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來透過「一帶一路」擴大自身跨國影響力,但有不少發展中國家在接受一帶一路的開發協助後,不僅國內經濟發展未見成長,還欠中國大筆債務。前美國駐尚比亞大使舒茲(Eric Schultz)舉例指出,中國藉由道路建設輸出移工至本就失業率高的尚比亞,建設計畫不僅未解決尚比亞失業問題,更讓尚比亞欠下高額債務,呼籲各國應擴大民主制度、價值的範圍與影響力,協助非洲國家管理對中債務,進行債務談判。  非洲國家因一帶一路欠高額債務 美前外交官籲各國協助債務談判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Ym9yu4


拜登指出,之前每個人都在談論中國有多強大,但事實上中國的經濟正處於崩潰邊緣,他還自問自答:「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得了吧。」
在採訪中,拜登還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表示懷疑。他表示中國一帶一路已經成為令人討厭的失敗倡議,更駁斥一帶一路成功幫助中國突破全球,並挑戰美國和俄羅斯的影響說法。他指出:「他們在哪裡取得突破?看看非洲怎麼了。」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迄今已進行10年,但卻出現很多參與國債台高築,無力還款,更多項目爛尾停滯的消息。去年10月,拜登談到一帶一路倡議時表示,這項倡議對於大多數參與的國家而言,已經成為債務枷鎖。拜登開嗆:中國經濟在崩潰邊緣 一帶一路超級失敗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c5KxXx


斷尾求生!韓媒:韓國大型企業掀撤離中國潮 - 自由財經


外媒揭中國高鐵負債達27兆 26座車站養蚊子 - 自由財經

一帶一路/車貸問題逐漸取代了房貸問題-美國大量發行的美元,以

外媒揭中國高鐵負債達27兆 26座車站養蚊子 - 自由財經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2024/03/02 06:54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通知 ,稱自5月1日起民眾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等各式債券。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試圖用老百姓的錢堵窟窿。(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低迷,外資持續流出,長期累積的府負債已接近失控狀態,為了籌措財源,北京當局把腦筋動到老百姓身上,準備開放民眾臨櫃投資各式債券。但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綜合《香港電台》、《新華社》等中港媒體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關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櫃檯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自5月1日起,投資人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金融債、公司信用債等銀行間債券品種,聲稱目前中國居民直接持有的政府債券規模較小,與成熟債券市場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透過臨櫃投資債券市場,可以將儲蓄轉化為債券投資,增加居民收入。
 但有分析指出,在這番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後,就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根據《彭博》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又名城投債)餘額至少68兆人民幣(下同,約299兆台幣),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1兆,中央政府債務餘額39兆,債務合計達148兆,相當於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17%。
 若中國GDP維持在每年5%的速度的成長,10年後GDP將達到200兆規模;而債務及財政赤字每年維持11.2%的成長,10年後將達到430兆規模,為GDP總量的210%。這個假設是建立在中國GDP成長率是真實的基礎上。國際投資銀行及研究機構判斷,中國2023年實際的GDP成長率很可能只有0至2.5%。
 「財經資料庫」分析指出,人口14億的中國,2034年前後政府債務規模將佔GDP的250%以上,日本歷經失落的30年後,2022年的政府債務佔GDP比重達263.9%,換句話說,中國用10年時間走就完日本30年的路,堪稱人類奇觀。
 如今中國土地財政崩潰,地方政府沒有收稅工具,最後不得不透過發新債還舊債來維持政府運作,但這些債都是無法償還的,未來即使不違約,也可能引發惡性通膨,近來中國國內的金價飆升,顯示中國民眾並不笨。
 資深財經人士老蠻2月29日在X平台發文分析指出,根據Wind的數據,1月發行的城投債規模達4763億,創近半年來最高,達到了3年前城投債最旺盛時期的發行水準。然而,這其中的4693億都用來償還舊債,借新還舊率達到了98.5%,跟3年前只有5成左右的借新還舊率,無法相提並論。
 老蠻寫道,也就是說,1年前中國地方政府發行的那些短期城投債,現在紛紛到期,必須借新債償還,債務滾雪球模式,在這樣的數據之下,已經走到尾聲了,因為中國整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以支撐新債的發行。文章總結,未來北京當局可能打破「以債為錨」的印鈔機制,無錨印鈔,政府發債借錢不用還。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一帶一路/車貸問題逐漸取代了房貸問題-美國大量發行的美元,以一帶一路/車貸問題逐漸取代了房貸問題-美國大量發行的美元,以一帶一路/車貸問題逐漸取代了房貸問題-美國大量發行的美元,以

金融海嘯與希臘危機:《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3)金融海嘯與希臘危機:《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3)-風傳媒 - https://goo.gl/b8Uxae
「一帶一路」是中國以中華思想為根基,前進歐亞大陸的擴張政策,也是中國將泡沫輸往歐亞大陸的出口政策。(圖/BBC中文網)
西元二○○八年,雷曼兄弟事件引發了全球金融風暴
西元二○○八年,次級房貸的破產導致證券泡沫的破滅,進而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暴。美國的大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和AIG相繼破產(雷曼兄弟事件),對全球造成巨大的衝擊。一心奉行金錢至上主義的結果,最終使全球經濟陷入了巨大的危機。
全面崩潰的金融商品,雷曼兄弟事件為什麼會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壞性?
西元二十世紀末,全球的經濟邁向金融化。美國經濟的主導者由企業經營者變為投資家,金融的重心也由以往的間接金融轉變為直接金融,全球進入了由金融業者運用高度的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製作出各種金融商品的時代。不過,由於先前過度運用金融槓桿(Leverage,槓桿原理)去做投資,在雷曼兄弟事件後,債款的償還變得更加困難。
換言之,「信用」的破產衍生出抽緊銀根的信用緊縮(Credit crunch)現象。這是因為現在已經進入了全球資產價值被迫提升的時代所致(儲蓄者、投資家與實體經濟的經營者[有融資需求]之間,形成了投機性的金融市場)。貨幣(交換物品的「兌換券」)被符號化後,得以經由金融操作的手法不斷衍生出利益。金融業在美國的GDP所佔的比例,從約百分之二提高到百分之八,增加了四倍之多。
[解讀經濟]雷曼兄弟事件是證券(經由複雜的金融工程包裝而成)的泡沫事件,在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情況下,演變成全面崩潰的金融危機。
傾注大量的美元與金融的復興
面對雷曼兄弟事件的危機,美國FRB(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主席柏南奇,活用以往「經濟大恐慌」的經驗,將「利率大幅調降至零到百分之○.二五之間」,並大量收購國債和投入大規模的資金用以穩定金融體系。柏南奇實施了多達三次的QE(量化寬鬆政策),傾注了高達四兆美元(約五百兆日圓)的資金到金融市場。綽號為「直升機班」(Helicopter Ben)的柏南奇,加印了超過四倍的美元紙幣,引發了全球性的通貨膨脹。
近年,美國的車貸問題逐漸取代了房貸問題,不過只有美國還不足以引發新的泡沫。美國大量發行的美元,以「短期資金」的形式流入了中國、巴西等新興國家,引發了大規模的泡沫(新興市場國家的泡沫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生的泡沫不同,這是故意為之的泡沫。這些撒向新興國家的短期資金所獲得的收益,使美國脫離了經濟危機。美國大規模的通膨政策,與中國和新興國家所產生的泡沫可謂息息相關。
當新興市場國家的泡沫衍生之際,美國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高盛銀行,預測未來主宰全球經濟的將是BRICs(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因而大肆呼籲投資新興國家(新興市場)。不過,直到西元二○一二年,原本由於大量資金的流入而持續升溫的新興市場經濟,卻開始出現降溫的情形。不久,FRB宣布停止實施QE,為新興市場帶來雪上加霜的打擊。
西元二○一三年,投機者預期QE退場後,會有大量的美元從新興市場流出,於是大舉拋售巴西、印度、印尼、土耳其和南非的貨幣。這股新興國家貨幣的拋售潮也波及阿根廷、墨西哥和馬來西亞等國,各國的貨幣與股價、國債價格一併下跌。連前不久才砸下四兆人民幣擺脫雷曼兄弟事件的中國,也受到牽連。
中國股市自去年 6 月進入熊市。(圖片由*CUP提供)
2015年,中國的上海股市由於急速的泡沫化,引發了股價的大暴跌。(圖片由*CUP提供)
中國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後,與美國(以前進中國市場做為世界戰略重心)之間形成了雙贏的合作關係中國在雷曼兄弟事件後,投入四兆人民幣用以擴大內需,使中美之間的合作關係更加緊密。不過,隨著投資過熱的泡沫破滅與共產黨獨裁體制的強化、霸權主義的抬頭等因素,中美關係在西元二○一五年之後急速冷卻。
西元二○一五年,中國的上海股市由於急速的泡沫化,引發了股價的大暴跌,加上政府強力介入市場,使中國經濟的前途蒙上陰影。中國經濟的低迷,使中國停止了「爆買」能源的行動,對亞洲各國和能源生產國家造成惡性循環的影響。
此外,美國的頁岩油、頁岩氣的增產,使美國的石油生產超越了沙烏地阿拉伯,加上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石油的增產,西元二○一五年,石油的價格暴跌了超過一半,能源的價格也隨之暴跌。這個事件直接衝擊了新興市場的經濟,造成FRB無法按照計畫順利推動美元升息。
[解讀經濟]西元二○一三年,全球外匯市場的年交易額為一千三百兆美元,約達貿易交易額的六十倍。
西元二○○九年,希臘國債危機凸顯出歐元的臨界點,希臘危機對歐元整體的信用造成嚴重的傷害,還引發了歐元貶值,景況佳的德國在歐元貶值當中,成為唯一一個如魚得水的國家。歐元在結構上的缺陷已經浮上檯面。
希臘問題與歐債危機
雷曼兄弟事件後,歐洲陷入了長期的不景氣,歐元的矛盾也逐漸浮上檯面。經濟狀況佳的德國,與長期陷入不景氣的南歐諸國之間,經濟的落差逐漸擴大。尤其在西元二○○九年,希臘政權交替後的新政府,揭露本國粉飾了巨額的帳目赤字(財政赤字不是原先報告的GDP百分之三.七,而是百分之十二.五),以偽造的數據加入了歐盟的震撼事實。經由此事,歐元的信用毀於一旦。西元二○一○年,對希臘經濟的不信任擴大到整個南歐,引發了歐債危機(對國家的信用危機擴大)。
歐洲中央銀行(ECB)雖然對希臘提供了緊急融資,但希臘卻在威脅要脫離歐元區的同時,也對被要求財政緊縮的融資條件表示抗拒。接二連三的紛爭加重了歐元的危機。引發希臘危機的原因,源於鄂圖曼帝國統治以來的慢性逃漏稅問題、對公務員(佔國民人口的兩成)過於優待,以及舉辦雅典奧運所帶來的財政赤字等因素。另外,希臘無法透過加入歐元區制定出配合國內情勢的金融政策,以及無法透過虛擬貨幣來調節經濟等,也是衍生危機的重要因素。不過,即使希臘脫離歐元區,回復使用原本的貨幣德拉克馬,也逃不過嚴重的通膨危機。
[解讀經濟]希臘的債務危機,使被稱為「歐豬五國」的南歐諸國的財政危機昭然若揭,也使歐盟的危機浮上檯面。
美國升息與新興市場國家的泡沫破滅
岌岌可危的中國泡沫的破滅
雷曼兄弟事件之後,中國共產黨政權投注了高達四兆人民幣用以擴大內需,不僅開始興建連結沿岸到內陸地區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更重新開發中國內陸的農業地帶。共產黨政權動員全國致力於這個振興經濟的方案,首先土地已經國有化,於是高速展開「地上物件」的建設和開發,並對周邊的亞洲諸國和澳洲「爆買」開發所需的大量能源。由於美國和歐盟陷入不景氣,中國對歐美的出口驟減,於是中國政府意圖以建設投資來彌補這個缺口。此外,中國政府也有意招攬失去投資標的的大量外資,前來投資中國的大規模開發。
西元二○○八年以後,中國開始興建連結沿岸到內陸地區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並推動了大規模的都市建設,傾注了非常龐大的資金。這場巨大的建設熱潮,規模之大相當於日本「列島改造」的好幾倍。位於中國內陸的四川重慶,急速成長為人口超越上海和北京的大規模都市。中國也一舉躍升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不過,中國在表面上雖然華麗炫目,內部卻有建設計畫草率,由政治主導經濟發展以至於欠缺經濟觀念等問題,使中國產生了世界史上前所未見的大規模泡沬經濟危機。
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雖然在短時間內就超越日本,躍升為全球第二,但是地方政府卻債台高築,經濟落差逐漸擴大,僚的腐敗也愈演愈烈。中國的現代史,莫非只是先前的軍閥將權力轉移給共產黨軍閥而已嗎?各層幹部的墮落程度可謂荒唐透頂。由於中國的經濟成長源於國家投資,國營企業占有優勢,至於提升企業的產能、環境問題的解決等議題,則被閒置一旁。
2018年12月24日,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平安夜重挫逾2%,紐約證交所交易員緊盯盤勢。(AP)
全球的經濟由於美元升息而引發大混亂,美國實在難辭其咎。(資料照,AP)
西元二○一二年,中國的經濟開始出現倒退的趨勢。將近十年來(西元二○○二至二○一一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率都達百分之十左右,在出現頹勢後,就降低到百分之七左右。其實,中國的經濟統計數據在全球不太具有公信力。根據推測,中國實際的經濟成長率應該是百分之五左右,有些極端的說法,甚至提出中國可能已經陷入經濟負成長的窘境。
美國FRB為了防止國內的經濟出現泡沫化,祭出了「利率調升」的政策,此舉也對中國的經濟造成打擊。雷曼兄弟事件後,流向全球的龐大美元,不是在美國本國,而是在新興市場引發了泡沫危機。因此,全球的經濟由於美元升息而引發大混亂,美國實在難辭其咎。
中國人口佔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為了維持大國經濟與獨裁政權,中國推出了「一帶一路」構想(由中國到歐洲的陸路「一帶」與繞經東南亞的海路「一路」,所連結而成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這是中國以中華思想為根基,前進歐亞大陸的擴張政策,也可以看做是中國將泡沫輸往歐亞大陸的出口政策。
「一帶一路」的構想與南海示意圖。(時報出版提供)
「一帶一路」的構想與南海示意圖。(時報出版提供)
另一方面,中國還意圖將南海納為己有,這是無視於世界歷史,自以為是的蠻橫行為,實在難以獲取世界各國的信任與支持。中國將比地中海還要遼闊的國際公海南海,以「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海域」為由,意圖透過武力據為己有。這種做法,與義大利以羅馬曾經統治地中海為由,強行將地中海據為己有的野蠻主張如出一轍。而且,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中國是內陸國家而非海洋國家。中國想要掌握全球經濟的霸權,靠的不應該是中華思想,而是要先擁有符合現代需求的「理念」才行。
[解讀經濟]中國面對雷曼兄弟事件所帶來的全球經濟危機,雖然試圖透過巨額的國家投資進行挽救,卻因為投資過剩引發了泡沫危機,國家經濟的運作堪稱如走鋼絲,險象環生
《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美專家:中共若悄然終結一帶一路 不會驚訝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19日, 2019
美國加州教授、中國問題專家裴敏欣近日在日媒刊登一篇分析「一帶一路倡議」(BRI)未來去向的文章。他在文中分析了BRI所面臨的國內外因素及最新中共官方所表露出的跡象,最後指出,如果中共最終讓BRI悄然終結,這不會令人感到驚訝。
攝像者: VCG/VCG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9年0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報導)美國加州教授、中國問題專家裴敏欣近日在日媒刊登一篇分析「一帶一路倡議」(BRI)未來去向的文章。他在文中分析了BRI所面臨的國內外因素及最新中共官方所表露出的跡象,最後他表示,如果中共最終讓BRI悄然終結,這不會令人感到驚訝。
裴敏欣是美國加州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McKenna College)政府學教授以及凱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專長是中國政治經濟、中美關係及發展中國家的民主化。
裴敏欣2月15日在「日經亞洲評論」發表題為「中國會讓一帶一路悄然終結?」(Will China let Belt and Road die quietly?)的分析文章。
「一帶一路倡議」在國外面臨的困境
裴敏欣在文中總結了中共「一帶一路倡議」(簡稱BRI)近期在國外面臨的困境。已有多個國家叫停或重新審查之前和中共簽署的BRI項目。裴敏欣舉例說,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已經取消了兩個大型BRI項目,其中包括一個耗資200億美元的鐵路,原因是成本過高;巴基斯坦的新政府也稱要審查「中巴經濟走廊」(CPEC),CPEC被視為BRI皇冠上的寶石。中共對CPEC項目承諾提供600億美元的資金;緬甸政府近期剛告訴北京,已被叫停的中資水電站建設將不會恢復;印度洋上的島國馬爾代夫正力求同中共重新談判減少30億美元的債務,這些債務相當於馬爾代夫GDP的三分之二,債務主要是由BRI項目引起,馬爾代夫從中共那裡借債來資助這些項目。
裴敏欣表示,對於中共來說,BRI這個在全球擴張的基礎設施項目代表了中共在全球進行力量投射和擴大影響力的願景。在私下裡,中國境內的很多人對於BRI感到不安與日俱增,而且的確是如此。中共一方面正面臨經濟緊縮、與美國打貿易戰的局面,另一方面又在面臨來自那些獲得BRI融資國家的譴責。包括學者、經濟學家及商界人士正悄悄質疑是否他們的政府妥善利用本已稀缺的資源。
「一帶一路」面臨中國的外匯儲備、經濟放緩和退休金困境的衝擊
裴敏欣在文中說,對BRI的經濟逆風更是顯而易見。在過去的五年裡,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中國經濟趨緩造成資金外流,外匯儲備流失超過1萬億美元,若考量到未來貿易戰對中國國際收支的衝擊,中國不太可能產生充分的外匯盈餘,用來資助同等規模的BRI倡議。此外,美國徵收的關稅以及美中貿易關係的不確定性將大大減少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甚至有可能減少對其它發達市場的出口。
裴敏欣認為,由於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幾乎相當於中國整體經常帳戶盈餘(current account surplus),若中共不能藉著增加對其它市場的出口來抵消短差(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對美國出口大幅減少勢必會導致中國出現經常帳赤字。中國日益惡化的國際收支平衡將迫使北京當局動用外匯存儲,維持投資人對中國總體經濟穩定的信心。因此,北京將不得不小心審查其對外承諾,重新評估之前的項目,其中的一些項目將不得不被縮減或甚至全盤放棄。
裴敏欣指出,BRI所遇到的麻煩不僅只來自中國未來數年幾乎確定的外匯收入減少,在國內方面,北京也在面臨退休金支出攀升、經濟成長趨緩與稅收減少等風暴的衝擊。
去年12月底,中共財政部長在年度財務會議上以不同尋常的態度傳達了中國嚴峻的財政前景。劉昆警告說,各級政府必須通過勒緊腰帶,盡最大努力減少行政開支。
裴敏欣說,北京方面決定減稅以刺激經濟增長放緩。2018年,財政收入的增長與2017年相比下降了1.2個百分點。由於減稅和放緩的經濟增長,預計今年的財政前景將進一步惡化。
北京的財政預算所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因應人口快速老化的退休金支出。截至2016年,黑龍江省的退休金帳戶淨赤字是230億元(人民幣),而人口總計2.36億的其它6個省分,2016年則面臨退休金入不敷出窘境。全國的退休金前景看來同樣嚴峻,根據中共財政部統計,2017年政府必須挹注1.2萬億元(人民幣),彌補退休金支出的短缺。
裴敏欣指出,雖然有些人認為BRI可能不會受到北京預算削減的影響,因為這畢竟是中共最高層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但是,由於各種需求都在爭奪有限的資源,嚴酷的經濟現實將給中共領導人帶來越來越苦澀的選擇。
報導認為,中共高層可能會繼續支持BRI,但它們必須也得明白,中國內部只有少數人支持BRI,而且把中國廣大退休金領取者的錢拿走,去在一個遙遠的土地上建造毫無效用的道路,這種做法難以服眾。
中共若讓「一帶一路」悄然終結 不會讓人驚訝
裴敏欣說,雖然北京還沒有任何有關削減BRI的官方聲明出來,中共嚴密的(網絡)審查已經刪除了媒體對BRI的任何直接批評。然而,人們可以發覺到北京已經在削減吹捧BRI的跡象,至少在言辭上是如此。不久之前,中共官方的宣傳機器還在全力以赴地宣傳BRI的成就,而日前已經降低了宣傳音量。
裴敏欣舉例說,2018年1月,中共喉舌《人民日報》刊登了有關BRI的20個故事。而今年1月,只有7個。如果我們跟蹤在2019年中共官方媒體上刊登的有關BRI報導,並將其覆蓋率與前幾年進行比較,我們應該更清楚地意識到BRI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裴敏欣說,很有可能,我們將看到中共官方媒體投入BRI的宣傳將會顯著下降。同樣也可以看到,北京在今年乃至今後幾年對BRI項目提供的資金將會下降。
北京最近對巴基斯坦提供的貸款可以看出中共在收緊對外支出。裴敏欣說,北京近日向巴基斯坦提供25億美元的新貸款,而巴基斯坦實際尋求的是60億美元的貸款。
裴敏欣最後總結說,北京正在發生的似乎是,雖然中共領導階層繼續挺BRI,但中共當初的雄心正從公眾視野逐漸淡出,如果北京最終讓BRI,至少是BRI 1.0版,悄然終結,「我們無須感到驚訝」。#


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車貸問題逐漸取代了房貸問題-美國大量發行的美元,以

12,451公里、歷時18天的遠征,「中歐列車」終於抵達倫敦了!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唸給你聽
powerd by Cyberon
Lo
「淒苦寂寥,滿溢心中,無盡天空,眼見時雨紛落。」人生總是會有需要躲雨的時候,躲雨時可能會與某人相遇、與某事結緣,某人或某事可能給我們再度站起來的力量。到時候,
中國義烏到英國倫敦,這項創歷史紀錄的跨國與跨洲際貨運旅程,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推動「一帶一路」計畫的一部分,透過新的火車運送服務,振興與西方接軌貿易的古老絲路。
(中央社)
中國第一個直達到英國的貨運火車歷經18天跨越七國的旅程,抵達倫敦是當地時間18日下午,寫下「新絲綢之路」的新頁。
今年元旦這班有34個車廂的貨運火車從中國浙江沿海的義烏出發,途經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比利時、法國,經英吉利海峽抵達英國倫敦,全長12,451公里。
這列貨運火車共有34個車廂,內部載有衣服、皮包、傢飾等商品。當列車抵達倫敦東區的巴金(Barking)時,受到媒體與民眾關注。
這項創歷史紀錄的跨國與跨洲際貨運旅程,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推動「一帶一路」計畫的一部分,透過新的火車運送服務,振興與西方接軌貿易的古老絲路。
去年中國已有1,702個貨運火車次運送貨物到歐洲其它城市,數量是2015年的2倍多。倫敦是歐洲第15個有中國直達貨運火車的城市。從中國以火車運送貨物到歐洲,不僅花費的時間比海運短兩週,費用也只有空運的一半。
不少英國網友對中國貨運火車直達倫敦的消息嘖嘖稱奇,認為這是全球化的另一種實現;有網友笑稱中國火車的效率比經常罷工的倫敦南部火車公司更好;還有網友說,英國就要脫歐了,中國人選擇這時候進入英國。
BBC報導,這條新線路的目的在於降低中英兩國間貿易貨運的時間成本以及在不同鐵路線之間轉移的費用,在試運行階段實行每星期一班車。
鐵路線的英方代理物流公司指,這一貨運服務的投入運營,凸顯了英國決定脫歐之後中英貿易伙伴關係的重要性。負責運營這一線路的是義烏一家工業投資公司,該公司此前已經在運營一條連通中國與西班牙馬德里的貨運鐵路線超過一年,該線需在德國杜伊斯堡中轉。
總部位於深圳的申通快遞在2015年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家擁有為歐洲線路專門設有貨運飛機和貨車團隊的大型物流公司,並期望在未來幾年內與DHL快遞公司及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等國際物流企業競爭市場份額。
《中國日報》引述中國的產業研究公司艾瑞諮詢(iResearch)估算,2016年中國的跨境進口貿易額會達到2,100億元人民幣(244.9億英鎊)。
法國廣播報導,這一貨運服務是由義烏的一家工業投資公司負責,義烏到倫敦的鐵路線,使倫敦成為自2013年由習近平推出重振古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政策後,歐洲第15座能以鐵路直達中國的城市。
東森報導,這班列車為亞洲與歐洲的貿易關係寫下里程碑,英國現正準備脫離歐盟,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尋求來自中國的數十億元投資挹注,她曾說,中英關係保持在「黃金級」。
TVBS報導,這趟列車搭載了88個標準貨櫃,總共700噸貨物,價值3,500萬元人民幣,此次開行的義烏至倫敦「中歐班列」(又稱中歐列車),對於強化中國與西歐陸路互聯,促進中英貿易往來,及「一帶一路」建設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
中國打造8條中歐鐵路線領跑“一帶一路”
來源:中網資訊綜合 時間: 2015-04-20 00:47:44
  “一帶一路”方興未艾。隨著習近平將訪問巴基斯坦,一批旗艦項目的落地必將再次捧紅“一帶一路”。
  然而,除了這些將來時的大項目,8條發自中國不同地區的“中歐班列”早已悄然橫貫歐亞大陸。
  一邊日夜輸出貨物, 一邊在貿易中探索和完善連通整個歐亞大陸商業和經濟的方法。明天,春節後即返回西班牙的第二趟“義新歐”班列預計回到義烏
  去年,跨越亞歐大陸橋的中歐班列首次實現了冬季常態化運行。2014年,沿襲幾十年的鐵路貨運價格由政府定價改為指導價。
  這一重大改革,讓跨越亞歐大陸橋的中歐班列貨運量一年間增長了近三倍,成為領跑“一帶一路”的經濟新引擎。
“中歐班列”早已悄然橫貫歐亞大陸
  這些班列經由東、中、西部三條國際大通道直達歐洲,其中西部通道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經二連浩特出境,東部通道經滿洲里(綏芬河)出境。
  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除義烏和蘇州外,其餘重慶、鄭州、成都、合肥、武漢、長沙均居中西部地區。班列的開行,給了這些地區從閉塞腹地變身為中國開放前沿的機會。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
  香港媒體2015年第11期關注“一帶一路”,刊文《開往歐洲的列車——中歐貨運班列調查》。
  文章指出,對於沿線城市來說,誰在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成熟前搶占戰略地位,誰就可能在規劃中成為節點性城市,享受政策扶持,繼而為本省產業升級和對外貿易謀取利益。也就是說,誰成為了中歐貨運的集散中心,誰就能掌握未來“新絲路”的商業脈搏。
-北京出招不凡:一帶一路竟能使30億人致富
  外媒稱,一個歷史悠久的體現中國經濟影響力的發展模式,可能成為當代中國領導人治理經濟成長乏力的最佳藥方。
  據外媒4月15日報導,在上一輪經濟疲軟週期,決策者動用創紀錄的信貸擴張,留下了樓市供應過剩和壞賬增加的苦果。如今,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聚焦於結構改革,包括提升民營企業在經濟中的作用。隨著海外對中國產品的需求降溫,習近平的宏圖大計是加強與“新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紐帶。
亞投行示意圖
  習近平希望通過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為各種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融資的方式,為本已躋身世界成長最快行列地區的經濟添磚加瓦。 
  澳新銀行認為,這一願景所帶來的好處與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融入全球經濟的目標是相符的。
一帶一路示意圖
  絲綢之路諮詢公司經濟學家本·辛芬德費爾表示,中國經濟的規模意味著該國擁有改變絲綢之路地區經濟實力的能力,“我們正在見證一個世界經濟重心的重生”。
  中國將這個計劃稱為“一帶一路”。“一帶”指包括中國、中亞、俄羅斯和歐洲部分地區在內的陸上經濟走廊,“一路”指的是通過南中國海和印度洋連接中國東海岸和歐洲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對中國製造業企業來說,從印尼到哈薩克斯坦等國帶來的全新商機將幫助抵禦國內房地產市場疲軟和歐洲出口需求遲滯的影響。
  中國以往的海外投資不乏受挫的記錄。斯里蘭卡總統西里塞納叫停了中國人投資14億美元在科倫坡建造港口城的計劃。在中國設想的管道、公路和鐵路建設的樞紐國家——哈薩克斯坦,中國也一直難以獲得足夠的影響力。
  瑞銀集團高級經濟顧問喬治·馬格納斯表示,中國海外投資留下的“諸多問題包括資源錯配、鋪張浪費、管理不善以及商業標準和投資回報的乏善可陳”。運用亞投行這樣的多邊機構能緩解對中國政治影響力的擔憂。
一帶一路示意圖
  麥肯錫諮詢公司的研究顯示,“一帶一路”的宏大事業將振興給全球經濟成長貢獻了80%的本地區,並且有望在2050年前將30億人口帶入中產階級的行列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劉利剛等日前撰寫的報告稱,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數十個國家的經濟合作可能有助於中國向下一層次的全球化躍進。
  中金公司分析師吳慧敏和孔令鑫也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對國內基建類工程機械的需求拉動年均預計達11.9%,有望為鐵路裝備、工程機械和核電裝備提供持續催化。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戴維·多拉爾表示,海上絲綢之路相比通過中亞的陸上絲綢之路將更為成功,因為海上沿線國家的經濟更具活力。
中國對外基礎建設
  多拉爾指出,“看看中國沿海地區、菲律賓、越南、印尼、孟加拉國和印度——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規模本已非常巨大,但還缺乏整合。此外海運成本也低於陸上運輸”。
  辛芬德費爾表示,這個規劃具有改變時局的潛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