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元寶是宋理宗寶慶年間(1225-1227年)所鑄之非年號錢。面文楷書,旋讀;銅錢有小平、折二兩種。為中國古錢幣之一,鐵錢品種較銅錢豐富。
大宋元寶
宋理宗寶慶年間(1225-1227年)所鑄之非年號錢。面文楷書,旋讀;有小平、折二兩種。自“元”至“三”;背文記年亦有光背者,光背者較少。鐵錢有小平、折三兩種。小平背文有記地、記年及紀監如“漢”、“定”、“春元”等。折三背文為“定三”、“西三”、“泉三”等;也有背“利州行使”等,品種較銅錢豐富。
------------------------
古錢幣五十名珍之一大宋通寶收藏價值怎麼樣
香港皇室貴族陳健 2018-07-28 8:39:37 歷史 閱讀 482,850 評論 .
我國的貨幣文化從產生、演變與發展,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古錢幣可以說是一種年代最久、歷史最長、數量最多的錢幣,也是深受古玩收藏愛好者青睞的一種藏品。提起「大宋通寶背當拾」錢,稍有泉識者,無不知道其乃老中國古泉五十名珍之一,且排名較前。時過境遷,此錢雖早非幾枚存世,然以其精美的錢文書法和精整的鑄相,以及遺存仍然稀少,至今仍屬聲名顯赫之品。
古錢幣五十名珍之一大宋通寶收藏價值怎麼樣-雪花新聞
南宋大宋通寶當拾 中國嘉德2007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39.2萬
南宋大宋通寶當拾(直徑52mm),此幣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列,存世極其稀少,此泉書法飄逸雋秀,系傳世珍品,美品
五十珍之一大宋通寶是南宋理宗趙昀寶慶元年(1225)七月後所鑄。當時行「大宋元寶」錢,而「大宋通寶」只有鐵質小平錢。和當十大錢兩種,「大宋通寶」小平錢為鐵質。銅質者僅見背「當拾」大錢一種。製作精整,傳世絕少。「當拾」大錢徑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錢文楷書直讀,書法秀麗,拾字從入,是其特徵。
古錢幣五十名珍之一大宋通寶收藏價值怎麼樣-雪花新聞
南宋 大宋通寶背當拾
據傳大宋通寶出自宋代大書法家蔡京手筆。按錢文字形又分為瘦書小字及筆劃粗壯的大字兩種,其中以瘦書者為佳。當拾大錢鑄於西川地區,與嘉定折十同監。鑄量究竟有多少,則無從查考。流傳至今已成為世上罕見的錢幣珍品。清代古錢幣學家、金石學家、收藏家李佐賢著作的《古泉匯》有文字記述:「大錢背文當十,《宋史》不載,為呂堯仙所得,宋錢之罕見者」
------------------------
大宋元寶
2019-02-18 由 收藏小學徒 發表于收藏
收集古董一向被視為一種興趣,而不是一種投資工具。其實,以投資觀點來看古董的確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投資工具,尤其是年代悠久的古代藝術品。以中國古董為例,1986 年11 月在香港舉 行的趙從衍古董拍賣會上,一件明代洪武年問釉里紅牡丹蓮花大盤,以4370 萬台幣由日本一企 業 家拍得。名貴的古董動輒數以千萬計。尤其是一件經國際公認的古董,除了增值率高外,也成為身份地位的表征,可賺錢亦可陶冶性情,真可謂是一種有氣質的投資方式。
據目前所見資料記載,清末民初獲藏「大宋通寶」背「當拾」大錢的收藏家有:吳我鷗、胡石查、彭少竹、潘伯寅、方若、羅伯昭、戴葆庭、張叔馴、孫鼎及日本人平尾贊平。而以清末大收藏家潘伯寅以五十兩黃金,自胡石查處購得一枚「大宋通寶」背「當拾」大錢,而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兩宋是我國歷史上錢幣鑄造為興盛的時期之一。這一時期不僅鑄造數量大,質量也較前朝有很大提高,還多有創新之舉,如北宋時期出現了九疊篆「皇宋通寶」錢、皇帝親書錢文的「御書錢」以及廣泛鑄行對錢等,南宋時期則出現了紀年錢。
所謂紀年錢,是指在錢幣上添鑄有鑄造年份的錢幣。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開始,南宋下令在當年鑄造的錢幣背面鐫明鑄造年份,如淳熙七年鑄的錢就在「淳熙元寶」錢背上鑄一「柒」字,依此類推。據說南宋採用這種措施是為了防止盜鑄。然而細細思量,此說恐不足信,難道錢幣上鐫明鑄造年份就能難倒盜鑄者嗎?這還是泉界的未解之謎。
根據雅昌《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2018年春)數據,從拍賣地域上來看,港澳台和京津冀地區的拍賣占比繼續呈「此消彼長」的態勢。具體來看,和2017年同期相比,京津冀地區(主要是北京)拍賣占比有所縮水,從 45份之一 下降至 37份之一。而港澳台地區(主要是香港)拍賣占比則有所增加,從43份之一 漲至51份之一。香港作為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市場,內引外聯,對亞太地區的和輻射效應明顯。香港無論是畫廊、藝術博覽會市場還是拍賣市場影響力都越來越大。
目前中國古玩市場的行情來說,藏品到底能不能走 私下交易,或者有沒有公司機構回收,檢測到代收購這問題,其實法律規定正規單位不能收購倒賣古董,其次個別單位以現金收購古董為名,讓藏家先鑑定,真品就現金收購,其實他們沒有買家,忽悠藏家交完鑑定費後,藏品一鑑定,故意告訴你的東西是假的。
但南宋紀年錢的出現,為今人研究南宋錢幣提供了很大便利。因為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區分出不同年份鑄行的錢幣,從而進行深入的比較分析。現在我們要準確辨別五銖錢的鑄造年代就很困難,因為五銖錢不僅西漢鑄造,西漢以後數百年間仍大量鑄造使用五銖錢。而紀年錢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由於能準確識別它的鑄造年份(包括公元紀年),這就為考古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南宋紀年錢從孝宗淳熙七年始鑄,一直持續到宋末度宗咸淳年間。過去,通常認為南宋紀年錢只鑄到度宗咸淳八年(1272年)。但1985年在福建省建寧縣的1萬多斤窖藏古錢幣中,發現了一枚背紀年「九」的「咸淳元寶」折三錢,從而為紀年錢增添了一個新品種。根據現今存世的實物可知,南宋紀年錢自淳熙七年至咸淳九年止,共有89個品種,分別是:「淳熙元寶」10種(背文七到十六)、「紹熙元寶」5種(元到五)、「慶元通寶」6種(元到六)、「嘉泰通寶」4種(元到四)、「開禧通寶」3種(元到三)、「嘉定通寶」14種(元到十四)、「大宋元寶」3種(元到三)、「紹定通寶」6種(元到六)、「端平元寶」1種(元)、「嘉熙通寶」4種(元到四)、「淳元寶」12種(元到十二)、「皇宋元寶」6種(元到六)、「開慶通寶」1種(元)、「景定元寶」5種(元到五)、「咸淳元寶」9種(元到九)。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ngegj98.html
大宋通寶收藏價值一直持續上漲?
"大錢背文當十,《宋史》不載,為呂堯仙所得,宋錢之罕見者"(見《古泉匯》利十四) 19世紀30年代,著名古泉家劉燕庭先生獲悉瞿木夫先生藏有1枚當拾大錢時,稱讚是絕無僅有之品。瞿木夫(1769-1844),字萇生,江蘇嘉定人,曾集藏古泉2,000餘品。當時劉氏曾去函乞一墨拓,可惜未能如願。十餘年後,1847年劉氏在呂ㄞ孫先生處才看到1枚大宋當拾大錢(呂ㄞ孫字堯仙,道光丙申進士,官拜福建巡撫,愛好收藏古鏡古錢古磚等文物)。劉氏以為呂氏所藏當拾大錢系瞿木夫之舊藏。古泉家翁樹培先生在他的《古泉匯考》中指出:"堯仙所得,非萇生所藏者,以拓本對勘知之。"瞿氏之大錢一說於道光十
一年(1831)以轉歸他人收藏,其後不知蹤跡。呂氏之大宋當拾錢經過多年輾轉流傳後,已歸藏泉家李蔭軒先生所有。李氏曾有文字記述"大宋通寶當拾大錢,惟呂ㄞ孫先生藏有一枚,近時稍聞二三藏家有之,然南北合計不出十品,幣齋所有者為呂氏舊藏。" 除上述二泉外,據所收集到的資料,迄今
存世尚有十餘品大宋當拾大錢。 -關漢亨《中華珍泉追蹤錄
(小平錢只有鐵質, 當十錢為銅質。)大宋通寶當十大錢為南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七月後所鑄。當時行"大宋元寶"錢,而"大宋通寶"只有鐵質小平錢。銅質者僅見背"當拾"大錢一種。製作精整,傳世絕少。"當拾"大錢徑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錢文楷書直讀,書法秀麗,拾字從入,是其特徵。據云出自宋代大書法家蔡京手筆。按錢
文字形又分為瘦書小字及筆劃粗壯的大字兩種,其中以瘦書者為佳。當拾大錢鑄於西川地區,與嘉定折十同監。鑄量究竟有多少,則無從查考。流傳至今已成為世上罕見的錢幣珍品。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tech/yrqgmj.html
---------------------
古錢幣五十名珍之一大宋通寶收藏價值怎麼樣
我國的貨幣文化從產生、演變與發展,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古錢幣可以說是一種年代最久、歷史最長、數量最多的錢幣,也是深受古玩收藏愛好者青睞的一種藏品。提起「大宋通寶背當拾」錢,稍有泉識者,無不知道其乃老中國古泉五十名珍之一,且排名較前。時過境遷,此錢雖早非幾枚存世,然以其精美的錢文書法和精整的鑄相,以及遺存仍然稀少,至今仍屬聲名顯赫之品。
古錢幣五十名珍之一大宋通寶收藏價值怎麼樣-雪花新聞
南宋大宋通寶當拾 中國嘉德2007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39.2萬
南宋大宋通寶當拾(直徑52mm),此幣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列,存世極其稀少,此泉書法飄逸雋秀,系傳世珍品,美品
五十珍之一大宋通寶是南宋理宗趙昀寶慶元年(1225)七月後所鑄。當時行「大宋元寶」錢,而「大宋通寶」只有鐵質小平錢。和當十大錢兩種,「大宋通寶」小平錢為鐵質。銅質者僅見背「當拾」大錢一種。製作精整,傳世絕少。「當拾」大錢徑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錢文楷書直讀,書法秀麗,拾字從入,是其特徵。
古錢幣五十名珍之一大宋通寶收藏價值怎麼樣-雪花新聞
南宋 大宋通寶背當拾
據傳大宋通寶出自宋代大書法家蔡京手筆。按錢文字形又分為瘦書小字及筆劃粗壯的大字兩種,其中以瘦書者為佳。當拾大錢鑄於西川地區,與嘉定折十同監。鑄量究竟有多少,則無從查考。流傳至今已成為世上罕見的錢幣珍品。清代古錢幣學家、金石學家、收藏家李佐賢著作的《古泉匯》有文字記述:「大錢背文當十,《宋史》不載,為呂堯仙所得,宋錢之罕見者」
------------------
大宋通寶
中國古錢幣之一, 有小平錢和當十大錢兩種,其中大宋通寶當十錢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列,為宋錢中之大名譽品,美品 。李佐賢有文字記述:“大錢背文當十,《宋史》不載,為呂堯仙所得,宋錢之罕見者”(見《古泉匯》利十四) 19世紀30年代,著名古泉家劉燕庭先生獲悉瞿木夫先生藏有1枚當拾大錢時,稱讚是絕無僅有之品。十餘年後,1847年劉氏在呂ㄞ孫先生處才看到1枚大宋當拾大錢(呂ㄞ孫字堯仙,道光丙申進士,官拜福建巡撫,愛好收藏古鏡古錢古磚等文物)。
材質規格
小平錢只有鐵質, 當十錢為銅質。
大宋通寶當十大錢為南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七月後所鑄。當時行“大宋元寶”錢,而“大宋通寶”只有鐵質小平錢。銅質者僅見背“當拾”大錢一種。製作精整,傳世絕少。“當拾”大錢徑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錢文楷書直讀,書法秀麗,拾字從入,是其特徵。據云出自宋代大書法家蔡京手筆。按錢
文字形又分為瘦書小字及筆劃粗壯的大字兩種,其中以瘦書者為佳。當拾大錢鑄於西川地區,與嘉定折十同監。鑄量究竟有多少,則無從查考。流傳至今已成為世上罕見的錢幣珍品。
李佐賢有文字記述:“大錢背文當十,《宋史》不載,為呂堯仙所得,宋錢之罕見者”(見《古泉匯》利十四) 19世紀30年代,著名古泉家劉燕庭先生獲悉瞿木夫先生藏有1枚當拾大錢時,稱讚是絕無僅有之品。瞿木夫(1769-1844),字萇生,江蘇嘉定人,曾集藏古泉2,000餘品。當時劉氏曾去函乞一墨拓,可惜未能如願。十餘年後,1847年劉氏在呂ㄞ孫先生處才看到1枚大宋當拾大錢(呂ㄞ孫字堯仙,道光丙申進士,官拜福建巡撫,愛好收藏古鏡古錢古磚等文物)。劉氏以為呂氏所藏當拾大錢系瞿木夫之舊藏。古泉家翁樹培先生在他的《古泉匯考》中指出:“堯仙所得,非萇生所藏者,以拓本對勘知之。”瞿氏之大錢一說於道光十
一年(1831)以轉歸他人收藏,其後不知蹤跡。呂氏之大宋當拾錢經過多年輾轉流傳後,已歸藏泉家李蔭軒先生所有。李氏曾有文字記述“大宋通寶當拾大錢,惟呂ㄞ孫先生藏有一枚,近時稍聞二三藏家有之,然南北合計不出十品,幣齋所有者為呂氏舊藏。” 除上述二泉外,據所收集到的資料,迄今存世尚有十餘品大宋當拾大錢。 —關漢亨《中華珍泉追蹤錄》
----------------
罕見古幣「大宋通寶」的種類及價值普及
2018-10-10 由 細說古玩古董藝術品 發表于收藏
粗版
中國眾多古錢幣之一的「大宋通寶」,有小平錢和當十大錢兩種,用俗話來說我們可以理解為粗版和細版,小平錢只有鐵質(細版)錢幣上的字體為瘦書小字,當十錢為銅質(粗版)錢幣上的字體為粗壯筆畫字體,這錢幣上的字體都是出自宋代的大書法家蔡京的手筆,細版讓人看著視覺感受更佳,其中大宋通寶當十錢(粗版)還被位列到了古泉五十名珍之列,為宋錢中之大名譽品,美品 。
細版
大宋通寶當十大錢為南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七月後所鑄。當時行「大宋元寶」錢,而「大宋通寶」只有鐵質小平錢。銅質者僅見背「當拾」大錢一種。製作精整,傳世絕少。「當拾」大錢徑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錢文楷書直讀,書法秀麗,拾字從入,是其特徵。
李佐賢 有文字記述:「大錢背文當十,《 宋史 》不載,為呂堯仙所得,宋錢之罕見者」(見《 古泉匯 》利十四) 19世紀30年代,著名古泉家劉燕庭先生獲悉瞿木夫先生藏有1枚當拾大錢時,稱讚是絕無僅有之品。瞿木夫(1769-1844),字萇生,江蘇嘉定人,曾集藏古泉2,000餘品。當時劉氏曾去函乞 一墨 拓,可惜未能如願。十餘年後,1847年劉氏在呂ㄞ孫先生處才看到1枚大宋當拾大錢(呂ㄞ孫字堯仙,道光丙申進士,官拜福建巡撫,愛好收藏古鏡古錢古磚等文物)。劉氏以為呂氏所藏當拾大錢系瞿木夫之舊藏。古泉家翁樹培先生在他的《 古泉匯考 》中指出:「堯仙所得,非萇生所藏者,以拓本對勘知之。」瞿氏之大錢一說於道光十 一年(1831)以轉歸他人收藏,其後不知蹤跡。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grx3n68.html
-----------------
大宋通寶
2017-11-04 由 泉美收藏 發表于文化
中國古錢幣之一, 有小平錢和當十大錢兩種,其中大宋通寶當十錢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列,為宋錢中之大名譽品,美品 。小平錢只有鐵質, 當十錢為銅質。
大宋通寶當十大錢為南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七月後所鑄。當時行「大宋元寶」錢,而「大宋通寶」只有鐵質小平錢。
銅質者僅見背「當拾」大錢一種。製作精整,傳世絕少。「當拾」大錢徑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錢文楷書直讀,書法秀麗,拾字從入,是其特徵。據云出自宋代大書法家蔡京手筆。按錢文字形又分為瘦書小字及筆劃粗壯的大字兩種,其中以瘦書者為佳。當拾大錢鑄於西川地區,與嘉定折十同監。鑄量究竟有多少,則無從查考。流傳至今已成為世上罕見的錢幣珍品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ale6lzg.html
--------------
大宋通寶
中國古錢幣之一, 有小平錢和當十大錢兩種,其中大宋通寶當十錢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列,為宋錢中之大名譽品,美品 。
小平錢只有鐵質, 當十錢為銅質。
大宋通寶當十大錢為南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七月後所鑄。當時行"大宋元寶"錢,而"大宋通寶"只有鐵質小平錢。銅質者僅見背"當拾"大錢一種。製作精整,傳世絕少。"當拾"大錢徑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錢文楷書直讀,書法秀麗,拾字從入,是其特徵。據雲出自宋代大書法家蔡京手筆。按錢文字形又分為瘦書小字及筆劃粗壯的大字兩種,其中以瘦書者為佳。當拾大錢鑄於西川地區,與嘉定折十同監。鑄量究竟有多少,則無從查考。流傳至今已成為世上罕見的錢幣珍品。
李佐賢有文字記述:"大錢背文當十,《宋史》不載,為呂堯仙所得,宋錢之罕見者"(見《古泉匯》利十四) 19世紀30年代,著名古泉家劉燕庭先生獲悉瞿木夫先生藏有1枚當拾大錢時,稱讚是絕無僅有之品。瞿木夫(1769-1844),字萇生,江蘇嘉定人,曾集藏古泉2,000餘品。當時劉氏曾去函乞一墨拓,可惜未能如願。十餘年後,1847年劉氏在呂ㄞ孫先生處才看到1枚大宋當拾大錢(呂ㄞ孫字堯仙,道光丙申進士,官拜福建巡撫,愛好收藏古鏡古錢古磚等文物)。劉氏以為呂氏所藏當拾大錢系瞿木夫之舊藏。古泉家翁樹培先生在他的《古泉匯考》中指出:"堯仙所得,非萇生所藏者,以拓本對勘知之。"瞿氏之大錢一說於道光十一年(1831)以轉歸他人收藏,其後不知蹤跡。呂氏之大宋當拾錢經過多年輾轉流傳後,已歸藏泉家李蔭軒先生所有。李氏曾有文字記述"大宋通寶當拾大錢,惟呂ㄞ孫先生藏有一枚,近時稍聞二三藏家有之,然南北合計不出十品,幣齋所有者為呂氏舊藏。" 除上述二泉外,據所收集到的資料,迄今存世尚有十餘品大宋當拾大錢。 -關漢亨《中華珍泉追蹤錄》
非洲多處的近代考古發掘宋錢 反映宋代世界經濟實力
2019年08月04日 (10:00 上午)
從近代考古發現宋代貨幣能被世人廣泛接受,實力非凡。
在20世紀西方人繼續多處探險之旅,於中原一帶甚至海外發現與中國考古領域有關的發現,都震驚著世界。公元1898年,德國考古學家在非洲索馬里的摩加迪沙挖掘出一些古銅錢,從錢幣的文字看,顯然來自中國宋朝。
北宋錢 (網上圖片)
實際上,早在1888年,英國人已在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島發現宋代銅錢。到了之後的1916年及1945年,考古於非洲東岸的島嶼發掘出宋錢及大批古錢幣。在現存176枚錢幣中,屬於北宋的有108枚,南宋的有56枚;坦桑尼亞的基爾瓦港與肯尼亞境內哥迪遺址,也先後發現「熙寧通寶」、「政和通寶」及「慶元通寶」等宋朝銅錢。
北宋錢與南宋錢 (網上圖片)
宋朝和非洲相距甚遠,為何大宋銅錢會流通到非洲,而且幾乎到處都有?因為這說明當時宋朝和非洲肯定有貿易往來,而宋朝貨幣在非洲很流行嗎?真實是否如此?
從文獻記載來看,宋朝人對非洲並不陌生。也可以肯定的是宋朝海外貿易發達。南宋有官員趙汝適,透過訪問來中國的商人後寫下《諸蕃志》,專門介紹外國風情。當中介紹幾個非洲國家地理位置、風土人情,還記錄一條從泉州到埃及航線。據載,宋人筆下的「弼琶羅」即今之索馬里,「層拔國」即今之桑吉巴,「木蘭皮」即今之摩洛哥。「層拔國」還數度派遣使團入貢宋朝。據了解,當時海商至少掌握4條中國到非洲航線。
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可見當代大型船隻造型 (網上圖片)
回到發現銅錢,不僅非洲有,還有其它城市。換句話說在宋代,不僅遼、金、西夏等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流通宋朝銅錢,還通過海路輸送到今天的日本、朝鮮、東南亞與西亞,被作為通行貨幣使用,需求量很大,部分國家專門把宋錢當成寶貝。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很多外國「得中國錢,分庫貯藏,以為鎮國之寶。故入蕃者非銅錢不往,而蕃貨亦非銅錢不售。與之相仿,遼金也以宋錢為寶。」
連串與宋幣有關的考古工程也引證了這一點。1827年,南洋新加坡掘得古錢幣多數為宋錢;1860年,爪哇島挖出中國銅錢30枚,過半為宋錢;1911年,斯里蘭卡也出土12枚宋錢;波斯灣、印度、越南、日本、朝鮮半島,以及中國境內的遼、西夏、金轄區均有宋錢出土。可能從泉州出發開往東南亞的南宋沉船「南海一號」,也發現總數逾萬枚的銅錢。
《敝帚稿略》局部 (網上圖片)
據《宋史》引述時人說:「錢本中國寶貨,今乃與四夷共用。」宋錢的地位,有點類似於今日美元,是通行國際的「硬通貨」。宋錢在海外的購買力非常強勁,據宋人包恢撰有《敝帚稿略》載:「每是一貫之數,可以易蕃貨百貫之物,百貫之數,可以易蕃貨千貫之物,以是為常也。」
宋人摹本《職貢圖》殘卷中的百濟(高麗)、波斯以及西域嚈噠國貢使 (網上圖片)
宋人摹本《職貢圖》殘卷中的狼牙脩(馬來亞、泰國)、倭國(日本)以及龜茲 (今新疆) 貢使 (網上圖片)
據了解,宋朝銅錢在海外諸國的用途也不一樣。高麗、日本以及中國南方的交趾,受中國政經制度和文化影響,與宋一樣都以將宋錢作本位貨幣;至於受阿拉伯、印度經濟文化影響較大的東南亞及印度南部沿海及阿拉伯地區,以金銀為本位幣制,即使宋錢大量湧入,但主要為輔幣。就以高麗為例,在11至12世紀國力大增,經濟快速發展,對貨幣需求量巨大,但他們本身鑄幣技術很差,比不上質量精優、信譽穩定的宋錢。宋錢通過各種途徑流向高麗,在那裡充當主幣與高麗錢並行。而日本即使早在八世紀初就有鑄錢,但沒有統一標準,不同鑄幣大小輕重不一,技術粗糙,因幣制紊亂令信用低下。質量好的宋錢流入後,就成為日本流通交易媒介。
北宋閻立本版本《職貢圖》局部 (網上圖片)
所以,宋朝積弱是概括的說法,在經濟上宋代一點也不弱,宋錢成為800年前的世界貨幣,可見其繁華實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