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番記,陳第/干治士《台灣略記》/1603年成為最早紀錄臺灣原住民的人類學文獻+東番記+1574出現-東番,指台灣西南沿海嘉義至屏東一帶+1602陳第抵達台灣,得到台灣原住民的熱情招待,事後,他根據居住台灣將近一月的經驗作成《東番記》, 記錄了當時台灣平埔族人的風俗習性+《東番記》的篇幅不長,成就無法與郁永河所著的《裨海紀遊》 相比,但《東番記》創作的年代比《裨海紀遊》更早了近一百年,可說是漢人對臺灣的初體驗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4s8tlud
赤壁之戰/第一個發現臺灣的人/《六韜》/孫權東吳擁有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航海技術,可以北至遼東,南及台灣,並開創了大陸最早航行台灣,與台灣建立經濟、文化聯繫和交往的紀錄/孫權說:「孤與子瑜(諸葛瑾)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孫權在用人方面,有一句名言:「貴其所長,忘其所短」。/孫權不但舉賢任能,知人善用,而且用人不疑/東吳擁有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航海技術,可以北至遼東,南及台灣,並開創了大陸最早航行台灣,與台灣建立經濟、文化聯繫和交往的紀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55bblmq


《禹貢》係《尚書》一篇,係中國地理方物,兼均稅作品。成篇係假托上古三代時,夏國君主禹作寫,但一般研究指係周戰國時代所品[1]。
《禹貢》將中土發成九州,即係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同埋雍州。
本書到大清末年都重有影響力,視為山川治國之方。
-----------------
東番,或稱東番夷,意旨「東方海外的番人」,是中國古代對台灣島及台灣原住民族的稱呼,既作為地名又作為族群稱呼之用。「東番」一詞首見於1558年的明朝官方文書《明神宗實錄》中,故此用法應早在福建福州、泉州地區使用[1]。1603年,福建人陳第以此用語撰成《東番記》,後來在《遠遊篇》、《明史·外國傳》、《閩書》、《台灣府誌》中亦有記載。相較於雞籠山、北港為音譯台灣南島語言之漢字地名,東番則是純粹的漢語命名。[
------------------
《東番記》是一本記載17世紀初臺灣原住民族風俗的人事雜記,為明朝儒生陳第於西元1603年(明萬曆三十一年)所作。
東番記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tinyurl.com/y4u69rdc
由來
陳第,本為古北口遊擊將軍,後解甲歸田,回到福建連江。
萬曆三十年(1602年-1603年),明朝將軍沈有容為了去驅逐倭寇而發兵至台灣安平外海,邀請陳第隨從。
「萬曆壬寅冬,倭復據其島,夷及商、漁交病。浯嶼沈將軍往剿,余適有觀海之興,與俱。」~陳第《東番記》
事後,陳第根據當時約20天的經歷(1603年1月21日抵達、2月10日離開)作成《東番記》。
閩南語發音的「大員」、「台員」
《東番記》全文一千四百餘字,提到「大員」一地,乃赤崁外一小島,為入番社的門戶,島上多漢人,乃販海商賈。
其後,莆田人周嬰在其所著《遠遊篇》中,引《東番記》以漢字記載為「台員」,是以當時的閩南語發音音譯的漢字,這是最早出現在漢字文獻上的「台灣」文字,但指的僅僅是現在台南「安平」一地。當時台江未淤積,「台員」乃一小島,也有稱之為「一鯤鯓」[1]。
《東番記》記述當時沿岸的原住民生活習俗與地理風光,為最早描繪台灣西部平埔族(西拉雅族(台南)為主)生活的著作。
註解
 陳華民. 悅讀台灣俗諺. 臺北市: 台灣書房. 2011年12月: 頁170. 1624年,荷蘭人攻澎湖不成,被沈有容「諭退」至台員。1632年,荷蘭人於島上築城並取名Zeelandia(文獻上漢字記載為「熱蘭遮城」,閩南語發音)1662年鄭延平趕走荷蘭人,設「東都明京」於赤崁,由於「台員」閩南語音同「埋完」,鄭氏以為不祥,乃以故鄉「安平」命名。
----------------
夷洲,又名夷州,是陳壽所著之《三國志·吳書·孫權傳》中所提到的一個地名,有說法指台灣,但也有人猜想是指今天的日本、琉球群島甚至南洋島嶼。
現存史料中的相關記載
在《三國志·吳書·孫權傳》中,有以下這樣的一段敘述:
黃龍二年[1]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詔立都講祭酒,以教學諸子。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年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2]
在《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中有一段敘述:
權欲遣偏師取夷州及朱崖,皆以諮遜,遜上疏曰:臣愚以為四海未定,當須民力,以濟時務。今兵興歷年,見眾損減,陛下憂勞聖慮,忘寢與食,將遠規夷州,以定大事,臣反覆思惟,未見其利,萬里襲取,風波難測,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驅見眾,經涉不毛,欲益更損,欲利反害。[3]
在《三國志‧吳書‧全琮傳》中也有一段敘述:
初,權將圖珠崖及夷州,皆先問琮,琮曰:「以聖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殊方異域,隔絕障海,水土氣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轉相污染,往者懼不能反,所獲何可多致?猥虧江岸之兵,以冀萬一之利,愚臣猶所不安。」權不聽。軍行經歲,士眾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權深悔之。[2]
單憑這幾段文字的描述,並無法確定所指的「夷洲」和「亶洲」的位置。不過,沈瑩(三國時代吳國丹陽太守)在其所著的《臨海水土志》(約完成於西元268年至280年之間),對於「夷州」(並非「夷洲」),[4]提供了以下的線索:
夷州在臨海郡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父,男女臥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以為飾好也。其地亦出銅鐵,惟用鹿觡為矛以戰鬥爾。磨礪青石以作矢鏃刃斧,環貫珠璫。飲食不潔。取生魚肉雜貯大瓦器中,以鹽鹵之,歷月餘日乃啖食之,以為上餚。呼民人為「彌麟」。如有所召,取大空材,材十餘丈,以著中庭。又以大杵旁舂之,聞四五里如鼓。民人聞之,皆往馳赴會。飲食皆踞相對,鑿床作器如稀槽狀,以魚肉腥臊安中,十十五五共食之。以粟為酒,木槽貯之,用大竹筒長七寸許飲之。歌似犬嗥,以相娛樂。得人頭,斫去腦,剝其面肉,留置骨,取犬毛染之以作鬢眉髮編,具齒以作口,自臨戰鬥時用之,如假面狀,此是夷王所服。戰,得頭,著首還。於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餘丈,以所得頭差次掛之,歷年不下,彰示其功。又甲家有女,乙家有男,仍委父母,往就之居,與作夫妻,同牢而食。女以嫁皆缺去前上一齒。[5]
值得注意的是,沈瑩所著該書,本已散失不全,只因為在宋代的《太平御覽》卷780《東夷傳》引用其一部份,所以才流傳下來。
認為夷洲是台灣的說法
最早引用該段史料,並論證夷州就是台灣的,可能是台灣日治時期時對台灣歷史研究貢獻卓著的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在他的成名著作《台灣文化誌》中,他正是引用沈瑩的該段文字,以此來推斷其所描繪的「夷州」應該是現今的台灣(見伊能嘉矩 1985,25-6)[6]。以後,又有日本學者市村瓉次郎、和田清等人,利用沈瑩的《臨海水土志》中之記事,和《隋書·流求傳》的記載相互比較,而同意伊能嘉矩的主張[7]。在1950年代,台灣中央研究院的人類學者凌純聲,也是繼續從沈瑩的這段敘述著手,另外再配合民族誌,而論證夷州應該是台灣才對[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者郭廷以的《台灣史事概說》(1954),以及大陸學者陳碧笙的《台灣人民歷史》(1993)[9]中,也都引用沈瑩的該段敘述,而指出夷州便是台灣,以作為台灣自古便與中原就有交流的依據。
1993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所提出的《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中採用「台灣古稱夷洲」的説法,並有以下這樣的說明:
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台灣古稱夷洲、流求。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的情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等對此就有所著述,它們是世界上記述台灣最早的文字。公元三世紀和七世紀,三國孫吳政權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後派萬餘人去台。[10]
不認為夷洲是台灣的說法
然而,一些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以目前所知而言,只能推斷「夷洲『有可能』就是台灣」,但是,並無法確實肯定這個陳述。對這個陳述質疑的相關理由,至少有以下幾點:
史明(1980,25)指出,如果就《三國志》中的記載而言,「夷洲」這個名稱,正和「亶洲」一樣,「從古時代就是屬於那種不能確定到底是指何處的一種傳說地名之類」。我們可以再看一次陳壽關於亶洲的記載:「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
若把「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這一段記載與今日的台灣聯繫起來,在歷史上或地理上、更是找不出可以憑信的任何痕跡(史明 1980,25)。台灣根本沒有所謂「越王」存在或活動過的傳說和記載。
如果把中國古籍中有關夷人的記載整理一下,同時也參考《山海經》的「甌在海中閩在海中」這樣的敘述,就可知昔古時代從長江流域要到福建地方,也是要依靠海上交通來完成的。「所以夷州極可能是對散居於華南沿海各島」(郭弘斌 2003) 。
柏楊否定夷洲是台灣的說法,在《柏楊版資治通鑑》18,《三國鼎立》(1985)中指出夷洲是琉球,亶洲是日本。
梁嘉彬在〈吳志孫權傳夷洲亶洲考證〉指出,夷洲即琉球,而非台灣。
「四面是山」的描述不符台灣地理。台灣地型是以貫穿南北的中央山脈為主要特徵,幾個大型盆地與沿海平原。
史明(1980,26)對於「夷洲到底是不是台灣」的這個問題,提出了他個人的結論,即這個名稱「只能當做研究古代台灣的一種參考而已。若想進一步予以論斷,必得重新覓取明確的資料才有可能」。或者用Wen-hsiung Hsu(1980, 5)的看法來講,「夷洲」(I-chou)這個名詞,「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台灣」。類似的看法,還可以見之於戴天昭(1996,3);郭弘斌(2003);林柏維(2003);以及梁嘉彬(1965)。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馮鉞認為,根據《臨海水土志》記載的方向和距離而言,夷洲應該是琉球而不是台灣,證明漢人航海技術已能達到比台灣更遠之琉球。他同時提到日人提出夷洲為台灣之本意是為將琉球與中國關係切割,以利日人侵佔琉球之舉做準備;而台獨派學者所提出的反對看法中,則有著人文與地理認知的曲解與用現代標準來衡量古代事物兩個明顯的缺失[11]。
--------------------
如今的台灣實為三國時的夷州,吳國的孫權的成功其實還有魯肅
2017-07-15 由 蘋果醋讀歷史 發表于歷史
最近台灣問題日益嚴重。談及台灣,根據可靠記載,到了三國時代,台灣明確稱為夷洲。三國時的吳國立國於江南,領域包有會稽及東南濱海地帶,和海外的關係極為密切,造船事業與海上交通的發達都超過了前代,所以孫吳政權對於海上經營頗為注意。據《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記載,黃龍年間,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甲士萬人,渡海去求夷洲及亶洲。由於亶洲偏遠,沒法到達,只到了夷洲,並俘數千人而還。此役是大陸王朝開始經略台灣的一件大事。又《三國志·吳志·全琮傳》記載,此役歷時多年,士卒多染疾病,死者十有八九。
上萬甲士到達夷洲,而且停留將及一年,自然增加了吳人對夷洲的知識。夷洲所以能確定為台灣,有賴於吳國丹陽太守沈瑩所作《臨海水土志關》關於夷洲的記述。《臨海水土志》記載說:「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吳國臨海郡的地域,大約北起今浙江寧海、天台,南迄福建閩江入海口以北沿海一帶,所謂夷洲「去郡二千里」,這與台灣的方位正相符合。至於夷洲的氣候、地形、山夷等,也皆與台灣相同。由於《臨海水土志》所提供的記述,絕大多數學者都以為夷洲確是台灣,今日已成為定論。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生於下邳。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而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建安十三年,孫權與劉備聯合於赤壁打敗曹操軍隊,建立了孫劉聯盟。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派呂蒙襲取劉備的荊州成功,使其領土面積大大增加。黃武年間,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建立吳國;黃龍元年,孫權正式稱帝。孫權稱帝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黃龍二年,他派衛溫到達夷州。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在太元元年病逝,享年71歲,在位24年,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壽的。
曹操曾稱讚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當然有人會問:「孫權的成功得益於誰?」
其實,輔佐孫權的大臣們中,除了張昭和周瑜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魯肅。他對於孫權就好像諸葛亮對與劉備一樣,他也曾經像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那樣為孫權分析過天下大勢,名為榻上策:「現在的漢朝已經無法恢復元氣了,但是曹操也很難短期內將他清除。現在將軍您最重要的是安定自己的後方,以便對抗曹操。穩固自己的領地之後,再等待有利時機,四處征討,最終將長江兩岸廣闊的領地據為己有。到那時便可以稱帝號令天下了。這其實就是當年漢高祖曾經創立的功業。」
最後我們說下晚年的孫權。
自古老年皇帝的猜忌心理比一般的人要重得多,孫權也沒能逃脫這個規律。他為了監視文武大臣,專門設置了兩個官職:校事和察戰。這使很多的大臣無辜受到陷害,但孫權卻還大加重用這些校事官。孫權晚年的這些錯誤也大大地傷了大臣們的心。公元251年的冬天,孫權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後便得了風疾,十二月,孫權知道自己時間不長了,急忙將大將軍諸葛恪召回來委託後事。第二年的四月,孫權病逝,終年七十一歲,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所以後來便稱他為東吳大帝孫權。
------------------------------------
戰國的地理:《禹貢》時期的九州
2017-12-15 
《尚書·禹貢》這篇文章,從標題來看,是「大禹時期的貢賦」的意思,實際上,該文所涉及到的地理範圍,早就超越了夏商時期的地理認知範圍,而是戰國時期後期的地理。傳說大禹在治水後,把中國化為九州,「茫茫禹跡,畫為九州」。而這個九州具體在什麼範圍並不為人所知,而後來的九州也是隨著版圖的不斷擴大而變化。《周禮·夏官·職方氏》曰:「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并州」。和禹貢裡面的大致相同,只是禹貢中沒有「并州」,「幽州」而多了「徐州」,「梁州」。《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中把九州和各國位置地理結合一起:「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春秋時期的列國地圖
根據以上內容,得出。
一,冀州:位於黃河以西,以北,相當於今天的山西和京津冀一帶,屬於當時的晉國,燕國。
《禹貢》載: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於岳陽;覃懷厎績,至於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恆、衛既從,大陸既作。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
這裡的從壺口(山西和陝西交界) 經過梁(呂梁山)及其支脈,到太原(古代山西一帶),岳陽(岳山之南,指的山西南部),覃懷(今天焦作一帶,是漳河發源地帶),最後是華北平原,海河流域的衡水河漳水,在碣石(並非今天的碣石)入黃河。《呂氏春秋》:「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這裡的兩河指的就是黃河和濟水,而恆,衛是漳水支流。這裡的土壤質量屬於上上,而田這是中中等級。
而其他版本把燕國一帶(京津冀地區)單獨劃出來,作為幽州,因此古代北京又叫做「幽燕」。《呂氏春秋》:「北方為幽州,燕也。」。《周禮》:「東北曰幽州。」漢武帝時期,把全國化為十三州,幽州屬於其中之一,管理範圍包含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玄菟、樂浪等郡,就是燕國的範圍和朝鮮半島。唐朝置幽州節度使防衛契丹,唐玄宗時期,安祿山以此為基地反叛。後晉石敬瑭以幽薊十六州割讓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為南京。宋朝統一後,為了收復幽薊十六州和契丹發生了幾次重要的戰爭,但是均失敗。金滅滅遼後,以燕作為首都,稱「燕京」。後元明清直到現在,這裡都是首都。
在《周禮》 中,有「并州」概念。「正北曰并州」。相當於今天的山西省。漢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為十三州部之一,領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宋朝為「并州路」。
二,兗州。在濟水(今黃河)和古黃河(今運河)的中間地帶。其主要國家是衛國。
《呂氏春秋》: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相當於今天的山東北部和河北東南部。《禹貢》提到這裡的支流有灉、沮,湖泊有雷、夏。這裡出產桑蠶,漆器。
 「濟河惟兗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澤,灉、沮會同。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墳,厥草惟繇,厥木惟條。厥田惟中下,厥賦貞,作十有三載乃同。厥貢漆絲,厥篚織文。浮於濟、漯,達於河。」
兗州正式作為行政區劃是在西漢武帝設十三州刺史時開始的。治所設在濮陽,轄山陽(轄瑕丘、橐縣等)、東郡、陳留、濟陰、泰山、東平六郡國。東漢建武十一年(35)兗州治所在昌邑(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昌邑鎮),下轄陳留、東郡、任城、泰山、濟北、山陽(今兗州屬山陽郡,治所在菏澤市巨野縣城區)、濟陰、東平八個郡國,大體範圍在今山東西部及河南東部。三國時,兗州區域屬魏。曹操領冀州牧後,為擴大勢力範圍,縮小其他州併入冀州,但兗州轄區未動,仍轄八個郡國。僅將漢時陳留改為陳留國,任城國改為任城郡。隋初沿襲前制,隋文帝開皇三年(583),「遂廢諸郡,行州縣之制」。隋煬帝大業二年(606),瑕丘之兗州改為魯郡,領十縣。唐朝恢復兗州,兗州升為大都督府。元明清後,兗州範圍不斷縮小,已經隸屬於濟寧,新中國後,兗州淪為縣。
三,青州。大致是山東半島,古代屬於齊國。
《呂氏春秋》:「東方為青州,齊也。」這裡的說青州位於「海岱之間」,海是大海,而岱指的泰山。杜甫有「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泰山是古代東部祭祀的神山,也是齊國和魯國的界山。古代山東半島上居住的是東夷族,馬曰:嵎,海嵎也;夷,萊夷也。」萊就是山東半島東部,古代有東萊國,被齊國所滅。濰、淄,是兩條河流,是今天「濰坊」,「淄博」的來源。通過汶水,可以到達濟水(古黃河)。這裡生產鹽,絲織品,礦產。所以齊國有魚鹽之力,工商業發達,是泱泱大國。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厥土白墳,海濱廣斥。厥田惟上下,厥賦中上。厥貢鹽絺,海物惟錯。岱畎絲、枲、鉛、松、怪石。菜夷作牧。厥篚□絲。浮於汶,達於濟。
青州最開始設置區劃是西漢,設立青州刺史,為十三州刺史之一。歷代沿襲。唐代設置青州總管府,管理青州,淄州,齊州,密州,萊州,登州。宋朝,青州管轄範圍開始縮小,下轄:益都縣,臨淄縣,壽光縣,千乘縣,臨朐縣,博興縣,隸屬於京東東路。清朝改名為濟南府,而原青州範圍繼續縮小。新中國設立青州市(縣級)
四,徐州。古代的徐州指的是泗水流域,為泰山以南的魯國地區。
《呂氏春秋》:「泗上為徐州,魯也。」《禹貢》:「海、岱及 淮惟徐州」,界定了徐州的範圍是從泰山到淮河,就是如今的魯南,蘇北。主要是淮河水系,泗水,沂水是其支流。蒙山和羽山一帶可以播種。生產海產品和紡織品。
  海、岱及 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藝,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於淮、泗,達於河。
徐州者。《釋名》曰:徐,舒也,土氣舒緩也。其地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周朝滅殷商,監於二代而損益之,定官分職。徐州被合併入青州內。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於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唐初,徐州與彭城郡名稱多次互易,中後期為節度使駐地。這裡的徐州實際上已經只是一座城市,而並非一個地區。古代的徐州範圍遠遠大過今天徐州市的範圍。
五,揚州。 《呂氏春秋》:「東南為揚州,越也。」。說明揚州主要是東南地區,當時為越國,就是今天的蘇浙一帶。
《禹貢》:「淮海惟揚州」,只的揚州範圍是淮河到大海。其中提到幾個地名,彭蠡(古代的彭蠡,不是鄱陽湖,而是安慶北部的大湖泊),三江(具體在何處未知,可能指長江、漢江,贛江,均匯入了彭蠡),震澤(太湖)。這裡出產動物的齒、革、羽、毛等。這裡居住著東夷,以鳥作為圖騰,「鳥夷卉服」,還出產桔柚,有錫礦(無錫實際上是有錫礦的)。
  淮海惟揚州。彭蠡既豬,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喬。厥土惟塗泥。厥田唯下下,厥賦下上,上錯。厥貢惟金三品,瑤、琨筱、簜、齒、革、羽、毛惟木。鳥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桔柚,錫貢。沿於江、海,達於淮、泗。
揚州正式設置行政區也是開始於漢武帝設置十三州,揚州管理淮河以南的廬江郡,九江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六安國。隋唐時期,揚州的範圍不斷縮小。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至此,完成了歷史上的揚州和今天的揚州在名稱區劃、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統一。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10道,揚州屬淮南道。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揚州為廣陵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廣陵郡復改揚州。
六,荊州。《呂氏春秋》:「南方為荊州,楚也。」楚國在古代也叫作荊國,荊楚。
《詩經·商頌》中說的「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荊現名牡荊,古代又名楚,用來做刑仗,鞭打犯人。楚國發源於荊山(可能是盛產牡荊)。《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從荊山到衡山以南為荊州。實際上遠古時代的衡山為河南伏牛山,而在戰國時候,衡山已經是今天湖南的衡山了,可能是和苗蠻民族南遷有關。主要的河流有長江,漢江,沱江、潛江。有大湖泊雲夢澤,在今天武漢一帶,雖然已經消失,但是還殘留許多,所以武漢是千湖之城。所出產和揚州差不多,但是有個著名的是「包匭菁茅」,是祭祀的一種植被,楚國向紂王進攻。春秋時期,齊國管仲討伐楚國的藉口竟然是「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
  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潛既道,雲土、夢作乂。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中,厥賦上下。厥貢羽、毛、齒、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礪、砥、砮、丹惟菌□、楛,三邦厎貢厥名。包匭菁茅,厥篚玄纁璣組,九江納錫大龜。浮於江、沱、潛、漢,逾於洛,至於南河。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管理南陽郡,長沙郡、江夏郡、南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東漢時的荊州,轄郡七,縣一百一十七。治所漢壽(今湖南漢壽縣北)。漢末移治襄陽(今湖北襄陽市)。建安十四年,劉備領荊州牧,移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借荊州」後,移治江陵。赤壁之戰後,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分荊州:曹操占據南陽、南郡二郡,劉備占據長江以南的零陵、桂陽 、武陵、長沙四郡,孫權則占據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敗曹仁,奪南郡,孫權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駐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後,孫權納魯肅之議,把自己所據部分(僅指南郡)「借」給劉備,於是劉備占有荊州絕大部分地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曹聯合打敗關羽,瓜分荊州。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這一時期,荊州面積不斷縮小。到了隋唐時期,荊州範圍局限到了今天湖北西部,被稱為江陵,隸屬於山南道。後來荊州範圍相當於今天的荊州市。
七,豫州。豫州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河南省。
《呂氏春秋》:「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呂氏春秋》中說豫州就是黃河以南,漢江以北,主要國家是周國,實際上還有魏,韓等國。《禹貢》:「荊河惟豫州」,《禹貢》中豫州的範圍更加明確,指荊山以北和黃河以南。大致是今天除了南陽和信陽的河南地區。主要河流有伊、洛、瀍、澗,均匯入黃河。有湖泊為菏澤(並非今天的菏澤),出產絲織品和漆器。
  荊河惟豫州。伊、洛、瀍、澗既入於河,滎波既豬。導菏澤,被孟豬。厥土惟壤,下土墳壚。厥田惟中上,厥賦錯上中。厥貢漆、枲,絺、紵,厥篚纖、纊,錫貢磬錯。浮於洛,達於河。
西漢時期,設置豫州刺史,為十三州刺史之一,轄潁川郡、汝南郡、沛郡,以及梁國。東漢豫州刺史的治所在譙(亳州)。三國的曹魏時期,豫州的治所在安城,西晉時期,豫州治所在陳縣(淮陽)。南北朝時期,豫州管轄面積縮小,到隋朝廢除豫州刺史。今天豫成為河南簡稱。
八,梁州(益州) 。《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
梁州位於華山(秦嶺、終南山)之南,黑水(金沙江)之北。相當於今天的四川,重慶,漢中地區。主要河流發源於岷山地區。有岷江、沱江、潛江等河流,可以和江漢通航。礦產豐富,如鐵、銀。動物物產豐富。
  華陽、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藝,沱、潛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績。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賦下中,三錯。厥貢璆、鐵、銀、鏤、砮磬、熊、羆、狐、狸、織皮,西傾因桓是來,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
在西漢,梁州的範圍即益州的範圍,益州是十三州刺史之一,其範圍是管轄整個西南地區,包含了雲貴川渝地區,益州的治所定為雒縣(今四川廣漢)。191年,益州牧劉焉徙治綿竹。194年,又將州治遷往成都,此後益州兼含成都別名之意。這一稱謂幾乎一直沿用至西晉末。但成都的城市名稱卻從未更改過。三國時期,劉備占據益州,建立了蜀漢。西晉滅蜀漢,分割益州,另置梁州。這裡出現了兩個州。隋開皇三年 (583年)﹐罷天下諸郡﹐以州統縣,此時益州僅為一郡之地,範圍大致和成都市範圍相當。在唐朝,益州成為南方最發達的城市之一,與揚州並稱「揚一益二」。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益州改為蜀郡,益州遂除。
九,雍州(涼州)。《呂氏春秋》:「西方為雍州,秦也。」
漢·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禹貢》:「 黑水、西河惟雍州。」。西河就是秦晉之間的黃河地區,說明雍州的範圍是黃河以西,黑水以東。黑水,很難界定,但是總體範圍是陝甘寧地區。主要河流有涇,渭均流入黃河,而弱水向西流。還提到重要的地理概念是三危山,應該是西北的大山,《尚書·舜典》載:「竄三苗於三危」。曾經流放三苗的俘虜到三危地區。以黃土地為主(黃土高原)。出產玉石,例如青海玉,厥貢惟球、琳、琅玕。主要的民族有西戎,就是如今的羌族,藏族等。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涇屬渭汭,漆沮既從,灃水攸同。荊、岐既旅,終南、惇物,至於鳥鼠。原隰厎績,至於豬野。三危既宅,三苗丕敘。厥土惟黃壤,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厥貢惟球、琳、琅玕。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織皮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即敘。
漢武帝設施雍州,為十三州刺史之一,但是改雍州為涼州,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市),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4郡。武帝置朔方別令刺史監之不在十三州之限。兼徐、梁、幽、並夏、周之制,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擊敗匈奴,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西漢政府在原休屠王領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東漢改名雍州,魏國又改回涼州。十六國時期,這一帶建立了西涼,南涼,後涼等政權,直到唐朝,唐武德二年(619年)大涼國李軌被李淵所滅。唐朝廢武威郡,置涼州總管府,治姑臧。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10道,涼州屬隴右道,涼州的管轄範圍至此縮小。宋朝,涼州地區為西夏國版圖。
從以上九州的範圍來看,《禹貢》九州範圍「東漸于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基本是秦,楚,齊,燕,晉,越,應該是春秋末年的地理狀況,因為這時期晉國尚未分裂,越國已經滅了吳國。而這些國家之外的珠江流域,人們還沒有多少認識。在秦漢,疆域擴大後,才逐漸發現和開發兩廣,東北,西域。
--------------------------------
「茫茫禹跡,畫為九州」,九州具體指現在的哪裡?
2018-02-07 由 路之遙 發表于歷史
"茫茫禹跡,畫為九州",古代大禹分天下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
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九州之稱,由來已久。最初"九州"原是虛指,後來才逐漸具體化。因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確指,而應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決非指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而當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禹貢山川圖
後來每個朝代對「九州」都有新的解釋和定義,那麼今天我們就按照《尚書·禹貢》:"冀州","濟、河惟兗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揚州","荊及衡陽惟荊州","荊、河為豫州","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的一些城市古稱來看九州分別在具體的什麼地方。
尚書·禹貢
冀州:冀為"九州之首"。河北的簡稱"冀"就源於此。冀州市隸屬河北省衡水市轄縣級市 ,地處華北平原腹地,按照古代分法為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兗州:兗(yan),古作"沇",《史記·夏本紀》"兗州"作"沇州"。今稱濟寧市兗州區。"濟、河惟兗州"為現在的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青州:青州市,山東省濰坊市下轄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因地處東海和泰山之間,位於中國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名"青州"。1986年由原益都縣撤縣設市,現為省轄縣級市。"海、岱惟青州"為現在的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徐州: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歷史悠久被稱為「帝王之鄉」。"海、岱及淮惟徐州"現在的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揚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商業昌盛,人傑地靈。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淮、海惟揚州"現在的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荊州:古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兩岸,江漢平原腹地。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的中心。"荊及衡陽惟荊州"現在的兩湖,兩广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豫州:因位於九州之中,故別稱中州。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荊、河為豫州"當今河南省大部分屬豫州,故簡稱"豫"。
梁州:梁州,即如今的陝西漢中,古代行政區劃名,三國時始設梁州,治所在陝西漢中,先稱"南鄭",唐德宗改其為興元府,明朝時改為漢中府。"華陽、黑水惟梁州"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雍州:雍州名稱源於陝西省鳳翔縣境內的雍山、雍水。「黑水西河惟雍州 」其位置相當於現在陝西省關中地區、甘肅部分、青海東北部以及寧夏部分地方。
大禹石像
古代的先人起的名字有好多真應該留著,像這些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等作為城市的名字非常的有意境。如今好多城市的名字都被改的很奇葩如合肥古稱廬州,黃山古稱徽州,棗莊古稱蘭陵,臨沂古稱琅琊,正定古稱常山。這裡面那個古稱不是既有名又有意境和出處,為什麼非要改的面目全非呢?大家還有知道哪些城市古代名字很有意境呢?
-----------------------
《禹貢》是中國古代名著,屬於《尚書》(一作《書經》,簡稱《書》)中的一篇,其地理記載囊括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產等情況。對其作者說法不一,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認為《禹貢》為周初人所作;史念海在《論〈禹貢〉的著作時代》一文中,則據《禹貢》中有“南河”、“西河”之稱,認定作者為魏國人;顧頡剛認為出自戰國時秦國人之手;此外還有日本學者內藤虎次郎的戰國末至漢初說。
《禹貢》雖然託名為大禹所作,其實卻是戰國後的作品。以前的學者都以為《禹貢》為夏朝史官甚至是大禹本人的著述,現在早已為學界所否定。
中文名稱:《尚書·禹貢》
----------------
支那大陸的「中原」原本是「地中海」
九州
支那「趙宋」國代繪製的「禹貢九州圖」
「四海」和「九州」
以下是支那古書有關於「四海」和「九州」的記載:
「尚書,夏書禹貢」(先嬴秦,著者不詳):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滌源,九澤既陂,四海會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財賦,咸則三壤成賦。中邦錫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禹錫玄圭,告厥成功。
「山海經,海內南經」(嬭楚,著者不詳):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夭或壽,唯聖人能通其道。
「山海經,海內經」:
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人。
西海之內,流沙之中,有國名曰壑市。
南海之內,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南海之內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北海之內,有蛇山者,蛇水出焉,東入于海。有五彩之鳥,飛蔽一鄉,名曰翳鳥。又有不距之山,巧倕葬其西。
帝俊生三身,三身生義均,義均是始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穀。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陰,是始為國。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貢
「荀子,王制」(嬴趙,荀子):北海則有走馬吠犬焉,然而中國得而畜使之。南海則有羽翮、齒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國得而財之。東海則有紫紶、魚鹽焉,然而中國得而衣食之。西海則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國得而用之。故澤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魚,農夫不斲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賈不耕田而足菽粟。故虎豹為猛矣,然君子剝而用之。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盡其美,致其用,上以飾賢良,下以養百姓而安樂之。夫是之謂大神。
「呂氏春秋,有始」(姬衛,姜呂不韋):
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凡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千里,通谷六,名川六百,陸注三千,小水萬數。
「呂氏春秋,本味」:雚水之魚,名曰鰩,其狀若鯉而有翼,常從西海夜飛,游於東海。
「淮南子,墬形訓」(前劉漢,劉安):
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闔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水道八千里,通穀其名川六百,陸徑三千里。
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掘昆侖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新序,雜事一」(前劉漢,劉向):鯨魚朝發崑崙之墟,暴鬐於碣石,暮宿於孟諸,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大戴禮記,五帝德」(前劉漢,劉向,戴德):孔子曰,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曰高陽。洪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履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民,絜誠以祭祀。乘龍而至四海: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濟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祇勵。
「滄海桑田」和「四海之內」
從支那古書相關的「四海」和「海內」和「東海」和「北海」和「西海」和「南海」,可以知道:支那大陸在現今的長江和黃河之間的「中原」地區,原本是「地中海」。這個地中「海內」的低窪海盆的範圍,「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也就是東到現今的太平洋,西到內陸的沙漠地區,南到現今長江流域,北到現今的黃河流域。這是現今的地理範圍,原本應該是更為瀛瀛潦闊。
Mediterranean Sea
歐非亞大陸之間的「西方地中海」
這個上古支那大陸的「地中海」,原本還有一種迴游的「鰩」魚,「常從西海夜飛,游於東海」。甚至,還有「鯨魚」可以「朝發崑崙之墟,暴鬐(鰭)於碣石,暮宿於孟諸」。「孟諸」位在現今的支那中國的河南省商丘附近。看來,這個上古支那的「地中海」水域,大概就和現今歐非亞大陸之間的地中海相似。東方地中海的「西海」相對西方地中海的「黑海」的位置,只是西東方位不同。這真的是所謂的「滄海桑田」。
支那古書「山海經」的「海」,其實就是記載這個上古地中海。「海內」就是指這個地中海內,「海外」就是「荒」。所謂的「四海之內」,其實就是指這個地中海的四個「東西南北」內海之內。
「九州」和「中州」
甲骨「州」甲骨「州」字楚文「州」楚文「州」字小篆「州」小篆「州」字
所謂的「九州」,就是在這個地中海內有九個「外圍」陸地。這外圍的九州是禹在「大洪水」之後,「隨山浚川」和「敷土」「布土」填淤分別定出來的水域陸地。這從「 州」的样形字,就可以知道「州」就是水中的陸地。後來在這個支那大陸的「地中海」逐漸乾涸變成陸地,「州」就變成一種地方行政區域。
為何說這九州是「外圍」的陸地?因為,還有一個「中州」不是禹治水布土之後所「獻貢」的州。這個「中州」就是兲子所在的州,也就是所謂的「神州」。這是很清楚可以知道的事情:「禹貢九州」就是禹在分別定成九州之後,上獻貢中州,告厥成功。不然,禹要獻貢九州給誰?
所以,上古支那的地中海內,原本是有「十州」,不是「九州」。這個「消失」的中洲,支那古書還是有相關的記載。
「兲子之國」和「帝」
「說苑,辯物」(前劉漢,劉向):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天子處中州而制八方耳。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濟南間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青州。山川汙澤,陵陸丘阜,五土之宜,聖王就其勢,因其便,不失其性。高者黍,中者稷,下者秔,蒲葦菅蒯之用不乏,麻麥黍梁亦不盡,山林禽獸川澤魚鱉滋殖,王者京師四通而致之。
「小戴禮記,曲禮下」(前劉漢,戴聖):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天子同姓,謂之叔父;異姓,謂之叔舅;於外曰侯,於其國曰君。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於內自稱曰不穀,於外自稱曰王老。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國,曰某人,於外曰子,自稱曰孤。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前劉漢,司馬遷):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其術皆此類也。
「鹽鐵論,卷九論鄒」(前劉漢,桓寬):所謂中國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縣神州,而分為九州。絕陵陸不通,乃為一州,有大瀛海圜其外。
從支那古書「說苑」的相關記載,可以看到「天子處中州而制八方耳」。另外,從「小戴禮記」的相關記載,可以看到「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這個兲子之國的「中州」,就是後來的「中國」名稱的由來。不過,同樣的,要注意的是:「兲子」的「子」一樣是一種職銜!不是血緣的關係。也就是說,原本的「兲子」不是只能有一個!只有一個「兲子」,這是後來的「半文盲」支那史書亂說亂編出來的故事。
從支那古書「史記」的相關記載,可以看到:「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也就是說,上古支那的兲子之國所在的中洲,名稱是「赤縣神州」。這個赤縣神州「自有九州」,這也就是禹為何在四海之內要分定出九州。不然,為何禹「是」分定九州,而不是八州五州或十州十五州或任何數目的州?所謂的「是」,就是「遵詔依循正確方式」的意思。
這個兲子之國所在的中洲,不屬於外圍「九州」的範疇,所以才會有「不得為州數」。原本的「中州」的領域不是很大,大約就是外圍九州(兲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也就是9X9分之1。但是,這個「中國」是統治「海內兲下」的特區,這就像現在美國的「華盛頓特區」一樣。要注意的是:「海內兲下」以外,就是「八荒」。所以才會有「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
所謂的「兲國」就是「兲子之國」。所謂的「兲下」,其實就是「兲國之下」,也就是「兲子之國」的下方。這是因為:中州「兲國」的地勢比較高。
甲骨「兲」甲骨「兲」字甲骨「子」甲骨「子」字楚文「兲」楚文「兲」字楚文「子」楚文「子」字
之所以「赤縣神州」「自有九州」,這應該與「執殳」負責外圍九州的相對政務有關。也就是說,原本的「兲子」職銜至少會有九個。這應該是「委員制」。兲子上面還有双母系「王主」體制的「亲」,亲上面還有「帝」。*
從甲骨的「兲」字形,可以看到上「口」字形下大,這其實就已經是「天子」的意思。原本的「兲」是神的「眾長子」,也就是上帝在地的「聖靈」。「兲」和「帝」其實是一體的「神靈」,原本都不是被「立」而來,也不是封授而來,而是「顯現」出來的*。發現到「真相」嗎?「兲」是相對上「天」,「帝」是相對在「地」,但是,「兲」是在地,「帝」是在天。這剛好是交互的「下上合一」,所謂的「天地」,其實只是「上下」之分的意思。
「兲」(台語音「Tien」)其實就如同是「基督(Christ)」,也就是希伯來文的「彌賽亞(Messiah)」。「兲」多加上「子」變成「兲子」,這就會變成是被「封立」出來的「人事」,就好像「帝子」或「主子」或「王子」或「基督主」或「彌賽亞王」一樣。也就是說,「兲子」多個「子」字,其實是多餘的人事。
另一個「天」字,這是指「自然天」,這就像「自然地」一樣,這不是等同於神也就是上帝也就是耶和華也就是安拉也就是「真理」的意思。用「天」(台語音「Tinn」)稱呼「成就萬物的永恆存有」也就是真理,這是愚昧無知的褻瀆!說什麼「天祐」之類的,這是屬於蠻荒原始人的信仰。如果是用什麼「兲祐」之類的,那就是指上帝在地的「基督」,這也不是指在天的「神」。這是愚昧無知的矛盾!
如果你們就是愚昧無知分不清楚,那就不要再用「上天」或「天公」或「天公伯」稱呼「成就萬物的永恆存有」。你們就是直接用「神」或「上帝」或「耶和華」或「安拉」或「天理王命」或「梵祫」或「真理」。也不要再用「耶穌(Jesus)」,因為:「基督」不是只有耶穌這個肉身。所謂的「復活」,這是「基督」在復活,不是「耶穌」在復活。懂嗎?
*:有關上古支那的双母系「亲王主」體制,詳見:「帝」是「主王一體」:「主」是立法,「王」是行政
*:有關「神」的「眾長子」,詳見:末世神學:有關於「團體基督人」和「團體宇宙新人」的啟示
「帝丘」
春秋「氏國」
「春秋左傳,昭公」(姬魯,或為左丘明著):夏數得天,若火作,其四國當之,在宋衛陳鄭乎,宋,大辰之虛也,陳,大皞之虛也,鄭,祝融之虛也,皆火房也,星孛天漢,漢,水祥也,衛,顓頊之虛也,故為帝丘,其星為大水。水,火之牡也。
「漢書,地理志下」(後劉漢,班固):衛本國既為狄所滅,文公徙封楚丘,三十餘年,子成公徙於帝丘。故春秋經曰,衛俣于帝丘,今之濮陽是也。本顓頊之虛,故謂之帝丘。夏后之世,昆吾氏居之。
從支那古書的相關記載資料,可以知道上古支那的歷史原本是有「乾淨」的正本史書文獻。至少在前劉漢的司馬遷的時代,還是有保存下來。不然,司馬遷如何引用?但是,這些正本史書文獻在漢帝國全部改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逐漸無聲無息的「消滅」。不過,「四海」「海內」「九州」「神州」「兲子」這些真相,還是保存下來。只是滄海桑田,詮釋不同。
上古支那的兲子之國所在的「中洲」,也就是原本的「中國」在何處?這從相關的支那古書很難「定位」出來,因為這「不得為州數」,並且這個「赤縣神州」的領域不是很大。不過,還是可以間接分別出來。
甲骨「韋」甲骨「韋」字甲骨「衛」甲骨「衛」字金文「衛」金文「衛」字楚文「衛」楚文「衛」字
「衛」,其實就是負責保扈「兲子」領域和安全的扈衛氏族。後來,「衛」氏族變成「衛國」,後來又成為「魏國」的領域。
姜許
「衛,顓頊之虛也,故為帝丘」。這從上面的地圖所標示的位置,可以看到「帝丘」位於現今支那中國的河南省濮陽市,相鄰還有「楚丘」,再往南還有「商丘」。楚丘應該就是嬭楚部族的原來領地,商丘應該就是娀殷部族的原來領地。原本「帝丘」的位置,應該是更靠近地勢較高的「太行山」山麓的「衛」附近。
這個「中州」區域的外圍正好是「宋衛陳鄭」四國。這應該就是上古支那的「赤縣神州」,也就是「中國」的原來本邸。當然,這個「中國」和現今的「中國」,一個在滄海,一個在桑田,詮釋不同。
甲骨「丘」甲骨「丘」字楚文「丘」楚文「丘」字小篆「丘」小篆「丘」字小篆「虛」小篆「虛」字
從甲骨文的「丘」字形,可以看到這是「兩山之間」的地區,也就是「Basin(盆地)」的意思,不是現在的「Hills(丘陵)」。台灣語的「丘」唸作「Khu」,這和「區」同音。台灣語的「Hills」就是「崑崙」的「崙」,台語音「Lun」。「虛」就是上虎下丘,這其實是盆地的開口處,就好像「虎口」一樣,也就是現在的「峽(Gorge)」的意思。「崑崙之墟(虛)」其實就是崑崙海峽。
被固定的「漂浮」陸地
依據希伯來聖經詩篇第24章的記載:
1.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上主。
The earth is the LORD'S, and the fulness thereof; the world, and they that dwell therein.
2.禕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
For He hath founded it upon the seas, and established it upon the floods.
為何這麼瀛瀛大海的上古支那的「東方地中海」會變成「中原」陸地?這就是因為在「大洪水」之後地球陸地板塊「漂浮」移動,相互擠壓「上升」的關係。喜馬拉雅山脈也是這樣形成的。不然,還真的會有取之不盡的「息壤」提供禹填海造陸嗎?這就如同要把現在「西方地中海」填平,這需要多少「息土」?更何況:既然是陸地板塊相互「擠壓縮窄」之後所造成的地理,原本的「東方地中海」應該是更潦闊的。
為何現在地球陸地板塊沒有明顯再「漂浮」移動?這是因為「被固定」!地球的陸地板塊「乾坤大挪移」距離現在有多久?幾百萬年?幾億年?根本就沒有那麼古久!那是現在的科學製造出來的錯誤觀念!從支那古書相關的「滄海桑田」的記載,可以知道:這不會超過西元前2500年。因為再怎麼古早,支那開始使用文字記載「歷史」,不會超過2500BC。
EKEY: 支那大陸的「中原」原本是「地中海」 http://tinyurl.com/y6ntg33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