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背部皮膚製成「人皮書」 哈佛大學將移除爭議封面
書名為《靈魂的命運》的「人皮書」1930年代起被收藏在哈佛大學霍頓圖書館(Houghton Library)。(歐新社)
2024/03/29 08:26吳裕堯/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有一本書極具爭議的藏書,不是因為內容,而是使用「人皮」當封面,引發批評和爭議多年後,哈佛週三宣布,考慮倫理問題,會拆除「人皮書」外皮,尋求以尊重的方式處理人類遺骸。
綜合外媒報導,這本書名為《靈魂的命運》(Des Destinées de l'Ame)的19世紀書籍,1930年代起被收藏在霍頓圖書館(Houghton Library)。2014年,科學家確定這本書的外層是人皮
哈佛大學週三宣布,經過審慎研究、利益相關方參與和考慮後,圖書館認為,「由於這本書源起及其後的歷史存在道德問題,使用人體遺骸裝訂的這本書不應該繼續存在於哈佛圖書館藏書中。
《靈魂的命運》是法國小說家Arsène Houssaye在1880年代中期撰寫,探討靈魂本質和死後生命。這本書的第一位擁有者是法國醫生布蘭(Ludovic Bouland),他用人皮來包裝。
書本在1934年來到哈佛,書內夾著布蘭留下的紙條,寫著為了「保持書皮的優雅」,所以沒有壓印任何裝飾。「我保留了這塊取自一名女性背部的人皮。因為關於人性靈魂的書籍理應有一層人皮做為外衣。」
哈佛說,布蘭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從他工作的醫院的一名已故女性患者身上獲得這些皮膚;校方正在尋求以「尊重的方式妥善處理這名遭人使用其皮膚的女性遺體,試圖找回她的尊嚴」
哈佛也說,對當年宣布發現「人皮書」時,流露出「聳人聽聞、病態和幽默」的態度感到懺悔

女背部皮膚製成「人皮書」 哈佛大學將移除爭議封面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

女背部皮膚製成「人皮書」 哈佛大學將移除爭議封面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人皮書是指以人類皮膚做為封面的書籍。人皮書主要分布於歐美國家,尤其是歐洲各國。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人皮書的數量有100冊左右,主要收藏在一些較發達的歐美國家之博物館和圖書館中,例如在美國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哈佛大學圖書館裡就收藏著一本書名為《西班牙律師手冊》1的人皮書。而有些私人收藏不為人所知。
人皮書製造最多的時期主要在歐洲中世紀時期,用以懲戒或記念。18世紀及19世紀期間曾出現一種「人皮書籍裝訂術」。
人皮書的作用   人皮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9iaWjh
依分析,人皮書的作用主要有三種,懲戒和紀念和滿足變態心理。
製作者與人皮材料的由來
依現存的人皮書分析,製作者大致可分為三類:
醫生:人皮來源於病人截下的殘肢和無人認領的屍體。
富有的收藏家:人皮來源於死刑犯和窮人,通常是用高價買。
死者自己的要求:遺囑要求在其遺體上截取皮膚製作成書的封面。
人皮書例子
懲戒作用的人皮書
英國富農人皮書
英國貝利聖爰門的摩塞斯堂博物館內,收藏著一本人皮書。書的內容是介紹英國1827年發生的一宗謀殺案。而封面的人皮就屬於該謀殺犯。
當時,一個名叫威廉·葛達的25歲富裕農民,殺死了比他大一歲的情婦而被判處死,這件事在當時社會上引起了很大轟動。那時在英國有個慣例,謀殺犯被處決後就要被解剖,研究殺人犯到底與一般人何異。殺人犯被解剖下來的皮會用來製作各種物件,而人皮書則表示最嚴厲的懲戒。於是,在威廉·葛達被吊死後,當地的外科醫生佐治·屈里特就馬上解剖了他的屍體,用他的皮做成一本描寫該案經過的書。一年後,這本人皮書出版了,威廉·葛達的一部分皮做成了此書的封面。而威廉·葛達的面容被製成了面模具,至今還保存在此博物館中。連當時吊死葛達的繩子都被割成一英寸長的小段出售。該書被做好後,封皮上的毛還一度繼續生長。雖然現在已經停止生長,但若用手去摸封皮,仍可感覺到那些突出的毛。
美國大盜的人皮書
在美國波士頓圖書館內也藏有一本1837年版的人皮書人物傳記。這本傳記的主角是當時著名的大盜喬治·沃爾頓。他在被捕,給執行死刑後被割下皮膚,用來包裝此傳記封面。事後,當地政府把這本書送給了一名曾經遭他搶劫的受害者,以示對受害者的賠償。
紀念作用的人皮書
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中的人皮書
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中收藏了一本名為《西班牙律師手冊》的人皮書,這本書是1605年出版,但人皮裝訂卻是後來的事。
書的最後一頁有以下句子2「這本書是我的好友Jonas Wright唯一的遺物,在1632年8月4日他被Wavuma3剝皮而死。King btesa給了我這本書,這本書原本屬於可憐的Jonas,又用他的皮裝訂。願他的靈魂安息。」
後來經由試驗證明這本書實際上是用羊皮裝訂而成而非人皮。4
美國費城醫學院圖書館中的人皮書
在美國費城的一所醫學院的圖書館里,藏有一些由醫學家約翰·斯托克頓·霍夫親自裝訂的人皮書。
據說,當年霍夫診斷出費城首例旋毛蟲病病例,在該病人未去世前,徵得了病人的同意,在那名病人去世後,就用他的皮膚裝訂了3本書籍。對此,該館圖書管理員蘿拉·哈特曼認為,這些醫生是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來紀念那些為醫學研究作出貢獻的人。
法國伯爵夫人的人皮書
人皮是屬於法國的一位伯爵夫人的。這位夫人生前非常喜歡法國的天文學家、詩人卡米爾·弗拉馬利翁博士的詩集《空中的土地》。她在臨死前立下遺囑,要在死後用她肩上的皮裝訂這本書。
這本書的封皮燙有這樣幾個法文金字:「遵照一位女士的心願,用她的皮裝訂而成。1882年」這本書一直為卡米爾博士生前所收藏,在他死後,才被一位美國收藏家買去。
為滿足變態心理而製造人皮書
納粹德國用俘虜的皮做人皮書
據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一個俘虜收容所所長的妻子伊爾斯·科赫(Ilse Koch),對人皮、特別是有紋身圖案的人皮非常感興趣。她利用丈夫的職位,殺害了一些身上有紋身圖案的俘虜,用他們身上的皮製作成一些書的封面,其中包括希特勒的影集、《我的奮鬥》和她自己的日記本。目前已經在波蘭的一處市集發現這本人皮書
人皮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9iaWjh


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作者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yfZvrB
2022-06-25
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圖為丹尼爾.喬多維茨基 (Daniel Chodowiecki)所繪。
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圖為丹尼爾.喬多維茨基 (Daniel Chodowiecki)所繪。 圖片來源:Wikipedia
15世紀,識字人數正在增加,而閱讀材料的需求也在成長。手寫文件的生產在正確性和精密度上都提高到全新水準。讀者不再仰賴修道院或者大學的抄寫人;大型且高效率的世俗工作坊也會生產文件。逐漸成長的閱讀群眾,以及更大量的手抄本需求,提供了進一步加速的所有誘因。
幸運的是,這時候紙也到手了,而這種新材料在「讓人以合理成本產出多份文件複製品」方面,將會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紙又是另一項在中國發生的創新,早在西元1世紀就已出現,其後慢慢透過阿拉伯世界、黎凡特(Levant)和伊斯蘭統治的西班牙,而於12世紀抵達基督教歐洲。中國和韓國也發展出木雕印版這種較早期的印刷材料,也曾實驗過活字印刷,但漢字驚人的天量使印刷不合成本。抄寫一本書還是比製版印書來得便宜。
即便造紙的原料──從舊船帆和繩索取來的亞麻破布和麻類植物──很容易就能取得,造紙還是一門需要專業技巧的程序。破布要先撕裂,用水力木槌搥過,然後保持濕濡狀態,好讓纖維斷裂。做出來的紙漿會放在大缸裡,加入淨水──水的純淨對於維持成品潔白是很重要的──以及當作黏合劑的動物膠。專業的技術在於,要把一面線框放進裝滿混合物的缸裡,然後取出厚度和外觀都穩定一致的薄薄一層紙。每張紙都會加以乾燥,然後上凝結劑,好讓寫上去的墨水不會暈開。接著就準備好可以使用了。如果當初原料沒有徹底斷開,成品就會很粗糙。所以,造紙術是在有太多熟練工匠的義大利最先成熟起來,且現今留存下來的最佳樣本十分光滑且好用,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線框留下了它的記號,在把紙張對著光舉起時就可以看到,而每一間工作坊都會自豪地把自家的設計樣式放進線框間,因此產生了一種「浮水印」。
紙是在中國發生的創新,圖為從中國出圖的紙地圖。圖片來源:Wikipedia
紙本身不便宜,但比羊皮紙便宜太多。1476年佛羅倫斯某文具店的存貨清單分別列出了羊皮紙和紙的價格,揭露了一張羊皮紙大約是同樣大小一張紙的14倍貴。然而,最高品質的單一頁紙,卻有可能要花去一名工匠一星期的工資,而大部分的藝術家都是一張紙正反面塗鴉設計畫到滿。還是有一些要求氣派的委託案件使用羊皮紙,但越來越多人選擇用紙來寫信和記帳,而且,越來越多藝術家和建築師會用紙來做初期草圖和繪畫用。
早在15世紀初期時,人們就已經在木刻印版上沾墨並抹過紙面,使得(通常是宗教主題的)單張圖畫相當普遍,而且甚至可以和其他紙張組裝成一本原始的「書」。然而,若要進行高效率且多用途的印刷,就會需要能排成一行文字、套進一個框框、沾上墨水並接連多次壓印在紙上的獨立活字。接著,這個框還得要能拆開來,讓活字重新組合成新的一頁。要達到這一點,就需要高水準的技術實作力和想像力。
古騰堡的《聖經》和西方活字印刷術
享有歐洲印刷機創始者榮耀的人,是約翰尼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我們不知道他怎麼跳進印刷這門行業。他最早的產品是頗受歡迎的文法書,是一本只用了14頁雙面印刷的小書,至今只有幾本留存。第一本真正的書,那本雄心壯志令人震驚的書,就是他從1452年開印、每本1,282頁、印量共180本的《聖經》;這項大膽的商業冒險共耗時兩年,且同時有紙本及(為了有錢客戶而印在)羊皮紙版本。不幸的是,計畫的財務需求——在能指望有回收之前,就要先造活字,還要累積紙材——打垮了古騰堡。他只能把印刷店讓給兩位合夥人
編製一本書需要非凡的協調合作能力,也要持續發展更有效率的活字生產方法。如果把大小寫、標點符號和縮寫都算進去的話,古騰堡的《聖經》用了300個不同的活字。每個字母都需要很多個備分。有一頁光是「孩子」(filii)就重複了100次,所以就需要300個「i」。每頁42行共需要268個活字。這些數字可以讓人一窺印刷工作進行起來要投入多少工夫(以及字母更多的中國和伊斯蘭學者會覺得活字印刷不划算的理由)。
古騰堡聖經,是第一本活字印刷的聖經。此為紐約公共圖書館館藏,由James Lenox在1847年帶到美國。圖片來源:Wikipedia
活字是怎麼造出來的?工匠和金匠是少數擁有造字所需高階專業水準的人。他們會先做出一根打印,一根矩形的棒子,其中一端會反著刻上一個字母。接著打印會被打進一塊比較軟的金平板,也就是字模(matrix)裡頭,便會留下字母的印痕。接著這塊字模會放置在一個鑄模裡面,而壓痕會被熔化的金屬填滿,而當冷卻時,就會硬化成為單一塊活字。這必須得要突出於一根或許有一英寸(約2.54公分)高的柱體上,而這些柱體可以和其他字排在一個排字盤裡面來造詞。好幾個排字盤可以併起來形成一整頁的文字,也就是一個印版(forme)。每個字的表面必須完美地彼此對齊,壓下去的印記才會一樣深。
製造活字的過程需要在每個階段選擇不同的金屬。打印原本是用黃銅或青銅(後來會用鋼),而比較軟的字模是用鉛或銅。活字得要硬才能承受多次印刷;經過嘗試錯誤後,有一種特定比例的鉛、錫和銻的合金,最終達到了印刷所需的彈性。
一開始,字體的風格反映了實際書寫,所以書看起來就像是手寫的一樣。這造成了一個古怪的結果,就是有些抄寫員會從印刷書來複寫出手抄本。要經過一段時間,採錄自14世紀人文主義者開創的字型──也就是比較清楚好讀的「羅馬」(Roman)字型,才取代了哥德風格(不過德國例外,哥德字型在那邊持續存在了好幾個世紀)。到了1470年代時,活字製造已經變成一門專業生意,所以專家就再也無法從字型特色看出一本書源自哪間特定的印刷廠了。(把印刷者的名字加在文書中,是日後的發展。)
一頁活字一旦檢查完畢,就會用吸飽墨的馬鬃海綿沾上墨。墨的黏稠度很關鍵;它黏性要夠才能轉移到紙上,但又要很快在沾濕而能吃墨的紙表面上乾掉。美茵茲印刷者的一項成就,就是在剛開始就找到對的溶液。紙和印版會一上一下地疊在同個框裡面。接著,框會放在一個打印架上,並通過擠壓機下方實際進行壓製,而這座原本是木造但後來改用金屬的擠壓機,是靠著扭轉螺旋而直直往下擠壓。這種擠壓機早就被用來榨葡萄汁和橄欖油,並在這裡改造來用於新目的。
圖為金屬活字。圖片來源:Wikipedia
印刷的力量,是否真的帶來知識革命?
在印刷術發明的頭50年裡,估計有800萬份「搖籃本」(incunabula,這個詞專指1500年以前印刷的書籍)印出。宗教文獻和小冊子仍居主宰地位,或許占了總量的45%。整體來說,有大約77%的搖籃本是拉丁文書。以地方話寫成的原創文章也很受歡迎:像是插圖滿滿的德國民間譚《寶石》(Der Edelstein)、義大利原文的但丁與薄伽丘著作,以及倫敦出版的喬叟《坎特伯利故事集》。
文法書是早期的暢銷書,因為它讓學習者得以用拉丁文(當然,也就是人文主義者喜愛的文章原本使用的文字)讀到更先進的文章。西塞羅的哲學短文,其信件和其演說是最暢銷的古典著作,在1500年以前共有361種版本。詩人維吉爾和奧維德頗受歡迎,而塞內卡則是以斯多噶派哲學家的身分占了一席之地。
在印刷時代初期,各家印刷廠確實觸及了更廣泛的閱讀群眾,但它們並沒有改變思想。新作者和新想法在那時候還沒有明顯的市場。絕大部分的印刷本都是已有名聲的經典權威著作。甚至連在或能稱作科學的範圍內,也還是在回收使用人們偏愛的舊學問,因此能看出此時人們尚未領略到「知識會不斷進步」的概念。簡單來說,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
教會很快就看出,允許印刷者自由營運會出什麼問題。「將有必要對印刷者維持全面控管,」1501年教宗亞歷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發布的教宗詔書中寫道,「這樣才能避免他們帶來敵視天主教信仰或有可能造成信者困擾的印刷書寫。」
印刷的成功提醒我們, 到了15世紀時, 歐洲貿易已經非常穩固,且人們擁有在歐陸四處移動尋找利潤及學識的自由。學術語言仍是拉丁文,因此讓知識菁英們能在日後所謂的「文書共和國」(Republic of Letters)中有效溝通。然而,地方話寫成的文書也有強大市場,其中許多是大受歡迎的文學著作。依然隔絕於閱讀群眾之外的是經文:教會仍不允許用地方話翻譯《武加大譯本》,但無論人們要的是官方批准版還是未批准版,經文譯本的需求壓力都一定會越堆越高。一場衝突,就這麼在天主教教會與精神飢渴的平信徒之間醞釀著。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yfZvrB

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


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

“書的大歷史”: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 - 新聞鏡頭關鍵詞評論網
thenewslens.com ·由精選書摘 ·2019年3月13日 https://goo.gl/oUaPM1
文:凱斯·休斯頓(基斯休斯​​頓)
從絲綢之路到紙張之路:紙張風行全球
東方紙張與西方書籍如今密不可分,但昔日這兩者並非立即兩兩相契。歐亞兩地相隔萬里,大草原,沙漠與山脈重重阻隔,「蔡侯紙」問世之後,歷經數個世紀才傳入歐洲,又過了些許時日才廣為普及其實,紙張可用於製作書籍乃是其廣為流傳的原因之一:其他同等的(即使並非更重要的)因素是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
古代中國人嚴守造紙的秘密,如同先前保守製造絲綢的秘密。試圖竊取製造絲綢關鍵成分的人通常會被嚴懲,甚至處以極刑,而珍貴的蠶繭,蠶與桑樹被列為國家機密。沒有任何證據指出,盜制紙張者曾受制於同樣嚴格的知識財產權保護,但是造紙術有長達數個世紀時間,一直掌握於中國及其少數東亞盟邦之手。
正是這種培育改善的環境,紙張才能取代竹帛,成為主流的書寫材料首先,造紙工序不斷改良並簡化:蔡倫原本使用的樹皮,麻頭,敝布與漁網,後來加添了黃麻,藤,草,蘆葦,水稻與小麥莖稈,以及適量的竹子(富含珍貴的長纖維)。蔡倫當年使用的簡單「布紋」模具也被數個部分組成的「橫紋」模具取代,以便每天能製造更多紙張紙張也日漸適於書寫:新成形的紙張從「橫紋」模具的彈性濾網移除後,會被擠壓,迫使水分流出,藉此形成更平滑的表面。
後來,到了大約八世紀,造紙匠開始替紙張上「膠料/塗料」,這樣處理紙張會使其較不易吸水,免得墨跡暈開而礙眼。若要替紙張上塗料,必須將其放入熱氣蒸騰,充滿明膠且臭氣沖天的紙漿槽,然後小心翼翼地取出,免得撕裂,碰壞紙張,或掉回霧氣瀰漫的紙漿槽中,最後才用力按壓紙張回收多餘的明膠。這道工序非常棘手,處理時容易滑手,許多紙張在上膠料時會損毀或遺失,中國的造紙匠將上膠料的庫房稱為「屠宰場」。最後,紙張無論有無上膠料,工匠都會用石頭或光滑透亮的瑪瑙拋光,使表面散發光澤。
造紙耗工費時某位中國造紙匠曾經細數從採收紙桑樹枝到製成紙張的過程,然後說道:「。片紙不易得,措手七十二」造紙術沒有可供交易或販售給外國的天大秘密(不必防人窺探蠶或蠶繭),而是由一群小秘密所組成,每個秘密累加之後,便製造出紙張這種有利可圖的商品。
除了改良造紙過程,中國人也得應付吃紙的昆蟲。世上沒有所謂的「書蟲」,卻有數不清的甲蟲,蟋蟀,飛蛾,蠹魚/衣魚,與蟑螂。這些蟲子會蛀食紙張與處理紙張的物質,一旦逮住機會,便會將捲軸或書籍蛀個大洞。後來,隨著造紙術愈往西方傳播,阿拉伯作家甚至發文向「蟑螂之王」懇求,請它放過他們辛勤撰寫的手稿。反觀中國人則更多實務地解決這個問題。中國朝廷在七世紀頒布政令,要求所有紙張都必須能防止蟲害,中國造紙匠便研發各種防蛀化學劑:黃檗(Amur cork tree)的樹皮可製成有毒的黃色染料,故有防蟲功效;或者可用「一氧化鉛」(一氧化鉛,鉛,硫,與硝石〔硝石〕的混合物,聽起來毒性十足)染紙,亦能獲得相同的防蟲效果。
此外,中國人也採取物理措施來保存紙質書卷。六世紀的高陽郡太守賈思勰寫道,書櫃該用麝香和榲桲薰蒸,以防書蠹繁殖其間,每年夏日至少三度舒展書卷來檢視蟲害。賈思勰指出,應擇情日,於寬敞通風處書展捲軸,書不可直接曝曬日中,以免紙張變成褐色而吸引蛀蟲。賈思勰與現代的古籍保護者皆知,保存紙張至少跟造紙一樣重要。
中國不斷改良紙張,使其盡善盡美,同時嚴守造紙秘密然而,無論絲綢或紙張的製造技術都無法永久秘而不宣:到了三世紀,絲綢制法已經傳播至日本,而到了三○○年,這項工藝也流傳到了印度。希臘人與羅馬人尚未了解如何製造絲綢之前,曾經天馬行空,虛構出樣貌模糊的「絲綢樹」,但等他們得知絲綢製造秘法後,最終也拋棄那種荒誕不羈的集體幻想。紙張也步上絲綢的後塵,不經意地便傳揚出去。中國的佛教僧侶必須學習造紙,造墨與制毛筆的技藝,以便製造冊子讓新信徒閱讀。他們熱心傳教,便將造紙術傳至中國東方的韓國與日本,南邊的印度支那(印度支那,亦即中南半島),及西邊的印度然而,紙張只能在中國的影響範圍內四處普及;若要傳揚至更遙遠的異域,必須仰賴另一個充滿活力的新宗教。
東與亞洲。此乃伍麥葉王朝(伍瑪亞德)的領土。當時,這個第一個偉大的穆斯林王朝正處於內憂外患。西元七三二年,法國國王查理曼大帝(查理)的父親宮相查理。馬特(Charles Martel)在普瓦捷戰役(普瓦捷戰役)擊敗伍麥葉王朝的軍隊,使得穆斯林勢力無法擴張至歐洲,而伍麥葉於中亞和北非的領土又不時受到土耳其人與柏柏人的侵擾。最後,內部的部落叛變導致伍麥葉王朝滅亡。西元七五○年,先知穆罕默德叔父的直系後裔阿布。阿拔斯。阿卜杜拉。薩法赫(阿布阿爾 - Abbas as-Saffah)推翻伍麥葉王朝而建立阿拔斯王朝(Abbasid dynasty)。這位新任哈里發眼看暫時無法征服歐洲,便將注意力轉移至比較不棘手的東方。
在他政變奪權後一年,齊亞德。伊本。薩里(Ziyad ibn Salih)率領阿拉伯遠征軍,從現今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城(Samarqand)出發,前往東方中國人佔領的土地。他們抵達古城塔剌思(塔拉斯)之後,立即發起一場日後譽為傳奇的戰役:傳聞薩里擊潰駐紮該地的中國軍隊,屠殺五萬名敵軍,俘虜了二萬名囚犯在這些俘虜中,有一小批被徵召入伍的造紙匠。​​傳聞他們開啟了撒馬爾罕城的造紙業,讓紙張傳遍阿拉伯世界。
這件軼事記載詳實,聞之令人激動,舉凡大批將士衝鋒陷陣,浴血奮戰,亦或俘虜囚犯深諳禁傳的造紙工藝,但是內容不禁讓人感覺「過於」簡潔。塔剌思戰役爆發將近三百年後,名為阿布。曼瑟。阿爾 - 塔阿里比(Abu Mansur al-Tha'alibi)的詩人與作家才在“奇人佚事錄”(Lata'if al-ma'arif / The Book of Curious and Entertaining Information)中,首度記載這場傳奇故事。正如該書標題所示,阿爾 - 塔阿里比對普通的歷史事件不感興趣:中世紀的穆斯林作家將昔日歲月視為波瀾壯闊的英雄史實,認為隱含凶兆的事件,著名人物與知名地點交織融合,令詭譎局勢一觸即發其實,無論阿爾-塔阿里比或其同時期的人,誰都不知紙張如何傳到撒馬爾罕城;某位不知名的造紙匠可能某天經過城門,開了一間店鋪,紙張便傳入撒馬爾罕,但他們想到這點便心生厭惡倘若。發揮創意來解釋撒馬爾罕為何會成為主要的造紙中心,應當是如此:中國人發明造紙術;中國軍隊在塔剌思被擊潰;因此,紙張必定來自被俘虜的中國囚犯。
阿拉伯人興致勃勃,立刻愛上這種新的書寫材料。塔剌思戰役爆發後十多年,亦即西元七六二年,阿拔斯王朝將首都從大馬士革(大馬士革)東遷到巴格達(巴格達) ,藉此避開紛亂的歐洲,並使其更靠近帝國核心,紙隨後便在該處廣為普及。根據傳統,哈里發國(穆斯林王國)的文獻是撰寫於紙莎草紙或羊皮紙上,但紙莎草紙必須從遙遠的產地購買,而更適於書寫的羊皮紙則價格昂貴。相較之下,紙張隨處可制且價格低廉。阿拔斯王朝的第五代哈里發哈倫。拉希德(哈倫al-Rashid)從西元七八六年至八○九年在位統治,他也是維多利亞時代詩人阿佛烈。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在膾炙人口的<對“天方夜譚”的思憶> (回憶阿拉伯之夜)中所描繪的主角。
在拉希德哈里發的「黃金盛世」,第一間造紙廠於巴格達開業營運,統治階層心懷感激,立即接納了紙張。激增的官僚體系採用了這種新的書寫材料,無論財政局,郵局,內閣,戰爭部,中央銀行,以及委婉動聽的“慈善部”(慈善辦公室,哈里發國的徵稅部門)對於巴格達紙廠生產的紙張需求日增。巴格達繁榮興盛,官僚,學者與伊瑪目在無序擴張,聚集上百家文具店的阿爾 - 握爾金市集(suq al-warraqin)摩肩接踵,爭相購買用品,而訪客亦可在號稱全球首間大學的“智慧宮”看到伊斯蘭教神學家在翻譯基督教典籍。
隨著紙張傳遍整個哈里發國,阿拉伯造紙匠不斷改善紙張品質,而紙張也巧妙地改變了經手它們的民眾。巴格達第一間造紙廠開業三個世紀之後,造紙術才傳遍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埃及,摩洛哥,西西里島與西班牙,當時的阿拉伯人早已經將造紙從家庭手工業提升為真正的制紙事業:破布不再用手敲打,改用水動杵錘擊打;亞麻和麻布(比生植物纖維更不需要擊打)取代了異域的中國植物;替紙張上膠料時不用明膠,改用簡單的小麥澱粉然而,並非所有的改變都是好的。中世紀的阿拉伯紙張是掛起來晾乾,而非擠壓出水,因此需要適切塗抹麵粉漿料來抹平粗糙表面即便如此,阿拉伯人無處不用紙張數學算法的符號是以阿拉伯數學家阿爾 - 。花拉子模( AL-花剌子模)命名,起初數學家是在裝沙的托盤上用指尖寫出數字,最後便可在紙張書寫數 ,字跡擦不掉,便可留傳後世。此外,新類型的文獻紛紛出籠,譬如食譜,備受歡迎的愛情故事與宗教評論。
對於當時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而言,紙張勝於一切。羊皮紙和紙莎草紙已經過時,紙張取代了前兩者,猶如受膏登基的繼位君王,睥睨天下,在伊斯蘭哈里發的全力支持下,繼續席捲亞洲與北非。信奉基督的歐洲人惶惶不安,眼看這股浪潮日漸撲近,而當北非的摩爾人橫跨地中海的蔚藍水域,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的分裂西哥特王國(Visigothic kingdom)之後,歐洲人更從惶惶不安轉為驚懼自危隨後,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半島建立稱為安達魯斯(AL-'Andalus)的伊斯蘭國度:伊斯蘭教徒已入侵歐洲,他們喜愛的書寫材料不久也將傳揚至歐洲。歐洲基督徒根本不希望伊斯蘭教或紙張流傳到歐洲。
一一五○年,歐洲開始造紙。當時,有一家造紙廠率先在哈蒂瓦(舍蒂瓦)開工營運,該處位於安達魯斯東部海岸的中部,鄰近現代的瓦倫西亞(瓦倫西亞)。西西里島曾出土一張可追溯至一一○九年的紙質手稿,證明信奉基督的歐洲人早已使用紙張,只是先前並未在歐洲設置造紙廠。敬畏上帝的基督徒長期使用羊皮紙書寫文字,他們看到佔據大片歐陸的異教徒喜愛的紙張時,不免心存芥蒂與懷疑。
一一四一年,法國克魯尼修道院(Cluny Abbey)院長“尊敬的彼得”(Peter the Venerable)尊崇羊皮紙,左批紙張,右打紙莎草紙,憤恨寫道:「上帝在天堂閱讀“塔木德“。那是何種典籍呢?我們平常用公羊和山羊獸皮製成的書籍,或者用廢棄的老舊內衣破布製成的書籍,還是用從東部沼澤沖刷物或其他噁心材料製成的書籍?“歐洲人日漸鄙視穆斯林製造的紙張,終於在一二二年,中世紀歐洲最強大的統治者之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弗雷德里克二世)頒布聖諭,宣布此後用紙張書寫的官方文件無效。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 書的大歷史:橫跨歐亞大陸,歷經六千年,認識推動人類歷史的最強知識載具”,麥田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所得由此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凱斯·休斯頓(Keith Houston)
譯者:吳煒聲
這是一部理解人類如何傳承知識的文化史,
也是一部縱觀古今,橫越東西的科技史。
在紙張,文字,印刷術的演變之下,
於政治,宗教的拉鋸之間,人類文明史上最強大的發明,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超過50張珍稀圖片·解密制書4元素大
艾瑞克。史皮克曼(字體設計大師)熱烈推薦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科克斯書評”,“出版人週報”等盛讚媒體
亞馬遜倫敦報導讀者5星·Goodreads網站4星書痴口碑好評
任何人讀了本書,都會認為“紙本書已死”的傳言著實過於誇大!
- 艾瑞克。史皮克曼(字體設計大師)
內容簡介
原來,紙不是蔡倫發明的?
作家馬克·吐溫的另一個身分是印刷機的投資者?
知名的古騰堡印刷,背後竟有一段漫長的力爭上游故事?
亞麻內褲竟然曾是造紙的熱門材料?
史上曾有人用書頁泡熱水醫治牲口?
古人用獸皮書寫之前,居然得先浸泡在啤酒,脂肪,麵粉水中?
數千年來,書籍製作技術受到文化,政治,宗教的牽動, 
制書工匠調製膠水,製造紙張的作業現場,亦不斷發動技術變革,
為每一個時代開創出知識傳播的全新形式。
此刻,你捧在手中的這疊紙張,
正是匯聚了各個時代的技術精華與文化成就的寶貴結晶。
作者搜羅無數文獻遺產,拆解制書四大元素,
開展造紙,文字,插圖藝術,裝幀技藝的歷史四重奏。
化龐雜的制書技術史為躍然紙上的動人故事。
本書不僅訴說人類歷史最悠久的知識儲存工具如何成形,
也帶領讀者一窺人類文明躍進的眾多關鍵片刻。https://goo.gl/oUaPM1


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

這個宦官不一般全人類都感謝他 -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2019年3月10日
皇帝身邊的高人
這個宦官不一般全人類都感謝他
蔡倫和造紙術
文/宗家秀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改變了世界面貌。圖為乾隆年間法國傳教士蔣友仁所繪水彩圖畫冊“中國造紙藝術”(Art de faire lepapieràlaChine)中歸整刀紙的場景。(公有領域)
更新:2019-03-10 11:56 PM    標籤: 標籤: 皇帝身邊的高人,蔡倫,造紙術
一生經歷四帝二後,位列九卿,他的發明改變了世界面貌,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他名列第七。
十五歲入宮當了宦官
東漢之前,讀書是一件力氣活,也是奢侈之事。因為那時的文字多記載在竹簡和絲帛之上,竹簡笨重,絲帛造價又非常昂貴。後來,一個的英文叫蔡倫的人改變了這一切。
蔡倫,字敬仲,東漢初年出生在湖南郴州一個鐵匠世家,祖上就是打鐵的。少時,他被父親送到桂陽大湊山麓的一所鄉學書院讀書。
天資聰穎的蔡倫勤奮好學,熟讀“論語”,研習“周禮”。受家庭影響,他對冶煉,鑄造,種麻等生產技能都感興趣,動手實操能力非常強。
公元75年,蔡倫被選入洛陽宮內為太監,當時他15歲。
掌管「尚方」之人
蔡倫進入皇宮的頭幾年,是在帝宮旁邊的嬪妃寢宮掖庭供職。伶俐乖巧的他善識進退,頗受人待見,幾年後便升為出入皇宮,傳遞詔令的小黃門。漸漸的,聰明的蔡倫對皇宮中的禮儀規範,朝政綱紀,人事政令都很熟悉通透。
示意圖:明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公有領域)
漢和帝即位時,因有功於太后,蔡倫升為中常侍,俸祿二千石,位列九卿。這樣,從一個皇宮裡跑腿的,蔡倫成為皇帝身邊參與國家決策之人了。
史載蔡倫有真才實學,為官盡忠職守,是個敢於死諫的諍臣,多次當面匡正皇帝所犯的錯誤,進諫朝廷施政的得失。
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蔡倫被任命兼職尚方令,掌管「尚方」,即主管皇家手工製造業。這是全國能工巧匠匯集的地方,供職於「尚方」,也是那個時代工藝家們的最高理想。「尚方寶劍」即出自「尚方」,象徵國家最高權力。
蔡倫負責監製御用器械和寶劍。他與工匠們一起鑽研技藝,在他的監製下,尚方產品工藝精湛,質地無雙。
蔡倫設計過兩種兵器,一種叫蔡太僕之弩,一種叫龍亭九年之劍,當時聞名天下。
發明「蔡侯紙」
蔡倫任中常侍的時候,除了忙於行政公務外,業餘休息時間,別的官員宦臣聚會聯誼,觥籌交錯,蔡倫卻關門閉屋,埋案查卷,或到野外漫步沉思,尋求開創技藝的靈感。
掌管「尚方」後,蔡倫改進和提高了造紙技術。他讓工匠們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殘料,把它們剪斷搗碎,浸泡於草灰水池中,輔之以加溫蒸煮等工序。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不易腐爛的纖維就保留了下來。將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然後用竹篾,細簾子撈取紙漿晾乾,再揭下來,壓平研光,最後才變成了紙。
用這種方法,蔡倫帶著工匠們反覆試驗,試制出的紙書寫感強,輕薄柔韌,光滑細緻,長期保存也不變質變色。
公元105年,蔡倫將造紙方法連同紙張一同請奏漢和帝,皇帝大為讚賞,詔令天下推廣使用。這種紙便被稱為「蔡侯紙」。114年,蔡倫被封為「龍亭侯」,食邑300戶。
圖為乾隆年間法國傳教士蔣友仁所繪水彩畫圖冊“中國造紙藝術”(Art de faire lepapieràlaChine)中的晾紙場景。(公有領域)
身涉權鬥後服毒自殺
蔡倫任小黃門時,漢章帝的皇后竇氏掌權。竇氏苦於自己不能生育,又嫉妒太子劉慶之母宋貴人。後來竇皇后心生毒計,欲殺宋貴人,廢太子劉慶,於是選定了蔡倫作為這一計劃的操刀手。歷史也真的就這樣發生了,宋貴人及其妹妹被誣告「挾邪媚道」,後服毒自殺,太子劉慶被貶清河王。
劉慶被貶後,竇皇后將梁貴人的兒子劉肇過繼給自己當兒子。後來劉肇即位,即漢和帝,和帝的第二任皇后鄧綏也非常器重蔡倫。鄧綏垂簾聽政兩朝,駕崩後,漢安帝親政,調查祖母宋貴人死因,命蔡倫前往廷尉陳情。得知消息後,蔡倫沐浴更冠,然後服毒自殺了。
早年奉命誣陷他人,使蔡倫落到面臨清算的悲慘結局。但「蔡侯紙」確實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後沿絲綢之路遠播整個世界,如今很難想像,假如沒有紙,世界將會怎樣。鑑於蔡倫的巨大貢獻,在美國天體物理學家麥可·哈特著作“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名列第七位。@ *
古代造紙作者:流程»
“天工開物”農曆所載古代造紙作者:流程,此圖為斬竹漂塘,煮楻足火。(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所載中國古代造紙術流程,此圖為盪料入簾,覆簾壓紙。(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所載中國古代造紙術流程,此圖為透火焙乾。(公有領域)
參考文獻:
“東觀漢記·列傳·蔡倫” 
“後漢書·列傳·宦者傳·蔡倫” 
“太平御覽”卷339


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作者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yfZvrB
2022-06-25
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圖為丹尼爾.喬多維茨基 (Daniel Chodowiecki)所繪。
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圖為丹尼爾.喬多維茨基 (Daniel Chodowiecki)所繪。 圖片來源:Wikipedia
15世紀,識字人數正在增加,而閱讀材料的需求也在成長。手寫文件的生產在正確性和精密度上都提高到全新水準。讀者不再仰賴修道院或者大學的抄寫人;大型且高效率的世俗工作坊也會生產文件。逐漸成長的閱讀群眾,以及更大量的手抄本需求,提供了進一步加速的所有誘因。
幸運的是,這時候紙也到手了,而這種新材料在「讓人以合理成本產出多份文件複製品」方面,將會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紙又是另一項在中國發生的創新,早在西元1世紀就已出現,其後慢慢透過阿拉伯世界、黎凡特(Levant)和伊斯蘭統治的西班牙,而於12世紀抵達基督教歐洲。中國和韓國也發展出木雕印版這種較早期的印刷材料,也曾實驗過活字印刷,但漢字驚人的天量使印刷不合成本。抄寫一本書還是比製版印書來得便宜。
即便造紙的原料──從舊船帆和繩索取來的亞麻破布和麻類植物──很容易就能取得,造紙還是一門需要專業技巧的程序。破布要先撕裂,用水力木槌搥過,然後保持濕濡狀態,好讓纖維斷裂。做出來的紙漿會放在大缸裡,加入淨水──水的純淨對於維持成品潔白是很重要的──以及當作黏合劑的動物膠。專業的技術在於,要把一面線框放進裝滿混合物的缸裡,然後取出厚度和外觀都穩定一致的薄薄一層紙。每張紙都會加以乾燥,然後上凝結劑,好讓寫上去的墨水不會暈開。接著就準備好可以使用了。如果當初原料沒有徹底斷開,成品就會很粗糙。所以,造紙術是在有太多熟練工匠的義大利最先成熟起來,且現今留存下來的最佳樣本十分光滑且好用,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線框留下了它的記號,在把紙張對著光舉起時就可以看到,而每一間工作坊都會自豪地把自家的設計樣式放進線框間,因此產生了一種「浮水印」。
紙是在中國發生的創新,圖為從中國出圖的紙地圖。圖片來源:Wikipedia
紙本身不便宜,但比羊皮紙便宜太多。1476年佛羅倫斯某文具店的存貨清單分別列出了羊皮紙和紙的價格,揭露了一張羊皮紙大約是同樣大小一張紙的14倍貴。然而,最高品質的單一頁紙,卻有可能要花去一名工匠一星期的工資,而大部分的藝術家都是一張紙正反面塗鴉設計畫到滿。還是有一些要求氣派的委託案件使用羊皮紙,但越來越多人選擇用紙來寫信和記帳,而且,越來越多藝術家和建築師會用紙來做初期草圖和繪畫用。
早在15世紀初期時,人們就已經在木刻印版上沾墨並抹過紙面,使得(通常是宗教主題的)單張圖畫相當普遍,而且甚至可以和其他紙張組裝成一本原始的「書」。然而,若要進行高效率且多用途的印刷,就會需要能排成一行文字、套進一個框框、沾上墨水並接連多次壓印在紙上的獨立活字。接著,這個框還得要能拆開來,讓活字重新組合成新的一頁。要達到這一點,就需要高水準的技術實作力和想像力。
古騰堡的《聖經》和西方活字印刷術
享有歐洲印刷機創始者榮耀的人,是約翰尼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我們不知道他怎麼跳進印刷這門行業。他最早的產品是頗受歡迎的文法書,是一本只用了14頁雙面印刷的小書,至今只有幾本留存。第一本真正的書,那本雄心壯志令人震驚的書,就是他從1452年開印、每本1,282頁、印量共180本的《聖經》;這項大膽的商業冒險共耗時兩年,且同時有紙本及(為了有錢客戶而印在)羊皮紙版本。不幸的是,計畫的財務需求——在能指望有回收之前,就要先造活字,還要累積紙材——打垮了古騰堡。他只能把印刷店讓給兩位合夥人
編製一本書需要非凡的協調合作能力,也要持續發展更有效率的活字生產方法。如果把大小寫、標點符號和縮寫都算進去的話,古騰堡的《聖經》用了300個不同的活字。每個字母都需要很多個備分。有一頁光是「孩子」(filii)就重複了100次,所以就需要300個「i」。每頁42行共需要268個活字。這些數字可以讓人一窺印刷工作進行起來要投入多少工夫(以及字母更多的中國和伊斯蘭學者會覺得活字印刷不划算的理由)。
古騰堡聖經,是第一本活字印刷的聖經。此為紐約公共圖書館館藏,由James Lenox在1847年帶到美國。圖片來源:Wikipedia
活字是怎麼造出來的?工匠和金匠是少數擁有造字所需高階專業水準的人。他們會先做出一根打印,一根矩形的棒子,其中一端會反著刻上一個字母。接著打印會被打進一塊比較軟的金平板,也就是字模(matrix)裡頭,便會留下字母的印痕。接著這塊字模會放置在一個鑄模裡面,而壓痕會被熔化的金屬填滿,而當冷卻時,就會硬化成為單一塊活字。這必須得要突出於一根或許有一英寸(約2.54公分)高的柱體上,而這些柱體可以和其他字排在一個排字盤裡面來造詞。好幾個排字盤可以併起來形成一整頁的文字,也就是一個印版(forme)。每個字的表面必須完美地彼此對齊,壓下去的印記才會一樣深。
製造活字的過程需要在每個階段選擇不同的金屬。打印原本是用黃銅或青銅(後來會用鋼),而比較軟的字模是用鉛或銅。活字得要硬才能承受多次印刷;經過嘗試錯誤後,有一種特定比例的鉛、錫和銻的合金,最終達到了印刷所需的彈性。
一開始,字體的風格反映了實際書寫,所以書看起來就像是手寫的一樣。這造成了一個古怪的結果,就是有些抄寫員會從印刷書來複寫出手抄本。要經過一段時間,採錄自14世紀人文主義者開創的字型──也就是比較清楚好讀的「羅馬」(Roman)字型,才取代了哥德風格(不過德國例外,哥德字型在那邊持續存在了好幾個世紀)。到了1470年代時,活字製造已經變成一門專業生意,所以專家就再也無法從字型特色看出一本書源自哪間特定的印刷廠了。(把印刷者的名字加在文書中,是日後的發展。)
一頁活字一旦檢查完畢,就會用吸飽墨的馬鬃海綿沾上墨。墨的黏稠度很關鍵;它黏性要夠才能轉移到紙上,但又要很快在沾濕而能吃墨的紙表面上乾掉。美茵茲印刷者的一項成就,就是在剛開始就找到對的溶液。紙和印版會一上一下地疊在同個框裡面。接著,框會放在一個打印架上,並通過擠壓機下方實際進行壓製,而這座原本是木造但後來改用金屬的擠壓機,是靠著扭轉螺旋而直直往下擠壓。這種擠壓機早就被用來榨葡萄汁和橄欖油,並在這裡改造來用於新目的。
圖為金屬活字。圖片來源:Wikipedia
印刷的力量,是否真的帶來知識革命?
在印刷術發明的頭50年裡,估計有800萬份「搖籃本」(incunabula,這個詞專指1500年以前印刷的書籍)印出。宗教文獻和小冊子仍居主宰地位,或許占了總量的45%。整體來說,有大約77%的搖籃本是拉丁文書。以地方話寫成的原創文章也很受歡迎:像是插圖滿滿的德國民間譚《寶石》(Der Edelstein)、義大利原文的但丁與薄伽丘著作,以及倫敦出版的喬叟《坎特伯利故事集》。
文法書是早期的暢銷書,因為它讓學習者得以用拉丁文(當然,也就是人文主義者喜愛的文章原本使用的文字)讀到更先進的文章。西塞羅的哲學短文,其信件和其演說是最暢銷的古典著作,在1500年以前共有361種版本。詩人維吉爾和奧維德頗受歡迎,而塞內卡則是以斯多噶派哲學家的身分占了一席之地。
在印刷時代初期,各家印刷廠確實觸及了更廣泛的閱讀群眾,但它們並沒有改變思想。新作者和新想法在那時候還沒有明顯的市場。絕大部分的印刷本都是已有名聲的經典權威著作。甚至連在或能稱作科學的範圍內,也還是在回收使用人們偏愛的舊學問,因此能看出此時人們尚未領略到「知識會不斷進步」的概念。簡單來說,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
教會很快就看出,允許印刷者自由營運會出什麼問題。「將有必要對印刷者維持全面控管,」1501年教宗亞歷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發布的教宗詔書中寫道,「這樣才能避免他們帶來敵視天主教信仰或有可能造成信者困擾的印刷書寫。」
印刷的成功提醒我們, 到了15世紀時, 歐洲貿易已經非常穩固,且人們擁有在歐陸四處移動尋找利潤及學識的自由。學術語言仍是拉丁文,因此讓知識菁英們能在日後所謂的「文書共和國」(Republic of Letters)中有效溝通。然而,地方話寫成的文書也有強大市場,其中許多是大受歡迎的文學著作。依然隔絕於閱讀群眾之外的是經文:教會仍不允許用地方話翻譯《武加大譯本》,但無論人們要的是官方批准版還是未批准版,經文譯本的需求壓力都一定會越堆越高。一場衝突,就這麼在天主教教會與精神飢渴的平信徒之間醞釀著。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yfZvrB

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人皮書/紙張廣為流傳是因為人們對宗教,戰爭與內褲的迷戀/古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