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糖業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68599728_1793847914093771_5900004425715417088_n (2)67961486_1793848937427002_2819820697553993728_o67882439_1793847930760436_4351944087335600128_n122016597_10159802727943594_1595449256851249345_o122168784_10159802435003594_2017498459343256333_o 88344346_10215700786298294_5377489884283928576_o26195760_518320991873860_3411054902145788732_n

台南自荷蘭時期開始就是台灣的糖業中心,而台灣傳統製糖方法係在甘蔗產地設置糖廍,藉蔗車硤蔗取汁熬煮成高濃度糖漿,俗稱「漏菜糖」,再送往設於城市附近的「糖間」煉製成白糖,而糖漏就是煉製白糖主要的工具,她是一狀如漏斗的陶缸(見圖)。
荷蘭時期糖屬專賣品,華人種蔗產製之黑糖統有荷蘭東印度公司收購煉製白糖銷往歐洲,當時蔗車與糖漏皆由中國輸入。1662年國姓爺入台,大清帝國經濟封鎖台灣,1684年入清後,台海兩岸復長期遭「渡台禁令」限制,而在日人於1900年引進現代糖廠之前,全台有147家糖間,需要大量的糖漏是如何取得的?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歷史公案!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專家盧泰康博士為你揭露此一秘密。(1) 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https://bit.ly/3m4hhGE
分享盧泰康教授論文資料 :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793855827426313&id=100004057404487


清代南台灣農村廍亭之珍貴照片
1870年代初,清同治年間,南台灣農莊。前方右側有一尖型茅草屋頂的廍亭,此為西方攝影師愛德華茲所拍攝清代台灣的珍貴照片,如實記錄了農村景觀。本圖取自1893年出版法國人于雅樂(Camille Imbault-Huart)所著福爾摩沙之歷史與地誌(L’île Formose , Histoire et Description)。該書內容詳實嚴謹,是西方第一部系統性介紹台灣的書籍,被視為西方的台灣學之權威著作。廍亭即傳統的製糖所,台灣傳統製糖技術隨著福建移民傳來台灣,廍亭内的工作包括採蔗、榨汁與煮糖等工序。為了維持寬敞的工作空間以及保護工作器具,廍亭的體積寬大,屋頂呈現尖型。由於製糖是農村重要生計,南台灣許多村莊均可見廍亭,今天高雄甲仙白雲山在清代道光年間即初名「廍亭尖」,後名廍亭山,即取其形,為南台灣著名山岳,即源於此典故。(農村生活顧問:游永福)中華之窗 | Facebook https://bit.ly/3rYULmN

231017960_1417293701981180_5149600619855435705_n



台灣本地窯業 (例如歸仁窯) 也開始燒製大量各種類型的製糖用陶器, 例如糖漏 (晚明《天工開物》稱之為"瓦溜"), 漏罐(漏碨), 藁座等等................
臺灣糖業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灣傳統的蔗糖的製作者, 並非一般"農家"或"農戶, 而是大規模從事榨糖煎煮的"糖廍", 蔗汁經過壓榨、煎煮濃縮後的成品是"赤砂糖"(又稱黑糖, 烏糖, 黑砂), 這些尚未進行精緻加工的赤糖, 接著會被裝入"糖漏"之中, 等待後續"糖蜜分離"的工序, 故又被稱之為"漏菜".........
明清時期的傳統精緻白糖技術, 是運用糖漏進行糖蜜分離, 其做法是在漏口覆蓋"濕泥", 功能是為"赤糖脫色", 所製作出來的是"白糖". 而覆蓋濕泥的作用, 是運用濕泥中所含"水份", 滴漏排出赤糖中的"糖蜜"!! ..........明清時期的台灣白糖, 行銷海外各地, 甚至"糖蜜"也可當作副產品, 用於釀酒!!!
至於所謂"糖間", 就是台灣清代大規模加工精製白糖的作坊!! 透過日治初期史料可知, 當時台南府城的"糖間", 大規模專營白糖精製,其所使用糖漏的數量高達1000個,漏罐更達3000個.............
近日台南市區發現可能是"糖間"的地下遺跡, 大量陶片被刻意棄置掩埋, 各類"製糖用陶器"無法透過學術研究, 被正確地判讀與辨識, 只是被嫌惡的當作是阻礙城市進步的絆腳石.....甚至是台南文資處官員, 現勘專家委員們訕笑鄙視的對象................
當工程開發與建設的同時, 我們是不是仍然需要暫時停下腳步, 認真思考這些出土的遺跡與遺物, 是否蘊含了這塊土地的歷史, 人民的記憶與文化根源, 我們是否該審慎思考如何記錄, 研究, 分析與理解這些屬於台灣所有人民的文化遺產??
延伸閱讀 : 盧泰康,〈台灣傳統白糖製造技術與其關鍵陶質工具〉 臺灣糖業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廍公先師」在寶山紅糖工廠-「廍公爺」的信仰。
過去中南部到處有「糖廍」,因此在南部還有少數地方留有祭祀「廍公爺」的信仰。這次很難得的在紅糖廠看見廍公爺的設案,據歷沛老闆說,廍公的位置可以居高臨下,照顧每個部門。
當然敬茶燒香給伯公「土地公」也是糖廠的日常。
寶山糖廠的味道又把我拉回1999年紀錄新營糖廠時的感受。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3941065730870/permalink/3220885914703023/

235994295_4305183372907258_5790632433516576316_n234807685_4305183996240529_7565660366798869887_n234661671_4305183876240541_7111069636136205174_n238059677_4305183709573891_1579731224979293703_n234600532_4305183546240574_557560416237605055_n


298071634_5336099496426728_6868429213240108005_n

(2)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我父親早年是業餘攝影家,這張照片曾在台灣省攝影學會沙龍展獲獎,拍攝時間大約1950-1960間 | Facebook

這張照片曾在台灣省攝影學會沙龍展獲獎,拍攝時間大約1950-1960間。
牛車上滿載的是白甘蔗,準備運往糖廠,早年白甘蔗是蔗農和台糖公司契約種植,是製糖專用,1963年政府為了保護蔗糖生產,明訂處罰損害原料甘蔗法省府1月30日府農第2字88934號,「凡損害原料甘蔗者移送法辦」, 因此白甘蔗就成了「禁蔗」,不可任意吃它。 
小時候我住過虎尾和北港,這兩個小鎮都有糖廠,附近種植大面積的甘蔗田,我跟同學或玩伴經常偷偷跑進去「偷吃」,小孩子純粹是好玩,其實白甘蔗並不好吃,根莖較紅甘蔗細,皮很硬,沒什麼汁液也不甜,對了,甘蔗田裡還有很多青綠色、體形較小的蟬。
1950至1960年代,蔗糖為台灣帶來大把外匯,當時台灣到處都種有甘蔗,「跟著台糖五分仔車找甘蔗」更是台灣五年級生的童年回憶,當時的五分仔車不只載運甘蔗,也提供沿路居民搭乘,是當時鄉下除了客運以外另一個方便的交通工具。
每當糖廠的大煙囪冒出濃煙,就知道開始製糖了,附近的水溝都是從糖廠排放出來冒著煙,微熱的糖水甜味,記得北港糖廠外面宿舍區還有公共浴池,也是使用製糖排放的廢水,此外印象最深刻的記憶,就是到糖廠福利社買健素糖和枝仔冰棒。
不過1980年起,蔗糖因生產成本過高,台灣20多個糖廠陸續停產,目前僅剩下小港、虎尾及善化糖廠仍在製糖,小港糖廠以進口原料糖精煉成糖,虎尾及善化糖廠以本土甘蔗製作二砂糖。
如今台灣一年吃掉約 60 萬公噸的糖,其中 30 萬公噸來自台糖,這些糖大多使用進口原料製作,本土甘蔗製作的二砂糖只佔 4 萬多公噸
台灣的製糖歷史其實從荷蘭人佔領時就已開始,早期稱為「糖廓」,日治時期日本政府鼓勵借貸給資本家投資現代化機械建廠製糖,稱為「製糖所」,巔峰時總共有43座製糖所,戰後才改為「糖廠」並收歸為公營事業。
早年「糖」是昂貴的民生物資,只有富裕人家才能消費,所以聽說台南為什麼食物都很甜,是因為台南有錢人多,煮菜時多放一些糖,表示他們買得起也吃得起。現在糖廠雖然沒落,但擁有的土地仍然相當可觀。(部分資料取材自「雲林食通信」)(2)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我父親早年是業餘攝影家,這張照片曾在台灣省攝影學會沙龍展獲獎,拍攝時間大約1950-1960間 | Facebook https://bit.ly/3AlYl0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