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傳國璽或傳國玉璽/乘輿六璽/玉璽字跡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昊)天之命,皇帝壽昌」三種說法。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上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4n4h72g


和氏璧是中國古代一塊著名的璞玉石,相傳為楚國人卞和所發現。璧為古代禮器玉中之六器,祭祀天地四方之神的禮器,《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自古已有天圓地方之說,禮天之器乃採用中孔圓形之璧,天色蒼,禮天之玉便採用蒼色之璧
和氏璧加工後成為秦、漢、魏、晉、隋、唐等歷代王朝的傳國璽,最後在五代十國的動亂中下落不明。
由於玉器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禮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氏璧本身的價值亦被民間廣泛傳頌,因此其成為諸多中國文化中典故、成語的來源。和氏璧與隨侯珠並稱,始有成語隨珠和璧、隨珠荊玉的稱號。
歷史、傳說與典故
和氏獻璧
和氏璧最早見載中國東周末年著作《韓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國人卞和在楚地的山中發現一塊外裹岩石的美玉[1],他將這塊玉獻給當時的君主楚厲王,而楚國王室認為和氏貢獻的只是一塊石頭,欺騙了君王。於是楚厲王下令將和氏左腳砍去。爾後厲王被弒,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將該玉獻給他,武王命令玉工鑑定這塊玉石,鑑定的結果是和氏所貢獻的仍是一塊石頭,結果和氏右腳也被砍掉。最後和氏帶著玉石回到楚山,在那裡他慟哭了三日三夜。又一位新即位的楚國國君楚文王派人詢問事情的緣由,和氏說:「我並非為被砍去雙腳而傷心,而是因寶玉被認定為頑石忠臣卻被認為是騙子!這才是我所傷心啊。」於是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這才看到了這塊玉。於是楚文王將該玉璧命名為「和氏」。[2]
《史記》記載和氏璧一直是楚國國寶,楚威王時期和氏璧被賜予攻滅越國有功的令尹昭陽,一次昭陽在設宴招待門客時將和氏璧取出供賓客參觀,此時賓客中有人突發起鬨,並趁亂偷走了擺在桌上的和氏璧,昭陽的門客稱張儀是盜走和氏璧的人,張儀在經過昭陽拷打訊問後被放走,因此張儀在成為秦國相國後曾為此向楚國展開報復,而和氏璧依舊下落不明。之後和氏璧經人之手,輾轉來到趙國。依中國正史《史記》記載公元前3世紀時期,和氏璧為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惠文王所有。
完璧歸趙
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歸屬同一時期的趙國君主趙惠文王的趙國王室後,於前283年向趙國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池來換取和氏璧,這便是成語「價值連城」的由來。
趙國出於對秦國的不信任並未立即答應交換和氏璧,趙國政府在商議後派遣藺相如為代表攜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經過兩次對秦王的試探後認定秦國是想借其強大的國力為後盾,強取玉璧而拒絕向趙國割讓城池。於是藺相如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飾,走小路帶和氏璧回到趙國。而藺相如本人憑藉在秦朝朝廷上不卑不亢的表現也平安回到趙國。此即成語「完璧歸趙」的來源。
受命於天
前228年,秦國攻滅趙國,和氏璧最終為秦國所有。前221年,秦滅了周朝的六個最大的諸侯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朝代。由於天子九鼎失蹤,據說和氏璧被雕琢成為傳國璽,以象徵秦國國威,由玉工孫壽刻上了由秦帝國丞相李斯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蟲鳥篆字。[3]自此和氏璧成了皇帝的寶印和天授皇權的象徵。在秦朝之後的數百年間,擁有傳國璽成為中國歷史上被承認為正統帝國的條件之一,即使改朝換代時也不例外。從秦朝開始,共傳了1000多年。一說傳國玉璽是由藍田玉所打造,不是和氏璧[4]


傳國璽或傳國玉璽,為中國皇帝的信物,歷代正統皇權的象徵。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相傳由和氏壁所雕成(一說是藍田玉),根據記載和現存拓片,玉璽字跡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昊)天之命,皇帝壽昌」三種說法。
歷史
秦漢
秦以前,民眾喜歡用金屬玉石雕刻為私人印信,按照個人喜好通常都有龍或者是虎作為裝飾。秦以後,政府禁止皇帝以外的人以金玉作為私人印信,皇帝所用的印信被稱之為「璽」。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獲得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秦始皇將其琢為傳國璽,替代遺失的「九鼎」作為天子的象徵,又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上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於其上,又稱之為「天子璽」。秦二世死後,秦王子嬰將傳國璽獻於漢高祖劉邦。王莽篡漢後,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璽,皇太后大怒,擲玉璽於地,摔崩一角,王莽命人以黃金鑲補,儘管手藝精巧,但玉璽終究留下缺角之痕。王莽敗亡後,玉璽落入更始帝劉玄手中,後來劉玄被赤眉軍打敗,玉璽落入劉盆子之手,後赤眉兵敗,獻璽於漢光武帝劉秀處。[1]
三國
東漢末年各路諸侯討伐董卓時,爆發董卓討伐戰,孫堅軍率先攻入洛陽城,《後漢書》、《山陽公載記》、《吳書》、《資治通鑑》皆記載孫堅軍進入洛陽後拾獲傳國璽,但後來被袁術奪取,作為稱帝的憑據,袁術死後被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都,當時曹操挾漢獻帝而令諸侯,至此玉璽得重歸漢室。
《江表傳》和裴松之認為孫堅發現傳國璽之事為假,《江表傳》案《漢獻帝起居注》的文字「天子從河上還,得六玉璽於閣上」,又太康之初孫皓投降時送金璽六枚,沒有玉,表明孫堅發現傳國璽這件事是假的[2];裴松之認為孫堅在反董義軍中最有忠烈之稱,若得傳國璽而潛匿不言,則為陰懷異志,怎麼能稱得上忠臣,就算如虞喜所說天子六璽和傳國璽不同,孫皓投降時確只有六璽沒有傳國璽[3]。
虞喜《志林》、趙一清則支持孫堅發現傳國璽,虞喜《志林》認為天子六璽和傳國璽並不是一個概念,傳國璽不在六璽之列,皇帝平時使用六璽辦公,並不使用傳國璽[4];趙一清批駁裴松之忽視了范曄《後漢書》中徐璆盜袁術傳國璽獻給曹操一事,還以吳亡不見傳國璽為由反駁是得其一而忘其二[5]。
不論如何最終傳國璽仍從漢室手中傳給曹魏,三國一統於西晉,玉璽歸晉。
兩晉與南北朝
西晉以後傳國璽的下落有多種說法:
西晉永嘉之亂後,晉懷帝被俘虜,玉璽歸前趙,後趙石勒滅前趙得此璽;其字跡為「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後於玉璽右側加刻「天命石氏」,並於五胡處流傳,最後傳到冉魏[6]。冉魏因戰禍求乞東晉軍救援,玉璽又歸於東晉。東晉時從五胡處奪回後便流傳於南朝[7]。
前秦苻堅被姚萇所殺時,玉璽被苻堅所埋藏。
北魏太武帝時於泥像中找到二方玉璽,字跡皆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中一方旁邊還加註「魏所受漢傳國璽」[8]。
北齊在侯景敗亡後輾轉得到他在南朝梁所奪取的「受命於天,旣壽永昌」玉璽[9]。
隋唐五代
隋朝統一後,傳國璽為隋朝所承襲[10]。後來隋煬帝楊廣被殺於江都,蕭皇后帶玉璽逃入漠北突厥處。唐貞觀四年(公元630),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皇后與隋煬帝之孫楊政道背返歸中原,傳國璽歸到唐朝,至五代十國之後失去蹤影。
失蹤
有關玉璽的失蹤之說,現時有多種說法:
五代十國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之時失蹤。
五代十國後晉出帝被遼太宗在公元946年俘虜時丟失。
遼朝保大二年(1122年),遼天祚帝遺失傳國璽於桑乾河[11]。
元順帝逃回漠北時失蹤,元朝皇室曾有玉璽之記錄,清朝史料亦有記載[12][13],但元編《遼史》並不支持此說法[14]。且清乾隆也否認自蒙古得到的是真正的傳國璽。
宋哲宗時,曾宣稱有人發現了傳國璽,送至朝廷,直到靖康元年(1126年),靖康之禍,徽宗、欽宗被俘虜,金兵攻破大梁,「傳國璽」也被金兵掠走,從此銷聲匿跡。
明軍攻入元大都,「俘獲諸王子6人,玉璽兩枚,元成宗玉璽一枚,元朝共11個皇帝,其它皇帝玉璽均沒有繳獲。」 據《二十五史綱鑒》載:公元1370年5月,明軍橫掃漠北直搗應昌之時,繳獲元順帝出逃所帶到漠北的一批珠寶。其中既沒有元朝的諸帝之玉璽,又沒有傳國璽。
由於傳國璽下落不明,明、清兩朝均沒有傳國璽。是故明朝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傳國之璽」[15]。
再現
北宋紹聖三年時,農夫段義宣稱無意間發現了疑似傳國璽的玉印,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是始皇帝所制傳國璽,但是朝野不少有識之士懷疑它的真偽。靖康之亂時,金兵進入汴京,這塊「傳國璽」也消失無蹤。
明弘治十三年,陝西巡撫熊翀進獻白玉璽一方,書小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禮部尚書傅瀚奏曰其不合《輟耕錄》所載傳國璽受命寶,且人君治天下以德不以璽,高皇作璽亦足以為一代受命之符而垂法萬世,請不用此印。明孝宗從其言,藏而不用。
後金天聰九年(明崇禎八年),多爾袞出兵蒙古林丹汗部,蘇泰太后持元傳國璽出迎並投降,次年皇太極據此稱帝,但該玉璽於乾隆時期鑑定為贗品。事實上這方常見於皇太極聖旨的寶璽,印文是小篆文「制誥之寶」,應當是林丹汗仿明朝的「制誥之寶」偽造的,而並非《輟耕錄》所載之鳥蟲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傳國璽受命寶,也非元朝常用的疊篆印璽,一切都是標榜身份正統性的政治操作,此印於乾隆朝廢而不用,但後又寶於盛京鳳凰樓,為盛京十寶之一。
清乾隆三年,督河高斌進獻碧玉璽一方,書鳥蟲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雕刻古澤可愛,頗有秦漢古意,與《輟耕錄》所載傳國璽受命寶也頗為吻合。然清高宗認為此亦非秦傳國璽,只是好事者仿古所作,且「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而當作玩物始終未用作國寶
傳國璽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tinyurl.com/y444s62p
-----------------
和氏璧的由來 「完璧歸趙」
2016-05-14 由 紅色歷史文化 發表于歷史
和氏璧的由來:和氏璧,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一塊玉璧,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人卞和發現,因此稱為和氏璧。歷史上的和氏璧更是有著許多經典的故事,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據傳和氏璧本身是純白色的玉璧,但楚國地區以及可能是和氏璧產地的中國陝西藍田縣均不出產白玉,所以它的顏色和花紋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和氏璧加工後成為中國歷代王朝秦、漢、魏、晉、隋、唐的傳國璽,最後在中國南宋末年的動亂中下落不明。由於玉器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禮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玉璧本身的價值被民間廣泛傳頌,成為諸多中國文化中典故、成語的來源。
歷史、傳說與典故
和氏獻璧
和氏璧最早見載中國東周末年著作《韓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國人和氏在楚地的山中發現一塊外裹岩石的美玉,將這塊玉獻給當時的君主楚厲王,而楚國王室御用的玉匠聲稱和氏貢獻的只是一塊石頭,欺騙了君王。於是楚厲王下令將和氏左腳砍去。厲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將該玉獻給他,武王命令玉工鑑定這塊玉石,鑑定的結果是和氏所貢獻的仍是一塊石頭,結果和氏右腳被砍掉。最後和氏帶著玉石回到楚山,在那裡他慟哭了三日三夜,新即位的楚國國君楚文王派人詢問事情的緣由,和氏說「我並非因被砍去雙腳而傷心,而是寶玉被認定為頑石、忠臣卻被認為是騙子,這才是我所傷心啊」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才看到了這塊玉,於是楚文王將該玉璧命名為「和氏璧」。
《戰國策》記載和氏璧一直是楚國國寶,楚威王時代和氏璧被賜予攻打魏國有功的昭陽令尹,一次昭陽在設宴招待門客時將和氏璧取出供賓客參觀,此時賓客中有人突發起鬨,並趁亂偷走了擺在桌上的和氏璧。昭陽的門客指認張儀是盜走和氏璧的人。昭陽在經過拷打訊問後放走張儀,張儀在成為秦國相國後曾為此向楚國展開報復,但和氏璧自此就下落不明。此後和氏璧經人之手,輾轉來到趙國。依中國正史《史記》記載前3世紀時期和氏璧被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惠文王所有。
完璧歸趙
與趙惠文王同一時期的秦國君主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歸屬趙國王室後,於前283年向趙國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市來換取和氏璧,這便是成語「價值連城」的由來。
趙國並未立即答應交換和氏璧,趙國政府在商議後派遣藺相如為代表攜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經過2次對秦王的試探後認定秦國是想借其強大的國力為後盾,取得玉璧後拒絕向趙國割讓城池。於是藺相如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飾,走小路帶和氏璧回到趙國。而藺相如本人則平安回到趙國。
受命於天
前228年,秦國吞併趙國,和氏璧最終為秦國所有。前221年,秦滅亡了周朝的六個最大的諸侯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朝代。作為秦帝國國威的象徵,和氏璧被雕琢成為傳國璽,並刻上了秦帝國丞相李斯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到上面。自此和氏璧成了皇帝的寶印和天授皇權的象徵。在秦朝之後的數百年間,傳國璽成為中國歷史上被承認為正統帝國的條件之一,即使改朝換代時也不例外。從秦朝開始,共傳了1000多年。
和氏璧與隨侯珠並稱,始有成語隨珠和璧、隨珠荊玉的稱號
----------------------
歷史故事:卞和與和氏壁
更新: 2004-03-30 6:39 PM       標籤: 歷史故事
《韓非子》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感人故事:春秋時,楚國有一個名叫卞和的人,在荊山東麓的一個山洞內得到一塊玉璞,也就是內部包含著玉的石頭。他便將這塊玉璞獻給了楚厲王,厲王心存疑慮,便叫來玉匠進行鑑別。豈知那玉匠是個平庸之輩,看了之後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認為卞和欺君,砍斷了卞和的左腳。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又捧著這塊玉璞去獻給武王。武王又叫來玉匠鑑別,玉匠看了看還是說卞和所獻的只不過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而已。武王同厲王一樣認為卞和欺君,讓人砍了他的右腳。
武王死後文王繼位,卞和想去獻玉,可是他雙足俱廢,再也無法行走了,只好把玉璞抱在懷裡,爬到荊山腳下哭了整整三天三夜。眼淚流完了,從眼角溢出來的竟是一滴滴鮮血。文王聽到有關卞和哭玉的消息後,派人詢問他痛哭的原因,對他說:“天下人因犯罪被砍斷腳的人很多,你為何哭得這麼悲傷啊!”卞和回答說:“我並非因為砍斷了雙腳而悲傷,我所痛心的是珍貴的玉石被看成是普通的石頭,忠貞的人卻被當成了騙子!”文王得知後,將卞和與那塊玉璞請進了宮裡,令玉匠鑿開玉璞,果不其然,裡面是一塊美輪美奐的玉石,玉匠經過精心製作,將這塊玉石制成了一塊圓形玉璧。卞和的冤案被平反昭雪,文王將玉璧命名為“和氏璧”,以紀念卞和的忠貞。
這塊“和氏璧”後來流落到了趙國,引出了“完璧歸趙”的故事;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將“和氏璧”制成了玉璽,也就是皇帝的印章,象徵著無上的權力。這塊玉璽就是後來人們所常說的“傳國玉璽”。
我小時候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心中就想卞和為什麼不把這塊玉璞據為己有?為什麼卞和被楚王砍了一條腿還要去獻寶,雙足俱廢後還要獻寶呢?為什麼卞和不哭自己而哭寶玉?後來我終於明白了卞和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傳,不僅僅是因為他所獻的是一塊寶玉,比寶玉更珍貴的是卞和為國為民而獻寶的一片忠貞赤誠之心,這才是最可寶貴的。
當我再一次讀到卞和的故事時,為卞和傷感的同時,我想起了現在的法輪功學員們。法輪功又叫法輪大法,是一種使人心向善、身體健康的好功法,廣受群眾歡迎。但就因為發展太快,使得江xx妒嫉不已,利用手中權力破壞法制,非法鎮壓,同時散布各種彌天大謊欺騙人民,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時間真的許多群眾被蒙騙而仇視法輪功與法輪功學員。
法輪功學員為了讓中國人民擺脫謊言的蒙蔽,讓廣大人民將來能受益於法輪功,向人民講清法輪功利國利民卻無辜被誹謗的真象。雖然很多人還不能理解他們,甚至傷害他們,但他們卻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向人民講述著法輪功真象。
這不就像當年的卞和一樣嗎?卞和為了能把寶玉獻給國家,兩次告訴楚王這玉璞裡有一塊寶玉,可他卻兩次受到重罰,失去了雙腿;卞和不為自己痛哭,他只哀痛寶玉不能為國而用。今天,法輪功學員為了告訴全國人民法輪大法是正法,不要聽信當權小人的謊言而不斷地被迫害,至少有900多位法輪功學員被壞人奪去了生命。然而法輪功學員並不仇視迫害者,他們依然只是平和理智地告訴大家法輪大法好。
有人說你們為了講清真象付出這麼多實在是太不值得了。我說法輪功學員們就像卞和一樣,知道法輪大法的珍貴,他是人類亙古難遇的機緣,為了讓有緣人能得到他,付出再大也是值得的。同時我堅信,就像卞和冤案昭雪和氏璧成為千古奇寶流傳後世一樣;法輪功學員所蒙受的千古奇冤一定會昭雪的,法輪功一定會被人們所珍惜,世代弘傳
--------------
和氏之璧
      楚國有一個人叫和氏,得到了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就拿去獻給楚厲王。厲王叫玉匠來鑑別,玉匠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楚厲王大怒,砍去了和氏的左腳。
      厲王死後,武王即位。和氏又把那塊玉石拿去獻給武王。武王叫玉匠來鑑別,玉匠仍說那是一塊石頭,不是玉石。於是武王又砍去了和氏的右腳。
      不久,武王也死了,文王即位。和氏捧著那塊玉石,坐在荊山腳下哭泣,一連哭了三天,把眼淚也哭乾了,連血都哭了出來。文王聽說,就叫人問和氏:「天下被砍掉腳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呢?」和氏回答說:「我不是為了失去雙腳而哭的,而是覺得把寶玉當作石頭,把忠誠說成欺詐,因此痛心哭泣的!」文王就叫玉匠把和氏獻的那塊玉石鑿開來觀察,發現果然是一塊真玉。這塊玉石,後來就叫作「和氏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及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韓非子‧和氏》
【今解】
      假的是假的,真的是真的。石頭不能算作寶,寶玉也不能算作石頭。盡管人們一時認識錯誤,但也絕不能因此改變客觀事物的原有性質,最後還是不得不根據客觀事實,來改正人們原來的錯誤認識。
      這個故事後來也用來比喻在選拔人才上必須持慎重和細緻的態度。正如這塊寶玉是混雜於石頭中,沒有玉人「理其璞」便無法識別一樣。一個人才也往往不是十全十美,毫無疵瑕的,我們不可以因為這些疵瑕而抹煞他的才能,而是要領導者具「理璞」的本領,善於剝開包裹在外層的「石頭」,才能發現其中真正的「寶玉」。
-----------------------
和氏璧的由來 和氏璧名稱的由來及相關歷史典故
2016/02/17 來源:驅動中國
和氏璧的由來:和氏璧,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一塊玉璧,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人卞和發現,因此稱為和氏璧。歷史上的和氏璧更是有著許多經典的故事,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據傳和氏璧本身是純白色的玉璧,但楚國地區以及可能是和氏璧產地的中國陝西藍田縣均不出產白玉,所以它的顏色和花紋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和氏璧加工後成為中國歷代王朝秦、漢、魏、晉、隋、唐的傳國璽,最後在中國南宋末年的動亂中下落不明。由於玉器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禮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玉璧本身的價值被民間廣泛傳頌,成為諸多中國文化中典故、成語的來源。
歷史、傳說與典故
和氏獻璧
和氏璧最早見載中國東周末年著作《韓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國人和氏在楚地的山中發現一塊外裹岩石的美玉,將這塊玉獻給當時的君主楚厲王,而楚國王室御用的玉匠聲稱和氏貢獻的只是一塊石頭,欺騙了君王。於是楚厲王下令將和氏左腳砍去。厲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將該玉獻給他,武王命令玉工鑑定這塊玉石,鑑定的結果是和氏所貢獻的仍是一塊石頭,結果和氏右腳被砍掉。最後和氏帶著玉石回到楚山,在那裡他慟哭了三日三夜,新即位的楚國國君楚文王派人詢問事情的緣由,和氏說「我並非因被砍去雙腳而傷心,而是寶玉被認定為頑石、忠臣卻被認為是騙子,這才是我所傷心啊」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才看到了這塊玉,於是楚文王將該玉璧命名為「和氏璧」。
《戰國策》記載和氏璧一直是楚國國寶,楚威王時代和氏璧被賜予攻打魏國有功的昭陽令尹,一次昭陽在設宴招待門客時將和氏璧取出供賓客參觀,此時賓客中有人突發起鬨,並趁亂偷走了擺在桌上的和氏璧。昭陽的門客指認張儀是盜走和氏璧的人。昭陽在經過拷打訊問後放走張儀,張儀在成為秦國相國後曾為此向楚國展開報復,但和氏璧自此就下落不明。此後和氏璧經人之手,輾轉來到趙國。依中國正史《史記》記載前3世紀時期和氏璧被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惠文王所有。
完璧歸趙
與趙惠文王同一時期的秦國君主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歸屬趙國王室後,於前283年向趙國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市來換取和氏璧,這便是成語「價值連城」的由來。
趙國並未立即答應交換和氏璧,趙國政府在商議後派遣藺相如為代表攜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經過2次對秦王的試探後認定秦國是想借其強大的國力為後盾,取得玉璧後拒絕向趙國割讓城池。於是藺相如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飾,走小路帶和氏璧回到趙國。而藺相如本人則平安回到趙國。
受命於天
前228年,秦國吞併趙國,和氏璧最終為秦國所有。前221年,秦滅亡了周朝的六個最大的諸侯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朝代。作為秦帝國國威的象徵,和氏璧被雕琢成為傳國璽,並刻上了秦帝國丞相李斯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到上面。自此和氏璧成了皇帝的寶印和天授皇權的象徵。在秦朝之後的數百年間,傳國璽成為中國歷史上被承認為正統帝國的條件之一,即使改朝換代時也不例外。從秦朝開始,共傳了1000多年。
和氏璧與隨侯珠並稱,始有成語隨珠和璧、隨珠荊玉的稱號。
----------------
和氏璧的故事介紹
發佈時間: 2018-01-27 19:20:54 來源: 中國歷史故事網 點擊: 2602次
和氏璧,是我國歷史上一件極具象徵意義和文化價值的國寶。
相傳,和氏璧的發現者是春秋早期一個叫卞和的楚國人。有一次,卞和到荊山里去砍柴,無意間在亂石堆中發現了一塊與眾不同的石頭。卞和的直覺告訴他,這塊通體透著靈氣的石頭其實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於是,卞和興奮地將寶貝獻給了楚王。
這時的楚國國君是楚厲王(或稱楚蚡冒),他拿到卞和獻上的璞玉,左看右看都覺得只是一塊普通石頭,於是叫了一個玉雕師來鑑定真偽。玉雕師看了半天,也拿不准這究竟是玉是石。他心想,我要說是玉,萬一剖開是石頭,我就有欺君之罪;不如說是石頭,讓楚王把它扔了算了。於是玉雕師告訴楚厲王說:“這就是塊石頭。”楚厲王大怒,認為卞和存心欺騙他,就下令砍掉了卞和的左腳。
楚厲王死後,他的弟弟做了國君,是為楚武王。不服氣的卞和又拿了那塊璞玉來獻寶。楚武王也找了一個玉石專家來鑑別,那人仍然說這是塊石頭。楚武王心想,卞和這人不吸取教訓,便又讓人砍掉了他的右腳。
其實,卞和在第一次獻玉失敗後,可以自己花錢請一個玉匠把石頭剖開,判定裡面是美玉,再獻給楚王;如果剖開真是石頭,他也可以早些死心,就不會一而再地被砍腳了。但不知他為何沒有這樣做。www.gs5000.cn
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才去世,下一任國君是楚武王的兒子楚文王。這個時候,長壽的卞和還活著。聽說新王即位,他想再去獻寶,又怕被楚王殺掉;不獻寶卻又實在不甘心。左右為難之下,卞和抱著那塊璞玉,連哭了三天三夜,到最後哭出來的都是血淚。
楚文王聽說了這個消息,就派人去問卞和:“天底下受了砍腳刑罰的人多的是,沒一個人像你哭成這樣的。你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卞和回答說:“我不是因為失去雙腳而哭,我哭的是這個世道,明明是美玉,卻被人說成是石頭;明明是忠貞之士,卻被人當作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
楚文王見卞和如此堅定、執著,覺得需要認真調查落實,就命令玉匠將那塊石頭剖開,果然得到了一塊無瑕美玉。於是,楚文王重賞了卞和,並將寶玉命名為和氏璧。
將近四百年後,和氏璧離奇失竊,輾轉被趙惠文王得到。秦昭王聽說這事,立刻派人給趙惠文王送信,表示願用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惠文王召集軍政大臣一商量,說把和氏璧給秦國,就怕他們言而無信;不給秦國,又怕他們藉機出兵強搶。就在君臣兩難之時,藺相如挺身而出,帶和氏璧出使秦國,智勇雙全與秦昭王鬥法,最終上演了一出大家耳熟能詳的“完璧歸趙”的好戲。
但數十年後,和氏璧終於還是落入秦國手中。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遂創立“皇帝”尊號,自稱始皇帝。大權獨攬的始皇帝嬴政覺得自己還缺少一個身份上的象徵——皇帝玉璽。現成的玉璽多得很,但秦始皇認為,像他這麼至尊無上的君王,使用的皇帝璽一定得用最好的美玉製成。於是,他下令讓咸陽最著名的玉雕大師將和氏璧雕琢成方圓四寸,其上交纏五龍的皇帝玉璽;又命宰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刻於璽上。從此,和氏璧變了形態,改了名字,叫作“傳國玉璽”。
-------------------
和氏璧 - Google 搜尋 http://tinyurl.com/y386sur3
-----------------
千古之謎和氏璧的故事
2017-02-13 由 一起讀史 發表于歷史
中國有十大未解之謎:《蘭亭序》、和氏璧、《永樂大典》、西周九鼎、十二銅人……,其中和氏璧是十大未解之謎中歷史最早的一個寶物,至今無人知道它到底流落何方。
和氏璧
和氏璧,在史書上有很多記載,最有名的當屬藺相如《完璧歸趙》,和秦始皇用它來製作傳國玉璽的故事。
和氏璧是怎麼來的?
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戰國晚期的《韓非子》里,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叫卞和的楚國人,在楚山(傳今天的湖北省南漳縣)中獲得了一塊美麗的玉璧,就把它奉獻給了楚厲王(?——前741年)。厲王讓雕琢玉器的師傅鑑別它的真假,這位師傅說:「這是塊石頭嘛,哪是什麼玉啊!」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便對他用了刖刑(古代一種足刑),砍去了他的左足。
玉印岩: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相傳為卞和發現和氏璧的地方。
等到厲王駕崩了,厲王弟弟武王殺他的兒子自立為君,卞和又把玉璧獻給武王。武王也讓雕琢玉器的師傅鑑別這塊玉的真假,結果師傅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同樣認為卞和在說謊,接著砍去了他的右足。
武王駕崩後,武王的兒子文王即位,卞和再也不敢獻玉了,於是抱著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想想看當時卞和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文王聽到後,就派人問他原因,對卞和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有很多,為什麼就你哭得這麼傷心呢?」卞和回答道:「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人看作石頭,把忠貞的人當成了說謊的人。」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師傅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了寶玉,於是把這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
——這就是「卞和三獻寶」/「卞和獻寶」的典故。
完璧歸趙、將相和與傳國玉璽的傳說
春秋時期,每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和氏璧被發現後,成為楚國的鎮國之寶。後來到了戰國時期,這塊玉被趙惠文王得到,當時秦昭王已經強大起來,想得到這塊玉,就想用秦國15個城池跟趙國交換。趙惠文王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秦王沒有給土地的意思,藺相如藉口說和氏璧有瑕疵,拿到手後就在朝堂上威脅說秦王如果不答應之前雙方的約定他就和寶物同歸於盡,秦王不得不聽他的,後來秦王又想騙藺相如拿出和氏璧,藺相如說趙王很重視雙方的交換,所以齋戒了五天,要求秦王也要齋戒五天,秦王齋戒五天後,向藺相如要和氏璧雙方正式交換,這時藺相如已經暗中派人把和氏璧完好無損的送回了趙國。藺相如如實告訴了秦王,秦王把他沒辦法,只好讓他回到趙國。
——完璧歸趙的故事。
之後,秦王就再也沒有向趙國提交換和氏璧的事情了。
藺相如因完璧歸趙而得到提升,任大夫,到了公元前279年,藺相如又陪同趙王到澠池(今河南澠池縣),參加秦昭襄王邀請趙國參加的澠池會議(主要聯合攻打楚國的一次兩國聯盟會議)。藺相如跟隨趙王出使,廉頗送他們到邊境,為防萬一,說如果30日內趙王不回來,就立太子為王。
澠池之會上,秦王故意刁難楚王,說:我聽說楚王很喜歡音樂,就請楚王彈彈瑟吧!楚王沒辦法,就只好彈起來,這時秦王讓隨同的史官記錄下來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喝酒,秦王命令趙王彈瑟。在一旁的藺相如看了後,就起身走到秦王面前,對秦王說:趙王私底下也聽說秦王善於演奏秦地的音樂,請允許我獻盆缶(fǒu)給秦王,也請您演奏一曲,藉此互相娛樂娛樂。
秦王不肯擊打,藺相如對秦王說:我和秦王距離只有不到五步的距離,我可以讓我脖子上的血濺到大王的身上。這時旁邊的護衛想殺了藺相如,藺相如怒目相向,瞪著這些衛士,衛士不敢輕舉妄動,被藺相如嚇退了。見這形勢,秦王不得擊打了一下盆缶。藺相如讓隨同史官也記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國大臣想挽回顏面,就對趙王說:「請趙王用趙國的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藺相如回應說:「也請把秦國的都城咸陽送給趙王祝壽。」
就這樣,在澠池之會上,面對強大的秦國,藺相如讓趙王免受其辱全身而退。
——澠池之會。
回到趙國後,因藺相如立了大功,被封為上卿。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兩次都立有大功,被封為趙國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沒過多久,藺相如外出,在邯鄲(趙國首都,今河北邯鄲)回車巷遠遠看到廉頗,就讓僕從掉轉車子迴避。
在邯鄲市串城街回車巷,這裡就是藺相如迴避廉頗的窄巷。還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記述負荊請罪的故事。
門客知道這件事後,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攻打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句話傳到了廉頗耳朵里,他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由此將相和的故事傳為美談。
——將相和(負荊請罪)。
秦始皇統一中國,得到了這塊美玉,他命丞相李斯把和氏璧改成「傳國玉璽」,印面鐫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文,成為統治權合法化的象徵。和氏璧後歷經劉邦、王莽、司馬炎之手,一直傳到後唐,石敬瑭滅後唐,後唐李從珂人玉共焚,從此和氏璧下落不明。
卞和獻寶、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將相和(負荊請罪)、傳國玉璽等是與和氏璧相關的幾個歷史傳說。
PS:蝴蝶效應告訴我們,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和氏璧為我們留下了美麗的傳說,但放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這塊小小的玉卻引發了眾多的故事。而作為我們單個的人,身處一個家庭,公司的一個團隊,城市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家庭、團隊或主管城市產生影響,所有人加起來,就是這個城市的現狀。
所以,我們不要輕視自己的所作所為,因為我們也會像蝴蝶效應那樣,影響著其他人。
--------------------
說到和氏璧,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會想起完璧歸趙的故事吧,以及廉頗負荊請罪和藺相如的刎頸之交的典故。相傳戰國時秦國打算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才由此演變出完璧歸趙的傳世佳話,但關於和氏璧這塊傳世寶玉的來歷,相信很多人還不甚了解。
關於和氏璧的來歷,在《韓非子》和《新序》中都有記載,相傳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他是一個琢玉的巧匠。有一次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經過雕琢後卞和就捧着璞玉去見了楚厲王,希望得到獎賞,但楚厲王的玉工說這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背上欺君之罪被砍掉左腳。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再次捧着這塊璞玉去見楚武王,然而楚武王的玉工查看後又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又因此背上欺君之罪被砍掉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干,接着流血,血淚浸濕寶玉,因此和氏璧其實是一塊血玉。楚文王知道此事後,派人詢查,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並命名為和氏璧,這便是和氏璧的由來。
到了戰國時期,和氏璧陰差陽錯到了趙惠文王手中,秦昭襄王想得到這塊玉,就派使者到到趙國說秦願用15座城池換和氏璧,趙王明知道秦王想佔便宜,但又不想得罪秦國,就讓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去了秦國。秦王看到和氏璧甚是喜歡,但隻字不提15座城池的事,藺相如借口說和氏璧上有瑕疵,拿過和氏璧當面指責秦王出爾反爾,秦王想命武士去搶和氏璧,藺相如靠近柱子說敢靠近就摔碎它。並要求秦王齋戒3日並將原本交換的15座城池劃歸趙國,藺相如在此期間趁機託人將和氏璧帶回趙國,這便是完璧歸趙的典故。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命工匠將和氏璧雕琢成皇帝印章,這便是後來的傳國玉璽,秦末年子嬰持和氏璧向劉邦請降,玉璽歸漢。東漢末年董卓亂漢,玉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等人手裡,後來又歸魏。南北朝時又輾轉後趙、宋、齊、梁、陳等,之後隋統一全國傳國璽遂入隋宮。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後來李靖率軍討伐突厥,蕭後突然與皇孫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唐滅後朱溫得到玉璽,後朱溫後梁被滅,傳國玉璽又落到後唐李存勖手中。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和后妃在宮裡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傳國玉璽便不知所終。之後宋、元、明、清都相傳傳國玉璽重現,但均不能證明其真偽。


「和氏璧」玉璧在中華文化中一直有著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周禮》說:「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也就是說玉璧是最高規格的禮器,用來祭天。璧是圓形中心有圓孔的寶玉,蒼璧是青色的-玉璧都是作為敬天的代表禮器,同時也是各種禮儀中的高貴玉器。考古發現,在中國大陸不同地區都出土了玉璧,以玉璧表達對天神的虔誠敬意普遍具有文化共通性 https://tinyurl.com/yyvcuas9


2020-09-30_082723

商周,玉器成為貴族階級身份或是統治者的象徵,像是西周的玉牌聯珠串飾,經常可見月牙形玉簧,有些串飾甚至長達一公尺,穿戴這樣的禮器,代表穿戴者行走時須保有一定禮儀規範,反應不凡的身份。

8090af0d82cb5aab508f1a87689aa571ec0f593c186853c1755c2567124a95772020-09-30_0829072020-09-30_0828592020-09-30_0828522020-09-30_0828432020-09-30_082833e106b4f8d0ee9c1796c9ef852352d4bf50a21c25d9dc0dc645080473b7034166a69178ae0b1fbc0c9f37d0a11a232de92020-09-30_0828152020-09-30_0828052020-09-30_082757

中國玉器早期因為預料少,玉料珍貴,經常可見以天圓地方造型玉器,作為向天祭祀之用,也可見鳥禽意象的玉器,象徵人神溝通媒介。(江昭倫攝)
蔡慶良:『(原音)玉料是非常珍貴而堅韌,它事實上是很難製作的,所以在早期平均生命不到四十歲情況,有些製作玉器可能要累代製作,好幾代接力,就像今天的大教堂一樣,一做做五百年,你說五百年我看不到啊,人家會回答你,又不是為你做,它是為敬頌上帝而做,所以玉器也是一樣,越早期,跟天有關,所以他會不計代價,累代接力,就是要做出難以置信的重器。』
展場中一件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齊家系玉璧,以及紅山文化晚期鳥形玉珮,就相當具有代表性。蔡慶良:『(原音)中間這一件,其實在先民立場或他的世界觀,這就是上天的象徵,天圓地方嘛,為什麼感覺略有粗燥,很簡單,舉個例,你去參加祭祖活動,你絕對不敢穿得太過,你絕對不敢穿十公分高跟鞋,你絕對不會把指甲塗鮮紅色,因為場合不宜。為什麼選擇這種樸拙形制呢?很簡單,越樸拙,恭謹的內心恰足以表示對上天的崇敬,所以這是很自然。很多人都以為説是因為早期技巧不行或者工具不好,所以造成這種略顯粗糙的形制,其實不是,他能從土裡、山林挖出礦料做到這種形制,代表他技巧已經非常成熟 ,所以我們問的問題應該問說,他為何選擇這種形制跟風格?而不是說他為什麼做不出來,他絕對做得出來,所以旁邊為什麼會有鳥的形制,很多人認為說這只設裝飾品,其實這絕對不是裝飾品,既然我們知道玉器的功能是為了溝通人跟天,其實在今天也是一樣,我們大家都羨慕鳥禽能夠在天空飛翔,所以它正好可以作為人、天溝通的使者,所以為什麼在新石器晚期、早期,五、六千年,為什麼鳥禽題材特別多,因為那就是要溝通人天的使者啊,所以大家絕對不要把它當作裝飾品。』
龍山時期的兩件玉圭,為文化部指定國寶,源自斧的造型,由於上頭有獸面紋、鷹鳥紋等紋樣,代表在當時龍山人心目中具有神聖地位。
龍山文化時期社會分化日益明顯,只有統治者才有資格使用玉器,兩件玉圭也可看出在龍山人心中具有神聖地位。(江昭倫攝)
兩件玉圭流傳到十八世紀時,乾隆皇帝命玉工將御製詩與璽文加在玉圭上,卻刻成與玉圭上的鳥紋樣相反方向,很多人以為乾隆不了解花紋的神祕性。但蔡慶良卻不這麼認為,他說,從乾隆御製詩內容可以清楚了解,乾隆認為玉圭上的圓孔象徵日月,日月方向朝上更為重要,也反應玉器在不同人心中其實有不同的觀看方式
商周圭璧制度成形   漢代葬玉觀念興盛 
到了商周,玉器成為貴族階級身份或是統治者的象徵,像是西周的玉牌聯珠串飾,經常可見月牙形玉簧,有些串飾甚至長達一公尺,穿戴這樣的禮器,代表穿戴者行走時須保有一定禮儀規範,反應不凡的身份。
另外,此時儒家學說興起,玉也被賦予道德意涵,玉被比喻為君子品德的化身,孔子就曾説「君子比德於玉」。到了西周,圭壁組配成形,玉的雕琢和形制便開始與禮制產生直接的關聯,後來更成為中國禮制的核心。
西周的玉牌聯珠串飾,經常可見月牙形玉簧,有些串飾甚至長達一公尺,代表穿戴者行走時須保有一定禮儀規範,反應身份象徵。(江昭倫攝)
從戰國到漢代,玉開始世俗化,成為貴族誇耀財富的象徵,當時人認為玉可庇護死者靈魂、轉世再生,因此漢代葬玉文化蔚為興盛。
蔡慶良舉例,一件墓葬出土的玉高足杯,被認為有承接露水之功能,另一件死者下葬時口含的玉蟬,都是標準漢代墓葬文化。蔡慶良:『(原音)蟬蟄伏這麼多年,是為了成仙而做準備,而它與羽化在樹幹上,什麼事都不做,只喝露水,各位為什麼我剛說那個高腳杯,又叫承露杯,為什麼規格之高,因為它是為了承接露水,為了延年益壽而做,所以那是最高的貴族而用,最高貴族其實在剛我們說,在它藍色跟褐色的器色,告訴你它的規格,因為代表跟銅器、鐵器合葬,那只有大貴族才能合葬,很多線索是很有趣的,但是你要理解背景。但是說到底2000多年來有人長生不老嗎,至少我們所知是沒有,所以在世喝高腳杯,承接露水,求長生之不老,不可得,所以埋到土裡,就把蟬含在嘴巴裡,希冀有朝一日能夠破土重生,標標準準漢代喪葬觀念,思維模式,所以只有大貴族才能用。』
漢代人認為玉可庇護死者靈魂、轉世再生,因此漢代葬玉文化蔚為興盛。展場中的漢代覆面玉石飾件及琀蟬就是充分反樣這樣的思維,也是貴族身份的象徵。(江昭倫攝)
另一件故宮超級巨星,東漢的「玉辟邪」也有類似的意涵。漢代因為崇尚神仙思想,帶有翅膀的祥瑞動物也被視為仙界生物,「玉辟邪」就代表了不可限量的神性與能力。而玉辟邪,整體接近直角三角形的構圖,營造出辟邪向前跳躍的動態感,加上圓形雕刻型態,都反映了當時玉雕技術與藝術性,確實達到某種高峰。
東漢「玉辟邪」,反映了當時玉雕技術與藝術性,確實達到某種高峰。(江昭倫攝)
異文化衝擊  玉器發展繽紛多元
中國玉器發展的脈動,在魏、晉南北朝時曾一度低緩無力,隋、唐開始,漢人與外來不同民族接觸,透過不同文化衝擊、交融,隋、唐、五代以至於宋、遼、金、元的八百年期間,中國玉器發展出現重大轉折,讓玉文化廣納更繽紛的內容。蔡慶良:『(原音)我們都知道從魏晉南北朝之後,因為漢代外交制策或民族政策,遊牧民族慢慢到長城以南,所以慢慢融合起來,正史叫五胡亂華,正史的觀點,事實上就是文化融合,文化融合它顯現在玉器上面,所以玉器上就會出現不同題材,我們在這個時代就會看到不同文化的技巧,不同文化題材,不同文化的目的。所以你會看到唐代,一般人為唐代認為鮮卑族、有人認為突厥,都有,反正就是外族,所以你會看到這種胡人做玉器或者跳舞的題材。』
受到多元文化衝擊,隋、唐開始玉器有了外來民族的元素加入。(江昭倫攝)
這階段時期的玉器出現大量以自然花卉、鳥獸、人物為主題的寫實象生之作,消費對象也開始普及到普通市民,文房用具也可見玉雕作品, 特別是到了宋代,文人情趣興盛,玉雕在陳設與賞玩之餘,也有象徵意義。
一件刻意染色的玉荷葉杯,葉緣彎曲起皺,代表當時雕刻技藝成熟細膩,也被認為傳達宋代文人惆悵不得志卻又不放棄理想的象徵意義。
一只刻意染色的玉荷葉杯,就被認為傳達宋代文人惆悵不得志卻又不放棄理想的象徵意義。(江昭倫攝)
而傳統文化中,以玉為溝通人神媒介,表彰道統的象徵觀念,依舊貫穿不同朝代,唐玄宗開元十三年舉行封禪大典時的祝禱文「禪地祗玉冊」,就是典型例子,也是文化部認定的國寶之一。
蔡慶良:『(原音)它看這個禪地玉冊是皇帝跟地祇神的悄悄話,他寫的隸書,只有一個是寫楷書,在哪裡寫呢?在第三簡,最下面寫「隆基」,隆基是誰?李隆基,唐玄宗,他自稱嗣天子臣,我是天子底下的臣子,叫做隆基。所以你看他怎麼樣抬到前面呢?你看下面他寫說,「敢昭告于」誰?皇地祇,地神,皇地祇馬上跟到這一簡最上面,所以它為什麼重要,這代表了法統的象徵,補足了歷史上非常重要缺失的文獻,或者你可以比對文獻,作為經傳之闕如。』
以玉為溝通人神媒介,表彰道統的象徵觀念,貫穿中國不同朝代,唐玄宗開元十三年的封禪大典時的祝禱文「禪地祗玉冊」,就是典型例子。(江昭倫攝)
明清玉器發展徹底世俗化  製作工藝達顛峰
玉器發展到了明清時代,工藝又達到另一個高峰。明代玉器越到晚期,工藝發展越快速,人才輩出,玉雕名將陸子剛就是其中之一,甚至有大量仿冒品出現。蔡慶良:『(原音)就像今天一樣,商品化的時代,你買不同的產品,就像女士愛買化妝品 ,或者喜歡買包,第一個喜歡買什麼牌子,對吧,標準商品化時代,所以明代晚期就出現重要著名的大匠師陸子剛,因為他實在太有名,只要他落款就身價百倍,所以你看後面就有他的簽名,所以你聽到「子剛牌」、「子剛款」,就是這樣,可是我們因為缺乏明確知道説可以確定這就是陸子剛作品,仿的人太多,我們現在很難判斷哪個是仿品,哪個是他的原作。』
陸子剛是明代玉雕行業的翹楚,上下百年無敵手,有「子剛死,技亦不傳」之說。當時即有大量仿冒品出現。(江昭倫攝)
到了清代,玉器可說徹底世俗化。蔡慶良說,各式各樣造型精美的玉雕大量出現,品種與數量相當繁多,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市場需要什麼,就會有人做」,且為各階層廣泛使用。
乾隆皇帝本人,更是一位「愛玉成痴」的人,故宮院藏玉器有大半都是出自乾隆所藏,也因此清宮玉器做工之精,器形之多,超越中國歷代。
乾隆自己則因為愛好賞玩古玉,因此也提倡仿製古玉。故宮院藏一件「白玉群獸插屏」,有祥雲、有瑞獸、有神樹,明顯漢玉制式,正是乾隆仿古玉的代表,而實際上它是一個銅鏡台座,白玉本體下方左右突起的圓雕鳥雀造型,則是為了放置銅鏡之用,鳥雀局部還刻意染成棕褐色,以示其羽毛,呈現靈動感;看不見的木座背後,還設計了夾層,目的是為了收納銅鏡,可說巧思處處。
乾隆皇帝提倡仿製古玉,故宮院藏一件「白玉群獸插屏」,設計雕工處處可見巧思。(江昭倫攝)
也因為擁有自己的玉器審美觀,乾隆本人還會評點他心中認為的玉器製作工藝好壞,他曾批評蘇州、揚州玉工為了市場性而炫技,譁眾取寵,製作玉器時不考慮功能,如製作香薰就不該全器用多層次鏤空技法,以致無法盛放灰燼。
清代玉器發展已徹底世俗化,市場需要什麼,就有人做。不過有時也過於炫技,乾隆就曾以香爐為例,批評玉工不該全器用多層次鏤空技法,以致無法盛放灰燼,明顯譁眾取寵。(江昭倫攝)
蔡慶良指出,很多民眾參觀故宮玉器展,都偏好雕刻精美的作品,但事實上欣賞玉器,不要只是從自己主觀美感出發,也必須了解每個時代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才能知道玉器在當時的功能以及重要性,也才能掌握玉器藝術之美,自然能感受得出中華「玉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中華獨有「玉文化」 故宮人教看門道 - 新聞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bit.ly/3mWz2Z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