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女幸佳慧於兒童文學翻譯創作與評論者,2010年學成後,在台南成立葫蘆巷讀冊協會,並接手經營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兒童閱覽室,成為台灣第一起公共圖書館委外案例。她不僅著作等身,更積極在全國各縣市推廣閱讀,演講一年百餘場。幸佳慧獲知金鼎獎得獎。幸佳慧女士的行動與論述多以台灣為對象,廣泛涉及多元文化、轉型正義、性別平等、土地認同、兒童權益等議題,其作品不因為以兒童為對象而自我設限,敢於挑戰與碰觸台灣社會走向公平正義過程中的各種議題,讓每個看似困難的題目,都能找到一條與兒童溝通的渠道,實踐了一場發生於兒童文學領域內的閱讀社會運動。 https://is.gd/fUVGr5
----------------------
幸佳慧(1973年-2019年10月16日)是台南人,台灣兒童文學作家及推廣者。曾任台南市葫蘆巷讀冊協會理事長、臺南市公共圖書館發展委員會委員。[1][2][3]
以多種方式致力於兒童教育,舉凡兒童文學創作、推廣、研究、翻譯,作品與行動多以台灣為對象,並以人權意識的導入最為著名,涉及多元文化、轉型正義、性別平等、土地認同、兒童權益等議題。
生平
幸佳慧1973年出生於台南市。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藝術研究所碩士,英國薩里大學兒童文學碩士。曾擔任《民生報》閱讀版記者、格林文化出版社編輯[1][4]。2001年建立「童書榨汁機」網站[5]。
2011年於英國新堡大學取得兒童文學博士學位。回台後成立台南市葫蘆巷讀冊協會,當選首屆理事長;並取得臺南市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覽室的經營權[5]。
2018年,幸佳慧發現罹患壺腹癌,最終於2019年10月16日病逝,享年46歲[6]。
作品
其作品有《大鬼小鬼圖書館》(繪者楊宛靜)、《親愛的》(繪者楊宛靜)、《哇比與莎比》(繪者黃郁軒)、《天堂小孩》(繪者林家棟)、《靈魂裡的火把》(繪者蔡元婷)、《金賢與寧兒》(繪者陳怡今)、《親愛的大人》(繪者李佳燕)、《透明的小孩》(繪者陳昱伶)、《希望小提琴》(繪者蔡達源)、《雄愛讀冊:從0開始閱讀高雄》(繪者邱千容)、《家有125》(繪者楊宛靜)、《我就是這樣!》(繪者詹益豪)、《蝴蝶朵朵》(繪者陳潔晧, 徐思寧)等原創繪本,與《秘密計畫》、《戰爭來的那一天》等十餘種翻譯繪本,以及《掉進兔子洞》、《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走進魔衣櫥》等著作[4]。
獲獎
2006年,以《掉進兔子洞》獲第30屆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
2014年,以《親愛的》獲第38屆金鼎獎數位內容獎。
2019年,獲第43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因幸佳慧罹患壺腹癌,特由行政院長蘇貞昌於當年8月26日提前頒獎[1]。
-------------------------
【告別幸佳慧】用愛說再見 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癌逝
2019年10月18日 下午4:52
2個月前,幸佳慧在臉書發了一則貼文,她的生命僅剩2個月了,她說自己如果哪天走了,「記得我是帶著你們滿滿的愛與祝福離開的,好嗎?」
10月17日晚上7點,幸佳慧的臉書第一次不是由她自己發文,而是她的先生與姊姊:「我們最愛的阿慧,昨天在睡夢中離開我們了。」享年46歲。
作家幸佳慧離世前的最後一部作品,是以兒童性侵為題材的繪本《蝴蝶朵朵》。九月提前獲頒金鼎獎「特別貢獻獎」,那時她即便無體力,仍不時在臉書轉貼關於志工培訓、募款的活動訊息,並附上鼓勵的一句話,「我愛你們。」人生最後的心願,一如過往,期待作品的閱讀能成為一場社會運動。
細數幸佳慧的所有作品,都與兒童權益有關。作品《希望小提琴》裡,描述白色恐怖;《天堂小孩》傳達居住正義;《透明的小孩》描繪無國籍移工兒童的處境;《親愛的大人:其實我沒有那麼壞,我只是靜不下來》則希望撕下過動症兒童的汙名化標籤。而每一本作品,幸佳慧都透過一場又一場的座談,與社會組織、社福團體合作,更招募志工組成說故事的媽媽團隊,到各地為孩子們說故事。
前中國時報《開卷》主編李金蓮在今年的金鼎獎擔任引言人時,認為幸佳慧在台灣兒童文學發展的世代上,是最新世代,孤單地跑在大多數人前面:「有別於她的前輩,幸佳慧標舉出更為激進的『兒童權利』的觀念,標舉兒童也是公民,具有社會的發言權。」
好友李佳燕醫師說:「她非常重視兒童權益,作品都是透過繪本,對不公不義的事情發聲。她的心中沒有壞與自私的念頭。」大學同學李雨珊說:「她有俠女個性,大學畢業時,我想出國讀電影,但父母反對,她陪著我回去說服。她的個性很強,做很多事情的態度都彷彿要決一死戰。」
丈夫歐奕宏說,若用繪本故事來形容幸佳慧,就是長襪皮皮,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如果是電影,幸佳慧的認真程度就像《永不妥協》裡面的茱莉亞羅勃茲。而幸佳慧的父親說:「她個性容易心軟,去偏遠學校演講,酬勞5,000塊,看那邊教育資源不足就通通捐給學校。」
《蝴蝶朵朵》的插畫家陳潔皓說:「我在畫母親與孩子的擁抱時,陷入很大的困難,無法揣摩母親的眼神要如何跟小孩一樣,感受到那份痛苦。跟幸佳慧討論時,她很願意傾聽我被性侵的經歷,電話一講就是二、三個小時,在我的生命中,很少有這樣的人,能讓我覺得被接納。」
好友劉昭儀說:「去年底她搭飛機回台時,就處在發高燒身體虛弱的狀況,當時醫生已認為她的生命只剩一年,沒想到上天沒給任何寬限。她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堅持做想做的事情,那種熱情感染大家,而大家也以感情回應她的熱情。」
幸佳慧常覺得孩子都是被大人教笨的,大人總是為了自己的想法,把故事當成規訓,不尊重孩子的自主思考。他的繪本作品《親愛的》,講一個孩子面對親人死亡的歷程,一反孩子是被安慰的對象,書裡的孩子反過來撫慰大人,劇情以推理懸疑的方式,讓閱讀故事的孩子能一步步了解死亡。
「所有的答案都有答案了,由孩子自己找出來,說故事人的只是幫忙引導。」今年6月幸佳慧接受我們的專訪,當時明白自己時日無多,對癌症的侵襲,死亡的來臨,她坦然接受,只遺憾自己無法如同過往,親自培訓說故事志工、辦座談,當個四處放火、愛管閒事的俠女。
面對生命僅剩一年,幸佳慧的態度始終坦然。檢視相片
面對生命僅剩一年,幸佳慧的態度始終坦然。
更多
那時她回顧童年乖巧的自己。國中時體罰盛行,好成績的她不曾被打,一次考差被打之後,班上那位常被同學嘲笑的山豬女孩,竟然挺聲反抗老師,說自己不想被打,那記憶她保存在腦海,像一則寓言:每個孩子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
她出生於台南,家中開電器行,從小乖巧,不知叛逆為何物,直到大學時接觸繪本,發現國外的繪本故事不死板、不八股,寫得有趣極了,又能從中學習到公民權、女性主義等知識,讓她疑惑:「台灣的教育環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為什麼被教成這樣?」叛逆之心升起,讓她決定出國讀兒童文學博士找答案。她崇拜創造《長襪子皮皮》的瑞典童書作家林格倫(Astrid Lindgren),林格倫成名後,仍積極倡議兒童與動物權,是足以撼動國家政策的作家。
時間回到2年前,某個下午,那時疾病還未纏上幸佳慧,這天她在美國曼菲斯的家中讀著新聞。
身分是兒童文學作家,因此這個家,也像是童話故事的小屋一樣,臺階是紅磚砌的,門上掛著一圈花。站在門前轉頭一望,會看到綠色庭院裡有一棵樹,樹下有一扇木製的小門,打開時隱約能看見一個洞,彷彿走進去就能進入童話故事的世界。
這天午後的日光,先是斜斜穿過窗台,再落到幸佳慧的鍵盤上,鍵盤上有幾滴淚水,幸佳慧正哭著,她讀到的新聞是這樣的:有一個小孩,從小就被性侵,一直到長大,都不敢說,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幸佳慧繼續讀,發現兒童遭性侵的新聞好多。有的小孩不說,是被大人恐嚇;更有一個小孩,是姊姊,發現二個妹妹也被性侵後,為了救妹妹們,才鼓氣勇氣說出來。
幸佳慧很生氣,為什麼世界這麼壞?為什麼大人都在欺負小孩?為什麼我們的國家沒有關注這個層面?她一邊生氣一邊哭,該怎麼幫助這些孩子?她開始寫故事,故事主角是小女孩朵朵,開心的時候,裙襬就像蝴蝶一樣飛舞,難過的時候無法飛舞,因為蝴蝶裙擺被壞叔叔撕掉了。
傍晚她的老公回來了,她太專注寫故事,以至於忘了煮飯。老公總被她叫做科學家,腦袋聰明,卻有點死板,她把故事塞給老公看,問他一則關於性侵的故事,適不適合小孩子呢?但老公讀完,直接問她:「插畫家要找誰?」
這樣的場景其實不是第一次了,幸佳慧總是在生氣與淚水中寫故事,寫完,就必定透過各種方式,將這些故事,送到孩子的眼前。
她曾把癌症的治療,比喻為搭上太空船進入外太空,但總是能回到地球,再見到愛她的,以及她所愛的人。這一次她在睡夢中離去,像是搭上了一艘不回頭的太空船,幸好再見的話語,已經說了,愛跟祝福也已經裝滿行李了。
真要有還來不及說的,也都在作品裡了。
https://is.gd/lxUbq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