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古社會 道德令人驚歎
作者 : 天熙
黃帝統一華夏各部族,使天下大定。(柚子/大紀元)
更新: 2019-06-16 11:40 PM       標籤: 上古, 五帝, 黃帝, 帝堯, 帝舜
五千年前的中國上古時期,約當五帝時期,是神人共處的聖王時代。社會淳樸,百姓生活簡單,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但人們道德高尚,精神愉悅富足。那時家家夜不閉戶,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河流清澈見底,魚蝦肥美,猛獸不傷人。人和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猶如世外桃源般的寧靜絕美,是華夏神傳文明中一個令人心生嚮往的時代。
黃帝以道治國 天下昇平
黃帝像,出《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18世紀繪製,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黃帝於涿鹿之戰誅除蚩尤後,統一華夏各部族,天下大定。黃帝是修煉得道之人,任用賢能,以九行「孝、慈、文、信、言、忠、恭、勇、義」 教化百姓。
《列子》記載,有一天黃帝白天睡覺,夢遊到了上古神國華胥國,那是個舟車腳力都無法到達的地方,一個奇妙的極樂國度。沒有君主等管理者,一切順其自然;百姓沒有私慾,沒有執著生死存亡,沒有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一切與自然相應;百姓有特殊能力,可以凌空飛行,水火和自然萬物等都不能傷害他們。
黃帝醒來後,召來眾輔佐大臣說:「我閒居了三個月,靜心反省思考,終於在夢中受到啟悟,現在我明白了,最高深的道是不能根據常理求得的。」於是在悟得養身治國之道後,便以道治國,經過了二十八年,天下大治,幾乎像華胥之國一樣,成為半人半神的理想國度
黃帝在位後期,天下大治,天人感應,祥瑞不斷。那時,鳳凰降臨人間,在宮中築巢,龍為黃帝駕車,麒麟遊走於苑囿。當時民風純樸,人心善良。人們不偷、不盜、不欺,互相禮讓,誠懇無爭,鄉野村夫都互相讓出財產,連豬狗都將食物吐在路上互相讓食,這在現今的社會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些良善的特質應該是人原本最純真、最初衷的本性,在聖王明君的教化下,人心越發光輝善良。
帝堯德澤萬物 天下安樂太平
帝堯陶唐氏像,出《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18世紀繪製,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堯生活簡樸,愛民如子,為百姓樹立孝、慈、仁、愛的典範,天下太平安樂。當時有童謠唱說:「我們老百姓都豐衣足食,生活得快樂自在,這些都是因為帝王做得太好了,都是帝王恩德所賜,我們老百姓什麼都不懂,只知道順從帝王的法則去實行而已。」當時的百姓無憂無慮、生活悠閒自在,每天過著太平的日子。
有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在田野路邊一面敲著泥土,打著拍子,一面唱著歌,怡然自得。路人看到老人快樂無憂的樣子,都感歎地說:「如果沒有堯的恩德,哪有這般閒情來擊壤歌唱呢?」老人聽到後,說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德於我有哉。」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擊壤歌》。老人經過長期的安居樂業,竟以為一切出乎自然,不知這些都是因為帝王的德政施惠於民,猶如春雨潤物,無聲無息,百姓似乎感覺不到帝王的存在。
舜德化萬物 人莫能及
帝舜有虞氏像,出《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18世紀繪製,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舜以德行名聞天下,大地都能感受到舜的教化。在歷山種田時,有大象跑來幫他耕地,有鳥兒飛來清理田間雜草。舜在歷山耕作時,歷山人因舜常常主動把自己開墾的肥沃土地讓給老弱者,自己再去開墾耕種荒地,人們受到舜的感化,都將好的土地讓給他人,不但沒有以往為了田界而爭的事,還能互相禮讓,和睦相處。
之前雷澤的漁民常為了漁場而爭吵,舜來到雷澤後,在舜的感化下,都能禮讓出魚多且有利於捕魚的位置;只要是舜去勞動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舜才德兼備,製陶技術精湛,態度認真嚴謹,使製作出的陶器成色上好,美觀耐用。也因此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在製作陶器時,精益求精,完全沒有粗製濫造的現象。
舜以道德為本教化萬民,只要舜走到哪裡,人們都會很快慕名而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聚集成一個村落,二年就成為一個城鎮,三年就發展成大都市了。
「解民慍,阜民財,重華之德,人莫能及。」舜能消解民怨,逐漸豐碩人民的財富,虞舜的大德,是後人比不上的。
聖王傳流 聖賢繼統
許多聖賢接續傳統,上古以來的道統得以承傳不綴。上古時的聖王厚德有道,不以天下為私,順天敬神,所以能德化天下,厚澤萬物。因為君王賢明,所以人民安樂,讓人對上古時期的百姓心生羨慕,對上古時期的高道德社會驚歎不已。@*#


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 - Google 搜尋 http://tinyurl.com/y4wdmpct


《擊壤歌》是一首遠古先民詠讚美好生活的歌謠。這首歌謠用極口語化的表述方式,吟唱出了生動的田園風景詩。太陽出來起來勞動,太陽下山休息養生,打一口井用以飲水,整理田地種出五穀豐登。歌謠般的風貌,彷彿聽到了一個蒼老而健碩的農人,在田地中對著無垠田疇悠揚地詠頌。這是他們怡然於簡樸生活的自足的歌聲,展現出了農耕時代上古先民的幸福生活場景,詮釋出原始的自由安閒和自給自足的簡單快樂。自然中見淳美,樸拙中見太平。全歌用語純淨,不染塵灰,意境高古,文字流暢。四言的寫作形式,為詩歌增添了一種長短抑揚的韻致。最後一句點明題旨,這自然順生的生存方式和其樂自得的生活,又何須外力的干涉和帝王的管理指導。 https://is.gd/MGT32L


古詩選讀:擊壤歌
鼓腹擊壌歌指太平盛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6jmuur3
古歌謠為散見於典籍中的上古逸詩,其辭簡短雋永,自然和韻,而未收於《詩經》。今所見者多錄於郭茂倩《樂府詩集》與清‧沈德潛《古詩源》中,「使覽者窮本知變,以漸窺風雅之遺意。猶觀海者由(辵+羊)河上之以溯崑崙之源,於詩教未必無少助也。」(〈古詩源序〉)
擊壤歌(1)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2),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3)。
註釋
(1). 擊壤:野老之戲。宋‧王應麟:《困學記聞》引周處《風土紀》云:「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三寸,其形如履。先置一壤於地,遙於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上。」擊壤歌,言野老擊壤而戲時所作歌也。
(2). 息:止也。
(3). 于:於。帝力于我何有哉,帝王的施政對我有何恩惠可言呢!言帝堯治下民風純樸,人們所行皆合乎純善,故而社會祥和豐足,無需管理,久之竟使百姓不覺帝堯有何恩德與作為也。
賞析
〈擊壤歌〉是中國最古老的農歌,傳說為帝堯時代的作品。王充《論衡.藝增》末句作「堯何等力」,《文心雕龍‧時序第四十五》:「昔在陶唐,德盛化鈞,野老吐何力之談,郊童含不識之歌。」這首歌表現了太平治世的景象,與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帝堯為上古聖王,其統治下的人民由於生活安適,既無爭戰也無掠奪,所得皆能回收自給,竟以為一切出乎自然,本來如此,不需有君王的帶領也可以了。
參考語譯
每天早上我便起來農作,到了日落就回家休息。我自己挖掘水井汲水來喝,自己耕田種地以收成為食,帝王的施政對我有何恩惠可言呢!(言能自給自足)


詩歌之祖《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白天出門辛勤地工作,太陽落山了便回家去休息, 鑿井取水便可以解渴,在田裏勞作就可以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多麼愜意,遙遠的皇帝老和我也不希罕嘍!有什麼關係呢?
《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翻譯】
太陽出來就去耕作田地,太陽落山就回家去休息。
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種出莊稼就不會餓肚皮。
這樣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誰還去羨慕帝王的權力。
【注釋】
壤:據論是古代兒童玩具,以木做成,前寬後窄,長一尺多,形如鞋。玩時,先將一壤置於地,然後在三四十步遠處,以另一壤擊之,中者為勝。
作:勞動。
息:休息。
帝力句:一說為「帝何德與我哉」。帝力:堯帝的力量。何有:有什麼(影響)。如果是「何德」,那就是有什麼(恩惠)。
【賞析】
擊壤歌是一首淳樸的民謠。據《帝王世紀》記載:「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這位八九十歲的老人所歌的歌詞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擊壤歌》。
這首民謠描繪的是在上古堯時代的太平盛世,人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太陽出來就開始幹活,太陽落下就回家休息,開鑿井泉就有水飲,耕種田地就有飯吃……這反映了農耕文化的顯著特點,是勞動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的真實寫照。
對於這首歌謠的最後一句,「帝力於我何有哉」,「帝力」歷來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指「帝王的力量」,也就是說,人們的自給自足、衣食無憂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勞動得來的,而君王對此並沒有什麼作用,歌者反問:帝王的力量對我來說又有什麼作用呢?當然,如此閒適安康的生活,並不是真的與帝王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因此也有評論云:「能使民安其作息、飲食即帝力也。得末句翻空一宕,調便流逸。」另一種解釋是把「帝力」解釋為「天帝的力量」,從而突出了此歌謠反對「天命論」的色彩,歌者感嘆:老天爺對我來說有什麼用呢?
不管持哪一種解釋,這首民歌的主題都是讚頌勞動,藐視「帝力」。
《擊壤歌》也許是中國詩歌之祖。清人沈德潛《古詩源》注釋說:「帝堯以前,近於荒渺。雖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偽撰,其事近誣。故以《擊壤歌》為始。」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晉 皇甫謐  編撰《帝王世紀》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皇甫謐(西元 215年~西元282年),字 士安,幼名 靜,自號 玄晏先生,安定 朝那縣(今  甘肅省 靈台縣)人,西晉 學者、醫學家。他 編撰《 帝王世紀 》、《 高士傳 》、《 逸士傳 》,還 編撰《 針灸 甲乙經 》。
     《帝王世紀》,原書 已軼,現存十卷為 後世輯本。記述 自三皇至漢魏 歷代帝王世系、年譜及其事蹟的史學專著。此書 為 司馬遷《史記》後,第二部 系統記述 歷代 帝王世系的史書。該書 對 三皇(伏羲、神農、黃帝)有 較系統的整理。
注釋:
1. 擊壤:歷來 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 認為 擊壤是 古代 兒童的遊戲,壤 以木做成,前寬後窄,長一尺多,形 如鞋。玩時,先 將 一壤 置於地,然後 在 三四十步 遠處,以 另一壤 擊之,中者 為勝。另一種解釋 認為 擊壤是 用 杖(或鋤頭)敲著土地。
2. 作:勞動。
3. 息:休息。
4. 鑿井 : 挖井。
5. 帝力:帝王的權力。帝王的影響力。帝王的恩德。
6. 何有哉:又有什麼作用呢?]
7. 帝力於我何有哉:《藝文類聚》作:「帝何力於我哉!」《樂府》、《詩記》亦同。《初學記》作:「帝於我何有哉!」《太平御覽》或作:「帝何德於我哉!」
意譯:
      早晨 太陽出來,我就去耕作。傍晚 太陽下山,就回家休息。
      鑿井 就有飲水 喝,耕田 就有食物 吃。
      這樣 自給自足的生活。帝王的施政,對我 又有什麼恩德呢?
賞析:
     《擊壤歌》是一首 古時 先民 詠讚 美好生活的歌謠。這首歌謠 用 極口語化的表述方式,吟唱出 堯帝時代 農民的生活。
      傳說 在 堯帝的時代,「天下太平,百姓無事」,老百姓 過著 安閒自足的日子。一位 耆耄老農,用 杖(或鋤頭) 敲著土地 打著拍子, 唱出了 這首歌謠。 
       這首歌 開頭 四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連續 使用 排比句式,語勢充沛。整首 歌謠 風格 極為質樸,沒有 任何渲染和雕飾,藝術形象 鮮明生動。歌者 無憂無慮的生活狀態、怡然自得的神情,都 表現得 十分自然真切。 
       全歌 用語純淨,意境高雅,文字流暢。四言的寫作形式,為 詩歌 增添了一種長短抑揚的韻味。
       最後一句「帝力於我何有哉!」說出 題旨,人們的自給自足、衣食無憂的生活是 靠 自己的勞動得來的,所謂「天高皇帝遠」,帝王的影響力 並 沒有多大作用,所以 歌者 反問:「帝王的施政 對我 又有什麼恩德呢??」
參考資料:
        清代 詩人 沈德潛:「帝堯以前,近於荒渺。雖有《皇娥》、《白帝》二歌,係 王嘉偽撰,其事近誣,故 以《擊壤歌》為始」。
        沈德潛 是 清朝 著名詩人,在詩歌理論方面 主張「格調說」,反對 王士禎的「神韻說」,也 與袁枚的「性靈說」相對立。
         他 在《唐詩別裁 集序》中 提出「既審其宗旨,復觀其體裁,徐諷其音節。未嘗立異,不求苟同,大約 去淫濫以歸雅正,於古人所云『微而婉,和而莊』者,庶幾一合焉。」他編輯的 隋代以前 古詩選集《古詩源》,有精闢的見解。
         另外 他 所編輯的 《唐詩別裁》、《唐宋八家文讀本》、《國朝詩別裁集》代表了 他的詩歌 創作觀念,廣受歡迎。


中國人的心目中,「堯」與「舜」可說是政治領袖的典範人物,也是後世最景仰的帝王。雖然,就「信史」來說,他們的事跡並不那麼確定。但「逢堯舜之世」,卻是中國百姓永遠的嚮往。據《史記》的記載,堯是帝嚳的兒子。帝嚳去世後,先繼位的是堯的哥哥帝摯,但沒有什麼政績可言。他死後,由弟弟放勳繼位,這位「放勳」就是我們最敬仰的堯帝。
   民間歌謠「擊壤歌」
   《史記》形容堯帝,仁德如天地穹蒼一般無邊無際;智慧如神明一般精妙莫測。接近他的時候,感覺他和煦如麗日;遠遠觀望,則如雲彩一般的燦爛繽紛。他富有四海,卻無驕奢之色;貴為帝王,待人卻親切隨和。堯在位時,以自我為天下表率,在這樣的風氣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親睦和樂,沒有紛爭。他設置百官,要求百官各司其職的為百姓服務。他命大臣依照日月星辰的運行法則,訂定了曆法,分一年為春、夏、秋、冬四季,使百姓依循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步調,天下百姓因而安和樂利。
   中國詩歌的起源很早,那時並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而是口耳相傳留下來的,也因此更為可貴。在中國文學史上,最古老流傳的詩歌是從「堯」的時代開始的。也就是說,在「堯」的時代,中國已有了「詩歌」。在《古詩源》中,堯時代的〈擊壤歌〉列為第一篇。
   「擊壤」是什麼呢?可以說是一種古代民間流行的「原始」遊戲。據後人考證,「壤」是木製的,前寬後窄,有一尺多長。玩的方法很簡單,把一個木壤放在一個定點。玩的人站在三四十步外,用手中拿著的木壤,瞄準了,丟出去打那個放在定點的木壤。這遊戲可以一個人「自得其樂」的玩,也可以很多人一起玩,誰打中了,就算贏了。
   當帝堯在位時,因為天下太平 無事,這就成了老人家閒暇時候的遊戲。這首「歌」,大概是派到各地探訪民隱,採錄「民間歌謠」的官員,聽到正玩著擊壤的老人所唱的歌,而將它記錄下來的。我們可以想像,老人一邊玩「擊壤」的遊戲,一邊唱: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意思是,「太陽出來,天亮了,我就出去工作。太陽下山,天黑了,我就回家休息。我要喝水,靠自己鑿井;我要吃飯,靠自己耕種。帝王?他的才幹、權力,干我什麼事啊?」
   這樣不問世事、唯我獨尊的人生觀,讓人羨慕,忍不住要說的是,說這話的人是因為命好,生在太平的時代,帝王「無為而治」,才能這麼優哉游哉的說這樣「神氣」的話。帝王好,天下太平 ,百姓的確感覺不到帝王的存在與否有什麼重要,和了不起的意義的。但是帝王不好,橫征暴歛,弄得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的時候,可就感覺深刻了。
   〈堯戒〉與〈伊耆氏蜡辭〉
   除了〈擊壤歌〉,堯的時代還有兩首重要的作品,分別是〈堯戒〉和〈伊耆氏蜡辭〉流傳。
   雖然在百姓生活安適富足的情況下,堯還是非常戒慎小心的執行他身為帝王的職責。他以〈堯戒〉警惕自己,「戰戰慄慄,日謹一日。人莫躓於山,而躓於垤。」由此可知,他幾乎是戰戰兢兢的檢視著自己,每一天都小心謹慎的處理政事。他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忽略了最小的細節,因為,人常會在大事上小心,卻忽略了小節,而許多事情,就因為小節上有了差錯,造成難以消弭的失誤。就像人攀登險峻高山的時候,因為知道危險而小心謹慎,反而不容易跌倒;走在平順的道路上,卻可能被一個凸出地面的小蟻穴絆跌倒地呢!
   他又命伊耆氏主持冬日的蜡祭。在蜡祭時,他帶領大家把一年的收穫獻給上蒼。為向上蒼祈禱,留下了〈伊耆氏蜡辭〉:
   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用我們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山歸山,水歸水,各安其位;山不要崩塌,發生「土石流」,水不要氾濫成災,不要發生蟲害蝗災,傷害了莊稼,影響收成;野草雜木也都留在山林草澤,不要入侵百姓的農地!這祈禱非常簡單,卻也是人民生活安全和富足的保障。
    象徵豐收的〈南風詩〉
   堯年紀大了,想找一個合宜的人來繼承帝位。他有個兒子名叫丹朱,可是他覺得兒子生性頑劣,又好與人爭訟,不是理想的繼承人,因此,命四方諸侯推荐適當的繼位人選。四方諸侯異口同聲的推荐了舜。堯為了進一步了解舜,把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他。堯確定舜孝順友愛,倫理道德上無懈可擊後,又命他擔任公職,觀察他治理國家的才能。在這一方面,舜也通過考驗,表現得非常稱職,不但深得民心,還得到諸侯的擁戴。此時,堯才放心,將帝位禪讓給舜。
   舜,也像堯一樣,是個仁民愛物的好皇帝。當和煦的南風吹起的時候,他想到的是,天氣暖和了,老百姓的生活可以得到改善,不那麼辛苦了。古代「風調雨順」的定義是,五天吹一陣風,十天下一陣雨。因為這樣的氣候,最適合農作物生長,也最能使百姓生活安適。能「風調雨順」,就可以「國泰民安」,所以這兩句詞往往相提並論。總而言之,農作物只要及時吹風,及時下雨,就可以有豐收的希望,也才能使百姓的生活過得更豐足。於是,舜彈著五弦琴,欣欣然的唱出了這首〈南風詩〉: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這首歌非常簡單,我們卻能從這些簡單的句子中,了解舜對人民生活是掛念在心的!他希望南風帶來的和煦,解除百姓冬日生活的艱苦。而南風及時來到,象徵著一個豐收的希望。莊稼豐收,百姓就能生活富足,對一個好帝王來說,沒有比這更讓他欣慰的事了。
    代表喜慶吉兆的〈卿雲歌〉
   相傳,大禹治水成功後,舜決定把帝位禪讓給他的時候,天上出現了似煙非煙、似雲非雲、外圍像圓形穀倉的「卿雲」。「卿雲」,所代表的是一種喜慶的吉兆。所以,舜與臣子們看了都非常的高興,唱出了這一首〈卿雲歌〉: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他們歌頌著卿雲的燦爛與舒卷,又歡喜著日月交替,放射著光華萬丈,日復一日的照耀著大地,永無止息!也象徵著舜與禹的「世代交替」,就如日月光華一般,日復一日,代復一代的嘉惠著百姓萬民。
   古代的詩歌,都非常簡樸,短短的字句,卻充分的傳達了他們喜悅的心聲。在民國初年,還沒有「國歌」的時候,人們也曾經把〈卿雲歌〉譜曲,當作「國歌」來唱。由此可知,希望國家吉慶,一代代如「日月光華」交替,普照大地,是所有百姓共同的願望呢!


華胥是傳說中位於今華陽一帶的上古文明,傳說華胥氏誕生於此,華胥氏出生後人又稱為華陽國,位於有熊國附近。傳說黃帝軒轅氏曾夜遊華胥之國。
華胥氏與黃帝
傳說華胥氏是華夏民族的遠祖,踩到了巨人的足跡後懷孕,她分別誕下了女媧、伏羲,後來女媧、伏羲生出了少典,而炎黃二帝又是少典的後裔,故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氏。
華胥之國(亦稱華陽國),在有熊國不遠的地方,弇州之西,台州之北。
伏羲氏之國,在陳地,又稱宛丘,女媧氏、神農氏相繼為都,都又稱「陳」。
少典之國在有熊,軒轅黃帝為少典之子,繼承父志,統九州,國於軒轅之丘。
華胥、伏羲、有熊三國都在豫州中部地區,與考古中仰韶時代的裴李崗文化相對應。[1][2]
-------------------------------
華胥是誰?華胥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2018-07-09 由 黑思拓睿 發表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誰?或許有人會回答伏羲女媧,或許有人回答炎帝黃帝,這些回答其實都沒有問題,可以說都是正確的,然而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卻不僅僅是人文始祖這麼簡單。今天要說的,就是比這些更加古老和崇高的華胥,就連「華夏」「中華」,其中的「華」字都是來源於華胥。華胥實際上是一個人,是古華胥國的首領。那麼,這個華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華胥國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我們通常認為,女媧是人類之母,她摶土造人的傳說流傳了數千年,即便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也寄託著人們對於始祖母親的美好想像。但是不知道是否有人思考過,女媧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她與伏羲是兄妹,他們兩個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難道也是有人像女媧造人一樣,捏出來了兩個泥人嗎?
還記得我們之前講過,周朝先祖的母親,因為踩到一個莫名其妙的大腳印,就這樣懷孕,生下后稷,發展到後來,就有了周王朝嗎?這一次,腳印仍舊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上古時期的母系氏族時期,非常傑出的部落女首領,她就叫華胥,也稱為華胥氏,風姓。她所治理的部落,或者說國家,就叫做華胥國。她也是踩到了雷神的腳印,因此生下伏羲與女媧兄妹二人,後來又將家業交給炎帝黃帝傳承,同時也是他們的直系遠祖。可以說,華胥是中華文明的母體,也是本源,因此將華胥奉為「始祖母」,再合適不過了。
華胥當然也不是憑空出現的,就算是孫悟空還不是有那麼一塊吸收了靈氣的石頭。華胥出生於華胥國,和自己的兒女一樣,蛇身人首,至於她的母親,我們就不多做追究了。至於華胥的時代,一般都認為她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氏族代表人物,出生地卻有很多種說法,一種是華胥國,一種是生於雷澤,一說生於九河,一說生於華胥之洲。
關於華胥的傳說,很多古代文獻包括史書都有所記載,例如晉代王嘉的《拾遺記》,清代吳乘權的《綱鑑易知錄》等。而她踩了那個大腳印後,就像哪吒的母親一樣,不是十個月就生下孩子,哪吒還好,只有三年,華胥卻有十二年,十二年之後,生下伏羲。當然了,既然是傳說,自然有很多版本,也有版本說是懷孕十六個月。之後,華胥又懷孕生下女媧,伏羲、女媧氏族東遷,而華胥因為年邁,安居在華胥之渚,去世後也就安葬於此。
而關於華胥的故里,一般都認為是在陝西西安的藍田縣華胥鎮。這個神秘的古國,是一個在傳說中的理想國度。華胥國最早出現在《列子》中,「其治國有方,民無嗜欲,自然而已,是為盛世樂土」。黃帝希望建造一個強大的國家,恢復華胥國昔日的輝煌,這也是黃帝夢遊華胥傳說的由來。
在傳說中,黃帝夢遊的華胥國,整個國家並沒有國君,也從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們對什麼都不熱衷,不愛不恨,不親不疏,自然也就無所謂生與死,倒是很像一般的神話傳說中的天界,沒有七情六慾,卻總是比那樣的天界更吸引人。黃帝醒來之後,醍醐灌頂,瞬間明白自己想要的治國之道到底是什麼。
黃帝勵精圖治二十八年,天下果真如同華胥國的翻版一樣,然而黃帝卻因此勞累仙逝,而他死後,這樣的局面仍舊延續了兩百年。其實我們現在再來看黃帝追求的這種國家狀態,與「無為而治」是非常相似的,正是道家所說的似乎淺顯易懂,卻又似乎神秘無比的「道」。
無所謂生死,無所謂愛恨,順其自然,天下為公,沒有尊卑貴賤,沒有追求慾念,這樣的國家,也不僅僅只是華胥國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莊子》的至德之世,《道德經》的小國寡民,這樣的美好願望太多了,但是這些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虛構。儘管很多人都對此嚮往無比,卻還是無法改變現實世界不可能像傳說中的華胥國那樣。
華胥國是非常美好的,卻也是現實做不到的。但華胥作為始祖母,卻始終流傳在美好的傳說中,始終居住在美好的華胥國。
--------------------


歷史中記載的第一位女人 竟然不是女媧
2015-03-30 由 雲起花落 發表于文化
人類最早的故事往往是從神話開始的,在各個民族中,神話都是早期人類為了解釋宇宙,解釋自然創造出來的,這些神話也自然建立在各個民族自己的自然認知和社會認知之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神話也是一種另類的歷史,而我們的故事,就要從華夏的起源開始講起……
提起華夏的始祖,相信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的回答炎帝、黃帝,如果再說的遠一些,就是伏羲和女媧了。其實,還有一位要比這些祖先們更早、更真實的「老祖母」曾經生活在我們這片土地上,她就是華胥氏。
西晉時期皇甫謐的《帝王世紀》曾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東晉-王嘉《拾遺記》說:「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
從這兩處文獻來看,我們可以推論這樣的一個故事:當盤古開天闢地後,不知道過了多久,有一位女神來到人間遊蕩,她在一個叫做「雷澤」的湖泊附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腳印,她用自己的足跡丈量著那個巨大的腳印,當下就覺得有種被蛇纏身的感覺,於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懷孕就懷了十二年。後來就生下了一個人首蛇身的孩子,這就是伏羲。
之後,華胥氏又生下了女媧。(「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出自《春秋世譜》)
關於華胥的由來,目前已經不可考證,但是,我們或許能從黃帝的口中,得到一個恍恍惚惚的答案。
在《列子·黃帝》中,曾經有著「黃帝夢遊華胥國」的傳說。相傳在黃帝即位三十幾年的時候,因為思考天下大治的事情,三個月無心治理政事,忽然有一天他夢遊到華胥氏之國,看見其國上無國君,下無貴賤愚賢之分,人民無所嗜好,既不戀生也不畏死;既無親疏背向之隔,也無愛憎利害之心,是一個沒有人間利害得失的奇妙極樂世界。黃帝醒來,如獲養身治國之道,此後黃帝便以此治國,二十八年之後,天下大治,幾乎和華胥國完全一樣了。在他死後,這種局面仍然延續了200餘年。這裡多說一句,因為黃帝的這種治國指道,即為後來道家學說的精華——自然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因此,後世將黃老並稱,共同看作道家的創始人物。
從上述這個傳說中,我們能夠推理出,華胥族應該是我國母系氏族時期的一個古老的氏族部落,在其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裂變出伏羲、女媧兩大氏族部落,加之這兩個氏族部落又長期互相通婚,從而形成了伏羲、女媧既是兄妹又為夫婦的傳說。而大多數的古籍上都記載了"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伏羲",雷澤中的大人是雷神,雷神就是龍神-——雷之聲是龍的發音,和雷相伴的閃電是龍的形狀。因此,伏羲便是龍神的兒子女媧便是龍神的女兒,龍的兒女自然要生得「龍身而人面」像漢代畫像石畫得那樣了。這也就是「龍的傳人」的最早源頭。
--------------------
有圖有真相,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有圖有真相,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 http://tinyurl.com/y437lntz
在充滿神話傳說的上古時代,帝王或者聖賢都是天生異相的,東漢王充在《論衡‧骨相篇》中提到,「傳言黃帝龍顏,顓頊戴午,帝嚳駢齒,堯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湯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陽,周公背僂,皋陶馬口,孔子反羽。斯十二聖者,皆在帝王之位,或輔主憂世,世所共聞。」仿佛因為帝王名臣身為人中龍鳳,必定連長相也是與一般平民百姓有區別的。
這本《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推測繪製於清康熙(18世紀)以後,包含了百餘位古代人物遺像,並附有人物說明介紹,左文右圖。從人物樣貌來看,除了伏羲、炎帝、倉頡裝扮原始奇異,其他均容貌端正,儀表堂堂,自有一股名士風流。
目前這套書只有第一冊和第三冊面世,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
有圖有真相,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有圖有真相,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 http://tinyurl.com/y437lnt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