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代佛畫:如來說法圖 - https://goo.gl/GPMjU4

《如來說法圖》佚名_宋畫大全_宋畫數字博物館 - https://goo.gl/EPhu3r

本幅畫一佛半跏趺坐於一大蓮座上,座側二天王、阿難、迦葉和二供養菩薩圍繞。該坐佛長眉細目,眉間有白毫,唇上有髭,法相莊嚴。頂有螺發,肉髻低平,右手施安慰印。身後有一圓形背光,頭後圓光邊緣尚飾熾然飛動的火焰紋。二天王身穿盔甲,手持劍槊,神情威武年輕的阿難溫文儒雅,雙手合什而立,年長的迦葉濃眉深目,雙手合握作拳,食指和姆指豎起,結密教的灌頂印。二供養菩薩則手捧供花,仰首望佛,虔誠恭敬。作者充分地掌握每個人物的內在特質。人物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何惠鑑先生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出版的《中華瑰寶》〈如來說法圖〉的圖說中指出,此圖可能是一幅與《法華經》有關的〈靈鷲山說法圖〉。又由於圖中迦葉手結灌頂印,應是本作的關鍵人物,全圖旨在描繪釋迦佛授記大迦葉的景象,故或應更名為〈迦葉受記〉。何先生同時指出,此作說明了當時天台宗與密教的關係密切。可是檢視此作,不見作何與《法華經》或天台信仰相關的圖像因素,而且大迦葉顯然居於脅侍的地位,與阿難並列,絕非全作的主角,故筆者認為稱之為〈靈鷲山說法圖〉或〈迦葉受記〉都不妥當,何惠鑑先生的說法,尚有商椎的必要。由於主尊坐佛的脅侍比丘為阿難和迦葉,更精確地說,此幅應稱為〈釋迦如來說法圖〉。
  何惠鑑先生認為這軸〈宋人如來說法圖〉是一幅十三世紀中葉的南宋作品,然畫幅上鈐有四方北宋印記,右上角鈐雙龍(半印),右下角鈐政龢(連璽半印),左下角鈐宣和(連璽半印),畫幅右上方鈐內府圖書之印。從雙龍、政龢、和宣和三方印所鈐的位置觀之,本軸是一幅宣和裝的作品。可見,此畫曾為徽宗(一一○○ - 一一二五在位)禦府所收,故此畫非南宋之作,而應出自北宋或北宋以前的畫家之手。畫中供養菩薩體態豐腴,衣紋沿線以墨暈染,仍見晚唐餘風。菩薩的頭髮在腦後紮成一髻,這種發式則常見於於代和北宋的石窟壁畫。而佛的肉髻低平,髻底有一隆起物,卻又是宋代的特色。綜合這些風格特色看來,筆者以為此圖應為北宋早期之作,約完成於十世紀末或十一世紀初。
  《宣和畫譜》卷四載:'侯翌,字子衝,安定人,善畫,端拱、雍熙(九八四 - 九八九)之際,聲名籍甚。學吳道玄作道釋,落墨清駛,行筆勁峻,峭拔而秀,絢麗而雅,亦畫家之藝也。'細審這軸北宋早期的〈如來說法圖〉,全作筆描線條變化多端,衣紋以挺勁有力的描來表現,仍見吳道子的餘韻。運筆瀟灑流暢,的確'落墨清駛,行筆勁峻,峭拔而秀'。此幅的設色以墨為主,並施赭紅、硃砂,供幾之上尚見石綠殘痕,在用色上也達到了'絢藻而雅'的標準。值得注意的是,據《宣和畫譜》的記載,宣和禦府的收藏中有一幅侯翌的〈釋迦像〉。前文已述,本軸〈如來說法圖〉亦可稱為〈釋迦如來說法圖〉。所以筆者認為此文獻與本幅間似乎有著某種微妙的關係,不過此〈如來說法圖〉究竟是否即侯翌所做的〈釋迦像〉?由於資料的限制,目前尚難驟下結論。本幅除了一位供養菩薩外,坐佛及其聖眾皆作八分面,且大部分面向畫幅右側,推測該軸原來可能是一組佛畫中的左幅。仔細檢視該畫,發現二天王以及阿難的衣服與天衣均不完整,此畫的左右兩側顯然被裁切過。不過,由於龍、以及政龢和宣和二連璽均存半印,說明此畫被裁切的年代應在入藏宣和禦府以前。至於其原因為何?已不可考。(以上說明轉自台北故宮網頁)
東林佛藝按:此幅作品最令人欣賞的還是其對佛陀內在神韻的傳達,我們可以看到佛的面相威嚴、莊重、堅定、安詳,充滿了自信和智慧。唇邊有髭鬚,如四十餘歲的男子,完全是望之儼然的大丈夫相,令人肅然起敬。這才是我等依靠的祜主,三界的導師,十方眾生的大慈悲父。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釋迦如來登寶座說法,旁有侍者六人:兩天女,兩僧,兩介士隨侍。佛頂圓光,四周飛焰,畫火筆法極生動而傳神。全幅以水墨為主調,略施淡彩,其它如手足諸事,無不刻畫肌容,揣擬入妙。天女衣褶,如曹衣出水,本為印度作風,北魏時傳入中國,北宋以後又復少見。故成畫當在北宋時,為院藏佛畫中之甚精者。
    一佛半跏趺坐於蓮座之上座側有二天王、阿難、大迦葉和二供養菩薩圍繞。該坐佛長眉細目,法相莊嚴。二天王身穿盔甲,手持劍槊,神情威武。年輕的阿難溫文儒雅,年長的大迦葉滿面風霜。人物神情各異,栩栩如生。畫幅四角分鈐「雙龍」(半印)、「政龢」、「宣和」和「內府圖書之印」,為一幅宣和裝的作品,可見此畫曾為徽宗(1100-1125在位)內府所收,當出自北宋或北宋以前的畫家之手。畫中供養菩薩體態豐腴,衣紋沿線以墨暈染,仍見晚唐餘風;而佛的肉髻低平,髻底有一隆起物,乃宋代佛像的特色之一,故推測為北宋早期之作。


人事有代謝 往來成古今
人事有更替變化,舊的去、新的來,最終都會成為歷史。 
社會興衰、人事離合都在不斷變化中,表達懷古傷今的滄桑感。 
語出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 
在盛唐久負盛名 
受李白等大詩人景仰 
無奈一生懷才不遇
他曾漫遊求仕 
干謁公卿 參加科舉 
四處經營卻一無所獲 
有一次還見到皇帝 
依然和官場失之交臂
後來 詩人隱居襄陽 
和朋友遊覽峴山 
登高懷古 遇羊祜碑 
因自身遭遇心生感慨
羊祜是西晉開國名將 
他曾對朋友說 
這座山和宇宙同在 
登山之人卻生命短暫 
令人徒增憂傷
孟浩然因此作詩遣懷 
人事有代謝 
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蹟 
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 
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 
讀罷淚沾襟
詩人面對名勝古蹟 
發出穿越時空的哲思 
人事總有新陳代謝 
功名與榮華富貴 
終會湮沒於歷史長河
整首詩語淡而味濃 
前兩句更是意味深長 
引人思索生命意義 
人事代謝也作為成語 
比喻事物永恆的變換
---------------------
助官差擒匪徒 霍秀才功成不居
宋寶藍 整理
霍秀才和朋友一起前往京師參加省試。圖為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宋朝時期,有一位書生不僅功夫了得,還幫著官差制服了七八個匪徒,為地方解決了當時的治安難題。
宋朝時,浙江吳興(湖州的古稱)有六個書生一起前往京師參加省試。晚上,他們行走到汴河的堤壩上,忽然碰到一個小卒,臉上刺著字,蓬頭垢面,像是從灌木叢裡鑽出來的一樣。
那小卒看到這些書生來了,臉上露出狡黠的喜色,向左回頭衝著路邊大喊起來。不一會兒,從路邊相繼竄出好幾個人,手裡都帶著武器。這些賊人有的拿朔(一種長矛),有的拿刀,一個個凶狠猛悍的樣子。
槊。宋人《如來說法圖》局部。(公有領域)
當時,這些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今晚遇到了攔路搶劫的賊匪。每個人都驚恐不已,也都知道,看眼前的情況,他們是跑不了了。匪徒手裡都拿著武器,怎麼能逃脫得了呢?
同行的書生中,有一位書生姓霍,他身材魁梧高大,非常勇武矯健,學過一些武藝。所以鄉里人都叫他「霍將軍」。霍將軍一看這個情況,跟同行的書生說:「你們不要走散,站在我的身後!」
霍秀才獨自拿起短棒,走到這群匪徒的面前。那群賊人不懷好意,輕蔑地譏笑他自不量力。
這群書生只持著短棍,連個像樣的兵器都沒有;反觀那一群惡匪,手裡都拿著刀劍。惡匪們覺得,這群書生就像他們案板上的肉一樣。匪徒們作夢也沒有想到,這個霍秀才也會一些武藝。
霍秀才率先出手,奮力地揮舞短棍,每棍全都打在匪徒的膝蓋上。只一會兒的功夫,這伙匪徒全都撲倒在地,痛得站不起來。先前那種囂張猛悍,不可一世的樣子全都不見了。
「霍將軍」的稱號真是名副其實。他給大家解圍後,就和大家一起繼續趕路。往前走了十多里地,路過巡檢營(古代負責治安的部門)。他們走進去報告匪徒的行徑,幾個友人將霍秀才的英勇事蹟說了一遍,提醒官差趕緊緝拿匪徒。
霍將軍一行人走進巡檢營,報告匪徒的行蹤。圖為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巡檢營的官差聽了非常高興,說道:「這群賊匪經常在那附近出沒,殺了很多人。官府也懸賞通緝他們,但是一直都沒有抓到。真沒有想到,你們一天就把他們抓住了?」
這名巡檢請這幾位書生在營裡休息,他隨即帶上兵卒往東,緝拿匪徒。官差到那兒一看,這七八個匪徒還在地上趴著呢!可想而知,「霍將軍」的臂力有多大。巡檢命人把他們全都綁了,送交官府,並重賞這些吳興書生。
五個書生對霍秀才說:「如果不是和你一起來,這次我們早就落入賊人之手了!」霍秀才說:「如果我一個人獨行,也不一定能行啊。雖然你們沒有出手,但是你們站在我身後,我沒有後顧之憂,所以才能獲勝。」
這件事兒由宋朝居士嚴康朝所說,端明殿學士洪邁記錄在《夷堅志》中。@*


這張圖是描繪佛教教主釋迦牟尼在靈鷲山的山頂,對天人菩薩眾生演說法華經的場面。原本是奈良東大寺法華堂在舉行法華會時所懸掛的佛畫本尊,因此又被稱為《根本曼荼羅》,畫面上有日本享保11年(1148)畫僧珍海的修復題記,現在多認為佛陀以及頭上的華蓋、左後方的樓閣很可能經過珍海補繪。至於最初的創作時間至晚是日本的奈良時代,推測可能是八世紀時的畫作。日本明治維新初期外流至美國,為波士頓美術館收藏,是日本外流繪畫中最早也最重要的作品。
本圖的創作地點,有中國和日本兩個說法,目前雖然大多傾向於奈良時代的畫師所繪,但是不可否認這是一件受到唐代繪畫影響極深的作品,將之直接視為唐代繪畫的遺留作品也無不可。圖中釋迦牟尼結跏跌坐於蓮台之上,兩旁有著菩薩聽法,底下還有許多身形較小的弟子。釋迦牟尼頭上有著一個裝飾美麗的華蓋,後面就是說法的地點--靈鷲山。中央佛陀身後是主峰大山,山上則有著許多樹木,左邊還有一座樓閣,主峰旁邊隔著山谷另外有著較小的山峰,山石的勾勒描繪可以看出唐代早期山水畫的痕跡,可惜是畫面最上方以及下方有多處殘損,但仍不掩其精工華美之姿。
如果把畫面中的人物去掉,這樣主峰在中,隔著山谷兩邊危峰聳立,谷中溪流蜿蜒,畫面後方則有舉目千里之感,這樣的構圖形式不是和現藏台北故宮的《明皇幸蜀圖》非常的類似嗎?類似的構圖也可以在敦煌莫高窟第159窟中的屏風畫五台山圖中尋得,雖然作者失載,但是係從中國隋唐山水一脈相承,則毫無疑議。可惜這件名作國內知者不多,也少見人提及,今天特地提出來介紹一下。


李昭道的作品現今罕見,據說是他畫的《春山行旅圖》、《明皇幸蜀圖》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