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公開表態,他支持台裔企業家、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並稱,楊安澤所主張「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的理念,正是美國人民所需的 馬斯克公開表態 支持台裔美籍總統參選人楊安澤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2MbcQMw
武漢肺炎紓困「繳稅者沒份」!上班族氣炸批不公:憑啥幫他人買單│TVBS新聞網 https://bit.ly/35KIJSP
鄰近國家紓困政策,不少國家是「無差別」發放現金,包含新加坡、日本、香港、澳門、南韓、中國大陸以及美國!其中美國的紓困金發得最不手軟,個人年收入7.5萬美元(約215萬元新台幣)以下納稅人,可領1200萬元(約新台幣3.6萬元)紓困現金;夫妻合併報稅、家庭年收入15萬美元(約新台幣450萬)以下的民眾,則可領2400美元(約7.2萬元新台幣);若撫養17歲以下子女,每1人可多領500美元(約新台幣1.5萬元)。 林智群律師今(8日)在臉書發文表示「上班族要繳稅(一沒錢都跑不掉)無紓困,出錢有你的份,發大財跟你沒關係」,認為美其名是社會棟樑,其實是社會夾層,道出不少上班族心聲;網友認為「繳稅反而領不到補助」不公平,紛紛淚灑辦公桌,紓困「繳稅者沒份」!上班族氣炸批不公:憑啥幫他人買單│TVBS新聞網 https://bit.ly/35KIJSP
「無條件基本收入」成效如何? 芬蘭最終實驗報告出爐
「無條件基本收入」成效如何? 芬蘭最終實驗報告出爐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2L724Ej
2020-05-06 22:12
即便是以高福利聞名的芬蘭也認為,無條件基本收入花費太高且效果不佳。(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全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且失業率攀升,「無條件基本收入」(Basic income)的概念浮上檯面;2017年,北歐國家芬蘭啟動實驗,提供2000名25歲至58歲的失業者每個月560歐元(約新台幣1.8萬元);而在近3年後,芬蘭於今天發布最終實驗報告,其結果卻顯示,無條件基本收入確實有益民眾心理健康,但對促進就業並無幫助。
《彭博》報導,該報告顯示,提供無條件基本收入後1年,18%的領取者找到工作,與對照組相同,到了第2年,27%的領取者找到工作,也只比對照組多了2個百分點,顯示無條件基本收入制度,可能無法如部份人士預期般,達到促進就業的作用。
儘管該報告指出,無條件基本收入有益民眾心理健康,讓民眾對財務安全更加心安,但隸屬芬蘭財政部的研究機構VATT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研究主管Kari Hamalainen直言,這是很大的誘因,但並未完全有效,其代價高昂而不可持續。
另一方面,芬蘭社會事務暨健康部部長佩科寧(Aino-Kaisa Pekonen)表示,這份報告仍「有助於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在武漢肺炎疫情造成的慘澹失業率之下,芬蘭首相馬林(Sanna Marin)所屬的執政黨聯盟主張,不考慮引進無條件基本收入,但考慮施行「負所得稅」制度,也就是說,若能找到1份工作,但如果薪水低至一定程度的話,政府將反會補貼金錢,藉以激勵民眾找工作的欲望
「無條件基本收入」成效如何? 芬蘭最終實驗報告出爐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2L724Ej
芬蘭推「每月給失業者2萬」 結果…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芬蘭政府兩年前推出「無條件基本收入」(Basic Income)實驗,而今此計劃在去年12月正式結束,並於昨(8)日宣佈實驗結果。最後證實該計畫失敗,未能如預期般刺激失業人士就業,不過卻讓實驗對象「較以往快樂許多」。
▲芬蘭推「每月給失業者2萬」!結果就業率無增,但變快樂了。(圖/資料照)
綜合外媒報導,芬蘭當局為了打擊持續攀高的「失業率」,並進行大型社會實驗,在2016年11月請芬蘭社會保障機構(Kela)從一群失業的人中,隨機挑選了2000名、年齡介於28至58歲的人,讓他們在2017年1月起,不論能否找到工作,每月都可獲免稅的560歐元(約台幣1.9萬元)薪金為期2年,另外並挑選出5000名領取「失業津貼」的人士,與領「基本收入」實驗者作比較。
結果此計畫在去年結束,近日當局宣布研究,發現領取「基本收入」或失業津貼人士的工作天數所差無幾,完全不能刺激就業,不過卻發現領取「基本收入」的人,比只領取失業津貼的人,壓力減輕許多、甚至更健康更有自信。社會保障機構研究員伊利坎奴(Minna Ylikanno)說︰「基本收入對測試者有着正面影響,即使未能在短期改善他們的就業前景。」
無條件基本收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TPUmJL
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簡稱 UBI ,又稱為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基本收入(Basic Income)[1]。
無條件基本收入是指沒有條件、資格限制,不做資格審查,每個成員(該國的國民、某地區的居民,或某團體組織的成員)皆可定期領取一定金額的金錢,由政府或團體組織發放給全體成員,以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條件。[2]
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五條揭示:「人人有權享受其本人及其家屬康樂所需之生活程度,舉凡衣、食、住、醫藥及必要之社會服務均包括在內;且於失業、患病、殘廢、寡居、衰老或因不可抗力之事故致有他種喪失生活能力之情形時,有權享受保障。」,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一條:「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為他自己和家庭獲得相當的生活水準,包括足夠的食物、衣著和住房,並能不斷改進生活條件。」有論述認為,無條件基本收入是唯一可以真正幫助窮人的社會福利[3],在現行社會福利體制下,不論如何排富,或是資產審查[4]制度,都會有補助門檻的問題與貧窮陷阱的效應,或不知道如何申請補助,或不知道是否符合資格,或是讓不需要或不符合資格的對象取得補助[4],而導致真正需要的對象無法獲得救助[5],受補助的群體還會有被歧視與標籤化的問題。
對每個社群而言,無條件基本收入,是一種無條件被保障的收入,有五個標準:
一、定期發放,而不是只給一次。
二、以金錢方式支付,讓個人可以自行決定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提供食物或其他物資。
三、以個人為主體,而不是家庭、組織、單位等。
四、普遍性,發放給全民,沒有資格審查。
五、無條件,不以工作勞務付出,或展現工作意願做為條件
(但仍然可以自由、志願的從事就業,以賺取額外的收入)[6]
無條件基本收入的發放模式如消費券相似,但它是定期持續發放,而且不設定期限、具有與其他金錢相同的所有權,發給全體國民無分男女老幼貧富,無資格限制。無條件基本收入讓任何人,即使無法從事謀生活動,包括工作、創業、投資等,也能享有基本生活所需,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而不會因經濟問題而無法生存,且不必因為經濟壓力,而被迫從事不適合自己、或是勞動條件惡劣的工作,甚至鋌而走險尋求不正當、高風險的途徑[7],並改善現行社會福利體制的不足。[8]基本收入目前被認為是人類勞動由高度智慧機器取代後,人類仍然可以享受生產成果的最佳措施[9]。
反對者認為,無條件基本收入會讓人們失去工作的意願,從而使整個經濟衰退,也衝擊「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等既有觀念,或是質疑發放基本收入所需的財政來源何處來,再者,基於政治現實,無條件基本收入實行後並不一定能刪減原有的社會福利制度,變成兩邊都要花錢,開支大增[10],再來,節流整合社福的做法,也有可能使得部分弱勢人士所受到的特殊救濟會減少,反而需要花基本收入的錢解決,影響生活。也有人擔心有人獲得收入後揮霍無度,或購買菸酒毒品等危害社會的現象。
贊成者認為可以幫助人們從勞動中解放,不再需要與基本生活對抗,從而進行真正想做的事,使人類社會更進一步的進化發展,而即使人們失去工作的意願,在科技發達,機器人、人工智慧與自動化生產與服務日漸普遍的今日,只需很少的人力,而照樣能供應足夠生活所需,藉以平衡資源分配,改善貧富差距、落實生存權,而且人們就可以從事他有興趣的活動,而且許多研究指出,基本收入不會使人們失去工作的意願,反而更熱愛做事情。
緣起與目的
這個主意來自於中世紀,《烏托邦》的作者英國人文主義者、社會哲學家托馬斯·摩爾(Thomas More)。他認為,理性化的平等原則、勤勞和追求教育是民主的基本特徵。20世紀,法國社會哲學家安德烈·高茲(Andre Gorz)是固定收入的堅定擁躉。不同國家都曾嘗試過引進無條件收入,例如巴西、古巴、蒙古,納米比亞和德國(在有限程度上)。歐盟和部分歐洲國家也嘗試過。[11]
現行社會福利體制的侷限與弊端
[icon] 本章節需要擴充
目前所有的社會福利制度,都需要審查申請者的資格及條件,但無可避免會出現隱私的問題,並設有各式各樣的條件資格與限制 以及標籤化、污名化社福需求者,而生活中一旦那個保護或指定的環境或條件消失了,就可能面臨失去使用這個社會福利的資格,而且也有些人並不一定需要卻可以通過條件的審查獲得福利,而造就就業困境或失業困境或其他的衝突,形成各種社會問題。
由於社會福利制度需要有需求的人主動申請,並判斷條件與使用資格,因此有可能需求者不知道有此社福或因其他原因而無法申請,因此會有一部分需要的人卻沒有辦法得到社會福利的幫助。
為了防弊,社福制度還會有後續的查核或管理,以確保社福資源能用在原來規劃的用途,但也介入社福使用者的生活,並需等待處理的時間,耗費大量的行政資源,最後端的執行上效率也因指定用途變得綁手綁腳。
技術性失業
主條目:技術性失業
科技進步,大量與快速地使用機器和人工智慧取代多餘的人力[12],雖然新科技確實也能創造新工作,像過去農業、工業自動化後,釋出的人力可以從事當時新創的服務業工作[13],但隨著機器人深度學習技術的問世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全面性地影響所有產業,包括服務業、製造業、金融業、農業、礦業以及其他產業等,而現在創造新工作的速度已不足以彌補原有勞動力被取代的速度,也就是說,每創造出1份新工作時,會有2份甚至更多的就業崗位消失。
根據牛津大學在2013年,對於美國702種主流工作電腦化影響之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0~20年之間,47%的工作有被取代的風險[14];已開發國家於1980年代電腦化技術增加了8%的就業機會;但到了1990年代只增加4.4%;至於2000年以後,新職務僅增加了0.5%[15],服務業的工作崗位也正快速的被機器取代,包括數位相機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取代傳統相機、底片、照相館、相片沖印[16],以及2014年初上路的台灣高速公路etag電子收費系統,取代人工收費員。製造業部分,也正在逐步以智慧化、自動化等科技來取代工人,甚至進一步出現完全無工人的關燈工廠,商業上,網購搭配無人車及無人機配送、加上自助取貨、自動販賣機無人商店等趨勢[17],[18][19]無論是原來100個工人減到90人、80人、50人,乃至於20人或全部被取代,都造成人力暫時性或永久的失業狀態,即使有新工作,但所需的技能與條件未必符合被取代的工人。
在現行經濟體制下,失業者將失去參與經濟分配的權利,且要找到新工作越來越困難,而現行社會福利體制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但工廠仍能藉著機器人、自動化、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科技,生產出足夠甚至更多的產品。[20][21]
工作被機器取代,人們可以發明新工作,但需要考慮周轉時間與成功率,政府可以藉著無條件基本收入發放貨幣給國民,以讓即使失業的國民也能參予資源分配,並享受自動化科技減少人類勞動需求的成果,而不必跟機器競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