緙絲,織中之聖
2017-11-16 
雀踏花枝出素紈,曾聞人說刻絲難。
要知應是宣和物,莫作尋常黹繡看。
宋徽宗此詩,說的便是織中之聖——緙絲。宋元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之一,常用以織造帝後服飾、御真(御容像)和摹緙名人書畫。由於織造難度大和技法特殊,它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盛名;又因經得起歷史的考驗,被稱之為「千年不壞藝術織品」。到目前為止,它是唯一不能被機器代替的織造工藝。
明代《花卉冊》 故宮博物院藏
緙絲又稱「刻絲」,是以桑蠶絲為原料的高檔絲織手工藝品, 享有「織之中聖」美譽。由於技法獨特,使緙絲具備了任何織繡方法所不能比較的優勢,用色和圖案不受限制。其織物質地堅實挺括且沒有正反區別。至今緙絲仍只能以手工織造,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於2006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存緙絲藏品主要以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為大宗並最具代表性。
關於緙絲的稱謂,歷來有所不同。作為絲織工藝現今多用「緙」字。南梁顧野王所著《玉篇》中釋為:「緙,紩也,織緯也。」緙絲織造時以小梭織緯,根據紋樣多次回緯中斷以變換色絲,成品只露緯絲不露經絲,可見此「緙」字正合「通經斷緯」的技術特點。清代皇家著錄宮廷書畫的《石渠寶笈》《秘殿珠林》等均記作「緙絲」。宋代莊綽《雞肋篇》以及明代張應的《文清秘藏》、曹昭的《格古要論》、高濂的《遵生八箋·燕間清賞》等書記作「刻絲」。明代呂種玉在《言鯖》中說:「宋代通作刻絲。大概宋代人本作『緙』,大眾不識『緙』字,而用『刻』字假借,又以為此種工藝品『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由此看來,認為本應為「刻」字的人也只是因為一些表面的視覺效果罷了。宋末元初周密的《齊東野語》與元末明初陶宗儀的《輟耕錄》等書寫為「克絲」,宋代洪皓的《松漠紀聞》、吳自牧的《夢梁錄》等書又稱「剋絲」。「緙」「刻」「克」「剋」四字音同,互相假借,一直沒有定論。
經緯縱橫的指尖藝術
緙絲作為絲織物,與繡品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緙絲是一種圖案紋樣同步織成的單層平紋織物,是由線到面的過程。而繡品是絲線多層覆蓋疊加於底料之上的,屬於錦上添花。緙絲正反兩面圖案一致互為鏡像,如無文字辨識,則兩面無正反之分。
「通經斷緯、生經熟緯、細經粗緯、白經彩緯、直經曲緯」的獨特技法造就了緙絲,因此細觀織物可見所有紋樣圖案都是通過緯線變化來呈現的,在變化承接處必有斷孔。承空觀看最為直觀,大量透光的斷孔密如繁星。一旦緙絲作品採用傳統裱書畫的方式裝裱,或者製成使用物品加襯後,那麼承空觀看的方式就無效了。緙絲紋樣越複雜色彩越豐富,則斷孔越多。憑斷孔之多少也可判斷一幅作品所用之工。如果織物非純緙絲工藝,結合了刺繡或繪畫,那麼運用刺繡或繪畫處沒有斷孔。
依照目前的文獻依據和實物資料,將通經斷緯的技法移用於絲織,時間可推斷為漢魏,由西域傳入中原。乾清宮原藏有五代後梁明二年(916年)時的緙絲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一卷,縱九寸一分,橫二丈二尺五分,這是現存署有題款的早期緙絲做法,但技法較簡單。從這些實物資料來作判斷,如果在唐以前那種「通經斷緯」的織法還僅用於毛織物的話,至晚到唐代就已出現了「緙絲」,到了北宋用於裱首或封面的緙絲就不少了,如傳世的《紫鸞鵲譜》《紫湯荷花》《紫天鹿》等。
北宋《紫鸞鵲》 遼寧省博物館藏
宋代是歷史上緙絲藝術品的鼎盛時期,在官署文思院下設「克絲作」,負責專門生產緙絲。當時除了服裝,還大量地用作書畫包首或佛經經卷的封面,還發展出臨摹書畫作品的緙絲複製品,題材涉及廣泛,風格典雅富麗。自此緙絲從裝飾、實用領域脫穎而出,更多地向欣賞性藝術品轉化,出現了朱克柔、沈子蕃等一批摹緙名人書畫的緙絲工藝大師,所取得的緙絲藝術水平和成就之高,堪稱中國古代緙絲藝術的巔峰。但元代在緙織工藝上的創新較少,再度回歸服飾等實用品,風格簡練豪放、古拙蒼勁、渾樸寫實。明初朝廷力倡節儉,反對奢侈,鑒於元代緙絲過於繁縟,從而規定緙絲除用於敕制和誥命外,不許用作各類衣物,所以明朝前期緙絲產量很少。明宣德(1426-1435)以後這一禁令逐漸放鬆,緙絲的織造逐漸增多,並重新以摹緙名人書畫為主,尤其以吳地書畫名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作品為摹本居多。
清代絲綢業人士位尊格高,主要是由於皇室對絲織品的需要而備受重視。緙絲的生產主要出自蘇州地區,據清廷內務府黃冊記載,蘇州每年都要批解緙絲產品若干往京城,供「上用」及官用之需,每批少者三五件,多者一二百件。清代的緙絲實用品和欣賞品均大量生產,其數量之多前所未有,除有大量袍褂、官服、補子、屏風、掛屏、圍幔、桌圍、椅披、坐褥,靠墊、迎手、荷包、扇套和包首等實用品外,還有大量以書畫、詩文和佛像等為表現對象的欣賞性緙絲製品,品類豐富多樣,盛極一時。
清代《朝鳳圖》 故宮博物院藏
歷代緙絲的技藝特徵
緙絲源遠流長,但因為在原材料的選擇和製作技法的不同,所以在藝術造詣上也形成了各個時期不同的藝術特點。
宋代緙絲樸直淳厚,製作以追求畫意為終極,故而藝術的成分更高。元代以後,這種追求漸漸減少,轉而注意技術的精巧,緙織內容日趨圖案化,緙織方法也漸成定式。清代緙絲,技藝更臻精細,設色華麗,緙織之外,更用筆補填色彩,以補緙織無法達到的效果。而這種方法,在宋代已有,當時僅用在緙織遺漏或細小無法緙織的部分;至明代,填補部分已漸漸增多;至於清代,緙織部分就僅限於粗枝大葉了,凡畫面中的細節,以及明暗變化及背景襯托,都依賴於描繪。此種方法,可以視為技術的停滯或衰退,但就表現效果而言,也可看作是技術及藝術表現上的改進。
緙絲所用原料絕大部分為桑蠶絲。宋代緙絲中或有夾雜麻線或柞蠶絲來表現暗色和厚重的紋樣,其效果暗重沒有光澤。如宋緙絲《紫芝仙壽》《翠羽秋荷》中都有使用。緙絲使用金彩,早在唐代就有,但屬罕見。大量使用金銀並形成潮流當屬元代。元代統治者在緙絲中加施金銀絲,突顯身份高貴。之後明清皇室也有一定的使用。如北京定陵出土的明萬曆緙絲皇帝龍袍,除大量採用金線外,還摻以孔雀羽,金翠奪目,以顯示華貴和至高無上。
緙絲所用經線通常為生絲,宋代經線多為雙股加捻,有著更好的韌性和耐受性。元代之後緙絲多為實用,受此影響經線便也大多改為雙股弱捻或雙股無捻,以此織出的緙絲更為柔軟。現今所織緙絲多以欣賞為主,因此所用經線多為雙股加捻,只在織造一些柔然度有較高要求的實用品時使用不加捻或熟絲經線。經線排列密度宋元多為50-70針(每寸排列的根數),明清以後多為80-90針。但這不是絕對的標準,如宋代《朱克柔山茶蝴蝶圖》經線密度就達到90針。經線密度還是根據作品用途而定,緙織圖案較簡單的實用品時經線密度就不需要太高。
北宋《朱克柔山茶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緙絲織造中所用緯線為染色熟絲,現在緙織所用緯線絕大部分為八芯雙股加捻,緙織密度為40緯/cm左右。而在精細處採用八芯單股加捻緙織,密度可達80緯/cm以上。從現有歷代緙絲實物可知,緙織所用緯線大多使用無捻或弱捻緯線。宋元時大部分為單股絲線,密度能達到100緯/cm左右。元後期至明時,所用緯線大量出現為雙股無捻或弱捻線,密度很少能達到80緯/cm以上,大部分為60-80緯/cm之間。清代緙絲緯線單股與雙股無捻線使用率都比較高,單股密度能達到60-70 緯/cm,雙股密度大部分為40-50 緯/cm之間。
通過了解存世的歷代緙絲作品特點及緙絲相關技術指標,能大致把握緙絲的發展脈絡,以此也可為緙絲斷代提供一定依據。
緙絲織機
南宋《沈子蕃青碧山水》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精工與否依據美學
除去年代和歷史賦予緙絲作品的價值,我們仍需要判定一幅緙絲是否屬於精品。緙絲是絲織的圖畫,因此需要看畫面內容和表達是否符合美學,這一點需要有一定的修養和閱歷為基礎,很難有明確的衡量標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如果對緙絲技藝技法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則通過技藝技法的運用就能判定作品是否為精品。如果了解不深,也可從如下幾方面來判定緙絲的優劣。首先,最直觀的就是織物緯線橫向寬幅是否始終保持,即使緯線略有鬆緊寬幅變化也只在幾個毫米之間,如果作品已裝裱或剪裁則只能略過這一步。其次,細看織物緯線緙織密度是否均勻,一旦緙織不均勻,最直觀地就會出現織物不平或光澤紋理(如波浪紋或虎紋);另外判斷均勻與否,還可通過多點選取,查看單位長度(通常為1寸或1厘米)中的經線或緯線條數是否集中在一個較小的區間內。最後,細看織物畫面線條色彩是否變化自然,比如花鳥題材緙絲中葉片花瓣色彩的暈染過渡處理,以及書法緙絲作品中豎畫及斜向筆畫的緙織都對技法處理有較高的要求。處理不當,則色彩過渡生硬如刺,線條轉折不暢,邊緣如破縫,鋸齒稜角明顯。一幅緙絲如果能較好地滿足以上幾個標準,則這幅緙絲便可算是精工了。 https://bit.ly/2JTq5Ah
----------------------------
畫家圈國畫講堂第一百二期:子蕃 與《緙絲梅鵲圖軸》
2016-09-20 
沈子蕃,南宋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緙絲名匠。沈子蕃的緙絲作品以書畫為粉本,設色高雅古樸,生動傳神,令人嘆為觀止。代表作有原清宮養心殿所藏花鳥圖軸、重華宮沈子蕃緙絲梅雀圖軸等均為其傳世佳作。作品有故宮博物院藏《梅鵲圖》等。
【名稱】緙絲梅鵲圖軸【作者】沈子蕃【年代】南宋 縱104cm,寬36cm。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軸絲質,依畫稿緙織。以十五六種色絲裝的小梭代筆,巧妙搭配,畫面色澤和諧。以「通經斷緯」的手法緙織,並嫻熟地運用了多種緙絲技法。所用絲線之經密度20根/cm,緯密度44-46根/cm,精工細密。 此緙絲圖很好地體現了原畫稿疏朗古樸的意趣,畫面生動,清麗,典雅,是沈子蕃為數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時期緙絲工藝傑出的代表作。 圖下方緙有「子蕃制」、「沈氏」方印,玉池有「蕉林梁氏書畫之印」、「果親王府圖書記」、乾隆帝御筆「樂意生香」,並鈐有「乾隆宸翰」、「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石渠定鑒」、「寶笈重編」、「石渠寶笈」、「乾隆鑑賞」、「嘉慶御覽之寶」、「宜子孫」、「重華宮鑑藏寶」等印記,可見這幅作品在清皇室藏品中占有重要位置  https://bit.ly/2JXzmaj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