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優解常見副作用有睡眠不安、食慾減退、口乾、皮疹、怪夢。較為嚴重的副作用有血清素綜合症、躁狂、癲癇、出血風險增加,以及少於25歲者自殺風險增加。突然停藥可能會引發戒斷綜合症,導致焦慮、頭暈,感官變化[5]。此藥不安全用於孕期會影響寶寶發展。如果之前已在使用此藥,在母乳餵養期間應停止使用[9]。此藥作用機理尚未完全闡明   https://is.gd/mAgbIb
「百憂解錠20毫克」因不敷成本,2019年4月1日起停止供貨,並全面退出台灣市場「百憂解」退出台灣》 https://bit.ly/3HyDSX8
關於百憂解(Fluoxetine)服用,18歲以下的人服用百憂解這類抗憂鬱劑,自殺風險倍增,至於18-24歲的人若服用,自殺風險也增為1.5倍 :: https://bit.ly/335IaGy
----------------------------------
衛生福利部【台灣e院】-Q&A #15868 百憂解的副作用 https://bit.ly/3J8di7D
專家怎麼看「百憂解」退出台灣市場這個決定? - 第 1 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LeIJit
憂鬱症老藥百憂解4月停供 國內仍有14家生產同成分藥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B1Hqi9
百憂如何解》吃藥真的有用嗎?最新研究:不只是「安慰劑」,抗憂鬱藥確實有效!-風傳媒 https://bit.ly/3uvkiap


一顆藥竟比糖果還便宜!你吃的藥有效嗎?|健康關係|健康醫療|2015-07-21|天下雜誌第577期 - https://goo.gl/Ww3VUy
不堪健保砍價:百憂解之後,「抗生素藍波」泰寧原廠4月起也停止供貨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https://goo.gl/sHkCAg
---------------------------------------------------

健保藥費大餅每年逾1,600億元,衛福部今(20)日表示,西藥專利連結制度即日起上路,對於進行專利挑戰或迴避成功的「第一家學名藥」,將提供為期12個月市場銷售專屬期,以獎勵挑戰的學名藥業者。
衛福部簡任技正潘香櫻解釋,西藥市場一般分為新藥(研發藥品後取得專利)及學名藥(使用相同成份與製程所製造),若某疾病之西藥已有A藥廠取得專利,B藥廠想複製其專利且製造時,即日起B藥廠在向衛福部申請上市的同時,也須通知A藥廠,並進入一年的協商期,供A、B藥廠協商或打專利訴訟。
潘香櫻說明,若一年期滿,「訴訟確認B藥廠未侵權」,或是「A、B藥廠和解且A允許B販售」,或是「A、B藥廠訴訟仍未結束」,只要符合上述三種情況之一,衛福部將給予B藥廠為期12個月的市場銷售專屬期,期間若有第二間(含)以上的學名藥廠出現,將無法通過審核上市。
衛福部解釋,此為藥事法增訂的西藥之專利連結專章,去年元月已由總統公告,並由政院核定即日起施行。
潘香櫻表示,12個月市場銷售專屬期的設計用意有二,首先,是要鼓勵原廠的創新研發,且要求學名藥廠須尊重原廠專利。其次,是鼓勵學名藥廠要挑戰原廠專利前「要多做功課」,做好「迴避設計研發」,使得學名藥上市前就可釐清專利爭議,而不會因侵權問題而隨時有停售風險。(新聞來源:工商 郭建志)



救命的抗生素,藥界知情人士透露,在軍醫院聯標中,藥廠的售價大約只有健保核價的三分之一,有的更便宜到百元以下,比不上一份麥當勞全餐。「在財團法人醫院肯定殺得更低,」這位藥界人士說。台灣的健保費用控制舉世知名,從新藥到老藥,台灣的藥價都以低廉著稱。台灣新藥的健保核價,只有十大先進國新藥價格中位數的一半,大大影響國際大廠將新藥引進台灣的意願-台灣民眾每人每年的門診藥費,也比國際趨勢低,2012年為322美元(約1萬台幣),約只有韓國的七成、更不及日本的一半,僅是美國的三分之一。癌症來台自費做化療的中國病人,在結帳時赫然發現,標靶藥物的價格,竟然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直呼太便宜。「病人說,他捨不得走,還問,能不能買藥帶回中國大陸,」這位腫瘤科醫師苦笑。國外廠牌的普拿疼,在藥局一顆賣13.5台幣,且民眾得自費購買。但醫院、診所使用的台廠解熱止痛藥,為了搶奪醫院市場,有人甚至殺到一顆不到0.2元台幣。一位醫師坦言,他連感冒這點小事,都不在自家醫院拿才幾毛錢的解熱止痛藥,寧可到藥局花十幾倍的價錢,買信賴的廠牌。 https://goo.gl/Ww3VUy


大陸常用藥價大幅上漲 最高漲幅達900% -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 March 26, 2019
更新: 2019-03-26 3:49 PM    標籤: tags: 藥價, 常用藥
【大紀元2019年03月26日訊】黃曆新年以後,大陸很多常用藥價格大幅上漲,一些低價常用藥與兩三年前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漲價,最多的上漲了900%。
近期,大陸多家媒體報導藥店中的常用藥品大幅漲價。
據《北京日報》報導,複合維生素B在2015年的價格為1.5元(人民幣,下同),到了2018年底漲至10.5元,漲幅高達600%,痢特靈從2015年的3元,漲至2018年底的9元,漲幅200%。
《健康日報》的消息也顯示,2018年大陸中成藥漲價成常態,如川貝枇杷糖漿由原來的19元/瓶漲到了29元/瓶,雲南白藥氣霧劑由27.3元/盒上漲到41.6元/盒,桑菊銀翹散由20元/盒漲價至38.5元/盒,複方黃連素片由8.8元/盒上漲至12元/盒,清肺化痰丸由16.4元/盒上漲至28.5元/盒。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有的藥漲幅一個月內超過50%,更有甚者漲幅高達900%。甘草片原來1.5元100片,現在十幾塊一板,只有七八粒。
重慶一位公立鎮醫院藥房負責人表示:「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漲幅較大,原來0.5/支,現在一支要7元多。靜脈用丙種球蛋白注射液原來100多元,現在要600多元,還有速尿注射液原來0.5元一支,現在也要3.5元了。」
該負責人還表示,有些低價藥廠家嫌不賺錢,已經不再生產,還有銷售公司因為一些常用藥賺錢少不進貨而導致缺貨,有一部分已停產,往往會發高價藥來代替。
至於藥價上漲的原因,報導認為,原料藥價格上漲、人工成本上漲和營銷費用增加有關。
而壟斷是原料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價格壟斷,原因之一在於當局對原料藥企業的審批制度,造成了批文的稀缺性,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生產。現行《藥品管理法》規定,藥品生產企業生產藥品所使用的原料藥,必須具有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核發的藥品批准文號或者進口藥品註冊證書、醫藥產品註冊證書。
有評論人士認為,大陸藥廠追逐利益,不願意生產民眾需要的大眾藥品,而去生產那些高價藥,逼得民眾沒有選擇的餘地。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中共將醫療行業變成了賺錢的產業,權力尋租現象泛濫而引起的。
而2016年5月《經濟參考報》曾刊登一篇文章披露,各級經銷商對進口藥的加價達到40%左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