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pokybgtctak6qpwj6bedrfkmo74t2020-02-14_093851

《觀光人類學》:「觀光」與「階級」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關係?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日本遊客喜歡購買紀念品,還有在景點前拍照的傳統,也可以追溯到這些朝聖之旅。日本遊客在某些方面比起西方遊客,還是更傾向於認為自己在旅遊時是所屬社會團體的代表
文:厄夫.錢伯斯
旅遊史已經引起各個學科的研究興趣。休憩研究、歷史地理學、文學批評,以及包括人類學在內的各門社會科學,他們提出的新問題已經開始挑戰形塑旅遊史早期觀點的各項預設。過去對於觀光發展的觀點,現在至少有四點有待商榷,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第一點也是歷久不衰的觀點就是,現代觀光源於西方,而且深受獨一無二的歐洲意識(European consciousness)所影響。
即使歐洲的旅遊傳統的確深深影響現代旅遊的樣貌,但是如果就此認定世界其他地方不存在旅遊的傳統,或未曾推動自己的觀光,那就錯了。比方說,日本學者神崎宣武(Noritake 1992)將許多現代日本的觀光特色,追溯到日本江戶時代(1600-1868)的旅遊傳統。基本上,早期的旅遊都是敬拜著名的神社,而當時的休閒與冒險之間似乎就已經確立了關聯
神崎宣武推測在江戶時代中期,每年每25名日本人就有一人曾經出遊造訪著名的神社。他們通常是由旅遊代辦人(oshi)負責規劃,擔任嚮導並安排泊食。這些旅遊代辦人出現的時間比起科克(Thomas Cook)在歐洲創立第一個旅行社,至少早了100年。而旅遊代辦人在形塑日本觀光的特徵,亦即關係緊密的制式旅行團到景點旅遊與參訪,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日本遊客喜歡購買紀念品,還有在景點前拍照的傳統,也可以追溯到這些朝聖之旅。日本遊客在某些方面比起西方遊客,還是更傾向於認為自己在旅遊時是所屬社會團體的代表。紀念品是用來和其他人分享旅遊經驗。神崎宣武指出,日本在江戶時期用來表示紀念品的日文字就是從外出旅遊買回來的「お土産」(宮笥)變成拜訪朋友才買來送的「手土産」,這反映出日本旅遊愈來愈世俗的一面。
這些描述可以擴大我們對現代觀光經驗變化的理解,特別是當我們嘗試詮釋非西方遊客的行為時。比方說,早期針對日本的觀光研究指出,日本人熱衷於收集紀念品是模仿西方的旅遊傳統,日本人只不過加以擴大。但神崎宣武提出極具說服力的證據,說明這些行為其實牢牢根植於日本獨特的傳統。
事實上,觀光的一些趨勢看起來並非源於歐洲的傳統,而是建立在日本的經驗。高階秀爾(Shuji 1992)指出,日本江戶時代早期的遊客,旅行時要比歐洲的遊客更為輕便(背包客的前身?),而女性與小孩旅遊的實際人數也超過男性,相對來說,歐洲的旅遊幾百年來依然以男性為主。
其他學者最近也使我們更進一步了解,早期的朝聖傳統與獨特文化的觀光型態興起之間的關係。羅德里格斯等人(Rodriquez del Alisal, Ackermann and Martinez)等人2007年出版的《朝聖與日本的精神追求》(Pilgrimages and Spiritual Quests in Japan),大大延伸了我們對於現代日本觀光根源的認識,他們清楚比較日本以佛教祭拜為基礎的朝聖傳統和歐洲源於基督教朝聖傳統的差異。這本書全面比較了日本朝聖與當代旅遊型態的關係,像是教育旅遊以及參觀主題樂園這類當代旅遊型態。
現代觀光旅遊第二個值得商榷的假設,則落在觀光與休閒之間的關係。
早期探討觀光史的研究,理所當然地把焦點放在西方經驗,他們認為現代觀光的出現,是由於休閒與娛樂的機會增加,而這是因為西方資本主義讓有能力負擔旅遊、相對富裕且有閒的中產階級人數成長。他們指出在此之前,旅遊大致帶有目的性,不論是貿易與商業的實際需求,還是到聖地朝拜尋求心靈解放
人們對此預設的批判有兩點:首先,鮮有證據支持旅遊的機會絕對是隨著社會組織的改變與經濟發展而增加。反之,前工業時期的人,實際上可能有更多的休閒時間(請見Bodley 2007)。另一方面,西方經驗真正的情況是休閒與工作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明顯。但是我們難以確定這條界線的出現,是否單純是工業化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結果。
柏克(Burke 1995)提出豐富的證據說明,在文化概念上區分出休閒與工作,早於資本主義國家形成之前。柏克認為13至18世紀之間,西方社會對於工作的規定逐漸增加,這緊接著促成休閒的「發明」,使得休閒跟勞動有了明顯的區隔,並且隨之有了一套應該如何且何時進行休閒活動的新標準。根據柏克的說法,在這500年間,西方的旅遊與娛樂,逐漸與嶄新具有文化意涵的休閒時光連結在一起。
我們應當質疑,大部分的觀光研究有多少只把目光放在觀光是一種休閒。走出歐洲的文化脈絡,工作與休閒之間的界線未必如此僵固。來到非西方國家工作的西方人(不僅僅是玩樂),往往會察覺工作與休閒之間的分野似乎更為不固定,也更不明顯。我們也必須承認,觀光產業一般來說會避免如此區分,其中有基於非常明顯的理由,像是避免在涉及自身利益的範圍內區分「商務旅遊」與「傳統旅遊」。
在此,工作與休閒之間的區分如果不是沒被當成一回事,至少也是相當模糊。因此將現代觀光的概念侷限在休閒活動,是一種微不足道(也就是一無是處以及毫無生產力)的追尋。區分休閒與工作的觀點會誤導我們,也會妨礙我們發展此一主題的完整歷史或理論。
有關觀光起源的第三個預設認為,一切和旅遊有關的嗜好及活動,一開始都由社會菁英所打造,一旦「老百姓」有機會旅遊,就會緊緊跟隨菁英的模式。同樣地,此一預設背後的信念同樣是旅遊取決於休閒與財富的增加。由於菁英有更多閒暇時間(這點有爭議),以及更多財富,所以他們在旅行及娛樂上的品味,也就為現代的旅遊冒險定調。
對此預設,地理史學者唐納(Towner 1996)呼籲以更批判的眼光,檢視觀光與階級之間的關係,同時他也認為,若要徹底勾勒觀光的發展史,就必須關心旅人日常生活以及非旅遊生活時所處的社會與文化,也就是他所說的「客源區」(visitor-generating area),也要關注他們所選擇的觀光方式與目的地。遊客從哪裡來與遊客往哪裡去,同樣值得關注。
由此看來,研究者時常研究的歐洲旅遊傳統,像是壯遊以及奢華假期,可以說都和菁英脫離不了關係。不過唐納也記錄了其他歐洲工人階級的旅遊傳統如何浮現。舉例來說,19世紀後半英格蘭磨坊城鎮蘭開斯特(Lancaster)獨特的觀光風格,就體現了這樣的傳統。唐納發現整個蘭開斯特一帶,工人階級經常一起出遊,造訪海邊平價的渡假村。一旦到了飯店,他們就會把社區裡的社會關係與行為模式複製到新的環境。
唐納筆下工人階級的觀光風格,有一種獨特的旅遊傳統。從既有的社群關係組織而成的團體旅遊,似乎不見於同一時期的菁英旅行(或許除了學校旅遊這種獨一無二的旅遊方式之外)。事實上,「擺脫一切」的觀念在當時已經深植於菁英旅行,因此很難想像他們會喜歡這種以複製與強化日常社會關係為主的旅遊方式。不過,許多我們現在所說的「大眾觀光」風格,有很大成分源於工人階級的觀光方式,而不是上層階級所建立的旅行傳統。所以我們可以打從心底理解,唐納為何堅持一部適當的觀光史,需要仔細關注不同來源地的旅客眼中特別的文化情境。
對於19世紀晚期歐洲的旅客來說,觀光似乎已經成為社會差異的載體。觀光兼具競爭與浪漫的一面,一個人有可能因為自己在旅程時追求娛樂與休閒所展現的程度與獨特性而被秤斤秤兩。另一方面,對於有些工人階級的遊客來說,規劃渡假時所傳達的凝聚力與合作態度,可能要比個人的獨特性還要重要。顯而易見,這可能是更為恰當的一種觀光方式,因為在此之中所需要的合作、共享經驗以及匯聚的資源,對於每一天的生存都相當重要。
說得更白一些,對於我們這些龐大且多元的中產階級來說,這兩個傳統在某些面向聽起來可能都成立。雖然我們是從強調個人經驗與獨特性的豐富與佔主導地位的菁英旅行文獻得出許多觀光的理想,但許多家庭與社群取向的旅遊與觀光模式,依然迴盪在我們的意識之中。當我們試著了解觀光的歷史與文化重要性時,同時關注菁英與大眾旅遊兩方面的訊息,非常重要。
針對觀光史,第四個爭議概念正是觀光這個詞。
我們為什麼把此一主題叫做觀光(tourism),而不是餐旅(hospitality)?難道觀光與餐旅不是一個銅板的兩面嗎?答案有一部分取決於前人的討論。人們傾向把餐旅看成一種穩定的狀態,而觀光的動能則以某種方式發揮作用。因此,有些人傾向認為,現代的觀光逐漸壓過餐旅一詞。雖然觀光絕對是決定現代社會關係的重要因子,我們還是需要關心餐旅的標準如何與觀光相互交織,進而形塑了遊客的經驗。
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區分以下兩者的差異,一是餐旅作為遊客與旅遊地之間的一種關係(主客關係),另一則是因應現代觀光而興起、具有中介角色之大型且遍及各地的餐旅產業。許多探討觀光的文獻多少都暗示,餐旅產業是為了取代更為傳統的主客關係。這個立場是值得嘉許的。
現代觀光的一大標誌就在於旅遊活動有一部分是由行動者與制度(嚴格來說既不是主人也不是客人)居中協調而成的(Chambers 1997)。這些中介者包括商業實體,例如旅行社、旅館以及運輸業,也包括負責推動與限制觀光的政府部門。顯然,凡是看過旅遊傳單的人,都會覺得旅行社經常表現得像個主人來吸引遊客。
比較不明顯的是,餐旅有多大程度真正取代更為私人標準的需求,這些標準控制了遊客之間的關係,以及遊客與旅途中遇見的人之間的關係。看起來,餐旅業似乎只是給接待客人的生意增添了另一種面向,而餐旅更為傳統的一面則延續了下來,雖然是以一種稍有改變且或許不易辨識的風格延續下來。
相關書摘 ▶《觀光人類學》:當遊客開始涉入節慶等地方傳統文化,是否會變得比較不真實?
書籍介紹
《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游擊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厄夫.錢伯斯
譯者:李宗義、許雅淑
本書整合了人類學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什麼因素影響了一地的觀光走向。為什麼有些地方的文化遭到觀光吞噬,有些卻因而有了復甦的契機?為什麼有些地方的觀光收益流入大財團手中,有些卻能留給當地人?
早期人類學家對於觀光的評價大多是負面的,本書以較為平衡的觀點,同時指出觀光發展的正負面衝擊,負面衝擊包括:觀光地區的物價與土地飛漲,導致當地人生存不下去而被迫搬走;祭典與節慶為了迎合遊客的偏好,而失去傳統的文化意義;遊客湧入帶來噪音與汙染,超越環境負荷力,危及當地自然生態。
然而,觀光也有好處,它能鼓勵人們保留他們的文化遺產,在某些地方,女性因為獲得觀光就業機會,而能翻轉當地的性別結構;有些地方因為發展生態觀光,而減少對森林的砍伐,促進環境保育;有些部落的傳統手工藝,因為觀光客購買,而得以延續下來。
面對觀光發展對文化的威脅,本書也提出多個案例,說明在地社群發展出什麼策略來兼顧觀光與傳統文化。《觀光人類學》:「觀光」與「階級」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關係?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bit.ly/2tZWsaa

《觀光人類學》:「觀光」與「階級」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關係?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