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壽 院士時論》「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是嗎?(上)
在國慶大會上聽到「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的當下,我不禁用一生的經歷來審視自己及驗證這句話對或錯,從受國民黨黨國教育下年輕的我開始,直到現在。其中特別閃過過去三十年來的民主台灣的生活點滴。多年以來,這是我第一次如此嚴肅地面對這個問題。
林長壽 院士時論》「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是嗎?(上)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AecFL6
2024/11/04 18:31◎林長壽
「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是嗎?
在國慶大會上聽到「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的當下,我不禁用一生的經歷來審視自己及驗證這句話對或錯,從受國民黨黨國教育下年輕的我開始,直到現在。其中特別閃過過去三十年來的民主台灣的生活點滴。多年以來,這是我第一次如此嚴肅地面對這個問題。同一時間,在我眼前的是國慶大會現場轉播,我看著不同台的畫面,是多麼歡樂活力的表演場景,展現出台灣社會的民主、自由、尊重、多元並團結合作的精神。
國慶大會中,三軍儀隊首次和世新、輔仁大學競技啦啦隊結合演出。分別秀出拋槍和拋人絕技。(圖擷自自由時報電子報YouTube)
這樣多元的聲音,不正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中,所表達出的人類最高貴的精神嗎?喔!美麗的台灣!我不禁讚美著。相對之下,我想像著十月一日的中國國慶,以及當下中國的中華文化。這兩種意象的對比,呈現出相當的戲劇張力:「中華文化是台灣的根」的荒謬性。眾所周知,荒謬性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技巧。或許是韓院長個人藝術敏銳的感性,藉由這句話,點出本次大會的藝術本質,以及表演的最高點,真是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我是這樣想著:無愧享有盛名的韓院長。
無論你認為「文化」一詞要如何定義,但一地區的統治制度絕對是形成這個地區文化的最重要因素,這一點是無法否認的。在台灣社會所看重的父母子女間的倫理關係如父慈子孝應是傳統的中華文化的核心之一吧!但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卻完全否定這種倫理關係,中國政府一再公開地鼓勵子女檢舉父母,無論在私下或公開場合的一言一行[註1]。甚至直到現在,這樣的紅衛兵教育方式仍在中國許多地方進行著,這是現在的中華文化之一。我們真的要認這種中華文化為根?
自秦漢以來,二、三千年中國的帝國威權制度形成中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我們知道文化的內涵或深度會隨著時代而變化,上述傳統的威權專制所形塑的文化或許在1911年辛亥革命後有產生質變的可能性,然而這種可能性在1949年後變成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想。
現在的中國是極權主義一黨專制,共產黨的極權統治比起過去帝制更加變本加厲,特別在文化思想上,有一整套嚴格管控人民的完整思想體系,一層一層地管控一直到個人的私有領域。幾十年來透過教育全面性的洗腦,傳統的威權制度所衍生的文化已和共產思想結合,深深地埋入中國人的潛意識中,形成現階段中華文化最外顯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這樣的論逑不是抽象,而是有實證的。你可以由許多中國人在世界各國脫序的奇怪行為[註2],或者由在香港抗中運動中,學生所受到嚴酷的鎮壓得到驗證。
回憶四、五年前香港抗中運動,不僅受到政府部門的壓迫(我們可以預料到)。沒有料想到的是,參與的學生受到大部分香港知識份子(包括他們的大學老師)一面倒的嚴厲指責。這在台灣是不可想像、不可能發生的。要知道香港的大學老師大部分曾在歐美等民主國家的高等學院受教及任教過,多年來享受著民主制度下的自由生活。他們中有許多人的父母是因為躲避共產黨迫害而逃到香港的知識分子。現在這些人在選擇認同中國後,竟完全忘掉父輩所受的迫害及民主自由的真諦,而完全認同中國共產黨的政權。
香港事件中,知識份子集體的呈現出這種扭曲價值觀的現象,這樣的認同真讓人不寒而慄!看看台灣,雖然在民主自由的發展中,傳統的帝制文化在我們的生活中已漸漸遠離而去,但其影響並不完全消退。我們只要看看一些政治人物,經常公開稱讚(及模仿)雍正或毛澤東等人的思想或行為模式,就會明瞭「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的認同,對台灣發展會有多嚴重的傷害,我們能不警惕嗎?
台灣是一個小島。無論從地理位置或歷史因素來看,台灣的文化必然會受到來自中國、日本、東南亞、歐美等文化的影響。縱然在早期來自中國的影響很大,但像這種程度的影響,中國卻不是唯一的源頭。台灣人喜愛日本食物以及日本文化。而台化的日本料理早就成為每個家庭的日常,迄今已成為台灣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的一環,如鐵路便當。由此可見日本對台灣文化的影響比中國不遑多讓。但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來自西方文化的民主政治制度[註3],多年來,自由民主的生活型態已深入台灣人的靈魂之中,由此形塑出的文化內涵更迥異於所謂的中華文化,無論這個中華文化指的是傳統的亦或是當下中共所統治的。
今年當我看到妮妃雅在總統府的表演,老實講我是非常震驚的。(總統府提供)
今年當我看到妮妃雅在總統府的表演,老實講我是非常震驚的。(總統府提供)
我是一個將一生貢獻於學術研究,極少參與社會活動的人。甚至像我這樣長期在象牙塔工作的人,也經常受到台灣新發展出的各種不同特色文化所深深觸動。今年當我看到妮妃雅在總統府的表演,老實講我是非常震驚的,我不只驚訝蔡總統的藝術文化觀點,更震驚於妮妃雅走上這條路的勇氣。可想像的是:在他持續不斷的創作過程中,所受到的壓力以及完全無視於世人的眼光的勇氣[註4]。
我一向佩服陳明章先生在歌曲創作上的才能,我特別欣賞他的「撼山河」以及「追、追、追」。(資料照)
我一向佩服陳明章先生在歌曲創作上的才能,我特別欣賞他的「撼山河」以及「追、追、追」。無論在歌詞、曲調上,我認為「追、追、追」是台灣在鄧雨賢諸先賢後最好的歌曲作品之一,其藝術水平和日本演歌最優秀的作品相提並論,一點都不遜色[註5]。歌詞描述現代女性在追求愛情的勇氣,以及微妙的情緒。在意境上,我認為直追最好的李白。整首歌無論在歌詞及音樂上都包含著豐富多彩的台灣元素。台灣歌謠從早期如鄧雨賢先賢們起,就能譜出台灣民眾内心最深藏的感情為台人所傳唱,這樣的傳統也能一代代傳承下來。近年來,有些樂團用原住民語、客語或台語唱出這一代人的心聲,能和所處時代共鳴,忠實地反映出社會裡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聲音,表達出更多彩的台灣。
當然不僅在音樂上,今年國慶大會及奧運台灣文化館表演藝術的精采,更將台灣各類表演的精緻特色展現無遺。台灣人包括許多新住民們經常在國外公開遊行表達出台灣被排在世界體系之外的憤怒,這些行動所表達出的無私和勇氣,我是非常佩服。台灣人對世界一些受災的地方自動捐出的愛心捐款的訊息,經常能在冷酷的資訊中讀到,總讓我的內心感到一陣溫暖。我很驚訝地發現這些新的文化不斷改變我對台灣的觀察,默默無聲地在我的生活中,一點一滴地 shaping 出我在思想上最後一塊拼圖。
幾年前,我們通過同性婚姻的立法,是第一次讓我有瞠目結舌的感覺。圖為今年的同志大遊行。(資料照)
幾年前,我們通過同性婚姻的立法,是第一次讓我有瞠目結舌的感覺,台灣真的那麼進步嗎?接著我又陸續接觸到一些關於台灣各級政府,致力於協助新住民安居台灣的政策及努力,我真的很訝異在我印象中那樣的官僚政府機構,也能改變並致力於這類多元文化融合的工作。我非常期待這些政策能夠採取對新住民文化有更相互尊重的態度,也期待台灣能夠成為類似美國那樣民族大融合的國家,因為這種文化融合本就是刻在台灣的基因裡,台灣一出生就有的本能啊!謂和世界接軌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如此吧!
顯然地,在台灣近二、三十年來的生活,讓我們內心裡更能理解形塑台灣這些文化現像背後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台灣的民主。在民主制度下,每個台灣住民不懂在行動上是自由的,在思想意識上也是自由的:依據自己所想的去表達、去追尋、去建構、去完成。
正如今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理論:制度決定經濟。當然制度也決定文化的內容。幾年前我住在嘉義,經常在台北、嘉義開車往返。在高速公路中,觀察到:曾經非常多人會開車到路肩的現象,已經很少看到了。我想這種轉變不僅僅是駕駛人遵守法律而已,而是顯示出台灣社會漸趨於理性社會的事實,更深層地說,這是台灣在整體意識上正在形塑著文化共識的過程。顯然在台灣,一個文化上的想像共同體已漸漸形成。將來更會在包括由新住民帶來的文化影響下,相信台灣的文化面貌也會迎來更新的、更多的蛻變。這些事實說明,構成台灣文化的根基就是民主自由,並不是中華文化。更簡短有力的說:民主自由不僅是我們的寶,更是我們的根。(待續)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台灣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該是「中華文化」與「中共族群」分道揚鑣的時刻了
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Yahoo論壇/顏建發】該是「中華文化」與「中共族群」分道揚鑣的時刻了 | 新聞 - Yahoo奇摩行動版 https://bit.ly/3540QCT
作者為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累積了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的貢獻;不管在器物、制度或理念層次上,它的效力與魅力於今尤在。只不過,在政治現實中,尤其當有集體對立時,人們容易以二分法來看待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客觀存在,優劣的評價是人主觀賦予的。然不容否認,自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注定中華文化歷經時所淬煉的精髓,難逃遭受摧殘的命運。
不必遠談到1960年代文革時期的破壞與糟蹋。中國共產黨惡質地處置新冠狀疫情,如出一轍。今天在世界各地,只要會講北京話而面孔似中國人者,即便韓國人或日本人,也難不遭到白眼,甚至攻擊。在國際遊走要避麻煩,建議講英文,要不然裝聾作啞。迄今,「中華」已被拖累,成為公共議題的「負債」而非「資產」。
其實,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中華文化曾經淬煉出一些很吸引人的理念,包括:禮義廉恥、仁愛孝悌、謙和好禮、見利思義、敬天畏神、誠信篤實等等,兩隻手數不完。那些道德準則與意境,是一般家庭教育下一代的經典價值。一百多年前,即便朝鮮明成皇后口時時以「清狗」咒罵中國皇帝,但她對中國古籍,卻愛不釋手。而日本戰國時期戰死前的武士或大將,死前也要吟一首詩,以儒自許。
即使北京恨之入骨的民進黨也未曾排斥中華文化:2004年的《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主張,「為了鞏固民主、提升文化國力,讓各族群能在新國家中共生共榮,本黨應進一步深化黨綱中多元文化主義的主張,建立各族群相互接納、共同參與建構國家的公民社會」;「台灣主體性是由各族群共同參與所建構,各族群都是台灣主人,各族群母語都是台灣的語言。」;「大家都是台灣主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應相互接納」。換言之,中華文化也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事實上,已逝的台灣史學家曹永和也讚嘆,台灣的四百年歷史正是人類多元文化與族群融合令人驚艷的實驗室。
不過,很弔詭的是,上面所述的中華文化的美德與理想在實踐上卻出現一個有趣的規律:中華文化被內化與實踐的強度正好與它發源地的遠近成反向發展:凡離中國越遠者,保有中華文化越多;而越接近中國者反而淡薄,甚至扭曲與變質。
就以這一次武漢肺炎疫情產生後,代表正統中國的北京,其發言與作為幾乎與上述的典型大大違背,例如:(1)迄今北京未曾對隱匿疫情以及疫情傳散給國際社會帶來的災難與苦痛道過歉,甚至還將責任甩給美國;這有合乎「仁」、「義」、「恥」、「誠」的標準嗎?(2)四月六日,背後北京支持的鳳凰衛視女記者高調向川普炫耀華為與阿里巴巴向美國輸送巨量醫療物資,並要求川普表態願否呼應駐美大使崔天凱中美合作抗疫的呼籲。哈哈!縱火犯轉身一搖而成為救火員,這究竟是甚麼世道?又哪一項符於「謙和好禮」、「知恥近乎勇」的中華美德?(3)今年一月初,新型冠狀病毒正在武漢悄然肆虐時,發出了警告訊息的八名「吹哨者」,被定罪發佈不實言論,並依法進行處理,這又何道理,它合於「誠信篤實」的信念嗎?(4)中國表面上說要捐口罩給義大利,卻將義大利先前捐給中國的醫療用品倒賣回去;而今,義大利有逾1萬6000人死於武漢肺炎,也難怪義大利反中情緒四起。無神論卻四處蓋廟斂財,中共族群看來一點都不「敬天畏神」!
上述的分析已清楚地告訴我們:「中國共產群族」在1921年的起點上就已註定終會與「中華文化」分道揚鑣。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急追毛澤東歷史地位的習近平對著2300位黨代表,強調「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顯然是最有系統的謊言,也是那些以「無神唯物論」為信念或是為權為利而寄生在集權黨國利益結構的中共族群,再一次對「中華文化」的盤剝與利用。但不管如何,運有興衰,命有盡時;君子重義輕利,小人嗜利遠信。這次武漢肺炎疫情事件,也該是「中華文化」與「中共族群」分道揚鑣,相互拋棄對方的時刻了吧? 【Yahoo論壇/顏建發】該是「中華文化」與「中共族群」分道揚鑣的時刻了 | 新聞 - Yahoo奇摩行動版 https://bit.ly/3540QCT
高教公民》武漢肺炎下的全球社會危機-風傳媒 https://bit.ly/3bDUQDy
作者指出,在疫症蔓延的情況下,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減少,人類都會從自己認為最能守信的群體來建立新互信機制(如家人、親戚、朋友)。而這種新的信任,與之前以公共利益而建立出來的一般信任不同。(資料照,AP)
武漢肺炎自上年底開始在全球蔓延至今,已令多國停擺。為遏止疫症擴散,人類就連自身作為「社會動物」最基本的社交互動需要都被限制。此外,過去幾個月,在國際層面,我們目睹的是:人類藉著歷史的教訓,以信任、互惠互利和長久合作為基礎而成立的國際組織和制度(如世衛及其通報和協作機制)都紛紛備受質疑和挑戰。有的國家和地區,更直指一直以來統領各國對抗不同公共健康和衛生危機的世衛偏坦中國,因而要求世衛總幹事譚德塞下台及提出另起爐灶,成立新國際組織取代世衛。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美聯社)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美聯社)
可以說,武漢肺炎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考驗。它直接考驗著人類過去二、三百年來從傳統社會發展至現代社會所建立的互動模式、社會制度及未來社會願景。究竟武漢肺炎如何為現代社會帶來根本上的衝擊?假若這些衝擊持續摧毀現代社會的文明基礎,人類社會又會朝著怎樣的形態發展下去?在這衝擊下,政府又應有怎樣的責任和角色?
根據人類學和社會學對人類社會的形成和互動模式的研究,信任(trust)和互惠互利(reciprocity)是人類社群去維持一個共同體的公共利益(common good)的最基本元素。信任的存在,不單能令人們在互動中帶來合理行為期望,更能促使一個共同體中的成員遵從和維持當中大家認可的規則。互惠互利的關係則是影響一共同體的成員決定與誰以長久關係作出合作,以及以怎樣的條件下進行合作。簡言之,沒有信任和互惠互利,就沒有認可的規則和期望行為的出現,更沒有發展長久合作關係的可能,亦即制度和社會都難以出現。
信任瓦解,將回到傳統社會
那麼,疫症的蔓延又會如何改變社會以信任和互惠互利作為基礎的運作機制?首先,明顯地,疫症的出現中斷了我們一直以來的社會習慣。這些社會習慣諸如定時從家門出發到辦公室上班、到學校上學,以至周末與朋友進行交誼活動。而這些社會習慣又是不少社會組織賴以存在的基礎。大家只要看看很多食肆和商舖都面臨結業便可想而之。
2020年3月,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蹂躪義大利(AP)
作者指出,疫症的出現中斷了我們一直以來的社會習慣。這些社會習慣諸如定時從家門出發到辦公室上班、到學校上學,以至周末與朋友進行交誼活動。(資料照,AP)
此外,在疫情擴散下,所謂的「同心抗疫」變成了新的公共利益。可是,由於舊有社會習慣的中斷,而新的社會習慣(以及一系列要求人們遵守新社會習慣的規則、組織和制度)都未能在社會中成立和有效發揮作用,社會便可能會出現一些人為自身的方便和意願而妄顧公共衛生的情況下,作出不同的「搭便車行為(free-rider behavior)」 (如不戴口罩、不遵從法例減少社交活動等等)。
通常,一個社會需要藉嚴厲的懲罰機制,才能有效打擊這些作出搭便車行為的人。可是,假若一個社會的政府沒有或未能有效利用這些懲罰機制,這些以個人私利出發而妄顧公共利益的搭便車行為便會變成社會新的期望行為。而這些行為尤其會在疫情迅速擴散,人們面對焦慮和不安下為求自保而紛紛出現。在這情況下,社會中人與人間的一般信任(generalized trust)程度便會變得十分低。在社會固有的約束和懲罰機制都不能有效執行時,便極易走向腐敗叢生的社會。正如著名犯罪學者Della Porta所指:「在所有不合法的交易(illegal exchange) 中,高度的信任和互惠至為重要。而要進行有信譽的不合法交易,誰被算是『守信』至為重要。」
故此,在社會一般信任程度變得十分低的情況下,人們為求不被欺騙或進行自保,會嘗試建立新的信任機制。在疫症蔓延的情況下,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減少,人類都會從自己認為最能守信的群體來建立新互信機制(如家人、親戚、朋友)。而這種新的信任,與之前以公共利益而建立出來的一般信任不同。這些以血緣或親友關係而建立的信任是個人層面的信任。久而久之,這種信任機制便有可能會令社會發展形態朝著傳統社會以宗族和血緣關係作為基礎而發展下去。這些以宗族和血緣關係作為基礎而發展的傳統社會,其社會控制方式並不像現代社會以法律和公民價值(如法治、自由等)作為主要手段。反之,傳統社會多以家長制的傳統權威或領袖的魅力權威以為基礎,作出有效管治。
義大利一位爸爸帶著女兒在封城期間在羅馬的公園盪鞦韆。(美聯社)
作者認為,這些以血緣或親友關係而建立的信任是個人層面的信任。久而久之,這種信任機制便有可能會令社會發展形態朝著傳統社會以宗族和血緣關係作為基礎而發展下去。(資料照,美聯社)
當然,上述所指的社會形態走向只是在政府不能維持現有制度和令社會擁有一定程度的一般信任下發生。故此,在武漢肺炎的出現下,政府如何保守故有的制度和價值(如對疫情資訊流通的公開程度、對科學求真而不被政治干擾的篤信和實踐、改善政府和市民的溝通和互信程度)都是關鍵。而這些在上年經歷一連串社會運動後,香港政府在巿民心目中的信任程度十分低的情況下,便顯得更為重要。
高教公民》武漢肺炎下的全球社會危機-風傳媒 https://bit.ly/3bDUQDy
疫情最早傳播時間等等。報告結論指出,武肺病毒就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在2019年9月12日之前的某個時候意外釋放的;病毒之所以外洩,是因為實驗室安全標準不合格。病毒溯源報告 直指就是武漢實驗室 https://bit.ly/3Asbz8W
全文看這裡!美共和黨病毒溯源報告 直指就是武漢實驗室
全文看這裡!美共和黨病毒溯源報告 直指就是武漢實驗室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Asbz8W
美國眾議院共和黨的研究團隊公布武肺溯源最新報告,直指武漢病毒研究所改造病毒不慎外洩,造成疫情大流行。圖為武漢病毒研究所P4實驗室外觀。(法新社檔案照)
2021/08/10 06: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眾議院共和黨的研究團隊本月2日公布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溯源最新報告,指稱「證據優勢」(preponderance of evidence)顯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改造病毒外洩,造成疫情蔓延。而今中文版報告也熱騰騰出爐,關鍵人物和相關事件時間點都有明列出來,當中還包括中國內部公文跟電子郵件證據。
中文版報告指出,團隊一直以來積極調查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進行的研究,以及該所與中國共產黨、解放軍的關係,「我們現在認為,『證據優勢』表明病毒是從武漢病毒所的某處設施洩露出來的。」報告進一步解釋,所謂「證據優勢」,就是比反證更具說服力的證據,該證據試圖證明的事實,其存在的可能性大於不存在,因此團隊認為另一派主張病毒源自動物、華南海鮮市場為源頭的說法應該被完全排除。
這份中文版報告羅列出關鍵人物和相關事件發生時間點,包括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四級(P4)實驗室主任袁志明、中國病毒學家石正麗等人;疫情最早傳播時間等等。報告結論指出,武肺病毒就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在2019年9月12日之前的某個時候意外釋放的;病毒之所以外洩,是因為實驗室安全標準不合格。該病毒不久後在2019年10月18日,於正好在武漢舉辦的「世界軍人運動會」傳散,進而把病毒蔓延到其他國家去。
美國共和黨溯源報告(簡體中文)全文下載點這裡
美國共和黨溯源報告(英文版)全文下載點這裡
全文看這裡!美共和黨病毒溯源報告 直指就是武漢實驗室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Asbz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