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反映了《詩經》時代民間婚戀的現實狀況:一方面,人們在政令許可的範圍內仍享有一定的性愛自由,原始婚俗亦有傳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況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齊風·南山》),禮教已通過婚俗和輿論干預生活。所以詩中女子既自行擇歡,卻又受到母親的製約。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詩中也就表現了青年男女為了爭取婚戀自由而產生的反抗意識,這是一個很新很有價值的信息。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譯文]我的心不是一塊石頭,不能任人隨便轉移。我的心不是一張席子,不能任人打開有捲起。
  [出自]春秋《詩經·國風·邶風·柏舟》
  《詩經·國風·邶風·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我心匪鑑,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訴,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憂心悄悄,慍於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闢有摽。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註釋:
    泛(Fan):泛,漂浮,漂流,隨水沖走。
    流:中流,水中間。
    耿耿:有心事的樣子;形容心中不安。魯詩作"炯炯",指眼睛明亮。
    隱憂:藏在心底的憂愁,深憂。隱:痛。
    微:非,不是。
    鑑:銅鏡。
    茹(rú如):吃,包容。
    據:依靠。
    薄言:語助詞。愬(sù訴):同"訴",告訴。
    匪:在此處通“非”。
    棣棣:上下尊卑次序井然,雍容嫻雅貌;一說豐富盛多得樣子。
    選:同"巽",屈撓退讓貌。
    悄悄:憂愁的樣子。
    慍(yùn運):惱怒,怨恨。
    覯(ɡòu夠):同"遘",遭逢。閔(mǐn敏):痛,指患難。
    寤:交互。闢(pì屁):通"擗",搥胸。摽(biào鰾):捶,打。
    居、諸:語助詞。胡:何。
    迭:更動。微:指隱微無光。
    澣(huàn浣):洗滌。 
譯文:
     柏木船兒盪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圓睜雙眼難入睡,深深憂愁在心頭。不是想喝沒好酒,姑且散心去邀遊。  
    我心並非青銅鏡,不能一照都留影。也有長兄與小弟,不料兄弟難依憑。前去訴苦求安慰,竟遇發怒壞性情。  
    我心並非卵石圓,不能隨便來滾轉;我心並非草蓆軟,不能任意來翻捲。雍容嫻雅有威儀,不能荏弱被欺瞞。  
    憂愁重重難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惡。碰到患難已很多,遭受凌辱更無數。靜下心來仔細想,撫心拍胸猛醒悟。  
    白晝有日夜有月,為何明暗相交迭?不盡憂愁在心中,好似髒衣未洗潔。靜下心來仔細想,不能奮起高飛越。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詩經》時代民間婚戀的現實狀況:一方面,人們在政令許可的範圍內仍享有一定的性愛自由,原始婚俗亦有傳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況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齊風·南山》),禮教已通過婚俗和輿論干預生活。所以詩中女子既自行擇歡,卻又受到母親的製約。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詩中也就表現了青年男女為了爭取婚戀自由而產生的反抗意識,這是一個很新很有價值的信息。 
    題解
  1.婦人遭受遺棄,又為群小所欺,堅持真理,不甘屈服的抒憤詩。
  2.亦有解釋,此詩是一個不遇明主、抱負難展的臣子在傾訴自己心中的憂憤。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詩序》
   5、這是一首情文並茂的好詩。俞平伯認為:“通篇措詞委婉幽抑,取喻起興巧密工細,在樸素的《詩經》中是不易多得之作。”(《讀詩札記》)關於此詩的作者和主旨,在歷史上曾有長期爭論。概括起來主要是兩派:一派認為作者是男性仁臣,《毛詩序》說:“言仁而不遇也。衛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另一派認為作者是女子,魯詩即以為是衛宣夫人所作,說:“貞女不二心以數變,故有匪石之詩。”(劉向《列女傳·貞順》)現代學者多認為是女子所作。我們觀察整首詩的抒情,有幽怨之音,無激亢之語,確實不像男子的口氣。從詩的內容看,是一首女子自傷遭遇不偶,而又苦於無可訴說的怨詩。
    全詩共五章三十句。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興,以柏舟作比。這兩句是虛寫,為設想之語。用柏木做的舟堅牢結實,但卻漂蕩於水中,無所依傍。這裡用以比喻女子飄搖不定的心境。因此,才會“耿耿不寐,如有隱憂”了,筆鋒落實,一個暗夜輾轉難眠的女子的身影便顯現出來。飲酒邀游本可替人解憂,獨此“隱憂”非飲酒所能解,亦非遨遊所能避,足見憂痛至深而難銷。次章緊承上一章,這無以排解的憂愁如果有人能分擔,那該多好!女子雖然逆來順受,但已是忍無可忍,此時此刻想一吐為快。尋找傾訴的對象,首先想到的便是兄弟,誰料卻是“不可以據”。勉強前往,又“逢彼之怒”,舊愁未吐,又添新恨。自己的手足之親尚且如此,更何況他人?既不能含茹,又不能傾訴,用宋女詞人李清照的話說,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詞)。第三章是反躬自省之詞。前四句用比喻來說明自己雖然無以銷愁,但心之堅貞有異石席,不能屈服於人。“威儀棣棣。不可選也”,我雖不容於人,但人不可奪我之志,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嚴,決不屈撓退讓。讀詩至此,不由人從同情而至敬佩。那麼主人公那如山如水的愁恨又是從何而來呢?詩的第四章作了答复:原來是受制於群小,又無力對付他們。“覯閔既多,受侮不少”是一個對句,傾訴了主人公的遭遇,真是滿腹辛酸。入夜,靜靜地思量這一切,不由地撫心拍胸連聲嘆息,自悲身世。末章作結,前兩句“日居月諸,胡迭而微”,於無可奈何之際,把目標轉向日月。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司馬遷語),女子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其實是因為女子的憂痛太深,以至於日月失其光輝。內心是那樣渴望自由,但卻是有奮飛之心,無奮飛之力,只能嘆息作罷。出語如泣如訴,一個幽怨悲憤的女子形象便宛然眼前了。那麼女主人公是怎樣的人呢?小人又何指呢?各家之說中,認為女主人公是貴族婦人,群小為眾妾的意見似乎比較可取。
    全詩緊扣一個“憂”字,憂之深,無以訴,無以瀉,無以解,環環相扣。五章一氣呵成,娓娓而下,語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濃烈而深摯。詩人調用多種修辭手法,比喻的運用更是生動形象,“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幾句最為精彩,經常為後世詩人所引用。
------------------------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假期閒來無聊,翻看《詩經》,看到「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挺受震動的。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心不像石一塊,哪能任人去轉移。我心不是席一條,哪能打開又捲起」,表示對愛情的堅貞不渝,不管有什麼原因,我都對你始終如一。古人的愛情總是那麼浪漫,連表示忠貞的方法都是用朗朗上口的詩句,再看看現在……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愛情的忠貞在現在看來好像不值一提,強調得太多就感覺沒味了。出軌的新聞越來越多,在爆發的那幾天全民指責,但是現在呢?明星離婚的新聞不過是為網站增加點擊。
我們對愛情的要求越來越低,對出軌的容忍度也越來越高,好多人都是湊合過,為了孩子,為了父母,為了……說好的一生一世一雙人呢?
多少人可以一直走下去
或許就是因為現代難尋愛情的忠貞,所以才嚮往古代的「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愛情歷經磨難後還能一心一意的在一起,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浪漫更美好呢?
相愛或許很簡單,相守太難。從相愛到相守,經歷的磨難和誘惑有很多,這中間多少人分道揚鑣,能夠堅持下來的人寥寥無幾。人心易變,不變的是那些經過時間沉澱的感情,比愛情更深,比親情更遠。
但願我們都能遇到那個TA,戴上這枚「一心一世界」的戒指,吟詠「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走完這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