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 (宗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0AVLCw


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傳奇 - https://goo.gl/mN33nN
-------------------
文昌帝君,簡稱文星、文昌君,或稱文曲星,專門執掌人間「祿籍」(就是學運),文昌君在西晉末生於越西雋南兩郡之間,父清河叟年六十才得後嗣,誕生之日是二月三日,帝君天賦聰敏,品行端正,多行善舉,廣興文教,因而受到百姓愛戴,也因而受到歷代朝廷詔封,也因而有『北有孔子、南有文昌』之說,也因而成為中華傳統的集中代表,也是儒家與道家文化的典範,也是文人學子、讀書人祭拜的對象。
在古時科舉進仕的年代,凡是讀書人必供奉文昌神,因為靈驗異常,百姓有求必應,科舉制度的興盛,每逢考季,士子赴京趕考都會到廟裡拜拜祈求金榜題名,每年考季前,文昌祠都舉辦為考生祈福法會,除了請神、誦經外,並為考生點上三天的「功名燈」,與能上奏文昌帝君的「疏文」。凡是讀書人不管是舉人、秀才、貢生、童生及私塾的老師在這天都要準備供品至文昌廟裡祭拜,除了祈福最大的目的就是感恩。
文昌帝君是天上主宰人世間功名利祿的大神,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是讀書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祇,風水裡記載:『文昌足學飽經才,南極祥光照玉台,乾坤久固天齊福,神仙來慶壽筵開。』只要考試這個制度還存在,那麼文昌帝君永遠是香火鼎盛。
越西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Ekcbih
-----------------
『文昌帝君』,有天神與人神兩種不同的說法:文昌兩字既為星名,又為神名,也就是民間慣稱文昌星、文星神。
『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 雷應帝君。有關文昌星的說法,【史記.天官書】所載:『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將,二日次將,三日貴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祿。』【星經】中載:『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六星各有名。』文昌六星為上將〈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命〈主災咎〉、司中〈主右理〉、司祿〈賞功進士〉,各有專司,掌管天下文運祿籍,所以自古以來就受到士人學子的崇拜。
文昌帝君,一般認為他是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是讀書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祗。其受民間的奉祀,從周朝以來,歷代都相沿制訂禮法,列入祀典。
文昌,本是星宮名,包括閃顆星,即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總稱。古代星相家解釋為主大貴的吉星,道教將其尊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又叫『文星』。隋唐科舉制度產生以后,文昌星尤為文人學子頂禮膜拜,有謂文昌『職司文武爵祿科舉之本』。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為主管功名利祿之神,所以二神逐漸合而為一。
文昌星簡稱文星,或稱文曲星,系星宿中主文運者,如杜甫詩:『北風隨爽氣,南斗避文星』。又【東觀奏】:『初日官奏文昌星暗,科場當有事』。由此觀之,學子應與文星有關。
有關文昌星的說法,【星經】所載:『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六星各有名。』【史記天官書】載:『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將,二日次將,三日貴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祿。』
到了明朝景泰年間,景宗皇帝在北京新建一座廟宇,每年 二月初三 ,遣人舉行盛大的祭典。清朝年間,更加崇奉此神,嘉慶六年,仁宗皇帝也勒命禮部,把此神編入祀典。
人神又分為兩種指稱,一是『文昌帝君』,一是『五文昌』,包括關聖帝君〈文衡帝〉、孚佑帝君〈呂洞賓〉、文魁夫子、朱熹〈朱衣星君〉、魁斗〈魁星爺〉,合稱為『五文昌』。
【雲笈七籤】︰『文昌星神君,字先常,天子同命之符也。中央司命者。或曰制命丈人。主生年之本命,攝壽夭之簡禮。』文昌神源自星辰信仰。
【楚辭.九歌】的少司命即指第四顆星。戰國已列入國家祀典。
【明史.稽志】:『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唐宗屢封至英顯王,道家謂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元加號為帝君,而天下學校亦有。祠祀者。』
【台灣縣志】及【彰化縣志】中謂:『梓潼帝君,張姓,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廟在保寧府梓潼縣。唐宋屢封至英顯王。道家謂:帝君梓潼主文昌事,及人間祿籍。故無加號為帝君,天下學校,因有相祀。』
文昌帝君本名張亞子,唐朝越雋人氏,後來遷到七曲山〈四川省梓潼縣〉,因篤信道教,廣宣道教教義於四川,死後人們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廟,命名為『清虛觀』,並且於碑上刻上『梓潼君』,成為梓潼神,供人祭拜。唐朝唐玄宗、僖宗逃到四川期間,曾利用這種信仰,封梓潼神為左丞相、濟順王。至元仁宗延佑三年〈一三一六年〉敕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簡稱『文昌帝君』。在歷代受封中,到此這個封號中出現文昌二字,就和文昌星信仰結合起來,從此梓湩帝君就成了文章、學問之神,職責掌管文昌府的事務。由于唐朝帝王的大力推崇,梓潼神的地位陡長,從一個地方神而成為全國性的大神,并逐漸與文昌神合而為一。
宋元間的道士見此種信仰可以利用,就把文昌稱為文昌帝君,尊為主仙、人鬼生死爵祿的神。古代士人仕進,以科舉為途徑,於是天下府縣,處處建立文昌宮 。明代以後,每一所學校都將部分建築物用於供奉文昌帝君。清代,每年 農曆二月初三 文昌帝 君生日那天,朝廷要派人前往北京文昌廟祭祀,文昌雖是道教之神,但帶有濃厚的儒教色彩。
南宋間,道士假借文昌帝君之名,作了【文昌帝君陰涉文】,這是一本托名文昌帝 君勸說世人行善積德的勸善書,此書在過去十分流行,影響很大,與【太上感應篇】和托名關羽所撰【關帝覺世真經】為三大勸善真書。
文昌帝君掌理考試命運、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祿,比孔子還受讀書人的歡迎。同時他也是刻字、書店、文具店、說書、抄紙的行神,所以昔日書商公會就叫做『文昌會館』。
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讀書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逢 文昌帝 君誕辰,童生、秀才、稟生、貢生、舉人以及私塾老師都要準備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廟行『三獻禮』祭祀之。
歷代官府都要通令天下學校,來奉祀這位文昌神:
【恆春縣志】:『然列于祀典,即為聰明正道之神,習學業求科名者,敬之宜矣。』
【彰化縣志】:『蓋以世所傳帝君之書,如陰涉文、感應篇、勸孝文、孝經解諸書,皆有裨于教化、不失聖人之旨,故學者崇拜之,使日用起居皆有敬畏,非徒志科名者,祀以求福也』。
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帝君聖誕
--------------------------
儒家是具有高度道統意識的學派,其道統意識不僅表現於儒學內部不同宗派之間的緊張關係,也表現於儒學外部,即儒學與其它民間信仰之間的相互競爭。民間信仰中對儒學發生最大衝擊的即道教的文昌帝君信仰。在朱元之際,文昌帝君成為科舉之神,隨著明清兩代民間道教的興盛,而風行於儒生階層,其附帶的敬惜字紙的習俗由是歷久不衰。然正統儒者對文昌信仰中的果報觀念和追求科名的功利色彩非常不安,因此在無法遏止其流行的無奈心情下,這些儒者嘗試將之合理化、道德化,甚至儒學化。本文想以台灣為實例,探討文昌信仰與儒家道統之爭的具體情形:一方面對於儒者在因應文昌信仰威脅所作的思想武裝加以分析,另一方面則探索儒者如何為對抗敬宇習俗中的果報觀念而發展出敬字的儒學教義。
------------------------------
關聖帝君,亦即一般人所稱的關帝爺、關公,在儒教則稱其為「文衡聖帝」,為文教守護神,亦為參與考試者祈求能助其被錄取之神,祭拜關聖帝君,主要是要效法關帝爺忠直之心,不為俗務煩擾,以求心神一致,由於生前常讀春秋,並且極為重視教育和誠信道德,逝後被尊奉為忠義之神,不僅被奉為五文昌之一,同時也是生意人崇拜的商業之神。
相信各位都非常了解三國演義裡的人物,劉備、張飛再來就是「關雲長」了,他是一個充滿忠孝節義、忠勇雙全的不凡人物,也是位非常受到敬仰與崇拜的人,也因此本宮也可說是文武雙全之廟宇。
------------------------------------------
孔子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uNUaDn
台北市文昌宮 - 神明列傳 - https://goo.gl/szPbMR
-------------------------
五文昌 - Wikiwand - https://goo.gl/Uon8xW
五文昌,又稱「五文昌夫子」、「五文昌帝君」,是道教奉祀的五位與讀書相關的神明,為「文昌帝君、大魁帝君、朱衣帝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相傳此五神皆有護持文運之職能,而成為士人學子敬奉的對象,故合稱「五文昌」。[2]各地或有加奉「至聖先師」、「倉頡先師」、「詛誦先師」、「太白先師」等。
-----------------------------------------------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他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之木鐸」。木鐸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木鐸以引起眾人注意。後來"木鐸"就成了教師的指謂
木鐸 - Google 搜尋 - https://goo.gl/fwBcQ4
孔子為何被尊為「天之木鐸」?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1Gj8nw
------------------------
木鐸是鐸的一種。中國古代用以警眾的響器。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鐸大約起源於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也可以說就是一種銅質的鈴鐺,形如鐃、鉦,體腔內有舌可搖擊發聲。舌分銅製與木製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即為木鐸。如唐賈公彥解釋《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時說:"鐸,皆以金為之,以木為舌則曰木鐸,以金為舌則曰金鐸也。"
用以警眾的響器
起源夏商
參考
《周禮·天官·小宰》
【註音】:ㄇㄨˋ ㄉㄨㄛˊ
解釋
釋義:(1).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註意。
木鐸
木鐸
【出處】:《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鄭玄註:“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使明聽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周禮·地官·鄉師》:“凡四時之征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
【示例】:宋蘇軾《元祐三年春貼子詞·皇帝閣》之一:“藹藹龍旂色,琅琅木鐸音。” 清鄒容《革命軍》第四章:“自古司東亞文化之木鐸者,實惟我皇漢民族焉。”
釋義:(2).以喻宣揚教化的人。
【出處】:《論語·八佾》:“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其他
木鐸(duo2),木舌金鈴。據說在夏商周時期,就曾經有稱為遒人的政府官員,搖動木鐸,巡行于各地,既以宣達政令,又進行必要的採風。這些與古代新聞發布與採集十分相似。前人之所以一度把木鐸作為新聞事業的象征,近代的個別報紙還曾經以“木鐸”作為自己的註冊商標,就是這個原因。
補充
木鐸是鐸的一種。“鐸”大約起源于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也可以說就是一種銅質的鈴鐺,形如鐃、鉦,體腔內有舌可搖擊發聲。舌分銅製與木製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即為木鐸。如唐賈公彥解釋《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時說:“鐸,皆以金為之,以木為舌則曰木鐸,以金為舌則曰金鐸也。”
木鐸和金鐸因其形製差異,使用場合也不同,“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即宣布政教法令時使用木鐸,打仗時則使用金鐸,這種差異也許是因為金鐸聲音更響亮的緣故。根據《周禮》的記載,攻戰時當先由司馬司振金鐸發出號令,軍將以下聞之即擊鼓,鼓聲大震,軍心鼓蕩,故有“以金鐸通鼓”的說法。不過,這種振鐸以通鼓的規則,在春秋末期似乎不再流行,如《國語·吳語》有雲:“王乃秉枹,親就鳴鍾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皆應,三軍皆嘩扣以振旅,其聲動天地。”從這段文字來看,似乎是鼓聲先起,隨後丁寧(銅鉦)、錞于(金錞)、金鐸等各種銅質軍樂器才一起發動,兵士歡呼回響,士氣鼓蕩,軍心振奮。
相比而言,為輔佐政令文告發布而使用的木鐸,聲音當更溫和些,鄭玄稱:“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使明聽也。”官府有了新的政令,先派人搖鈴四方巡走,以引起大家註意,然後召集起來宣布。木鐸盡管為木舌,也能發出特殊的悅耳音聲以起到警示作用。《周禮·秋官》還曾提及有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 即振木鐸提醒民眾謹慎火燭,宣傳消防禁令。中國古代早期信息的傳遞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口耳相傳,“以簡策傳事者少,以口舌傳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這種方式對言語修辭的選擇有一定約束:“是必寡其詞,協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于記憶,無能增改,且無方言俗語雜于其間,始能達意,始能行遠”因此,伴隨木鐸一起發布的,應大多是富含節奏感、音樂性的辭謠,這使得木鐸這個曾經使用頻繁、官員百姓皆熟知的器物蒙上一層特殊的藝術色彩。
由于木鐸的使用常常與官方行為相聯系,漸漸的,在它身上就附加諸多象征含義,比如把木鐸比喻為宣揚上天旨意、權威學說的聖人、智者,如《論語·八佾》曰:“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意思是天下昏黑一片,老天爺讓孔子出來做導師,引領方向。相傳孔子整理過六經,經文中的義理,在古人看來垂之萬世而皆準,可作為後代文人著述的準則,故劉勰《文心雕龍·原道》稱:“木鐸起而千裏應,席珍流而萬世鄉。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矣。”
不過,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木鐸在“採詩”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一盛行的說法最早出自漢代學者,他們認為古有採詩之製,有專門負責採詩的樂官,而木鐸便是其重要道具,《小雅》、《國風》中的許多詩便是靠樂官搖著這木鈴鐺到民間採集整理匯集起來的,如許慎《說文解字·丌部》:“古之遒人以木鐸記詩言。”漢代學者認為,民間歌謠特別能反映民情,所謂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則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故採詩是統治者了解民情的重要手段,君王可由此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在《漢書·食貨志》中,班固對此進行了詩意的描繪:
孟春三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採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于天子。故曰:“王者不 窺牖戶而知天下。”
孟春即農歷春季的首月,正是“東風解凍,蟄蟲始報,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 的季節,蟄居一冬的人們走出聚居點開始各自新的的忙碌與籌劃,一冬的鬱積之氣此時便發抒出來。于是,就有叫做“行人”的採詩官,手持木鐸在路上巡遊,採集他們隨口而唱、發自心聲的歌謠以獻給樂官,由他配好音律,再演唱給天子聽。在《藝文志》中,班固再次強調了這一製度幫助君王觀輿情、知民意,從而對自己的政治得失加以考量校正的重要意義:“古有採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作為一種理想的政治製度,採詩說被漢代學者文人反復描畫,相關細節也一點一點的填充進來,如註解《春秋公羊傳》的何休認為採詩之官有特殊的選拔標準: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移于邑,邑移于國,國以聞于天子。”
根據上述說法,採詩活動中的“行人”出自五六十歲的老者以及無兒女的特殊人群。他們充當採詩官,由政府供給衣食,人盡其用,老有所養,故採詩製度又顯得溫情脈脈,頗有人情味兒。
佛教的法器
-----------------------------
「木鐸金聲」由何而來?做師大人,從了解這些文化坐標開始! - 壹讀 - https://goo.gl/Q3EbWp
------------------------------
「木鐸」是施政教時敲打的東西,警醒大家注意。像現在廟裡的「木魚」 https://goo.gl/WRKGMM


文昌帝君
民間信仰中職掌科舉功名、祿籍文運的神祇。亦稱梓潼帝君或文昌公,唐代以前神格為中國四川省梓潼縣的地方守護神;約北宋後期,逐漸發展為具有主文運、司祿籍的神祇;至1316年(元延祐3年)仁宗敕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此後逐漸習稱為「文昌帝君」,並被士人視為科舉考試之神。明、清時期的文昌帝君除了發展出侍神天聾、地啞之外,又進一步發展出「五文昌」的神祇組合模式,其中包括梓潼帝君、孚佑帝君、文衡帝君、朱衣神君與魁斗星君。
清代臺灣官員及地方士人開始大量興設文昌閣、文昌祠與敬字亭,文昌帝君信仰透過善書、宣講與神蹟傳說等方式,逐漸生根茁壯。日治時期受到政權更替影響,士人崇祀文昌帝君的情形開始衰退,其形象亦逐漸由科舉之神轉為祈求學運進步的神祇。
清代至日治時期,文昌帝君重要的祭祀活動普遍在農曆二月初三文昌聖誕時舉行,由於受道書《文昌化書》、《文昌大洞仙經》及善書《陰騭文》等影響,因而有敬惜字紙習俗、吃福會、文昌逐疫,以及十三腔樂社入夜巡街、演奏音樂等活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民眾普遍在文昌誕辰及考期將近時,前往文昌祠祈求賜予學業進步、金榜題名,並帶葱(聰明)、芹菜(勤)、蘿蔔(采頭)及桂花(貴)等祭品,以博取吉祥之意。


『文昌帝君』,有天神與人神兩種不同的說法:文昌兩字既為星名,又為神名,也就是民間慣稱文昌星、文星神。
  『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應帝君。有關“文昌星”的說法,【史記‧天官書】所載:『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將,二日次將,三日貴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祿。』【星經】中載:『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六星各有名。』文昌六星為上將〈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命〈主災咎〉、司中〈主右理〉、司祿〈賞功進士〉,各有專司,掌管天下文運祿籍,所以自古以來就受到士人學子的崇拜。
  文昌帝君,一般認為他是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是讀書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祗。其受民間的奉祀,從周朝以來,歷代都相沿制訂禮法,列入祀典。
民間故事
  文昌帝君本名“張亞子”,唐朝越雋人氏,後來遷到七曲山〈四川省梓潼縣〉,因篤信道教,廣宣道教教義於四川,死後人們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廟,命名為『清虛觀』,並且於碑上刻上『梓潼君』,成為梓潼神,供人祭拜。唐朝唐玄宗、僖宗逃到四川期間,曾利用這種信仰,封梓潼神為左丞相、濟順王。至元仁宗延佑三年〈一三一六年〉敕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簡稱『文昌帝君』。在歷代受封中,到此這個封號中出現文昌二字,就和文昌星信仰結合起來,從此梓湩帝君就成了文章、學問之神,職責掌管文昌府的事務。由于唐朝帝王的大力推崇,梓潼神的地位陡長,從一個地方神而成為全國性的大神,并逐漸與文昌神合而為一。
文昌帝君
  宋元間的道士見此種信仰可以利用,就把文昌稱為文昌帝君,尊為主仙、人鬼生死爵祿的神。古代士人仕進,以科舉為途徑,於是天下府縣,處處建立文昌宮。明代以後,每一所學校都將部分建築物用於供奉文昌帝君。清代,每年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生日那天,朝廷要派人前往北京文昌廟祭祀,文昌雖是道教之神,但帶有濃厚的儒教色彩。
  南宋間,道士假借文昌帝君之名,作了【文昌帝君陰涉文】,這是一本托名文昌帝君勸說世人行善積德的勸善書,此書在過去十分流行,影響很大,與【太上感應篇】和托名關羽所撰【關帝覺世真經】為三大勸善真書。
  『文昌帝君』掌理考試命運、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祿,比孔子還受讀書人的歡迎。同時他也是刻字、書店、文具店、說書、抄紙的行神,所以昔日書商公會就叫做『文昌會館』。
  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讀書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逢文昌帝君誕辰,童生、秀才、稟生、貢生、舉人以及私塾老師都要準備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廟行『三獻禮』祭祀之


曹操(11) 失漢中 敗關羽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14日, 2019
關羽抓住龐德,1430年明代繪畫。(公有領域)
六、晉魏王,失漢中,敗關羽
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也。祖父陵,客蜀,學道皓鳴山中,從五斗米道。祖、父亡,張魯復行之。魯據漢中,以五斗米道教民,自號「師君」。
建安二十年三月(公元215年),魏公操親率大軍擊張魯,七月,至陽平。魯欲舉漢中降,其弟韂不肯。曹操進兵定之而克。張魯入蜀奔南山入巴中。
左右欲悉燒寶貨倉庫,張魯曰:「本欲歸命國家,而意未達。今之走,避銳鋒,非有惡意。寶貨倉庫,國家之有。」遂封藏而去。曹操入南鄭,甚嘉之。又以魯本有善意,遣人慰喻。張魯最後以「寧為魏公奴」心態,舉「黃衣當王」旗幟歸入曹營。張魯盡將家出,曹操拜張魯為鎮南將軍,待以客禮,封閬中侯,邑萬戶。封張魯五子及閻圃等皆為列侯,為子彭祖取張魯女。張魯薨,謚之曰原侯,子富嗣。
丞相主簿司馬懿言於曹操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克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可失時也。」曹操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復望蜀邪!」劉曄亦勸,並說「今不取,必為後憂」。操不從,以夏侯淵為都護將軍,督張郃、徐晃等守漢中;以丞相長史杜襲為駙馬都尉,留督漢中事。
十二月,曹操自南鄭還,留夏侯淵屯漢中。是行也,侍中王粲作五言詩以美其事曰:「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所從神且武,安得久勞師?相公征關右,赫怒振天威,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陳賞越山岳,酒肉踰川坻,軍中多饒飫,人馬皆溢肥,徒行兼乘還,空出有餘資。拓土三千里,往反速如飛,歌舞入鄴城,所願獲無違。」
張魯之走巴中,黃權言於劉備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劉備乃以黃權為護軍,率諸將迎張魯;張魯已降曹操,黃權遂擊朴胡、杜濩、任約,破之。曹操使張郃督諸軍徇三巴,欲徙其民於漢中,進軍宕渠。劉備使巴西太守張飛與郃相拒,五十餘日,張飛襲擊張郃,大破之。張郃走還南鄭,劉備亦還成都。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二月,曹操還鄴。五月,漢獻帝進曹操爵為魏王。
曹操上書三辭,詔三報不許:「今君重違朕命,固辭懇切,非所以稱朕心而訓後世也。其抑志撙節,勿復固辭。」於是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鄴城。王子皆為列侯。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正月,魏王曹操率軍居巢,孫權保濡須,二月,操進攻之。冬,十月,獻帝命魏王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夏,四月,代郡、上谷烏桓無臣氐等反。曹操以其子鄢陵侯曹彰行驍騎將軍,前往討伐之。彰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操戒彰曰:「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動以王法從事,爾其戒之!」
曹彰擊代郡烏桓,身自搏戰,鎧中數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至桑乾之北,大破之,斬首、獲生以千數。時鮮卑大人軻比能將數萬騎觀望強弱,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悉平。
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夏侯淵與劉備相拒逾年,備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營於定軍山。淵引兵爭之。法正曰:「可擊矣。」備使討虜將軍黃忠乘高鼓噪攻之,大敗淵軍,斬淵及益州刺史趙顒。在此之前,夏侯淵戰雖數勝,魏王操常戒之曰:「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夏侯淵失於定軍山之役,曹操特發《軍策令》:「夏侯淵今月賊燒卻鹿角。鹿角去本營十五里,淵將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補之。賊山上望見,從谷中卒出,淵使兵與鬥,賊遂繞出其後,兵退而淵未至,甚可傷。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為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
張郃引兵還陽平,是時魏軍新失元帥,軍中擾擾,不知所為。督軍杜襲與太原郭淮收斂散卒,權宜推郃為軍主。郃出,勒兵按陳,諸將皆受郃節度,眾心乃定。採郭淮謀略,得以堅守。以狀聞於魏王操,操善加鼓勵,遣使表彰郃之節操,復以郭淮為司馬。
三月,魏王操自長安出斜谷,臨漢中。劉備曰:「曹操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乃斂眾拒險,終不交鋒。操與備相守積月,期間僅與劉備翊軍將軍趙雲所部猝遇相戰。至夏五月,操悉引出漢中諸軍還長安,劉備遂有漢中。
曹操恐劉備北取武都氐以逼關中,採雍州刺史張既之策,使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派曹真至武都迎曹洪等均還屯陳倉,以扼制劉備、諸葛亮。
秋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關羽使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關羽自率眾攻曹仁於樊。曹仁使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等屯樊北。八月,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數丈,于禁等七軍皆沒。于禁與諸將登高避水,關羽乘大船就勢攻之,于禁等窮迫,遂降。龐德在堤上,被甲持弓,箭不虛發,自平旦力戰,至日過中,關羽攻益急;龐德矢盡,短兵相接,德戰益怒,氣愈壯,而水浸盛,吏士盡降。龐德乘小船欲還曹仁營,水盛船覆,失弓矢,獨抱船覆水中,為羽所得,立而不跪。關羽謂曰:「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德曰:「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關羽殺之。
龐德抬棺戰關羽,關雲長威震華夏,清初刊本《三國志》(大魁堂藏版)插圖。(公有領域)
曹操聞之流涕曰:「吾知于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及龐德耶!」封龐德二子為列侯。
關羽急攻樊城,城得水浸,往往崩壞,眾皆恟懼。或謂曹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圍未合,乘輕船夜走。」汝南太守滿龐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聞羽遣別將已在郟下,自許以南,百姓擾擾,羽所以不敢遂進者,恐吾軍掎其後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復國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乃沉白馬與軍人盟誓,同心固守。城中人馬才數千人,城不沒者數板。關羽乘船臨城,立圍數重,外內斷絕。自許以南,不斷有人響應關羽,關羽威震華夏。
魏王曹操商議徙許都以避其銳,丞相軍司馬司馬懿、西曹屬蔣濟言於操曰:「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操從之。
及關羽攻樊,孫權之陸口守將呂蒙稱病篤,以陸遜代蒙。陸遜未有遠名,非關羽所忌。遜至陸口,為書與關羽,稱其功美,深自謙抑,為盡忠自托之意。羽意大安,無復所嫌,稍撤兵以赴樊。關羽得于禁等人馬數萬,糧食乏絕,擅取權湘關米;孫權聞之,遂發兵襲關羽。
呂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關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關羽不聞知。關羽部將糜芳、傅士仁素皆嫌關羽輕己,關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及,關羽言:「還,當治之!」芳、仁咸懼開南郡城門降蒙。
關羽聞南郡破,即撤樊城之圍走南還。關羽幾次使人與呂蒙相聞,蒙輒厚遇其使,周遊城中,家家致問,或手書示信。關羽軍卒還,私相參訊,皆知家門無恙,見待尤過於平時,故關羽吏士無鬥心。
關雲長大戰徐晃,呂子明智取荊州,清初刊本《三國志》(大魁堂藏版)插圖。(公有領域)
孫權以呂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以陸遜領宜都太守。
關羽西保麥城。孫權使硃然、潘璋斷其徑路。十二月,潘璋之司馬馬忠俘獲關羽及其子關平於章鄉,斬之,遂定荊州。孫權傳關羽首級於曹操,曹操以侯禮葬之,亦了結一段千古傳唱之曹操與關羽,惜英雄、識英雄,英雄結草、湧泉相報所結之「義」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