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禁止過午食,中午吃飯叫吃齋。大乘佛教吃齋禁吃肉喝酒,以吃素為吃齋。
富人為健康吃齋,修行人為戒律吃齋,窮人沒肉吃也是吃齋
過午不食的兩個用意
受持八關齋戒的時候,過中午以後不能吃任何食物,也不能喝奶、飲料、茶水,只能喝白水。
如果有病需要吃藥治病,這是特殊的情況,可以吃。很多藥品都可以當藥物,也可以當食物。
你當食物吃喝,這肯定是不行的。你為了治病,作為藥物吃喝,就不會犯戒。
佛在經中講過,特別要同情病人,特別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為了治病,服用藥品,這沒有關係。比如今天感冒了,為了治感冒,喝薑湯,這都可以。
如果不是這樣,而是自己想喝薑湯,還找藉口,“我這是藥水啊”,這就不行。
為什麼有過午不食這條戒呢?佛在世的時候,僧團每天到城市裡化緣,但是整天化緣會耽誤修行。
所以他們有一個習慣,從早晨一直到中午可以化緣,過中午以後都要上山修行。
佛在世的時候就是這樣。
中午吃了,下午再吃,晚上還吃,就耽誤我們的修行了。
現在很多人還沒有明白暇滿難得、壽命無常的道理,你真正明白了,還哪有那麼多時間整天做飯,吃飯?
我整天給你們講,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變成修行,做飯、吃飯也可以變成修行。
你會轉念,你能把做飯,吃飯都變成修行,你有這麼高的境界、智慧,那可以。
如果你沒有那麼高的境界,修行是修行,做飯是做飯,吃飯是吃飯,你整天做,整天吃,哪有那麼多時間?
這是其一。其二,過中午以後吃飯,尤其是晚上吃飯,喝飲料,容易昏沉。
晚上吃飽了就困了,一躺就睡著了,就又耽誤修行了。為了避免這些,佛就制定了過午不食的戒條。
不過有些人因有胃病!晚上沒吃點東西,胃就會痛,那晚上就只能用飲的食物如煑爛蓉蓉的麵線等....
同時觀想為食藥!因為無論是胃病或肚餓都算是病,所以晚上稱謂(藥食).
過午不食
所謂的過午不食,是佛陀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確的說法叫“不非時食”。也就是說不能在規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
佛在《舍利弗問經》中說:“諸婆羅門,不非時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是故佛制諸比丘弟子不可非時受食。然而經過了正法、像法時期,到了明朝末年,已每下愈況,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亦談及:“越地安禪,夜作齋,名曰放參飯,競為侈靡,勝於午齋,相沿成習久矣!”
不非時食,是佛陀與其弟子每天正命而活的方式,具體原因在律部中多有闡述,包括因為阿難跟其他比丘出去,吃完中飯吃晚飯,回來很晚,被別人喝斥,迦葉雷 雨天晚上進城乞食,被孕婦突然看見以為遇鬼流產等等原因,於是佛陀制定了晚上不可以再乞食吃飯的戒律。而且食而知足知量,是對個人減少欲求的一種修行。這 種方式在開始的時候,身體會有一定的不適應,慢慢也就習慣了。但是如果確實產生了對身體的傷害,還是正常吃飯就可。在家人不必跟出家人一樣,否則就出家修 行了,畢竟這是出家戒律。在家人可以持守八關齋戒,其中也有不非時食一條。在特定的日子裏好好持守就可以了,而比丘的出家戒律對在家人是不適合的。
過午不食叫做齋,持齋就是受持齋法而不違越。
釋氏要覽曰:“起世因本經雲:‘烏脯沙陀,隋言增長,受持齋法,增長善根故。’佛教以過中不食名齋。”
大日經曰:“愚童凡夫猶如羝羊,或時有一想法生,所謂持齋。”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的第二為“愚童持齋心”。
關於持齋的功德,達摩祖師在其《破相論》中說:“持 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功。齋者齊也,所謂齊正身心,不令散亂。持者護也,所謂于諸戒行,如法護持,必須外禁六情,內制三毒,殷勤覺察清淨身 心,了如是義,名為持齋。食有五種: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二者禪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四者 願食,所謂行住坐臥,常求善願;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淨,不染俗塵。此五種食,名為持齋。若複有人,不食如是五種淨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唯斷於無明 之食,若輒觸者,名為破齋。若亦有破,雲何獲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為諸惡,貪欲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處。”
趙朴初老居士在《佛教常識答問》中寫道:按照佛制,比丘午後不吃食物。原因有兩個:1、比丘的飯食是由居士供養,每天只托一次缽,日中時吃一頓,可以減少居士的負擔;2、 過午不食,有助於修定。這個制度,今天南方國家仍普遍實行。最嚴格的只喝白水,連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但一般的僧人午後可以喝茶、汽水、果汁,也可以 吃糖。我國漢族禪宗僧人從古有自己耕種的習慣,由於勞動的緣故,晚上非吃東西不行。所以在多數寺廟中開了過午不食的戒,但是被視為‘藥食’,但持過午不食戒的僧人為數也仍不少。
李炳南老居士在《佛學問答類編》中寫道:佛家雖有日中一食之制,能守者遵之,不能者任之,並非每一教徒,皆得如是,安有強難。即經受菩薩大戒者,條文亦 限六天,惟知其益者,及明白衛生之理者,多自動常守一餐,此其一。宇宙之大,事理萬端,似不應以中國有無分善惡。中國古有殺人殉葬之事,今可從乎?況一餐 為貴,中國古實有之。按禮記禮器篇,在以少為貴一章中,有‘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之文,注者大意,謂位尊者德盛,其飽以德,不在於食味。噫!自打倒孔家店,中國文化全湮矣,此其二。
---------------------------
過午不食的十五個好處
藥師法門裡面有說,受持過午不食的十五個理由:
第一個是不變胖。因為你晚上吃東西,就全部變成垃圾,變成脂肪留在身體裡面了。
第二個是不會讓我們的心、肺和腎缺血。你晚上吃得多,這個血都跑到胃裡面去幫助消化去了,那麼心臟缺血,如果本身有心肌梗塞,就容易發生突然死亡。
第三個是有利於修習禅定。
第四個是我們人體在饑餓狀態下,體內的吞噬細胞活性最強,就可以促進吞噬細胞吃掉那些壞死的組織。
第五個是讓我們腸胃干淨。你就不需要跑出去做美容了,腸胃干淨,自然就皮膚好了。
第六個是有利於小孩子長得高。因為晚上吃晚飯吃得很多,腦垂體就處於相對缺血的狀態之下。並且來說,這個血都跑到胃裡面消化去了,所以就不會入深度的睡眠,就會抑制腦垂體大量分泌生長素,生長素分泌得少了,所以就不利於生長發育。
第七個是有利於青少年的學習,頭腦比較清明。
第八個是如果晚上有吃飯,然後再去看電視、看書,就會讓視力受損,因為眼部得到的血也不夠。
第九個是如果晚上吃食物比較多,一直在消化,所以早上的時候肌肉裡面還是缺血的,就容易發生一些工傷意外。
第十個,尤其是年輕的男眾,如果有吃晚飯比較多,他的消化系統會一直要工作,不能休息,所以大腦也就會跟著做夢;並且有喝湯的話,腎臟也在加班,所以到晚上睡覺他就做夢,做夢夢裡面自己在小便,其實就發生遺精了。
第十一個是餓鬼聽到碗筷的聲音就會生饑渴,咽喉有火焰,生煩惱。
第十二是讓所有的五臟六腑都超負荷地運轉,就衰老得更快。
第十三個是容易產生欲望,增加貪、瞋、癡三毒。
第十四個,我們如果真正地能夠受持過午不食,清淨地受持八關齋戒,乃至於一天一夜的功德都是浩瀚無邊的,都能夠讓我們得到六十萬世餘糧,六十萬輩子之中都 不用擔心沒飯吃了。我們看《觀無量壽經》,短暫地、如法地,乃至於一天一夜受持八關齋戒,加上信願行,將來往生極樂都是中品中生以上。
第十五個是,我們如果一直有貪著於物質的享受,靈性就閉塞。
摘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
過午不食」(No-food-after-midday precept or Vikala Bhojana Veramani)又稱為「非時食戒」或「齋」,是佛教一個很重要的戒律,在「八關齋戒」、「式叉摩尼戒」、「沙彌十戒」、「菩薩齋日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中都提到此一戒律。過午不食是指正午以後只能飲水,不能吃任何食物,直到第二天早晨才能進食。幾千年來幾乎所有佛教的出家修行人都必須遵守「過午不食」的戒律,本文從大正新修大藏經所記載的佛教經文來探討佛教的過午不食。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戒律都有「過午不食」戒,且由經文中可推知佛教「過午不食」戒的起源應該不是因為迦留陀夷在天色非常陰暗的情況下向人乞食使對方受驚嚇導致流產而引起的,也可能不是十七位少年比丘在不適當的時間向人乞食而引起,而可能是釋迦摩尼佛為了要斷絕修行人六道輪迴的因,使修行人和三世諸佛相同,而制定的戒律。此外,由佛教關於「時」與「非時」的定義可知「過午不食」戒應該和人體的生理時鐘及人類的起居作息規律有關。佛經說過分飽食會讓人氣急身滿,百脈不調,身體壅塞,坐臥不安;如果吃的少又會讓人體弱心浮,思慮不定;只有吃得適中才能使人身心平衡。又根據《法苑珠林》,過午不食的五大益處是少病、身安穩、少婬意、少睡臥及得升天上;前四大益處是過午不食在生理方面的效應,故佛經中有關過午不食的好處若從生理及醫學的觀點來看,將比較容易理解。佛教的過午不食戒可提供我們飲食習慣上的重要參考。
------------------
過午不食叫做齋,持齋就是受持齋法而不違越。達摩法師在其《破相論》中說: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功。齋者齊也,所謂齊正身心,不令散亂。持者護也,所謂於諸戒行,如法護持,必須外禁六情,內製三毒,殷勤覺察清凈身心,了如是義,名為持齋。
食有五種: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二者禪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四者願食,所謂行住坐臥,常求善願;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凈,不染俗塵。此五種食,名為持齋。若復有人,不食如是五種凈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唯斷於無明之食,若輒觸者,名為破齋。若亦有破,云何獲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為諸惡,貪慾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處。
趙朴初居士在《佛教常識答問》中說:按照佛制,比丘午後不吃食物原因有兩個:首先、比丘的飯食是由居士供養,每天只托一次缽,日中時吃一頓,可以減少居士的負擔;其次、過午不食,有助於修定。這個制度,今天南方國家仍普遍實行。最嚴格的只喝白水,連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
佛教傳入我國,漢族僧人自古有自己耕種的習慣,由於勞動的緣故,晚上需要吃東西。所以在多數寺廟中開了過午不食的戒,但是被視為『藥食』,但持過午不食戒的僧人為數還是很多。
-------------------
「八關齋戒」規定「過午不食」呢?
「齋戒」又叫「吃齋」,吃齋與吃素不同,佛陀時代托缽,信眾供什麼吃什麼,所以可以是素或葷,但「齋戒」最重要的意義就是過午後不吃固體的食物,不過可以喝水或流質的東西。
出家眾慈悲心,不與惡道眾生爭食
原本佛陀的僧團開始時一天也吃三餐,但因他們都住在城外的山林,每天外出一趟托缽來回就要費去好幾個小時,為了三餐都來托缽則耗掉太多時間,而且有幾次晚上出來托缽出了意外,因此就規定晚上不托缽的戒律,當然也就不吃。再加上佛家的看法,上午是天人及人道的用餐時刻,下午及晚上是畜生與鬼道的進食時間,出家眾不與這些惡道眾生爭食,也算是一種慈悲心的表現。
還有我從醫學的觀點來看「過午不食」還滿有道理的。當時僧團托缽回來後,近中午時他們才開始用餐,當年印度修行人很重視身心的修行,因此吃飯時聽說要細嚼慢嚥吃很久。泰國的法師曾告訴我原始佛教規定吃飯時要細嚼慢嚥,用右邊牙齒嚼六下再換左邊嚼六下,這樣兩邊輪來輪去而不知不覺間飯菜變成汁液自然滑下去,這時才再吃第二口飯菜,醫學上認為這種進食方式唾液與食物完全混合可以消化的很好。
由此推算僧團們用餐都會費去很多時間,而僧侶用餐後會群集坐在佛陀面前聽開示。聽完開示後這些修行者都分別散開各自找一棵大樹,在樹下打坐去思惟今天佛陀所教導的義理甚或入定,所以下午以後所消耗的能量非常的少,因此不吃晚餐是不妨害健康的。再加上當時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晚上根本沒有活動,不像現代人夜貓子很多,除了吃晚餐還得有消夜呢!
因此「過午不食」應有其醫學上的意義,因為我們用餐兩小時後血中的醣濃度最高,若這時你在睡覺或不活動則這高濃度的糖份無處消耗,易造成肥胖、血管硬化等文明病,有礙健康。這個戒律實際上告訴我們,吃飯與體力活動宜作適當之安排。
百丈禪師頒布「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在大乘佛教傳到中國後,僧團生活形態異於印度原始佛教生活,譬如不再托缽、寺廟自己有廚房(叫大寮),而百丈禪師更頒布「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規定。像禪宗道場都必須出坡(如開墾山林等),體力消耗甚巨,另外有些出家人身體狀況不好,不吃三餐會營養不夠,因此開了一個方便可以吃「藥石」,藥石係古老的傳統醫療方法--用熱的石頭敷於腹部以治療疾病,因此吃晚餐代以「藥石」的名稱,係向佛菩薩報告,因身體需要吃此藥石以療身體。
一日為什麼要吃三餐?一日三餐
先秦時期,人們一天吃兩頓飯,稱作朝食和夕食,時間分別在10時至11時,下午3時至5時。《左傳·成公二年》有句話叫作“餘姑翦滅此而朝食”,意思就是早晨起來打完了這仗正好趕得上吃早飯。《睡虎地秦墓竹簡》 有記載,當時的築牆勞役人員每天早飯半斗,晚飯1/3斗。《史記·呂太后本紀》也有記載,“日餔時遂擊產”。當時周勃等人誅滅諸呂,正是利用了餔時(15至17時)這個吃晚飯的時機。
到了漢代,情況變得大不一樣。漢文帝時淮南王劉長謀反,獲罪徙蜀。文帝特意下令,劉長的生活待遇不變。每日可吃三頓飯,給肉五斤、酒二斗。老百姓們也開始在一日兩餐前的早上加上一頓“寒具”(小食品)來填飽肚子。
久而久之,這“寒具”就變成了每天的第一頓飯——早飯。第二頓飯是午飯,一般是在正午時刻,所以現在還有地方稱午飯為“晌午飯”。第三頓飯則為晚餐,又叫“晡食”。《說文解字》上說,“晡,日加申時食也”,申時,大約是在下午3至5點之間。
(圖為漢畫像石《迎賓宴飲圖》,江蘇省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藏)(2) 平潭兩岸國學中心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25iZml
滅此朝食
出處
《左傳‧成公二年》:「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
釋義
讓我先把敵人消滅掉再吃早飯。形容急於消滅敵人的心情和必勝的信心。
例句
廣東之于桂軍,駸有~之勢。(章炳麟《聯省自治虛置政府議》)
基隆市武崙國小成語詞典 | 滅此朝食 https://bit.ly/3q1vaZZ
解釋:
等消滅了敵人再吃早飯。指急欲破敵。《左傳.成公二年》:「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明史.卷一六九.王直傳》:「陛下宵衣旰食,徵天下兵,與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滅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恥。」
----------------------------
齊都成語故事——滅此朝食
滅此朝食,意思是把敵人消滅了再吃早飯,形容作戰氣勢豪邁慷慨,鬥志昂揚。該成語出自《左傳·成公二年·鞌之戰》:癸酉,師陳於鞌。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為右。晉解張御郄克,鄭丘緩為右。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 589年),齊背盟聯楚,興兵伐魯,並擊敗助魯的衛國軍隊。晉景公應魯、衛求援,於當年夏遣中軍元帥郤克率上、中、下三軍兵車800乘及狄人徒兵攻齊。 齊頃公率軍自衛地回撤。晉軍及魯、衛之師在莘(今山東莘縣北)地追上齊軍,於六月十六日追至靡笄山(今濟南千佛山)下。齊頃公傲視晉軍,派使者請戰,聲稱無論晉應戰與否,必得一戰。又縱容大夫高固沖入晉軍,舉石投人,捕晉兵以示勇。次日即六月十七日,兩軍今濟南西北的鞌(今濟南西北)展開激戰。邴夏給齊頃公駕車,逢丑父站在車右做護衛。齊頃公驕傲地說:「等我殲滅了這些傢伙,再吃早飯也不遲!」不給馬披甲就驅車進擊晉軍。由於齊頃公過於輕敵,再加上晉軍沉著應戰,英勇頑強,結果此戰齊軍被打得大敗,連齊頃公也幾乎被活捉了去。後來,晉軍乘勝追擊,一直殺到臨淄城下,迫使齊國求和。
濟南華山
應該說,在鞌之戰中,齊頃公豪邁慷慨,不怕犧牲,身先士卒,奮勇殺敵,表現出了齊國人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優秀品質。但做為一個軍事指揮員,齊頃公則又顯得不夠冷靜,有急躁冒進、過於輕敵之嫌
齊都成語故事——滅此朝食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F0RbOJ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pxbe9pz.html
先民生活如何影響到文字?現在的生活習慣又是如何演變的?許進雄老師藉由古文字所描繪的靜態和動態的圖像,從造字創意、考古材料、出土文物、典籍記載挖掘線索,帶領讀者返回先秦時代,以漁獵農耕、起居飲食、衣服住房、天文地理、戰爭祭祀等生活實況,細緻探討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演進脈絡,運用獨到的詮釋與豐富的學術研究,呈現出鮮活有趣的先民生活場景。
許進雄《先秦人的日常時光》:「一日三餐」的習慣建立於戰國時代,當時人們吃什麼?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R9LpSS
文:許進雄
一日三餐始於何時?
吃東西是生物維持生存的一個最基本條件,所以尋找食物一直是人們最重要的活動。但是一個社會的飲食習慣,頗受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所擁有的生產技術,以及所達到的文明程度等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完全可以依人們的主觀意願決定的。
農業未建立前,人們以採集捕獵為生。然而野獸的繁殖、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地域與季節,不能終年適時地滿足人們的需要,尤其是狩獵,並不能保證有所擒獲。可以想見那時的人們,捕得獵物時就大吃一頓,運氣不佳時,多日不能飽餐是常事。因此那時的社會,一天要吃幾餐都由不得自己決定,更不用談定時吃飯及吃些什麼東西了。
而且自然界的資源有限,越來越多的人口迫使人們改變生活的方式,不是單向地消費自然的資源,而是發展畜牧、農耕,利用資源再造資源。雖然農業是比較可以預期成果的生產方式,而穀物也可以保存相當長久的期間,以應不時之需。但是根據研究,就是到了人們全年營定居的生活、農業發展的程度不錯時,還是有相當分量的食物必須取自野生植物和野獸。
如果人們能夠完全依自己的意志去決定一天吃幾餐,就表示人們能控制食物的供應,社會已進展到相當的程度,不必費心地到處尋找食物。如果能定時進食,更表示社會的規制已頗強化,人們的生活已有一定的規律。今日我們的社會有吃三餐的習慣,但是它到底有多長的歷史,相信是很多人有興趣知道的。
人們有沒有定時用餐的習慣,頗難於從出土的器物去推斷,而有待文獻的記載。一個從事採集或初級農業的社會,只要略知季節就可以了;但對於一個組織嚴密的社會,就會重視節候對於工作效率的影響,而需要有更精細而明確的表示時間的措施。我們可以從此種時間的劃分,測知用餐的情形。
從商代到漢代,中國已有根據以太陽在天空的位置,來表示白天期間某特定時間的習慣,這是有效而易行的辦法,也正好能解答我們的問題。對於一日時間的分段,有商一代雖遞有改變,幾個定點倒是不變的。例如,太陽剛從地平線升上來的時候叫「旦」;次一階段叫「大采」,意即大放光明;接著是「大食」,即吃一頓豐盛的飯;然後是「日中」或「中日」,是太陽高懸天空的中午時候;接著是「昃」,太陽開始西下,照得人有斜長的影子;過後便是「小食」,吃簡單的飯;然後叫「暮」、「小采」或「昏」,表示光線已趨微弱;不久就是「夕」與「夙」,都是沒有陽光的夜晚了。
白天的分段,每段約二小時。從白天插入吃飯的時間而晚上沒有, 可推知商代平時只用兩餐飯,早上的「大食」約在七到九時,下午的「小食」約在三到五時。從命名可看出早上的飯量多而豐富,下午的飯量少而簡單。
關鍵_先秦人的日常時光-P110
Photo Credit: 臺灣商務出版
商代用餐的習慣反映了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 後來被用以表示清早的「晨」字,甲骨文便作雙手拿著蚌刀的樣子,表示拿蚌刀去除草是大清早就得從事的工作。農業生產是商代的人們主要維生的方式,而且莊稼頗為耗費體力,需要好好吃一頓飯以補充一早耗去的精力。至於下午的飯,因為不久太陽就要西下,天地昏暗,無法再去田地工作,莫若早睡早起,故不必吃得多。這種早飯吃得多的習慣,是習見的農業社會現象,譬如韓國人現在雖也一日吃三餐,但不久前還保存早餐最豐盛的習俗,故常見在早上請客吃飯。
《史記.殷本紀》說商紂:「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將肉片懸掛在樹枝上,讓男女都裸體而相互追逐,通宵達旦地飲酒取樂。)這則記載表示好像有吃晚飯的樣子,但應該是個別事件,商紂也因此蒙上荒淫無道的惡名。商代的人應該沒有吃晚飯的習慣,也可以從另一個現象看出。如果一個社會普遍有夜間的活動,就應當有室內照明的專用器具,從考古的發掘,得知專用的燈具始自戰國時代,商代雖肯定已使用燃油照明,但只限少數貴族,在有限的時機,臨時借用它種器物為之而已;所以,一般人們並沒有夜間活動的習慣。
春秋時代晚期以來,隨著牛耕鐵犁的廣泛使用,尤其是戰國時代鐵器的大量使用,生產力大大提高,整個社會的面貌起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內容漸漸豐富起來,開始有許多人從事非生產性的工作,富裕人家還經常有夜間的娛樂活動,而且在一旁服侍的人員也得跟著滯留很晚,這時便有必要增加一餐以補充體力的消耗。戰國時代專用燈具大量出現,也許可以看作人們已經常吃三餐飯的反映,但最確實的證據,還得靠時間分段的名稱去判斷。
關鍵_先秦人的日常時光-P112
Photo Credit: 臺灣商務出版
戰國時秦國民間使用的《日書》採用十六時制,於昏與夜暮之間有「暮食」之時刻。而西漢初年的時間分段,早上的用餐時間已改叫「早食」,午後的餐叫「晡食」或「下晡」, 而晚上的餐約在十時叫「暮食」 或「夜食」; 不但明顯已用三餐,而且從新的名稱也暗示早上的飯可能不是最豐盛的了。
人們既然睡得遲, 早上自然起得晚,早上工作的時間減短,飯量也相對會減少。當吃三餐的人數增多後,甚至用餐的時間也慢慢起相應的變化,與農民的生活習慣大有不同。不過到了唐代,從一個銀盒的題榜作「辰時食時、申時晡時」,可知一般人早餐與午餐還是相隔八小時,早飯如果不吃得多,就不能支持那麼久。可知要到甚晚的時代,或甚至進入工商的社會,才能普遍改變早飯量最大的習慣。
以上從一天時間分段的名稱變化,以及專用燈具出現的時代推測,中國人吃三餐飯的習慣應該建立於戰國時代。
關鍵_先秦人的日常時光-P113
Photo Credit: 臺灣商務出版
有什麼食物可吃?
維持生命一定要仰賴食物,所以尋找和生產食物始終是人們最重要的活動。飲食的習慣取決於地理的環境、生產的技術、人口的壓力以及文明發展的進度,過游牧或定居的生活,往往取決於食物取得的難易程度。又如居住於高緯度或高山地區的人們,氣候較寒冷,比較需要攝取高熱量食物禦寒,該地區菜蔬難生產,肉食也能保存較久,故攝取肉食的比例要較低緯度的高,但單位面積內肉食動物的產量遠較植物少,故食肉多的地區,人口也往往較稀。
食物也是辨別一個文化的好標尺。人最初考慮的是根本的果腹問題,漸及味覺,最後才講究進食的氣氛,故飲食習慣可以約略看出一個社會發展的程度。譬如農業社會清早就要到田地去工作,需要有豐盛的飯以補充消耗的能量,故早餐最重要。然而在工商業社會的工作時間較遲,能量消耗也較少,夜晚是家人團聚的時間,有較多的活動,故轉變為晚飯最豐盛的習慣。
又如沒有食物保藏的措施,由於夏天肉類比較容易腐敗,就要避免宰殺而多吃植物性食品。但是一旦食物冷藏技術有所發展,夏天不怕肉食腐敗,而某些水果、菜蔬又可以保藏到多天,當然冬、夏季節所攝取食物種類的懸殊情形可望降低。
中國人喜好飲食,自古以來隨葬往往以食具為主,但習慣也有不同,如商代重飲酒之器,而周代則重用食之器。中國人之長於烹飪舉世聞名,至遲商代已甚注重食物的味覺,以及進食的氣氛,用食有一定的器具與擺設,還有禮儀與樂舞助興。本文擬就食品的種類作一些介紹。
從遺物以探索古人用食的品類為最直接,但食物殘餘能保存於地下的不多。科學家也試從各方面去探索古人用食的品類,如試從糞便、骨骼判斷攝取食物的種類,糞便中的纖維素、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可測知攝取食物的大類;而通過骨頭中骨膠原的同位素分析,可以計算出所攝取的蛋白質,有多少是來自陸生或水生的動物。
以現今靈長類動物主要以蔬食看,早期的猿人亦不例外。對南猿人牙齒的研究,得知可能距今五百五十萬年前,已開始吃食昆蟲及動物。在農業未興前,人們主要以採集為生,輔以漁獵,採集的植物大半以乾果及水果占多數,因殘殼不可能在地下保存過久,難知具體的採集種類;在中國,能肯定的品類有橡子、菱角、酸棗、葫蘆、毛桃、甜瓜子、蠶豆、芝麻、麻櫟果、杏、榛籽、松籽、油菜、蓮子、小葉朴等。
至於漁獵的種類,因有遺骨可以檢驗,大致有所了解,從一萬多年前,因捕獵技術的改進,不少龐大的野獸都成捕食的對象,商代以前捕獵的動物以猴、豬、牛、羊、鹿、獐、犀、象、狗、虎、熊、貉、鼬、獾、獺、貓、狸、鼠、豹等較常見。但人口增加到狩獵不足以供應足夠的食物時,人們就得發展農業,再次越來越倚重蔬食。在畜牧與農業有相當發展後,除了豬、牛、羊、犬等家畜外,經常被捕獵的野生動物大致只是那些妨害農作的鹿、獐等可數的幾種了。
早期的人們雖居近水之處,因無漁釣的工具,主要撈取軟體貝殼及蟹、蝦、龜、鱉、蛙等。有了槍、矛、弓箭後,捕獲漸多,六、七千年前的遺址就發現很多水生動物的骨骸,可鑑定的魚類有鯉、鯽、鱧、鯰、鯔、鯛、黃顙、草魚等,海岸的遺址甚至還有鯨及楊子鰐。後來人口壓力大,被迫遠離河岸去生活,雖也發展人工養魚,但還是比陸上肉食更為珍貴。
在農業發展前,魚、肉可能並不是難得的食物,但隨著人口的增加,越來越倚重可以提供更多食物的農業。人類攝取食物的變化,可用墨西哥的德匡坎河谷(Tehuancan)地區為例,在八千年前農業剛發生時,肉食約占百分之五十四;農業已發生一段期間後的六千多年前,肉食的比例已降至百分之三十四;四千多年前全年經營農業時,肉食只占百分之三十;往後到三千四百年前,比例為百分之三十一,到二千七百年前為百分之二十九,到二千年前為百分之三十二,一千二百年前為百分之十八,四百五十年前只剩百分之十七。肉食分量慢慢減少的現象非常明顯。中國也不例外。
發展農業就要開墾森林荒地,不但野獸失其棲息之所而不能大量繁殖,家畜的數量也不容許增加太多,因此肉類食品才越來越珍貴,春秋時代「肉食者」遂成有權勢者的代名詞。《孟子.梁惠王》所提倡的理想王政:「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雞豬狗的畜養,不要耽誤牠們的繁殖時間,如此七十歲以上的人就可以經常吃到肉。)要在太平時代,且只有老人才能吃肉,可見肉食在戰國時候是多麼的稀罕。
關鍵_先秦人的日常時光-P117
Photo Credit: 臺灣商務出版
《禮記.王制》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豚,庶人無故不食珍。」(諸侯和大夫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是不可以殺牛羊的,士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是不可以殺狗豬的,平民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不能吃時鮮食物。)這段話反映肉食的品級及短缺的事實。一般大眾,大概只有在節日或貴客來訪時,才會有機會食用肉類魚鮮了。春秋時代以後,牛成為拉犁耕地的主要勞動力,羊則在不妨害農業的條件下才飼養,故一般的肉食為豬。牛是皇帝賞賜臣下的特恩。
穀物是有史時期中國人的主食,商代最重要的是小米,麥是稀罕的穀物,其種植漸被推廣,至漢代時已取代小米成為華北的主糧。至於華南地區,則一直以稻米為主食,它的味道可能被認為比小米和麥都要美好,一直以為美食而為富貴者所喜愛;孔子曾經以食稻與衣錦並提,認為是種奢侈的享受。大豆味雖不美,但營養豐富,易於成長,成為貧窮人家的常食,乾旱時甚至成為大眾的主糧。
從上引德匡坎河谷的食物攝取現象,可知發展農業後,要經歷五千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大量減少野生植物的食用。《詩經》一書提及菜蔬有六十四種之多,但很多屬野生,非栽培的品種,常提及的有葫蘆、韭菜、苦瓜、蔓菁、蘿蔔、苦菜、薺菜、水芹、水藻、菜、豌豆、竹筍、蓮藕、卷耳、桃、李、梅、棗、榛、栗、桑葚、木瓜、杞子等。想來商代蔬果的品種更要少。
許進雄《先秦人的日常時光》:「一日三餐」的習慣建立於戰國時代,當時人們吃什麼?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R9LpS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