯成犀利、辛辣的通俗德語。 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完成了《新約》的翻譯。 之後,又用了幾年的時間完成了整部《聖經》的翻譯。 他曾吹噓說,他的語言風格不是來自拉丁語,而是來自街上:"如果有拿不準的地方,就問問家中的主婦、大街小巷裡的孩子,以及市場中的普通人,看他們會說些什麼。 "他創造了許多新詞,其中一部分新詞仍然保留在現代德語中,例如"Herzenslust"表示"心裡想的事","Morgenland"表示"東方"。 路德說,他想「讓摩西看上去非常像日耳曼人,以至於沒人會把他當成猶太人」。 人們稱他的翻譯為"德語演進過程中的核心文獻"。 12
在著名的萊比錫書展上,人們可以用低廉的價格買到路德翻譯的《聖經》,它的價格大致相當於一頭小牛的價格,或者一名教師兩個星期的工資。 據估算,到路德去世時,市面上大約有 50 萬本德語《聖經》流通。 翻譯成其他歐洲語言和方言的《聖經》也產生了巨大影響,英國國王詹姆斯欽定版的《聖經》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某些方面,路德對德語的影響要大於莎士比亞對英語的影響。 歷史學家韋奇伍德對此進行了精闢的闡述。 她表示,對路德來說,德語的表達實在太順暢了,"眼前閃現出許多日常生活中的景象,粗俗、樸實、形象...... 在我讀過的《聖經》譯本中,路德的譯本是最令人驚訝,最高度個人化的"。
可见,路德对民族的影响和他对宗教的影响一样大。慢慢地,德意志北部地区的贵族和自由城镇一个接一个地站到路德一边。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瑞士、荷兰和丹麦。在这些地区,其他宗教改革家也在忙碌着。路德的宗教改革和新教会的开创与社会挑战——甚至革命——密不可分,这一点很快就表现出来了。亲路德的民众开始破坏宗教艺术品。矿工和农民反抗征税的教士,与路德相似的观点成为他们这样做的依据。造反的教士带头嘲笑他们的老上司和旧秩序。路德——他受到一位贵族的保护,他本身也来自殷实的家庭——开始感到不安,因此强调世俗权力的重要性。
从 1524 年到 1525 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席卷了欧洲,从条顿骑士团的领地到匈牙利,从瑞士到德意志中部地区,都受到了冲击。这场可怕的起义为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建立了秩序。托马斯·闵采尔是这场极端运动的领袖,这位具有非凡魅力的教士曾是路德的早期追随者之一。他曾预言,根据一条即将成为现实的启示,尘世间的所有政权都将垮台。他和他的支持者曾在米卢斯建立了一个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上帝选民同盟”,但它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与其他起义一样,闵采尔起义最终被诸侯军队镇压了。在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手下有一支久经沙场的军队,这支军队刚刚在意大利挫败了法国人。回国后,他们不但粉碎了农民军,而且实施了可怕的报复。在这一过程中,路德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1525 年 4 月,他写了一本小册子,最初的名字是《对和平的忠告》(很显然,在德意志的报刊文章中,这是个最糟糕的标题)。路德在书中写道:“让每一个能够杀戮——无论是秘密地还是公开地——的人记住,没有什么比一场叛乱更恶毒、更有害、更邪恶。”13
如今,最早的“叛乱者”坚定地站在了德意志诸侯一边,这些诸侯转而拥护了路德教。萨克森、黑森、石勒苏益格、布伦瑞克和勃兰登堡纷纷改变信仰。德意志北部地区的大部分城镇和城市也开始拥护新教。尽管查理五世努力安抚,并想出各种方法使帝国重新团结在一起,但支持路德事业的统治者和有权势的军人实在太多了,上述努力都未能奏效。菲利普·梅兰希通是路德的盟友,也是他进行宗教改革的伙伴。路德曾经对他说:“在教义上达成一致是绝对不可能的,除非教皇退位。”路德的神学在社会影响方面变得越来越保守;他极力鼓吹夫权,仇视安逸的婚姻。路德对求婚者很反感,他写道:“如果我抚养一个女儿,我在她身上花费了太多的金钱和精力。我关心她,为她劳心费神,付出了努力和劳动。而且,在这么多年时间里,我将生命、身体和财富作为赌注全都押在她的身上。那么,与一只走进森林的母牛相比,我对女儿的保护难道不会更多一点吗?”此外,他还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反犹分子。
1531 年,信仰新教的諸侯組成了"施瑪律卡爾登同盟",這使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陷入了不可挽回的分裂。 在紛爭之餘,德意志也得到了一個寶貴的喘息之機。 1555 年簽訂的《奧格斯堡和約》使帝國獲得了一個重建和發展經濟的時期。 在這段時期里,德意志的文化走向了繁榮,大學也開始聞名於世。 其間,伊莉莎白時代英格蘭的戲劇和演員也會來到這裡博取名聲。 然而,路德帶來的大分裂毒害了歐洲的未來。 "三十年戰爭"正在一步步逼近。 這是一場由長矛和燧發槍推動的災難,充斥著暴行和饑荒,將德意志地區變成煉獄。 路德終其一生都害怕煉獄中的刑罰,那些快樂的僧侶們則以兜售贖罪券的方式來使人們避免在煉獄中受罰。 但現在,德意志已經變得和煉獄一樣可怕了。
異教徒和海盜
約翰·加爾文和其他宗教改革家——如蘇格蘭的約翰·諾克斯——擴大並強化了路德發起的革命。 這場革命爆發的部分原因在於人們有這樣一個共識,即世界將在短時間內終結。 人們相信,基督必定會再次降臨人世,這主要是因為基督教世界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即將控制世界許多地區的基督教歐洲感到自己已經被包圍、被分割,正在一步步後退。 如果我們不能理解當時的基督徒有多麼恐懼,我們就很難理解宗教改革家們在絕望的警告中所表達出的兇惡,也很難理解耶穌會士和宗教裁判所領導的"反宗教改革"為什麼會那麼偏激。 與基督教徒相比,奧斯曼帝國在地中海控制著更漫長的海岸線和更廣闊的水域。 對「土耳其人」的恐懼縈繞在基督教兒童的心頭。 在不好好睡覺的時候,大人就會用"土耳其人"來嚇唬這些孩子。
「摩爾人」或「土耳其人」攻陷了地中海上的島嶼,擊敗了基督教國家的艦隊,佔領了基督教徒的土地和帶有圍牆的城鎮,但他們的威脅並不僅限於此。 對基督教徒來說,海上旅行,甚至僅僅住在臨海的地方都已經十分危險。 土耳其人發動過幾次大規模的突襲。 1544 年,穆斯林海盜襲擊了那不勒斯灣,擄走了 7000 人,包括男人、婦女和兒童;10 年後,他們又從義大利的"腳趾"擄走了 6000 人;1566 年,從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納達擄走了 4000 人;之後,據說他們還在阿爾及爾擄走了"不可勝數的基督教徒"。 14大部分由基督教徒控制的地中海沿海地區的生活已越來越兇險。 在科西嘉島、撒丁島和義大利的許多地方,靠海的村莊遭到遺棄,人們在離海更遠的內陸地區重建了村莊。 在海上,基督教徒的船隻遭到敵人洗劫的概率高得驚人。 英國皇家海軍承認,從 1609 年到 1616 年,阿爾及利亞的海盜在短短幾年時間里一共搶走了 466 艘英格蘭和蘇格蘭船隻——儘管其中一部分船隻的體積比較小。 荷蘭、法國、德意志和西班牙的船舶也面臨相似的損失率。 這些肆無忌憚的劫掠都是為了滿足北非伊斯蘭統治者對奴隸的渴求。 他們讓男性奴隸充當工作力,讓女性奴隸充當僕人或妾氏。
隨著信仰基督教的村民撤離沿海地區,基督徒的船隻越來越謹慎,劫掠者只好前往更遠的地方。 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泰晤士河口,擄走剛剛離開艾塞克斯郡和肯特郡的英格蘭漁民。 揚·揚松是一名投敵的荷蘭水手,他改信了伊斯蘭教,並稱自己為穆拉特·賴斯。 1627 年,在揚松的説明下,海盜襲擊了冰島,燒毀了赫馬島上的教堂,擄走了 242 人。 除此之外,他們還在靠近雷克雅未克的內陸地區擄走了更多人。 1631年,海盜從愛爾蘭西科克郡的巴爾的摩村擄走了 327 人。 當時,揚松也在場。 後來,他被馬爾他騎士團俘虜,但隨後又逃脫,並活到很大年紀。 據說,他的後代包括約翰·甘迺迪、亨弗萊·鮑嘉,以及很多姓斯賓塞和邱吉爾的人。 這些後裔中的一位則是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侍女。
穆斯林在沿海地區擄掠奴隸的高潮時期是從 1530 年到 1640 年,但這種行為一直持續到 18 世紀 80 年代。 人們相信,在每一次大規模突襲的同時,還會伴隨無數次小規模的襲擊。 當海盜船突然出現在海灣時,村民們會逃離田地,海盜則盡其所能地擄掠人口。 據估算,總共有 125 萬名基督教徒淪為奴隸。 在同一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裡,白人也從非洲擄掠了大量黑奴,但黑奴的數量要遠遠少於基督教徒奴隸的數量。 北非的環境令人感到絕望。 在這種環境下,許多基督教徒因瘟疫或虐待而死。 有一部分人改變了信仰,還有一部分人被解救出來,或者被教士和富裕的家族贖回來。
上述這些都是歐洲人產生恐懼的主要原因,也是一系列故事情節的主要來源。 進入近代之後,我們仍然可以在耶誕節的童話劇和冬日閒談中找到這些故事的痕跡。 直到最近,穆斯林擄掠基督教徒的事實仍然沒有被寫入主流歷史。 部分原因在於,白人在進行大西洋奴隸貿易時犯下了更嚴重的罪行,其嚴重程度是 9 倍或 10 倍。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狀況反映出西方人觀念的進退維谷。 但對路德時代的歐洲人來說,穆斯林對沿海地區的襲擾引發了強烈的恐懼感和危機感。
但更嚴重的攻擊來自歐洲東部邊境。 在那裡,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正在進一步擴張。 穆罕默德二世是第一位被稱為"征服者"的蘇丹(他攻佔了君士坦丁堡)。 在他之後,繼任者們將伊斯蘭教傳播到了基督教王國的腹地。 但是,他們也遭到堅決的抵抗。 在 1389 年的科索沃戰役——人們又更詩意地稱其為「黑鳥平原戰役」——中,奧斯曼人對塞爾維亞人進行了大屠殺。 對後者來說,這場屠殺是災難性的。 但是,直到幾十年後,奧斯曼人才最終佔領了波士尼亞和塞爾維亞。 自稱「瓦迪斯瓦夫·德拉庫拉」的瓦拉幾亞大公得到了教皇和半個基督教王國的聲援,因為他於 1459 年和 1462 年擊敗了穆罕默德二世。 在年幼的時候,這位大公的父親曾經把他和弟弟送到奧斯曼帝國做人質。 因此,他在帝國的宮廷裡住過一段時間。 在此期間,他的弟弟皈依了伊斯蘭教,併為奧斯曼人工作;他學習了《古蘭經》和土耳其語,但卻一直敵視伊斯蘭教。
今天,我們通常會將他稱為"德拉庫拉""弗拉德·采佩什"或"穿刺者"弗拉德。 事實證明,弗拉德是一位令人生畏的遊擊戰戰士。 他將特蘭西瓦尼亞團結在一起,共同抵抗入侵者。 他曾經被囚禁在匈牙利,但僥倖活著離開了監牢。 1476 年,弗拉德在羅馬尼亞戰死。 他的愛好是將俘虜、罪犯和對手處以刺刑,但這種刑罰也破壞了他的名聲。 曾經有一度,在其首都周圍,大約有 2 萬名瀕臨死亡和已經死亡的敵人掛在削尖的木樁上,這些木樁從他們的後背刺入,一直刺穿他們的身體。 那些「波雅爾」(封建時代東歐一些國家僅次於"大公"的貴族頭銜)和地方諸侯開始意識到,由相對仁慈的穆斯林佔領或許比偏執、殘暴的基督教自由更好。
在這整個過程中,立陶宛—波蘭王國著名的亞蓋洛王朝是最大的輸家。
14 世紀末的立陶宛比今天要大得多。 的確,立陶宛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其領土一直延伸到今天的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部分地區。 擊敗條頓騎士團血腥入侵的立陶宛是個異教國家,信奉古代傳承的眾神。 這些神祇掌管著世間萬物,如火、月亮、命運、死亡和昏星。 尤其引人矚目的是,其中甚至還有一位美容之神。 這種泛神論信仰直到 1386 年才退出歷史舞臺。 那一年,立陶宛的統治者亞蓋洛迎娶波蘭的雅德維加女王為妻,皈依了基督教。 他的騎士和大臣迎風轉舵,紛紛在附近的河流受洗。
立陶宛和波蘭建立了聯盟,匈牙利很快也加入進來,亞蓋洛王朝因此成為歐洲最強大的王朝之一。 事實上,亞蓋洛王朝——它的南邊是哈布斯堡家族——成了基督教王國的守衛者。 它先是抵禦了東方人的衝擊,之後又抵抗了奧斯曼人的進攻。 莫哈奇戰役終結了亞蓋洛家族在匈牙利的統治。 直到今天,匈牙利仍然將這場戰役視為一場民族災難。 1541 年,奧斯曼人佔領了布達。 布達是匈牙利的首都,也是弗拉德被囚禁的地方。
說到這裡,我們眼前已經呈現出一幅簡單明瞭的畫面:一方面,咄咄逼人的穆斯林在進攻;另一方面,焦慮不安的基督教徒在防禦。 但歷史的真實畫面並非一目了然。 因為在歐洲中部地區有一位重要的天主教統治者,他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 對許多基督教徒——例如路德和其他宗教改革家的追隨者——來說,查理五世的威脅比奧斯曼人的威脅還要大。 在宗教寬容方面,他的所作所為遠遠不及伊斯蘭政權。 查理五世為這個走向復興的龐大帝國(家族權力是這個帝國的堅實基礎)制訂了宏偉的計劃,這使威尼斯人、荷蘭人、法國人感到恐懼,更甚於正在前進的奧斯曼近衛軍。 因此,以下事實或許不會使我們感到驚訝。 在君士坦丁堡陷落 25 年之後,威尼斯總督派遣真蒂萊·貝利尼來到這座城市,為所有基督教徒的痛苦根源——穆罕默德二世——畫了一幅肖像畫。 在他的肖像畫中,這是最著名的一幅,也是最好的一幅。 同樣不會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在15世紀60年代,佛羅倫薩人已經在加拉太有了一塊面積很大的殖民地,那裡經營的買賣高達50種。 加拉太位於金角灣近旁,與君士坦丁堡隔海相望,那裡有教堂(但教堂不能敲鐘,這是唯一被禁止的事,因為吵鬧的鐘聲會打擾穆斯林的清靜)、酒館客棧和四旬齋的狂歡節。
對於下面這些情況,我們也不應感到驚訝: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之濱,猶太人、法國新教徒、路德教的信徒和天主教徒在穆斯林的統治下和平相處;1525 年,為了對抗哈布斯堡家族,法國國王 弗朗索瓦一世向蘇萊曼大帝尋求説明;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與蘇丹穆拉德三世相互通信,商討英國與奧斯曼帝國的軍事條約;蘇萊曼提議出兵保護佛蘭德斯的路德教徒, 新教統治者和穆斯林蘇丹之間的對話從來就沒有中斷過。 許多新教徒和奧斯曼人認為,他們的祈禱儀式都很簡單,都不喜歡雕像和聖像,這些共同點使他們成為天生的盟友,共同反對天主教徒。 因此,不是基督教徒反對穆斯林,而是"有信仰的人"反對那些"偶像崇拜者"。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查理五世或教皇不能將「基督教王國」團結在一起,共同抵抗基督教的敵人。
伊凡、葉爾馬克與俄羅斯的形成
為什麼俄羅斯國土面積那麼遼闊? 為什麼其國土輪廓那麼特殊? 這些問題或許很幼稚。 然而,統治那片廣袤森林與西伯利亞苔原和山脈的人為什麼是來自西方、生活在河邊的斯拉夫人,而不是來自東方的中國人和蒙古人? 這個問題似乎就沒有明確的答案了。 展開成吉思汗之前的世界地圖,你會發現一個國土面積很小的俄羅斯。 但在今天,弗拉基米爾·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還有廣袤的內陸地區,並宣稱對北極擁有主權。 俄羅斯之所以能成為這樣一個國家,主要是因為它在16世紀80年代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和探險。
尤為重要的是,俄羅斯的領土面積能變得這麼大,要歸功於一個莫斯科沙皇的個人野心。 這個沙皇就是伊凡四世,史稱"伊凡雷帝"(但母語不是俄語的人會將這個稱呼轉化為"伊凡大帝")。
然而,在開始的時候,俄羅斯並沒有努力創建一個帝國,就像英國人並不曾有意創建加拿大或美國一樣。 在上述這些例子中,歐洲人都僅僅是利用微小的技術優勢來為自己贏得一些他們認為重要(或者確實很重要)的商品。 其中一些商品我們在本書中已經提到過,將來還會提到,例如鹽、木材、鐵,以及(塑膠誕生之前的)象牙。 還有一種商品是我們之前沒有提到過的,那就是毛皮。 在現代合成材料出現之前,穿著動物的毛皮是人類保暖的重要方式,特別是在氣候寒冷的時期。 這段氣候寒冷期被稱為「小冰河期」,它從大約 16 世紀 50 年代一直持續到 19 世紀早期。 其中,從17世紀50年代到18世紀晚期,氣候尤為寒冷。
在「小冰河期」,荷蘭出現了宜人的景象——運河結冰,農民狂歡;泰晤士河的冰面像鐵一樣堅硬,倫敦人在上面辦起了集市;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下了大雪。 有時,冰島發現自己已經完全被海冰阻斷了,北非、法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都遭遇了饑荒。 對於那些能買得起皮衣的人來說,熊皮、狐狸皮、松鼠皮、海狸皮、水貂貂和皮都是重要的防寒用品。 例如,在今天,法官、市長和一些協會官員會穿著用毛皮裝飾的禮袍,這些禮袍可以追溯到"小冰河期"。 在這一時期,有錢買皮衣的人都希望坐到法官席或議員席上讓自己暖和起來,或是前往他們認為毛皮很多的地方。 窮人只能用兔子皮或狐狸皮禦寒,但真正能夠保暖的厚毛皮主要來自一些生活在北方森林中的動物。 這些動物基本生活在兩個地區:一個方向是從阿拉斯加到紐芬蘭,另一個方向是從阿拉斯加到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在這一時期,捕獵者和煤礦工人一樣重要,繁榮的毛皮貿易使莫斯科逐漸成為一個富庶的貿易中心。 早在 1486 年,在莫斯科大公國工作的希臘外交官喬治·特拉漢尼奧特就記錄下當地的情況:「整個冬天,這座城市聚集了許多來自德意志和波蘭的商人。 他們唯一要買的東西就是毛皮——黑貂皮、狐狸皮、白貂皮、松鼠皮,有時還有狼皮。 儘管從出產這些毛皮的地方走到莫斯科需要花費好多天...... 但人們還是會將毛皮帶到這裡來出售,商人們也都會來這裏收購毛皮。 %15
位於莫斯科以北的諾夫哥羅德("諾夫哥羅德"的意思是"新城市")是由維京人創建的,這座城市是毛皮貿易的先驅,其影響力拓展到了東北方向的密林,並與屬於漢薩同盟的德意志貿易城市建立了聯繫。 通過這些城市,諾夫哥羅德又接觸到荷蘭人。 1136 年,諾夫哥羅德的市民罷免了大公。 在此後的大約三個世紀中,這座城市成為一個共和國,其政府比俄羅斯任何一個地方政權都更像威尼斯、佛羅倫薩或日後荷蘭的政府。 從理論上講,市民議會管理著諾夫哥羅德。 但實際上,富商或波雅爾家族,以及一系列大主教掌握了相當一部分權力。 當需要王公或軍人的時候,他們就會召喚這些人。 毛皮、蜂蜜、蠟和海象牙貿易使諾夫哥羅德成為一個幅員遼闊、不斷擴張的國家,它向烏拉爾山和白海擴展,向北到達波羅的海。 諾夫哥羅德位於絲綢之路的一端,但它的位置比較偏北,因此躲過了蒙古人的入侵。 儘管保持了獨立,但諾夫哥羅德的軍隊仍然要對付生活在森林中的土著民族、入侵的瑞典人,以及日爾曼的十字軍騎士。
諾夫哥羅德是著名的宗教中心和文化中心,但它卻被不斷崛起的莫斯科超越了。 莫斯科有獨裁者相互攻擊的陰暗傳統,這些獨裁者都是從家族爭鬥中脫穎而出的。 與羅馬共和國的後期相似,諾夫哥羅德出現了一個富有的統治階層,他們的揮霍無度惹惱了普通市民。 一位早期歷史學家描述了一位富翁的家居生活:「交談用日耳曼語,其間還會點綴幾個華麗的拉丁語辭藻,就像日後的俄羅斯貴族會講法語一樣。 珍貴的勃艮第紅酒從波希米亞產的玻璃瓶中倒入威尼斯產的酒杯,然後用酒把來自紐倫堡的薑餅送下肚子。 "16
我们在前面说过,基辅罗斯的大公皈依了东正教,但随后被蒙古人击败,第一个斯拉夫文明破灭。向蒙古人称臣纳贡的俄罗斯城市很多,莫斯科只是其中之一。在 14 世纪,莫斯科大公国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从 1433 年到 1445 年,为争夺莫斯科的权力,各方之间爆发了一场残酷的战争。之后,大公国的统治家族建立了一套单一而明确的“垂直继承”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权力的巩固。在大公们的领导下,莫斯科大公国已经做好了扩张的准备。然而,大公国既缺乏西欧国家那样丰产的农业(在莫斯科地区,作物的生长季节比较短,而且土壤也比较贫瘠),也没有显而易见的自然资源。因此,统治者将目光投向了北方和东方:北方有诺夫哥罗德控制的内河贸易网;东方有西伯利亚森林,森林里的动物可以提供取之不尽的毛皮。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扩张战争成为唯一的选择。尽管诺夫哥罗德曾向临近的立陶宛和波兰求援,但这两个国家并未施以援手,最终陷落。如果崛起的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和共和色彩的诺夫哥罗德,而不是专制的莫斯科,那么俄罗斯的政治史或许会变成另外一种样子:或许会变得更有趣、更积极。
截至此时,俄罗斯的捕猎者已经猎杀了莫斯科和诺夫哥罗德附近大量的野生动物,西伯利亚对他们特别有吸引力。然而,为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提供深入东方机会的是来自诺夫哥罗德的富商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财富主要来自盐业。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他们也会为莫斯科大公提供资助。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似,俄罗斯中部地区并不产盐,因此需要从西欧进口。现在,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在身边的森林和湖泊中发现了盐。这使他们与穆斯林军阀之间产生了冲突。据说,他们姓氏的意思是“剥肉”。在早期的时候,一名家族成员被剁成了碎块,这种令人生厌的惩罚方式使他们获得了这个名字(因此,俄国有一道名叫“斯特罗加诺夫牛肉”的菜)。
很显然,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并未被吓住,鱼、蜡、兽皮和木材也成为他们家族商业的经营范围。阿尼卡·斯特罗加诺夫是这个家族最有影响力的族长,他向南进入莫斯科,既为沙皇提供毛皮和其他奢侈品,又为他定期提供资金,因此颇受沙皇赏识。伊凡三世和伊凡四世将大片地产授予他们喜欢的贵族,但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希望前往更远的地方。1558 年,伊凡四世向私人企业主颁布特许状,允许他们在未经开发的广阔土地上统治 20 年。在这 20 年里,他们可以免税,可以不遵守法律,其他当权者也不得插手他们的统治。哈德逊湾公司能在加拿大做什么,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就能在俄罗斯做什么。
伊凡四世自称“全西伯利亚的君主”——以前的蒙古统治者也这样称呼自己,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征服了那片居住着土著民族的土地。伊凡四世有些与众不同。3 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8 岁的时候,母亲也离他而去(可能是中毒身亡)。1547 年,16 岁的伊凡成了第一个加冕为全俄罗斯“沙皇”的莫斯科大公。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一座拥有华美彩绘的教堂——举行了一场拜占庭式加冕仪式。从一开始,他就证明自己是一位危险的统治者。伊凡可能有躁郁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确实很躁狂。他的许多对手要么消失,要么死亡。在晚年,他在一次醉酒后的争执中意外地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这个儿子也是他的继承人。但伊凡四世也是一位精明的统治者,他比之前任何一位莫斯科大公都更有野心。他希望自己能娶一位有教养的外国妻子,于是他向西欧各国宫廷派去了使臣。伊凡四世欢迎英格兰商人,并希望与英格兰结成政治联盟。他甚至还想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他修建了一座大型图书馆,聘请了德意志的工匠;此外,他还建造了几座最华丽的教堂和宫殿,直到今天这些建筑仍然在为莫斯科增色。
与同时代的大多数统治者一样,伊凡四世的身边也有数不胜数的麻烦,如暴动、与周边强国的长期战争,以及各种各样的宫廷阴谋。尽管如此,他还是极大地扩展了莫斯科大公国的领土范围。16 世纪 50 年代,伊凡四世征服了信仰伊斯兰教的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在此之前,俄罗斯长期生活在蒙古金帐汗国的后代所投射的阴影中。但现在,这两场胜利使俄罗斯彻底走出了阴影。另一方面,尽管伊凡四世与丹麦人、瑞典人和波罗的海的日耳曼骑士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战争,但却很难向西扩张。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创建了一种早期的集权国家,一个被称为“沙皇特辖区”的个人领地。讽刺的是,沙皇特辖区包括了诺夫哥罗德的许多领地,而诺夫哥罗德以前实行共和制。伊凡四世又成立了一支私人部队,这就是亦军亦警的“特辖军”,他用这支特辖军疯狂地镇压各种叛乱。1570 年,特辖军洗劫了诺夫哥罗德,将这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可悲、低贱的鬼魂。诺夫哥罗德的领土已经跨过乌拉尔山,正在向西伯利亚发展。但现在,这些土地全归莫斯科大公国所有。
可见,伊凡四世是一位永不满足的统治者。他十分危险,而且野心勃勃。斯特罗加诺夫家族要求伊凡四世将乌拉尔山两侧的广袤土地划给他们,让他们建立自己的统治,并允许他们沿着河流修建要塞。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成了俄罗斯第一批寡头,他们在垄断的保护下开发自然资源,财富多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一方面,这个家族要依靠莫斯科的独裁统治者;另一方面,对于那位独裁者来说,他们也是很重要的。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拥有自己的要塞,以及一座远离莫斯科的宏伟的木质家族宫殿。此外,还有一大群商人和捕猎者为这个家族服务,这些人的活动范围到达了更远的地方。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成为历史上的新事物,它是巨大的资本主义企业和家族王朝的结合体。我们可以将这个家族与意大利的商人—贵族家族相提并论,如美第奇家族和博尔吉亚家族。所不同的是,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有扩张帝国的野心,而意大利人并没有这样的野心。
伊凡四世是个非常迷恋权力的人。为什么像他这样的人不但能够容忍,甚至鼓励在自己的王国中出现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潜在对手呢?这是因为,伊凡的俄罗斯——这个国家有着面积广阔、防御松懈的边境地区,周围都是敌人——需要财富,而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提供的毛皮、盐和木材,能为莫斯科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伊凡四世同样清楚,虽然他颁发了特许状,允许他人统治莫斯科人从未到达过的地区,但这些特许状是有时间限制的,而且可以被取消。因此,这不会带来太大变化。与政客相比,寡头和大企业家更依赖当政者——只要这些当政者做事果决。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捕猎者和探险家深入的地区并非无主之地,那里有许多土著部落。从青铜时代,甚至更早的时代开始,他们就在常绿针叶林——广袤的沼泽森林——里狩猎和捕鱼。从军事角度看,这些人并没有太大的威胁。但那个地区还有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汗王,他们是蒙古入侵者的后代,宣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非常强悍,经常与俄罗斯人发生冲突。其中最具威胁的是正在崛起的西伯利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位于托搏尔河与额尔齐斯河之间,其统治者是库楚姆汗。1571 年,库楚姆汗停止向莫斯科称臣纳贡。此时,伊凡四世正在与波兰人、立窝尼亚骑士团和斯堪的纳维亚人进行战争,而且来自高加索地区的鞑靼人也对他构成了威胁。因此,他很难再派出一支军队,帮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毛皮商制服库楚姆汗。在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开始求助于一个强盗,那就是哥萨克战士叶尔马克·齐莫菲叶维奇。
在俄罗斯文化中,叶尔马克的地位堪比丹尼尔·布恩,甚至罗宾汉——一位传奇般的英雄。在若干个世纪中,人们一直传诵他的英勇事迹,并不断添枝加叶。在西线,伊凡四世与久经沙场的立窝尼亚骑士团进行过多场战争,但均未取得胜利。叶尔马克可能参加过这些战争。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领袖,带领一支大约 500 人的雇佣军——其中包括哥萨克人、俄罗斯人、日耳曼人和瑞典人——进入西伯利亚汗国。但叶尔马克的手下没有后日称雄的哥萨克骑兵。一个原因是,当地有许多山脉和河流,马匹无法发挥作用。他们也没有携带火炮,只带了一些滑膛枪和火药。这支小部队乘筏渡河,步行前进。
按照传统说法,鞑靼人——叶尔马克的敌人——对火药一无所知,因此他们对枪的惊奇丝毫不亚于同时代的美洲土著人。但最近,历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鞑靼人与人类主流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17 但可以肯定的是,进攻一方的火器一定比防御一方的火器更强,那些抵抗入侵的穆斯林主要使用弓和箭。在 1581 年和 1582 年,叶尔马克进入了西伯利亚汗国的核心地区,不久之后占领了都城伊斯克尔。这是一场带有惩罚性和探索性的赌博,它给穆斯林上了一课。事实上,这是俄罗斯首次强行闯入一片辽阔的土地,并最终完全吞并了它。西伯利亚汗国的军队规模是入侵者的 5 至 10 倍,但这支哥萨克武装却设法击败了敌人,在西伯利亚地区驻守了 2 至 3 年。与此同时,他们向莫斯科发出了越来越绝望的求援信息,希望沙皇能派些增援部队。
在此之前,伊凡四世一直将叶尔马克视为强盗。但现在,他的行为却使这位沙皇深受感动。作为回应,伊凡四世送给他许多礼物和一句道歉。在沙皇的礼物中有一副铠甲。如果传说可信的话,那么这副铠甲就是一份会带来不幸的礼物。在缺少火药和人手的情况下,叶尔马克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最后,在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中,他死在了额尔齐斯河。在这场战斗中,他试图游到安全的地方,但沙皇的铠甲却使他沉入水底。无论这个传说是否真实,它都很好地隐喻了俄罗斯独裁政治代理人的命运:当这些人服务的国家逐渐发展壮大的时候,他们会以一种不幸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叶尔马克死后不久,俄罗斯人再次向东扩张。在两代人的时间里,他们已到达远方的海岸(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隔海相望)、鄂霍次克海,以及日本以北的地区。
如果说罗斯人是俄罗斯的奠基者,那么伊凡四世就是近代俄罗斯的真正创建者。伊凡四世死后,莫斯科大公国出现了权力纷争,国家进入了无序的“混乱时代”;但伊凡将俄罗斯的影响力扩展到南方、东方和北方,塑造了这个国家的基本轮廓,而且这个轮廓一直保持到今天。波兰人、日耳曼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继续从北方和西方包围着俄罗斯,但俄罗斯人发现,他们可以向东扩张,从东方获得一大片领土。击败了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的伊斯兰统治者之后,俄罗斯军队也开始向南推进。最终,在叶卡捷琳娜大帝执政时期,俄罗斯的势力到达黑海和里海。波将金公爵是叶卡捷琳娜手下的将领,也是她重要的情人之一。俄罗斯的远征军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地拍打着西伯利亚。他们不但带回了兽皮、盐和木材,而且为国家的敌人找到了一块流放地。
的确,开始的时候,俄罗斯人是想寻找兽皮,但结果却得到了一块大陆,其面积是美国面积的 1.5 倍。现代俄罗斯 80% 的石油储量和 90% 的天然气储量及煤炭储量都蕴藏在这一地区——巨大的资源储量成为俄罗斯财富和全球影响力的坚实基础。西伯利亚还蕴藏着丰富的铁、锡和金等金属,那里还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如果没有西伯利亚,我们印象中的俄罗斯恐怕就不复存在了。西伯利亚为莫斯科和俄罗斯西部地区提供了广阔的战略纵深。当拿破仑和希特勒发动入侵的时候,俄国可以先撤退到东部地区,然后再重新集结。西伯利亚是“冰箱和黄金国”的结合体,沙皇的许多敌人都在那里消失。此外,那里还有几座航天中心和神秘的军事基地。
没有西伯利亚的话,俄罗斯将成为一个辽阔但很普通的东欧国家。然而,如果伊凡四世应该为俄罗斯日后的强大而受到赞扬的话,那么他也应该为俄罗斯的政治权力传统而受到批评——这种个人化的政治权力传统通常是靠恐吓来维持的。叶尔马克或许是一个潇洒、浪漫的强盗,但他也是独裁政治的先锋军。
两位统治者,一个问题
1604 年,詹姆斯国王面临许多问题。但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他是哪一位詹姆斯?作为苏格兰国王,他被称为詹姆斯六世——“杰米·萨克斯特”——斯图亚特家族的新任国王。但现在,他正在英格兰的伦敦愁眉不展。在那里,他被称为詹姆斯一世。所以,他统治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王国?
詹姆斯提議使用"不列顛"這個名稱,但英格蘭人不願意。 他還想採用一種新國旗,這種旗子由許多眼花繚亂的線條和色帶組成。 從一開始,人們就不喜歡這面國旗。 他希望和英格蘭的宿敵——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和平相處。 與許多君主一樣,他的財政狀況也捉襟見肘。 然而,有一個社會問題使固執己見的詹姆斯感到特別惱火,而且這個社會問題正在他的新王國中瘋狂蔓延。 在他看來,這完全不能被接受。 於是,他拿起羽毛筆,筆耕不輟,最終寫成了一本摺頁冊,其標題很直白——強烈反對吸煙"。
在他的國家中,人們正在模仿"野蠻、卑賤、不信上帝的印第安人"那樣抽煙,"散發著惡臭的煙霧通過鼻子吸入體內,然後停留在麻木的腦袋中"。 這位國王特別痛恨那些讓煙霧籠罩在食物上的人。 "至於由這種骯髒習慣產生的虛榮,坐在餐桌前的人應該感到羞恥。 坐在餐桌旁晃動著煙袋,將煙噴向其他人,這是要讓骯髒的煙霧飄蕩在菜肴上嗎? "至此,這位長著紅鬍子的君主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在冊子的結尾部分,他情緒激動地寫道:吸煙"這種習慣,看見就讓人感到憎惡,聽到就讓人感到厭煩,它對大腦有危害,對肺構成威脅;這種散發著惡臭的黑色煙霧,最貼近瀰漫在無底深坑中的恐怖的'地獄之煙'"。 18
在世界的另一邊,有一個統治者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 煙草也傳入了日本,可能是由葡萄牙的耶穌會士將煙草帶入日本的。 從理論上說,天皇是日本的君主,但他只是個傀儡;幕府將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統治者,他對煙草的厭惡一點兒也不亞於詹姆斯。 他決心禁絕煙草。 在遙遠的英格蘭,抽煙被視為一種表現出海盜習氣和桀驁不馴的嗜好,它通常與聚集在酒館中的粗人和看戲的觀眾聯繫在一起。 在日本,"傾奇者"也接受了煙草。 他們是一群不守規矩的男性,聽起來有點像 17 世紀的"朋克族"。
"傾奇者"托生於街頭幫派,他們穿著奇裝異服,用女式和服做斗篷;他們留著古怪的髮型,在街上的行為非常具有攻擊性;他們會攻擊路人、摔跤、跳舞,炫耀長長的煙袋。 因此,日本幕府的做法比詹姆斯更進一步,分別於 1612 年和 1615 年頒布了禁煙令。 這引起了很大騷動。 1613 年 3 月 1 日,一位名叫威廉·伊頓的英格蘭商人坐在位於大阪的辦公室給一位同事寫信。 這名同事名叫理查·威克姆,當時正身處日本的首都江戶。 在信中,伊頓告訴威克姆,至少有 150 人被捕,"因為他們違反了天皇的禁令,出售或購買煙草。 他們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此外,他們聽說過的那家大煙草店也被焚毀了」。 19
在 17 世紀的大幕剛剛拉開的時候,除了新流行起來的毒品對社會構成威脅之外,英國和日本還有其他共同點。 這兩個國家都位於大陸旁邊的群島上,而且它們與大陸的關係都不好。 與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相似,日本人通過海峽從大陸引進宗教思想、技術和奢侈品,但他們卻設法與大陸保持一定距離。 與英國相似,直到 17 世紀,日本才被一個統治者統一起來。 1582 年,在長期戰亂之後,出身卑微的士兵豐臣秀吉掌握了政權。 近代早期歷史上出現過幾次引人注目的試驗。 在其中一次試驗里,英國和日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但在開始的時候,兩個國家卻驚人地相似。
在执政的若干年里,丰臣秀吉证明自己是个精力充沛的统治者;同样,英国的伊丽莎白也是个精力旺盛的人。与这位英国女王相似,丰臣秀吉本能地采取了宗教宽容政策。在一段时间里,他允许葡萄牙的耶稣会士为自愿皈依基督教的日本人施洗。在荷兰和法国,伊丽莎白的军队与受耶稣会影响的西班牙人作战,但并没有取得胜利。另一方面,丰臣秀吉想通过朝鲜这个跳板对中国发动攻击。在这次侵略战争中,日军损失惨重,铩羽而归。丰臣秀吉没有日本的莎士比亚可以吹嘘,但在他执政期间,日本出现了许多宏伟的城堡和杰出的画作。20 他下定决心恢复国家秩序。1588 年,也就是伊丽莎白迎战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时候,他发出了“刀狩令”。按照这条法令,除武士阶层外,所有人的匕首、刀、矛都要被没收。
在海上,日本的海盗相当于亚洲的德雷克、霍金斯和雷利。为得到黄金等奢侈品和(在霍金斯的例子中)奴隶,英国人正在劫掠西班牙的港口和船舶。一些著名的人物,如五峰船长也会将中国人送到日本。在日本,这些中国人受到同样非人的对待。对那些挡路的人,这两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绝不心慈手软。伊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人压迫着土生土长的爱尔兰人,而丰臣秀吉时代的日本人对生活在北方群岛的虾夷人也同样心狠手辣。用经济学术语来讲,英国和日本正在努力应对乱砍滥伐导致的后果和城市社会崛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伦敦和江户的气味差不多,空气中都弥漫着烧煤产生的烟雾。21
当然,这两个国家也存在许多差异,如政治结构、宗教和战争中的运气。朝鲜人有一种装配了火炮的战舰,他们用这种战舰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这支舰队对日本的打击要远远大于“无敌舰队”对英国的冲击。此外,两国人口也存在巨大差异。日本的人口约为 1800 万,是英国人口的三倍,能够自给自足。那位写信的英国商人是所谓“英格兰代理商行”(其实是个商栈)中的一员,这个商行位于九州岛的平户市,离长崎不远。日本商人并没有出现在西方;欧洲设立在日本的前哨站也很快就消失了。耶稣会士和荷兰人在日本待的时间最长。1613 年,英国人到达日本。但在 10 年内,他们就离开了这个国家,因为他们从贸易中赚不到多少钱。
这使詹姆斯国王感到困惑,他曾致信日本天皇,表达了“亲善和友谊”。他唯一的希望是,“建立商业交流,让两国臣民相互表达善意”。詹姆斯的第一封信没有得到回复,这使他感到有些苦恼。于是,詹姆斯准备降低姿态:“我们没有收到您的任何答复,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两国之间的距离太远了,而不是因为您的迟疑。”22 这是一个罕见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近代早期的欧洲人正试图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詹姆斯统治的英国和幕府将军统治的日本——现在执政的是德川家康——面对着同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在这个遍布大帝国的世界中,一个小岛国应该如何走向繁荣?
英国的答案是:走出去。英国人建立了许多舰队,散布在从美洲到远东的各个大洋。除了宗教热情外,谋求利益也是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走出去的重要推动力。英格兰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是 1555 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司,这家公司是个贸易辛迪加。1600 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伊丽莎白手中获得了特许状。7 年后,“伦敦公司”建立了弗吉尼亚殖民地。探险家成为公众眼中的英雄。人们通过戏剧、小册子和书籍了解世界其他地区,但这还远远不够,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欲是无限的。伊丽莎白时期的海军规模相对较小,但重新组建的海军部,加上具有工业规模的造船厂——最早位于德特福德,之后位于查塔姆和朴茨茅斯——英国在短时间内就造出了更多、更大的战舰。1637 年,也就是詹姆斯的儿子查理执政的时候,装配了 102 门火炮的“海上霸主号”下水。至此,英国已经拥有了当时最强大的战舰。
日本人本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达到同样的效果。从 16 世纪 80 年代开始,驾驶着武装“朱印船”的日本人就在泰国、越南和菲律宾从事贸易,其贸易活动非常成功。1600 年,一个名叫威廉·亚当斯的英国水手到达日本。亚当斯曾经为德雷克工作,并参加过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他乘坐的是一艘荷兰船只,一直漂泊在海上,饥饿曾令人感到绝望。最后,这艘船抛锚了。日本渔民救出亚当斯,把他送到当地官府,官府的长官就是未来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对葡萄牙人来说——他们正在日本传教,最后他们使 50 万日本人皈依了罗马天主教,这个数字让人感到相当惊讶——这位浑身湿透的英国异教徒并不受欢迎。于是,本着基督徒的真实想法,这些耶稣会士建议德川家康将亚当斯钉死在十字架上。
相反,这位开明的统治者向亚当斯询问了许多关于船舶、上帝和数学的问题,任命他为自己的顾问。德川家康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洋舰队。1605 年,在伊东的新造船厂,亚当斯督造了两艘非常好的欧式海船。威廉·亚当斯来自肯特郡吉灵厄姆镇,现在他有了一个日本名字——三浦按针。在日本,他是个非常受尊敬的人物,直到今天,人们也没有忘记他。亚当斯成为德川家康的得力助手,这位军事统帅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将日本捏合成一个国家,他在使国家统一方面的影响力与英国的詹姆斯不相上下。既然日本已经复制并改进了欧洲的滑膛枪和大炮,那么航海业发达且技术领先的日本就没有理由无法在短时间里建立起由大帆船所组成的舰队。
国家应该走上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个问题在日本引起了激烈争论。外国人带来了一些有趣的贸易品——日本人认为他们的火药非常好,但他们的布料却很糟糕——当然也带来了一些使人着迷的技术。但他们也是社会动荡的根源——相当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基督教传教士的迅速成功。据估算,在 17 世纪早期,他们使大约 50 万日本人皈依了基督教,这些人大部分生活在日本南部地区,包括普通农民、武士和地主。开始的时候,幕府将军采取了宽容政策。但后来,信仰基督教的日本人到处惹是生非,于是统治者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在 1614 年和 1615 年,德川家康围攻大阪府。这场史诗般的战役使德川家康最终成了全日本的统治者。但在城堡的围墙后面,城主身边有数以千计决心反抗到底的武士——其中很多人都是基督教徒,他们手里挥舞着基督教圣徒的旗帜。
多亏亚当斯,德川家康才能分清欧洲的新教徒和那些作乱的罗马天主教徒。他给詹姆斯写了一封友好的回信,甚至还送给他一副相当精美的武士盔甲。但在攻下大阪城后不久,德川家康就去世了,他可能是死于梅毒或癌症。之后,德川家康的儿子德川秀忠成了新一任幕府将军,他性情更加残暴。日本开始驱逐外国人。最初的时候,主要是清除耶稣会士;但到后来,幕府冻结了所有对欧洲的贸易。20 年之后的 1637 年,大约 3 万名农民在九州岛上发动起义,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徒。除宗教外,赋税和饥饿也是起义爆发的重要原因。经过另外一场史诗般的围城战,这次起义被幕府镇压了下去。在这场围城战中,农民和起义的武士将数倍于己的敌人挡在了城堡的外面。在一些欧洲船只的帮助下,德川幕府才最终攻下城堡,消灭了起义军。这些欧洲船只属于另一派基督教徒——信仰新教的荷兰人。
这一切都使人感到非常尴尬。但这也决定了日本人的认识,即在面对外国影响的时候,如何最好地平衡机遇与挑战。两年后,日本推行了令人瞩目的“锁国”政策。法律限制了日本船只的大小。只有到沿海地区捕鱼,日本人才能驾驶稍大一点的船只。远洋海船被拆毁。而且,建造远洋海船成了一项死罪。在颁布“锁国令”后,为了确保船只不能进行远洋航行,建造船舶时一定要在船身上留一个大洞。这样,如果航行到远海,汹涌澎湃的海浪就会对船只构成致命威胁——这种特殊设计是为了让船舶沉没,在世界造船史上,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子。日本人不得离开日本,违者以死论处;同样,外国人也不得进入日本。幕府宣布基督教非法,但许多日本基督教徒宁死都不肯放弃新信仰。
最终,外国人被逐出日本。1640 年,葡萄牙人返回日本进行抗议,但他们的使团被日本人消灭了。尽管日本还与朝鲜商人和荷兰商人保持非常有限的、受到严格限制的贸易往来,但这个国家确实是将自己有效地封闭起来了。这些锁国措施延续了两个多世纪。从政治角度看,这是一种典型的白痴行为。如果詹姆斯国王——威斯敏斯特宫的二手烟事件或许已经使他忍无可忍——下令摧毁英国的舰队,并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那么英国将会变成什么样呢?日本人没有发明出什么现代武器。因此,当美国海军(在推行“锁国”政策的时候,日本或许想象不到会有这么个机构)于 1853 年抵达日本的时候,面对大炮带来的赤裸裸的威胁,日本人几乎束手无策。
然而,这段历史还有另外一面。两个多世纪的闭关锁国使日本变得更有“日本特色”。日本有与众不同的建筑,独一无二的艺术传统和戏剧传统,以茶为基础的各种仪式,特殊的音乐、妓女和调味品,以及原始但却不同寻常的烹饪法。如果没有德川时期的“锁国”,这些东西或许就不会这么有特色了。甚至到了今天,与其他文化相比,日本文化也更加自我,更加有特色——肯定比融入世界文化的现代英国更有特色。由于全球性的传染病没有通过海路传入日本,而且日本国内享受着长期和平,因此日本人口得以快速增加。到了 18 世纪早期,江户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世界或许并不知道)。火器在日本几乎消失。国家统一促进了国内贸易的繁荣。
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甚至能够解决一些最急迫的环境问题。日本的建筑业严重依赖木材,其依赖程度一点都不亚于英格兰。在首都江户,绝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的。1657 年,这座城市有一半地区都毁在了“明历大火”中。9 年后,伦敦也发生了同样的大火灾。木材可以用来修建城堡、建造船舶,也可以作为燃料;此外,随着人口增加,人们也需要更多耕地。结果,日本出现了大规模的乱砍滥伐和土壤侵蚀。灾难正在悄悄地逼近。
的确,正如贾雷德·戴蒙德所说的那样,当时日本已经开始设法控制人口,并使国家进入了某种稳定状态。他们找到了其他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海产品。直到今天,海产品仍然在日本饮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他们开始重新造林。日本的森林能够得以恢复,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第一,日本有一种复杂的制度,规定哪一种木材应该被用作何种用途;第二,砍伐树木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第三,人们对林业的理解逐渐加深。木材是有价值的,行家里手们对此展开了辩论;富裕的农民认为,长期生长的树木对后世子孙是有用的;强势的中央政府将新规定强加到各个地方。英国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了破坏森林的情况,随后美洲的许多地区也出现了同样状况。与它们相比,日本至少是停了下来,思考哪个决定更加明智:是继续毁林,还是收敛一点?
然而,这仍然不是故事的全部内容。德川时期的日本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这是一个非常保守且等级森严的社会。在近代早期,西方出现了一种半民主和更加开放的文化,但日本从来就没有发展出这样的文化。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下文会有所涉及。保守和封闭大概是相伴相生的。当日本重返世界的时候,这个国家仍然由贵族阶层统治着,他们还保持着中世纪的眼光,日本的百姓被教育得有点太老实了,以至于有些墨守成规。这对理解 20 世纪的历史是有意义的。当然,日本仍然有“朋克族”;尽管日本政府于 1612 年颁布了禁烟令,但日本仍有大量烟民。
纽约概述
英国即将统治世界并没有预兆。英国未能打入日本市场,其他国家也一样。英国崛起为海军强国和贸易强国,在世界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当得知英国在一场最有利可图的竞争中彻底输给荷兰(在日本历史中,荷兰占有重要位置)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感到有些震惊。
很明显,欧洲的商业扩张史可以被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 15 世纪晚期开始,当时葡萄牙船只探索了非洲海岸。那时,葡萄牙人发现,向西驶入大西洋深处,就可以到达好望角。之后,乘着海风,他们可以抵达印度和远东。葡萄牙人的所作所为更像是暴力的垄断商人,而不是帝国的建立者,他们修筑防御工事保护自己的海上航路,击败了所有对手。西班牙人也想分一杯羹,但并没有真的把葡萄牙人赶出“他们的”航路。相反,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他们将注意力放在了美洲。当斐迪南·麦哲伦发现绕过合恩角的航路时,这位葡萄牙最伟大的航海家正在为西班牙人工作。但之后不久,麦哲伦就命丧黄泉。在麦哲伦的船队中,只有一艘船最终返回了西班牙,成为第一艘实现环球航行的船。
在第二个阶段,两个地理位置更靠北的民族——英格兰人和荷兰人——加入了探险。开始的时候,他们创建帝国的野心并不比葡萄牙人大,驱动他们的仍然是利益。长期以来,欧洲极度渴望得到香料,但这些香料只生长在东方。香料不但能使食物变得非常美味,而且人们认为它们有益于身体健康。出产香料的香料群岛位于婆罗洲和新几内亚之间的危险海域。穆斯林水手从岛民手里购买肉豆蔻、丁香、肉豆蔻干皮、胡椒和桂皮,然后将其带到印度;之后,这些香料经过伊斯兰世界进入君士坦丁堡,再通过威尼斯传入欧洲。香料贸易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利可图。因此,当这些带有香味的果实和种子到达巴黎或伦敦的时候,已经变成了非常昂贵的奢侈品。然而,在制冷技术出现之前,在将肉分成三六九等和食物乏善可陈的时代,人们对香料的贪得无厌一点都不亚于他们对毛皮的渴望。人们认为,大多数香料还可以用于治疗疾病:他们猜测,肉豆蔻干皮可以治疗梅毒,甚至是黑死病。
与此同时,葡萄牙水手找到了一条通往香料群岛的捷径。贩运香料的航行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而且其间可能会有三分之一的水手丧命,但来自欧洲的船只仍然会直奔香料而去。一趟航程下来,船主的利润会大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以前,贩卖香料的利润由半个地球的商人分享;但现在,这些利润全归船主一个人所有。贸易链突然被粗暴打断,阿拉伯商人和印度商人成为输家;伊斯坦布尔的市场变得越来越安静,在威尼斯大运河上来往穿梭、拥有豪华居所的贪婪商人怨声载道。下一个输家就是葡萄牙人,因为他们要面对拥有更好海船、更勇敢冒险的国家。在那个时期,这些冒险者主要来自欧洲北部的低地国家。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荷兰人,他们将航海技术和从意大利学来的商业艺术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方程式。
从某种程度来说,人类仍然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动物:我们喜欢新口味、长得漂亮的人、看上去闪闪发光的物品、皮肤触感十分柔软的东西、令人舒适愉快的气味,以及有趣的调味品。这些都是常态,但对于相对孤立了几个世纪的欧洲人来说,他们对这些尤为热衷。荷兰人能够垄断他们所说的“致富贸易”(真钦佩他们,能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不但包括香料,还包括丝绸和上好的日本瓷器。利润是巨大的,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风险。风暴、海盗和船只沉没都意味着许多投资人将变得血本无归。将风险分割、分配和出售,并为利润分配提供担保使荷兰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市场。
购买和出售股份并不是全新的事物。为募集对尼德兰作战的军费,查理五世创建了年金制度,年金是可以转让的,也是可以交易的。在安特卫普,人们买卖外国汇票的方法变得越来越复杂。1585 年,新教徒被逐出安特卫普后,他们在阿姆斯特丹继续从事这种交易。1609 年,阿姆斯特丹的威索尔银行——通常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创建,并为不同铸币的价值提供担保,客户只需为此支付一小笔费用。在一个铸币分量逐渐减轻且不断贬值的世界中,这种做法为商人提供了基本的安全保障。在此基础上,会出现风险性更高的贸易。23
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前、威索尔银行成立仅仅一年之后,这座城市的投机者就开始在“新桥”和附近的教堂里讨价还价和击掌相庆。证券交易所使贸易变得正规化,短暂的开放时间加上令人亢奋的氛围,使随后到来的商人感到非常熟悉。很快,成百上千种商品开始在那里交易。除了第一家中央银行外,第一家股份公司也成立于阿姆斯特丹。在很短的时间内,荷兰出现了安全、灵活的资金来源所应具备的所有要素,这是英格兰贵族、英国君主、西班牙王室和葡萄牙王室所无法比拟的。
“致富贸易”涉及令人难以想象的航海活动和冒险活动。相互竞争的欧洲人试图从北极冰层中开辟出一条航路,希望能够深入加拿大的荒野,并一直在寻找通往香料群岛的捷径。在伦敦,英国人想模仿荷兰人建立自己的东印度公司,但他们发现——不是最后一次发现——只要后人一步就很难进入新市场。荷兰人干劲十足,做事果决,而且非常残忍。在经过一系列残酷的战斗、极端的围城战、肮脏的交易和丧尽天良的背叛之后,他们最终占领了香料群岛。除此之外,远东的其余贸易也有相当一部分控制在他们手里。荷兰商人意识到,要想击退竞争对手,他们需要堡垒、受保护的仓库、安全的锚地,并与当地的统治者达成永久性的协议,他们的产品是荷兰人所需要的。这意味着,荷兰人——尽管他们是虔诚的共和主义者——正在将自己转变成帝国主义者。第三个阶段已经到来了。今天的印度尼西亚成为他们在远东的基地,这个国家的首都有一个荷兰式的名字——“巴达维亚”。
在枪炮、船舶和资本方面都相对落后的英国发现自己很难摆脱荷兰的束缚。纳撒尼尔·考托普是一位英国水手,他守住了一个产香料的小岛——岚岛,这个小岛也成了英国在亚洲的第一块殖民地。在当时的若干年里,他的英雄故事被写成了鼓舞人心的畅销书。多亏考托普的勇敢行为,英国才能用岚岛来交换另一个被荷兰人占据的小岛,当地的土著人将这个小岛称为“曼哈顿”。“新阿姆斯特丹”变成了“新约克”(即纽约),大英帝国的历史在北美拉开了序幕。在北美,英国已经建立了两个前哨站——弗吉尼亚和卡罗莱纳。
美洲的殖民化比发生在印度洋的任何一次竞争都重要,美洲殖民化的推动力不是香料或利润,而是对宗教自由的渴望。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已经强大到足以短暂地返回香料群岛,将有经济价值的作物挖出并栽入盆中,然后移植到其他殖民地(如格林纳达),从而打破了荷兰人的垄断。但在此之前的大约 200 年里,轻而易举获得的利润已经流入了尼德兰。而且,荷兰人利用他们的好运气,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稳定、消费力强的中产阶级。但在这一切成为现实之前,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那些来自欧洲北部地区理智、有商业意识、头脑冷静的人们已经有一半死在了冒险活动中。但令人惊讶的是,面对这些损失,他们却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一个非常现代的故事
一般来说,历史都是在家外创造的。在户外,将军骑上战马,水手拉紧缆绳。在工作场所,发明家敲敲打打,咬住嘴唇,在纸上任意涂写。在街上,讲道者高声叫喊,商人对新奇商品翘首以待。然而,直到在家中就能感受得到,历史才算真的发生过;只有在餐桌前或病榻前能感受到的变革才是大变革。有时,家在新大陆;有时,家被烧毁或遗弃。人类生活的大“间断”是指那些能够对大多数人的生活构成直接影响的事件,我们所说的“历史”就是这些“间断”的集合。总的来说,我们的生活是在家中度过的。
彼得·韦南茨是一位荷兰纺织商人,也生产亚麻布和棉线。他在哈勒姆有一座很不错的住宅。1637 年 2 月 1 日,他邀请一些朋友参加家庭午宴。这场宴会气氛不错,彬彬有礼、衣着朴素的客人围坐在桌边,仆人们将菜肴摆放到他们面前一块整洁的桌布上。通过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如伦勃朗、鲁本斯、德·霍赫和维梅尔,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个世界。这是一个安宁、丰裕的世界,人们腰板挺直、行为古怪,佩戴亮白色的“飞边”。然而,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幅图景:传染病横行,战争不断威胁人们的生活,宗教分歧严重,金融陷入疯狂。如果我们把当时的荷兰视为今天资产阶级社会或消费社会的雏形,那么这个社会就显得既不稳定,也不安宁。
在彼得·韦南茨的午宴上,餐桌边的客人彼此熟识。他们都是三四十岁的样子,正值壮年,生活富裕,是门诺派信仰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门诺派是个新教组织,其信徒都是和平主义者,反对国家干预宗教,反对为婴儿施洗。在参加午宴的人中,至少有三位妇女在最近爆发的黑死病中成为寡妇。在哈勒姆,这场瘟疫杀死了八分之一的人,那些适宜埋葬死者的地方都已被用光了。不过,这也使这些妇女继承了不少财产。她们应该如何使用这些钱?主人的弟弟亨德里克出了个好主意。他建议其中一位名叫海特勒伊特·斯科特的寡妇——她的丈夫曾经是位羊毛商人——购买一些瑞士郁金香的球根。瑞士郁金香是相对劣质的品种,与行家里手们渴望的珍品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但荷兰的郁金香热已经达到顶峰。就算是瑞士的郁金香,只要一转手,就可以卖到 1350 荷兰盾 1 磅。当时,1350 荷兰盾可以购买两所房子,或两艘装备齐全的船。24
我们从详细的法庭笔录中得知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件。这位寡妇对购买球根一事犹豫不决,但餐桌上一个叫雅各布·德·布洛克的男人表示,当她筹集资金的时候,他愿意为球根的销售提供 8 天担保。此时,斯科特改变了主意。午宴上弥漫着紧张、纷争的气氛,但这种气氛让位给这样一个事实:只要这位寡妇同意这笔交易,并马上出售这些球根,那么她将立刻赚到 100 荷兰盾。在雅各布的怂恿下,她拒绝了当时的价格,决定再观望一下,看能不能赚到更多的钱。但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与所有金融泡沫一样,郁金香泡沫马上也要破灭了。在几天的时间里,这些球根将变得一文不值。
人们把“郁金香热”视为金融疯狂的典型案例。之后,历史上又发生过多次类似的危机,如“南海泡沫事件”、1929 年的大萧条、从 1995 年到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以及最近由房地产泡沫所引发的银行破产。其中包含了许多真理。与之后许多投资者一样,参加韦南茨午宴的人也都是勤勉的百姓——门诺派教徒经常自称“平凡的人”——这些人自认为很了解市场。在当时的环境中,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很平常,有些人甚至还很“明智”。有了郁金香的球根,你就“不会输”;就如同有了互联网公司或对冲基金一样。尽管日后一位投资者的格言——“贪婪是一种美德”——会让他们感觉非常不适,但它已经悄悄影响了信仰新教的荷兰。
事實上,當時的"荷蘭"只是"聯省共和國"的一部分。 "聯省共和國"是一個更貼切的名字,因為歐洲大部分地區都是以"省"的形式存在。 在路德宗教改革的影響下,一些特殊的"省"聯合在了一起。 與北德意志的鄰邦一樣,大部分荷蘭人也都皈依了新教。 此時,由主宰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繼續統治歐洲北部沿海的農業區和漁業區已顯得不合時宜,宗教分歧最終將荷蘭人推到了獨立戰爭的邊緣。 在西班牙國王菲力浦決定進一步迫害"異教徒"之後,人們開始抗議重稅和駐軍。 隨後,抗議逐漸演變成一場大起義。
歐洲已經分裂為在宗教上相互敵視的幾個陣營,大量新教難民湧入了尼德蘭。 荷蘭人英勇地保衛萊頓市,擊退了西班牙人的第一波反撲。 西班牙人的恐怖政策使和解成為泡影。 於是,一場複雜的鬥爭又拉開了序幕,其中包括饑荒、迫害、陸戰和海戰。 儘管荷蘭人希望用尼德蘭的權力換取法國國王的支援,但 1609 年北方各省還是與信仰天主教、承認哈布斯堡家族統治權的南方各省分道揚鑣。 1628 年,西班牙軍隊再次大舉入侵。 而 9 年之後參加韋南茨家午宴的人或許並不知道,未來將不會有更多的戰爭;「鬱金香泡沫」破裂 10 年之後,荷蘭迎來了最後的和平。
此時,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荷蘭共和國已成為首屈一指的海洋強國。 起初,荷蘭人只在海上從事捕撈業,隨後他們又在北海和歐洲沿海從事貿易活動,逐漸形成航海的傳統。 荷蘭人的航海傳統不輸給任何國家,甚至是鄰國和新教競爭對手英格蘭人。 荷蘭商人的足跡遠及印度、中國和日本。 荷蘭沒有自然資源,也沒有肥沃的土地或礦藏。 但是,通過一張遍佈全球的商業網路,荷蘭人逐漸發家致富。 儘管一些創新舉措使荷蘭在經濟上超越了競爭對手,但這些創新舉措也蘊藏著風險。 股票買賣為曾經保守的社會帶來了由高風險投機引發的社會動蕩。 對那些沉迷博彩和賭博而聲名狼藉的人來說,"期貨"的觀念已司空見慣。 所謂"期貨",是指人們不是購買商品本身,而是商品未來的價格。 因此,買賣"期貨"純粹是一種投機行為。
"致富貿易"使巨額財富流入聯省共和國;投資貿易使大多數傑出的市民變得日益富有。 如果沒有這兩點,"鬱金香泡沫"或許永遠都不會出現。 如今,人們最需要的就是轉變心態。 絕大多數工匠、客棧老闆、小製造商和農民都需要轉變心態。 農民從來沒有錢去效仿富裕的中產階級。 一個小夥子可以夢想用一筆投資改變命運,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荷蘭人飽受嘲笑,因為他們的投機性繁榮建立在像球根這麼可笑的東西上。 以現代的眼光觀察,一株鬱金香與一所房子或一幅倫勃朗的畫等值,這顯然很荒謬。 它應該值這麼多錢嗎? 畢竟,我們會賦予一些物品不成比例的高價格,並讓其中的珍品(無論是天然的還是人工製造的)體現主人的地位。 在印象派走過全盛期之後,一幅莫内的畫要比一幅模仿者的佳作更好。 但到底是好 100 倍呢,還是好 1000 倍呢? 一個從大型商場裡買的包並不比一個香奈兒的包差,外行人未必能看出後者比前者好 100 倍。 白鯨的魚籽和圓鰭魚的魚籽存在價格差異,但這種差異能證明二者品質上的差異嗎?
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酒、鑽石、跑車和名牌服裝上。 事實恰恰相反,荷蘭人迷戀鬱金香比現代人迷戀上述東西都更理性。 最初,鬱金香只是一種野花,主要生長在中國和波斯之間的山區。 人們之所以珍視鬱金香,是因為這種花非常美麗,不但代表愛情,甚至還象徵上帝的完美。 奧斯曼人培育了鬱金香,非常欣賞這種花。 然後,它經由土耳其傳入歐洲。 鬱金香很難培育出不同的顏色和形狀,早期的植物學家對這種花非常著迷,園藝師將其作為禮物相互饋贈或交換,希望能培養出顏色特別鮮豔的品種。 毫無疑問,在法國北部、荷蘭和日耳曼地區的灰色天空下,鬱金香為人們帶來了不尋常的快樂。
"鬱金香熱"始於一些精通花卉的行家裡手,他們特別喜愛某一類球根,因為這類為數不多的球根能夠生長出形狀精美的鬱金香,有漩渦形狀的,也有水滴形狀的。 而且,花的顏色也多種多樣,有豔麗的紅色,有黃色,還有紫白相間的。 但事實上,這種鬱金香是被蚜蟲感染了一種病毒。 換句話說,它們都是生病的鬱金香。 今天,這樣的花幾乎已經絕跡。 但在 17 世紀 30 年代,人們給這些花取了一些很華麗的名字,如"永遠的奧古斯都"和"海軍上將艾克",只有非常富有的人家才能買得起這種花。 一個球根的價格大約是一名木匠年收入的 6 至 7 倍。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今天這個世界,富有的收藏者會為得到一些稀有的郵票而展開激烈競爭,他們也會變得非常瘋狂。 )
培育者、商人、宣傳者,以及由這種新商品催生出的公司組成了一張網路,這張網路使少部分人對鬱金香的熱情感染了整個荷蘭社會。 普通人買不起那些"超級球根",但他們可以買賣一些中低端品種的球根。 鬱金香每年只開放一次,它在春季開花,花期會持續數周。 因此,人們發現他們交易的是這樣一種商品:可以預測它的品質,但卻不能完全保證它的品質。 這意味著,人們要在花期到來之前,交易尚處於休眠狀態的鬱金香,或是鬱金香期貨。 走漏消息、兩面三刀、偷竊球根和單純的外行——例如,人們反覆講著這麼一個故事,一名水手誤把一顆價值連城的球根當成洋蔥給吃了——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淘金式的氛圍。
現在,客棧旅社中出現了一張買賣鬱金香的網路,儘管這張網路遍佈整個荷蘭共和國,但鬱金香交易在阿姆斯特丹和哈勒姆尤為活躍。 這些人想效仿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但他們的交易都是在充滿酒味和煙氣的混亂環境中進行的。 一位研究"鬱金香泡沫"的歷史學家指出,對泡酒館的人來說,就算他們設法攢一些錢,證券交易所和新成立的銀行仍然是遙不可及。 "17 世紀沒有建屋互助協會,沒有固定投資信託公司,沒有個人持股計劃,沒有低價股票,沒有減稅優惠,也沒有什麼避稅手段。" 25在酒館進行交易時,人們用粉筆將出價寫在板子上,然後買主和賣主之間會進行討價還價。 這種交易方式有助於提高商品的銷售量。 拒絕接受賣主最終開價的買主和違約的賣主都需要支付一筆罰金。 在充滿食物和音樂的環境中開懷暢飲,然後完成交易。
從 1633 年到 1637 年,「鬱金香熱」達到頂峰。 據估計,球根交易的票麵價值是荷屬東印度公司價值的 10 倍。 要知道,荷屬東印度公司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荷蘭的真正財富大部分都來自這家公司。 我們知道「鬱金香泡沫」破滅的準確時間。 1637 年 2 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在哈勒姆的一家酒館,1 磅瑞士鬱金香的價格達到 1250 荷蘭盾,但沒人願意購買。 拍賣人降低了價格,仍然沒人購買。 這幾分鐘一定令人毛骨悚然。 恐慌出現了,並進一步向外蔓延。 在 3 個月的時間里,鬱金香的價格下跌了 99%。 幾十萬人面臨破產,甚至要忍飢挨餓,至少從票麵價值看如此。 因為他們不僅用閒錢進行投資。 正如之後的繁榮一樣,為獲取未來的利益,他們背負了沉重的債務。 有些人已經抵押了房子、土地和貿易工具,但鬱金香卻跌到了白菜價。
真正有趣的是,大範圍的災難和荷蘭投機者大規模的破產並不是"鬱金香泡沫"的終點。 管理共和國的三級會議拒絕採取特別措施,並將問題拋回給各城市當局。 另一方面,許多城鎮拒絕處理或審理任何一件涉及鬱金香交易的訴訟案件,就只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讓賬面損失和賬面收益相互抵消。 如果說一夜暴富的夢想已經破滅,那麼就讓貧困的噩夢也趕快結束吧。
即便是這個時候,荷蘭人仍然為自己的常識感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感到驕傲。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荷蘭特色的解決方案,經濟繼續運轉。 栽培鬱金香的人遭到沉重的打擊,個人悲劇不斷上演,但共和國及其新財政體系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實際上,荷蘭人繼續培育鬱金香(荷蘭的沙質土壤非常適宜種植鬱金香,就像亞洲的沙質山地特別適宜鬱金香生長一樣),並將其作為一種普通的出口商品。 鬱金香作為一種價格適中的奢侈品出現在了布里斯托爾、杜塞爾多夫或里爾的桌子上。 今天,荷蘭人控制了全球花卉貿易,他們在 17 世紀設計的證券市場、期貨交易和國際貿易支配了世界經濟。 在哥倫布和皮薩羅的時代,西班牙人擁有巨額財富。 他們熔化大量黃金用以裝飾教堂和發動戰爭;他們將土地用於宗教用途。 而荷蘭人產生了一種更加合理的財富觀。 他們將大部分貧瘠的土地和金錢當作一種工具。 他們處理財富的方式非常現代,我們將其稱為"資本主義"。
第五部 世界走向开放 从 1492 年到 1640 年: 欧洲的全面爆发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抗争 https://bit.ly/3nlKqOm
-----------------
歐洲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萬5千年(甚至是一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居住遺蹟。在前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出現了定居點、農耕技術和馴養家畜。從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截至公元前1200年文明暫時倒退消失的時期稱為青銅時代,銅是當時製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屬材料。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稱為歐洲的史前時期。西元前3000年左右,希臘及愛琴海列島進入青銅時代,其中的代表是米諾斯文明與邁錫尼文明。
歐洲古典時期從前9世紀古希臘語再次出現開始。羅馬共和國於前509年建立。羅馬人將疆域拓展至整個義大利,隨後是整個地中海周邊和西歐。羅馬帝國的領土於公元117年到達最大。313年,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治下合法化。只是幾個世代後,基督教就成為帝國的國教。羅馬帝國的衰落,標誌著古典時代的終結和歐洲中世紀的開始。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隨即蠻族部落開始入侵西羅馬帝國。西哥特人是首先向南與向西越過羅馬國境線進入前羅馬帝國領土的部落之一,並於5世紀初,三度圍攻羅馬。418年,在原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西哥特王國。476年,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歐洲進入中世紀時期。
東南歐和地中海地區仍由東羅馬帝國控制,首都為君士坦丁堡。6世紀晚期開始被日耳曼人侵蝕。7世紀開始,中東和北非地區被阿拉伯帝國占領,並伊斯蘭化。在西歐,很多新國家仍保留了羅馬的習俗,使用拉丁語作為書面語言,並普遍信仰基督教。800年查理曼被教宗加冕為「羅馬皇帝」。歐洲受到斯堪地那維亞的維京人、北非的穆斯林和匈牙利的馬扎爾人的入侵。到10世紀中期,穆斯林和馬扎爾人對西歐的威脅消除了,但是維京人仍然是侵犯和威脅不列顛群島最久的。1054年東西教會分裂加劇,隨後十字軍東征開始削弱拜占庭帝國,教宗的權力此時也在西班牙、法國南部、立陶宛與其他的異教地區穩固下來。複雜的封建等級制度發展起來,新國家的大多數貴族由於通婚互相是近親。封建社會在蒙古入侵後開始解體。中世紀後期歐洲爆發了大饑荒和黑死病[1]。
15世紀,歐洲從中世紀甦醒過來。1492年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和哥倫布發現美洲,同時終結了十字軍東征,知識獲得尊重,開始挑戰傳統的科學和神學教條。新教改革開始,德國神父馬丁·路德挑戰教宗的權威。同時亨利八世使英國教會脫離教宗管制,也讓英格蘭在隨之而來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間的宗教戰爭中得以採取更靈活的結盟政策。但是,宗教戰爭一直持續到三十年戰爭[2],這場戰爭結束於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光榮革命確認這個協議。
18世紀後期,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機器時代[3],大英帝國在美洲的殖民地獨立,而歐洲大陸也爆發了法國大革命,直到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一系列武裝革命。最後的農奴制殘餘在1848年的奧匈帝國被廢除。俄國農奴制在1861年被廢除[4]。巴爾幹國家開始從鄂圖曼帝國重獲獨立。1870年普法戰爭後,義大利和德國完成統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俄國革命,1918年同盟國戰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統治崩潰。1933年納粹上台,之後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與軸心國戰敗。戰後美蘇為首的兩大戰勝國集團在歐洲與全世界範圍內展開冷戰。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歐洲簽訂馬斯垂克條約。至2016年為止,歐盟包括28個歐洲國家,超過5億人口。北約也擴大到包括俄羅斯的鄰國——這是歐洲自從一世紀羅馬帝國以來一體化最顯著與最具軍事優勢的時期。歐洲歷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HThIA
歐洲歷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HThIA
---------------------------
西班牙帝國(西班牙語:Imperio Español)或西班牙殖民帝國(Imperio colonial español)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帝國和殖民帝國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1790年其面積約2000萬平方千米),被認為是領先於大英帝國的第一代日不落帝國(1492年-1976年)。
「西班牙帝國」一般指西班牙在美洲、太平洋及其他地方的殖民地。不過,西班牙帝國應該包括甚麼,歷史學家並沒有共識,故此難以為其歐洲領土下定義。例如,傳統說法指出,低地國家是西班牙國王的屬地、由西班牙官員管理、由西班牙軍隊防衛,所以計算在內。但是,亨利·卡門(Henry Kamen)等作家主張,這些領土從未融入「西班牙的」國家,而只是哈布斯堡王朝部分屬地。因此,很多歷史學家提及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的王朝遺產,稱之為「哈布斯堡的」或「西班牙的」,幾乎交替使用。
同樣地,在18世紀波旁王朝的那不勒斯王國是否稱為屬於「西班牙」,也似乎是喜好的問題。它與西班牙同屬一個王朝,又與之結下軍事聯盟,但按憲法仍為獨立國家。而「西班牙」本身的定義演變,使問題更複雜。它統一於王朝之下,但按某些意義仍然只是幾個獨立王國,也就是卡斯蒂利亞王國、阿拉貢王國和納瓦拉王國。
而且,要注意雖然西班牙的軍隊入侵葡萄牙,並以共主邦聯統治之,但葡萄牙王位仍獨立於西班牙王位,故此葡萄牙正式保持其獨立。而且,里斯本政府仍然控制其海外屬地,使西班牙君主其人有效地共治西班牙與葡萄牙。故此,這個帝國有時又被稱為西班牙葡萄牙帝國。因此,當葡萄牙重獲獨立,她保留其殖民地,而政府、法律和商業並沒有內部轉變。
簡介
整個15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大航海時代、和殖民擴張的先驅。因為西班牙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歐洲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由於有了在殖民地源源不絕的金錢支援,西班牙在歐洲憑著其造價昂貴、訓練有素的大方陣主宰歐洲戰場。著名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與此同時,西班牙征服者也殘忍的摧毀並屠殺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瑪雅等美洲原住民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殖民;這些西班牙殖民的影響導致了現在除了巴西以外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使用西班牙語和信仰天主教。
16世紀開始,和奧地利同門同宗的哈布斯堡家族取代了原本的皇室,入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利用美洲採礦所得的金銀取得更多軍費,以應付在歐洲和北非的長期戰爭。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西班牙從1580年兼併葡萄牙帝國、南義大利,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則掌控了神聖羅馬帝國和匈牙利,使得西班牙除了在海外一直能維持著世上最大的殖民帝國以外、在歐洲也成為擁有最多的領土國家;版圖除了西班牙本土、還包括葡萄牙、比利時、荷蘭、南義大利。最後,因為都是同樣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也都是地域遼闊的大國,所以西班牙帝國和300年後的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西班牙在16至17世紀間經歷其黃金年代,以新教舊教的三十年戰爭為分界點,之前不斷強盛、之後由盛轉衰。
17世紀中葉(1640年代開始),因為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鬥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衝突。在地中海,她與土耳其的鄂圖曼帝國戰事頻繁;在歐洲大陸,法國的陸軍逐漸變得強大;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競爭,在葡萄牙衰弱後,後來的還要面對荷蘭獨立的80年戰爭、和新崛起的海軍強國英格蘭;但是這些衝突中西班牙勝多敗少,基本能維持其海軍和陸軍在歐洲的頂尖地位。另外,因為正處於黃金時代,所以西班牙思想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百花齊放,在自然法、主權、國際法、戰爭和經濟建構了一些最早的現代思想,其有關思想學派統稱為薩拉曼卡學派,有些提倡民主和人權思想的激進者甚至懷疑西班牙帝國主義和君主制的合理性。但是,這個運動沒能和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啟蒙運動等其他歐洲國家的先進思想一樣,在身為發源地的西班牙傳播開來,這使得西班牙在知識思維層面開始有下滑的跡象,而西歐國家的英法則後來居上。
18世紀,因為西班牙常年在其領土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沒有進行農業改良導致經濟停滯、以及把在美洲掠奪的金錢都用在修建教堂和擴充軍隊上,對其文化、藝術、商業上的投資自幾乎為零,最終導致西班牙的國力開始明顯衰落。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改由法國的波旁王朝入駐西班牙,從此西班牙在歐洲大陸上不斷要聽從於法國的擺布。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因為失去了對西班牙王位,法國為了補償奧地利以及和奧地利達成友好關係,割讓了原本西班牙控制的南義大利和比利時給奧地利作為平衡。加上荷蘭和葡萄牙早脫離西班牙已獨立,西班牙在歐洲的領土只剩下西班牙本土而已,結束了其在歐洲霸主的歷史,其歐陸地位被法國和奧地利兩國瓜分。18世紀(1700年後),西班牙在歐洲大陸的政治地位一直只能充當法、奧之後的二流國家,但其實力依然有和英國、荷蘭相抗衡的能力,也因為本錢雄厚還是能遠遠超過葡萄牙、丹麥王國、瑞典帝國、俄羅斯帝國、波蘭-立陶宛等當時的歐洲中型國家。
19世紀,西班牙雖然在18世紀的歐陸屢戰屢敗,然而在殖民地的面積方面依然是英法荷葡這四個有殖民地國家的總和,並維持並擴張其殖民帝國,西班牙雖然已經衰敗、但依然靠著其廣闊的殖民地挺過了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和內部貪污腐敗造成的危機。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9世紀末期用因為宣揚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法國大革命的衝擊,西班牙內亂不止。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入侵西班牙引發半島戰爭,但更可怕的是民主主義思想在殖民地中產生了連鎖反應、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風起雲湧的引爆了南美獨立戰爭,這場殖民地對西班牙宗主國的集體叛變,導致幾乎所有西班牙在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宣布獨立(1808年—1833年)。儘管如此,西班牙帝國由於之前的殖民地夠多,所以依然在加勒比海(古巴和波多黎各)、亞洲(西屬菲律賓時期)和大洋洲(今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帛琉、關島及北馬里亞納群島)還保留相當多領土。1898年,原本就是從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出來的美國,代表新興的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在美西戰爭中給予西班牙殖民帝國最後一擊,讓西班牙喪失了古巴和菲律賓以及所有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殖民地,這些太平洋島嶼的殖民地日後成為了美軍基地。此時,西班牙地位已經完全沒落,不僅不如英法荷奧這些老對手,還輸給了新崛起的美國、普魯士、俄羅斯帝國,西班牙被認為是歐洲最落後國家之一。
20世紀,西班牙瓜分非洲所得甚少,相較於傳統殖民地大國(英、法),以及如日中天的德國和比利時,西班牙在瓜分非洲中只擁有包括西屬摩洛哥、西屬幾內亞和西屬撒哈拉少量領土,這也是西班牙最後一次殖民擴張。這些面積狹小的非洲殖民地也同樣在20世紀(1956年、1968年和1975年),乘著「全世界殖民地從英法的殖民體系中獨立」的風潮,也成功脫離西班牙獨立。
現今西班牙帝國殘留的領土,是位於北非摩洛哥沿岸的休達、梅利利亞以及數個主權地,是西班牙根據戰爭而獲得的領土,導致西班牙至今依然和摩洛哥有領土爭端。
西班牙帝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IGCloH
--------------------------------
曾經遍及全球的西班牙帝國,如何崛起?為何衰落?
2017-10-2
分類: 故事
新逸仙(Neo Yat-sen)
歷史上來看,在中世紀時,西班牙對整個歐洲的影響其實很小。原因在於該國地處歐洲邊陲,加上有庇里尼斯山脈橫亙北境,故與歐洲諸國隔離。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自八世紀初,西班牙被摩爾人(the Moors)——北非的伊斯蘭教徒統治。[1] 八世紀時,因阿拉伯人征服北非,他們歸信伊斯蘭教,並隨阿拉伯人渡海征服西班牙),長期與信奉基督教的歐洲諸國敵對,自影響西班牙與歐洲諸國的交流。
事實上,所謂的「西班牙」,直至十五世紀時,仍不過一地理名詞而已,腓尼基人以「西班牙」﹙Hispania﹚來稱呼當地,後來羅馬人襲用此名稱,而希臘人則稱「伊比利亞」﹙Iberia﹚,阿拉伯人及摩爾人稱「安達盧斯」﹙Al-Andalus﹚。在這塊半島上,列國林立,除摩爾人建立的政權外,西北部殘存若干基督教國,伺機反攻。
至十五世紀初,摩爾人的勢力已衰退,瑟縮至南端的格拉那達(Granada)。1469 年,亞拉岡(Aragon,領土包括今日加泰羅尼亞)的斐迪南(Ferdinand,繼位後稱「斐迪南二世」)及卡斯提爾(Castile,今西班牙中部)[2]的伊莎貝拉(Isabella,繼位後稱「伊莎貝拉一世」)共結秦晉。
後二人分別於 1479 年及 1474 年入繼大統,合二國之力,成為西班牙最具實力的國家文字。[3] 為了凝聚人民的向心力,且誓逐摩爾人/伊斯蘭勢力出西班牙,卡斯提爾.亞拉岡於 1481-1492 年間征服格拉那達。後斐迪南於 1512 年收取位於西北的那瓦(Navarre,領土包括今巴斯克地區﹙Basque Country﹚)。從此確立今西班牙之疆界。
至斐迪南及伊莎貝拉之外孫查理五世(Charles V,西班牙稱「查理一世」﹙Carlos I﹚,在位期間 1516- 1556)及其子腓力二世(Philip II,在位期間 1556- 1598)之經營,西班牙漸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nation-state)。
查理五世(西班牙稱查理一世)︰ 16世紀初歐洲最具權勢的君主之一,身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及西班牙國王,為人勤勉,在西班牙雖銳意勵精圖治,但因對外屢動干戈,為西班牙的衰落埋下伏線
腓力二世︰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之子,由於在西班牙土生土長,故有偏執的西班牙愛國心及對天主教信仰有狂熱的執著,他在位時,西班牙國力雖達至頂峰,但實已有外強中乾之勢
自從 1492 年征服格拉那達後,西班牙急促冒起,於十五至十七世紀期間稱雄於歐洲,至十七世紀中葉始衰落(按︰其實自十六世紀末已開始中衰)。西班牙之衰落,在歐洲歷史上是一個頗有趣的課程,即使至二十一世紀,其經驗仍值得今人所借鏡。
西班牙之所以能於十五世紀突然崛起,地理因素是原因之一。如前所述,西班牙位於歐洲邊陲,瀕臨大西洋。過去礙於地理知識所限,西班牙被視為地極所在、世界盡頭。然而,隨着統治希臘的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即東羅馬帝國的衰落,大量希臘學者逃亡至西歐 [4];加上伊斯蘭學者的保存、翻譯,使古希臘及古羅馬的著作再度流傳於歐洲,像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在地理學的著述,有助歐洲人對外地理知識增進。
此外,受到馬可波羅(Marco Polo)口述的《馬可波羅遊記》(又稱「東方見聞錄」,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的啟發,激發了歐洲人的冒險精神,向外探險,尋找傳說中的「黃金國」。也因此,瀕臨大西洋的西班牙(及葡萄牙),不再被視為世界盡頭,而是向外探險的踏腳石!
在此優勢下,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於 1492 年得西班牙王室支持,橫越大西洋,意外「發現」美洲大陸。哥倫布的「發現」,除讓西班牙得以開新航路先河,甚至亦得以壟斷殖民地之先機。而西班牙亦於一個世紀內建立一個由今加洲起,貫越中美洲,直迄阿根廷之龐大殖民帝國。當中西班牙人分別於 1519 年及 1533 年征服墨西哥及秘魯,並於當地發現大量貯藏的黃金。透過在美洲殖民地掠奪大量黃金,西班牙得以此為憑藉,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菲力二世時代(1556-1598)的西班牙帝國︰甚至連葡萄牙及其殖民帝國也一度被西班牙接收(1581-1640),但在同時代的英格蘭人及荷蘭人眼中,不過虛有其表
自斐迪南及伊莎貝拉的時代始,歷代西班牙的王室推行堅強的中央集權制。透過建立國家警察制度——徵募市民組成「聖保衞團」(Santa Hermandad)、削奪由封建貴族組成的王家議會(Cortes)及宗教法庭(the Inquisition),西班牙王室成功壓制封建貴族的非法妄為,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
而在十五到十六世紀期間,西班牙是少數高度集權的歐洲國家之一,在其他國家尚苦於因封建制度帶來的雜亂無章時,社會秩序相對穩定的西班牙自然得以對外擴張!
此外,由於西班牙過去一直從事對摩爾人的戰爭,從中累積大量經驗,發展出新式的「西班牙方陣」(tercio 或 Spanish Square)戰術。自征服格拉那達始,西班牙已建立一支由專業的國家軍隊,這支軍隊主要由新式步兵火熗兵(musketeers)及長矛兵(pikemen)組成長方形的隊形,集中在中央位置;由野戰砲兵列在最前線;騎兵則列在後方或兩翼,用作狙擊(而非衝鋒)。會戰時,使用平行凡戰鬥序列,井井有條。
由於當時不少歐洲國,尤其是義大利諸城邦是以僱傭兵組成的烏合之眾 [5] ,他於三十年戰爭﹙1618-1648﹚招募了一支大軍,為神聖羅馬皇帝斐迪南二世服務,撲滅日耳曼﹙德國﹚境內的新教勢力﹙Protestants﹚),不能與西班牙軍匹敵!
西班牙方陣
西班牙軍事權力象徵︰「西班牙方陣」
然而,西班牙何以於十七世紀衰落?不少學者分析沒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財富來得太易,卻又不好好利用,但知用於無謂的戰爭而白白耗費!
自查理五世時代始,西班牙因政治及宗教原因,先後一直與法國、土耳其、英格蘭、荷蘭、瑞典及日耳曼的新教徒等勢力交戰,其中大者包括︰岡布萊戰爭(War of the League of Cognacy,1526-1530)、八十年戰爭/荷蘭獨立戰爭(1568-1648)、英西戰爭(1585-1604)、三十年戰爭及法西戰爭(1635-1659)等!在諸戰爭中,尤以三十年戰爭及法西戰爭對西班牙影響至鉅,西班牙為撲滅歐洲的新教及支援奧地利 [6],參戰三十年戰爭。至戰爭結束,西班牙仍繼續與支持新教徒的法國單獨作戰至 1659 年,最終令西班牙元氣大傷,從此優勢不再!
此外,西班牙人之財富,全因來自從殖民地巧取豪奪,因而令其性喜冒險,不喜工商業發展。易言之,其暴富根本無助該國的經濟發展。反而,更因恃財多富足,浪擲金錢從國外輸入奢侈品,造成大量財富外流於英格蘭及荷蘭等國。再加上年年征戰,國內賦稅繁多,窒礙本土的工商業發展!然而,正因西班牙的財源依賴來自毫奪美洲殖民地的黃金,忽視工商業發展,一旦當地金源枯竭,收入便無以為繼。
西班牙人歷經八個世紀時間,才徹底將伊斯蘭勢力逐出國土,逐漸形西班牙人之偏狹宗教、種族觀。西班牙的王室,以至人民視國家為神的工具,誓捍天主教信仰,敵視新教!
此情況以查理五世及腓力二世時代(1516-1598)最為顯著︰父子二人與西班牙人一樣,持守嚴格的天主教信義,但查理五世因身兼神聖羅馬皇帝(在位期間 1520-1556),畢竟不能徹底貫徹此任務;惟腓力二世僅為西班牙國王,且於該國土生土長,其思想自較其父偏激、狹隘(註︰查理五世生於今比利時)。流弊所至,除因宗教原因,參與撲滅新教的戰爭外,並於國內迫害、放逐善於營商的猶太及摩爾臣民,無形中扼殺經濟發展。加上,腓力二世偏狹的政策激起信奉新教的荷蘭人於 1568 年發動反西班牙的叛亂文字 [7],導致長達 80 年的荷蘭獨立戰爭,結果令西班牙日漸枯竭的財源雪上加霜。
專制的王權雖然讓西班牙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但該國畢竟是一個「聯合」(union)國家,然而卡斯提爾人享有極大優勢,久為加泰隆尼亞人及葡萄牙人不滿 [8],結果導致加泰隆尼亞人及葡萄牙人的反抗,卡斯提爾人及加泰羅尼亞人至今仍水火不容。此外,權力高度集中亦窒礙行政︰以腓力二世為例,由於腓力事必躬親,以至「事無鉅細,日理萬幾」,然而其勤反足以害事,蓋使「行政滯緩,貽誤事機」。
最後,西班牙之軍事力量衰退,亦是造成其衰落的原因之一。西班牙航海技術自十六世紀開始落伍,無敵艦隊(the Armada)的失敗更是充份證明。1588 年,腓力二世為制止英格蘭支援荷蘭的叛亂及支持英格蘭的天主教徒,逐組成無敵艦隊遠征,其規模之大,史所罕見。
可惜西班牙的艦隻笨重猶如一座堡壘,加上戰術仍依賴傳統的登船作肉搏戰(反之,英格蘭的艦隻輕便,且艦上火砲可作長距離射擊),結果鎩羽而歸,損失慘重!而西班牙有時甚至需依賴外國商船從美洲殖民地運載黃金回國,加上英格蘭及荷蘭海盜不時攔截劫掠,令稅收受到打擊。另一方面,西班牙的「方陣」戰術雖稱雄一時,甚至一度為各國所仿傚,但因行動遲緩,遇上機動性較高的敵人,便處於下風。
三十年戰爭期間,西班牙軍在初期雖享有優勢,然而後期一旦面對着機動性較高的瑞典軍,其笨重的戰術便處於漸處於劣勢。最後於 1643 年,羅克哇一役(Battle of Rocroi),為法軍的盟友—瑞典所敗!此戰亦標誌西班牙的軍事權力衰落,從此為法國的軍事權力取而代之(至 1870年)。
西班牙無敵艦隊
西班牙軍事權力像徵︰無敵艦隊
西班牙於十五至十七世紀期間為歐洲的首要國家。然而,因其偏狹的宗教、種族觀及落伍的經濟政策致令該國衰落。由於日漸無力保衞其帝國,至十七世紀末,其殖民帝國逐成為英、法、荷爭奪瓜分的對象。
註︰
有論者認為,在經濟學上,「西班牙經驗」仍為現今各國借鏡,蓋因國家財富來得太容易,結果不好好善用,甚至但知浪擲金錢於奢侈品,終重蹈西班牙之覆轍!
最顯著的例子,便是太平洋小國諾魯﹙Nauru﹚!該國經濟一直依賴向國外輸出磷礦,國民甚至因此不用工作,然而自 1990 年代,礦藏日漸枯竭,令遂國之日後經濟發展不知何去何從(按︰諾魯為換取澳洲的經濟援助,不惜建立拘留所為澳洲處理進入該國非法難民作為回報)?
而中東小國阿聯酋向依賴對外輸出「烏金」(black gold)石油致富(筆者在美國留學時,據來自阿聯酋的同學所述,該國政府甚至連出外留學的學生的學費也負擔),但近來積極發展金融及旅遊業,似已預視「烏金」終不能久持,須有防石油業沒落之不時之需。
[1]摩爾人多為散居北非的柏柏爾人﹙the Berbers﹚——大多相信他們是古代的努米底亞人﹙the Numidians﹚的後裔。
[2]所謂「西班牙語」,即卡斯提爾語。
[3] 一般以 1479 年為現代西班牙立國之始。
[4] 拜占庭帝國於1453年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 Empire﹚所滅。
[5] 十五、十六世紀時的僱傭兵多是由領袖臨時招募,為價高者服務,一旦被俘或約滿,可調換至敵方吃糧。其中典型的例子為華侖斯坦﹙Albrecht von Wallenstein﹚
[6] 1516-1700 期間,西班牙及奧地利的王室同屬哈堡斯堡家族﹙House of Hapsburg﹚,此家族雖於 1556 年分為奧地利系及西班牙系兩支脈,但一直維持緊密聯繫,包括堂表通婚。另奧地利一脈自 1438 年便世代領有神聖羅馬帝國帝位。
[7] 荷蘭於 1516 年成為西班牙領土。
[8] 西班牙曾於 1581-1640 年間合併葡萄牙。
曾經遍及全球的西班牙帝國,如何崛起?為何衰落? | 故事 StoryStudio https://bit.ly/2UD8iAt
-----------------------------------------------
本書為"帕爾默現代世界史叢書"的第一冊,它簡要回顧了歐洲古代到中世紀的歷史,重點講述了從中世紀晚期到18世紀上半期歐洲的發展。 它旨在闡明,歐洲這個原本落後的地區,如何最先演化出現代的諸種重要事物,從而開啟了現代世界之門
帕爾默等人所著的《現代世界史》初版於1950 年,一直廣受好評,在同類書中銷量名列前茅。 它上溯歐洲古典時代,下及21世紀初,娓娓道來西歐如何在數百年裡逐漸興起,創造出一個輻射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諸方面的世界體系。 其視野宏大,內容廣博,文字典雅,觀點時有耳目一新而又有理有據,讓人感悟歷史之深邃典雅。
。
作者簡介編輯
R.R.帕爾默,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先後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華盛頓大學和耶魯大學。 曾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1970),1990年被義大利林琴科學院授予費爾特裡內利獎。 除本書外,另著有《18世紀法國的天主教徒和不信教者》(1939)、《民主革命的年代:美國與歐洲的政治史》(1959)等。
------------------------
的崛起,歐洲人開發了水路為主的運輸方式。 荷蘭在16世紀已經是歐洲西北角的商業中心了。 17世紀時荷蘭已經有一半人居住在城市裡。 城市作為交易的市場、儲存貨物的倉庫、維修船隻的工程,逐漸興盛起來。 (城市多了以後,大家開始思考由誰來管理城市。 荷蘭人通過從貴族手中購買來了城市自治權。 荷蘭的民主政治來的很早。 )荷蘭歷史上只有封建領地,從未形成過專制"國家"。 荷蘭人覺得管理民族國家不利於增加財富,還是每個城市獨立賺錢比較好。 16世紀時,荷蘭的領地,甚至整個的尼德蘭被落到了西班牙的手裡(通過政治聯姻的方式)。 西班牙把Netherland當成了搖錢樹,瘋狂搖錢。 終於1566年,Netherland人民開始反抗西班牙的壓迫,開始與西班牙戰爭。 剛開始戰爭時,西班牙強大的軍隊迅速削弱了荷蘭的實力,最後荷蘭北部七個城市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西班牙。 (剛把西班牙國王趕走後,荷蘭人還是懶得管理政治,將荷蘭託付給了英國伊莉莎白一世女王,讓她派軍隊保護荷蘭,而荷蘭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生意。 但是荷蘭很快發現,英國向他們收的保護費過高。 )1609年,北部Netherland獨立,成為了荷蘭。 南部的Netherland退出了戰爭,重回西班牙的懷抱,最後19世紀才獨立為今天的Belgium。 Netherland南北的命運懸殊,北部成為了世界大國,南部直到19世紀才獨立。 國家的命運與現代國家制度的形成密切相關。
荷蘭獨立後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在1600年荷蘭的商船達到了10000艘,可是當時人口只有100萬人。 這樣的話一百人一條船,而只有50個男性上船工作,除去老人小孩,那麼人船比例確實很高,等於全國人民都在船上。 荷蘭所有人都從事"船"相關的事情,後勤保障、航行、造船,等等。 當時荷蘭的船數達到了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的數量總和,噸位之和為歐洲的3/4。 17世紀世界的海洋上遍佈荷蘭的船,荷蘭壟斷了海洋貿易。 荷蘭崛起之後,東方的商業控制權逐漸從葡萄牙人手裡轉移到了荷蘭人手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好望角。 好望角戰略位置突出,是東西海路的戰略樞紐。
在當時,如何從歐洲到達東方(中國、印度)是葡萄牙人的機密,荷蘭人拿不到航海圖。 荷蘭人派間諜去應聘葡萄牙水手,偷來了葡萄牙的機密。
教皇子午線將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實力範圍劃分開。 教皇是上帝的使者,上帝將地球化為兩半。 所以荷蘭人要控制葡萄牙的領地,需要找一個"上帝的"理由。 於是荷蘭人找到了荷蘭人格勞秀斯,讓他創作一個合理的理論讓荷蘭人去代替葡萄牙。 格勞秀斯說"上帝創造了海洋,供人類自由航行",現在這句話是美國人在說。 格勞秀斯是國際法、海洋法的創始人。 創造國際法、海洋法的目的是為了荷蘭人去代替葡萄牙人在東方的地位。
荷蘭人在海上到處遊蕩,被叫作了"海上馬車夫"。 荷蘭的商務工作是做搬運工,將一個地方的物產搬運到另一個地方賣掉,搬來搬去買來賣去(最開始是給葡萄牙西班牙運送貨物)。 為了保護海上商業活動,荷蘭還創造了強大的海上艦隊。 17世紀荷蘭的艦隊比英國更強大。 17世紀是荷蘭的黃金時代。
荷蘭給今天的世界留下了相當多的遺產,特別表現在商務工作的機制上。 信貸、信用、金融、簿記(複式記帳法)、證券交易所、銀行都是荷蘭人創造完善的。 在現代社會,證券交易所和銀行在世界經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的錢莊票號、猶太人的錢莊都不是銀行。 荷蘭的銀行最大的特點是國家出面擔保銀行,銀行信譽大大提高,大大降低了運營銀行的成本。 荷蘭人通過發行股票來融資,同時承諾給股票持有人分紅。 這樣荷蘭東印度公司融到了大量資金。 荷蘭的銀行給參與戰爭的國家貸款,而荷蘭總保持中立。 這樣,荷蘭的銀行吸引了歐洲大量的閑散資金。 這樣荷蘭人用別的國家的錢來賺自己的錢,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為第一個世界金融中心。 以後,任何一個世界大國必須是世界金融中心。 後來的倫敦、法蘭克福、東京、紐約是世界金融中心。 在重商主義的引領下,荷蘭通過海上貿易和金融業,將17世紀變為了"荷蘭的世紀"。
荷兰殖民地的分布图。亮绿色:荷兰东印度公司管辖区;深绿色:荷兰西印度公司管辖区;黄色:荷兰在19世纪的殖民地(后来侵占的)。
荷蘭殖民地的分布圖。 亮綠色:荷蘭東印度公司管轄區;深綠色:荷蘭西印度公司管轄區;黃色:荷蘭在19世紀的殖民地(後來侵佔的)。
荷蘭在東方得到了一塊很大的殖民地——印尼。 在荷蘭統治之前,印尼從未成為過一個"國家"。 當然,葡萄牙是最先入侵印尼的國家。 當時印尼非常落後,存在一些小蘇丹國。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戰,日本人入侵印尼,將荷蘭人趕走。 二戰之後荷蘭人重新進入印尼,最後印尼開始了民族解放運動,成了今天的印尼。 總的來說,印尼長期是荷蘭的殖民地。 荷蘭人還覬覦澳門,打仗三次之後沒成功,於是荷蘭人去了臺灣淡水(鄭成功打紅毛)。 荷蘭到達最東方的地方是日本。 明治維新時西方的意識形態叫做蘭學,即荷蘭之學。 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地烏拉圭和巴西,在北美洲的新阿姆斯特丹(即紐約),在大洋洲荷蘭人用他們一個省的名字命名了紐西蘭New Zealand。
1656年,荷蘭的使團到達北京,入主中原剛剛8年的大清王朝接待了他們。 畫家倫勃朗是荷蘭人。 荷蘭的繪畫描繪的是平凡人,營養充足,人民富足安寧。
荷蘭的經商模式有很大的漏洞。 商業買賣必須要依靠實體,但是重商主義的理論提倡賣而不買。 荷蘭沒有自己的東西可賣,一旦天災人禍,荷蘭商業的基礎就受到動搖了。 荷蘭沒有實體經濟,一旦海上貿易受到打擊,則荷蘭經濟很難恢復。 到了17、18世紀交界的時期,英國和法國(面積、人口、資源比荷蘭多得多)學會了荷蘭的把戲,荷蘭的地位就喪失了。
3. 資本主義早期工業化時期的世界大國
英國🇬🇧:第一個工業化國家
地理位置和歷史
英國作為國家: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大不列顛包含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再加上北愛爾蘭組成了UK,一共四個島。 英國這個概念不準確,講歷史的時候通常是講England的故事。 英國是島國,被海洋所包圍。 20萬年以前,不列顛島嶼上已經有人類活動了,但是沒有找到自然產生的人類,所以猜測是歐洲大陸遷徙到英國的。 英吉利海峽最狹窄的地方在遠古時期是路橋,所以遠古歐洲人沿著陸橋進入不列顛島。 西元前後羅馬人進入不列顛島,統治了將近400年,我們叫做羅馬不列顛(統治當地克爾特人)。 後來羅馬軍隊撤出不列顛島(西羅馬帝國解散了),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屬於日耳曼人)在AC五世紀以後大批量進入不列顛島。 England的概念來自於盎格魯人,意思是"盎格魯人的家"。 Anglo-Saxon人剛進入不列顛時還處於部落階段,但經過幾百年,部落之間相互吞併,部落變成小國家,最後形成了大的國家,朝著封建主義的方向發展。
不列颠及爱尔兰地区地图。
不列顛及愛爾蘭地區地圖。
1066年,法國諾曼第的一個公國的公爵(威廉公爵)帶著由法國騎士組成的軍隊,攻打英格蘭。 最後法國騎士佔領了蘇格蘭首府愛丁堡以南的大片不列顛。 法國人將大陸的封建制度移植到了不列顛島,這樣英國也進入了封建社會。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對英國的影響逐漸降低,歐陸對英國影響加強。 英國國王的權力相對比較大,存在著類似於中央政府的機構,但是仍然是處於分封制下。 英國國王的權力比歐洲其他封建社會要大。 從1066年以後到十三世紀,英國國王和貴族之間相互遵守著那些不成文的規矩,履行義務並享受權力,國家比較穩定和平。
在歐洲大陸,封君和封臣形成了保護和服從的關係,"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但是在英國不是這樣的,所有的領主封臣首先要效忠國王。 英格蘭貴族的數量很少(通常是幾十個),這些貴族里無論是多大的貴族,勢力都不足以與國王抗衡。 在法國、德國,有些貴族的力量非常大,富可敵國。 在英國,如果20-30個貴族聯手對抗國王,那國王就遇到麻煩了;如果只有一兩個則無關緊要。 英格蘭封建時代經常出現貴族聯手與國王抗衡的現象,而一旦出現,英格蘭的土地上就會出現動亂和戰爭。
總之:0世紀到5世紀=羅馬人統治;5世紀初到1066年諾曼征服=Anglo-Saxon人統治;1066年之後受法國影響嚴重,形成了封建社會,英國國王權利較大。
封建社會的遺產:大憲章和議會
這種封建時代給英國後來的發展留下了兩個重要的遺產:大憲章(1215 年)和議會(parliament)(追溯到 13 世紀,1295 年)。
13世紀在位的約翰王是一個好戰卻又屢戰屢敗的國王,在連年的戰爭中,約翰王是去了英格蘭在歐洲大陸上幾乎全部的領地,因此又被稱為"失地王"。 約翰王為了給戰爭募資,成倍提高各種稅,造成了貴族和人民的不滿。 1215年,貴族聯手討伐國王,聲稱國王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卻要求享有更多的權力。 走投無路的約翰王在泰晤士河邊的一個小亭子旁簽署了《大憲章》(Magna Carta Libertatum)。 這份文件規定了國王(約翰王)在封建常態下需要做的事情(遵守封建規範),也是一個停戰協定。 大憲章不是歐洲、世界的民主和憲政的起點,而是封建時期貴族和國王有了劇烈衝突之後形成的檔,都是為了保護貴族的權力和利益(liberties在當時的語境下意思是"特權")。
No free man is to be arrested, or imprisoned, or disseised, or outlawed, or exiled, or in any other way ruined, nor will we go against him or send against him, except by the lawful judgment of his peers or by the law of the land.
— Clause 39, Magna Carta Libertatum 1215
國王最初召開議會的目的是向全國人民徵稅要錢(最初要錢的辦法是起碼去全國各地跟人討價還價,國王沒有王宮國家沒有首都,很辛苦;然後發展成隨從代替國王去要錢;最後發展成將國民聚集起來一起要錢)。 議會召開以後,人民代表很不開心,因為人民代表需要自己掏旅費盤纏,而且還要被國王敲詐。 所以早期的議員都不是好差事。 所有的貴族都要去參加議會。 到了14世紀,貴族和平民開會不在一個房間里開會,這樣就形成了上下兩院 (bicameral parliament: House of Lords and House of People)。
歐洲大陸很多地方存在著"等級會議"(法國有三級會議),按照職能/職業來分會場。 法國三級會議中,貴族一級,僧侶一級,剩下的人一級。 北歐有些地方按照職業分類,農民、商人、漁夫等等分開。 英國的兩級上下兩院的狀況與歐洲大陸不同。 英國的貴族是指有頭銜有封號的人,這些貴族 (Lords) 一起開會就形成了上議院(只有幾十上百人),沒有頭銜的所有人 (People) 都在下議院開會。 這些貴族擁有土地,貴族就是主導社會的人群。 所以上議院是主導議會的成分。 那麼議會跟政治有什麼關係呢?
伦敦Westminster宫(即国会大厦)中的英国议会
倫敦Westminster宮(即國會大廈)中的英國議會
後來人們發現去開議會,掏腰包之後可以順帶提一個要求。 過了兩三百年之後,議會不僅僅是國王要錢,而且議員會向國王提各種各樣的要求和意見。 這樣慢慢的議會就掌握了一些權力,貴族可以在議會中跟國王提要求,介入王國的各種事務。 議會得到的最基本的權力和權利是:徵稅權。 國王想向老百姓要錢,必須得到議會的同意,這樣的話議會控制了國王的錢袋子。 附帶著還有:向國王請願的權利、決定是否打仗、外交事務、宗教事務等等。 這是議會在長期演化中才得到的權力。 實際上這種機制的出現對限制王權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民族國家的形成
在西班牙葡萄牙強大的過程中,統一的民族國家和強大的王權是關鍵因素。 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中有兩次戰爭:英法百年大戰(1337-1453),玫瑰戰爭(1455-1485)。
英法百年大戰:英國國王派軍隊去法國搶佔土地和王權(歷史重演了)。 法國人侵略英國時的那些法國貴族的後代仍有土地在法國,這些人想去搶回法國的土地。 英國和法國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 大部分時間是英國軍隊在法國打仗,把法國打得稀巴爛,最後法國還是打贏了,英國人被徹底趕出了法國。 這場戰爭造成了兩個民族國家的形成:英國和法國。 並且英國從此之後再也不惦記法國了。
玫瑰戰爭:內戰,是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兩支後裔——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援者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發生斷續的內戰。 參與玫瑰戰爭的人很少(幾百人在戰場上),但是都是貴族參與。 這樣英國所有貴族都分成了兩支,必須政治戰隊。 結果是兩邊都在戰爭中死傷慘烈,舊的貴族們都死得差不多了。 鷸蚌相爭,漁人獲利。 一個威爾士的小貴族「亨利都鐸」組建了都鐸王朝 (House of Tudor)。 這個王朝建立在一片廢墟上,形成了"專制主義王權"國家。 都鐸王朝的建立標誌著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
都鐸王朝:仍是重商主義
英國專制王權與歐洲大陸上的差不多。 國王與城市結盟來對抗舊的貴族,舊的貴族力量已經完全不足以跟國王的專制統治抗衡。 王權的專制需要建立一個官僚制度來為國王服務,而這些官僚就變成了新貴族。 這些人從以前的中等階級一下變成了真正的貴族,為國王辦事的人得到了貴族稱號。 國王依靠這些人實行專制統治。 由此,英國擺脫了有土地的軍事貴族,走向了中央集權專制的社會。 在亨利都鐸這裡,國王與城市開始了聯盟,從而對抗舊貴族(雖然所剩無幾)。
都鐸王朝的三位君主發揮了關鍵作用:亨利都鐸(亨利七世)、亨利八世、伊莉莎白女王一世(1558-1603,專制王權得到了極大鞏固,英國的民族國家基本完成了建構,走向了繁榮昌盛,評價很高,但是她是Virgin Queen童貞女王,Virginia就是按照她命名的)。 注意,西班牙那個女王(丈夫是荷蘭國王)叫伊莎貝爾。
1588年,英國在伊莉莎白一世領導下戰勝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Armada,這標誌著西班牙勢力的衰弱已經不可挽回,同時英國成為了強大的國家。 隨著英國崛起、商業貿易(羊毛工業)和海外擴張,與西班牙的業務有了衝突。 英國羊毛工業依賴於Netherland地區,而Netherland被西班牙控制,所以英國和西班牙也有貿易衝突。 亨利八世在位時期脫離了天主教陣營,西班牙是羅馬天主教會最堅定的支援者,所以英國和西班牙還有宗教衝突。
在經濟方面,都鐸王朝仍然執行重商主義(歐洲所有國家一旦出現民族國家和專制主義,則一定奉行重商主義,為了積累資本就必須進行海外擴張),因此海外擴張變得很重要(就像西班牙葡萄牙一樣)。 英國人海外擴張避開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主要是去北美。 1497年就有代表英國國王亨利七世的艦隊來到北美洲,這個人叫卡波特,結果發現北美沒什麼好東西。 英國人還北上去北冰洋尋找通往東方的道路。 到了伊莉莎白女王時期,英國開始挑戰西班牙葡萄牙的勢力,去美洲發財,但是發現拼不過西班牙。 英國人還在海上做海盜(殺人搶劫),去搶劫西班牙的運寶船。 英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第一桶金就是做海盜搶來的。 德雷克(Drake) 是最有名的海盜,他沿著南美洲東岸,繞過了麥哲倫海峽(之前只有麥哲倫自己穿越過麥哲倫海峽),在南美殖民地西岸大肆搶劫(西班牙在南美西岸沒有佈防),結果發現回不去了,於是德雷克就一直向西航行,最後繞過非洲西岸到達了英國。 到達英國后德雷克收到了英雄般的歡迎,女王還給德雷克封了爵位。 這也是無敵艦隊戰爭的一個導火索。 女王給德雷克投了資,重商主義、殖民擴張是國家行為。 所以國家扶持經濟並不是後發國家的先例,早期重商主義國家的殖民侵略也是國家支援的。 之所以他們發展了,就是因為形成了統一的國家,再由國家來支持他們幹這些事。 打敗Armada之後,英國為了與荷蘭爭奪世界海上霸權,與荷蘭發生了三次海戰。 最後荷蘭承認了英國的《航海條例》,再加上荷蘭的國王威廉三世入住英國,使得荷蘭退出了世界大國的舞臺。
專制制度幫助歐洲一個又一個國家走出封建分裂的狀態,開始走進現代社會,開啟了崛起的道路。
克服專制統治
斯圖亞特王朝Timeline:詹姆士一世 — 查理一世(1649年被處死) — 1640革命,提出權力屬於人民 — 克倫威爾 — 查理二世 — 詹姆士二世 — 光榮革命(**1688**年)— 詹姆士三世(荷蘭國王)
如果英國在戰勝了西班牙之後固步不前,那麼現在的英國和現在的西班牙應該是同樣的影響力。 西班牙到了頂峰之後就沒有繼續發展下去,而英國在成為歐洲老大之後繼續往前走了關鍵的一步。 專制統治是走出封建分裂的關鍵,在那個時刻專制王朝發揮了歷史積極作用,但是專制權力自己的內在矛盾是自己無法克服的。 伊莉莎白以民族代表的身份調動了民族力量,使得民族團結起來打敗了西班牙艦隊。 專制的權力是以民族代言人的身份出現的,專制權力的基礎是全體英國人組成的民族,專制權力只有以民族代表的身份出現時,它才有真正的力量。 但實際上,"民族代表"的利益和整個民族的利益是有衝突的。 在伊莉莎白統治後期,儘管衝突已經表現出來了,但是女王的個人威望、統治理念和政治頭腦維持住了社會的穩定。 女王去世之後,女王的蘇格蘭親戚來到了英格蘭做國王,都鐸王朝結束了,斯圖亞特王朝 (House of Steward) 開始了(蘇格蘭和英格蘭當時還屬於兩個國家,蘇格蘭比英格蘭落後,特別是在國家統合方面,蘇格蘭北部還處於部落狀態)。 17世紀的英國,專制王權崩潰了,新的政治制度形成了,這標誌著英國向前大大的跨出了一步,將英國帶到了世界舞臺的最前沿。
蘇格蘭很羡慕英格蘭國王的權力,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來到英格蘭之後,一方面繼承了都鐸王朝的王權,另一方面他想把專制主義推向更高的程度。 這樣國王和國民之間的矛盾被激化,這個矛盾尤其體現在議會和國王之間。 詹姆士一世不明白議會的體制,很快對議會發起了挑戰。 他對議會徵稅的權力不以為然,經常把議會不當回事,繞開議會來徵稅。 詹姆士一世在其他方面也表現出越來越專制,他相信自己的權力來自於神,即"君權神授",這樣詹姆士一世認為議會對他是一種障礙。 最終議會與君主之間的矛盾演化成了議會反抗君主。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按照君權神授的理論,認為王權來自上天,因此國家的最高權力是國王;而議會認為國家的權力來自於議會議員們。
查理一世在位以後,曾經有11年沒有開過議會。 查理一世完全是繞開了議會來行事。 1639年,蘇格蘭發生暴亂,查理一世不得已召開議會。 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目標就是推翻專制統治。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不明白專制統治應該已經走到盡頭,反而還加強專制統治。 這樣就挑起了人民和王權之間的矛盾。 這裡跳過戰爭的細節。 克倫威爾領導的軍隊戰勝了國王的軍隊,將國王逮捕且判處國王有罪(國王背叛人民,犯下了叛逆罪),英吉利共和國成立。 之前的叛逆罪是指百姓背叛君主,而這裡反過來了。 1649年,議會發表了宣言:上帝之下,統治這個國家的人是人民選出的代表,最高權力屬於人民/議會。 17世紀的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說"國家的權力屬於人民"的國家。 這個理念在後來得以實現。 英國人的做法超越了當時歐洲的政治觀念。 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死,而當時大清才剛剛入關五年。
查理一世被處死之後,英國不斷更換自己的政治制度,做了很多嘗試。 但每次嘗試都沒有建立完整的政治制度。 最後英國把國家的最高權力交給了軍隊,而軍隊的領導人克倫威爾成了國家的領導人(要管國家必須要先管好軍隊)。 克倫威爾是出色的軍事家,真誠的清教徒,他不得已被推倒了權力的頂端,從而開始了軍人專制(軍事獨裁)。 這樣革命的目的和革命的結果相矛盾了。 克倫威爾不接受國王的稱號,而被稱為護國主。 其實護國主的權力比國王還大,因為國王的權力一直受到議會的制約,但是護國主和議會是一派的。 1653年,議會再次被解散(上次是查理一世解散的)。 克倫威爾去世之後,這種矛盾愈發嚴重。 克倫威爾手下的將軍們有可能出現軍閥混戰,那麼英國的發展就會變得非常複雜。 有人主張:與其讓軍閥混戰,不如回到革命原點:斯圖亞特復辟。 這樣,軍隊的人把在荷蘭流亡的查理二世請回了英國,但是有條件:復辟后的君主必須和議會共同統治這個國家。 查理二世去世后,詹姆士二世(其弟弟)慢慢又走回了專制統治的道路,沒有兌現當時的承諾,甚至比革命前更專制。 如果再次發動暴力革命,人們不禁會懷疑歷史會重演。 英國一直以來就與天主教為敵,詹姆士二世還公開承認自己是天主教徒。 當時反對國王的一派叫輝格黨,擁護國王的一派叫托利黨。
這樣議會發動了不流血不打仗的革命,去荷蘭又把「威廉三世」請到了英國。 威廉三世將荷蘭軍隊帶到英國,受到議會邀請來幫助英國恢復自由和民主。 詹姆士二世也派軍隊去抵抗威廉三世的軍隊,但是詹姆士二世的軍隊臨時倒戈,與威廉三世的軍隊一起向倫敦進發,詹姆士二世逃亡到了法國。 英國宣佈:在英國面臨巨大危機的時候,國王詹姆士二世叛國逃跑,這樣就請威廉三世做了國王。 實際上威廉三世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婿。 這就是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 1688)。 光榮革命後,威廉三世和他老婆瑪麗二世登上了王位。 看起來政治制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國王還存在。 但實際上威廉三世接受了議會提出的「權利法案」,從而才登上了王位。 權利法案規定:國王必須要接受議會制定的"法律"的約束,明確了君主對議會的承認。 這樣就把國王的權力放在了議會之下,威廉三世的王位也確實是議會賦予他的。 王位繼承法規定了議會去選擇國王的權力(君權民授),而非君權神授。 形式上看,光榮革命沒有改變英國政治制度的外在變化,但實質性的變化已經出現了。 這種制度就是"君主立憲制"。 國王需要在議會多數黨中選出首相來統治國家。 國王需要選一個內閣來幫自己治國理政,內閣中主要負責的就是首相。 內閣總體對議會負責,如果內閣的意見得不到議會通過,那要麼重組內閣,要麼解散議會重新大選。
實際上,這個制度在查理一世被處死時已經說過了。 在光榮革命之後,這種理念實現了。 在光榮革命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接受這種思想理念,"國家的權力屬於人民"。 正是這一步政治制度的變革將英國推向了發展的最前沿。 光榮革命之後,英國並沒有走進民主制度。 雖然專制制度被消滅,但是統治英國的仍然是百十來個貴族,即貴族制、寡頭制。 但無論如何,英國人創造了現代民主的政治制度。
人物:法國威廉、約翰王與大憲章、亨利都鐸、伊莉莎白一世、蘇格蘭的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克倫威爾、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和他老婆瑪麗。
發展現代經濟
農業革命
技術:在工業革命之前,英國的農業已經展開了革命。 內容包括培育良種、改變耕作方式、採用新的農作工具、開溝挖渠灌溉排澇等等,培育出了新的品種。 牛羊豬養殖水準都提升了,"以前的羊看起來像狗,現在的羊看起來像牛"。 英國農業革命的內容在中國歷史上早就出現了,精耕細作在中國漢代時就已經有了,中國人早就知道如何施肥灌溉。 而英國人到了17世紀才知道種地要施肥。
制度:圈地運動。 光榮革命以前,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不允許圈地。 光榮革命以後,議會通過立法的形式允許圈地,因為圈地代表著貴族們的利益。 圈地之前,貴族的土地是分散的土地;圈地之後,貴族的土地被集中起來,再用籬笆、樹木圍起來。 這樣就使得新的農業技術可行了,從而提高了農業生產力。 小農得到小塊土地時,貴族還給小農賠償。 但是小農的土地都是貧瘠的土地,沒法種東西。 時間長了,小農之能賣掉自己的土地,從而變成了無地農民,只好出去打工。 圈地歸根結底是以損害小農的利益為基礎的,且使得貧富分化越來越懸殊。
工業革命
技術: Glasgow是英國煙草中心,瓦特就是Glasgow的Greenock人。 英國工業革命造成了工業產品產量的巨大增長。 英國工業的核心是棉紡織業,其產量從1785年到1850年增長了49倍。 英國將優質棉布賣到世界各地,打開了世界各國的大門。 棉紡織業催生了機器的使用,從而帶動了煤炭和生鐵的發展。 人們認為1780年左右英國的工業革命開始。 1850年,英國建造了"水晶宮",是當時歐洲最宏偉的建築。 1851年英國就在水晶宮中舉辦了第一次世界博覽會EXPO (倫敦萬國工業產品大博覽會),當時在位的女王是維多利亞女王,也是英國最鼎盛的維多利亞時代。 這次EXPO標誌著英國的富裕和強盛達到了頂峰。 到了1850年,英國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農業,英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到了1860年,工業產量佔全世界的40-50%,對外貿易額是全世界的1/5-1/4. 英國 = 全世界。 英國想打誰就打誰,成了稱霸世界的國家。 英國來到了中華帝國,而中國抵擋不住英國了。 當時的英國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霸權。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在政治方面什麼都不做,也造就了維多利亞時代。 當時普通人的生活也極其富足。 維多利亞女王受到了亞當斯密自由主義的影響。 紡織、煤炭、鋼鐵、造船是當時的支柱產業。
制度:工廠制。 工業革命之前,製造業是以家庭、作坊為單位的,工業革命誕生的工廠將大家聚集起來,大大提升生產效率。 廠房中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這與之前作坊生產時的分工完全不同。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分工就是生產力。 機器的基礎就是分工。 工廠制的精髓不在機器,而在分工。 工業革命結束時,大部分產業都完成了向工廠制的轉變,工廠可以沒有機器,但是必須分工。 亞當斯密:自由競爭 free trade。 早期重商主義注重財富和貨幣積累,晚期重商主義其實是重工主義。 在工業革命後期,其實轉變為了自由主義(1815年以後)。 在自由主義領導時期,英國已經不注重對外擴張殖民了。 在自由主義思想下,建立帝國是建立"無形帝國",不為了地盤,只為了貿易。
在英國的產品還沒有品質過硬價格低廉的時候,英國通過堅船利炮打開市場、壟斷行業來進行傾銷。 當英國的產品已經價格低廉品質過硬時(1850年),英國放開了壟斷,開始了"自由貿易",一方面因為沒人能有實力跟他競爭,另一方面是亞當斯密的思想傳播,還有就是維持殖民地還需要額外的經費和人力。 英國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外貿持續增長,也正是這樣使其變成日不落帝國。
美國獨立以後,法國又活了過來,與英國爭奪海上霸權。 英國發動了"反法戰爭",一直打到1815年。 反法戰爭的勝利確立了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也重建了第二帝國,擴大了英國殖民地的範圍,還完成了從重商主義到自由主義的轉型(1815年,書P139)。
英國的霸權來自何處? 英國的工業革命如何能爆發? 為什麼工業革命爆發在英國?
這個原因在政治領域。 貴族寡頭制(aristocracy) 為英國創造了輕鬆穩定的社會環境,老百姓可以信賴政府,英國普通老百姓的創造力被激發出來,導致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中的創造發明。 人們的創造力並非不存在,而是被壓抑。 社會的束縛和政治的壓抑使得人們存在的創造力無法釋放。
例子:傳統製作襪子的方法是用勾針來製作,在工業革命中,人們使用了一個工具來説明織襪子,這個工具大大提高了製作襪子的速度。 但是這個工具在16世紀已經誕生了,這個工具在誕生后得到了英國王室的禁止,因為這個工具會取代傳統工人。
工業革命不發生在專制統治時期,也不發生在多數人的民主時期,而就發生在貴族制時期。 其他國家崛起和工業革命都發生在貴族制時期。 英國對世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之無愧是世界大國。
瓦特當時的收入來源不是蒸汽機工廠,而是來自於反覆轉手的高效蒸汽機發明專利。 英國最早建立起專利法,這對英國自然科學發展有著深遠意義。 美國也受到英國的影響,極為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甚至將其寫入了聯邦憲法。
英國經濟發展道路
分工制度雖然提高了生產效率、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但是無數工人遭遇了無窮的苦難。 "曼徹斯特的陰溝裡流的黑水都是黃金",然鵝曼徹斯特的居民平均壽命是三十多歲。 這一切都是**"自由放任"**的後果。 亞當斯密的觀點就是:國家遠離經濟領域,國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 當時勞動人民的工資低、勞動環境差,為了壓低成本,為了在自由競爭中脫穎而出,政府千萬不干預經濟。 亞當斯密的理論是雙刃劍,英國當時的經濟發展道路是有問題的,為其他國家的發展留90下了深刻的教訓。
走向现代议会民主
社会上有些错误的认识,以为工业革命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英国存在着民主制度。事实是,先工业革命再又了民主制度。工业革命爆发的时候英国的政治制度是贵族寡头制度。工业革命之前,社会结构比较简单,一部分是有土地的人,另一部分是没土地的人,社会结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革命之后,土地的力量越来越薄弱,资本的力量强大了起来,出现了两个社会集团:“资本家”(企业家工业家雇主)和“工人”。光荣革命之后这两个阶级都是无权阶级。尽管资本家阶级钱多,但是权力仍然掌握在贵族手里。随着发展,这两个角色都会对“贵族寡头制”表示不满。最终通过和平改革方式完成了现代民主制度的改造。
工业革命刚开始时,英国开始“议会改革运动”(将权力从200个贵族手中分给大家),并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才和平完成。当时的“旧制度”是光荣革命以后出现的“贵族寡头制”(与法国不同)。这第一次改革力度很小,但确实是英国向民主制度迈出的第一步。之后英国又通过五次改革(1866-1867, 1866-1867,1844-1845,1918,1928)才达到了目前的民主代议制度。一个很大的误区是:人们认为英国出现民主制度很早,但其实英国直到1928年才建立起了真正的民主制度。但是到1928年,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已经丢失了。这次长时间的民主改革使得依法治国深入人心。
英国的衰落
殖民地:巨大的包袱。随着世界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英国在世界各国的殖民地成了英国身上巨大的包袱;英国不仅很难挣到钱,而且还需要投入巨大的管理成本。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美国迎头赶上。1880年以后美国在经济上已经赶超了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英国的衰亡。最后在20世纪,大英帝国解体了。
英国衰落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英国丧失了它原来在工业和科技上的巨大优势,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上无所作为,根本比不上同期的德国和美国。英国政府缺乏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和鼓励,而且英国传统资产阶级(新)贵族抵制新技术运用。
没有及时调整经济结构,保留着英国陈旧的经济特色。新兴工业一直在英国占比很低。而且英国经济对外依赖很高,严重依赖殖民地经济。保罗肯尼迪:”英国依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一个战略弱点。”
英国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影响了效益的提高。
教育落后给经济带来致命的打击。与德国美国重视教育普及相比,英国的基础教育不健全。而且英国的高等教育培育出的人才很少流向技术领域。
英国人丧失了企业家精神,国家失去了活力和上进心。总的来说,杀死英国的是”英国病”。
🕙时间轴
0世纪以前:凯尔特人。
0世纪-5世纪:罗马人统治不列颠,称为罗马不列颠。
5世纪-1066年:盎格鲁-撒克逊人(日耳曼人的分支)以部落形式统治不列颠。
1066年诺曼登陆:法国人威廉入侵英格兰,此后以欧洲封建的制度统治英格兰。
1215年:失地王约翰打仗征税引起不满,签订了《大宪章》,限制国王权利。同期,议会渐渐形成。
1337-1453年:英法百年大战,最后法国彻底把英国人赶了出去(圣女贞德团结了国家)。
1455-1485年:两派贵族为了争夺王位打的战争,最后两败俱伤。
1485年:威尔士的亨利七世建立都铎王朝,民族国家形成。后来还有亨利八世。
1558-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时期,英国达到鼎盛。
1588年:英国海军战胜西班牙Armada无敌舰队,标志英国海上霸权开始。
1603年:都铎王朝结束,来自苏格兰的詹姆士一世即位,斯图亚特王朝开始。后面还有查理一世。
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议会发表宣言:权力属于人民。而后克伦威尔当权。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1660年:查理二世即位,后来还有詹姆士二世。
1688年:光荣革命,威廉三世和玛丽即位。
1780年左右:工业革命开始。
1783年:美国独立。
1798-1815年:英法海战开始,抢夺海上霸权。1815年之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代替了重商主义。
1850年:EXPO在水晶宫召开,英国达到全盛时期(维多利亚时代)。
1914年:一战开始。
1928年:真正的民主制度建立。
法国🇫🇷:用革命改变世界
从之前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欧洲的国家想要成为一个大国,就先必须要摆脱外来的殖民统治,构建现代民族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而且要打破封建制度,将国家统一起来。
地理位置和历史
法国是一个六边形:三边陆地三边临海,与英国隔海相望。
旧石器时代法国就有人居住了,30万-12.5万年以前就有人住在法国。12.5万-4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属于远古人类)也居住在欧洲大陆。到了中石器时代,古人类在岩洞里创作岩画和雕刻。这些艺术很可能是宗教和巫术用途,帮他们打猎给他们心灵慰藉。新石器时代 (BC7000) 克尔特人遍布整个欧洲(目前与克尔特人/凯尔特人血缘最近的是Wales和Ireland),公元前五世纪高卢人出现。凯撒大帝率领罗马大军攻占高卢(法国地区),此后高卢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跟蛮族(日耳曼人)入侵相关,即日耳曼居民入侵了罗马,然后在法国境内就出现了由日耳曼部落建立的国家,如西哥特王国(410年)、勃艮第王国(443年)、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创始人是克洛维。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组成部分,克洛维在年轻时就是法兰克人的领袖,很会打仗,这样克洛维就去征服了现在法国境内的土地,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日耳曼部落的习惯做法是:国王需要选举产生。日耳曼人进入罗马之前都是异教徒(信仰多神宗教),但是进入罗马之后就慢慢接受了基督教。克洛维就是日耳曼人中最先接受基督教的人之一,接受了罗马教皇的洗礼。
封建社会
克洛维建立了墨洛温王朝,仍然是分封制度。土地分给了跟着国王打仗立功的人。领主去世后,按照日耳曼的习俗,土地应该平均分给每个儿子去继承。这样儿子们就会相互打仗。法兰克王国就这样无休无止分裂、战争。
宫相查理·马特大权在握,国王大权旁落。“马特”之意是大铁锤,他对内对外的打击力度都很大。矮子丕平是查理玛特的继承人。他们改变了土地分封制度,采用了采邑和兵役制度,把土地分封和军事义务联系起来。国王会跟大贵族要求提供兵力,那么大贵族又将土地分给中等贵族,条件是中等贵族上交兵力,大贵族给中等贵族给地。这样西欧/法国地区的社会变成一堆碎片。法国是很典型的西欧封建社会。(与德国的容克有何异同?)
矮子丕平751年篡权建立了“卡罗林王朝”,它最著名的人物是”查理大帝“(查理曼 Carolus Magnus,771-814年在位,是矮子丕平的儿子)。查理大帝在位期间,卡罗林王朝达到顶峰,占了大半个西欧。卡罗林帝国三分奠定了德国、意大利、法国的样子。查理大帝被称为欧洲之父 (Pater Europae),扑克牌的K印的就是他。帝国三分之后法兰西王国的雏形就有了。
卡佩王朝(987-1328)确立了封建制度,国王即将下台时钦定自己的儿子当国王,但还是要经过选举。这样王位世袭制慢慢形成。小国王,大贵族:国王控制的土地非常少,基本集中在塞纳河附近(Paris和Orlean之间),这些土地被称为“法兰西岛”。卡佩王朝刚建立时国王权力极小,贵族权力极大,这是法国在中世纪最大的特点。路易九世(圣路易,1252-1270)和菲利普四世(1285-1314)扩大了王权。
法国最大的忧患来自于英国,因为法国贵族曾经带着军队入侵英国。法国贵族在英国生活了几个世纪以后,法语都不会说了,但还有土地在法国。安茹王朝也是一个在英国形成的法国人控制的王朝。安茹王朝在英国和法国都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西法国)。约翰王在位时期把当时英国占的法国的土地都丢光了,所以叫做失地王,也签署了大宪章。
14世纪是法兰西最紧迫的时刻。英王爱德华三世率领大军攻打法国,开启了旷日持久的英法百年大战(1337-1453)。爱德华三世以其母亲的名义要求继承法兰西的王位,然后战争爆发,这是直接导火索。刚开始的时候英国常胜法国常败,因为当时英国王权已经开始向民族集权的王权发展,而法国没有整合起来。英国是国民军,而法国是封建骑士军队(土地分封原则,要服兵役)。一旦没跟上时代潮流,就会吃亏,落后就要挨打。骑士军队装备精良,骑着大马(阿拉伯马),带着盔甲,拿着长矛。英国军队是弓箭手,由自耕农组成。英国弓箭手射的就是马腿,骑士下马之后因为armour太厚,行动不便。所以法国经常输。
英国对法国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因为是侵略战争。在部落制度下,封建领主来自哪里都无所谓,服从的都是抢领地的原则。一旦国家和民族意识形成之后,法兰西人意识到英国人在侵略法国,这样法兰西的力量就会凝聚起来。引发民族团结的人就是圣女贞德。她是农民的女儿,13岁的时候就说她收到了上帝的召唤,要让她去拯救法国。当时英法签订条约:法国国王去世之后,英国国王就要继承王位。这样一个英国国王就来继承了法国王位,法国要亡国了。而法国人查理七世(太子)也自立为王,这样法兰西就有了两个政权,而太子处于弱势。圣女贞德给王太子说:我可以帮你。圣女贞德带着一只小小的军队去奥尔良城之后,奥尔良城内的法军志气大振,里应外合将英军大的落花流水。从此,法兰西的民族情绪突然被唤醒了。慢慢的,法军把英国人赶走了。这就是法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但是贞德最后被勃艮第军队俘虏,而后重金卖给英军,英军以宗教异端和女巫罪将其烧死,年仅19岁(1431年),而法国查理七世等人冷眼旁观,丝毫不动容。圣女贞德后来被法国视为民族英雄。巴黎圣母院一进门就是圣女贞德。这样就打完了英法百年战争。
在国家权力统一到王权的过程中,国王从小小的法兰西岛中爬出来要统一法国,非常困难。法国贵族的势力财力太大了,国王很难对付。百年大战之后,尽管法兰西民族国家已经有苗头了,但是要统一,还很有难度。百年大战之后法国多次出现战乱的情况。查理七世的儿子路易十一被叫做“国土聚合者”,尽管如此,国家还是处于分裂状态。
胡格诺派(新教,占1/10人口)和天主教(旧教)是法国对立的两派,最后展开了旷日持久的(30多年)战争,使法国彻底分裂了,很多贵族被消灭了。最后亨利四世出现了。瓦卢瓦王朝没留下男性后代,亨利四世有权继承法国王位。
专制时期
亨利是新教徒的领袖。亨利四世放弃了自己的信仰,接受了天主教,目的就是为了让法兰西的绝大多数公民(天主教徒)接受他。“为了打开巴黎的城门,我愿意放弃信仰”。 亨利四世最大心愿是做全体法兰西人民的国王,而非某一教派的国王。新的王朝出现了:波旁王朝。这个王朝重要极了,相当于英国的都铎王朝。这标志着法国走出了封建分裂的状态,进入了专制统治。亨利四世颁布了南特敕令:法国的国教是天主教,但是所有新教教派教徒可以在法国进行宗教仪式,坚持其个人的信仰。南特敕令形成了法国宗教宽容的氛围。但是法国贵族内部宗教分裂的力量还是很强大。后来路易十四撕毁了南特赦令,维护天主教的地位。
亨利四世去世之后,法国花了很长时间才制服了桀骜不驯的贵族们。路易十三时期的黎塞留(红衣主教):极其阴险,极为强悍,不择手段的人。贵族控制着某一地方的实权,贵族任省长。黎塞留保留了省长职位,让其无限风光,但是向全国各地派出钦差大臣(由国王/黎塞留任命)去掌握各地的实权,省长被架空。
路易十四登基时只有五岁,母后摄政,大贵族们坐不住了,投石党运动开始了(1648-1653)。由市民的造反演化成了大贵族们的造反,大贵族分裂的力量爆发,国家统一岌岌可危。反派贵族还跟外来势力(西班牙)勾结,想借助西班牙的力量推翻法国的王权。母后和幼主仓皇逃离巴黎。最后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平定了叛乱。这种动荡在小小的路易十四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他掌权了一定要好好收拾这些贵族。最后路易十四 (1643-1715) 成了欧洲专制主义的典范。路易十四成为了“太阳王”:光芒万丈普照全国。路易十四在王位上坐了七十多年。路易十四非常喜欢文学艺术,从小练习芭蕾,扮演过阿波罗,从而被称为”太阳王”。他也创立了很多音乐艺术舞蹈学校。路易十四时期的沙龙和咖啡馆文化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路易十四文治武功。凡尔赛宫金碧辉煌,花园望不到边,欧洲园林建筑集大成者。维也纳美泉宫就是仿照凡尔赛宫建造的。建立凡尔赛宫的目的就是收拾贵族,让各地最厉害的贵族来凡尔赛宫居住,目的就是看着贵族不让他造反。给贵族奢华生活,给各种头衔,名誉、地位、空的头衔。这样就把法国贵族从那些好斗武夫变成了彬彬有礼的宫廷贵族。欧洲宫廷礼仪从这里开始:芭蕾舞、歌剧、宴会、行礼走路。。。这就是路易十四的软刀子:贵族们都被”文”化了,不再造反。法国分裂的状态被完全抑制住了。路易十四还提倡重商主义,开始殖民扩张,路易十四重要的谋臣科尔贝是欧洲著名的重商主义者。法国在美洲的地位就是当时奠定的: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这也就解释了New Orlean的来源。在殖民时期,原来的路易斯安那是一大块土地,比英国建立的13个州更大。法国还在非洲占据了大片殖民地。
专制时期的问题。在发展中,王权和贵族/人民之间的对立在路易十四执政时期也变得很明显,这与英国很相似。专制王权需要打击的是军事贵族(有封建领地的)。但是在打击旧贵族的时候,必须要扶持一批拥护王权的官僚贵族。官僚贵族体系的效率很低,他们这些人都向国王负责,出现的状况是“报喜不报忧”。官僚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效率降低,贪污腐败滋生。路易十四想要改变这些,也设立了一个“廉政公署”,一时间官僚队伍鸡飞狗跳,但是最后廉政公署没有做下去,贪污还是很严重。
在法国,贵族和官僚可以花钱购买,公开标价。在王权认为,这种做法是摆脱议会制度束缚的办法。这种做法的结果有很大的隐患。法国的贵族/官员算是进入了特权阶级,特权阶级的最大特权不纳税。法国贵族不能从事和其身份不相称的工作,不能经商、写作、挣钱等(英国贵族可以干任何事情,英国18世纪的经济发展是贵族带头的,在英国,经商不丢人)。通过买官买爵,这些富人成了贵族,但是失去了从事经济活动的资格。这样就将有能力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关在了贵族的笼子里,这对于法国经济发展不利。在法国最有义务和有能力纳税的人不用纳税,这样国家的税务就压在了最穷的人身上。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当政府特别需要钱的时候,政府就将更多的职位爵位卖出去,这样纳税的人就越穷,这是恶性循环。沉重的赋税全部压在第三等级身上。
Anyway,路易十四具有雄才大略,带领法国走上了重商主义的高峰,陆军极其强大。路易十四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喜欢打仗向外扩张。1688年-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战争就没有停止过,消耗了大量金钱。法国国库空虚,财政紧张。31年战争中引发的税收问题是导致1789法国大革命的重要因素。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治完全是摆设了。
路易十五是路易十四的曾孙,是个花花公子,是数一数二的昏君。路易十五的两个情妇对法国政务的干涉比路易十五更强。路易十五也当政了六十几年,国家也一团糟。路易十六(1774美国革命-1793)是路易十五的孙子,个人品质不坏。路易十六很会做锁、木工,但是不是个做国王的料子。法国还有志愿军去美国打仗(帮助美国摆脱英国统治),然后财政危机,政府几乎破产。于是政府要下决心进行财政改革:让不纳税的特权阶级交税。但是这些贵族很难接受,祖祖辈辈的特权被剥夺真的很难接受。实际上法国的钱很多都用于保护特权阶级的存在而花的。这个可笑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无法解决。1787年,政府正式宣布要进行财政改革,受到了特权阶级的强烈抵制,国王成为了三个等级共同讨厌的对象。等级会议已经175年没有召开,于是贵族和高等法院把破产的责任推到了三级会议上。路易十六召开了三级会议,从而革命的火焰也被点燃。这就是法国大革命。 三级会议上第三等级的愿望没有被满足,路易十六反而粗暴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1789年,法国大范围农业歉收,使得1789年成为了法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法国大革命
1787年是显贵们的革命;1789年,显贵们的革命变成了第三等级的革命。贵族们意识到第三等级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时,革命的火焰已经越烧越大。法国革命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与英国一样,想把国家最高权力交回人民/国家手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将权力抢回了人民手中。
斐扬派统治1789-1792:1789年7月14日第三等级的平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正式爆发。法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人权宣言》,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生而自由且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自由平等博爱开始传播。按照宪法来看,法国似乎已经完成了“光荣革命”所要完成的任务了,国王的权力已经被很好限制了。路易十六向法国宣誓,他要成为立宪君主,服从法律规定,接受议会的决定。但是实际上国王已经和贵族站在了一起,反对法国革命带来的后果。路易十六只是表面上统一,但私下里还想颠覆。他承认立宪实际上是逃亡过程中被抓回巴黎时被迫进行的。从革命开始时,法国贵族开始向国外流亡,组织武装力量反攻,勾结外部力量,试图恢复专制统治。
吉伦特派统治1792-1793: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被斩首。法国闹革命的时候整个欧洲都没事干,都来反对革命,支持专制王权。反法同盟外部压力很大。所有欧洲国家都想扑灭革命烈火。保卫法国和保卫革命等价了。当时只有两个选择:将革命进行到底(将法国内部反对革命的人完全打败,而且要把外来的侵略军全部战胜),或者是被欧洲其他国家扑灭。
雅各宾派统治1793-1974:吉伦特派没法战胜外来的反法同盟,所以雅各宾派当政,实行了恐怖政策,涉嫌叛变共和国的人都被赶上了断头台。雅各宾派赶走了外国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雅各宾派的代表人物是罗伯斯庇尔。最后被热月政变处决。
斐扬派(大资产者,自由派贵族的统治)—> 吉伦特派(社会的中间等级的诉求):革命深入,社会中更加激进的派别控制了政权,政权往下移动了。
吉伦特派(社会的中间等级的诉求)—> 雅各宾派(社会中下阶层的政治诉求):政权更向下移动了。最低阶层的人叫无套裤汉(上层人的穿着奢华,裤子外边会套一个灯笼裤一样的装饰,下层的劳动民众就不套裤)。调动社会下层的力量很重要。雅各宾派让整个社会下层感到革命是在声张下层的利益,所以得到了无套裤派的支持。
在雅各宾派统治时,更激进的疯人派想要代替雅各宾派,但是没有成功。钱乘旦:疯人派代替雅各宾派是不可能的。革命的转手取决于革命的目的,如果目的达成,那就没必要转手。 雅各宾派已经得到了底层人民支持,所以更激进的派别就不可能代替雅各宾派。
英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
英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
法国革命是一个很典型的革命规律,在日后这种规律得到了不断的重复。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委内瑞拉??)革命的转手能否成功,关键要看革命的任务目的是否完成。法国革命与英国革命相比,敌人更多更残暴,所以需要动员更多的更底层的人民。法国大革命持续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法国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伏尔泰(1778年逝世)批判了旧制度,”使人们认识到,自己是人”(马克思说的)。卢梭(1778年去世)描绘了想象中的新制度。他们的著作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常读的作品。
革命的规律:上升,退潮。法国革命的高潮就是雅各宾派的专政。革命的转手意味着动员越来越低层人民的力量。俄国革命中没有领导权的转手,所以俄国革命失败了。中国当时内忧外患,只有中国共产党联合了底层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法国革命的阵营是按照社会阶层划分的,但是英国革命的两派的社会成分是一样的。法国革命中,王权和贵族是一派,第三等级是一派。第三等级是除了王权贵族僧侣之外的所有人。英法在社会力量配置上不一样。英国,无论哪边赢,社会结构不会变。所以英国革命以妥协告终。但法国完全不同,如果贵族赢了,那么原来的社会体制保留,如果第三等级赢了,那么原来的社会体制消失。这就是革命的两种类型。
法国革命退潮的第一步是热月政变,处决了雅各宾派的代表人物,之后出现了督政府(1795-1799)。督政府时期非常混乱。推翻旧制度之后需要建立新的制度,英国没有建立新制度,所以亨利复辟了;法国也一样,革命迷失了方向。在英国,克伦威尔出现了;在法国,拿破仑出现了。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立了执政府,1802年击败第二次反法同盟。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是民众选举的。拿破仑是一个强有力的军人,当时法国人希望法国社会安定繁荣,并且能够称霸欧洲,所以公投选了拿破仑。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之前的制度消失,而新的制度还未制定,这样混乱的社会就需要一个军人拿着枪杆子整顿社会,这就是拿破仑的用途。拿破仑刚上台时颁布了民法典(1804年正式实施),让民众看到了社会稳定的希望。
在拿破仑统治之下,议会完全不起作用,只是装门面。拿破仑时期的宪法/法律完全由拿破仑控制。但拿破仑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革命成果,革命理想,拿破仑法典等,在拿破仑控制了法国之后,他带领着军队去征服整个欧洲,结果把欧洲整个都征服了。拿破仑还把自己的民法典和法国大革命思想带到了拿破仑侵略的每一片土地上。拿破仑帝国完全建立在拿破仑一个人手上,拿破仑失败的话帝国也就崩塌了。拿破仑兵败俄罗斯。俄罗斯一把火把莫斯科烧掉了,留下拿破仑军队在废墟上占领了莫斯科。实际上俄罗斯是一个没有心脏的国家,并不是占领了莫斯科就占领了俄罗斯。所以拿破仑军队不得已撤退,俄国军队也跟在后面追,骚扰拿破仑军队(敌进我退)。最后拿破仑败了,第一帝国解散了。”绝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摆布。”
拿破仑失败之后,法国也复辟了,原来被推翻的波旁王朝的国王被请回来。路易十八坐着反法联军的战车回到了巴黎,当上了国王(1814-1824),刚开始也说要立宪,实际上马上恢复了专制。路易十八的弟弟查理十世在位时(1824-1830),法国的专制统治完全恢复了。(英国在这个历史阶段时出现了光荣革命,这里查理十世就好比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法国马上出现了1830年七月革命,自由引导人民。七月革命诞生了七月王朝,它是一个立宪的王朝,路易飞利浦出任国王。他父亲是奥尔良公爵,地位很高(在波旁王朝时期)。法国革命爆发之后,这位公爵同情革命,他不姓波旁了,改姓平等。路易飞利浦:手拿雨伞的资产阶级国王。(塞纳河的傍晚非常美,这个时候人们常会看到一个穿着黑燕尾服戴着黑礼帽拿着雨伞的国王。这是资产阶级的打扮,贵族穿的是花花绿绿的浮夸衣物。)到了七月王朝,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然而法国人的理想不限于此,他们不要国王。
法国人继续采用革命的手段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英国从1688年之后,虽然政治也有翻新,但是再也没有暴力革命了。法国人从法国大革命开始,持续革命了一个世纪。法国:暴力 (back and forth)、跳跃的革命道路。英国:和平、有序的革命道路。
上次讲到的1830法国七月革命的结果与光荣革命相似,但是1830革命是暴力的革命。革命之后出现了七月王朝,出现了资产阶级国王,也出现了君主立宪国家。1848年,法国再次爆发革命,这次革命在欧洲整体革命的背景中爆发,这次革命点燃了西欧很多国家革命的火焰。1848年到1851年三年就走过了之前几十年(1789-1830)法国走过的路:从上到下一个一个一层一层革命。这两次革命中出现过的派别都可以一一对应。革命是有规律的,革命是按照它的逻辑进行的。路易·波拿巴通过全民选举得到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然后第二年他就当上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号称拿破仑三世。这位波拿巴是第一个拿破仑的侄子,把自己成为拿破仑三世,也有“小拿破仑”的叫法(有点鄙夷)。拿破仑三世在统治晚期慢慢开放了政治制度的束缚,出现了自由主义的帝国。小拿破仑在英国住过很久时间,他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很熟悉。于是拿破仑三世慢慢改革,使其向自由主义发展,向立宪的制度发展。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法国被卷入战争,很快法军失败,第二帝国崩溃。
这次崩溃引发了1870年革命,这是法国最后一次暴力革命。革命过程中出现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次武装暴动。巴黎公社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这次革命导致了第三共和国的出现,政治体制又发生了变化。从1789到1870年将近100年时间里,法国大大小小革命接连不断,出现过三个共和国、两个王国(波旁和七月)、两个帝国。法国给世界留下的遗产就是他的革命,后来的很多革命都效仿这种革命的规律。英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工业革命,但是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创造。法国革命的政治遗产是法国作为世界大国的鲜明特色。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偷偷摸摸出生的。三支保皇派:波旁派、七月派、帝国派(拿破仑派)。人们期待着这三支保皇派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恢复君主制,可是这个情况没有出现。其实是:由谁来复辟君主制,这三支派别的观点完全不一致。三派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让波旁派的某伯爵先当国王(这伯爵已经时日不多了),再让七月派的某伯爵继任(七月是波旁的一个分支),拿破仑家族被晾在一边了。这个办法就被三派接受了。当国王的王冠都准备好了,然而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事件:复辟后的政权用什么国旗。从1789年革命以后,法兰西民族就认定了一面旗帜,就是三色旗🇫🇷。三个颜色:红和蓝是巴黎市的颜色,中间的白色是波旁王朝的颜色。但是伯爵不同意,他要用白色百合花旗,暗含着他要恢复专制君主的制度。伯爵说:他宁愿不要王位他都要那面白色百合花旗。这就陷入了僵局。罗马教皇:就为了这块破布,你就放弃王位?!最后,三个保皇派开始了共和执政。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就这样出现了。
为了国家治理,法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的临时条例。其中一个条例中恰好有这么一句话: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由参众两院的议员共同选举产生。这句话是在一个普通法律中顺带提到的。这就是第三共和国的出生证,是第三共和国存在的依据,他的“共和”性质就这么规定下来了。法国人通过100年的革命追求其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然而最后却因为无法实现君主制度而不得已进入了共和。这反映出了:法国革命是跳跃性的。法国跳到了比理想更远的地方,又跳回了原点,来回跳跃。这就是法国革命的特征。
二战后的法国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戴高乐。戴高乐时期大力发展了法国的经济。1959年法国放弃了阿尔及利亚,结束了殖民主义。1963年法国与联邦德国和解,1964年法国与新中国建交(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组织。
法国的工业化
农业生产力在世界上出现之后花了6000年才覆盖了全世界。工业生产力在18世纪80年代在英国出现,200多年时间工业的力量渗透到了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法国作为与英国一海之隔的地方,是最容易受到英国工业革命冲击的地方。法国就成为了第二个进入工业化的国家。
革命对于经济的影响。
”革命解放了生产力“,但其实不见得如此。法国革命了半天,实际上封建的势力没有被破除掉。革命越强烈,动荡也越大。这对法国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大革命消灭了封建特权,领地等概念都被铲除。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对封建时代领地的分封制度进行了彻底瓦解。法国农民在革命中得到了土地,但是土地完全被破碎化,法国变成了小农社会。这从自由平等博爱来看非常好,但对于现代农业发展非常不利。小农经济的长期保留阻碍了农业发展,法国小农经济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和现在。这也影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展。
法国工业化
法国工业化叫做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意思是法国工业化力度不够。法国在经济领域始终没有能与英国抗衡。这一直到20世纪二战之后才发生变化:英国陷入了严重的英国病,法国当时的经济才差不多能和英国抗衡。但那时英法都已经不是世界大国。
🕙时间轴
墨洛温王朝:后期懒政,宫相查理玛特当权。
矮子丕平、查理曼大帝(771-814)
卡佩王朝(987-1328):国王权利小,贵族权利极大。
英法百年大战(1337-1453):刚开始节节败退,后来圣女贞德,法兰西民族意识形成。这是i 法兰西民族解放战争。
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南特赦令。
黎塞留:削弱贵族权利。
路易十四(1643-1715):太阳王,凡尔赛宫,强权政治,重商主义。腐败,国库空虚,贵族不上税。
路易十五:昏庸无能。路易十六:锁匠,召开三级会议收税,引起不满,革命爆发。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约束王权。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3年路易十六被斩首。反法同盟干预法国大革命。
1794年:雅各宾派恐怖措施,社会大乱。
1795年:督政府,革命迷失方向。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称帝。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革命:七月王朝建立,国王路易飞利浦。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诞生了。
1848年:欧洲整体掀起革命,法国革命再次爆发,重复了1789-1830年的道路,选出了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路易波拿巴成为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
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第二帝国解体。爆发革命,产生巴黎公社,最后也失败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出现。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 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 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查理十世) — 七月王朝(1830年7月政变,路易飞利浦当国王) —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法兰西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
讨论课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国的旧制度:专制制度
英国的旧制度:贵族寡头制度
路易十四剥夺了贵族集团的社会职能。一个集团在社会中存在,就一定担任着某些社会职能;而贵族集团的社会职能一旦被废除,那么这些人就变成了社会的累赘。一旦贵族不满,他们就会把所有怨气撒在中央政府身上。
英国的贵族从来没有丢掉自己所有的社会功能。英国最早追逐财富的就是贵族。这些贵族一直到20世纪都一直发挥着某种社会功能。英国贵族在地方有着天然领袖地位,英国的地方自治很发达。但是在法国,应该承当地方领袖的贵族的权力被完全剥夺。于是革命爆发之后,法国没有力量制止这场革命。
英国革命在教科书上说:资产阶级的财产受到侵犯,所以资产阶级开始革命。事实上当时的斯图亚特王朝保护了资产阶级的财产。事实上,资产阶级贵族的利益没有受到侵犯,英国革命的结构是从纵向劈开的。英国革命要从阶级利益冲突的角度来解释,经常是解释不通的。历史学的主体是人,研究的是人与人的颠覆。按照历史学程式去分析不通时,不妨以人的心态去分析。如果英国某个城市的贵族是支持国王,那么这个城市所有人都支持国王,反之亦然。所以英国就按照这样的模式分成了两半。另一个表面现象是:支持国教的人也支持国王,反之亦然。这种区分在革命开始前半个世纪多就已经开始了。
期中作业:很小的小论文,论文题目:讲过的一些国家作为世界大国期间的、你认为非常重要的方面,写一个小论文。字数:2000字左右即可。Deadline:考试之前的两个星期交。
4. 资本主义的军国主义强权国家
德国🇩🇪
地理位置
德國地理位置處於歐洲的中間,這樣一個地理位置給德國後續歷史發展埋下伏筆。 德國歷史上邊疆是不確定的,經常東西移動。 這是一個很大的特點。
民族
德國的民族也有點複雜。 兩個概念:日爾曼人和德意志人。 這兩種人不完全一樣,但人們經常混淆。 日耳曼人是古代羅馬存在時在羅馬邊界以北的蠻族。 羅馬人把這些蠻族都叫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包括很多很多具體的人種。 德意志人只是日爾曼人的一個小分支。
中世紀的德意志:分裂
德意志國家的出現相對而言較晚。 法蘭克人建立法蘭克王國,君主是查理曼大帝,當時就叫神聖羅馬帝國。 他在位時將法蘭克王國地域範圍擴展到非常大,他孫子在位時期,疆域分裂(843年),西邊是現在的法國,南邊是義大利,東邊是德國(東法蘭克王國)。 920年,亨利一世將東法蘭克王國改名為德意志王國,於是德意志國家出現了。 到了這個時候,德意志人的概念得到了廣泛認同。 亨利一世的後代奧拓一世非常強勢,對其國土進行了大規模擴張,實行中央集權的政策。 羅馬教皇當時受羅馬城內貴族的限制,然後奧托帶軍入侵羅馬城,幫了教皇的忙。 於是教皇給奧托封了一個"羅馬皇帝"(962年)。 奧托也試圖恢復古代的羅馬國家制度。 歐洲人腦子裡對羅馬的記憶確實是非常強烈的。
到了11世紀,德意志把自己叫做"神聖羅馬帝國"。 在中世紀,德意志國家不斷分裂不斷破碎,其根本原因還是土地分封制度。 奧托一世剛剛建立了"羅馬帝國"之後,中央權力比較高(一個世紀以內集權不錯)。 在當時西歐四分五裂情況下,奧托一世的集權程度還是很高的。 結果慢慢的地方諸侯實力越來越大,集權越來越弱。 有三支力量與皇權爭奪實際控制權:一個是教會。 教會經常需要尋求皇帝和軍隊去保護他們,慢慢形成了教皇和皇帝相互支援相互利用的局面。 (在中世紀,"the emperor" 指代的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其他地方的都是國王king,只有德意志是皇帝。 )但是教會越來越不滿意這個情況,一直到格裡高利七世與皇帝亨利四世發生了嚴重衝突。 格裡高利就開除了皇帝的教籍。
中世紀的教會有什麼力量? 國家有軍隊支援,但是教會沒有軍隊。 教會教皇是精神的力量,但是可以轉化成世俗的力量。 教皇可以宣佈世俗的君主/諸侯違背了上帝旨意,違反了教會的意志,他不配作為天主教徒,是上帝的叛徒。 被教會開除意味著這個人可以不受上帝的保護,那麼其他的貴族就可以制裁這個被剝奪教籍的人,就可以派兵攻打、佔領土地等等。 亨利四世被開除之後,就跑到教皇居住的地方,天寒地凍,赤腳披毛毯就等教皇出門,向教皇道歉認錯,等了三天。 結果教皇開恩,就恢復了亨利四世的教籍。 這件事情叫做卡洛莎事件(1077)。 這件事之後皇權就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等亨利四世恢復過來之後,他又派兵攻打義大利,將格裡高利七世驅逐出去了。
在教權和皇權鬥爭時,皇權與貴族也一直在鬥爭。 早起德意志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五大公國:法蘭克尼亞、薩克森、圖林根、士瓦本、巴伐利亞。 這些地方是公爵主導的,皇權對他們的管制能力相當有限。 在1232年,帝國的文書中出現了"邦君"的概念:即諸侯之類的地方領主,地方不服從中央管轄。 結果1232年,德意志帝國對邦國進行了正式承認。 邦君甚至都具有關稅、鑄幣等權力。 皇帝們感受到教皇壓力后,他們希望能夠得到貴族們的支援,所以皇帝就去跟貴族們示好。 於是皇帝們就要向地方貴族們(邦君)作讓步。 教會也可以從皇帝那裡得到封地,也成為了教皇國。
這種情況到了1356年變得非常嚴重,當時的皇帝是查理四世。 他為了聯絡貴族,他就下大了一道「黃金詔書」,意思是承認邦君們在地方治理過程中具備幾乎完整的君主權力。 在各邦國內的統治者具有事實上和皇帝一樣的權力:立法、司法、行政、收稅、鑄幣、開戰等等。 一個國家的幾乎所有權力都被出讓給地方邦君了。 管理"德意志神聖羅馬國家"的人已經不是皇帝了,而是地方的邦君們。
德意志神聖羅馬國家的皇帝是選出來的。 歐洲歷史上具有選舉皇帝的傳統,而世襲制出現的比較晚。 在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帝國的時候,他們還處在部落階段,而部落的酋長都是選舉產生的。 所以這種現象就維持了很長時間,慢慢演變成國王皇帝也需要選舉。 後來所謂的選舉是由大人物們參與選舉的,事實上是大人物們討價還價(遇到弱勢候選人)或者是走過場的形式(遇到強勢候選人)。 1257年,出現了比較固定的"七選侯"來選舉皇帝。 後來的皇帝都是走這個程式。 7個選侯中3個來自教會的大諸侯(科隆、美因茨、特里爾大主教),4個世俗諸侯(X,X,勃蘭登堡公爵、波西米亞國王)。 波西米亞是後來的捷克。 選侯們在德意志國家的大大小小諸侯中地位最高。 這些選侯通常選出來的都是無能的皇帝,選出小孩、笨蛋等等。 從而,這種歷史悠久的選舉辦法反而破壞了德意志的中央集權。 通過選皇帝,德意志國家更加破碎了。
皇權還需要與城市爭奪控制權。 德國的城市部分具有自治權力,事實上是在皇權與貴族權力抗爭中形成的。 自治城市往往可以擺脫皇權和地方邦君的控制。 自治城市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破壞了中央集權。 地方權力(貴族)和中央權力(皇帝)存在著很大矛盾(在整個中世紀無法克服),皇權為了加強自己,常常願意與城市結成同盟關係,這對皇權在經濟和政治方面都有好處。 然而皇權越來越虛弱,城市覺得自己沒法從皇帝那裡得到保護。 因此出現了自治城市的同盟。 這種現象在歐洲其他地方很少見到。 最著名的是萊茵城市同盟、士瓦本城市同盟、漢薩城市同盟(商業勢力極大,城市之間促進經濟發展,不收關稅之類的)。 這些同盟實際上變成了國中之國,中央權力受到了更大的破壞。
宗教改革與德意志的破碎
一個國家要發展,就要先走出中世紀、走出分裂的狀態。 而德意志的命運是越來越破碎。 在歐洲其他地方,宗教改革往往促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國家的統一(英國宗教改革之後統一,法國反對宗教改革之後也統一);但是在馬丁路德的故鄉德意志,宗教改革並沒有促進統一,而引起了更大的動蕩和分裂。
馬丁路德是一個教士,他在讀聖經的時候,提出了與當局天主教認知完全相反的結論:因信稱義。 基督教是關於罪惡的,人生來有罪,罪並非來自自己,而來自人類鼻祖亞當夏娃,這種罪從那時候就延續下來,這種罪叫原罪original sin。 亞當夏娃偷吃禁果,能夠思考了,這就是原罪。 人類需要得到上帝的赦免,一種方法是不斷的做好人做好事讓上帝看見,另一種看法是人類不知道上帝會赦免誰,上帝赦免誰是早就設定好了的,人類就不要揣摩上帝的想法,人做好自己的人就好。 很長時間羅馬天主教廷都認可第一種看法。 教會是上帝的使者,向人間傳達教義。 天主教會的言行就是人們需要遵守的原則。 人們需要做好事才能得到上帝的赦免,一種辦法就是給天主教會捐錢。 天主教會發售一種贖罪券,買的越多越虔誠。 錢可以搶,搶來的錢用來買贖罪券,那麼這個人就越會被赦免。 所以人民特別討厭這種制度。
馬丁路德就去貼了一個《九十五條論綱》(1517年),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字報,結果在歐洲燒起了燎原大火,開始了西歐的宗教改革運動。 當時德意志皇帝是查理五世,是強勢的皇帝,是兩大家族(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開國之君伊莎貝拉斐迪南家族)的後代。 這個人堅定的站在天主教會的一邊。 他曾經試圖給馬丁路德定罪,可是馬丁路德卻逃過了這樣一個下場。 因為馬丁路德的學說中說"天主教會得到的世俗財產是非法的、不道德的、非正義的"。 他認為教會不應該有財產,耶穌的信徒都是很窮的人,窮人才能得到上帝信賴。 沒收財產之後教會才能變成純潔的教會。 馬丁路德也提議由貴族和邦君去沒收教會的財產,所以馬丁路德收到了貴族的保護。 馬丁路德在審判現場被薩克森搶走了,然後運到薩克森領地上保護起來,著書立說。 但這件事發生之後,德國社會一分為二。
這件事不僅造成了理論思想的分歧,而直接導致了宗教戰爭。 士瑪律卡登戰爭(1546-1555)后簽訂了奧格斯堡宗教合約:"教隨國定"。 國家君主信仰什麼宗教,那麼他統治的地區都要跟隨他的信仰。 這不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宗教信仰,對老百姓而言沒有太大意義。 這場戰爭中,諸侯們是勝利的。 德國在後來統一的時候沒有出現過"國教"之類的說法,因為早在"教隨國定"的時候就沒有國教了。 (英法都有國教,英國是Anglicanism,法國是天主教)這個合約的簽訂不是因為德國人開明,而是戰爭打到無可奈何之境地了。
三十年戰爭(1618-1648)非常慘烈,而歐洲所有政治力量和西歐所有強大國家都捲入進去。 這造成了巨大的歷史後果——把德國整個打爛了。 "扔出窗外事件"(1618)、威斯特伐利亞條約(1648):第一次以條約的形式確認了民族國家的體系。 但是德意志恰恰被這項條約變成了沒有可能再成為一個民族國家,直到200年以後德國才再次試圖統一。 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簽訂以後,德國就已經落後了200年,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有了360個諸侯領地,有1000多個帝國騎士領地,50多個帝國自治城市。 三十年戰爭剛開始是宗教戰爭(新教舊教),剛開始舊教(皇帝)經常打勝仗,但是每次皇帝贏了,就會有一個外國軍隊把皇帝軍隊打敗。 慢慢的戰爭性質就變了。 歐洲其他已經形成民族國家的國家,為了不讓德意志形成民族國家,就參與進來打仗。 眼看著皇帝軍隊大勝(意味著德意志有可能統一),法國(舊教國家)介入,支援新教陣營。 法國絕對不能忍受它身邊再崛起一個大國。 這場戰爭就以皇帝的失敗告終,德國破碎不堪。
奧地利與普魯士
這1000多個領地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地方,一個是奧地利,一個是普魯士。 這兩個地方在之後歷史的發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說的奧地利是哈布斯堡君主國。 哈布斯堡是個大家族,在1273年選出了第一個皇帝叫魯道夫,因為他是一個非常軟弱的封建領主,所以被選為了皇帝。 到了1452年之後哈布斯堡家族成了德意志封建領主中非常重要的家族,經常可以拿到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位置,變得很重要。 他們利用其優越的權力環境來擴充自己的範圍。 這個家族出現的人物的智商都很高,下巴都特別大,往外突出。 他們向外擴張不用武力,經常用計謀和聯姻來擴張。 到了16世紀,這個家族力量已經很強大了,查理五世時期他們的實力鼎盛,當時統治了部分德意志、捷克(波西米亞)、斯洛伐克、奧地利、西班牙、義大利的一部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 當時有人說查理五世都可以建立歐洲帝國了。
查理五世(1519-1556)背景雄厚,家族血脉辉煌,带有欧洲七个王朝的血统。他在很多地方都是靠血统继承领地的。查理五世的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他的外祖父外祖母是伊莎贝拉和斐迪南(统一西班牙)。查理五世去世之后,奥地利的分支还是中欧南欧地区最强大的势力。哈布斯堡君主国的特点是他控制着很多民族的地区,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很多部分。我们说历史上的奥地利就是指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地区,而非今天那么小的奥地利。
哈布斯堡国王去统治波西米亚的时候,是以波西米亚最高统治者的身份来统治的,而非以德意志皇帝的身份。所以这些地区的统治者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它不是一个国家。他的名义是领地自身的最高统治者,而非一个联合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这其实不是专制君主的制度。所以这些地区叫做哈布斯堡君主国,而不是奥地利国家/德意志国家。哈布斯堡君主国在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内,甚至在整个欧洲,确实是一支强大的力量,是一个强大的政治实体。因为哈布斯堡家族的人经常当皇帝,而这个家族就住在维也纳,从而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长期就在维也纳。哈布斯堡家族中出现专制统治其实出现很早,对每个领地的统治都是专制的,但是没有形成大帝国的统治。专制统治到斐迪南一世的时候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值得注意,哈布斯堡君主国的领地内民族各不相同。三十年战争后,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者们很难把自己的势力向德意志方向扩张,从而将扩张的方向指向了非德意志范围,比如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等。即使到一战前夕,哈布斯堡家族还在扩张。然而越向外扩张,哈布斯堡君主国控制的领地内的非德意志人口越来越大,越不容易建立起民族国家。
德意志地区上出现专制制度并不晚。在英国法国,专制制度时间长之后被人民推翻,然后再寻求新的政治制度(宪政等)。但是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地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从而奥地利就没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虽然后来出现过:奥地利帝位战争、玛丽亚特蕾西亚、约瑟夫二世的“开明专制”,但专制都没有被推翻。拿破仑战争之后拿破仑宣布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解散,然后奥地利变成了奥地利帝国,后来又变成奥匈帝国。奥地利国家的政治制度停滞不前,没法赶上时代潮流,没有跟上工业化的脚步。
哈布斯堡君主统治地区非常落后和保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火车轮船。英国火车烧煤,但是奥地利火车烧木头,还不让烧煤,因为奥地利领主们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烧木头可以赚钱。而且哈布斯堡领主还说:我坐在皇宫里,看见门前广场上的马车都坐不满,为什么还要修铁路坐火车?
普鲁士的那帮人原来在勃兰登堡,到了后来变成了一个选侯领地。在1415年,霍亨索伦家族(从瑞士发源的)拿到了波罗的海南岸的之前是波兰国王的领地,叫做普鲁士。普鲁士变成了波兰国王的封臣。条顿骑士团是个宗教团体(少林寺),是一个紧密的军事集团。条顿骑士团征服了普鲁士地区,后来这个地方又接受了波兰国王的领主权,而这个领主权在1618年又转交给了霍亨索伦的选侯。所以普鲁士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尚武的传统。三十年战争时期,瑞典军队曾今进入德意志,帮助新教对抗皇帝。当时瑞典初步形成民族国家,打仗非常勇猛。当时的选侯腓特烈·威廉一世(是勃兰登堡和普鲁士的统治者)对此印象非常深刻,他意识到了军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于是腓特烈就试图在普鲁士和勃兰登堡建立军队,但是当时这些地方都是领主统治的(被称为容克,意思是普鲁士地区的领主)。大家倾向于认为容克都是条顿骑士团的后裔。所以腓特烈要建立军队,就必须得到容克们的统一。腓特烈允许容克们在他自己的土地上对农奴们进行无限制的压榨(这是违反欧洲封建传统的),但是容克们要给腓特烈缴纳一笔军费,而且军队的军官只允许容克出身的人担任。这样这位选侯就成了勃兰登堡+普鲁士范围内成为了最有力量的势力,他手里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军队。这样普鲁士与容克和他们组成的军队融为一体。就这样,勃兰登堡+普鲁士政体的军国主义色彩开始形成了,专制统治也出现了。专制统治需要的官僚体系中的人员都是军队里来的,军队可以执行收税等任务,非常高效。
到了1701年,勃兰登堡+普鲁士摆脱了波兰国王的控制,正式成为了普鲁士王国。国王是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年,这个人跟刚才的选侯不是一个人),也被称为士兵王。他亲自训练军队,自称他自己就是“士兵”。普鲁士的专制权力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到了腓特烈二世(1740-1786),他实行了“开明专制”。在欧洲传统专制统治中,一个理论基础就是“君权神授”。到了法国革命之前,从启蒙运动开始到后来法国革命成功,君权神授已经站不住了。“开明专制”是指维持专制制度,而接受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一些概念,来改造国家和统治方式。“开明”就是启蒙思想的意思,用启蒙思想来强化专制统治。腓特烈二世自称“国家第一公仆”,“我是为人民服务的”。欧洲历史上被称为“大帝”的人寥寥无几,而腓特烈二世就被称为腓特烈大帝。他提倡高效的、带着进步取向的专制统治,活力四射。
普鲁士特别强调教育和科研。因此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电气时代,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普鲁士当时的受基本教育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德国的统一
拿破仑战争之后的1815年,维也纳会议(拿破仑被打败)之后,德意志范围内的1000多个领地已经合并成30多个邦国了。为什么合并?因为拿破仑占领这个地方的时候,觉得德意志太乱了,然后拿破仑就给合并成30多个邦国了。这个变化很重要!另一个更加深刻的变化是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出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此之前,居住在德意志土地上的人没有德意志民族的认同感。之前的人的归属认同感都在当地的邦国领地那里。德意志没有祖国,没有统一的德国。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很多很多知识分子站出来宣传:”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德国“。知识分子里面很多著名的,比如歌德:"德意志,你在哪里?"
1848年整个欧洲爆发了革命,在德国燃起了革命烈火。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整整让德国落后了200年。但是1848年的革命是完全失败的。30多个邦国每个都出现了革命,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每个邦国的专制统治。英法革命推翻的是整体的专制,而德国革命非常局部化,只为了革各个邦的命。造反者很容易让旧政府垮台,然后坐下来制定宪法,但是旧政府马上反扑,让坐下来开会的革命者束手无策。革命既然失败了,那就要转变革命领导权,转移给下层人民。这是革命取得成功的唯一保障。没有转手,那革命就不能调动更大规模的人民。但是德国1848年革命没有转手没有下放,那些革命者只能发动社会上很小一部分力量,所以革命失败了。在英国法国出现的“革命曲线”(先上升后下降)在德国之类没有出现。
英法革命的任务非常单纯:推翻国王的专制。但是1848德国革命附带了另一个任务:统一德意志。虽然革命在各个邦国出现,但是他们的目的不是统一。一帮知识分子在法兰克福开会,说要建立统一的德意志。这些知识分子手下没有一兵一卒。书生造反,肯定不成。所以书生需要实体力量来统一德意志,他们眼里的实体力量是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然鹅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在各自邦国是被革命的。于是1848年革命的两项任务互相冲突了。法兰克福的知识分子想把德意志皇冠给普鲁士国王,而普鲁士国王非常不屑一顾:“我永远不会从阴沟里捡起一个王冠“。
就在这时候,帝国境内一些非德意志民族的人开始造反,从而知识分子命令奥地利国王和普鲁士国王去镇压这些造反。这俩国王很愿意,在镇压完造反之后同时把军队开回了维也纳和柏林,全面镇压了1848年的革命。革命完全失败。
欧洲之前的模式是:王权慢慢将各地权力集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统一民族国家。但是德国有问题:德国有30多个国王,哪个国王最有资格来集合权力?皇帝吗?皇帝的中心不在德意志,皇帝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地区的非德意志色彩很明显,皇帝非常保守落后,对统一德意志没兴趣。普鲁士国王下达了一个宪法,向外宣部他变成了君主立宪国家。所以知识分子完全把希望寄托在了普鲁士身上。
俾斯麦是普鲁士的一个容克出身的政治家,在1848年还是一个小伙子,那个时候普鲁士国王惊慌失措睡不着觉,他在旁边冷冷的说:当国王就该睡觉。最终俾斯麦就当上了普鲁士首相,在普鲁士议会说:“当今大势,不是靠讨论和投票来解决的了的,解决当今大事的是铁和血”,于是变成了“铁血首相”。于是俾斯麦就开始打仗了。1864年俾斯麦攻打丹麦,当时德意志和丹麦在争夺一块地方,俾斯麦直接把丹麦打败了,鼓舞了德意志人民的士气。1866年普奥战争,普鲁士把奥地利打败了,命令奥地利离开德意志范围,所以德意志少了一块地方。奥地利是皇帝所在地,哈布斯堡家族头上一直带着王冠。如果要统一德意志,最有资格的就是皇帝。从合法性来讲,统一德意志就应该奥地利来统一。现在普鲁士要统一德意志,所以要从德意志领地上赶走奥地利。为了团结德意志人民的民心,加速的意志的统一,1870年,俾斯麦打了普法战争,让法国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钻进了圈套,仓促之间打败了法国,法国皇帝被抓住当了俘虏。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偷偷摸摸出现了。很快,俾斯麦带着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来到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宣布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1870年),威廉一世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在凡尔赛宫,俾斯麦召集来30多个邦国的国王,问他们:你们同意我成立新的德意志帝国吗?没人敢不统一。普鲁士靠着军国主义传统赢得了胜利。
俾斯麦这个打仗打的很奥妙。俾斯麦打得是外战,不是内战。这非常巧妙,匪夷所思。
德国的工业化
德国1870年统一之后,工业发展极速。到了一战爆发,煤产量仅次于英国,钢铁产量超过英国。新工业部门(化工、电器、光学、机械、石油)是德国的支柱产业。优质光学品垄断了世界。英国工业革命的支柱产业是棉花和煤炭。德国的产品是全新的,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在40年的时间内,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成为了比英国厉害的多的国家,是不得了的飞跃。“德国是第一个发展中国家”。德国是第一个成功追赶并超越了先行国家的发展中国家。
德國去的飛躍的原因有:德國終於完成了統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經濟政策。 英國的經濟政策受亞當斯密經濟學的影響,採用"自由放任",政府對經濟的影響管控越少越好。 德國有一派自己的經濟理論,其中Friedrich List就是代表之一。 他們的理論與亞當斯密的思路完全不同,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理論在工業化先行國家行的通(比如英國法國),而對於德國這種落後國家,自由放任是行不通的。 如果在德國使用自由放任模式,則德國會變的越來越落後。 他們提出英國動用國家力量來推動工業化發展,其核心詞就是動用國家力量,而亞當斯密的核心詞是國家遠離經濟。 德國經濟學人認為國家的任務就是支援、引導國家的工業化發展。 這些經濟學人被稱為"歷史學派",他們總結歸納歷史上經濟的發展規律,而"歷史學派"經常被人們忘記(亞當斯密通常利用一些例證和數據來支援其觀點)。
俾斯麥支持歷史學派的觀點,動用國家力量支援經濟發展。 德國政府把完成工業化作為自己的任務來執行,政府會提出經濟和工業化發展藍圖(五年計劃等等),但是企業家和工廠主願不願意按照政府提出的目標做呢? 政府說,按照政府規劃做事的人會得到好處,會得到政策方面的傾斜,反正則不會有太多好處。 通體來說,德國是政府領導的私有制經濟,這與英法很不一樣。 德國走的經濟發展道路也與同時代的美國完全不同。 這種模式對後來的世界造成了很大影響。 亞洲四小龍的發展走的都是德國道路,日本也是第一個按照德國模式完成工業化的。
德國的大國地位在哪裡?
"大德意志"還是"小德意志"?
"大德意志"是把左右講德語的、是德意志人的所有人放在一個國家,這也算是德意志民族主義。 其實大德意志針對的對像是奧地利(普奧戰爭趕走了奧地利),希望能夠把奧地利拉回德意志大家庭。 "小德意志"的思想不想要奧地利。 俾斯麥明白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力量有限,其實是認識到德意志的統一依靠了容克的力量。 當時的奧地利是一個龐大的帝國,是哈布斯堡君主國。 俾斯麥說:"奧地利這頭牛我們吞不下去。 "現在來看,小德意志是對的。
俾斯麥實際上掌握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權力很長時間,在1890年威廉二世繼位,很快拋棄了俾斯麥時期一直執行的小德意志模式。 俾斯麥一直認為第二帝國處境一直不妙,兩面受敵,西邊有強敵法國,東邊有俄國(龐大無比的北極熊)。 所以俾斯麥想盡量避免跟敵人發生正面衝突對抗。 但威廉二世很不滿意,把俾斯麥趕走了,威廉二世一手掌權,尤其體現在外交上。 "陽光下的地盤":去海外爭奪殖民地。 但德國崛起的太晚了,世界(尤其是非洲)已經被其他強國瓜分完了。 德國想去非洲跟其他殖民國家爭奪殖民地,「陽光」就指非洲。 德國進入非洲的國家是先進入奧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國),再進入奧斯曼土耳其,再進入非洲。 這種政策馬上把德國放在了歐洲其他強國的對立面上,從而把德國引入了兩次世界大戰。 德國認為自己來晚了,進入非洲之後就要猛吃,軍國主義的心態極具膨脹。
一戰中德國失敗,德意志第二帝國解體,德國出現了共和體制,出現了魏瑪共和國。 社會民主黨奪取政權,似乎德國直接進入了社會主義,但其實完全不是。 社會民主黨與共產黨之間有深仇大恨,工人階級兩大黨派之間敵對行為為納粹崛起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社會民主黨代表德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這對德國來說是奇恥大辱,社會民主黨變成了賣國賊。 魏瑪共和國從一個非常左的面貌中出現,在其生命的十幾年時間裡不斷向右走,一直走到了希特勒上臺。 希特勒解除了其他所有政黨,建立了第三帝國,實行一黨專制(納粹黨),經濟上實行整體化(整個國家的所有資源由納粹政府來調配)。 凡爾賽條約的基本理念就是把德國打敗(就像威斯特伐利亞條約一樣)。 希特勒要推翻凡爾賽條約,得到了很多很多人的支援,所以被德國全民選上去了。 在國外,希特勒提出了"生存空間"的口號,德意志土地小人口多,需要生存空間。
兩次世界大戰由誰負責? 二戰絕對應該由德國負責,是德國挑起的;但是一戰中雙方都是有責任的。 二戰中德國再次失敗,第三帝國滅亡了,希特勒吞併整個歐洲的夢想也破滅了。 戰後德國被分裂成西德(在美國控制下完成了民主化的改造,清算軍國主義,這對德國很不容易)和東德(蘇聯以社會主義模式進行了改造)。 這個分裂一直維持到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才倒塌。
德國在漫長的歷史中其實有過多次野心,試圖主導歐洲事務、成為歐洲的領導力量,也多次試圖用武力完成這樣的野心。 所有武力都失敗了。 當德國完全放棄了用武力主導歐洲時,德國在歐盟中確實成為了最核心的國家。 這可能就是德國歷史告訴我們的道理。
日本🇯🇵
日本在歐亞大陸東邊,離朝鮮半島很近。 它分為4個大島。
我們普通人對於日本的認識其實很多是似是而非的。 日本其實在世界大國中是最不合格的,它對世界格局和變化的影響並不太大。 日本是在20世紀非歐美國家中唯一擺脫了西方國家殖民統治的國家。 比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印度(全部被英國殖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體型龐大的西亞病夫,半殖民)。 日本沒有被殖民沒有被征服,而且它居然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跟西方列強平起平坐。 它也是非白人地區第一個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在日本工業化之前,工業化被認為是白人的專利。 白人至上主義認為白人腦子好,只有白人會做工業化的東西。 後來日本走上了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日本和德國非常相似,不僅包括軍國主義,而且日本進入近代之後發展模式全是德國模式。
日本文化:拿來主義
日本文化的拿來性和包容性很強。 日本從原始狀態到文明狀態,都是把別人的東西"拿來"。 日本的文明很早就有繩紋文化(部落時期),在西元前3世紀突然出現了文明。 文明應該是逐步緩慢生成的,但是日本一夜之間突然產生了文明。 這個文明是東亞大陸過來的。 西元前3世紀時,東亞大陸處於長期戰亂,中國正在秦漢之爭的時候,很多人就會逃難,往東走就走到了日本。 有些人說商周變革時期就有殷人(商人)逃難到日本。 西元前3世紀到西元后3世紀,日本文化突然從石器時代走到了鐵器時代,日本從中國傳入了很多東西(文字、服裝、醫藥、工具等),包括國家的概念。 中國史書上說日本有"倭國",包含一百多個部落國家,其中最著名的國家叫邪馬台。 這個時期叫彌生文化,出現了農業。
後來在西元3-6世紀,佛教、儒學、技藝傳入日本,而這個時候正好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東亞大陸動蕩不安,所以逃難的人才把思想文化帶入日本。 西元7世紀(盛唐),日本大批量引進中國制度(聖德太子、大化改新)。 盛唐對日本有很深刻的影響,日本派出留學生來中國,叫做遣唐使,學去了中國的政治制度:大一統皇權、龐大的官僚體系中央政府、律令(法律制度體系),還有器物技術等。 日本人現在寫古詩比中國人寫的好。
所以日本人的「拿來主義」是自然的,是司空見慣的。 日本人從來都認為好東西都是外來的,所以日本從來自己就創造不出來好東西,缺乏原創性。
最早进入日本的是葡萄牙人,葡萄牙在日本建立了很强的根基,培养了很多天主教教徒(1633年被镇压)。葡萄牙被赶走之后,日本政府允许两种外国的东西进入日本:中国的东西–程朱理学(日本长期以来认为中国很先进,程朱理学);荷兰人的西方的东西(称为兰学)。
中国被西方打败之后,日本人觉得”老师”不行了,慢慢日本人看不起中国,日本进入了学习西方、脱亚入欧的过程。
日本人来”拿来”的过程中有选择主义:对日本有用的就用,没用的根本不用。日本在学习中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丢掉了科举制和宦官(宫廷权力之争中皇权经常收到外戚【老丈人的势力,比如杨贵妃的哥哥】的干扰,皇帝可以动用官僚大臣抵制,还可以利用太监来与外戚抗衡)。我们以为日本的很多制度和中国一样,但其实完全是误解了。日本后来的政治制度跟中国确实不一样。很多人认为日本天皇就像中国皇帝,但其实完全不是,日本天皇最像中国皇帝的时候就是盛唐时候,很快那些外戚(老丈人们)就让皇帝没用了。所以后来日本的发展与中国的发展很不一样,日本皇权旁落,但是天皇的位子留了下来。天皇没有实权不是美国搞的,而是历史传统。但日本人然而很骄傲:我们的天皇”万世一系”,血统纯正。但其实中间是断过的,有天皇不是亲生的,是抱养的。
日本唐朝时期,”天下归公”,皇帝就是“公”。贵族领取俸禄(学中国),编制户口,统一税收,实行中国大一统的策略。一个朝代刚开始时,土地比较公平地分给农户,慢慢土地兼并开始,乡绅们的土地越变越大,公田变成了私田,贫富差距变大。中国也出现这种情况,只要贫富差距大到不可忍受,那就有了“陈胜吴广起义”,产生新的朝代,这个轮回一直转到了辛亥革命。但是在日本,地主的土地越来越大,地主雇佣士兵包围领地,出现了武士,地主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越打仗,武士的势力就越大。最后武士当政,征夷大将军(北海道的虾夷)建立了幕府。第一个幕府是镰仓幕府(1192-1333),后来又有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幕府统治日本将近1000年。德川幕府把日本从古代带到了近代。德川幕府(1603-1867)实行锁国政策,在这段时间当中,西方的势力和文化都没有很有效地渗透到日本,但已经开始渗透。
中世纪的日本
中世纪的日本就是一个”封建社会”。这种封建就是西欧的封建,而非中国的封建。藩国(大名)有家臣,家臣就是武士。这种层层分封的制度与中国完全不同,日本越来越像西欧。所以日本学习西方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就比较简单。很多人问: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时代都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后者没成功?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日本政治制度的”封建”跟中国的完全不同。日本在幕府时期的封建是西欧的封建,不是中国的封建。
日本古代时期的很多城市非常发达,比如江户很早的商业贸易就很繁荣。但是西欧城市都成了自治城市,而日本的城市从来没有自治过。欧洲专制王权的形成和商业和城市是结成同盟,与贵族的力量进行对抗。日本城市一直都依附于大大小小封建领主的。所以明治维新中很难利用城市。武士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在社会结构的意义上和容克是相似的。
明治维新
中国一直可以抵抗西方侵略,但是英国人1840年打倒了中国。日本觉得”以前老师都打不过,我一个学生能打过吗?” 于是日本人就愿意被欺负了,幕府对开国相当积极。1853年出现了黑船事件(1853),美国派出全副武装的涂着黑色漆的舰队,要求日本幕府开放门户、自由贸易等等。美国说一年之后他们再来,看日本如何答复。结果一年之后幕府全盘接受美国的条件,日本就在那个时候的世界上变得非常怪异,他们没有反抗,反而全盘接受。就连南非的祖鲁族都跟英国打了一仗。日本从来都是”拿来主义”,所以他们这样做也不见怪。日本承认美国厉害,使劲学习美国的东西,完了再瞧不起美国。于是,明治维新出现了。
1867年是巴黎的万国博览会,西方列强们纷纷展示自己工业革命的成果,日本也去参观了,发现真的落差太大了。日本不仅接受美国的不平等要求,反而连英国德国等列强的要求都接受。日本在对美国和其他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开港之后,变成了西方产品的倾销地和廉价原材料产地。日本的黄金大量外流。
平民认为幕府不能保护平民和领主的利益,开始”尊王攘夷”的运动。萨摩藩和英国打了一张(萨英战争),下关战争(长州藩跟英国打),都输了。所以变成了”尊王倒幕”,当时明治天皇即位(14岁)。一些倒幕的武士和一部分大名们,把天皇抬出来,说国家不是将军的,而是天皇的。他们要求收回幕府将军的权力,王政复古。幕府军队和倒幕军队打了戊辰战争(1868年,戊辰年)。明治维新也就在1868年开始了。各个藩的户口现在还给政府/天皇(奉还版籍),废除藩国,建立州县郡(废藩置县)。这改变了幕府的统治结构,改成了欧洲的国家结构,天皇掌握大权。1889年制定帝国宪法,使得日本正式成为宪法国家。帝国宪法几乎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宪法,几乎一字一句抄写。宪法规定:统帅权独立。军队的权力不受议会控制,而对天皇直接负责。这就铺垫了后来军人掌权的未来。明治维新也直接建立了军队。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是一个国家转型的关键,明治维新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这对日本后来的发展极其重要。明治维新消灭了日本的封建分裂状态。发动明治维新的人和明治政府的基本国策就是学习西方,但是学哪个国家?明治维新刚开始的时候,日本派出了岩仓考察团(1871-1873,当时明治政府才三岁),包括了明治政府所有的重要大臣(本土明治政府变成了一个看守政府,去考察的占到了当时中央政府官员的一半),这个考察团在欧美转悠了一年,走遍了欧美。他们的感想可以用三个词总结:始惊,次醉,终狂。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学习德国。理由是: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学不起先进的国家,德国也是个落后国家,也是当时欧洲发展最快的后发国家,我们学德国吧。但其实学德国有它的历史和文化原因(武士和容克)。
学习德国的口号:殖产兴业,商工立国,富国强兵(出去打仗扩张)。工业革命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日本也不例外,最早建立的国办企业是福冈缫丝厂(法国式),后来又建立了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聘请了大量外国技师。大久保利通也扶持民间企业。
日本人认为,学西方国家就要学彻底了,所以日本要学西方国家,就得有殖民地。工业化道路完全是德国式的,政府推动,结果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日本从一个中世纪的极其落后的经济体转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一战之前日本还是农业国家,一战之后日本变成了工业国。从1868年到1919年五十年时间,日本跨越了两次工业革命,完成了工业化。
穆斯林国家和中国都有一个特点:对外来文化和文明抵触心理很强。日本文化就像洋葱头一样,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日本文化的每一片都是外来文化影响的。
对外扩张和军国主义道路
到了1890年,明治维新差不多就结束了,伊藤博文时期改善了经济,也萌芽了日本文化中邪恶的部分:军国主义。到了1890年以后,日本基本上是靠战争来促发展。日本的强大军队也依赖于明治维新以来的工业发展。日本征服了朝鲜半岛(想要打开朝鲜国门促日本发展),占领了台湾(伊藤博文时期),而且打败了俄国,与中国打了甲午海战,吞并东三省,然后全面侵华,最后到了太平洋战争。打败俄国令世界震惊:黄种人居然打败了白人。
日本战败,由美国主导被强制进行了改造,但这个改造不如德国那样彻底。美国对德国的改造是和苏联对德国的改造同时进行的,但是占领日本的仅仅是美国军队,所以美国改造日本比较轻。美国没有把日本军国主义全盘端掉,还有个原因是朝鲜战争。虽然日本被美国炸成了废墟,但日本在20年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一大原因就是日本的软实力(科技人才,发展工业化的方法和思想等)没有被炸死。这些软实力都是明治维新留下的。战后日本的跨国公司对日本经济实力贡献极大。
5. 苏联 🇷🇺: 第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强国
俄罗斯国家的形成
一個錯誤的理解是:俄羅斯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 但實際上到了西元后9-10世紀,俄羅斯還出在部落社會,是"軍事民主制"。 俄羅斯人算做東斯拉夫人,在羅馬時期和日爾曼人差不多可以並列,被羅馬人看作蠻族。 斯拉夫人分為東西南。 東斯拉夫主要是俄羅斯民族和烏克蘭。 南斯拉夫人集中居住在巴爾幹半島。 西斯拉夫人主要是波蘭人。
第一個俄羅斯人的國家出現在烏克蘭基輔,這個國家稱為基輔羅斯。 關於俄羅斯人最早的國家基輔羅斯從哪裡來,目前還沒有定論。 西方人的普遍看法是:最早的俄羅斯國家是由瓦良格人建立的(諾曼人分支,諾曼人就是北歐人)。 諾曼人從北冰洋經過歐洲商道可以到達烏克蘭基輔,再到黑海再到北冰洋。 瓦良格人的領袖"留裡克"帶著他的手下沿著商道去搶劫。 到了862年,瓦良格人攻佔了諾夫哥羅德這個城市,就以諾夫哥羅德為中心建立了國家,即最早的羅斯國家——基輔羅斯。 俄羅斯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王朝:留里克王朝。 俄羅斯歷史上就兩個王朝:留里克王朝,羅曼諾夫王朝。 俄羅斯國家的歷史就追溯到9世紀下半葉。
瓦良格人隨後以諾夫哥羅德向南推進,到達了烏克蘭。 到了11世紀,基輔羅斯達到了100萬平方公里和500萬人口,體量相當大了。 但是它的統治還相當分裂。 Vladimir大公娶了拜占庭帝國的公主。 (羅馬帝國分為東和西,西羅馬帝國就是現在的西歐,東羅馬帝國就是後來的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在中世紀文化經濟相當繁榮,不亞於阿拉伯和中華帝國。 )然後基輔羅斯全面接受東正教 Orthodoxy。 (西羅馬帝國區域盛行天主教Christian,東羅馬帝國盛行東正教,其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是東正教中心)。 俄羅斯人去的教堂和英國法國德國人去的教堂不同的。 耶誕節在東歐西歐的日期都不同。 宗教的差異導致了東西歐文化隔閡。 Vladimir大公娶了東羅馬帝國末代公主之後,俄羅斯人民就認為他們是羅馬帝國的後代。 而且俄羅斯還繼承了羅馬帝國的雙頭鷹徽章。 雙頭鷹是要注視世界,所以俄羅斯長久以來就認為他們民族的使命是拯救世界。
東正教宣揚"王權神受",所以統治者們很喜歡。 Vladimir大公之後的統治者叫雅羅斯拉夫(1019-1054)。 這段時間是基輔羅斯最強盛的時間。 但是雅羅斯拉夫死的時候把國家分給了他的五個兒子,馬上大亂,基輔羅斯就被打散了,統一的中央政權也沒有了。
到了這時候,成吉思汗打過來了。 成吉思汗從中國一直打到了匈牙利,建立了蒙古帝國。 1240年蒙古人攻陷了基輔,一直統治了二百多年。 蒙古人要求原來當地的王宮接受蒙古人的最高統治權,接受調動打仗、收稅、上供,允許原先的王公們繼續統治原來的臣民。 當時統治俄羅斯的國家叫做金帳汗國。
莫斯科大公統治者莫斯科周邊的領地,這塊領地就叫做莫斯科公國。 莫斯科原來是一個很窮很不起眼的小村鎮,不是一個重要的地方。 伊萬一世 (1325-1341在位) 非常會來事,給金帳汗國的大汗上供好東西,賄賂大汗,而且還給妻妾們送禮。 伊萬還主動請纓去評定叛亂。 但是這非常討蒙古統治者的歡心,就讓他成為了俄羅斯這些領地的最高統治者,成為了俄羅斯王公中最高的人。 慢慢莫斯科人的羽翼豐滿,到了吉米特裡·伊萬諾維奇(1359-1389)的時候,在1380年的庫里科沃與蒙古決一死戰,雙方都死傷幾萬人,但還是打敗了蒙古。 到了伊萬三世(1462-1533)的時候,莫斯科公國的聯軍徹底消滅了蒙古人,把蒙古人徹底趕走了。 到此,蒙古人統治俄羅斯240年。 這也是「民族解放運動」。 民族解放運動之後就應該是"專制"。
蒙古统治结束之后不久,莫斯科公国宣布自己是帝国。第一个俄罗斯帝国的皇帝是伊凡四世(1533-1584),也被称为伊凡雷帝。这个人脾气暴躁无比,亲手打死了自己的儿子。他建立了沙皇制度。沙Tsar其实是Caesar的转译。西方人说:蒙古人很残暴,对俄罗斯留下了深深的东方专制主义的印记。但沙皇制度的出现还有社会原因。伊凡雷帝在位的时代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期,也是西班牙的专制时期。俄罗斯的专制出现不晚于欧洲其他地区,但是这两者的社会基础不同。西欧的专制王权的基础是商人和城市,共同打击封建贵族领主和他们产生的分裂势力;但俄罗斯的商业和城市没有发展起来,俄罗斯的商业和城市都很原始。俄罗斯没法利用商业和城市,那么国王的专制权力依托于谁呢?用谁来支撑呢?俄罗斯依托于”军功贵族”(打仗打赢了然后册封为贵族)。伊凡雷帝把莫斯科周边的土地分配给军工贵族,把古老的世袭贵族驱逐到远远的那些土地,让他们远离政治中心。
“农奴制”与这样的社会形态有紧密联系。”农奴制”在整个欧洲都出现过,但是在西欧农奴制结束很早。15世纪时西欧已经没有农奴制了。而俄罗斯的农奴制在慢慢加强。1649年沙皇颁布了法典:所有农民全是农奴。沙皇依赖于军功贵族,贵族有土地,有土地就有钱有权,土地的用处在于种地,种地的是农民。俄罗斯扩张太快,地广人稀。农民一旦不高兴就拔腿就跑,跑了贵族还找不着农民。这些农民跑到新的地方开荒种地活下去,这些人就叫做”哥萨克”。农民一跑地主的利益就受损失了。因此1649年的法典就规定农民不准跑,跑了就要严惩。农奴制就是不准农民离开领主的土地,哪里生的就在哪里待着。沙皇专制与军功贵族紧密联系,而军功贵族需要农奴制。从而沙皇专制与农奴制紧密联系。西欧在17世纪都开始消灭专制制度,而专制制度在俄罗斯方兴未艾、愈演愈烈。
沙俄最大的时候2300万平方公里。起初就是莫斯科,然后是莫斯科附近的俄罗斯地区,然后一圈一圈往外扩张,不到两百年从莫斯科直接打到了堪察加半岛(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么大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文化、宗教、语言、所有的一切都有着差异(光看看中国就知道)。宗教有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萨满教…… 文化上也什么都有,不同民族的开化程度差距极大。沙俄有200多个民族,麻烦极了。中国过了5000年才捏成了现在的中国共同体,俄罗斯200年能捏成什么样?那只有一个办法:压,压的谁都喘不过气,压成一个东西。这就是沙皇的办法。所以沙皇专制有非常深厚的根源。俄罗斯帝国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沙皇专制,农奴制。
伊凡雷帝之后,继承人出了问题,他的二儿子非常懦弱,不能胜任沙皇一职。后来在波兰支持下出现了两个伪王(伪太子)。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是伊凡四世的儿子的一个姻亲,与留里克王朝没血缘关系。这个人1613年被选作了皇帝。罗曼诺夫王朝 (1613-1917) 出现了,一直延续到了1917年。农奴制和沙皇专制都延续下去了,俄罗斯的落后状态也得以持续。一个国家的落后经常体现在战争中(比如鸦片战争)。彼得一世(1682-1725)推崇”西化”政策,因为彼得自己在北方战争中感受到了俄罗斯的落后。俄罗斯作为一个内陆国家,扩张的时候就想要一个波罗的海的出海口。瑞典当时是北欧最强大的国家(因为非常早形成了专制王权,非常早形成了民族国家,成为了北欧最强大的民族国家),所以沙俄需要跟瑞典打仗来争夺出海口。为了打仗,沙俄把自己的首都迁到了圣彼得堡(当时是个小渔村,叫彼得格勒->列宁格勒)。这场战争打了21年,怎么都打不赢。于是彼得一世明白了,是沙俄太落后了,所以要向西方学习(中国也一样)。
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设立省州县的体制,设立枢密院、钦差大臣等。彼得一世认为当时沙俄的社会习俗都是落后的。彼得一世还匿名去荷兰学习造船。当时俄国人都是大胡子大袍子,他要求贵族们剪胡子(跟满清剪辫子一样)。沙俄向西方学习也是强制的,这个强制也延续到了现在。彼得一世的西化政策实际上受到了强烈抵制。彼得一世之后的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是个德国人,出生在普鲁士什切青,她小时候被一个女沙皇看中作为儿媳妇带到了俄国。她刚到俄国一句俄语都不会说,原生家庭条件很贫困。最后她也当上了皇太子的媳妇。她努力学俄语,说的比俄罗斯人还好。叶卡捷琳娜的丈夫(从小在德意志长大,根本不爱俄国)继承了王位,但是他能力不强,不受国人喜爱。叶卡捷琳娜(二世)找准机会发动政变当上了女皇。她继承了彼得一世的西化政策,实行了”开明专制”,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运用到专制制度中,巩固专制统治。她读过很多启蒙思想家的书,特别喜欢狄德罗。她建立了莫斯科大学,重视科教文卫。她的改革的确很有成果,但是都是为了加强专制。她还想过要立宪,但是被普加乔夫起义给弄害怕了。叶卡捷琳娜还想废除农奴制,但最后发现废除农奴会威胁到沙皇专制。到了1796年法国大革命,叶卡捷琳娜看明白了:法国启蒙思想(自由平等博爱法治)的后果就是有人来推翻你。所以叶卡捷琳娜再也不开明专制了。叶卡捷琳娜时期俄国扩张到了美洲(阿拉斯加)和土耳其和黑海,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是第二个被称为”大帝”的人。
接下来就是拿破仑战争,拿破仑军队败在了莫斯科城下,亚历山大一世带领俄军变成了欧洲事务的仲裁者。通过这场战争,法国革命的种子却扎在了俄国沙皇的心里。当时的沙皇叫做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叶卡捷琳娜的孙子),表示愿意改革,愿意建立君主立宪国,也形成了《国家法典绪论》。但最后没做成,俄国内部的保守思想太强大,改革就终止了。这也导致了十二月党人起义,这其实是贵族的”兵谏”。俄国的部队都是贵族,当它们在拿破仑战争中打到法国的时候,他们接触到了法国的思想,觉得还是起义好。于是他们就带领部队去皇宫情愿改革,当然当场都被镇压了,要么死要么重刑和流放(怎么像六四?)。这件事发生在1824年12月26日。
十二月党人政变之后,俄国向哪里去?有两种思潮:一种是要去俄罗斯传统文化(彼得大帝改革之前的东西,宁静的村舍制度)中去寻找改变俄罗斯面貌的途径,这批人叫斯拉夫派;另一种认为俄罗斯的传统文化是毫无意义的、反动的,所以俄罗斯必须全盘西化,这批人叫做西方派。(大跃进?文革?六四?)这种”怎么办、哪里去”的问题在后发国家中是普遍的,中国已经讨论了200年,在土耳其、在俄罗斯,都还在讨论要怎么办。到了19世纪40年代以后,出现了革命民主主义(对应斯拉夫派,代表人物: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俄国自由主义(对应西方派)。后来六十年代,俄国人认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直接绕开资本主义走到社会主义,这样就可以比欧洲国家厉害👍。于是就出现了两个社会主义:一个社会主义是”村社”社会主义(民粹社会主义),俄罗斯文化中的农村公社被搬了出来(这种公社制度在古老的俄罗斯很普遍,所有的农民都一样,贫富差距非常小,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是俄罗斯传统的社会主义资源;另外一派是马克思主义,认为有五种社会形态,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程度之后才能出现社会主义,只有当资本主义把生产力发展到了极限的时候,社会主义才会出现。马克思主义不是俄国本土的,而来自于西方。民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社会主义恰恰嵌入到了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对峙中。这个对峙一直延续到今天,在21世纪的表现就是普京和叶利钦。
俄國的落後再一次在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中顯露了出來。 克里米亞對俄羅斯非常重要,誰控制克里米亞誰就控制黑海。 黑海連著兩道海峽,統稱為土耳其海峽。 通過土耳其海峽就可以進入地中海,就可以進入大西洋。 地中海是歐洲的心臟,俄國歷朝歷代,無論是沙皇還是總書記,都要進入地中海。 要成為世界大國,就要成為海洋大國(一帶一路)。 而西方國家就要堵俄羅斯這條路。 在這次克里米亞戰爭中,是俄羅斯跟土耳其打,土耳其已經是西亞病夫,但是有英國和法國幫忙,最後還是把俄國打敗了。 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標誌著俄國在歐洲仲裁者地位的丟失。 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讓俄國人意識到,再不廢除農奴制加快發展工業,俄國就完了。 亞歷山大二世隨後在1861年解放了農奴,兩根支柱的一根已經斷了。 之後的俄國就走上了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道路,是西方派的一大勝利。
這以後俄國發展飛速,到了1914年俄國已經成了歐洲第四大經濟體,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這僅僅是農奴制改革40年之後(中國改革開放? )。 但是亞歷山大二世保留了村社佔有的制度,20世紀斯托雷平改革也消滅了土地公有制。 土地完全私有化了,農村兩極分化嚴重。 一大批富農雇傭勞動發財致富,貧下中農完全貧困。 這被斯拉夫派認為是不可接受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也是不可接受的。 工業化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所以1917年的革命是有社會原因的。
在社會問題的推動下,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的俄國化版本)出現和傳播了。 "列寧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怎麼創造性發展的? 馬克思:資本主義將生產力得到了絕對的發展,而且在全世界都達到全盛的時候,社會主義才會代替資本主義,而且是同時在全世界替代。 最大的創造是:列寧認為資本主義一定會被社會主義取代,但是社會主義革命一定發生在資本主義最薄弱的鏈條上,這個最薄弱就是俄國。 列寧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可以不在全世界同時發生,而可以先在一個國家發生,這個國家就是俄國。 俄國發生了社會主義革命之後,就會帶動世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俄國出現不是偶然的,是有深刻的歷史原因。
普列漢諾夫將馬克思主義帶入俄國,他要推行原教旨馬克思主義,不主張發動十月革命。 所以主張發動十月革命的人是少數,這些人就是信了列寧主義。 (布爾什維克是多數人的意思,但剛開始其實是少數人,與之相對的事孟什維克)。 直接引發十月革命的是一戰中俄軍慘敗。 俄國每一次慘敗就會引發俄國社會的一次大變革。 列寧主義拉攏統一了俄國長期以來存在的兩種思潮,團結整合了力量。 列寧主義是俄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的發展。
苏联的强大
1914年一战爆发,刚开始双方都认为这个战争应该是速战速决的,最多几个月。但是战争打了4年之久,战争情况十分惨烈,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牺牲。俄国军队打得相当不好,基本没打胜仗。沙皇制度下军队领导都是些庸才,最奇特的现象就是: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身边的Rasputin,Rasputin长期在沙皇附近活动,沙皇的军事行动先要向他请教。俄国沙皇制度病入膏肓,整个军事体制运作非常落后,几百万军队在前线作战,但军队器械非常少。这些因素导致了1917年革命。1917年2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苏共这么说),但没有解决停止战争的问题,没有使俄国摆脱战争阴霾。
然后爆发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此次革命。但是十月革命之前,大部分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都认为时机不成熟,发动革命是冒险。几乎只有列宁一个人坚持在当时发动革命,他认为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以后可能就没机会发动无产阶级革命了。布尔什维克党的两位内奸将要发动革命的信息透露出去了,甚至都刊登到了报纸上。所以列宁不得已提前发动了革命。最后在11月7日发动了十月革命。这一天其实没有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主要是工人赤卫队攻打冬宫,守卫皇宫的都是士官生(军校学生)。正规部队都在一战前线,所以冬宫很容易被攻破了。莫斯科发动革命之后被工人苏维埃占领了。之后俄罗斯打了两年内战,十分惨烈。饿死冻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为了赢得战争胜利,苏维埃执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没收私人企业(城市),余粮征集制(农村,为了红军有粮食吃,世界上就是派人下基层抢粮食)。这的确维护了苏维埃政权,但也使农民与政权离心离德,滋生了农民内心的反抗情绪(有武力反抗),给俄国经济带来了破坏。1921年冬天大饥荒时仍然推行战时共产主义,引起了大量不满。布尔什维克领导逐步认识到这种情况,在内战快结束的时候(1921年3月),列宁为主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始调整经济政策,成为”新经济政策”(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而言):城市内恢复部分的私人工商企业;在农村鼓励农民满足生活需要的前提之下把多余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国家可以收购。”新经济政策”在三年的时间内把俄国的经济恢复到了1914年战争爆发时期的水平,很厉害很有效。莫斯科国营百货商店是当时新经济政策等代表。
苏联刚建立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承认苏联的承认。阿曼德·哈默是第一个进入苏俄的美国公民,给苏俄带去了继续的医疗器械。列宁渐渐同意外国资本家来国内经营一些苏联国内无力经营的项目,比如在西伯利亚开矿。哈默带领开创了美苏的贸易。亨利·福特也资助苏联建立了高尔基汽车厂,生产了噶斯车。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了很快复苏。其实是把商品、货币、市场引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当中去。
十月革命本身没有建立国家,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沙俄帝国解体了,很多沙俄帝国的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脱离了沙俄,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很多地方也爆发了当地的无产阶级革命。这些地方在1922年联合起来组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成苏联。苏联很快制定了宪法,由于它是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联盟,按照列宁的构想,这个新的联盟实行民族自治的制度。不同地区居住居民的民族可以不一样,民族聚居区内部联合起来作为民族共和国,然后再合成一个苏联。列宁时期的苏联宪法规定:这些民族共和国可以加入苏联,也可以离开苏联。这样规定的理由是:阶级的认同可以超越民族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无产阶级可以没有民族国家。这样的制度在苏联共产党控制下问题不大,但是苏联后来解体恰恰就在这里崩盘了。这个问题非常非常严重,可能是苏联解体很重要的教训。
列宁在世期间完成了两项任务:巩固了新的苏维埃政权(给整个世界带去了马克思主义);恢复苏联的经济。1924年列宁去世,1925年联共(布)(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召开第14次代表大会,确立了苏联要建设成自主独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列宁去世之后,党的最高领导人空缺。当时有几个候选人:托洛茨基(党的元老,党的创始人之一,列宁长期战友,红军最高领导人和指挥官,完成了战胜白军的大部分任务);斯大林。斯大林比托洛茨基年轻一代人,斯大林在列宁去世之前担任党的总书记,负责人事任命工作。列宁去世之前留下过所谓的政治遗嘱,而是在列宁重病期间由列宁断续口述然后列宁妻子记录整理下来的。后来,特别是在赫鲁晓夫是在,苏联共产党承认了政治遗嘱的存在。政治遗嘱中对当时可能的候选人做了列宁自己的判断。列宁说斯大林很有组织能力和才华,但是斯大林性格暴躁,不适合做党的领袖。在确定党的最高领袖的时候,苏共召开了特别代表大会,宣读了列宁的遗嘱,但最后还是推举斯大林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时代开始了。
这次十四大上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和完成的。(苏联的发展与计划经济是紧密相关的。)第一次对国家经济做计划性的安排是1926年,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928-1932)提前一年完成,年平均增长19.2%。二五计划(1933-1937)也是提前一年完成,年平均增长17.1%。三五计划(1938-)没有执行完,因为苏德战争爆发了,但在这期间工业农业增速还是巨快。这两个半五年计划使苏联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工业排名从1913年的欧洲第五排到了1937年的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用了十几年走完了西方国家需要走几十年上百年的路。在苏联蓬勃发展的时候,美国刚经历过大萧条。很多西方知识分子都说马克思胜利了,资本主义完了。罗斯福也学习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在美国自由资本主义中加入了政府干预,也就是罗斯福新政。这2.5个五年计划彻底改变了苏联的地位,但我们发现重工业(军工、机械、能源)发展极快,而轻工业和农业一般。苏联的工业化实际上依靠剥夺农业(比如劳动力和政府计划)来取得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样的现象短期来看很好,但是长期来看有点危险。重工业没法拿来吃拿来穿,民生产业长期被忽视。二战之后西方各国经济恢复腾飞的时候,苏联的民生产业弱点被充分暴露。赫鲁晓夫去美国访问时,肯尼迪展示了普通人厨房里的家电,苏联人都没有。苏联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广大的工人农民都受物质匮乏的折磨,人民的生活仍然凄惨。
斯大林模式故意抬高工业产品在国内销售的价格,从而从农民那里掠夺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相反,这个做法是不利于农业发展的。1927年,英国与苏联断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与苏联做对。斯大林模式强调的是发展速度。”没有重工业就没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么苏联就像中国一样被人蹂躏。” 在191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西方的经济、技术和人才转而寻求苏联,美国有10万人申请移民苏联。苏联当时有2/3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苏联人民当时有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斯大林去世的时候,人均的粮食和肉类产量还不如沙皇时期。
计划经济是苏联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本色。最早的资本主义是西班牙葡萄牙,是有重商主义理论来支撑的。接下来的是英国法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是亚当斯密的理论支持的。德国打破了亚当斯密理论,取得了高速发展,是历史学派支持的。每一条发展模式背后都有理论指导,苏联背后的理论就是斯大林模式(《简明联工布党史》),就是斯大林模式。亚当斯密在经济领域要撇清国家的力量,而历史学派领导的德国动用国家力量保障经济发展,把实现工业化当作国家的任务。到了苏联,国家不仅要推动、指导工业化,计划经济是国家直接运作工业化,国家所有经济直接由政府操作。国家直接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国家计划委员会),并把计划下达给每一个部门,不仅是工厂公司城市各个部门,而且要下达到农村。中国的计划经济不下达到农村,中国农村有人民公社,只下达给城市工厂、街道工厂。这种发展模式前所未有,无法想象。这种发展模式可行的前提就是公有制,所以才能有效下达计划。1940年苏联生产1800万吨钢,日本入侵中国时年产500万吨钢,中国当时才几十万吨钢。苏联在1930年就有飞机发动机生产。苏联生产的重工业产品都很容易转化成武器,对于战争很方便。苏联的一个拖拉机厂就可以马上转化为坦克制造厂。没有这些东西,苏联不可能打败德国。二战苏德拼的不是人,拼的是钢铁和工业。西方很多历史学家故意抹掉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苏联捍卫了世界和平,无愧于世界大国的尊严。
苏联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卫星,送加加林上了太空。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达到这样的高度确实是奇迹。
回到计划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计划是仅仅由一个单一职能部门制定出来的。一年生产多少飞机坦克这可以计划,但是生产多少鞋带发卡,这没法计划。在国家经济起步阶段,因为经济体量小,可以计划;但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计划的事无巨细变得不可能了。计划部门做计划的人也变得油了,刚开始还去认真调研,后来开始瞎制定计划,高指标瞎指挥,与实际情况越来越脱节。英国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惨遭虐待贫富悬殊,德国发展过程中容克慢慢将国家推向了军国主义,所以每个国家飞速发展都有问题。从英国到法国到德国到苏联,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强,而每一个典型都出了问题。我们希望看到国家发挥调控作用,市场活跃的情况,但这可能吗?非常困难。(很关键)
苏联的失误与解体
斯大林的个人地位的评价是永远值得讨论的历史问题。斯大林崇尚个人崇拜。斯大林从一个比列宁小一辈(半辈)的人起步,引发了广泛的党内斗争。斯大林要干掉的第一个人就是托洛茨基(提倡把苏联革命的烈火星火燎原,烧到全世界)。切·格瓦拉是托洛茨基思想的后来发扬人,即”托派”。另外两个人是季诺维也夫和加墨涅夫(透露十月革命的那两个人),还有一个理论家叫布哈林(苏共党报真理报主编,理论水平极高)。斯大林强制性实行农业集体化,布哈林认为步伐太快,快了不稳,但是斯大林说布哈林是右倾机会主义,是富农的代表。最后党内斗争和大清洗了半天,确立了斯大林一个人的最高的权威。领导十月革命的29个中央委员中,大清洗中斯大林干掉了15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中有16位领导,12位被清洗。5个元帅中3人被处死,5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3个被处死,12个二级集团军司令员中12个被处死…… 大清洗问题非常严重,(习近平从严治党与之类似??)
斯大林个人崇拜越来越严重,即便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功劳巨大,但清洗活动一直在进行。二战之前苏联在世界上的口碑极好,尤其是苏军在欧洲战场上的顶梁柱的作用。尤其在二战战后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苏联成为各个国家仰望的楷模。如果当时苏联意识到了自己以前犯的错误,然后再进行自我改造的话,那现在的世界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苏联最大的问题就是错失改革良机,最好的机会就是在二战结束、苏联如日中天、斯大林威望达到最高的时候。(习近平什么时候进行民主改革??)当时主管经济的人建议斯大林进行改革,但斯大林完全听不进去,认为他们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如果制度不好,我们怎么打败纳粹德国?” 于是这些人就被消灭了。
赫鲁晓夫上台玩弄了很多阴谋手段,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造成了剧烈社会动荡。(不要过于激进批判上一代领导人)赫鲁晓夫看到了苏联的问题,但还是利用斯大林的办法改革斯大林的问题。赫鲁晓夫比较毛躁,改革成效不明显。勃列日涅夫党政18年,刚开始确实取得了一些改革成就,而且勃列日涅夫觉得改革很累,后来就没怎么改革。勃列日涅夫统治晚期,苏联党和国家都是死气沉沉的。勃列日涅夫去世时中央委员的平均年龄是70多岁,接人的两位领导人都是老头,有一个在病床上办公。于是人们需要选一个年轻人,搞了个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还来过中国(64之前),学习邓小平的经济改革。他试图参考邓小平的办法来改造苏联,发现根本推不动,原因之一在于年轻人使唤不同上面的老头。
他想用”新思维”:政治改革(多党制)带动经济改革,结果整个国家就乱了,乱在民族政策。哈萨克、吉尔吉斯、高加索都退出了苏联,第一个退出的是立陶宛,一下就多米诺骨牌效应了。最后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联邦宣布退出苏联,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所以,不要以民族居住区作为行政划分单位(渗透新疆西藏)。
叶利钦成为了俄联邦总统,实行全面拥抱西方的政策,希望把俄罗斯改造成跟美国完全完全完全一样的国家。其实这完全做不到,因为俄罗斯有强大的斯拉夫派传统,有强大的民族自豪感(认为他们是第三个”罗马”,西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俄罗斯,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一直到今天)。叶利钦全盘拥抱美国,而西方不认他。西方人从来不认为俄罗斯文化属于欧洲,不认为俄罗斯人属于欧洲人。这让叶利钦大失所望。叶利钦请西方经济学家来给俄罗斯经济治病,结果”休克疗法”直接让俄罗斯经济死亡了。叶利钦觉得自己的路线出了问题,所以他就拉了一个人出来:普金。
俄罗斯的未来
在苏联之前崛起并成为世界大国的7个国家没有可能再做一次世界大国。而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还没走完。
6. 美国🇺🇸:当代资本主义集大全
美国的殖民地历史
美国曾经是英国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东部的13个州发展成了最初的美国。重商主义必须与殖民主义联系在一起,英国最早的殖民并不比西班牙晚太多。1492年发现新大陆,1497年都铎王朝派出了意大利人卡波特去了北美探险,因为拉美都被西班牙控制了。卡波特去了好几次之后,发现那些地方荒凉一片,没开发价值。英国第二期探险就到了半个世纪以后的伊丽莎白时期。英国为了抢劫西班牙的运输金银财宝的船只,在大西洋上做海盗。今天的英国贵族来源于这些海盗,最著名的海盗德雷克亲自完成了环球旅行,还受到了伊丽莎白的授勋。德雷克与其他海盗不同,他直接从英国向西南开,绕过南美最南端,进入南美洲西海岸进行抢劫(那里没有西班牙军队设防,因为西班牙不认为有人能去那里)。结果西班牙人派舰队围追德雷克,最后德雷克逃跑到了北边,再往西走横跨太平洋,进入了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最后回到了英国。最后伊丽莎白授勋给德雷克也算是无敌舰队海战的一个原因。
伊丽莎白有个大臣叫雷利 Raleigh,北卡有个地方就叫雷利。雷利组织移民活动,送了100多个人去弗吉尼亚,过了一年一看,那些人都没了。雷利发现美洲印第安人鼻子里会冒烟,结果就把烟草带到了欧洲,也算是烟草之父了。早期移民北美的英国人脑子里都是遍地黄金的期待,早期移民活动极其困难和艰苦。最早在美洲站住脚的地方就是1607年在弗吉尼亚的詹姆士顿(威廉斯堡?)(为了纪念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国王)。第二个站住脚的地方就在马萨诸塞州,一批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前往马萨诸塞州,这批清教徒中的男人签订了五月花公约:人人平等,遇到问题一起协商解决,相互帮助。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公约,是因为清教的教义中强调平等。很多人认为五月花公约是美利坚建国的基础,实际上当时公约的签订有很强烈的现实依据,而非思想上的高度。尽管说人人平等,但是这个平等仅限于内部(清教的某个派别)的平等,他们会排斥甚至迫害其他社群。他们建立了一个神学共同体,政教不分。他们内部后来出现了一些”异教徒”,这些人被他们赶出去了。
为什么移民?美国人宣称去追求宗教和政治的理想,因为欧洲太肮脏了,要去找一块净土建立上帝的天国。但是历史学家们知道,大部分移民追求的是土地,因为早期去移民的是穷人,是那些在本土完全活不下去、无立锥之地的穷人。这些穷人为了待开荒的土地去移民,这些穷人把自己的7年生命典当了,去美洲开荒。少数人是去追求自己的宗教理想的。一部分天主教徒在英国收到了迫害,到了马里兰州建立天主教社群。新英格兰是清教徒建立的。极少数人是信仰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政治信仰的。(历史不是发生出来的,是写出来的。所有历史书都是历史学家写出来的,都带有主观色彩。)
有说法:”美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因为美国建立在无人之地上。” 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非常少,而且印第安人在白人眼里不是人。北美没人,所以北美是上帝留给他们的净土。美国干干净净没有肮脏污秽。这种说法非常流行。美洲出现的英国殖民地与其他地方的英国殖民地是不同的。印度一眼看过去都是印度人,美洲殖民地一眼看过去都是白人。建立一个殖民地就得要建立社会制度,社会制度要有根源。所有殖民地都是按照英国制度建立的,都是小型英国。美国的政治和社会都是效仿跟随英国的,有斯图亚特,有克伦威尔革命,也有光荣革命,因为当时的美国就是英国。美国革命怎么不出拿破仑?其他国家革命都会出”拿破仑”?因为美国的拿破仑早就出现过了,是克伦威尔。美洲殖民地是跟着英国走过克伦威尔,走进君主立宪。英国人对克伦威尔讨厌极了,所以在美国的英国人不可能做克伦威尔。流行的”美国特殊论”是站不稳的。
英国对于北美殖民地的管辖其实是肤浅的,殖民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治。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作为国家的诞生。这个年份在英国是工业革命起步的年份,英国工业革命就是在这段时间起步的。13个殖民地跟着英国一路走来,一直走到178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居住在美洲殖民地的英国人具备着与英国一样的、发动工业革命的条件。英国人发动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政治、法律、思想、习惯等等条件,美洲殖民地都具备了,唯独没有民族国家。1783年之后,美国与英国完全相同了,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与英国几乎一样可以发动工业革命了。美国的特殊性就在于这里。美国工业革命之后迅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个根源来自英国。美国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英国、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而非印度那样的殖民地。美国的文化是Anglo-Saxon人的白人文化,是白人至上主义。今天美国的种种怪像都是这个根源。
美國獨立之前的歷史與英國緊緊相連,需要注意。 全球史的研究很重要。 1783年跟英國打完仗,1787年才形成了美利堅聯邦。 制憲會議在費城舉行,參會人大部分有大學文憑,開了116天。 《聯邦憲法》的實施真正確立了美國的誕生。 英國人偷渡去美國,給美國帶來了第一個紡織機器。 歐洲的技術為美國工業革命打好了基礎。 但是制憲會議沒有廢除奴隸制,因為如果廢除了奴隸制,美聯邦就不會形成。
華盛頓創立了美國,林肯拯救了美國。 (1861年)葛底斯堡戰役。 美國沿襲英國的專利權制度,但美國人把對於文學藝術技術科學的專利權寫進了《聯邦憲法》。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s.
建國以後
美國建國以後,開始了西進運動 (Westward Movement) 。 從大西洋另一邊來的人一波一波沖向美國,先來的人住在東邊,後來的人往西走,最後就開發到了太平洋沿岸。 西進運動有兩個後果。 看得見的後果是:美國疆域大大擴大,從97萬平方公里擴大到了937萬平方公里,人口從300萬到了3億。 看不見的後果是:很多來美國的人都是很貧窮的,來了美洲是尋找土地尋找新的生活的。 這種艱苦奮鬥、艱難探索、富有創新的美國精神其實是當時開墾西部逼出來的。 美國精神是西進運動中培養起來的(當然五月花啊民主啊也有貢獻)。
南北戰爭發生在1861-1865年之間,導火索是林肯的當選。 林肯在競選過程中公開宣佈他要廢除美國奴隸制度。 其實在美國建國的之後以及建國以後,北方的各州依賴於製造業和商業經濟,南方(弗吉尼亞往南)依賴於農業種植業,往往種植經濟作物(棉花、煙草、甘蔗等),而非糧食作物。 南部經濟效益其實是非常好的,這些經濟作物也是某些工業的原料。 種植業需要大量工作力,美洲本地沒有,則從西非販賣黑奴過來。 美國人用朗姆酒喝暈非洲黑奴再將其販賣過來。 南方的經濟作物大多數會送到歐洲去(因為美國在殖民地時就是這個情況),而非送到北方。 北方非常氣憤,國家的經濟流通是有障礙的。 林肯廢除奴隸制,南方肯定不幹,於是南方宣佈退出美利堅聯盟,北方派出軍隊攻打"叛亂了的"南方各州。 南北戰爭不僅是道德問題,而且有深刻的經濟利益問題。
南北戰爭非常慘烈,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現代化戰爭",動用了當時的最先進的武器,比如機關槍、重機槍。 北方一定要把南方打敗,南方一定要維護奴隸制和南方的主權。 所以這場戰爭非常慘烈,雙方打得非常英勇。 最後1865年北方打敗了南方,美國的版圖保住了。 如果南方打敗了北方,南方分裂出去。 那美國之後就會分裂成更多小國家,因為美國國內的組成是很多元化的。 其中Taxes, CA, AZ, New Mexico, Colorado, 奧克拉荷馬等地以前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這些地方要獨立,民族條件是很合適的。 這些地方在脫離西班牙統治后屬於墨西哥,結果美墨戰爭時美國給搶過來了。 德克薩斯的州旗是孤星旗,意思是德克薩斯就是一個國家。 美國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前幾年加州要獨立,但根據《聯邦憲法》,各州可以自由加入美國,但是不能離開美國。 美國比蘇聯聰明:)
当这个世界其他地方闹分裂的时候,美国政府:让他走啊,这叫人权。而美国南方想走的时候,人权就不见了。
北方的胜利意味着工业制造业的胜利,南方的失败意味着种植业的失败。从此以后南方经济就依附于北方。废除奴隶制对美国工业化非常重要,被束缚在庄园里的奴隶被解放之后,发展工业化有了大量劳动力。当然,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极其迅速。美国的工业化由新兴产业主导,化工、石油、汽车、钢铁…… 这是典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另一只领头羊是德国)。19世纪末美国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崛起也就发生在1865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代也被马克吐温称为”镀金时代”。表面上看光彩夺目,但是本质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垄断财团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小企业破产,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产品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盛行。钱权交易也很流行,财团和政客相互绑定共生。腐败上至总统,下到农民。最后1929年经济大萧条发生了。
很多人误解:美国这种国家三权分立就可以预防腐败,有选举有国会,怎能腐败?这是对选举制度的误解。其实选举本身就是腐败的根源。通过选举可以掌握政权,如何拿选票?那就用各种办法拿选票,最容易的就是用钱贿赂用钱买。只有制定了详尽的法律并且严格调查执行,才能杜绝选举中的腐败。镀金时代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也出现过(江和胡时代)。在中国,干任何事都得审批,审批权在发改委手里,所以发改委很容易出问题。在美国,审批权在国会手里,国会也很容易腐败。所以财团给议员塞钱,那计划就能得到通过,就可以修路了。院外活动集团用来游说议员。
“镀金时代”给美国留下了很多问题,经常工人罢工、农民抗议。这些问题对美国形成了相当大的问题。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9)总统在位时美国正是动荡不安的时代,动用了”反托拉斯法”来打击财团,打击的第一个对象是洛克菲勒,将其拆分了。从此以后,只要一个大财团出现了垄断的迹象,那么反垄断法就会自动生效,将大财团分解。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微软。
指導美國經濟的理論仍然是英國人留下的自由放任亞當斯密理論,這一點也不奇怪,美國人長得就是英國人的腦子。 亞當斯密:國家不應該干預經濟,國家離得愈遠越好。 當老羅斯福利用國家力量來干預經濟的時候,美國人開始背離自由放任主義。 到了佛蘭克林·羅斯福時期 (1933-1945) ,美國剛經歷過大蕭條,小羅斯福面前的挑戰是很嚴峻的。 羅斯福新政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最重要的是必須要解決大量失業問題。 政府給失業的人口找工作,讓他們敲石頭給工資,解決了很多失業問題,穩定民心,敲石頭也可以鋪路。 美國有很多國家公園,政府讓失業人員去維護國家公園,然後給他們發工資。 田納西流域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工程,建立水力發電站、排澇等等,國家出錢讓幾百萬人去幹這個事。 國家工程在資本主義國家很奇怪,國家工程是社會主義的套路。 小羅斯福一搞之後,美國還是資本主義嗎? 國家出錢,錢哪裡來? 就得印鈔票,赤字財政就這樣來了。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奧巴馬"量化寬鬆"拿錢出來給大家發,這跟溫家寶的做法是一樣的。 從小羅斯福開始,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和政府看得見的手同時運作,就叫做當代資本主義。 很多人還以為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市場經濟,其實美國早就不是這樣了。 認識美國的真正要害就在於「當代資本主義」。
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參加了,美國是唯一的收益國,得到了怎麼說也說不清楚的巨大好處。 一戰使得美國從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二戰之後美國受益更大,美國在戰後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元為世界貨幣中心,美元與黃金直接挂鉤,美元等於黃金,手裡拿了美元就相當於拿了黃金。 在當時32美元等於一盎司黃金。 這個條件在尼克鬆任總統的時代被美國單方面拋棄了(上世紀70年代),因為當時美國又遇到了經濟危機,於是美元與黃金的匯率開始自由浮動。 這對於美國來說可以使美元不斷貶值,把經濟危機轉化到其他地方。 現在已經是一千多美元相當於一盎司黃金。 美國GDP總量佔世界GDP總量在戰後一直在下降,這個態勢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當前的美國
當前的美國地位:絕對優勢,相對下降。
絕對優勢:GDP超過20萬億美元;美國毫無疑問在所有尖端科技全面領先,只有華為這裡美國不領先了,所以華為倒楣;企業方面,世界百強企業中美國企業佔了1/3;軍事方面,美國軍力遙遙領先為世界第一,軍費開支幾乎是排在他後面的10個國家的總和,現在是7000多億美元,而中國大概是1800億美元。 美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
相對下降:美國GDP佔比下降,已經占不了25%了。 世界經濟發展已經多極化了,有歐盟、中國、印度(二十一世紀是印度的世紀)、日本等等。 世界政治力量也在向多極化發展,俄羅斯、地區性同盟和經濟共同體都在發展。 非傳統的政治力量——恐怖主義也在猖獗。 二戰之後美國年年在打仗,但是美國沒有打贏任何一場仗(不意味著打輸了),除了打塞爾維亞。 委內瑞拉最近局勢非常緊張,結果美國也沒打。 美國軍力固然強大,但是一再受挫。 最嚴重的是美國的軟實力丟失,最近這幾年丟失的太厲害了。 特朗普上台之後把它的家底、價值體系、人權公正平等信譽,都給丟光了。 這絕不是小事,一個世界大國丟掉了普世價值觀,這對於一個國家的傷害比其他任何方式更嚴重。
美國作為世界霸主的地位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總結
引領時代潮流的國家是這個時代的世界大國。
一旦丟失了引領世界的能力,他就丟掉了世界大國的地位。
新的世界取而代之,將會引領新的世界潮流。
6月4號,下午三點十分,二教109,205,207任選。
討論課
殖民主義對於被殖民地有好處嗎? 馬克思:殖民主義有著雙重使命,關於印度問題體現出來。 人類歷史有五個階段:原始、奴隸、封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 印度的情況也許不是這樣,馬克思提出了亞細亞生產方式,但具體定義其實模糊不清。 殖民主義破壞了當地文明,帶來了災難;不自覺將現代文明帶到了殖民地,迫使殖民地人民接受現代人民。
國家介入、軍國主義是後發國家崛起的必然嗎? 大國崛起的道路都帶有本國文化和本國歷史深深的烙印,不同國家必須尋求自己的道路。 第一個世界大國就是國家使勁干預得到的,最早的高度集中的權利生成了西班牙葡萄牙。 亞當斯密把國家趕走了,塑造了英國。 到了德國,國家又進來了。 到了美國,國家與市場也在相互陰陽。 國家和市場的關係是波浪起伏的,很難找到一個絕對平衡。
二戰之後,西方國家的國家功能變多了(比如英國)。 18世紀的英國最早只有國王、外交、內政(員警)、防衛;19世紀上半葉英國開始介入衛生問題,現在英國政府有20幾個部。 西方國家的政府功能越來越多嗎,國家越來越官僚化。 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政府介入經濟發展是後發國家崛起的一個普遍特點。 這些國家大多建立了國家重建,與社會力量相比,國家力量更強大。 "入流"的過程需要國家來主導。
民主制度是社會制度的終點嗎? 西方民主是妥協,只有大部分人同意才可以通過。 好的民主制度需要一個中軸,大範圍之內是好的。 現在西方很多的民主國家中,國內再也不能達成妥協,極右翼往往佔據主導地位。 民主出現極化以後,民主制度很可能出問題。 Francis Fukuyama 福山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與蘇聯一樣嗎? 是差不多的,新中國建立以後直接從蘇聯照搬過來。 以民族聚居區來劃分行政單位。 這種民族區域自治對於蘇聯解體有著很負面的作用,馬戎教授對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發表了很多意見。
民族國家的認同對於民族解放的意義? 民族不是從血緣上討論的,而是從文化角度來討論。 從血緣來討論民族很容易進入誤區。 觀點:美國通過打仗來穩固美利堅人民對於民族的認同感。 "大國崛起",所謂大國必須是民族國家。 民族國家是一個"新"的歷史現象,人類歷史上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是民族國家。 波蘭曾經在東歐很強大,但它錯過了形成民族國家的機遇,因為波蘭的封建時期的機制阻礙了專制權力的形成。 後來的命運就是被人一次次瓜分,最後亡國。 波蘭是沒有形成民族國家而崛起失敗的例子。 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民族意識民族認同密切相關(看德國的筆記)。
后發國家如何面對前發國家的壓力? 中國如何崛起? 英國歷史是特別值得品味咀嚼的歷史,英國從一個三流國家稱為世界最強國。 當英國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時,他聯合老三老四跟老大干;當他當了老大之後,他永遠打擊老二。
思想文化在大國崛起中的作用:寧願失去印度,也不願失去一個莎士比亞。 體制創新:荷蘭通過創新商業體制,得到了巨大的資本。
美國與日本的財團制度有和異同?
荷蘭、英國和美國是真正掌握過世界霸權的國家,這三個國家都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產生過影響。 英國和美國也影響了政治制度的形成發展。 英國產生了最早的議會制、內閣制、兩黨制、君主立憲制、政府對議會負責。
德國是一個奇怪的國家:它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21世紀,世界霸權所佔有的是市場,要佔有市場就需要有最核心的競爭力——科技創新。 美國龐大和普及的高等教育系統使美國獲得了在信息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地區聯合體的形成有助於對抗世界霸權。 法國與德國帶頭形成了歐盟。 大國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物質和精神。
大國崛起的啟示
大國是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國家。
沒有民族國家,就沒有發展,更不能強大。
重商主義強調積累貨幣和金銀,最方便的辦法就是去殖民掠奪。
農業歉收的一年很要命,吃不飽就要造反。
一個尊重思想文化的民族才能誕生偉大的思想。
在蘇聯之前崛起並成為世界大國的7個國家沒有可能再做一次世界大國。 而俄羅斯的大國之路還沒走完。
大国崛起-钱乘旦 https://bit.ly/3f3YB7D
------------------------------------
http://140.112.142.79/publish/pdfs/62/62_04.pdf
可票選繼任教宗!方濟各擢升21新樞機 香港主教在列
天主教教宗方濟(左)擢升了21名新樞機主教,包括現任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右)。(美聯)
可票選繼任教宗!方濟各擢升21新樞機 香港主教在列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6bgMSN
2023/10/01 06:22
〔中央社〕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昨天(9月30日)將21名神長擢升為樞機主教,其中包括前輔仁大學董事、現任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這舉動大幅提高由方濟各任命的樞機選舉人比例,這些樞機選舉人將有權投票選出方濟各的繼任者。
《路透》報導,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 Square)舉行的「樞密會議」(Consistory)上,教宗擢升了21名新樞機主教,這些頭戴紅色方帽的樞機主教被稱為「教會親王」(Prince of the Church),是教宗在梵蒂岡和世界各地的最親近顧問。
目前有137位樞機選舉人,其中約73%是由方濟各任命。這將提高下一任教宗認同方濟各願景的可能性,即建立一個更加進步和包容的教會。
21名新樞機中有18名年齡在80歲以下,根據教會法,他們有資格參與推選下任教宗的秘密會議,在方濟各去世或辭職後選出他的繼任者。
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被稱為樞機選舉人。上述21人中的3名80歲以上樞機主教則因長期為教會服務,而獲得此項榮譽。
馬來西亞和南蘇丹第一次選出樞機主教,這延續了方濟各的方針,即給予被他稱為世界「邊緣」的地區更多認可,這些通常是飽受戰火摧殘或天主教徒占少數的地區。
方濟各在彌撒的講道中說:「多樣性是必要的,是不可或缺的。」在儀式中,每位新樞機都獲得一枚主教戒指,和三邊有棱的四角帽(Biretta)。
這是教宗自2013年上任以來的第9次「樞密會議」,經歷過去10年的變化,來自亞洲和非洲的樞機選舉人比例上升,而來自歐洲的樞機選舉人則有所下降。
方濟各將在12月滿87歲,明年或2025年是否舉行另一次「樞密會議」?將取決於他的壽命。雖然他目前使用輪椅或拐杖代步,且接受過數次手術,整體而言,他並沒有放慢腳步,仍維持繁忙的行程。
可票選繼任教宗!方濟各擢升21新樞機 香港主教在列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6bgMSN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