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田樹,日本人氣最高的學者,評論家,武道家。
1950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法語科,後擔任神戶女子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2011年退休後任該校名譽教授。
內田樹“文武雙全”,為合氣道六段,居合道三段,杖道三段。
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國現代思想、猶太文化、武道論、電影論等,著有《日本邊境論》《當心村上春樹》《私家版•猶太文化論》《街頭的媒體論等。其中《私家版•猶太文化論》獲2006年第六屆小林秀雄獎,《日本邊境論》獲2010年日本新書大獎第一名,《街頭的媒體論》獲2011年新書大獎第三名。
--------------
作者:內田樹
譯者:郭勇
出版時間:2012.3.1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一位友人不久前向我推薦《日本邊境論》,他也沒告訴我這本書講什麼,只說你要想了解日本就讀讀吧。當時正值中日兩國因幾位香港人士登釣魚島(日本人稱“尖閣列島”)而鬧得關係緊張之際,因此我想當然地認為那是一本論述日本領土或邊境範圍的書。而看到《日本邊境論》後才明白,這個“邊境”是地緣政治學上的涵義。用作者自己的話講“本書論述的是地緣政治學上的邊境性對日本人的思維、行為所造成的影響。”
作者進而解釋:“中華皇帝居於世界的中心,文明的精華也匯集在那裡。從那裡開始,'王化之光'向外界普照,但隨著光亮的減弱,處於邊緣地帶的人就是接近禽獸的'化外之民'……” 、“日本人一直把中華文明與歐洲文明當作中心,而他們自身從始至終總是退至邊境的。日本人能夠拼命地適應中心的想法,但從來就創造不了中心,這是一個宿命” 、“日本人站在後進者的立場上模仿先行的成功案例時,能夠發揮出卓越的模仿能力,效率非常高。可是,一旦需要日本站在先行者的立場上領導其他國家的時候,日本人立刻就會陷入停止思考的狀態。”這些就是所謂“邊民”的日本人的部分特徵。
《日本邊境論》的作者內田樹既是學者、評論家又是武道家。他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法語科,曾擔任神戶女子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在武道方面他是合氣道六段,居合道三段,杖道三段;主要研究領域則包括法國現代思想、猶太文化、武道論、電影論等。內田樹的這本《日本邊境論》獲2010年日本新書大獎第一名,上市20天加印了4次。在今天,一本日本人寫自己民族特性的書為何如此暢銷,耐人尋味。借用開頭朋友的那句話——你要想了解日本就讀讀吧。
------------
日本人總是喜歡置身于';邊境';,在';外面';的世界里尋找自己不可抗拒的';中心';,這個中心有時是某個強大的國家,有時是某種強勢的文化等。
  作者在書中探討了';日本論';題材中的';日本人到底是什么樣的人';這一問題,以多個視角進行論述,從日本的歷史人物到當代思想家,從影視劇作到知名漫畫,從日常生活到武士道,明確給出了';日本人是邊境人';這一答案,是近年來日本人做自我剖析的';日本論';的代表作品。
----------------------
作者在書中探討了“日本論”題材中的“日本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這一問題,以多個視角進行論述,從日本的歷史人物到當代思想家,從影視劇作到知名漫畫,從日常生活到武士道,明確給出了“日本人是邊境人”這一答案,是近年來日本人做自我剖析的“日本論”的代表作品。
日本邊境論
剖析日本國民性格集大成之經典作品!
內容簡介
★《菊與刀》之後,了解日本必讀的經典之作!
★2010年日本新書大獎第一名!
★累計銷量達1000000冊的革新之書
★旅日學者毛丹青親訪作者並作序推薦
日本邊境論》為日本知名學者內田樹的代表作品,也是迄今為止,論述日本人國民性的集大成之作。此書在日本國內被《朝日新聞》《產經新聞》《每日新聞》《讀賣新聞》《每日經濟新聞》等主流媒體長期跟踪報導,中文版尚未出版,也被國內眾多媒體熱捧,在微博等網絡平台有眾多粉絲翹首以待!
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章從日本歷史的角度,第二章從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角度,第三章從日本人的哲學思想角度,第四章從日本語的語言特點角度,圍繞這四個方面論述了日本人的“邊境心態”( 即日本人總是喜歡置身於“邊境”,在“外面”的世界裡尋找自己不可抗拒的“中心”,這個中心有時是某個強大的國家,有時是某種強勢的文化等)。
作者簡介
內田樹,日本學者,評論家,武道家。1950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法語科,後擔任神戶女子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2011年退休後任該校名譽教授。為合氣道六段,居合道三段,杖道三段。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國現代思想、猶太文化、武道論、電影論等,著有《日本邊境論》《當心村上春樹》《私家版·猶太文化論》《街頭的媒體論等。其中《私家版·猶太文化論》獲2006年第六屆小林秀雄獎,《日本邊境論》獲2010年日本新書大獎第一名,《街頭的媒體論》獲2011年新書大獎第三名。
-----------------------------
內田樹
  日本學者,評論家,武道家。神戶女子學院大學名譽教授。
  毛丹青
  旅日華人作家,神戶國際大學教授,《知日》主筆,《日本邊境論》中文版序言作者。
  “能說下最初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嗎?” 這是3月26日我在日本神戶,面對作者內田樹教授直接提出的問題。說來也怪,之前跟他聊這本書時,我並沒對他寫這本書的動機產生過好奇。反倒是中文版上市後,隨後又到幾所大學講演,所到之處,我總會聽到一些人的讀後感,稱讚之餘,覺得有點兒不太像日本傳統學者的著述風格。這樣一來,國內讀者的感想促發了我直接問內田樹教授的願望。
  毛丹青:《日本邊境論》中文版已在中國出版發行,不少媒體也做了報導,作為好友,首先為您高興,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的2012年,您的主張為中國了解日本人起到了作用。
  內田樹:這麼一說,我也覺得高興,能為日本與中國的相互理解做貢獻是我想做的事情,而且,這本書從一開始寫的時候,我就意識到了它的讀者更多的應該是日本以外的讀者。換句話說,誰都說日本是個最愛研究自己的民族,但其實,這個研究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日本國內,孤芳自賞,而應該走出去,讓亞洲讓歐美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
  毛丹青:這也可以理解成您寫這本書的動機嗎?
  內田樹:是的。不過,直接的原因有一個小細節。我的一位學界好友叫養老孟司,有一回他掏錢請大家吃飯,結果我去了一看,發現參加的人有武術家,腦神經科專家,作家,出版商等等,全是精英。後來我問他究竟是什麼標準讓他選定了這些人參加飯局的?他聽罷,大笑著跟我說“因為是野蠻人!”其實,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原先寫書我總是有顧慮,不太願意惹怒別人,不過聽一句“野蠻人”,一下子讓我對自己的自製解脫了,管他呢,隨著性子說隨著性子寫,而最初下定決心這麼寫的書就是這本《日本邊境論》。我覺得養老孟司先生所說的意思是“人的思想應該在野生狀態下活下去”,而不是別的任何東西。
  毛丹青:今天見您之前,我在微博上收集了一下讀者的提問,您與當代流行的通訊利器如此緊密接觸,您主要的意圖是什麼呢?
  內田樹:說來好笑,在《日本邊境論》這本書之前,我曾寫過一本《溫泉國家論》,內容很多,也沒出版,反倒是不斷刪除,最終把內容的三分之二刪掉,寫成了現在這本《日本邊境論》,這期間,觀察社會也好,了解別人的思想也好,推特啦,看書啦,與人交談啦,所有這些都是有效地工作起來的,並不是無用的。
  毛丹青:有位網友問您所說的日本邊境論是不是與中國的農村人非常憧憬主流文化有相似之處?有人把邊境人稱之為“邊民”,而把作為中心地帶的城市人稱之為“浮民”,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待?
  內田樹:我最後一次去中國是1993年,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對中國當代的情況不是很了解,但我說的所謂的“邊境”,主要是指“不能根據固有的經驗闡述自己的意見”,只能採取他人讓自己中意的主張作為行動的指南,因此,日本存在“邊民”,但並不是跟“浮民”相對等的稱謂。日本人是邊境人,正因如此,日本人是不成熟的,而且無知,乃至非得需要被別人指路才對,過去給日本指路的是中華文明,後來到了明治時代,轉換成西歐文明,不過,這一智慧的裝置反倒促成了日本人好學善學的秉性,因為當看到他人給自己“入力”時,不僅要學,而且還要思量如何“出力”,這樣的“一進一出”實際上擴大了日本人的知識容量。
  毛丹青:就我個人的閱讀經驗來看,您的書是“學者下放型”的著述,而且很暢銷,哪怕是相當晦澀的理論分析,也會用輕鬆的筆觸勾畫出來,這一寫作風格是什麼時候養成的?
  內田樹:我過去寫論文,總是遭教官白眼兒,說我寫得像幼兒讀物,好像論文寫得越晦澀越優秀的樣子,但我老是寫不了。儘管有些理論能讓你明白,但這並不等於你再說出去,別人就能馬上明白,於是我一直堅持了自己的寫法,做到“深入淺出”中的“淺出”,《日本邊境論》就是其中的一種,而且非常典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