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修心以道養生以儒治世--三教論衡--儒家做人,道家做事,佛家修心
息馬投戈,以文易武--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滅佛滅老
儒教-敬天法祖經世致用-神學、儒學結合
----------------------
琵琶記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jGejxs
出自《《琵琶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一舉登科日,雙親未老時.錦衣歸故里,端的是男兒.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意思是講年紀小的時候要多讀書,寫出好的文章可以立足於社會,你看滿朝的文武百官,都是通過讀書才做官的
------------------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一舉登科日,雙親未老時。錦衣歸故里,端的是男兒。”
--------------
經世之學,指中國儒學中講求治國利民之道的學問,興起於明末清初和晚清。
內容
經世之學即治國之道,治民之術,廣義而言,一切以治國治民、經世致用為宗旨的學問,都是經世之學[1]。具體來說,包括政務、財政、教育、科舉、禮制、刑法、工程、屯田、水利、鹽政、軍事、天文、地理、農田等實務,既講求施政功效,又謹守儒家以民為本、為民立政的信念[2]。
經世之學也著重史學,提出「史學經世」之說,要把歷史經驗用於現實[3]。另一方面,經世之學反對理學家的虛談,反對空談心性,也反對瑣碎無用的考據[4]。
發展
明末清初
從16世紀開始,士人廣泛以「經世」一詞指治國之術。[5]馮應京的《皇明經世實用編》28卷開創先河,收錄大批案例、檔案、政論。當時地方志也收集檔案、文章以助治民。明末東林黨開闢經世的風氣,議論時政,批評官員,自此經世思想傳遍士林。陳仁錫受東林改革精神影響,編訂《八編經世類纂》225卷及《皇明世法錄》92卷,反映當時政治弊病。[6]1638年,陳子龍也編成《皇明經世文編》504卷,搜羅明代大臣奏疏3000多篇,反映有明一朝的治亂事跡與制度演變,補救弊病。[7]
明末清初時,經世成為士大夫的共識,顧炎武、李顒、黃宗羲、王夫之等大儒都注重經世致用。李顒編《時務急策》一書,列舉自南宋以來的經世著作,包括屯田、水利、鹽政、武備等多種實務。而顧炎武撰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等經世著作。黃宗羲則寫成《明夷待訪錄》評論政治制度。[8]清代初年的顏李學派更強調實用,特別著重「禮、樂、兵、農」四大項目。[9]
清代中期
清代中期,考據學興起,經世之學一度旁落。但考據學中諸大儒仍不忘經世致用的理想,戴震和錢大昕都強調儒學可以經世。而汪中研究禮經,也希望可以有益於日用民生。此時經世之學可說深藏在儒學的底層。[10]
晚清
19世紀前期,社會政治危機日益嚴重,儒家憂患意識加深,經世之學重新興起,並擴大為救國救時的學問。[11]乾、嘉時期的士大夫熱衷刊印詩集,道光時官員則大多出版時政著作。[12]自1825年,魏源和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成為晚清經世之學的劃時代文獻。[13]全書分為學術、「治體」(朝廷)和清朝六部事務三大部份。[14]咸豐年間,張鵬飛刊行《皇朝經世文補編》,補充魏源原書。其後饒玉成(1882)、葛士濬(1888)及盛康(1892)都分別編有《皇朝經世文續編》,三書皆120卷,沿用魏源之書的體制。葛士濬一書在六部事務後特加「洋務」20卷,[15]經世之學超出傳統限制,擴展到西學。孫中山早期的政治思想,也受當時經世之學影響。[16]
甲午戰爭後,更多經世著作問世,如陳忠倚(1898)《皇朝經世文三編》、邵之棠(1901)《皇朝經世文統編》、何良棟(1902)《皇朝經世文四編》、求是齋(1902)《皇朝經世文三編》及麥仲華(1902)《皇朝經世文三編》。[17]
----------------
做人要效仿儒家一板一眼,馬虎不得;做事要效仿道家靈活機靈,隨緣方便;思想要效彷彿家量同太虛,智周萬物!
佛 (資料圖片:pixabay)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後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己。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矛盾與融合中發展,猶如三枝奇葩,各彰異彩,相互輝映。
歷代的人們也多認為三者之間有著彼此補充的作用,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說法。
道家:追求自然無為、返璞歸真,體現了機敏做人的學問。不是追求陰謀詭計,也不是一味圓滑世故,而是一種大智大慧的表現,它既防止別人傷害自己,同時也能平衡身心,廣交人脈,左右逢源,事事暢通無阻。
儒家:講究持重、勤謹、正氣、擔當以及自省、中庸的為人處世之道,體現了中正做事的學問。這種心態,讓人圓融通達,成為眾人之上的君子。
佛家:主張四大皆空,慈悲寬大、包容忍讓,視世間萬難為無物,不怨天尤人,從自然,呈本性,體現了超脫修心的學問。
有了這種心境,人就會變得豁達而堅強,遠離仇恨,避免災難,人生順遂。
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本厚重的經典。那麼,儒家智慧就是最中正的一頁;道家智慧是最機敏的一頁;佛家智慧是最超脫的一頁。
松 sunset (資料圖片:pixabay)
了解三家的智慧,能幫助你全面地解讀其道理,把傳統智慧運用於生活中,在做人、做事與修養心性上為你提供幫助與借鑒。
時代在變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這都值得我們去探究與思考。
縱觀儒、釋、道三家的智慧,道家、儒家、佛家中最經典的人生智慧,以儒家做人、道家做事、佛家修心。
其範圍涵蓋了現代人最關注的各種問題,諸如財富、事業、家庭、處世、人際、修心以及養生等等。
船 boat (資料圖片:pixabay)
不少道家、儒家、佛家做人做事成功與失敗的事例告誡著我們:
要把握好做事的尺度,萬事都要留有餘地;
要學會低頭,能屈能伸,「忍」字當先;
要靈活為人,水流不腐,人「活」不輸;
要善於調整自己的心態。心若改變,你的態度就會改變,態度改變,你的人生就會改變;
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要從大局出發,能謀善斷,運籌帷幄;
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力求創新;
在面對挫折時要不屈不撓,以毅力與堅忍攀向高峰。
==============================================
在生活中,不論是做人做事都有依據可循,傳統文化中古聖先賢的一字一句都在教導著我們行得正、做得直,不行敗壞道德之事。但若是我們偏離了正道,遠離了原有的道德良知。那就會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一步步的沉淪,最後走向毀滅。
-----------------
三教論衡 
三教論衡指佛教與儒、道二教在學說及行事方面的論爭。儒、道兩教是中國本土的產物,佛教則由印度傳來,因此在思想、信仰、禮儀、習慣等方面均有所差異。三者經常發生教義及禮儀上的論諍,也常為爭奪帝王的信仰與勢力而發生衝突。據《漢法本內傳》的記載,東漢明帝時,迦葉摩騰、竺法蘭始傳佛教至中國,道士褚善信等上表皇帝,與二者於洛陽白馬寺門外辯法,終為摩騰等折服。但這大概是後世捏造的臆說。
中國三教論衡歷史
三國時代
吳·康僧會曾就孫皓所問,謂周孔雖亦說善惡報應,但卻略嫌顯近,釋教則備極幽遠。曹植亦曾作《辯道論》,駁斥道教不老不死之說。又,《廣弘明集》卷一〈吳主孫權論敘佛道三宗〉項記載闞澤答吳主孫權之問,謂孔老二教法天制用,不敢違天;諸佛設教,則天法奉行,不敢違佛。因此孔老不能與佛教相比。凡此,為我國三教論衡之始。
西晉時代
帛遠與道士王浮論佛道優劣,王浮因辭窮而偽造《老子化胡經》貶抑佛教。後來佛教徒也作《清淨法行經》,以三聖派遣說酬之。東晉時,孫盛作《聖賢同軌老聃非大賢論》及《老子疑問反訊》攻擊道教。同時也有所謂輪迴與果報問題的爭論,羅君章作《更生論》、廬山慧遠作《形盡神不滅論》,論神識之不滅;孫綽作《喻道論》、慧遠作《明報應論》,說因果報應之不妄;戴安公則作《釋疑論》破因果之說,周道祖與慧遠嘗寫文章與之論辯。又,慧遠作《沙門不敬王者論》、《沙門袒服論》說明佛制不同於中國傳統的禮俗。對此,何無忌則撰《難袒服論》加以非難。
南朝方面
劉宋時代主要是神滅論、天命說與靈魂不滅論的對立。慧琳著《白黑論》、何承天著《達性論》,主張神滅、天命,而反對佛教之說。對此,宗炳作《明佛論》酬之,並與何承天、慧琳書信往復討論,顏延之亦與何承天往復辯難,劉少府制《答何承天》破其說,鄭道子作《神不滅論》。此外,何尚之撰《答宋文帝讚揚佛教事》,回答宋文帝關於因果報應的疑問。劉宋末,道士顧歡撰《夷夏論》,以佛教為夷狄之法,僧紹著《正二教論》、僧敏著《戎華論》駁之,謝鎮之、朱昭之、朱廣之、慧通亦作論駁之。
相傳為東漢·牟融所撰的《牟子理惑論》,應是此時代的產物。該論敘述佛教與儒道二教的調和,以及剃髮、不婚、神滅、夷夏等方面的問題。
蕭齊時代
張融著《門律》,提倡以道教為主的佛道一致說,週顒與之往復辯論,孟景翼則作《正一論》贊成張融之說。此時,由於范縝再倡神滅論,神滅問題之討論盛極一時。蕭琛作《難神滅論》,曹思文與范縝往復辯難。其後,梁武帝亦主張神不滅論。
北朝方面
北魏太武帝深信道教,重用道士寇謙之,乃於太平真君七年(446)滅佛,毀壞經像、坑殺沙門。未幾,文成帝立,佛教才告恢復。孝明帝時,令曇無最與道士姜斌論佛道先後,後姜斌被判配徙。北齊文宣帝,亦令佛道二教論法而終排斥道教。北周武帝納道士張賓、衛元嵩之言,於天和四年(569)令佛道二教辯論優劣。甄鸞著《笑道論》、道安著《二教論》、僧■撰《十八條難道章》、《釋老子化胡傳》,均斥擊道教。建德三年(574)敕廢佛道二教。後來北周滅北齊,亦滅該地的佛教。宣帝時恢復二教的流傳。北齊末,顏之推著《顏氏家訓》,此書之〈歸心篇〉嘗論五常與五戒同一。
隋唐時代
隋·李士謙有《三教優劣論》。吉藏作《三論玄義》,主張佛教為優。
唐興,皇帝為抬高皇族的血統優越感,以老子相傳姓李,故推重道教,致使道教與佛教之間屢起爭端。高祖武德四年(621,一說七年),道士太史傅奕上' 減省寺塔僧尼益國利民事十一條',痛陳僧尼寺塔之弊,佛教徒法琳撰《破邪論》、李師政撰《內德論》、明概撰《決對傅奕廢佛法僧事》與之對辯。不久,道士李仲卿作《十異九迷論》,佛教徒劉進喜撰《顯正論》反抗之,法琳也著《辯正論》力斥其非。武德八年,為行釋奠禮時用道、儒、佛的席位次序,慧乘與李仲卿論戰。貞觀十一年(637),詔以道士位於僧尼之上;智實、法常等上表請以佛先道後,為此,傅奕與普應、蔡晃與慧淨又有論諍。
高宗時,以道教為國教,尊老子為玄元皇帝,道教之勢益盛,與佛教的衝突也告增大。佛教徒會隱、神泰、義應、靜泰、子立、靈辯等與道士黃頤、李榮、黃壽、姚義玄、惠長等交互論難。此時,道士鑑於佛經的優越,遂剽竊佛理而製道經,常有妄誕之說。為此,麟德元年(664),道世上表辯道經之偽。於是在總章元年(668),詔僧道論《老子化胡經》之真偽,後被禁斷。至嗣聖八年(691),詔僧尼之位次先於道士,於是紛諍稍緩。
玄宗時,又尊崇道教,依姚崇所奏,淘汰僧尼,嚴禁寺院佛像之造立。又,玄宗時有道氤與道士伊謙,代宗時崇惠與道士史華,德宗時覃延與道士葛參成及儒士徐岱,敬宗時沙門道士四百餘人,文宗時義休與道士楊弘元及儒者白居易等,互論三教優劣。同時又有湛然出自儒家而弘天台教觀,其門人儒者梁肅著《止觀統例》;澄觀論《華嚴》與《易》之類同;李翱撰《复性書》而採拾《起信》、《圓覺》、《楞嚴》之說,以為宋代儒學之先驅。
憲宗時,韓愈著《原道》、《原人》等文,論佛道二教之弊,又上《諫佛骨表》以佛教為夷狄之法,後又撰《與侍郎孟簡書》攻擊佛教。對此,孟簡以《論夷夏》與《因果報應》酬之;圭峰宗密著〈原人論〉斥儒道二教為迷執,又說《周易》與真如緣起之說近似;河東節度使巡官李節撰《餞疏言》論駁韓癒的《原道》。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用道士之言,實行大規模的破佛。未幾,又復天下佛寺。此後,三教論諍被稱為三教論談,成為朝廷禮儀之一,漸趨融合,如馬遠、陳清波、孫位等,畫孔、老、釋迦三聖像一幀,以表示其融合。
宋代
儒學勃興,排斥佛教之風大盛。孫復的《儒辱》、歐陽修的《本論》、石守道的《怪道》、胡寅的《崇正辯》、李覯的《潛書》皆力主儒學而排斥佛學。特別是歐陽修撰《新唐書》及《新五代史》,將有關佛教的事全行刪除,可見其極端。對此,智圓在《閒居編》中倡三教並存不廢之說,契嵩撰《輔教編》及《非韓三篇》明儒佛之一貫,張商英撰《護法論》指斥韓愈、歐陽修之言。此外,張橫渠、程明道、程伊川、朱紫陽等大儒均倡排佛論,然其學說取之於佛教者甚多。楊時、李綱等則主張三教融會。
在道教方面,乾德四年(966),河南府進士李藹因撰《滅邪集》排斥佛教而被流放。開寶五年(972),定僧先道後的位次。淳化元年(990),參政蘇易簡、僧統贊寧與道士謝德共同奉敕集三教聖賢的事蹟。真宗撰《崇釋論》論儒佛一致,後轉歸道教。當時主張道教的有王欽若、張君房等人。至徽宗,頗崇信道教。大觀元年(1107),置道士之位於僧尼之上。政和七年(1117),令天下的大寺改號神霄玉清萬壽宮,安置長生、青華帝君像,焚棄誹謗儒道二教的佛典。宣和元年(1119),令改稱佛為大覺金仙、菩薩為大士、僧為德士、尼為女德、住持為知宮觀事。
南宋
先有宗杲倡三教融合之說,接著孝宗撰《原道論》、宗曉撰《三教出興頌》、劉謐著《三教平心論》、子成著《折疑論》、志磐於《佛祖統紀》卷四十一、金代李純甫撰《鳴道集說》等,都反對儒家排佛而倡三教一致。
南宋末年,道士李志常與沙門印簡同受蒙古忽必烈尊崇,至淳祐九年(1249),李志常受命掌天下道教,於是佛道二教的軋轢再起。後來忽必烈就西藏僧八思巴受戒,道士的反感益增。寶祐三年(1255),道士丘處機、李志常等率領全真教徒侵占京郊的佛寺四八二所,並毀棄佛像,刊布《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經》。寶祐六年,佛道二教在元憲宗前辯論《化胡經》真偽,李志常敗。元·至元十八年(1281),敕令除《道德經》外,燒棄道藏及其印版。至元二十八年,敕祥邁撰《辯偽錄》以明道教之偽。
但在這段時間內,金代王中孚創全真教、元代酈希誠創大道教、張宗演創正一教,流行於大江南北,其教會組織初步確立。又,明·正統年間(1436~1449)完成《道藏》,萬曆年間(1573~1620)續入補成,其教勢因而振興。
明代
太祖撰《三教論》、《釋道論》,沈士榮撰《續原教論》,姚廣孝有《道餘錄》,屠隆有《佛法金湯編》,德清撰《大學決疑》、《觀老莊影響論》、《道教經解》,袾宏撰《竹窗三筆》、《緇門崇行錄》,智旭撰《周易禪解》、《四書蕅益解》、《儒釋宗傳竊議》等,均論三教之調和。儒家胡敬齋、羅整庵、王陽明等人,均有批評佛教之說。叔心撰《居業錄》、詹陵的《異端辨正》、曹端的《夜行燭》皆倡排佛之論。但大體說來,明儒大多主張儒佛調和。
清初
一明著《會心內集》、《無根樹解》等,亦倡三教融會。然而此時期,各教都喪失生氣,漸趨萎靡沉滯。
民國以後
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儒佛二教均力圖振作,二教之間也曾有過大辯論。即熊十力的《新唯識論》以儒家為主,評論佛教思想。對此,劉定權撰《破新唯識論》、印順撰《評熊十力的新唯識論》。熊氏又作《破破新唯識論》、黃艮庸撰《新論平章儒佛諸大問題之申述》以反駁上述劉、印二文。
日本的三教論衡
在日本,有佛教、神道及儒教三教的論衡。日本自上古以來即以神道為政治及道德的規範,至應神天皇在位(270~310),阿直岐、王仁等人自百濟傳入《論語》,為儒教興學之濫觴,不久佛教也傳入,遂有三教。欽明天皇在位(540~571)時,蘇我、物部二氏對奉祀佛像一事有論諍。其後,以皇室為首,一般均重神祇,同時也崇信儒佛二教。後來,本地垂蹟之說興起,致使神佛融合之論盛行。即自中古來,三教或以佛教,或以神道為中心而融合。
德川時代,神道及儒教與佛教對立,乃至有排他論產生。如自儒家林信勝倡理當心地神道之說,破神佛之融合以來,說儒教者多事排佛。寬文(1661~1672)初年,智脫撰《儒佛合論》破之,於是有儒佛的諍論。到了近世,儒者與國學者也盛行排佛論,佛教徒也多有反駁。明治元年(1868)頒神佛分離令,三教事實上分離對立。在1870年前後,曾發生頗為強烈的'排佛毀釋'運動,對佛教打擊甚大。
---------------
三教,又稱儒釋道,在中國乃至東亞的傳統文化中指的是儒教(儒家)、佛教(釋教)、道教三家,無宗教。
三教概念的發展,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階段,唐宋是一個階段,元明清又是一個階段。在最初,雖然有三教連稱,不過彼此是完全獨立的,之後相互影響,互相融合,最後形成了「三教」合一的中國文化宗教,並影響朝鮮半島、越南和琉球。三教既各自獨立,又相互包容並融合,形成了一個整體。
在三教體系,道教的道觀往往供奉儒教的聖賢和佛、菩薩,佛教也常常吸收道教的神仙和儒教的聖賢為護法神,並於寺院供奉。中國有四大道教名山和四大佛教名山,其實都是以本教為主、三教合流的場所。中國的五嶽,也是三教合一的文化名山。如在嵩山,少林寺、中嶽廟、嵩陽書院鼎足而立;其中的少室山安陽宮主殿洞內祀孔子、老子、釋迦牟尼,門上書:「才分天地人總屬一理,教有儒釋道終歸一途。」
------------------
儒家文化——學仁、義、禮、智、信,學會進取,積極進取、建功立業,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台,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道家文化——領悟道、修養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學會懂得一切自然規律,順其自然、自我完善。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境界,以完善的自我帶動和諧的社會。要學會與天地和諧,與自身和諧,人與人和諧,與社會和諧。“無為”境界是道家的最高境界,道家的無為決不是提倡什麼也不做和不為,這裡的“無為”境界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其深層次內涵是絕不能逆道而為,指的是不要人為的去亂為、胡為,去干預自然大道,甚至不能用未經過很好入靜修煉的常人乃至聖人之智去人為乾預宇宙大道的運行。只有徹底領悟了什麼是不合道的行為並善於放棄,才能達到無為而無所不為,達到隨心所欲合於道的至高境地。透徹的領悟了“無為”的這一深層內涵後,就應當進一步明了所謂“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見素抱朴,少思寡欲” “返樸歸真”的深邃內涵,從而通過高度的“致虛極,守靜篤”“心齋”“坐忘”的正靜定修煉而最終得道,如此便能與宇宙大道全息相應、圓融為一,達到了隨心所欲合於道,無所不能為的至地。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精髓要義。宇宙的萬事萬物的究極規律就是道。佛家文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慈愛眾生、學會奉獻,無私奉獻。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創造地獄、極樂。在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不要太執著,佛告訴我們,要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阿彌陀佛!!看破世間一切,無欲無求,卻仍報有理想,佛教的最高境界是無我。佛教的最高境界是空(看破一切), 道教的最高境界是無(無為,無我,自然和諧), 境界是一樣的。儒教是拿得起,佛教是放得下,道教是想得開,三教本是一家,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養生,三教合一。
---------------
三教論衡
(一)指儒、釋、道三教之論諍。蓋儒道二教原系我國固有宗教,佛教則傳自印度,不論思想信仰或儀禮習慣方面,均有極大之差異,故三教之間常起教義、儀禮上之論諍。據漢法本內傳所載,後漢明帝時,道士褚善信等嘗與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人於洛陽白馬寺外辯法,終為摩騰所伏,此蓋後世所捏造。三國時代,吳之康僧會對孫皓答辯周孔善惡報應之說略嫌顯近,而謂釋教方盡幽遠之意。曹植亦曾作辨道論,以駁斥道教不老不死之說。凡此,皆屬早期之三教論衡。西晉時,王浮與帛遠論道佛之優劣,以辭屈而偽作老子化胡經謗佛,其後佛徒乃作清淨法行經以酬之。東晉時,孫盛以佛入儒,作'聖賢同軌老聃非大賢論'及'老子疑問反訊'以斥道教;又羅含君章、廬山慧遠各作更生論、形盡神不滅論,共論神識之不滅;孫綽、慧遠各作喻道論、明報應論以說因果報應之不妄;此外,慧遠並著「沙門不敬王者論','沙門袒服論',以明佛教禮儀異於我國傳統之製,對此,何無忌作'難袒服論'以難破慧遠之說。劉宋時代,鄭道子、僧含有'神不滅論',慧琳有'白黑論';何承天則作'達性論',主張神滅、天命以謗佛教;慧遠門人宗炳作明佛論​​、顏延之作'釋何衡陽達性論'、劉少府作'答何承天'等破何承天之說;道士顧歡作'夷夏論',謂佛法為夷狄之法;對此,僧紹之'正二教論'、謝鎮之'與顧道士折夷夏論'、慧通之'駁顧道士夷夏論'等均予以駁斥。蕭齊時代,張融作'門律',倡道佛二教一致,週顒時與之酬唱,孟景翼亦作'正一論' 以贊張氏之論。逮范縝再倡'神滅論',否定因果報應;對此,蕭琛出'難神滅論'以對之,而神滅不滅之論諍達於高潮。梁武帝即主張神不滅論。 北魏太武帝深信道教,以道士寇謙之等言,於太平真君七年(446)行排佛政策,文成帝時佛教始復興。北齊文宣帝時嘗令佛道辯法而排斥道教。至北周武帝,容道士張賓、衛元嵩之言,於天和四年(569),敕道佛二教之徒論其優劣,且命司隸大夫甄鸞詳定佛道二教之優劣。如甄鸞著「笑道論',以辨道教之偽,又道安著「二教論',以抨擊道教。及至建德三年(574)仍敕廢道佛二教,但實廢佛教,以立道教。唐興,以李姓之故,重道教,更與佛教屢有衝突。初唐之三教談論,多為實質上之談論。高祖武德四年(621,一說七年),道士太史傅奕上'減省寺塔僧尼益國利民事十一條',痛論僧尼寺塔之弊,法琳、李師政乃作'破邪論'、'內德論',明概作'決對傅奕廢佛法僧事',以破傅氏之說。太宗貞觀十三年(639),祭酒孔穎達、沙門慧淨、道士蔡晃等,於弘文殿談論三教。高宗時以道教為國教,追諡老子為'玄元皇帝',一時道教勢盛,且多剽竊佛教教理而作偽經。至麟德元年(664),道世上表陳述道經之偽妄,總章元年(668)乃有詔論老子化胡經真偽之事,然其事未久即被禁斷。又嗣聖八年(691),僧尼之位次恢復僧先道後,兩教紛諍之原因由是得以緩和。貞元十二年(796),徐岱與沙門覃延、道士葛參成等人,在麟德殿講論三教。翌年,左街僧事端甫入內殿講論儒道,賜紫方袍。從玄宗至文宗期間,湛然以儒家出身,弘揚天台教觀,門人儒者梁肅著止觀統例,澄觀論華嚴、易經之類同,李翱作复性書,採大乘起信、圓覺、楞嚴之說,而為宋儒之先驅。憲宗時,韓愈作原道、原人等,論道佛之弊,又上'論佛骨表'及'與孟簡書'來排擊佛教;對此,孟簡以'論夷夏'及'因果報應'酬答韓氏。圭峰宗密著原人論,斥破儒道二教之迷執,並闡述周易與真如緣起之關係。會昌五年(845),武宗排佛,一時道教勢盛,未幾,佛寺復興。此後所謂三教論諍日趨形式化,三教論談僅流於朝廷儀禮之一。及至宋代,儒教勃興,採佛教教理匯成新學之同時,排佛之風亦盛,如孫泰山之'儒辱說'、歐陽修之'本論'三篇、石守道之'怪道'、胡寅之'崇正辯'、李泰伯之'潛書'等均主排佛,歐陽修撰新唐書、五代史,更刪除所有有關佛教之事項;對此,智圓於'閒居編'中提倡三教並存不廢之說,契嵩於'輔教編'、'非韓'三篇力主儒釋一貫之道,張商英撰'護法論'駁斥韓、歐之主張。又張載、二程、朱熹等雖提倡排佛論,然其學說取之於佛教者實多。至宋徽宗,崇信道教,崇寧五年(1106 )敕寺院置孔、老像,道士位次,列在僧尼之上,佛典中凡有謗道儒之處概皆焚棄。南宋時代,宗杲最先提倡三教融合之說,孝宗、宗曉、劉謐、子成、志磐、李純甫等均有以繼之。逮南宋淳祐九年(1249),李志總掌天下之道教,致佛道二教再相傾軋。及元世祖就西藏僧八思巴受戒,道士之反感益烈,寶祐三年(1255),道士丘處機、李志常等搗毀西京夫子廟、佔領梵剎四百餘所,至元十八年(1281) ,除道德經外,道藏及有關之印版等因帝令而悉燒棄。與此同時,王中孚、酈希誠、張宗演各倡全真教、大道教、正一教,轄有大江南北,統一確定道教教會。至明代正統年間,完成道藏之編纂,萬曆年間續入增補完成,道教因而振興。明太祖嘗制三教論、釋道論,沈士榮(續原教論)、姚廣孝(道餘錄)、屠隆(佛法金湯編)、袾宏(緇門崇行錄)、智旭(周易禪解、四書蕅益解)等均主三教調和之說,胡敬齋、王陽明等則秉儒排佛。概言之,此時儒佛二教調和之論較盛。清初,一明撰'會心內集'等,亦倡三教融會。此一時期,各教皆喪生氣,而淪於萎靡沉滯之勢。在日本,有佛教、神道、儒教三教之論衡,由於日本自上古以來即以神道作為政治與道德之軌範,至應神天皇在位(270~309)時,始由阿直岐、王仁等自百濟傳入論語,為儒教興學之濫觴,不久佛教亦傳入而成三教。欽明天皇在位(540~570)時,雖有奉祀佛像之問題,蘇我、物部二氏發生論諍,但此後以皇室為首,一般均重神祇,同時亦崇信儒佛二教。後本地垂蹟之說興起,神佛融合之論由是盛行。[弘明集、梁高僧傳卷七、廣弘明集歸正篇、辯惑篇、法義篇、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卷上、釋氏六帖卷八、歐陽修外傳] (二)全一卷。日本臨濟宗慧訓撰,成於延享三年(1746)。為論述儒、釋、道三教之同異及諸家諸宗之大意。分總論、雜論、別論三篇。[佛學大詞典] 丘處機、李志常等搗毀西京夫子廟、佔領梵剎四百餘所,至元十八年(1281),除道德經外,道藏及有關之印版等因帝令而悉燒棄。與此同時,王中孚、酈希誠、張宗演各倡全真教、大道教、正一教,轄有大江南北,統一確定道教教會。至明代正統年間,完成道藏之編纂,萬曆年間續入增補完成,道教因而振興。明太祖嘗制三教論、釋道論,沈士榮(續原教論)、姚廣孝(道餘錄)、屠隆(佛法金湯編)、袾宏(緇門崇行錄)、智旭(周易禪解、四書蕅益解)等均主三教調和之說,胡敬齋、王陽明等則秉儒排佛。概言之,此時儒佛二教調和之論較盛。清初,一明撰'會心內集'等,亦倡三教融會。此一時期,各教皆喪生氣,而淪於萎靡沉滯之勢。在日本,有佛教、神道、儒教三教之論衡,由於日本自上古以來即以神道作為政治與道德之軌範,至應神天皇在位(270~309)時,始由阿直岐、王仁等自百濟傳入論語,為儒教興學之濫觴,不久佛教亦傳入而成三教。欽明天皇在位(540~570)時,雖有奉祀佛像之問題,蘇我、物部二氏發生論諍,但此後以皇室為首,一般均重神祇,同時亦崇信儒佛二教。後本地垂蹟之說興起,神佛融合之論由是盛行。[弘明集、梁高僧傳卷七、廣弘明集歸正篇、辯惑篇、法義篇、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卷上、釋氏六帖卷八、歐陽修外傳] (二)全一卷。日本臨濟宗慧訓撰,成於延享三年(1746)。為論述儒、釋、道三教之同異及諸家諸宗之大意。分總論、雜論、別論三篇。[佛學大詞典] 丘處機、李志常等搗毀西京夫子廟、佔領梵剎四百餘所,至元十八年(1281),除道德經外,道藏及有關之印版等因帝令而悉燒棄。與此同時,王中孚、酈希誠、張宗演各倡全真教、大道教、正一教,轄有大江南北,統一確定道教教會。至明代正統年間,完成道藏之編纂,萬曆年間續入增補完成,道教因而振興。明太祖嘗制三教論、釋道論,沈士榮(續原教論)、姚廣孝(道餘錄)、屠隆(佛法金湯編)、袾宏(緇門崇行錄)、智旭(周易禪解、四書蕅益解)等均主三教調和之說,胡敬齋、王陽明等則秉儒排佛。概言之,此時儒佛二教調和之論較盛。清初,一明撰'會心內集'等,亦倡三教融會。此一時期,各教皆喪生氣,而淪於萎靡沉滯之勢。在日本,有佛教、神道、儒教三教之論衡,由於日本自上古以來即以神道作為政治與道德之軌範,至應神天皇在位(270~309)時,始由阿直岐、王仁等自百濟傳入論語,為儒教興學之濫觴,不久佛教亦傳入而成三教。欽明天皇在位(540~570)時,雖有奉祀佛像之問題,蘇我、物部二氏發生論諍,但此後以皇室為首,一般均重神祇,同時亦崇信儒佛二教。後本地垂蹟之說興起,神佛融合之論由是盛行。[弘明集、梁高僧傳卷七、廣弘明集歸正篇、辯惑篇、法義篇、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卷上、釋氏六帖卷八、歐陽修外傳] (二)全一卷。日本臨濟宗慧訓撰,成於延享三年(1746)。為論述儒、釋、道三教之同異及諸家諸宗之大意。分總論、雜論、別論三篇。[佛學大詞典] 集'等,亦倡三教融會。此一時期,各教皆喪生氣,而淪於萎靡沉滯之勢。在日本,有佛教、神道、儒教三教之論衡,由於日本自上古以來即以神道作為政治與道德之軌範,至應神天皇在位(270~309)時,始由阿直岐、王仁等自百濟傳入論語,為儒教興學之濫觴,不久佛教亦傳入而成三教。欽明天皇在位(540~570)時,雖有奉祀佛像之問題,蘇我、物部二氏發生論諍,但此後以皇室為首,一般均重神祇,同時亦崇信儒佛二教。後本地垂蹟之說興起,神佛融合之論由是盛行。[弘明集、梁高僧傳卷七、廣弘明集歸正篇、辯惑篇、法義篇、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卷上、釋氏六帖卷八、歐陽修外傳] (二)全一卷。日本臨濟宗慧訓撰,成於延享三年(1746)。為論述儒、釋、道三教之同異及諸家諸宗之大意。分總論、雜論、別論三篇。[佛學大詞典] 集'等,亦倡三教融會。此一時期,各教皆喪生氣,而淪於萎靡沉滯之勢。在日本,有佛教、神道、儒教三教之論衡,由於日本自上古以來即以神道作為政治與道德之軌範,至應神天皇在位(270~309)時,始由阿直岐、王仁等自百濟傳入論語,為儒教興學之濫觴,不久佛教亦傳入而成三教。欽明天皇在位(540~570)時,雖有奉祀佛像之問題,蘇我、物部二氏發生論諍,但此後以皇室為首,一般均重神祇,同時亦崇信儒佛二教。後本地垂蹟之說興起,神佛融合之論由是盛行。[弘明集、梁高僧傳卷七、廣弘明集歸正篇、辯惑篇、法義篇、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卷上、釋氏六帖卷八、歐陽修外傳] (二)全一卷。日本臨濟宗慧訓撰,成於延享三年(1746)。為論述儒、釋、道三教之同異及諸家諸宗之大意。分總論、雜論、別論三篇。[佛學大詞典]
-------------------------------------
三武滅佛又稱三武之禍,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大規模禁佛事件的合稱。這些在位者的廟號或諡號都帶有個武字,因而得名。
又因五代十國時期也有後周世宗也進行大規模滅佛運動,故又合稱三武一宗滅佛,是佛教史上的法難。
北魏太武帝滅佛
主條目:北魏太武帝滅佛
北魏太武帝滅佛,自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詔,至其駕崩(452年)為止,滅佛時間共六年。史稱「太武滅佛」。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原本崇尚佛教,後來受到道士寇謙之等的影響,轉奉道教,於440年改元為太平真君,對佛教有偏見。太平真君五年(444年)九月,誅殺政變未遂的僧領玄高、慧崇等人。七年,太武帝西征抵達長安,見到佛寺僧侶多所破戒,釀酒、私藏兵器、淫亂婦女,司徒崔浩要求滅佛。三月,下詔坑殺長安沙門,並且命令留守平城的皇太子拓跋晃燒毀佛經,處決僧侶。太子因為篤信佛教而緩行,僧侶們得以多作準備,故被殺的不多,但是殿宇多毀。正平二年(452年)二月,宦官宗愛謀殺了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為帝,十月又殺拓拔余。大臣劉尼、源賀等立太武帝之孫拓跋濬繼位,是為文成帝。文成帝下詔恢復佛法,佛教又得以恢復。
北周武帝滅佛
主條目:北周武帝滅佛
北周武帝滅佛,自建德三年(574年)始,至其駕崩(578年),滅佛時間共五年。史稱「建德毀佛」。
唐武宗滅佛
主條目:唐武宗滅佛
唐武宗滅佛,自會昌二年(842年)始,至其駕崩(846年),滅佛時間共五年。史稱「會昌毀佛」。
唐武宗喜好道術,開成五年(840年)秋,召道士趙歸真等81人入禁中,於三殿修金籙道場,親受法籙。宰臣李德裕等厭惡佛法,此二人經常在唐武宗面前詆毀佛教[1]。會昌二年(842)十月,勒令僧尼戒行不精者還俗,財物入官,僧許留奴一人,尼許留婢兩人。三年,查點外國僧人,並禁摩尼教等流傳。令「兩街功德使」疏理京城,公案無名者還俗,遞歸本貫,諸州道府皆同斯例。四年,詔禁供養佛牙,毀焚長生殿內道場經像,換為天尊、老君之像。但毀佛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寺院所屬莊園增加,國稅收入減少[2]。加以僧伽腐敗,僧侶不事生產,蠹耗天下[3][4]。會昌五年三月,勘檢天下寺舍奴婢,八月,敕毀佛寺,勒僧尼還俗,下令並省寺院[5]。武宗下令沒收寺院土地財產,毀壞佛寺、佛像,淘汰沙門,勒令僧尼還俗[6]。次年武宗去世,唐宣宗即位,滅佛就此結束。但佛教已受到很大的打擊[7]。摩尼教、景教等宗教也受到波及,此後逐漸退出中原地區。
後周世宗滅佛
主條目:後周世宗滅佛
後周世宗滅佛,自顯德二年(955年)始,至其駕崩(959年),滅佛時間共五年。史稱「顯德毀佛」。
顯德年間,北方五代更迭,兵革時興,僧尼管理功令漸馳,以致寺僧浮濫,直接影響國家賦稅、兵役[8]。顯德二年(955年),詔令整飭寺院,沙汰僧尼。凡無先代敕額之寺宇並皆停廢,親無侍養者不許出家。規定若要出家,男年十五以上,需背誦佛經一百卷(或能朗誦五百卷),女年十三以上,需背誦佛經七十卷(或能朗誦三百卷),陳狀呈上,由本郡考試,上報祠部,給予度牒,方得剃髮。禁止燒身、煉指等眩惑世俗、殘害肢體的行為。存留寺院之外,民間的銅佛像全數沒收入宮,用以鑄作銅錢。此後,華北的佛教日益衰落,而南方佛教仍繼續發展。 
----------------------
揭秘:歷史上4次滅佛,為什麼和尚那麼受帝王仇恨?道士卻這樣笑答
2018-01-18 由 湯姆講史 發表
揭秘:歷史上規模較大的滅佛一共有四次,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後周世宗滅佛、被稱為三武一宗事件。
為何歷史上總是限制佛教的發展呢?
佛教貢品
北魏太武帝滅佛
太武帝是在中國歷史上有作為的皇帝,曾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大業。他一開始並不討厭和排斥佛教,相反當
時他還個信佛者,但是北魏武帝要統一北方,佛教的不交賦稅,最終引起了太武帝拓跋燾的不滿,從而佛教被大規模的限制。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北魏太武帝出兵經過長安,在一寺院中發現兵器、造酒器具、財物和窟藏婦女,於是北魏太武帝大怒,下詔大規模滅佛,誅殺沙門,焚燒寺院經像。後來雖由太子拓跋晃監國秉政,緩宣詔書,使很多沙門僧侶聞訊遠逃,一部分經像得到隱藏,但在北魏政權所轄境內還是發生了大量僧尼被殺,寺院佛經毀滅殆盡的情況,尤其是境內的寺塔被盡毀無遺。
而拓跋燾在位期間,親率大軍滅亡胡夏、北燕、北涼等諸多政權,統一北方。算得上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
北魏太武帝
北周武帝滅佛
據史籍《魏書·釋老志》記載,當時,佛教在北周轄境內急速發展,北方僧尼達二百萬人,佛寺多達三萬餘所。由於僧尼享受免稅賦徭役的待遇,寺院占有大量的土地。
史學家認為,北周武帝滅佛是因為當時他正準備進攻北齊,需要大量軍人,禁佛毀佛既可以把寺院財產充公,又可以徵用數以百萬計的還俗僧侶當兵,所以有此政治目的。
唐武宗滅佛
唐朝是佛教最興旺時期,幾乎每一代君主都崇佛,到了中唐末期,佛教的勢力和影響力已經非常大了,但由於時佛門戒律日漸鬆弛,佛門的借侶也魚龍混雜,各地寺院已日漸世俗化,本來佛門勝地是出家人的修行場所,已慢慢變成了世俗的娛樂場所,一些寺院為了招引平民信眾,結交達官權貴,媚俗世間潮流,往往把佛門清凈地方得象現在的酒吧、歌廳和卡拉OK一樣,上至天子達官,下至刁民蕩婦都爭相湧入寺院,而寺院也常常日夜有唱歌、說詞、彈評、演戲,甚至還假託經論,大講黃色粗俗的故事段子和笑話。如此污垢不堪,從客觀上埋下了佛門劫難的厄運。
後周世宗滅佛
唐朝滅亡後,進入五代十國時期,軍閥混戰,世間處於戰亂、饑荒逃難、災害,佛法同樣暗微不昌,處
於歷史的低潮,進入後周朝代,佛門不幸又遭一次浩劫。公元955年就開始禁佛,不許私度僧尼,不許無侍者的出家,出家必須考試和國家批准,禁止燒身焚指等修行方式,收繳不經官府核准的寺院和財產,收繳民間的銅金佛菩薩像。一些歷史學家分析,周世宗禁毀佛教的原因主要是要增加賦稅、兵役,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金銀銅的佛菩薩像可以用於鑄錢,以彌補連年戰爭的銅錢的短缺。
被毀壞的佛像
總得來說,佛教被滅,都有這麼一個原因,進入寺廟修行的和尚太多,影響了國家的發展,滅佛之後,和尚還俗可以作為勞動力,不管是徵兵,還是種田都是一大發展,而且寺廟裡的各種銅金佛菩薩像以及香火錢,都是作為國家開支的一個重要組成。
道士
而道士的石像,則沒有價值,且成為道士的要求頗高,數量一直不如和尚。因此道士沒有被限制
----------------------
中國滅佛這筆帳要算在誰頭上?
作者:唐墨
唐武宗會昌五年,「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
達摩和他的面壁生涯、玄奘與他的西天取經之旅、六祖惠能那一句影響深遠的「何處惹塵埃」、以及鑒真和尚的七次東渡日本等等……即使不是佛教徒,多少也聽說過這些關於中國佛教高僧的事蹟。
達摩大師於普通元年(520 年)從斯里蘭卡渡海來廣州,晉見梁武帝;玄奘在貞觀十九年(645 年)回到長安,譯出膾炙人口的《般若心經》;而六祖惠能一生倍受武則天的禮遇,於唐玄宗先天二年(713 年)圓寂;鑒真和尚則是玄宗天寶十二年(753 年)年底到達日本奈良,協助日本僧侶維持更完整的戒律。
廣州市光孝寺內的《六祖大鑒禪師殿記》拓本及《菩提達摩像》拓本。
中國佛教自從得到梁武帝的皇家奧援以來,到出口鑒真和尚的這兩百年間,迅速累積了相當龐大的勢力與資源。僧尼居士等神職,或半神職人員所組成的僧團,在國家政策下逐漸體制化;從印度傳來的佛教經典也由皇帝敕詔翻譯,動用國家資源維持譯場與翻譯人員的養成;為了傳教弘法所興建的寺塔,為了消災祈福而廣設的壇城法會,在這兩百年間不絕於縷。
這是中國佛教最輝煌的時代,僧才輩出,影響遍及韓國日本、以及越南等地。
然而,佛教進入中國也不是完全毫無阻礙的。
中學課本提過韓愈的〈諫迎佛骨表〉,韓愈上書,將佛教視為夷狄的法度,是天朝正朔所不取,用五帝的國祚綿長,對比南朝的夭短早亡,將戰亂的責任推給漢明帝以後傳入中國的佛教來承擔。因為這個書表,讓他差點惹來殺身之禍;可見,佛骨應該比鱷魚還要致命。
誰都沒想到唐憲宗會對韓愈發脾氣,儒佛之間的矛盾,無形中被皇帝的喜怒壓了下來,只能說零零星星地有韓愈、朱熹、胡適這樣的老先生,秉持著儒家道統的精神,三言兩語雖然在政界學界攪動春水一池,對佛教的實質影響卻不大。
畢竟,佛教教義的發展,並不會直接地與儒家形成對立,單從生死觀念或宗教儀式的角度來看,道教與佛教的競爭,還來得比較激烈一些。儒家的事情大概這輩子完了就完了,佛道二教卻要面對死後世界有無、靈魂心識有無等問題,展開激辯。能不能說服最多信徒追隨、吸引最高掌權者青睞,或者,有沒有神通、乃至於神通夠不夠廣大,才是佛道之間真正的角力。
佛道相爭的歷史得從佛教傳入的那時候說起。
以外來宗教的姿態,進入漢人文化圈,甚至得到皇帝的背書而敕建白馬寺的佛教,讓本土道士們看了非常之不爽。這種不爽當然包括純粹不認同佛教的排外情緒,但更多而且更實際貼切的理由,應該是佛道兩教在互搶對方的客戶、互相拉對方的下線。信徒各種物質供養的集中、皇帝與國家政策的支持,正式引爆佛道相爭。
佛道相爭,基本上就是本土企業正面衝突跨國連鎖業者的概念。
傳說東漢年間有一起焚經台事件,聊備一談。
漢明帝時,佛教以白馬寺為代表,道教則結合了五嶽眾道士,兩方相約辯論,並同時築起了高台,點燃火薪,用焚燒經書的方式,看哪一邊的經書沒有被燒毀,另一邊就要謝罪。
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By Gisling (Own work)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By Gisling (Own work)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當時的賭注是獻上人頭或改宗皈依,但因為是傳說,也沒人知道有幾位道士人頭落地;但總之,這個傳說的最後,佛教贏了,佛經在火焰裡熠熠發光,而道教的經典一入火中便灰飛煙滅。於是留下「真經不怕火」之語,以及一方記念石碑「焚經台」。
傳說當然是不可考的,因為真正的歷史贏家其實是道教。
這場佛道之間的輸贏,從漢明帝開始,一直到唐武宗才分出勝負。
唐代君主因為諱姓李的關係,所以攀親帶故地奉老子李耳為祖先,算是一個以「道」立國的朝代;但是唐代也是思想較為開放的年代,所以很多皇帝都禮遇佛教、善待僧人。
可是,唐武宗滅佛的殺機,也是這樣埋下的。會昌四年(844年),唐武宗先是下令:
「毀拆天下小寺,經佛搬入大寺,鐘送道士觀。其被拆寺僧尼,行不依戒行者,不論老少,盡勒還俗,遞迴本貫,充入色役。年老、身有戒行者,配大寺。雖有戒行、若是少年者,盡勒還俗,歸本貫。」
這還是第一部曲,尚且保留了肯守持戒律的老年僧尼,只針對年輕僧尼與不守戒律的僧尼。
次年,變本加厲為:
「天下僧尼五十已下,盡勒還俗,遞迴本貫訖。後有云:天下僧尼五十已上、無祠部牒者,盡勒還俗,遞迴本貫。」五十歲以下也不管戒行如何,都得還俗。而到了最後一道敕令時,已經是:「從四月一日起首,年卌已下僧尼還俗,遞迴本貫。每日三百僧還俗,十五日,年卌已下僧尼方盡。從十六日起首,五十已下僧尼還俗,直到五月十日方盡也。」
每天有三百名僧尼還俗,這樣的大場面不知道看上去是怎樣地荒謬。
而且地方上逼迫僧尼還俗的方式,千奇百怪,從逼他們吃肉吃葷之外,也有拿刀架著脖子逼他們僧尼互相野合的傳說。整個僧尼階級瞬間中空,在那之後,佛教失去了傳承,典籍尤其論書與注疏都遭到焚毀,散逸不全,看得懂佛書的人愈來愈少,能夠解釋佛教義理的人才也就漸漸消失;寺院場地被國家沒收,法器教具以及佛像被搗毀熔鑄或分封給道教為用,至此,梁武帝以來所打下的佛教根柢,可以說是完全毀於一旦了。
唐武宗像。
唐武宗像。
但也不難從這些詔令的內容推知,由於唐代的稅賦制度對僧尼寺院多有寬待與抵免,國家徵收不到稅金,再加上這些出家的僧尼,都不是清淨的修行人,連基本的戒律都無法遵守,甚至常有犯罪情事,無怪乎以趙歸真為首的道士們,可以這麼輕易地說服唐武宗去妄動這個盤根錯節了兩百年的主流宗教,幾乎到了毫不留情的地步。
滅佛之後的中國佛教,原則上只剩下以打坐、看公案為修行手段的禪宗;還有專念阿彌陀佛,祈求往生極樂世界的淨土宗。因為實踐方法很簡單,就算沒有法器佛像也可以修行,打禪念佛人人能行,不設高標準的門檻,不用理解很深的典籍,千修千人去。用金剛經、心經、阿彌陀經等短小的隨身經典,就大致可以默通禪宗或淨土宗的基本概念。
滅佛後的僧侶或俗家居士,檯面上雖然不能再說自己是佛教徒,但檯面下多半憑著記憶力背誦這些短小的經典,還可以偷偷地宣講流通,終於讓佛教不至完全斷絕在會昌法難之下。
唐武宗只在位六年,禪淨二宗很勉強地在漢地留下了法脈。
但從是以後,中國佛教面目全非,達摩玄奘兩位祖師前後開創的盛況不再,甚至惠能鑒真所親炙的佛教樣貌也難以保全了。
一息尚存的禪淨二宗且表過一旁不論,需要大量法器圖像雕塑才能修法的密教,在這次的滅佛運動中,徹底被刨斷根源。唐代開元年間才被系統化,逐漸鼎盛起來的密教,史稱唐密,不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即遭遇會昌法難;從此密教流亡海外,中土密教一蹶不振,而今提到密教,多半都是依循西藏或日本的傳承,關於中土密教,已經沒有什麼嚴謹的學說理論傳世了。
----------------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佛家、儒家、道家養生的聯繫與區別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者言性,而佛者見性;儒者勞心,佛者安心;儒者貪著,佛者解脫;儒者有為,佛者無為;儒者分別,佛者平等,儒者治外,佛者治內。 (一)儒家、道家、佛家的區別: 儒家重視人倫,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乾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立千古不朽的功勳;佛家傾心般若,主張在自覺的基礎上覺他,自度的基礎上度他,普度眾生,同臻西方極樂世界;道家則崇尚自然,主張通過這種修煉,達到長生久世,羽化登仙。儒家的著眼點在於入世,佛家的著眼點在於出世,道家的著眼點在於加強自身修煉以求長生不死。在中國封建社會的佛、道、醫、儒、武等諸家中,道教被公認為最擅長於養生。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許多封建帝王奉為教條。 1、儒家講的是敬,道家講的是靜,佛家講的是淨。 2、修身,練氣,養心儒家更重視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練氣,佛門主要是養心.養形,養氣,養心合而為一.這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佛家講:出世儒家講:入世道家講:避世。 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 佛家講救世 列三家之別:    儒家講天理、道家講論道、佛家講如法--於凌波居士語。    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佛家講救世。    儒家講天命、道家講自然、佛家講解脫。    儒家如小學、道家如中學、佛家如大學--宣化上人語。    儒家如糧店、道家如藥店、佛家如百貨商店--南懷瑾先生語。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遙、佛家求自在。    儒家棄小人、道家棄造作、佛家棄煩惱。    儒家表現於禮、道家表現於真、佛家表現於戒。    儒家執於境、道家執於心、佛家心境雙亡。    三家雖別,但共同構成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國學 3、出世與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現代人的人生觀中均有相關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區別。 (1)現代人如果常說:用出世的態度或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這主要是態度方面的,或者說是世界觀與人生觀。就是人生在世,確實要很好地處理出世和入出的關係,要用辨證的觀點看待這一問題,才能有正確的答案。入世,就是把現實生活中的恩怨、情慾、得失、利害、關係、成敗、對錯等做為行事待人的基本準則。一個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當局者迷,陷入繁瑣的生活末節之中,把實際利益看得過重,注重現實,囿於成見,難以超脫出來冷靜全面的看問題,也就難有什麼大的作為。這時就需要有點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觀規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順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態對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態對事。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對有些東西看得淡一些。這樣才能排除私心雜念,以這種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業,就會事半功倍。 從另一方面看,一個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觀,一味地看不慣,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間煙火,而不想去做一點實際的,入世的事情,到頭來也是“閒白了少年頭”。這正像自己揪著自己的頭髮要脫離地球一樣。都說儒家主張入世,佛家,道家主張出世,其實也不盡然。就拿道家的莊子的思想來說吧,又何嘗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丟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於真正有價值的大事。他的心是冰冷的,因為他的心已是白熱化了。他為了深入這個世界,必須先走出這個世界,這就是道家的本色。 (2)佛家談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門、清心寡欲、萬世皆空;“入世”——步入煩世、宣揚佛法、弘揚文化。小乘佛法講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脫離凡世間的困擾和誘惑,尋找寂靜清幽之所,靜心修行而達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雜念,捨棄身外之物,物我兩忘,身外無我,我亦非我,無我無常,出世的終極目標在於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脫。與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講求入世,通過入世修行,教化大眾以求正果。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呢,這主要是由於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惡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所導致的,小乘佛法認為,人性本惡,只有很少的人能夠“悟”,通過離開罪惡的塵世進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惡根,成就善果,這是一種悲觀消極的態度。大乘佛法認為,人性本善,只是世間充滿苦難,迷失了眾生的本性,可以通過渡化,勸人行善,讓眾生擺脫苦難,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隉磐成正果。所謂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可以說,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3)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兩項差不多。如儒家講氣節。不以財富、權力、聲望為追求目標,而講修身、養德、濟世。這是出世觀和入世觀的統一。 (二)道、儒、佛、醫思想的共同點: 第一:繼承和發展了《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思想,以此為養生原則,提出了“養性”之說,強調“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是以聖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 第二:強調精神攝養“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 第三:主張飲食調養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溫熱、熟軟、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壽親養老新書》)的主張;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點的。 第四:提倡順時奉養老年人要“依四時攝養之方,順五行休王之氣,恭怡奉親,慎無懈怠”(《壽親養老新書》)。故養老大法,必然要依據天和的性質,順四時變化而攝養,才能老當益壯。 第五:重視起居護養“凡行住坐臥,宴處起居,皆須巧立制度”。處處為老人提供便利條件,細心護養。 第六:注意藥物扶持老年人醫藥調治應採取“扶持”之法,即用溫平、順氣、補虛和中、促進食慾之方來調治,切不可竣補猛瀉,這些原則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的。 第七:強調房中補益。“凡覺陽事輒盛,必謹而抑之,不可縱心竭意,以自賊也”,強調不可縱慾。 (三)各家思想: 1、道家養生思想: 道家所主張的“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作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則。《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關於“道”的具體闡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規律,才能夠使人長壽。這是道家養生思想的根本觀點。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及動形達鬱的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 2、儒家養生思想: (1)強調精神調攝養生首先要強調精神調攝,而最好的方法是減少物質慾望,即所謂:“養心莫善於寡欲”(《孟子·盡心下》)。人生存在著慾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會許可的條件下實現慾望,不可有過分地要求,這就需要遵循“禮”的原則。正如《論語·顏淵》中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還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季氏》)。行則從禮、君子三戒等內容,即為寡欲。 (2)注意身體護養這也是儒家養生思想的一個方面。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時、勞逸適度、飲食有節等,是護養身體的基本原則。反之,如果不注意這些原則,“寢處不適,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3)倡導飲食衛生孔子對於飲食衛生十分重視,為了保證身體健康,他提出了飲食保健的原則。強調了食品要精細、烹調要得當,進餐要定時,經久變味、腐敗發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飲食衛生要求。 3、佛家養生思想: 參禪禪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故稱參禪。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有調身、調氣、息心靜坐的方法,靜坐氣功,只是修禪的形式或基礎,並非修禪目的。這種方法是有強健身體,卻病延年作用的。養生家則將此融入吐納導引健身功之內,成為以靜坐為特點的健身功法。佛學講求調理人與自然、社會的“互存關係”,因而十分重視環境調養,植樹造林,行醫施藥等公益事業。特別是植樹造林,猶為突出。而寺院地址的選擇,以寧靜、空氣清新、環境幽美為特點,為養生調攝增添了不少內容。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薩戒等。這種思想被吸收而融入養生學中,充實了養生學中“養神”、“固精、“節欲”等方面內容。     佛家、儒家、道家養生的聯繫與區別- 微塵- 微塵WEICHEN 中國人的信仰三變——儒、道、釋 中國的信仰世界,儒、道、釋三分天下,道家在田園,佛家在山林,而儒家在廟堂。表面上三家各有門庭,其實三者是高度統一的。很多年前去少林寺,看到一塊石碑,上面是儒、道、釋三家緊緊抱成一團,當時不理解,覺得有點“猥褻”,近來發現這正是中國人信仰的現實。儒、道、釋完整地構成了中國的一個信仰世界,也構成了一個中國人一生的信仰經歷。    一個傳統意義上典型的中國人,信仰是這樣的分佈的:青年時期的第一個信仰是儒家。因為,這個時期一個人面臨創業階段,需要儒家入世、進取的信仰來支持其參與社會並進入官僚體制。這一個方面可以為其謀得生活之資,另一個方面為社會現實的合理性提供支撐。到了中年之後,儒家信仰遇到現實挫折(政治體制內部的競爭),儒生開始對官場產生厭倦。    此時,信仰需要轉入第二個階段,那就是道家境界。道家可以消除儒家人生由於內在緊張產生的焦慮和不安,讓或者成功,或者失意的儒家生均能夠找到一條釋放壓力和成就另一種人生的路徑。這個時期的儒生脫下冠帶,寄情山水,寓樂詩文,在自足的個性圓滿中窺谷忘返,流連世外。如此,個體人生達致大言不辨的至境。但是不覺老境將至。    生死問題把中國推入信仰的第三個階段。這就是佛家慈悲。佛家特別適合中國的老年人解決即將面對的死亡問題。死亡中的人是最孤獨的,需要佛家的信仰扶持以度過此難。另外,佛家慈悲對於充滿罪孽的人生給予一個超度的機會,還有佛家還有積福於下一代的功能,這樣便吸引更多的人通過信奉佛教達到各種目的。但是,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通過佛家消解對死亡的恐懼。    非常有意思的是:對於一部分中國人,三種信仰是前後更迭的,最後歸於佛家,但是對於另一部分人則是三家合一,到了最後,就是少林寺的石頭——三家抱成一團,共同對抗人生的悖論。上面的現像說明,中國人對待宗教的態度是實用主義的,另一方面儒、道、釋內在的不足使之無法獨立地解決人生三難。即:儒不能解決“退出”,佛不能支持創業而道不能消解死亡。    如此看來,儒、道、釋孤立起來,均不能形成獨立的人格,三種結合才能塑造完整的人格,但是,從現實人生的角度看儒、道、釋又無法在人生初始三足鼎立,形成定勢。這是中國人儒、道、釋三家必須輪番供奉的真正原因。馮友蘭有所謂人生四境——功利境界,道德境界、自然境界、天地境界,前兩者合二為一,實為三境,大體可相當於儒、道、釋的起承轉合。    上面所談是中國人傳統的信仰歷程。現在,中國人信仰什麼,或者不信仰什麼不能完全按這個模式解釋。儒、道既已衰落,只有佛家仍然在民間賡續不斷。這是不是說明中國人除了生死外,其他問題都用無神論的信仰解決了呢?當然沒有,因此,有人說中國當前最大的信仰是金錢拜物教,這種宗教是理想破滅後最好的塑膠填充物,也是政權“弱民”策略的成功案例!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後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著出世入世的事業。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矛盾鬥爭與融合滲透中發展,猶如三枝奇葩,各彰異彩,相互輝映。 歷代也多認為三者之間有著彼此補充的作用,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的說法。 道家 追求自然無為、返璞歸真,滌除玄鑑,瀟灑曠達,體現了機敏做人的學問。不是追求陰謀詭計,也不是一味圓滑世故,而是一種智慧和謀略,它既防止別人傷害自己,同時也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廣交人脈,左右逢源,事事暢通無阻。 儒家 講究持重、勤謹、正氣、擔當以及自省、中庸的為人處世之道,體現了中正做事的學問。這種心態,讓人圓融通達,變得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成為社會精英。 佛家 主張四大皆空,慈悲寬大、包容忍讓,視世間萬難為無物,不怨天尤人,從自然,呈本性,體現了超脫修心的學問。 有了這種心境,人就會變得豁達而堅強,遠離仇恨,避免災難,獲得人生的成功。 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書,那麼,道家智慧是最機敏的一頁,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頁,佛家智慧是最超脫的一頁。 學習了解儒、釋、道三家智慧,幫你全面地解讀其思想精華,把傳統智慧運用於現代生活中,在做人、做事與修養心性方面為你提供幫助和借鑒。 時代在變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這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和思考。 縱貫儒、釋、道三家智慧,擷取道家、儒家、佛家中最經典的人生智慧,以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涉及現代人最關注的人生問題,諸如財富、事業、管理、家庭、處世、人際、進退、修心以及養生等方面。 這是一個競爭的時代,也是一個成大事的時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如果你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那麼你只不過徒有滿腹經綸而無所用。 如果你一味老實耿直,不懂應變之道,那麼你也只能處處碰壁,逃脫不了平庸的魔掌。 如果你素來爭強好勝,百折不彎,不懂屈伸進退,那麼你也只能吃虧在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如果你總是心直口快,不加掩飾,不知用晦於明、藏巧於拙,那麼你也只能聰明反被聰明誤,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掌握了道家、儒家、佛家做人做事的方法,必能幫助你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在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大大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處處受歡迎,事事皆順利,從而成就卓越人生。 圖片 學習道家、儒家、佛家三家做人、做事、修心的成功哲學,密切結合實際生活,可以解決現代人最關注的許多人生問題。諸如事業管理、婚姻家庭、為人處世、結交人脈、職場進退、修心養生等諸多方面。 圖片 用最經典、實用的人生哲學指導自己日常的做人做事,會更順利地成就事業和人生。 大量有關道家、儒家、佛家做人做事成功與失敗的生動事例告訴我們: 做人要聰明不外露,做一個糊塗的精明人; 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萬事都要留有餘地; 要經營好自己的人脈,八面玲瓏路路通; 圖片 要學會低頭,能屈能伸,“ 忍” 字當先; 要靈活為人,水流不腐,人“ 活” 不輸; 要善於調整自己的心態,“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 要外圓內方,行欲方而智欲圓…… 做事要有看待事情的特殊眼光,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希望; 要抓住機遇,敢於冒險;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於一點,專注突破; 要學會選擇,懂得放棄;要敢於決斷,該出手時就出手; 圖片 要從全局出發,能謀善斷,運籌帷幄; 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去開發思維,力求創新; 在面對挫折時要力爭奮發,以毅力和堅忍攀最高峰…… 圖片 品讀三大古典學派的思想精髓 品讀三大古典學派的思想精髓   【鳳凰寬頻VIP】百家爭鳴產生於春秋末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學說當屬儒家、道家、佛家、其次則有墨家、法家、兵家、縱橫家等等。儒家偏於入世,道教偏於出世,佛法卻包含世間法與出世法並以出世法為究竟,是為中華人文穩固的三足鼎立特質及精髓。道學重自然觀辯證法;儒術重社會哲學辯證法;佛學以人的心性為究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實相。   道家的許多經典著作都精闢地道出了社會和自然的發展規律,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同時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 解讀老子第一章 解讀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老子的銳利見解 老子的銳利見解 老子的見解非常犀利,對人間的各種情況也非常了解。那麼對於人間的災難,他又有什麼樣的理解呢?他說,天地沒有仁愛,把萬物都當成芻狗。 解析老子思想三寶之慈 老子第一寶:慈 明朝有個故事是三寶太監下南洋,學了老子後才知道這一切的典故來自於老子,他說“我有三種法寶,一直很珍惜”,而這三寶的第一個就是“慈”。 解析老子思想三寶之儉 老子的第二寶:儉 老子說他有三種法寶,第一寶是慈愛,第二寶是節儉,第三寶是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很多人把道家的觀點和環境保護聯繫起來就是因為這一段話。 解析老子思想三寶之後 老子的第三寶:後 說到“後”這個字,是在老子講完第三寶,他特別用一個字,先後的“後”來說明的。老子說,因為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所以可以成為眾人的領袖。 《老子》的時代背景及深遠影響 老子到底長什麼樣? 《老子》這一本書究竟有著怎樣的奧秘,在今天我們又該對老子進行怎樣的闡釋和解讀?老子對當下的中國文化建設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老子比孔子大還是比孔子小? 老子比孔子大還是比孔子小? 老子太神秘,連司馬遷寫到他的時候也是撲朔迷離,對於他究竟比孔子大還是比孔子小,孔子到底有沒有向他問過禮的問題,歷來在學術界頗多爭議。 中華文化記憶 莊子思想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名周,戰國蒙人,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哲學家。 莊子逍遙談 莊子逍遙談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 莊子論大鵬展翅 莊子論大鵬展翅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莊子的通達智慧 莊子的通達智慧 遭遇災難的人念了莊子的一些思想後,能夠比較想得開,能夠比較釋然。 莊子到底具有怎樣的智慧,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無法想像的災難時,去化解? 莊子談孝道 莊子談孝道 說到莊子我們都知道他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那麼道家平常如何談孝順呢?孝順是社會上明確的規範,道家如何很瀟灑的,逍遙自在的化解各種規範壓力。 道家的無為而治 道家的無為而治 老子的書在世界上的翻譯過很多次,次數僅次於聖經。無為而治是道家的重要概念... 道家“辟穀”解決世界糧食問題? 道家“辟穀”解決世界糧食問題 道醫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很神秘的一個醫學體系,被稱是一門被隱藏起來的醫學體系... 道家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道家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道德經》據說是被翻譯得最多的中國經典。 在德國每四個家庭就收藏有一本《道德經》... 道家思想解讀人與自然 道家思想解讀人與自然 西方思想是以人對自然的操縱為主,而中國的道家強調人要與自然協調 現代音樂詮釋《老子說》 現代音樂詮釋 《老子說》 《老子說》充滿了音樂的哲理,用前衛的電子音樂來詮釋老子生活哲理讓人耳目一新。 儒家是春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加以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重,但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為已利而崇尚武力,儒家的德政很難得以施行。漢武帝時期,儒學大師董仲舒適時地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接受。從此,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以及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核心。 千年儒學的命運流變 【千年儒學的命運流變】 中國儒學,是在孔子學說基礎上不斷發展演變形成的。儒學發展史大致可分為六個時期,即先秦儒家、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和現代新儒學。先秦儒家誕生於春秋末年,為孔子所創立。 【詳細】 鳳凰文化孔子誕辰專題 【儒學復興時代的隱憂】 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的著名學者亨廷頓先生,在他的《文明的衝突》一本書中,曾經提出過二十一世紀將會是文明衝突的世紀這樣的預言。在9.11事件發生之後,他的預言彷彿變成了現實,而且文明的衝突這個觀點,也逐漸地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詳細】 鳳凰文化孔子誕辰專題 【儒家的人文精神與文明對話】 對於孔子,齊景公確實是動心了,曾經準備給他稍低於上卿的待遇。但是這一切遭到了以晏嬰為首的齊大夫的反對,甚至到了有人要害孔子的地步。失於政並已暮氣沉沉的齊景公改變了態度,是安慰又是敷衍地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 【詳細】 鳳凰文化孔子誕辰專題 【儒家倫理的現代詮釋以親親互隱為視角】 儒家倫理非常豐富,對我們現代社會健康的發展和我們人心、人性的養育,都有很多價值,很多啟發,著名的學者郭齊勇教授從親親互隱的視角來講解儒家倫理的現代意義。 【詳細】 論儒家學說與社會進步 【論儒家學說與社會進步】 在東西方文化的共生共成中,西方的“東方化”過程將變得日益重要。對西方的自由主義與民主政治所面臨的困境,中國儒家傳統中,儒家“禮”的學說並不意味著個人與社會的相互依存必然導致“無我”的結果。 【詳細】 直面儒學困境 【直面儒學困境敢問路在何方】 餘敦康先生在鳳凰衛視演講時說到,現在於丹站出來為孔子和莊子正名,讓2500年前的古代先賢與現代人的心靈息息相通,讓他們為現代人打開心靈的窗戶,這是大好事,為什麼孔子會生氣,莊子會著急呢?於丹正是恢復他們名譽、在現代人心中埋下經典種子的大功臣。我們相信孔子、莊子看到自己的思想能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助推力,應該非常高興才對。 【詳細】 儒家思想幫助解決伊核問題 【儒家思想幫助解決伊核問題】 中國這個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國家可以在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上發揮獨特的作用,中國古代智慧在國際舞台上閃耀出璀燦的光芒。中國人的理念跟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中國是一個受儒家思想熏陶很深的國家,論語裡有兩句話:“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就是說用道德來規範用禮儀來約束,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出了問題,大家坐下來,通過協商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 【詳細】 儒學在台灣 【儒學在台灣】 “建聖廟,設學校,以收人才”。1666年第一座孔廟在台南建成,其旁設明倫堂,作為學子執經問業、砥礪學問的場所。鄭氏在台灣力倡儒學,促進了當地文化與大陸文化的融合。這種融合成為海峽兩岸人民共同的歷史文化基礎。經過幾個世紀的孕育與熏陶,儒學在台灣得到了廣泛、深入的發展,成為普遍的社會心理與風俗習慣並滲入到台灣民眾思想之中。 【詳細】 新儒家不是烏托邦 【新儒家不是烏托邦】 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上來看,伴隨著現代化的邁進,新儒家的困境不是隨之減輕,而是由於無法擺脫而時有加重。因為儒家所遭遇的困境,歸根結底是一場價值信念的危機。從文化對於社會發展的功能作用上來看,儒家文化無法在近代中國遭受西方衝擊中為推動中國社會的發展提供新的文化動力。 【詳細】 重建中國儒教的構想 【重建中國儒教的構想】 新儒家將儒家經典進一步發揚光大,使之在現代中國文化中得以薪火相傳,然而他們並沒有正視自身的弱點和自近代以來所出現的危機,尤其是他們所做的一切,不能將儒家經典進行創造性轉化,使之落實到新的社會文化空間與個體的精神人格構成之中,這就需要通過儒家文化進行現代意義世界的重建,使人們在世俗化的社會中獲得生命的超驗意義。 【詳細】 解讀儒家創始人孔子 孔子的人文關懷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義者 孔子是聖之時者 孟子曾經提過三種聖人,孔子是第四種 孔子交友之道 孔子認為朋友間的交情比身外之物重要 孔子一生的自我描述 孔子的人生經歷和為人處世之道 孔子與人生目標 做孔子一樣的人做一個不愧于此生的人 孔子有八種食物不吃 孔子養身之道 孔子是不是喪家犬 孔子是不是喪家犬? 晚年的孔子 孔子不幸的晚年生活 孔子的堅持 孔子是如何實現他偉大理想的 孔子是中華文化的常識 中國人記住了孔子的什麼?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東漢明帝時開始在中國傳播。魏晉南北朝時,佛教與玄學關係密切,廣泛流行於全國。這一時期,信奉佛教的皇帝、貴族、士大夫甚多,如梁武帝蕭衍、竟陵王蕭子良,名士宗炳、謝靈運、何敬容、顏之推等人,皆精研佛典。佛家講慈悲,這裡的慈悲和儒家裡的“仁”是一樣的意思,只是佛法比較精深,不是常人可以領受到的。佛家功特別強調對心性的修煉,功法則以禪修為代表,佛家功以修禪為本。 佛教是如何傳進中國的? 揭秘密佛教如何傳入中國?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普及,是兩種同樣年老又同樣輝煌的文化的相遇,其中有投合之處,又有抵牾之處,這麼一件重大的文化盛事,是怎麼開頭的呢? 佛教的文化魅力 佛教的文化魅力 中華文化接受佛教一開始時缺少思想準備,接受過程有點艱難,結果是一種重大的外來文明終於堂而皇之地進入中華文化與傳統的中華文化逐漸融合。 中華文化為什麼還需要佛教 中華文化為什麼還需要佛教 借雲岡石窟和其他遺跡來證明,胡人和漢人在文化上的相互融化,使雙方都大大強化了,正是佛教使這種文化互融獲得了動力,獲得了團隊,獲得了精神等級。 五台山 五台山一個佛教聖地的傳說 山西五台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與普陀山 、峨眉山、九華山 並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 而五台山以其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大,居於佛教的四大名山之首。 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 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 他是和尚、是軍人、是大法師,他四世為人,終成一代高僧。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回顧其一生,其實充滿了顛沛流離,考驗與轉折。 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專訪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12歲在南京棲霞山禮志開上人出家。嘗學於棲霞律學院、焦山佛學院,後授記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平生以追踪往哲、振興佛教為已任。 解析佛教文化的當代意義 佛教與現代社會 佛教在經過幾千年與中華文明的融合,已經無處不在的影響著我們,共同構建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著名的佛學大師樓宇烈先生為我們講解“佛教與現代社會”。 少林寺是否被疑商業化? 被商業化了的少林寺 歷史上少林寺以武功名揚天下,而今日這所佛家寺院以其商業化運作再次另社會大眾驚訝不已,商業化了的寺院還會是我們心靈的庇護所嗎? 解析佛教文化的當代意義 解析“色即是空”的內涵 兩千年前,佛法東進;成就了中國燦爛的三角文明;佛學以其獨特的宗教氣質;讓人身在紅塵心遊三界。 佛教的真諦何在?它又如何關切當下人生? 叩開佛門之柏林禪寺會 叩開佛門之柏林禪寺會 叩開佛門之拉不楞寺 叩開佛門之拉不楞寺 叩開佛門之普壽寺 叩開佛門之普壽寺 叩開佛門之少林寺 叩開佛門之少林寺 叩開佛門之法源寺 叩開佛門之法源寺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義,舍生取義,以仁孝治國.,講的是入世,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諧,道法自然,以無為治國,講的是出世,佛家,唯心主義,強調自身修養。講的是超世。不過,經過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經三位一體了:以道行、儒禮、佛法為靈魂影響著每一位華夏子孫。-
-------------------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釋、道三家
各自發展,各有傳承,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
後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
做著出世入世的事業。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
看似矛盾鬥爭中完美融合,猶如三枝奇葩,
各彰異彩,相互輝映。
歷代也多認為三者之間有著彼此補充的作用,
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
以儒治世”的說法。
 道家追求自然無為、返璞歸真,滌除玄鑒,瀟灑曠達,體現了機敏做人的學問。
不是追求陰謀詭計,也不是一味圓滑世故,
而是一種智慧和謀略,它既防止別人傷害自己,
同時也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廣交人脈,
左右逢源,事事暢通無阻。
儒家講究持重、勤謹、正氣、擔當以及自省、中庸的為人處世之道,體現了中正做事的學問。這種心態,讓人圓融通達,變得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成為社會精英。
佛家主張四大皆空,慈悲寬大、包容忍讓,視世間萬難為無物,不怨天尤人,從自然,呈本性,體現了超脫修心的學問。
有了這種心境,人就會變得豁達而堅強,遠離仇恨,避免災難,獲得人生的成功。
 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書,那麼,道家智慧是最機敏的一頁,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頁,佛家智慧是最超脫的一頁。
學習瞭解儒、釋、道三家智慧,幫你全面地解讀其思想精華,把傳統智慧運用于現代生活中,在做人、做事與修養心性方面為你提供幫助和借鑒。
時代在變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這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和思考。
縱貫儒、釋、道三家智慧,擷取道家、儒家、佛家中最經典的人生智慧,以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涉及現代人最關注的人生問題,諸如財富、事業、管理、家庭、處世、人際、進退、修心以及養生等方面。
這是一個競爭的時代,也是一個成大事的時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如果你一心唯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那麼你只不過徒有滿腹經綸而無所用。
 如果你一味老實耿直,不懂應變之道,那麼你也只能處處碰壁,逃脫不了平庸的魔掌。
如果你素來爭強好勝,百折不彎,不懂屈伸進退,那麼你也只能吃虧在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如果你總是心直口快,不加掩飾,不知用晦于明、藏巧於拙,那麼你也只能聰明反被聰明誤,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掌握了道家、儒家、佛家做人做事的方法,必能幫助你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在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大大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處處受歡迎,事事皆順利,從而成就卓越人生。
學習道家、儒家、佛家三家做人、做事、修心的成功哲學,密切結合實際生活,可以解決現代人最關注的許多人生問題。諸如事業管理、婚姻家庭、為人處世、結交人脈、職場進退、修心養生等諸多方面。
-------------------
自明末以來,中國的儒、道,釋三家學說逐漸有融合的趨勢,這在小說中都有所影射。比如《封神演義》里就說紅花白藕青蓮葉,三教原來是一家。有學者更是明確提出了:「以佛修心,以道養生,以儒治世」的理念。
以佛修心,修的是一顆「平常心」。佛家強調輪迴轉世,也就是要在一世一世的輪迴中「覺悟有情」,最終涅盤成佛。惟有歷遍紅塵,方能洗凈鉛華。各家學說中佛家對修心闡述的最透徹。《金剛經》就直接指出:心本清靜,執者沉迷。紅塵萬丈,五蘊皆迷。正所謂:「那存在的,都是幻影;那永恆的,終將毀滅;世間萬物,繽紛色彩,一切不過是被蒙蔽的人心罷了。」要內心不被蒙蔽,就「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那英的歌中也唱到:「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憂世界,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馬克思哲學同樣強調,要能透過重重現象,看清楚事物發展的本質。說的都是在萬丈紅塵中能保持一顆「平常心」,擁有「井中月」般的心境,才能準確清晰把握外界事物的各種變化,而不會驚慌失措,舉止不當。而這一切,都需要用無上正等正覺的般若智慧,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此心境,當是「無敵」。
《內經》有言:「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老子》也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莫不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養生,就得依循天地自然之理,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精神內守,方能終其天年。
而我們現代人,向外追求的太多了。為了那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急功近利,不折手段,忽視了對自己健康的投資。五臟的勞損,七情的傷害,對身體的傷害極大,往往造成「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局面,豈不令人扼腕嘆息?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還說過「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因此,即使是一個神明,若他的慾望沒有邊界,導致智慧不能駕馭自己的慾望,也是災難性的。何況我們區區凡俗?中醫有句話:「人的身體結構及其功能決定命運」,惟有「內聖」,才能「外王」而不受其傷害。
相較於佛家的出世修行;道家的出世入世隨心所欲,因時而行;儒家更加強調入世。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不過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為天地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麼。人生天地間,必然有所求。
當這儒、道、釋三駕馬車並駕齊驅時,也就是說當有了一顆「無敵」的心境,又能讓自己的慾望有邊界;懷著堅定的信念,明確的目標,擁有「螳臂擋車」般「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這個時候再行入世,肯定是進退得宜,攻守兼備,無往不利。
或許這正是古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