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神:蠶神在民間有蠶女、馬頭娘、馬明王、馬明菩薩等多種稱呼,為中國古代傳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bit.ly/2JfeqLN
----------------------
清明節習俗之蠶花會
2017-03-16 由 新疆網 發表于文化
新疆網訊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
蚕花会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 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 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 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簡介
中國是一個養蠶古國,是民間一大行業,因此流傳著相當多的活動。 而清明前後,既是飼蠶季節,也是祭祀蠶神的節日。 《湖州府志·歲時》:「清明晚,則育蠶之家設祭以禳白虎,門前用石灰畫彎弓之狀,蓋祛蠶祟也。 」民間信仰認為,白虎是養蠶的大敵,通過畫彎弓、桃青等術以及貼門神祛禳,祈求蠶業豐收。
中國供奉的蠶神基本有三種:嫘祖、馬頭娘和青衣。 各地都有祭蠶神儀式。 杭州桐鄉芝村有龍船廟,蠶農在廟前河中集合,用兩船並在一起為祭壇,上供蠶神,設供品,祈求蠶業豐收。 然後就表演文藝節目,號稱蠶花盛會,實為祭蠶神儀式。 祭蠶是為了蠶業豐收,同時也有求子風俗,如蕪湖過「真清明」時,在前一天準備一個南瓜,第二天煮熟,夫妻對坐食南瓜,認為吃南瓜能生男娃。
蠶花廟會舉行的時候,新市及邊地區的女人們,都會梳妝打扮得漂漂亮亮,她們懷裡帶著蠶種,頭上插著「西施蠶花」,各具姿態,爭妍鬥豔。
她們穿過寺前弄時,小小弄堂頓時變得水泄不通,男男女女你軋我擠,小夥子爭相摸女人們的奶奶(乳房),故曰「軋蠶花」.據說誰家姑嫂被摸得乳房發痛,不但這年蠶花會「發」,而且引以為榮。 因此,寺前弄也就被俗稱為「摸奶弄」。
當然,這習俗已隨新中國的成立而消失了,如果有心人特意在寺前弄裡走一遭,可以看見,弄裡一處房屋掛著一塊「婦女權益保護站」的牌子。
----------------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 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 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 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專案,大有潛力可挖。
----------------------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 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 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 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
民間蠶神     
     蠶神在民間有蠶女、馬頭娘、馬明王、馬明菩薩等多種稱呼,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司蠶桑之神。 中國是最早發明種桑飼蠶的國家。 在古代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經濟結構中,蠶桑佔有重要地位。 
先蠶
漢以前,蠶已被神化,稱其神曰先蠶,意指始為蠶桑之人神,其姓名、來歷有不同的說法。 東漢時,所祀先蠶為「菀窳婦人,寓氏公主」。 《漢舊儀》曰:「春桑生而皇后親秉于苑中,蠶室養蠶,千薄以上,祠以中牢羊豕,今蠶神曰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北齊時,改祀黃帝。 北周時,又改祀神話中的黃帝元妃西陵氏(即嫘祖,或作累祖、傫祖)。 以後歷代皆以西陵氏為蠶神,民間蠶農也奉祀之。 
嫘祖
一名「累祖」、「傫祖」。 民間信仰中的蠶神,神話傳說裡黃帝的元妃。 南北朝時北周奉為先蠶加以祭祀。 湖州(今浙江吳興)東嶽宮曾有蠶神廟,奉祀嫘祖,香火極盛。 在清代《豳風廣義》一書中,載有祭蠶神、謝蠶神的圖像,其中都供奉著西陵氏嫘祖。
↑ 盛澤先蠶祠    ↑ 嫘祖    ↑ 湖州含山蠶神
馬頭娘 
民間信仰中的蠶神。 其形象多為一女人披馬皮,或一女人騎馬。 最早當起源于古代對婦女發明和從事蠶桑的推崇以及古人認為蠶與馬在形體上有相似之處的觀念。 魏晉以後,此故事廣泛流傳,逐漸形成祭祀「馬頭娘」的風俗。 各地民間也有小廟專門奉祀,並有在蠶農家中奉祀的。 其塑像也有女子騎馬的。 奉祀時有的地方蠶農在下室中即以粉繭、香花供奉馬頭娘。 蠶事畢送之。 
蠶姑
晉地民間信仰中的蠶神。 其起源于諧音訛傳。 曲沃縣西北關原有「殘苦廟」。 舊地方誌載,春秋時介之推從晉公子重耳出亡,追趕者所逼甚急,介之推以其子林伐死。 後重耳入晉為晉文公,推妻並林妻來此尋找介之推,但介之推已焚死于綿山。 二人聞訊,異常悲痛,投井而死。 當地人為她們立廟,名「殘苦廟」。 後因「殘苦」與「蠶姑」諧音,訛為「蠶姑廟」廟裡所供奉的也變成蠶姑,職司蠶事。 
青衣神
蜀地民間信仰中的蠶神,即蜀地先王蠶叢氏。 蠶叢,文獻載其為古代蜀王。 傳說他曾服青衣教人蠶桑,肇興蠶織,死後被尊為青衣神。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載:「傳蠶叢氏初為蜀侯,後稱蜀王,常服青衣,巡行郊野,教民蠶事。 鄉人感其德,因為立祠祀之。 祠廟遍于西土,罔不靈驗,俗概呼之曰青衣神。 」
蠶花五神 
又稱「蠶皇」、「五花蠶神」。 其形象三眼六臂,頭待夫子盔,上兩手高舉過頭,一手托日,一手托月;中兩手一手抓絲,一抓繭;下兩手合于腹部,捧一摞蠶繭。 五花蠶神無具體祭日,只有逢年過節、蠶月大忙時香火旺盛。 端午後采繭結束,各家都舉行一次「謝蠶神」活動。
------------------------------
蠶神和嫘神及馬頭娘
——《中國農業通史·原始農業卷》第二章第四節
游修齡
第二章 中國農業起源的神話和傳說
第四節 蠶神和嫘神及馬頭娘
採桑飼蠶是新石器晚期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農業經濟組成之一,所以蠶神也已產生于那個時期。 到了有文字記載的初期,繼承下來,便反映到甲骨卜辭中。 據胡厚宣的研究,甲骨文中祭祀蠶神的卜辭約有四條。 現以祖庚甲時蠶神與上甲微並祭的一條卜辭為例述下:
「貞元示(音qí)五牛,蠶示三牛,十三月。 」[1]
這條卜辭的意思是說祭祀元示上甲要宰牛一頭,祭祀蠶示用牛三頭。 想見祭禮之隆重。 「示」指神祇。 故蠶示也即蠶神。 「示」的神祇義源自巨石崇拜,這裡不去說它。
有史以後,有關蠶神的文獻記載,不如神農、後稷那樣較少分歧,而長期多元並存,蠶神被稱為先蠶、嫘祖、菀窳夫人、寓氏公主、馬頭娘、蠶母、三姑等,多軌並行,令人無所適從,是很值得注意研究的現象。
上舉的卜辭只稱蠶神為「蠶示」,說明殷商時期還沒有嫘祖等各種不同的稱謂。
蠶神的擬人化之一是嫘神,最初見諸于《山海經·海內經》,作「雷祖」:「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 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 ...」[2]嫘祖之「嫘」,沒有固定的寫法,早期作「雷祖」。 首先提到嫘神的是《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 嫘祖為黃帝正妃。 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 」《大戴禮記》也作「嫘祖」。 查《說文》沒有收「嫘」字,只有「儡」和「儽」字,不知道早期簡牘本的《史記》和《禮記》是否不作「嫘」,而作「雷」或「儽」,後世傳刻中改用統一的嫘? 雷、儽、傫、嫘雖可通用,從造字先後和《說文》收字來看,甲骨文只有靁(雷),沒有「累」,更沒有「傫」和「嫘」,以「雷」為最早,儽(傫)次之,嫘最後。 嫘出現後,雷祖、傫祖、儽祖雖然仍舊使用,最後是嫘祖取得統一書面語的地位。
儘管《山海經》和《史記》已提到嫘祖,但這個嫘祖與蠶神並無關系。 秦漢宮庭祭祀的蠶神,稱「先蠶」,這是蠶示(祈)的同義字。 如《後漢書·禮儀志》雲:「祠先蠶,禮以少牢。 」《周禮·天官·內宰》:「中春,詔後帥內外,命婦始蠶于北郊,以為祭祀。 」《禮記·祭統》更有詳細的天子和諸侯負責親耕,王后和夫人負責親蠶的記述(文長從略),反映這時期的祭祀蠶神,未有專門的稱呼,並與嫘祖無關。
《山海經》和《史記》中的嫘祖,身份都是黃帝妻子(元妃、正妃),與蠶神沒有關系。 反之,在唐朝林寶撰的《元和姓氏纂》中則把嫘祖奉為行神:「西陵氏女嫘祖,好遠遊,死于道,後人祀以為行神。 」唐朝王瓘的《軒轅本紀》則說:「帝周遊行時,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為祖神。 」(祖神之「祖」可訓「道」義,故道路之祖神和行路之祖神相同)。 宋·丁度《集韻》重複引用《元和姓氏纂》的文字,不俱引。 沿這一條線索看,嫘祖也同蠶神沒有關系。
《史記·五帝本紀》又說黃帝「順天地之時,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淳(馴)化鳥獸蟲蛾...」這是把種植百谷和馴化蟲蛾都記在黃帝名下。 如果蟲蛾包括蠶蛾在內,則養蠶是黃帝發明的了。 清·馬驌《繹史》引《黃帝內經》雲:「黃帝斬蚩尤,蠶神獻絲,乃稱織紝之功。 」這裡的蠶神顯然和西陵氏之女的嫘祖也無有關系,即蠶神和嫘祖尚未合為一人。
儘管秦漢時已有嫘祖,但秦漢宮庭祭祀的蠶神,稱「先蠶」。 東漢時又出現另兩個蠶神的記載。 《後漢書·儀禮志》:「... 是月皇后帥公卿諸侯夫人蠶。 祠先蠶,禮以少牢。 」劉昭注:「《漢舊儀》曰:‘...... 今蠶神曰菀窳夫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後世《晉書·禮記·上》,宋·秦觀《蠶書》等都有類似的祭菀窳夫人和寓氏公主的記載,不俱引。 菀窳和寓氏都是蠶神,為什麼卻分為二神? 可能夫人是已婚的,代表大蠶做繭成蛾;公主是未婚的,代表前期幼蠶的生長,故分二神祭祀。 「菀窳」二字費解,從字義看,「菀」通「苑」,「苑」有宮室義,「窳」指低窪處,有下濕義。 蠶室的溫度宜涼爽,濕度宜偏濕,桑葉才不會很快幹燥。 室內如偏燥,桑葉失水太快,不利於蠶兒進食且浪費。 保濕尤其以蟻蠶期為重要,大蠶因排泄的蠶向量增加,本身已較多濕氣,故不必特意保濕。 所謂菀窳夫人,當指在卑濕的蠶室中養蠶的夫人。 「寓」有寄居之意,寓氏當指寄寓於蠶室的公主。 原始社會的氏族長要帶頭領導播種和養蠶,世代相傳,成了祭祀的神。 菀窳夫人和寓氏公主是宮庭王室後妃負責養蠶者的蠶神化,它們不是來自民間。
把先蠶與嫘祖聯繫起來,約在北周,見諸《隋書》:「北周制,以一太宰親祭,進尊先蠶西陵氏。 」以後是北宋·劉恕《通鑒外紀》:「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帝元妃,始教民育蠶。 」宋·羅泌《路史·後紀五》說:「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帝元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而天下無皴瘃(皮膚凍裂)之患,後世祀為先蠶。 」元·金履祥《通鑒綱目·前編·外紀》中也有類似記載[3],不俱引。 這是把黃帝元妃、嫘祖、蠶神合為一人(神)的經過,故事就這樣日趨完整了。
祭祀蠶神和嫘祖混同不分以後,嫘祖仍未完全取代蠶神和菀窳夫人、寓氏公主。 民間還有一個馬頭娘的傳說,繞過嫘祖、菀窳夫人和寓氏公主,把蠶神的接力棒接了過去,成為與嫘祖、菀窳夫人、寓氏公主多神並存的蠶神。 而且這個馬頭娘的傳說在民間的影響最為廣闊和深遠。 到了元·王禎《農書》中,王楨匯總魏、晉、北齊、後周至隋朝的歷代先蠶壇的不同規格,並繪圖名「先蠶壇」表示,壇中央豎立先蠶靈位,皇后率領群妃拜祭(圖2-4)。 另外,又彙聚皇室和民間的各種蠶神,總名蠶神,繪成「蠶神圖」,蠶神圖的上方中央為天駟星,所謂「有星天駟,象合乎龍;唯蠶辰生,精氣相通;孕卵而出,寓食桑中,取育于室,繭絲內充。 」天駟星下坐著黃帝元妃西陵氏嫘祖。 嫘祖的左下位坐著馬頭娘(女身而頭背後有馬頭)及蠶母;嫘祖的右下位坐著菀窳夫人和寓氏公主,以及大姑、三姑(圖2-5)。 [4]王楨讓上層和下層文化的蠶神兼收並蓄、並行不悖地坐在一起,不是他個人的主見,實在是客觀現實的反映。 這是一種很饒興味的文化現象。
以下轉到民間的蠶神故事。 民間傳說中的蠶神不是嫘祖,而是馬頭娘。 最初見諸于晉·幹寶的《搜神記》:
舊說,太古之時,有大人遠征,家無餘人,唯有一女,牡馬一匹,女親養之。 窮居幽處,思念其父,乃戲馬曰:「爾能為我迎得父還,吾將嫁汝」。 馬既承此言,乃絕韁而去,徑至父處,父見馬驚喜,因取而乘之。 馬望所自來,悲鳴不已。 父曰:「此馬無事如此,我家得無有故乎? 」亟乘以歸,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芻養。 馬不肯食。 每見女出入,輒喜怒奮擊。 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問女,女具以告父,必為是故。 父曰:「勿言,恐辱家門,且莫出入。 」於是伏弩射殺之,暴皮于庭。 父行,女與鄰女于皮所戲,以足蹴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為婦耶! 招此屠剝,如何自苦。 」言未及竟,馬皮蹙然而起,卷女以行,鄰女忙怕,不敢救之。 走告其父,... 後經數日,得于大樹枝間,女及馬皮,盡化為蠶,而績于樹上。 ...... 鄰婦取而養之,其收數倍,因命樹曰桑。 ... 今世所養是也。 [5]
《搜神記》所提「舊說太古之時」很重要,表明不是有史以後的事。 只不過是晉時已很流行的故事。 作者幹寶從小隨父親遷往浙江海甯,他曾做過山陰(今紹興)縣令,《搜神記》序說他「考先志于載籍,收遺逸于當時。 」說明他這個故事是在江浙一帶收集來的,但不知道故事的原產地是那裡。 早在《荀子·蠶賦》裡(賦篇第二十六),提出一個關於蠶的謎語,請五泰(即五帝)回答:「有物于此, (裸)兮其狀[u1] 。 屢化如神,功被天下。 為萬世文。 禮樂以成,貴賤以分。 養老長幼,待之而後存。 ... 人屬所利,飛鳥所害。 臣愚不識,請占之五泰。 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而馬首者與? 」這個謎語及解答非常美妙。 的確,長大的蠶兒,柔軟嫩白,想像成美女的身體,也很恰當;當其昂首時,確有點似馬首。 這是《搜神記》民間故事的謎語化。
女身馬首的蠶寶寶又和天象星座聯繫起來。 《周禮·夏官》說:「夏官:掌質馬。 ...... 禁原蠶者。 」鄭玄注:「天文,馬為辰。 蠶為龍精,月值大火,則浴其蠶,是蠶與馬同氣。 」辰是星名,即房宿,又稱天駟。 馬屬大火,蠶為龍精,蠶在大火二月浴種孵化,故說蠶和馬同氣。 漢《陰陽書》也說:「蠶與馬同類。 」這種把天象與物候人事聯繫的解釋,與陰陽五行說有關,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
王禎引《淮南王蠶經》雲:「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至漢,祀菀窳夫人,寓氏公主。 蜀有蠶女馬頭娘,此皆歷代所祭不同。 」[6]王禎提到「蜀有蠶女馬頭娘」,可補《搜神記》記述中沒有馬頭娘地點之不足。 王禎所據可能是前蜀(903~932年)杜光庭《墉城集仙錄》的記載,該書所述的故事情節較《搜神記》更為詳細:
蠶女者,乃是房星之精也。 當高辛之時,蜀地未立君長,唯蜀山氏獨立一方。 其人聚族而居,不相統攝,往往侵噬,恃強暴寡。 蠶女所居,在今廣漢之部,亡其姓氏。 其父為鄰部所掠已逾年,唯所乘馬猶在。 女念父隔絕,廢飲忘食。 其母慰撫之,因告誓其部之人曰:‘有能得父還者,以此女嫁之。 ’部人雖聞其事,無能致父還者。 馬聞其言,驚躍振迅,絕絆而去。 數月,其父乘馬而歸。 ... 父怒,射殺之,曝其皮于庭中。 女行過側,馬皮蹶然而起,卷女飛去。 旬日,複棲于桑樹之上,女化為蠶,食桑葉,吐絲成繭,用織羅綺衾被,以衣被人間。 蠶自此始也。 ...... 一旦,蠶女乘彩雲,駕此馬,侍衛數十人,自天而下,謂父母曰:「太上以我孝能致身,心不忘義,授以九宮仙嬪之任,長生矣,無複念也。 」言訖,沖漢而去。 今其塚在什邡、綿竹、德陽三縣界。 每歲祈蠶者四方雲集,皆獲靈驗。 蜀之風俗,諸觀畫塑玉女之像,披以畫皮,謂之馬頭娘,以祈蠶桑焉。 ......
有關馬頭娘的記述,遠不止上舉的文獻,三國(? )《太古蠶馬記》,唐《原化傳拾遺·蠶馬》,宋《太平廣記》等,都有類似記述[8]。 祭馬頭娘的民間風俗一直流傳至今,現在四川鹽亭高登建有嫘祖宮,內塑有嫘祖、馬頭娘像。 嫘祖宮大門兩側有聯雲「弘揚嫘祖文化,振興高登經濟。 」
馬頭娘的故事出於四川並非偶然。 四川古稱「蜀」,蜀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中的字形雖然有所變化(蜀,附圖2-6)[7],但其上部都作馬頭形則仍然一脈相承,就是在現今楷書中,上面的「四」形,對比甲骨文也還可看出馬頭形的影子。 甲骨文對牛、馬、豬、鹿、犬等動物,都採用象形手法表達,每種動物,各顯示其特點,以區別于其他動物,馬字的特點是突出它的頭部大眼及頸部的鬃,蜀字去掉下邊的「蟲」,即是馬頭及身的側面(省四腳)。 故《荀子》有「此夫身女好而頭馬首者與? 」的說法。 《爾雅翼》亦說:「蠶之狀,喙呥呥類馬。 」
但是,蜀字的頭部也有釋作蠶頭的。 《說文·蟲部》:「蜀,葵中蠺也。 從蟲。 上目象蜀頭形。 中象其身蜎(蠕動狀)。 《詩》曰:‘蜎蜎者蜀,蒸在桑野。 ’「(《說文》的葵,據《爾雅》釋為桑)。 許慎所引的《詩》作蜎蜎者蜀,但今本《詩·豳風·東山》作:「蜎蜎者蠋。 」蜀和蠋的造字關係,當然是先有蜀,後有蜀旁加蟲的蠋。 《詩》毛傳雲:「蠋,桑蟲也。 」許慎說是「葵(桑)中蠺也」,蠺是專指的,桑蟲則是泛指的,凡食桑的蟲,都是桑蟲。 於是蜀和蠋既是同音通義,蠋又有其他桑蟲的義。 因蠋從蜀得義,又與馬頭的關係不大,這裡不展開討論。
蠶的繁體字作「蠶」,上半部是聲符,下半的雙蟲是指昆蟲類,但加上聲符,便是專指蠶。 (單個的蟲,古代常指大型動物,如老虎、蛇都稱大蟲。 )後世簡化了,蟲和雙蟲也不分了。 按造字的規律,先有象形、會意的蜀,後有形聲的蠺,蜀和蠺的古音也相近,二者同源。
蜀是以當地人養蠶著稱,故借用為地名、人名,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漢·揚雄《蜀王本紀》雲:「蜀王之先,蠶叢、柏獲、魚鳧...... 是時人萌椎髻左衽,不曉文字,未有禮樂。 從開明到蠶叢(蠶叢),積一萬四千歲。 蓋後世以蠶叢為蜀國之號。 」 蠶叢的傳說在 四川十分普遍,故李白《蜀道難》有「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之歎。 明《一統志》謂「蠶叢氏,初為蜀侯,後稱蜀王,教民蠶桑。 」這些記述和後稷的傳說十分相似,後稷是教民稼穡之人(神),蠶叢是教民蠶桑之人(神)。 所不同者,後稷自始至終稱後稷,蠶叢則慢慢被嫘祖所取代,成為留在蜀地的蠶人(神)。
《山海經·海內經》雲:「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 娶淖(蜀)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鄧廷良認為若水即今甘孜地區的雅礱江。 [8]黃帝之子娶于蜀山氏,說明蜀山氏是與黃帝部族同時出現于岷山地區的部族。 古代連續的部族間,為加強聯繫,大抵世代通婚,為此,產生了黃帝妻子嫘祖也是蜀山氏的傳說。 這是又一條把嫘祖和蜀聯繫起來的線索。 有記載的第一代蜀王,族名蠶叢氏,而蜀的本義即是野蠶。 相傳蠶叢氏時代,蜀地已有最初的集市,即蠶市。 [9]
與蜀有關的另一個字是「蠻」(蠻)字,最初的蠻字下邊沒有蟲(見附圖2-7)[10],讀如mun,諧音作「民」、「蒙」、「苗」、「氓」等,都是「蠻」的同音。 甲骨文的「四方」,即後世的「蠻方」。 何光岳釋「 」字:「正像一人挑起一擔蠶山的框架,...... 因為開始養野蠶時,只能在野是分佈的桑林裡就地設放這種框架,把吐絲的野蠶捉放到框架上,使野蠶能有規則地圍繞框架吐絲。 」[11][12]這段話分析野蠶如何轉向人工飼養,是有道理的。 但說 字的結構是正像一人挑起一擔蠶山的框架,則不妥。 因為兩束絲的中間是個「言」字,不是人體。 兩側的絲束已足以表示養蠶的族群,加「言」是對華夏人自稱為「mun」,華夏人怎樣把這音記下來,是件難事,於是畫出兩束絲象形,再在中間加插一個言,代表自稱。 又因南方蠻人多信奉蛇為圖騰,故在下部再加一個「蟲」,這樣,就比較完整地體現了蠻人的特點。
鄧廷良把嫘祖和蜀山氏聯繫為一人,雖然沒有把嫘祖同馬頭娘連在一起,實際上也等於聯繫在一起了。 從黃帝時代以野蠶命名的蜀山氏,到後來第一個蜀王朝蠶叢時代,正是由蜀(野蠶)到蠶(人工飼養)的時代,這是鄧廷良的觀點。 從蜀地範圍內看,這種馴化過程還可以成立,但放大到黃河和長江流域並結合考古發掘看,則還欠說服力。
還有一個需要提出的是,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雲:「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後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塚也。 」這種縱目人可遠溯至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人面或人像,其額面正中都有第三隻縱立的眼睛,則蠶叢之縱目歷史當亦隨之提前。 青衣神蠶叢氏的廟、黃帝妻馬頭娘的蠶神廟,遍佈于蜀中,這些神都是三眼、中央者為縱目。 馬首人形的馬頭娘傳入中原當很早,所以《荀子》說:「此夫身女而馬首者與。 」蜀中土著的諸神及氐羌系諸神的額中央,都有縱目,故屈原《楚辭·大招》歌雲:「魂乎無西,西方流沙。 漭洋洋只,豕首縱目。 被髪鬟只...... 魂乎無西,多害傷只。 」這種縱目現象並不局限于四川,浙江海甯縣蠶鄉信仰的「蠶花五聖」神像,為男性,盤膝端坐,有三眼,中間一眼為縱目。 六手,上舉的兩手各擎日和月,中間兩手所持物,是否為絲束及卷帛不能肯定,下面兩手捧蠶繭。 [13]
還需要指出的是,馬頭娘的傳說十分複雜,並不局限于蜀中,而是遍及各地,尤其是長江下游蠶區。 不僅如此,還遠渡重洋傳播到日本。 四千餘年前良渚文化遺址已有絲織品出土,春秋戰國時的吳越時期又都以蠶絲著稱,卻和馬頭娘無關。 良渚文化的時代較三星堆遺址為早,馬頭娘是怎樣傳播各地的,也是個謎。 現在所知,太湖地區在明代已有馬頭娘的「神碼」在南貨店出售。 「神碼」是印在紙上的馬頭娘神像,用於祭祀。 神碼上的馬頭娘,手牽著一匹馬,已非女神頭上披馬皮。 但並非到處都改為人和馬分開,據蔣猷龍先生回憶,1930年代,他家鄉江蘇宜興鄉間有一小廟,供養著一個陪祭的蠶神,女性,頭頂罩有一個馬頭,身上披著馬皮,端坐,手裡捧著蠶繭。 [14]
先秦時期黃河流域的氣候較現為溫暖,故蠶桑業很發達。 「強弩之末,不足以穿魯縞」,山東是當時蠶桑的重點產區。 從東漢至南北朝,是黃河流域氣候轉冷期,隋唐五代有所轉暖,但宋以後曆元、明、清,氣候都較現在為冷 [15],不利於北方蠶業的發展,卻促成了南方蠶桑業的興旺,而唐宋以後正是全國經濟文化重心南移的時期。 推想馬頭娘的故事傳說是在唐宋以後傳到長江下游太湖地區,並因中日交通的頻繁開展而傳至日本。
太湖地區的杭(州)、嘉(興)、湖(州)地區,歷史上一直有很複雜的祭祀馬頭娘風俗。 祭祀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以家庭為單位舉行,另一種以廟宇為中心舉行。 家庭舉行的方式是:「下蠶後,室中即奉馬頭娘。 遇眠,以粉繭、香花供奉。 蠶畢,送之。 出火後,始祭神。 大眠,上山,回山,繅絲,皆祭之,神稱蠶花五聖。 」出火後祭神所用的祭品叫「繭圓」,是用米粉做成的如同蠶繭一樣大小的圓子。 [16]
以廟宇為中心的祭祀,又稱廟會,規模有大有小,大的如杭州西湖的香市,嘉興三塔的踏白船,湖州含山的軋蠶花,桐鄉芝村的水會,海甯的蠶花戲等,都聞名遠近。 一般在春季蠶事開始之前,結伴同赴杭州,進廟燒香,祈禱「田蠶」。 田蠶是把植桑和蠶事兩者結合起來,祈求雙豐收。 其中湖州含山有一種名叫「軋蠶花」的風俗(「軋」是吳語,即「擠」的意思),還保存著原始生殖崇拜的殘餘,含山上有一座蠶神廟,祀奉馬頭娘。 蠶農們于每年清明節前後兩天裡上山祭祀蠶神,多時一天可達兩三萬人。 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未婚的男女青年總要往人堆裡擠軋,人越多,擠得越熱烈,即預兆當年蠶事越興旺,稱之為「越軋蠶花越發」。 未婚的蠶花姑娘非常希望有那位小夥子摸一摸她的乳房,俗稱「摸蠶花奶奶」,認為能有機會被摸一下,這意味著她有資格當蠶娘,她的蠶事一定會興旺。 [17]軋蠶花在蘇南、浙北以至浙中一帶都有之,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消亡。 這個風俗的起源是極其悠久的,主角是女方,是原始母系氏族時的遺風。
日本東北地區的養蠶戶幾乎家家都祀奉「白神」,即馬頭娘。 神體是一對用桑木刻成的神偶。 一個是男性,刻成馬頭,另一個是女性,刻成女子頭,身上穿漂亮的衣服。 關於白神的傳說同中國《搜神記》的馬頭娘故事大體相同。 每年農曆三月十六日前後是白神的祭日,屆時附近數千名蠶農都帶著各自家裡祀奉的白神神體,到久渡寺去祭祀蠶神。 祭祀的人們在神前行禮拜之後,圍坐在院子裡或寺外空地上,跳舞、聚餐,晚上在月亮下燃起篝火,由巫女吟誦《白蠶祭文》及咒語。 《白神祭文》所誦的神話故事,同中國《搜神記》的內容也大致相似[18]。
馬頭娘的故事傳至長江下游約在晉時。 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是唐朝開始大盛,可能是在唐或宋時傳向日本。 這種口傳的民間故事,不要說是傳播國外,就是國內各地相互間傳播也會發生再創造,有增有簡,是容易理解的。
蠶桑神話的文獻記載或口頭傳說,雖然無法同考古發掘進行核對,但考古發掘所鑒定的年代,卻可以給神話傳說以某些啟發。 遺憾的是,蠶桑考古發掘的資料,遠不如稻穀那樣豐富多樣。 1926年曾在山西夏縣西陰村新石器遺址發現了半個蠶繭,距今約5600~6080年,[19]繭殼經一再鑒定,本身沒有問題。 但各家的見解不同,有認為可能是野蠶繭,有認為是後來帶入的,不能算是新石器時代的遺物,也有認為根本是不足信的,當然不能同嫘祖聯繫起來。 1980年在河北正定南陽莊發掘了一個仰紹文化晚期遺址(距今約5400年),出土了兩件陶蠶蛹,以及相應的理絲打緯的骨匕70來件,這是華北的情況[20]。 長江流域太湖地區于1958年在浙江吳興錢山漾新石器遺址中發現了一批絲織品、絹片、絲帶和絲線等,保存于竹籃裡,同一探坑中發現大量稻穀,年代測定為紀元前2750±100年,樹輪校正距今5260±135年。 絹片經鑒定為典型桑蠶絲,不是柞蠶、椿蠶或野蠶絲[21]。 根據這些發掘報告來看,新石器晚期無論南北,似可認為已開始有飼養桑蠶的事實。 那末,有關蠶神的祭祀及其相應的故事傳說,應該認為亦是很早以前的事,在有文字以後,從甲骨卜辭起,便相應陸續地記述下來,並不時地增添新的內容。 剝去這些層層後加的東西,應該認為它們是並非局限于商周時期的故事。 近二十餘年來,在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遺物的同時,蠶絲方面卻沒有新的發現,則是一種遺憾。
蚕神和嫘神及马头娘 _ 中国经济史论坛 http://bit.ly/2Jf9rKS
---------------------------
蠶神!蠶神居然有好幾個!
2017-07-22 由 華夏超人普 發表于文化
蠶神在古代有蠶女、馬頭娘、馬明王、馬明菩薩、蠶花娘娘、蠶絲仙姑、蠶皇老太等多種稱呼,是民間信奉的司蠶桑之神。中國是最早發明種桑飼蠶的國家。在古代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經濟結構中,蠶桑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無論是古代統治階級還是普通的中國勞動人民都對蠶神有著很高的敬意。
...
自古以來,古代統治者一直對祭祀蠶神活動很重視。歷朝歷代皇宮內都設有先蠶壇,供皇后親蠶時祭祀用。每當養蠶之前,須殺一頭牛祭祀蠶神嫘祖,祭祀儀式十分隆重。中國民間的蠶神崇拜是蠶鄉風俗中最重要的活動。除祭祀嫘祖外,各地所祭拜的蠶神「蠶母」、「蠶花娘娘」、「蠶三姑」、「蠶花五聖」、「青衣神」等蠶神者。
浙江溫州曾發現宋代的「蠶母」像。民間供奉蠶神的場所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建有專門的蠶神廟、蠶王殿,有的在佛寺的偏殿或所供養的菩薩旁塑個蠶神像,有的蠶農家在牆上嵌砌神龕供奉「蠶神紙馬」。
...
有關蠶桑生產、祭祀蠶神的風俗習慣,有的來源於對蠶、桑的原始信仰和崇拜,有的出於祛除蠶桑病祟的迷信行為,有的反映了對蠶桑豐收的祈禱和豐收後的慶賀,有的關係著蠶桑生產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活動。這些風俗很多都帶有迷信色彩,其精華部分成為健康的文化遺產。
太古的時候,有一位父親出外征戰,家裡只留下一個女兒。女兒養了一匹公馬。一天女兒思念父親,就開玩笑地對那匹馬說:「如果你能幫我把父親接回來,我就嫁給你。"那馬聽了這話,真的跑到父親那裡,把父親接了回來。為了感謝那匹馬,父親精心地照顧那匹馬,誰知馬卻不吃食。每次看到姑娘出入都非常興奮,高聲長嘶。
父親感到非常奇怪,偷偷地責問女兒。女兒就把先前對馬說的戲言告訴了父親。 於是父親殺了那匹馬,將馬皮掛在院子中。父親再次出征,女兒就和鄰居家的女孩在院子裡玩。女孩用腳踢馬皮,並且還說:「你是畜生,怎麼能娶人當媳婦呢?你被殺死剝皮,不是自找的嗎?」話還沒說完,只見馬皮騰空而起,卷著姑娘不見了。
...
過了幾天,姑娘和馬皮都化成了蠶,在樹上吐絲。鄉親們便把這種樹叫做「桑」,桑者,喪也,是說姑娘是在桑樹下獻身的。父親知道了,十分傷心。 一天,蠶女乘流雲駕此馬,從天而降,對父親說:「天帝封我為女仙,位在九宮仙嬪之列,在天界過得很自在,請不必為女兒擔心」。
說罷,升天而去。於是各地紛紛蓋起蠶神廟,塑一女子之像,身披馬皮,俗稱「馬頭娘 」,祈禱蠶桑,十分靈驗。
----------------------
蠶神在古代有蠶女、馬頭娘、馬明王、馬明菩薩、蠶花娘娘、蠶絲仙姑、
蠶皇老太等多種稱呼,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司蠶桑之神。 中國是最早發
明種桑飼蠶的國家。 在古代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經濟結構中,蠶桑佔有
重要地位。 所以無論是古代統治階級還是普通的人民都對蠶神有著很高
的敬意。
自古以來,古代統治者一直對祭祀蠶神活動很重視。
歷朝歷代皇宮內都設有先蠶壇,供皇后親蠶時祭祀用。 每當養蠶之前,
須殺一頭牛祭祀蠶神嫘祖,祭祀儀式十分隆重。 民間的蠶神崇拜是蠶鄉
風俗中最重要的活動。 除祭祀嫘祖外,各地所祭拜的蠶神“蠶
母”、“蠶花娘娘”、“蠶三姑”、“蠶花五聖”、“青衣神”等蠶神
者。 浙江溫州曾發現宋代的“蠶母”像。 民間供奉蠶神的場所也不完全
相同,有的建有專門的蠶神廟、蠶王殿,有的在佛寺的偏殿或所供養的菩
薩旁塑個蠶神像,有的蠶農家在牆上嵌砌神龕供奉“蠶神紙馬”。
「蠶神」的圖片搜尋結果
有關蠶桑生產、祭祀蠶神的風俗習慣,有的來源於對蠶、桑的原始信仰和
崇拜,有的出於祛除蠶桑病祟的迷信行為,有的反映了對蠶桑豐收的祈禱
和豐收後的慶賀,有的關係著蠶桑生產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活動。 這些風
俗很多都帶有迷信色彩,其精華部分成為健康的文化遺產。
官方祀典對蠶神也有著諸多記載。 漢以前,蠶已被神化,稱其神曰先
蠶,意指始為蠶桑之人神。 東漢稱“菀窳婦人,寓氏公主”,見《後漢
書·禮儀志》注引《漢舊儀》;北齊改祀黃帝,北周又改祀黃帝元妃西陵
氏(即縲祖),均見《隋書·禮儀志》。 這些都是官方祀典中所記的蠶
神,並未被百姓所接受。
民間祀奉的蠶神,則是蠶馬神話演化而來的蠶女、馬頭娘。 其遠源是
《山海經·海外北經》所記的“歐絲”女子,該書謂:“歐絲之野在大踵
東,一女子跪據樹歐絲。” 這是蠶神的雛型,一開始即為女身;尚未與
馬相聯繫。 之後,《荀子·賦篇》有賦五篇,其四《賦蠶》中有云:“此
夫身女好而頭馬首者與?”言蠶身柔婉而頭似馬。 但《周禮注疏》卷三
十《夏官·馬質》鄭玄引《蠶書》解釋:“蠶為龍精,月直大火,則浴其
種,是蠶與馬同氣。”賈公彥疏謂:“蠶與馬同氣者,以其俱取大火,是
同氣也。”後人據此將蠶與馬相糅合,造出人身馬首的蠶馬神。 最早記
其事者,據稱為三國吳張儼所作之《太古蠶馬記》,一般學者疑是魏晉人
所偽託。 其事具載於乾寶《搜神記》卷十四,雲:“舊說,太古之時,
有大人遠征,家無餘人,唯有一女。牡馬一匹,女親養之。窮居幽處,思
念其父,乃戲馬曰:'爾能為我迎得父還,吾將嫁汝。'馬既承此言,乃
絕*而去,徑至父所。……(父)亟乘以歸。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
芻養。馬不肯食, 每見女出入,輒喜怒奮擊,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
問女,女具以告父,…… 於是伏弩射殺之,暴皮於庭。父行,女與鄰女
於皮所戲,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 而欲取人為婦耶?招此屠剝,如何
自苦?'言未及竟,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 鄰女走告其父。……
後經數曰,得於大樹枝間,女及馬皮盡化為蠶,而績於樹上。其繭綸理厚
大,異於常蠶。鄰婦取而養之,其收數倍。因名其樹曰桑。桑者,喪也。
由斯百姓種之,今世所養是也。”
此後,百姓據此為之塑像,奉為蠶神。 宋戴埴《鼠璞》卷下《蠶馬同
本》條云:唐《乘異集》載,蜀中寺觀多塑女人披馬皮,謂馬頭娘,以祈
蠶。 …… 俗謂蠶神為馬明菩薩。
太平廣記》卷四百七十九引《原化傳拾遺》所記“蠶女”事,基本據干寶
《搜神記》,但對之有所增益。
雲:“蠶女舊跡,今在(蜀)廣漢,不知其姓氏。”並在故事中增加蠶女
之母,改《搜神記》之“女戲於馬曰”為“母誓於眾曰”;且謂女化為蠶
後,“父母悔恨,念之不已。忽見蠶女垂流雲,駕此馬,侍衛數十人,
自天而下。謂父母曰:'太上以我孝能致身,心不忘義,授以九宮仙嬪之
任,長生於天矣,無復憶念也。'乃沖虛而去。”杜光庭《墉城集仙錄》
卷六“蠶女”,全文抄《原化傳拾遺》,只個別字句稍異。 中云:“今
其(指蠶女)塚在(蜀)什邡、綿竹、 德陽三縣界,每歲祈蠶者,四方
雲集,皆獲靈應。蜀之風俗,諸觀畫塑玉女之像,披以馬皮,謂之馬頭
娘,以祈蠶桑焉。舊時除四川有蠶神廟外,其他省區也有蠶神廟祀馬頭
娘。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卷十雲:“北高峰,石磴數百級,…… 山半有
馬明王廟,春月,祈蠶者咸往焉。”在干寶《搜神記》後不久,南朝宋東
陽無疑之《齊諧記》又記另一蠶神,雲:“正月半,有神降陳氏之宅,雲
是蠶室(疑為“神”字——引者註),若能見祭,當令蠶桑百倍。”
梁吳均《續齊諧記》和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更詳,《續齊諧記》
雲:“吳縣張成夜起,忽見一婦人,立於宅上南角(《荊楚歲時記》作宅
東南角),舉手招成。成即就之。婦人曰:'此地是君家蠶室,我即是此
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於上祭我也,必當令君蠶桑百
倍。'言絕失之。成如言作膏粥,自此後大得蠶。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
此始也。”這裡沒有記載其姓名,又出於吳縣,當與蜀地之蠶馬說異源,
是另一蠶神。 其後,隋杜台卿《玉燭寶典》、宋陳元靚《歲時廣記》、
明陳耀文《天中記》等,均轉錄此文,但均未言塑像祭祀之事。
道教也崇奉蠶神,但稱其為“玄名真人”所化。 《太上說利益蠶王妙
經》雲:“有一真人名曰月淨,……上白(靈寶)天尊曰:'今見世間人
民苦樂不均,衣無所得,將何救濟?'天尊憫其所請,乃遣玄名真人化身
為蠶蛾,口吐其絲,與人收什,教其經絡機織,裁制為衣。”據此,蠶神
不僅管蠶桑,還管機織成衣之事
---------------------
蠶女又名蠶神、蠶馬神,乃是騎在白馬上的女神。
蠶女的傳說在《太古蠶馬記》、《搜神記》、《蜀圖經》、《神女記》、《太平廣記》等書中都所記載,細節方面雖有所不同,內容卻大抵一致。
故事
據東晉干寶的《搜神記》中所述:帝嚳高辛氏時,蜀中某女之父遠征,女兒因為思念父親,就對家中一匹白色牡馬兒戲言:如果你能把父親帶回來,我就嫁給你!白馬聞言仰天長嘯,掙脫韁繩疾弛而去。幾天後,白馬果然載著其父返回家中。從此白馬受到一家人厚待。
可是白馬自此整日不思飲食,卻每每看到女兒走近馬廄,就嘶鳴不止,興奮異常。女兒見狀只好將之前的戲言告訴父親。其父心中為女著急,取箭將馬射殺,並把馬皮剝下晾在院子裡。某日,女兒與鄰居在院子裡玩耍,女兒踢著白馬皮嘆道:「你是牲畜,卻想娶人當老婆。現在落到這種地步,這又何苦?」這時馬皮突然飛起將姑娘捲走,不知去向……數日後,家人在一棵樹上找到了姑娘,但見那馬皮還緊緊包裹著她,頭卻已經變成馬頭的模樣,正伏在樹枝上扯吐蠶絲。父母聞訊後十分傷心,從此鄉親們便將此蟲叫作「蠶」,此樹叫作「桑」。
某日,父母忽見蠶女身旁有侍衛數十人,乘流雲駕駿馬天而降,對父母說:「天帝因為孝能致身,心不忘義,封我為女仙,位在九宮仙嬪之列,在天界過得很自在,請二老不用思念女兒。」言畢乘雲而去。後世人們為感激小姑娘為人們帶來了絲綢錦衣,把她尊為蠶神,無論是在蜀中還是在江浙一帶,1949年國共內戰前都可見到塑有馬頭娘塑像的蠶神廟:一個騎在白馬身上的美麗的小姑娘。
-------------------------
蠶神在古代有蠶女、馬頭娘、馬明王、馬明菩薩、蠶花娘娘、蠶絲仙姑、蠶皇老太等多種稱呼,是民間信奉的司蠶桑之神。中國是最早發明種桑飼蠶的國家。在古代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經濟結構中,蠶桑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無論是古代統治階級還是普通的漢族勞動人民都對蠶神有著很高的敬意。
自古以來,古代統治者一直對祭祀蠶神活動很重視。歷朝歷代皇宮內都設有先蠶壇,供皇后親蠶時祭祀用。每當養蠶之前,須殺一頭牛祭祀蠶神嫘祖,祭祀儀式十分隆重。漢族民間的蠶神崇拜是蠶鄉風俗中最重要的活動。除祭祀嫘祖外,各地所祭拜的蠶神"蠶母"、"蠶花娘娘"、"蠶三姑"、"蠶花五聖"、"青衣神"等蠶神者。浙江溫州曾發現宋代的"蠶母"像。民間供奉蠶神的場所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建有專門的蠶神廟、蠶王殿,有的在佛寺的偏殿或所供養的菩薩旁塑個蠶神像,有的蠶農家在牆上嵌砌神龕供奉"蠶神紙馬"。
有關蠶桑生產、祭祀蠶神的風俗習慣,有的來源於對蠶、桑的原始信仰和崇拜,有的出於祛除蠶桑病祟的迷信行為,有的反映了對蠶桑豐收的祈禱和豐收後的慶賀,有的關係著蠶桑生產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活動。這些風俗很多都帶有迷信色彩,其精華部分成為健康的文化遺產。
史籍記載
後漢書
官方祀典對蠶神也有著諸多記載。漢以前,蠶已被神化,稱其神曰先蠶,意指始為蠶桑之人神。東漢稱"菀窳婦人,寓氏公主",見《後漢書·禮儀志》注引《漢舊儀》;北齊改祀黃帝,北周又改祀黃帝元妃西陵氏(即縲祖),均見《隋書·禮儀志》。這些都是官方祀典中所記的蠶神,並未被百姓所接受。
山海經
民間祀奉的蠶神,則是蠶馬神話演化而來的蠶女、馬頭娘。其遠源是《山海經·海外北經》所記的"歐絲"女子,該書謂:"歐絲之野在大踵東,一女子跪據樹歐絲。" 這是蠶神的雛型,一開始即為女身;尚未與馬相聯繫。之後,《荀子·賦篇》有賦五篇,其四《賦蠶》中有雲:"此夫身女好而頭馬首者與?"言蠶身柔婉而頭似馬。但《周禮·註疏》卷三十《夏官·馬質》鄭玄引《蠶書》解釋:"蠶為龍精,月直大火,則浴其種, 是蠶與馬同氣。"賈公彥疏謂:"蠶與馬同氣者,以其俱取大火,是同氣也。"後人據此將蠶與馬相糅合,造出人身馬首的蠶馬神。最早記其事者,據稱為三國吳張儼所作之《太古蠶馬記》,一般學者疑是魏晉人所偽托。其事具載於乾寶《搜神記》卷十四,雲:"舊說,太古之時,有大人遠征,家無餘人,唯有一女。牡馬一匹,女親養之。窮 居幽處,思念其父,乃戲馬曰:'爾能為我迎得父還,吾將嫁汝。'馬既承此言,乃絕 *而去,徑至父所。……(父)亟乘以歸。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芻養。
蠶神
蠶神
馬不肯食, 每見女出入,輒喜怒奮擊,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問女,女具以告父,…… 於是伏弩射殺之,暴皮於庭。父行,女與鄰女於皮所戲,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 而欲取人為婦耶?招此屠剝,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 鄰女走告其父。……後經數曰,得於大樹枝間,女及馬皮盡化為蠶,而績於樹上。其繭 綸理厚大,異於常蠶。鄰婦取而養之,其收數倍。因名其樹曰桑。桑者,喪也。由斯百 姓種之,今世所養是也。"
蠶馬同本
此後,百姓據此為之塑像,奉為蠶神。宋戴埴《鼠璞》卷 下《蠶馬同本》條雲:唐《乘異集》載,蜀中寺觀多塑女人披馬皮,謂馬頭娘,以祈蠶。…… 俗謂蠶神為馬明菩薩。
太平廣記
卷四百七十九引《原化傳拾遺》所記"蠶女"事,基本據乾寶《搜神記》,但對之有所增益。雲:"蠶女舊跡,今在(蜀)廣漢,不知其姓氏。"並在故事 中增加蠶女之母,改《搜神記》之"女戲於馬曰"為"母誓於眾曰"; 且謂女化為蠶後,"父母悔恨,念之不已。忽見蠶女垂流雲,駕此馬,侍衛數十人, 自天而下。謂父母曰:'太上以我孝能致身,心不忘義,授以九宮仙嬪之任,長生於天 矣,無復憶念也。'乃沖虛而去。"杜光庭《墉城集仙錄》卷六"蠶女",全文抄 《原化傳拾遺》,只個別字句稍異。中雲:"今其(指蠶女)冢在(蜀)什邡、綿竹、 德陽三縣界,每歲祈蠶者,四方雲集,皆獲靈應。蜀之風俗,諸觀畫塑玉女之像,披以 馬皮,謂之馬頭娘,以祈蠶桑焉。⑥舊時除四川有蠶神廟外,其他省區也有蠶神廟祀馬頭娘。
西湖游志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卷十雲:"北高峰,石磴數百級,…… 山半有馬明王廟,春月,祈蠶者鹹往焉。"在乾寶《搜神記》後不久,南朝宋東 陽無疑之《齊諧記》又記另一蠶神,雲:"正月半,有神降陳氏之宅,雲是蠶室(疑為 "神"字--引者注),若能見祭,當令蠶桑百倍。"
續齊諧記
梁吳均《續齊諧記》和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更詳,《續齊諧記》雲:"吳縣 張成夜起,忽見一婦人,立於宅上南角(《荊楚歲時記》作宅東南角),舉手招成。成 即就之。婦人曰:'此地是君家蠶室,我即是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於 上祭我也,必當令君蠶桑百倍。'言絕失之。成如言作膏粥,自此後大得蠶。今正月半 作白膏粥,自此始也。"這裡沒有記載其姓名,又出於吳縣,當與蜀地之蠶馬說異源, 是另一蠶神。其後,隋杜台卿《玉燭寶典》、宋陳元靚《歲時廣記》、明陳耀文《天中 記》等,均轉錄此文,但均未言塑像祭祀之事。
道教也崇奉蠶神,但稱其為"玄名真人"所化。《太上說利益蠶王妙經》雲:"有一真人名曰月淨,……上白(靈寶)天尊曰:'今見世間人民苦樂不均,衣無所得,將何救濟?'天尊憫其所請,乃遣玄名真人化身為蠶蛾,口吐其絲,與人收什,教其經絡機織,裁製為衣。"據此,蠶神不僅管蠶桑,還管機織成衣之事。
黃帝戰勝蚩尤以後,為了慶祝戰爭的勝利,創作了一部名叫"楓鼓曲"的樂曲,據《繹史》卷五引《歸藏》所云,該曲由"雷震驚"、"猛虎駭"、"靈夔吼"、"鵰鶚爭"等十章組成,高昂激揚,恢宏豪放,凱鏇的戰士們隨著撼天動地的"楓鼓"之聲,一邊引亢高歌這首樂曲,一邊作著種種象徵殺敵制勝的搏擊姿態的舞蹈動作。這時坐在大殿中央寶座上的黃帝,更是躇躊滿志,歡快不已。
也就在這個萬眾慶功、皆大歡喜的時刻,只見一個身披馬皮的美麗的姑娘,從天空徐徐降落,她手裡拿著黃、白兩絞蠶絲,黃的象金子,白的似白銀,前來獻給黃帝。這張馬皮緊緊地粘附在姑娘身上,根本無法揭取下來,如果她把馬皮兩邊的邊沿拉攏一下,全然包住自己的身體,那么她立即就會變成一條長有馬一樣頭的蠶,而且還能接連不斷地從嘴裡吐出細長的閃閃發亮的絲來。據《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在北方的荒野上,生長著三棵高百丈、光桿無枝的桑樹,這位姑娘半跪著爬在一棵樹上,不分晝夜地吐絲,於是人們便稱這片荒野為歐絲之野。這位美麗的姑娘,何以披著馬皮,化身為蠶,成為蠶神呢?
原來,在上古時期,有一個父、女兩人和一匹公馬的小家庭。一次,小姑娘的父親外出遠行,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可是,過了好長時間,他依然沒有回來。姑娘感覺到寂寞,常常想念她的父親,有一天,她開玩笑地向馬棚里的公馬說:馬啊,你若能幫我把父親迎接回來,我就嫁你做妻子。馬一聽這話,先是一跳,接著掙斷韁繩,衝出馬棚,飛馳而去。不知跑了多少天。這匹馬來到姑娘父親住的地方。姑姑娘的父親一看是自己家的馬,既驚奇,又高興,他以為家裡發生了什么事,馬是跑來報信的,便馬上翻身上馬,直奔家中。回到家裡,女兒告訴父親,家裡並沒有發生什么事故,只是想念父親,馬得知後便把父親迎接回家。本來,女兒的父親就很疼愛這匹馬,現在聽了女兒這番話,越發喜歡自家的馬了。他拿來上等的飼料餵它,可是馬只是盯著豐美的食物,不大肯吃,性情也不好,可是,它一見小姑娘走過來,便又呈現出另外一種模樣,又跳又叫,神情異常,父親看到這番光景,心裡覺得很奇怪,便趁機問女兒說:"你告訴我,咱家的馬為什么一見你就大跳大叫呢?"女兒只好原原本本地把那天和馬開玩笑的話講給父親聽,父親聽罷狠狠地把女兒痛斥一頓,並且不許她走出院子大門。
父親儘管很喜歡這匹馬,但決不能讓它做自己的女婿。為了避免這匹馬長期作怪,父親便用埋伏的弓箭把馬射死在馬棚里,然後剝下它的皮,晾曬在院子裡。一天,父親外出,小姑娘一邊用腳踢著馬皮,一邊罵道:你這個畜牲,還想討人家做你的妻子!現在剝下你的皮,真活該!話音剛落,那馬皮忽然從地上跳躍起來,包裹起小姑娘的身軀朝門外跑去,在空中轉了幾圈之後,便消失在茫茫的原野上。事情發生後父親到處尋找女兒,找啊找啊,幾天后,才在一棵大樹的枝葉間發現自己的女兒,不過,這時她已身裹馬皮,成為一條蠕蠕而動的蟲一樣的生物,只見她慢慢地搖動著她那馬一樣的頭,不時地從嘴裡吐出一條條金光閃閃的組長的絲,並把絲纏繞在樹枝上。後來人們就把這吐絲的生物叫做"蠶",並把此樹稱為"桑"。這就是當今蠶的來源。小姑娘後來就做了蠶神。
黃帝打敗蚩尤以後,蠶神來向黃帝奉獻她所吐的絲,以慶賀戰爭的勝利。黃帝見到這美麗而稀罕的東西,稱讚不已:好啊,這下天下老百姓又多了一種寶貝!蠶神見黃帝如此關懷天下人民,深受感動,她毫不遲疑地拉攏馬皮,變成一條蠶,嘴裡吐出黃、白兩種絲來。這時黃帝-也很受感動,立即派人把蠶送給元配妻子嫘祖。嫘祖是一切女性當中最尊貴的天后娘娘,既賢惠,又善良,她聽說這件事後,親手把蠶放到桑樹上,每天精心看管養育。嫘祖一開始養蠶,人民也紛紛仿效,蠶種孳生繁衍,蠶兒越來越多,嫘祖與婦女們不斷地用蠶絲織出又輕又軟,如行雲流水一樣的絹子。這樣一來,採桑、養蠶、織布這詩歌般的美麗歡快的勞動,就成為中國古代婦女們的專業。
漢族民間
先蠶
漢以前,蠶已被神化,稱其神曰先蠶,意指始為蠶桑之人神,其姓名、來歷有不同的說法。東漢時,所祀先蠶為"菀窳婦人,寓氏公主"。 《漢舊儀》曰:"春桑生而皇后親秉於苑中,蠶室養蠶,千薄以上,祠以中牢羊豕,今蠶神曰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齊時,改祀黃帝。北周時,又改祀神話中的黃帝元妃西陵氏(即嫘祖,或作累祖、傫祖)。以後歷代皆以西陵氏為蠶神,漢族民間蠶農也奉祀之。
嫘祖
嫘祖
嫘祖
一名"累祖"、"傫祖"。漢族民間信仰中的蠶神,神話傳說里黃帝的元妃。南北朝時北周奉為先蠶加以祭祀。湖州(今浙江吳興)東嶽宮曾有蠶神廟,奉祀嫘祖,香火極盛。在清代《豳風廣義》一書中,載有祭蠶神、謝蠶神的圖像,其中都供奉著西陵氏嫘祖。
馬頭娘
漢族民間信仰中的蠶神。其形象多為一女人披馬皮,或一女人騎馬。最早當起源於古代對婦女發明和從事蠶桑的推崇以及古人認為蠶與馬在形體上有相似之處的觀念。魏晉以後,此故事廣泛流傳,逐漸形成祭祀"馬頭娘"的風俗。各地漢族民間也有小廟專門奉祀,並有在蠶農家中奉祀的。其塑像也有女子騎馬的。奉祀時有的地方蠶農在下室中即以粉繭、香花供奉馬頭娘。蠶事畢送之。
蠶姑
晉地漢族民間信仰中的蠶神。其起源於諧音訛傳。曲沃縣西北關原有"殘苦廟"。舊地方志載,春秋時介之推從晉公子重耳出亡,追趕者所逼甚急,介之推以其子林伐死。後重耳入晉為晉文公,推妻並林妻來此尋找介之推,但介之推已焚死於綿山。二人聞訊,異常悲痛,投井而死。當地人為她們立廟,名"殘苦廟"。後因"殘苦"與"蠶姑"諧音,訛為"蠶姑廟"廟裡所供奉的也變成蠶姑,職司蠶事。
浙江蠶皇紙馬
浙江蠶皇紙馬
青衣神
蜀地漢族民間信仰中的蠶神,即蜀地先王蠶叢氏。蠶叢,文獻載其為古代蜀王。傳說他曾服青衣教人蠶桑,肇興蠶織,死後被尊為青衣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載:"傳蠶叢氏初為蜀侯,後稱蜀王,常服青衣,巡行郊野,教民蠶事。鄉人感其德,因為立祠祀之。祠廟遍於西土,罔不靈驗,俗概呼之曰青衣神。"
蠶花五神
又稱"蠶皇"、"五花蠶神"。其形象三眼六臂,頭待夫子盔,上兩手高舉過頭,一手托日,一手托月;中兩手一手抓絲,一抓繭;下兩手合於腹部,捧一摞蠶繭。五花蠶神無具體祭日,只有逢年過節、蠶月大忙時香火旺盛。端午後采繭結束,各家都舉行一次"謝蠶神"活動。
相關傳說
太古的時候,有一位父親出外征戰,家裡只留下一個女兒。女兒養了一匹公馬。一天女兒思念父親,就開玩笑地對那匹馬說:"如果你能幫我把父親接回來,我就嫁給你。"那馬聽了這話,真的跑到父親那裡,把父親接了回來。為了感謝那匹馬,父親精心地照顧那匹馬,誰知馬卻不吃食。每次看到姑娘出入都非常興奮,高聲長嘶。父親感到非常奇怪,偷偷地責問女兒。女兒就把先前對馬說的戲言告訴了父親。 於是父親殺了那匹馬,將馬皮掛在院子中。
父親再次出征,女兒就和鄰居家的女孩在院子裡玩。女孩用腳踢馬皮,並且還說:"你是畜生,怎么能娶人當媳婦呢?你被殺死剝皮,不是自找的嗎?"話還沒說完,只見馬皮騰空而起,卷著姑娘不見了。 過了幾天,姑娘和馬皮都化成了蠶,在樹上吐絲。鄉親們便把這種樹叫做"桑",桑者,喪也,是說姑娘是在桑樹下獻身的。父親知道了,十分傷心。 一天,蠶女乘流雲駕此馬,從天而降,對父親說:"天帝封我為女仙,位在九宮仙嬪之列,在天界過得很自在,請不必為女兒擔心。"說罷,升天而去。於是各地紛紛蓋起蠶神廟,塑一女子之像,身披馬皮,俗稱"馬頭娘 ",祈禱蠶桑,十分靈驗。
衍生風俗
在古代,蠶神有著重要的地位,許多漢族勞動人民為了向蠶神表示敬仰,並表達蠶農對來年豐收的美好希冀,所以蠶農們對蠶神進行祭祀,並衍生出許多風俗。
接蠶花
嘉興、桐鄉、海鹽、海寧等地解放前盛行的一種古老賧神儀式,都於春季在農戶家中舉行。其儀式皆由贊神歌手(贊神歌手俗稱燒紙歌手,有的學者謂應稱為騷子歌手)主持。在整個儀式中有一道"接蠶花"節目,由歌手將事先準備好的一桿秤、一塊紅手帕、一張蠶花馬幛(蠶神禡)和插在黃紙上的兩朵紅白紙花(枝上有柏樹葉)交給該家的女主人,同時誦唱"蠶花歌"。歌詞雲:稱心如意,萬年餘糧;蠶花馬、蠶花紙,頭蠶勢、二年勢,好得勢;採取好繭子,踏得好細絲,賣得好銀子,造介幾埭新房子等等。女主人恭敬地將各物收藏,稱"接蠶花"。待收繭繅絲,舉行"謝蠶花"祭祀之後,將蠶花紙、蠶花馬幛祭祀焚化。"接蠶花"活動在海鹽甪里一帶,每年農曆年初二家家舉行,用彩紙做成小花,中間綴以元寶,供奉灶間,臘月二十三日送灶時與灶神像同時焚燒。
桌上的蠶花
桌上的蠶花
蠶花水會
舊時市境不少地方在水上舉行社會性的民俗活動,如濮院陡門水會、新塍水會等都很有名。其中桐鄉芝村水會以蠶神祭祀為主要內容,稱為蠶花勝會。舊時芝村鄉有一規模宏大的龍船廟(又名龍蠶廟),前殿祀四大天王,後殿祀"馬鳴王菩薩",這馬頭娘是一端坐的女子,旁立一匹馬,當地說是宋代敕封的"馬鳴大士",清代加封"先蠶聖母",是桐鄉、崇德一帶蠶農信奉的蠶神。每年清明,各村聯合在水上舉行祭祀盛會。迎會從清明日開始,當天早上,由主持的村坊將馬鳴王神像由廟中移至船上,各村參加迎會的船隻齊集進行朝拜。每村都在船上表演拿手節目:龍燈船,賽燈;台閣船,由少年兒童彩扮表演;標竿船,由表演者爬上豎在船上十多米高的粗毛竹上演驚險動作;打拳船,在船上表演拳術;拜香船,由兒童捧"香凳"邊跳邊唱"拜香調"。在附近更開闊的河面上還進行"搖快船"比賽。賽會常舉行三至七天,遊人如織,船滿河面,沿河數里設滿茶棚、酒肆、貨攤,鼓樂喧天,熱鬧非凡。古老的祭神儀式逐漸演化為民眾性的文娛和經濟交流活動。
踏白船
清明節賽船習俗遍及各縣,嘉興稱踏白船,海鹽稱出跳船,平湖稱搖快船,均為划船比賽。海寧賽船,選手兼在船上作武術表演。清光緒《嘉興府志》謂:"清明,王店市河及薦涇有搖快船之戲"。近代則以市區三塔、郊區油車港、南匯及嘉善天凝莊的踏白船為最有名。過去市區三塔運河上每年一次的踏白船活動極為盛大。鄉村划船能手組成賽船隊(每船10-16人),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插紅黃藍白黑五色旗,賽手亦著同色服裝列船河中,一聲開賽,多船齊發,飛速向前,以速度最快者為優勝。踏白船古代主要為祭祀蠶神,當地傳說農曆三月十六日為蠶花娘娘生日,故踏白船於是日舉行。嘉興三塔的踏白船,屆時先集中茶禪寺前祀蠶神,比賽結束後亦在廟前謝神聚餐,每當踏白船時,運河塘上觀者如堵,氣氛熱烈,為一年地方盛節。踏白船活動歷數世紀不衰,演變為生產活動和體育活動。養蠶時桑葉常須由遠地購回,運輸刻不容緩,舉行划船比賽有訓練划船技術和提高船行速度之意,在清明節前舉行,是作為一種養蠶準備來檢查,兼有文體活動意義。有人認為,踏白船也是一種軍事訓練。宋代踏白為水軍番號,岳飛曾統該軍;明末吳日生在長白盪舉兵抗清,用踏白船訓練義軍。這些均可備一說,其淵源恐均系由祀蠶神衍變擴大而來。
蠶花生日
多數蠶農以農曆臘月十二為蠶花生日,亦即蠶花娘娘(馬頭娘)生日。舊時習慣在這一天祭祀蠶神,近代多已不舉行儀式,桐鄉一帶則例於此日做繭圓吃,寓紀念之意。古代多於臘月中瞏蠶種,蠶農定臘月十二為蠶生日,當是指從此日起蠶事肇始(海寧有些地方則以農曆正月初九為"蠶日")。
請蠶花
請蠶花是桐鄉烏鎮一帶流傳的習俗。當蠶蟻孵出後,蠶農備香燭供奉蠶神像(神禡),蠶娘頭插紅綠紙的彩花,將剪碎的燈芯和野薔薇花細末撒蠶種紙上,再把蠶種紙挽在秤桿上,用鵝毛將蠶蟻和燈芯、野花末一起撣往蠶匾中。採用秤桿、燈芯等物收蟻,諧合"稱心如意"成語,寓吉祥之意。
做繭圓
蠶事伊始或蠶罷,蠶農多用米粉做有餡或無餡糰子和小圓子稱為繭圓,作為祭蠶神的供品,近代則逐漸成為一種飲食習慣,或用於饋贈親友。海鹽過去做繭圓謝神多在蠶三眠以後。清代海鹽詩人黃燮清有詩句:"蠶眠桑老紅閨靜,燈火三更作繭圓",見《長水竹枝詞》。(注:蠶三眠後作小粉圓,祀馬頭神,名曰"繭圓"。)在桐鄉,則在臘月十二日時做繭圓。清濮院詩人陳梓作《繭圓歌》說:"今年生日粉繭大,來歲山頭十萬顆。"桐鄉有些農戶清明節還做生粉糰子,形似繭子,饋贈親鄰,喻"越生越多"。海寧也是在清明節作繭圓,有青白兩種,青者代表桑葉,白者代表繭子,稱為"吃青還白"(食桑吐絲)。解放後,做繭圓習俗漸變,農戶售繭那天,常於集鎮上買回甜、肉包子,回家分食,稱吃蠶花包子,漸成習俗。
謝蠶花
蠶繭豐收後,蠶農以酒食祭謝蠶神,祭畢全家聚餐,享用祭祀用的魚肉,稱為吃蠶花飯。有的地方在端午節謝蠶花,姑娘們在水邊作"豁蠶花水"遊戲。
演蠶花戲
海寧、桐鄉、海鹽等地很多村莊,在每年清明節前後或收繭後,必演蠶花戲祭神。多由全村集資僱請羊皮戲藝人來村演皮影戲,老幼聚集觀看。演完整本羊皮戲後必加演一段《馬鳴王菩薩》,皮影戲紙幕上出現一個女子騎在馬上賓士,藝人則伴唱《馬鳴王菩薩》,這首民歌包含古老的蠶桑神話和傳說。演畢,蠶農向藝人討取做紙幕的綿紙稱"蠶花紙",用以糊蠶匾,謂可致豐收。演戲點燈的燈芯,藝人分贈蠶農,稱"蠶花燈芯",謂置於蠶室,可保蠶事順利。
祛蠶祟
祛蠶崇活動貫穿養蠶的全過程。第一蠶室要打掃乾淨,用手蘸石灰水在窗戶上打幾個指頭向外的白手印,用石灰水在門前畫一張弓,弓背向外,搭上三支向外待發的箭,這樣蠶祟就不敢從門窗進入。第二,蠶室內掛一張空蠶匾,匾中斜貼一張正方形的紅紙,從田裡拔一棵帶根的蠶豆苗和一把麥苗以紅紙包束,再以麻繩系一把無柄的鐮刀,將此三物一起掛在蠶室內。蠶上山後,將此三物放在山棚上,用以辟邪驅祟。第三,漢族民間認為陳年老黃曆和古書殘卷有辟邪驅祟的功效,用舊黃曆、舊書糊蠶匾,能保護幼蠶安全生長。第四,有的人家前一年養蠶有些不利,今年求豐收。男主人要在黎明前赤身裸體偷偷殺一隻小羊,把羊血灑在蠶室里四周牆腳。第五,蠶農認為桃枝祛祟威力最大,在整個蠶事活動中,都用它辟邪祛祟。第六,俗說"蠶為憂蟲",容易遭災患病,一旦瘟疫蔓延,蠶花很快全部死亡,給養蠶人帶來無限憂患。傳說中致蠶生病的魔怪蠶祟叫"青娘",它躲在螺螄殼內。每年清明家家吃螺絲,要用針挑,俗叫"挑青",把吃剩的空殼放在屋面上,使蠶祟無處躲藏。
逼鼠蠶貓
逼鼠蠶貓
蠶貓
每年蠶月之前,蠶室打掃乾淨,堵好鼠洞後的第一件事是"請蠶貓"。蠶戶喜歡到廟會上去請蠶貓,認為廟會上的蠶貓受神感應,更靈驗,不僅能逼鼠,還能辟許多惡氣。泥塑彩繪的蠶貓放在牆角僻靜處;紙印的五色蠶貓除貼在牆上,還糊在蠶匾底下。蘇南蠶農在蠶房中張貼的"蠶貓"以驅鼠避害。
日本神話
蠶神 (Oshirasama)
現在仍殘留在日本東北地方一帶的一種信仰。有的地方叫蠶神,有的地方叫蠶佛。由盲巫女主祭,用桑木裹上布片作為神的形體。一般民俗把它當做蠶神。實際上,過去人們可能曾把它作為家庭及農業的守護神。
-----------------------
蠶神嫘祖
開放分類:人物傳統文化神話
蠶神嫘祖,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乃黃帝正妃。 也就是說,當海內外中華兒女無一例外地稱黃帝是自家始祖的時候,也就應該明白華人無一例外的是嫘祖的子孫,嫘祖是中華兒女的偉大母親。
關於嫘祖是哪裡人這一點,一直沒有定論,由於史料的匱乏,人們至今還無法確知嫘祖到底是哪裡人;加之歷史本身的原因,造成全國各處同名的地方很多,這就使處於歷史迷霧中的我們更加難以分辨真偽了。 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嫘祖發明並且傳播了養蠶繅絲,被後世尊為「蠶祖」,被民間稱為「蠶神娘娘」;她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去寒避暑的物資文明,其「創造、發明、奉獻、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更是照耀千秋萬代的。 所以說,弘揚嫘祖文化,應該是今天的我們和今天的中國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也是全國許多地方都爭相表白嫘祖是自己同鄉的原因所在。 各地爭搶嫘祖的故鄉這一現象是無可厚非的,也是有理有據的。
遠安說
先從地域上看,據著名史學家顧吉剛主編出版的《傳說中的中國地圖》所示,古西陵就是當今以宜昌為中心的西陵山脈,西陵峽也因此而得名。 而我縣的苟家埡鎮就處於西陵山北部,屬古西陵範圍。 既然嫘祖是西陵之女,那麼,嫘祖就有可能出生在苟家埡。
再從絲綢文明發展的源流看,苟家埡桑蠶歷史可謂非常悠久。 苟家埡蠶絲聲名卓著,史稱「埡絲」,歷來為皇室貢品。 《湖北通史》上說,宋代以來,苟家埡周邊地區乃至整個鄂西和川東的蠶絲均以「埡絲」命名,從而走出大三峽,以至遠銷英、法、印度、中東等地。 由此可見,苟家埡的蠶絲在絲綢文化中的地位是多麼崇高。 毫無疑問,「埡絲「的產生及其中心地位的形成是大大早于文字記載的,完全是能夠追溯到遠古黃帝時代的。
其三從黃帝活動的區域看,黃帝很容易移駕苟家埡而臨幸嫘祖。 《史記》稱:帝采首山之銅,鑄三鼎于荊山之陽。 遠安人都明白,我縣的地理位置恰恰就在荊山之陽,也就是荊山南麓。 荊山與西陵山相交于沮水,光臨荊山南麓的黃帝受不了南方的酷熱,自然要向地方徵收柔軟涼爽的絲綢以取代粗糙的獸皮和麻布。 在這種時候,發明絲綢的嫘祖名聲當然會如雷貫耳,黃帝焉能無動於衷? 焉能不親自到苟家埡去會一會窈窕淑女? 歷史學家的研究也正好證明了這一點,中國社會科學院史學家王震中得出結論說,黃帝族在其較早時期,有一支南下到長江中游的宜昌地區,與西陵部落通婚。
最後從民眾的祭祀活動看,苟家埡廟會節是專門紀念嫘祖生日的,並且至今盛行。 每到三月十五,苟家埡周邊地區的老百姓就會聚會到苟家埡,一邊祭拜嫘祖,一邊交流物資,一邊開展各種宣傳活動。 因而,這一天也就成為苟家埡一年中最為盛大的節日。 舊時,苟家埡還有宏偉的嫘祖廟建于街頭,正殿的主神位上就立著蠶神娘娘嫘祖。
山西說
據考古發現,山西夏縣西蔭村的新石器遺址中,有經人工切剖過的半個蠶繭化石。 古老的神話傳說,證之以考古資料,說明四五千年以前位於黃河中游的夏縣是最早開始養蠶的地方之一。 當人們來到夏縣西蔭村,先進距村東二裡的桑林,當地的老年人會指著那塊土質呈水泥灰色,上面寸草不生的高臺說:「這就是丘台,是嫘祖葬身的地方。 」附近的斷崖堆積層裡還夾有古代殘陶磚瓦碎片,考古學家認為,這是殷商早期部落遺址,半個蠶繭化石就發掘于這裡。 在安陽殷墓出土的銅戈上還有絲絹遺物,據《詩經》的《七月》、《氓》、《東鄰》等篇章的描寫,在周代,黃河流域的蠶桑已很發達。 可以推想在此之前,這裡的養蠶絲織技術定有一段相當長的發展過程。 我國的絲綢生產由黃河中游發源,殷商時擴展到黃河上、下游和漢水、江淮流域。 至周代又發展到長江流域、珠江流域。 到漢代張竅曾把絲織品作為外交禮品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 當年在絲綢之路上交換的上等錦緞,都印有「西蔭」二字。
西平說
嫘祖(生卒不詳),西陵氏之女,距今5000年左右,生於古西陵國(今西平縣師靈崗)。 有一次,嫘祖姑娘隨母親上山采野果,看見樹上有很多白色的小果果,就問母親那是什麼果子。 母親說那不是果子,是蠶做的窩,它的名字叫繭,非常結實,嚼不爛的。 嫘祖心想,帶回去用水煮上一煮,不就容易嚼了嗎? 於是,嫘祖把采到的蠶繭帶回茅舍,放到鍋裡煮了起來。 水開了,嫘祖用棍子不時地翻攪。 奇跡出現了,翻攪蠶繭的棍子上帶出很多細絲來,越攪越多,越拉越長。 嫘祖仔細觀察,細絲原來是從蠶繭上出來的。 好奇的嫘祖拿給媽媽看,媽媽看到又軟又細的絲線,不盡靈機一動,心想:若是用它串綴起樹葉、樹皮來,一定比藤條強多啦! 從此嫘祖母女開始用蠶絲連綴成衣。 漸漸地,整個西陵氏族都學會了采繭抽絲。
有一天,嫘祖上山采繭,發現成群的小鳥在叼食蠶寶寶。 聰明的嫘祖把蠶捉到家裡養,每天到崗上、坡下採桑葉喂蠶。 慢慢地,野蠶變成了家蠶,再也不怕小鳥來吃了。
嫘祖在採摘野果時發現蜘蛛結網,就學著蜘蛛的辦法,把抽出的絲掛到樹枝上,橫掛豎掛,橫編豎編,編的稀了織成網,編的密了織成布。 從此絲綢出現了。 嫘祖把絲綢做成衣裳,穿著又舒服又好看,十裡八鄉的人們都跑到西陵來學藝。 嫘祖養繭、抽絲、織布的美名很快傳遍了中原大地。
西陵國與北邊的有熊國是近鄰。 西陵國就把織出的絲綢送給有熊國的國君軒轅,軒轅見到絲綢,感到神奇,又聽說是一位西陵少女發明的,就帶領隨從來到西陵拜訪嫘祖。 軒轅見到嫘祖,打心眼裡喜歡上了她,當時就向西陵氏求婚。 這年六月初六那天,有熊國殺豬宰羊,大擺宴席,軒轅親駕馬車把嫘祖迎娶到有熊國。
嫘祖嫁到有熊國,被軒轅黃帝封為正妃。 兩人相親相愛,形影不離。 嫘祖經常跋山涉水,深入民間傳授植桑養蠶、抽絲織布技術,深受萬國百姓敬仰。 嫘祖死後,黃帝痛不欲生,按照當時的習俗,把嫘祖的屍體運回老家西陵園,埋葬在西陵崗上。 黃帝封嫘祖為「祖神」,意為養蠶繅絲的創始人。 西陵人還專門興建了敬供嫘祖的娘娘廟。 每年三月初六,西平民間都要唱大戲,紀念蠶神嫘祖娘娘的生日。
其他蠶神的傳說/蠶神嫘祖
在我國廣大的山野鄉村,蠶農供奉的蠶神除嫘祖外,還有蠶神馬頭娘和青衣神蠶叢。
蠶神馬頭娘
蠶神馬頭娘影響頗大,與之相關的 《蠶神馬頭娘的傳說》也流傳很廣。 《山海經》、《搜神記》、《太平廣記》等書都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傳說,在遠古洪荒時代,一位姑娘的父親外出遠征,家裡只留下女兒和一匹白公馬,女兒十分思念父親。 一天,她對馬開玩笑說:「你能把我父親接回來,我就嫁給你。 」馬果然掙斷攝繩,直奔姑娘的父親那裡,悲鳴不已,父親以為家裡有什麼急事,乘馬而歸。 父親認為這匹馬通人性,有感情,就用上等飼料喂它,可是,馬卻不吃,一見到姑娘出來,常常表示出歡樂或憤怒,亂蹦亂踢。 父親感到驚奇,問其原因,姑娘以實相告。 父親大怒:「哪有讓女兒嫁給畜類的道理! 」便將馬射死,把馬皮掛在院裡。 姑娘在院裡玩耍,馬皮猛地踴然而起,卷著姑娘,飛得無影無蹤。 過了幾天之後,人們發現姑娘和馬皮都比為蠶,在樹上吐絲呢。 從此這個女孩變成了「蠶神」,那棵樹起名為「桑」。 桑者,喪也,意思是姑娘在這棵樹上喪失了年青的生命。
這個傳說根據光民們普遍具有的「變形」信仰,由事物形態的相似引發聯想,把蠶和馬連到了一起。 蠶的頭昂起時,姿態象馬,蠶吃桑葉的動作也極似馬吃草料,而把蠶與婦女聯繫起來,其原因一是蠶的性態柔媚豐腴,頗似婦女;二是育蠶採桑之事多由婦女職司.所以把蠶神描繪為女性是最恰當不過了。 但就故事的真實性而言,人物、地點均不確定,遠不如嫘祖神話的可信性強。
青衣神蠶叢
青衣神蠶叢,說的是周時蜀地先王蠶叢氏,巡行到郊野時,常穿一身青衣,教給百姓種桑養蠶,鄉人感其德,就為他立祠祀之,供稱「青衣神」。 他屬於四川一地的蠶神,四川由此而稱「蠶絲之國」。
但就流傳範圍的廣度和產生時代的久遠來說,都有遜于嫘祖神話。
當今的嫘祖故鄉,仍保持著昔日養蠶古風。 近幾年來創辦了原蠶育種場,桑田面積達500余畝,引進優良蠶種,改進養蠶技術,使養蠶業得到迅速發展。 時值春日,人們來到夏縣西蔭村,可看到棵棵桑樹吐綠綻翠;茂密成蔭,三五成群的採桑姑娘,手提籮筐,穿阡陌,走田埂,留下一串串笑聲,飛來動人的民歌小唱。 走進農家屋舍,會看到一排排蠶姑娘貪婪地吮咬著油嫩的桑葉,等長得又肥又壯,肚于發光,一個個又揚頭弓腰吐籲織呀。 觀賞此情此景,你會由衷讚賞那「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獻身精神。
------------------
「蠶花會」是蠶鄉特有的一種民俗文化,在清明和穀雨之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會舉辦蠶花會。 世人皆知江南多采蓮,其實江南也多蠶桑。蠶桑絲綢曾是古代的重要支柱產業,絲綢之路和強大的海運使得絲綢遠銷亞歐大陸。農業社會,總會衍生出許多相關的文化活動,蠶花會就是江南蠶桑業衍生出來的相關民俗活動。 清明前後,天氣漸暖,是養蠶的好時節,同時也是祭祀蠶神的日子。《湖州府志·歲時》載:「清明晚,則育蠶之家設祭以禳白虎,門前用石灰畫彎弓之狀,蓋祛蠶祟也。」 養蠶的蠶農們認為,白虎是蠶的大敵,所以就在清明後,通過畫彎弓、桃青等術以及貼門神祛禳,祈求蠶業豐收。這和北方人祭土地、拜龍王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自我安慰和一種對豐收的渴望和訴求! 中國供奉的蠶神主要有三位:嫘祖、馬頭娘和青衣神。 嫘祖是黃帝的元妃,據說是她發明了蠶桑術,讓人們不再忍受寒冷,有了遮羞和禦寒的衣服。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嫘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母親。嫘祖文化屬於華夏上古文化、根文化的範疇,是世界絲綢文化的瑰寶寶,把嫘祖供為蠶神,其實還是有點低規格了。 民間信仰的蠶神中,有一位女人披馬皮或者騎馬,她被稱為馬頭娘。這是因為古代人們認為蠶和馬在形體上有相似之處,另一面那個時候從事蠶桑的婦女都是有著極高地位的,所以就有了馬頭娘為蠶神之說。 另一位青衣神呢,他的名字叫蠶叢,主要是在四川眉山地區教民蠶事。因為蠶桑在古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人們就把蠶叢敬為蠶神。蠶叢平日都是穿著一襲青衣傳教,所以人們也稱之為青衣神。青衣神可是為男性哦! 蠶花會是江南纔有的,所以也多是在船上舉行的,極具水鄉特色。每年的蠶花會都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 人們多用兩隻船作為祭壇,供著蠶神,進行祭拜。蠶花會的祭拜,不僅僅祈求蠶業豐收,還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說求子。所以在蠶花會舉行的時候,女人們都會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懷裏帶著蠶種,頭上插著「西施蠶花」,爭豔鬥姿! 在素有「蠶鄉」之稱的桐鄉,有著「清明大如年」的說法,這可不是胡說的。因為清明它們除了祭祖,還拜蠶神。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蠶的桐鄉,怎麼能不重視這樣的節日呢?這可是關係到一年的生計。 所以,對於一個節日重要與否的評判,只需要一點,這個節日跟人們的實際生活有什麼關係,牽扯到所有人一年吃喝拉撒的節日,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我突然想起了宋代張俞的一首詩:「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是啊,遍身羅琦者,不是養蠶人! 如今,養蠶人少了,絲綢少了。幸好還有蠶花會留存著,讓我們能一睹先前的盛景!   原文網址:https://itw01.com/Q55BWEC.html
-----------------
中華神話中的蠶神是誰? 長得有點奇怪
2018-05-22 13:42 鹹魚道長
用蠶絲做成的絲綢,是我們中國的特色產品,我們中國人養蠶的歷史也非常悠久,也形成了特色的蠶桑文化,所以大家對蠶也並不陌生,現代也有很多人當寵物養著玩。
中國人養了這麼久的蠶,自然也衍生了很多關於蠶的神話傳說,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你知道中國神話中的蠶神嗎? 關於蠶神的來歷,非常有意思,尤其蠶神的形象,你肯定想像不到。
傳說當年黃帝戰勝蚩尤之後,人民載歌載舞,慶祝勝利,這時候從天上降臨一位披著馬皮的少女,自稱蠶神,為黃帝獻上蠶絲,以祝賀黃帝的勝利,這就是著名的蠶神獻絲的典故。
趁著蠶神獻絲的機會,人們得以仔細觀察蠶神,發現蠶神身上的馬皮並不是衣服那樣,而是緊緊的長在她身上,看起來非常怪異,只見她把馬皮向前一裹,就變成了一隻馬頭的蠶寶寶,不斷吐出金銀兩色的絲,送給黃帝。 這個畫面想起來總是有點恐怖的感覺,為什麼蠶神是這個形象呢? 這就要說蠶神的來歷了。
據《搜神記》等書記載,說上古時期,有一位男人被敵人掠走,家裡就剩下母女和一匹馬,母親非常著急,放出話來,誰要是能救出男人,她就把女兒嫁給他,家裡的馬聽到這句話,掙脫韁繩,飛奔而去,過了幾天,男人騎著馬回來了。
馬立了大功,全家人自然好吃好喝的報答它,沒想到馬對這些都不屑一顧,眼裡只有他們家女兒,男人覺得奇怪就問妻子是怎麼回事,妻子只得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男人,這馬是等著娶他女兒呢。
人怎么可能嫁给马呢?成精的也不行,男人不同意,又担心马会报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放冷箭把马给宰了,剥下马皮晾在院子里,女儿出来观看,忽然马皮动了,裹住女儿就飞走了,男人去追,眼见落在一颗桑树上,女儿变成了蚕,马皮变成了蚕茧。
这也是为什么蚕神是一位披着马皮的少女的原因,其实女人披着马皮,现代人看着很怪异,但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这却是很正常,因为女人和马,就是蚕的象征元素。
据《山海经》记载,在一个叫欧丝之野的地方,有一位女子跪在树上吐丝。这是关于蚕神的最早记载,而《周礼》等儒家理论认为,蚕和马是相同属性的生物,不仅仅是蚕抬头的动作形象和马很像。
这个解释起来有点复杂,简单的说,传统理论认为,马对应二十八星宿中的房宿,属性叫大火,对应月份就是洗蚕卵的二月,而蚕为龙精,龙为天马,因此蚕和属性相通,这叫做蚕马同气。
自古以來養蠶的一系列事情,也都是女人負責的。 這就是為什麼蠶總是和女人、馬,聯繫起來的原因,蠶神的形象為披著馬皮的少女就很合理了。 不過話雖這麼說,仔細想想,一個女人、馬皮、大肉蟲子的組合,怎麼感覺都有點恐怖呢?
當然了,神話的意義並非是這麼膚淺的,女人養蠶這件事,對古代經濟和文化發展都是做過大貢獻的,比如著名的絲綢之路,貫通東西,對世界影響巨大,再想想,這不都是得益于女人養蠶,做成絲綢,然後馬匹運輸嗎? 所以蠶、女人和馬這三點,確實一直緊緊的聯繫在一起,這或許不是巧合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