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王碑,又稱廣開土大王碑,全稱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碑址現在中國吉林省集安市集安鎮好太王陵東。1961年,作為高句麗墓葬建築洞溝古墓群的一部分,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ttps://bit.ly/2WukXs4
立碑背景
此碑為高句麗第二十代長壽王為紀念其父好太王的功績,於414年(長壽王二年,東晉義熙十年)立於好太王陵東側。它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體呈方柱型,高6.39米,底部寬在1.34—1.97米之間,四面環刻碑文,字體介於漢字隸書與楷書之間,上面共有文字1775個,其中141字已脫落無法辨識。
碑文內容
碑文內容分3部分:第一部分記述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說明高句麗始祖鄒牟王是北夫余部落的人,並簡述好太王的行狀:是故國壤王的兒子,「生而雄偉,有倜儻之志。」412年,「昊天不弔,卅有九,宴駕棄國。」414年,即「甲寅年九月九日乙酉,遷就山陵。」諡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第二部分記述好太王伐百濟、救新羅、敗倭、征東夫余過程中攻城掠地並掠得牲口等史實,碑文中主要記載對百濟和倭的討伐戰爭同時救援新羅。因此,好太王率大軍打敗倭,征服百濟,奪得百濟64座城,1400多個村子;第三部分根據好太王遺教,對好太王墓守墓人煙戶來源和家數作了詳細記載,並刻記「不得轉賣守墓人」的法令。
好太王碑拓本,今藏東京國立博物館
後世研究
自唐代後,集安一帶荒涼,好太王碑漸漸被人遺忘。清朝初年的康熙、乾隆之世,長白山山區被封禁200多年,好太王碑被淹沒在荒野漫草之中。清光緒三年(1877年),桓仁設縣,書啟關月山發現了好太王碑,由於內容涉及朝鮮半島和當年日本列島倭人的活動,1959年後受到亞洲一些國家的關注,各國學者(朝鮮、韓國、日本)以不同目的對其做了研究,並發表了論文。由於碑體嚴重風化,碑文剝蝕不清,加之傳世拓本多是經拓工用石灰在碑面上作了修補之後製成的,致使對此碑的釋讀分歧很大。1980年代初,中國學者經過深入調查,新識讀89字,認定各家有爭議的字62個,查明過去認為是脫文而實際無字29個,共解決了180字,從而使好太王碑的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近年來各國史學界圍繞著該碑文產生了一些爭議,重點在「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海(或作「每」)破百殘,□□新羅以為臣民。」一句(缺字可能是「任那」或「又破」等字)。因為這段話似乎指出倭國曾擊破百濟,並使新羅服屬;而辛卯年征韓之事,恰好符合《日本書紀》神功皇后「遠征三韓」的紀錄。不過《日本書紀》是一部可信性有限的典籍。朝鮮半島的朴時亨、李進熙認為日本在391年不具備征服百濟和新羅的能力。許多人[誰?]也認為,在頌揚高句麗國王的石碑上記錄倭的功績是不合常理的。朴時亨、李進熙還發現倭的科技在當時是遠遠落後於朝鮮半島的。因此倭統治朝鮮半島南部也是不切實際的。在日朝鮮歷史學家李進熙認為日本在其占領中國東北期間對石碑進行了篡改。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徐建新2006年論文中提出1881年的拓本後, 李進熙的觀點已被學界否定。
亦有另一種說法對此句之斷讀方式有不同的看法,將此句讀為「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海,破,百殘、□□、新羅以為臣民。」(缺字為「任那」),或「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每破,百殘、□□、新羅以為臣民。」。意即日本自從辛卯年以來開始,有船隻渡海來到朝鮮半島,船隻及行裝破落,百濟、任那及新羅等國都會將這些「難民」收為「臣民」。此說法將神功皇后的「征韓」解讀為當時日本發生政變,是以身懷六甲亦不得不率眾渡海避難,部眾分別得到百濟、任那和新羅的收留,後亂事平定,神功皇后得以返回日本,重掌政權。
最新研究:近肖古王時期百濟勢力達到頂峰,371年擊敗高句麗之後,開始向東方的新羅擴張。此時新羅國力弱小,無法抵擋百濟的攻勢,喪失大部分國土,因此向隔海的倭國求援。 倭國從390年﹝辛卯年﹞開始出兵渡海援救新羅,倭國軍隊在新羅境內幫助新羅守軍,多次抵擋百濟攻勢。 392年至396年間,高句麗多次擊敗百濟,百濟無力顧及新羅,倭國幫助新羅軍隊,擊敗百濟佔領軍,逐步收復失土。 396年百濟阿莘王向高句麗投降,百濟勢力衰退。倭國趁機奪取新羅,到399年時已佔領新羅全境。 「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每破百殘,婁救新羅,以為臣民。」 「九年己亥,百殘違誓與倭和通。王巡下平穰,而新羅遣使白王雲,倭人滿其國境,潰破城池,以奴客為民,歸王請命。」
保護管理
為了保護此碑,1928年曾建築過木質碑亭。1965年,對碑作了化學封護。1977年,在碑座四周修築大型加固的石壇,同時對碑體作了再次封護。1982年,擴大保護區,重建大面積圍牆,修築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型永久性碑亭,並設有專人進行保護管理
https://bit.ly/2WukXs4
--------------------------------------
魏晉南北朝|《好大王碑》,此碑書法似隸似楷,有秦詔版遺意
《好大王碑》全稱《高麗好大王碑》,又稱《廣開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為東晉時期高句麗第19代王談德(374—413)的記功碑。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體呈方柱型,高6.39米,底寬在1.34—1.97米之間,四面環刻碑文。清光緒年間(1880年前後)出土。
此碑乃高句麗第二十代長壽王為紀念第十九代王談德而建。碑文敘述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和談德的戰功。此碑書法似隸似楷,有秦詔版遺意。方整純厚,氣靜神凝,遒古樸茂,屬筆勢寬綽高美一宗。與東漢諸碑刻隸書相比,別具風格,故此碑名冠古今。
碑文為漢字 , 大小在 9-10 厘米左右 , 為方嚴厚重的隸書 , 也保留部分篆書和楷書,形成一種方方正正的書法風格 , 是我國書法由隸入楷的重要例證之一。
《好大王碑》全名《高句麗好大王碑》。東晉羲熙十年,高句麗二十代王為紀念其父好大王(亦稱廣開土王)談德功績而建。 碑在今吉林省鴨綠江北之集安縣。光緒初年始發現。碑高二丈余(六米多),廣四尺余(一米多),隸書四面環刻,計四十四行,每行四十一字,字徑四寸。此碑字體方整,用筆少波磔,凝重古樸,寬博大方,亦隸亦楷,大異漢唐諸碑。碑文記有新羅日本部分戰爭史實,為近代考證學家所理視
---------------------------------
https://bit.ly/2MeeKwC
《好大王碑》全稱《高麗好大王碑》,又稱《廣開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為東晉時期高句麗第19代王談德(374—413)的記功碑。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體呈方柱型,高6.39米,底寬在1.34—1.97米之間,四面環刻碑文。清光緒年間(1880年前後)出土。據考為東晉義熙十年(414)刻,隸書。縱612厘米,橫185厘米,44行,行41字。在吉林省集安縣。為六米多高的巨碑。
此碑乃高句麗第二十代長壽王為紀念第十九代王談德而建。碑文敘述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和談德的戰功。此碑書法似隸似楷,有秦詔版遺意。方整純厚,氣靜神凝,遒古樸茂,屬筆勢寬綽高美一宗。與東漢諸碑刻隸書相比,別具風格,故此碑名冠古今。
好太王碑建立於東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 414 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這種石料多見於集安的良民和上下活龍一帶的鴨綠江邊。碑體呈方柱型,高6.39米,底部寬在1.34—1.97米之間,四面環刻碑文,字體介於漢字隸書與楷書之間,除去行文及碑石缺損空刻 ,上面共有文字1775個,記述了好太王一生東征西討的戰爭功績和有關高句麗起源及建國的神話傳說,同時對守墓煙戶也做了規定,它是研究漢魏之際高句麗政權形成和發展的僅存資料,是我國碑刻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好太王碑猶如一個碩大的驚嘆號,在提示人們不要忘記歷史。
碑文為漢字 , 大小在 9-10 厘米左右 , 為方嚴厚重的隸書 , 也保留部分篆書和楷書,形成一種方方正正的書法風格 , 是我國書法由隸入楷的重要例證之一。 https://bit.ly/2MeeKwC
--------------------
《好大王碑》是高句麗王朝的長壽王為銘記其父永樂太王的功績而立。碑文記敘了永樂大王當政寸討稗麗、攻百濟、救新羅,伐夫余、敗倭寇的赫赫戰功。該碑立於好太王陵寢東側。因永樂大王死後諡為「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故又稱其為《好大王碑》。
《好大王碑》自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發現以來,一直備受學術界矚目,中國、朝鮮、韓國、日本等國都對其作了大量的研究,書法界也對其藝術價值給予了充分肯定。由於該碑形體巨大,發現又較晚,故拓本流傳較少,影印出版也不多見,現在能見到的全文的影印本有吉林文史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及四川美術出版社的版本:其中吉林文史版選本最好。https://bit.ly/2McQoDz
---------------------------------
《好大王碑》樣頁點擊右鍵直接下載此本 https://bit.ly/2M8A1I5
  全稱《高麗好大王碑》,又稱《廣開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 它是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高句麗重要碑刻。清光緒年間(1880年前後)出土。在吉林省集安市東4公里在太王與果樹兩鄉交界的公路旁,其西約200米處為好太王陵。好太王,名安,《三國史記》作談德,391年即位,號永樂太王,逝於412年,諡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據考此碑為東晉義熙十年(414)刻,是其子長壽王建立的。為六米多高的巨碑。
  碑由一方柱形角礫凝灰岩巨石略加修琢而成,石質粗礪,碑面不平。高6.39米,底部寬1.34~1.97米,頂部寬1~1.6米,第3面最寬處可達2米。整個碑體矗立在一塊花崗岩石板上。碑的四面均鑿有天地格,而後再施豎欄。碑文鐫刻在豎欄內,四面環刻,共44行,每行足字41字,原刻總計1775字,其中141字已脫落無法辨識。碑文為漢字, 大小在9-10 厘米左右, 為方嚴厚重的隸書,少波磔,保留部分篆書和楷書,形成一種方方正正的書法風格, 是我國書法由隸入楷的重要例證之一。書法方嚴端莊、樸茂古拙,備受書家賞識。
  碑文內容分3部分:第一部分記述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並簡述好太王的行狀;第二部分記述好太王徵碑麗、伐百濟、救新羅、敗倭寇、征東夫餘過程中攻城掠地並掠得生口等史實;第三部分根據好太王遺教,對好太王墓守墓人煙戶來源和家數作了詳細記載,並刻記不得轉賣守墓人的法令。碑銘是研究高句麗歷史的珍貴資料,由於內容涉及朝鮮半島和當年日本列島倭人的活動,所以自光緒初年發現以來,備受中外史家關注。由於碑體嚴重風化,碑文剝蝕不清,加之傳世拓本多是經拓工用石灰在碑面上作了修補之後製成的,致使對此碑的釋讀分歧很大。80年代初,中國學者經過深入調查,新識讀89字,認定各家有爭議的字62個,查明過去認為是脫文而實際無字29個,共解決了180字,從而使好太王碑的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為了保護此碑,1928年曾建築過木質碑亭。1965年,對碑作了化學封護。1977年,在碑座四周修築大型加固的石壇,同時對碑體作了再次封護。1982年,擴大保護區,重建大面積圍牆,修築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型永久性碑亭,並設有專人進行保護管理。
  好太王碑文大體主分三段內容。
  第一段記敘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 惟昔始祖, 鄒牟王之創基也。出自北夫餘, 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 生而有聖德。口口口口命駕, 巡幸南下, 路由夫餘奄利大水。王臨津言曰:"我是皇天之子, 母河伯女郎, 鄒牟王。為我連葭浮龜" 。應聲即為連葭浮龜, 然後造渡。於沸流谷, 忽本西, 城山上而建都焉。
  據此,多數學者認為高句麗始祖鄒牟王出自北夫餘(扶餘是以現吉林市為中心的兩漢時期最強盛的民族政權)高句麗始祖由扶餘南下至渾江流域的卒本川(現桓仁五女山城)創立了高句麗政權。
  好太王名談德,是故國壤王的兒子。“生而雄偉,有倜儻之志”。公元391 年, 只有18歲的高安繼承王位。公元412 年,昊天不弔, 卅有九, 宴駕棄國。公元414 年,即甲寅年九月廿九日乙酉, 遷就山陵。“諡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好太王在位22年,高句麗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繁榮, 軍事力量強大。碑文記載,“庶寧其業,國富民殷,五穀豐熟”。為了紀念好太王一生的功業,銘刻守墓煙戶,立了這塊碑。
  第二段以較大的篇幅,記錄了好太王一生東征西討,開拓疆土的戰事和軍事活動。 
  公元395年,王以碑麗不歸口口,躬率往討。 
  公元396年,王躬率水軍討伐殘國。 
  公元398年,教遣偏師觀帛慎土谷,因便抄得莫斯羅城,加太羅谷男女三百餘人。 
  公元399年,百殘違誓,與倭和通,王巡下平穰。 
  公元400年,教遣步騎五萬,往救新羅。 
  公元404年,倭不軌,侵入帶方界,王躬率征討。 
  公元407年,教遣步騎五萬,攻打百濟。斬煞蕩盡。 
  公元410年,王躬率大軍討東夫餘。 
  碑文中主要是對百濟和倭的討伐戰爭,同時救援新羅。百濟和新羅是朝鮮半島南部,洛東江以西以東的兩個國家。倭則是日本列島上的古代國家。倭人多次渡海到朝鮮半島侵擾新羅、百濟,並與百濟聯兵向高句麗南部邊境進犯。因此,好太王親率大軍打敗倭寇,征服百濟,奪得百濟64座城,1400多個村子。
  公元396 年,好太王討百濟,退倭寇之戰,為出師有名,碑文刻下了原因,這就是有名的“辛卯年”條,在第一面第八行下部和第九行上部,百殘、新羅,舊是屬民,由來朝貢。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每破百殘、新羅, 以為臣民。過去釋文中,大都將“每” 釋作“海”。同時在斷句、解釋上也有較大的區別。至今國內外學者也有很大的分岐。
 好太王的一生,攻城略地,表現了強大的武功,將碑文和有關文獻結合,可看出其戎馬生涯的全部。當然,碑文不記好太王失利之戰,並不是說從來未打過敗仗。另外,碑文中的“步騎五萬”恐有誇大成分。儘管如此,碑文中記載的史實,可信程度高,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第三段銘刻了好太玉的守墓煙戶, 國煙30, 看煙300,共330家。國煙的身份比看煙的身份略高些,其比例關係為以一帶十,成為高句麗社會什伍制度的縮影。
  同時,還鐫刻了好太王存時教言與守墓制度等,對於研究高句麗的社會生活及王族喪葬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初康乾之世,長白山區被封禁二百多年。好太王碑被淡沒在荒煙浸草之中。清光緒三年(1877 年),桓仁設縣,書啟關月山發現了好太王碑。百多年來,人們捶拓、考釋、研究,好太王碑在國際上已成為一種專門學科。不斷掀起研究的熱潮。
現代書家費聲騫評《好太王碑》:“此碑書風古樸方整,有篆書遺意,惜字跡多風化剝蝕。”
   好太王碑是現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麗考古史料。好太王碑的發現,確認了自中世紀以來為世人遺忘的高句麗文明及中心之所在, 在東北亞考古遺跡中佔有重要地位。https://bit.ly/2M8A1I5
-----------------
一、《好大王碑》概述   《好大王碑》,全稱《高句麗廣開土境平安好大王陵碑》,又稱《廣開大王陵碑》。碑高 6.39米,是由一塊天然的角礫凝灰岩石柱稍加修飾後刻成。由於刻碑石質疏鬆,雖是方形卻不甚規則,四面寬窄不等:東南向第一面寬1.34米至1.61米,西南向第二面寬1米至1.44米,西北向第三面寬1,93米至2米,東北向第四面寬1米至1.45米。碑面鑿有界格,界格約12.5厘米互14匣米間,字一般橫長10厘米,高9厘米。第一面碑文11行,第二面10行,第三面14行,第四面9行,行皆41字,除去空格,共計1775字。該碑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石碑之一。   《好大王碑》是高句麗王朝的第2u代王長壽王為銘記其父永樂太王的功績而立。碑文記敘了永樂大王當政寸討稗麗、攻百濟、救新羅,伐夫餘、敗倭寇的赫赫戰功。該碑立於好太王陵寢東側。因永樂大王死後謚為“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故又稱其為《好大王碑》。 《好大王碑》自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發現以來,一直備受學術界矚目,中國、朝鮮、韓國、日本等國都對其作了大量的研究,書法界也對其藝術價值給予了充分肯定。由於該碑形體巨大,發現又較晚,故拓本流傳較少,影印出版也不多見,現在能見到的全文的影印本有吉林文史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及四川美術出版社的版本:其中吉林文史版選本最好,但卻由於原拓風蝕痕跡嚴重而極難辯識,不便臨習,故本文所選字例多出自四川美術出版社的影印本。二、《好大王碑》的藝術特色《好大王碑》的書法雄強厚重、樸茂沉穩,結構恢弘,平實、 穩正,佈局嚴整、古樸、肅穆,用筆簡散,無波磔頓挫,如錐畫沙,在書法史上以其鮮明的個性獨樹一幟,是書法藝術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好大王碑》的藝術特點大致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表現:   (一)圓渾澀勁、雄厚奔放的用筆讀《好大王碑》,首先感覺到的,也是印象最深的,是其恢弘的氣勢:雖然其點畫疏散恣肆,但卻圓渾凝重,澀勁異常。在《好大王碑》中,那些看似簡單的線條立體感極強,雖沒作過多變化,但節奏感依然強烈,造成極強的視覺效果。 《好大王碑》用筆簡單、便捷,有些地方甚至略顯草率,但其筆劃所表現出的卻是在完備法度下的天真爛漫的效果。其入筆或逆鋒或折鋒,力求渾圓澀勁,完好地保留了石刻篆書的傳統筆法,使其線條圓渾勁澀而富有韌性,天真爛漫而蘊藉含蓄,筆勢雖無頓挫、無波磔,卻也能收放自如,筆隨意行,《好大王碑》的用筆波磔不顯,也無典型的“蠶頭燕尼”,但就在這種看似簡單的線條中,卻蘊藏著極強的生命力和來自荒野的飄逸,這種古拙、渾圓、真率的線條,既表現出了書寫者筆勢的酣暢,又使線條出其不意地充滿靈動和古雅,既疏散有致,又玉潤珠圓。 (二)疏簡開張、跌宕奇逸的結字《好大王碑》獨特的用筆造就了風格獨特的線條,而由這種線條來構成的單字,一個個似野鶴閒鷗,儀態自具,將書寫者胸中蘊含的波瀾自然而然地釋放了出來,《好大王碑》的結字立足於平正,雖取勢開張,卻不作縱橫馳騁狀,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力求整傷而不傷於呆滯。它結字體勢多取橫勢,具有明顯的分背之勢,雖然其中也有個別字取縱勢,但放之通篇中卻也不顯突兀,而是成為調節其行氣的妙招。 《好大王碑》這種以隸為體、篆籀為用、平正而不呆滯、奇宕而不珏怪,雅而不媚,渾和而不俗濁的結字方式,在漢以後的隸書刻石中極難得一見,即使將其放之於漢隸中,其藝術品格當也不在“三頌”之下。 (三)雍容古雅、天真爛漫的章法《好大王碑》整體章法氣勢恢弘,雍容古雅,既得力於疏簡開張、跌宕奇逸的結字方式,也得力於自身獨有的雄偉宏大的體積和粗礫斑駁的石質:在如此巨大的石碑上刻寫碩大的文字,結構簡單也好,複雜也好,體勢飛動也好,平正也好,其本身都能構成一股強大的衝擊力,而《好大王碑》更為準得的是在如此雄渾博大的塊面中,仍能立足千古雅,既雍容大度、爛漫天真,又不失情巧雅緻:以疏密不齊的佈局穩妥地處理好碩大與雅逸的關係,也使其自身章法帶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三、《好大王碑》的基本筆法    《好大王碑》古拙自然,樸厚敦:實,筆劃飛動,恣肆奇逸,這應歸結為該碑的筆法之功。其筆劃的質感、形態,處處流露出篆書的意趣,講究神完氣足、氣定神閒,充分體現了書體過渡期所產生的獨特的藝術魅力。所以說,臨寫《好大王碑》時,如有一定的篆書基礎,則會較容易寫出神韻來。  (一)點   1.點的基本形態。 《好大王碑》的點主要可分為圓點,方點,尖點。  (1)圓點   在《好大王碑》中,圓點使用較多,如圖二“之”、“祖”、“葭”、“焉”等字中的點。圓點起宅向左上方入筆,轉鋒後向右下旋,作圓頓,再向左上方收筆。完成後的圓點神完氣足,如珠墜地。  (2)方點   方點如圖二“熟”、“駕”、 “為”,“燕”等字中的點,多在幾個點並列時使用。方點起筆逆入稍右即轉鋒下行,略停後向左折筆,向上收筆,似在畫一方框,只是要鋒鋒相疊。方點端莊雅緻
https://bit.ly/2M8o3hy
----------------------------------------
好太王碑 整拓欣賞
2015-10-04 https://bit.ly/2MbkzuV
【經典名碑】
好太王碑 整拓欣賞
全稱《高麗好大王碑》,又稱《廣開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 它是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高句麗重要碑刻。清光緒年間(1880年前後)出土。在吉林省集安市東 4公里在太王與果樹兩鄉交界的公路旁,其西約 200米處為好太王陵。好太王,名安,《三國史記》作談德,391年即位,號永樂太王,逝於412年,諡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據考此碑為東晉義熙十年(414)刻,是其子長壽王建立的。為六米多高的巨碑。
碑由一方柱形角礫凝灰岩巨石略加修琢而成,石質粗礪,碑面不平。高6.39米,底部寬1.34~1.97米,頂部寬1~1.6米,第3面最寬處可達2米。整個碑體矗立在一塊花崗岩石板上。碑的四面均鑿有天地格,而後再施豎欄。碑文鐫刻在豎欄內,四面環刻,共44行,每行足字41字,原刻總計1775字,其中 141字已脫落無法辨識。碑文為漢字 , 大小在 9-10 厘米左右 , 為方嚴厚重的隸書 ,少波磔,保留部分篆書和楷書,形成一種方方正正的書法風格 , 是我國書法由隸入楷的重要例證之一。書法方嚴端莊、朴茂古拙,備受書家賞識。
碑文內容分 3部分:第一部分記述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並簡述好太王的行狀;第二部分記述好太王征碑麗、伐百濟、救新羅、敗倭寇、征東夫余過程中攻城掠地並掠得生口等史實;第三部分根據好太王遺教,對好太王墓守墓人煙戶來源和家數作了詳細記載,並刻記不得轉賣守墓人的法令。碑銘是研究高句麗歷史的珍貴資料,由於內容涉及朝鮮半島和當年日本列島倭人的活動,所以自光緒初年發現以來,備受中外史家關注。由於碑體嚴重風化,碑文剝蝕不清,加之傳世拓本多是經拓工用石灰在碑面上作了修補之後製成的,致使對此碑的釋讀分歧很大。80年代初,中國學者經過深入調查,新識讀89字,認定各家有爭議的字62個,查明過去認為是脫文而實際無字29個,共解決了180字,從而使好太王碑的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好太王碑534 x 122 cm + 545 x 165 cm + 532 x 112 cm.
https://bit.ly/2MbkzuV
----------------------------------
《好大王碑》概述
《好大王碑》,全稱《高句麗廣開土境平安好大王陵碑》,又稱《廣開大王陵碑》。碑高 6.39米,是由一塊天然的角礫凝灰岩石柱稍加修飾後刻成。由於刻碑石質疏鬆,雖是方形卻不甚規則,四面寬窄不等:東南向第一面寬 1.34米至1.61米,西南向第二面寬1米至 1.44米,西北向第三面寬1,93米至2米,東北向第四面寬1米至1.45米。碑面鑿有界格,界格約12.5厘米互14匣米間,字一般橫長10厘米,高9厘米。第一面碑文11行,第二面10行,第三面14行,第四面9行,行皆41字,除去空格,共計1775字。該碑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石碑之一。
《好大王碑》是高句麗王朝的第2u代王長壽王為銘記其父永樂太王的功績而立。碑文記敘了永樂大王當政寸討稗麗、攻百濟、救新羅,伐夫余、敗倭寇的赫赫戰功。該碑立於好太王陵寢東側。因永樂大王死後諡為「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故又稱其為《好大王碑》。
《好大王碑》自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發現以來,一直備受學術界矚目,中國、朝鮮、韓國、日本等國都對其作了大量的研究,書法界也對其藝術價值給予了充分肯定。由於該碑形體巨大,發現又較晚,故拓本流傳較少,影印出版也不多見,現在能見到的全文的影印本有吉林文史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及四川美術出版社的版本:其中吉林文史版選本最好,但卻由於原拓風蝕痕跡嚴重而極難辯識,不便臨習,故本文所選字例多出自四川美術出版社的影印本。
二、《好大王碑》的藝術特色
《好大王碑》的書法雄強厚重、朴茂沉穩,結構恢弘,平實、穩正,布局嚴整、古樸、肅穆,用筆簡散,無波磔頓挫,如錐畫沙,在書法史上以其鮮明的個性獨樹一幟,是書法藝術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好大王碑》的藝術特點大致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表現:
(一)圓渾澀勁、雄厚奔放的用筆
讀《好大王碑》,首先感覺到的,也是印象最深的,是其恢弘的氣勢:雖然其點畫疏散恣肆,但卻圓渾凝重,澀勁異常。在《好大王碑》中,那些看似簡單的線條立體感極強,雖沒作過多變化,但節奏感依然強烈,造成極強的視覺效果。《好大王碑》用筆簡單、便捷,有些地方甚至略顯草率,但其筆畫所表現出的卻是在完備法度下的天真爛漫的效果。其入筆或逆鋒或折鋒,力求渾圓澀勁,完好地保留了石刻篆書的傳統筆法,使其線條圓渾勁澀而富有韌性,天真爛漫而蘊藉含蓄,筆勢雖無頓挫、無波磔,卻也能收放自如,筆隨意行,《好大王碑》的用筆波磔不顯,也無典型的「蠶頭燕尼」,但就在這種看似簡單的線條中,卻蘊藏著極強的生命力和來自荒野的飄逸,這種古拙、渾圓、真率的線條,既表現出了書寫者筆勢的酣暢,又使線條出其不意地充滿靈動和古雅,既疏散有致,又玉潤珠圓。
(二)疏簡開張、跌宕奇逸的結字
《好大王碑》獨特的用筆造就了風格獨特的線條,而由這種線條來構成的單字,一個個似野鶴閒鷗,儀態自具,將書寫者胸中蘊含的波瀾自然而然地釋放了出來,《好大王碑》的結字立足於平正,雖取勢開張,卻不作縱橫馳騁狀,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力求整傷而不傷於呆滯。它結字體勢多取橫勢,具有明顯的分背之勢,雖然其中也有個別字取縱勢,但放之通篇中卻也不顯突兀,而是成為調節其行氣的妙招。《好大王碑》這種以隸為體、篆籀為用、平正而不呆滯、奇宕而不珏怪,雅而不媚,渾和而不俗濁的結字方式,在漢以後的隸書刻石中極難得一見,即使將其放之於漢隸中,其藝術品格當也不在「三頌」之下。
(三)雍容古雅、天真爛漫的章法
《好大王碑》整體章法氣勢恢弘,雍容古雅,既得力於疏簡開張、跌宕奇逸的結字方式,也得力於自身獨有的雄偉宏大的體積和粗礫斑駁的石質:在如此巨大的石碑上刻寫碩大的文字,結構簡單也好,複雜也好,體勢飛動也好,平正也好,其本身都能構成一股強大的衝擊力,而《好大王碑》更為準得的是在如此雄渾博大的塊面中,仍能立足千古雅,既雍容大度、爛漫天真,又不失情巧雅致:以疏密不齊的布局穩妥地處理好碩大與雅逸的關係,也使其自身章法帶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三、《好大王碑》的基本筆法
《好大王碑》古拙自然,樸厚敦:實,筆畫飛動,恣肆奇逸,這應歸結為該碑的筆法之功。其筆畫的質感、形態,處處流露出篆書的意趣,講究神完氣足、氣定神閒,充分體現了書體過渡期所產生的獨特的藝術魅力。所以說,臨寫《好大王碑》時,如有一定的篆書基礎,則會較容易寫出神韻來。
(一)點
1.點的基本形態。《好大王碑》的點主要可分為圓點,方點,尖點。
(1)圓點  在《好大王碑》中,圓點使用較多,如圖二「之」、「祖」、「葭」、「焉」等字中的點。圓點起宅向左上方入筆,轉鋒後向右下旋,作圓頓,再向左上方收筆。完成後的圓點神完氣足,如珠墜地。
(2)方點  方點如圖二「熟」、「駕」、「為」,「燕」等字中的點,多在幾個點並列時使用。方點起筆逆入稍右即轉鋒下行,略停後向左折筆,向上收筆,似在畫一方框,只是要鋒鋒相疊。方點端莊雅致,在多用圓筆的《好大王碑》中殊顯特別,起到了情趣上的調節作用。
(3)尖點  尖點有上尖點、下尖點之分。上尖點,如圖一「海」、「冶」、「率」、「赦」等字中的點,起筆向左上提鋒,然後調轉筆鋒向右下頓行,取弧勢,筆至左下部後向右上回鋒收筆。上尖點又可分為左傾、右傾兩種,用筆相同,只是下行筆及回鋒時方向略有不同。下尖點,如圖二「來」、「道」、「城」、「恩」等字中的點,起筆取平勢,右頓後向左下方行筆,至尾向上收筆回鋒。整個過程乾淨爽利,筆勢險峭。下尖點也分為左傾、右傾兩種,寫時因需要而決定筆尼部傾斜方向。
尖點起筆方圓互用,生動有致,在平和的用筆、跌宕的結字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2、點的組合
在《好大王碑》中,由於筆畫相對於其他碑刻簡單直白,所以在筆畫的組合上多採用不同形態的基本點畫來組合,以使其避免落人單調枯燥之中。點的組合主要有對應點、豎兩點、豎三點、橫三點、橫四點、心字點等。
(1)對應點  如圖三「葭」、「來」、「道」、「羊」等字中的對應點。對應點相對應的兩點多為上開下台的狀態,有時也有上合下開的狀態。這種點的組合一般落筆較輕捷,點的類型則因字形、筆畫的繁簡變化而定,字形簡者變化略大,字形繁者變化略小,有的 則選用兩個極其 相似之點。
(2)豎兩點  如 圖 四「母」、「於」、「龍」、「率」等字中點的組合,豎兩點在整個字中占位雖小,但用筆卻多重宅,在整個字中較為顯眼。在其組合上,一般都選用形態不同的點,以求變化。
(3)豎三點  豎三點通常指「氵」旁,如圖五「河」、「津」、「浮」,「渡」等字中點的組合。豎三點利用點的形態的不同和相互間距離的不同來增加字的起伏感,以影響字態的變化,使之不至於過分雷同。
(4)橫三點  如圖六「紹」、「孫」、「就」、「績」等字中點的組合。橫三點多出現在「糹」旁中,其間距較為均勻,下筆沉著,力注筆端;雖在一字中僅占四分之一的位置,但在表現上卻比重甚大,有時會成為一字構成的重點所在。
(5)橫四點  如圖七「駕」、「為」、「然」、「焉」等字中點的組合。橫四點位於字的下部,排列平穩,間隔勻稱,用筆渾圓,兩側上部取略向內聚勢。橫四點在排列組合時,其相互間關係有意連之勢,故不能作一一獨立、互不相關的排列。
(6)心字點  如圖八「應」、「忽」、「恩」、「怒」等字中點的組合。心字點特指「心」字的三點,這種點的組合因字而異,或長或圓,或尖或方,點與點間的距離有長有短,全根據具體字而定。心字點的鉤內兩點與鉤外一點上部均取向內聚斂之勢。
(二)橫
1.橫的基本形態
《好大王碑》的橫可分為直橫、燕尾橫兩種。這兩種橫在形態上變化不太大,只是燕尾橫在收筆時略作形態變化。
(1)直橫  如圖一「王」、「天」、「朱」、「大」等字中的橫,起筆回鋒,由右向左,凋轉筆鋒向右行筆,行至末端再回鋒收筆。行筆過程中應用力均勻,平緩而行,略取澀勢,忌浮滑輕飄。
(2)燕尾橫  如圖二「倭」、「臣」、「旦」、「盧」等字中的橫,起筆行筆——如直橫,行筆至筆畫的三分之二處時略作按筆,至畫尼逐漸提筆向右上方略作挑勢,提出「燕尾」。《好大王碑》的燕尾橫與一般隸書中的「蠶頭燕尾」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既沒有「蠶頭」,「燕尾」也不是刻意寫成。
2.橫畫的組合
《好大王碑》的橫畫變化不大,形態上也只有直橫、燕尾橫兩種,在組合上就顯得較單調了,特別是橫的並列,其難度就更大了。—般橫畫之間的變化靠平斜、粗細、直弧來表現,而《好大王碑》沒有這些變化,所以只能靠橫的長短和橫與橫之間的距離大小來表現變化。如圖三「王」、「言」;「連」、「建」等字中橫的組合,其橫與橫間距離均勻者,就由橫畫長短表現變化;間距有變化者,就用長短較統一的橫組合在一起。在橫的組合中,雖說是以直橫為主,但燕尼橫在其中卻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豎
1.豎的基本形態
《好大王碑》中的豎可分為尖收豎、回鋒豎兩種。這兩種豎的區別僅在於收筆時一為回鋒,為出鋒。
(1)尖收豎  如 圖 四「下」、「利」、「水」、「永」等字中的豎,起筆逆鋒,逆勢鋪毫下行,用力均勻,收筆向右側微頓漸提,提出尖勢,再作回鋒空收。這種尖收豎不同於其他碑刻中的尖收豎,也不似單純懸針豎,而是一側平齊,一側略鼓。
(2)回鋒豎  如圖五「年」、「十」、「平」、「卅」等字中的豎,回鋒豎的起筆、行筆與尖收豎大致相同,不同的在於收筆上。收筆時回鋒豎不像尖收豎那樣在空中空回,而是在筆畫中實回,在末端形成圓尾。回鋒豎渾厚有力,尾端有略左傾者,更具平中取險之勢。
2.豎畫的組合
《好大王碑》中豎的基本形態較少,故只能從其長短參差、直斜取勢和收尼變化上做文章。如圖六「昔」、「卵」、「南」、「其」等字中豎畫的組合,有的一豎直立,另一豎上端或下端略作傾斜;有的一豎較長,則另』—豎較短。故此碑的豎畫雖多用篆書筆法,但結體時卻仍多是隸書的情趣。
(四)撇
1.撇的基本形態
《好大王碑》中撇的基本形態可分為回鋒撇、露鋒撇、橫折撇等,而每一種又可分為長、短兩種。
(1)回鋒撇  回鋒撇中的長撇,如圖一「天」、「奄」、「為」、「大」等字中的撇,落筆有露鋒者也有回鋒者,起筆後向左下逆行,運筆要有力度,如逆水行舟,收筆略駐後向右上回鋒。如與捺共用時,二者氣脈相連,有顧盼呼應之趣。
回鋒撇中的短撇,如圖二「我」、「仇」、「後」、「樂」等字中的短撇,其起筆、行筆都與回鋒撇中的長撇基本相同,只是行筆較短,較為迅捷,顯得更加生動勁爽。
(2)露鋒撇   露鋒撇中的長撇,如圖三「創」、「天」、「命」、「於」等字中的長撇,虛逆實入,下筆果斷,起筆後逆勢向左下行筆,略呈弧勢,出鋒前略按,出鋒後空回收勢,取含蓄之趣。 露鋒撇中的短撇,如圖四「伯」、「穰」、「谷」、「猶」等字中的短撇,起筆、行筆皆同於露鋒撇中的長撇,只是行筆略短,收筆更顯尖勢,取峭拔之態。
(3)橫折撇   如圖五「升」、「永」、「又」、「龍」等字中的橫折撇,起筆藏鋒,然後向右行至轉折處,提筆轉鋒向左下行,至尾回鋒收筆。其收筆亦有出鋒者。橫折撇轉折處忌提鋒離紙。
2.撇畫的基本組合
《好大王碑》中撇畫的基本組合可分為上下組合、並列組合、對角組合等多種形式。
(1)上下組合  如圖六「余」、「龜」、「谷」、「廣」等字中撇的組合。這種組合方式多為上部短撇,下部長撇,短撇取橫勢,長撇取豎勢,兩相組合,生動活潑,頗能調節字的形態。
(2)並列組合  如圖七「余」、「應」、「然」、「葭」等字中撇的組合,多為短撇橫向排列,齊整且蘿勁爽感。
(3)對角組合  如圖八「我」、「威」、「於」、「後」等字中撇的組合,多為長、短撇的組合,相互呼應。短撇在上者活潑,長撇在上者雄渾。
(五)捺
1.捺的基本形態
《好大王碑》中捺的基本形態可分為平捺、直捺、短捺三種。
(1)平捺  如圖一「之」、「命」、「是」、「造」等字中的乎捺,起筆藏鋒,逆勢人紙,轉而回鋒,向右行筆,行筆時略向下方傾斜,遲送澀進,走勢平緩。平捺的收筆多出鋒,但收時有的略頓,有的直接出鋒,有的重頓後向上挑出,與一般隸書中的捺腳相似。平捺行筆澀緩,但忌平板遲滯無生氣。
(2)直捺  如圖二「人」、「本」、「太」、「天」等字中的直捺,起筆回鋒,然後調鋒自左上向右下行筆,逐漸按筆至四分之三處後提筆慢慢出鋒。也有少數直捺收筆時略作回鋒。直捺行筆過程中多取直勢,但也有略取弧勢者,皆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3)短捺  如圖三「樂」、「除」、「基」、「東」等字中的短捺。短捺形體短小,捺尼收斂,行筆宜穩健凝練中有生氣。《好大王碑》中,短捺與長點多有相互替換運用者。
2.捺的組合
《好大王碑》中的捺多單獨使用,與撇共同使用者亦較多。如圖四「奄」、「攻」、「天」、「太」等字中的撇捺組合,多取對應之勢,在結字中穩健大方,起到了平衡對稱的作用,且撇、捺形態相近,一左一右,既在結體上使字形穩健,又使字體結構多些開張之勢。
(六)折
1.折的基本形態
《好大王碑》中的折可分為方折和圓折兩大類。
(1)圓折  如圖五「母」、「駕」、「曰」、「因」等字中的折,起筆回鋒,轉鋒向右行,如一般橫的寫法,至轉折處輕提筆鋒,慢慢暗轉筆毫,筆隨腕轉,下行至收筆處稍駐回鋒。圓折是篆書筆法在《好大王碑》中的保留,有渾樸厚重之勢。
(2)方折  如圖六「自」、「帝」、「即」、「世」等字中的折。方折的基本寫法是先寫好橫畫後,提筆離紙,再寫豎畫,豎畫上端與橫畫尼端自然相連,行氣貫通,不可有墨瘤臃結。方折收筆多稍頓回鋒。
2.折的基本組合
折的基本組合多為上下重疊,如圖七「鄒」、「即」、「為」、「遣」等字中的折,在一字中重複出現時力求形態相似,使字態齊整平和。而且在這些宇中,有的折又是左右對列,形成重重疊疊、整飭勻稱的字態。
(七)鉤
1.鉤的基本形態
《好大王碑》中鉤的基本形態有撇鉤、折鉤、捺鉤、心鉤、浮鵝鉤等幾種。現就其中幾種典型形態的寫法講解如下:
(1)撇鉤  如圖一「永」、「於」等字中的鉤,先將筆鋒輕輕逆人,轉而回鋒向左下作引K勢運行,至尾逐漸按毫輕頓,回鋒收筆。
(2)折鉤  如圖二「為」、「駕」等字中的鉤,起筆同橫,轉折處筆鋒暗轉,至折尾順鋒鉤出,鉤勢不甚明顯。
(3)捺鉤  如圖三「殘」、「城」等字中的鉤。在隸書、楷書中表現為戈鉤、背拋鉤的數種鉤都可統稱為捺鉤。這種鉤起筆多回鋒,略帶方切,行筆鋪毫,向右下取弧勢,收筆或微頓回鋒,或平勢向右逐漸挑出。捺鉤用筆舒展,略為開張,在全字中有統領全局的作用。
2.鉤的基本組合
鉤是相對獨立且結構複雜的筆畫,故筆畫組合較少出現,只有個別字中有上下組合和左右組合的,如圖四「殘」、「游」等字。
四、《好大王碑》偏旁部首的基本寫法
1.單人旁
如圖五「儒」、「住」、「伯」、「便」等字中的單人旁,,先寫短撇,回鋒起筆,收筆有回鋒也有出鋒者。豎畫在撇的中間部分起筆,有的則在撇畫的後三分之—一處起筆。單人旁的起筆往往高於右半部,形成左高右低的結構,也有少數相反者。
2.雙人旁  如圖六「後」、「從」、「御」、「備」等字中的雙人旁。雙人旁先寫一短撇,其後寫法與單人旁基本相同,只是要注意兩條短撇間的角度變化。雙人旁在結字中的特徵與單人旁也基本——致。
3.寶蓋頭  如圖匕「安」、「寧」、「富」、「宴」等字中的寶蓋頭。寶蓋頭先寫點,然後寫短豎,其後的橫折轉接處有方有圓,但求自然得體,,由於《好大王碑》中的篆書意態較多,故有些寶蓋頭上的點往往省略不寫。
4.反文旁  如圖一「教」、「敦」、「數」、「敢」等字中的反文旁。《好大王碑》:扣的反文旁有兩種寫法,一種為上部是短撇者,種是延續篆書寫法成寫成「殳」。前者先寫短撇,然後直接折成橫;後者則分成「門」、「又」兩部分。反文旁在整字中所占位置—』殳與左側相等,不因筆畫簡略而占地減少。
5.走之旁  如圖—二「巡」、「連」、「造」、「建」等字中的走之旁。《好大王碑》中,走之旁形態頗為豐富且極盡簡省之能事,致使有的往往儀餘一個大致的輪廓,寫時要根據不同字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先寫一短撇或折弧,然後是——個大折畫。有的則直接寫成一個豎折。
6、三點水  如圖三「河」、「津」、「浮」、「海」等字中的三點水。寫三點水自上而下,點與點之間的距離因字而異,或上緊卜松,或上松下緊。三點水三個點的方圓變化頗繁,規律較少,但下面兩點的行筆卻始終取向上之勢。
7.女字旁  如圖四「始」、「好」、「婁」、「奴」等字中的女字旁。《好大王碑》中女字旁的兩條弧筆在頂端多作連結,有的㈩頭,有的則不出頭,也有不相連結者,但較少。這類偏旁在書寫時—定要注意弧筆的力度,行筆不宜過快。橫的位置也很重要,對字的重心可起到調節作用。
8.木字旁   如圖五「柳」、「析」、「林」、「村」等字中的木字旁。木字旁在書寫時要注意筆畫的長短、方圓變化。一般情況下,木字旁在單字中所占位置略小:於右部。
9.貝字旁   如圖六「負」、「貢」、「賣」、「賊」等字中的貝字旁。貝字旁在單字中所占位置一般較大,特別是在上下結構中,往往能占到一個單字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左右結構中所占位置也往往大於其他部分。貝字旁多取勢疏闊,故其他部分—般都取斂勢,與之相映成趣。
10.絞絲旁  如圖L「紹」、「孫」、「細」、「羅」等字中的絞絲旁。絞絲旁因其本身多弧線,放寫時要以結構的方圓來調整變化,其厂部在《好大王碑》中多演化成三個點,而這三個點的位置及角度的變化也會影響到字的形態。
11.禾字旁  如圖八「利」、「谷」、「稱」、「蘇」等字中的禾字旁。禾字旁在單字中所占位置較少,即使其他部分結構較之更簡,結字時也處於次要位置。在寫禾字旁時,特別要注意撇、捺的角度和長短及與中豎的關係。
12.立刀旁  如圖—「創」、「剖」、「利」、「劉」等字中,的立刀旁。立刀旁由於自身結構簡單,又瘦小,故在結字時與左側部分相距較遠,以和』用筆勢的外張產生疏闊感,故有立刀旁的字一·般感覺都較空靈。
13.耳字旁  如圖二「陵」、「鄒」、「都」、「除」等字中的耳字旁。耳宇旁分左耳旁、右耳旁。左耳旁一般在字中占位較大,不因右側筆畫的繁多而縮小。右耳旁則占位較小,在結字中附隨於左側部分。《好大王碑》中左側耳字旁一般演化成了一長豎連接兩個方口。這種結構是從篆書中變化而來的。
14.土字旁   如圖三「城」、「基」、「至」、「境」等字中的土字旁。字為左右結構時,土字旁取縱勢,與右側緊貼;上下結構時取橫勢,與上部緊連,渾然一體。土字旁取縱勢時,兩橫間過於空曠,故往往加上一點以填補。
15.草字頭  如圖四「蔦」、「模」、「奧」、「蘇」等字中的草字頭。寫草字頭時主要應注意橫上兩點的斜側、方圓變化。長橫則有藏橫和燕尾橫的區別。
16.廣字頭  如圖五「廣」、「庶」、「底」、「麻」等字中的廣字頭。寫廣字頭主要注意長撇的曲直、長短和橫的斷連變化,上部的點亦有圓有尖,與橫有斷有連。
17.提手旁  如圖六「擅」、「掃」、「拔」、「抄」等字中的提手旁。提手旁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短橫與提的夾角大小和豎鉤的位置變化上。豎鉤下端雖無實質的鉤,但在收筆時卻要有回鉤的運筆過程。
五、《好大王碑》的結字特點
1.獨體字  如圖七「也」、「自」、「生」、「子」等字。這類獨體字由於筆畫疏簡,在結字上有較大難度。寫獨體字首先要把它寫活,用筆既要凝重渾樸,又要輕靈生動,做到舉重若輕,在點畫的變化上要收放適度,不到位則侷促,過之則散漫。
2.左右結構  (1)左寬右窄  如圖八「龍」、「戰」、「余」、「就」等字。左寬右窄結構的字左側占的空間大約比右側要多三分之一,寫時要使其左側寬而不散,右側窄而不侷促,重在收合有度。有時由於一側本身太小,還要利用中間留空白來達到左寬右窄的目的,故其留白處更要細心經營。
延伸閱讀:《好大王碑》釋文
《好大王碑》全稱《高麗好大王碑》,又稱《廣開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為東晉時期高句麗第19代王談德(374—413)的記功碑。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體呈方柱型,高6.39米,底寬在1.34—1.97米之間,四面環刻碑文。清光緒年間(1880年前後)出土。據考為東晉義熙十年(414)刻,隸書。縱612厘米,橫185厘米,44行,行41字。在吉林省集安縣。為六米多高的巨碑。
此碑乃高句麗第二十代長壽王為紀念第十九代王談德而建。碑文敘述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和談德的戰功。此碑書法似隸似楷,有秦詔版遺意。方整純厚,氣靜神凝,遒古樸茂,屬筆勢寬綽高美一宗。與東漢諸碑刻隸書相比,別具風格,故此碑名冠古今。
好太王碑建立於東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 414 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這種石料多見於集安的良民和上下活龍一帶的鴨綠江邊。碑體呈方柱型,高6.39米,底部寬在1.34—1.97米之間,四面環刻碑文,字體介於漢字隸書與楷書之間,除去行文及碑石缺損空刻 ,上面共有文字1775個,記述了好太王一生東征西討的戰爭功績和有關高句麗起源及建國的神話傳說,同時對守墓煙戶也做了規定,它是研究漢魏之際高句麗政權形成和發展的僅存資料,是我國碑刻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好太王碑猶如一個碩大的驚嘆號,在提示人們不要忘記歷史。
碑文為漢字 , 大小在 9-10 厘米左右 , 為方嚴厚重的隸書 , 也保留部分篆書和楷書,形成一種方方正正的書法風格 , 是我國書法由隸入楷的重要例證之一。
碑文:
惟昔始祖鄒牟王之創基也,出自北夫餘,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生而有聖德。□□□□□。命駕巡幸南下,路由夫餘奄利大水。王臨津言曰:「我是皇天之子,母河伯女郎,鄒牟王。為我連葭浮龜。」應聲即為連葭浮龜。然後造渡,於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不樂世位,因遣黃龍來下迎王。王於忽本東岡,履龍頁升天。顧命世子儒留王,以道興治,大朱留王紹承基業。沓至十七世孫,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二九登祚,號為永樂太王。恩澤洽於皇天,威武振被四海。掃除不□,庶寧其業。國富民殷,五穀豊熟。昊天不弔,卅有九,晏駕棄國。以甲寅年九月廿九日乙酉遷就山陵。於是立碑,銘記勳績,以示後世焉。其辭曰:
永樂五年,歲在乙未,王以碑麗不息□人,躬率往討。過富山負山,至鹽水上,破其三部洛六七百營,牛馬群羊,不可稱數。於是旋駕,因過襄平道,東來候城,力城,北豊,五備海,游觀土境,田獵而還。百殘新羅,舊是屬民。由來朝貢。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每破百殘,□□新羅,以為臣民。
以六年丙申,王躬率水軍,討伐殘國。軍至□道□,攻取寍八城、臼模盧城、各模盧城、干弖利城、□□城、閣彌城、牟盧城、彌沙城、古舍蔦城、阿旦城、古利城、□利城、雜珍城、奧利城、勾牟城、古模耶羅城、頁□□□□城、分而耶羅城、場城、於利城、農賣城、豆奴城、沸□□利城、彌鄒城、也利城、大山韓城、掃加城、敦拔城、□□□城、婁賣城、散那城、那旦城、細城、牟婁城、於婁城、蘇灰城、燕婁城、析支利城、巖門至城、林城、□□□□□□□利城、就鄒城、□拔城、古牟婁城、閏奴城、貫奴城、豐穰城、曾拔城、宗古盧城、仇天城、□□□□□其國城。殘不服義,敢出百戰。王威赫怒,渡阿利水,遣刺迫城。殘□歸穴,就便圍城。而殘主困逼,獻出男女生口一千人,細布千匹。歸王自誓,從今以後,永為奴客。太王恩赦先迷之愆,錄其後順之誠。於是得五十八城,村七百。將殘主弟並大臣十人,旋師還都。
八年戊戌,教遣偏師,觀帛慎土谷。因便抄得莫新羅城,加太羅谷男女三百餘人。自此以來,朝貢論事。
九年己亥,百殘違誓,與倭和通。王巡下平穰。而新羅遣使白王云:倭人滿其國境,潰破城池,以奴客為民。歸王請命。太王恩慈,稱其忠誠。特遣使還,告以密計。
十年庚子,教遣步騎五萬,往救新羅。從男居城至新羅城,倭滿其中。官軍方至,倭賊退。自倭背急追至任那加羅從拔城,城卽歸服。安羅人戍兵,拔新羅城。鹽城倭滿。倭潰,城內十九,盡拒隨倭。安羅人戍兵,滿羅城。□□其為倭□□□□□言□□□□□□□□□□□□□□□□□□□□□□辭□□□□□□□□□□□□□潰□□羅城,安羅人戍兵。昔新羅寐錦;未有身來朝貢。□國岡上廣開土境好太王,□□□□寐錦,□家僕句,□□□□朝貢。
十四年甲辰,而倭不軌,侵入帶方界。□□□□□石城□連船□□□,王躬率□□,從平穰□□□鋒相遇,王幢要截湯刺,倭寇潰敗,斬煞無數。
十七年丁未,教遣步騎五萬,□□□□□□□□。王師□□合戰,斬殺湯盡。所獲鎧鉀一萬餘領,軍資器械,不可稱數。還破沙溝城、婁城、還住城、□□□□□□那□城。
廿年庚戌,東夫餘舊是鄒牟王屬民,中叛不貢。王躬率往討。軍到餘城,而餘城國駭服。□□□□□那□□。王恩普覆,於是旋還。又其慕化,隨官來者,味仇婁鴨盧、卑斯麻鴨盧、揣社婁鴨盧、肅斯舍鴨盧、□□□鴨盧。凡所攻破,城六十四,村一千四百。
守墓人煙戶:賣句余民,國煙二、看煙三。東海賈,國煙三、看煙五。敦城民,四家盡為看煙。於城一家為看煙。碑利城二家為國煙。平穰城民,國煙一、看煙十。呰連二家為看煙。俳婁人,國煙一、看煙卌三。溪谷二家為看煙。梁城二家為看煙。安夫連廿二家為看煙。改谷三家為看煙。新城三家為看煙。南蘇城一家為國煙。新來韓穢,沙水城,國煙一、看煙一。牟婁城二家為看煙。豆比鴨岑韓五家為看煙。句牟客頭二家為看煙。求底韓一家為看煙。舍蔦城韓穢,國煙三、看煙廿一。古模耶羅城一家為看煙。炅古城,國煙一、看煙三。客賢韓一家為看煙。阿旦城、雜珍城,合十家為看煙。巴奴城韓九家為看煙。臼模盧城四家為看煙。各模盧城二家為看煙。牟水城三家為看煙。干弓利城,國煙一、看煙三。彌鄒城,國煙一、看煙七。也利城三家為看煙。豆奴城,國煙一、看煙二。奧利城,國煙二、看煙八。須鄒城,國煙二、看煙五。百殘南居韓,國煙一、看煙五。大山韓城六家為看煙。農賣城,國姻一、看煙一。閏奴城,國煙二、看煙廿二。古牟婁城,國煙二、看煙八。琢城,國煙一、看煙八。味城六家為看煙。就咨城五家為看煙。豐穰城廿四家為看煙。散那城一家為國煙。那旦城一家為看煙。句牟城一家為看煙。於利城八家為看煙。比利城三家為看煙。細城三家為看煙。
國岡上廣開土境好太王,存時教言:祖王先王,但教取遠近舊民守墓洒掃。吾慮舊民轉當嬴劣。若吾萬年之後,安守墓者,但取吾躬巡所略來韓穢,令備洒掃。言教如此。是以如教令,取韓穢二百廿家。慮其不知法則,復取舊民一百十家。合新舊守墓戶,國煙卅、看煙三百,都合三百卅家。自上祖先王以來,墓上不安石碑,致使守墓人煙戶差錯。唯國岡上廣開土境好太王,盡為祖先王墓上立碑,銘其煙戶,不令差錯。又制守墓人,自今以後,不得更相轉賣。雖有富足之者,亦不得擅買。其有違令,賣者刑之,買人制令守墓之。
碑帖:
《好大王碑》全稱《高麗好大王碑》,又稱《廣開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為東晉時期高句麗第19代王談德(374—413)的記功碑。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體呈方柱型,高6.39米,底寬在1.34—1.97米之間,四面環刻碑文。清光緒年間(1880年前後)出土。
此碑乃高句麗第二十代長壽王為紀念第十九代王談德而建。碑文敘述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和談德的戰功。此碑書法似隸似楷,有秦詔版遺意。方整純厚,氣靜神凝,遒古樸茂,屬筆勢寬綽高美一宗。與東漢諸碑刻隸書相比,別具風格,故此碑名冠古今。
碑文為漢字 , 大小在 9-10 厘米左右 , 為方嚴厚重的隸書 , 也保留部分篆書和楷書,形成一種方方正正的書法風格 , 是我國書法由隸入楷的重要例證之一
https://bit.ly/2McQICh
------------------------------------
 

(《大觀莫過朝敦日 岑寂無如月洒巖》對聯---- 最壯觀的景象莫過於早晨的日出,最安靜的景象莫過去月光灑在山中石頭上

《好大王碑》乃高句麗第二十代長壽王為紀念第十九代王談德(374—413)而建。碑文敘述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和談德的戰功。此碑書法似隸似楷,又隸又楷,是見證中國書法史上,隸書轉成楷書的過渡時期的重要碑石風格。
它具有秦代小篆凝厚樸茂的筆意,更見秦代詔版方整嚴契的結體遺意,字字氣靜神凝,又復遒古飛逸;且因其削去漢碑的波磔燕尾收筆,故而筆勢闊綽高美,卻能遺世絕俗,獨立不羣;再復其為6米多高的巨型豐碑,凜凜威武,更像君臨天下,不可一世;然其靜穆莊嚴,巍巍矗立,又如廟堂恢宏氣度,肅然起敬!
全碑一千七百餘字,字字廻異,風情萬種,就算與東漢諸隸書乃至八分書碑刻相比,絶無遜色,更能別具風格,獨樹一幟。故而,此碑名冠古今,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奇葩,一個巨大的驚嘆號!
驚嘆,它位處漫草荒湮遙遠的邊彊,沉寂了一千多年後,才被世人發現!
驚嘆,究竟是歷史遲來的宿緣,亦或好大王耐不住這千餘年的寂寞?終於,它隠約默語,卻如殷殷囑咐;它獨立靜處,卻像款款叮嚀,告訴後代子孫,切莫忘記這段歷史,這般曠世之大觀書美!
註:
《好大王碑》全稱《高麗好大王碑》,又稱《廣開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為東晉時期高句麗第20代長壽王,為19代王談德的記功碑。
該碑刻於東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 414 年),碑在今吉林省集安縣,清光緒年間(1880年前後)出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為六米多高的巨碑,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體呈方柱型,四面環刻碑文。據考為東晉義熙十年(414)刻,書體在隸楷之間。高612公分,寬185cm,計44行,每行41字,共1775字。
(《大觀莫過朝敦日 岑寂無如月洒巖》對聯--最壯觀的景象莫過於早晨的日出,最安靜的景象莫過去月光灑在山中石頭上 


款識大觀莫過朝敦曰,岑寂無如月灑岩。取《好太王碑》之拙樸而略加跌宕成此。時在己卯立秋日於洗風亭畔,王鏞。印文王鏞信印、凸齋、戊子生

最壯觀的景象莫過於早晨的日出,最安靜的景象莫過去月光灑在山中石頭上 
--------------------------
朝暾
早晨的陽光。唐.韋應物〈登高望洛城作〉詩:「帝宅夾清洛,丹霞捧朝暾。」《聊齋志異.卷一一.香玉》:「良夜更易盡,朝暾已上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