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皇民奉公會發行小學課本
和岑毓英同為1881年來臺上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的劉璈為湖南岳陽人,出身左宗棠湘軍,同治年間任浙江知府,光緒年間任甘肅蘭州道道員(俗稱道臺)。在臺灣設省而設有巡撫之前,臺灣兵備道為臺灣地區最高統治主官,雖然仍受福建巡撫節制,但堪輿學見解為巒頭派的劉璈,對於城池風水有自己的觀點。等岑毓英一走,劉璈複勘城址,或許是源自漢人千年來對於遊牧民族威脅的傳統感受,劉璈認為原正對南北的城池座向,背無靠山易遭人偷襲,風水不夠理想,於是在城門已定址的情況下,調整城牆方向,朝向源頭甚至可以上溯崑崙山的北投七星山,在還沒有採購法可能也沒有用印契約書的光緒年間,變更設計增加經費兩萬餘銀圓,不過很奇怪規模反而略縮減為一千五百丈興建,至1884年福建巡撫劉銘傳來臺時尚未落成,1885年臺灣建省才告完竣。
矩形城垣的中軸線指向北偏東15度的東北方,八卦圖中的艮方,遙指七星山,但是由於1879年臺北知府陳星聚的政策「街路既定,民房為先,所有起蓋民房地基若不酌議定章,民無適從,轉恐懷疑觀望。」的考量,不但已經劃設與經緯線垂直水平的街道,街旁建築也已漸次興築,因此是一個只有轉圖紙上的城牆,而非轉整座城的風水調適工程,也造成完工後長方形的城牆與城內街道呈現15度夾角的排列。
城內南北向的三條大路,由西至東為北門街(博愛路)、府前街(重慶南路)、府後街(館前路);東西向由北至南則為府直街(開封街)、西門街(接石坊街,今衡陽路),上述街道聚集於城內西北角,為商店較密集的街道,分別為從陳星聚到劉銘傳招商成立的興市公司闢建的商業街區。在此區域中有城隍廟、巡撫衙門、布政使司衙門、欽差行臺、臺北府衙署、淡水縣衙署、天后宮等廟宇官衙穿插其中。城東、城南順時針排列則是考棚、黃氏節孝祠、協臺衙門(參將衙門)、文廟、武廟、軍裝局、登瀛書院等位於田陌中獨立於市街外的機構,而臺北城內沒有一條貫穿全城的街道,產生多處丁字路口,也有論者認為是因為傳統風水觀念,認為鬼魂只會直進不會轉彎,製造厭勝路形,趨鬼避凶的規劃考量。(未完待續)
經過日本時代都市計畫後仍保留至今的城內丁字路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3878528073618
雖遠離市街但也壯觀自成街市的文武廟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551145938361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